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法办案区实施方案(共7篇)
执法办案区实施方案 篇1
2014年1月1日起实施
公安机关执法办案场所办案区使用管理规定
试题及答案
1、《公安机关执法办案场所办案区使用管理规定》的制定依据主要有()等有关法律和规定。A、刑诉法 B、治安管理处罚法
C、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 D、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 E 公安机关执法办案场所设置规范
2、公安机关执法办案场所办案区,是指()
A、公安机关在办理案件过程中,依法进行安全检查、信息采集、讯问、询问、继续盘问、辨认等办案活动的专门区域 B、包括公安机关派出所和内设机构设置的专门办案区域 C、包括公安机关设置的供两个以上执法办案部门共同使用的办案中心
3、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在办案区从事办案活动,应当做到()
A、严格执行有关法律规定 B、依法履行职责
C、强化安全意识 D、落实安全防护措施和责任 E、防止安全事故发生
4、违法犯罪嫌疑人被带至公安机关后,办案民警应当()A、立即将其带入办公区 B、除经办案部门副主任批准,起赃、辨认现场或者尸体以外,不得将违法犯罪嫌疑人带出办案区
C、组织调解、听证,或者适用简易程序处理的,可以再接待区进行
5、(1)依法对违法犯罪嫌疑人作出刑拘、逮捕或行政拘留、收容教育、强制戒毒决定的,应当()
A、按照规定时限将其送交有关监管场所执行
(2)依法作出取保候审、监视居住决定的,应当()
A、与执行机关做好交接工作
6、公安机关应当明确办案区管理部门及其职责:()
A、办案区由一个办案部门单独使用的,该部门为办案区管理部门
B、由两个以上办案部门共同使用的,指定一个部门作为管理部门
C、管理部门应当制定专门的管理人员,负责办案区日常管理工作
D、公安机关纪检监察、警务督察、法制等部门在各自职权范围内对办案区的使用管理进行监督
E、装备财务、后勤保障、科技通信等部门应为办案区使用管理提供保障和支持
7、公安机关应当建立办案区使用管理登记制度()
A 设置专门台账,载明违法犯罪嫌疑人、证人、被害人等与案件有关的人员、案由、进出办案区时间,以及办案部门、承办人、看管人、使用的功能室等信息
B、有条件的地方公安机关应当对台账实行信息化管理
8、(1)可以借用办案区的条件有()
A 因违法犯罪嫌疑人数量较多或设备故障等原因,本单位办案区无法满足办案需要的
B 或者到异地执行传唤、据传、拘留、逮捕后需要立即开展审讯工作的
C、经办案部门负责人批准,并商有关执法办案场所负责人同意的
(2)由于上述原因,新县公安局借用光山县公安局办案区办案的,关于借用办案区说法正确的有()
A、光山县(出借单位)应当安排工作人员予以配合 B、对违法犯罪嫌疑人的看管由新县公安局(借用单位)负责,光山县公安局予以配合
(3)公安机关应当对本辖区内()作出统一安排。A 相邻执法办案部门公用办案区 B借用办案区
9、各级公安机关应当将办案区使用纳入()A、民警教育培训内容
B、对新入警人员,应当进行岗前教育培训
10、(1)将违法犯罪嫌疑人带至办案区后,应当首先()A、对其人身及携带的物品进行安全检查
(2)检查时要做到:
A对妇女的人身检查由女民警进行
B对检查情况,依照办理行政案件或刑事案件有关规定制作笔录
11、(1)进行安全检查时,应当对被检查人员进行()
A 全身检查
(2)重点检查以下内容()
A 是否藏匿危险物品
B 是否藏匿与案件有关的其他物品 C、体表有无外伤
(3)违法犯罪嫌疑人有明显外伤的,应当()
A 拍照 B对外伤及时进行处理
C、对伤情以及处理情况在检查笔录中注明
12、(1)检查中发现需要作为证据的物品、文件,应当()
A 依照办案规定及时收集、固定
(2)发现毒品、淫秽物品等违禁品,枪支、弹药,或者弩、匕首等国家规定的管制器具,以及爆炸、毒害性、放射性等危险品,应当()
A 予以扣押并按照有关规定处理
13、检查中发现嫌疑人携带或使用的物品与案件无关,应当如何处理()
A、除生活必需品且不影响执法安全外,应当告知违法犯罪嫌疑人委托家属或其他人员领回,不得随身携带
B、具有《公安机关代为保管涉案人员随身财物若干规定》第五条规定情形的,可以由公安机关代为保管。(第五条 对涉案人员随身财物,除生活必需品且不影响执法安全的以外,应当告知涉案人员委托家属或者其他人员领回。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由公安机关代为保管:
(一)被拘留的犯罪嫌疑人涉嫌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恐怖活动犯罪,通知家属领回可能有碍侦查的;
(二)无法通知涉案人员家属或者其他受委托人的;
(三)涉案人员拒绝委托家属或者其他人员代领的;
(四)受委托人拒绝代领或者未到公安机关领取的;
(五)需要由公安机关代为保管的其他情形。前款第(一)项规定中,有碍侦查的情形消失以后,应当及时通知涉案人员委托家属或者其他人员领回随身财物。)
14、进行安全检查后,应当()
A、根据办案需要,按照操作规范对违法犯罪嫌疑人进行信息采集
B、对采集想信息及时录入信息库进行核查、比对,并按照规定妥善保管、(1)讯问、询问违法犯罪嫌疑人,应当在()进行。A、讯问在讯问室、询问在询问室 B、违法犯罪学嫌疑人较多,不能满足办案需要时,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可以对讯问室、询问室调剂使用(2)下列情形可不在询问室、讯问室进行()
A、紧急情况下必须在现场进行讯问、询问的
B、对有严重伤病、残疾、行动不便、正在怀孕的违法犯罪嫌疑人,在其住处进行询问、讯问
C、对已近送交看守所羁押的违法犯罪嫌疑人进行讯问、询问的
16、在办案区内询问被害人、证人的,应当()
A 保证被害人、证人与违法犯罪嫌疑人的有效隔离 B 防止见面或者接触
17、询问、讯问时,办案民警应当()
A 不得少于2人
B 一人因故暂时离开,应当由其他办案民警接替或者暂停询问、讯问
C 严禁将违法犯罪嫌疑人单独留在询问室或者询问室
18、在询问、讯问过程中,办案民警应当注意()
A违法犯罪嫌疑人的身体状况 B 违法犯罪嫌疑人的行为举止 C 违法犯罪嫌疑人的表情
D 遇有可疑或者突发情况,应立即启动应急报警装置,及时处置
19、公安机关应当依法对刑事案件()进行录音录像,具备条件的地方,应当对所有讯问或者询问违法犯罪嫌疑人过程进行录音录像。
A 讯问过程
20、对讯问、询问过程进行录音或者录像的,应当()
A 对每一次询问、讯问过程均进行录音或者录像 B 录音或者录像应当从民警进行询问、讯问时开始,到违法犯罪嫌疑人核对笔录并签字、捺指印后结束。
C、录音或者录像应当保持全程不间断录制,不得剪接、删改或者选择性地录制。
D 笔录中记载的起止时间应当与录音或者录像反映的起止时间一致。
21、公安机关应当()
A、保证违法犯罪嫌疑人在办案区内的饮食和必要的休息时间
B、并将情况如实记录在讯问、询问笔录或者相应台账中。
22、公安机关及其内设机构可以在办案区设置等候室,用于违法犯罪嫌疑人的等候、休息。关于等候室说法正确的有()
A 等候室的建设标准按照候问室标准执行。
B 对于等候讯问、询问的,或者讯问、询问结束后,需要继续查证或者等候处理的违法犯罪嫌疑人,办案民警应当将其送入候问室或者等候室休息、等候。
23、办案区门禁管理应当做到()
A 应当安装门禁系统
B 无人出入时,门应当保持关闭状态;有关人员出入后,应当立即将门关闭。
C 除检查、维修、保洁等工作需要,并经办案区管理负责人批准的以外,与办案活动无关的人员不得进入办案区。
24、办案区安装的视频监控设备应当做到()
A 应当覆盖全区域且具有数据存储功能,B 区域内光照亮度应当满足监控要求,C并与网上监督信息系统实现数据对接; D办案区使用时,应当开启视频监控设备,E 并由专人值守。
25、办案区的声像监控资料的管理应当()
A 应当保存不少于三个月
B 并对其进行分级授权管理,严格设置使用权限等级,不得越权浏览、调阅、复制、拷贝相关声像监控资料;
C讯问犯罪嫌疑人的录音录像资料保存期限应当与同案案卷的保存期限相同。
D 办案区的声像监控资料在接入网上监督信息系统时,应当对音频、视频数据进行分流处理,E音频数据不得进入网上监督信息系统,防止案情泄露。
26、违法犯罪嫌疑人在办案区等候、休息时,应当()A 安排工作人员不间断看管。
B 遇有违法犯罪嫌疑人可能脱逃、行凶、自杀、自伤或者有其他危险行为的,民警可以依法使用约束性警械。
27、为违法犯罪嫌疑人提供饮食时,应当()
A 提供安全餐具和不含骨、刺等可能引发危险的成分的食品;
B 不得允许犯罪嫌疑人食用自带、亲属提供或者其他来源不明的食物。
28、违法犯罪嫌疑人如厕时,办案民警应当()
A在其往返途中及如厕时进行监管,防止发生安全事故。
29、下列物品禁止存放着办案区()
A可能被用来行凶、自杀、自伤的物品,B 爆炸性、毒害性、放射性等危险物品 C 其他可能影响执法安全的物品
30、公安机关应当制定办案区相关应急预案,()
A 为办案区配备应急电源、消防等设备
B 遇有停电、火灾、技术故障等情况时,应当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及时处置。
31、公安机关()应当加强对办案区使用管理的监督和视频巡查,发现存在安全隐患,或者执法办案单位、办案民警有违反规定行为的,应当及时纠正、制止。
A 警务督察部门 B法制部门
32、办案区的使用、管理情况应当纳入所在单位案件审核和执法质量考评范围。()
A进行案件审核时,应当结合办案区声像监控资料,审查是否依法进行讯问、询问。
B 对违反规定的,及时责令整改,并在执法质量考评中扣分。
33、对于违反办案区使用管理规定的,应当根据其行为的情节和后果,依照有关规定,对()予以批评或者处分。
A 负有直接责任的领导 B办案民警
34、讯问已送交看守所羁押的犯罪嫌疑人,应当在()进行,除适用看守所的有关管理规定外,有关讯问要求适用本规定第十七条至第二十一条的规定。
A 看守所讯问室内
35、各地公安机关可以根据本规定,结合本地实际,制定实施细则并报()备案。
A 上一级公安机关
36、本规定自()施行。
A 2014年1月1日起
答案 :全选
执法办案区实施方案 篇2
(一) 执法办案风险的界定
最高检2011年《关于加强检察机关执法办案风险评估预警工作的意见》中指出, 执法办案风险评估预警工作主要是指检察机关业务部门和案件承办人员在执法办案过程中, 对检察执法行为是否存在引发不稳定因素、激化社会矛盾等执法办案风险, 进行分析研判、论证评估。《意见》倾向于将执法办案风险界定为由检察执法行为引发的“不稳定因素”及“社会矛盾”。
执法办案风险的界定应从引发风险的原因来看, 而引发风险的原因既有检察机关内部工作机制以及检察人员执法行为等内部因素, 如释法说理不到位, 也有外部环境如媒体言论等。在对个案进行评估时, 不能完全将外部环境的影响与内部工作机制和检察执法行为的影响相割裂, 必须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对案件执法结果的影响, 因此, 执法办案风险评估预警机制中所讨论的执法办案风险应指在检察机关执法办案过程中由内外部因素引发的对公平正义、民生权益、社会稳定、政治局面和舆论反应等方面造成的综合影响。
(二) 执法办案风险评估预警的内涵及目的
风险评估作为风险管理学的关键环节, 是对不良结果或不期望事件发生机率进行描述及定量的系统过程, 目的是通过发现、分析和衡量风险, 提出防范措施, 以减少风险①。实行执法办案风险评估预警的目的在于有效地降低办案风险, 化解社会矛盾纠纷, 维护社会稳定, 但从检察机关的法律监督职能出发, 保障国家法律的统一实施及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也是执法办案活动的应有价值, 建立执法办案风险评估预警机制的最终目的应是通过风险评估, 发现执法中存在的问题, 规范执法办案流程, 促使执法办案人员全面考量其执法结果可能存在或已经存在的风险, 以选择最佳处理方式办理案件, 最终达到树立检察机关执法公信力, 实现公平正义的目标。
(三) 建立执法办案风险评估预警机制的必要性分析
建立执法办案风险评估预警机制是有其现实必要性的, 近年来通过对涉检信访案件的分析, 不难发现造成涉检信访案件发生的原因有些是因案件承办人员把关不严、审查不细, 在执法办案程序上存在瑕疵, 造成当事人对办案结果的不认同而反复信访;有些是案件当事人对法律政策认识不足, 而办案人员没有做好释法说理工作, 而导致信访案件发生。笔者认为, 建立执法办案风险评估预警机制是一种工作方法创新, 与司法活动所追求的公正目标并不相悖。执法办案风险评估预警机制的建立是倡导在执法办案过程中更加注重释法说理, 化解矛盾, 避免就案办案、简单办案、机械办案, 更加注重自我监督和群众的参与监督, 根本目的还是通过该机制的运行实现规范执法办案行为, 树立检察机关的执法公信力。
当然, 执法办案风险评估预警机制的设置和运行不应该错位, 它不可能包揽和解决案件的所有问题, 不可能替代法律的具体规定。否则, 就是有法不依, 以化解矛盾促进和谐为由, 自定规则或以言代法, 损害法律的权威性, 那将是对依法治国莫大的讽刺, 也必然会失去存在的价值。
二、执法办案风险评估预警工作的实践做法分析
(一) 从执法办案风险评估的案件范围看, 目前各省、市检察院并不统一。如江苏省检察院将职务犯罪侦查、侦查监督、公诉、控申、民行等业务部门所办理的存在风险的各类案件, 都纳入风险评估范围。广东省检察院则重点对四类信访案件进行风险评估, 如对不符合自侦部门立案条件, 但可能到检察机关群体访、越级访或引发其他不稳定因素的案件等做出重大处理决定的案件。
(二) 从风险评估的内容看, 尽管各个省市检察院表述不尽相同, 但风险评估的内容主要是从执法办案案件的发案背景、案件性质、办案效果及审查案件时发现的苗头性问题等方面综合考虑, 主要依据信访事项的性质、影响、诉求的正当性及信访人的性格特点和信访策划人的情况进行评估。息诉工作预案, 对于合理的异议和诉求, 主要考虑能否通过法律、政策妥善解决;对于不合理诉求, 主要考虑能否依据法律、政策进行充分合理解释、有力论证和详细说明, 尽量争取大部分群众的理解和支持。
(三) 从执法办案风险评估的风险等级确定看, 多数地方分为三级, 也有的地方分为二级或四级。如山东省沂南县检察院将案件的风险等级分为A、B、C三级预警, A级预警为特别重大风险, B级预警为重大风险等级;C级预警为一般风险等级。对于三级风险预警案件, 分别采取相应的对策。
(四) 从执法办案风险评估的主体来看, 风险评估的组织机构有的是专门设立了案件风险评估预警领导小组, 如北京市检察院第二分院专门成立了执法办案风险评估预警管理工作办公室, 河南省汝州市人民检察院的评估主体则由办案部门承担, 严格实行“谁主管、谁负责, 谁承办、谁评估, 谁评估、谁化解”原则, 细化部门责任, 控申部门承担组织协调、督办考评、建议奖惩、台账管理、信息通报等职能, 案件管理中心具体承担审查把关、督察督办等职责。
(五) 风险评估的工作程序, 一般由案件承办部门拟作出处理决定时, 由承办人对案件举报人、受害人、申请人等当事人信访的风险进行评估, 初步判定风险等级、填写风险评估表, 经部门讨论研究、分管领导审核签字后提交评估专家委员会或评估预警工作领导小组评定风险等级, 评估预警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布预警, 承办部门研究制定处置工作方案, 控申部门积极配合, 共同采取措施, 化解不稳定因素, 结案报告最后报案管中心或控申部门建档备案。
三、执法办案风险评估预警机制的构建
(一) 明确案件评估范围和等级判定标准
笔者认为, 从案件评估范围来看, 检察机关自侦、侦监、公诉、控申、监所、民行等业务部门所办理的各类案件, 都应纳入风险评估的范围, 但承办人对于高检院《意见》中所列的12项重点评估预警案件、8种可能引发办案风险的案件应作为评估重点, 对重点案件应提出评估意见, 由本部门研究决定评估的等级。
风险等级的判定标准是建立风险评估机制的核心内容, 是承办人据以判定案件风险等级的依据, 高检院《意见》中将风险等级划分为重大风险案件、较大风险案件和一般风险案件三类, 并规定应根据实际情况的发展变化, 及时调整风险级别。重大风险案件是指案情重大、社会公众和媒体高度关注、涉及被害人较多, 极有可能出现当事人及其近亲属自杀、自残、实施暴力等极端行为, 容易引发群体性事件, 或者存在其他重大不稳定因素, 需要党政机关多个部门共同解决的案件;较大风险案件是指案情相对复杂、矛盾持续时间较长、处理有一定难度, 极有可能引发涉检上访问题, 需要上下级检察机关或本院各部门相互协作、共同化解的案件;一般风险案件是指当事人及其近亲属对有关问题存在疑虑, 对处理结果不理解, 存在风险苗头, 承办部门、承办人通过释法说理、协调疏导能够化解的案件。
(二) 建立评估流程, 实现有效运行
1.执法办案风险评估的启动
一是具体办案部门的个案评估预警。办案人员对所受理、办理的每起案件, 都要根据基本案情、当事人及其近亲属对拟作决定的态度等进行风险评估, 对可能引发风险的案件, 纳入预警范围, 由承办人提出风险评估意见和化解措施, 报主管领导审批后, 启动个案预警程序;二是控申部门的社情预警, 由控申部门对来信来访进行月汇总、季分析, 掌握信访群众的情况, 对倾向性、苗头性、预警性信息和已发生的涉检上访信息进行广泛收集整理, 使有关部门能提前开展工作, 做到关口前移、防患未然, 在处理执法办案案件时能够迅速反应, 占据主动。
2.执法办案风险的评估
为使评估工作可以得到落实且便于操作, 可以将执法办案风险评估纳入案件管理系统, 系统设定流程, 案件承办人在办理案件的同时, 必须对所办案件进行风险评估, 拟定风险等级和预警工作预案, 提交部门负责人、分管检察长和检察长审批。如不完成“风险评估”环节, 将无法进入下一办案流程。
3.执法办案风险的预警
根据风险评估的等级, 对重大及较大风险等级的案件, 承办人应及时制定执法办案风险预警工作预案, 详细列明案件当事人的基本情况及主要诉求、简要案情和拟作出的案件处理意见、可能引发风险的情况及原因、拟化解的方案及稳控息诉措施, 交分管检察长或检察长审批。根据审批决定, 建立风险防范布控制度, 由承办部门对案件实行“三定一包” (定人员、定责任、定时限、包息诉) , 确定包案领导。对重大敏感案件涉案人员、可能引发群体访或越级访人员, 建立专门档案, 在重大活动等敏感时期, 及时启动防范布控措施。
4.执法办案风险的化解及应对
一是加大释法说理力度, 案件承办人在办理案件中, 应主动约谈、电询、走访案件当事人及其家属, 听取意见, 将释法说理贯穿于执法办案的全过程, 杜绝因执法中忽略细节引发群众不满;二是将执法办案风险评估预警与释法说理、刑事和解、检调对接等工作有机衔接起来, 解决好当事人的合理诉求等问题。对合理诉求解决到位、经过释法说理等仍采取极端行为或无理闹访的当事人, 应依法审慎进行处置;三是积极关注并正确应对舆情所引发的执法办案风险。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 资讯的传播变得更加方便快捷, 而网络的虚拟性, 使资讯的传播不像平面媒体那样具有可控性, 所以司法实践中的很多案件能够很快成为了整个社会关注的焦点, 应加强涉检舆情监测、引导, 防止不实信息扩散, 遏制恶意炒作个案, 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四是应将风险评估预警机制作为检察机关参与社会管理创新的重要方面。对办案中发现社会管理中存在的风险隐患问题, 及时提出消除隐患、强化管理的检察建议, 在风险评估预警机制的运行中, 检察机关应通过对各类风险的评估预警, 对外与相关部门之间建立沟通和联系, 并形成风险网络化管理, 使任意体系之间的风险信息可以直接流转, 做到“一次评估、成果共享、信息通用”, 从而发挥出联动预警效果, 共同参与社会管理创新。
5.执法办案风险的跟踪、反馈与总结
承办部门要将执法办案风险预警工作预案及时送本院控申部门报备, 便于控申部门及时掌握情况, 做好接待信访人工作。承办部门在做出处理决定三日内, 将办理情况反馈控申部门, 必要时, 由控申部门组织本院有关部门参加, 以联合接访的方式向当事人告知案件处理结果。另外, 由控申部门对执法办案风险评估预警工作进行定期的总结。
(三) 提高风险评估预警的意识和能力
通过风险评估预警机制的运行, 应使检察人员充分认识到执法办案过程中的风险预防与防控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使检察人员养成在处理案件时既注重案件的办理质量, 又注重防控风险, 力争实现案件处理的法律效果、社会效果和政治效果的统一的良好习惯。更应通过专业化的系统培训, 加强检察人员对风险的识别、评估、控制以及制定并实施预案的能力, 培养针对不同类型的案件、不同类型的当事人, 研究总结对策的能力, 如积极探索在化解矛盾中引入心理学专业支持, 加强对当事人的心理疏导、情绪调试和情感抚慰, 通过创新工作方法有效破解目前化解矛盾中“行政方法不能用、经济方法不好用、法律方法不会用、思想教育不顶用”的被动局面②。
参考文献
[1]耿红.检察机关案件风险评估机制的合理构建[J].人民检察, 2008, (06) :49.
[2]中共浙江省委政法委员会课题组.重大事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的实践探索与研究[J].公安学刊, 2010, (01) :22.
[3]孟昭文, 胡崇安.检察机关执法办案风险评估机制的构建[J].人民检察, 2011, (06) :69.
谈动物卫生监督执法办案技巧 篇3
近年来,动物卫生监督执法工作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已成为一项领导重视、社会关注,关系畜牧业生产和公共卫生安全,关系农业生产、农村发展、农民增收,关系社会稳定和社会和谐的重要工作。做好动物卫生监督执法工作意义重大。加强卫生监督文化建设是时代发展的客观要求。人需要健康,社会需要和谐。卫生监督行业是卫生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人民群众健康和生命安全需求提供法律保障,是社会和谐的基础之一。因此,必须加强卫生监督文化建设,提高卫生监督员和全体职工的素质,提升卫生监督执法水平,很好地贯彻为人民健康服务,为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服务的方针,为社会和谐作出新贡献。
1.公正廉洁、学习创新、和谐奋进、保障健康”是全省卫生监督文化的核心理念,这个核心理念是对卫生监督工作追求目标的高度概括,它具有旗帜和方向的作用。学习、理解和贯彻这个核心理念对于卫生监督机构的建设,对于在全社会树立卫生监督队伍的良好形象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首先卫生监督员要做到公正廉洁,以身作则,注重执法形象。执法形象包括外在形象和内在形象。外在形象不单单代表个人,同时也是代表政府代表执法单位的综合体现,在日常在执法过程中,执法人员自身应注意着装整洁、用语规范、举止文明,要充分展示执法人员良好的外在形象。而内在形象要通过执法人员的个人素质和专业技能所表达,是在与被执法客体相交流的过程中展示执法人员良好形象和人格魅力的基础。执法人员平时要加强政治理论和专业理论知识学习,积极钻研,熟练掌握相关法律、法规、标准等规范性文件,不断提升思想政治素质、业务素质和心理素质。公正,包括卫生监督执法依据公开、卫生监督执法程序公开和卫生监督执法结果公开,主动接受管理相对人和社会各界的监督。卫生执法监督是维护群众健康权益的最后屏障,公正是卫生监督机构和卫生监督员在监督执法工作中必须遵循和坚持的准则与要求,是卫生监督人员职业素质的基本要求。公正执法,除了要做到实体公正外,还要做到程序公正,也就是在卫生监督执法程序的设置和卫生监督执法过程的运作方面符合公正的基本要求,能够有效地保障参与人的权益和防止卫生监督执法权力的滥用,为卫生监督执法结果的公正奠定可靠的基础。执法形象在执法过程中是不可忽视的问题。执法人员的要通过卫生监督执法的公正确保人民健康权益的实现,确保公共卫生领域的正常秩序,确保社会公平正义全面的实现。
2.亲近民众,提高执法语言的交流技巧,文明用语以顺利开展监督执法工作。在日常执法过程中,执法人员经常会遇到和接触个别执法对象,比如一些不法商贩以及个别少数年纪大的倚老卖老,个别妇女凭着性别优势无理取闹,一些“两劳”释放人员目空一切,少数外来人员抱着大闹一场一走了之的想法,蛮横耍赖等等。面对这些复杂的执法对象,执法人员除了按照法律法规严格执法外,还要根据不同的执法对象采取相应的执法技巧。换位思考,礼貌待人,尊重对方的人格,灵活在处理突发在事件。办案中要用通俗易懂且便于沟通的语言,将外在的法律规范转化为相对人的内心守法需要,让老百姓感受到合法经营必须懂法、守法,从根本上保证动物卫生监管的法律法规顺利实施。“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是在卫生监督工作中最直接的体现。其次,卫生监督机构要与社会各界和谐相处,主动寻求社会各界对卫生监督工作的理解和支持。在卫生监督执法中,体现出服务于经济发展,服务于和谐社会建设的要求。执法工作人员需要奋进,有积极上进的精神状态,坚信自己能够为百姓做好服务,能创造一流的工作业绩,让人民满意,让党放心,让社会认可。只有开拓奋进,积极主动作为,才能充分体现卫生监督机构自身的社会价值。
3.证据收集与认定的技巧在执法中须注意的问题。在行政执法实践中,特别是我们动物卫生行政执法所应收集的多数证据(动物及其产品)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固定证据的技巧,如现场检查笔录、勘验笔录、销售收入凭据、检验或鉴定结论、现场拍摄的照片等等,都应当由当事人签字或签章当事人拒绝时,应当有相关证人签字作证对于物证,一般应将相关物证保存到结案。证据审查认定的技巧从证据的来源、取得证据的程序和方法、证据的真伪、证据之间的关系以及证据是否能够证明当事人的违法事实等方面,逐一加以审查认定。
执法办案心德体会 篇4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仁:
根据县局安排,下面将我去年在执法办案中的心得体会向大家作一个简要的汇报,不妥之处,敬请包涵!
借县局组建一支执法办案队伍的大好契机,去年四月,本人有幸被调入公平交易分局,主要从事产品质量监督管理及执法办案的工作。在各级领导正确而坚强的领导下,我与分局的同事一起努力拼搏、共同奋斗,在法定的权限和规定的职责内,拓宽了监管执法的领域,开辟了新的案件来源,超额完成了目标任务。这让我受益匪浅,体会颇深。
第一个深刻体会就是:学习为办案,办案促学习。因为本人以前工作在乡镇工商所,主要从事监管和登记注册工作,而执法办案工作相对较少。自从到了监管面广,办案数量多,案件质量要求高的新岗位,使我感到压力大、责任重。为了提高自己的执法水平和办案能力,迅速适应新岗位,促使我在办理每个案件之前,有针对性的去学习自己不了解和不熟悉的法律、法规,尽快掌握执法程序、案件定性、法律适用等知识。记得我第一次参加抽检的前几天,我仔细地查阅了相关资料和认真的请教了这方面的专家,基本弄清了抽检的重点和难点,初步掌握了需要抽样产品的抽样程序、方法和过程,为后来的抽样取证记录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为了挖掘新的案源,去年五月,我们对县城某两户首饰经营户的金银饰品进行了初次抽样检查。因该批金银饰品标识,标注不合格而判定该批产品不合格。于是我们就按《产
品质量法》第39条立案,调查中,当事人就辩称该批金银饰品只是标识、标注不合格,而质量、含量是合格的,并且有的饰品含量还高于国家有关标准,认为该批产品没有质量问题,没违反《产品质量法》当中的相关规定。就此案的法律定性,我们查阅了大量的相关资料,在工商执法QQ群里和同行讨论;并向检验单位发函求证该批产品不合格的有关事项;还向本系统的专家和县法院的法律专家请教。综合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定性为产品质量违法。通过办理此案,使我深刻的体会到,理解《产品质量法》的违法行为不能狭隘的从法律条文的字面上去理解,要弄清楚产品质量违法概念的外延和内涵,才能正确的给案件定性,适当的适用法律。
第二个体会就是:不畏艰辛,克难奋进,持之以恒。
(一)、工作不分地点,办案不讲时间。根据县局的统筹安排,本着尽量降低行政执法成本的原则。去年四月下旬,分局对辖区内需要抽检进行监管的经营户进行了一次性抽检,涉及到食品、电动车、农机、石油、液化气等很多方面。由于时间紧、任务重,我与同事们被分成两个组进行加班加点的工作,中午不回家、不休息,统一就餐后继续抽检工作。一连两个星期,周末不放假,甚至有时工作到晚上八点多钟。记得有一天抽检,吃晚饭后,回到家已经九点多钟了。同月二十六日晚上十点多钟,我们突然接到举报,迅速赶到航空路某处,对一个重庆市人组织的棉絮经营团伙进行了检查。由于当事人的不配合,使我们遇到了很大的阻力,于是我们对被检查对象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宣讲国家法律、法规知识和阻碍执法检查的不良后果,最后将涉嫌无照经营的物品和交通工具扣押到县局后,已经是深夜。对于以上艰辛和困
难,分局的领导和同事们都一一坚持和克服,没有任何一个人半途而废。
(二)、迎难而上,有始有终。执法办案的主要手段之一是行政处罚。在实际的处罚过程中,由于被处罚对象的利益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失,难免会出现当事人拒不配合,对办案人员恶语中伤甚至口头威胁等现象。去年十月中旬,我们给某公司送达行政处罚告知书,让该公司签收时,该公司的法定代表人一看告知的处罚经额在万元以上,立即拒绝签收,马上把告知书揉作一团,对我们大声吼叫起来,一股脑的把怨气全撒在我们身上,自始至终我们做到骂不还口。针对这样的情况,分局的领导和我们一起开动脑筋、换位思考,本着处罚和教育相结合的原则,事后通过多次给当事人宣传和解释工商部门职能、工作重心的转变,以及当前执法力度的大力加强等情况;同时也仔细地了解当事人的困难、认真的听取当事人的陈述和申辩。处罚时我们采纳了部分意见,在法定的自由裁量范围内,对当事人的处罚作了适当的调整,最终使得当事人态度大为转变,心平气和的接受了处罚。
创新办案理念 提升执法效能 篇5
提升执法效能
纽约市工商局
今年以来,我们纽约市工商局坚持“两个第一”,落实“五个更加”,深入实施“三项行动”,以机构改革和实施新“三定”为契机,立足工商职能,优化办案机制,形成办案合力,努力实现执法办案的新突破。截止目前,我局查处各类案件1365件,执法办案收入148.9万元,占办案目标的71.26%。
一、落实“三个结合”,立足监管强办案
一是办案与日常巡查相结合。我局按照新的“三定”方案,着力加强基层监管执法人员配备,基层工商所内设“一室一队一站”,其中市场监管执法队的人数不少于全所人员的70%,实行执法办案与日常巡查一体化的日常工作运行模式。通过签订责任书,明确监管执法人员的辖区管理责任,使日常巡查成为市场监管的主要手段和案件线索的主要来源。目前,我局查处的一般案件,85%以上的案件线索通过市场巡查获得;查处的简易案件,全部在市场巡查中发现、办结。
二是办案与企业年检、个体户验照相结合。上半年是工商部门对市场主体集中开展年检验照工作的法定时间。我局结合年检验照工作,一方面通过完善市场主体信用分类监 管,明确市场主体检验和监管执法的重点区域、重点行业、重点对象,另一方面通过对涉及前置许可、企业出资等行为的重点审查,加大对无照经营行为、违反登记行为、“两虚一逃”行为等案件的查办力度。截止5月底,我局注册分局通过年检验照,办理各类案件32件,罚没金额 11.8万元。
三是办案与专项整治相结合。围绕民生保障、名优保护、公平促进三大主题和食品、农资、建材等重要商品,通过积极推进打假保春耕、食品安全整治和“两打”行动等专项整治,把办案工作推向深入。强化商品质量监测手段,为办案提供技术支撑,制定食品、商品质量监测工作方案,按照每周不少于一次、每次不少于3个品种的要求,坚持食品快速检测制度,并按照上级统一部署,对流通环节重点商品抽样检测集中查处一批大案,凸显整治效果。今年元至5月,我局共开展食品快速检测920个批次,实施农资、食品、建材等重要商品质量抽样检测151个批次,查处销售不合格商品案件74件,其中万元以上案件3件。同时,狠抓申投诉案件转办,我局元至5月份受理消费申投诉215件,从中转化案件95件,罚没金额21.43万元。
二、完善“三个机制”,给力基层促办案
一是建立办案激励机制。实行大案奖励,对查办万元以上案件的主办人,直接给予罚没款5%的办案奖励。实行新案激励,对查办新领域案件的单位,给予年终考评单项奖励加 分。实行办案鼓励,通过推荐孝感市局“办案能手”、评选我局优秀办案人员和办案先进单位,提高执法办案人员和办案单位的积极性。今年5月下旬,我局还组织系统优秀办案人员及办案能手到外地参观学习、拓宽视野、积累经验。通过丰富各类办案奖励措施,激励各单位和办案人员办大案、办新领域案件。我局城北工商所按照办新案的思路,成立新领域案件研发小组,对照国家强制标准和行业技术规范,对电动工具、验光配镜、化妆品、服装等行业进行全面清查,查办新领域案件32件。
二是建立联合办案协作机制。以经检大队为龙头,以基层中队为中坚,以各办案机构为主体,根据案件性质、所涉区域、管辖权限等因素,推动各办案机构开展上下联动、横向联动、指导联动、检测联动等“五个联动”,对查处阻力较大的案件实行交叉查办,提高重大疑难案件查办能力。今年4月,我局雷公工商所在辖区发现,中石化纽约分公司所属加油站未办理分支机构营业执照,擅自从事经营活动,经检大队迅即根据公用企业办案权限,介入调查取证,目前已下达处罚决定10万元。对各类协作办理的案件,明确主办单位和协办单位,实行罚款分成。今年以来,我局经检大队向基层中队移交案件9件,各办案单位联合办案17件,系统各办案机构出现联动办案的新局面,增强执法办案合力,提高了执法效能,促进了执法人员共同提高办案能力和水平。
三是建立案情通报共享机制。采取会议通报、工作例会、执法简报等形式,通报全市系统案件办理名次,编发系统执法办案动态,形成比学赶超的执法办案氛围。同时,通过介绍典型案件、开展个案评析指导、探索类型案件办理规律等办法,使全系统比照查处同类案件,形成一个案带出一批案、一个办带出一片办的生动局面,提高整体办案成效。今年3月,我局经检大队通过网上搜索,从四川省达县红盾网受到启示,查处一起销售不符合国家尾气排放标准的摩托车违法案件后,通过案情通报和传授办案要点,指导伏水、雷公、巡店等3个基层单位在辖区开展摩托车销售排查,一举查处此类案件7起。今年以来,我局各办案单位通过案情通报、同类比对的办法,共查办各类案件16件,执法办案收入9万余元,使3个基层工商所在商品质量、产品标准、淘汰商品等方面实现了办案新突破。
三、推动“三个强化”,拓展职能助办案
一是强化与企业联合打假。主动与国内知名企业联系沟通,提高执法人员识假辨假能力,对重大制假售假案件,联合辖区相关基层单位,借助知名企业的专业鉴定资源,查处假冒仿冒驰名著名商标案件,扩大“两打”行动效果。同时,与山东荷泽、湖北黄冈等地建立商品质量抽样检测联系工作机制、商品质量动态反馈机制和定向跟踪监测机制,掌握当 前商品质量违法动态,锁定重点行业、重点商品和重点品牌,采取统一抽检、分类查处的办法,交由辖区工商所立案查处销售质量不合格商品行为,提高了商品质量监管水平。今年“两打”行动以来,我局通过与国内知名企业联手,获取假冒线索,开展质量鉴定,查获假冒茅台、五粮液白酒价值5000余元,并在城区一居民小区捣毁假酒勾兑窝点1个,查获假冒“枝江大曲”、“白云边”等白酒价值1万余元。
二是强化与相关部门协作配合。加强与公安、法院、质监、卫生等职能部门沟通,建立经常性的工作联系机制,健全案件信息通报与移交制度,拓宽办案信息渠道。今年4月,通过我市公安经侦部门移交线索,我局办理一起假冒“金龙鱼”食用油案件,查获假冒色拉油311箱1244桶,依法对销售商处罚款5万余元。同时,以我市人大组织的广告法执法检查行动为契机,牵头带领广播电视、药监、卫生等部门,搭建广告联合执法平台,聚集相关部门职能资源,对药品、医疗器械、医疗等群众反映较多的虚假违法广告进行集中整治,查获广告案件11起,结案7件,罚没5万余元。我局城南工商所在广播电视部门的配合下,对我市前进大药房大量发布虚假违法电视广告行为罚款1万元。今年以来,我局通过与有关部门建立联度会议、沟通协作、案件移交等工作机制,查处案件13件,执法办案收入11万余元。
三是强化与上级部门的工作联系。严格实施大案审批备 案制,对重大案件,及时向上级业务主管机构汇报备案,争取上级重视支持和业务指导,请示解决办案疑点,提高案件办理率和正确率。在此基础上,对跨区域案件,通过网上查、QQ聊、去函告等办法,加强与兄弟工商部门沟通,在大案协查、证据调取等方面加强协作,增强办案交流,学习办案技巧,提高新领域、新类型案件发现能力和查办能力。今年3月,我局烟店工商所在辖区发现,湖北白兆山水泥有限公司擅自在其产品包装袋上印刷注册商标标记。因其为当地政府引进企业,案件调查取证困难较大,我局积极向孝感市局公平交易分局汇报,争取支持,因违法印刷厂商涉及孝昌,我们还及时将案情向孝昌县局通报,同时在纽约、孝昌两地全面取证,查明其已销售水泥包装袋10万余条,案值160余万元,为办理此案获取了重要证据。今年以来,我局经检大队共向省局报备不正当竞争、虚假宣传等案件24件。
加强学习提升办案执法水平 篇6
提升办案执法水平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依法行政、提升执法办案水平,已成为工商工作的一个重点。**工商所积极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学习借鉴各兄弟单位的经验,积极转变思想观念,加强学习,促进了工商行政管理职能到位,使同志们执法办案的水平上一个新的台阶。
一、加强政治理论知识的学习,提高全所人员反腐倡廉的意识,积极与不正之风做斗争。认真学习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党章 》、八荣八耻,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意识,使每位同志都认真体会“权这同抽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精神实质。通过认真学习,同志们树立了反腐倡廉意识,自觉抵制腐败,树立了良好的群众威信,有效地遏制了不说法行为的发生,促进了廉政、勤政、秉公执法,提高了执法办案的质量。
二、加强业务知识的学习,全面提升办案人员素质。认真学习法律法规知识,处理好工学矛盾,结合我所实际,利用每月中旬工作不太忙的时间及每周五下午的时间集中组织同志们学习法律、法规,并对办案知识进行系统性的学习,如《行政处罚法》、《行政诉讼法》、《行政复议法》等。虽然我所接触的案子很少,但同志们的学习热情却是很高。有的同志主动拿出一些案子,在组织的学习中,进行探索研究。执法办案是我们工商工作中的重点,对我们每一个同志的要求都很高,同志们也总是毫无怨言,积极配合,认真对待每一次的学习,珍惜每一次的学习机会,同志们的执法办案能力也在每一次的学习探讨中得到了提高。为新形势新任务的需要打下坚实的基础。
新《广告法》执法办案心得 篇7
刘孝虎
新《广告法》施行近一年了。所谓“史上最严广告法”主要严在广告监管,特别是查办广告违法案件方面。广告活动的行为规范和内容准则很多,关于广告违法行为种类、表现形式、责任主体、构成要件、法律责任的内容等规定较旧《广告法》都有较大变化,如果从法律责任入手,按照法律责任的轻重来梳理行为规范和内容准则,就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广告违法案件的类型
根据新《广告法》第五章“法律责任”的规定,工商部门作为广告主管机关负有监管责任的广告违法行为可以划分为五类:虚假广告(第55条);违反禁止性内容准则或者行为规范的广告行为(第57条);违反限制性内容准则或者行为规范的广告行为(第58条);违反一般性准则或者规范的行为(第59、60、61、63、64、66条);违法代言广告行为(第62条)。上述五类违法行为中,第一至四类按照法律责任的重轻形成一个梯度结构图,而违法代言广告行为是从前三类违法行为中单列出来的一类新的广告活动主体。这五类广告违法行为相对独立而又相互关联,落实到执法办案实践中就是五类案件。下面将逐一剖析对这五类违法行为的查办。
(一)虚假广告案件
对比新旧《广告法》关于虚假广告规定的区别有四点:明确虚假广告包括不实广告和误导广告;在内容真实性、准确性准则中,对自主宣传事项的规制范围做了增加,其中商品增加了“功能”和“成分”,服务增加了“提供者”,赠品增加了“规格、期限和方式”,商品和服务共同增加了“销售状况、荣誉信息”等;采取列举方式规定了虚假广告的界定标准(第28条);加重了发布虚假广告行政责任,区分了广告主和其他广告主体的主观要件,除广告主外,其他三方广告活动主体均只按过错原则承担行政责任。
基于这四点区别,查办虚假广告案件要做以下调整:
一是在不实虚假广告之外,还需要查处误导性虚假广告。所谓 “不实广告”,指凡构成广告的各项要素内容中存在着与事实不相符合的广告,无论其是否具有误导性,表现手法包括编造、伪造、虚夸、说谎、省略等。主要表现形式有:宣传的商品或服务不存在;宣传的商品或服务的信息与实际明显不符,影响实质性购买;谎称商品或者服务经过审查认证、获奖等;实用虚构、伪造或者无法验证的科研成果、统计资料等,例如增高、减肥、防癌等广告;虚构广告参与者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经历。所谓 “误导广告”,指只要存在误导消费者之处的广告,无论其内容是否真实,主要表现形式为:隐瞒或者混淆商品和服务的重要信息;使用明显的歧义性表述,如“买一送一”;利用科学技术手段、艺术表达方式误导消费者等。
二是查办虚假广告案件时,首先应当查处广告主。《广告法》第4条第二款规定“广告主对广告内容的真实性负责”.在将广告经营者、广告发布者、广告代言人作为虚假广告案件的当事人时,需要调取其具备明知或者应知是虚假广告的证据来证明主观要件,否则,案件不成立。当广告费用无法计算或者明显偏低时可以定额处罚。
三是关于虚假广告的认定需要解决四个问题。第一是《广告法》规制的虚假广告与《反不正当竞争法》规制的虚假宣传在立法基点、外延、规制对象等方面的区别。第二是《广告法》规制的虚假广告与《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制的虚假宣传虽然存在转致适用关系,但调整范围不同,前者侧重于规制广告市场秩序,而后者则侧重于规制广告所宣传的商品或服务市场秩序。第三是《广告法》第8条与第28条第二款第(二)项区别在于“与实际情况不符,对购买行为有实质性影响”的规定,第8条对应的法律责任只是第59条的一般性责任,而后者对应的是第55条虚假广告的责任。第四是《广告法》的诸多单项限制性内容准则与虚假广告的定性选择,比如:宣传的商品功效超出了主管部门的批准范围,第16条有专门规定,适用第58条量罚,就不宜定性虚假广告;非药品、非医疗器械或者非医疗服务广告宣传治疗作用的,第17条有专门规定,适用第58条量罚,也不宜定性为虚假广告。
四是虚假广告案件的移送。上述五类案件中,有且仅有虚假广告类案件涉及到涉嫌犯罪移送问题,因为现行《刑法》(第222条)只规定了虚假广告罪,责任主体为广告主、广告经营者、广告发布者。
(二)违反禁止性内容准则或者行为规范的广告违法案件
这类违法行为的表现形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违反广告内容准则的5项,包括:第9条不得有下列情形(共10种情形);不得损害未成年人和残疾人身心健康;特殊药品、药品类易制毒化学品、以及戒毒药品器械方法不得做广告;婴儿乳制品、饮料和其他食品广告不得在大众媒介或公共场所声称全部或者部分替代母乳;违反规定发布烟草广告。第二种是违反行为规范的两项,包括禁止生产的产品或者提供的服务发布广告;在针对未成年人的大众传播媒介上发布8类广告。
这类广告行为的共同特点是法律规定了禁止性义务,广告活动主体一旦违反即应该承担行政法律责任。查办这类案件的要点是:一是其法律责任仅次于虚假广告;()二是无论哪一方广告活动主体,均不需要主观“明知或者应知”构成要件;三是删除了“公开更正”的行政措施;四是不按照广告费用量罚。但在执法实践中仍然需要调查取证广告次数、频率、时长或版面、广告费用等证据,因为定额处罚也应根据这些证据证明的情节合理裁量,如果调取不到相关证据也不影响依法定额实施行政处罚。
(三)违反限制性内容准则或者行为规范的广告违法案件
这类违法行为的表现形式主要有:违反内容准则的9项和违反行为规范的5项,可以概括为:首先是9种商品和服务广告的内容限制,除医疗药品医疗器械和保健食品外,新增农药兽药饲料和饲料添加剂、酒类、教育培训、招商、房地产(内容增加)、种子和种养殖广告的内容限制;其次是选取广告代言人不符合法定条件或者程序;第三是不得在未成年人活动场所和用具上发布广告,广告内容不得包含不当诱购;第四是医疗、药品、医疗器械、农药、兽药和保健食品6类未经批准不得发布等。这14种广告违法行为的共同点是鼓励依法做广告,但对发布广告的载体、内容、程序等有限制性规定。
这类案件的查办与虚假广告案件相近似,包括优先按广告费用量罚,广告费用无法计算或者明显偏低时可以定额量罚,区分广告主与其他广告活动主体的主观故意构成要件等。
(四)违反一般性内容准则或行为规范的广告违法案件
这类案件监管的都是比较轻微的广告违法行为,法律责任也很轻。主要有:第一,第59条对6种行为设定了罚款10万元以下的行政处罚,包括法定明示事项未明示、引证内容错误、宣传虚假专利、对比贬低、大众媒介无广告标识或者利用专题形式变相发布4类重点广告等;第二,第60条中未办理广告发布登记从事广告经营活动的;第三,第61条中未健全广告业务制度或者未审核广告内容等;第四,第63条中违法向住宅、交通工具发送广告,擅自发送电子信息广告以及互联网广告无“一键关闭”功能的;第五,第64条中广告服务平台明知广告活动违法不予制止的;第六,第66条中伪造、变造或者转让广告审批文件等。这类广告违法行为构成要件清晰、证据架构简单,结案较快。
(五)广告代言人违法代言广告案件
这类违法行为的主要表现形式有:代言《广告法》中禁止代言的(医疗、药品、医疗器械、保健食品)广告的;代言未使用过商品或服务广告的;明知或应知虚假广告仍进行代言的。
查办这类新案件应把握的要点包括: 第一,代言虚假广告“明知或应知”的要件(区别于民事责任);第二,单独的量罚规则,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两倍以下罚款,与广告费用无关,也未设定定额处罚;第三,违法所得的计算,应当理解为广告代言费收入减去实际缴纳的税收;第四,正确区分广告代言与广告表演(未表明身份且相关受众难以辨别其身份,未对商品和服务做推荐、证明)。
适用新《广告法》的几个法律问题
(一)关于广告案件线索的处理时限
《广告法》第53条规定:“……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和有关部门应当向社会公开受理投诉、举报的电话、信箱或者电子邮件地址,接到投诉、举报的部门应当自收到投诉之日起七个工作日内,予以处理并告知投诉、举报人”.这一规定与《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行政处罚程序规定》的相关时限是不一致的,未规定线索处理的延长期限。按照法律适用原则,应当优先适用《广告法》。同时注意:首先七个工作日不等于七天,从收到投诉、举报的第二天开始起算。其次“予以处理”不单是指对违法行为实施行政处罚,还包括不属于广告法调整的告知其不予受理,建议向有关部门举报,属于受理范围但不属于本机关管辖的,转送并告知,也包括决定受理并立案调查的进展情况等。
(二)关于广告违法案件的管辖权
新《广告法》对广告违法行为的管辖权无特别规定。关于地域管辖,应遵循工商总局“28号令”第8条对利用广播、电影、电视、报纸、期刊、互联网等媒体发布违法广告的行为的“广告发布者所在地管辖原则”,同时也对异地管辖广告经营者和广告主有困难的可以移交所在地管辖。难点有二:首先,互联网广告的管辖权,建议沿袭“广告发布者所在地管辖原则”,即一般由互联网信息服务提供者所在地工商局及市场监管局管辖。其次,同一个广告代言人代言的同一条广告如果同时在国(境)内国(境)外、国内多个省市多家媒体播出,究竟由谁管辖。因为广告代言费用无法按区域分割,多头管辖很不现实,建议由广告制作地管辖,便于操作。关于级别管辖,各省基本上以广告发布者的设立审批管理权限为准,实行分级管辖,对同一管辖区域内的广告主、广告经营者、广告代言人一般应当与广告发布者一并处理,对不同管辖区域内且管辖困难,需要移交的,一般实行同级移交。同一辖区内的工商机关要健全联办、协查机制,避免重复劳动,提升调查取证效率。
(三)如何界定广告费用无法计算或者明显偏低
广告费用的计算,在通常情况下,按照行为人提供的书面合同和相关广告费用的发票,并不难计算。广告费用无法计算,主要有以下情形:第一,广告主自己发布广告的,无法提供或者拒不提供自行发布广告所涉及材料、设备、制作、雇用员工、场地租赁等费用,且在同一地域(市场)无法取得相关费用参照标准的;第二,广告经营者、广告发布者不提供广告业务登记台账、合同、发票以及广告收费办法和标准,虚构费用的;第三,行为人提供有关广告费用的计算依据、材料等不全,又不能合理说明并出具补充证据的;第四,行为人之间相互串通,弄虚作假,造成原始证据隐匿或灭失的;第五,影响广告费用计算的其他情形,比如按年度外包、赠送等。
如何证明广告费用无法计算,应把握以下要点:首先,办案人员要证明自己已经对广告费用进行了取证,除合同、票据、凭证外,还有广告发布者、广告经营者公布的收费标准和收费办法等;其次,经查,存在上述5种情形;第三,未公布收费标准和收费办法,无刊例价可采用;第四,不再适用同期市场同类广告费用的比照办法,直接认定为广告费用无法计算,实施定额处罚。
如何判定广告费用明显偏低。一般情况下,广告费用明显偏低主要由行为人的主观故意导致,主要有三种情形:第一,行为人提供虚假的合同、账册、发票,隐瞒广告的规模和实际投入;第二,在广告的数量、价格、质量、规格以及载体选用、发布形式和范围等方面避重就轻,扰乱执法人员视线;第三,对明显偏低情形不能合理地解释和说明。
判定广告费用明显偏低应把握如下要点:第一,提取并锁定能证明行为人有上述行为的主观过错和客观表现;第二,与相同地域、相同时段、相同媒体(发布载体)、相同种类、相同规格和数量广告相比,在计量单位(版面、时长)一致的前提下,价格差异达30%以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若干问题的解释
(二)》(法释〔2009〕5号)第19条将“转让价格达不到交易时交易地的指导价或者市场交易价百分之七十的”,视为明显不合理的低价);第三,对广告费用“偏低”情况客观合理性进行排除,允许合理性偏差和正当让利。
关于查办广告案件的行政强制措施
《广告法》第49条规定了工商部门履行广告监督管理职责时可以行使的七项职权,其中包括:
(五)查封、扣押与涉嫌违法广告直接相关的广告物品、经营工具、设备等财物;
(六)责令暂停发布可能造成严重后果的涉嫌违法广告。
关于“
(五)”,查封、扣押是行政强制法明文规定的行政强制措施之一,其适用条件、程序、时限及当事人的救济权利都很清楚,关键在于如何界定“与涉嫌违法广告直接相关的广告物品、经营工具、设备等财物”.笔者认为:首先,广告物品指实物广告中用于做广告的物品,而不包括广告所推销的商品或者服务用品。其次,经营工具、设备是指广告经营者或者发布者从事广告设计、制作、代理的工具和设备,而不包括所推销的商品或者服务的经营工具、设备。第三,查封不包括场所,扣押的“等”字不包括现金。《广告法》赋予了工商部门的查封扣押措施,对于加强虚假违法广告的监管必然有积极意义,但是法律责任中未就查封扣押财物设定没收的行政处罚种类,这是很大的立法缺陷,大大削弱了强制措施的力度。执法实践中应慎重,以免增加行政成本。
关于“
(六)”,其实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责令停播”,因其性质是否属于行政强制法规定的“其他行政强制措施”尚存争议,所以其适用条件、程序以及当事人是否有救济权利等操作细节还不都清晰,建议尽早请示立法机关予以明确。
关于广告案件的风险责任
《广告法》第73条规定,“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对在履行广告监测职责中发现的违法广告行为或者对经投诉、举报的违法广告行为,不依法予以查处的,对负有责任的主管人员和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和负责广告管理相关工作的有关部门的工作人员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的,依法给予处分。有前两款行为,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这也是“最严广告法”的严肃之处。那么,在广告执法实践中如何防范执法风险应提到重要议事日程。
笔者认为,首先,各级工商机关要明晰投诉举报受理、广告监管机构、广告监测机构、办案机构的职责分工和责任界限。12315“一条热线”集中受理违法广告投诉举报;广告监测结果及受理的其他广告违法线索应坚持归口一个机构即广告监管机构分类处理,并及时采取“责令停止发布广告”、“责令停止违法行为”、“责令改正”等行政措施;确需立案查处的由办案机构依法查办,而且办案机构要按规定的时限将处罚决定书反馈给广告监管机构,便于及时回复具名举报人或者案件交办方。其次,两年内有三次及以上(三类严重)违法行为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要敢于适用资格罚,吊销广告发布登记证件、吊销营业执照。第三,归口广告监管机构一个窗口认真履行第68条对大众传播媒介广告案件的通报义务,加强与广播电视出版部门、卫生行政部门、物价部门的联络。最后,依据《广告法》第67条和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的有关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做好广告违法行政处罚案件的公示工作。(文/湖北省工商局 刘孝虎)
【执法办案区实施方案】推荐阅读:
执法办案环节07-14
行政执法办案技巧07-12
端正执法思想规范执法行为努力提升全市检察机关执法办案水平06-08
工商局工商执法办案经验交流材料10-21
江苏省实施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办案规则细则09-09
区执法人员持证上岗制度06-17
办案建议07-20
依法办案09-06
办案小结05-11
律师办案流程0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