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应急实施方案(共7篇)
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应急实施方案 篇1
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应急实施方案
(2020年版)
为及时、有效地预防、控制和扑灭高致病性禽流感,确保养殖业持续发展和人民健康安全,维护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重大动物疫情应急条例》《国家突发重大动物疫情应急预案》《全国高致病性禽流感应急预案》等有关规定,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疫情报告与确认
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禽类出现发病急、传播迅速、死亡率高等异常情况,应及时向当地畜牧兽医主管部门、动物卫生监督机构或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
县级以上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接到报告后,应立即派出2名以上防疫人员到现场进行临床诊断,符合高致病性禽流感诊断技术规范(附件1)可疑病例标准的,应判定为可疑疫情,及时采样并组织开展检测,符合疑似病例标准的,应判定为疑似疫情;经省级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检测,符合确诊病例标准的,应判定为确诊疫情,同时将病料送国家禽流感参考实验室进行复核和定型等分析。省级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难以确诊的,需送国家禽流感参考实验室确诊。相关单位在开展疫情报告、调查以及样品采集、送检、检测等工作时,要及时做好记录备查。
省级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将确诊疫情信息或无法确诊的疑似疫情信息按快报要求报中国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由国家禽流感参考实验室确诊的疫情,国家禽流感参考实验室需按规定同时将确诊结果通报样品来源省级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和中国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中国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按程序将有关信息报农业农村部,同时抄送中国动物卫生与流行病学中心。
在家禽运输过程中发现的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对没有合法或有效检疫证明等违法违规运输的,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有关规定处理;对有合法检疫证明且在有效期之内的,疫情处置、扑杀补助费用分别由疫情发生地、输出地所在地方按规定承担。疫情由发生地负责报告、处置,计入输出地。
各地海关、交通、林业和草原、卫生健康等部门发现可疑情况的,要及时通报所在地省级畜牧兽医主管部门。所在地省级畜牧兽医主管部门按照有关规定及时组织开展流行病学调查、样品采集、检测、诊断、信息上报等工作,按职责分工,与海关、交通、林业和草原、卫生健康等部门共同做好疫情处置工作。
农业农村部根据确诊结果和流行病学调查信息,确认并公布疫情。必要时,可授权相关省级畜牧兽医主管部门确认并公布疫情。
二、疫情响应
(一)疫情响应分级
根据疫情流行特点、危害程度和涉及范围,将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响应分为四级:特别重大(Ⅰ级)、重大(Ⅱ级)、较大(Ⅲ级)和一般(Ⅳ级)。
1.特别重大(Ⅰ级)
21天内,有下列情况之一的:
(1)在相邻省份的相邻区域有10个以上县发生疫情;
(2)在1个省有20个以上县发生或者10个以上县连片发生疫情;
(3)在数省内呈多发态势的疫情;
(4)特殊情况需要启动Ⅰ级响应的。
2.重大(Ⅱ级)
21天内,有下列情况之一的:
(1)在1个省级行政区域内有2个以上市(地)连片发生疫情;
(2)在1个省级行政区域内有20个疫点或者5个以上10个以下县连片发生疫情;
(3)在相邻省份的相邻区域有10个以下县发生疫情;
(4)特殊情况需要启动Ⅱ级响应的。
3.较大(Ⅲ级)
21天内,有下列情况之一的:
(1)在1个省级行政区域内有1个市(地)2个以上5个以下县发生疫情;
(2)在1个省级行政区域内有1个县内出现5个以上10个以下疫点;
(3)特殊情况需要启动Ⅲ级响应的。
4.一般(Ⅳ级)
21天内,有下列情况之一的:
(1)在1个市(县)行政区域发生疫情;
(2)常规监测中,同一地方行政区域内未发生禽只异常死亡病例但多点检出高致病性禽流感病原学阳性;
(3)特殊情况需要启动Ⅳ级响应的。
必要时,农业农村部可根据防控实际对突发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具体级别进行认定。
(二)疫情预警
农业农村部和省级畜牧兽医主管部门应当根据对高致病性禽流感发生、流行趋势的预测,及时发出疫情预警。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接到动物疫情预警后,应当采取相应的预防、控制措施。
(三)分级响应
发生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时,各地、各有关部门按照属地管理、分级响应的原则作出应急响应。
1.Ⅰ级响应
农业农村部根据疫情形势和风险评估结果,报请国务院启动Ⅰ级应急响应,启动国家应急指挥机构;或经国务院授权,由农业农村部启动Ⅰ级应急响应,并牵头启动多部门组成的应急指挥机构。
全国所有省份的省、市(地)、县级人民政府立即启动应急指挥机构,实施防控工作日报告制度,组织开展紧急流行病学调查和应急监测等工作。对发现的疫情及时采取应急处置措施。各有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共同做好疫情防控工作。
2.Ⅱ级响应
发生疫情省份的省、市、县级人民政府立即启动Ⅱ级应急响应,并启动应急指挥机构工作,实施防控工作日报告制度,组织开展紧急流行病学调查和应急监测工作。对发现的疫情及时采取应急处置措施。各有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共同做好疫情防控工作。
农业农村部加强对发生疫情省份应急处置工作的督导,根据需要组织有关专家协助开展疫情处置,并及时向有关省份通报情况。必要时,建议国务院协调有关部门给予必要的技术和物资支持。
3.Ⅲ级响应
发生疫情的市(地)、县级人民政府立即启动 Ⅲ级应急响应,并启动应急指挥机构工作,实施防控工作日报告制度,组织开展紧急流行病学调查和应急监测工作。对发现的疫情及时采取应急处置措施。各有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共同做好疫情防控工作。
省级畜牧兽医主管部门要加强对发生疫情地应急处置工作的督导,根据需要组织有关专家协助开展疫情处置,并向有关地区通报情况。及时采取预防控制措施,防止疫情扩散蔓延。
4.Ⅳ级响应
发生疫情的市(县)或检出阳性样品所在地的县级人民政府立即启动Ⅳ级应急响应,并启动应急指挥机构工作,组织开展紧急流行病学调查、应急监测和风险分析,及时采取应急处置措施。各有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共同做好防控工作。
市(地)级人民政府畜牧兽医主管部门应组织专家对应急处置工作进行技术指导,省级人民政府畜牧兽医主管部门应根据需要提供技术支持。
上述级别应急响应期间,要严格限制家禽及其产品由高风险区向低风险区调运,对家禽与家禽产品调运实施差异化管理,关闭相关区域的家禽交易场所,具体调运监管方案由农业农村部另行制定发布并适时调整。
(四)响应级别调整与终止
根据疫情形势和防控实际,农业农村部或相关省级畜牧兽医主管部门组织对疫情形势进行评估分析,及时提出调整响应级别或终止应急响应的建议。由原启动响应机制的人民政府或应急指挥机构调整响应级别或终止应急响应。
三、应急处置
(一)可疑和疑似疫情的应急处置
对发生可疑和疑似疫情的相关场点(划定同疫点)实施严格的隔离、监控,并对该场点及有流行病学关联的养殖场(户)进行采样检测。禁止易感动物及其产品、饲料及垫料、废弃物、运载工具、有关设施设备等移动,并对其内外环境进行严格消毒。必要时可采取封锁、扑杀等措施。
屠宰、交易场点发生疑似疫情时,应立即停止生产经营活动。
(二)确诊疫情的应急处置
疫情确诊后,县级以上畜牧兽医主管部门应当立即划定疫点、疫区和受威胁区,开展追溯追踪等紧急流行病学调查,向本级人民政府提出启动相应级别应急响应的建议,由当地人民政府依法作出决定。
1.划定疫点、疫区和受威胁区
疫点:发病禽所在的地点。对规模养殖场,一般以发病禽所在养殖场为疫点;对具备良好生物安全防护水平、免疫抗体检测合格的规模养禽场,发病栋舍与其他栋舍有效隔离,经风险评估无交叉污染风险的,可以发病栋舍为疫点。对其他养殖场(户),如周边养殖场(户)隔离和免疫措施有效落实,可以发病禽所在的养殖场(户)为疫点;如发病禽所在场(户)与周边养殖场(户)发生交叉污染或具有交叉污染风险,以病禽所在养殖小区、自然村或病禽所在养殖场(户)及流行病学关联场(户)为疫点。对放养禽,以发病禽活动场地为疫点。在运输过程中发现疫情的,以运载病禽的车辆、船只、飞机等运载工具为疫点。在交易场所发生疫情的,以该场所为疫点。在屠宰加工过程中发生疫情的,以该屠宰加工厂(场)为疫点。
疫区:一般是指由疫点边缘向外延伸3公里的区域。
受威胁区:一般是指由疫区边缘向外延伸5公里的区域。
划定疫点、疫区和受威胁区时,应根据当地天然屏障(如河流、山脉等)、人工屏障(道路、围栏等)、行政区划、饲养环境、家禽免疫情况、野禽分布与活动范围等情况,以及流行病学调查和风险分析结果,综合评估后划定。
2.封锁
疫情发生所在地的县级畜牧兽医主管部门报请本级人民政府对疫区实行封锁,由当地人民政府依法发布封锁令。疫区跨行政区域时,由有关行政区域共同的上一级人民政府对疫区实行封锁,或者由各有关行政区域的上一级人民政府共同对疫区实行封锁。必要时,上级人民政府可以责成下级人民政府对疫区实行封锁。
3.疫点内应采取的措施
疫情发生所在地的县级人民政府应当依法及时组织扑杀疫点内的所有禽只。对所有病死禽、被扑杀禽及其产品进行无害化处理。对排泄物、被污染或可能被污染的饲料和垫料、污水等进行无害化处理。对被污染或可能被污染的物品、交通工具、用具、禽舍、场地环境等进行彻底清洗消毒并采取防鸟、灭鼠、灭蝇等措施。出入人员、运载工具和相关设施设备要按规定进行消毒。
4.疫区应采取的措施
疫情发生所在地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按照程序和要求,组织设立警示标志,设置临时检查消毒站,对出入的相关人员和车辆进行消毒。禁止易感动物出入和相关产品调出,关闭活禽交易场所并进行彻底消毒。对疫区内养殖场(户)特别是与发病禽群具有流行病学关联性的禽群进行严密隔离观察,加强应急监测和风险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开展紧急免疫。对经评估生物安全、免疫状况良好且高致病性禽流感病原学抽样检测阴性的规模养殖场,可按照指定路线运至就近屠宰场屠宰。
疫区内的家禽屠宰场点,应暂停屠宰等生产经营活动,在官方兽医监督指导下采集样品送检,并进行彻底清洗消毒。必要时,检测结果为阴性、取得《动物防疫条件合格证》的屠宰厂(场),经疫情发生所在县的上一级畜牧兽医主管部门组织开展风险评估通过后,可恢复生产。
封锁期内,疫区再次发现疫情或检出病原学阳性的,应参照疫点内的处置措施进行处置。经流行病学调查和风险评估,认为无疫情扩散风险的,可不再扩大疫区范围。
对疫点、疫区内扑杀的禽,原则上应当就地进行无害化处理,确需运出疫区进行无害化处理的,须在当地畜牧兽医部门监管下,使用密封装载工具(车辆)运出,严防遗撒渗漏;启运前和卸载后,应当对装载工具(车辆)进行彻底清洗消毒。
5.受威胁区应采取的措施
关闭活禽交易场所。对受威胁区内养殖场(户)加强应急监测和风险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开展紧急免疫。
6.运输途中发现疫情应采取的措施
疫情发生所在地的县级人民政府依法及时组织扑杀运输的所有禽,对所有病死禽、被扑杀禽及其产品进行无害化处理,对运载工具实施暂扣,并进行彻底清洗消毒,不得劝返。当地可根据风险评估结果,确定是否需划定疫区并采取相应处置措施。
(三)活禽交易市场监管
疫点所在市(地)、县要立即关闭辖区内所有活禽交易场所,并进行彻底清洗消毒。
(四)紧急流行病学调查
1.发病情况调查
掌握疫点、疫区、受威胁区及当地所有易感禽类养殖情况、免疫情况、环境状况及野禽分布状况;根据诊断技术规范(附件1),在疫区和受威胁内进行病例搜索,寻找首发病例,查明发病顺序,统计发病家禽种类、发病数量、死亡数量,收集相关信息,分析疫病发生情况。
2.追踪和追溯调查
对首发病例出现前21天内以及疫情发生后采取隔离措施前,从疫点输出的易感家禽、相关产品、运载工具及密切接触人员的去向进行追踪调查,对有流行病学关联的养殖、屠宰加工场所进行采样检测,评估疫情扩散风险。
对首发病例出现前21天内,引入疫点的所有易感家禽、相关产品、运输工具和人员往来情况等进行追踪调查,对有流行病学关联的相关场所、运载工具进行采样检测,分析疫情来源。
疫情追踪调查过程中发现异常情况的,应根据风险分析情况及时采取隔离观察、抽样检测等处置措施。
(五)应急监测
疫点所在地(市)、县要立即对所有养殖场所开展应急监测,对重点区域、关键环节和异常死亡的家禽加大监测力度,及时发现疫情隐患。要加大对家禽交易场所、屠宰场所、无害化处理厂的巡查力度,有针对性地开展监测。要高度关注家禽、野禽的异常死亡情况,应急监测中发现异常情况的,必须按规定立即采取隔离观察、抽样检测等处置措施。
(六)野禽控制
当地畜牧兽医主管部门应向林业和草原部门及时通报有关信息,指导养殖场(户)强化生物安全防护措施,避免饲养的家禽与野禽接触。
(七)健康监测和人员防护
加强对疫情处置人员的安全防护(附件2)。当地畜牧兽医主管部门要协助卫生健康部门加强对家禽饲养、扑杀等高风险人员的医学观察。
(八)解除封锁和恢复生产
疫点内所有禽类及其产品按规定进行无害化处理完毕21天后,对疫点和屠宰场所、市场等流行病学关联场点抽样检测阴性的,经疫情发生所在县的上一级畜牧兽医主管部门组织验收合格后,由所在地县级畜牧兽医主管部门向原发布封锁令的人民政府申请解除封锁,由该人民政府发布解除封锁令,并通报毗邻地区和有关部门。解除封锁后,可以恢复家禽生产经营活动。
(九)扑杀补助
对强制扑杀的家禽,符合补助规定的,按照有关规定给予补助,扑杀补助经费由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按比例承担。
四、信息发布和科普宣传
及时发布疫情信息和防控工作进展,同步向卫生健康等相关部门和国际社会通报情况。未经农业农村部授权,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各部门不得擅自发布发生疫情信息和排除疫情信息。坚决打击造谣、传谣行为。
坚持正面宣传、科学宣传,第一时间发出权威解读和主流声音,做好防控宣传工作。科学宣传普及防控知识,加强与卫生健康部门的交流与合作,针对生产者和消费者的疑虑和关切,及时答疑解惑,引导公众科学认知禽流感,增强防疫和防护意识,消除恐慌心理,理性消费禽产品。
五、善后处理
(一)后期评估
应急响应结束后,疫情发生地畜牧兽医主管部门组织有关单位对应急处置情况进行系统总结,可结合体系效能评估,找出差距和改进措施,报告同级人民政府和上级畜牧兽医主管部门。较大(III级)疫情的,应上报至省级畜牧兽医主管部门;重大(II级)以上疫情的,应逐级上报至农业农村部。
(二)表彰奖励
疫情应急处置结束后,对应急工作中,态度坚决、行动果断、协调顺畅、配合紧密、措施有力的单位,以及积极主动、勇于担当并发挥重要作用的个人,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予以表彰、奖励和通报表扬。
(三)责任追究
在疫情处置过程中,发现禽类养殖、贩运、交易、屠宰等环节从业者存在防疫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以及相关部门工作人员存在玩忽职守、失职、渎职等违纪违法行为的,依据有关法律法规严肃追究当事人责任。
(四)抚恤补助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要组织有关部门对因参与应急处置工作致病、致残、死亡的人员,按照有关规定,给予相应的补助和抚恤。
六、附则
(一)本实施方案适用于所有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的处置。
(二)本实施方案有关数量的表述中,“以上”含本数,“以下”不含本数。
(三)针对供港澳家禽及其产品的防疫监管,涉及本方案中有关要求的,由农业农村部、海关总署另行商定。
(四)野禽发生疫情的,根据流行病学调查和风险评估结果,参照本方案采取相关处置措施,防止野禽疫情向家禽扩散。
(五)监测中发现家禽感染H5和H7亚型流感的,应立即隔离观察,开展紧急流行病学调查并及时采取相应处置措施。该阳性禽群过去21日内出现异常死亡、经省级复核仍呈病原学阳性的,按疫情处置。过去21日内无异常死亡、经省级复核仍呈病原学阳性的,扑杀阳性禽及其同群禽,并采集样品送国家禽流感参考实验室复核分析。对检测阳性的信息,应按要求快报至中国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六)动物隔离场、动物园、野生动物园、保种场、实验动物场所发生疫情的,应按本方案进行相应处置。必要时,可根据流行病学调查、实验室检测、风险评估结果,报请省级有关部门并经省级畜牧兽医主管部门同意,合理确定扑杀范围。
(七)本实施方案由农业农村部负责解释。
(八)本实施方案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附件:1.高致病性禽流感诊断技术规范
2.人员防护技术规范
附件1
高致病性禽流感诊断技术规范
一、流行病学
(一)传染源
主要为病禽(野鸟)和带毒禽(野鸟)。病毒可在污染的粪便、水等环境中存活较长时间。
(二)传播途径
主要为接触传播和呼吸道传播。感染禽(野鸟)及其分泌物和排泄物,污染的饲料、水、蛋托(箱)、垫草、种蛋、鸡胚和精液等媒介以及气溶胶,都可传播禽流感病毒。
(三)易感动物
鸡、火鸡、鸭、鹅、鹌鹑、雉鸡、鹧鸪、鸵鸟、孔雀等多种禽类易感,多种野鸟也可感染发病。
(四)潜伏期
病毒毒力、家禽免疫情况、品种和抵抗力、饲养管理和营养状况、环境卫生及应激因素等都会影响潜伏期。潜伏期可从数小时到数天,最长可达21天。世界动物卫生组织《陆生动物卫生法典》将高致病性禽流感的潜伏期定为21天。
(五)发病率和病死率
与宿主、感染毒株和禽群免疫状况等因素密切相关,最高可达100%。
(六)季节性
没有明显的季节性,但冬春多发。
二、临床表现
(一)饮水量异常变化、采食量下降。
(二)精神沉郁,嗜睡,可见扭颈等神经症状;呼吸困难,有呼吸道症状。
(三)冠髯发绀、发紫,脚鳞或有出血。
(四)产蛋突然下降,软壳蛋、畸形蛋增多。
(五)发病率高,发病急、死亡快。
(六)鸭、鹅等水禽可见腹泻和神经症状,有时可见角膜发红、充血、有分泌物,甚至失明。
三、剖检变化
(一)气管弥漫性充血、出血,有少量黏液;肺部有炎性症状;
(二)腹腔有浑浊的炎性分泌物;肠道可见卡他性炎症;输卵管内有浑浊的炎性分泌物,卵泡充血、出血、萎缩、破裂,有的可见卵黄性腹膜炎;胰腺边缘有出血、坏死;
(三)心冠及腹部脂肪出血;腺胃肌胃交界处可见带状出血,腺胃乳头可见出血;盲肠扁桃体肿大出血;直肠黏膜及泄殖腔出血。
急性死亡家禽有时无明显剖检变化。
四、实验室诊断
(一)样品的采集、运输和保存
尽量在发病初期采集具有典型临床症状的禽只样品。采样过程中应避免交叉污染,并规范填写采样登记表。
1.血清样品的采集
无菌采集禽类的血液,每只约2 mL,编号并填写相应采样单。待血液凝固,血清析出后,收集血清用于血凝抑制(HI)检测。
2.病原学样品的采集
活禽可采集咽喉和/或泄殖腔拭子样品,病死禽可采集气管、肺和脑等组织样品。
拭子样品。取咽喉拭子时将拭子深入喉头及上颚裂来回刮2~3次并旋转,取分泌液;取泄殖腔拭子时将拭子深入泄殖腔旋转一圈并沾取少量粪便;将采样后的拭子分别放入盛有1.2 mL采样缓冲液的2mL采样管中,编号并填写相应采样单。
组织样品。发病禽可无菌采集气管、肺、脑、肠(包括内容物)、肝、脾、肾、心等组织脏器,装入无菌采样袋或其他灭菌容器,编号并填写相应采样单。
3.样品保存、包装和运输
样品采集后置保温箱中,加入预冷的冰袋,密封,尽量24小时内送到实验室。样品的包装和运输应符合农业农村部《高致病性动物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或者样本运输包装规范》等规定。
样品运抵后应尽快处理。病原学样品4℃存放不得超过4天,否则应在-70℃下保存;在样品保存过程中,应避免反复冻融;尽量避免在-20℃下保存。血清学样品在一周内能检测,则保存在4℃环境中,否则应在-20℃下保存。
(二)血清学检测
采用HI试验,检测血清中H5或H7亚型禽流感病毒血凝素抗体。HI抗体水平≥24,结果判定为阳性。
(三)病原学检测
1.病原学快速检测。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或实时荧光定量RT-PCR等方法。
2.血凝素基因裂解位点序列测定。对血凝素基因裂解位点的核苷酸序列进行测定,与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基因序列比对。
3.病毒分离与鉴定。采用鸡胚接种或细胞培养分离鉴定病毒。从事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分离鉴定,必须经农业农村部批准。
4.致病性测定。静脉内接种致病指数(IVPI)大于1.2或用0.2mL 1:10稀释的无菌感染流感病毒的鸡胚尿囊液,经静脉注射接种8只4~8周龄的易感鸡,在接种后10天内,能致6~7只或8只鸡死亡,即死亡率≥75%。
五、结果判定
(一)可疑病例
禽群发病率、死亡率超出正常范围,且符合下述标准之一的,判定为可疑病例。
1.临床判断标准
(1)脚鳞出血。
(2)冠髯发绀,头部和面部水肿。
(3)产蛋突然下降,软壳蛋、畸形蛋增多。
(4)出现神经症状。
符合上述条件之一的,判定为符合临床标准。
2.剖检病变标准
(1)消化道、呼吸道粘膜广泛充血、出血。
(2)心冠及腹部脂肪出血。
(3)卵泡充血、出血,可见卵黄性腹膜炎。
(4)腺胃肌胃交界处可见带状出血。
符合上述条件之一的,判定为符合剖检病变标准。
(二)疑似病例
对临床可疑病例,经市(地)、县级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实验室检测为H5或H7亚型禽流感病毒核酸阳性的,判定为疑似病例。
(三)确诊病例
对疑似病例,省级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经RT-PCR或实时荧光定量RT-PCR方法复核阳性,且测序证实含有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分子特征的病毒核酸或病毒分离鉴定为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的,可判定为确诊病例。
附件2
人员防护技术规范
一、疫情处置人员
(一)进入疫情处置相关场所时,疫情处置人员应穿防护服和胶靴,佩戴橡胶手套、N95口罩、护目镜。
(二)离开疫情处置相关场所时,应在出口处脱掉防护用品,交工作人员进行集中处理,并在换衣区域进行消毒,回到驻地后要洗浴。
二、饲养人员
饲养人员一般不参与疫情处置工作,特殊情况下参与疫情处置工作的,应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
(一)与可能感染的家禽及其粪便等污染物品接触前,必须戴口罩、手套和护目镜,穿防护服和胶靴。
(二)工作完毕后,脱掉防护用品,交工作人员进行集中处理,并洗浴。同时,要对可能污染的衣物须用70℃以上的热水浸泡5分钟或用消毒剂浸泡,然后再用肥皂水洗涤,于太阳下晾晒。
三、健康监测
(一)免疫功能低下、60岁以上和有慢性心脏和肺脏疾病的人员原则上不应参与与家禽接触的疫情处置工作。
(二)疫情处置人员和家禽饲养人员应及时报告健康异常情况。
(三)所有暴露于感染或可能感染禽和场的人员均应接受卫生健康部门监测。
(四)出现呼吸道感染症状的人员及其家人应尽快接受卫生健康部门检查。
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应急实施方案 篇2
1878年在意大利首次报道了鸡群暴发一种严重的疾病, 当时称为鸡瘟, 1955年才证实这种鸡瘟病毒实际上是A型禽流感病毒, 1981年在第一次国际禽流感会议上正式命名为禽流感。现已证实禽流感病毒广泛分布于世界范围内的许多家禽 (包括鸡、火鸡、珍珠鸡、石鸡、鹧鸪、鸵鸟、鸭、雉、鹌鹑、鸽、鹅) 和野禽 (鸭、鹅、燕鸥、天鹅、鹭、海鸠、海鹦和鸥等) 。其中, 禽流感对家养的鸡和火鸡危害最为严重。近几年来, 感染鸭也出现大批死亡。
禽流感是一种毁灭性的疾病, 每一次严重的暴发都给养禽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从上世纪起, 至今禽流感在全球暴发流行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超过30亿美元。所以, 高致病性禽流感的预防、判定及扑灭工作显得十分重要。现就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判定、免疫预防及扑灭等环节的相关技术及规范介绍如下, 并提出意见供参考。
1 高致病性禽流感的判定
1.1 临床症状及病理变化
高致病性禽流感感染鸡群, 潜伏期短, 突然发病, 临床表现比其它常见病严重。可见体温升高, 呼吸困难, 咳嗽, 打喷嚏, 精神委顿, 扎堆, 羽毛蓬松, 昏睡, 食欲下降或废绝, 头和脸部水肿, 流泪, 眼分泌物增多, 鸡冠和肉髯有紫黑色坏死, 后肢鳞片下紫黑色出血, 腿部有时可见充血和出血。部分鸡出现神经症状。病鸡下痢, 产蛋下降, 急性暴发时出现无明显症状的死亡。病死鸡可见鸡冠和肉髯肿胀, 眼眶水肿, 喉头出血, 肝、脾肿大, 胰脏有白色坏死点, 腺胃黏膜增厚或腺乳头出血, 肾脏肿大淤血等变化。
1.2 诊断方法
1.2.1 血凝 (HA) 和血凝抑制 (HI) 试验:
以完全抑制4个HAU抗原的血清最高稀释倍数作为HI滴度。只有阴性对照孔血清滴度不大于2 log2, 阳性对照血清误差不超过1个滴度, 试验结果才有效。HI价小于或等于3 log2判定HI试验阴性;HI价等于4 log2为可疑, 需重复试验;HI价大于或等于5 log2为阳性。
1.2.2 琼脂凝胶免疫扩散 (AGID) 试验:
(1) 若被检血清孔与中心抗原孔之间出现清晰致密的沉淀线, 且该线与抗原与标准阳性血清之间沉淀线的末端相吻合, 则被检血清判为阳性。 (2) 被检血清孔与中心孔之间虽不出现沉淀线, 但标准阳性血清的沉淀线一端向被检血清孔内侧弯曲, 则此孔的被检样品判为弱阳性 (凡弱阳性者应重复试验, 仍为弱阳性者判为阳性) 。 (3) 若被检血清孔与中心抗原孔之间不出现沉淀线, 且标准阳性血清沉淀线直向被检血清孔, 则被检血清孔判为阴性。 (4) 若被检血清孔与中心抗原孔之间沉淀线粗而浑浊或标准阳性血清与抗原孔之间的沉淀线交叉并直伸, 被检血清孔为非特异反应, 应重做, 若仍出现非特异反应则判为阴性。
1.2.3 间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间接ELISA) :
用酶标仪测定每个孔在490 nm波长的光密度值 (即D490 nm) 。D490 nm≥0.2者判为阳性;0.18≤D490 nm<0.2需重复测试1次, 若仍在此范围则判为阳性;D490 nm<0.18者判定为阴性。
1.2.4 病毒分离和鉴定技术:
接种10天内, 能导致6~7只或8只鸡死亡, 判定该毒株为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毒株。
1.2.5 禽流感病毒RT-PCR试验方法:
(1) 用H5-380U/H5-380L检测, 出现大小约380 bp扩增片段时, 判定为H5血凝素亚型禽流感病毒阳性, 否则判定为阴性。 (2) 用H7-501U/H7-501L检测, 出现大小约501 bp扩增片段时, 判定为H7血凝素亚型禽流感病毒阳性, 否则判定为阴性。
2 禽流感预防技术措施
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与普通流感病毒相似, 一年四季均可流行, 但在冬季和春季, 尤其是秋冬、冬春之交, 气候变化大的时期容易流行。一般情况下, 夏季发病较少, 多呈零星发生, 发病鸡群的症状也较轻。各种品种和不同日龄的禽类均可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 发病急, 传播快, 致死率可达100%。
2.1 防止病原传入及交叉感染 禽流感病毒存在于病禽和感染禽的消化道、呼吸道和禽体脏器组织中。因此病毒可随眼、鼻、口腔分泌物及粪便排出体外, 含禽流感病毒的分泌物、粪便、死禽尸体污染的任何物体 (如饲料、饮水、鸡舍、空气、笼具、饲养管理用具、运输车辆) 、昆虫以及各种携带病毒的鸟类等均可机械性传播。健康禽通过呼吸道和消化道感染, 引起发病。禽流感病毒的生命力较弱, 极易灭活, 在全进全出的鸡场不可能长期存在, 引起发病的病毒很可能是从禽场外传入, 因此养禽场要有良好的防止禽鸟进入饲养区的设施, 要避免鸡和鸭、鹅等水禽混养。同时, 猪对H1和H3亚型流感病毒敏感, 并能长期带毒, 因此鸡场内不能养猪。
2.2加强饲养管理养殖场建设应远离居民区、集贸市场、交通要道以及其他动物生产场所和相关设施, 在常规的饲养管理中, 鸡舍内要经常保持适宜的光照、温度、湿度和鸡群密度, 以及良好的通风换气。要控制人员进出, 在养殖场中应专门设置供给工作人员出入的通道, 严禁一切外来人员进入或参观养殖区。坚持“全进全出”的饲养制度。
2.3搞好卫生和消毒工作入舍前, 场内、舍内的一切设备、设施都应进行消毒处理, 定期打扫干净水槽、食槽。禽群粪便要定期无害化处理, 死禽要及时焚烧或深埋, 防止野鸟啄食或野生动物吞食而传播疾病, 同时要防止苍蝇、蚊子的进入, 经常捕捉或毒杀鼠类。对进出禽场的车辆以及场区周围的环境、孵化厅、孵化器、禽舍笼具、工作人员的衣帽和鞋等进行严格的清洗和消毒, 对工作人员的常规防护物品也应进行严格的清洗和消毒。
2.4免疫接种防疫禽流感病毒的变异率高, 感染力强, 传播途径多样, 采用传统的灭活疫苗对禽流感进行预防, 往往由于新的变异株出现而引起免疫失败。尽管如此, 用疫苗预防仍是防治禽流感的主要措施和关键环节。各养禽场、养殖户应在当地兽医卫生管理部门的指导下定期进行疫苗的免疫接种和血清学监测, 以保证疫苗的免疫预防效果。
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应急实施方案 篇3
(国办发[2004]12号,2004年02月03日实施)
为及时、有效地预防、控制和扑灭高致病性禽流感,确保养殖业持续发展和人民健康安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制定本预案。
一、疫情报告
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禽类发病急、传播迅速、死亡率高等异常情况,应及时向当地动物防疫监督机构报告。动物防疫监督机构在接到报告或了解上述情况后,立即派员到现场进行调查核实,怀疑是高致病性禽流感的,应在2个小时以内将情况逐级报到省级畜牧兽医行政管理部门。经确认后,应立即上报同级人民政府和国务院畜牧兽医行政管理部门,国务院畜牧兽医行政管理部门应当立即向国务院报告。
二、疫情确认
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按程序认定。
(一)动物防疫监督机构接到疫情报告后,立即派出2名以上具备相关资格的防疫人员到现场进行临床诊断,提出初步诊断意见;
(二)对怀疑为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的,及时采集病料送省级动物防疫监督机构实验室进行血清学检测(水禽不能采用琼脂扩散试验),诊断结果为阳性的,可确认为高致病性禽流感疑似病例;
(三)对疑似病例必须派专人将病料送国务院畜牧兽医行政管理部门指定的实验室做病毒分离与鉴定,进行最终确诊;
(四)国务院畜牧兽医行政管理部门根据最终确诊结果,确认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并予公布。
三、疫情分级
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分为三级。
(一)有下列情况之一的,为一级疫情:
1.在相邻省份的相邻区域有10个以上县发生疫情;
2.在1个省有20个以上县发生或者10个以上县连片发生疫情;
3.在数省内呈多发态势的疫情;
4.特殊情况需要划为一级疫情的。
(二)有下列情况之一的,为二级疫情:
1.在1个省级行政区域内有2个以上地(市)发生疫情;
2.在1个省级行政区域内有20个疫点或者5个以上10个以下县连片发生疫情;
3.在相邻省份的相邻区域有10个以下县发生疫情;
4.特殊情况需要划为二级疫情的。
(三)在1个地(市)行政区域内发生疫情的,为三级疫情。
四、应急指挥系统和部门分工
(一)启动应急指挥系统
发生一级疫情时,国务院应急指挥机构启动全国应急预案;发生二级疫情时,省级人民政府应急指挥机构启动省级应急预案;发生三级疫情时,疫情发生地(市)、县人民政府应急指挥机构启动相应的应急预案。
指挥机构由本级人民政府主管领导任总指挥,成员由政府有关部门、军队、武警部队及有关单位负责同志组成。指挥机构办公室设在同级人民政府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具体负责日常工作。
(二)部门分工
高致病性禽流感应急工作由政府统一领导,有关部门分工负责。1.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畜牧兽医行政管理部门应当制定疫点、疫区、受威胁区的处理方案,负责疫情监测、流行病学调查、疫源追踪,对发病动物及同群动物的扑杀进行技术指导,组织实施检疫、消毒、无害化处理和紧急免疫接种。2.发展改革、财政、科技、交通运输、卫生、公安、工商行政管理、出入境检验检疫等有关部门以及应急指挥机构成员单位,应当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负责做好应急所需的物资储备、应急处理经费落实、防治技术攻关研究、应急物资运输、防止对人的感染、社会治安维护、动物及其产品市场监管、口岸检疫、防疫知识宣传等工作。人民解放军、武警部队应当支持和配合驻地人民政府做好疫情防治的应急工作。
五、控制措施
一旦发现疫情,要按照“早、快、严”的原则坚决扑杀,彻底消毒,严格隔离,强制免疫,坚决防止疫情扩散。
(一)分析疫源
根据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分析疫源及其可能扩散、流行的情况。对仍可能存在的传染源,以及在疫情潜伏期和发病期间售出的禽类及其产品、可疑污染物(包括粪便、垫料、饲料)等应立即开展追踪调查。
(二)划定疫点、疫区、受威胁区
1.将病禽所在禽场(户)或其他有关屠宰、经营单位划为疫点;散养的,将病禽所在自然村划为疫点;2.以疫点为中心,将半径3公里内的区域划为疫区;3.将距疫区周边5公里内的区域划为受威胁区。
(三)疫点内应采取的措施
1.扑杀所有的禽只,并对所有病死禽、被扑杀禽及其禽类产品按国家规定标准进行无害化处理;2.对禽类排泄物、被污染饲料、垫料、污水等进行无害化处理;3.对被污染的物品、交通工具、用具、禽舍、场地进行严格彻底消毒,并消灭病原。
(四)疫区内应采取的措施
1.在疫区周围设置警示标志,在出入疫区的交通路口设置动物检疫消毒站,对出入的车辆和有关物品进行消毒。必要时,经省级人民政府批准,可设立临时监督检查站,执行对禽类的监督检查任务;
2.扑杀疫区内所有禽类;
3.关闭禽类产品交易市场,禁止易感染活禽进出和易感染禽类产品运出;
4.对禽类排泄物、被污染饲料、垫料、污水等按国家规定标准进行无害化处理;5.对被污染的物品、交通工具、用具、禽舍、场地进行严格彻底消毒,并消灭病原;6.根据需要,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决定对疫区实行封锁。
(五)受威胁区应采取的措施
1.对所有易感染禽类采用国家批准使用的疫苗进行紧急强制免疫接种,并建立完整的免疫档案;2.对禽类实行疫情监测,掌握疫情动态。
(六)解除封锁
疫区内所有禽类及其产品按规定处理后,经过21天以上的监测,未出现新的传染源,由动物防疫监督人员审验合格后,由当地畜牧兽医行政管理部门向发布封锁令的人民政府申请解除封锁。
(七)处理记录
各级人民政府畜牧兽医行政管理部门必须完整详细地记录疫情应急处理过程。
(八)非疫区应采取的措施
要做好防疫的各项工作,完善疫情应急预案,加强疫情监测,防止疫情发生。
上述
(三)(四)
(五)所列措施必须在当地动物防疫监督机构的监督下实施。
六、保障措施
(一)物资保障
建立国家级和省级动物防疫物资储备制度,储备相应足量的防治高致病性禽流感应急物资。储备物资应存放在交通方便,具备贮运条件,安全的区域。1.国家重点储备疫情处理用防护用品、消毒药品、消毒设备、疫苗、诊断试剂、封锁设施和设备等;2.省级重点储备疫苗、诊断试剂、消毒药品、消毒设备、防护用品、封锁设施和设备等;3.养殖规模较大的地(市)、县也要根据需要做好有关防疫物品的储备。
(二)资金保障
高致病性禽流感应急所需经费要纳入各级财政预算。扑杀病禽及同群禽由国家给予合理补贴,强制免疫费用由国家负担,所需资金由中央和地方财政按规定的比例分担。
(三)技术保障
1.国家设立禽流感参考实验室和区域性(省级)禽流感专业实验室,分级负责全国或本区域的禽流感病毒分离与鉴定、诊断技术指导工作及禽流感的检测、诊断工作;2.禽流感参考实验室和专业实验室的生物安全条件必须满足三级生物安全水平(BSL-3),并经国务院畜牧兽医行政管理部门认定批准。
(四)人员保障
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应急实施方案 篇4
按照卫生局《关于加强我区(市)人感染H7N9禽流感疫情防控工作的紧急通知》精神,为提高我院应对人感染H7N9禽流感疫情的防范意识和应急水平,检验处臵人感染H7N9禽流感疫情的应急指挥和组织协调能力,我院决定组织开展一次应对人感染H7N9禽流感疫情应急演练,特制定本方案。
一、演练目的
1、检验对《普兰店市中心医院人感染H7N9禽流感防治工作预案》的工作程序及技术要求的掌握程度。通过演练,进一步完善预案,使预案具有可操作性,达到依法、科学、规范的诊治疑似感染H7N9禽流感患者或确诊感染H7N9禽流感患者的目的。
2、检验应急组织协调能力。
3、检验专业人员的现场应急处臵能力。
二、组织领导
1、组织指挥 总 指 挥: 副总指挥: 成 员:
负责人感染H7N9禽流感疫情处理的组织指挥,组织协调演练的步骤与进度。
2、医疗救治专家组
组 长: 成 员:
按照医院领导的安排部署,组织专家对人感染H7N9禽流感患者进行会诊,并开展临床救治及护理工作。
3、感染控制小组 组 长: 组 员:
负责组织开展院内感染控制和消毒工作。
4、后勤保障小组
组 长: 成 员:
5、宣传督查分队:
队 长: 成 员:
三、演练的时间及地点
2013年4月9日下午14:00,感染疾病科。
四、演练内容
1、诊断救治能力。
2、个人防护能力。
五、演练脚本【总用时:120分钟(14:00~16:00)】
【背景设臵】4月9日14时,患者褚某,男,32岁,从事家禽养殖业,4月4日,患者因发热、轻咳到该镇中心卫生院进行诊治,经治疗服药两天症状有所好转(具体不详),未再继续治疗。6日再次出现发热、咳嗽(体温不详),继续在该卫生院治疗。4月9日症状不见好转(但无呕吐、腹痛和腹泻等),遂来我院就诊。门诊体温筛查为39.8℃;门诊预检分诊护士询问流行病学史,确认有禽类接触史后,为患者佩戴外科防护口罩,并引领至发热门诊就诊。发热门诊医生立即进行诊治,查体:T:39.40℃ P:100次/分 R:20次/分;Bp:120/80mmHg。神志清,口唇红润,气管居中,颈静脉无怒张,两肺叩诊呈清音,听诊呼吸音粗,右肺可闻及湿罗音,心律齐,各瓣膜区无杂音。腹平软,无压痛,无反跳痛,肝脾肋下未触及,双下肢无水肿。血常规示:WBC:3.6×10/L,N:48%,L:44%,Hb 125 g/L,PLT:131×10/L。胸片示呈双肺多发磨玻璃影及肺实变影像,并有少量胸腔积液。以“重症肺炎”收入院,感染疾病科主任会诊,进一步检查血液生化,示C反应蛋白:83mg/L。对症给予头孢他定、阿奇霉素、鱼腥草抗感染,补液等治疗,体温仍持续39℃以上。根据患者主诉和临床表现,感染疾病专家组分析高度怀疑病人可能感染“不明原因肺炎/禽流感”。
演练步骤 1【用时:20分钟(14:00~14:20)】:
1、在门诊大厅正门处,由院长下达演练正式开始指令。
992、门诊预检分诊护士对患者进行体温筛查、询问病史,为患者佩戴外科防护口罩,然后将患者从医院外围引领至发热门诊。
3、按照标准防护要求,穿白大衣,佩戴外科帽子、口罩。演练步骤2【用时:30分钟(14:20~14:50)】:
1、在发热门诊诊室内,发热门诊医生对患者进行问诊、查体,并开具辅助检查报告单。发热门诊护士采血,急查血常规;放射技师进行床旁X光检查。
2、发热门诊医生分析检查结果,并向感染疾病科主任汇报病情,请求会诊。
3、感染疾病科主任将收治的病例情况和初步诊断情况电话报告应急办(医务科),应急办(医务科)立即将情况向主管院长汇报,报请院长启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同时启动《人感染H7N9禽流感卫生应急预案》,实施B级防治响应。
4、应急办(医务科)召集院内防控H7N9禽流感应急机动队和专家组,相关人员携带装备、个人防护用品迅速到达现场(发热门诊清洁区),启用应急隔离病房(传染科三楼),并将患者转入,对发热门诊进行消毒。
5、按二级防护要求,相关人员穿戴好防护用品。演练步骤3【用时:30分钟(14:50~15:20)】:
1、专家组(等)在感染科会诊室内进行会诊,会诊结果为“人感染H7N9禽流感可疑病例”, 会诊专家签字。会诊建议:给予必要对症救治措施,留院隔离治疗。
2、应急办(医务科)和预防保健科分别将情况向市卫生局和市疾控中心报告。
3、机动队人员在二级防护下对发热门诊进行消毒处理。
4、在隔离观察病房内,机动队检验人员在二级防护下为患者采集咽拭子标本及血标本,标本妥善包装。
5、机动队医护人员对患者按相应医疗救治程序进行处臵,采取查体、输液等医疗救治措施。
演练步骤4:【用时:40分钟(15:20~16:00)】
1、在会议室内,针对上述案例,由应急办王晓东向诊断救治组、感染疾病控制组提出4个问题,开展桌面推演。
2、由医务科、预防保健科分别总结评估本次演练。
3、由院长做总结讲话,并宣布演练结束。
桌面推演问题及答案
问题
1、医院要对该病例(褚某)进行报告吗?为什么?
按照卫生部《全国不明原因肺炎病例监测、排查和管理方案》规定: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的医务人员发现符合不明原因肺炎定义的病例后,应立即报告医疗机构相关部门,由医疗机构在12小时内组织本单位专家组进行会诊和排查,仍不能明确诊断的,应立即填写传染病报告卡,注明“不明原因肺炎”并进行网络直报。
问题2、针对本案例,接诊医生应该开展哪些工作? 应该开展以下工作:
1.接诊医生立即向本院预防保健科报告,对病例进行隔离治疗,医务人员采取必要的个人防护措施;
2.询问可能的流行病学史(因病例来自农村,应注意询问家中是否养殖鸡鸭等家禽?是否有病(死)禽?是否有野生动物接触史等?);
3.了解病家或周围或亲友好友是否有其他类似病例,了解接触过患者的医护人员有无发热呼吸道疾病发生;
4.组织本院专家会诊并采集相关标本送检;
5.对本院专家会诊仍不能明确诊断的肺炎个案,或聚集性的肺炎病例,均应立即报告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并以不明原因肺炎进行网络直报。
问题3、人感染H7N9禽流感的诊断标准?
患者一般表现为流感样症状,如发热,咳嗽,少痰,可伴有头痛、肌肉酸痛和全身不适。重症患者病情发展迅速,表现为重症肺炎,体温大多持续在39℃以上,出现呼吸困难,可伴有咯血痰;可快速进展出现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纵隔气肿、脓毒症、休克、意识障碍及急性肾损伤等。
1.血常规。白细胞总数一般不高或降低。重症患者多有白细胞总数及淋巴细胞减少,并有血小板降低。
2.血生化检查。多有肌酸激酶、乳酸脱氢酶、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升高,C反应蛋白升高,肌红蛋白可升高。
3.胸部影像学检查。发生肺炎的患者肺内出现片状影像。重症患者病变进展迅速,呈双肺多发磨玻璃影及肺实变影像,可合并少量胸腔积液。发生ARDS时,病变分布广泛。
(1)疑似病例:符合上述临床症状及血常规、生化及胸部影像学特征,甲型流感病毒通用引物阳性并排除了季节性流感,可以有流行病学接触史。
(2)确诊病例:符合疑似病例诊断标准,并且呼吸道分泌物标本中分离出H7N9禽流感病毒或H7N9禽流感病毒核酸检测阳性。重症病例:肺炎合并呼吸功能衰竭或其他器官功能衰竭者为重症病例。
问题
4、医务人员在诊疗工作中应当遵循标准预防原则是什么?医务人员怎样根据导致感染的风险程度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接触所有患者时均应当戴外科口罩,严格执行手卫生等措施。接触疑似患者或确诊患者时应当戴医用防护口罩。
医务人员应当根据导致感染的风险程度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1)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呕吐物及污染物品时应戴清洁手套,脱手套后洗手。
(2)可能受到患者血液、体液、分泌物等物质喷溅时,应戴外科口罩或者医用防护口罩、护目镜、穿隔离衣。
(3)对疑似或确诊患者进行气管插管操作时,应戴医用防护口罩、护目镜、穿隔离衣。
(4)外科口罩、医用防护口罩、护目镜、隔离衣等防护用品被患者血液、体液、分泌物等污染时应当及时更换。
(5)正确穿戴和脱摘防护用品,脱去手套或隔离服后立即洗手或手消毒。
(6)处理所有的锐器时应当防止被刺伤。
高致病性禽流感风险分析报告 篇5
概述
根据禽流感致病性的不同,可以将禽流感分为高致病性禽流感、低致病性禽流感和无致病性禽流感。最近国内外由H5N1血清型引起 的禽流感称高致病性禽流感,发病率和死亡率很高,危害巨大
禽流感病毒可分为高致病性、低致病性和非致病性三大类。其中高致病性禽流感是由H5和H7亚毒株(以H5N1和H7N7为代表)引起的疾病。高致病性禽流感因其在禽类中传播快、危害大、病死率高,被世界动物卫生组织列为A类动物疫病,我国将其列为一类动物疫病。高致病性禽流感H5N1是不断进化的,其寄生的动物(又叫宿主)范围会不断扩大,可感染虎、家猫等哺乳动物,正常家鸭携带并排出 病毒的比例增加,尤其是在猪体内更常被检出。
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可以直接感染人类。1997年,在我国的香港地区,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H5N1型导致了18人感染,6人死亡。首次证实高致病性禽流感可以危及人的生命。
截止到2005年11月为止,发现H5N1病毒的流行国家和地区有:柬埔寨、中国内地、台湾、香港、印尼、日本、老挝、马来西亚、韩国、泰国、越南、蒙古、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土耳其、罗马尼亚、希腊等。
病原学特点
H5N1是禽流感的一种亚型。流感病毒颗粒外腊由两型表面糖蛋白覆盖,一型为植物血凝素(即H),一型为神经氨酸酶(即N),H又分
15个亚型,N分9个亚型。所有人类的流感病毒都可以引起禽类流感,但不是所有的禽流感病毒都可以引起人类流感,禽流感病毒中,H5、H7、H9可以传染给人,其中H5为高致病性,H5N1为卫生部新传染病防治法中规定报告的法定传染病,又称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 感。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极易变异,且危害巨大。
禽流感病毒对外界抵抗力不强,耐冷不耐热。100℃2分钟可灭活。但可耐受4℃的低温。
二、风险评估
高致病性禽流感对我国家禽养殖业是一个极为巨大的隐患,其具有病毒性强、传染性强、变异性强等特点。由于我国现在多为大规模的养殖场,家禽养殖的密度较大,一旦有疫情发生,会在短时间内传染成千上万的家禽,从而给国家和人民较大损失。而且由于其为病毒性疾 病,一旦发病较难治疗。
三、风险管理
<1>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的要求,首先要做好疾病的预防,高致病性禽流感作为国家一类动物疾病,更应做好预防工作。各养殖户及养殖单位对饲养家禽应按照国家要求按时按量的接种疫苗。若不遵守规定者,各地畜牧管理部门可采取强制接种措施。
<2> 预防和扑灭动物疫病所需的药品、生物制品和有关物资,各地畜牧管理部门应当有适量的储备,并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3> 各地动物防疫监督机构应当加强对动物疫病预防的宣传教育和技术指导、技术培训、咨询服务,并组织实施动物疫病免疫计划。
乡、民族乡、镇的动物防疫组织应当在动物防疫监督机构的指导下,组织做好动物疫病预防工作。
<4> 饲养、经营动物和生产、经营动物产品的单位和个人,应当依照本法和国家有关规定做好动物疫病的计划免疫、预防工作,并接受动 物防疫监督机构的监测、监督。
<5> 动物、动物产品的运载工具、垫料、包装物应当符合国务院畜牧兽医行政管理部门规定的动物防疫条件。
<6> 若有地区发生该疫情,则应当立即扑杀所有患病动物,并在疫区周边3公里内的区域密切监察,若亦有发病情况,则应按照国家规定处理。
<7> 染疫动物及其排泄物、染疫动物的产品、病死或者死因不明的动物尸体,必须按照国务院畜牧兽医行政管理部门的有关规定处理,不得随意处置。
<8> 保存、使用、运输动物源性致病微生物的,应当遵守国家规定的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
因科研、教学、防疫等特殊需要,运输动物病料的,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运输。
从事动物疫病科学研究的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对实验动物严格管理,防止动物疫病传播。
<9> 禁止经营下列动物、动物产品:
(一)封锁疫区内与所发生动物疫病有关的;
(二)疫区内易感染的;
(三)依法应当检疫而未经检疫或者检疫不合格的;
(四)染疫的;
(五)病死或者死因不明的;
(六)其他不符合国家有关动物防疫规定的。
<10> 动物饲养场所、贮存场所、屠宰厂、肉类联合加工厂、其他定点屠宰场(点)和动物产品冷藏场所的工程的选址和设计,应当符合国务院畜牧兽医行政管理部门规定的动物防疫条件。
<11> 动物饲养场、屠宰厂、肉类联合加工厂和其他定点屠宰场(点)等单位,从事动物饲养、经营和动物产品生产、经营活动,应当符合国务院畜牧兽医行政管理部门规定的动物防疫条件,并接受动物防疫监督机构的监督检查。
从事动物诊疗活动,应当具有相应的专业技术人员,并取得畜牧兽医行政管理部门发放的动物诊疗许可证。
患有人畜共患传染病的人员不得直接从事动物诊疗以及动物饲养、经营和动物产品生产、经营活动。
<12> 对从外国进口的禽类应来自无高致病性禽流感或以确定已消灭该病的国家。禁止从有疫情的国家进口禽类。
<13> 禁止从有疫情国家进口禽类的羽毛、禽蛋、禽类内脏等。进口的禽肉可在100℃2分钟进行灭活处理。
<14> 若因特殊需求从有疫情国家进口禽类,则必须确保禽类来自无疫情地区,且屠宰机构必须符合我国的卫生标准。
高致病性禽流感虽然具有巨大的危害和危险性,但只要各部门及各方
面能够按照国家卫生标准执行,则可以大大降低该病的爆发率,同时 也减少经济损失。
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应急实施方案 篇6
在防控高致病性禽流感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宣化区防控高致病性禽流感会议,来部署我区的高致病性禽流感防控工作,就是要站在全局的高度,着眼于保卫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的大局,认真贯彻落实落实中央、省市领导的重要指示,认清形势,统一思想,明确责任,沉着应对,全力打好防控高致病性禽流感阻击战。下面我讲几点意见。
一、认真形势,统一思想,充分认识做好防控高致病性禽流感的紧迫性和重要性。
当前,我国已有5个省发生了7起禽流感疫情,我区属于交通要道,畜禽流通量大,一旦疫情传入我区,不但会对我区畜牧业产生重大的打击,给广大人民群众造成经济损失,而且还可能危及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社会稳定。如果发生疫情,受损失最大、最直接的将是农民,会造成农民收入大幅减少,严重影响全区农村的致富进程。而且,将对全区的经济社会生活产生极大的影响,后果不堪设想。因此,各级各部门要切实把思想统一到中央、省、市对当前形势的分析判断上来,统一到中央、省、市关于禽流感防控工作的一系列决策部署上来,以对人民群众财产和生命安全高度负责的精神,进一步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把防控高致病性禽流感作为当前一项十分紧迫的重要任务摆上重要工作日程,确保我区不发生疫情,把高致病性禽流感防控工作做深、做细、做扎实。二、紧急行动起来,加大工作力度,抓紧落实各项防控措施
做好我区高致病性禽流感防控工作,关键是要全面、认真、不折不扣地贯彻全国、省防治高致病性禽流感工作会议精神和全市的重大部署,全面落实中央提出的“加强领导、密切配合,依靠科学、依法防治,群防群控、果断处置”的24字方针,坚持预防先行,依靠科学、依靠法制、依靠群众,以对人民群众高度负责的精神,有力、有序、有效地落实防控高致病性禽流感的各项措施,以特殊的措施、特殊的作风、特殊的效率,切实抓好各项防治工作。(一)抓紧做好各项防疫工作。一是要加强重点产区、大型养禽场、养殖专业大户和加工大户的防疫工作,这是当前特别要突出抓好的重点,必须抓紧抓好。养殖场要采取更为严格的饲养管理措施,实行封闭养殖、严格消毒。二是要强化农户散养禽类和零星加工运销禽类的防疫工作,全面实行强制免疫,必须确保强制免疫率达到100。乡镇政府和畜牧部门要周密安排,精心组织,逐村逐乡开展强制免疫注射,做到村不漏户、户不漏禽、禽不漏针。三是要广泛深入做好群众的宣传发动工作,提高群众的防疫意识,特别要对重点养殖户、养殖小区进行宣传培训,变群众被动接受免疫为自觉搞好免疫。
(二)完善防治高致病性禽流感应急预案,建立健全应急机制,确保快速处置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这是一项基础性工作,也是当务之急。一是区防控高致病性禽流感指挥部办公室要进一步完善动物高致病性禽流感防控应急预案,并制定相应的、可操作的实施办法。制定的应急预案要科学周密,确保一旦发现疫情,能够立即动员社会各方面的力量,根据不同的疫情级别,采取相应对策,按照“早、快、严”的原则,尽快扑灭疫情。二是要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抓紧建立和完善动物疫情预警、预报机制和信息网络系统。各乡镇、各有关单位要迅速组织力量、培训人员,建立相应的疫情处理预备队。一旦出现疫情,要立即报告,立即按有关规定和程序启动预案扑灭疫情,严防扩散。
(三)严格疫情报告制度,建立健全“三级网三条线”疫情监测报告制度。一是全区要尽快建全高致病性禽流感等重大动物疫情的区、乡、村三级疫情监测报告网络和防疫监督机构系统、畜牧兽医行政系统、政府报告系统三线监控报告体系,形成“三级网”、“三条线”的疫情报告机制,确保疫情报告及时、准确、高效。二是对“网线”的报告,要落实到具体的机构和具体报告人员。同时建立健全重大动物疫情值班制度,实行24小时值班和领导带班,各级指挥部成员和成员单位主要负责人必须保证手机24小时开机,确保信息上报渠道畅通。三是区防疫监督机构要坚持24小时值班和每日报告制度,发现疫情要按照规定程序及时上报。不得谎报、迟报、漏报、瞒报。
(四)加强动物出入境检疫,严防疫情传入传出。严把检疫关口是防控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的重要环节。区商务、畜牧、公安、工商等有关部门,要加大重点地区可疑物品的检验力度,提高抽查比例。同时,要加强检疫,严防禽流感等重大动物疫病传出。工商等部门要会同有关单位继续对全区的冷库、禽类产品生产加工点和集贸市场进行全面检查,查明进货渠道,强化监管。另外要从即日起关闭我区的活禽和鸟类市场。
(五)落实防疫经费,搞好物资供应。区防控高致病性禽流感指挥部要抓紧搞好防疫所需药品等物资的储备和供应,及早部署和做好生产、运输和余缺调剂等方面的应急准备工作,必
须足额足量,保证需要。区财政必须保证防疫经费所需,不能因经费不足影响防控防疫工作。
(六)加强人间禽流感防控工作,坚决防止高致病性禽流感对人的感染。这是一项十分重大的任务,必须彻底切断高致病性禽流感对人的传播途径。卫生部门要加强医学监测,防止高致病性禽流感人间病例的发生和流行。特别要做好高危人群医学监测和预防工作。禽类
养殖人员、屠宰人员、兽医工作人员都属高危人群,卫生部门要加强对他们进行医学监测,兽医防疫部门要加强对他们进行防护指导,坚决杜绝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感染人。
(七)做好科普知识宣传普及工作。这是对高致病性禽流感疫病实行群防群控的基础性措施。指挥部要会同广电部门做好高致病性禽流感防控科技常识的宣传普及,让广大群众了解高致病性禽流感传播的特点和防治办法,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提高防疫能力。要开展多种多样的宣传活动大力宣传高致病性禽流感是可防、可控的、可治的,消除群众恐慌心理。
三、加强领导,明确责任,确保各项防控措施落实到位
当前,正处于我区防控高致病性禽流感的关键时期,防控工作的成效如何,关键在于加强领导、明确责任、严格纪律。各单位、各部门领导要以对党、对人民、对社会高度负责的精神,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做到认识到位、领导到位、机构到位、人员到位、资金到位、物资到位、措施到位、工作到位和责任到位。第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做好高致病性禽流感防控工作,是事关我区改革发展稳定全局的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政治任务。一是各单位、各部门领导要深刻认识防控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切实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坚持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切实加强领导,统筹协调,落实防控工作责任制,全力以赴做好各项防控工作。二是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要对本地区、本部门的动物疫病防控工作负总责,政府和单位主要负责人是动物防疫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分管领导是主要负责人。责任制要横向到边,纵向到底,责任要落实到人头,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三是实行严格的责任追究制度。在当前防控工作中,因工作不到位,防控措施不落实,造成疫情发生扩散的,要严肃追究主要负责人和主管责任人的责任。第二,切实配合,形成合力。各有关部门要在防控高致病性禽流感指挥部的统一领导下,密切合作,各司其职,做好各项防控措施的落实工作。要在政府统一指挥下,发挥组织、协调的职能作用,统一组织开展禽流感疫情监测、免疫、扑杀、消毒和病害产品的无害化处理。宣传部、广电局、科技局要加强对防控禽流感知识的宣传;财政部门要保证禽流感防控经费,支持禽流感防控工作。对公共性正常经费支出要列入同级预算。卫生部门要做好人群中禽流感发生情况的监测工作。公安部门要协助做好疫区封锁和强制扑杀工作,做好疫区安全保卫和社会治安管理。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负责禽类及其产品的市场管理,加大对违法经营畜禽及其产品行为的打击力度。交通部门要协助疫区做好动物防疫监督检查站的设立和管理,优先安排禽流感防疫物资的调运。商务部门要积极配合动物防疫部门做好禽类屠宰厂的防疫工作。各乡镇、街道办事处具体负责辖区内的疫情监测和防控工作,驻宣单位、企业部队的防控工作实行属地管理;军队和武警部队在做好部队防疫工作的同时,要积极支持驻地的禽流感防疫工作。区指挥部组建的五个专门工作小组和一个办公室,要认真地履行职责,有效开展工作。各组长要切实负起责任,把防控工作作为份内工作之一认真抓好。第三,加强督查,确保各项措施落实到位。为保证各项工作迅速落实,区委办、政府办和监察局联合成立防控监督检查领导小组,加大督导检查力度,对各项防控工作进行指导检查,确保各项工作高效运转,确保各项工作措施落实到位。同志们,做好高致病性禽流感防控工作是当前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虽然我区目前还没发现疫情的发生,但我们绝对不能因此而掉以轻心、马虎大意,要坚决按照中央、省、市的部署和要求,依靠科学、依靠法制、依靠群众,迎难而上,万众一心,严防死守,保护人民群众的健康和安全,确保社会稳定,打赢防控高致病性禽流感阻击战。、市的部署和要求,依靠科学、依靠法制、依靠群众,迎难而上,万众一心,严防死守,保护人民群众的健康和安全,确保社会稳定,打赢防控高致病性禽流感阻击战。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应急实施方案 篇7
县委县政府决定召开这次全县高致病性禽流感工作会议,是在全国禽流感疫情不断蔓延,已波及到我省周边地区,对我县构成严重威胁的严峻形势下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会议的主要内容是进一步贯彻全省、全市防控高致病性禽流感工作紧急会议精神,提高认识,明确责任,安排部署我县防控高致病性禽流感工作。下面,我就我县防控工作讲两点意见。
一、分析形势,提高认识,切实增强防控高致病性禽流感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今年以来,面对突如其来的禽流感疫情,县委、政府高度重视,认真贯彻省、市防控工作的部署和安排,按照内紧外松的原则,紧张有序地开展禽流感防控工作,全县动物防疫工作取得初步成效。入秋以来,虽然国内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泽普县、辽宁黑山县、青海刚察县、湖北孝感市、宁夏银川市兴庆区、云南省楚雄市富民镇荷花村、广西壮族自治区资源县等地先后发生禽流感疫情,而我县内没有发生禽流感疫情。但是,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防控形势依然相当严峻,任务十分艰巨。
一是要看到高致病性禽流感防控工作已被提升到了一定的高度。目前,全球禽流感疫情出现迅速蔓延和多点散发的态势,并发生少数人感染禽流感疫情。全球已有24个国家和地区先后发生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有133人感染禽流感,其中69人死亡。我国已有11个省份先后发生约30起家禽或候鸟禽流感疫情,并发现5例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病例,疫情十分严峻。同时,发生疫情的国家和地区仍在增多,感染的家禽和人的数量也在增加,病毒快速发生变异,病死率很高。历史上世界流感大流行基本上是几十年发生一次,第每次都造成大量的人员死亡。1918年的大流感,全世界有2000多万人死亡,1957年和1968年的两次大流感,也造成了数百万人的死亡。针对当前高致病性禽流感的扩散蔓延,特别是疫病向人的传播,各国政府都表示十分忧虑,许多国家相继采取加大防疫、投入和疫苗研制等多项防控措施。今年以来,就做好高致病性禽流感等重大疫病的防控工作,中央及省市频频召开电视电话会和专题会,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多次作出重要指示,可以说,高致病性禽流感作为国际社会的共同威胁和挑战,已成各国政府和有关国际组织高度关注的全球性重大问题。防控工作已不再是单纯的疫病防治,经过非典的洗礼,大家当认识到防控工作的重要性。
二是要看到今年疫情的异常变化。今年我国的疫情与去年相比呈现出以下五个特点:第一,去年全部都是在孤立的点上,呈散发状,今年在局部地区连片发生。虽然是30起疫情,比如辽宁黑山属于局部连片发生。第二,去年有一个很明显的特征,疫情发生相对比较集中,不到2个月发生49起,季节性比较强。今年5、6、8、10、11月份都有疫情发生。今年禽流感病毒的毒力在增强,主要表现在引起了候鸟的大量死亡,今年死亡的候鸟应该说是历年之最。第三,国外的研究资料表明,去年的水禽带毒不发作,但是今年发生的30起疫情,其中有9起疫情都有鸭子和鹅死亡,6起是水禽先发生死亡。第四,去年只是禽只感染,今年是候鸟、留鸟和禽只交叉感染。第五,今年有人发病,去年没有。从广西资源的病例来看,当前高致病性禽流感好象离我们越来越近,并且有可能就是从内部发生的病变造成的。这些特点说明禽流感病毒正在发生变异,使禽流感更易于传播,有可能在人与人之间的传播只是个时间问题。一旦如此,那么它将给人类带来一场前所未有的大灾难。
三是要清醒地看到当前我县面临的严峻形势。应该说虽然我县目前没有发生商情,但面临的形势依然十分严峻。一是我国个别地方发生的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虽然都迅速得到控制和扑灭,但今后一个时期发生疫情的危险性还在增加,疫病大暴发、大流行的可能性是存在的。二是虽然流感病毒在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冬春季节多发,按照禽流感的流行规律,随着天气的进一步转冷。商情发生石的风险会不断提高。三是而我县是传统农业县,年家禽存栏一般都在180余只,但由于饲养方式落后,散养的家禽一般都在3/5以上,饲养条件差,管理粗放,人畜混居、畜禽混养较为普遍,防疫难度大。四是我县对外的战线长,两条省道在我县境内交汇,基本覆盖全县,加之我国有活禽现卖的消费习惯,活禽和途调运频繁,增加了我县的工作难度。五是我县基础设施较差,防控工作还存在漏洞,主要是家禽免疫率太低,检疫监管跟随不上,基层防疫力量薄弱,特别是防控高施简陋。以上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表明,我县不发生则以,一旦发生,绝对不会是一例,至少是一片。因此,要确保不发生疫情,我们的工作任务将更加艰巨,做好防控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和紧迫。
二、突出重点、明确责任,全面落实防控高致病性禽流感的各项措施
面对当前防控高致病性禽流感的严峻形势和艰巨任务,我们要坚决贯彻中央和省市的决策和部署,坚持以人为本,坚持预防为主,严格执行《重大动物疫情应急条例》,认真贯彻“加强领导、密切配合、依靠科学、依法防治、群防群控、果断处置”的24字方针,进一步采取综合有效措施,切实加大防控工作力度,把疫情拒于县外。当前要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㈠提高认识,从思想上高度重视。禽流感的暴发似乎都惊人地相似——在某一个小地方里,一些养殖鸡感染了H5N1禽流感病毒,结果引发一场席卷全球的禽流感,造成数百万人死亡。目前我县虽然没有疫情发生,但我们要认识到防控高致病性禽流感动物联疫工作的重中之重,是公共卫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好防控工作,事关畜牧业的健康发展和农民的待续增收。各乡镇和有关部门要从讲政治的战略高度充分认清商情的严峻性危害性,未雨绸缪,把握防控的主动权,想尽一切办法,采取一切措施,动员一切力量,早预防,早控制,力争不发生。
㈡搞好宣传,切实抓好培训。要继续坚持“准确适度、重在引导,普及知识、支持发展”的原则,进一步加大宣传教育力度,深入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和《重大动物疫情应急条例》,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使广大农村干部和农民都明确在防控禽流感中的权利、义务和责任。要广泛、深入、持久地大力宣传科学预防知识,尽快将《高致病性禽流感防
控知识》发放到各地张贴,将《高致病性禽流感明白纸》镇村扩农户,要求人们不要随意丢弃病死家禽,不要同家禽直接接触,出现高烧、流涕、感冒等症状要尽快到医疗机构就诊,提高广大农民的卫生、防疫、健康意识,帮助农民认识到禽流感可防、可控、可治、不可怕,消除恐慌心理,树立依靠科学、战胜疫病的信心和决心,增强农民的自我防范能力,严防疫病侵入。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和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要做好医疗卫生人员的培训工作,使医疗卫生人员掌握人间禽流感的流行病学特点、临床表现、诊断要点等知识,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畜牧部门要加强对基层畜牧兽医人员的技术培训,提高他们防控技能,并与卫生部门协作,开展参与扑灭疫情相关部门的人员培训,确保 防控人员的健康与安全。
㈢加强防疫注射,提高家禽免疫力。搞好防疫工作,提高家禽的免疫密度,是防止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发生的最可靠的保证,是防控工作的重要环节。各地要组织力量。按照六个坚持的要求,坚持开展拉网式防疫,坚持村组干部带队打针,坚持畜牧干部分片负责防疫质量,坚持严把流通检疫关,坚持动物免疫标识制度,坚持流行病学调查监测动物疫病动态。认真抓好防疫注射,切实做到真苗、真打、真有效,做到“镇不漏村,村不漏组,组不漏户,户不漏禽”,对家禽做好免疫,确保免疫质量,力争免疫密度达到100%。通过采取综合防疫、控疫、灭疫措施,筑牢防控高致病性禽流感的坚强屏障,努力把疫病消灭在萌芽状态中,把传染疫源截断在传播途径中,把免疫屏障建立在动物机体中。
㈣严肃纪律,明确职责。禽流感防控关系到农民群众身体健康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对此,各级各部门务必要有清醒的认识,务必克服麻痹大意和厌战、畏难“两种思想”,决不能掉以轻心,要站在“三个代表”的高度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把“防控”工作摆在突出重要的位置抓紧抓落实。乡镇党委、政府务必要高度重视,主要领导要亲自抓、负总责,领导班子中要有专人负责防控工作;要进一步调整和充实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建立健全防控工作领导责任制、属地管理责任制、部门责任制、一把手责任制、首发首问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各级卫生部门和卫生防疫部门要积极配合畜牧部门,主动做好各种预防工作。其他有关部门要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层层落实责任,分工合作,密切配合,通力协作。各级各部门要在县的统一领导下,配备人、才、物等资源,畜牧局、卫生局、防疫站、各乡镇要落实具体措施,做到有备无患。
㈤加强监测,快速反应,及时处置。加大监测力度,防止疫情传播。各主要通道设立的疫情监测点和临时动物检查站,要加强疫情监测和入境动物及禽类产品检测工作,同时加强与毗邻县的信息沟通,及时掌握疫情信息。当前的重点是落实各项应急保障措施,提高预警、预报能力,坚决做到早发现、快反应、严处置,把禽流感控制在疫点上。要进一步完善快速反应机制,要抓紧做好后勤物资准备,以防万一。要做好各项防控预案。一旦发生动物疫情,有关部门要按要求对病禽果断捕杀,不留后患。卫生防疫部门要确定定点医院,落实治疗方案,储备疫苗,积极应对可能发生的人感染禽流感疫情。要进一步完善突发人感染禽流感的应急预案和防治方案,加强医学监测和人群的预防工作,坚决杜绝人禽流感的发生。
㈥强化责任,狠抓落实。要根据分级负责和属地管理原则,按照党委领导、政府牵头、部门联动、社会参与、沉着应对、科学防控、严防死守、截断病源,确保余庆一片净土,确保农民健康安全的防控工作原则,强化各级各部门职责,实行防控工作责任追究制。群防群控主要由当地党政负主要责任;隔离救治主要由卫生部门负主要责任。县要组建防控工作督查组,定期或不定期到到乡镇、到村进行督促检查。对防控工作重视不够、责任不落实、措施不到位,或漏报、瞒报的单位和个人,要按有关规定从严追究责任,对造成政治、经济、社会不稳定及导致恶果的,要责令引咎辞职或撤职。对于特别严重的,要按《重大动物疫情应急条例》的有关规定追究其法律责任。
【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应急实施方案】推荐阅读:
高致病性禽流感防治05-16
高致病性禽流感疫苗12-02
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11-07
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防治规范11-30
我国采取五项措施防控高致病性禽流感10-22
镇高致病禽流感防控工作总结10-27
低致病性禽流感06-10
猪高致病性蓝耳病06-28
高致病性蓝耳病防治09-18
高致病性猪蓝耳病诊治0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