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课外活动计划

2024-10-16

高中物理课外活动计划(通用10篇)

高中物理课外活动计划 篇1

物理课外活动计划

物理游园活动能培养科学兴趣、拓宽视野、丰富知识,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对科学的好奇心,能点燃学生的科学热情之火;具体活动安排如下:

一、活动目的:

1.使学生能从旁观者、被动的接受者变成能积极主动地参与物理学习的主体者,在物理游园活动的各项目中增加实验的趣味性,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探讨问题,接受知识。

2.新奇现象能激发中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可以形成直接兴趣和求知欲,虽然这种兴趣还处于一种较低层次的水平,但它对发展学生学习兴趣和形成持久的学习动机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二、活动项目:

1.水顶球

导入:这里有一根长长的硬管和一只乒乓球,谁能使乒乓球稳定地站在硬管的顶端?(学生参与实验)这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但是看看我们的魔术师„„

演示:哗!彩球飞舞,二龙戏珠。

2.水火箭

火箭升天这一壮观景象,大家想必都未曾亲眼目睹吧?那么,今天我就要让大家见识一下。有请我们的表演师——

演示:一级水火箭在表演师打了气之后,一下飞了出去,竟有几十米高。赢来同学们的一片喝彩声。

3.巧搬乒乓球

桌子上有一只乒乓球,不能用手拿,只提供一只广口瓶(或纸杯)给你,你能否想一个简单的方法,将该乒乓球移到另一个桌面上呢?

玩法:如图所示,参与者只准用广口瓶将球移到另一个桌面上,而且移动过程中杯口需一直向下,球不能落地。

规则:每人可移三次,有两次成功将乒乓球移到另一桌上,则为胜利。

4.镜像协调

桌面上有一面镜子,只看镜子而不看手,你能写出端正漂亮的字吗?

玩法:如图所示,参与者在一分钟内在镜子前面的纸上写出一个成语

规则:参与者只看镜子而不准看手,而且写的成语从镜子上看是正立的,则为胜利。

5.千人震

你想试一下触电心跳的感觉吗?

玩法:参与者的左右手各持一根导线,主持人开关一按,你即可感受到“惊心动魄”的触电感觉,敢试者则为胜利

解释:这是一种自感现象,只有3伏的电源就能产生“触电”的感觉。主持人开关一按,也就是电路接通的瞬间,通过线圈的电流突然增加,穿过线圈的磁通量也就很快地增加,因而在线圈两端产生自感电动势。由于线圈的自感系数L很大,自感电动势也很大,因而两手之间的电压很高,使得你有“触电”的感觉。

6.气球运水

地面上有一桶水,桶中有杯子,不能用手拿着杯子,提供一些气球,你用什么方法将水运到另外一个地方?(提供打气筒)

玩法:如图所示,游戏分两组进行,每二人为一组,用气球提起装有水的杯子运到终点,每次提水量由学生自定。

规则:不能用手拿着杯子,每次只能出发一人,比赛看哪一组在两分钟内运水多

7.水面浮针

桌面上有一水槽,装有水,有一盒大头针,你用什么简单的方法,将大头针放在水面上,而不沉下去?

玩法:参与者在30秒内,将大头针放在水面上。

规则:参与者必须使大头针漂浮在水面上,则为胜利。

8.投硬币

玩法:如图所示,在一个大口容器中,放入一只小酒杯,在容器中灌满清水,看看谁能瞄准

将硬币投入小酒杯中。

规则:按要求在10秒钟内投入所给的3枚硬币,则为胜利。

9.钟罩下的蜡烛,哪一支先熄灭?

燃烧的蜡烛

玻璃钟罩或可乐瓶

10.土豆电池、水果电池

大家知道,用土豆可以做出美味的菜肴,但用土豆来作电池,你们有没有听说过呢?分别把铜片,锌片插入土豆中,电流便奇妙地产生了。怎么会这样呢,开动你们的脑筋,想一想。

解答:新鲜桔子中含有大量有机酸性物质,铝片与这些酸性物质发生反应,反应过程中发生了电子的转移,电子从铝片有规则地沿导线向铜片迁移从而形成具有一定方向性的电流。11纸筒烟圈炮

在纸筒中充烟,弹击筒侧的塑料薄膜,空气即从圆孔冲出,能把燃烧着的蜡烛熄灭,你知道为什么吗?

12投硬币

玩法:如图所示,在一个大口容器中,放入一只小酒杯,在容

器中灌满清水,看看谁能瞄准将硬币投入小酒杯中

规则:按要求在10秒钟内投入所给的3枚硬币,则为胜利。

高中物理课外活动计划 篇2

一、提高学生的课外阅读面, 激发学生获取知识的激情

图书阅览室为学生提供了大量的科普读物, 引领学生去搞清生活中一些情景的出现到底为什么?例如, 生活中我们有意或无意都能感觉到远处的钟声, 为什么夜晚和清晨听起来比白天更清楚?同学们在阅读后得知了声音与空气温度高低的关系。又如, 我国民航和空军引进了很多性能先进的高速飞机, 而鸟与飞机相撞的事故亦呈上升趋势, 为了解决机场驱鸟问题, 科研人员开发出强声驱鸟车, 利用强声波把鸟赶走。经过一段时间的使用, 不仅可以使机场附近的鸟躲开机场飞, 还可以使定期来往的候鸟绕开机场飞。那利用声波为什么能驱鸟?同学们通过课外阅读得知:原来, 动物对声音都有个耐受强度, 超过这个强度就无法忍受, 就要逃走, 而且永远无法适应。

学生在提高了知识面的同时, 也培养了探究的激情, 他们渴望阅读, 渴望去搞清一些为什么, 我想物理这门课就是解决他们生活中的为什么, 使他们变得越来越聪明。

二、开展课外小实验活动,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

教师在物理实验课上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中来, 通过课上的实验培养学生实验科学性和调理性, 从而为课外独立实验打下基础。高中物理课本上根据不同章节的知识特点确定了二十多个课外小实验, 如在《动量》一章里“用自来水观察反冲运动”, 在《电场》一章里有“静电屏蔽现象的观察”, 在《光的色散》一节里“室内彩虹形成”等课外小实验, 平均每月有一个可做。每个小实验尽量要求学生独立设计, 独立操作, 并独立完成实验报告。对于难一些的课外小实验, 教师可给予一定的提示与指导, 包括实验原理、器材、操作与观察要领等。有些实验原理简单, 需要的器材不多且在身边易找, 要求学生以实验兴趣小组为中心在实验室外的随机场所完成。而有些实验需要利用实验室里的器材必须在实验室里完成, 如“观察光的衍射现象”“观察电磁感应现象”“微小形变的显示与观察”等少部分课外小实验。对于报告和小节, 教师应给以及时的批阅, 从中筛选优秀报告和小结给予表扬。

丰富有趣的课外小实验活动, 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提高了动手操作和手脑并用的能力, 同时激发了学生对当前科学技术的了解的渴望。

三、开展科技小制作和小发明活动, 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

任何的发明和创造都是建立在正确的科学理论基础上的, 不能凭空想象, 要正确引导学生去创造, 以避免学生时间和精力的浪费。最好在学完一章节后, 引导学生利用这一章节知识在课外独立完成科技小发明、小制作。如在学完“静电感应”后, 学生完成了“简易静电吸尘器制作”;在学完“反冲”一节后, 学生完成了“微型火箭的制作”;在学完简单的逻辑电路后, 学生完成了“节日闪烁彩灯电路的设计与安装”“普通开水壶报警器设计和安装”;在学完“磁场”后, 学生完成了“指南针的制作”等。

生动有趣的科技小制作, 培养了学生们独立思考、独立创造、独立幻想的能力, 对他们养成良好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科学习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对他们未来现身科学的人生道路也有很大的启迪。

四、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

读“死”书, “死”学习, 学到的知识不能用于生活和实践中来, 是目前教育的弊端。这就要求学生走出书本, 走进社会, 去亲身实践。

学生在学校相对比较封闭, 教师应该创设条件, 组织学生到农村、工厂和社区中去, 搞好社会实践活动, 把自己学到知识放到实践中去检验, 且服务于社会, 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如在205省道上学生们测定汽车、摩托车的速度后, 发现不少汽车和摩托车超速行驶, 于是他们写出建议材料呈送到县交警队, 建议安装测速电子眼。再如在学习了电能输送的知识后, 组织学生到农村进行调查和访问, 发现有些村庄灯光很暗, 线路电压较低, 线路布局不够合理, 学生们向供电部门提出了整改的一些建议。

通过社会实践活动, 能促使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和解决一些社会生活实际问题, 提高了学生观察事物、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增强了社会公德意识和社会主人的责任感。

浅谈高中物理课外活动 篇3

一、物理课外活动的教学目标

1.学生的知识面。高中物理教材中涉及力学、分子物理学和热学、电学、光学的基础知识和原子物理学的初步知识。这些知识为学生参加以后的工作和进一步学习奠定了基础。如果在课堂教学的基础上,适时组织学生有目的地到有关工厂、研究机构等单位去参观或通过影像等设备放映有关科教内容,既可以使学生增长见识,拓宽知识面,又能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

2.学生的非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主要是由动机、兴趣、情感、意志和性格等五种因素组成,而行为习惯为其外在表现。关于人才培养的经验,有人总结得出下列公式:人才培养的成功=知识的积累×非智力因素×智力因素。如果三项中任一项缺乏或薄弱,则成功的可能性就小。

一般来说,在课堂内的学习活动中,智力因素的发展占优势,而在各种形式的课外活动中,则是非智力因素发展占优势。而这一切正是促使学生个性特征形成的重要因素。

3.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创造能力。除了在课堂教学中重视能力培养外,更可以利用课外活动来培养学生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素质。如果高中物理实验教学时,在实验前,我们老师就替学生把一切都准备好,这样再让学生去做实验,虽然成功率很高,但培养出来的学生没有创造精神。所以,在物理课外活动中,在进行课外实验和科技小制作一切可以自制的实验仪器。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及创造性思维能力。

二、高中物理课外活动应遵循的原则

1.面向全体学生与因材施教相统一。物理课外活动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在物理教学中应该把课外活动列入教学计划。一方面要面向全体学生,组织全体学生参观工厂和科学实验或研究机构,观看科教影片,使全体学生开阔视野,扩大知识面。与此同时,还必须重视发展各学生的个性特长,让他们自愿报名参加物理课外兴趣小组,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土壤。

2.内容应该坚持紧扣教材联系实际。物理教学的特点之一是联系实际,所以物理课外活动内容应该既紧扣教材又联系实际。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把课堂上学得的知识在实际中得到应用、巩固、加深和拓宽。

3.形式灵活多样,科学性与趣味性相结合。物理学科是一门实验学科,而物理课外活动是引导学生认识世界、探索科学知识的实践活动。所以物理课外活动的形式应该多样化,应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同时还应该具有适合高中学生年龄特征的趣味性,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寓科学性于趣味性之中,促进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发展。

三、物理课外活动的一般形式

1.参观或见习。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全国城乡经济的迅速发展,这些有利条件为我们高中物理教学提供了广阔的第二课堂。在物理教学中应该把参观或见习列入活动计划中,有目的地,定期地安排学生到各工厂、建设工地和研究机构去参观。有条件的地方可组织学生到设备较好的医院,去看看做心电图、超声波和X光透视以及CT扫描等等。

2.观看科教视频。随着学校设施的不断完善,电教设备越来越齐全。我们广大物理教师一定要充分利用这些电教设备,想方设法组织学生观看。

3.成立物理课外科技活动小组,定期开展科技活动。在自愿报名参加的基础上,各班都应成立物理课外兴趣小组。现行的高中教材中安排了很多物理课外实验,一定要布置学生认真完成。另外,在兴趣小组内还可以增加一定数量的科技制作内容,例如,高一学生制作纸质的游标卡尺、动量守恒小车和开展装拆、修理自行车的技术培训;高二学生制作晶体管收音机和照明电路安装及简易自动控制模型的设计、制造等。

4.定期举行选修讲座和竞赛辅导,鼓励学生阅读科普杂志并写物理小论文。这些都是物理课外活动的重要形式。

5.举办抢答题和一分钟问题竞赛。模拟电视中智力竞赛的形式,开展抢答题和一分钟问题竞赛活动。将每个班的学生分成几个竞赛小组,由各小组推荐出几名竞赛者,参加抢答,答对者得分,答错者倒扣分。竞赛在一个班进行。抢答题不要太难,多数是考查学生掌握基本概念熟练程度的问题,也出一些考查学生对物理学史和物理学家的了解程度的问答题。

四、如何评估高中物理课外活动的达标程度

1.定期举办学生科技制作展览并评奖。

2.定期召开物理知识演讲比赛和物理小论文的征集活动。对于在市、省级以上的刊物上发表的物理小论文的作者,学校应该进行奖励。

3.在每个学期的期末物理考试中,适当安排物理设计题,考查学生的创造能力。

实践证明,只要我们广大物理老师的教学思想明确,在课堂内积极改进教学方法,在课堂外精心组织、指导学生开展物理课外活动,那么物理教学质量一定能迅速提高。

高中物理课外活动计划 篇4

2010-2011

一、在原有的知识基础上,根据小组成员的个人意愿,对兴趣组的架构进行适当的调整,使兴趣组的活动更能体现“兴趣”、“志愿”的原则,并使有物理方面潜质的同学有机会加入到活动中来。

二、活动内容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1.以探究为主题,展开如:电动机、发电机等磁现象、材料、能量、物质的状

态循环、内能和热机、电路的各种参量、电路的各种规律等在生活、生产、科研的应用的研究,各种外部条件对物理现象的影响的研究。

2.有针对性地对所学知识进行拓展加深,为今后地高一级地学习和迎接全国物

理竞赛作好准备。

3. 展小制作、小实验等活动,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方法,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感受科学研究的乐趣。

三、活动安排

兴趣小组定期进行活动,由一位辅导老师带领进行活动,本组三位老

师轮流值班,按活动安排的项目进行各种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

活动方案

活动总结

探究实验是物理教学的生命,部分教师过分依赖于课堂演示实验,而把学生分组探究实验放到可有可无或次要的地位,这是十分错误的思想认识,决不符合现行的素质教育。新课程的理念中明确指出,物理学不是仅仅简单地向我们揭穿迷底,而是将引导我们像科学家那样去研究、探索这些物理现象。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人们的许多物理知识是通过实验得来的,学生分组探究实验是由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学生活动形式,开展以学生为主体,以实践性、自主性、创造性为主要特征的课。它对培养学生的科学意识、技术意识、社会意识,对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培养动手能力、综合能力、创造能力都是较为有利的。因此,无论什么时候,必须仍把学生分组实验作为物理教学中的不可或缺的一个关键环节。

二十一世纪的教育,毋庸置疑是走向素质教育的,要面向全体学生,重视个体素质,培养创造型的人才。有关报纸已明确表明,学生动手能力的考察将列入中招考评,这不得不使我们重新认识学生分组探究实验。

学生分组探究实验可以引起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促使学生主动学习,是培养学生具有主动地探索精神和独创能力的重要途径。在传授知识与培养学生学习方法的关系上,应以培养良好的学习方法为主,而学生分组探究实验就是这样一种重要的教学形式。

学生分组探究实验,是实现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的要求。学生的学习是在教师指导下的认识过程,认识过程的主题是学生,学生只有通过主动的学习才有可能获得知识、发展能力、提高素质。学生分组探究实验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每一个学生都有获得成功的机会和喜悦,从而增强自信,还能培养学生观察和实验的能力以及科学的实事求是的态度。

根据这些认识,结合我在教学过程中的成功经验,我认为作为物理教师,必须重视教学中的学生分组探究实验。

学生分组探究实验是学生获得了知识、技能、智力的和谐发展,使学生把学到的课本知识应用到实践中,从而丰富了学生的知识体系,促进了学生智力的发展与提高。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利用学校的空间和器材,多组织、组织好学生的分组探究实验,把学生分组实验作为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学生分组探究实验,作为一种教学手段,就是把学生分为若干小组,每组人数根据实验的复杂程度而定,一般2到5人为宜,各组作为一个整体,独立完成实验题目,小组中的每一个成员都亲身体验探究的过程,这对学生心理、智力的发展,都有着巨大的推进作用。

学生分组探究实验,符合初中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教学的成败与学生新的特点,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教学活动的心理特点,使教学活动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学生分组探究实验就是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问题、自己的猜想,自己准备实验器材,自己设计实验方案,自己完成实验过程,教师仅仅起到指导作用,不过多“干涉”学生,这完全符合中学生的心理特征,有利于增强学生的能力,从而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独创性。另外,还可以在探究的过程中,促进学生取长补短,增强自信,树立信心。并能从中学会团结就是力量,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

学生分组探究实验符合辩证唯物主义原理。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而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学生分组探究实验就是让学生参加到实践中,从而获得对事物的感性认识。然后去认识和理解物理概念和规律,再在教师指导下,达到对事物的理性认识,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能力。

学生分组探究实验,符合时代以及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学生知识、技能、智力的全面和谐发展,是时代对人才的基本要求,这就要求我们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更要重视学习方法的传授。学生分组探究实验,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有所创新,有利于学习方法的培养,有利于学习的主动精神和创新意识的培养,这就满足了时代的要求和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

依据上述理论基础,学生分组探究实验的必要性是显而易见的。但在实际教学中,部分教师认为学生分组探究实验,会造成器材的损坏、丢失,课堂秩序混乱,并且学生不一定能得出正确的结论等为理由,而不组织学生分组探究实验,这种想法显然是不正确的。

那么,学生分组探究实验时,根据我的教学经验,我认为成败的关键在于正确把握以下原则:

1、始终把学生的实验探究活动放在首位,以学生为主体。

2、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3、各小组推举或指定一个组长,作为联系教师与学生的桥梁,组长的责任心要强。

4、鼓励学生进行设计性和探索性的实验,不拘泥于当节课的要求,导致学生兴趣的转移。

5、对于一些要求程度高的实验,如:天平的使用、密度的测量等,以及一些危险性教的实验,如:水的沸腾、家庭电路的基本组成等,教师一等要加强指导和管理。

6、实验后的评估和交流以及总结要及时。

只要把握了以上原则,学生分组实验的操作性是很强的,一定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学生分组探究实验大致分为这几个环节: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实验探究活动过程,数据整理,结论,评估与交流。这几个环节相互联系,一脉相承,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对于学生分组实验,我们在帮助学生掌握实验原理的基础上,允许学生用不同的器材、不同的实验步骤进行实验。在实验中,学生需要在各种因素中进行取舍,对所得信息进行筛选。这就要求学生在即定目标的过程中,有全局观点和善于妥协,在不同情况下善于应变,培养学生的应变能力,使学生分析抽象概括综合表达能力都得到训练和发展。

下面以一个实例来谈一下我对学生分组探究实验的感受。

用刻度尺测长度,使学生再熟悉不过的了,但在实验前,我故意卖关子,说:“今天的测量可与平时得不一样呀!实验结束后,每个小组都要说出与平时的测量有何不同哦!”结果一下子提高了学生的兴趣。课前我要求学生预习,并自己准备被测量的器材,上课时,同学们都准备好了,五花八门什么都有(当然要在我要求的范围内),铜丝不同规格的就好几种、不同规格的硬币等。

以小组为单位开始实验,同学们的态度十分认真,积极性很高,这要靠教师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不失时机地进行表扬和鼓励。在测量过程中,有学生会产生疑问,比如,“为什么这样测量就是细铜丝的直径呢?”“硬币的直径在哪儿?”我会鼓励他们多讨论。经过激烈的讨论,成功的喜悦溢于言表。我又提出这样几个问题:怎样测锥体的高度?操场一周的长度呐?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举一反三的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高中物理知识竞赛活动计划 篇5

高二物理知识与操作竞赛活动计划与结果

面对21世纪的基础教育,对物理教学提出了更高的目标,在大面积提高学

生物理学科教学质量的同时,必须致力于优秀学生的培养,促使更多尖子学生脱

颖而出。这是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化的需要,也是充分发挥物理教

学在“科教兴国”中作用的需要,同时为了在高中部的物理习过程中能形成比学、赶、帮、超的良好的学习氛围。为此我校特举办高中物理知识竞赛活动。

活动主办单位:高二物理教研组

活动具体分工:

试题命制:秦永贵

监考:曹虎林潘芳芳桑小斌秦永贵

阅卷:曹虎林潘芳芳桑小斌秦永贵

活 动 形 式:操作与笔试

活 动 时 间:2013-11-14(星期四)第七节课

活 动 地 点:四楼实验室

活动评奖办法:本次活动拟评出一等奖二名,二等奖三名,三等奖三名予

以奖励(仅设置团体奖)

比赛结果:

一等奖 :高二(3)班高二(4)班

二等奖 : 高二(1)班高二(9)班高二(10)班三等奖 : 高二(5)班高二(11)班高二(12)班

高中物理工作计划 篇6

2、积极开展主题式或专题式教研活动。从课堂教学实际中发现研究主题,形成课堂教学的研究专题,逐步解决一些教学中存在的实际问题,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一)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创设教师发展平台,分层引领,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1、加强青年教师培养,努力提高青年教师的业务水平。举行青年教师优质课竞赛,以此为契机促进青年专业进步;对青年教师进行跟踪辅导,特别是对教龄1-4年的青年教师,制订详尽的成长方案和发展计划,使优秀的青年教师能脱颖而出,尽快成为教学业务中的骨干。

2、配合教研室工作,推进学科名 师建设。指导各级各类名 师及培养对象能不断增强自己的教科研能力,逐步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尽快出成绩、出成果。指导各级各类名 师通过龙岗教研网发布个人的教案、课例、课件、教育教学论文等,充分发挥名 师的示范带头作用。

(二)完善教学调研机制,确保教学质量。

1、常态教学调研。在学期中间除了教研室统一组织的集体教学调研外,不定期开展由生物学科中心组成员参与的“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教学调研。

2、跟踪式教学调研。拟将布吉中学和布吉高中作为跟踪式调研对象,参与校本教研和集体备课,并选择各学校的2—3位老师进行跟踪研修。

(三加强高考研究,提高高考成绩

组织高三生物学科教师对__年广东高考试题及高考考纲、考试说明等进行认真分析,做好__年高考复习备考的指导和教研工作,力争__年高考取得更好成绩。

(四)以龙岗教研网为平台,积极开展网络教研教学活动

高中物理探究性学习活动的实践 篇7

在高中物理教学中, 引导学生掌握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 培养探究学习的兴趣, 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 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关心社会的责任感, 是新课程提出的目标, 也是学生终身学习和健康发展的需要。

一、物理探究性学习活动方式

高中物理探究性学习活动的开展方式是多种多样的, 按照活动的内容可分为以下四种类型。

1. 以寻找物理规律为主的探究活动。

以物理规律为主的探究活动的基本过程是: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 或应用已知规律、理论对某一现象进行逻辑推理, 找出一些问题, 然后设计实验, 采集实验数据, 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归纳, 最终得到规律性的结论。如高一、高二年级的学生可以探究的小课题有:用传感器探究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探究单摆的周期与哪些因素有关、探究碰撞中的能量问题、光在界面发生折射时遵从什么规律、如何查找电路故障、气垫上弹簧振子的周期与质量、劲度的关系等。

2. 以寻找仪器、生活用品的基本原理为主的探究活动。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观察到一些有趣的现象或用品并对这些现象或用品的基本原理产生兴趣。在学生提出问题后, 教师可带领学生通过查阅资料、拆装仪器、用品, 或是将仪器、用品拿到实验室进行测量, 探究其基本原理。比如, 厕所马桶冲水器的工作原理、汽车测速仪的工作原理、家用节水器的工作原理等常常会引起学生探究的兴趣。

3. 以实验和动手制作为主的探究活动。

在每年的科技月我们都设计一些趣味实验, 这些实验的内容有些移植于课外书, 有些是从各种实践活动中学来的, 还有些是根据所学知识自己设计制作的。比如, 如何用地磁场获得感应电流、组装简易望远镜、组装万花筒、做相反运动的球、组装简易静电复印机、制作“魔摆”, 等等。

4. 以测量基本物理量为主的探究活动。

有些物理量虽然教材中没有给出测量方法, 而其测量方法却包含很多重要的物理思想和重要的研究方法。因此, 测量基本的物理量可以作为探究活动的一个内容。比如, 可以用多种方法测磁体和电流周围的磁感应强度、声波的频率、日光灯的频闪频率、极大和极小电阻等。

二、探究性学习活动的重要环节

每项探究性学习活动都有许多环节, 以下几个环节非常关键。

1. 确定探究课题。

一个好的课题是探究性学习活动的良好开端。学生提出的课题, 不少是模糊的、肤浅的, 或太宽泛、太深奥, 涉及的知识可能非常广、非常深, 往往是他们用现有的知识难以解决的。此时教师需要从课题的意义、操作方法、涉及内容等方面指导学生, 逐步缩小课题范围, 明晰课题研究目的, 最后确定课题内容。

2. 实验的设计和操作。

探究活动的课题确定好了, 就需要实施操作, 这一环节需要考虑的因素很多, 也非常重要, 归纳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 (1) 某物理实验过程中, 需要什么仪器? (2) 怎样保证实验条件? (3) 哪些因素是自变量? (4) 怎样控制变量和进行测量? (5) 用什么仪器进行测量? (6) 使用仪器时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7) 记录数据的表格需要有哪些项目?

3. 实验数据的处理及分析。

分析实验数据, 首先要有尊重事实的科学态度。学生在实验时, 有时实验结果与预期的不同, 就会产生动摇, 怀疑自己的实验数据不准确, 想改数或凑数, 这是不尊重实验事实的做法。应该认真分析实验条件、实验过程, 看是否真正满足实验原理的需要, 还要认真查阅资料, 看看出现本实验的结果前人是否已做过理论上的解释。

另外需要特别关注的是, 物理规律的得出不能仅限于单纯地从实验结论给出, 还要从理论上加以推理演绎。物理学家探索物理规律的过程充满艰辛, 走过许多曲折的道路, 其间闪现出许多理性思维的火花, 不要认为一个简单的实验就会得出一个伟大的理论。

三、效果

1. 通过探究性学习活动达到了发挥学生自主性的目的。

建构主义理论的核心思想是知识不是要被动地接受, 而是认知主体积极建构。探究性教学活动, 教师的作用是指导和参谋, 从知识的传授者转为学生发展的促进者。教师从“主角”转换为“平等中的首席”, 学生自己去决定研究什么、怎么研究, 研究的结果也由学生自己归纳总结, 最后还要在全班同学面前作展示和讲解, 遇到困难时再找老师寻求帮助。

学生在其间要进行交流、讨论、查阅资料、设计和实施实验、修正等活动来完成学习, 不是简单的教师教、学生学;对学生而言, 体现了学习的主体性, 有了彰显个性的机会。在教师指导下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探究性学习, 给予了学生自我发挥和自我展示的空间和机会, 学生学习兴趣浓、参与活动的积极性高。

2. 探究性学习活动促使学生产生对科学的感悟, 对提高创新意识和研究能力起到了促进作用。

探究性活动使学生回归到物理概念和规律的提炼过程和应用过程, 引起学生进行实证调查, 通过实验、收集和利用数据并形成对科学现象的解释, 有利于加深对物理理论的认识, 有利于将物理理论与实际进行结合, 有利于学生对物理学习产生持久的兴趣。一位物理特级教师曾指出:“学好物理, 只靠听课写作业不行, 必须要有大量的阅读与‘研究’, 这一点是从整体上学好物理的关键。”这里的“研究”指的是探究性学习活动。他鼓励学生在高中阶段适当多做一些有挑战性的课题。

3. 通过探究性学习活动, 提高了学生的团结合作意识及交往能力。

从选题开始, 到设计研究方案、进行数据采集、查阅研究资料、做调查问卷、写研究报告, 最后在班级里或年级里作演示和讲解, 往往以3—5人组成的小组形式来完成的。小组内有分工、有合作、有讨论、有交流, 每个成员要承担分给自己的任务, 彼此之间要进行沟通, 要将每个人的研究整合到整体中去。要形成组内成员间的相互信任, 如果组内出现了冲突, 要想办法解决冲突。在这一过程中, 学生将会体验挫折与成功, 感受平等与公正。通过跟踪观察, 发现学生的合作意识及交往能力大大提高了, 大多数在高一入学不久建立的探究性学习活动小组, 在3年时间里, 一直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

四、思考

高中物理课外活动计划 篇8

[关键词]初中物理 课外实验 探究活动 教学计划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6.09.102

物理是一门以实践为基本特征的学科,不仅要教会学生掌握基本的物理常识,更要训练学生的物理思维,其中就包括发现问题、以实践解决问题的能力。而课外探究活动作为实验的重要部分,理应得到应有的重视。但是,目前初中物理课外探究活动的开展频率严重不足,学生的完成质量不高,严重影响了学生物理综合水平的提高。因此,初中物理教师应当提高对此的认识,切实落实课外探究活动的教学。

一、制定课外探究活动的目标与计划

课外探究实验是一项具有综合性、高难度,且具有挑战性与创造性兼备的实践活动,它对学生的素质要求较高。但是中学生刚接触物理,物理思维还没有充分发展,面对课外实验探究活动,一时难以找到人手点,很容易出现实验错误或安全事故。要想顺利开展初中物理课外实验探究活动,物理教师需要扮演好其应有的角色,明确课外实验探究活动的目标、实验原理、操作方法,逐步训练学生的物理思维与操作能力。例如,在学习摩擦力这一节内容时,教师可引导学生进行自由猜想,提出种种假设和学生一起制定本次课外活动的探究,即“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相关”。教师在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假设,选择相应的实验材料、实验器具等,进行验证实验。在学生开展具体的验证活动之前,教师可引导学生一起制定一份详细的活动计划,内容包括实验原理、实验假设、实验器材、实验操作步骤等。在此过程中,教师可向学生传授物理实验方法,如分析假设法、控制变量法、归纳总结法等等,培养学生的实践思维,提高课外实验探究活动的科学性与准确性。

二、明确角色分工,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与自主能力

在开展课外探究实验活动的同时,我们不仅应当关注学生物理思维的培养,更应当明确实验探究活动就是实践活动。有些课外实验较复杂,操作难度大,仅凭学生一人之力难以完成,而必须依赖他人的帮助。对此,我们还应当重视课外实验探究活动的软文化因素建设,即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要让学生明白,自己所在小组是一个团体,有着共同的目标,每个人应当各司其职,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发挥应有的作用,如此才能保证实验目标的顺利达成。那么,如何才能保证每个人都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呢?教师可对学生进行分组,或者让学生自行分组,根据学生的性格及所长,再对学生进行任务分配。例如,有的学生具有组织能力,可让其负责整个小组的活动;有的学生善于于动手,可让其负责担任本小组的实验仪器操作;有的学生逻辑思维较强,能够举一反三,可让其负责对本小组的实验计划进行改善等等,使每个学生都能发挥自己的作用。当然,为了保证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师可要求学生进行角色轮换,促进学生其他方面的能力的发展。当然,我们需要保证学生的自主性,给学生自主行动留下一定的空间,培养学生的独立性。

三、教师需要发挥好引导者与组织者的作用

课外实验探究活动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活动,相对于其他教学环节,教师的干预较少,但并不意味着教师的角色无足轻重。教师需要明确两点认识:其一,课外实验探究活动作为初中教学的一部分,教师应当对其负责,有责任也有义务为学生的实验活动提供帮助与指导,促进学生的探究活动顺利完成。只有对课外活动进行统筹规划,才能将其纳入教学活动中去,保证课外实验探究活动的目标与整体教学计划相一致,构建完整的物理教学体系。其二,教师需要明确自己的角色,不能对学生的实验活动过于干预,影响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如此才能保证学生的主体性地位。例如“考察校区噪声污染的情况”,“电磁波在生活中应用实例”等等调查性较高的课外探究活动,教师在讲明活动所需要注意的安全及规范,可放手让学生去完成,并做好相关的调查记录。若有必要,教师可与学生一起行动,如调查“针对某小区的水资源短缺情况,探讨相关的解决措施这一问题”这一课题,学生需要得到某小区水资源的使用情况的详细数据。教师可和小区的管理處取得联系,尽量为学生争取调查机会,并能接触到相关的权威的统计数据,为学生下一步的分析实验提供条件。这样的师生合作的探究模式,不仅能够保证实验顺利进行,还能改进师生关系,有利于构建积极活跃的课堂环境。

四、落实好课外活动探究的总结与反思

教学反思是教学活动的最后环节,也是重要环节。但很多教师对此不加以重视,导致教学活动虎头蛇尾,难以达到预先的效果。教学活动中教学反思的重要性更加突出,如对此不加重视,则学生的实验探究活动则事倍功半,白白浪费大量宝贵的时间与精力。不仅要对行为主体进行反思,更要反思行动主体的行为,不仅要反思学生的行为,更要反思教师自身的行为。在学生完成课外活动探究后,教师可引导学生在课堂上交流彼此的探究结果,分享彼此的收获与不足。

为了鼓励学生的积极性,可让学生进行民主投票,就实验方案的制定、小组的合作能力与团结度、实验方案的创新度等不同标准选出相应的小组,善于发现各小组的优点,并对此加以鼓励与发扬,激发小组的竞争精神。不仅如此,教师在和学生一起探讨某组探究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优点,总结其中的经验,供其他小组的学习。当然,教师还要对其中的不足之处提供建设性意见,防止在下一次探究活动中再次发生同样的问题。教师也要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反思,如是否为学生提供了实际帮助,自己的干预是否过度,自己的所作所为是否有利于建设和谐的师生关系,在下一次的课外活动探究中自己应当在哪一方面进行强化等等。不仅要自我反思,更要鼓励学生时刻监督自己,并对自己的教学行为提出意见,发扬师生之间的平等与民主精神,如此才能做到“一日三省吾身”,实现教学的最优化。

高中物理实验教学计划 篇9

(一)物理是一门实验与理论相结合的科学,物理基础教学更要注重技能的训练。实验则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环节。为了提高学生科学素养,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为更好地实施实验教学,现做计划如下:

一、指导思想:

物理实验是学生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方式,实验室则是学生学习和进行实验的主要场所,是物理探究学习的主要资源。因此,学校高度重视物理实验室建设,配置必要的仪器和设备,在安全第一的前提下,确保每个学生都能进行实验探究活动,为学生开展实验探究活动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中学物理实验教学的目的与任务即是,通过实验,使学生最有效地掌握进一步学习现代科学技术所必需的基础物理知识,培养初步的实践操作技能和创新能力。教学的重点放在培养学生科学实验能力与提高学生科学实验素养,使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提高自学能力、运用知识的综合分析能力、动手能力和设计创新能力。

二、情况分析

学校有物理实验室一个,有16 个教学班级,其中八年级有8 个教学班,8 个教学班。在教学过程中,改变物理课脱离学生生活的情形,引导学生“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激发并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领略自然现象的美妙与和谐,通过,为,探索物理现象,揭示隐藏其中的物理规律,并将其应用于生产生活实际;培养学生终身的探索兴趣、良好的思维习惯和初步的科学实践能力。在教学中改变过去充分强调知识传承的倾向,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学习科学研究为,科学探究,使学生经历基本的科学探究过程,发展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形成尊重事实、探索真理的科学态度。改革过去以书本为主、实验为辅的教学模式,提倡多样化的教学搜集整理的应用,也可以是与物理有关的问题。其形式可以是社会调查、查阅资料、参观访问或实地测量等。

三、实验目的1、倡导“以科学探究为主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

2、使学生有“亲身经历和体验“,同时能够树立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

四、教学要求

1、演示实验必须按大纲要求开足,教师在课堂上用演示的方法面向全体学生进行实验。通过观察实验现象,使学生能够获得感性的认识和验证,以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若有条件可改成分组实验,增强学生的切身体验。

2、学生分组实验,也要按教学大纲的要求把学生实验全部开齐。对于学生实验,若能当堂看清实验结果的须在实验室里教师指导下进行,教师监督学生对每个实验达到操作规范、熟练的程度;培养他们浓厚的生物学兴趣和语言表达能力。

五、实验教学的准备工作

1、制定出本学期实验教学进度计划,并写明实验目录,写明实验的日期、班级、节次、名称,教学中按计划安排实验。

2、任课教师须将实验通知单提前送交实验室,实验教师必须将每个实验用到的仪器、药品以及其他有关事宜提前准备好,做到有备无患。

六、将德育工作渗透于教学中

1、让学生在实验过程中明确相互协助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团结合作的精神。

2、要教育学生遵守实验规则,爱护财务,节约用水、电、药品,从而养成勤俭节约的美德。

3、要求学生严格认真的按照实验要求来操作,细心观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培养他们严谨的科学态度。

4、培养学生井然有序的工作习惯。实验结束后,把仪器放回原处,整理好实验台,填写好实验记录。

七、实验教学进度表

*****

高中物理实验教学计划

(二)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物理实验作为物理教学的基本手段,有其特殊的教学功能:不仅能够为学生提供学习的感性材料,验证物理定律,而且能够提供科学的思维方法,加深对基本知识的认识程度,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而众多的物理概念、规律正是通过观察和实验再认真地加以思索和总结得到的。

在进一步深化素质教育的今天,教师应该结合创新教育的精神,在物理教学中加强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当然,创新能力的培养也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是一个渐进的、长期的培养过程。认真探讨物理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提高创新能力的问题是十分重要、势在必行的。下面主要阐述在高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所应重点解决的几个问题。

一、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念

目前实行的高中物理教师定量工作制中未考虑实验这项繁琐复杂的工作任务,消弱了实验这一环节。由此而引发了某些教师“做实验不如讲实验”,“讲实验不如背实验”的荒谬作法。这一现象严重妨碍了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教师首先应该认识到,教育不应该仅仅是训练和灌输的工具,它应该是发展认知的手段。高中物理教学确定以实验为基础,用实验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发挥学生参与教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他们操作实验、设计实验的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只有学生的积极参与,才能使学生达到掌握物理实验技能、养成科学的实验态度和提高自身实验素质的目的,从而学会运用实验手段解决物理问题。

其次,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现代教育技术进入课堂,给传统的物理教学模式注入了活力。但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还必须根据实验教学的内容选择恰当的教学手段,避免因使用现代化的教育技术而引出新的问题。有些教师过分追求先进的教学手段,迷恋于各种电教仪器和多媒体教学的模拟实验,让学生看看了事,不重视让学生看实物,动手实际操作,放弃了运用实验的直观教学方法。这一做法只能造成学生记实验、背实验,使学生失去了锻炼自己创新能力的机会,这样不仅挫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且严重影响了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

二、优化实验教学目标

在实验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教师首先必须优化教学目标。教学目标的制定既要考虑到学生所要掌握的知识、动手操作能力以及思想品德教育等因素,更应该考虑到学生所要发展的创新意识、创造性思维、创造性想象和创新个性。

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要在分析教材、分析学生状况的基础上,有意识地渗透创新教育的思想。并贯穿整个实验教学过程。因此,教师的教学设计要始终渗透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并且要制定适用于不同层次学生的多层次实验教学目标。在整个实验教学过程中,教师都要力求做到“稚化”自身,即从学生的角度,以学生的眼光来审视所遇到的问题,因为有些问题在教师看来是不起眼的小问题,对于学生来说却是一次难得的“创新”机会。教师要在挖掘实验内容的基础上,精心设计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实验切入点,这些切入点可以是实验中的有趣现象,也可以是物理学家的创新经历和体验,()或者是展示学生自己的创新成果等,以激发学生的求知和创新欲望。教师要善于引导和迁移学生的创新意识,以使其发展成为对科学真理的追求与探索。

三、改革陈旧的实验教学模式

大胆改革不适应新形势下中学物理实验教学模式,科学设计实验教学程序,优化实验教学过程、实验教学方法和培养创新能力,建立起“引导—探索—实验—掌握”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应当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要充分相信学生,使学生主动参与实验。课本让学生看,实验让学生做,问题让学生提,思路让学生想,疑难让学生议,错误让学生析。让学生独立设计实验,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才能,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变单向信息传递为双向式、多向式信息传递与交流。教师在课只内讲重点、关键点和注意点,发挥好主导调控作用。

教师可以把某些学生实验和演示实验设计为探索性实验,使之达到不同层次创新能力培养的目标。探索性实验教学较课堂教学有更广阔的活动空间和思维空间,可以激发和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探索与创新欲望。学生在自己“探索”物理规律的实验过程中可以把动手和动脑结合起来,锻炼和培养自己的创新能力。教师应选取合适的、需要探索的问题作为实验内容,在教学中可以利用新旧知识间的联系提出需要解决的问题,并设计一系列有针对性、启发性的问题作为铺垫,设计问题时应充分渗透创新能力的培养,要利用学生的原有知识,引导学生在运用知识的探索过程中有所“创新”地解决问题。教师应让学生明确探索性实验的基本环节,并在实验仪器的选取与操作、实验现象的观察、实验数据的处理、实验故障的排除及结论的得出等一系列环节中,及时对学生进行指导,使学生在相对独立的实验活动中体会创新的艰辛与愉悦。如实验设计思想,物理学方法,实验技巧等。为了使创新能力的培养长期化,教师可有计划地组织学生进行系列化的探索性实验,并把实验内容和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联系起来,使创新能力的培养和物理知识的学习紧密结合。

四、遵循“问题实验”的教学原则

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创新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在中学物理实验教学当中,教师要在激发学生创新意识的基础上,加强培养学生发现、提出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要为学生提供发现问题、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机会和条件,并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会到创新的成就感。教师要充分挖掘实验内容在培养与训练创新能力方面的内在因素,设计恰当的物理问题,这些物理问题应满足如下要求:一要有适当的难度,二要在实验中富有探索性,三要能培养与训练所有学生的创新能力。在实验中要启发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自己解决问题,使学生逐渐养成独立获取知识和创造性地运用知识的习惯。如在演示实验的过程中,教师要避免直接把结论灌输给学生,而是要对学生提出分析问题所提供的物理情境、物理过程、观察实验现象等具体要求,并给学生以适当的思考时间,使他们获得“亲自得出研究结论”的创新机会,在实施创新行为的过程中发展能力。

五、利用设计性实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我们在抓好演示实验和分组实验的同时,努力开拓实验教学的新构想,探索设计性实验教学的新路子。设计物理实验需要灵活、综合地运用所学的物理以及相关学科的知识和技能,还需要学生:(1)查阅资料,设计实验原理和实验方法;(2)根据实验要求,正确选择实验仪器;(3)设计独特的实验构思;(4)独立进行实验操作。因而利用设计性实验能有效地培养学生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和创造能力,对学生进行科学方法教育。

(一)、设计性实验的不要求突出实验内容的复杂性,题目只给出实验目的和要求,由学生根据目的要求去独立查阅资料,独立制订实验方案,在自己认真思考的基础上,提出自己分析、解决问题的设想,然后在教师的指导下独立地去解决,最后写出实验报告。

(二)、从设计性实验形式上,我们将设计性课题分为两种类型:第一,给定某种仪器设备,要求完成某一物理量的测定或某一物理现象的观察研究;第二,只提出测量要求,不限定实验方法和所用仪器,完成某一物理量的测量任务。

高中物理地区教研活动总结 篇10

石河子第一中学

封丙臣

2012年在石河子中学物理教学专业委员会理事长粟克冰领导下,在中心备课组全体成员组织和参与下,在高中学区全体物理教师共同努力下,顺利圆满完成一年教研各项工作。我代表粟理事长对一年来为学会的发展付出辛勤努力的同仁们表示衷心的感谢。现将一年来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教研活动丰富多彩、教研成绩硕果累累

一年来,围绕新课改并结合地区教研实际,中心备课组成员参与制定了两个学期地区高中物理学科活动计划和活动方案。针对物理课时紧,实验教学普遍比较薄弱,如何高效提高物理学科实验课堂教学?我们开展了地区实验课堂教学交流活动。为广大高中物理教师实验教学提供一个交流的平台,提升教师实验科研能力,培养学生动手能力与创新能力。为了更好贯彻“海峡两岸能力生根计划”教学模式,为了进一步推进地区课程改革与课堂教学改革,开阔教师视野,构建实质性意义的高效、高质课堂教学,提升学生能力,在地区进行“优秀主题活动案例”说课比赛。最终推荐三人代表师市参加兵团说课比赛。曹琼 在教育部综合实践活动项目组织的“海峡两岸能力生根计划”说课比赛中《变压器的研究》获全国一等奖,杨涛

在教育部综合实践活动项目组织的“海峡两岸能力生根计划”说课比赛中《小台灯的制作》获全国一等奖,李洵:全国海峡两岸能力生根计划说课比赛《体验生活中的圆周运动》

二等奖

陈俊强:在教育部综合实践活动项目组织的“海峡两岸能力生根计划”说课比赛中《生活中的加速度》获全国三等奖。

李玉蓉

主题活动案例《连动装置的设计与制作》荣获“壹等奖”(国家级);主题活

动案例《拔河中的力学》 荣获“贰等奖”(国家级)曹娓 主题活动案例《创新实践活动》荣获“二等奖”(国家级);陈俊强:海峡两岸能力生根计划案例《生活中的加速度活动案例》荣获二等奖;樊毅彬 在教育部综合实践活动项目组织的“海峡两岸能力生根计划”论文大赛中《从物理知识的应用到应用物理知识的培养》获全国一等奖

郭洪义 在教育部综合实践活动项目组织的“海峡两岸能力生根计划”论文大赛中《调光台灯模型的制作》获全国一等奖

肖萍 在教育部综合实践活动项目组织的“海峡两岸能力生根计划”论文大赛中《用现代信息技术创造物理实验情景》获全国一等奖

邢诗雅 在教育部综合实践活动项目组织的“海峡两岸能力生根计划”论文大赛中《关于秤的研究报告》获全国二等奖。高考复习是一个系统工程,如何高效搞好高考一轮复习?我有幸参加了衡水中学组织地高考复习研讨会,在地区研讨会上做了专题汇报。其目的是:学习先进经验,总结经验和教训,少走弯路更好地把握高考复习方向,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发扬教师设计制作教具和设计开发探究性实验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推广教师自制教具的成果,丰富教学内容,推动地区自制教具活动的开展。我们进行了地区高中物理自制教具展示活动,通过地区专家组评议,评出了优秀成果一、二、三奖,通过交流激发教师实验创新意识,提升教师实验技能。积累了各学校开展自制教具和实验教学活动的经验。

二、随着教研活动的深入,高水平的论文相继发表和获奖 积极把教学中和教研中经验和教训加以分析,上升到理论层次,积极向杂志社投稿,封丙臣的论文《研究分析新课标高考卷的命题特点、科学制订二轮备考计划》发表在2012年《兵团教育学院学报》第2期,封丙臣的论文《一道高二期末考试题为什么会导致全军覆没》

发表在《中学物理教学参考》2012年第6期,封丙臣的论文《探究新形势下的年级管理工作》发表在《教育管理与策略》2012年第1期。杨涛的论文《如何让学生掌握物理实验学习策略提高实验能力》发表在《语数外学习》2012年第5期,杨涛的论文《抓好基础,积极应对高考物理的变化》发表在《现代教育科学》2012年第5期,杨涛的论文《成长历程中的感悟,成练旅程中的启迪》《石河子教研》2012年第2期,张军的论文《新课程背景下高中物理教学模式的探讨》发表在《兵团教育学院学报》双月刊2012年第2期,张军的论文《浅谈类比法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发表在《新课程导学》2011年12月,张军的论文《物理教学应注重形神兼备》发表在《兵团教育》2011年第4期,张新凤的论文《班主任自身素质的提高》发表在《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1年第23期,张新凤的论文《浅谈物理作业的布置》发表在《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1年第22期,张新凤的论文《注重探究学习提高物理实验教学效率》发表在《数理化学习》2012年第6期,张新凤的论文《谈高中力学解题思路与基本技巧》发表在《数理化学习》2012年第7期,2012年5月封丙臣的论文《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二章课标解读》在“中学物理教学参考杂志刊庆40周年暨教育教学研究征文大赛”中获二等奖。二中樊毅彬论文《物理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发表在《新课程研究》2012年第5期,贾淑珍论文《浅谈新课改下物理教学难点突破》发表在《信息教研》2012年第8期,贾淑珍论文《优化实验设计,提高教学效果》发表在《物理教学参考》2012年第4期,王仁丽论文《如何处

理物理教学中的几个关系》发表在《东西南北教育观察》2012年第2期,王仁丽论文《新课标物理教学探索中的几点体验》发表在《大观周刊》,曹娓论文《浅谈如何提高高中物理探究课的有效性》发表在《文理导航》,李玉蓉论文《如何使演示实验在物理课堂教学中有效发挥》发表在《文理导航》。

三、努力为年青教师和骨干教师搭建平台,在省级大赛中取得骄人成绩

为了推动地区高中物理教师向专业化方向发展,促进研究型教师队伍的建设,我们进行了 “青物赛”和“名师赛”地区选拔赛,为中青教师搭建平台,积极推出新人。最终安娜、李显荣取得了新疆赛区和兵团赛区名师赛一等奖,张新风取得了兵团赛区青物赛二等奖的好成绩。

四、搞好学科竞赛活动,圆满完成初赛、复赛任务

2012年9月学会组织地区物理竞赛初赛考试和评卷工作,工作顺利圆满。整个地区有19名学生参加复赛,19人获得29届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新疆赛区二等奖。

五、注重科学研究,提升教学品质

年初,由教研室制定教育局下发了《关于加强石河子小课题研究的指导意见》,积极着力落实“问题就是课题,反思就是研究,成长就是成果”的科研理念,扎实开展小课题研究。通过小课题研究,引导教师发现和解决教学中的具体问题,使教师树立问题意识,研究意识,掌握基本的研究方法,通过探索解决教学实践中的问题,更好地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使小课题研究工作上一个新台

阶,同时加强校际间的交流,互相学习,共同促进教研水平的提高。我们在二中进行了小课题研究成果报告活动。组织评委评出了优秀成果奖。一等奖:王建军 安娜 邹学洪 杨涛 冉振威

余波 刘军 岳振武《传感器教学研究》。二等奖:樊毅彬《激发物理学科后进生学习兴趣及后进生转化的研究》。郭瑞、杨晶晶 关于《生活中圆周运动》的研究 三等奖:彭小思 物理课堂教学中有效探索与实践(万有引力与行星运动)李玉蓉 陈俊强 陈彪 杨晶《如何使实验在物理课堂教学中有效发挥》。

为配合自治区关于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的改革及评价课题在石河子地区的展开和推进,同时为了体现新课程理念在实验教学中的创新运用,提升中学物理教师专业素质和实验技能,特举办实验课题阶段成果展示交流活动。通过交流,经地区专家组评议,评出实验课题阶段成果一、二、三等奖,对参加课题教师提交的论文、教学设计、案例、课件、课题报告书进行了评审,评出一、二、三等奖,提升了课题研究能力。

六、存在的主要问题

1、需进一步加强理论知识的学习,进一步理解领会新课程理念,加强对新课标解读,准确把握新课标哪些是基本要求,哪些是拓展要求,哪些是弹性要求。处理好课标、教材、教辅关系。

2、高中学段的物理教研有待进一步加强,教研的方法和形式需要多样化,需要进一步提高和深化教研的的内涵。

3、需进一步加强课题研究。

上一篇:社保卡人员信息查询下一篇:项目部安全质量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