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意识的理解

2024-07-02

服务意识的理解(通用11篇)

服务意识的理解 篇1

一切的经济事项都有经过财务部门,财务部门可以说是与外界业务单位联系的窗口。因此,端正财务人员的工作态度,提高财务人员的服务意识势在必行。正确的意识指导实践,并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意识是灵魂,有了强烈的服务意识,有了意念,才会在日常财务工作中自觉地做出服务行为,为企业内部、外部提供高质量的服务。我们要做到以下几点:

1、树立服务意识,积极主动服务

2、端正工作态度,工作态度决定一切

3、提高专业水平,加强自身素质建设

作为财务人员,不仅要熟悉公司的各项制度、规定,还要熟悉国家的各项法律制度,如会计法、企业会计制度等,只有掌握好专业知识,提高自身的素质,才能更好的为客户服务、为企业服务。

4、转变沟通方式

让服务意识深入每个财务人员的心中,从自我做起,在日常财务工作中自觉地作出服务行为,我们的工作就会向前进一大步,就可以说,我们的工作是称职的,能跟上企业发展的步伐,适合企业发展的需要。

服务意识的理解 篇2

进入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国外意识研究出现了以物理学、生物学和人工智能为代表的自然科学范式,以认知心理学、实验心理学和认知神经科学为代表的实证心理学范式和以人本主义、现象心理学和建构主义为代表的理论心理学范式三股强劲的潮流。当前,心理学理论反思建设与意识理论模型研究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总的看来在国内外心理学界又掀起一场意识研究的“文艺复兴运动”。[1]

意识状态改变研究是意识心理学研究的一个重要侧面。早期精神分析学派在临床实践中对意识水平与状态 (经验) 改变进行了深邃的分析和运用,弗洛伊德的无意识理论和治疗中的释梦与自由联想技术在这一领域中起了奠基性的作用,詹姆士用意识流的术语对个体意识经验变化进行了经典的分析。20世纪60年代意识状态变化在认知心理学和人本主义心理学两大浪潮的推动下进行早期的实证与现象学研究,并取得重要的进展。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伴随着意识模型研究和认知神经科学方法的进展,在心理学研究中,无论是在意识的不同状态还是意识的内容方面,意识状态变化已经成为科学研究的新的热点。[2]

二、意识状态改变的实质

以现象学的方法对意识状态改变的实质进行阐释是这一领域研究的起点。美国心理学家Ludwig (1966)对意识状态变化的概念、引发因素和特征从现象学的角度进行了经典描述。[3]Ludwig认为意识状态变化是由生理、心理或者药理学因素引起的任何一种心理状态。个体可以从主观上 (或者对特定个体进行客观的观察者) 认识到这些心理状态;这些状态在心理功能上明显地偏离个体在警觉、清醒意识时的特定标准,而这种标准的偏离往往通过个体内部的各种感觉、心理过程、思想形式特征的变化而表征出来。在引发因素方面,Ludwig认为意识状态的变化可以由四个方面的因素引起:(1)感受外界刺激的减少和(或)活动的减少;(2)感受外界刺激的减少和 (或与活动的增加;(3)警觉的增加和心理活动的卷入;(4)警觉的减少或重要功能处于放松状态(一种消极的被动的心理状态)。意识状态改变有以下特征:思维的变化,时间感觉受到干扰,控制的丧失,情感表达的变化,身体意象的变化,感知觉歪曲,意义和重要性的变化,难以说清的感觉、复生的感受与高暗示性,等等。美国心理学家Tart总结后认为意识状态变化是“个体明显感受到其心理功能的模式发生了质的变化,也就是说,个体感觉到的不是一种量的转换,而是其心理活动的质有所不同”。[4]

在现象学研究的同时,伴随着认知心理学与认知神经科学的兴起,意识状态改变在心理生理学的实证研究中得到了微观与宏观的研究。研究者在从神经生理学和认知科学的视角,运用现代科学测量技术,例如EEG、ERP、FMRI等,对广泛的意识状态现象从认知神经科学与心理生理学的角度进行探讨,力图揭示不同意识状态的生理机制和寻求各种意识状态与其实际功效的科学解释。实证研究为意识状态的界定提供了许多客观的衡量标准,提高了对意识状态的认识的科学水平。不同脑电波、眼动指标、血糖水平、警觉阈值、神经元功能簇指数等衡量指数对意识状态的定位和变化开拓了新的思路。例如,心理学家Kripper具体划分了20种不同的意识状态,进而说明个体的意识活动存在着不同状态间的转换。具体有:做梦状态、睡眠状态、入睡状态、朦胧状态、过度警觉状态、困倦状态、狂喜状态、癔症状态、分裂状态、退行状态、沉思 (静修) 状态、迷离状态、遐想状态、白日梦状态、内部扫描、木僵状态、昏迷状态、储存的记忆状态、扩展的意识状态和正常的觉醒状态。[5]

另外,也有学者从意识状态水平的角度对意识状态变化进行另一视角的研究,有学者将意识状态水平划分为意识和自我意识两个层次。[6]Schooler将意识状态水平划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无意识状态水平,指的是意识的完全缺失。第二层次是意识状态水平,指的是体验到的各种感觉、知觉、情感、思想等。第三个层次是清晰的再次表征意识,即元意识状态水平,指的是个体对自己意识状态水平的意识。[7]

从意识状态概念内涵的研究中可以看到这一领域包含着广泛的心理内容。个体通常在特定的某一时刻可能会处于特定的意识状态,在各种内外因素的影响下,个体的意识状态会发生各种变化。当个体在心理上对另一种意识状态觉察的时候,意识状态的改变就会发生。在更宏观一级上,意识状态变化可以体现在个体不同的意识状态水平的差异方面。

三、意识状态改变的研究方法

从研究方法来看,这一领域的研究主要采用现象学的方法和当代认知神经科学研究的方法和技术。一些研究者在问卷调查、言语报告等方法的基础上,对生理和心理引发的意识状态变化的本质属性进行了分析。也有的学者从自我觉察的状态维度上对意识状态变化特征进行描述。这些研究有助于对主观体验中的不同的意识改变状态现象进行细致而深入的描述。

对意识改变状态的心理生理学研究主要借助脑电图扫描器 (EEG) 、脑磁扫描计 (MEG) 、脑皮层电图 (ECoG) 、功能性磁共振脑成像技术 (fMRI) 等当代认知神经科学技术。使用这些方法可以对大脑不同区域的脑电活动进行记录,同时结合拓扑学、非线性动力学等数学方法,研究者对不同意识状态变化与脑生理状态的变化进行分析进而揭示不同意识状态的生理基础与变化规律。例如在上述研究技术的基础上,对大脑的微观状态分析和整体复杂性分析可以用来评估和解释潜伏在意识状态及其改变之下的脑功能状态。我们通过 (ECoG) 或MEG直接记录的皮层脑电图就可以推断脑微观和宏观状态的动态变化及大脑中的局部知觉的捆绑存在的动态变化和局部非线性动力性。

此外,一些学者运用跨文化研究的方法表明,在大多数文化里,不同形式的制度下意识状态变化是一种普遍的、基本的心理生理能力。在意识状态改变的宏观研究中,也有学者对这一领域的多重证据进行多状态分析的方法,其中包括从生物学、行为学、认知科学和现象学的角度对其进行系统全面的研究。

在临床实践研究中,为了在实践中有效改善来访者的意识状态和经验,促进他们的精神成长,一百多年来,尤其是20世纪中叶以来,心理治疗各个理论流派在实践中发展许多有效的技术和方法。这些技术和方法从不同的途径调整和改善了人的意识状态变化,进而在心理治疗实践中取得了好的效果。Corey总结了一些心理学主要流派在实践中形成和发展的主要治疗技术和方法,这些技术和方法显示出临床心理学在这一领域研究的深度和高度。以行为疗法为例,研究者已形成了系统脱敏法、放松法、漫灌法、眼动脱敏和脱敏重新加工、强化技术、模仿、认知重建、坚定和社会技能训练、自我管理项目、行为排练等方法,对来访者的意识状态变化进行有效的改善和调整。

参考文献

[1]霍涌泉.意识心理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6, 2.

[2]Zeman, A.Consciousness[J].Brain, 2001, 124:1263-1289.

[3]Ludwig, A.M.Altered States of Consciousness[J].Archives of General Psychiatry, 1966:225-234.

[4]Charles.Tart.Altered States of Consciousness[M].Harper San Francisco:A Division of Harp Collin publishers, San Francis-co, 1990, 2.

[5]杨韶刚.超个人主义心理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6:56-57.

[6]Duval and R.A.Wicklund, A theory of objective self awareness[M].Academic Press, New York, 1972.

教师课程意识的理解与重建 篇3

一、课程是“延展着、没有终点的线段”

很多人把“跑道”作为课程的隐喻。然而,不管跑道设计得多么舒适、多么人性化,不管在跑道上帮助学生的教师是多么和善,也不管天气是多么适合,“跑道”隐喻的课程观都无法摆脱这样一个困境,那就是教师会过于关注终点,从而忽视每一个独特的个体奔跑时的状态和内部经验。“跑道”隐喻使我们教师对跑道的关注胜于了对奔跑着的人的关注。

王开东老师在对语文教学的反思与重建中,悟出“课程是一条条线段”,有起点,有延展方向,有竹节一样的“阶段性终点”。王老师用“延展着的、没有终点的线段”作为他对课程的隐喻,这个隐喻比起“跑道”隐喻更接近教育的实践特征。以此隐喻看待课程的教师,会把课程看做是在学校里发生的能够促进个体成长的因素所产生的综合影响;教师的责任,就是尽可能地理解、构建、实施以及协助能够对学生产生正向影响的教育活动;教师之间的差别,主要体现在他们在特定的时间里,针对法定的教学内容、特定的学生、特定的环境三者而创造出的课程的差别。这样的课程观必然是师生共同成长的,就如王开东老师所说的:“当我们穿越了一段一段的课程,解决了一个又一个问题,积累了丰富的知识、情感和理性,我们的生命必然越来越丰厚,思想越来越饱满,眼睛越来越清澈,这就是课程给我们带来的成长。”

在威廉·派纳看来,课程应该被定义为“复杂的对话”:既包含了那些官方的元素,又包含着具体存在的人在真实的教室里所发生的事情……表现为对话的学校课程是多么复杂……正是课程活生生的体验,才是课程得以经历、实施和重建的地方。王开东老师对语文课的整体建构既体现出他所谓的“延展”性,也体现着派纳所言的“复杂对话”性。

二、课程意识就是对课程的“创生”

如果课程是“延展着的、没有终点的线段”,那么“课程意识”是什么?美国20世纪60至70年代课程领域的论争可能有助于我们理解这个问题。

1949年泰勒的《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意在“帮助教育系的学生更全面地理解开发课程时所涉及的问题,熟悉一些解决这些基本原理的技术”。这本书成为注重程序和社会管理的传统课程的代表。随后,历史推进到20世纪50年代末,随着苏联卫星上天,学校和课程专家受到广泛的批评,因而在20世纪60年代,进行了一场以学科结构改革为核心的课程改革,各学科领域的专家而不是课程专家在改革中起了主导作用,课改资金和精力主要投入到了科学和数学课程,削减对人文学科和社会科学以及教师在职培训的投入。课程领域在教育外部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危机,在教育内部,由于泰勒原理在实践中把课程转化为了目标和结果,因此开始受到广泛的质疑。

在一篇评论泰勒领导的八年课程研究的论文中,威廉·派纳认为,泰勒的课程与教学改革过于强调对目标的评价,导致了教育的封闭,“学习”被还原为行为变化和标准测验的成绩,因此教与学变得琐碎不堪。

当时课程领域的学者可以分为三种类型:一类是以泰勒为代表的传统主义者,认为课程学者应该为学校实践者服务,认为服务比研究或理论发展更重要。第二类是概念经验主义者,他们认为课程研究应该与社会科学结盟,认为通过创造一门课程科学,就可以服务于学校的实践者。实际上,他们的研究看上去像是要把课程领域变为社会科学母学科的殖民地。第三类是概念重建主义者,这类学者领导了20世纪70年代美国的概念重建运动。但是概念重建主义者们并非有共同的研究兴趣、观点或者方法,他们的共同之处在于拒绝把“接受的遗产”继续传递下去,开始“以新的方式”谈论课程。1995年,派纳等学者著作的《理解课程》中,把课程理解为历史文本、政治文本、种族文本、性别文本、现象学文本、后结构主义的、解构的、后现代的文本、自传或传记文本、美学文本、神学文本、制度文本、国际文本。概念重建运动之后,单一的课程开发模式或者结构模式让位于对课程的多元理解,从此以后,课程领域真正进入了一个能够进行“复杂对话”的时代。

三、教师理解与实施课程:“自身的阻碍”与突围

在“多元对话”的场域中,教师需要从多种角度理解课程,从而更好地理解课程对教师和学生理智形成与发展的作用。从这个角度来看,教师理解课程,其实也就是理解学校教育在一个人成长史中的作用,是个体寻求自我解放的必由之路。

史金霞老师质问:“为什么我们的教与学,仍然是以考试为中心,以升学率为目标及考核要素,而不是一个多层的认知的文化的过程,不是一个社会的、政治的、伦理的、客观的、能在不断的冲突之中达成妥协的过程?”身为教师的她,认为教师的课程意识,应该首先向内回转,回到自身,因为“课程实施之阻力,制度固然是障碍,教师更难辞其咎”。

教师“传道授业解惑”的社会角色很容易令其把自己独立于成长之外。就是说,教师很容易把课堂变成一个对学生实施教化的地方,而自己就是实施教化的成年人,这样的话,教师很容易充当传教士的角色,只对学生进行派纳所谓的理智殖民。只要不持续地进行反思、理解和成长,教师对课程的理解自然也会停滞,会很容易变为只“忠实”地实施别人规定的课程。就如史金霞老师所论述的,一位语文教师,仅仅冲破一个模式教语文的流行做法还不够,还需要读书。但是仅仅做一个腹有诗书的语文老师也还不够,还需要“掌握基本的教学方法,建立完备的教育观念,尤其重要的是,要有健全的课程意识”。在这里,她已经把课程意识提升到“学科教学知识”(PCK)的高度了。

美国教学论专家舒尔曼于1986年提出了学科教学知识(简称PCK,即Pedagogical Content Knowledge)的概念。PCK是教师在面对特定的学科主题或问题时,如何针对学生的不同兴趣与能力,将学科知识组织、调整与呈现以进行有效教学的知识。它是学科知识和教育知识的特殊合金,并融入教师的信念、价值观等,是教师个体的一个独特的知识领域,是教师对自身专业理解的特殊形式。它源于教师的实践智慧,经由教师教学、评价、反思与转化过程而获得,是教师个体在教学实际情境中通过与情境的互动而建构的产物。

如果从“学科教学知识”的角度来看教师对于教学内容的处理方式,那么就比较容易回答知识是否应该相对化的问题。知识到底应该是中立的、相对的还是绝对的?在知识教学的时候,教师应该如何处理学生经验、环境中的信息与应该学习的学科知识之间的关系?刘静老师对“知识权相对化”的观点忧心忡忡,她认为这会阻碍教师专业发展,使教师落入“文化相对主义”的窠臼。她认为在学校教学中,“私人知识”的建构与“公共知识”的彰显的界限必须加以认真的反思。这表明已经有相当一部分教师开始对课程意识进行深度反思。

由此可见,教师课程意识的提升,必须是在自我强烈的改进日常教育实践愿望的感召下,亲身选择与参与真实的改革,在行动中不断寻求理论的启发与帮助,从而逐渐建构起具有明显个人特点的舒尔曼所谓的学科教学知识。在这个过程中,逐渐突破自身的障碍。

有了观念层面对课程的多维度理解,下一步紧跟着的就可能是实践的改变。邝红军博士对于“认知取向”的课程和“行动取向”的课程的论述,为我们展开了一条如何从抽象到具体的实践路径。在活生生的教育实践中,每一个与学生相遇的时刻,都是教师的课程意识落地生根、转化为教育现实的时刻。这样的时刻,就如邝红军博士所讲的广东顺德启智学校梁敏仪校长和华南师范大学王志超教授合作开发的“人性化课程”那样,就是课程聚焦到每一个具体的学生身上的时刻。

人类生活中重要的不是普遍存在的东西,虽然关于普遍东西的知识常常是有趣的和有用的。然而,这样的知识逃脱不掉肤浅。人类生活中深刻的东西仅仅可以在独一无二的领域找到……一千张照片放在一起也不会等同于一个走着的、思想着的和希望着的人。

从课程意识到课程实践,就是从抽象到具体,从理论到实践的旅程。每一位教师都行走在这个旅程中,和学生们一起,和彼此一起。关于课程意识的“复杂对话”,让我们能够倾听彼此,相互理解,相互扶持,一起走向教育的希望之地。■

【参考文献】

[1](美)威廉·F.派纳,等.理解课程[M].张华等,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2](美)泰勒.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M]施良方,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

树立大局意识 加强沟通理解 篇4

离开单位近一年时间,脱离了纷繁复杂的事务性工作,跳出圈子看圈子,脱离现实看现实,冷眼观世界,感触良多。每每在泰国局势危急的时刻得到领导同事的关心和问候,我感觉非常的温暖和高兴,甚至有些自豪,我为有一个和谐的工作环境而深感荣幸,为工作中一些不尽人意的地方而深感惭愧和内疚。下面是我对和谐单位的认识和建设和谐单位的几点感悟,在此交流讨论,与大家共勉。

社会需要和谐、单位需要和谐、家庭需要和谐。单位和谐是成就伟大事业的沃土,和谐的单位能出政绩、出人才、成事业,能让外单位羡慕、让自己人自豪,在这样的单位工作能舒心惬意,体验工作的乐趣,提升人生的价值和幸福指数,而单位的和谐归根结底是人的和谐,人和谐了,关系融洽了,苦一点、累一点都能以苦为乐,人与物、人与财都能找到和谐的结合点。俗话说:人上一百,形形色色。由于人的知识结构有差异,人生阅历各不同,脾气性格各有特点,即使不上一百,也会形形色色,如何把形形色色的人拧成一股绳,从而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共建和谐单位呢?

一要加强个人修养,提高分析和处理问题的能力。每个人都要怀抱一颗平常心,眼光长远一点、心胸豁达一点,大气的看待他人、看待前途、看待个人利益,真正做到淡泊名利,大可不必为了一个优岗、一个先进、一些鸡毛蒜皮无伤大雅的小事闹得乌烟瘴气,遇到矛盾,多想想自己的不足,多听取和包容不同的意见,主动化解矛盾,超然一点,多一些理性思考,少一些主观感觉,在干具体的事务性工作的同时,多一些宏观考虑,既要有局部的利益,更要有全局的观念,既要承认“有人的地方就会有矛盾”的客观事实,更要看到任何矛盾的双方没有绝对的赢家和输家,如果不大度的去解决矛盾,最后只会是两败俱伤、得不偿失。同事之间,要多补台、不拆台,多帮助,不看笑话,不背后议论他人,遇事多沟通、多协调,就没有办不好的事。斤斤计较、眼高手低、心高气盛是成不了大事的。

二要讲政治守规矩,坚持按章办事。俗话说:“国有国法,家有家规”、“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一个单位,它也有办事的制度和规矩,下级服从上级,个人服从组织,局部服从全局,横向加强协调,它就是单位行为的准绳,每个人只有围绕这个准绳,按着制度和规矩去办事,才会避免矛盾,即使有了矛盾,才会有对照检查的标准,判断谁是谁非,从而自觉去改正,否则,只会各行其是,还自以为是对的,单位形不成合力,就更谈不上和谐了。

三要珍惜同事情谊,加强理解沟通。人生一世,一般来说,工作的单位不会很多,何况是“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能在一起共事,时间或长或短,都是一种缘分,我们应该倍加珍惜,生活上相互关心,工作上相互支持,“多栽花、少栽刺”,做到有事多协商,无事多联系,自觉摒弃一些“三个一群、五个一伙”的山头主义等不良倾向,以海纳百川的气量营造一种团结友爱的人际关系、和谐互助的工作氛围,给单位、给同事留下一个好的名声和口碑。人生苦短,把权力、名利看淡一点,追求个人理想没有错,还必须要有所追求,但在追求个人目标的同时,务必做到利己不要损人,俗话说得好“人抬人高,撤台垮台”,以健康的心态,看待和祝愿同事的进步与发展。

四要真心实意关心部属,脚踏实地办实事。我们单位,新的党组班子组建以来,在主要领导的带领下,非常关心干部职工的成长进步、非常关心干部职工的切身利益,想了很多办法,克服了很多困难,尽可能解决了干部职工的进步、待遇、福利等看得见摸得着的实际问题,这些大家都有目共睹,就不一一列举了,极大地调动了干部职工的工作激情,单位的凝集力、归属感明显增强。那么,作为解决了后顾之忧的我们,无论是“仍需努力”的新同志还是已经解决了个人问题的老同志,都不能有“船到码头车到站”的消极思想,不能只要组织照顾,不要组织纪律,更应该把领导的关心和照顾化作工作的动力,更好地干好本职工作。

对服务营销组合的理解 篇5

服务营销组合相对于传统的营销组合来说从传统的4p增加到了7p,这也更加符合了服务营销本身的特殊性。

(1)产品。服务产品所必须考虑的是提供服务的范围、服务质量、服务水平、品牌、保证以及售后服务等。服务产品的这些因素组合的差异相当大,例如一家供应数样菜肴的小餐馆和一家供应各色大餐的五星级大饭店的因素组合就存在着明显差异。

(2)定价。价格方面要考虑的因素包括:价格水平、折让和佣金、付款方式和信用。在区别一项服务和另一项服务时,价格是一种识别方式,顾客可从一项服务的价格感受到其价值的高低。而价格与质量间的相互关系,也是服务定价的重要考虑因素。

(3)渠道。服务提供者的所在地以及其地缘的便利性都是影响服务营销效益的重要因素。地缘的便利性不仅是指实体意义上的便利,还包括传导和接触的其他方式。所以分销渠道的类型及其涵盖的地区范围都与服务便利性密切相关。

(4)促销。促销包括广告、推销、销售促进、公共关系等各种市场营销沟通方式。

(5)人员。在服务企业担任生产或操作性角色的人员,在顾客看来其实就是服务产品的一部分,其贡献也和其他销售人员相同。大多数服务企业的特点是操作人员可能承担服务表现和服务销售的双重任务。因此,市场营销管理者必须和作业管理者协调合作。企业工作人员的任务极为重要,尤其是那些经营“高接触度”服务业务的企业,所以,营销管理者还必须重视雇员的挑选、培训、激励和控制。此外,对某些服务而言,顾客与顾客间的关系也应引起重视。因为某顾客对一项服务产品质量的认知,很可能要受到其他顾客的影响。

(6)有形展示。有形展示会影响消费者和顾客对于一家服务企业的评价。有形展示包含的因素有:实体环境(装潢、颜色、陈设、声音),服务提供时所需用的装备实体(比如汽车租赁公司所需要的汽车),以及其他实体性信息标志,如航空公司所使用的标识;干洗店将洗好的衣物加上“包装”等。

(7)过程。在服务企业,人员的行为很重要,而过程,即服务的传递过程也同样重要。表情愉悦、专注和关切的工作人员,可以减轻必须排队等待服务的顾客的不耐烦感,还可以平息技术上出问题时的怨言或不满。整个系统的运作政策和程序方法的采用、服务供应中器械化程度、员工决断权的适用范围、顾客参与服务操作过程的程度、咨询与服务的流动等,都是市场营销管理者需特别关注的问题。

对于大服务与务联网的认识与理解 篇6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推进,新兴的务联网的不断发展,引起了大服务的热潮。下面我就基于课上知识内容的学习与查阅的相关文献的学习,讲述一下我对于务联网与大服务的认识与理解。

一、务联网

1、务联网的概述

随着软件、硬件、资源、信息、人的虚拟化与服务化,下一代的Internet成为“服务的物联网”,即务联网。要想清晰地了解务联网这一概念,首先我们要清楚互联网、物联网以及云计算的概念。互联网是一个虚拟数字空间,实现了信息的互联互通以及资源共享;物联网是物理与数字空间,实现了物理世界与信息世界的互联互通与资源共享;而云计算作为当下的一个热词,相信大多数人或多或少都有些了解,云计算是指虚拟资源应用空间,实现了信息世界的资源提供与服务。当互联网与物联网走向应用、云计算从信息资源整合走向云服务进行服务化时,再将它们集成化,那么就是我们所说的务联网了,它是现实世界与虚拟世界的集成应用空间,面向大规模、个性化顾客服务需求,以集成服务网络支持现实世界顾客群体的应用与环境。

2、务联网的定义

务联网(IoS)最初是由欧盟在其FP7中提出的概念,被定义为“everything that is needed to use software applications is available as a service on Internet ,such as the software itself,tools to develop the software, platform(servers, storage and communication)to run the software”.也就是说,它是依托互联网实现的现实世界与虚拟世界的网络话应用服务形态和聚生态系统;以集成服务的形式支持网络环境下的现实服务的实现。如生产性商务服务、生活消费服务、社会服务、信息服务等。

3、务联网的特征

在务联网中,所有的服务、人、资源、物体均可通过网络访问之,各种服务均可结合网络提供之。务联网在云计算环境下,除了体现服务资源及服务系统的网络泛在化与虚拟化,还更多的强调以服务的形式支持软件服务与商务服务,体现服务价值、服务质量、服务信用、服务整合、服务个性化、服务泛在化等新特征。与此同时务联网支持各类服务参与者(顾客、提供者、使能者)间、多服务间进行基于网络的服务协作与交易。

务联网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多服务的互联形成网络之后,这个网络是自组织自演化的,适应动态变化的外部环境和客户需求。不存在一个中央式的控制机制,完全依赖于服务系统之间的自我协调、环境感知等机制。这很难,但目前服务生态系统的不足之处恰在于此。想象一个今年频繁发生的场景:机场因遭遇暴雨而导致航班大规模延误或取消,数千旅客滞留机场,却无法提供足够快速、足够恰当的服务。实际上,如果有一个链接空管局、航空公司、售票、机场、天气预报、地面交通、住宿等分散服务的IoS,而不是靠现在这样的人工处理,情况一定会改善很多。

务联网的外在特征是将分散在Internet和现实中的各类服务,可以是e-Service、人工服务、信息、各类资源等连接成网络,彼此之间形成互动,共同满足客户需求。一个典型代表是前段时间热炒的ifttt,通过事件驱动的机制将多个website连接起来。当然ifttt知识形成了一个链,尚未达到一个网络。

4、务联网与服务组合的区别

务联网与目前研究的服务组合的区别在于:服务组合更侧重于将离散的web服务按特定流程组织在一起,形成大粒度的服务;务联网则站在更高水平的层面,将多个服务系统连成服务的网络,实际上得到一个服务系统集合的系统。

二、大服务

1、从大数据到大服务

随着云时代的来临,大数据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大数据是指大规模海量复杂数据。大数据具有4V特征,分别是海量数据规模、快速处理、多样数据类型和巨大数据价值。其研究方向主要是分布式数据存储与处理,数据挖掘与商务智能,物联网与CPS以及云计算与服务平台。通过多这些研究方向的一步步深入,将会进入海量业务处理,为了解决这种海量业务处理,顺其而然的滋生了大服务这一概念,即解决大数据关联的大规模复杂业务的服务系统。

2、大服务的概念与特征

大服务是有跨现实世界与数字世界、跨领域、跨区域、跨网络的服务经过聚合与协同而形成的生态系统。它是基于大数据蕴含规律,产生各种智能业务服务;它构成了一个复杂服务生态系统或务联网,同时它用于解决企业或社会中大数据关联业务处理与业务应用问题。

大服务的基本特征包括六个方面:大规模性、复杂性、跨域性、聚合性、客户定制性和价值性。主要体现为大数据环境下应用业务服务有来自不同服务系统或跨网跨域的服务经多次聚合动态构成,且服务系统面向大规模顾客个性化需求、个性化定制服务,同时追求服务各方的价值最大化和价值知觉过程。

三、大服务或务联网的研究问题与技术体系

大服务相关科学理论方法主要包括:服务网络理论、服务系统理论、服务模型理论、服务价值理论、服务创新模式、服务系统设计、服务系统运行、跨域服务信用和服务安全可靠。

大服务/务联网的技术体系如下图所示:

服务意识的理解 篇7

经历数百年的发展, 设计已慢慢从物质的实体设计领域扩展到了精神的非物质设计领域, 服务设计的出现正是这一趋势发展的必然产物。服务设计中一个重要的、特殊的领域就是公共服务设计。公共服务设计是指能够满足公民生活、生存与发展的某种直接需要, 并且能够让公民受益或享受的服务设计。公共服务设计在国内外都是全新的设计领域, 就目前的中国而言, 虽说政府等有关部分正在大力促进基础公共服务设施的完善, 但这并不是真正的、完整的公共服务设计, 充其量只能说是公共服务设计的前提和组成部分。

学生是一个国家未来发展的主要人才资源, 学校的学习环境、服务环境的质量在宏观上影响着学生的成长。优秀的校园公共服务设计一方面可以为学生提供便捷的服务, 另一方面可以对学生世界观、价值观的形成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 对校园文明建设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但是, 国内大部分校园的公共服务系统的建设都不完善, 校园公共服务设计在中国属于前沿理念, 对其概念、分类、应用及设计流程、方法等方面的学术研究几乎是空白。在以往的校园公共服务系统的建设过程中, 人们往往将注意力过多的集中在建筑规划、基础设施规划等方面, 而忽略了公众日常生活日益多样化的需求, 忽略了校园公共服务设计与公众主流价值观之间的联系和相互作用。这些因素都是当今校园公共服务设计缺失的原因。

二、发展校园公共服务设计的必要性

A.优秀的校园公共服务设计不仅能够为公众的日常生活提供优质的服务, 更能将服务设计的某些理念, 如低碳环保、可持续等通过服务传递给公众, 逐步影响公众的世界观和价值观, 帮助完善提高校园公共文明的建设。

B.校园公共服务设计缺乏整体的、系统的设计概念、方法和原则等, 公众对校园公共服务设计的理解一直还停留在公共设计设施的建设、公共环境的改善等小范围的概念之上。

C.国内整体设计环境的不成熟直接影响了校园公共服务系统建设者, 使他们缺乏公共服务设计的意识。由于“公共服务设计”近几年才逐渐被人们所关注, 国内对公共服务设计的研究也只是刚刚起步, 缺乏相对领域的研究和探讨, 因此, 针对校园公共服务设计的相关领域的研究在国内属于前沿探索性研究。

三、校园公共服务设计概念的理解

1. 校园公共服务的类型

从宏观范畴来讲, 校园公共服务主要分为校园基本公共服务和校园非基本公共服务两种类型。

(1) 校园基本公共服务

校园基本公共服务是校园公共服务最基础的组成部分, 其目的是为了满足在校公众最基本、最迫切及最必须的需求, 服务的提供主体是校方公共管理部门。比如:学校户籍管理服务、学生工作管理服务、图书馆服务等, 都属于校园基本公共服务的范畴。

(2) 校园非基本公共服务

随着时代的发展, 社会生活、校园生活都逐渐呈现多元化的趋势, 因此, 校园公共服务的提供主体和供给方式也发生了显著的变化, 日益丰富起来。学校公共管理部门之外的一些公共的或非公共性质的组织也在为校园生活提供多种多样的公共服务。例如, 现在校园里队伍庞大的志愿者团队在应对自然灾害、社会风险和个体困难 (比如某位同学或教职工等了白血病) 等方面, 通过各种宣传方式积极筹措资金、救助特定对象, 无偿的提供者爱的公共服务。这些在校园基本公共服务的基础之上衍生出来的, 由各种组织机构公共提供的, 满足学校公众更深层次的需求的服务就是校园非基本公共服务设计。

2. 校园公共服务设计的概念 (1) 服务设计的概念

“服务设计”是“产品设计”的延伸和拓展, 它以产品为基础, 以用户价值为核心, 其目的是为用户提供合理的服务。消费者购买产品的最终目的并非得到实体的产品本身, 而是为了获得产品提供的服务[1]。时至今日, 服务设计甚至已经可以脱离产品设计本身而成为一个相对独立的设计类别。

国际设计研究协会给服务设计下的定义是:“服务设计从客户的角度来设置服务, 其目的是确保服务界面。从用户的角度来讲, 包括有用、可用以及好用;从服务提供者来讲, 包括有效、高效以及与众不同”[2]。

(2) 公共服务的概念

目前, 对公共服务的界定基本上可分为两类:

一是基于物品性质界定的公共服务。法国公法学派代表莱昂·狄骥在其1912年所发表的《宪法学教程》一书中首次提出“公共服务”这一概念。他认为:“任何引起与社会团结的实现与促进不可分割, 而必须由政府来加以规范和控制的活动, 就是一项公共服务, 只要它具有除非通过政府干预, 否则便不能得到保障的特征”[3]。随着认知的深入, 公共经济学家于1954年明确提出了“公共物品”的定义, 这一定义极深的影响了西方传统公共服务的理论, 造就了学者按照物品特性来解释公共服务设计的逻辑的形成。因此, “公共服务”和“公共产品”被看作是可以等同、互换的概念。

二是基于行为方式界定的公共服务。这一方法是从公共行政和公共管理的角度来界定公共服务的。在公共行政和公共管理理论中, 所有涉及公共利益的服务事务都可被称为公共服务。这一定义方式突出了政府的作用, 将提供公共服务视作为政府的最基本职能。

(3) 校园公共服务设计的概念

校园公共服务设计概念的提出是建立在服务设计和公共服务这两个概念的基础之上的。通过前文可以知道, 对于不同学科的研究人员来讲, 每一个概念都会有不同的诠释, 每个学科的人都会基于自己学科本身的特点来为这个概念做出相应的解释。因为国内外学术界并没有关于公共服务设计的概念解释, 也没有前辈对校园公共服务设计作相关研究或解释, 因此, 笔者就在自己理解的基础上, 首次提出“校园公共服务设计”这个概念, 并尝试对其做出相应的概念界定。

笔者认为, 校园公共服务设计指的是以校园公共部门为代表的各种组织机构, 通过对服务及服务流程的规划和设计, 为校园公众提供更高质量的服务, 并改善公众的使用体验。校园公共服务设计根据营利与否也可划分为“商业性服务设计”与“非商业性服务设计”两大类。

校园公共服务设计与校园公共管理部门的管理、操作以及各个学校不同的人文、气候经济环境密切相关。比如, 江南大学有空调租赁服务, 是因为江大地处江南, 夏季气温较高, 而且, 这里的经济条件较之内地也比较发达, 生活水平比较高, 综合各方面的因素, 这种空调租赁服务才能在江大成功展开。试想, 如若把这项服务原封不动的挪用到吉林大学, 肯定不会获得成功。

参考文献

[1]余森林.产品可持续设计的类型及其价值[J].包装学报.2010 (3) .

[2]罗仕鉴朱上上著.服务设计[M].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6 (P17) .

服务意识的理解 篇8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领导权

中图分类号: B811.02

自法国拿破仑时代的一位启蒙思想家德•特拉西首次使用“意识形态”概念,并将其界定为“关于观念的科学”以来,关于意识形态的多重涵义不断被多位东西方思想家所提出,马克思恩格斯通过对他们给出的理解加以分析和发展,《德意志意识形态》体现出马恩关于意识形态概念的一些初步探究,下面就从概念入手深入探讨关于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任务及意义。

1 马克思恩格斯对意识形态概念的理解

1.1 作为虚假的观念体系

在 《德意志意识形态》的序言中,马克思说:“人们迄今总是为自己造出关于自己本身、关于自己是何物或应当成为何物的种种虚假观念。”在这段话中,已经表达出意识形态本质上是“虚假的观念”。后来恩格斯指出:“意识形态是由所谓的思想家有意识地、但是以虚假的意识完成的过程。推动他的真正动力始终是他所不知道的,否则这就不是意识形态的过程了。”在恩格斯看来,意识形态之所以是虚假的,是因为它仅从思想动机去探讨社會历史的动力,即用观念形态的东西去解释历史,不能揭示出历史活动的真正动力。这样就颠倒了存在和意识的关系,理论和现实的关系。

1.2 作为统治阶级的思想体系

在此说明意识形态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说:“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一时代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这就是说,一个阶级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力量,同时也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精神力量。支配着物质生产资料的阶级,同时也支配着精神生产资料,因此,那些没有精神生产资料的人的思想,一般地是隶属于这个阶级的。”所以那些控制了经济的生产和分配的人也控制着思想的生产和分配。在阶级社会中,先进阶级推翻了落后阶级并取得政权,为了实现本阶级利益和巩固其政权,必须将自己阶级的意识形态灌输给其他阶级和广大的社会成员,并使其成为全社会的共同利益、共同意志以及共同信念。占统治地位的思想是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关系在观念上的表现。

1.3 作为革命阶级的阶级意识

作为革命阶级的阶级意识,是每一个领导革命的阶级借以团结、发动群众的思想观念及口号,意识形态又必定是每一次革命得以成功的舆论基础和革命动力。马克思写到:“每一个企图取代旧统治阶级的新阶级,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不得不把自己的利益说成是社会全体成员的共同利益”,也就是“赋予自己的思想以普遍性的形式,把它们描绘成唯一合乎理性的、有普遍意义的思想”。所以,无产阶级革命和其他阶级革命的区别在于它的阶级利益确实是人类根本利益的体现。马克思要与各种错误观念、思潮作斗争,不是单纯的否定旧世界中的一切,而是批判地继承旧世界中的合理因素,使社会不断前进。

张秀琴认为:在阶级社会中意识形态具有了阶级性和虚假性——即作为‘阶级社会维护意识’而存在,但只有通过实践的共产主义运动才能摆脱。这个定义比较接近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意识形态的本源理解,我认为意识形态有其产生的时代根源,作为统治和巩固阶级统治的工具之一具有阶级性和虚假性,灌输给人民并潜移默化的接受、服从,是维护现行经济关系和经济统治的补充。下面就进一步探讨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任务及其意义。

2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任务及其理论与现实意义 

马克思主义作为科学的理论体系本身应该是革命批判功能和建设维护功能的有机统一。“批判旧世界,建设新世界”是马克思主义的题中之义,所以要在批判旧世界的现实社会和意识形态基础上建设一种进步的新世界的社会和意识形态,以完成旧世界向新世界的过渡。

2.1 对阶级社会的意识形态的批判

2.1.1 批判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颠倒性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以德意志意识形态为例,分析了作为虚假的观念体系的意识形态。由于德意志意识形态真正的思想基础是黑格尔的唯心哲学,“它谈到的全部问题终究是在一定的哲学体系即黑格尔体系的基地上产生的”,其出发点是“现实的宗教和真正的神学”。德国意识形态学家从唯心史观出发,根本颠倒了存在与意识的关系,从幻想的观念出发,真实的阶级剥削与压迫的现实被代表人类一般本性的理论所掩盖,代表特殊阶级利益的伦理价值具有了普遍性和合法性。马克思对于这种颠倒性的批判有助于使人们认识到任何问题都根源于经济生产及经济关系,这为批判阶级社会的现实提供了前提。

2.1.2 批判阶级社会中的现实问题

在阶级社会中,被统治阶级迫于生存而甘愿接受被剥削,普遍认同感只会使生活越来越艰难。马克思使人们认识到阶级社会的现实,从物质生活的矛盾中、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现存冲突中去解释。“发展着自己的物质生产和物质交往的人们,在改变自己的这个现实的同时也改变着自己的思维和思维的产物。不是意识决定生活,而是生活决定意识。”但在资本主义社会中是用纯粹物的形式和普遍的虚假的意识形态掩盖了两个阶级之间真实的劳动关系和资本主义社会的实质。因此,资本主义意识形态不是真实体现资本主义社会的现实,只改变意识形态是不够的,还要批判和改变社会的现实,进而争取解放的革命实践。

2.1.3 批判普世价值论

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社会政治制度虽然相对于封建主义政治制度来说是一种历史的进步,但它所宣扬的民主与共和却只是一种伪善的、奴役人民的政治工具。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就是要揭露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实质,从而摆脱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对社会主义国家的影响。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资本主义国家为了争取更多利益而采取政治和文化手段在全世界范围内扩张资本主义国家的普遍价值观,全球化越来越具有明显的意识形态性。如丹尼尔•贝尔在《意识形态的终结》中强调美国社会的独特性,其实质是宣扬西方尤其是美国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使社会主义国家实现“西化”,鼓吹西方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永恒性。

2.2 对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意识形态的建设

2.2.1 意识形态领导权的重要性

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曾经指出:“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3]马克思强调了理论对于群众实践活动的指导意义,群众只有真正掌握了科学的理论,才能指导其社会实践。列宁在强调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的同时,也强调了无产阶级夺取意识形态的领导权问题,葛兰西也认为,“夺取思想文化领域的领导权,是无产阶级取得革命胜利的根本。”因此,中国共产党要始终紧握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领导权,坚持社会主义方向,不断增强用马克思主义引领社会思想观念的能力。

2.2.2 意识形态建设最终靠实践

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指出:“革命之所以必需,不仅是因为没有任何其他的办法能够推翻统治阶级,而且还因为推翻统治阶级的那个阶级,只有在革命中才能抛掉自己身上的一切陈旧的肮脏东西,才能成为社会的新基础。”马克思对于无产阶级的思想观念和自觉意识一般称之为“共产主义意识”,强调只有无产阶级争取解放的斗争才是彻底批判意识形态、实现意识形态超越的革命实践力量。所以他把自己的理论工作看作是为无产阶级的革命实践提供“精神武器”的努力。

2.2.3 对人类文明成果的继承与创新

当中國面临亡国的局势时,林语堂直言:“现在面临的问题,不是我们能否拯救旧文化,而是旧文化能否拯救我们。我们在遭受外界侵略时只有保存自身,才谈得上保存自己的旧文化。”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出现使我们面临马克思主义怎样才能在保持民族优秀文化的基础上救中国。由于中国具有浓厚的传统文化底蕴,所以面临着中国传统和当代文化的平稳对接问题,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相互借鉴和融合的问题以及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变的问题。“每一种意识形态都是在一定阶级利益和意志的支配下,人们对以往文化传统进行吸收和处理的产物。”江泽民指出:“国家要独立,不仅政治上、经济上要独立,思想文化上也要独立。”

2.2.4 建设具有本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

我国多位领导人都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和实践进行了不懈的探索,并总结出优秀的经验成果——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核心组成部分,也是我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

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再次强调“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进一步阐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涵、建设原则和要求。我国要在意识形态领域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结合我国的具体国情,按照我国建设和发展的客观规律,保持自身特质下的自主创新,科学、客观的认识中国和改造中国,把我国建设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国家并且构建社会主义的和谐社会。

 参考文献: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

马克思思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张秀琴.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的当代阐释[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

周穗明.20世纪西方新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M].北京:学习出版社,2004.

杨河.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理论与实践[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3.

林语堂.中国人[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

周宏.理解与批判[M].上海三联书店,2003.

江泽民.江泽民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9.[ZK)]

服务意识与服务礼仪的培训 篇9

网吧是服务性行业,从老板、经理到主管、网管、收银员、服务员以及保洁员等,在顾客面前,都充当同样一个角色——“服务人员”。不容忽视,在服务行业,秉承的工作作风依旧是——顾客至上,顾客永远是对的!

服务是网吧向客人出售的特殊商品,既是商品,就会同其他产品一样具有检验其品质优劣的标准,这个标准就称之为质量,即服务质量。网吧服务质量的好坏要取决于员工服务意识的认知程度,网吧全体员工必须树立高度的“顾客”意识,顾客是网吧徐荣辉真正的“老板”,“顾客至上”应是网吧必须遵循的宗旨,这个概念必须体现在员工的服务工作中,形成(作者:徐荣辉)一种服务意识,这种意识就是网吧员工以顾客为核心开展工作,以满足顾客需求,让顾客满意为标准,时刻准备为顾客提供优质服务的一种意识。

引用酒店管理学概念,服务就是SERVICE(本意亦是服务),:

S-Smile(微笑):其含义是服务员应该对每一位顾客提供微笑服务。

E-Excellent(出色):其含义是服务员应将每一个服务程序,每一个微小服务工作都做得很出色。

R-Ready(准备好):其含义是服务员应该随时准备好为顾客服务。

V-Viewing(看待):其含义是服务员应该将每一位顾客看作是需要提供优质服务的贵宾。I-Inviting(邀请):其含义是服务员在每一次接待服务结束时,都应该显示出诚意和敬意,主动邀请顾客再次光临。

C-Creating(创造):其含义是每一位服务员应该想方设法精心创造出使顾客能享受其热情服务的氛围。

E-Eye(眼光):其含义是每一位服务员始终应该以热情友好的眼光关注顾客,适应顾客心理,预测顾客要求,及时提供有效的服务,使顾客时刻感受到服务员在关心自己。

服务意识,是对网吧全体工作人员的职责、义务、规范、标准、要求的认识,要求服务员时刻保持客人在我心中的真诚感。

服务礼仪培训应包含以下方面(细节):

1、服装、仪容的标准;

2、言谈举止的标准;

3、站姿、坐姿礼仪;

4、顾客进门要微笑示意或者说“您好”;

5、顾客下机时提醒结帐及携带随身物品;

6、顾客离开时目送或者说“欢迎再次光临”;

7、顾客有需求时应走近询问,并耐心讲解;

8、不可以对顾客说“我不知道”、“不是我负责”等言语;

9、不可以长时间与顾客聊天或者站在顾客身后;

10、顾客网上聊天、进电子邮箱、网上银行等应主动回避;

11、对于故意刁难的顾客,要耐心开导,化解事态;

12、委婉拒绝顾客的不正当要求(要求看A片进色情网站等)并做好解释;

13、清扫卫生时如需要顾客让位应有礼貌地小声提示顾客;

服务意识的理解 篇10

2.入党积极分子如何践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1.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人民谋利益是共产党人的最高准则,也是工人阶级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中国共产党从诞生的那天起,就确立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江泽民同志在建党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我们党要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就是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必须坚持把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归宿、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在社会不断发展进步的基础上,使人民群众不断获得切实的经济、政治、文化利益。”这一论述是对我们党八十年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经验的深刻总结,也深刻揭示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的科学内涵。我们党一直坚持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全党的行动准则,历来以是否符合人民的利益作为制定和衡量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尺度,坚持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和需要出发。

2.主动关心帮助身边有困难的同学,在利益面前,先人后己,先公后私,凡事不可斤斤计较;学校里因其特殊的环境,所以我们接触到的都是学生多一些,所以要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应用到全心全意为同学们服务,为老师服务上;关心爱护我们身边的我每一个人;必须树立远大的共产主义理想,坚定实现共产主义的信念;革命和建设事业成功的前提是人民的团结,要团结就要有共同的理想和信念。

备课中的服务意识 篇11

关键词:高中课堂教学 备课 中学生 服务

新时代的教师要想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必须树立一种服务意识。家长把自己的子女送到学校来,委托学校和老师对子女进行教育,学校和老师接受了家长的委托,就必须完成教育学生的职责。新课程标准也明确提出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而几乎所有科学的教育理论和最近实施的新课程改革也都要求学校和教师要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着力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主体性素质。可见,树立教育的服务意识势在必行。那么,教师在备课中应如何树立服务意识呢?我认为应该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一、在备课观念上,要树立“互动生成”的备课观,为了学生备课。

教师在备课时,要创造性的工作,把“过程和方法,情感、態度和价值观”也考虑进去,设计出符合新理念的方案,并在实施中,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中达到三维目标。新课程理论指出:教学的本质是交往,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对教学而言,交往意味着参与,意味着对话,即学生与教材的对话,与教师的对话;对学生而言,交往意味着心态的开放,主体的凸现,创造性的解放;对教师而言,交往意味着教师角色将由主角转向平等中的首席,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向学生发展的促进者;教师上课不再是“执行教案者”,而是和学生一起分享理解的“互动生成者”。因此,教师要树立“互动生成”的备课观。教师的备课,要努力为学生营造交往的平台,具体地说:一是能让学生全面参与学习;二是能让学生有效的合作学习;三是能让学生主动探索学习过程;四是要能关注学习的积极评价。

二、在备课内容上,眼里要有学生,围着学生备课。

教师的备课内容要与学生实际相联系,特别是要与学生的学习状态和日常生活相结合,要关注学生的生活历程,了解学生的生活经验,课前向学生了解他们的知识储备、可能产生的困难和障碍、优中差生的学习差异、了解学生对教学方法的意见,了解学生中的热点问题,了解学生的个性品质差异等等。备课的内容、选择使用的教法与学法都要注意符合学生的认知心理,注意从学生的角度去设计课堂活动,教法与学法的选择使用要能激励学生主动有效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使他们真正成为课堂上能动的学习主体。

三、在备课材料上,学生要成为搜集资源的主体,让学生参与备课。

新课改背景下,课堂教学的目标是人的全面发展,而人的发展离不开资源的占有。所以教师要认真挖掘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材料。什么是教学资源?教师、学生与教学相关的人员、教材、相关媒体、时间、空间等都可以成为教学资源,关键是我们要具备一双“会发现的眼睛”。学生不仅可以成为教学资源之一,而且可以成为搜集资源的主体之一。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网络、图书室、广播、电视、电影、书报、杂志等资源搜集资料,还可以进行调查、参观、实验、访问等实践活动获得第一手材料,成为学习的主体。

备课我认为不仅应该有教师的参与,还应该有学生的参与。在师师、师生、生生的互动中,必然会撞击出智慧的火花,留下“真实的缺憾”。这些不可多得的宝贵的资源交流,激发我们对一系列问题进行深入思考和细致分析,进行案例分析,进而面对现实中的真实问题时,能随时提取移植,做到举一反三。

四、备课中的课堂设计要从学生的角度想问题,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

课堂设计要从学生的角度想问题,整体设计应有戏剧性,教学方法设计要有多样性,而且要加强人情味与幽默感,尽可能多的开展学习竞赛,让学生参与、体验、探究,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并根据目标给学生选择恰当的学习方式(既要考虑认知、情感方面的规律,又要考虑现实的可行性)

有效的学习活动不能单纯依赖讲解与传授,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也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课堂设计应为学生创设许多多角度、多方式思考问题的空间。对于学生自己能学会的,要引导学生学 ;对于学生难以理解或不易接受的,要指导学生学;对于学生独立学习有困难的,要小组合作学。

五、备课的升华是教学反思。反思也必须围绕着学生。

上完课之后,我认为至少要反思以下几个问题:

1.根据国家课程标准,此教学内容教学后学生应该有哪些收获?

2.此课的设计重点是什么?有哪些特色?是否与学生的收获吻合?

3.学生的思维是否连贯?是否能一气呵成?

4.学生主要学习方式是什么?是否多样化?趣味性如何?可接受性如何?

5.是否给学生的发展留有时间与空间?

6.是否给学生的课后自主学习留下了空间和必要的引导?

而这些问题,都是要围绕学生展开的。

备课是教学中一个永恒的话题,但在新课程改革的条件下,随着教师角色的转变和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备课的性质、功能、方法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全面发展备课”“为了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备课”“为了学生的健康成长备课”的理念不会变。每一位教师必须在备课中树立服务意识,并为此在教学中进行任重道远的实践与探索。

参考文献:

1、《现代教学论发展》,钟启泉译,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年

2、《课堂学习理论》,李维,贵州人民出版社,1999年

3、《思维科学简论》,田运,北京工业学院出版社,2004年

上一篇:夜已深作文下一篇:基础武装部职责 武装部长工作职责 武装部副部长 武装干事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