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建设工作总结

2024-05-13

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建设工作总结(共9篇)

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建设工作总结 篇1

汽车运用与维修示范专业建设工作总结

广西桂东机电工程学校

学校始终坚持“以服务为宗旨,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方向,在“内强管理,外塑形象,融入社会,服务经济”取得阶段性丰硕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推进课程改革,强化技能训练”的新要求。学校办学效益越来越明显,赢得了社会广泛赞誉。学校的异地重建和即将面临的搬迁,又给我们学校带来了新的生机、新的希望。

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是我校开办最早的专业,学校十分重视该专业建设。近几年来,紧贴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围绕培养目标的实现,从教学设施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教材建设、教学管理和改革方面制订了专业建设规划和实施计划。特别是2007年获评为自治区级示范专业以来,学校一方面调整原有实施性教学计划,另一方面,进一步加大了该专业的建设,投入数百万元,添置有关设备,以确保专业教学实训所需。并能根据社会调研和毕业生生信息及时调整教学要求、课程设置,使本专业始终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一、硬件建设已具规模,实训实习条件改善显著

从2007年开始,我校开始筹划建设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实训基地,特别是自治区教育厅颁布的《广西中等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指导标准(试行)》出台以后,我校进一步加大了实训基地建设的力度,投入更多资金,在硬件建设方面已投入了大量的经费,采购和添置了必需的有一定超前性的设备。到目前为止已累计投入150万元以上,建成了多个专业实训室,如: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实训室、汽车电气设备构造与维修实训室、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实训室、整车维修实训车间、摩托车构造与维修实训室、汽车维修工具房等。各专业实训室设备先进,配置合理,工位充足,能满足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及学校相关专业学生实验实训需要,各类实验实训的开出率达100%。

除能充分满足校内学生的技能教学、技能训练的需要外,学校还积极承担周边县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城镇下岗失业人员培训的任务,以及接收周边其它兄弟学校同类专业学生技能训练及专业教师技能提升培训,如2009年为地方培训农民工汽车摩托车驾驶员、汽车摩托车维修人员达400多人次,为促进地方经济发展作出了较大的贡献。

二、“双师型”队伍建设措施有力,教师教育教学水平提高明显 建设一支骨干教师、“双师型”和学习型教师队伍,尤其是“双师型”教师队伍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也是职业学校师资队伍建设的重中之重。为此,我校十分重视“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在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方面,我们主要采取了如下措施:

一是提高学历,强化教师自身素质,我校要求和鼓励教师在本科基础上参加在职硕士研究生进修。目前,15名专业课理论教师和1名实习指导教师均具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其中2名硕士在读。

二是充分发挥教学团队的作用,通过实施“青蓝工程”、“师徒结对”,让每一位教龄不足5年尤其是刚参加工作的年轻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得到“师傅”的具体指导和帮助,有计划地进行锻炼,不断提高业务水平,多位年轻教师已经成为学校新秀。同时,在我校举办的校内技能比赛项目以及参加自治区技能比赛项目中,要求每一个比赛项目都组成一个指导教师团队,既能充分指导参赛学生,也使教师之间能互相促进、相互提高,既提高了专业教师的实践操作能力,也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指导能力。

三是加大继续教育力度,更新教师的教育理念。2007年我校派出了刘子荣老师参加国家级骨干教师培训,2008年派出蒙杰荣、陈品源、余承昌三位教师参加自治区级骨干教师培训,2009年派出陆桂华、吴德忠二位教师参加自治区级骨干教师培训,有效地更新专业教师的专业知识,更重要的是,通过外派学习,大大地拓宽了专业教师的视野,更新专业教师的教育教学理论,使教师掌握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与新方法。

四是组织专业教师参加专业技能培训和考证,并取得高技能等级证书,为许多专业教师成为“双师型”教师奠定了基础。学校在这项工作上有专门的奖励措施,对取得高技能专业等级证书的教师,除报销相关费用外,还给予一定的一次性资金奖励,并将对“双师型”这一项的要求纳入了教师职称评聘,专业学科带头人评选的必备条件。

五是采取扎实有效的措施加强校本培训。我校对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的教师校本培训内容重点突出,针对性强,培训效果明显。由汽车教研室具体负责,教务科督查,对专业教师进行汽车维修前沿技术、现代教育技术等的校本培训。

六是顶岗实践,零距离接触企业,积累实际工作经历,提高实践教学能力。我校制订了教师到企业顶岗实践制度,规定专业教师平均每两年到与专业相关的企业或有关岗位锻炼1个月。我校刘子荣、何艳锋、陆桂华等几位老师还经常利用课余时间主动到周边汽修企业进行技术指导,协助企业解决技术难题。

七是以课题研究为载体,提高教师的教科研能力。学校规定骨干教师、“双师型”教师必须参与课题研究,撰写有关的教育教学论文。近三年来,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的教师大部分参加了有关课题研究,学校在2007还获得了自治区教育厅二级教改立项项目《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教学质量体系构建与实施》。三年来,专业专任教师撰写了30多篇有一定质量的教育教学论文,其中20篇以上在市以上评比中获奖或刊物发表。

由于措施到位,管理力度加大,我校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已建成一支适应本专业教育教学需要的专任教师队伍。教师创新、创优意识强,教学水平高,能胜任理论实践一体教学。现本专业专任专业理论课教师15人,全部具有本科学历,本科达标率100%,其中1人取得研究生学历;现有中级、高级职称依次为7人和5人,“双师型”比例达到83%。

本专业专任专业实习指导教师8人,均为中专以上学历,具有中级以上的职业资格证。

三、加大教育教学改革力度,办学质量逐年提高

中等职业学校办学已经早早地融入社会、带有很浓的市场化特征,办学质量高低直接决定中等职业学校生存与发展、萎缩与倒退。我校十分重视教育教学改革。

我校在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积极推行课程改革,打破以学科为中心的课程结构,构建以就业为导向的专业课程体系;及时更新专业课程内容,补充与生产一线同步的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方法等内容。在教材内容和案例上,能体现学生主体,能力本位的教学思想。在教学过程中以理论实践一体化为主要手段,以任务驱动等“任务单引领”为主要做法。特别在德育中强化就业指导和创业教育,重视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文化课内容及要求能够做到适度,够用、实用。在教学模式方面,我校积极推进理论实践一体化的现场教学,注重加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的整合,以基于工作过程的典型工作任务来开展教学。理论实践一体的教学是我校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的特色。

在课程评价方面,已建立起以课程目标为依据,评价主体多元和方式多样化的评价体系,运作效果也比较明显。

我校十分重视教学质量监控,能把教学质量监控制度化,学校教学质量监控制度齐全,建立有严格的《教学过程质量评价监控程序》。教学过程中收集教学信息完整,反馈及时,措施得力,效果好。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教师能定期开展社会和毕业生跟踪调研,积极了解地方企业、两广地区对本专业的岗位需求情况,分析岗位职业技能要求,及时反馈到教学改革实践中,有效调控教学。

近几年来,学校积极探索“以赛促学、以赛促教”的教学模式,并取得了良好的这教学效果。我校已连续举办了四届校内技能比赛,从2008年开始,每年都组队参加自治区教育厅主办的技能比赛,多次取得三等奖以上的好成绩。

改革使我校迎来了教育教学的新局面,改革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开展顶岗实习,让学生走进企业,了解企业,得到锻炼,提高自身的技能水平,为今后走向社会,走向就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因此,多年来我校毕业生就业质量不断提高,毕业生深受用人单位好评。近两年我校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共毕业190人。其中:2009年我校汽车运用与维修毕业生人数为59人,当就业率为100%,对口就业率为100%;2010年毕业生131人,当就业率为100%、对口就业率为100%。

四、彰显专业特色与创新,示范专业建设闪耀亮点 在近几年的办学实践中,特别是在汽车运用与维修示范专业建设中我们不断探索,不断实践,使本专业有了一定的特色与创新,具体表现在:

(一)产教研结合,促进专业发展

我校产教研结合的指导思想是:一是明确办学方向,立足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二是实行产教结合、校企合作,创新办学模式;三是构建应用型教育体系,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积极开展教研、科研活动;四是发挥我校优势,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人才和技术支持;五是加强教学研究,促进师资队伍建设。

我校从2007年开始,依托强大的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实训基地,主动适应地方经济建设的需要,充分发挥学校人才、技术、教学科研的优势,实践教学、实习、生产相结合,实现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同步增长。利用我校的自身的专业优势,解决了我校办公车辆、教学车辆、我校下属桂通驾校教练车辆的维护、维修及保养工作;为外来车辆提供维修服务;为地方企业提供技术服务等等。我们认为,实行产教研结合是推进中等职业教育与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近年来我校的实践证明,产教研结合把我校职业教育与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紧密的联系在一起,是一条实现良性互动,形成“双赢”局面的成功之路。把职业教育的发展纳入当地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的总体规划,从根本上为产教研结合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促进职业教育很好地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是职业教育实现产教结合的出发点和归宿。通过产教研结合,为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培养了一大批懂经营、善管理、有技术的有用人才。

(二)顶岗实践

为了适应职业教育发展的需要,职业学校需要建设一支“双师型”教师队伍。如何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我们认为选派专业教师进企业顶岗实践是行之有效的办法这一,也是专业建设在培养师资方面的一大特色。作为职业学校要不断增加专业教师中具有企业工作经历的教师比例,安排专业教师到企业顶岗实践,积累实际工作经历,提升实际操作技能,提高实践教学能力。要重视教师的职业道德、工作学习经历和科技开发服务能力,引导教师为企业和社会服务。这样,从长远发展来看,职业学校真正让自己的老师动起来,让老师的顶岗实践成为硬性要求,成为常态,通过顶岗实践,从而实现学校教学与社会实际的良性互动。

我校根据自治区有关文件精神,在近三年连续选派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教师进企业顶岗实践。为了提高顶岗实习的有效性,学校制订了考勤、考核和奖惩等一系列的管理。

通过在企业顶岗实践,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的教师进一步贴近了社会生产、管理、经营的第一线,更多地亲身体验与感受了企业运行的实际情况,了解了本专业对口或相近的专业领域中近期发展起来的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技能,增加了教师的专业感性认识,以此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与进步,促进了学校教学与社会实践的紧密结合,促进了学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深化,为进一步做好学校专业教学与行业、企业需求的对接,努力提高培养人才的质量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回顾过去,放眼未来。我校汽车运用与维修示范专业建设,已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还存在不少差距与不足。需补充新款式、新工艺、新技术的相应设备,以增强学生动手操作的适用性、实用性。同时教师的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对生产服务一线的经营管理、技术工艺了解不足,专业技能和实践教学能力有待提高。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进一步加强该专业建设,不断采取措施。一是进一步进行社会调研,根据行业、企业的生产岗位、技术标准、道德标准改革课程内容和教学模式。

二是进一步加强专任专业教师的综合能力,特别是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三是进一步增加新设备,加大学生的专业技能训练。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水平,力争通过强化训练有部分学生达到高级技能、技师水平。

四是继续加强校企合作,提高校企合作的规模与层次。五是进一步加强产教研结合,加大汽修市场产业化研究与实践。

广西桂东机电工程学校 2010年9月10日

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建设工作总结 篇2

我校汽修专业在专业建设上立足长远、科学发展。坚持“高标准、精品型和全专业链”的专业建设目标, 在专业实训基地建设上始终坚持“合理性、先进性、示范性”原则, 着力打造专业品牌。

首先, 专业发展历经了“起步、调整、充实”的创业阶段。从1999年开始, 学校对原有的机电专业、制冷专业、电器维修专业进行了调整。经过充分的市场调研与论证, 于2001年正式开办了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2001年末, 我校与德国巴伐利亚州上法兰肯区手工业协会 (HWK) 合作, 签订了中德合作培养汽车运用与维修人才的协议。德国合作方在实验实训设备上给予我校极大的支持, 赠送了奥迪A3和宝马E46 316ti轿车各一辆, 以及汽修专业的各类教学资料。该项目也得到了上级部门领导的积极关心和高度重视, 给学校投入了大量的专业建设资金。

其次, 专业建设历经了“扩大、扩容、扩充”的改造阶段。2003年学校抓住搬入新校区这一契机, 进一步推动该专业的快速发展。2004~2006年, 先后对汽修专业校内实训基地进行了“扩大、扩容、扩充”三大步的建设改造。“扩大”即实训基地面积的扩大;“扩容”即实训基地实验实习项目的扩容;“扩充”即实训基地实验实习室内设备增多。目前, 我校汽修实训基地拥有宝马综合技术导入培训基地、通用ASEP项目培训基地和学生实习训练专用实训基地, 共计14个综合实训室、3500多平米的汽车专业实训空间。且总体布局较为合理, 各种实验、实训室 (或车间) 的规模已达到较高的技术水平, 充分满足了职业训练所需的设备配置与足够的工位, 保证了学生充分的动手实践。

当前, 专业建设正处在“完善、拓展、突破”的发展阶段。即专业建设正处在进一步完善专业设置、拓展专业链、突破专业发展方向的关键时期。由于学校在专业建设上的重视与积极投入, 汽修专业已经初步形成了集教学、职业技能鉴定和技术服务为一体的职业教育基地。随着专业的进一步做强做大和知名度的提高, 从而吸引了更多企业的关注。2009年3月, 新汽车实训大楼已经获准立项, 设计建筑面积达7000平米, 共分为地上四层和地下一层, 预计2010年初新实训大楼主体建筑将全面完成。到时, 整个汽车专业将全面实现“高标准、精品型和全专业链”的专业建设目标。

二、课程改革彰显办学活力

如果说专业实训基地建设是专业的硬件, 那么专业课程改革就是专业的软件。近几年, 学校大力推进专业课程改革的实践, 形成了汽车专业教育教学、人才培养的五个特色。

1.“工学结合”的特色。

宝马培训一期为三个月, 第一个月在培训中心学习;第二个月在宝马4S店实习, 将所学知识在生产实践中加以运用。学生的维修技术水平, 企业会有一个考核表反馈到学校;第三个月的第一周, 培训师们会根据考核表来认真研究每个学生的技术情况, 有针对性地编制后三周的教学计划, 使培训落到实处。接下来, 接受培训的学生再回到企业接受为期六个月的企业实习, 最终通过考核取得宝马“IBT”培训合格证书。“通用ASEP项目”培训的周期为一年, 第一学期的前10周, 学生在学校有针对性地学习通用项目课程, 后10周, 学生到各通用4S店进行实习;第二学期的前8周再回到学校继续进行通用项目课程的深入学习, 然后再回到企业完成最终的毕业实习。最后由企业和学校对所有学员进行评估, 发放通用项目课程结业证书及技能认证证书。

2.“项目教学”的特色。

无论是宝马培训还是通用培训, 都有一整套完整的培训计划和培训教材。我校充分借鉴这一培训模式, 组织专业教师认真学习、积极研讨, 并结合汽修专业学生的实际情况, 对专业教学执行计划和人才培养方案做大幅度调整。编写了以工作任务为核心的项目化、模块化专业教学计划, 把专业课按照岗位能力要求整合为30个教学模块, 并把它们为合理地安排到每个学期的计划中执行。在教学中, 突出以技能为导向, 把学校所学和企业需要结合起来, 把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结合起来, 以“项目”作为联接点, 把各门专业的理论课程联结起来。从实践到理论, 再从理论到实践, 专业上用什么学什么, 用多少学多少, 不仅增强了专业理论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体现出理论为专业技能服务的思想, 而且还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增强了他们的学习动力, 也提高了教学质量。

3.“模块学习”的特色。

在专业教学中, 积极推行理实一体的“模块学习”教学法。在每个学期教学计划的基础上, 形成教学计划执行表, 合理安排所有专业班级的专业教学, 保证每个专业班级一学期至少有四至六周进入实训基地学习。当有两个班或三个班进入实训基地时, 学生又被分成四到六个学习小组, 实行小班化教学与学习。这样, 教师按照专业模块教学;学生按照专业模块的任务学习, 并实行各组滚动式“模块学习”。以突出技能训练为宗旨, 将传统的“听中学”改变为“做中学”, 将理论教学与技能操作有机地结合起来。这样, 有效地调动了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积极性, 既训练了学生的专业技能, 又保证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以下是滚动教学安排实例:高职一般一周学两个模块, 三周是一个循环。

4. 创新实践“教学包”的特色。

从2006年开始, 我校在专业教学模式上进行创新性实践改革。教师的专业教学不再是围绕教材上已经陈旧的、过时的内容, 而是要求专业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增添丰富的、先进的、具有现代特征的新内容, 并以“教学包”的形式体现出来。整个“教学包”以活页的形式出现, 它包括:理论课教学的“教师手册、学生手册”;专业实习课的“教师工作手册、学生工作手册”;“学生学习评价手册、教师教学评价手册”等, 形成了较为系统的专业教学体系。同时, 汽修专业一改过去“由理论到实训”的校内两点一线的学习模式, 而是采用“专业理论学习、专业技能实训、专业校外见习”这一专业学习的新形式。通过这样的学习方式, 使学生对自己学习的专业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 有效地激发了专业学习的兴趣, 明确了学习目标和今后努力的方向。使学校培养的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人才更加贴近社会的需求, 切合学生自我成才的追求。

5. 以考促练“技能领衔”的特色。

众所周知, 中职学校的生源质量始终是影响学校学生管理和学生学习成绩好坏的重要因素之一。而汽车维修专业又是男生众多的专业, 且我校汽车维修专业中既有中职又有高职。那么, 如何更好地让学生树立信心、积极学习、钻研技能, 始终是我们研究的课题。我校在多年的教育教学中逐步摸索出一条行之有效的方法, 那就是“以考促练、技能领衔”。首先, 所谓“以考促练”就是以技能“周周比, 月月考”的形式体现。针对每学期开设的专业不同, 在各年级开展项目多样的技能竞赛。如制图竞赛、汽车文化小报比赛、课件制作比赛、书法比赛、电子焊接比赛、汽车营销服务比赛、普通话比赛、汽车保养维护比赛……通过这些技能比赛极大地调动了各年级、各班级学生的学习兴趣, 形成了“比、学、赶、帮、超”的学习风气, 有效地促进了学校良好风气的形成。其次, 所谓“技能领衔”就是以技能考证统领各个学期的专业学习。尽量做到每学期、每学年学生都有统考或考证任务, 让学生有一定的学习压力, 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如中职学生第一年除了有南京市组织的语、数、外统考之外, 还要安排计算机等级证书考试;第二学年除了有如汽车发动机、汽车底盘、汽车电气、汽车变速器的市级统考外, 还有汽车维修中级工技能考证和普通话考证等。除此之外, 进入宝马、和通用ASEP培训的学生, 还需再进一步学习, 考取相关技能合格证书。而对于高职的学生, 除了有上述的要求之外, 还增加考试项目, 提高要求。总之, 以“技能领衔”统领专业的教育教学, 不仅可以使学生学习目标明确, 始终保持良好的学习斗志;而且也使教师教学目标、教学要求有的放矢, 使教学能够进入良性循环。

三、校企合作彰显办学特色

职业学校能否立于职业教育的不败之地, 除了认真抓好自身软硬件建设之外, 更主要的是看是否与当地经济融为一体, 尤其是与地方企业、区域企业以及国际上先进教育机构的合作。

1. 紧紧依托地方企业, 建立稳定的实习基地。

在专业创办之初, 我校汽修专业就紧紧加强与南京地方汽修企业的合作。通过安排学生走出校门在企业顶岗实习, 与企业建立良好的校企合作关系, 最终与我校联合挂牌建立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使得学生在毕业的时候已经具备了一定的专业技能、良好的职业素质, 即“成品型”毕业生, “零距离”进入企业工作, 受到企业的欢迎。同时, 选派实践经验丰富的教师担任指导老师, 形成教与学结合、校与企联手的教育模式。实现“合作”与“参与”在各方面的渗透, 形成了具有一定先进性的教学管理体系。

2. 稳步推进中德合作, 深化发展宝马培训。

从2001年至今, 我校汽修专业与德国 (HWK) 的合作已经走过了近8个年头。在这期间, 学校先后派遣五名教师、十名学生到德国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和先进的汽修专业知识, 大大提高了教师的业务水平, 开阔了学生的眼界。同时, 德国 (HWK) 也定期派遣教师到我校进行专业交流与指导。在此基础上, 我校汽修专业于2005年成功引进的“宝马综合技术导入培训”项目也在进一步深化发展, 已经和宝马北京培训中心总部达成协议, 在继续开展好宝马现有4S店员工晋升培训的基础上, 有计划地开展针对我校汽修专业学生的“宝马学徒培训计划”。目前, 已经有四批共80名优秀汽修专业的学生被挑选进入宝马企业。2009年6月3日, 由学校宝马维修培训基地主办, 联合华东地区近16家宝马经销商、4S店在学校举办了“宝马文化周”活动, 同时面向全体即将走向实习岗位的学生开展“宝马学徒计划”的招聘活动, 有近150多名汽车专业和营销专业的学生参加了本次活动, 从而使宝马这一校企合作项目得到了实质性的进展。

3. 依托平台打造品牌, 大力推进校企合作。

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课程标准解读 篇3

【关键词】中职“2.5+0.5”人才培养模式;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课程标准解读

【中图分类号】G71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6)34-0084-04

【作者简介】方道生,南京金陵中等专业学校(南京,210014)教学管理处副主任,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教学常规管理。

“善之本在教,教之本在师。”教师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和指导者,这充分体现教师在教育教学中的地位,反映教师教育教学的“主阵地”是课堂教学,而经营“主阵地”的基本依据就是课程标准。根据江苏省教育厅的相关文件,江苏省中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方案从2013年9月开始由原先的“2+1”模式转变为“2.5+0.5”模式,与之相对应,新的课程标准在遵循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理念的基础上,从课程性质、学时与学分、课程目标、课程内容与要求和实施建议等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这也要求一线教师对新课程标准进行认真研读,以更好地坚守教育教学的“主阵地”。笔者以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课程标准为例,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解读。

一、课程性质分析

课程是承载教育教学思想的主要载体,是组织教育教学活动的重要依据,是保证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措施,也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基本途径。[1]当教师接触课程时,要知道这是什么样的课程,课程的作用是什么,本门课程特点是什么。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课程标准从课程的定义、课程的定位、课程的功能三个方面来阐明课程的性质。

(一)课程的分类

根据江苏省“2.5+0.5”人才培养方案中课程结构图[2](如下页图1所示),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课程分为公共基础课程和专业技能课程两大类,专业技能课程有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两种,其中专业平台课程和方向课程都属于必修课程。专业平台课程是本专业必须开设的专业课程,方向课程是各校结合当地职业需求现状进行选择(三选一:汽车机修方向、汽车维修业务接待方向、汽车电器维修方向)。“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汽车机械基础”“汽车电器设备构造与维修”3门课程属于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的必修的专业平台课程。

(二)课程的定位

课程定位主要在于明确课程在整个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中的地位、厘清本课程的前导课程和后续课程的关系、阐明本课程的学习特点。比如:“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的前导课程是“汽车机械基础”和“汽车电工电子”,后续课程是“汽车故障检测与排除”,课程特点是实践性较强。而“汽车机械基础”是本专业学生接触的与汽车相关的第一门专业平台课程,没有与之相关联的前导课程,课程特点是知识体系、理论性较强。

(三)课程的功能

课程的功能是培养人,是实现教育教学目的的主要途径。比如:“汽车电器设备构造与维修”课程的任务是培养学生具备汽车电器设备构造与维修的基础知识与技能,阐述课程对汽车电器维修职业自身发展的功能,强调中职学生对于专业的基础理论知识和职业技能并重的学习要求。

二、课程设计思路分析

本专业的3门专业核心课程的设计思路体现了我国职业教育“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方针,明确提出将职业素养、人文素养和终身学习能力高度融入专业课程中。课程标准要求关注学生掌握必备的汽车维修岗位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同时,还要求关注学生情感态度、职业素养和职业精神的养成,将知识与技能的学习、能力的培养与职业体验有机融合,提高学生自身的综合素质。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从课程目标设计、教学内容设计以及教学活动的组织三个层面来说明本专业课程设计的思路。

(一)课程目标

课程目标既是课程设计的基础环节和重要因素,又是课程内容选择与组织、实施与评价的直接依据。比如:“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课程目标的设计,首先要明确课程目标设计要依据江苏省指导性人才培养方案。其次,按照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来呈现,构建完整的目标体系。最后,围绕汽车机电维修、汽车维修业务接待及管理工作岗位要求,结合学生职业生涯发展、中高职分段培养等需要,制定课程目标,课程目标最终落实到学生的就业、职业发展和继续学习能力培养层面。

(二)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受课程目标的直接影响和制约。本专业3门核心课程的教学内容是根据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岗位职业能力分析表,依据课程目标、岗位需求,对接职业标准,体现汽车服务行业发展速度快和技术更新快两大特点,进一步阐明教学内容要结合实际的工作生产,突出根据教学目标来确定教学内容,强调了教学内容应与汽车技术发展特点相适应。

(三)教学活动的组织

教学活动的组织实际上是指导教师根据课程的特点选择教学方法、组织教学的过程。“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和“汽车电器设备构造与维修”两门课程的课程特点是实践性强,对于学生职业技能培养要求较高,适合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项目为载体组织教学内容,体现“做中学、学中做”的理念。“汽车机械基础”课程具有理论性较强的特点,以知识体系为教学模块,根据学生认知规律、职业能力形成的心理特点设计教学单元,将职业岗位所需要的知识、技能和素养有机融入各教学单元,注重体现课程改革的理念。

三、课程内容与要求分析

课程内容与要求实际上帮助教师解决3个方面的问题:学什么?怎么学?学习要求是什么?下面以“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课程内容与要求为例进行说明。

第一个问题“学什么”是“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课程的主体部分。本课程在电控发动机普及之后,出现了发动机机械和电控两部分内容,在“2.5+0.5”人才培养方案实施之前一直没有统一标准,现根据人才培养方案明确“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课程主体包含发动机机械部分和电控发动机部分。课程内容根据职业岗位能力、课程目标和职业标准,结合江苏省各地区的差异、学生特点共分为10个项目:项目1认识发动机、项目2配气机构的拆装与检修、项目3曲柄连杆机构的拆装与检修、项目4润滑系统的拆装与检修、项目5冷却系统的拆装与检修、项目6汽车发动机总成的拆装与检修、项目7汽油发动机电控系统拆装与检修、项目8汽油机燃料供给系统的拆装与检修、项目9柴油机燃料供给系统的认知与拆装、项目10点火系统的拆装与检修。其中项目1是对汽车发动机整体的概述,使学生能够初步构建汽车发动机的结构形状图;项目2、3、4、5主要是对发动机机械部分进行拆装与检修,这是基础部分,让学生获得汽车发动机维修基本技能的同时掌握必备的理论知识;项目7、8、9、10结合机械部分对汽车电控部分进行拆装与检修,这属于提升部分,让学生能充分地将发动机机械和电控部分融合在一起。其中项目6的制定是根据中职学生自身发展需求特点,强化职业技能的项目,在执行教学过程中可以根据学校自身的特点单独成项目,也可以根据学校实际将项目6融入其他项目中。

第二个问题“怎么学”。本课程以项目为引领、以实际的生产过程为导向,设计教学任务。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自主学习、团队合作、小组竞争的方式完成一系列的活动,学习相关的专业理论知识和技能,体现以能力为本位、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如“配气机构的拆装与检修”项目分解为机体组的拆装与检修、曲柄连杆机构的认知、活塞连杆组的结构与检修、曲轴飞轮组的结构与检修共4个任务,每个任务都是真实存在的问题,学生在与现实情况相似的情景中分析问题,使学习更加直观、更加主动,使学生处于积极探索的学习状态,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案。想要实现这样的教学模式,建议实行小班化教学,使用理实一体化的教室,模拟真实场景的设备与工具,完善师资配比的数量,提高理实一体化教学的能力,这在一定程度上会促进学校对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软件、硬件等设施的建设。

第三个问题是“学习要求”。课程标准的核心就是学习要求,学习要求是课程目标的具体呈现。课程内容与要求是以学生为出发点,行为的主体是学生,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能达到预期的学习效果。以本课程项目2配气机构的拆装与检修中的任务3气门传动组拆装与检修为例,把内容及要求定为:1.了解气门传动组的各部件组成;2.掌握气门传动组的作用与类型;3.能运用工量具进行正时皮带、正时链条拆装与检修;4.能运用工量具对凸轮轴进行拆装与检修。内容及要求比较具体,具有可测性。学习要求关键词分别为:“了解”“掌握”“能”,从陈述方式来看都是以学生为主体;从层次来看,要求从低到高,采用从知识到技能的结构分布。

四、课程标准实施建议分析

(一)教学建议

本专业3门课程标准对教学的理念、教学的组织形式以及教学思路做出了新的要求。比如:“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课程明确以能力为本位、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建议结合实际汽车维修工作岗位来组织教学,采用理实一体化教学组织形式;建议将操作规范、安全生产、环保意识、团队合作等职业特点融入整个教学过程。

(二)评价建议

评价是促进教师成长和进步的重要激励措施。如何对自己的教学质量及效果进行评价?结合本专业的课程特点以及评价及体系构建的元素,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出建议:1.评价方式的多元化思考。对学生而言,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个体,每个人都有各自的特色,评价方式多元化有利于做出客观评价。2.评价主体的多元化思考。采用评价主体多元化促进学生主动参与、自我反思、自我教育,避免教师单一的评价模式,有利于形成积极、平等、民主的评价关系。3.评价反馈的建议。评价反馈是学生学习的动力,也是教师即时调整方向的依据,从而帮助教师不断地学习、不断地改善、不断地进步。4.评价成绩的评定汇总建议。没有考核就没有管理,建议将评价的成绩纳入成绩评定中,这样的评价有过程、有结果、有反馈,构成了有机的循环促进模式。教师可以根据学校学生的特点和要求,制定量化标准的课程评价方法。

(三)教材选用与开发建议

教材编写必须依据课程标准,教材是对课程标准重新创造、组织的成果。教材编写者必须领会和掌握本学科课程标准的基本思想和各部分的内容,并在教材中予以充分体现。课程标准是教材的编写指南和评价依据,教材又是课程标准最主要的载体,教材的内容要达到标准的基本要求,同时又不能无限度提高难度,教材内容设计呈现方式要有利于改善学生学习方式。比如:“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需体现项目引领、任务驱动的教学理念,教材内容应注重吸收汽车售后服务行业发展的新技术,对接汽车维修岗位要求、汽车维修工考证的职业标准,将有关汽车发动机工作原理、发动机的维护、发动机诊断等知识与技能有机融入各教学任务中,并渗透汽车行业的优秀企业文化和职业素养。但不管什么样的教材,教材的结构都是根据编写者的思路进行设计的,不可能适合所有教师的教学思路。因此,教师可以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自己对于课程结构的理解设计教学结构,这样既能适应自己的课堂教学,也能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

五、课程标准实施的注意事项

一方面,要明确江苏省“2.5+0.5”指导性人才培养方案下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课程标准不是最高标准,而是结合苏南、苏中、苏北各地区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的现状制定出的课程标准;另一方面,中职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和企业结合紧密,技术更新快,课程标准的制定应是一个复杂的不断完善的过程。

(一)软件、硬件注意事项

课程标准对于双师型提出更高的要求,职业学校的专业教师大多是从师范类院校毕业直接进入学校工作的,缺少实际生产过程的经验,理实一体化教学师资缺乏。教师和学校要提前做好规划,建立完善的教师企业实践制度,让专业教师定期进行企业定岗实习。地区经济的差异,造成我省职业学校的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场地设施、工具设备建设参差不齐,落后地区要达到课程标准的要求还存在一定的难度,要加快进行硬件建设。

(二)课程标准衔接问题

课程标准衔接问题主要是课程标准和职业标准的衔接。当前的职业资格考证标准相对行业技术发展而言,是比较落后的,主要原因是职业资格证书的获取要满足各种车型的通用标准。因此,如何兼顾职业标准和课程标准也是本专业发展需要思考的问题。

【参考文献】

[1]马成荣.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实践化理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求职简历 篇4

姓名:

张明亮

出生年月:

1991.10.08

照片

性别:

籍贯:

河南

身高:

175cm

民族:

毕业学校:

驻马店财经学校

政治面貌:

团员

所学专业:

汽车运用与维修

现有职称:

汽车中级工

家庭住址:

驻马店市上蔡县大路里乡栗庄村

所学专业课有:

汽车美容、电控发动机、汽车营销、发动机性能检测、哲学等

个人爱好:

平时比较喜欢爱动手、打乒乓球、跑步、登山等多项运动

实习的地方

时间

实习场所

担任职

关系

效果

2009年5月

汽车修配

机修

学徒

满意

2010年11月

盛源汽贸

喷漆、钣金

学徒

满意

成绩

故障维修

电控发动机

5美容

汽车底盘

自我评价

对工作认真负责,善于沟通、协调有较强的组织能力与团队精神;活泼开朗、上进心强勤于学习、刻苦努力,稳定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

张明亮 19:49:

51:自荐信

尊敬的的领导

您好!感谢你抽空垂阅一下我的自荐信,下面,我将对自己进行一个简单的自我介绍,我叫杨帅,是河南省驻马店财经学校的一名毕业的生!

贵公司良好的形象和员工素质吸引着我这名即将毕业的学生。很高兴能为你介绍一下自己的情况:我来自河南省驻马店市。悠久的汉文化气息,从小造就了我“敢于争先,自强不息”的良好素质和不骄不躁的自信心理。在学校的两年光阴岁月里,我更是惜时如金,不断从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技能就是未来”,除了完成学校的教学大纲要求,我还大量涉猎各方面的知识。通过看报、听广播、看电视、上网、与老师、同学讨论等等,不仅扩大自己的知识面、增长见识,而且帮助自己正确地树立了人生观、价值观:对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

随着知识经济的诞临,社会将更加需要“专业突出,素质全面”的复合性人才。因此,课外我积极投身于各种班级、学院及社交活动。从不同层次、不同角度锻炼自己,自己的组织、管理能力及团队合作精神有很大提高。回顾两年生活,我学到的最有用的知识是:自信与自学!体会最深的一句话就是: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随信附上个人求职简历,最后衷心的希望能得到你的赏识与任用!谢谢!

此致

敬礼

个人简历

姓名: 张明亮 出生年月: 1991.10.08照片

性别: 男 籍贯: 河南

身高: 175cm 民族: 汉

毕业学校: 驻马店财经学校 政治面貌: 团员

所学专业: 汽车运用与维修 现有职称: 汽车中级工

家庭住址: 驻马店市上蔡县大路里乡栗庄村

所学专业课有: 汽车美容、电控发动机、汽车营销、发动机性能检测、哲学等

个人爱好:平时比较喜欢爱动手、打乒乓球、跑步、登山等多项运动

实习的地方 时间 实习场所 担任职 关系 效果

2009年5月 汽车修配 机修 学徒 满意

2010年11月 盛源汽贸 喷漆、钣金 学徒 满意

成绩 故障维修 90 电控发动机 8

5美容 95 汽车底盘 95

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建设工作总结 篇5

——安居职业中学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申报情况汇报

一、学校基本情况介绍

我校地处安居区教育园区,是安居区职业教育培训中心,四川省贫困地区劳动力转移培训基地和省劳务开发培训基地,四川省“9十3”免费教育学校,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学校环境幽雅,职教文化底蕴厚重。校园占地110亩,建筑面积38000平方米,设备总价值1300万元。现有教职工227人,在籍全日制学生3000余人。建有“现代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现代农业”、“信息技术及其应用”四大专业群,开设了计算机网络技术、旅游服务与管理、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数控技术应用、服装制作与生产技术管理、学前教育、畜牧兽医等十多个专业,其中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是省级重点专业。

学校秉承“德育为首,技能为重,素质领先”的办学思想,以“厚德精技,培养真人”为校训,践行“科研兴校,质量立校,为农育才,助农致富”的办学理念,规范管理,强化内涵建设,创新办学机制,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办学业绩闻名全省。原省人大党组书记、常务副主任席义方同志盛赞学校为“农村人才资本的孵化器”,四川省教育厅涂文涛厅长称赞学校为“特色鲜明的农村中职学校”。学校先后评为了“四川省校风示范学校”、“四川省德育工作先进集体”等60余项殊荣。

2013年,学校紧跟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行动计划步伐,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教产合作、校企一体和工学结合为改革方向,按照“保证规模、调整结构、加强管理、提高质量”的基本要求,以开展法人治理结构建设和承办省第五届农民工技能大赛为工作重点,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职业教育。

二、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申报的主要工作

优化专业设置,加强精品专业建设,增强适应市场需求的能力,1 列入了我校2013年工作要点。如何紧跟产业结构调整步伐,根据企业和社会需求调整专业设置,成为了学校发展必须面临的问题。为此,学校把开设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作为了今年学校发展的大事。在专业申报过程中,我们做了大量细致的工作,现简要汇报如下:

(一)、调查研究,进行专业建设可行性论证。

1、汽车行业发展前景广阔。

随着我国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小汽车进入普通居民家庭的比例将大幅度提升,据统计,我国汽车保有量每年以12%的速度增长,从业人员需求以10%的速度增长,专门人才(指受过中等及以上系统的职业技术教育的人才)增长比例已达到25%。这一发展趋势给我们中职教育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学校必须紧紧抓住经济结构调整的有利时机,主动应对国际国内汽车行业发展的需求,开办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培养更多汽车产业链上不同工种和岗位的实用技术人才。

2、汽修人才市场需求增大。

由于汽车生产量和销售量的持续增加,无论生产厂家还是经销商都要考虑售后服务问题。虽然几年来各大中城市出现越来越多的汽车销售网点和汽车特约服务站,但无论是汽车的零件销售、整车销售和维修服务都十分缺乏受系统培训的专门技术人员。据测算,与汽车产业链相关的人力资源的社会需求,今后每年将递增10%—20%左右。

据调查资料表明,目前汽车运用维修从业人员中,一是工人的文化素质偏低,初中、高中、专科及以上学历的人员比约为4:5:1,(发达国家为2:4:4);二是技术水平偏低,具有故障诊断技能的技工仅占20%(日本为40%,美国高达80%),其中维修技师和高级技师仅占8%左右,(其中年龄在50岁以上的约占40%),结构明显老化; 三是受过职业技术教育的员工少,多数是学徒出身。目前,汽车后服务人才市场对各类人才需求旺盛,但最紧缺的是一批年轻的、具有较 2 高学历、高技术水平的应用型人才。

3、对接本地企业,服务地方工业的发展。

伴随安居区委工业强区战略的实施,以海特汽车城为代表的汽车工业正在兴起,一大批汽车零部件企业正式落户安居,为承接沿海地区产业转移,发挥职业教育的优势,服务地方企业,为企业输送既有扎实的基础理论,又有专业技术能力的专门人才,是学校义不容辞的责任。学校开办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的专业,也是当务之急!

4、学生和家长学习热情持续高涨。

汽车驾驶是现代人的必备的三大生存技能之一,无论城镇还是乡村,尤其是年轻人学习驾驶的热情持续高涨。许多在外务工的内地青年回乡创业,首先选择学习的就是驾驶技术,因此各地大大小小的驾校报名火爆。安居域内仅有5家汽车修理厂,无专业的4S店,而且设备落后,维修人员技术水平不高,缺乏现代汽车检测手段等,致使安居域内很多车辆要送到外地维修保养。随着汽车维修服务产业链的拉长,市场不仅需要大量机修工、电工,也需要技术主管、经营主管、前台服务、汽车配件管理部门经理等不同岗位的管理和服务人员。如今,在安居本地,掌握汽车运用与维修技术,无论就业创业都具有明显的优势。因此,学生及家长对汽车运用与维修技术的学习热情高涨。

综上所述,我校开办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既是解决汽车维修与服务企业对专业技能人才的不断增长的需求,又是促进学生高质量就业和创业的共同期盼,更是学校提升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二)学习借鉴,制定详实的专业建设规划。

学校组织专业教师到乐山一职中、遂宁市职业技术学校、大英职业技术学校考察学习,借鉴其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的办学理念和教学模式,为我所用,结合学校实际,制定了我校《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建设规划》、《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三)注重培训,构建专业的师资队伍。

1、转岗培训。学校从电子专业、机械专业选拔了一批思想素质好,学习能力强的的教师充实到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在搞好教学的同时,让他们自学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与此同时,学校安排他们到安居的汽车修配厂实践,提高动手能力,为来期的专业课教学做准备。

2、送培工作。学校积极争取培训指标,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本期,我校谭清文老师到内蒙古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参加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国家级培训;陈超老师到东风汽车公司进行为期六个月企业实践,专攻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他们学成回来,将担任本专业核心专业课的教学。

3、行业聘用。学校将在安居本地聘请多年从事汽车运用与维修工作的专业人才,到校担任实训指导教师,以缓解学校专业师资的不足。

(四)加大投入,添置必备的教学和实训设备。

学校在考察省内兄弟学校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实训室建设的基础上,制定了我校的《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实训室建设方案》,共计划投入200余万元,建设汽车底盘实训室、电子电器电控综合实训室、汽车空调维修检测实训室、汽车整车实训室、发动机拆装及性能实训室、汽车变速器实训室等六个专业实训室,购置了透明汽车模型,汽车电路示教板等教学设备,使其能满足教学需要。目前,学校正积极争取主管部门的支持,方案已提交区教育局审定。

(五)校企合作,努力实现资源共享。

加强与本地企业海特汽车、福多纳汽车部件公司等企业合作,实行订单培养,在企业建立校外实训基地,聘请企业技术人员到校授课,实现教学资源共享。与安居区区域内的汽车维修店合作,组织学生参加教学实习,增强师生的实际操作能力。目前,学校正与相关企业签定合作协议。

三、下步打算

1、全力做好专业申报、备案的相关工作,争取能在2014年春季招收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新生。

2、加快硬件建设步伐,迅速启动实训设备采购立项、招标等系列工作,力争招收新生前实训设备到位。

3、进一步完善专业建设方案,细化人才培养方案,申报成功后加快推进该专业教育教学相关准备工作。

诚然,我校的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建设尚处于萌芽状态,很多地方考虑不够成熟,而且目前还没有明显成效,尤其是硬件建设上还未实质推进,但我们相信,在教育主管部门的领导下,通过全校教职工的共同努力,我们一定能将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办得规范、办出成效!

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建设工作总结 篇6

一、专业名称: 汽车运用与维修

二、入学资格:

初中毕业或相当于初中毕业文化程度

三、学习年限: 3年

四、培养目标:

面向汽车维修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身心健康,具有与本专业相适应的文化水平和良好的职业道德,掌握本专业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具有较强的实际工作能力,了解相关企业生产过程和组织状况的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人员。

五、职业领域 : 本专业毕业生可在各类汽车维修企业从事汽车发动机维修、底盘维修、汽车电气维修和汽车外形整修等各类汽车维修工作;也可以从事汽车零配件管理、汽车维修业务接待、汽车及配件销售等工作。

六、专业培养规格

1、基本素质

(1)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较强的服务意识,诚实守信,有良好平衡心,在工作中善于思索,勇于创新。

(2)掌握人际交往与沟通的基本知识,具有良好沟通及协作能力;(3)树立环保、节能、安全等意识,为发展职业能力奠定良好的基础。

(4)具有通过不同途径获取信息的能力,具有适应职业变化和继续学习的能力;

(5)具有较坚实的本专业知识基础。

(6)具有从事本专业工作的基本技能和综合能力。

(7)具有适应岗位需要的体能。(8)具有计算机控制及操作能力。

2、专业技能与知识

本专业毕业生应当具备以下专业知识和技能。(1)具有计算机基本操作能力;

(2)具有本专业必需的机械、材料、电工和电子、液压技术等基本知识;

(3)具有读图和制图基本知识,能够识读一般装配图、绘制简单零件图和进行零件测量;

(4)具有汽车构造、使用性能、检测、维护、修理和汽车驾驶的知识和技能;

(5)掌握汽车维修企业1~2个工作岗位所需的业务知识、基本技能,并具有初步经验,取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本专业毕业生应当具备以下从业技能

(1)了解汽车维修企业的生产过程,具有初步的企业生产经验;(2)能够分析和解决本专业的一般技术问题(如诊断、检测等),具有初步的工作计划、组织、实施和评估能力;(3)能够借助工具书阅读一般的专业外文技术资料;

(4)具有良好的人际交流能力、团队合作精神和客户服务意识;(5)具有安全生产、环境保护以及汽车维修等法规的相关知识和技能。

3、职业资格证书

(1)通过劳动部门汽车维修工技能考核,取得相应的中级职业资格证书。

(2)通过车管部门汽车驾驶技能考核,取得相应的驾驶资格证书。(3)国家职业资格鉴定:维修电工/中级

(4)国家职业资格鉴定:电工作业操作与维修上岗证。

七、课程及教学计划安排

(一)公共基础课程

德育课、文化课、体育课和其他课程

(二)公共专业课程

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建设工作总结 篇7

关键词:中职,汽车运用与维修,教学

►►一、引言

随着我国汽车保有量的迅速增加, 汽车已经成为了日常交通出行的一个重要方式而这同时也给汽车的维修提出了更多、更高的需求, 市场需要更多的技术与维修人才来满足汽车的保养与维修工作, 这个给中职学校的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的发展带来契机。为了提高该专业的教学质量, 从事该专业教学的教师都提出了各种教学方式, 诸如:陈红阳提出的“项目教学法”, 根据汽车维修过程中遇到的各项基本内容进行针对性的教学;张玲根据现有的教学现状, 结合中职学校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的教学条件, 创新了中职学校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的教学方式, 都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教学结果。下面将从教学全过程:教学内容、教材、教学环境以及教学方式等, 对中职学校汽车与用于维修专业的教学提出了改革的基本思路。

►►二、中职学校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教学研究

当前对于中职学校的课程教学的要求是在课程教学的过程中基于学生的现实需求和现实应用为教学目标, 制定契合学生将来工作的“任务”型教学方式。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以学生作为教学的目标和核心, 为学生创造一个与现实工作环境相吻合的模拟教学环境, 在教学的过程中引导学生积极的完成各项典型的教学任务。同时, 在教学的过程中还应该传递一个这样的教学理念——“要学会在工作中学习, 在学习工作”, 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知不觉的提高了各方面的综合能力, 职业能力也大幅度增强。基于这方面的教学发展趋势, 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从下面这样几个方向加以注意。

1.积极开发教学课程内容

在对教学课程内容进行开发之前, 应该对汽车维修行业中需要的各个典型工作岗位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 在这个基础上通过和各个行业专家与技术工人的详细讨论, 确定在工作过程中所需要各方面的理论与实践知识, 然后以这些现实的需求为目的, 采用合适的教学方式来向学生传授知识。

总的来讲, 在对教学内容的选择方面, 应该从这样几个基本的方面对之加以合理取舍:其一, 对当地的主要车型以及所采用的主流维修方式等分析, 确保所教内容与现实应用合理链接;其二, 对维修过程中主要处理的内容和工作任务进行教授, 确保学生能胜任以后的工作;其三, 要根据学校的具体教学条件合理设置教学任务;其四, 应该注重内容的综合程度以及技术含量。

内容的设计是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 在设计的过程要将专业技能和知识作为能力培养的载体, 切忌将教学任务进行简单的堆砌。例如, 在进行汽车的维护教学过程中, 不仅要将汽车的维护要点等进行教授, 更重要的是要以该任务的设计作为载体, 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操作规范等, 并对5S理念等管理理念有一个全面而深入的了解。

2.积极的进行教材建设

中职学校的教材特点主要特点是理论知识够用、实践性极强。因此, 在建设教材的过程中一般都采用模块化的编制方式。教师根据自己教学内容的不同, 负责不同模块的教材的编制。这样, 教师可以根据自己教学过程中需要表达的重点、难点等完全的体现出来, 同时还可以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之后, 各位教师在完成自己的编制之后, 根据学校具体的教学条件来确定各个部分的比例和重点等, 对教材进行进一步的删减和编排, 使得教材不仅可以达到教学目标, 而且还切实的满足教学条件。

以汽车的“怠速控制系统检测与维修”部分为例, 在编制的过程中就可以从引论到核心进行层层的深入:首先, 设置问题——怠速控制系统的功能是什么, 主要有哪几个部分组成, 其工作原理是什么?其次, 怠速控制系统的具体控制方式有哪些, 其工作原理分别是什么?最后, 在教学的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分组, 按照既定的要求对怠速控制系统进行检测, 得到正确的结论并进行针对性的维修。这样, 在整个学习的过程中, 学生循序渐进的获得知识, 得到了应该掌握的能力, 同时交流等沟通能力也得到极大的增强。

3.教学环境的设计

在对教学环境进行设计的过程中, 应该秉承将理论实践与学习相结合的理念, 保证学习的理论知识能够融入到具体的实践当中去, 这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基础。学校应该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来设置一体化教室来满足教学需求。但是要注意的是, 该种一体化教室并非简单的将理论与实践课程安排在同一个场所, 也不是完全讲生产车间搬到学校, 而是从教学需求的角度出发, 按照汽车维修的基本工作环境来进行模拟, 以满足学生对体验实际工作环境和氛围的需求。

从这个角度来看, 在一体化教室设计的过程中应该注意到一些细节的部分, 诸如维修岗位的配置、配件保管室、资料室以及对应的工作规章制度等管理性章程。这些都应该与企业的工作环境相当。而为了满足教学需求, 还应该配置教学需要的总成台架、示教板、多媒体教学设备等教辅设备, 在考虑教辅设备和摄像头、投影仪等多媒体设备, 在教室的布局设置方面应该尽量的考虑到学生的学习和实践方便, 尽量做到规范化、标准化。

►►三、采用先进的教学方法

设计再完美、再理想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都必须通过教学方法来予以实现, 所以教学方法一直是中职学校教学研究的重点内容。由于现代汽车维修企业在要求员工具有良好的维修技术水平的同时, 还要求员工具备优秀的服务意识以及职业道德。同时对员工的职业素养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教学的过程中, 应该以上述为教学理念, 将之具体到教学过程的各个程序与行动当中去, 通过行动导向的方法在教学的过程中予以实施。这种方法在教学的过程中更加注重正常的学习之外所获得的知识和结果, 对学生的道德行为以及生活态度等予以更重要的重视。例如, 在行动导向的教学过程中, 就十分注重学生在教学的过程中强调培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处理问题的方式, 是否是通过团队合作、与他人沟通, 共同解决问题的等, 这对于学生综合能力提高的引导具有积极意义。

现代汽车运用与维修的需求对维修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必须从学生的培养出发予以足够重视, 而培训的关键是教学, 因此应该从教学研究出发, 选择一个先进的教学途径, 这样才能使得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完全的提升。

参考文献

[1]陈红阳, 吴安安, 杨双喜.中职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项目教学法”的实践研究.广东轻工业.2011-01

[2]张玲.创新中职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吉林农业.2010-11

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建设工作总结 篇8

关键词:中职 汽车运用 汽车维修 实践教学

鉴于中职的招生对象是初中毕业生和与初中毕业生同等学历的人员,决定了中职主要培养操作人员,而忽视产品的创新。而且中职人员的素质良莠不齐,使得对其的教育难度增大。 随着汽车行业的飞速发展,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也变得炙手可热,因而,实施优质的实践教学课程,对于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的学生来说,既是能力提高的前提,也是增强以后市场竞争力的关键。

一、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的毕业学生工作现状

近年来,汽车业是国内发展非常迅速的行业,但目前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的从业人员的素质和技术水平难以满足其高速发展的需求,集中表现在学生理论知识模糊,实践能力匮乏上。导致汽车行业的发展受到一定的限制。

二、中职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实践教学模式分析

1. 找准定位

1.1.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定位

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从工作领域的角度,中职学校学生毕业以后从事的多为生產,服务领域工作,而很少从事研发性工作,因而我们需要培养的是技术型人才,而不是研发型人才。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培养的是“汽车护士”,因而我们的学生要有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不断自我成长,自我完善的能力。以此提高个人竞争力。

1.2学生培养定位

目前中职学校所招的中职学生良莠不齐,而相关企业对汽车运用和维修专业的学生的从业要求却越来越高。因此,培养出符合行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人才,是学校发展的重要内容。在与相关企业的长期合作中,我们知道现在的用人单位需要有以下素质:

1)良好的道德品质

2)较好的个人形象

3)饱满的精神状态

4)具有服务意识,团队意识

5)过硬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纯熟的实际操作能力,遇到突发事件的应变力

6)与客户的沟通能力、表达能力。

由此可以看出,除了日常的上课外,学生附加素质的培养也极其重要。

2.制定合理的教学安排,加强专业课程建设

现代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培养的学生应具备较强的应用能力,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完善汽车维修专业的课程教学体系,紧紧围绕专业方向发展,将专业基础课程设置不断加强和完善。对于与就业相关的电子控制技术原理、计算机应用原理、汽车电器设备和汽车诊断检测技术、汽车诊断仪器设备的应用等内容,应不断强化。在教学的过程中,注重学习方法的培养,提高学生自主思考的能力,让学生养成学习和思考的习惯。另外,合理安排理论知识学习和实践操作的时间配比,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3.开展“一体式模块化”教学

以企业实际生产的工作内容为导向的教学,才是最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教学。实行“一体式模块化”教学,即将课程细分为多个模块,如可将维修课程分为发动机、底盘、电器、现代汽车新技术、汽车保养维护实务五大模块,对于各大模块,将其细分为子模块,以此类推,将复杂的教学简单化,然后逐步深入,不断综合,难度增加,直至将所有内容教授完成。各细分的小模块与大一级模块之间有着紧密联系,而且小模块的学习方式与大模块的相似,这样,有助于学生养成正确的学习习惯,思考方式,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能举一反三,自身能力不断增强。

4. 开展“因地制宜”的教学

根据学生的兴趣,将学生进行合理的划分,开展“因地制宜”式的教学,让学生不断的自主钻研,形成学科优势,增强从业竞争力。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思维习惯和学习方式,学生按照自己的思维习惯走,往往有更高的学习热情,更积极的学习态度,这样才能事半功倍,成绩卓越。

5. 实行“实教一体化”

在理论学习的过程中,加入实践内容,避免出现“老师好像讲过,可是我不记得了”的现象。另外,分期、分批让学生到相关企业“顶岗”,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实践欲望,将学到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才能更好的熟悉和理解所学知识。同时,进入的企业很可能是学生的实习企业,为学生零距离就业提供保障。

6.加强双师型教学队伍的建设

双师型教师队伍兼具专业的理论知识和实践工作能力,他们教给学生的不是干巴巴的文字,而是今后非常有用的实践技能,他们了解市场需求,更懂得如何适应市场的发展。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对于培养高素质的学生,至关重要。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只有教学相长,才能形成学习思维,形成自己的学习方法,继而提高专业技能。因此,对于专业教师,学校应每年定期安排一定的时间让其在外进修,和参观学习,让其了解相关专业最新的技术发展动态和成功的教学经验,及时进行知识更新、拓宽视野和调整知识结构,使自己成为与技术发展同步的、行业中某一领域的专家。

7.完善评价体系

专业老师的评价方式不应该以“老师讲过”、“老师讲得好”、“老师完成了教学进度”为准,而应该以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实际技能为准,学生能力的提高才是教育的目标,老师是否完成教学目标应该始终以学生为主体进行考察,这样才能切实的提高老师的教学热情和教学责任感。

三、结语

中职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的人才是现在社会稀缺的,他们的素质直接影响到今后维修水平的质量,继而影响到整个汽车行业的发展,关系到国计民生。因而,加强实践教学,不断完善实践教学体制,充分发挥实践教学的优势,不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逐步提高汽车行业未来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只有这样,才能培养符合社会发展的人才。

参考文献:

[1]邹敏行. 浅谈中等职业学校汽修专业的一体化教学[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09(11).

[2]司守勤.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高职汽车运用专业实践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 高等职业教育(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10(01).

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建设工作总结 篇9

关于增设交通运输专业(汽车运用与维修方向)的可行性报告

一、专业设置必要性

(一)当前市场需求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汽车工业的发展也步入了快车道,汽车逐步由奢侈品变作生活的必需品迅速进入到中国的普通百姓家庭中。在国家相关政策的刺激下,汽车产业更是产销两旺,到2010年我国超越美国成为世界第一汽车产销大国。于此同时,随着汽车保有量的迅速增涨,我国汽车维修服务市场也迅速成长,其可观的利润和广阔的发展前景令更是引起了人们的关注,汽车销售维修从业人员迅速增加。从我市汽车总量和增长幅度看,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定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各品牌汽车4S店有很多家,我市及周边各县的各类汽车维修厂更多,这远远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而且汽车市场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大,急需大量懂得汽车构造、原理、维修的专业技术人才。所以对专业人才需求旺盛,这就需要培养具有与本专业相适应的文化水平和良好的职业道德,掌握一定的专业理论知识、具备本专业的实践技能和经营管理能力,能从事汽车维修、检测、管理、评估、保险、销售等,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中初级技术应用型人才。

(二)我校在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培养方面的的优势

学校具有一支水平高、能力强、责任重的专业师资队伍。他们基 本都达到从事相关教学十年以上的工作要求,对于汽修专业的开设,无论是从心理上还是从知识上都做好了准备。而且,学校还制定了优化师资,提高交流的教师培训计划,每年都要按10%的比例派遣专业教师外出学习。尤其是对于新专业,更是集中力量、加大投入,预计在三年内达到培养高水平专职汽修教师20人次。同时,以老带新,以高带低,不断积累与壮大专业教师队伍的人员组成、知识结构、能力层次。我校已筹资50万元的设备经费,专门用于汽修专业培训设备的购买。同时学校还拥有全套的汽车电子实验仪器:万用表、解码器、示波器、发动机综合性能分析仪等。

二、开办本专业的人条件论证

(一)专业培养目标

本专业以培养实用型汽车运用与维修技能人才为目标,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品质,具有汽车及其零部件维护、修理、检测和故障诊断的能力,成为社会急需的汽车维修技能人才。

1、职业能力的要求

目前,先进的汽车维修方式已从在汽车出现了故障后再去修理,向“定期检测、强制维护、视情修理”的方向转变。此外,汽车维修从“修旧式”向“换件式”转变。近年来,更出现了汽车远程诊断技术。因此行业对高技能人才也产生了大量需求,提高了对汽车修理人员的知识、技能等方面的要求。而且,现代汽车维修服务于千家万户,面对的是机、电、液一体的高科技集成物,且种类繁多,技术更新快,对从业人员的要求越来越高。从专业能力分析,要适应汽车维修及相关工作需要,主要应有以下要求:

(1)掌握必备专业知识。其中主要包括:电工电子技术;计算机控制技术;机械基础及汽车运行材料;汽车构造与维修;汽车故障诊断检测;汽车使用性能;汽车维修检测设备;环境保护;相关法律法规;职业道德规范等。

(2)具有较强的专业基本技能和与生产过程相关的基本能力。其中主要包括:汽车维修通用基本技术;特定车型维修技术;专业英语与获取信息的能力;组织协调能力;继续学习的能力等。

(3)具有良好的职业态度。其中主要包括:热爱专业,不断钻研提高;自觉遵守企业规章制度;自觉遵守职业道德规范;自觉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对客户诚实、守信、热情等。

2、职业素质的要求:

当前汽修行业对于从业人员的基本素质有很高的期望:希望有很好的社会责任感和团队合作意识。经调查,绝大部分的汽修企业非常希望他们的员工具备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崇高的职业道德及热爱本企业,敬业爱岗的精神;同时,大部分的汽修企业对团队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有较高的要求,这些在他们看来比其他的什么都重要。

(二)学校师资、设备、实习场地等情况分析 1.专业的师资队伍

学校有一支优秀而负责的专职教师队伍为汽修专业人才的培养保驾护航。以优化教师队伍结构为关注目标,以全面提高教师队伍素质 为中心,以打造学术队伍为核心,以汽车运用与维修理论为重点,建立人才培养和引进机制。对内加强教学科研,提高教学水平;对外积极引进人才、外聘教师,改善教师队伍状况。在积极推进“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同时,学校还制定了专业教师任职资格条件,适当地提高专业教师上岗“门槛”,从而提高了专业课教育质量。建立汽车维修新技术应用培训体系。主要以与汽车制造厂联合办学的形式,积极开展专业师资轮训制度。培养专业的实习教师。按照企业需求,调整培养目标。学校联合汽车经营企业,组建以企业专业技术人员和学校专职教师为主的专业顾问委员会,随时把握企业需求及变化,不断动态调整培养目标。

2.专业教学基础条件

我校重视教学设施设备的投入,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的教学仪器设备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结合学生实际进行购置,专业设备总值、配备率、实用性、适合市场性、完好率能满足学生专业实训的需求,这也为我校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的发展提供了硬件保障。学校现已配有全套的汽车电子实验仪器:万用表、解码器、示波器、发动机工作原理电子演示仪等。

3.校内外实训基地

为培养合格的实用型人才,让学生“零距离”上岗。我校积级实行每学期进行场地实训,搞校企合作,三年级让学生顶岗实习,以加强对学生专业能力的培训和提高。近几年校外实训基地一直接纳我校实习生,为学生实习提供足够的岗位,安排实习指导老师进行业务指 导,跟踪管理考核。我校认真执行教育部、财政部颁发的《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管理办法》,制定实习计划,充分利用校外实训基地的资源,为培养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人才发挥了积极作用。

三、专业主要课程

(一)主要专业理论课程 开设的主要课程有:

专业基础:汽车机械基础、汽车电工电子、汽车材料、计算机原理与应用;

专业课: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汽车电器设备构造与维修、汽车检测与故障分析; 汽车钣金技术、汽车喷涂技术、汽车美容工艺;

实践课:汽车拆装实训,汽车维修与诊断技术、汽车发动机维修实训, 汽车底盘维修实训(二)主要实践环节

我校高度重视实践教学环节,制定详细的实训管理制度和实习计划,校内实训与校外顶岗相结合。在前两年的学习中,每学期组织学生去汽车维修厂进行实践参观,为能够适应该专业“理论联系实践知识整合式”的教学要求。在安排学生在合作校企进行顶岗实习时,安排专业指导教师进行跟踪指导,在实习时定岗位、定师傅,还要定期考核、轮岗,实习结束要求学生写好实习总结报告。近年来我校专业实训安排科学合理,管理规范,秩序稳定,受到学生与家长的一致好评。

(三)毕业生能力要求 1.具有本专业的专业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能力。2.具有读图、绘制简单零件图和零件检测的能力。

3.具有汽车基本性能试验的能力,具有分析和解决本专业技术问题的基本能力。

4.具有一定的自学能力和获取信息的能力。

5.具有汽车维修及汽车驾驶技能,并考取汽车维修工等级证。

四、学生毕业去向分析

1.就业岗位群

(1)汽车检测;汽车维修;汽车维护与保养;

(2)汽车配件管理与销售;汽车销售;汽车美容;汽车钣金与涂装;

(3)二手车交易;汽车保险与理赔等

(4)交通系统基础设施建设或管理部门,如公路桥梁勘察设计及施工、监理单位,各市(县)交通局、公路局等。

(5)汽车行业管理、汽车维修、汽车销售与售后服务、汽车整形及美容、汽车保险与理赔、汽车制造与装配、相关职业院校等单位。

(6)道路运输行政管理、物流管理、人力资源、财务、市场营销、国际报关、货运代理、集装箱运输组织等单位。

2.参加对口升学考试升入高等院校。

五、结论

从以上调查结果可看出,市场对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的人才需求量非常大,我校开设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是必要的,且把其作为重点发展专业也是切实可行的。

上一篇:宿舍主题活动策划书方案下一篇:各位领导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