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语用学论文

2024-08-25

汉语语用学论文(精选8篇)

汉语语用学论文 篇1

《汉语语用学》结业考查

序号:21班级: 中文11101班姓名:翟桃

一、指出下列句子中的修辞手法(不抄题)(20分):

1、竹叶烧了,还有竹枝;竹枝断了,还有竹鞭;竹鞭砍了,还有深埋在地下的竹根。

答:排比

2、电线杆子说他成了富翁,搞了半天是那个负翁。

答:拟人

3、一个浑身黑色的人,站在老栓面前,眼光正像两把刀,刺得老栓缩小了一半(三种)。

答:比喻、夸张、借代

4、祖国啊我的母亲!

答:拟人

5、铁窗和镣铐,坚壁和重门,锁得住自由的身,锁不住革命精神! 答:拈连

6、他的话说得水都点得燃灯。

答:夸张

7、滔滔延河水,巍巍宝塔山。

答:对偶

8、我跟太行山有个约会。

答:拟人

9、假若当时我已经能够记事儿,我必会把联军的罪行写得更具体、更“伟大”、更“文明”。

答:排比

10、黑夜,寂静得像死一般的黑夜!但是,黎明的到来,毕竟是无法抗拒的。索洛警告美国人当心枕木下的尸首,我也想警告某一些人,当心呻吟着的那些锭子上的冤魂。(三种)

答:比喻、夸张、排比

二、发挥想象,写出下列句子的言外之意(每句至少写两种)(10分)

1、都三个月了。

答:1.认为时间很长

2.蕴含着失望的感情

2、妈妈,今天星期天呢。

答:1.只是提醒妈妈这个今天是星期天这个时间

2.提醒妈妈在星期天答应要做的事情

3、下雨啦!

答:1.很高兴期盼雨的来临

2.很惊讶雨的到来

三、写出下列句子的预设义。(10分)

1、老李早就不在我们学校了。

答:老李以前在我们学校,但是已经辞职很久了

2、我再也不上你的当了。

答:以前上过当,现在不上当了

3、你住100平米的房子还小?

答:现在住100平米的房子,屋主认为房子小,说话人认为房子大

4、这件事暂且放一放。

答:有一件事并且想要解决,但是说话人不想现在解决,让要求人放一放

5、非手术一次性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答:有腰椎间盘突出症,可以不用手术就能一次性治疗

6、我哥哥因偷盗被判了5年徒刑。

答:我有哥哥,我哥哥还盗窃,并且被判了5年

7、这雨什么时候能停下来!

答:现在还一直在下雨,说话人希望雨能够挺下来,但不知道多久可以停

8、小李再也不是科长了。

答:小李以前是科长,但是现在不是了

9、他不但能演电影,还能唱歌呢!

答:他演电影、唱歌都行

10、部队停止前进!

答:部队开始一直在前进,现在命令部队停止前进

四、你对“炙手可热”(名气大)、“七月流火”(天气热)、“差强人意”(差劲)、“一网打尽”(全部到位)、“呼之欲出”(新事物即将出现)等成语的新潮用法持何看法?(20分)

答:这些成语新潮用法都属于汉语语用学上的成语意义的整体偏移。成语意义的整体偏移的情况包括以下几点:1.收缩成语整体意义的范围,或把成语的整体意义割裂作为部分理解。2.改变原来成语的语气。3.改变原成语的语义关系。4.语义泛化。5.既改变成语的意义又改变其他感情色彩。6.赋予成语的另一个深层含义。7.把成语意义作反向理解。8.仅仅使用成语的字面意义。这些都是成语意义的内容偏移,除了内容偏移还有形式偏移。“炙手可热”原指形容权势很大,现在由于成语意义的整体偏移就有名气大、影响大的含义。“差强人意”原指形容还过得去,是褒义词。现在则是很差劲,就成贬义词。“七月流火”原指天气渐渐转凉,现在则是指天气很热。“呼之欲出”原指形象塑造的成功,现在则是指新事物即将产生,这就是赋予了它的一个更深层次的意义。

对于这些成语的新潮用法的探究,我们可以归结为以下几个原因:1.由于人的思想解放,思维也变得逐渐活跃,所以,慢慢就出现了这个用法。2.与发散思维和求异思维有关。3.同时也跟人们“标新立异”,典雅、形象化的语用追求有关。这些因素都可能产生人们对成语的新潮化理解。我们作为当今的大学生应该对这种成语偏移的现象做到宽容地对待,不要吹毛求疵;同时还应该多查阅字典和汉语语用工具书;遇见这种用法我们更应该多分析,以理服人,切勿强词夺理。不要静止的眼光来看待成语偏移这一现象,应该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做到与时俱进

五、试论对话语交际原则有意识地违反。(20分)

答:交际原则包括以下几种:1.合作原则2.礼貌原则3.接话原则三种原则。合作原则包括:关联准则;信息适量准则;信息真实准则;信息明白准则。违反合作原则的表现有:交谈者在不让受话人觉察的情况下悄悄违反合作原则况下悄悄违反合作原则;B交谈者公开宣称不愿合作,不遵守准则;C交谈者顾此失彼地违反合作原则;D交谈者故意明显地违反合作原则。交谈者在不让受话人觉察的情况下悄悄违反合作原则;违反合作原则会产生如下几种结果:1.会话不能顺利进行,甚至中断。2.误解甚至受骗。3.言外之意。

礼貌原则包括:损益准则;褒贬准则;一致准则。礼貌原则的运用关键在于得体要切合语境,选择恰如其分的话语形式。第一,要根据谈话的对象来选择最恰当的话语。第二,要根据谈话的场合来选择最恰当的话语。第三,要根据谈话的内容来选择最恰当的话语。不管在日常生活中还是在学习中我们都应该遵守话语交际原则,减少我们与他人交流的障碍。

六、试论“遭”的反传统用法(20分)答:“遭”字式在上古时期开始萌芽,进入中古时期继续成长,到近古时期以后趋于成熟。现代汉语中,“遭”字常常用作一个表示“遭受”义的动词,“遭”字式所表感情色彩十分单一,又具有更为浓厚的书面色彩,使用范围具有较大的局限性。所以可能就会有人对“遭”字式的被动式性质提出怀疑。判断一个句子是不是被动式,主要不是看哪个可以作为被动标记的词是不是可以用作动词。“遭”有时候可以用作动词,但不能因此就认为其语法化程度不高,认为其不可以用作语法标记,认为其所在句式不可能成为被动式。另外,从语法结构上看,中古时期的“遭”字式虽然一般还比较简单,但是也已经出现了少量带结果补语等附加成分的用例,如:“社稷遭王莽废绝”;“后株城遭石季龙攻陷”等。从语法功能来看,中古时期的“遭”字式一般独立成句,但是也已经出现了一些充任宾语和定语的用例,如:“遭虎搏噬之时”等。从感情色彩来看,基本是用于消极场合。近古时期,“遭”字有很大的发展,从施式成分看,近古以前一般为名词,近古以后,名词性短语方面的用例大量增加。其中有偏正短语,也有同位语和并列短语。如“遭章二郎妻子妒忌”;“遭尔小物欺”。从语法功能上看,近古时期被动式也有重要发展,充任句子宾语和定语的用例有所增加。从语义构成看,主语只是谓语动词的对象。

“遭”字式从上古时期开始萌芽,一直发展到现代汉语中,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下面就举一些例子来更详细地说明:1.遇见,碰到之意:遭遇、遭难;2.周、圈之意:周遭;3.作为名词。际遇,人生中的好运或坏运:遭随;4.作为量词,回、次:虚绕千万遭;

以上就是“遭“字的反传统用法,我们应该多留意这些,这样我们才能不断地对汉语言进行合理的运用。

汉语语用学论文 篇2

在自然语言中, 羡余广泛存在。所谓羡余, 即是“语形相对语义有所剩余的情形” (杨明义, 1999) 。在现代汉语中, “一个词语, 若两个词根义位相近相同, 其中一个词根能代表整个词语意思或两个词根中一个词根无意思、意义不占主导, 从属于整个词的意思的现象” (柯敏, 2013) 就是词汇羡余, 如“国家”本是“国”与“家”两个类义语素的组合, 语义指向却偏向“国”, “家”成为陪衬, 构成羡余;白日为昼, “白”凸显了“昼”的气象特征, 但词义仍集中于“昼”, “白”成为羡余;“高尔夫球”本是对golf的音译, 却加上类别“球”, 也成为羡余。拙文《现代汉语词汇羡余现象初探》 (柯敏, 2013) 参照朱德熙先生合成词的构造方式, 将词汇羡余分为联合式、偏正式、重叠式、附加式、音译式、其他式六种类型。

“羡余”是从信息论借用的术语。大多情况下, 我们对语言的使用处于无意识状态, 现代汉语词汇羡余现象也与此相类。本文对华中师范大学300名本科生进行了抽样调查, 调查对象涉及文、理、工、艺体等专业方向, 涵盖大一至大四范围, 以探求对羡余现象语言学内涵的关注度和应用度。结果显示:约57%的学生不知道羡余所指;而当列举到“动静”、“人物”、“妈妈”、“卡车”等羡余形式时, 接近43%的学生又表示词语常见且在日常生活中常用, 反应惊讶又略感兴趣。

这从某一侧面反映出词汇羡余在大众使用中认可度较高而名称却少有人知的情况。可见词汇羡余并不是一种无用的现象, 而确切地存在语用价值。

二.羡余现象的语用学理论阐释

“语用学”概念最早由美国哲学家Morris, C.使用。作为一门新兴学科, 语用学探求在语言理论与语言应用中找到平衡, 即任何一种语言现象都可以找到相关的理论得以阐释, 而任何理论的构建也离不开实际语言现象的支撑。现代汉语词汇中的羡余, 不同于赘余, 有着深刻的语用学缘由。

(一) 顺应论

顺应论 (Adaptation) 由比利时语用学家Verschueren提出并在专著《Understanding Pragmatics》系统阐释。Verschueren认为“语言使用是一个连续不断的语言选择过程。”语言选择的可能性源于语言的变异性、商讨性与顺应性。变异性指“语言具有一系列可供选择的可能性”;商讨性指选择不是机械地, 而是遵循高度灵活的策略与原则;顺应性指交际使用者为满足交际需求, 能从可供选择的语言项目中灵活挑选。对语境关系的顺应、语言结构选择的顺应、顺应的动态过程、顺应过程的意识凸显程度构成了顺应论的四个主要分析维度。语言结构选择的顺应是指语言结构及其构成原则的选择, 一般包括以下内涵:语码、语体、句/短语、词、语音等。现代汉语词汇中的羡余, 顺应了语言结构的选择。

1.语音方面

词汇羡余的形式, 从语音看, 多是双音节词。语言具有社会性, 双音节词的定格是在语言运用中逐步褪去单音节外壳的, 它不是被动地, 而是根据一定的原则、策略转变, 顺应了双音节韵律和谐、发语连贯的特征。于是有“爸爸”、“目睹”、“窗户”等羡余形式, 在语义一致的众多场合取代单音节词“爸”、“睹”、“窗”。

2.语码方面

由于社会文化的差异, 多数语言在使用中会呈现为不同的语码。例汉语的语码不同于英语, 普通话的语码也不同于方言。语码的选择取决于交际对象以及交际场合, 语码的选择顺应了个人的习惯以及口头禅。现代汉语词汇中的羡余, 是言语交际中特定的一类语码形式, 它的语形相对于语义有所剩余, 不以单音节为特征。音译式羡余如“来亨鸡” (leghorn) 、“巴松管” (bassoon) 、“啤酒” (beer) 、“芭蕾舞” (ballet) 等创立了“类标+类别”的语码, 类标“鸡”、“管”、“酒”、“舞”的羡余, 顺应了汉民族的认知习惯。

3.语体方面

语言使用有正式程度之分, 从而有了语体的差别。词汇羡余的形式, 多顺应了书面语体或正式语体的要求。请看下列表达:

(1) 华南虎是中国特有的虎亚种, 也是_______ (老虎/虎) 最小的几个亚种中的一种。 (来自CCL语料库, 下同)

(2) 在雨滴形成的初期, 云滴主要_______ (依靠/靠) 不断吸收云体四周的水气来使自己凝结或凝华。

以上两句相对正式的表述, 都采用了羡余形式“老虎”、“依靠”, 以此顺应特定语境下对书面语体的需求。

4.词素选择

词素和词的选择是语言结构选择中的重要内容。词汇羡余表现形式的呈现是词素之间调和“变异性”、遵循“商讨性”做出的语言顺应。词素之间构词的多样化选择, 终究需要在商讨的原则下加以定性、定量、组合, 顺应语言使用者的交际行为。如偏正式的羡余形式“死尸”、“白雪”、“咸盐”、“目睹”的构造, 就分别突出了中心语素“尸”、“雪”、“盐”、“睹”众所周知的特征, 在言语交际中加大了信息量的传递, 顺应了使用者的交际需求。

(二) 模因论

模因论 (Memetics) 中心术语是模因, 最早由道金斯 (1976) 提及。模因作为文化基因, 靠复制、传播而生存, 语言是它的载体之一。从模因论角度看, 语言模因揭示了话语流传和语言传播的规律。更进一步说, 语言本身就是模因, 它可以在字、词、句乃至篇章层面上表现出来。 (何自然, 2005) 自然语言中的模因体现在:教育和知识传授、语言本身的运用与通过信息的交际和交流。现代汉语词汇羡余的使用和传播也可用语言模因论来阐释。

1.羡余形式的确立长存

词汇羡余形式的确立, 如“窗户”、“人物”、“妻子”等偏义联合, 它们最早是“窗”与“户”、“人”与“物”、“妻”与“子”单独成词, 各自表示不同的内涵。但随着汉语构词的双音化, 它们开始合成构词。在学校、社会的教育和知识传授下, 人们开始把从别人那里学来的单词形态, 在交际中复制、传播给其他人, 因而这些词双音化后的形态得以传播;同时大众对联合式词语的运用也加速了这类词构词形态的确立, 使羡余形式得以保留, 长存下来。

2.羡余形式的模仿传播

一般而言, 语言模因论演变中, 容易成为模因的字词句段结构简单、意义明晰、书写容易。词汇羡余中的附加式, 常以“词缀+词根”作为基本构词方式, 如“刀儿”、“花儿”中的“儿”词缀, “石头”、“舌头”中的“头”词缀, “老鹰”、“老鼠”中的“老”词缀, “阿姨”、“阿爹”中的“阿”词缀等, 都是语言模因的模仿和复制, 这种羡余形式有利于词的归纳、传播与使用。而正是模因论的传播效应, 使得附加式的羡余形式极易被大众认可和接受, 在交际中成为高频词汇, 丰富了名词的多元化选择。

3.羡余形式的特有功能

语言模因具有一定的生命力。当词语作为模因得到广泛应用, 在交际中发挥积极作用时, 这些模因就变得强大, 并进入全民语言, 被不断复制和传播 (陈琳霞、何自然, 2006) 。能够得到广泛复制和传播的模因也被称为“强势模因”。重复和模仿是构造“强势模因”的方法, 以重复来强调信息, 引起人们的注意。词汇羡余中, 大量存在以重复方式来构词的“重叠式”羡余, 如“爸爸”、“爷爷”、“哥哥”。重叠式的构词称谓, 在交际中发挥着积极作用, 早已进入全民语言。一方面重复强调了称谓语特定的内涵, 容易引起听话人注意, 另一方面这种羡余形式带有相较于单音节词“爸”、“爷”等所独有的亲昵性, 贴合会话情景, 符合交际双方的身份, 得到认可而被广泛传播和使用。

三.词汇羡余的实际语用价值

功能语言学明确提出任何语言现象的存在必有其功能价值。现代汉语词汇羡余, 并不是一类被废弃的现象, 诚如笔者之前的调查显示, 大部分人还在不自觉的使用羡余, 并且对其存在持积极态度:近27%的学生认为认是汉语博大精深的表现, 对于掌握母语具有启发性作用;54.9%的学生认为这是一种有趣的现象, 可研究利用;而17.65%的同学基于羡余的复杂性, 为外国人学习汉语表示堪忧。实际上, 词汇羡余不仅不会给对外汉语教学产生副作用, 反而还能启发讲授者立足语言事实合理制定教学方法, 此外词汇羡余的表现形式具有独特的修辞价值, 在书面语和口语交际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 修辞学价值

陈望道 (1997) 提出的修辞三境界中, “表现的境界”尤其强调情景和题旨, 强调积极修辞。复叠是积极修辞的一种, 是把“同一的字接二连三地用在一起的辞格”, 又分为复辞和叠字。叠字的使用常有音节和谐自然、组织单纯清楚、理解容易等作用。部分羡余现象在修辞上便采用了叠字辞格, 如“妈妈”、“姐姐”、“嫂嫂”等。恰当的使用羡余, 让语句匀称平稳, 在音节上整齐和谐。 (吴天佑, 1998) 。同时, 在称谓语上使用羡余, 可以增加语言的亲切感, 使语气变得委婉自然, 贴合言语交际情境, 有利于题旨与目的的实现。如:

(3) 他跪在地上, 死死地抱住B女士的两腿, 拼命摇晃着:“姑姑, 你就是我亲妈, 把我带走吧!你就是我亲妈呀!妈妈———妈妈!”

这里“姑姑”、“妈妈”羡余形式的采用, 符合当时的会话语境, 一定程度上拉近了说话人与听话人的距离;而“呼告式”的反复增强了语势, 既表现了双音节的整齐和谐, 又传达出说话人极力请求听话人将其带走的愿望。

(二)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价值

邢福义先生曾指出, 语言研究要兼顾汉语本体与语言事实。词汇羡余是汉语固有的一种现象, 外国人要想扎实的学懂汉语, 就必须了解和运用它。立足羡余的特点, 可为对外汉语教学提供新的视角和方法。

“在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中, 可以把不同类型的词汇和各类汉语词汇羡余的表现形式相对应, 让学生尽可能地学会分析词语内部结构的关系, 尽可能地从词语结构本身获得信息。” (王超, 2012) 如:在学习联合式合成词时, 要让学生知道这类词汇中的部分词语的语言形式是有“羡余”的, 如“睡觉”一词, 其表主要意义的语素是“睡”, 而“觉”是对语素“睡”的强化, 对应词汇羡余“偏义联合”形式。这样的讲解, 不仅可以减少学生使用这类词的偏误, 还可以强化他们对于中心语素的理解。同时重视词汇内部结构的方法, 有利于启发学生举一反三, 逐步建立起学习汉语词汇的系统, 掌握“重视语素”的汉语构词方式。此外这种重视语素的教学原则, 也适用于重叠式和附加式羡余。例如“常常”一词, 包含两个语素“常”, 教师可通过讲授语素“常”的意思, 来深化学生对“常常”的理解;“石头”、“舌头”等词共同包含语素“头”, 教师同样可以归纳语素“头”的特征, 再加上“石”、“舌”进行讲解。

四.结语

现代汉语词汇中的羡余, 顺应了语言结构的选择, 在语音、语码、语体、词素构成方面的灵活处理满足了实际的交际需求, 同时又在语音模因论的传播效应下, 得以复制、模仿加以传播被大众认可接受而广泛使用。此外, 在实际运用中, 词汇羡余独有的叠字修辞既迎合了书面语体的需求, 又因其整齐和谐的音律传达出亲昵感, 拉近了言语交际者的距离;而立足羡余本身的特点, 遵循汉语的语言事实, 又为对外汉语词汇教学提供了新的视角, 便于学习者从根源上挖掘汉语本质, 习得语言规律。

摘要:现代汉语词汇羡余本质上属于语形相对语义有所剩余的情形。本文对词汇羡余的使用度与了解度进行了定性分析, 得出其使用多停留在不够了解但又高频的状态。结合词汇羡余的实际用例, 借用顺应论与模因论, 发掘出词汇羡余的存在是语言选择顺应的结果, 其传播、运用与长存是语言模因所致。最后分析了词汇羡余特有的叠字修辞与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功用。

关键词:词汇羡余,语用,顺应论,模因论

参考文献

[1]杨明义.现代汉语状之于动的羡余现象探略[J].南开大学学报, 1999 (4)

[2]柯敏.现代汉语词汇羡余现象初探[J].现代语文 (语言研究版) , 2013 (5)

[3]Verschueren, J.1999.Understanding Pragmatics[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4]谢朝群、陈新仁.语用三论:关联论·顺应论·模因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7

[5]何自然.语言中的模因[J].语言科学, 2006

[6]陈琳霞、何自然.语言模因现象探析[J].外语教学与研究, 2006

[7]何自然主编.语言学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第五辑

[8]吴天佑.羡余语言信息的修辞作用初探[J].修辞学习, 1998 (1)

[9]陈望道.修辞学发凡[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1997

[10]王超.“羡余”现象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影响[D].黑龙江大学.2012

汉语语用学论文 篇3

【关键词】对外汉语教学 语用学 指示语

一、语用学基本概念

语用学起源于语言学、哲学和心理学,是语言学众多分支中一个以语言意义为研究对象的新兴学科领域。语用学通过研究在特定情境中的特定话语,旨在正确而灵活地理解和使用语言,其根本目的是语言交际。值得注意的是,语用学除了关注对人类语言本身的研究,还注重对特定意义的表达。通过在特定的语境中进行语言交际,说话者旨在传达某些特定意义。由此可见,语用学有两个核心概念:其一,意义;其二,语境。在语言的使用中,说话人和听话人需要一定程度进行“合作(Cooperation)”。“合作”这一概念首先由美国哲学家C.W.Morris 和卡纳普在20世纪30年代提出。50年代,英国哲学家J.L.奥斯汀先后发表了有关 “语言行为”的理论。在吸收前人成果的基础上,美国哲学家格赖斯 (Grice)于上世纪50年代中期在其专著《逻辑与会话》 (Logic and Conversation)中提出了“合作原则 (cooperative principle)”语用学理论。赖斯认为,在语言交际中,说话人和听话人进行言语交际时都在某种程度上认识到这一对话存在某个或某些“目的(Purpose)”,而这个或这些共同目的为双方开展语言交际提供了彼此都接受的方向。交际过程中,偏离大体谈话方向的语言片段会被谈话者自动剔除,以确保语言交际朝着预定目的顺利进行。因此,在对话过程中,一方面说话人通过抽象和静态的语言符号表达特定意义。以此同时,听话人则会通过揣测和判断以正确理解说话人的“意图(Intention)”。因此,在对外汉语教学中,要使外国学习者真正理解和准确运用汉语,不仅要是他们熟识这一语言的发音、词汇、语法和书写,还要培养其正确运用语言的能力,以达到在某一特定语境中正确表达交际意图的语用目的。

二、语用学中的指示语

何自然先生认为,指示语(Deixis)这一术语是指“其所指或意义需要特定的交际语境来确定的词语及语法范畴”,即话语中与特定语境相联系的、表示指示信息的词语。语言哲学家Bar-Hillel在1954年发表的语言学专著Indexical Expressions(《指示词语》)一文中将指示语定义为“在不知其使用语境时就无法确定其所指语义的指示词或指示句”。这些词本身并无确切的指称义,只有结合特定语境才能使语言交际者正确理解其意义。可见,指示语对语境具有极强的依赖性,离开了特定的交际语境便无法确定其所指。Levinson将指示语可分为人称指示、时间指示、地点指示、语篇指示和社交指示五类。下文将对指示语的人称指示、时间指示及地点指示进行重点阐述。

三、指示语在教学言语中的语用功能

1.人称指示。人称指示是指交谈双方用话语传达信息时的相互称呼。在汉语的言语系统中,人称系统包括第一人称、第二人称及第三人称。第一人称复数形式的指示语一般为“咱们”,是包括式,而“我们”则多为排除式。但是,在对外汉语课堂教学这种交际环境中,通常是一位老师对应多位学生开展教学活动。此时,“我们”的含义及用法与“咱们”相同,一般为包括式。

2.时间指示。时间指示是指交谈双方用话语传递信息时提到的时间。由于“时间”这一概念比较抽象,因此在进行特定言语交际的特定语境中,谈话者通常人为地选定某些特定参照物作为衡量时间的标准。例如:现在请大家认真检查试卷,十分钟后交卷。句(1)中的“现在”指教师说话的时刻,而教师所说的交卷时间是以说话的这一时刻作为参照点的“十分钟后”。明确了这一系列学习任务及其时间安排后,学生会在接下来的十分钟时间内有目的、高效地进行复习,而不是没有时间限制、盲目地检查试卷。

3.地点指示。地点指示是指言语事件中相对于指示中心的方位。与时间指示相似,地点指示需要结合具体语境和参照点来加以理解,否则会由于各个谈话者所处的方位不同而使言语交际活动产生疑惑。例如:我们请一位同学到前面做一下动作示范如何?

由于听话者是学生,所以教师不以自身作为中心参照点,而是从全体学生的角度出发,指示全体学生所处位置的“前面”。这一语用策略拉近了与学生的距离,也避免了指示方位的混淆。

四、结语

随着跨文化交际的兴起,外语学习越来越多地深入到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法面面。在对外汉语教学中,语用学中的指示语已经成为语言学者共同关注的重要课题。本文通过对教学指示言语中人称指示、时间指示及地点指示的语用功能进行分析,揭示了正确使用指示语在汉语教学中的重要性,从而为教师更好地实现教学目的、创造良好师生关系提供了有益借鉴。

参考文献:

[1]索振宇.语用学教程[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汉语语用学论文 篇4

英语缩略词的语用功能及其对汉语的渗透

近20多年英语词汇中出现了大量的缩略词.英语缩略词的出现一方面是由于英语本身的发展趋势,另一方面是由于快速发展的社会的需要,更重要的一方面是由于英语缩略词有其独特的语言使用功能.本文着重介绍英语缩略词的`五大语用功能、英语缩略词对汉语的全方位渗透及其在汉语中的误用和滥用,目的是使读者意识到,处理好英语缩略词的借用与纯洁我们本民族语言之间的关系是21世纪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也是专家学者们需要研究的一个大课题.

作 者:王璐 王朋 WANG Lu WANG Peng 作者单位:山东财政学院,外国语学院,山东,济南,250014刊 名:山东外语教学 PKU英文刊名:SHANDO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JOURNAL年,卷(期):2007“”(2)分类号:H030关键词:英语缩略词 语用功能 汉语 渗透

英语语用学教程教案 篇5

英语语用学教程

English Pragmatics: A Coursebook 1.Background and definitions Warming up activity What does the boy still need to learn about using language? A little boy comes in the front door.Mother: Wipe your feet, please.He removes his muddy shoes and socks and carefully wipes his clean feet on the doormat.1.1Background of pragmatics 1.1 Definitions of pragmatics Pragmatics is the study of how the speaker produces and how the hearer understands the peculiar uses of language.1.2 Component vs.perspective分相论与综观论

1.2.1 Component view of pragmatics Davis points out in his book Pragmatics: A Reader(1991)that pragmatics, like phonetics, phonology, morphology, syntax and semantics, is a component of linguistics.1.2.2 Perspective view of pragmatics Verschueren(1999)proposes that pragmatics is not a component of linguistics, but a new way of looking at language.Pragmatics is specified as “a general cognitive, social, and cultural perspective on linguistic phenomena in relation to their usage in forms of behavior”(Verschueren,1999)语用学是语言各个方面的功能总览, 即研究人类生活中语言的认知、社会和文化的功能。1.3 Uses of pragmatics(1)It is cold here.(2)Wife: What is in the newspaper? Husband:(putting down the newspaper and switching on the TV)Nothing.(3)Light, please!You can see, two or mor utterances might have the same underlying sentence as their script, but they can have quite different interpretations in context.B.it is cold in here.SP:The temperature in this place is frigid.PP: james, shut the window.There is nothing worth reading in the newspaper.1.4 Aims of pragmatics 1.5 scope of Pragmatics 1.5.1 Deixis and references 1.5.2 presupposition 1.5.3 Conversational implicature 1.5.4 Relevance theory 1.5.5 Speech act theory 1.6.6 Conversation analysis Sentence & utterance A.Mike and Annie are in the living room.Mike asks Annie whether she would like to eat dinner I the living room or the kitchen.Annie replies: it is cold in here.B.The Queen and James are in the drawing room.The window is open.The Queen says: it is cold in here.B.Here are sample analyses.A.It is cold in here SP: The temperature in this place is frigid.PP: Let’s eat in the kitchen.B.It is cold in here SP: The temperature in this place is frigid.PP: James, shut the window.

汉语语用学论文 篇6

语际语用学理论模式对语用能力培养的启示

正确使用语言是外语学习的目的,外语教学应重在培养学习者的语用能力和交际能力.语际语用学中,二语(本文统称第二语言和外语)语用发展的`五个理论模式对培养和发展学习者的外语语用能力具有指导意义,也对外语语用教学给予了一些启示.

作 者:肖杰霞  作者单位:西南大学外国语学院 刊 名:中国校外教育(理论) 英文刊名:CHINA AFTER SCHOOL EDUCATION 年,卷(期):2008 “”(1) 分类号:H0 关键词:语际语用学   语用能力   外语教学  

汉语语用学论文 篇7

一、留学生常见的社交语用失误

不同民族的文化差异往往通过言语行为体现出来, 在跨文化交际中, 这些差异常会造成文化摩擦甚至冲突, 阻碍交际的顺利进行。由于母语文化背景的差异, 留学生有着不同于我们的文化心理、思维习惯。并且, 他们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要比本土的外语学习者面临更多的文化问题。如果对中国社会的文化规约缺乏了解, 他们在交际中就容易套用母语的语用习惯, 造成社交语用失误。留学生的汉语社交语用失误涉及面广, 形式多样。我们选取了典型的几组, 以此为切入点对此类失误及其成因进行探讨。

(一) 问候语和邀请语的社交语用失误

问候语是人们见面打招呼时使用的程式化语言, 一般不传递实质性内容, 但具有重要的寒暄功能, 是人们联络感情、维系人际关系的重要工具。每种文化都有自身的一套问候语系统。留学生如果不了解汉语问候语的使用规则, 在进行交际时套用母语语用习惯, 就会导致理解和使用上的失误。

我们知道, 中国人习惯通过问候给人亲切、温暖之感, 因此, 汉语的问候语大量涉及对方的个人情况。比如, 中国人在见面打招呼时经常使用诸如“吃了吗?”“上哪儿去?”“怎么才回来?”一类的话语, 在问候不太熟悉甚至初次见面的人时也常会选择一些比较私人的话题, 如“你今年多大”、“工资待遇如何”、“结婚了吗”等等。其实, 问话人并非真的想弄清对方的实际情况, 而是由于中国人习惯用询问对方个人、家庭情况的方式来表现对他人的关心。人们期望通过个人信息的交换, 使双方的人际关系更加紧密。

但是, 这种中国式的问候关心在很多西方国家的留学生看来则有打探个人隐私之嫌。很多人在面对这种问候时感到尴尬、反感, 产生心理上的排斥。例如, 有些人听到“上哪儿去?”“在干什么?”等问候时, 会用“没干嘛”生硬地回应, 以示不满, 这是由于不了解汉语问候语使用的文化规约而造成的社交语用失误。

我们再以中国人打招呼常用的“你吃了吗?”为例。虽然不涉及对方隐私, 但这句话也可能引起外国学习者的误会, 因为“你吃了吗”在不同国家的文化中有着不同的语用意义。在英语国家, “你吃了吗”有建议或邀请对方一起吃饭之意。如果一名来自英语国家的留学生听到这样的询问, 却发现对方并无采取相应行动的意思, 就可能感到困惑和不满, 觉得对方虚伪做作。另外, 在韩国和日本, 询问对方是否吃过饭常被理解成“你有生活能力吗”或“你有钱吗, 用不用请你吃饭?”, 这样问会让他们产生对方看不起自己的猜测。例如, 有位初来中国的韩国留学生, 每当他与一位中国同学相遇时, 对方总会问他 :“吃饭了吗?”, 他为此感到不满和苦恼。终于, 他在对方再次这样表示时严肃地说道 :“Look, I have money, and I won’t leave myselfhungry.”。其实, “你吃了吗?”在汉语中既可表达想与对方一同进餐之意, 也可以仅是句单纯的问候, 中国人可以根据语境和语感灵活处置, 而留学生往往缺乏应变能力, 这表明其对汉语语用规则了解的不足以及在运用上缺乏灵活性。

(二) 恭维语和自谦语的社交语用失误

对于恭维与自谦的关系, 我们可以从利奇的礼貌原则中找到依据。简单地说, 恭维是要求人们在言谈中不失时机、恰当得体地夸奖对方 ;而自谦则要求人们在面对夸奖时适当贬低自己, 以示谦逊。

爱听好话是人们的普遍心理, 因此恭维话在中西方社会都颇有市场。但由于语用规则衡量标准有别, 不同语言中恭维语的使用习惯不同, 正如利奇所说 :“语用规则基本上是共有的, 但它的相对重要性却由于文化的不同而异。一种文化的恭维语在另一种文化中可能被理解成相反的意思。”下面这个例子很能说明问题。有位去中国人家里做客的英国留学生, 面对主人家丰盛的饭菜, 兴奋地说道 :“我可以全部吃了!”, 其本意是想表达对菜肴的欣赏, 但这句话在中国人听来可能理解为客人嫌菜不够吃。造成尴尬的原因是, 学习者简单套用母语的恭维方式进行汉语表达, 导致社交语用失误。

汉语有一套完备的敬辞体系, 中国人在使用恭维语时往往遵循一种惯用的套路, 其中一个重要特点就是自谦表达的运用。学者顾曰国曾归纳出中国人的五条礼貌原则, 第一条就是“贬己尊人”。中国人乐于恭维别人, 却常用自贬来回应恭维, 有时甚至牺牲“质”的准则来换取自谦。这种表达方式常给西方人带来面子威胁, 当自己的称赞被对方否定时, 他们会觉得对方自卑虚伪、言不由衷。

然而, 有的留学生虽然理解这一语用习惯, 但在使用时不加变通, 闹出笑话。例如, 有的留学生在听到别人夸自己汉语讲得好时立刻说 :“哪儿的话!”还有的学生在得到老师表扬时回应道 :“老师, 您别拍我的马屁, 我的汉语水平还差得远呢!”。这表明学生对学到的规则尚不能全面、适当地把握, 而在使用时凭主观做出不当推断。其实, 语用规则在使用中有一个“度”的问题, 缺乏语用知识或对知识的运用欠缺灵活, 都会造成达不到或超过度的情况出现, 造成社交语用失误。

(三) 禁忌语和委婉语的社交语用失误

任何民族的语言中都存在禁忌语, 有禁忌就会有相应的委婉表达方式作为替代, 因此禁忌语和委婉语密切相关。由于文化传统等因素, 不同文化禁忌的对象、范围有别。在中国人的文化习惯中, “死”及其相关字眼往往受到忌讳 , 人们在交际中总是尽量避免提及, 即使在说起时, 也常会采用其他委婉说法来替代, 如“过世”、“老了”等。

许多留学生由于不了解汉语的禁忌习惯, 不知道相应的委婉用语, 易在跨文化交际中违反礼貌原则, 冒犯他人。例如, 一名美国留学生在对帮助他的老人表达感谢时说 :“您真是位好人!您一定会上天堂的!”结果引得老人勃然大怒 ;还有位意大利学生在写信询问老师自己喜欢的一位中国作家是否健在时, 用了“是不是死了”的表达方式。这是由于其不了解汉文化与母语文化禁忌心理上的差异, 想当然地用母语文化习惯解码汉语表达造成的社交语用失误。

总之, 留学生因违反汉语语用规则导致的社交语用失误种类繁多, 本文不再赘述。这类失误比语言形式上的偏误对跨文化交际的影响更大。并且, 学习者对目的语运用得越娴熟, 这种失误就越难以被对方理解。人们普遍认为, 语言表达流利的人对语用规则的掌握也应相应娴熟。所以此种情况下的失误更容易被归咎为说话者的有意冒犯, 从而导致交际失败。通过有效的教学使学生熟练掌握汉语语用规则, 减少社交语用失误, 是对外汉语教学必然面对的重要议题。为此, 我们需要在观察分析的基础上, 探讨失误出现的原因, 尤其要重视其与当前汉语语用教学之间的关系。

二、留学生社交语用失误的成因

造成留学生社交语用失误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既有语用知识教学的特殊性造成的不便, 也有当前教学方法上的问题。随着教学的深入, 因教学的不当安排导致的汉语社交语用失误情况日渐凸显。基于上文对各类失误的分析, 现将留学生汉语社交语用失误的成因归纳为以下几方面。

(一) 母语文化规约的干扰

相对于汉语母语使用者, 留学生作为在不同文化环境中成长起来的个体, 具有不同于我们的思维模式、价值观念。并且, 作为成年人, 其母语文化习惯已根深蒂固, 在用汉语进行跨文化交际时, 母语文化规约常会对其汉语表达造成干扰。这使留学生经常不自觉地将母语的语用规则投射到汉语表达中, 导致社交语用失误。可以说, 母语文化的干扰是学习者习得汉语语用规则必然面对的障碍之一。

(二) 文化背景差异造成的心理障碍

语用规则的差别背后反映的是不同文化群体社会文化心理的差异。这种差异使得不同民族在对同一社会现象的判断上有所区别, 有时还会出现截然相反的评判。判断标准的不一是不同民族社会心理选择上差异的体现。

成年学习者由于受母语文化传统的长期影响, 在目的语文化规约的接受上或多或少地存在障碍, 一些规则在他们看来是难以理解并顺利接纳的。我们不妨这样理解, 学习者对母语与目的语文化差异的接受有一个心理上的“度”。如果两种语言的文化规约差异超过这个“度”, 学习者习得规则时遇到的内在阻力就更大, 克服阻碍、完成习得的时间也就更长, 在此期间也就更易出现相应的社交语用失误。

(三) 语用规则学习中的一对矛盾

语用规则跟一个民族的历史、文化、心理等因素都有密切关联。汉语作为一种文化底蕴深厚的高度发达的语言形态, 其中的语用文化也是一个复杂的系统。这一现实决定了学习者对汉语语用规则的习得不可能在短期内完成, 而需要在汉语文化环境中耳濡目染、长期浸润。但另一方面, 成年人需要表达的思想是复杂而细致的, 在交际中接受的反馈也是多样的, 这就造成其汉语语用规则掌握的不足与对规则使用的迫切需求之间的矛盾。由于语用知识习得的长期性、渐进性, 这对矛盾会在学习过程中长期存在, 造成留学生不断出现各种类型的社交语用失误。

(四) 教学中的问题

除上述因素外, 当前汉语语用规则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也是留学生社交语用失误的重要诱因。

如前所述, 汉语语用规则是一个内涵丰富的体系, 它涉及面广、知识点复杂琐碎, 这使我们难以对其作出全面、系统的归纳, 也给教学内容编排的条理性带来困难。此外, 语用知识具有很大的灵活性, 受语境影响显著, 缺少固定标准可循, 这使我们不易对其作出量化描述, 也给教与学造成了客观困难。

以上特点, 加之对汉语语用教学的研究起步较晚, 可借鉴的成果有限, 使汉语语用知识教学成为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薄弱环节。综合各因素, 我们认为语用知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1、教材编排的问题

目前, 汉语语用知识的教学尚无专门教材, 语用规则的讲授主要穿插在课文中进行。通过依附于其他教学内容的方式来呈现, 使知识的编排受教材中其他内容的制约, 不利于形成自身合理的体系, 影响到教学的系统性 ;另外, 由于语用规则庞杂琐碎的特点, 这种安排方式使教材难以对其做到全面的涵盖。编排体系的失当影响到教材的科学性, 使得教学效果并不理想。

此外, 所教授的语用知识能在多大程度上满足现实交际的需要, 是教材编写者必须考虑的问题。目前很多教材中出现的语用规则存在与现实脱节的情况, 教材没有根据现实的变化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在今后的教材编写中, 我们应更多地从现实需要的角度考虑, 及时淘汰落后内容, 尽量教给学生那些贴近日常生活且符合当前实际的语用知识。

2、教师不当的讲练方式

教师的讲课方式和指导练习的方法也会对教学效果产生影响。如果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有限, 口头表达流利性较差, 就会对学生的语感培养产生负面影响 ;教师的某些不合乎用语规范的表达方式, 也会对学生产生误导。由于语用知识的教学尚缺乏统一标准可循, 教师们很大程度上是凭借自身经验进行教学, 这使教学不可避免地带有主观色彩, 影响到知识的客观传授。

汉语语用规则的使用需依据语境灵活处理。留学生由于缺少汉语文化积淀及相应的语感, 对所接触的语用规约难以准确深入把握, 容易停留在表面的、机械的理解上。他们无法准确辨别教师教学中主观性过强、有失偏颇的部分, 因此, 学习效果易受到影响。

此外, 值得注意的是, 如果教师对某一知识点过度强调, 也可能诱发学生的社交语用失误。例如, 教师过分强调某一习惯用法, 带领学生反复操练某组对话, 而未对该对话的使用条件作出全面的揭示, 学生就可能在此建立起机械的联系, 日后与汉语使用者对话时可能会不假思索地套用该组句子, 在语言使用上脱离语境、生搬硬套, 导致社交语用失误。

3、课堂教学模式失当

在当前的对外汉语教学模式中, 教师的主导地位十分牢固。这使我们在保证课堂秩序和教学进度的同时, 相对忽略了一个重要的问题, 即学习者主动性的发挥。根据交往实践观, 课堂教学可被看做一个交往过程, 师生间的双向互动达到良性, 才能收到最佳教学效果。语用知识来自实践, 又必须用于实践, 教师的单向灌输难以取得理想效果, 只有让学生在交际中获得切身体验, 才能将所学规则真正内化。

反观目前的课堂教学, 师生间的交流几乎成为课堂交往的唯一代表形式, 教师提问学生回答的模式使学生间的交流空间被压缩, 学习者彼此间通过互动交流实践语用规则的机会十分有限。

4、指导思想的偏差

对外汉语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学习者用汉语进行交际的能力。学习者要顺利地完成跨文化交际离不开相应的汉语语用知识, 因此, 语用知识教学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特殊地位不言而喻。我们一方面应加强汉语语用规则的教学, 另一方面应对跨文化交际的实际情况采取更加科学、全面的认识。

长期以来, 人们习惯以目的语及其文化为参照来审视跨文化交际, 往往以交际双方在多大程度上体现并运用了目的语文化规约来评价交际过程的有效性。本文将其称为单向的评价标准, 即判断跨文化交际能力时以目的语的参数为准。我们认为这种看法带有一定的片面性, 本文倾向于采取另一种观点 :

跨文化交际是一个双向的过程, 它的成功与否不能仅以某一特定文化社团的交际模式为准来衡量。由于交际双方的文化背景差异, 跨文化交际应承认并允许差异的存在。如果试图用某一方的文化作标准去消除差异, 使双方完全达到语用上的统一, 就可能最终消解了交际的跨文化性质。我们对这一过程的观察, 应以交际的顺利达成为最终评价标准, 对学习者目的语语用规则的运用要理性看待, 既要求其表达尽量符合汉语语用标准, 又要考虑到其文化背景, 不要刻板套用某些规则过分限制其交际行为。

我们进行汉语语用规则的教学, 并非是要把汉文化的价值观全盘灌输给学习者, 将他们彻底变为用汉语文化规约约束自身跨文化交际行为的人, 而是要通过合理讲练, 使他们对汉语与其母语语用规则上的差异了然于胸, 在用汉语进行交际时能够客观、灵活地看待和处理具体情况, 从而最大限度地避免误会, 增加共识。

另一方面, 当前的对外汉语文化教学中存在教师主观性过强的情况。有些教师受文化中心主义的影响, 常不自觉地以母语文化为标准来对待汉文化同其他文化的差异。这使得不少教师在进行语用知识教学时评价标准有失客观, 在教学的“度”的把握上有待提高。

以上问题启示我们, 在对汉语学习者的语用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上, 应采取一种更加包容、全面的态度。教师应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外来文化背景、学习心理特征, 在进行语用规则教学时客观比较文化差异, 努力避免评价标准偏颇, 做到因势利导, 以更科学有效的方式推进汉语语用教学。

摘要:社交语用失误对跨文化交际的影响较大, 因而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这种失误与学习者的汉语语用能力密切相关, 因此, 提高留学生的汉语语用知识水平, 对培养其汉语交际能力意义重大。本文拟从留学生常见的汉语社交语用失误入手, 分析其成因, 并着重探讨其与当前对外汉语语用教学间的关联, 由此对教学中的问题展开思考, 为今后教学上的改进提供借鉴。

关键词:留学生,社交语用失误,汉语语用教学,问题

参考文献

[1]吕文华鲁健骥:《外国人学汉语的语用失误》[J].《汉语学习》, 1993, (1) .

[2]杜迎洁:《人文性视域下对外汉语教学的问题与对策》[J].《学术探索》, 2012, (4) .

[3]周磊:《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对汉语教学的启示》[J].《语文学刊·外语教育教学》, 2010, (3) .

[4]夏伊:《试析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 2004.

[5]高一虹:《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跨越”与“超越”》[J].《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2, (10) .

试析汉语名词句的语用特点 篇8

关键词:名词句 语用 特点

本文中的名词句是富含汉语特点的一种句型,包括名词性非主谓句。复句中是并列关系的名词性分句,以及紧缩句中有句子作用的名词性成分。[1]文中谈及的语用是语法研究中的语用平面,是同句法、语义紧密相连的语用因素,是指在言语交际过程中,为了表达和传递信息的需要,对句法结构进行必要的选择和调整,以及在选择和调整过程中反映在句法结构中的语用价值。[2]本文着重对魏晋六朝时的名词句进行分析,因为这也是判定名词句是否形成的重要依据之一。但是,对名词句的发展阶段如唐代、现当代的分析相对简要。本文中所用例句凡省略书名的,古代诗歌出自《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上、中、下)(中华书局,1983)、古代文句出自《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二、三、四)(中华书局,1958),括号内数字为原书页码。

一、名词句的语体选择

根据名词句的界定标准,对魏晋六朝及隋朝的诗文进行穷尽性地检索后,检索到名词句2507句。为了更好地描述这一时段名词句的形成轨迹,我们分为三国、晋、六朝前期、六朝后期及隋这几个时段进行统计。六朝前期与后期的划分以沈约①为界,沈约之前的时期为六朝前期,沈约之后包括沈约在内的时期为六朝后期。魏晋六朝时名词句数量统计结果具体如下:

由以上数据统计来看,魏晋六朝时的名词句不仅出现在诗中(1166句),还大量出现在文中(1341句)。诗中的名词句的数量约占总量的46.5%,文中的数量约占53.5%。而名词句在不同文中的出现比例不尽相同,出现在赋中的频率最高。此外,还经常出现在碑文、墓志铭、铭文、诔文、书、赞、颂中。名词句出现各类文中的数量分布如下表所示。

上表中所列举的文类,是根据表达内容来分的。从文体上看,有些属于骈文。根据中国骈文网(http://www.zgpww.cn/)提供的这一时期的骈文篇目,进行筛选后,发现其中的名词句共有412句,约占骈文总量的30.7%,占了全部总量的16.4%。众所周知,韵文是泛指与散文相对的一种文体,包括诗、词、曲、赋、歌谣以及有韵的颂、赞、箴、铭等。诗属于韵文,骈文也是韵文的一类。所以名词句出现在韵文中的比例达到了62.9%。从数据统计来看,名词句在韵文中出现的频率更高,而在散文中的出现频率较低。

因为本文中唐代和现代汉语中的名词句例句多是前人研究中的,未作穷尽性检索,所以对发展后名词句的语体选择未作系统的语体方面的数量统计。但可以肯定的是,唐诗中名词句出现的频率较高;而现代汉语中的名词句,常见于诗歌、散文和小说等文艺语体。

二、名词句的焦点

语言学中的信息(information)指的是以语言符号为载体所携带和输出的消息内容。[3]运用语言进行交际,实质上是一个信息交流的过程。在信息传递过程中,通常以句子为基本信息单位。因此,一个句子就是一个信息单位。句子的信息结构分析,就是分析所传递的各类信息在句子中是如何构成一个整体的,它是语用研究的重要构成部分。而焦点(focus)信息的核心,是指未知信息中着重说明的部分或者发话人有意强调的部分。[4]名词句因为分不出所谓主语或是谓语,所以它的焦点也与一般的句子不同。具体的说,不同类型的名词句的焦点也各有不同。

(一)半句是名词句类

这一类强调是句中的名词句。如:

(1)柳黄未吐叶,水绿半含苔。春色/边城动,客思故乡来。(何逊,边城思诗,诗,1708)

(2)……?野情/风月旷,山心/人事疎。徒知守瓴甓,空欲报璠玙。(庾信,奉和永丰殿下言志诗十首(十),诗,2390)

例(1)“春色/边城动”,强调的是这一诗行中的名词句“春色”;例(2)“野情/风月旷,山心/人事疎”强调的是“野情”和“山心”。

(二)名词并置类

这一类的焦点往往有两个或三个,每个名词句都是强调的重点。如:

(3)南湖荇叶浮,复有佳期游,银纶/翡翠钩,玉舳/芙蓉舟。荷香乱衣麝,桡声随急流。(梁简文帝萧纲,雍州曲三首·南湖·乐府,1918)

(4)绿桷/朱帘/金刻凤,雕梁/绣柱/玉蟠螭。(江总,应诏诗,诗,2579)

因为每一句诗或文,都包含两个或是三个名词句,所以以上各例的焦点,也相应的是两个或三个。如例(3)中的名词句“银纶/翡翠钩”的焦点就有两个,分别是“银纶”和“翡翠钩”。例(4)中的名词句“绿桷/朱帘/金刻凤”的焦点就有三个,分别是“绿桷”“朱帘”和“金刻凤”。

(三)一行诗中一个名词句类

这一类名词句的焦点就是它的修饰语部分。如:

(5)鸣石出华阴,虚桐采凤林。北堂细腰杵,南市女郎砧。击节无劳鼓,调声不用琴。(庾信,夜听捣衣诗,诗,2373)

(6)千寻木兰馆,百尺芙蓉堂。落日低莲井,行云碍芰梁。(庾信,咏画屏风诗二十五首(十),诗,2396)

以上各例名词句的修饰语部分都是该句的焦点。如例(5)的焦点就是“北堂细腰”和“南市女郎”。

三、名词句的语用功能

前人对唐诗中的名词句的表达功能,论述趋于一致,认为其功能主要有:描写、叙述和抒情。[5]当然,这几方面并不是截然分离的,三者往往融合在一起,最典型的是流传千古的名句“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实际上,这也是本文要分析的名词句的语用功能,即名词句最常规的功能。所谓的“句子的常规功能,指的是在脱离具体语境的情况下所保持的语用功能,也就是说,不需要借助其他语境信息就能被自然识别出来的功能”[6]。名词句的语用功能可以根据这一原则来分析。

总的来说,名词句除了具有描写、叙述、抒情功能外,还有说明的功能。其中,描写和抒情功能是最为突出的。下面我们将结合具体例句加以分析。

(一)描写

名词句最主要的语用功能是描写。它的描写功能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描写人或物的特征,二是描写自然环境,三是描写场景。

1.描写性质或特征

描写人或物的特征,魏晋六朝名词句体现得最突出。如:

(7)便逐先君归山阳经年,至长七尺三寸,洁白/黑髪,赤唇/明目,鬓须不多。(嵇绍,叙赵至,文,1829)

(8)美木艳树,谁望谁待,缥叶翠萼,红华绛采,炤烈泉石,芬被山海。(江淹,石榴,梁,文,3172)

(9)……玉鞭莲花剑,金苣流星勒。聊为路傍人,写鞚长楸北。(吴均,古意诗二首(二),诗,1747)

以上各例,例(7)突出了人的形貌特点,后两例突出了物的性质或是特点。

唐代和现代中的名词句略有不同,主要是描写人的性质特征。如:

(10)爱酒晋山简,能诗何水曹。(杜甫《北邻》)

(11)现在正是下班时间。车流,人流,在街上进行“竞赛”。一张张陌生的脸,一双双陌生的眼睛。(郑万隆《红叶,在山那边》)

(12)一张张黑人的面孔,一双双凸出的嘴唇……(谌容《彩色宽银幕故事片》)

2.描写自然环境

名词句对自然环境的描写在各个时期都比较突出。如魏晋六朝时:

(13)粤自赵东,来舞汉宫,瑶序金陈,桂枝/娇风,素壁/翠楼,明月徒秋。歌声忽散,伤人忽愁。(江淹,倡妇自悲赋,梁,文,3143)

(14)……白日春上,素月秋中,方寸无底,六合可穷。(南朝·宋·张畅,若耶山敬法师诔(并序)

和魏晋六朝时相比,唐诗和现代汉语中的名词句对自然环境的描写不再是客观的静态描摹、记录,而是融入了主观情感的描写。如:

(15)乱山/残雪夜,孤烛/异乡人。(晚唐崔涂《除夜有怀》)

(16)日本仿佛不曾这样冷。银灰色的天,冰冷的路,呼呼的风,行人穿着厚厚的冬衣,显得很臃肿。 (罗青松《北京的冬天》)

3.描写场景

运用名词句进行场景描写,这在古汉语中是极为少见的。较典型的有:“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成风絮,梅子黄时雨。”(贺铸《青玉案》)。运用名词句进行场景描写,简洁明快,有着独特的表达效果,充分体现了汉语的特点。[7]例如:

(17)荒山。废弃了的梯田。合格的与不合格的鱼鳞坑。成活了的与半死不活的桧柏树苗。红的,黄的,绿的草。仍然不肯从枝头抖落的枯叶。缓缓地升腾着水汽的茶杯里的新茶。(王蒙《活动变人形》)

(18)租界也还有悠闲的处所,是住宅区。但中等华人的窟穴却是炎热的,吃食担,胡琴,麻将,留声机,垃圾桶,光着的身子和腿。相宜的是高等华人或无等洋人住处的门外,宽大的马路,碧绿的树,淡色的窗幔,凉风,月光,然而也有狗子叫。(鲁迅《秋夜记游》)

(二)叙述

一般而言,一句中谓语起到了叙述的作用。而名词句是分不出主语或是谓语的。但是名词句却具备了叙述的功能。这一功能主要表现在叙述现实中出现的某种变化情况。在各个时期都有体现。如魏晋六朝时:

(19)……清风动帘夜,孤月照窗时。安得同携手,酌酒赋新诗(谢朓,怀故人诗,诗,1429)

(20)若乃飞竿钓渚,濯足沧洲;独浪烟霞,高卧风月。(南朝·梁·张充,与王俭书)

例(19)中的两个名词句“清风动簾夜,孤月照窗時”虽然没有谓语,但是却叙述了时光的流逝。例(20)“独浪烟霞”则叙述出波浪翻滚上涌几乎与天上的烟霞相接的动态变化。

唐诗中有诗如此,一句之中虽不着一个动词,却让人能够感到动态的叙述,这恰是名词句一直以来令人称奇的地方。如:

(21)星河/秋/一雁,砧杵/夜/千家。(韩偓《酬程近秋夜即事见赠》)

(22)枫林/社日/鼓,茅屋/午时/鸡。(刘禹锡《秋日送客至潜水驿》)

例(21)中找不出一个谓语动词,但因为上句中有表时令的“秋”,又有秋天的标志性意象“雁”,就让人感到,时光的流逝,秋天来了,星空一只雁正在孤飞。下句中的“砧杵”也是典型的秋日制衣的用具,一般是居家妇女在冬日来临之前赶制冬衣时用的,因为白天还要耕种,所以只有夜晚才有时间,为了不让出门在外的人受寒,所以要挑灯赶制,所以原本是万籁俱寂之时,却能听到千家万户的砧杵之声。这类名词句动态感极强。

(三) 抒情

抒情功能也是名词句较为常见的语用功能。但在各个时期又略有不同,在魏晋六朝时,它主要表现在对物或人的感慨赞叹上。如:

(23)皎皎明月光,灼灼朝日晖。昔为春蚕丝,今为秋女衣。丹唇列素齿,翠彩发蛾眉。(傅玄,明月篇,诗,559)

(24)作仪阿媛,取俪汉妃。相金漏质,穠李慙晖,肃穆妇容,静恭女德。顾史求箴,披图问则。(王融,永嘉长公主墓志铭,齐,文,2863)

例(23)的语用功能重在慨叹,例(24)的语用功能则是重在赞美。

与六朝不同的是,唐诗名词句感怀的对象发生了变化,由外转而向内。它注重抒发诗人内心世界的感受,个人的情感,不再限于对他人或物的赞叹和感慨上。

(25)鸟雀/荒村暮,云霞/过客情。(杜甫《滕王亭子》)

(26)落叶/他乡树,寒灯/独夜人。(马戴《灞上秋居》)

现代汉语中的名词句却延续了魏晋六朝的特性,多用来表达对人或事物咏叹和感慨。如:

(27)红日东升,金霞灿烂,绿茵茵的草原上,百花吐艳,蜜蜂嗡嗡,好一幅动人的图景。(颜明东《金霞灿烂》)

(28)朝霞满山,泉流潺潺,好一个山区之晨!

(四)说明

名词句除了三种常见的功能外,还具有说明的功能。这一功能主要表现在列举事物、事实,作注释这两方面。

1.列举

罗列功能是名词句较为突出的语用功能,它的这一功能主要出现在文中的名词句中。如:

(29)石榴聊泛,蒲桃醱醅,芙蓉玉盌,莲子金杯,新芽竹笋,细核杨梅。绿珠捧琴至。(庾信,春赋,后周,文,3920)

(30)弘禄巗岭,石华远照,玄狐玄豹,白兔白狼,赤雀苍鸟,野蚕天豆。嘉禾合穗,珍木连理,神瑞休征。(隋文帝,改元祠南郊板文,隋,文,4034)

以上各例名词句都是用于罗列事物的。因为名词句的数量一般都达到了三句以上,所以同时形成了排比句。其罗列的目的,主要是用来说明陈述对象在量上的繁多。

从本文的语料看,唐诗中未找到有列举功能的名词句。由于写作时间局限,本文涉及的唐代名词句只是诗歌中极小一部分,对唐代文中的名词句没有涉及,而列举这一功能主要体现于文中的名词句,所以不能认定唐代的名词句没有列举这一功能。

现代汉语中的名词句延续了这一功能,主要用于列举出现的事物。如:

(31)他写到“溥”字,仿佛看见许多影片,拉夫,开炮,焚烧房屋,奸淫妇人,菜色的男女,腐烂的死尸,在眼前一闪。(叶圣陶《潘先生在难中》)

(32)黑沉沉的夜,黑沉沉的山、山……周围不断传来野兽的吼叫。

2.作注释

名词句说明功能还表现在作注释。一般是位于其他分句之后的名词句,所表现出来的语用功能。如:

(33)君住青门上,我发霸陵头。相思自有处,春风明月楼。(吴均,酬闻人侍郎别诗三首(一),诗,1743)

(34)小苑花红洛水绿,清歌宛转繁弦促。长袖逶迤动珠玉,千年/万岁/阳春曲。(隋炀帝杨广,四时白紵歌二首.东宫春,乐府,2665)

唐诗中名词句也有用于作注释。如:

(35)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肠断声。(白居易《长恨歌》)

现代汉语中名词句作注释这一功能也表现较突出。如:

(36)天山腹地的景观应当是迷人的:黛色的流雾,翠郁的松林。(张承志《达坂》)

(37)笑声。同班同学的笑声。天真无邪的笑声。烂漫友善的笑声。(刘心武《如意》)

注释:

①沈约(441-513) 南朝梁文学家。字休文,吴兴武康(今浙江德

清武康镇)人 。诗风浮靡,着意雕饰,与谢朓、王融等皆注重声律,时号“ 永明体”。所创“ 四声八病”之说,在声律方面为诗歌创作做了许多规定,对五言古体诗向律诗的转变有一定影响。

参考文献:

[1]唐丽,黄南津.汉语名词句研究概况及其界定[J].广西师范学院

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1).

[2]胡裕树,范晓.试论语法研究的三个平面[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1985,(2).

[3]徐盛桓.信息状态研究[J].现代外语,1996,(2).

[4]范晓,张豫峰.语法理论纲要[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3.

[5]侯友兰.近体诗中的名词句[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社科版),

1995,(3).

[6]杜道流.现代汉语感叹句研究[M].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

2005.

[7]刘顺.现代汉语名词的多视角研究[M].上海:学林出版社,

上一篇:加强班风建设-提高教学质量下一篇:雅思考试听力答题卡填写规范及注意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