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执法办案技巧

2024-07-12

行政执法办案技巧(精选8篇)

行政执法办案技巧 篇1

工商机关执法办案技巧浅探

近年来,温县工商局积极适应新形势下市场监管执法的要求,以提高拓展案源的能力为重点,以提高办案技巧的运用为关键,以提高案件执行的效率为目标,用最小的投入,实现最大的办案效能,在执法办案技巧上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

一、提高拓展案源的能力

针对以往案源拓展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例如被动等待,案源排查主动性和积极性不足;墨守成规,对新时期违法案件的特点和规律性研究不足;手段单一,案源排查效益不足等问题,我们要求执法人员不管是在工作中,还是在生活上,都保持一份“非常之心”,一种“警觉之念”,着重从以下两个方面积极拓展案源:

一是积极延伸传统途径。首先,围绕行政执法的中心工作查找案源。利用一个时期的行政执法工作重点,针对重点行业,集中开展专项整治。其次,是从举报、投诉中获取案源。充分利用12315消费者申诉举报网络去发现案源,是工商部门最常用的方法。我们一方面建立举报奖励制度,鼓励群众举报,对查实案件线索的,及时兑现举报奖,并为举报人保密;另一方面针对办案重点,积极在社会群众和各种行业的经营者中发展一些有正义感、有责任心的群众作为案件信息员或线人,或巧妙利用不法经营户的内部矛盾,采取心理战术,使部分轻微违法经营户成为案件信息员,以随时掌握更多、更全面、更有价值的线索。特别是针对城乡结合部,容易出现违法经营的监管盲点,更是充分发挥线人的特点优势,安排线人进行摸底渗透工作,积极开拓案源。据统计,我们所查处的案件中,60%以上来自于信息员提供的线索。再次,是在日常巡查监管中发现案源。在实践中充分发挥工商执法网络点多面广的优势,积极推行巡查制度,重点关注屡教不改、易发生违法经营活动的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变等待观望为主动发掘,以求迅速、及时地发现线索。最后,是深究“案中案”。任何案件都不是孤立的,比如说有零售假货的,就必然有批发、造假的,有制造假冒商标标识的。在具体实践中,我们要求执法人员举一反三,从过去已查的案件中,仔细分析,重新研究案情,核查有关细节上的问题,寻找遗漏的线索;或者将已查处的有重大影响的案件情况公开,接受群众再举报,发现新的违法线索;在此基础上,再完成资料的整理、归档,并对案件总结归纳,吸取经验教训,为下一步发掘案源创造更好的条件。

二是大力开拓新途径。首先是通过报刊杂志、互联网等载体发现案源。即通过日常阅读报刊、查阅政府文件、上网浏览等方法,及时了解各地案件查处情况,并结合本地实际,去寻找案源。其次是在学习交流中获取案源。一些先进兄弟单位通过探索、实践、摸爬滚打,查处了大批新类型案件,拓宽了新的监管领域。事实上,这些案件在一定的区域内,在一定的行业内,均具有类似性和关联性。通过考察学习,听介绍,查阅案件卷宗,进行面对面交流,经过消化、吸收,再结合本地实际拟定步骤计划,便不难发现案源。再次是请厂家与代理商找案源。谁家的孩子谁熟悉,市场上有哪些假冒、仿冒产品,以及地点、数量、规模等,厂家、代理商最清楚。因此,我们经常保持与厂家、代理商以及一些中介代理机构的联系,必要时邀请他们协助检查,借助他们的专业知识和行业标准,大大提高了发掘案源的敏感性,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在去年集中查处的一批“泸州”等商标侵权案中,我们就邀请泸州公司专业人员协助进行市场检查和鉴定,查获假冒泸州公司产品价值1万余元,处罚违法经营户5户,罚没款金额2万余元。这一做法,大大节约了办案成本,净化了市场环境,保护了商家权益,真可谓一举三得。最后是通过各相关职能部门协作挖掘案源。公安、税务、技监、卫生、文化、检察等部门与工商部门在工作上联系密切,他们在日常监管中,往往会发现很多案件线索。这些线索对他们而言,有些不属于其管辖范围,有些达不到处罚或相对没有查处价值,但对我们工商部门则很可能具有价值。为此,我们积极加强与其他职能部门的沟通协作,彼此之间建立信息互通、案件线索及时转办、联合执法的横向联动工作机制,定期不定期地向他们了解、获取信息或根据管辖权通过移交、联手的方式获取有价值的线索。

二、讲究办案技巧的运用

(一)事前抓策划。在实施执法检查之前,总是尽量收集情况,做好案情分析。根据具体案件的难易程度,预测、设定工作方案,明确现场指挥员,出发前,让参加检查人员熟悉案情,明确本次检查的预期目标,以及每一位参检人员进入现场后的具体位置、任务。对于何时,哪条道路,哪道门进入现场,谁做检查笔录,谁控制谁做检查笔录,谁控制重要现场、财物,谁负责对当事人进行教育谈话等等,均作出精心安排。同时,制订几套方案对付可能出现的问题。对规模大、情况复杂的现场或夜间行动,我局尽量请公安机关派警力协助。实践证明,只有事前搞好策划,才能临阵不乱,取得预期效果。

(二)临场抓配合。执法人员按预定方案进入现场后,既有分工又有协作,同心协力地在现场指挥员的组织下,围绕总目标,集中精力,抓紧时间,首先控制现场的人、财、物不走失,然后分头定位检查取证。现场情况千变万化,指挥人员时刻处于核心机动位置,充分掌握现场情况,灵活调动人员,控制工作进度,尽力以速战速结的方式达到预期目标。现场的协调配合和果断处置是圆满完成任务的关键。

(三)重点抓证据。由于现场检查中所取得的证据可信程度高,因此我们要求执法人员在检查中特别注重抓好证据收集。检查时,通过询问、查看、清理,细心收集和控制住现场证据,并不断地运用已发现的证据,再发掘新证据及涉案财物。同时,抓住有利时机,通过制作现场检查笔录、询问笔录等固定违法事实。例如2007年我局在查处**农资公司不正当竞争案时,在现场发现该公司销售的复合肥未标注真实的厂名厂址,在现场询问负责人时,不经意说出了是其不让厂家注标的,我局执法人员隧在现场笔录上予以记录。在以后的调查中取得主动。总之,现场检查是收集证据的重要措施,办案人员充分认识到了这个环节的重要性,总是抓住机会把该取的证据尽量取到手,为办案工作的下一步开展打好基础。

(四)同时做工作。执法人员一旦进入检查现场接触当事人,就由专人负责,耐心地做好思想工作,尽量消除当事人的抵触情绪,尤其避免其别有用心地煽动不明真像的人围攻检查人员。针对现场事实,依据国家法律法规,指出其违法行为的危害性及所要承担的法律责任,促其知错改过,配合检查,提供情况和证据。如2003年我局查处**销售侵犯天脊商标专用权案,由于当事人拒不提供经营数量,我局执法人员在询问当事人的同时,提取了非典期间当事人路过的各卡点记录的证据,证实了经营数量,当事人在证据面前,承认了经营数量。通过对办案技巧的掌握和运用,我局的结案率从以往的80%提高到了现在的95%,呈逐年上升的趋势。

三、解决案件执行的难点

案件调查完毕,下达了处罚决定书,并不等于工商行政执法的结束,还必须强化处罚决定的执行,才能真正维护工商执法权威。现阶段,行政处罚案件执行难度明显增大,主要表现为:被处罚对象自觉履行法定义务差,个别单位和个人对工商机关作出的行政处罚决定采用软磨硬抗,编造客观原因,故意设置障碍。对此,我们在工作中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

一是坚持文明执法。在执法过程中充分尊重当事人的人格尊严,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化解执法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对抗和积怨;二是坚持公正执法。在行使自由裁量权时,严格按照责罚相当的原则,对类似的违法保持同样的处罚幅度,不办人情案,不办报复案,公平公正的处罚,有效避免当事人产生不平心理和抵抗情绪,为案件执行奠定良好的基础。三是倡导服务理念。深入了解违法行为的成因,帮助当事人解决经营中的实际困难,以情感人,促进案件的执行。如在办理一起涉农案件时,因当事人没有能力及时赔偿农民的损失,执法人员就主动与当事人上级主管部门协商,由该部门先行赔偿农民的损失,赔付的款项今后从当事人的收入中扣除,事后,还对当事人积极进行了回访,为其合法经营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这样,不仅有力地维护了农民的利益,还让该当事人认为工商执法至情至理,后来在支农护

农上非常积极。这种方式,不仅很好地缓解了当事人对工商人员的对立情绪,提高了工商执法在群众中的威望,也很好地解决了案件执行难的问题。四是加强协同合作。对拒不接受处罚的,坚决申请法院强制执行,提高行政处罚的执行力,震慑不法分子。

在工作实践中,通过提高广大执法人员拓展案源的能力和办案技巧的提高,近年来,全市系统在执法办案方面,实现了两个突破:一是办案领域拓展上有突破。从以往只对企业外在经营行为进行监管,逐步深入到对企业内部管理活动进行监管,所办案件也从以无照经营、逾期年检等违法事实较为简单的案件为主到现在以商标侵权、不正当竞争、虚假出资等定性取证相对困难的大要案件为主。二是行政执法效能上有突破。随着执法工作的深入,大要案件数量明显增多,行政处罚执行率大大增强。

行政执法办案技巧 篇2

(一) 执法办案风险的界定

最高检2011年《关于加强检察机关执法办案风险评估预警工作的意见》中指出, 执法办案风险评估预警工作主要是指检察机关业务部门和案件承办人员在执法办案过程中, 对检察执法行为是否存在引发不稳定因素、激化社会矛盾等执法办案风险, 进行分析研判、论证评估。《意见》倾向于将执法办案风险界定为由检察执法行为引发的“不稳定因素”及“社会矛盾”。

执法办案风险的界定应从引发风险的原因来看, 而引发风险的原因既有检察机关内部工作机制以及检察人员执法行为等内部因素, 如释法说理不到位, 也有外部环境如媒体言论等。在对个案进行评估时, 不能完全将外部环境的影响与内部工作机制和检察执法行为的影响相割裂, 必须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对案件执法结果的影响, 因此, 执法办案风险评估预警机制中所讨论的执法办案风险应指在检察机关执法办案过程中由内外部因素引发的对公平正义、民生权益、社会稳定、政治局面和舆论反应等方面造成的综合影响。

(二) 执法办案风险评估预警的内涵及目的

风险评估作为风险管理学的关键环节, 是对不良结果或不期望事件发生机率进行描述及定量的系统过程, 目的是通过发现、分析和衡量风险, 提出防范措施, 以减少风险①。实行执法办案风险评估预警的目的在于有效地降低办案风险, 化解社会矛盾纠纷, 维护社会稳定, 但从检察机关的法律监督职能出发, 保障国家法律的统一实施及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也是执法办案活动的应有价值, 建立执法办案风险评估预警机制的最终目的应是通过风险评估, 发现执法中存在的问题, 规范执法办案流程, 促使执法办案人员全面考量其执法结果可能存在或已经存在的风险, 以选择最佳处理方式办理案件, 最终达到树立检察机关执法公信力, 实现公平正义的目标。

(三) 建立执法办案风险评估预警机制的必要性分析

建立执法办案风险评估预警机制是有其现实必要性的, 近年来通过对涉检信访案件的分析, 不难发现造成涉检信访案件发生的原因有些是因案件承办人员把关不严、审查不细, 在执法办案程序上存在瑕疵, 造成当事人对办案结果的不认同而反复信访;有些是案件当事人对法律政策认识不足, 而办案人员没有做好释法说理工作, 而导致信访案件发生。笔者认为, 建立执法办案风险评估预警机制是一种工作方法创新, 与司法活动所追求的公正目标并不相悖。执法办案风险评估预警机制的建立是倡导在执法办案过程中更加注重释法说理, 化解矛盾, 避免就案办案、简单办案、机械办案, 更加注重自我监督和群众的参与监督, 根本目的还是通过该机制的运行实现规范执法办案行为, 树立检察机关的执法公信力。

当然, 执法办案风险评估预警机制的设置和运行不应该错位, 它不可能包揽和解决案件的所有问题, 不可能替代法律的具体规定。否则, 就是有法不依, 以化解矛盾促进和谐为由, 自定规则或以言代法, 损害法律的权威性, 那将是对依法治国莫大的讽刺, 也必然会失去存在的价值。

二、执法办案风险评估预警工作的实践做法分析

(一) 从执法办案风险评估的案件范围看, 目前各省、市检察院并不统一。如江苏省检察院将职务犯罪侦查、侦查监督、公诉、控申、民行等业务部门所办理的存在风险的各类案件, 都纳入风险评估范围。广东省检察院则重点对四类信访案件进行风险评估, 如对不符合自侦部门立案条件, 但可能到检察机关群体访、越级访或引发其他不稳定因素的案件等做出重大处理决定的案件。

(二) 从风险评估的内容看, 尽管各个省市检察院表述不尽相同, 但风险评估的内容主要是从执法办案案件的发案背景、案件性质、办案效果及审查案件时发现的苗头性问题等方面综合考虑, 主要依据信访事项的性质、影响、诉求的正当性及信访人的性格特点和信访策划人的情况进行评估。息诉工作预案, 对于合理的异议和诉求, 主要考虑能否通过法律、政策妥善解决;对于不合理诉求, 主要考虑能否依据法律、政策进行充分合理解释、有力论证和详细说明, 尽量争取大部分群众的理解和支持。

(三) 从执法办案风险评估的风险等级确定看, 多数地方分为三级, 也有的地方分为二级或四级。如山东省沂南县检察院将案件的风险等级分为A、B、C三级预警, A级预警为特别重大风险, B级预警为重大风险等级;C级预警为一般风险等级。对于三级风险预警案件, 分别采取相应的对策。

(四) 从执法办案风险评估的主体来看, 风险评估的组织机构有的是专门设立了案件风险评估预警领导小组, 如北京市检察院第二分院专门成立了执法办案风险评估预警管理工作办公室, 河南省汝州市人民检察院的评估主体则由办案部门承担, 严格实行“谁主管、谁负责, 谁承办、谁评估, 谁评估、谁化解”原则, 细化部门责任, 控申部门承担组织协调、督办考评、建议奖惩、台账管理、信息通报等职能, 案件管理中心具体承担审查把关、督察督办等职责。

(五) 风险评估的工作程序, 一般由案件承办部门拟作出处理决定时, 由承办人对案件举报人、受害人、申请人等当事人信访的风险进行评估, 初步判定风险等级、填写风险评估表, 经部门讨论研究、分管领导审核签字后提交评估专家委员会或评估预警工作领导小组评定风险等级, 评估预警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布预警, 承办部门研究制定处置工作方案, 控申部门积极配合, 共同采取措施, 化解不稳定因素, 结案报告最后报案管中心或控申部门建档备案。

三、执法办案风险评估预警机制的构建

(一) 明确案件评估范围和等级判定标准

笔者认为, 从案件评估范围来看, 检察机关自侦、侦监、公诉、控申、监所、民行等业务部门所办理的各类案件, 都应纳入风险评估的范围, 但承办人对于高检院《意见》中所列的12项重点评估预警案件、8种可能引发办案风险的案件应作为评估重点, 对重点案件应提出评估意见, 由本部门研究决定评估的等级。

风险等级的判定标准是建立风险评估机制的核心内容, 是承办人据以判定案件风险等级的依据, 高检院《意见》中将风险等级划分为重大风险案件、较大风险案件和一般风险案件三类, 并规定应根据实际情况的发展变化, 及时调整风险级别。重大风险案件是指案情重大、社会公众和媒体高度关注、涉及被害人较多, 极有可能出现当事人及其近亲属自杀、自残、实施暴力等极端行为, 容易引发群体性事件, 或者存在其他重大不稳定因素, 需要党政机关多个部门共同解决的案件;较大风险案件是指案情相对复杂、矛盾持续时间较长、处理有一定难度, 极有可能引发涉检上访问题, 需要上下级检察机关或本院各部门相互协作、共同化解的案件;一般风险案件是指当事人及其近亲属对有关问题存在疑虑, 对处理结果不理解, 存在风险苗头, 承办部门、承办人通过释法说理、协调疏导能够化解的案件。

(二) 建立评估流程, 实现有效运行

1.执法办案风险评估的启动

一是具体办案部门的个案评估预警。办案人员对所受理、办理的每起案件, 都要根据基本案情、当事人及其近亲属对拟作决定的态度等进行风险评估, 对可能引发风险的案件, 纳入预警范围, 由承办人提出风险评估意见和化解措施, 报主管领导审批后, 启动个案预警程序;二是控申部门的社情预警, 由控申部门对来信来访进行月汇总、季分析, 掌握信访群众的情况, 对倾向性、苗头性、预警性信息和已发生的涉检上访信息进行广泛收集整理, 使有关部门能提前开展工作, 做到关口前移、防患未然, 在处理执法办案案件时能够迅速反应, 占据主动。

2.执法办案风险的评估

为使评估工作可以得到落实且便于操作, 可以将执法办案风险评估纳入案件管理系统, 系统设定流程, 案件承办人在办理案件的同时, 必须对所办案件进行风险评估, 拟定风险等级和预警工作预案, 提交部门负责人、分管检察长和检察长审批。如不完成“风险评估”环节, 将无法进入下一办案流程。

3.执法办案风险的预警

根据风险评估的等级, 对重大及较大风险等级的案件, 承办人应及时制定执法办案风险预警工作预案, 详细列明案件当事人的基本情况及主要诉求、简要案情和拟作出的案件处理意见、可能引发风险的情况及原因、拟化解的方案及稳控息诉措施, 交分管检察长或检察长审批。根据审批决定, 建立风险防范布控制度, 由承办部门对案件实行“三定一包” (定人员、定责任、定时限、包息诉) , 确定包案领导。对重大敏感案件涉案人员、可能引发群体访或越级访人员, 建立专门档案, 在重大活动等敏感时期, 及时启动防范布控措施。

4.执法办案风险的化解及应对

一是加大释法说理力度, 案件承办人在办理案件中, 应主动约谈、电询、走访案件当事人及其家属, 听取意见, 将释法说理贯穿于执法办案的全过程, 杜绝因执法中忽略细节引发群众不满;二是将执法办案风险评估预警与释法说理、刑事和解、检调对接等工作有机衔接起来, 解决好当事人的合理诉求等问题。对合理诉求解决到位、经过释法说理等仍采取极端行为或无理闹访的当事人, 应依法审慎进行处置;三是积极关注并正确应对舆情所引发的执法办案风险。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 资讯的传播变得更加方便快捷, 而网络的虚拟性, 使资讯的传播不像平面媒体那样具有可控性, 所以司法实践中的很多案件能够很快成为了整个社会关注的焦点, 应加强涉检舆情监测、引导, 防止不实信息扩散, 遏制恶意炒作个案, 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四是应将风险评估预警机制作为检察机关参与社会管理创新的重要方面。对办案中发现社会管理中存在的风险隐患问题, 及时提出消除隐患、强化管理的检察建议, 在风险评估预警机制的运行中, 检察机关应通过对各类风险的评估预警, 对外与相关部门之间建立沟通和联系, 并形成风险网络化管理, 使任意体系之间的风险信息可以直接流转, 做到“一次评估、成果共享、信息通用”, 从而发挥出联动预警效果, 共同参与社会管理创新。

5.执法办案风险的跟踪、反馈与总结

承办部门要将执法办案风险预警工作预案及时送本院控申部门报备, 便于控申部门及时掌握情况, 做好接待信访人工作。承办部门在做出处理决定三日内, 将办理情况反馈控申部门, 必要时, 由控申部门组织本院有关部门参加, 以联合接访的方式向当事人告知案件处理结果。另外, 由控申部门对执法办案风险评估预警工作进行定期的总结。

(三) 提高风险评估预警的意识和能力

通过风险评估预警机制的运行, 应使检察人员充分认识到执法办案过程中的风险预防与防控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使检察人员养成在处理案件时既注重案件的办理质量, 又注重防控风险, 力争实现案件处理的法律效果、社会效果和政治效果的统一的良好习惯。更应通过专业化的系统培训, 加强检察人员对风险的识别、评估、控制以及制定并实施预案的能力, 培养针对不同类型的案件、不同类型的当事人, 研究总结对策的能力, 如积极探索在化解矛盾中引入心理学专业支持, 加强对当事人的心理疏导、情绪调试和情感抚慰, 通过创新工作方法有效破解目前化解矛盾中“行政方法不能用、经济方法不好用、法律方法不会用、思想教育不顶用”的被动局面②。

参考文献

[1]耿红.检察机关案件风险评估机制的合理构建[J].人民检察, 2008, (06) :49.

[2]中共浙江省委政法委员会课题组.重大事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的实践探索与研究[J].公安学刊, 2010, (01) :22.

[3]孟昭文, 胡崇安.检察机关执法办案风险评估机制的构建[J].人民检察, 2011, (06) :69.

谈动物卫生监督执法办案技巧 篇3

近年来,动物卫生监督执法工作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已成为一项领导重视、社会关注,关系畜牧业生产和公共卫生安全,关系农业生产、农村发展、农民增收,关系社会稳定和社会和谐的重要工作。做好动物卫生监督执法工作意义重大。加强卫生监督文化建设是时代发展的客观要求。人需要健康,社会需要和谐。卫生监督行业是卫生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人民群众健康和生命安全需求提供法律保障,是社会和谐的基础之一。因此,必须加强卫生监督文化建设,提高卫生监督员和全体职工的素质,提升卫生监督执法水平,很好地贯彻为人民健康服务,为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服务的方针,为社会和谐作出新贡献。

1.公正廉洁、学习创新、和谐奋进、保障健康”是全省卫生监督文化的核心理念,这个核心理念是对卫生监督工作追求目标的高度概括,它具有旗帜和方向的作用。学习、理解和贯彻这个核心理念对于卫生监督机构的建设,对于在全社会树立卫生监督队伍的良好形象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首先卫生监督员要做到公正廉洁,以身作则,注重执法形象。执法形象包括外在形象和内在形象。外在形象不单单代表个人,同时也是代表政府代表执法单位的综合体现,在日常在执法过程中,执法人员自身应注意着装整洁、用语规范、举止文明,要充分展示执法人员良好的外在形象。而内在形象要通过执法人员的个人素质和专业技能所表达,是在与被执法客体相交流的过程中展示执法人员良好形象和人格魅力的基础。执法人员平时要加强政治理论和专业理论知识学习,积极钻研,熟练掌握相关法律、法规、标准等规范性文件,不断提升思想政治素质、业务素质和心理素质。公正,包括卫生监督执法依据公开、卫生监督执法程序公开和卫生监督执法结果公开,主动接受管理相对人和社会各界的监督。卫生执法监督是维护群众健康权益的最后屏障,公正是卫生监督机构和卫生监督员在监督执法工作中必须遵循和坚持的准则与要求,是卫生监督人员职业素质的基本要求。公正执法,除了要做到实体公正外,还要做到程序公正,也就是在卫生监督执法程序的设置和卫生监督执法过程的运作方面符合公正的基本要求,能够有效地保障参与人的权益和防止卫生监督执法权力的滥用,为卫生监督执法结果的公正奠定可靠的基础。执法形象在执法过程中是不可忽视的问题。执法人员的要通过卫生监督执法的公正确保人民健康权益的实现,确保公共卫生领域的正常秩序,确保社会公平正义全面的实现。

2.亲近民众,提高执法语言的交流技巧,文明用语以顺利开展监督执法工作。在日常执法过程中,执法人员经常会遇到和接触个别执法对象,比如一些不法商贩以及个别少数年纪大的倚老卖老,个别妇女凭着性别优势无理取闹,一些“两劳”释放人员目空一切,少数外来人员抱着大闹一场一走了之的想法,蛮横耍赖等等。面对这些复杂的执法对象,执法人员除了按照法律法规严格执法外,还要根据不同的执法对象采取相应的执法技巧。换位思考,礼貌待人,尊重对方的人格,灵活在处理突发在事件。办案中要用通俗易懂且便于沟通的语言,将外在的法律规范转化为相对人的内心守法需要,让老百姓感受到合法经营必须懂法、守法,从根本上保证动物卫生监管的法律法规顺利实施。“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是在卫生监督工作中最直接的体现。其次,卫生监督机构要与社会各界和谐相处,主动寻求社会各界对卫生监督工作的理解和支持。在卫生监督执法中,体现出服务于经济发展,服务于和谐社会建设的要求。执法工作人员需要奋进,有积极上进的精神状态,坚信自己能够为百姓做好服务,能创造一流的工作业绩,让人民满意,让党放心,让社会认可。只有开拓奋进,积极主动作为,才能充分体现卫生监督机构自身的社会价值。

3.证据收集与认定的技巧在执法中须注意的问题。在行政执法实践中,特别是我们动物卫生行政执法所应收集的多数证据(动物及其产品)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固定证据的技巧,如现场检查笔录、勘验笔录、销售收入凭据、检验或鉴定结论、现场拍摄的照片等等,都应当由当事人签字或签章当事人拒绝时,应当有相关证人签字作证对于物证,一般应将相关物证保存到结案。证据审查认定的技巧从证据的来源、取得证据的程序和方法、证据的真伪、证据之间的关系以及证据是否能够证明当事人的违法事实等方面,逐一加以审查认定。

工商行政管理执法办案工作规范 篇4

【目录】

绪论

第一篇执法办案工作规范

第一章执法办案机构规范

一、执法办案机构

二、执法办案人员

三、执法办案装备

四、执法办案职责

第二章执法办案行为规范

一、案源

二、案前调查

三、立(销)案

四、调查取证

五、强制措施

六、自由裁量

七、核审

八、告知

九、听证

十、处罚

十一、送达

十二、移送

十三、期限

十四、涉案物资

十五、执行

第三章执法办案内务规范

一、信息管理

二、录入管理

三、案卷管理

第四章执法办案考评规范

一、考核评议

二、奖励

三、过错责任追究

第五章执法办案制度规范

一、办案公开

二、案件主办人

三、集体通案

四、备案审查

五、********

六、案件回访

七、保密

八、监督

九、协查

十、罚缴分离

十一、复议诉讼

十二、举报奖励

十三、宣传教育提示

十四、行政指导建议

十五、轻微问题告诫

十六、突出问题约见

十七、案后规范服务

第二篇附则

第一章常用执法依据

一、市场准入规范中的违法行为及其处罚

二、市场监督管理中的违法行为及其处罚

第二章适用强制措施法律依据

第三章常见违法行为行政处罚裁量

第四章执法办案工作考评标准

公平交易监督管理工作综合考核表(表一)公平交易执法办案工作评查表(表二)案件质量评查表(表三)

内务管理工作评查表(表四)

专项治理工作评查表(表五)

执法办案先进个人材料 篇5

秉公执法、勤政为民,忠诚履行“红盾卫士”神圣职责

在干部心中,他是一位政治坚定、纪律严明、业务精湛、秉公执法的好同志;在群众心中,他是一个捍卫法律、忠于职守、一心为民、乐于奉献的好干部。他,就是XX县工商行政管理局经检分局负责人XXX同志。

1993年,他从部队转业后进入工商行政管理机关,一步一个脚印,从最基层的市管员干起,先后从事市管员、巡查组组长、经济检查分局负责人等工作岗位,一直在基层一线从事市场巡查和监管执法工作。多年来,他用高标准定位工作,高水平服务监管对象,赢得了管辖区域各类市场主体和消费者的高度赞誉。经他办理的行政处罚案件160多起,无一复议和诉讼案件。先后在2009—2013被评为“优秀公务员”、“全市工商系统优秀工商人员”和“省级岗位能手”。这些成绩的取得源于他坚定的政治信念,扎实的工作作风,严格的自律意识,在日常公平竞争执法工作中,始终做到秉公执法、勤政为民,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始终忠诚履行红盾卫士神圣职责;在行政执法工作,牢固树立监管执法就是服务发展、维护市场经济秩序有力举措的工作理念,始终摆正执法主体与市场主体的位置,正确处理严格执法与热情服务的关系,做到了既严格执法“惩恶扬善”,又兼顾服务经济发展。

一、立足岗位职能,带领分局执法人员,围绕中心工作深入开展了各项专项执法行动

(一)勇当食品安全“急先锋”,切实加大食品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今年以来,他带领经检分局全体工作人员,认真发挥经检分局“尖刀”作用,按照“六查六看”、网格化监管的工作要求,及时发现案源,及时出队查处,秉公执法,确保了流通环节食品经营主体资格合法、食品质量合格、经营行为合规,有力维护了食品安全和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同时,深入组织开展了农村食品市场、乳制品市场、打击非法添加非食品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重点食品品种和重点区域、重点场所食品经营及季节性、节日性食品市场和酒类市场等五项专项整治行动,着力解决食品市场突出问题。在食品专项整治中共没收过期变质食品22.38公斤,销毁早产食品66盒,查处食品违法违章案件4起,为全县人民营造健康安全的消费环境。

(二)勇当农资市场“守门员”,切实服务新农村建设。牢固树立“红盾护农”品牌意识,深入组织开展了“红盾护农”专项执法行动,重点查处了农资经营中的掺杂使假、变质失效、商标侵权、利用虚假广告坑农害农违法行为以及无照经营农资行为。共检查全县农资经营户73户;抽检化肥品种8个,对抽检中不合格的11.3吨不合格化肥进行了销毁;没收过期农药132盒(袋)。全年办理农资案件20起,罚款8.2万元。受理涉农消费者投诉3件,为农民挽回经济损失2.5万元,切实维护了农民消费者的根本利益。同时,组织开展了“涉农合同帮扶”活动,推进了“订单农业”的健康发展。

(三)勇当重点市场“守卫者”,切实加大重点行业监管工作力度。深入开展了成品油等重点市场的监管执法工作,对本县未取得《资质证书》从事报废汽车回收的违法经营行为处罚1起,罚款2万元。通过处罚与教育并举的执法手段,有效地规避了非法拼装汽车流入市场。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开展了涉及公共安全和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矿山、烟花爆竹等重点行业的监管执法工作。

二、坚持标本兼治,深化经济检查工作

(一)针对热点焦点问题,努力把经济检查工作推向纵深。今年以来,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消费热点焦点问题,带领分局执法人员在全县分行业、分阶段开展了打假治劣专项执法行动,充分发挥经济检查的“拳头”作用,依法查处了商标侵权、售假及消费欺诈等多起案件。根据《开展汽车轮胎市场专项整治行动方案》要求,开展了以汽车轮胎为主的汽车配件市场检查,在执法检查中从规范汽配市场经营行为入手,重点督促轮胎经营者建立并执行进货检查验制度,并对11个种类64件不符合《产品质量法》规定的汽车配件责令下架、退市。通过专项检查,提高了经营者的自律意识,确保了汽配市场产品质量安全,保护了消费者合法权益;开展了电脑及电脑配件、耗材等专项检查。在检查中,执法人员坚持教育和处罚查结合,查缴了部分“三无”商品,经营者主动对部分商品进行了退市;与烟草稽查联合执法,打击了校园周边无证烟草商贩,散发《烟草控制框架公约》100多份,净化校园周边环境,最大限度地减少烟草对少年儿童健康的危害;四是从批发环节入手,从源头上杜绝超薄购物袋流入市场。在对超市、商场、农贸市场检查中,认真指导经营主体强化自律意识,耐心宣传“白色污染”的危害。通过执法检查,共查扣厚度小于0.025毫米的购物袋20公斤,并依法对从事超薄购物袋批发经的市场主体进行了处罚。同时,开展了手机市场、玉器饰品、建筑钢材市场的专项执法检查。

(二)认真开展了军服及军用品专用执法检查。与XX县武装部成立联合检查组对销售“迷彩服”的服装店进行了全面检查检查。在检查中,执法人员依法定程序,严格按照《军服管理条例》规定,在武装部军需科人员的专业甄别和配合下,重点对标有“武警”“八一”“中国人民解放军”等标识的作训服责令下架,并对商户及时进行了宣传和教育。同时,对利用“军服、军需、军品”等用语招揽顾客的行为进行了进一步的清查。共检查门点19户(其中服装店13户、照相馆6户),散发《军服管理条例》宣传单90份。通过整治和宣传,有效地维护了军服的专用性和严肃性。

(三)扫黄打非工作取得了新成效。按照相继下发的省、市局工作部署,结合县“扫黄打非”工作领导小组阶段性工作要求,按照成员单位的分工,制定得力措施,从整治盗版和非法出版、取缔黑网吧、黑游戏厅等六个方面的工作入手,认真开展了各项专项执法活动。特别是多次开展了清理以未成年人为对象的有害读物,淫秽色情、盗版盗印、宣扬伪科学类出版物或音像制品。配合有关部门加强对校园周边环境的治理,为中小学生创造健康良好的成长环境。今年3月份,经济稽查分局被县“扫黄打非”工作领导小组评为“XX县扫黄打非工作先进集体”。

(四)继续深入开展了打击传销和规范直销工作。始终把打击传销作为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硬任务,加强领导、周密部署,广泛宣传、营造氛围,加强协作、强化监管,继续开展了“无传销社区”创建活动,在建成16个“无传销社区”的基础上,又建成“无传销村社”7个。综合运用打击防范、管理教育等措施,形成了打击传销的工作合力,继续保持了打传工作的高压态势。开展了禁毒、反邪教、反假币等工作。举行了全局干部禁毒知识闭卷考试,制定《2011年防范处理邪教业务培训方案》。并密切配合相关部门,综合运用工商法律法规,开展了禁毒、反假币、反洗钱等专项执法行动。

(五)切实加强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深入开展消费维权工作,对损害生命健康的产品、服务和不法经营行为要做到严厉查处,并对信息及时公开曝光,防止消费者上当受骗,营造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利。止目前,办理消费者投诉案一起,调处涉农纠份一起。特别是调处涉农纠份案件中,他和分局的同志们多次到农户的田间地头,认真的比较查看,分析情况找准问题,依法调处。使13户农民满意的得到了补偿款4.9万元,有力的维护了农民的合法权益。

三、强化行政执法,继续深入开展了打击侵权仿冒、保护知识产权专项执法行动。

在今年开展的“双打”行动中,按照省市局和县政府的工作安排,认真贯彻落实国家总局山东会议精神,在巩固去年工作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整治成果,把专项整治行动推向了纵深。抓宣传,进一步营造氛围。XXX他们充分利用有线电视、宣传咨询、发放宣传品等方式,广泛宣传开展保护知识产权的重大意义,切实营造“尊重知识产权、崇尚创新创造”的良好氛围。在XX电视台公开专项行动举报投诉电话,及时报道了开展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的执法信息,使执法行动做到了家喻户晓、人人皆知。抓协作,进一步强化了部门联动。通过相关执法部门协作联动,使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的执法效能进一步增强,各部门之间的信息互动更为协调。抓整治,进一步彰显了执法形象。把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专项行动与各阶段安排的市场整治工作结合起来,全局出动,上下联动,营造了浓厚的打假治劣氛围。截至目前,我分局共出动执法人员139人(次),检查各类经营主体379户,检查各类市场9个(次),整治重点区域6处;查处销售不合格化肥案5件;查扣假冒的“力邦”乳胶漆2桶计15公斤,没收盗版光盘13张,没收假种子155公斤。同时,积极与企业联合开展打假专项行动。通过与“立白”、“滨河”、“沈旦”等企业开展联合打假,进一步深化了打假治劣的长效机制,狠抓案件查处,进一步震摄了违法行为。

四、努力提升综合素质,进一步规范执法行为

按照“倡导新的执法理念,不断拓宽办案领域”的工作思路,从转变办案理念、强化岗位培训入手,在加强个人业务学习,提升办案能力的同时,切实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树立队伍信心,提升办案底气,凝聚人心,提高整体战斗力。全年以来,共办理各类违法违章案件62起(其中一般程序案件32起、简易程序案件9起),案值41.43万元,罚没总额入库存15.449万元。在案件办理中,他能严格要求分局执法人员恪守程序规定,规范自由裁量,积极探索推进新案件系统的使用和完善,不断提高行政处罚的规范化程度。为了保证案件质量,做到执法依据法定化、执法责任明晰化,执法行为规范化、执法程序公开化、执法监督制度化,组织案件主办人员进行了讨论,不断提高了依法行政、依法办案的水平。同时,严于律己,积极开展廉政风险防范管理工作。把推进廉政风险防范管理工作作为廉洁执法的切入点,组织全局人员认真查找了思想作风、制度机制、岗位职责方面存在的廉政监管风险点,并将查找风险点贯穿于竞争执法办案件各个环节,有效地推动了各项工作和风险防范管理工作的落实,廉洁勤政长效机制进一步健全完善,防止了违法违纪案件和不良影响事件的发生。

执法办案先进个人事迹材料 篇6

严格把好核审关

——xxx同志执法办案先进个人材料

年初以来,本人在法制工作中,始终以加强法制宣传,搞好法律法规培训为基础;以全面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规范行政执法行为,强化执法监督检查为工作重点,认真落实案件核审、行政复议、行政诉讼等各项程序制度,全面履行了法制工作职能,较好完成了上级交给的各项工作。

一、做好法制培训 提高执法能力

为了提高我局执法人员业务素质和依法行政的能力,积极开展各类业务培训。

一是加强权力观教育。广泛深入开展‘为什么执法、为谁执法、怎样执法’的大讨论,使每一个工商干部树立正确的权力观,端正执法指导思想,增强宗旨意识,真正把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要求落实到行政执法工作中去。

二是加强法纪教育。以落实总局‘六项禁令’、省局‘八条禁令’和省局《关于进一步规范全省工商系统行政执法行为的若干纪律规定》为重点,大力加强法纪教育,规范执法行为。

三是加强知识培训。以法律为重点,结合学习财会,金融、法理等。在提高行政执法能力的同时,更要提升自身综合素质,以成为“办案能手”、“办案高手”为目标,冲脱只会查“无照经营”等简单案件的低层次、低要求,增办大案、要案及综合性强的案件,从各个方面规范市场经济秩序,使违法犯罪者无处躲藏。截止7月底,共开展法律法规以及执法办案培训班4期,培训人员130余人次。

二、强化执法责任 规范执法行为

一是积极完善行政执法责任制、行政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制度、执法监督检查和评议考核等制度,把过错责任与年终考核直接挂钩。

二是积极探索创新,进一步完善工作制度,制定了连山区局依法行政工作报告制度、重大行政处罚备案制度、重大行政处罚核审制度、绩效考评制度、行政执法公示制度、行政赔偿制度、行政决策责任追究制度、领导班子集体决策重大事项议事规则、重大决策合法性审查制度、行政处罚案件评查办法、行政决策听证制度、行政问责办法、信息公开制度等一系列依法规范行政许可、行政管理行为的工作制度。

三是加强对基层的执法指导。根据基层单位办案中存在的问题,及时研究解决办法,针对立案、强制措施、行政处罚决定执行、罚没物资处理等突出问题,强化对执法办案的有效监督。同时,通过案件评查、执法检查、执法指导、执法监督,规范了全局执法办案行为。截止7月底,区局共开展案件评查活动4次,行政执法检查16次,采取以个案说法单独指导、网上和实地指导的方式,加强对各工商所的行政行为和办案指导。

三、强化核审指导 确保执法质量 年初以来,区局各办案机构认真执行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严格按程序执法,正确行使自由裁量权,统一行政处罚文书的制作与使用,尤其是对案件终结报告和行政处罚决定书的制作,严格按照“说理性”要求予以规范。严格执行网上审批与书式案卷同步运行程序。严把“五关”,确保案件质量。区局把依法行政的要求贯穿落实于案件办理的全过程,在案件核审中,坚持把好“五关”,即:事实关、证据关、定性关、适用关、程序关。特别是在行政执法的自由裁量权上,必须实现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统一。将案件纳入制度化、规范化轨道,切实把好了案件质量关。截止目前,全局所办案件无一要求听证和上诉。

截止7月底,全局共核审办结案件394件,做到一般程序案件核审率100%,行政处罚做到合法有效,无一行政过错责任。案件核审中,建议办案机构修改定性不准,适用依据错误,处罚不当的案件6件;建议办案机构补正事实不清,证据不足的案件5件;建议办案机构纠正程序不合法的案件6件。各办案机构均按要求送达听证告知书,但当事人没有提出听证要求,故而没有发生听证案件。全局在行政案件办理过程采取行政强制措施12次,实施过程中均能做到行政强制措施有合法的事实根据,有法律法规依据,向当事人出具文书合法规范,无违法采取行政强制措施的情形,没有超过法定的期限,扣留物资保管妥善,罚没物资的处置符合法律法规规定。今后,本人将继续坚持认真学习法律法规知识,提升自身素质、加强培训、严格审核、强化对基层所的指导规范,切实提升全局执法人员业务素质和依法行政能力,确保我局行政执法办案工作再上新台阶。

行政执法办案技巧 篇7

夯实基础 完善制度

事故处理工作初到大队, 正值公安部在全国公安机关开展“三基”工程建设活动, 大队领导班子紧紧抓住这个大好时机, 从建立健全大队事故处理工作机制入手, 进一步规范了110接处警、事故民警交接班、事故现场处置、事故案件台账登记、事故民警每天例会、疑难案件责任分析会、事故案卷审核、责任信访和错案追究、重大事故现场全体事故民警和大队分管领导、主要领导共赴现场处置等工作制度。同时, 把各项规章制度细化到主管领导和每一名民警身上, 做到工作到人头, 责任到人头, 考核到人头, 将工作压力向全体事故民警传递, 从而增强从干部到民警的工作责任心和事业心。

严格执法 秉公办案

在交通事故处理工作中, 摆在民警面前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做到严格执法, 秉公办案。其实, 这句话说起来容易, 做起来却有相当的难度。严格执法, 秉公办案, 首先要求办案民警要有高度工作责任心和事业心, 要有对公安事业的忠诚、对人民群众的感情。其次是要熟练的掌握《道路交通安全法》和《交通事故处理法》以及与交通事故处置相关的法律法规, 然后是办案民警要摆正自己的位置。在具体执法工作中, 万新村大队事故组的朱景刚警长带头和大家一起认真学习相关的法律法规, 与大队法制员认真探讨分析典型案例, 从个案中吸取经验和教训, 以此丰富民警的业务知识, 提高民警的办案和处理问题的能力。

如:在河东区泰昌路万和里发生了一起交通事故。当时, 一辆切诺基小客在和一位迎面驶来的三轮车错车时, 左后门突然打开, 拍打在骑三轮车大娘的左手上, 造成大娘左手掌骨骨折。事故发生后, 机动车驾驶人用事故车辆拉着大娘到医院就医, 未保护事故现场。双方在武警医院报警后, 事故民警张健立即赶赴医院, 依法处置。但在当时, 肇事的切诺基小客车已经被驾驶人单位同事开走了, 张健按照法律规定依法对肇事驾驶人进行了询问, 并滞留了驾驶证, 责令驾驶人立即联系单位, 在规定的时间内将肇事车辆送到交警大队。同时, 张健向医护人员询问了伤者的伤情, 掌握了该案的基本情况。当张健回到队里, 已经有人为肇事驾驶人说情了。不要扣留事故车辆, 并承诺对事故负全部责任, 绝不给民警找麻烦。面对自己的同事, 张健可以顺水推舟送个人情, 然而伤者的合法权益就有可能受到侵害。张健为难了, 但想起伤者痛苦的表情和祈求公允的眼神, 他的心平静了许多, 并耐心地给说情人解释不能放走肇事车辆的理由。这时候, 伤者的家属和肇事车辆驾驶人正好从门外走进来, 听到了他们之间的谈话内容, 伤者的家属什么也没有说, 只是向民警投来了感激的目光。张健在处理这起事故当中, 从案件调查、提取证据、询问笔录、责任认定到应当事人的请求调解再到经济赔偿, 都是严格按照法律程序, 秉公办案, 恰到好处的维护了双方当事人的合法利益。事后, 双方当事人对张健公正执法的态度表示感谢。

热情服务 文明办案

行政执法办案技巧 篇8

一、当前基层工商执法办案现状

(一)案件构成情况

一是从案件数量与规模上看,主要来源是通过转变监督管理模式,强化行政执法力度、加强市场巡查、建立“12315”申诉举报网络、增强部门协作、相关信息共享等,有效促进基层工商案件查处工作,办案数量总体均呈上升趋势,从每年的案件评查中可以看到,基层工商执法办案呈现数量多、规模小的特点。二是从案件的类型上看,当前基层工商执法办案的层次不够高,领域不够宽,执法办案还只是停留在查处无照经营、和厂家联合打假等简单的案件上,对于其他的诸如反不正当竞争案件、三虚一逃案件、商标广告案件查处较少,案件呈现类型单一的特点。三是从案件查处的领域上看,基层工商执法办案大部分都是无照经营案件、简单的商标广告案件,很少涉及到合同、产品质量法、不正当竞争等其他领域,对建材、汽车、房地产、投资担保等市场更是缺乏调查调研,案件呈现领域狭窄的特点。

(二)案件质量情况

一是调查取证的方法和技巧掌握不够,事实调查不清,没有抓住当事人违法问题要害,有的执法办案人员对情况调查不够深入细致,存在孤证和少证的现象,除了现场检查笔录外,多以当事人陈述作为处罚依据,缺少对当事人生产经营、非法获利、给第三方造成损害情况的调查,事实认定不够清楚、证据不够扎实。二是漠视告知、送达等法律程序,法定文书的自然时间顺序先后颠倒,进行调查时未亮证、勘验后未请当事人签名、符合听证条件的未告知、采取先行登记的超时限等问题在基层工商执法办案中也时有发生。三是由于对事实认定不够清楚,执法程序不够规范,缺乏有力证据的表述,不善于灵活掌握和运用法律法规,在适用法律及处罚额度上就难以达到准确而合理,造成查证的违法事实与办案人员引用的法律法规条文不相吻合。

(三)执法人员情况

一是基层工商缺少复合型执法人员,部分执法人员不熟悉有关法律法规,通常是遇到什么样的案情现学相关的法律法规,不懂得执法程序、办案技巧、办案文书填写及有关专业知识,在执法办案中被动接受案件,工作消极应付。二是少数办案单位和执法人员思想偏差,存在一切向“钱”看的思想,个人利益考虑得多,行政执法工作考虑得少。三是综合执法手段不强,在众多工商执法法规中,有执法力度和强制措施的甚少,而且可操作性不强,这就导致行政执法依据不足,手段不硬,执法办案领域不好突破、局面不好拓展。四是执法办案人员结构老化、装备落后、经费不足、重视不够。

二、执法办案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执法程序不够规范

一是有的发现了案源,未办理立案审批手续就着手调查取证,甚至有的实际已进入案件调查终结阶段才立案。二是漠视告知、送达等法律程序,办案文书法定自然时间顺序颠倒。三是在具体办案中,有的先采取强制措施,后办理立案审批手续,有的先收取罚款,后办理立案审批手续,有的在特殊情况下未经批准,就采取了行政强制措施,但未按照有关规定补办批准手续。四是未给或漏给当事人出具扣留(封存)财物通知书、物品清单,物品清单上未将物品的品名、数量、特征等填写清楚,清单上也未经当事人签字确认。五是有的询问笔录不经被询问人确认,个别案件除被调查人签字外,所有材料都是一个人的笔迹。

(二)违法事实调查不清

一是有的执法办案人员在询问中不作思考,不加分析,盲目地问,糊涂地记,对一些关键性问题,未能问得清,说得明,定得准。二是在询问笔录中对当事人有无建账、账簿是否齐全以及利润、营业额、生产销售成本没问明、记清。三是做询问笔录时存在办案人员说得多,当事人说得少,办案人员直接指出问题的多,当事人主动陈述问题的少,直接定性的多,用证据证明违法事实的少,提取的证据与案件的关联性差,没有查清违法所得的具体数额。

(三)少数案件定性不准

一是有的办案人员在作出处罚决定时,将自己的感觉、与当事人的关系、当事人的态度,当作重要因素考虑,乱用法律法规。二是不注意法律法规的格次及普通法与个别法的关系,随意降低法定处罚标准,三是调查取证的违法事实与办案人员引用的法律法规条文不相吻合,造成定性不准,处罚不当,个别案件处罚金额超出了法规法定最高限额的现象。

(四)文书制作不够规范

一是询问笔录中对当事人的基本情况填写不全,执法办案人员在笔录上有错签、代签和不签名的现象,笔录中有开始时间,无终结时间。二是调查终结报告对当事人的基本情况已查明的违法事实、案件性质、处罚依据及建议未能表述清楚,不能达到明了,准确。三是处罚决定书叙述的违法事实文字不精练,用词不当,语言不通,表述不精,作为处罚依据的法律法规不写全称,相应的条款没有全文引,错字、别字、格式不规范的情况时有发生。四是在询问时不告知被询问人执法人员的身份情况,不记录出示执法证件情况,不询问被询问人的身份情况。现场检查笔录、询问笔录调查人员不按规定签字确认。

(五)执法难题难以解决

基层执法人员普遍存在年龄结构老化,缺少激情和上进心,目前的执法体制又没有切实可行的奖惩措施或即使有措施也难以实施、凑效;执法过程中行政干预现象比较严重,办案人员又摆脱不了这种现状,从思想上影响了执法职能到位;经费不足也严重困扰着执法办案;法律法规赋予的强制手段不足,调查难、取证难、执行难的现状一时还难以解决,这在很大程度上成为了办案人员的羁绊。

三、提高基层工商办案质量的建议

(一)树立依法行政观念,端正办案指导思想

全面推行依法行政,是贯彻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从严治政、建设廉政、勤政、务实、高效政府的必然要求。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的行政执法人员必须要牢固树立依法行政观念,端正办案指导思想,在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的同时,也要纠正有案必罚、有罚必重、办案只重数量不重质量的传统习惯;要严格依照法定的程序办案,履行法定义务,切实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要树立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实事求是的办案工作作风。

(二)加强法律法规培训,提高办案人员素质

要从根本上解决执法办案中存在的问题,关键是要提高基层执法人员的素质,除全面加强执法人员的思想道德教育、法制教育、勤政廉政教育外,还要建立对执法人员的定期轮训制度、通过有针对性的业务培训,提高办案技能,组织开展各种形式的法律法规知识竞赛、案例分析、模拟办案和岗位练兵竞赛活动,并在网上有针对性地开办一些执法办案知识问答、执法办案注意事项等栏目,充分调动执法人员学法、用法的热情和积极性,提高整体执法水平,同时,对办案人员要优化组合,保持工作岗位相对稳定,使之能安下心来,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

(三)严肃执法办案纪律,加强监督检查机制

要严格按照法律授权依法办案,坚决纠正行政执法中的随意性和越权行为;严格落实各项规章制度,形成相应的监督制约机制。要增强执法的透明度,保证公正执法,公平执法,遏制执法的主观性和随意性,尽量减少或避免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要加强对行政处罚案件的监督检查,办案人员要严格按照规定履行监督职责,强化内部和外部的制约机制,努力通过日常监督检查、专项执法检查、处罚文书报备审查等途径加强对行政处罚的监督,使执法监督工作规范化、制度化。

(四)利用科技手段制约、防止不规范行为发生

高度重视系统行政执法软件上线工作,严格按照要求进行实施,使案源管理、立案审批、案卷制作、核审、审批、结案、数据统计报表等各个环节实现“数字化管理”,确保执法办案中的每个执法人员、每个部门、每个环节都受到程序化、规范化的制约,促进公正、公平执法办案。

(五)尽快落实“大经检”体制,实行一支队伍办案

要加大“大经检”体制推进力度,营造统一集中的执法环境,要充分认识建立“大经检”体制、“一支队伍”办案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进一步整合经检力量,按照统一管理、统一指挥、统一指导、统一协调的原则,使执法拳头一打到底,能伸展自由,才能使出力能,打出声威。没有宽松的环境,就难以见大成效,因此,就要进一步完善工作制度,建立健全“权、责、利”协调一致,“人、财、物”相对集中,“查、审、处”无缝衔接,实现经检体制内部的“干部上下交流”,确保优秀经检干部脱颖而出。要进一步建立健全和完善“大经检”体制下的各项工作制度,抓紧推进大经检格局,盘活经检人员,形成良性循环体制。“大经检”体制的推行对执法职能到位必将起到强有力的推动作用。

(六)推进两法相衔接工作机制,合理规避执法风险

强化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相衔接的工作机制,突出“两法”衔接工作的适时性和有效性,加强与司法部门平时的联系与沟通,除联合办案外,不定期召开案件协作联席会议,对一些大要案及时与检察机关沟通,共同探讨、研究一些疑难案件。特别是对一些是否需要移交有疑问的案件,请他们提前介入替我们把关,在为我们促进职能到位起到积极推动作用的同时,使我们在办案中少走弯路,合理减少或规避执法办案风险。

上一篇:2022春教学教研总结下一篇:阳光总在风雨后议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