致病因素

2024-05-22

致病因素(共12篇)

致病因素 篇1

细菌能够引起机体产生疾病的性质, 称为细菌的致病性或病原性。具有致病性的细菌称为致病菌或病原菌。细菌的致病性有菌种的特殊性, 多数细菌对生物的易感程度有差异性, 即细菌中有的仅对人致病, 有的仅对动物致病, 但有的两者兼而有之。细菌侵入机体后所致疾病的性质仅对细菌而言, 与其本身的毒力、侵入数量和侵入途径紧密相关, 三者构成了细菌以外的机体免疫机能。社会因素、环境因素等有一定联系, 并影响感染性疾病在人群中的发生、传染与发展。

1 致病因素

1.1 毒力

病原菌致病性能力强弱的程度, 通常以半数致死量 (LD50) 来表示, 即在一定时间内通过一定途径, 能使一定体质量的实验动物半数死亡所需要的最小细菌数或致死量。LD50从量的角度分析了细菌数与其本身产生毒素量的正比关系, 毒素量与毒力的强弱呈反比关系。毒力的物质基础是侵袭力和毒素, 其中侵袭力以抗免疫力为主, 为细菌在感染体内立足、生长繁殖、扩散创造条件。毒素是组织损伤的直接因素, 是对细菌致病菌致病能力有着“度量”含量的概括性术语。

1.2 细菌数量

病原菌的致病性还与侵入机体的数量有关。一般而言, 致病菌侵入机体的数量与其毒力呈反比。

1.3 细菌的侵入途径

致病菌对有感染性的机体, 还需要由适合侵入的部位才引起感染机体的生理功能紊乱及病理损伤。

因此, 在细菌的致病因素中, 毒力是致病因素中的主导性因素, 决定了感染性疾病的性质。其中, 细菌侵入数量和侵入途径是与细菌致病性密切相关的参与因素。

2 机会致病菌

在特殊情况下, 引起疾病的正常菌群称为条件致病菌或机会致病菌。正常菌群与人体之间存在着生态平衡关系, 不同生物之间相互作用、相互依存、相互制约, 处于一种不断的变化的动态平衡之中。所以, 正常人体的体表及其与外界相通的腔道中, 存在着不同种类和一定数量的细菌 (或微生物) , 通常对人体是有益的。“正常”的基本含义有:寄居宿主的免疫力正常;细菌 (或微生物) 存在于正常寄居部位;细菌 (或微生物) 在寄居部位所分布的种类和数量而构成的近似比例在正常范围。正常菌群对寄居宿主的有益作用表现为: (1) 营养作用:如肠道内的大肠杆菌在分解内容物的同时, 所合成的维生素B复合物、维生素K、维生素C等, 供人体代谢的需要; (2) 免疫作用:细菌菌体上的各种抗原性物质对机体免疫系统不断刺激, 使免疫细胞处于活跃状态, 增强免疫机能; (3) 生物拮抗作用:如正常寄居菌所分泌的多种抑制性物质对外侵菌的抵抗性等, 都是生物之间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动态平衡关系, 也是正常菌群的生理学意义。

正常是相对的、有条件的, 正常的动态平衡关系受其他因素的影响, 失去正常生存的条件时则破坏了动态平衡。首先表现为菌群失调, 其原因有: (1) 因年龄、生理、营养、疾病 (慢性感染以及慢性病长期消耗等) 、药物 (广谱抗生素、抗肿瘤药品、免疫抑制药品等) 、受凉、烧伤、过度疲劳、放射性治疗等因素所导致机体的免疫功能低下或降低, 人对细菌 (或微生物) 的制约性减弱; (2) 因抗生素等药物的作用下, 药物敏感性细菌 (或微生物) 被抑制, 微生物之间的拮抗作用减弱而耐药性细菌 (或微生物) 乘机快速繁殖, 数量增加, 比例失调; (3) 因常居菌由正常寄居部位转移到非寄居部位, 均为细菌 (或微生物) 突破机体的局部免疫防御功能, 正常菌群转化为致病菌, 引起感染性疾病。临床上通称为菌群失调症、二重感染或交叉感染。

机会致病菌主要是由无毒菌株在人体正常所生存的制约性寄居条件发生了超越范围的过度, 给正常菌群转化为具有感染性质的细菌 (或微生物) 创造了致病机会或条件。生物之间失去制约性, 使生理意义上的正常菌群成为感染性病理现象的病原生物。细菌的致病因素对病原菌而言是显而易见的, 而对于正常菌群造成的机会感染其寄居条件的转化则成为机体感染的首要因素。这种过度性转化为在特殊情况下引起疾病的正常菌群其中“特殊”的基本意思所在。

关键词:致病因素,机会致病菌,细菌

致病因素 篇2

瘀血,指体内有血液停滞,包括离经之血积存体内,或血运不畅,阻滞于经脉及脏腑内的血液,均称为瘀血。瘀血一旦形成之后,则又能成为致病因素,进一步阻滞气机,阻碍气血的运行,导致脏腑功能的进一步失调,如此构成恶性循环。因此瘀血也是一种重要的致病因素。

瘀血的形成及病机

瘀血主要是由于气虚、气滞、血寒及饮食生活失宜等原因,致使血行不畅,凝滞郁积于内;或因血热、外伤、出血及其他原因导致内出血,不能及时消散或排出而形成。兹分述如下:

(1) 气虚致瘀:载气者为血,运血者为气,气血充盛则循运正常。

(2) 气滞致瘀: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瘀。若肝气郁结,疏泄不利,气机失畅,血液运行亦可因之阻塞。

(3) 血寒致瘀:血得温则行,得寒则凝。若感受外寒,或阴寒内盛,寒邪入于经脉,则使经脉挛缩而拘急,血因凝涩不得畅通,进而形成瘀血。

(4) 血热致瘀:热入营血,煎灼营阴,血与热互结,或使血液粘滞而运行不畅,或热灼脉络,迫血妄行,从而使血液溢于脏腑组织之间,或蓄结于某一脏器组织,则可形成瘀血。故《医林改错》说:“血受寒则凝结成块,血受热则煎熬成块。”

(5) 外伤致瘀:是指各种外伤,诸如跌打损伤,或过度负重努伤等,则外可伤皮肤,内可伤脏腑,从而使血离经隧,不能及时消散或排出,形成瘀血。

(6) 出血致瘀:除上述外伤出血,离经之血不能及时排出体外而成瘀外,亦可因出血之后(主要指内伤出血),专用收涩止血之品,或过用寒凉药物,则使离经之血凝聚而不散,使未离经之血郁滞而不畅,因之形成瘀血。

(7) 情志内伤或饮食起居失宜致瘀:情志内伤,可使气机郁滞,气郁血滞,久而成瘀。此外,古代医家认为,饮食起居失宜,亦可导致血瘀而变生它病。故《证治准绳》说:“饮食起居,一失其宜,皆能使血瘀滞不行,故百病由瘀血者多。”

血液瘀滞之后,其本身则失去其原有的营养、濡润功能,对机体起一种有害的作用,它能障碍正常气血的新生和营运,从而发展成血瘀兼气血虚亏之证,或使经脉不通,血瘀而气滞,日久则可进一步形成“癥积”等病变。

瘀血的病证及其特点

临床所见,瘀血病证虽然繁多,但其临床表现的共同特点,可概括为如下几方面:

疼痛:多为刺痛,疼处不移而拒按,并有昼轻夜重特征,病程较长,多由瘀血阻滞经脉,气血不通,不通则痛所致。

肿块:肿块固定不移,在体表则色青紫或青黄,在体内则为癥积,其质较硬或有压痛,此由气血瘀结成积所致。

出血:血色紫暗或夹有瘀块。此由瘀血阻塞脉道,血流不通,溢于脉外所致。

紫绀:指口唇、面部、爪甲青紫,舌质紫。此由瘀阻经脉,血行不畅,浊血郁滞于器官组织局部所致。

肌肤甲错、脉细涩或结代:此由瘀血积留既久,新血不生,肌肤经脉失于濡养和充盈所致。皮肤失养则肌肤甲错,血脉失充,流行不畅,则脉细涩或结代。

此外,如面色黧黑,皮肤紫斑,及某些精神症状(如善忘、狂躁、昏迷)等亦较为多见。

致病因素 篇3

——一床的老刘特别怕冷怕风,一遇天气不对劲,就找大夫说冷,让医生扎针灸给补补气。医生扎了立马就好了。果真这么灵验吗?

——4床的吴老太太是为治严重失眠来的。一段时间的治疗后,每天能睡6个小时了。但是只要停一天药,就停一天觉,闹着找药吃,不让停药。大夫拿了片维生素让她服下,告诉她这药效果不错。她吃后不久就睡了,还是6小时。

——计老先生一个星期不上医院就受不了,这不舒服那儿不好受,一定要上医院看医生。可每次检查的结果基本都是正常。就是有点小问题,大夫开的药他回到家也是基本不吃。过几天又琢磨哪里有问题,而且很严重,非看医生不成,看完还是那么回事。但只要一段时间不去医院听医生分析分析,他就受不了。虽然看病要找人陪、要花钱打车,要楼上楼下折腾,但无论千辛万苦,还是要去。

——刘老师身上长了肿瘤,总说疼啊疼的,要打止痛针,大夫担心药量副作用太大,暗地给他注射一支生理盐水,立刻说感觉好多了,不疼了。

他们这都是怎么了?就是大夫虚晃一枪,前后差别怎么也这么大呢?

孔大夫点评:有些疾病的确是精神因素导致的。这在病人当中并不少见。简单说,消极暗示能“致病”;反之,有助于愉悦心情的积极暗示也能“治病”。

本来是常规的生理失调,但是病人一味往坏了琢磨,自己吓唬自已,久而久之,就真成了不易痊愈的痼疾了,严重的接近抑郁症。由于病人天然地依赖和信任医生,把医生的话当成精神支撑,所以医生的话对病人来说几乎句句举足轻重,所以医生对病人说什么、怎么说需要三思。

有一个病人,持续腹泻很长时间,一天要大便十几次,苦不堪言。什么药都吃了,也没有好转,越不好,就越觉得自己得的病不一般。到处花钱找专家、名老中医会诊,按方子吃的中药比吃的饭多,就是不见起色。

住进特需病房后,孔主任分析了他的病情,拿了颠茄片,没告诉他是什么药,让他一次一片一天三片服下去,说这药与中药配合起来吃很管用。没几天,好了。他的病到最后,情绪因素对肠胃蠕动紊乱的作用已非常明显,颠茄的作用只是帮助他抑制肠蠕动速度。但由于他对医生诊疗的高度信任,再加上用药对症,便有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用的是什么药到现在也没和他说破。

论情志致病因素—“喜” 篇4

喜, 今意多指欢欣, 快乐, 和悦。喜能使人精神兴奋, 心情和达, 气机通利, 是一般情况下应该提倡和保持的一种良好心境。但《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明确提出了“喜伤心”, 《灵枢·本神》说“喜乐者, 神惮散而不藏”更是明确指出“喜”的致病机理。喜伤心, 指喜乐过极则损伤心神。前人认为心藏神, 正常的喜乐, 使精神愉快, 心气舒畅。若狂喜极乐, 会使心气弛缓, 精神涣散, 而产生喜笑不休、心悸、失眠等症。

中医认为, 气与血构成了人体的两大类基本物质, 气为阳, 血为阴, 两者关系密切。早在《内经》就已指出:“人之所有者, 血与气耳。”在气与血的关系中, 气是血液生成和运行的动力, 血是气的物质基础和载体。气以推动、温熙为主, 血以营养、滋润为主。气和血无论在生理、病理上都是互相联系, 互相资生, 互相影响的。具体可归纳为: (1) 气能生血。血液的物质基础是精气, 气盛, 则化血功能自强而血充;气虚, 则化血的功能自弱而血亏。气虚常可进一步导致血虚, 证见面色不华, 心悸气短, 头晕乏力等气血两虚的病证。 (2) 气能行血。中医认为“气为血帅”, “气行则血行”。血液的运行, 主要有赖于心气的推动, 清代唐容川《血证论》更直截地说:“运血者即是气”。 (3) 气能摄血。血液在脉管内正常运行而不致溢出脉外, 主要依赖于气对血液的固摄作用。如果气虚失去对血液的统摄作用, 往往导致各种出血证 (如衄血、便血、紫斑等) 。其治疗往往须要用补气血的方法, 方能达到止血的目的。

《灵枢·邪客篇》说:“心者, 五脏六腑之大主, 精神之所舍也。”人的精神、思维活动与血液有密切关系, 也就是说血液是产生精神和思维活动的物质基础[1]。正如《素问·八正神明论》所说“血气者, 人之神, 不可不谨养。”由于血液由心所主, 所以人的精神活动亦由心所主。如《素问·灵兰秘典论》曰:“心者, 君主之官, 神明出焉。”《灵枢·本神篇》说:“心藏脉, 脉舍神。”故若人的心血充盈, 则精神焕发, 心情愉快, 思维聪敏, 记忆力强;若心血不足, 则精神萎靡, 失眠健忘, 思维迟钝, 心情抑郁或焦虑不安。因心主血脉, 濡养全身五脏六腑、四肢百骸的血液有赖心气鼓动、心阳温煦而一息不停地流布周身[2]。因为血为五脏六腑、四肢百骸功能活动的基本营养物质, 而心气为推动血之运行的原动力, 一旦心气不足或心气涣散, 无力推动血液的运行, 则脏腑经络、四肢百骸无不受累而成重证。《直指方.血荣气卫论》说:“盖气者, 血之帅也。气行则血行, 气止则血止……, 气有一息之不运, 则血有一息之不行”。《素问·五脏生成篇》亦指出“诸血者, 皆属于心。”《素问·痿论》:“心主身之血脉。”《素问·举痛论》又说:“百病生于气也, 怒则气上, 喜则气缓……”。《灵枢·本神》说“喜乐者, 神惮散而不藏”, 是指过度喜乐伤心, 导致心气涣散不收, 重者心气暴脱或神不守舍的病机变化[3]。心气涣散不能集中, 则心气无力推动血液的作用, 从而使血不养心, 心藏神, 为五脏六腑之大主的功能亦会受到影响, 出现精神不能集中, 心神不宁, 或嘻笑不止, 甚则神志失常, 狂乱, 或见心气暴脱的大汗淋漓, 气息微弱, 脉微欲绝症。正如《淮南子·精神训》说:“大喜坠阳。”

《儒林外史》中, 描写范进年老中举, 由于悲喜交集, 忽发狂疾的故事;程咬金得到最厉害的招法, 大喜过望哈哈大笑, 不想因喜而死, 都是典型喜伤心的病例。而如银川市一位患心血管疾病的老者打麻将因和牌, 过度兴奋, 猝死在牌桌上;宜宾何老太太的80岁生日, 老太太生日头晚一直处于兴奋欢喜状态, 生日当天清晨, 老太太猝死, 使得寿宴变成丧宴之类的报道, 几乎比比皆是。社会竞争激烈、生活节奏加快, 工作压力增大, 喜有调节心情的有利一面。但过度的狂喜会导致乐极生悲, 尤其是对于一些年长患者或有心血管疾病、高血压疾病的患者, 更应该提示他们要注意自己的生活方式, 告诫他们调节心情, 不宜情绪起伏太大, 防止大喜而大悲, 因此人们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

摘要:喜, 是人们正常情绪活动的反映, 也可能成为情志致病因素。喜有调节心情的有利一面, 但喜伤心, 作为致病因素, 喜则气缓, 是指心气涣散不收, 不能集中推动血液的运行而可能导致一系列的病证, 亦应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

关键词:情志,病因,喜伤心,喜则气缓

参考文献

[1]卢笑晖, 孔立.从“心藏神”论失眠焦虑抑郁等与心血管疾病的关系[J].中国民间疗法。2005, (2) :10~11.

[2]冯业贺.从“心藏神”看心系疾病的临床特点[J].河南中医, 2004, (1) :7.

致病因素 篇5

七情内伤的概念:七情,即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情志变化。中医学认为七情在一般情况下属于正常的精神活动,并不会使人致病。只有突然、强烈或长期持久的情志刺激,超过了人体所能调节的范围,使人体气机紊乱,脏脏阴阳气血失调,才能导致疾病的发生,此时的七情,才能成为致病因素。七情内伤致病不同于六淫,六淫之邪主要从口鼻或皮毛侵入机体,而七情则是直接影响有关的内脏而发病,故又称其为“内伤七情”,是导致内伤杂病的主要致病因素之一。

七情与内脏气血的关系

人的情志活动与内脏有着密切关系,情志活动以五脏精气为物质基础。而外界的各种刺激只有作用于内脏,才能表现出不同的情志反映。所以,中医学认为七情是五脏精气活动的结果。

七情与气血的功能活动有密切关系,气与血是构成机体的基本物质,气对于人体脏腑组织则有温煦、推动作用,血对于人体脏腑组织具有滋润濡养作用,而气血则是人体精神情志活动的物质基础。因此,如脏腑组织和气血本身发生病变,则同样影响情志活动,出现异常的情志反映。如肝脏气血紊乱,可见烦躁易怒或恐惧不安;心脏气血紊乱,可见哭笑无常等。《素问·调经论》说:“血有余则怒,血不足而恐。”同样,七情也可影响五脏及气血的功能活动,不良的情志刺激即为病因。

七情致病的特点

七情致病其特点表现在如下三个方面:

(1) 直接伤及五脏:七情过激,或情志刺激过久,可直接伤及内脏,不同的情志变化,又可以伤及不同的脏腑,故《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悲伤肺”、“恐伤肾”等。

(2) 影响脏腑气机,导致升降失常:七情内伤致病的第二个特点,是影响内脏的气机升降,使气机的升降协调关系逆乱。表现为“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思则气结”(《素问·举痛论》)等。但是,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心藏神,为“五脏六腑之大主”,故情志的刺激,虽能影响各个脏腑,然首先影响的是心(即神明之心)的功能,然后方能分别影响其他各脏腑之功能。故《灵枢·口问》说:“心者,五脏六腑之主也,……故悲哀愁忧则心动,心动则五脏六腑皆摇”。另外,肝主疏泄,可以调畅气机,调节情志,故肝失疏泄,气机紊乱,情志的抑郁或亢奋失于调节,则又是情志疾病发生之关键。

致病因素 篇6

关键词:小儿;腹泻;致病因素;临床治疗;意义

【中图分类号】R44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02(2015)06-0154-02

小儿腹泻是临床常见的一种消化道综合征,属于婴幼儿多发疾病。患儿可见大便次数增多以及大便性质改变等临床症状,若不能给予有效的治疗干预,可严重影响患儿的健康发育,导致患儿出现严重的营养不良现象,因此给予针对性的治疗干预,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1]。本文主要分析了小儿腹泻的主要致病因素及临床治疗意义,现将其相关报告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2014年6月-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腹泻患儿160例为研究对象。其中男86例,女74例,0-3岁患儿90例,3-7岁患儿70例。本次所有研究患儿均有粪便性状改变及次数增多现象。其中水样便有102例,黏液便有16例,稀软便有36例,脓血便有6例。伴有脱水患儿34例,伴有腹痛、发热患儿126例。

1.2方法

对本次研究的160例患儿的粪便标本给予直接涂片处理,进行格兰染色镜检。根据微生物学对患儿粪便进行常规细菌培养。其中目标菌主要有致病性大肠埃希菌、沙门菌、志贺菌;并选择胶体金法对患儿粪便的便轮状病毒进行抗原检测。根据上述检测结果对小儿腹泻原因进行详细分析。

2 结果

2.1患儿粪便性状检查结果

根据本次研究结果可知,轮状病毒感染患儿粪便一般为水样便或黏液便,显微镜下可见少量白细胞;沙门菌感染患儿粪便一般为脓血便或黏液便,显微镜下可见数量不等的白细胞与红细胞;志贺菌感染患儿粪便一般为脓血便或黏液便,显微镜下可见大量的中性粒细胞与红细胞。

2.2患儿粪便微生物学检查结果

本次研究的160例腹泻患儿粪便标本中,结果为阳性患者68例,占总数的42.5%;阴性92例,占总数的57.5%;其中68例阳性患儿中,细菌性腹泻54例,占总数的79.4%;通过细菌培养后,其中沙门菌4例,大肠埃希菌20例,志贺菌44例,由此可知,志贺菌是引起患儿细菌性腹泻的重要因素。在轮状病毒检查中,结果显示为阳性16例。

2.3格兰染色镜检结果

160例患儿中,0-3岁患儿共90例,因非感染性因素引起的患儿共60例,占总数的66.7%;感染因素引起的患儿共30例,占总数的33.3%;3-7岁患儿共70例,因非感染性因素引起的患儿共26例,占总数的37.1%;感染因素引起的患儿共44例,占总数的62.9%。

3 讨论

小儿腹泻为儿科常见疾病,主要是由于婴幼儿正是快速生长、发育的时期,机体内多项重要器官还未完全发育,体内消化液、消化酶分泌较少,所以大量营养物质易导致其消化功能紊乱,引起腹泻[2]。患儿腹泻主要表现有稀水样便,且存在酸味。在本次研究的160例患儿中,0-3岁患儿共90例,因非感染性因素引起的发生率为66.7%,由此可知,非感染性因素为0-3岁患儿主要致病因素,因此在临床治疗中,需给予针对性治疗。在治疗中以助消化药物为主,无需使用抗菌剂进行治疗。3-7岁患儿共70例,感染因素引起的患儿共44例,占总数的62.9%。其中主要病原体包括病毒、弧菌以及致病性沙门菌、大肠埃希菌以及志贺菌等,因此在临床治疗中,除了要给予消化药物治疗,同时还要给予一定的抗菌剂进行治疗。

感染性因素与非感染性因素是导致小儿腹泻的两大类型原因,小儿腹泻每年发病高峰季节有2个,6、7、8月份为一个发病高峰,可稱为是夏季腹泻,病原菌主要为痢疾杆菌以及大肠埃希菌;10、11、12月为另一个小儿发病高峰期,可称为是秋季腹泻,其中轮状病毒为主要致病原因[3]。轮状病毒肠炎主要临床症状有先发生呕吐,再继而出现腹泻,一般呈水样便,患儿体温一般在37.9℃-39.5℃范围内。小儿感染性腹泻一般可通过喂养史、实验室检查、接触史等来确定患儿的感染途径以及感染的病原菌,一般给予有效的治疗干预。临床治疗方法一般有饮食调节、液体疗法以及药物治疗等。(1)饮食调节。对于伴有呕吐患儿,可停止进食4-8h,未伴有呕吐患儿可进食,进食需要遵循低蛋白、低糖及低脂肪的原则,并且坚持少食多餐。(2)液体疗法。主要是根据患儿脱水状况,给予针对性的补液治疗;对于无严重呕吐或轻度脱水患儿,可口服ORS;呕吐严重患儿可给予静脉补液;对于中、重度脱水患儿可给予静脉补液,纠正其水电解质紊乱现象;并根据患儿具体情况给予适当微量元素补充。(3)药物治疗。对于侵袭性细菌引起的小儿腹泻,可给予抗生素治疗。在选择抗生素时,需选择对革兰氏阴性杆菌敏感的抗生素药物;对于因非侵袭性细菌引起的急性肠炎,可选择支持疗法进行干预;对于大便轮状病毒抗原检测,结果显示为阳性患儿,可给予广谱抗病毒活性药物治疗,如双嘧达莫。值得注意的是,在给予患儿抗菌药物治疗时,需先进行常规检查与微生物检查,按照药敏试验结果、细菌培养结果选择恰当的抗菌药物,且正确把握抗菌药物的使用剂量及疗程,提高抗菌药物的有效性、安全性,最大程度维持患儿肠道微生态平衡,这是治疗腹泻患儿的重要内容。

综上所述,非感染因素与感染因素是导致小儿腹泻的两大因素,需查明患儿病因,给予针对性治疗干预,保证临床治疗效果,促进小儿康复。

参考文献

[1] 贾华.50例小儿腹泻致病因素分析及临床治疗意义[J].继续医学教育,2013,27(10):29-29.

[2] 张静.小儿腹泻的临床病因分析及其治疗原则[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4,8(17):41-42.

甲状腺癌相关致病因素分析 篇7

1 材料与方法

1.1调查对象

通过调查海宁市2014 年1 月-2015 年3 月110 例新发甲状腺癌患者的病历资料,并设为观察组,男性40 例,占36.4%;女性70 例,占63.6%。年龄22~80 岁,平均为(48.7±4.6)岁。排除精神疾病、情绪异常激动且无法配合调查者。同时选取同期住院的110 例非肿瘤、内分泌科疾病患者为对照组,男性45 例,占40.9%;女性65 例,占59.1%;年龄21~80 岁,平均为(48.9±4.7)岁。排除肿瘤、乳腺疾病及甲状腺疾病。

1.2方法

调查在患者或家属知情的基础上完成,问卷由海宁市人民医院自行设计,并经医院专家共同讨论、审定,调查员经严格培训且考核合格后参与调查。问卷调查内容包括生活方式:是否饮酒、吸烟及常运动锻炼等。饮食习惯:调查其前10年摄入海菜类和海洋动物性食品及腌制食品情况、口味轻重等情况。食用频率:经常食用次数≥3次/周;偶尔食用次数≤3次/月。少吃或不吃:食用次数≤3次/年[3]。女性生育史:是否绝经,月经是否规律,绝经原因,是否生育,是否服用避孕药物。疾病史和家族史、社会心理情况:患病情况,是否倍感压力及爱生闷气,遇事是否愿意与人倾述,是否经历负性事件及处事态度、婚姻生活等。发放问卷共220份,回收220份,回收率为100.0%。

1.3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软件统计,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并将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

2 结果

2.1单因素分析

经单因素分析发现,口味重、食用较多海菜类和腌制食品、处事态度过于悲观、遇事不愿与人倾述及婚姻生活不和谐等为甲状腺癌发病的危险因素(P<0.05)。见表1。

2.2多因素分析

经多因素分析发现,食用较多海菜类、与人相处不融洽、食用过多海洋动物食物和爱生闷气为甲状腺癌发病的主要危险因素(P<0.05)。见表2。

3 讨论

从此次调查结果可知,口味重、食用较多海菜类和腌制食品等为甲状腺癌发病的危险因素;经多因素分析发现,食用较多海菜类、食用过多海洋动物食品为甲状腺癌发病的主要危险因素。随着人们摄入海洋食品的增加,人们发生甲状腺癌的概率也逐渐增加。具相关资料显示,甲状腺癌的发生与人类摄入碘量有关,缺碘及高碘地区发生甲状腺癌的几率大于碘正常区[4]。因沿海地区经常食用富含碘的食物,当地居民发生甲状腺占位病变及结节性甲状腺肿的几率较内陆地区高。据研究发现[5],瑞典富碘区域发生乳突状癌的人群较常见,但缺碘区发生滤泡状癌的人群较常见,当给缺碘地区人群补充碘后,其发生滤泡状癌的几率出现下降,然发生乳突状癌率升高;这一现象于瑞士及澳大利亚也同样出现。国内相关研究发现[6],长时间过量食用富含碘食物会改变人体甲状腺功能。因此为降低甲状腺癌发病率,政府需加大宣传教育,让人们意识到高碘及缺碘的危害性,重视长期摄入过量碘的危害性,预防甲状腺癌的发生。合理饮食可维持人体健康需求,食物可供给人体营养,维持生命,但不正当饮食则会引发疾病,如癌症及糖尿病、肥胖等均与饮食不当有关,因此饮食对疾病的预防具有重要作用。

从此次调查结果可知,处事态度过于悲观、遇事不愿与人倾述及婚姻生活不和谐等为甲状腺癌发病的危险因素;经多因素分析发现,与人相处不融洽、爱生闷气为甲状腺癌发病的主要危险因素。随着社会经济地快速发展,人们生活压力不断加大,负性心理因素对人类发生恶性肿瘤具有一定促进作用[7],同时也深受临床医学所关注。不良因素可致患者大脑皮层及下丘脑发生一定变化,间接或直接减弱人体免疫系统,降低人体对抗肿瘤的抵抗力。此外,不愉悦或敌对情绪可能会增加机体肾上腺皮质激素和儿茶酚胺等分泌,从而致人体免疫系统功能紊乱,最终导致恶性肿瘤的发生[8]。因此为避免人类发生甲状腺癌,需减少或避免不良情绪发生,同时要有意识地进行心理疏导。

为有效控制甲状腺癌的发生,政府需加大投入,广泛宣传甲状腺癌的危害及发病原因和影响因素,做好全民健康体检工作,重点加大对甲状腺癌发病率较高区域的防范,尤其是沿海地区。因目前尚未清楚甲状腺癌的发病原因及机制,且其影响因素较多,目前无具体预防及控制措施,因此需及早发现及治疗,从而可改善患者预后,需政府联合当地疾控部门做好健康宣传教育工作,提高人们防治疾病的意识。此次调查因受时间等因素影响,未能对患者的其他因素,如女性生育次数及流产次数等进行研究,因此结果存不足之处。若为得出更准确的数据,尚需进一步收集样本加以研究和分析。

参考文献

[1]刘长路,吴岩,毕立夫,等.甲状腺癌流行现状及危险因素的研究进展[J].中国地方病学杂志,2012,31(2):234-236.

[2]常青,陈春悠,胡耀杰,等.老年甲状腺癌术后低钙血症与病理因素的相关性[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32(15):3211-3212.

[3]陈禹存,高晓虹,曹铭谦,等.甲状腺癌危险因素病例对照研究[J].中国公共卫生,2014,30(7):955-957.

[4]宋江虹,马建军,朱巧梅,等.某三甲医院在职医护人员甲状腺结节流行病学调查研究[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2014,45(4):278-280.

[5]竺王玉,刘晓光,胡晓斐,等.舟山群岛居民碘营养状况及甲状腺癌现患调查[J].卫生研究,2012,41(1):79-82.

[6]姚宏斌,林志雄,蒋忠祥,等.甲状腺癌术后复发的相关因素分析[J].浙江临床医学,2012,14(4):415-416.

[7]穆蕾,潘立茹.甲状腺癌术后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海南医学,2013,24(24):3701-3703.

《太平经》中饮食致病因素探析 篇8

关键词:《太平经》,饮食致病,食疗养生,道家养生

《太平经》乃汉末太平道之经典, 其内容繁杂, 包罗万象。“上接黄老图谶之道术, 下启张角、张陵之鬼教”[1], 在历史变革中发挥过重要作用。其“修身养性, 保精爱神, 内则治身长生, 外则治国太平, 消灾治疾”, 为后世道家养生学之宝库。

民以食为天, 饮食是人体获得营养物质的主要途径。古人很早就认识到合理的饮食对健康的重要作用。但同时许多疾病的产生与饮食相关, 《太平经》中对这一问题进行了阐述, 对我们今天的养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现对其分析如下。

1《太平经》之前人们对饮食致病的认识

汉代以前, 人们就认识到饮食不当会导致疾病。《韩非子·五蠹篇》[2]曰:“上古之世……民食果瓜蚌蛤, 臊腥恶臭而伤害腹胃, 民多疾病。”《管子·内业》中对饮食之道也有精辟的论述:“凡食之道, 大充, 伤而形不藏。大摄, 骨枯而血沍。”《吕氏春秋·尽数》[3]也认为, 长生之道“在乎去害”, 如果能够禁绝过于辛辣的食物, “则疾无由至也”。

2《太平经》中对饮食致病的认识

《太平经》重视饮食的作用, 强调“天下人……悉皆饮食以养其体”, 并且说饮食乃人类“一大急……不饮食便死。”

2.1《太平经》中饮食产生疾病的原因

《太平经》中认为, 饮食导致疾病可以分为三种情况:饮食不节、饮食不洁、饮酒无度。

2.1.1饮食不节

《太平经》认为, 五脏疾病与饮食因数有关, 饮食不节会导致脏腑发生病变。卷一百十二《七十二色死尸诫》:“五藏有病, 其去有期, 慎饮食, 无为风寒所犯, 随德出入, 是竟年之寿。”“慎饮食”包括合理饮食和食物的五味相合。《太平经》提倡合理安排饮食, 反对饮食无度。《钞》辛部说:“一食为适, 再食为增, 三食为下, 四食为肠 (腹) 胀, 五食饥大起, 六食大凶恶, 百疾从此而生, 至大饥年当死。”在这段话中“肠”当作“腹”。“肠”字的繁体为“膓”, 其“昜”部与“腹”的“复”部字形相近, 传抄中容易出现错误。经中还对过量饮食导致疾病的机理进行了分析。卷一百十四《大寿诫》曰:“疾病连年, 不离枕席, 医所不愈, 结气不解。计念之, 日夜羸劣, 饭食复少, 不能消尽谷, 五藏不安, 脾为不磨。是正在不全之部短气, 饭食不下。家室视之, 名为难活。”这段话, 不仅概括了消化不良会引起“五藏不安”, 还特别强调“脾为不磨”。这一认识与当时的医学认识是一致的。《素问·太阴阳明论》曰:“今脾病不能为胃行其津液, 四肢不得禀水谷气, 气日以衰, 脉道不利, 筋骨肌肉, 皆无气以生, 故不用焉。”在饮食中经中还提出了调剂诸味。卷一百十四《大寿诫》曰:“其花实以给身口, 助其谷粮, 使有酸咸醋淡自在。化水为盐, 使调诸味。以豆为豉, 助盐为味。”这一调味看法, 相比《内经》中的五味五脏理论, 十分粗糙。对于饮食中五味的偏好导致的脏腑疾病经中尚未涉及。

2.1.2饮食不洁

《太平经》认识到饮食不合理会令人治病, 所以明确提出反对饮食不洁。尤其是针对当时的“食粪饮小便”。“食粪饮小便”是当时流行的方术, 据《后汉书·甘始传》[4]记载:甘始、东郭延年、封君达三人都是方士, “率能行容成御妇人术, 或饮小便, 或自倒悬, 爱啬精气”。《论衡·雷虚篇》[5]也记载:“道士刘春, 荧惑楚王英, 使食不清。”《太平经》针对此种方法, 提出严厉的批判, 卷一百十七《天咎四人辱道诫》曰:“学为道者, 反多相示教食粪饮小便……天与道大憎之。……此大邪所著, 犬猪之精所下也。……今如此食粪饮小便……甚淹侮辱天道。……地上所恶, 上亦恶之;天上所恶, 地上亦然。是地上人恶食粪饮小便, 天上亦恶之, 故乃遣雷电霹雳下杀之也。”又说:“乞丐食粪饮小便, 是穷困之行也, ……是道之衰, 霸道起也。”针对宣扬此种方法的人, 经中也认为会遭到天神的惩罚。卷四十七《服人以道不以威诀》中说:“人乃至尊重, 反使与人六畜同食, 故天治之也。而助其服人食, 此人恶之也。”这种方术, 在今天看来是荒诞的, 但其作为一种方术, 当时被一些道士所宣扬。《太平经》同样作为一部道教典籍, 对此方法却予以了强烈的批判, 这种客观的态度是难能可贵的, 这一态度对于当今社会上仍然存在的“饮尿疗法”的推崇者应该有很好的启发。

2.1.3饮酒无度

《太平经》主张禁酒, 主要原因是当时生产水平落后、粮食产量低, 酿酒会造成从民口中争粮的情况。但经中还从酒对人体的危害进行了阐述, 现从此角度探讨饮酒与疾病发生的关系。《钞·丁部·阙题》中说:“凡人一饮酒令醉, 狂脉便作, 买卖失职, 更相斗死。”就是说, 酒进入人体内, 会使体内血脉扩张、血流加快等现象。这一认识在《灵枢·论勇》中也有论述:“酒者, 水谷之精, 熟谷之液也, 其气慓悍, 其入于胃中, 则胃胀, 气上逆, 满与胸中, 肝浮胆横。”正是基于当时的医学论述, 《太平经》提出了要“禁酒”。但是, 经中的“禁酒”应该看作是禁止醉酒, 而不是绝对禁止, 因为经中其他地方还提到了可以饮酒, 并且用酒来治病。如卷九十二《洞极上平气无虫重复字诀》中就记载了以酒吞符驱虫治病的方法:“以善酒如清水已饮, 随思其字……病为其除去。”用酒入药来治病, 并不是《太平经》的首创, 经中的这一思想应该是受当时医书的影响。如《五十二病方》中就记有“以酒一咅, 渍襦颈及头垢中, 令沸而饮之。”《内经》中的《汤液醪醴》《缪刺论》等都记载以酒浆当作治病的药物。《伤寒论》中的医方中常见将酒配入汤剂, 这一思想被后世道教所传承, 《太极真人敷灵宝斋戒威仪诸经要诀》[6]中说:“酒不可都断, 使之有数, 随人多少, 不必令尽限也。故世教言, 唯酒无量不及乱, 斯之谓也。”

3 结论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 《太平经》对于饮食致病有一定的认识, 并且与《内经》中的饮食养生思想一致。如《素问·上古天真论》中所言:“饮食有节”不能“以酒为浆”“醉以入房”。《太平经》作为早期道教经典, 与《内经》属于同时代作品, 对其中的养生思想进行梳理, 对于我们认识考究《内经》中的养生思想有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汤用彤全集[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 2000:264.

[2]陈奇猷.韩非子集释[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1974:1040.

[3]陈奇猷.吕氏春秋集释[M].北京:中华书局, 1974:242.

[4]范晔撰, 李贤注.后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 1965, 884.

[5]黄晖.论衡校释[M].北京:中华书局, 1990:256-257.

下肢深静脉血栓致病危险因素分析 篇9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2年1月至2015年12月共收治了下肢DVT患者196例, 其中男81例, 女115例, 年龄25~85岁, 平均 (60.7±15.6) 岁, 发病部位:左下肢163例, 右下肢31例, 双下肢2例, 起病至就诊时间3小时至21天, 平均 (5.85±2.13) 天, 血栓类型:中央型20例, 周围型18例, 混合型158例;临床表现为患肢肿胀、组织张力增高, 2例表现为股青肿, 3例出现症状性肺栓塞并发症, 住院天数平均 (16.8±6.7) 天;其中合并恶性肿瘤21例, 髂静脉压迫综合征 (cockett综合征) 37例, 孕产妇7例, 外科及妇科术后46例, 外伤及骨科手术18例, 中枢神经系统疾病6例, 结缔组织病5例。所有患者均通过下肢静脉超声明确诊断。146例采用置管溶栓治疗, 系统溶栓治疗45例, 单纯抗凝5例。

1.2 方法

对196例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如年龄、性别、是否有并发症如肿瘤、内科疾病、有无手术史、外伤史等进行统计, 常规进行肿瘤标志物、D-二聚体、血沉、C-反应蛋白、肺CT等方面进行检查, 对可疑指标进行进一步的相关检查, 再分别对各种致病因素进行统计分析。

1.3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 计量资料以 (±s) 表示, 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等级资料采用两独立样本秩和检验, 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对196例患者的致病因素进行分析, 年龄>40岁为主要致病因素, 为90.82%, 40岁以上患者性别比无明显差异 (P>0.05) , 小于40岁患者性别比存在差异 (P<0.05) , 女性占多数。致病危险因素依次为手术23.47%, 吸烟19.90%, 高血压12.76%, 肿瘤11.23%, 心脏疾病10.71%, 外伤9.18%, 卧床7.14% (表1) 。

3 讨论

静脉血栓栓塞症逐渐成为一种高致死率疾病。在英国, 每年DVT发病数为59000例[1], 由静脉血栓栓塞症导致的死亡人数已多于肿瘤[2];在美国, 每年有约9万人出现伴随症状的VTE, 约3万人死于PE[3]。研究已发现, VTE发病机制的三要素是静脉血管内皮损伤、血流缓慢和血液高凝状态, 任何引起该三要素的病因均可导致VTE发生, 且有时VTE是由多因素参与、存在多基因缺陷的疾病, 各种危险因素多通过上述3个主要因素的1个或1个以上的因素共同作用而引发DVT, 因此提高对这些危险因素的认识, 在临床工作中加以控制, 对预防DVT的发生将起到一定作用。

年龄已被证实是VTE独立且重要的危险因素。区满春等[4]研究发现, DVT和PTE的危险因素中, 年龄>40岁均列第1位, 提示40岁以后的VTE发生率增高。这可能与随着年龄增长, 血管内膜粗糙、内皮受损机会增多, 产生促凝物质增加及凝血功能亢进有关, 以及与老年人运动减少、肌张力下降、静脉瓣功能衰退等因素有关。国外资料显示, 40岁以前年发病率约为万分之一, 45岁以后迅速增加, 到80岁可达千分之六。高龄患者深静脉血栓事件发生率甚至可达到年幼患者的1000倍以上[5]。小于40岁的青年DVT患者, 男女构成比有差异, 以青年女性为主, 大多见于妊娠或产后卧床, 且青年组的危险因素比较单一。

与手术相关的DVT发生率占第2位。由于术前禁饮食、麻醉、术后长时间制动、手创伤等因素, 造成静脉血流缓慢, 血管壁的损伤又促进血小板的黏附聚集, 创伤、失血、缺氧等可激活凝血系统, 从而有利于血栓形成。泌尿外科、神经外科、骨科和妇产科手术均可使患者的VTE发生危险增加6~22倍。麻醉时间大于30分钟的腹部或胸部大手术是VTE的独立危险因素。患者术后发生VTE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①手术对机体组织的损伤, 包括局部动脉、静脉的损伤;②术中、术后患者长期卧床, 下肢肌肉泵功能减弱, 血流缓慢;③机体在创伤修复和手术应激的刺激下, 通过释放组织因子和促进白细胞生成等方式启动凝血机制;④合并先天性或获得性高凝状态[6]。

吸烟也是较常见的危险因素 (占19.90%) 。吸烟与多种血栓性疾病有关, 研究表明, 吸烟可增加血小板的活性, 使血小板聚集性增强;吸烟者的纤维蛋白原水平增高;同时, 吸烟产生的一氧化碳和尼古丁可直接损伤血管内皮, 诱发血栓形成。

临床发现, 近年来DVT患者并发恶性肿瘤的比率有明显增高趋势, 其中相当一部分是因血栓病住院治疗期间经检查才发现肿瘤, 临床查出的恶性肿瘤有胃癌、结直肠癌、胰腺癌、肝癌、肺癌、乳腺癌、恶性淋巴瘤等。VTE不仅是肿瘤患者常见的并发症, 有时也是隐匿性肿瘤的征兆和信号, 由此可为恶性肿瘤患者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机会。肿瘤既可分泌促凝物质, 促进血小板聚集和释放, 又可分泌纤溶活性抑制物, 导致机体高凝状态;并且某些化疗药物可致患者蛋白C、蛋白S缺乏, 抗凝血酶减少, 加之肿瘤对血管的压迫、患者长期卧床等因素, 均可促进VTE的形成[4]。

另外, 高血压、心脏病、高血脂、糖尿病以及脑血管疾病和结缔组织病也都是DVT的高危致病因素。老年人如果同时合并有上述疾病, 更易出现DVT的发生。分析其发生原因, 可能与上述致病因素会导致血管内皮细胞的损伤、血小板的激活、凝血-纤溶系统失衡, 机体高凝状态, 以及血流缓慢进而形成血栓, 从而诱发VTE的形成。

创伤与VTE的关系越来越被人们重视。有资料显示, 未经抗血栓治疗的脊髓损伤患者, 其VTE发生率高达60%~80%, 髋、膝关节骨折或关节置换术后者的VTE发生率为40%~60%[7]。骨盆、髋骨或长骨骨折和创伤是发生VTE的重要危险因素。尸检发现, 45%~60%的胫骨骨折、50%~75%的髋骨骨折、50%~100%的脊髓损伤患者可并发DVT。

长期卧床也是DVT最重要的危险因素之一。本研究结果显示, 7.14%的DVT患者存在卧床因素。尸检资料证实, 卧床1周以下者, 其DVT检出率仅为15%, 大于1周者则检出率可高于80%[8]。卧床患者由于丧失肌肉泵的作用, 使局部血流缓慢, 血流淤滞, 引起静脉扩张、血管内皮损伤、凝血因子堆积, 从而激活凝血系统, 进而引起血栓的形成。

总之, 通过对深静脉血栓形成危险因素和发病机制的分析, 提高认识, 提高DVT的诊断率, 降低误诊率, 从而达到有效降低DVT发病率, 降低PE的发生和病死率。

摘要:目的 探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deep venous thrombosis, DVT) 的高危致病因素。方法通过分析2012年1月至2015年12月间临床诊治的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196例的临床资料, 找出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病有关的主要致病因素。结果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与年龄、手术、肿瘤、创伤、其他严重内科疾病、卧床等因素密切相关。结论 通过分析DVT致病的危险因素, 提高诊断水平, 减少误诊率, 降低肺动脉栓塞的发生, 降低病死率。

关键词:下肢,深静脉血栓,致病因素

参考文献

[1]Karthikesalingam A, Young EL, Hinchliffe RJ, et al.A systematic review of percutaneous mechanical throbectomy in the treatment of deep venous thrombosis[J].Eur J Vasc Endovasc Surg, 2011, 41 (4) :554-565.

[2]Lee LH, Gu KQ, Heng D.Deep vein thrombosis is not rare in Asiaethe Singapore General Hospital e x p e r i e n c e[J].A n n A c a d M e d S i n g a p, 2 0 0 2, 31 (6) :761-764.

[3]Raskob GE, Silverstein R, Bratzler DW, et al.Surveillancefor deep vein thrombosis and pulmonary embolism:recommendations from a national workshop[J].Am J Prev Med, 2010, 38 (4Suppl) :502-509.

[4]区满春, 曾敏怡, 石任任, 等.静脉血栓栓塞症高危因素和临床表现的荟萃分析[J].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11, 10 (2) :113-116.

[5]Bannin KL, Doggen CJM, Nelissen R G H H, et al.Increased risk of venous thrombosis after or thopedic and general surgery:results of the megastudy[J].JThromb Haemost, 2005, 3:1653-1658.

[6]蒋米尔, 殷敏毅.静脉血栓栓塞症的预防[J].临床外科杂志, 2008, 16 (5) :295-296.

[7]Geerts WH.Prevention of venous thromboembolism in high-risk patients[J].Hematology Am Soc Hematol Educ Program, 2006:462-466.

牛异食癖致病因素分析及对策 篇10

1 牛异食癖致病因素分析

1.1 先天因素

结合兽医临床实践观察认为, 本病与不良遗传基因存在一定联系, 父母代品种特性、基因缺陷等会在其子代充分显现出来, 比如父母代种牛 (♂♀) 品种存在反刍期间嗜好舔舐被毛的行为, 则其后代多数也会有相似的行为, 并由此导致轻度至中度异食癖行为;父母代种牛 (♂♀) 繁殖生产期间一方罹患某些重大疾病, 也容易导致其后代产生基因缺陷, 其异食癖发病风险相对较高。

1.2 后天因素

本病多数由于后天各种不良致病因子综合作用所致, 最主要的原因就是饲养管理不善。

1.2.1 营养供应失衡

在动物生长发育过程中, 几种必需的营养物质长期缺乏或搭配不当, 就会引发相应的生理及代谢机能紊乱, 比如“粗蛋白与粗纤维性饲料”搭配不当、供应不足;氨基酸摄入量及机体合成利用不足;10余种动物必需的微量元素 (矿微、维生素) 摄入不足、搭配比例不合理等, 常造成牛身体本能性才是异物, 比如新生犊牛哺乳期出现舔舐墙壁、舍栏、地面等行为, 就是早期微量元素缺乏症的具体表现。

1.2.2 环境不适

现代规模化肉 (奶) 牛养殖, 全封闭、高密度、集约化养殖条件下的牛群处于高度应激状态, 任何不适应的外界环境条件均有可能造成其生理和心理的损害, 比如噪音污染、温湿度及空气质量不达标、季风气候变化、粉尘及病原体含量超标等, 可由此诱发牛生理代谢机能紊乱, 最终出现不自主的异食癖行为。

1.2.3 饲管缺陷

主要是长期投喂单一饲草料、饮食供应饥饱不均、不注意补充必需微量元素;哺乳期 (犊牛期) 疏于调教、驯化, 养成不良饮食行为;生物安全防范及兽医卫生防疫消毒措施执行不到位, 导致发生各种常见病, 其中以牛罹患体内外寄生虫最为常见, 可由此诱发异食癖行为;牛脑部受到外力震荡、损伤, 或病理性神经机能失调而引发异食癖行为。

2 对策

实践得出, 现代规模化肉 (奶) 牛养殖过于注重功利性, 养殖者普遍追求高料肉比、低能量损耗, 牛的诸多动物福利被剥夺。

2.1 生理福利

即是保障牛无饥渴之忧, 应用于生产实践中就是要全面均衡各种营养供应, 促进其发育良好、体质强壮, 提高成活率、抗病力等, 并全面满足牛同类、同群、母子和谐共处的福利, 自由活动、自由采食、采食符合其消化特点的天然牧草 (反刍动物福利) 等, 而现代养殖人为改变了牛的饮食结构, 主观添加促长剂、微量元素、防治药物等, 包括最原始的生活习性也被人为改变, 由此造成生理不适, 并诱发本病。

2.2 环境福利

即是满足适宜牛生活的良性居所, 确保其增重快、零发病或发病最少, 但现代全封闭、全舍饲、密集型饲养条件下存在诸多制约性, 光照、通风、温度、湿度、运动、采食等均受到人为控制, 使得动物机体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抗病力大幅下降, 退化为高敏应激性体质, “粉尘超标、病原体含量超标、噪音污染、气候变化”等不良应激因素均会引发相关疾病, 也是诱导异食癖发生的主导因素之一。

2.3 卫生福利

即是要求饲养者尽力保证牛群享有不受痛苦、伤害和疾病的悉心照管, 保证动物不受额外的疼痛, 同时科学预防疾病并对患病动物进行及时有效的救治。一般而言, 原始、广阔的天然草场 (牧场/生态林) 基本上不存在农业污染, 也不存在畜禽代谢终产物中的药残、重金属循环污染, 安全的饮食源及宜居的生态环境, 能全面满足动物卫生福利, 而现代规模化肉 (奶) 牛养殖普遍存在应用促长、防治添加物的现象, 安全隐患极大, 卫生福利多半被剥夺, 以致违规超标添加物、多病原混感综合征等危及牛的健康, 进而引发本病及其他常见病。

2.4 行为福利与心理福利

即是指保证动物表达天性的自由, 对其提供足够的空间、适当的设施以及享有与同类伙伴安逸生活的各种条件, 尽量减少其恐惧和焦虑的心理, 而现代肉 (奶) 牛规模化养殖普遍存在人为限制其自由和空间的现象, 频繁引种及交易、运输、换圈舍、换料、早期断奶 (母子分离) 等, 严重制约了牛的这两种动物福利的满足, 成为早期诱发牛异食癖行为的不良因素。

3 总结

吃素易致病还是吃肉易致病? 篇11

素食致癌还是抗癌?

美国康奈尔大学生物系的布伦纳教授等人在2016年3月29日《分子生物学与进化》期刊在线发表的一篇论文提出,长期素食后,人体内更可能带有容易引发炎症反应的基因。这样的基因突变会让素食者更容易从植物吸收必需脂肪酸,但同时也升高花生四烯酸的水平,从而增加炎症、心血管病和癌症风险。

这个结论一出,自然受到人们的质疑,因为,多年来,大量的研究已经证明,肉食者才容易患癌症,素食者患癌较少。在对布伦纳等人的这一研究结论提出质疑前,其实需要回忆此前一些研究所提出的问题,而这些问题是人们忽略了的。

早在2009年,牛津大学英国癌症研究中心流行病学专家纳奥米·阿伦等人发表在《英国癌症研究》杂志上的一篇文章就提出了这个问题,但是他们发表的文章主要是说肉食者比素食者更容易患癌,以致忽略了这篇文章提出的另一个问题,素食者患肠癌其实比肉食者还要多,但是研究人员并不能解释为什么。

当时研究人员对61566名英国男女进行了跟踪调查。这些人包括肉食者、只吃鱼肉不吃其他肉类者以及素食者。这项研究进行了12年,其间,3350位参与者被诊断出患上癌症。其中,2204名患者是肉食者(占68%),800名患者是素食者(占24%),209名(约占9.5%)患者是吃鱼肉而不吃肉者。

有180名肉食者患上血液癌症,只有49名素食者和28名吃鱼的人患上此类癌症。总体而言,在所有参与者中,每100人中的33人一生中会患某种癌症,但是不吃肉的人中每100人只有29人会患癌。肉食者和素食者在淋巴癌和血癌发病率中有明显差异,素食者的上述疾病的发病率只有肉食者的一半多一点。至于多发性骨髓瘤这种比较罕见的骨髓疾病,素食者患癌的概率比肉食者少75%。在胃癌患病率中素食者和肉食者的差异也很明显,素食者患胃癌的概率只有肉食者的1/3。很明显,食用大量红肉和加工过的肉类能够增加胃癌的患病率。素食者罹患血液癌症的风险比肉食者低45%,患癌症的风险比肉食者低12%。

这些情况都说明,素食者比肉食者患癌少,因此素食似乎比肉食更为健康。但是,人们忽略了这项研究的另一个结论,相较于之前的研究,素食者患肠癌的概率要比肉食者高很多,甚至高出近40%。但是,研究人员并不能解释为什么。

由于这篇论文的总体结论是肉食者比素食者患癌多,因此,没有人注意这个研究提出的素食者患肠癌的概率要比肉食者高很多的结论。而且,后来的另一项研究更加证明了肉食者比素食者容易患癌,因而让人忽略了阿伦等人研究提出的问题。

2015年3月11日,《美国医学会杂志》在线发表美国林达大学奥里奇等人的一篇文章,该文指出,美国大肠癌是癌症引起死亡的第二大病因。研究发现,饮食因素已经被确定为大肠癌可改变的风险因子,例如,红肉与大肠癌增高的风险相关,而富含膳食纤维(素食)的食品可降低大肠癌风险。

研究人员对77659名参与者的研究发现,有380人患有结肠癌,110人患有直肠癌。素食者比肉食者患大肠癌的风险低22%,患结肠癌的风险低19%,患直肠癌的风险低29%。纯素食者分别与非素食者,吃蛋和奶的素食者,吃鱼的素食者及半素食者相比,前者患大肠癌的风险分别比后者低16%,18%,43%和8%。

这个研究让人们彻底认为,肉食者不仅患其他癌症的比率比素食者低,就连患结直肠癌的比率也比素食者高。因此,阿伦等人的素食者患肠癌的概率要比肉食者高很多的结论没有人相信,也就完全被忽略。

基因决定人们适合何种饮食

直到最近,布伦纳等人的研究提出,长期吃素可能导致人患癌,这才引起人们再次注意吃素引发癌症的问题。但是,这种情况因人而异,如果携带有一种素食等位基因的人发生基因突变就有可能让素食者增加患癌和心脏病的风险。原因在于人体的两种必需脂肪酸。

人体必需脂肪酸分属2组:ω-3脂肪酸(α-亚麻仁油酸)和ω-6脂肪酸(亚油烯酸)家族。必需脂肪酸在体内转化成长链脂肪酸,ω-3脂肪酸转化成二十碳五烯酸(EPA,是鱼油的主要成分)和二十二碳六烯酸(DHA,俗称脑黄金,是神经系统细胞生长及维持的一种主要成分,也是大脑和视网膜的重要构成成分,在人体大脑皮层中含量高达20%,在眼睛视网膜中所占比例最大,约占50%,对胎儿、婴儿智力和视力发育至关重要)。ω-6脂肪酸则转化成GAMA-亚油烯酸(GLA)和花生四烯酸(AA)。

ω-3脂肪酸能促进甘油三酯的降低,有益心脏健康,对人体多种疾病有治疗效果,有助于改善其他一些病情,如类风湿关节炎、抑郁等。ω-6脂肪酸同样对人体健康至关重要,胆固醇必须与ω-6脂肪酸的亚油酸(LA)相结合,才能正常运转和代谢。人脑中的不饱和脂肪酸ω-6和ω-3各占一半,花生四烯酸实际上就是一种ω-6脂肪酸,可产生前列腺素PGE2,是人体许多生命功能所必需的激素类化学物质,但它会加速癌细胞的生长,必须由ω-3脂肪酸来抑制。

研究人员检测了来自印度浦那市的234位传统素食者和美国阿肯色州311名肉食者的等位基因频率,发现68%的印度人和18%的美国人存在素食等位基因。同时,对1000个基因组计划的数据分析发现,70%的南亚人、53%的非洲人、29%的东亚人和17%的欧洲人存在素食等位基因。其中,素食群体的该段基因中插入了22个碱基,而该插入片段在以海鲜为食的群体中却不存在。

nlc202309090551

在素食者中,FADS1和FADS2是两种非常重要的酶,能将ω-3和ω-6脂肪酸转化为大脑发育和控制炎症所需的下游产品。但食用肉类和海鲜的人群就不需要增加FADS1和FADS2酶来获取适量的营养,因为他们的ω-3和ω-6脂肪酸转化过程比较简单,需要的步骤也比较少。

研究人员比较了上述印度和美国两组人编码FADS1和FADS2酶的基因后发现,至少是好几代吃素的人其FADS2基因会出现一种名为rs66698963的突变,这种等位基因变化的本来作用是帮助素食者吸收蔬菜中的脂肪酸,但是这会引发连锁反应,让脂肪酸加速变成不饱和脂肪酸——花生四烯酸,后者会增加患癌及心脏病风险。与此同时,突变的基因也会阻碍身体制造ω-3脂肪酸,这种物质本来可以降低心脏病风险。一旦它们的生成减少,也会使患心脏病的风险增大。

研究人员也发现,这种素食基因长期以来一直在素食人群中进化,如在印度、非洲和部分中东地区的人群中都有这种基因变异,同时在格陵兰岛的因纽特人中也发现了这种基因的不同版本,这个版本适应海洋饮食,因为因纽特人的主要食物是海鲜。

更为通俗的解释是,素食者体内的基因可能以更快的速度将植物脂肪酸新陈代谢掉。由此,在这些人体内植物油会转化成促进炎症的花生四烯酸,增加慢性发炎概率,进而恶化为心脏疾病和癌症。

这些情况说明,在进化史上,当人类迁移到不同的环境时,有时候他们需要植物性饮食,有时候需要海洋饮食,在不同的时期,这些不同的等位基因要进行适应,也即一些基因在饮食压力下,有进化的趋势。

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解释,为何好几年前阿伦等人的研究得出素食者患肠癌的概率反而要比肉食者高很多,甚至高出近40%,因为这是素食者的等位基因有突变。

肉食与素食的争论还将继续

尽管基因突变有助于解释为何素食者反而容易患肠癌,但是,这究竟是一种特殊现象还是正常现象?因为也有一些素食者的基因不会发生变异,如此就有可能不会受基因突变的影响而增加患肠癌的危险。但是,在没有更新和更深入的研究结果出来之前,还难以解释。也因此,肉食者,尤其是喜欢吃红肉的人是否更容易患癌也陷入了长期的争论中。

世界卫生组织下属的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于2015年10月26日发布报告称,每天食用50克的加工肉制品(如香肠、培根、火腿等),会使罹患结直肠癌的概率增加18%。世界卫生组织将加工肉制品定义为:经盐腌、腌渍、发酵、烟熏或其他方式处理过的肉类,如热狗(法兰克福香肠)、火腿、香肠、腌牛肉、牛肉干等;而红肉则指各种哺乳动物的肌肉,如牛肉、小牛肉、猪肉、羔羊肉、绵羊肉、马肉、山羊肉等。

需要注意的是,世界卫生组织只是把加工肉制品,如培根、热狗、香肠和火腿等列为2A类致癌物。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将致癌物划分为致癌、很可能致癌、可能致癌、不确定致癌、很可能不致癌五类,第一类致癌物包括烟草、酒精饮料、黄曲霉素、槟榔、中式咸鱼等明确有致癌作用的致癌物。2A类致癌物则是很可能致癌。

但是,在一些营养学家看来,这种划分也是相对的。因为,世界卫生组织并没有把红肉划为2A类致癌物,而只是把加工过的红肉列为2A类致癌物,原因在于,加工肉类往往要经过腌渍、烟熏、烘烤等处理,火腿、香肠则是使用腌制、熏制、风干等工艺。这些加工方式常常会产生苯并芘、杂环胺、亚硝胺等致癌物。但是,新鲜的肉类并没有加工过程产生的种种致癌物,所以,把红肉统称为2A类致癌物是不科学的。

另一方面,肉食者吃多少加工红肉才会致癌也存在模糊边界。即便按国际癌症研究机构的计算,每天食用50克(一两)的加工肉制品会使患结直肠癌的概率增加18%,但对于中国人,这种肉食的风险还是不大。按2007年中国城市居民的结直肠癌发病率30/10万计算,中国人即便一点不沾红肉和加工肉类,结直肠癌的发病率也只能降低到25/10万左右。更何况,国际癌症研究机构还没有把其他食物和行为方式,如吃新鲜蔬菜水果和运动对红肉有害作用的抵消算在里面。

反过来,如果只是吃素,同样对健康不利。例如,2013年发表在《美国营养和饮食学会期刊》上的一项为期5年的追踪调查显示,不吃肉的人,平均身高体重要低于肉食者,原因在于,素食者不能从肉食中获得一些必须氨基酸(蛋白质的组成成分)。

另外,美国南加州洛玛林达大学医学院研究人员对433名肉食者、26名素食者和5名严格素食者进行了一项为期4年的研究,结果发现素食者和严格素食者的精子数量(5000万/毫升)明显低于吃肉的人群(7000万/毫升)。素食者的精子活力(活跃精子仅占1/3)也明显低于肉食者的精子活力(活跃精子占近60%)。

研究人员认为,素食者缺乏维生素,尤其是缺乏维生素B12可能是精子数量减少的一大原因。但是,如果以豆类取代肉食可能会得到改善。另外,美国哈佛大学对155名男性进行的研究发现,大量进食水果和蔬菜会影响男性生育能力,进食果蔬量最大的男性其精子质量和精子活力分别降低了70%和68%。原因是果蔬中的杀虫剂残留,研究发现,农药残留量高的蔬菜包括芹菜等,而农药残留量较少的食物包括鳄梨等。

因此,即便考虑吃肉比吃素患癌的风险大,也不必排斥吃肉,而是应当荤素搭配。荤素搭配最简单的做法是,1∶3或1∶4,也即每吃1口肉就配3口菜和饭或4口菜和饭。

同样,与加工红肉致癌结论相似的是长期以来流行的一个结论,白肉比红肉健康,以及深颜色的蔬菜比浅颜色的蔬菜营养好,这些结论也引发了争论。因为,新的研究发现,作为白肉的100克鸡肉含9克脂肪,作为红肉的100克瘦牛排只含5克脂肪。显然,在摄入脂肪的多少方面,牛排比鸡肉健康,因为脂肪摄入过多被视为多种疾病,如癌症、心血管病的重要诱因。

同样,新的研究发现,浅色蔬菜如菜花、卷心菜等富含维生素A、B、C、K以及铁元素和纤维,与深颜色蔬菜的营养不相上下或各有千秋。

所以,在肉食与素食,以及肉食中的红肉与白肉的搭配,以及蔬菜中浅色和深色蔬菜的搭配上,都未必有一定之规。只要饮食多样,荤菜少一些,素菜多一些,就能从饮食的角度既保证营养,又能防病防癌。

【责任编辑】张田勘

致病因素 篇12

关键词:功能性消化不良,患病率,职业危害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和个人不良习惯等因素的影响, 人们患上消化系统疾病的机会越来越多, 并且以功能性消化不良 (functional dyspepsia, FD) 为最常见, 它是指具有上腹痛、上腹胀、早饱、嗳气、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不适症状, 经检查排除引起这些症状的器质性疾病的一组临床综合征[1]。流行病学调查显示, 功能性消化不良广泛存在, 几乎每个人一生中都曾有过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症状, 只是持续时间的长短以及对正常生活影响的程度不同。西方国家资料统计, 功能性消化不良约占消化系统疾病的20%~40%[2]。也由于它的症状不典型, 轻微而广泛, 常得不到病人重视, 往往可以转化为器质性疾病。据报道, 汽车司机中的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患病率较高, 驾驶工龄在5年内者达43%, 5年以上者达65%。若能找出主要致病因素, 在日常工作中有针对开展职业预防, 将是很有意义。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广东省恩平市某水泥厂全部的重型卡车司机和搬运工人, 均为男性。

2.2 方法

采用后溯性患病率研究的设计, 在体检中对调查对象的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做出诊断;填写焦虑自评量表 (SAS) ;收集调查对象既往的暴露史, 除了一般情况, 还包括饮食、睡眠、吸烟、饮酒、运动、工作时间和工作环境等内容。

先以司机组与搬运工人组对照, 经年龄频数配比后, 分别计算比较两者患病率, 再以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危险因素。

功能性消化不良的诊断标准依据罗马Ⅲ标准, 即指过去6个月内至少有3个月有餐后饱胀不适、早饱、上腹痛、上腹烧灼感等其中1项或1项以上症状, 但并无器质性原因可查 (包括内镜诊断) [3]。

焦虑自评量表 (SAS) 以标准分50分作为焦虑症状分界值。

1.3 统计学方法

整理资料后, 用epidata 3.1输入并建立数据库, 其中焦虑因素是根据SAS测评, 以其总分为分析指标, 由20个项目 (N20-N39) 的各个得分相加而得。再用SPSS 16.0分别进行描述性分析, 率的比较用卡方检验和Z检验, 利用logistic回归来筛选危险因素。

2 结果与分析

2.1 一般情况

本次共调查重型卡车司机52人, 有效问卷50份, 应答率为96%;平均年龄30.7岁, 平均工龄8.8 a;小学学历36%, 初中学历50%, 无学历14%。共调查搬运工人51人, 有效问卷50份, 应答率为98%;平均年龄32.3岁, 平均工龄6.2 a;小学学历58%, 初中学历24%, 无学历28%。2组人员的年龄构成见表1, 经卡方检验, χ2=0.81, P>0.05, 可认为2组人员的年龄构成一致。

2.2 司机组与搬运工组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病情况比较

见表2。经Z检验, Z=2.182, P<0.05, 可以认为司机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病率高于搬运工组。

2.3 司机功能性消化不良的logistic回归

根据是否患病, 把司机分为2类, 运用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筛选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危险因素。结果:文化程度, 吸烟, 饮酒, 饭菜冷热, 食量节制, 噪声等因素无统计学意义 (P>0.05) 。而睡眠不足 (P=0.015, OR=17.101) 和焦虑 (P=0.008<0.05, OR=45.008) 2个因素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较大的OR值说明, 具有这些因素的人员患上功能性消化不良疾病的危险性比较高, 结果见表3。

3 结论与讨论

我国广东城镇居民的问卷调查显示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患病率为18.9%[4]。本次调查中, 搬运工的患病率为20%, 接近此数据, 但司机的患病率达到40%。这两类人群的工作生活环境相似, 性别年龄构成一致, 可以认为造成两者患病率差异就是职业因素。

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清楚, 推测机制包括胃酸分泌机制紊乱、胃肠动力异常、性格及外界压力、环境因素、幽门螺杆菌感染、进食过快与食物刺激等生理、心理、社会3方面因素在功能性消化不良中可能起作用[4,5,6]。

本研究发现, 焦虑和睡眠不足是造成司机患病的危险因素。焦虑因素对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发病作用, 国内外有一定的共识, 大约30%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发病与焦虑或抑郁等精神因素及精神应激状态有关[7,8]。其机制可能是焦虑引发迷走神经和交感神经传导障碍, 进而导致胃的容受性舒张下降及空腹和餐后胃窦运动减少。

睡眠不足可能会通过多种方式影响消化道功能, 进而引起功能性消化不良。第1, 睡眠不足能使血液中被称为人体内免疫力的主力军的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降低, 从而降低身体抵抗力, 可能引起导致消化道疾病的幽门螺杆菌感染。幽门螺杆菌感染是否是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发病因素, 仍有争议[9,10]。第2, 睡眠不足会提高压力激素的含量, 令人体所感受到的压力迅速提高。如果长期睡眠不足, 更会慢慢地出现焦虑不安的神经、精神症状。第3, 睡眠不足诱发功能性消化不良甚至是胃溃疡。英国纽卡斯尔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 人体的胃和小肠在受伤后数分钟之内会自动产生一种称为TFF2-三叶因子2 (Trefoitrefoil factor, TFF2) 的蛋白质, 它会对其破裂之处进行修复, 恢复肠道健康, 一般认为TFF2是胃黏膜的保护因子[11]。而TFF2这种化学物质的浓度在睡眠期间会达到最高点, TFF2的水平在睡眠过程中最为活跃, 而在食物消化过程中会大大压抑, 因此保持正常、充足的睡眠对于预防和恢复溃疡大有裨益。

有鉴于此, 厂方应该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 减轻司机的工作压力, 如适当增加每班次司机人数, 减轻工作强度, 如业余时间常举行娱乐活动, 保持心境开朗, 如加强彼此沟通, 创造良好和谐的集体氛围。厂方应合理排班, 并保障每个司机有充足的睡眠, 做好健康教育。

参考文献

[1]钱家鸣.内科学.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4:420.

[2]Talley NJ, Zinsmeister AR, Schleck CD, et al.Dyspepsia and dyspepsia subgroups:a population-based study.Gastroenterology, 1992, 102 (4Pt1) :1259-1268.

[3]张万岱.功能性胃肠病罗马标准的简介和解读.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2008, 16 (2) :120-124.

[4]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分会胃肠动力学组.我国功能性消化不良的诊治流程和指南.中华内科杂志, 2000, 39 (10) :717-718.

[5]汤琰.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中医研究现状和展望.海军医学杂志, 2003, 24 (1) :88-89.

[6]Malagelada JR, Stanghellini V.Manometric evaluation of functional up-per gut symptoms.Gestroenterology, 1985, 88:1223-1231.

[7]周德平, 金海玲.功能性消化不良病人治疗前后心理状况对照比较.健康心理学杂志, 1998, 6 (1) :18.

[8]Talley NJ, Fett SL, Zinsmeister AR, et al.Gastrointestinal tract symptoms and self-reported abuse:a population-based study.Gastroenterology, 1994, 107:1040.

[9]Jaakkimainen RL, Boyle E, Tudiver F.Is Helicobacter pylori associated with non ulcer dyspepsia and will eradication improve symptoms?Ame-ta-analysis.BMJ, 1999, 319:1040-1044.

[10]李尚勤, 孟丽秋.功能性消化不良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相关性研究.医学综述, 2005, 11 (10) :952.

上一篇:营林绿化工作下一篇:中药炮制对临床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