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的实践》的读后感

2024-09-03

《管理的实践》的读后感(通用9篇)

《管理的实践》的读后感 篇1

从德鲁克的《管理的实践》中,自己得到了很多收获,他的思想建立了我的管理思想基础,深深的影响了以后的学习与发展,在此基础上,在以后的实践过程中不断的领悟和发展德鲁克的管理思想,实际运用到自己的工作或者是事业中去。下面是小编为你们整理的《管理的实践》的读后感,希望你们能够喜欢。《管理的实践》的读后感一

终于读完了这本厚达300页的德鲁克的经典著作。在一长堆枯燥乏味的论述里寻章摘句,有不少句子凝聚着智慧的光辉。现分享如下:

1、创新缺乏衡量的标准

现在是一个创新的时代,大到国家,小到公司、自己,没有创新便没有进步。前阵子,刘总也提出“创业、创新、创造价值”的三创精神。说到底,创新是非常重要的事情。但必须注意的是,创新是要有激励机制的。人是充满惰性的,没有合适的创新激励机制,愿意创新并坚持不懈去实践的人是少之又少的。既然要考核,必须就得有能够衡量创新的标准。既然公司想营造创新的氛围,首先从制度上必须有创新的衡量标准,否则一切都是空谈。

2、正确使用报告和程序

每个公司都有自己的报告程序,但如果这些报告和程序已经成为僵化的、呆板的制度,要么改变它,要么抛弃它。我思考的是,统计组每天报送的报表哪些是必要的、哪些是不必要的。若是不必要的,是否应该丢掉这样的报表。若是必要的,是否有可能去更加优化。这一点在片区表现得尤其明显,分公司办事处经年累月、日复一日的报送大量的表格、文档到片区,我们的片区管理人员、主管领导有没有抽时间去分析下哪些东西是有价值的,哪些东西是应付了事的,哪些东西又是可以改进的。对于那些没有多少价值的报告和程序,是不是到了该和他们说再见的时候了。难道我们仅仅是为了获得他们报送报告的行为本身吗?

3、薪资制度不可太过僵化

我们公司也制定了不少薪资制度。但基本上制度一制定,似乎就到了故纸堆,不仅僵化,而且不按规定执行。德鲁克认为,人力资源部门应假定人都是想工作的。生产力其实就是一种态度。基于这样的论断,大家都明白人的态度是很重要的。这和米卢的“态度决定一切”有着相似之处。一个公司里,薪资制度自然会在极大程度上制约着员工的工作态度。如果我们的薪资制度老是僵化,没有变化,甚至有令不行。那么要想员工有积极的工作态度怕也很难。

4、四种方式造就负责任的员工

德鲁克提出了四种方法来培养有责任心的员工:

1)慎重安排员工的职务;

2)设定高绩效标准;

3)提供员工自我控制所需的信息;

4)提供员工参与的机会以培养管理这的愿景。

我们在这4点方面都做得很薄弱。我们的责任心,大多来自于员工自己的约束。

《管理的实践》的读后感二

前一段时间读了《管理的实践》一书,让我对管理有了与以往不同的理解。书中作者指出,“管理是一种器官,是赋予机构以生命的、能动的、动态的器官。”管理作为企业的器官,具有管理企业、管理管理者和管理员工及工作的功能。

初次接触德鲁克的《管理的实践》,就被他书中阐述的管理思想所吸引。德鲁克以其深厚的人文素养,强调人的理想性、价值观及决定力,构成了组织绩效表现的关键资源。他指出,管理是一种器官,是赋予机构以生命、能动、动态的器官。我最欣赏他的一句话:管理是一种实践,其本质不在于知,而在于行;其验证不在于逻辑,而在于成果;其惟一权威就是成就。他的管理思想深深的影响了我整个管理学的思想基础,能够说他的思想已经扎根在我的思想中。他在管理的各个方面阐述了他独特的观点,构成了一整套的思想体系,从而建立了管理这门学科。

《管理的实践》中将管理的资料描述为三部分,即管理企业、管理管理者、管理员工和工作,三部分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管理企业从企业需要的组织架构上思考,全面诠释了职能分权制和联邦分权制,而且指出在条件可能的状况下,联邦分权制为最优构架,也是责权利同位,最有用心性及效果的架构。管理管理者从人才的引进、培训、安排、提升等程序中,道明了企业员工的管理目的:尽一切可能使每一位员工都成为管理者,也道明只能当每个员工都成为管理者时,企业人才才能正常接替,员工绩效才能最大发挥;管理员工和工作指明了决策的过程和分析决策工具的重要,要充分运用现代化的工具来为管理员工和工作做好的决策向导。

管理的每一个动作和行为都要同时涉及到管理的三个部分,因此在决策每一个行为时,都要思考对每一个方面的影响,找最影响小、最涉及面窄、最有绩效的角度来进行。

企业是社会的公民,服务于并丰富了社会的各种功能,它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创造顾客。(以前经常听到推销员上非洲卖鞋的故事,而故事中那个看到当地居民光脚行走而大呼鞋可卖的才具有经营企业的战略眼光)企业的两项基本职能:营销和创新。透过他们产生经济成果,而企业其他的一切活动都在成本的范畴内。

企业是社会的丰富机体,只有当它能够正常新成代谢时,才能在社会中正常生存。而企业的正常生存务必要有足够的利润,这不同于一般认为的企业的目的是追求最大的利润,从而使得企业追求生存的必然结果是社会的极大丰富和人们生活的不断提高。

从德鲁克的《管理的实践》中,自己得到了很多收获,他的思想建立了我的管理思想基础,深深的影响了以后的学习与发展,在此基础上,在以后的实践过程中不断的领悟和发展德鲁克的管理思想,实际运用到自己的工作或者是事业中去。

德鲁克的书,与我从此一生相伴!

《管理的实践》的读后感三

作为一个想要有所作为,为社会做出贡献,奉献价值的人,就必须有目标。有了目标,是不是就等于能有所成就了?不。需要他和他的朋友团队一起奋斗,才可能实现。

怎么有这个团队?只有靠自己的品德和才能去吸引凝聚人,才能拥有团队。但是品德和能力怎么来?靠的是实践,靠的是学习。所以只有不断的劳动,才能在实践中总结到经验,才能获得真正的能力。只有多学习才能更好的提升自己的理论知识,才能更广泛的吸收先进的经验,从而更好的指导实践,而不是光靠自己在不断的摸索或者是瞎摸,那样用的时间很长。最终是靠理论和实践结合,才能真正的快速提高生产力的发展,从而发展团队,发展社会,达成自己的目标。

所以学习是很重要的。学习的过程,分三步。先学后悟,悟后能行。才是把别人的东西变成自己的东西。我有个习惯,读完每本书之后,有一个读后感,这就是学了之后,开悟。不断的悟,就能提高自己的悟性,人就能变得更聪明更智慧。但是悟了之后对不对,要通过实践来检验。对,就能出好的成果,不对,就出不了或者出差的成果。这样一检验,我们就能检验我们悟到的理论,行,就发展;不行,就修正。我在悟后用行来证明这一块,还是很欠缺的,要加强。就是怎么的把理论的东西变成实际成果,这对我是一个考验。只有理论变成了实际成果,才发生了作用,才真正的能评价你是不是真的悟对了,你真正的有真才实学了。

《管理的实践》的读后感 篇2

关键词:读后续写,初中英语,阅读,写作

引言

读后续写是高考改革中出现的新题型, 是目前高中英语教学的热门话题。在外语教学的相关期刊中, 对高中英语读后续写题型的研究频频出现, 如邓少美 (2016) 的《读后续写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运用》、凌勇 (2016) 的《读后续写的教学策略》等。这些文章大多探讨读后续写或以读促写的方法对英语学习的帮助, 实践完全基于高中阅读文本进行。然而, 笔者认为, 读后续写的渗透不仅是高中阶段的教学重点, 对初中甚至是整体英语教学的发展也有推动作用。它不但有助于学生的输出, 而且对阅读的进一步整理、加工、升华也有助益, 能使阅读遵从整体性、逻辑性和有效性原则。

在实际的英语教学中, 大多数教师没有意识到阅读和写作教学相结合的重要性, 仍按照传统方式对阅读文本进行生词和语法的解码, 在写作教学中过于强调句式和语法的正确性 (郭强2016) 。其实, 英语听、说、读、写四项技能应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它们是相辅相成的关系。阅读是语言学习的重要输入手段, 写作是语言学习的重要输出手段。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 “重阅读, 轻写作”现象普遍存在, 很多教师把大部分时间放在阅读输入上, 而没有重视写作输出, 引进读后续写是通过对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发展的关注, 有利于帮助学生提高外语学习的效率 (刘庆思、陈康2016) 。

一、教学案例设计

(一) 教学内容分析

教学案例的阅读文本为Dog changes life, 主要讲述了训练有素的小狗帮助患有自闭症的儿童, 使儿童安全快乐地生活。文章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介绍Alex得了自闭症后的症状特点;第二部分讲述针对这种现象, Alex通过导盲犬摆脱困境的过程。文章侧重分析怎样解决自闭症问题。在分析这两个问题的基础上, 创设续写语境和任务, 侧重续写Alex摆脱自闭症后的表现, 与之前所患自闭症形成鲜明的对比, 能进一步加深学生阅读文本的逻辑性。

(二) 学生分析

这堂课的教学对象是初二升初三的拓展班的学生, 基础相对较好。学生可通过文本内容掌握自闭症的一些特点, 但在如此短的时间内掌握内容逻辑顺序, 并完成续写任务是有一定难度的。

(三) 教学目标

学生通过学习此篇文章, 要能够:

1.掌握相关重要的单词和词汇;

2.获取相关信息, 理清写作主题和思路;

3.能在教师指导下利用思维导图复述文章;

4.能在阅读基础上, 完成读后续写, 加深文章内涵及丰富自身内在情感。

(四) 教学设计

本课是阅读写作课, 续写基于阅读进行, 因此首先要解决阅读问题, 理清文章的写作主题和写作思路。在阅读前, 笔者首先通过故事分享的热身活动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在阅读中, 采用略读和细读两种方法来解决文本中的两个核心问题, 并依托这两个问题, 在板书中形成思维导图;读后为了使学生充分把握文本, 要求学生依据思维导图复述文本, 然后在阅读基础上, 笔者设置读后续写任务, 与阅读前后相连, 使学生进一步深化文本理解。

二、教学过程

Step 1:故事分享———导入文本主题

笔者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分享与狗相处的各种独特经历, 学生讲完后, 笔者也分享了一则自己亲身经历的故事:年幼时曾被邻居家的小狗咬过。

【设计意图】

故事分享导入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兴趣, 有利于学生间进行交流合作, 而且能为课堂教学奠定基础。教师参与分享能增加活动的真实感, 且贴近学生的学习实际, 有利于将学生与教师融为一体。

Step 2:略读———掌握文本大意和写作思路

本环节要求学生快速阅读, 掌握文本大意, 理清写作思路。要求学生阅读后用最简洁的话语回答以下两个问题: (1) What was the problem of Alex when he was young? (2) How did the family solve this problem?这两个问题恰恰是文章的两部分, 把握了这两个问题, 也就掌握了文本所讲的内容和写作思路。

What was the problem of Alex when he was young?→Autism.

How did the family solve this problem?→A guide dog.

【设计意图】

本环节主要是引导学生掌握文本大意和理清写作思路。文章主要是围绕这两个问题展开的, 写作思路清晰, 即“出现问题—解决问题”。因此, 把握好这两个问题, 也就顺利地把握了文章的框架和主旨大意。

Step 3:细读———掌握文本细节

在学生略读了解了文章的思路之后, 笔者要求学生通过细读掌握文本细节, 并在原有略读基础上继续设问: (1) What are the features of autism? (2) What did the guide dog do to help Alex?要求学生通过寻找文章中的关键词来进行回答。

【设计意图】

此环节是在原有略读环节中解决了两个问题的基础上, 进一步了解Alex所得自闭症的特征, 以及导盲犬一步步帮助Alex摆脱困境的细节。因此, 细读此环节更有利于学生理解文本信息, 掌握文本内容。

Step 4:总结复述———输出文本内容

在略读、细读策略之后, 笔者进一步完善板书, 采用思维导图模式, 引导学生进行总结。

【设计意图】

此环节是对之前阅读的回顾, 能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文章, 同时也是接下来续写文章的铺垫。学生想续写好, 必须先理解阅读文本。

Step 5:读后续写———提升文本阅读

在总结复述文章之后, 笔者要求学生续写文章, 并提供给他们文章的开头第一句:After one month, Alex becomes so different.________.

笔者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different, 使他们意识到续写重点为描绘Alex在导盲犬影响下所发生的变化。而对Alex的变化的描写, 可借鉴之前Alex的自闭症的表现特点, 从特点的反面展开叙述。此问结束以后, 笔者继续要求学生续写, 并写出第一句:But at the same time, Alex has to leave.________________.

在思维导图中, 文章从两条线展开讨论。如果说第一问的续写是基于第一条线展开讨论的, 那么第二问的续写可以从第二条线寻求帮助。第二条线描述了导盲犬帮助Alex摆脱自闭症的过程, 可以得出, Alex自然地与导盲犬在感情上密不可分。导盲犬的离开一方面会使Alex伤心, 但另一方面, 从长远来看, 又对Alex以后的内心情感发展有帮助, 会使他更加懂得人与动物、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的重要性。

【设计说明】

读后续写不是漫无目标地续写, 而是为加深对阅读的理解, 在阅读后进行的产出活动, 它是对文本阅读的再一次加工整理。文章的标题是Dog changes life, 看似在强调过程, 即How did the dog change the life?但文章中并没有给出细致的结果, 即What are the changes of life?因此, 此环节两问首句的设置起到了规定写作方向的作用, 是对之前阅读的升华。

三、反思与感悟

将高考形式下的读后续写用于初中英语教学, 是一种大胆的尝试和挑战, 这样的教学方式丰富了教学手段, 有利于对文本的再次解读, 对学生的英语学习是有帮助的。在此教学中, 笔者有如下体会:

(一) 注重语篇的整体性

新课程理念下的英语教学越来越凸显和重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而提高学生思维能力的一种重要方法就是重视语篇阅读的整体性。张献臣 (2009) 指出, 学生思维能力不高的主要原因就是阅读后的活动形式单一, 没有从语篇的角度去检测学生阅读理解的能力。而读后续写一个明显的特点就是语篇上的衔接 (cohesion) 和连贯 (coherence) 。读后续写的第一句已经给出, 在某种程度上规定了续写的大致方向, 学生的续写便要注意承接第一句话和上文阅读, 达到篇章逻辑意义上的连贯。这不仅要求学生做到句子与句子之间的衔接, 还要做到篇章的连贯, 因此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训练和提高。

(二) 注重阅读的“支架”地位

著名心理学家Vygostsky提出了最近发展区 (Zone of Proximal Development) , 指出学习者的认知水平可在有效指导和交流下超越当前的认知水平。而这种有效指导和交流对学习者来讲就是一种支架 (Rod Ellis 2003) 。在本堂课的教学设计中, 笔者从略读两问, 到细读两问, 再到续写两问, 每一次问题的设置都层层递进, 使学生在“支架”的帮助下理解、消化、输出所学知识。文章续写中开头第一句的设置, 完全基于阅读, 是对阅读的加工和产出。因此, 对教师来讲, 设置续写的第一句和续写的方向是一种挑战。教师要不断推敲, 构建与文本阅读之间的联系, 否则续写就会与文本阅读孤立起来。对于续写来讲, 阅读是“支架”;对于阅读来讲, 问题设置也是“支架”。因此, 教师要给学生搭建好“支架”, 引导学生逐步理解、内化知识, 从而更好地输出所学知识。

(三) 注重材料的指导意义

不是所有文章都可以进行加工, 改编成读后续写课。为了续写出符合逻辑的文章结尾, 读者需要对文章的内容和作者写作态度等具有强烈的获取愿望, 具有比做阅读理解题时更强烈的阅读动机 (凌勇2016) 。因此, 一般而言, 读后续写的材料大多倾向于故事型记叙文, 有利于唤起学生的阅读冲动;当然, 并不是说所有的记叙文题材都要改成阅读写作课, 只是读后续写给教学提供了一种新的方式和手段。

结束语

本堂课容量相对较大, 对学生的要求非常高, 因此笔者选择拓展班的学生进行教学。从学生的反馈来看, 课堂收益甚佳。但从教学中笔者意识到, 并非所有学生都可以完成, 如果学生出现阅读理解偏差, 甚至不能完全理解阅读文本, 那么所花时间就要相对长些, 毕竟阅读才是续写的基础。课堂上阅读和续写教学时间比例并不是固定的, 教师应依据学生的学情而定。但毋庸置疑, 读后续写给教师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教学手段, 丰富了教学课堂, 推动了教学的进一步发展, 也能促进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

附录:教学材料

Dog changes life

FOUR-YEAR-OLD Alex Romero has no sense of danger.He’s an escape artist (逃脱大师) who can disappear into crowds at the mall or run toward cars while walking along the road.

Alex, who hasautism (自闭症) , doesn’t know about his problems.His parents, Vanessa and Moises, can’t afford to take their eyes off him.A two-minute distraction (注意力分散) is plenty of time for Alex to get into trouble.

When he was younger, Vanessa used to carry Alex close to her in a baby carrier.But as he grew up, the family knew they needed help to keep him safe.They were hoping to find ways to correct his bad temper (脾气) , his repetitive (重复的) behavior and his hyperactivity (好动) .But they didn’t want to depend on medication (药物治疗) .

The nonprofit (非营利组织) called 4 Paws for Abilities in Ohio, US, offered a hand, a trained service dog that would follow Alex everywhere and help him in his daily life.

After a long time, they finally got a dog called Tanaka.The family trained with the nonprofit for two weeks before Tanaka got to go home with them.And the dog is already having a good influence.

Tanaka remains by Alex side all day.He is trained to notice when the boy is about to get angry.His job is to run to Alex and distract him with kisses and other movements to get his attention.

Tanaka is often tied to Alex, especially during the boy’s daily walks with his mother.The Labrador (拉布拉多犬) is also there to help Alex fall asleep at night.He lies on Alex’s legs and cuddles (拥抱) with until the children fall asleep.Then he leaves the bed to sleep on the floor.

参考文献

邓少美.2016.读后续写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运用[J].中小学外语教学 (中学篇) , (6) :1-5.

郭强.2016.高中英语以读促写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究与思考[J].中小学外语教学 (中学篇) , (5) :35-39.

凌勇.2016.读后续写的教学策略[J].中小学外语教学 (中学篇) , (5) :31-35.

张献臣.2009.加强英语语篇教学提高英语阅读效率[J].课程·教材·教法, (6) :51-57.

新管理实践的失败? 篇3

为什么管理时尚通常的结果都不太好,大多数的相关研究将之归诸于两个主要原因:一是媒体过分的渲染,导致一种新的管理方式在短暂的流行之后很快衰退;二是商业竞争的压力,促使许多企业盲目的跟风。

尽管这些研究颇有见地,但对经理人们来讲似乎用处不太大。很少有人能判断出商业媒体的宣传是言过其辞还是真的会有所帮助,一个公司又怎样抵挡住对手公司追随潮流取得成功的故事的刺激。

后来的研究更加注重管理时尚潮流发展过程中以前未被人们重视的因素,期望为经理人们提供更多有实际价值的建议。最近一项研究表明,商业管理时尚从繁盛到衰退的过程,很大程度是由极力劝导公司采取新管理方式的咨询公司造成的。

当一种新的管理方法开始流行时,大量的顾问专家们意识到这将是一个有发展前景的机会时,就会跳出来鼓动商业公司采用新的管理方法。即使这些顾问和专家们自己对新管理方法的精髓也知之不多,这就导致了大量时尚牺牲品的出现。这样会使原本颇有前景的新管理理念得到了不好的名声,也直接导致了需求的急剧下降。最后的咨询和实施业务还主要是由那些少数的和专业的公司去从事。供应方的过热一定程度上可以解释时尚风潮脆弱的原因。

研究结果并不是建议管理时尚应该被冷落或躲避,实施任何新管理实践的关键,就是要使用对新管理方法有着专业化和技术性掌握的顾问,而不是雇佣只掌握一些形而上知识的一些人。

研究发现很多有前景的管理实践都是跌倒在管理咨询的门槛上。管理咨询这个产业的市值每年约1250亿美元,而和医药、法律及会计等行业相比,在行业标准方面是非常不完善的,这是一个很严重的问题。

以上的发现主要基于对这两年最为风行的全质量管理即TQM的研究所得。TQM的风潮应该是从上世纪90年代美国公司受到日本公司挤压让出巨大市场份额之后开始的,这个事实导致了美国企业界普遍的对自身效率的失望和惊惶失措以及对日本管理秘密的高度重视和研究,最后产生了各种新理念,最后达到顶峰,产生了TQM概念,它与美国人对日本的观察直接相关。

在90年代早期,TQM总体来看是一剂万能解药,很少有质疑的声音。而到了90年代末期,关于此问题的幻灭性和清醒的分析取代了原来的鼓吹,许多作者都发出了警告性的评论。

咨询公司在整个过程中作出了重要的反应。综合性咨询公司(一般活跃在4个以上的领域)在1992、1995、1997年成为TQM服务的最主要的提供商,并且在1995年达到高峰,占据了80%的市场份额。到了2001年综合性咨询公司提供的业务急剧下降,仅占市场份额的三分之一,那些专门提供质量控制的公司的市场份额有了较大增长。至此,可以描绘出一条清晰的TQM发展路径:当潮流从繁荣到衰退,TQM咨询从诸多综合咨询服务公司的手中转到技术性经验的专家和公司。导致这种巨大变化的原因,研究分析应该是顾客在一段时间后的自我成长。顾客在新理念上升期的产生的迫切需求以及无经验和后期的怀疑精神和日益增长的见识之间的差异。

然而,巨大的损害已经造成。当商业群体普遍关注TQM时,也是经理人们最不可能发现有能力和负责任的TQM提供商的阶段,缺乏有实力的专家和凭借一个方案吃遍天下的公司占据了咨询服务提供商的大部分,最终导致许多方案的失败,在整个商业圈内产生了幻灭和怀疑主义。

管理的实践读后感 篇4

德鲁克从管理的本质、管理企业、管理管理者、管理的结构、管理员工和工作及当一名管理者意味着什么五个部份系统详细对把理的作为一门“博雅技艺”一一道来,管理他所关切的不仅是知识和根本、自我认知、智慧和领导力,也更关注践行和应用。大师不仅在论述中从对人的关注、对绩效的关注、对自我管理的关注、对基于实践的、跨学科的、终身的学习观念,从对条条框框的论述中提练社会实践案例,让人在枯燥中有一种思考的冲动。

特别是德鲁克对明日管理者之三课所述:

1、必须学会对自己负责;

2、要向上看,而不是向下看;

3、必须修习基本素养。

让人无法不感慨,穿越了30多年的时间,管理者应关注的仍是一个不变的以人为本的主题,特别是管理者一定要向上看,每日应反思自己:“我应该为组织贡献什么?“真的是每日三省,作为一个长期耕身于基层的管理者,长长看见有多少牢骚满腹者,他们从不每日三省,总是从客观条件来挑理由,按现在的管理理念,这是非常致命的向下看的逻辑;组织的强大、企业的发展无论从那个方面来看,都是需要绩效维持其发展和提供组织发展的各项资源消耗,一个不向上看的管理者又如何能带好一个快速发展的团队呢?从此后我看分享德鲁克关于向上看、每日三省的观点将在日常工作中形成,任何人真的不要有负面情绪,一定要从客观自我的角度出发来看问题;

《管理的实践》优秀读后感 篇5

目标管理的主要意义在于,我们能够以自我控制的管理来代替强制式的管理,管理者的工作动机不再是因为别人的命令或说服,而是因为他自身的任务必须到达这样的目标,这是一种发自内心的认同感和职责感,有着强烈的使命感及内驱力。管理者不再只是听命行事,而是自我决定必须这么做。我们在实际管理中常常不自觉地运用“压力”和“危机”进行管理,短期内也许会收到必须的效果,但压力消失后往往又会回到原先的状态,压力不是完成目标的根本方法。在迎接集团的各类检查中,酒店各级管理人员和员工如若没有从根本上认同集团的核心价值观和品牌文化,没有建立起共同的愿景和价值观,未能领悟到作为集团下属企业,各级管理者的工作任务理应到达集团标准要求等核心理念,那么迫于压力和危机的被动检查之后,必定又是老方一帖,工作无法实现实质性的突破。

笔者认为在实现从目标管理到自我控制的转变中,构建组织成员共同的价值观及共同愿景显得尤为重要,今后应加大这方面的培训宣贯力度。大家必须听过这样一个经典故事:有人问三个石匠他们在做什么。第一个石匠回答:“我在养家糊口。”第二个石匠边敲边回答:“我在做全国最好的石匠活。”第三个石匠仰望天空,目光炯炯有神,说道:“我在建造一座大教堂。”显然,第三个石匠才是真正的“管理者”。第一个石匠“以一天的劳力换取合理的报酬”,但他不是管理者,也永远不会成为管理者;第二个石匠只关心自我的专业,强调和追求专业水准并把职能性工作本身当成目的,只关心自我的专业领域,没有根据部门对企业的贡献来评估自我的绩效,没有将企业看做一个整体,必然导致每个部门各自为政,致力扩张各自的势力范围,而不能建立公司的事业。所以,我们必须教导我们的员工,让每个人在做“砌砖”工作时都认识到自我是在为共同的愿景——“建造一座大教堂”而努力。我们应时刻牢记我们的工作是要为整体绩效负责,每个人都应坚持不懈地将共同目标作为自我努力的方向。每位管理者都应当根据企业的整体目标来制定自我明确的目标,并且必须在目标中列出所管辖单位应当到达的绩效、贡献。德鲁克说道:“管理者的目标

是为整体绩效负责。”即使领导者也概莫能外。正如柳传志所言:“领导者是一条线,团队成员是珍珠,线能把那些珍珠串起来,做出一条光彩夺目的项链。要想成为线,你就要坚韧、耐磨、承压、因势而变,将荣光献给团队”。

我认为做好目标管理和自我控制应做到如下几点:首先,有鉴于目前集团连锁化的快速发展现状,为了确保集团品牌文化的一致性,提议每年可在集团层面举办多期集团品牌文化推广资格认证班,下属企业选派培训经理参训,取得专项培训资格证书,并根据集团制定的品牌文化,推广统一教案和辅助音像图片资料进行常年性的培训宣传,确保集团的品牌文化和核心理念不走样,以此强化集团每位员工,尤其是新员工对集团品牌文化及共同目标的认同,直至自动自发地贯彻执行;其次,每位管理者的首要任务是对上级单位的目标需求有所贡献,以达成上级的目标,并据此计划和发展出自我的工作目标;其三,管理者对企业的职责。我们必须分析自我单位的任务,清楚界定需要采取哪些行动才能到达目标,结合个人利益与企业整体利益,上下通力合作;其四,对于下属管理者应负的职责。帮忙下属了解上级的要求并明确工作目标,最终达成目标。这就涉及到上对下的关系,我想“协助”将是最贴切的字眼,成为下属的“助手”。上级的职责是尽一切力量,激发每个人的创新思维,信任下属,帮忙他们达成目标。管理者要善于授权,充分信任下属,让他自动自主地开展工作,并勇于承担职责,管理者担当支持者、辅导员的主角。管理者的愿景不仅仅应

当向上看,视企业为整体,同样也应当向下负责,向他所领导的团队中的管理者负责;最终,管理者自我控制。从自我控制的角度来说,德鲁克提出了可经过测评工具、正确使用报告、程序和表格等方式,并坚持在最低简化限度,以此提高工作成效。自我控制除了应掌握一种有效的方法外,还必须紧紧围绕目标管理,培育自我强有力的执行本事。

,上海浦西开元大酒店作为一家开业1年多的连锁酒店,为实行“目标管理与自我控制”的管理实践,全年度持续开展了“微笑礼仪,真情问候”活动。如何持续提高员工的服务热情度,让他们脸上始终能洋溢着热情笑的容,满怀工作活力,使客人能随时随地感受到全体员工“迎面而来”的真诚与热情,从而提高酒店核心竞争优势,是我对服务品质时常思考的问题。因为员工的微笑礼仪关乎客人的感受、评价及对酒店的第一印象,这些对一家新开的酒店尤为重要。这项工作看似简单,但要求全体员工长期坚持实为不易。作为集团的一家连锁酒店,还必须让员工内心领悟“三个石匠他们在做什么”的故事,意识到自我是在为集团的共同愿景“建造一座大教堂”——成为国内一流的综合型连锁酒店集团,为弘扬开元集团“人性品质,真挚关爱”的核心价值理念及开元优质服务品牌而努力。在具体操作上,首先,有鉴于“品牌有形,文化是魂”,我们重视各类培训,尤其在新员工培训中加强有关开元集团品牌文化的培训宣传力度,要求人人掌握;其次,酒店中高层人员深入各部门、各班组进行此次活动的目标管理、岗位现场情景再现培训;再次,开展宾客参与的“微笑大使”评选,营造共同参与的互动氛围;最终,我们还开展“笑脸迎宾”

活动,经过全员佩戴“笑脸牌”,加强员工现场工作服务时的自我心理暗示作用,进行服务气氛的宣染与营造。胸前佩戴的笑脸牌,时时提示员工要加强自我控制与管理,遇见客人应像笑脸牌展示的那样,嘴角上扬,微笑迎宾,令客愉悦;同时,同事间触目可视的笑脸牌也给大家带来欢乐工作的好心境,共同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此项活动举措得到了宾客们的一致好评,为打造浦西开元大酒店“亲情贴心”的服务特色,体现集团“开元关怀”的服务精神而增光添彩。20,酒店相继成为上海星空卫视台、浙江卫视台及东方卫台倾力打造的“中国好声音”、“中国达人秀”等重大娱乐节目活动的指定接待酒店;近日,酒店在第五届中国会议经济与会议酒店发展大会上荣获“最贴心服务会议酒店“称号。我想这也许正是对目标管理与自我控制推动企业绩效提升这一管理实践的最好诠释。

管理大师德鲁克说:“管理是实践的艺术”,拜读他的经典著作《管理的实践》,我受益良多。我相信,行永远比知重要。如果能学以致用、知行合一,经过不断纠偏的管理实践,“摸着石头过河”地做,不断领悟,身体力行,我们必将会有更大的收获。

管理的实践读后感范文(三)

自从拿到管理的实践这本书后,一向没能系统地认真去看完,翻翻看看到此刻总算看了个大概,说实话这书对我本人来说是有点厚,所以看完后一时头脑还是混混沌沌,可是正如这本书所说的,管理学说到最终就是要付诸于实践,因为书上所说的基本原理,通俗的说叫做大道理,有些还不是我所能实践到的,在于客观环境的各不相同,读完了这厚厚一本书,我也就大概了解一些就是管理其实就是要遵循客观规律让企业各部分做最适合时机的事,以到达整体大于各部分总和的结果。

管理的实践本书详尽地介绍了各种环境下会遇见的管理问题,其管理的主要中心思想:就是如何让管理者把握住自我应负起的职责,正确平衡个人和组织的天平,准确找到公司发展的利益和员工发展的利益共同点。结合本人工作中感受颇深的是,务必让每一个公司基本员工都了解公司的意图,每一个人努力的方向与公司的目标持续一致。贯彻公司文化。虽然岗位的职责不一样,每一个人除了负担起当前职责外,还务必思考到公司整体的利益,否则你所做的部门努力就有可能对公司的整体利益产生损害。个人与组织的关系:组织需要个人为其做出所需的贡献;个人需要把组织当成实现自我人生目标的工具,所以个人价值的实现一半在于自身的努力,一半在于对组织的认同,仅有在具备组织观念之后,才具有分工、程序、产品、服务、顾客等观念,应用到在平时的维护工作中才会正确地把握住事情的轻重缓急,才能牢牢地把握住一个度、成就一个从容应对的心态。[由Www.QunZou.Com整理] 管理学的核心:职责。职责心大家都会有,但此刻有的并不代表将来还会有,如何将职责心一如既往地坚持下去

有个故事很能说明这一点,有个故事说明这一种状况。故事说的是上帝和一群想成为天使的小孩子之间发生的事情。上帝给每一个想成为天使的小孩一个灯,要求就是这些人务必每一天擦拭这个灯,确保这个灯处于清洁状态。之后,上帝离开了这群小孩。开始时,大伙很是热情地对待这个灯。可是时间一天天过去,上帝总是没有再次出现。大多数小孩逐渐放下了,并且不断地嘲弄一个小男孩,因为他还坚持每一天擦拭他的灯。最终有一天,上帝出现了。除了小男孩的灯,所有其它的灯全是厚厚的灰尘。于是这个小男孩成为了天使,剩下的其他人还是在那里唉声叹气:说早明白这个结果,我们也天天擦试自我的灯了。

试问:如果上帝再给这些小孩一次同样的机会,他们会怎样可能会有人坚持到底,但还会有人放下。职责,是一个很简单的词汇。可是有多少人能够在实际工作生活中、在时间的慢慢流逝中实践下来我想很多人的工作潜力都很足够,不是事情难得让我们做不到,而是我们自我对自我失去了信心、忘记了当初对上帝的承诺。

管理的实践对个人的影响:在管理管理者一节指出,每个人都能够做好某件事情,但并不是谁都明白自我在做什么,三个石匠的寓言解释了什么是管理者,有人问三个石匠他们在做什么第一个石匠回答;“我在养家糊口“。第二个石匠边敲边回答:“我在做全国最好的石匠活“。第三个石匠仰望天空。目光统统有神,说道:“我在建造一座大教堂“。第三个石匠才是一个真正的管理者。

这个寓言也能够套用在我们代维工作中,有人问三个电联代维人员在做什么,第一个电联人回答:“我在做最好的维护人员“。第二个电联人回答:“我在为签约通信公司维护好它网络通畅“。第三个电联人回答:“我在为电联公司创造利益“。

我想我就应向第三个石匠学习,使自我的人生具有挑战性,更具有价值。

管理任务、责任和实践读后感 篇6

――读《管理任务、责任和实践》有感

《管理》――彼得 德鲁克/著,刚拿到这本书的第一感觉就是“厚重”,1/16的开本,43万8千字,28个章节,428页,“太厚了这本书!”难怪连翻译都得三个人。彼得 德鲁克这个人听说过,他的书被誉为当代管理学的圣经。可是这么厚的书突然出现在我面前它的厚度已经瞬间把我读书的兴致打击为零。粗略翻看这本书的前言,我的眼球被一句话所吸引“这本书变成了最不时髦的书,而是一本强调责任的书。”因为这不是一本有关权利的书,它所关心的不是做自己的事,而是做的怎么样。

如何才能让一个工人,包括非熟练工人、熟练工人、技术工人、体力工人、文书工人和知识工人等各类员工真正承担起工作的责任呢?需要什么工具、激励和保障呢?必须如何做才能够要求员工承担责任并有望员工能够对这一要求作出响应呢?

工作本身必然是关注的焦点。工作必须让人有成就感。工作本身不是一切,但是工作是第一位的。诚然,正如劣质的酱油会破坏最好的肉味一样,如果除了“工作”之外的其他所有方面都令人不满意,那么,即使工作本身再有成就感也会索然无味。如果“工作”本身能让人有成就感,那么其他任何因素都无法让人有成就感。

这个道理可能很幼稚很浅显,但要想建立员工的工作成就感,就必须首先设法让员工有能力肩负起工作的责任。

责任可以让一个人在所有的员工中脱颖而出。责任胜于能力,没有做不好的工作,只有不负责任的人。一个充满责任感的人才有机会充分展现自己的能力。尽职尽责地对待自己的工作,无论自己的工作是什么,重要的是你是否真正做好了你的工作。有人说,假如你非常热爱工作,那你的生活就是天堂;假如你非常讨厌工作,你的生活就是地狱。在每个人的生活当中,有大部分的时间是和工作联系在一起的。假如你不热爱你的工作,你的生活也将蒙上一层阴影。一个有责任心的员工绝对不会忘记“责任就是企业的生命线”。“绝不找借口”这就是勇敢承担责任的宣言。能做到“绝不找借口”的员工才能满足企业需要,伴随企业成长,推动企业的发展。这样的员工才是为企业、为社会创造价值的员工。

但是在工作中仍然会有这样一种现象,一些员工甚至包括个别在公司工作了几年的老员工遇事就躲、推、烦。很显然其责任心严重缺失。其实,一名员工能力再强,如果不愿意付出,他就不能为企业创造价值。而一个愿意为企业全身心付出的员工,即使能力不是顶尖儿的,也能够创造出最大的价值来。一个人是不是人才当然重要,但最重要的应该是,这个人是不是一个真正意义上敢负责任的员工。

《管理的实践》的读后感 篇7

1“全程实践教学”理念构建的必要性

1.1 企业理财现实的需要

由于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的模糊性, 许多独立学院在本科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方向上仍倾向于在上市公司、大企业和事业单位从事财务工作。但实际情况是近年来, 由于民营经济的迅速发展, 中小型和微型企业成为拉动经济的增长点。以吉林省为例, 2012年吉林省中小型和微型企业吸纳了65%的就业人数, 上缴税金占全省全口径财政收入比重达35%。大部分中小型和微型企业经历了上个世纪的初创时期, 正在向成长期过渡, 他们迫切希望能引进素质较高、动手能力强、上手快, 能立足基层的应用型人才, 但是令企业家们失望的是“一才难求”, 这凸显出目前我国高校特别是独立学院财务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的不足。受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 很多独立学院财务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模式大多参考普通本科高校, 这与独立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定位不符, 也与快速发展的社会经济需求不相适应。

1.2 改善独立学院财务管理专业教学现状的需要

传统的财务管理专业教学培养出来的毕业生无法达到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 对独立学院来讲, 财务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一直是相对薄弱的环节, 毕业生普遍缺乏实践操作能力和社会的适应能力。

一方面是由于财务管理专业的教师缺乏实践经验, 很多财务管理专业的资深教师多从事于会计、财务管理、审计方面的理论研究, 无暇顾及实践教学;而从事实际教学的老师更多是青年教师, 他们主要来源是高校毕业生, 虽然学历高、理论功底扎实, 但是缺乏实践经验, 他们直接从学校到学校, 缺乏实践经验, 存在理论与实际脱离的倾向。在这种情况之下, 很容易影响实践教学的效果, 教师很难在实践教学环节给予学生全面的指导。

另一方面是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校外实习难以实现较理想的收效。一方面是当前我国很多企业并未单独设置财务机构, 而是财务与会计机构合设, 这使得财务管理专业的学生难以找到对口的实习部门, 同时, 受到财务管理岗位特殊性的限制, 学生在实习期间对于财务管理专业的核心内容在实习中鲜有接触, 实习效果大打折扣。

2“全程实践”理念下财务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全程实践”教学理念是在遵循知识的系统性与认识的循序渐进相结合原则下, 通过课上、课下, 校内和校外全方位、多层次, 逐步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专业基础技能、业务能力和良好的职业素养, 构建“四位一体”的财务管理实践教学体系。其构成情况如图1:

实践教学体系既是财务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核心部分, 实践教学体系应该在纵向上与理论教学相辅相成, 横向上与理论教学相对独立, 形成课上、课下的“上、下联通”的全程实践教学。

2.1 课上的实践教学

2.1.1 专业课程实例教学

教师理论讲授为主, 通过布置一些复习思考题和习题来进一步巩固知识, 通过演绎推理来传授知识, 在讲解基本概念和相关理论知识时辅以例子或例证。

摆事实、讲道理是一种最简单的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 因为财务管理理论知识是比较抽象的, 纯粹的理论讲授很难让学生理解, 必须通过大量的例子或例证将抽象的理论具体化, 如通过筹资成本及财务杠杆效应估算、投资项目财务效益评估等实例来讲解筹资管理和投资管理等财务管理理论等。

2.1.2 专业课程案例教学

案例教学是以企业真实的财务管理情节为线索, 对财务管理实践活动进行仿真和模拟形成教学案例, 组织学生分析案例、讨论案例、做出财务决策。为此要求学生综合运用所学专业知识解决仿真企业财务问题, 使学生能够自觉进入财务管理“现场”, 充当财务“角色”, 通过“真刀真枪”的实践经历, 获得具体而真实的感性认识。财务管理案例教学通过剖析财务管理案例, 解决财务管理实际问题改变学生所学理论知识条块分割的状态, 使各门课程的内容相互渗透、综合运用, 将所学理论知识融会贯通于财务管理实际工作中, 促使他们勤于思考, 善于决策, 主动实践。

2.2 课下的实践教学

2.2.1 单项模拟实验

该课程模拟设计一个业务较简单的企业一个月基本业务, 单项模拟实验是通过单独开设一门实践类课程来进行的。突出财务管理中偏向“管理”的特点。本次培养方案的修订包括会计模拟实训、财务管理模拟实训、证券投资模拟实训、资产评估模拟实训、财务报表分析模拟实训。通过这些仿真的模拟实训, 在实际操作中使学生掌握企业财务管理相关的基本流程和方法。

2.2.2 社会实践

社会调研和专业实习是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主要形式。专业实习则可以让学生身临企业, 是最彻底的实践, 运用所学的专业知识处理企业实际财会业务, 参与企业实际财务活动;社会调研可以让学生接触到真实的企业, 增强对财务管理专业知识的感性认识, 了解企业实际的财会业务及其处理流程。我们实行“3+1”的教学模式后, 依托“校企合作”, 带领学生深入企业当中, 身临其境感受解决财务管理问题的方法。

2.2.3 学生课外学术活动

学生课外学术活动形式多样, 可以组建以组织学术研究活动为宗旨的学生社团, 开展系列有利于提升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课外学术活动, 如我们参加了ERP大赛、用友杯全国会计技能大赛、创业计划大赛等学术性竞赛活动, 指导学生开展大学生研究性学习和创新实验计划项目的研究。课外学术活动是第一课堂的延伸, 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2.2.4 ERP沙盘仿真实验

ERP沙盘仿真实验主要是模拟企业环境及其生产经营活动, 要求学生直接利用ERP企业管理软件对仿真企业的整体运营过程实施动态管理、实时控制, 实现财务与业务一体化。

企业实际的生产经营是通过企业采购、生产、销售、财会、行政等各职能部门通力合作完成的。为此, ERP沙盘仿真实验不再将模拟环境局限于企业财务管理业务, 而是将企业的全部经济业务融为一体, 实验内容延伸到包括企业整体战略制定、产品研发、生产能力规划、物料需求计划、资金需求计划及成本、市场营销、财务指标分析、信息系统的建设及组织分工、人力资源管理等各个管理层面, 学生在实验时均要予以综合考虑并平衡规划, 企业各部门人员必须为实现企业整体目标而通力合作。从而培养具有整体观念及较强财务预测、财务决策能力的管理型财务人员。

2.2.5 财务管理综合模拟实训

综合模拟实验所采取的分岗位设置、各岗位配合、会计核算与财务分析、审计相联系的实验教学方案, 使学生在实验中通过不同财务岗位之间的配合, 是培养学生综合财务实践能力的教学方法, 它可以增强其在实际工作中的协调配合能力。

在课下的教学实践中, 本文重点推荐利用校内的实训基地进行深度仿真练习, “将企业搬进校园”, 受到财务管理专业特殊性和企业竞争局面的限制, 学生在企业的实习或者是顶岗实习收效甚微。因此可以将实习重点放在校内的实验室, 利用相关软件和工具模拟企业财务管理相关流程的各个环节, 让学生能够学会理论知识在实际工作中的具体应用。

参考文献

[1]陈四清.教学型本科院校财务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模式探讨[J].湖南财政经济学院学报, 2012 (6) :73-76.

[2]王丹.财务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的思考[J].时代经贸, 2012 (6) :135-139.

[3]曹健.中国高校财务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现状的剖析与思考[J].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2011 (9) :113-115.

《管理的实践》的读后感 篇8

关键词:流动管理;班级管理;纵轴;横轴

中图分类号:G63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6)12A-0051-03

一、流动管理:合理性、必要性与可行性

“管理”一词的本意是照管和约束,但似乎这个解释只是偏重于“管”而非“理”。我们在班级管理过程中常常因为重视了“管”忽视了“理”而让自己固化在一个相对固定的权威位置,从而影响了班级管理的进一步创新。其实,管理本来就没有固定的方式方法,作为达成目的的手段体系,管理的妙处就在于它的灵活多变,班级管理尤其是这样,因为和班级管理相关的很多要素都在不断发展和变化中,比如,时代在变,环境在变,学校要求在变,班级的组成在变,学生也在变。但是,有一个目标是不变的,那就是“立德树人”,推进学生的自我管理、自我发展并且是可持续发展。因此,在大的方向和目标明确的情况下,班级管理需要流动起来,要注意重新梳理班级在主观客观方面的各个要素,在变化中调动这些要素的积极性,在流动中促进班级的发展。由此可见,流动管理在理论层面上是存在合理性的。

从实践的角度来看,流动管理更具有必要性。班级管理的主要对象是学生,学生是不断发展中的人,是有自主意识的个体,如果用一成不变的规则去要求变化的个体显然是不符合实践要求的。比如,高中三年的三个学段,每一个学段对学生在学习方面的要求都是不一样的,就算不考虑文理分科,由高一年级九门学科齐头并进到高二四门学科的学业水平测试,再到高三三门主科加两门选修科目的学习,课程教学上的变化要求班级管理也要做出相应的调整。这体现在高中三年的不同时段,对学生的学业管理、课程安排、学习引导、方法指导等都有着显著的区别。如果我们只是一味笼统地抓学习成绩而忽视学生在各个学段面临的具体问题,那不仅会使班级管理大而无当,还会阻碍学生的进步。此外,从学校教育外界环境的角度来看,随着时代的发展,国家和社会提出的德育要求也有调整,班级管理也必须遵循新的德育理念和要求。比如,近年提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八礼四仪”的细节要求,就让德育领域出现了许多新的要求和内容,要把这些大的方向和小的细节都落实在班级管理当中,显然要求管理具有充分的流动性,符合与时俱进的要求。

同时,流动管理也具有可行性。一提到班级管理,很多人首先想到的是班级规则。诚然,规则是班级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规则也是可以变化的。学生们的身心都处于不断发展中,硬性的要求固然不可或缺,比如最基本的学生守则,但是更多的规则是在了解学生实际情况和实际要求的基础上制订出来的,是为了保证学生顺利参与班级的各项活动,所以流动的规范更容易被学生接受和自觉遵守。此外,管理目标的达成其实也离不开流动。流动管理的主旨是推动集体和个人的进步,让每个学生充分展现自己的能力和才华,只有当班级营造出“事事有人做、人人有事做”的积极氛围,学生才能找准自己的位置,并在自己的位置上发展和提升自己。如此来看,流动管理是一种师生之间的、集体和个人之间的良性互动,是一种双赢的可行的管理方式。

二、纵横交叉:流动管理的实践操作

既然合理,必要且可行,那么在具体操作中如何进行流动管理呢?回答这个问题的关键是找准流动管理的点。班级管理中有一些基本要素,比如班级规范、学生岗位、学生群体、教师群体等,可以作为横轴;班级管理的时间段或运行范围,比如“高一、高二、高三”“期初、期中、期末”“课堂、课后、考试、活动”等,则可以构成纵轴。当我们把横轴和纵轴结合起来研究时,就能找到可以进行流动管理的契机。

以纵轴上高一上学期期初这个节点为例,我们可以看到,作为新组建的班级,横轴上的学生群体、班级规范、学生岗位都可以作为流动管理的要素。这一流动管理的背景是学生刚上高中,不了解高中的各项要求,不熟悉高中生活,所以在开学后的九月初到十月初这一个月中,要让学生充分适应高中生的角色并自主调整自己的状态。班主任尽量不在第一时间糾正学生出现的各种差错,而是让学生找出自己现有水平和高中要求的差距,并用自己的方式去适应和调整。这里的流动性具体体现在班规、临时班委的岗位以及班级各项事务负责人的灵活多变上。举例来说,班规在此时只是最简化的三条基本原则:一、不迟到不早退;二、上课认真听讲,按临时值日表认真打扫卫生;三、各项行动听指挥,有困难联系班主任咨询。这三条要充分流动起来则必须开放诠释班规的权限,让学生在实践中进行细节的补充,比如不迟到不早退的具体时间、上课认真听讲的量化标准、打扫卫生的具体要求等。通过在实践中的补充和修改,逐渐形成明确具体的班级规范,并且根据不同阶段的要求进行调整。

学生群体是班级流动管理的关键要素,让学生群体流动起来其实并不抽象。从物质层面来看,在班级中的座位位置就是学生流动性的一个体现。座位虽小,学问却大。以往班主任多按照个头高矮、视力好坏来排座位,很少考虑到学生的心理需求。一个学生在教室中的地理位置其实对他的学习和活动会造成很大的影响,所以,学生的座位在流动管理期间理应是流动的。我们先根据学生的意愿自由组合,然后每周进行一次纵列推移和四人小组斜前后位置的互换,并利用班会等机会让学生讨论什么样的座位最适合自己。这样做的目的是为学生创造与更多同学接触的机会,从而给自己一个合理的“地理定位”。学生精神层面的流动其实是学生心理上的自我定位的不断调整过程,这种定位包括学生对自我的认识和期待,对在自己班集体中能承担什么样的任务的评估和选择。为了推动这种精神层面的流动,必须配合以临时班委岗位流动和班级事务的岗位流动。首先,每个同学都能自主选择想要担任的班委职位或班级事务岗位;其次,在出现多人选择同一个岗位时给每位同学提供试岗的机会;第三,试岗结束后要及时组织班集体和个人对试岗总结得失;第四,多人频繁试岗必然会带来短期的管理失调,但失误有时也是推动学生成长的契机。班主任应当积极做好预案,让还处于观察和思考中而没有参加试岗的同学分担班级事务,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锻炼他们参与班级事务的能力,激发并满足他们想要获得他人认同和尊重的需求和渴望。这样做不仅有利于提高他们的自我效能感,也有利于他们之后的“心理定位”。学生的定位对于班级管理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它直接关系到这个流动管理节点之后班级这盘大“棋局”的呈现方式,所以班主任在这一个月的流动管理中绝对不是不作为,而是把工作转入“幕后”和“地下”,多研究学生心理,推动学生在心智上的成长,少进行常规说教,不要用死板的规范限制学生的自我教育。

当然,流动管理不能局限于横轴上的要素,对于纵轴上的时间节点我们同样应当重视起来。以高二下学期二月到三月份江苏省学业水平考试前后这一时间段为例,此时应该注重哪个节点的流动呢?经过精心的考虑,我们选择了“课堂”这一节点,因为课堂是班级管理的最重要方面,而由于学生疲惫、考试压力、课堂流程长期不变等原因,此时的课堂是紧张沉闷的,效率不高。在这种情况下,我们需要抓住教师和学生两个横轴上的变量以推动纵轴上课堂这个节点的运动。首先,师生的角色可以进行良性的流动,在教师讲授无法引发学生兴趣的情况下,可以建议教师安排学生进行“微课”讲授:让学生选出几位代表,帮助大家一起进行考试要点的复习,教师从旁指导点拨。其次,学习方法可以流动。以往一贯采取的背诵和练习的方法让学生长期承担着枯燥重复的劳动,此时不妨改为学生互相出题考查的方法,让学生自己考查自己,及时查漏补缺。其三,学习目标可以流动。如果学生过分重视考试和分数,很多情况下会适得其反,所以应当鼓励学生调整目标。重新确立在学业水平考试中提高自己、努力做到各科均衡发展的学习目标,这样既可以减轻学生学习的压力,又帮助学生树立了终身学习的观念。其四,课堂效率的优化也可以成为流动的一个突破口。可以对一个或几个学生进行课堂效率的跟踪调查,记录他们的听讲情况和学业成绩的变动情况,并利用相关心理学的理论进行分析,从而寻求课堂上提高专注力的方法,并在班级内进行讨论和推广。这样,就实现了纵轴对横轴上的要素提出变化的要求,而横轴上要素的变化推动了纵轴上“課堂”这个点的运动,而“课堂”又推动了另一个点即“考试”的运动。流动管理就是要让横轴纵轴真正交互运动起来。

这种交互运动在横轴上“学生”这个要素积极性比较高时表现得更为明显。比如,在高二这一学段,学生的活动开始增多,如艺术节、运动会、五四辩论赛等。比之学习,学生对于活动更有兴趣,也愿意通过活动锻炼和展现自己在各个方面的能力。因此,活动这一纵轴上的节点成为了流动管理的又一个契机。首先,在活动准备阶段就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打破班委负责制,让学生自主报名参与,并根据报名情况进行合理分组,组内不设组长。每个组在规定时间内交出活动方案,并把各组方案在班级里进行公示,最后全班投票决定采纳哪一组的方案。在活动参与过程中,本着全员参与的原则,把正式参与和后勤协助有机结合起来,即使是简单的任务,如举布景,也认真布置和落实,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和细心耐心品质。在活动总结时,安排正式参与和后勤协助的同学互致谢意,并鼓励其换位思考,提出下次把活动组织得更好的方法。在活动中应当让班干部发挥带头作用,但不应当让班干部拥有选择任务的优先权。通过对各个活动的总结,我们发现学生在活动中成长了,积极性和自主性都提升到了新的高度,活动本身也因为学生的成长而更加精彩,这就是流动管理的力量。

三、结语

在高中三年中,适宜进行流动管理的要素和节点还有很多,这不仅要求班主任有敏锐的观察力,根据纵轴和横轴的变化及时发现可以流动的契机,让管理不断适应学生发展的需要。同时,它也要求班主任有开拓创新的心态。流动管理的优势在于发展变化,但它的难点在于合理有效的变化。只有班主任自身不断更新理念、学习方法、贴近学生、提高自己,才能真正做到润物细无声地教育管理,所以流动管理也是对班主任自身的挑战。

责任编辑:杨孝如

Mobile Administration: A Practical Mode of Class Administration

GU Qing

(Nanjing Foreign Languages School, Nanjing 210008, China)

Abstract: The highest state of class administration is properly between strain and relaxation, and combination between controlling and releasing, with a view to reaching the goal of students autonomous administration, education and development. Mobile administration is the intersection of horizontal axis of elements and vertical axis of time, so we should grab the variable of administration and promote class administration in change. Mobile administration can give full play to students subjective enthusiasm and strengthen their awareness and ability of autonomous administration so that they could have a deep knowledge of and improve themselves in mobility.

《管理的实践》的读后感 篇9

郑显华

假期,我认真研读了《现代教学艺术的理论与实践》这本书,全书分为十章,内容包括:教学艺术概述、教学幽默、教学机智、课堂气氛、教学节奏、教学情境、教学风格、教学言语艺术、教学非言语艺术、课堂教学艺术。从中学到了很多知识,我受益匪浅。

但是,《现代教学艺术的理论与实践》给我印象最深的一章是“教师言语艺术”。人们普遍认为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是教师在课堂上采用优美的语言,和谐的动作,高尚的情操,给学生以美的享受。欲使课堂显示出强大的魅力,让学生和教师都沉浸在艺术的境界之中,就必须要求教师努力追求各个教学环节中的艺术,尤其是教师那循循善诱,独具一格的评价语言。”这是我暑期学习的一本关于课堂教学艺术的书籍。书中的讲述的很多课堂教学方式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读到其中谈的课堂评价语言魅力,再结合自己平时教学进行反思,感触颇深。书中讲述了在课堂教学中丰富多样的评价方式。如:学生读课文后,我们不妨这样说:“你读得很正确,若是声音能再洪亮点,效果会比现在好很多。”“你读得真好听,老师要感谢你的爸爸妈妈给了你一副好嗓子,不过要是加上表情就更加能传情达意了,不信,试一试。”“你朗读时的感情和表情感染了我们,给我们带来了快乐,真是一种享受啊!”“你读得很流利,速度放慢一些情感就能更好的表达。” “你读得很认真,如果能在课下用这样的态度多练习几遍,相信你会读得非常流利。”这样的评价准确客观地指出学生的长处及存在的缺点,让学生知道朗读要做到声音洪亮、快慢适度、富有节奏、态度大方、读音准确、语言流畅,同时也明白了只有多练习,朗读水平才会提高。

教学是一门艺术,教师如果具备了良好的教学艺术的能力,就意味着掌握了熟练的教学技能,能够灵活机智、得心应手地组织好教学。同时教师的教学功力,也能深入到学生的内心,启迪并引发学生强大的美感,使之沉浸并陶醉于其中。所以,我也深刻认识到教师应具备良好的教学艺术的能力:

教师,首先应该把自己无私的爱奉献给每个学生。只有对学生倾注无限的爱,才能把全身心投入到教育事业中。老师的爱就像清泉,流淌在学生的心田里,滋润他们健康成长。

教学是展现教师人格力量的重要方面。教学上的严肃认真,一丝不苟最能感召学生。所以,我在语文教学中特别注意知识的准确性和教法的灵活性。敢于创新,巧于设计,善于调控,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课堂教学受到学生的欢迎,学生的听说读写的能力全面提高。

教书育人是教师的根本任务,教师要出色完成这项任务,就必须努力学习,掌握渊博的知识,使自己具有真才实学;必须积极探索和掌握教育规律,不断提高教育水平和艺术;必须树立创新精神,增强改革意识,勇敢地投身于教育改革的实践

1、充实知识,提高水平

科技在发展,时代在进步,因此,作为一名教师,就必须不断地更新知识结构,扩大知识面,使自己博学多才。同时要注意提高专业知识水平加强业务进修。只有这样,才能全方位的满足学生的需要,培养出时代需要的合格人才。一个现代教师仅仅满足于学校里所学到的一点知识是不够的,必须要有强烈的进取精神,活到老,学到老,使自己的知识像一股清泉,不断更新,永不枯竭。“学有所用”,我在课堂教学中,从兴趣出发,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认真上好每一节课。积极参加集体备课,认真钻研教材,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多方面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全面提高学生的素养。经过师生的共同努力,教学质量不断提高,硕果累累。

2、言传身教,为人师表

学生眼里,最值得尊敬的人莫过于教师,即便某些下意识动作,学生也会盲目仿效。教师的言行举止,穿着打扮,有时自己可能不在意,却会引起学生的很大兴趣,给他们以深刻的印象,以至多年不忘。所以,一个称职的教师,内在的学识品德和外在的言表风纪都应该成为学生的表率。一个教师,不但以自己渊博的知识,同时以自己优雅的言行,去影响塑造学生的品行,成为学生仿效的榜样。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的身教是一种无声的教育,使学生耳濡目染,从而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我在教育和教学中,对学生平易近人,以诚相待。即使是学生犯了错误,需要批评教育,也总是对他们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平时我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必须身体力行,在学生中树立了威信。使学生既佩服我的学识,又佩服我的为人。师生之间互相尊重,师生关系亲密融洽

上一篇:扶贫评估报告下一篇:担保合同对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