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课外活动(精选12篇)
初中物理课外活动 篇1
初中物理是学生学习物理的开始, 课时少成了兴趣的一块绊脚石, 而物理课外活动是课堂教学的重要补充。学生参加兴趣小组、科技小组和教具制作小组, 这些活动不仅能帮助他们复习、理解、记忆学过的物理知识, 培养联系实际的能力, 而且还能开阔眼界、丰富知识, 吸引学生探索新的物理现象和规律。这些是课堂上得不到的, 更不是做几道练习题所能代替的。物理课外活动如此重要, 物理课外活动在教学中究竟有哪些作用呢?我们到底怎样组织物理课外小组活动?在组织物理课外小组活动中我们又应注意哪些问题?
一、初中物理课外活动在教学中的作用
1. 物理课外活动能发挥学生的个性与特长。
每个学生都有一定的个性与特长, 有的学生基础知识掌握得很好, 但不善于动手;有的学生基础知识学得一般, 但动手能力较强。例如:在学到液体压强跟深度有关的前一天, 我布置了一道开放题:请同学们利用身边的器材, 自制一个探究液体压强的仪器提供给老师, 结果到了第二天, 有一个平时不太善于学习的付强同学用大可乐瓶做了一个可见度非常好的器材让我记忆深刻, 尤其是大可乐瓶上用图钉扎的三个小孔旁边他贴了三张小卡通, 上面还各自写了“液面距我最深”、“液面距我最浅”、“液面距我不深也不浅”, (后来, 我在大可乐瓶上加了个标签———“付强同学与深度”, 将其存放在了实验室) 。这为我讲到液体压强跟深度有关, 且深度要自上往下算时带来了笑声, 在轻松的氛围中突破了难点, 而不是一味枯燥地强调二者的关系。另外, 无意中也增强了学生对基础知识学习的主动性。
2. 物理课外活动能促进基础知识向实际能力转化。
学生从书本上获得系统的物理知识后, 要让学生觉得这些知识有用, 就要让学生去解决实际问题, 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就会得到满足, 甚至产生新的求知欲望。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 不断给学生提供实践的机会, 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 是十分有效的措施。如学过凸透镜、凹透镜的光学性质后, 组织学生到实验室去自制望远镜等等。学生会从物理知识的大量应用中, 看到学习物理知识的重要性, 从而增强学好物理的信心。
因此, 物理课外活动既是物理课堂教学的补充, 也是课堂教学的延伸。教师若把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有机地组织好, 就能更好地培养学生对物理学习的兴趣, 更好地通过观察和动手实践去分析、解决物理问题。
二、怎样组织物理课外小组活动
1. 物理课外小组活动的组织原则。
师生共同参与, 玩中求学:不同学生有不同的个性、不同的兴趣、爱好和特长。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 面向绝大多数学生, 让每位学生按照自己的兴趣爱好, 自觉地参加一两项活动, 在活动中激发其兴趣、发挥其特长;同时要发挥物理教研组全体教师的力量给学生提供较多的、各具特色的活动内容, 一个好的教师群体是开展课外活动的保证, 是搞好、搞活课外活动的必要条件。
活动性、实践性和自主性:以学生的活动为中心, 让学生从找资料、阅读材料、做实验、搞制作、观察现象、记录数据过程中, 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 体验到智慧的力量和创造的快乐。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以后, 尤其是刚学物理的初中生, 在发展兴趣的基础上, 又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 物理课外小组活动的组织形式。
物理课外小组活动的内容要丰富多彩, 形式要多种多样。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 可以采用以下几种形式:
兴趣小组: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学校的具体条件组成小组, 人数不宜太多, 一般为10人左右, 组织学生完成课本上的小制作和小实验的内容。
科技小组:科技小组的活动有利于手脑结合, 将理论知识运用于实际, 同时动手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必然会促进学生去动脑, 手脑并用, 在动手过程中学习知识和发展能力。
教具制作小组:这个小组的组织目的旨在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加深对物理规律的正确理解, 帮助解决演示实验和学生分组实验仪器的不足。一般以每个小组5到7人为宜, 由年级课任老师担任辅导老师最为合适。每个星期可集中活动一次, 平时分散做一些必要的准备工作。
可见, 物理课外小组的活动形式多样, 组织好课外小组活动, 对教师专业成长有利, 对学生更有利, 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了基础。
三、在组织物理课外小组活动中应注意的问题
要有明确的目的和计划:物理课外小组活动是由学校统一安排的活动性课程, 是学校教学工作的组成部分, 应该有明确的目的和计划, 但它的特点不像课堂教学, 而是比较灵活。例如, 遇器材短缺不能活动就不开展, 连续几次, 学生就会失望。教师要负责组织, 保证质量;同时要发挥学校仪器室、实验室的作用。
活动的内容和形式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初中学生好动、好奇心强, 物理课外小组的内容要以动手为主, 少讲理论, 使初学物理的学生真实感到“物理”是那么有趣, 学起来有味, 干起来有劲, 这对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养成良好的习惯也是很有用的。
同时, 教师在带领课外小组活动的过程中, 要善于积累资料, 每次活动都要作好记录, 总结经验教训。这样, 下次活动内容就更加充实, 学生会更加喜欢。只要我们工作做细、做踏实, 我们会发现:物理课外活动不仅仅是课堂教学的重要补充, 物理课外活动也是我们实施新课程标准、落实三维目标的重要阵地, 还是培养创新型人才所不可缺少的。
初中物理课外活动 篇2
一、开展课外小实验活动,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
高中物理试验课本上除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外,还根据不同章节的知识特点确定了近20个课外小实验,我觉得将其分布在三年时间内完成仍显不足。为此我联系有关章节知识,另外增补了10多个。如在《动量》一章里增设了“用自来水观察反冲运动”;在《电场》一章里增设了“静电屏蔽现象的观察”;在《光的色散》一节里增设了“室内彩虹形成”等小实验,平均每月至少有一个可做。我把这30多个课外小实验编成序列,按教材的特点分阶段以各课外实验兴趣小组为中心组织实施,每个小实验尽量要求学生独立设计,独立操作,并独立完成实验报告。对于难一些的小实验,我给予一定的提示与指导,包括实验原理、所需器材、操作与观察要领等。有些实验原理简单,需要的器材不多且在身边易找,要求他们在实验室外随机场所完成。而有些实验需要利用实验室现有器材,必须要他们在实验室里完成。如“测人的反应时间”、“缝衣针浮在水面上”、“观察光的衍射现象”等大部分小实验均可在实验室外完成,而“观察电磁感应现象”、“微小形变的显示与观察”等少部分小实验可在实验室里完成。
每学期每班能收到学生完成的课外小实验报告和小结达100余份,对这些报告和小结我都给予了及时的批阅,从中还筛选出20余篇优秀报告和小结装订成册进行展览,然后存档。
丰富有趣的课外小实验活动,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加深了对物理概念和规律的理解,同时提高了动手操作和手脑并用的能力,对学生智力开发不无裨益。
近几年高考中,加强了对课外实验设计能力的考察,这标志着今后高考命题的改革方向。 由于我重视学生课外实验设计能力的训练,高考中,我所带的毕业班实验题得分率较高,平均分为15.2分,而实验题总分为17分。
二、开展科技小制作和撰写科技小论文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
科技创造和发明给人类的生活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应用物理学也因此占有很重要的位置。要想培养爱迪生式的大发明家,必须从小事做起。
首先,我将教材上与我们日常生活和社会生活联系较紧的知识作恰当地扩展,引导学生在课外独立完成科技小制作。如在学完“静电感应”后,学生完成了“简易静电吸尘器制作”和“简易验电器制作”;在学完了“动量守恒定律”后,学生完成了“微型火箭的制作”; 在学完电路知识后,学生完成了“简易热得快自控电路设计与安装”、“节日闪烁彩灯电路的设计与安装”和“多用电表组装”; 学完了“透镜成像”后,学生完成了“照片的拍摄与冲洗”;学完了“声波”知识后,学生完成了“普通开水壶报警器设计与安装”;学完“磁场”后,学生完成了“指南针制作”等等。
其次,我引导学生对身边观察到的和课本上遇到的物理现象作理论和实践上的思考,写出了一篇篇嫩稚而又不失科学的小论文。学了“向心力”知识后,学生写出了《汽车拐弯安全谈》;学了“动量定理后”,学生写出了《汽车制造中的舒适问题》;学了“超重和失重”知识后,学生写出了《在宇宙飞船中的生活起居》;学了“圆周运动”后,学生写出了《地球形状为什么是椭球体》;学了“振动和波”后,学生写出了《房屋建筑中的防震设计》等。
再次,我结合现代前沿科学和对未来科学的展望,引导学生大胆地进行科学幻想。他们在查阅了我提供的有关资料后,写出了一篇篇发人深思的科幻小论文。如《月地索道与来来太空旅游》、《未来能源的开发和利用》、《超导现象与电力革命》、《反物质世界与物质世界的碰撞》、《环保生物电池》等等。
生动有趣的科技小制作和小论文撰写活动,极大地陶冶了学生们的科学情趣,培养了他们独立思考、独立创造、独立幻想的能力,对他们养成良好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科学习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对他们未来献身科学的人生道路也有很大的启迪。
每学年每班能收到学生的小制作和小论文达50多件(篇),在由京山县科协举办的中小学生科技小论文、小制作评选活动中有2人获一等奖,2人获二等奖,4人获三等奖,获奖数居全县各校之首。有二项还作为科技成果向有关单位推广,如《楼道感应灯控电路的设计》被推广到建工局,《热得快自控电路设计》被推广到制造厂。
三、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学生在学校相对比较封闭,与社会有较大距离。但学生终究要走入社会,在人海茫茫中寻找自己的位置。而未来社会对人才的要求更加苛刻,生存竞争更加激烈。因此必须引导学生学会面对社会和适应社会。
结合当前社会生活中的热点问题,我利用双休日组织学生到农村、工厂和街道进行社会调查,并写出调查报告。如在京源大道上测定汽车、摩托车的速度后,学生们发现不少汽车和摩托车超速行驶,于是他们写出了《城市交通事故成因》并呈送县交警大队,使自己也受到一次交通安全教育。结合“光缆通讯”的学习和中央电视台关于“拉线有电打死了人谁负责”的讨论,我组织学生参观了街道和工厂的通讯线路布局,发现有些地方的通讯线路像蜘蛛网似的,有的离高压线和照明电路较近,于是他们写出了《通讯线路的合理化布局》呈送县电讯局,报告上还附有照片。结合电能输送的知识,我组织学生到我校社会实践基地永兴镇汪岭岗村进行调查和访问,发现有些村落灯光很暗,线路电压降较大。个别村落还没有通电,晚上用的是柴油灯。走访中还得知电价较高,农民用不起。于是同学们写出了《关于汪岭岗村输电线路的布局与管理的意见》分别呈送该村委会和镇供电所。此外,还就噪声、光、白色污染等环保问题,下水道面盖不全造成儿童不幸堕入身亡的问题等进行了社会调查,都写出了调查报告,并呈交有关单位。呈送的报告中大多有回音,通过半年的整改,均有一定的成效。为此,汪岭岗村委员会、电讯局、县文明办、县城建局向学校送来了感谢信。98年5月在学校组织的社会调查报告评选活动中,有三篇获一等奖,5篇获二等奖。
初中物理课外活动 篇3
[关键词]初中物理 课外实验 探究活动 教学计划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6.09.102
物理是一门以实践为基本特征的学科,不仅要教会学生掌握基本的物理常识,更要训练学生的物理思维,其中就包括发现问题、以实践解决问题的能力。而课外探究活动作为实验的重要部分,理应得到应有的重视。但是,目前初中物理课外探究活动的开展频率严重不足,学生的完成质量不高,严重影响了学生物理综合水平的提高。因此,初中物理教师应当提高对此的认识,切实落实课外探究活动的教学。
一、制定课外探究活动的目标与计划
课外探究实验是一项具有综合性、高难度,且具有挑战性与创造性兼备的实践活动,它对学生的素质要求较高。但是中学生刚接触物理,物理思维还没有充分发展,面对课外实验探究活动,一时难以找到人手点,很容易出现实验错误或安全事故。要想顺利开展初中物理课外实验探究活动,物理教师需要扮演好其应有的角色,明确课外实验探究活动的目标、实验原理、操作方法,逐步训练学生的物理思维与操作能力。例如,在学习摩擦力这一节内容时,教师可引导学生进行自由猜想,提出种种假设和学生一起制定本次课外活动的探究,即“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相关”。教师在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假设,选择相应的实验材料、实验器具等,进行验证实验。在学生开展具体的验证活动之前,教师可引导学生一起制定一份详细的活动计划,内容包括实验原理、实验假设、实验器材、实验操作步骤等。在此过程中,教师可向学生传授物理实验方法,如分析假设法、控制变量法、归纳总结法等等,培养学生的实践思维,提高课外实验探究活动的科学性与准确性。
二、明确角色分工,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与自主能力
在开展课外探究实验活动的同时,我们不仅应当关注学生物理思维的培养,更应当明确实验探究活动就是实践活动。有些课外实验较复杂,操作难度大,仅凭学生一人之力难以完成,而必须依赖他人的帮助。对此,我们还应当重视课外实验探究活动的软文化因素建设,即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要让学生明白,自己所在小组是一个团体,有着共同的目标,每个人应当各司其职,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发挥应有的作用,如此才能保证实验目标的顺利达成。那么,如何才能保证每个人都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呢?教师可对学生进行分组,或者让学生自行分组,根据学生的性格及所长,再对学生进行任务分配。例如,有的学生具有组织能力,可让其负责整个小组的活动;有的学生善于于动手,可让其负责担任本小组的实验仪器操作;有的学生逻辑思维较强,能够举一反三,可让其负责对本小组的实验计划进行改善等等,使每个学生都能发挥自己的作用。当然,为了保证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师可要求学生进行角色轮换,促进学生其他方面的能力的发展。当然,我们需要保证学生的自主性,给学生自主行动留下一定的空间,培养学生的独立性。
三、教师需要发挥好引导者与组织者的作用
课外实验探究活动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活动,相对于其他教学环节,教师的干预较少,但并不意味着教师的角色无足轻重。教师需要明确两点认识:其一,课外实验探究活动作为初中教学的一部分,教师应当对其负责,有责任也有义务为学生的实验活动提供帮助与指导,促进学生的探究活动顺利完成。只有对课外活动进行统筹规划,才能将其纳入教学活动中去,保证课外实验探究活动的目标与整体教学计划相一致,构建完整的物理教学体系。其二,教师需要明确自己的角色,不能对学生的实验活动过于干预,影响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如此才能保证学生的主体性地位。例如“考察校区噪声污染的情况”,“电磁波在生活中应用实例”等等调查性较高的课外探究活动,教师在讲明活动所需要注意的安全及规范,可放手让学生去完成,并做好相关的调查记录。若有必要,教师可与学生一起行动,如调查“针对某小区的水资源短缺情况,探讨相关的解决措施这一问题”这一课题,学生需要得到某小区水资源的使用情况的详细数据。教师可和小区的管理處取得联系,尽量为学生争取调查机会,并能接触到相关的权威的统计数据,为学生下一步的分析实验提供条件。这样的师生合作的探究模式,不仅能够保证实验顺利进行,还能改进师生关系,有利于构建积极活跃的课堂环境。
四、落实好课外活动探究的总结与反思
教学反思是教学活动的最后环节,也是重要环节。但很多教师对此不加以重视,导致教学活动虎头蛇尾,难以达到预先的效果。教学活动中教学反思的重要性更加突出,如对此不加重视,则学生的实验探究活动则事倍功半,白白浪费大量宝贵的时间与精力。不仅要对行为主体进行反思,更要反思行动主体的行为,不仅要反思学生的行为,更要反思教师自身的行为。在学生完成课外活动探究后,教师可引导学生在课堂上交流彼此的探究结果,分享彼此的收获与不足。
为了鼓励学生的积极性,可让学生进行民主投票,就实验方案的制定、小组的合作能力与团结度、实验方案的创新度等不同标准选出相应的小组,善于发现各小组的优点,并对此加以鼓励与发扬,激发小组的竞争精神。不仅如此,教师在和学生一起探讨某组探究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优点,总结其中的经验,供其他小组的学习。当然,教师还要对其中的不足之处提供建设性意见,防止在下一次探究活动中再次发生同样的问题。教师也要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反思,如是否为学生提供了实际帮助,自己的干预是否过度,自己的所作所为是否有利于建设和谐的师生关系,在下一次的课外活动探究中自己应当在哪一方面进行强化等等。不仅要自我反思,更要鼓励学生时刻监督自己,并对自己的教学行为提出意见,发扬师生之间的平等与民主精神,如此才能做到“一日三省吾身”,实现教学的最优化。
谈高中物理课外活动的开展 篇4
一、提高学生的课外阅读面, 激发学生获取知识的激情
图书阅览室为学生提供了大量的科普读物, 引领学生去搞清生活中一些情景的出现到底为什么?例如, 生活中我们有意或无意都能感觉到远处的钟声, 为什么夜晚和清晨听起来比白天更清楚?同学们在阅读后得知了声音与空气温度高低的关系。又如, 我国民航和空军引进了很多性能先进的高速飞机, 而鸟与飞机相撞的事故亦呈上升趋势, 为了解决机场驱鸟问题, 科研人员开发出强声驱鸟车, 利用强声波把鸟赶走。经过一段时间的使用, 不仅可以使机场附近的鸟躲开机场飞, 还可以使定期来往的候鸟绕开机场飞。那利用声波为什么能驱鸟?同学们通过课外阅读得知:原来, 动物对声音都有个耐受强度, 超过这个强度就无法忍受, 就要逃走, 而且永远无法适应。
学生在提高了知识面的同时, 也培养了探究的激情, 他们渴望阅读, 渴望去搞清一些为什么, 我想物理这门课就是解决他们生活中的为什么, 使他们变得越来越聪明。
二、开展课外小实验活动,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
教师在物理实验课上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中来, 通过课上的实验培养学生实验科学性和调理性, 从而为课外独立实验打下基础。高中物理课本上根据不同章节的知识特点确定了二十多个课外小实验, 如在《动量》一章里“用自来水观察反冲运动”, 在《电场》一章里有“静电屏蔽现象的观察”, 在《光的色散》一节里“室内彩虹形成”等课外小实验, 平均每月有一个可做。每个小实验尽量要求学生独立设计, 独立操作, 并独立完成实验报告。对于难一些的课外小实验, 教师可给予一定的提示与指导, 包括实验原理、器材、操作与观察要领等。有些实验原理简单, 需要的器材不多且在身边易找, 要求学生以实验兴趣小组为中心在实验室外的随机场所完成。而有些实验需要利用实验室里的器材必须在实验室里完成, 如“观察光的衍射现象”“观察电磁感应现象”“微小形变的显示与观察”等少部分课外小实验。对于报告和小节, 教师应给以及时的批阅, 从中筛选优秀报告和小结给予表扬。
丰富有趣的课外小实验活动, 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提高了动手操作和手脑并用的能力, 同时激发了学生对当前科学技术的了解的渴望。
三、开展科技小制作和小发明活动, 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
任何的发明和创造都是建立在正确的科学理论基础上的, 不能凭空想象, 要正确引导学生去创造, 以避免学生时间和精力的浪费。最好在学完一章节后, 引导学生利用这一章节知识在课外独立完成科技小发明、小制作。如在学完“静电感应”后, 学生完成了“简易静电吸尘器制作”;在学完“反冲”一节后, 学生完成了“微型火箭的制作”;在学完简单的逻辑电路后, 学生完成了“节日闪烁彩灯电路的设计与安装”“普通开水壶报警器设计和安装”;在学完“磁场”后, 学生完成了“指南针的制作”等。
生动有趣的科技小制作, 培养了学生们独立思考、独立创造、独立幻想的能力, 对他们养成良好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科学习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对他们未来现身科学的人生道路也有很大的启迪。
四、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
读“死”书, “死”学习, 学到的知识不能用于生活和实践中来, 是目前教育的弊端。这就要求学生走出书本, 走进社会, 去亲身实践。
学生在学校相对比较封闭, 教师应该创设条件, 组织学生到农村、工厂和社区中去, 搞好社会实践活动, 把自己学到知识放到实践中去检验, 且服务于社会, 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如在205省道上学生们测定汽车、摩托车的速度后, 发现不少汽车和摩托车超速行驶, 于是他们写出建议材料呈送到县交警队, 建议安装测速电子眼。再如在学习了电能输送的知识后, 组织学生到农村进行调查和访问, 发现有些村庄灯光很暗, 线路电压较低, 线路布局不够合理, 学生们向供电部门提出了整改的一些建议。
通过社会实践活动, 能促使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和解决一些社会生活实际问题, 提高了学生观察事物、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增强了社会公德意识和社会主人的责任感。
物理课外小组活动计划 篇5
初中兴趣物理组
史永华 胡克河 张文杰
一、指导思想
怎样使我们多年来远离学生地位的老师们能够获得综合实践活动课所要求的“自主活动,直接体验”的亲身感受呢?最有效的办法莫过于让教师们也能够像小学生那样参与到活动过程中去,通过活动实际感受活动课是怎样进行的,感悟学生是怎样思考和解决问题的,他们就会结合自己活动的实际,反思自己的教学,就会自觉地总结综合实践活动课和传统的学科课程的区别,找出自己以往教学行为和新课程要求的差距,进一步明确自己努力的方向。
正是基这样一种思考,本单元拟先组织参训教师以学生身份参与一项以“可持续发展与国际合作”为主题的教学模拟活动;然后就活动的过程和结果组织讨论,谈谈这次活动给自己的启发和取得的收获,最后把握综合实践活动的特点,是搞好综合实践活动教学工作的起码要求。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基本特点是“自主活动,直接体验”,什么是自主活动,它有什么具体要求?什么是直接体验,它又受什么因素制约?这是个理论问题,更是个实践问题,如果教师有了这方面的亲身感受,他们就会设身处地的为学生着想,千方百计地为学生营造可以自主的活动,直接经验的情境,就会想方设法把活动课上得更像活动课,有滋有味,生动活泼。
为了提高教师的素质,适应新课程的要求,认真学习<纲要>的精神实质,以<纲要>精神为指导,进一步转变教育观念,改革教学方法,树立新的人才观、质量观、课程观,尽快适应新课程,必须认真抓好物理兴趣小组活动。
二、组织形式
1、通过开展教学研究,使每位教师努力学习创新,适应新形式下的教学要求,互相听课评课,虚心学习他人的行之有效的方法弥补自己的缺陷。
2、采用多种形式趣味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能力的开发、运用和发展,提高课堂效率。
3、设置合理有趣的培养能力的形式,让学生有较多时间去探索、研究、自学、发明创造。
三、时间安排
第二周:基础知识:探究平均速度
第四周:制作:扩散现象。
第六周:基础知识:光的色散
第八周:制作:平面镜成像
第十周:制作:门铃。
第十二周:制作:实用电器:(学生自选或改进电路)。
第十四周:制作:实用电器:(学生自选或改进电路)。
高中物理课外活动之我见 篇6
[关键词]高中物理 课外活动 形式 体会
一、物理课外活动在学校教学中的作用
物理课外活动是课堂教学的重要补充。学生参加学科讨论、制作科技模型、观看实验表演、进行现场参观、阅读课外辅导文章、参加各种竞赛,不仅能帮助他们复习、记忆、理解学过的物理知识,培养联系实际的能力,而且还能开阔眼界,丰富知识,吸引他们探索新的物理现象和规律。这是课堂上得不到的,更不是做几道练习题所能代替的。所以,物理课外活动是物理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它既是物理课堂教学的补充,也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学生获得系统的物理基础知识,主要来源于课本,但大量物理知识的扩展却来自课外的亲身实践和课外阅读。我们物理教师只有把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有机地组织好,才能培养学生对物理学习的兴趣,引导他们通过观察和动手实践去分析和解决物理问题,逐步提高他们对物理知识的理解、掌握和运用的能力。
1.物理课外活动能促进基础知识向实际能力转化,是培养学生能力的重要途径
学生从书本上获得系统的物理知识后,要让学生觉得这些知识有用,解决了实际问题,就会得到满足,而产生新的求知欲望。所以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要不断给学生提供实践的机会。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是十分有效的措施。有计划、有步骤的课外活动能促进学生的基础知识向实际能力转化,是培养学生能力的重要途径。例如,学过照相机原理后,组织学生参加课外摄影小组活动,学生会对照相机的原理更加深刻地理解。学过凸透镜,凹透镜的光学性质后,组织学生到实验室去自制望远镜,学过照明电路后,组织学生安装简单的照明电路,等等,学生会从物理知识的大量应用中,看到学习物理知识的重要性,就会增强学好物理的信心。学生从书本上学习了一些物理规律、原理以后,要使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这些规律、原理,光凭做习题是不行的,可利用课外活动让学生搞一些小制作。例如,学过弹簧伸长的长度与外力成正比后,可让学生自制一个测力器;学过物体的浮沉条件后,让学生自制一个浮沉子;学过杠杆的平衡条件后让学生自制杆秤,等等。对一些重要的物理现象、实验还可让学习自制实验器材进行小实验,如用大小广口玻璃瓶两个、木板、铁丝自制一个量热器测定物质的比热;自制验电器、指南针,等等。通过这一系列的课外活动,既激发了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又培养了学生的能力。
2.物理课外活动能发挥学生的个性与特长,促进非智力因素的发展
每个学生都有一定的个性与特长,有的学生基础知识掌握得很好,但不善于动手;有的学生基础知识学得一般,但动手能力较强。有益的课外活动能对前者起促进作用,对后者提供更多的成功机会,以增强学生对基础知识学习的主动性。丰富多采的课外活动能发挥学生的个性与特长,促进非智力因素的发展。例如,学生在小制作的过程中会碰到许多困难,会经历失败的苦恼,但通过自己的努力最终还是成功了,从中学生会得到尊重客观规律的教育,体会到科学家从事科学研究的艰辛,会尝到成功后的喜乐,更重要的是锻炼了自己的意志。在小论文比赛中,学生会展开丰富的想象,查阅有关资料,阅读有关的课外读物,从中学生会领略到物理知识的无穷魅力,使他们对物理学科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和情感。心理学认为:“情感是人对客观现实的一种特殊的反映形式。它是人对待外界事物的态度,是人对客观现实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体验。”凡能满足需要的事物,会引起肯定性的体验,如快乐、满足、热爱等。情感的特殊性,正是由于这些需要、渴求或意向所决定的,学生在学习物理的过程中,如果把学习物理知识作为满足自己的需要,渴求或意向,那么他们对学习物理知识就会产生浓厚的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望。所以,我们在物理教学中应努力培养学生对物理学科的情感,而从这一点上看物理课外活动有优于课堂教学的作用。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要千方百计组织学生参加各种课外活动,让学生从中学到知识,能力得到提高。
二、高中物理课外活动的形式
1.研究性学习活动
研究性学习是一门新兴的科学课程,涉及内容广泛,包括科学、技术、社会之间的相互关系;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和生活中的应用;学习和运用多学科知识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科学方法;以及培养学生关心社会的意识;用正确的价值观处理社会问题的能力等。
在执行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我在现在的高一年段所任教班级组织了研究性学习小组,结合所学知识给学生提供了一些研究性课题,让他们去选择挑选一到两个觉得适合的课题进行研究,利用课余时间进行小组活动,通过一个学期的实践,收到了一定的效果。
2.科技制作活动
在实际教学工作中,我有意识地在一些对物理比较感兴趣的学生中,组织学生进行小制作活动,作为教师,提供一些素材,提醒学生利用所学的知识、原理,利用身边的一些常见的一些材料,制作了一些教学辅助用具,如平行四边形演示板、会上滚的圆锥等,比较好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让他们感受到物理离我们生活,其实就是那么近。
3.开发校本课程
校本课程是素质教育中对课堂教学的一项有效补充,开展校本课程对于每一个学校而言,可以结合本校实际情况,切实可行地制定实施计划、实施目的、实施内容,体现实施过程。
三、開展物理课外活动的体会
1.转变观念,是开展第二课堂活动的前提
分析当前的中学物理教学现状,开展第二课堂活动的主要障碍是片面追求升学率。学校的一切活动都被中考、高考这根无形的绳索束缚住手脚,不可能自觉去开展第二课堂活动。
落实新课程理念,真正做到素质教育,从第二课堂的开展角度来说应该更好地为新课程实施服务。要转变升学的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正是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开展第二课堂活动的重要条件。为此,必须转变和更新教育观念,让学校充分认识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只有这样,素质教育才有可能真正得到落实,否则是一句空话。
2.培养能力是第二课堂活动的灵魂
浅析初中体育课外活动 篇7
一、课外体育教育活动在学校体育教育中的地位
学校体育既是国家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又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部门对于学校体育教育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体育教育要通过体育教学使学生掌握基本的体育知识, 培养学生进行体育运动的习惯和能力, 提高学生的个人体质, 为国家培养健康合格的体育人才, 在教学过程中灌输德育教育, 增强学生的组织性和纪律性, 培养学生勇敢进取的品质。学校的体育教育对学生能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有重要作用, 而且学生形成的良好的体育锻炼的习惯也能够为其以后高质量的生活品质奠定坚实的基础, 提供有利的条件。现在的学校体育教育不仅能够促进学生学生时代的身体素质, 也有益于其以后的终身发展。学校体育教育不仅是隶属于学校教育的范畴, 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 它不仅能够使人们强身健体, 更能够促进人们身心全面协调发展。学校体育教育的形式多种多样, 主要有体育课教学、课外体育活动、各级各类学校的体育训练或者竞赛等形式。
课外体育活动作为学校体育教育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要与正式的体育课互相配合, 共同达到学校体育教育的目标要求, 是检测学生体育活动效果的有效途径之一。课外体育教育是学校体育教育重要的构成形式和内容, 它结合体育课的教学一起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实现体育教学的目标和体育教学任务。各级各类学校基本上都是每星期开设两节体育课, 这样的教学课时对于锻炼学生的身体素质、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良好习惯来说, 是远远不够的, 很难实现学校体育教育要求的预期目标。学校体育要向学生讲授基本的体育知识, 培养体育锻炼的技能和习惯, 增强个人的身体素质, 并且要能够使学生具备勇敢坚强的意志和高尚的体育精神。现代社会经济飞速发展, 全民健身已经在社会生活中蓬勃发展起来, 在这全民动起来的时代, 学校课外体育活动早就应该走出校园, 与社会生活中人们的体育锻炼紧密联系起来, 共同培养出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全面发展的人才。鼓励学生积极参加课外体育活动可以提高学生的个人身体素质, 为体育课的教学做补充, 还可以培养学生终身进行体育锻炼的兴趣和习惯, 使学生形成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和全新的生活方式, 充满正能量地面对未来的一切挑战。
二、课外体育教学活动的组织形式
课外体育活动的形式主要分为以下两大类。一种是在学校内进行的, 这种课外体育活动与学校的作息时间相联系, 由教师来组织和实施, 并且有一定的相关要求, 如学校例行的早操、课间操、有教师指导的课外活动等。这类课外体育活动项目的主要特点是有一定的规则, 可自由选择和参与;有一定的自主性, 也有教师的指导参与;有教育意义, 更兼具极大的乐趣。尽管这样的课外体育活动在时间安排、组织形式、活动内容和出勤方面都有一定的要求, 但这些规定和要求都不像体育课那样有着强烈的制约性。对于学生而言, 这样的活动给予了他们更多的自主性, 很多中小学的课外体育活动都会采用这样的组织形式。另一种更多的是校外的活动, 学生们利用寒暑假、双休日等课余时间, 几人一组或者个人在校内外参加自发性质的体育锻炼, 如篮球队、足球协会等这样的俱乐部或者体育协会组织的活动等。这些课外体育活动都是自发性的, 更大的加入原因是以学生的兴趣为主导。这些俱乐部或者组织都是由学生自我管理和经营, 他们集合在一起就是凭个人兴趣和爱好, 有很大的随意性, 他们加入的目的就是为了休闲运动和锻炼身体, 没有明确具体的教学任务。这一类的课外体育活动更适合于有一定自律和自我管理能力的学生, 大多数是由高中生和大学生来进行。
三、课外体育活动的多种特点
(一) 具有丰富的内容和自由的形式
体育课对学生的体育锻炼项目有着一定的规定和严格的要求, 受到体育课程标准和教材大纲的制约, 而课外体育活动的内容却是多种多样的, 可以是自在的体育游戏, 也可以是有一定要求的体育竞赛, 可以是自主性较强的个体活动, 也可以是有组织的集体活动, 参与者有着很大的选择余地, 也能够满足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需求。
(二) 具有有趣的活动和灵活的方法
课外体育活动有着很好的群众基础, 大家参加的目的就是为了增强个人的体质, 愉悦身心, 而且可以丰富学生的课外生活。学生们可以从自己的实际要求出发, 参与到自己感兴趣的体育活动中, 这样的活动能够满足学生的兴趣要求, 调动他们进行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既可以让他们在体育锻炼活动中张扬自己的个性, 施展个人的才华, 又可以使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热情被激发出来, 并且逐渐养成终身锻炼的良好习惯。
(三) 具有普遍性的参与性和有针对性的训练
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群体当中既有普通的以锻炼自己身体为目的的普通人, 也有高水平的精英, 这些人可以通过课外参与的体育训练活动提高体育运动技能, 取得特别好的运动成绩。通过对这些人参加体育训练或者竞赛的观摩, 学生主动参加体育活动的积极性会更加高涨。
参考文献
[1]张鹏.“成功体育”教学法对学生身体素质教育的作用及其实施[J].体育世界:学术版, 2009 (9) .
如何开展初中英语课外活动 篇8
一、统筹兼顾,巧妙安排
英语课外活动是课堂教学的辅助形式,和课堂教学实际联系密切,但又不是课堂教学的简单重复。不然课外活动便失去了意义。因此,我们在安排英语课外活动时,必须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英语认知水准,选用切实可行的方法与形式,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地开展各类英语课外活动。
如何开展好英语课外活动?我们的做法是:学期初在制订个人教学计划的同时,有目的地制订出英语课外活动计划。英语课外活动计划一般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较大规模的课外活动计划。这类计划的制订,要以调动全体同学的活动积极性为前提,活动内容不能过难,而要易于不同程度的同学接受,而且活动项目要少而精。
一是要制定出活动具体举办时间、地点及参加人数,并在开学初有意识地向全体同学公布,以便让他们思想上早有准备。二是制订英语课外小组的活动计划。英语课外小组的建立,一般是挑选各班英语成绩好的学生参加,而且小组成员不固定,每个学期都可以根据学生的期中、期末考试成绩临时变动。这样做不仅能使参加者产生危机感,还能调动其他同学的学习积极性,增强竞争意识。英语课外小组的活动时间基本上每周一次,每次一节课左右时间。活动内容除必要的课外辅导,还可穿插一些层次较高的英语游戏、比赛、智力测验等,借以丰富课外小组活动内容。
每次开展课外活动,教师都必须事先做好充分准备。要备齐活动所需的材料,制定出比赛规则、评分标准及奖励办法等。同时还应设想到活动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二、形式各异,寓教于乐
英语课外活动形式多样,如何选用那些适合于学生年龄特点和知识水平,生动活泼,简单明了,能寓教于乐的活动形式?各校校情不同,做法也不一样,但往往大同小异。譬如,英语朗读比赛,我们以所学课文为内容,要求学生按一定的语音规则朗读,人数不限,可自愿报名,可以组织学生评委进行评分。这种活动,对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语音能力大有益处。再如英语书法比赛,对初中低年级学生来说尤为重要。活动时,先以班级为单位,人人参加,从中筛选出较好的同学参加年级比赛。比赛时,务必统一书写内容,书写格式及其他要求。参赛者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比赛,还有英文小报制作比赛。可以要求学生人人参加,比赛前必须向学生们宣布制作要求,包括纸张的大小及内容、版面设计及交稿时间和评分标准。开展这种活动既可巩固学生课堂所学知识,又可增长学生的见闻,深化学生对所学语言国家的理解。此外,还可以开展英语游园会、英语故事会等活动。这些活动既可调动大多数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又无需花教师过多时间准备,而且能达到寓教于乐的效果。开展英语课外活动,还必须与课堂教学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比如,在我们教过学生们身体各部位英语名称之后,便有目的地指导学生做游戏。这样可以让学生自然而然地掌握这些单词。在学了There be句型后,可以开展实物记忆游戏。学了祈使句型之后,可以让学生分两组轮流发布命令,互相指定对方一个学生执行。总复习时,可以借助于游戏形式复习一些反义词、近义词、同音词等。
三、及时总结,巩固成果
每次课外活动结束之后,各个班级要及时做好比赛成绩评定工作,再由教师或专家评委认真总结,肯定成绩,指出存在的问题,分析原因,纠正错误,提出今后努力方向。此外,教师自己还应对本次活动开展情况进行认真的书面小结,总结经验教训,提出今后改进办法,以便将来更好地开展此类活动。对参赛者的获奖作品要及时张贴,做到善始善终。值得注意的是,整个活动要有条不紊,不要违反上级有关文件精神。
四、因材施教,全面提高
浅议初中体育课外活动的促进功能 篇9
关键词:初中体育,课外活动,促进功能
在初中体育教学工作中,广大教师在抓好课堂教学的同时,也要重视教学延伸工作,尤其是发挥课外活动的促进功能, 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良好的保障。笔者多年从事初中体育教学,在这一方面进行了初步的探究,本文主要结合教学实践进行初步探讨。
一、初中体育课外活动的积极作用
课外活动作为初中体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补充完善课堂教学、培养学生良好习惯以及保障学生健康成长等方面具有非常积极的作用,主要表现为四个方面。
一是可以拓展教学空间。体育教学的课时及教学总时间是固定不变的,完全按照课堂的容量难以全面完成对学生健康成长的促进和保障作用。借助于课外活动的补充完善,教师能够对教学工作进行全面的拓展延伸,可以让体育教学更加全面完善,能够将各种资源充分整合与运用起来。
二是可以满足成长需求。初中生进入了人生发展的全新阶段,这一时期的学生无论是生理上还是心理上都具有不同于其他年龄段的特点。通过体育教学可以教给学生健康锻炼等方面的知识技能,可以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心理疏导,还可以教给学生自我防范、自我保护的技能等,这一方面可以让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得到更好的保护。
三是可以培养兴趣爱好。初中阶段紧张的学习生活,让学生处于一种快速运转的状态,心理压力、身体压力都居于高位。 通过体育课外活动让学生选择一些喜欢的运动,既可以放松学生的身心,也可以培养他们良好的兴趣爱好。如培养学生坚持锻炼的习惯,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打一打羽毛球、乒乓球、篮球等,这些良好的兴趣爱好既有利于学生身体素质,也可以培养良好身心。
四是可以传授丰富知识。体育学科不仅仅是技能动作的传授与训练,也包括许多体育知识的传授。从体育运动的起源发展、体育明星人物的精神,到健康卫生保健知识以及急救常识等,体育教学中还要包括大量的信息传授,课堂教学空间非常有限,教师可以借助于课外活动进行补充拓展,能够让学生获得更多的体育学科知识,更加有利于学生的全面成长。
二、精心设计组织,全面体现课外活动促进效应
在初中体育课外活动的设计与组织过程中,广大教师要认真研究各地在体育课外活动组织方面的经验技巧,充分发挥教学工作博采众长的促进功能,使课外活动内容更加丰富,成效更为显著。教师重点可以抓住以下四种形式。
一是开展课后自主训练活动。对于课堂上教学的一些动作难点,需要在课后进行巩固训练,才能达到有效掌握的效果。 笔者在体育教学中结合目标训练要求,鼓励学生在课外组成6人合作小组,相互指导训练要点,进行动作的纠正。这样的课外活动将课堂的部分训练巩固环节进行了转移,学生拥有了更多的时间与空间。 同时对学生而言,小组互助合作的方式也能够缓解体育训练的枯燥乏味感,使学生学起来更有兴趣。
二是开展防身健身技能培训。提高学生自我保护能力和身体健康水平,是体育教学一项非常重要的功能。体育教师要注重发挥课外活动在这一方面的促进作用, 在健身技能训练方面重点向学生进行科学锻炼的技巧辅导,选择恰当的运动方式,锻炼身体不同部位,合理控制运动量、 运动时机以及需要注意的要点等等。这些方面对学生而言可以发挥较为明显的促进作用,使他们既养成坚持锻炼的良好习惯,同时懂得科学有效开展锻炼。在防身技能训练上侧重于对学生进行应对不法侵害的指导,既指导他们如何在生活中避免各种危险,又教给他们一些简单易行的动作,让他们在遇到突发侵害时更好地保护自己,以及给对方以还击等等。通过这样的技能技巧训练,学生可以在体育学习活动中增强自我保健意识、保护能力,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成长。
三是开展各类兴趣小组活动。为了满足学生的兴趣爱好,同时也让学生的身心发展更加和谐,教师要结合体育教学内容组织开展各类兴趣小组活动,重点针对学生感兴趣的乒乓球、羽毛球、篮球以及体操、武术等方面内容,组织学生建立相应的兴趣小组自主开展活动。在兴趣小组活动中,教师既要让学生自主活动,同时又要强化对他们的技巧指导,在小组的成员组成、活动时间、活动内容方面完全由学生自主做主,在训练的技巧指导上要给予点拨,提高学生自主活动的成效。
四是开展卫生保健知识传授。让学生在体育课外活动中掌握一定的卫生保健知识,既是体育教学目标的组成部分,也是促进学生成长的有力抓手。当代初中生在卫生保健知识方面的积累少得可怜、非常匮乏,教师要利用课外活动向学生传授健康饮食、卫生习惯等方面的常识,如怎样荤素搭配,怎样合理安排一日三餐,哪些食物属于垃圾食品,哪些食物不能同吃等。这些内容都可以在体育课外活动中传授,既可以利用讲座讲解,也可以印发文本资料让学生注重积累,向他们的家庭成员进行二传手培训,有效放大了教学的成效。同时,教师针对一些急救知识也可以开展培训,如骨折患者如何应急救护,遇到溺水触电伤者怎样进行正确施救等。这样的活动有效体现了体育学科的工具性、 保障性功能,对学生的健康成长乃至一生的发展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初中物理课外活动 篇10
一、组织英语课外活动的必要性和意义
1.新课程改革的迫切需要。新课程改革强调学生用英语做事情, 在做事情的过程中发展语言能力、思维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语言学习要通过创设良好的语言环境和提供大量的语言实践机会, 使学生通过自己的体验、感知、实践、参与和交流形成语感;学生也要在教师的指导下, 运用探究性学习模式实现任务目标, 感受成功。所以, 如果英语学习通过真实的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 那么学生就能接触到更贴近学习实际、贴近生活、贴近时代的信息资源, 学生的参与意识随之不断增强, 交流方式也将由课内活动的单、双向交流, 转为多向交流的方式。
2.学生成长的需要。开展英语课外活动有利于学生增长知识, 开阔视眼, 发展智力和培养能力;还可因材施教, 培养学生的兴趣和发挥他们的特长, 使他们能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课外活动也是培养英语人才的重要途径。因此, 要重视开展各种适合学生语言水平和年龄特点的英语课外活动。
二、英语课外活动的组织和领导
组织与领导英语课外活动是教师的职责。在近几年的教学实践中, 我觉得要使英语课外活动顺利地开展起来, 并取得良好的效果, 教师应注意以下几点:
1.教师应把成立课外活动小组, 开展课外活动列入教学计划, 事先做好活动内容、形式、时间和人员等方面的计划和安排, 以便使课外活动有领导、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起来, 并且与校内其他活动协调进行。
2.英语课外活动应面向全体学生。在组织课外活动时, 一方面应坚持自愿参加的原则, 由学生根据自身的爱好、特长和条件, 自愿报名参加, 自由选择各种不同的课外活动小组或形式。只有这样, 才能使学生在活动中表现出最大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精神。另一方面, 应注意争取吸收尽可能多的学生参加, 尤其要充分重视吸收学困生参加课外活动, 要注意在活动中发挥学困生的特长, 发掘他们潜在的积极因素, 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3.英语课外活动要坚持寓教于乐, 寓学于乐。内容要力求健康有益、引人入胜, 形式要多种多样, 新颖有趣, 符合初中学生的年龄特征, 使课外活动富有吸引力。英语课外活动不应是课堂教学的继续和延伸, 更不能成为变相的补课形式。
4.学生是英语课外活动的主体。教师要注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放手大胆地让学生自己动手动脑, 让学生真正体会到他们是课外活动的主体。同时, 教师也要加强对课外活动的指导, 不要放任自流。
5.英语课外活动宜采取“短时多次”的方式, 做到“见缝插针”。尽量不占用太多的时间, 要使学生把英语课外活动当作一件乐事, 而不是额外的负担。
6.教师要定期检查各课外活动小组及各项活动的开展情况, 做到有检查有督促, 使活动持续不断地进行下去。要及时表扬鼓励活动中的积极分子及有创见的活动项目。
三、英语课外活动的形式
英语课外活动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作为一线英语教师来说, 我们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爱好、性格、兴趣和特长, 以及他们的实际英语水平, 向学生推荐课外活动的形式。下面介绍一些常见的活动形式。
1.集会型活动形式。英语故事会。组织英语故事会对练习和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很有帮助, 对学生有较大的吸引力。在组织准备英语故事会时, 首先要抓好选材工作, 要向学生推荐一些思想内容健康、幽默生动的故事;其次, 还要注意故事的难易程度是否适合学生的实际英语水平。英语读书报告会。读书报告会是在广泛开展课外阅读的基础上组织的一种课外活动形式, 其目的在于交流读书心得, 检阅课外阅读成果, 进一步推动课外阅读的深入开展。读书报告会的内容不可脱离初中生的实际英语水平。英语学习经验交流会。学习英语除了个人的智力因素外, 方法是否得当至关重要。以往的学习经验交流会总是找几个优生介绍学习方法和经验。然而, 事实上优生的学习方法或某学生自己认为有效的学习方法未必是其他学生的最有效的方法。学习经验交流会要注意广泛发动学生参加, 人人谈心得体会, 可以介绍成功的方法, 也可以谈失败的教训, 或者提出问题求助于其他同学。这样由学生自己在交流中去思考、选择并在今后的学习中试用、检验新的学习方法。英语电影 (视) 晚会。目前, 英语电影 (视) 晚会可能成为一种经常性的课外活动项目。以课外活动的形式组织全班收看英语电影和电视节目, 总是比学生个人在家收看更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在可能的情况下, 教师或小组长可在开始前介绍一下概况, 以帮助学生看懂内容。英语晚会。英语晚会是大型的课外活动形式, 一般可在期末时以年级为单位举行。教师从开学起就要有意识地着手晚会节目的准备工作, 例如:表演课文、对话、唱歌、讲故事、朗诵等等。“英语角”。学校里的“英语角”活动可模仿社会上“英语角”的活动形式, 由教师和学生共同商定时间和地点。在开始阶段, 教师要多加指导, 例如, 事先向骨干学生布置准备几个交谈的题目, 教师亲自参加。一旦“英语角”的活动已得到正常开展, 教师就可放手让学生干部组织, 听取他们关于每次活动情况的汇报, 采取相应的措施, 以保证“英语角”活动正常持久地开展下去。
2.小组型活动形式。课外阅读小组。课外阅读活动应尽可能地吸收全班学生参加。为便于活动, 可分成几个阅读小组。教师可在课堂上值日生报告中安排1~2名学生简要介绍小组活动情况和阅读的书籍, 从而及时了解掌握各小组的活动情况。英语会话小组。英语会话小组的宗旨在于提高小组成员的口头表达能力。可每周或隔周活动一次。会话小组的活动内容必须丰富多彩, 形式多样, 才能使会话小组的活动持续开展下去。会话小组常见的活动内容和形式包括: (1) 英语游戏; (2) 绕口令; (3) 旅游会话; (4) 英语表演; (5) 接待外宾。英语歌咏小组。唱英语歌有助于训练语音、记忆单词, 是一种深受学生欢迎的课外活动形式。英语歌可由教师教唱, 或者小组中“能者为师”, 相互教唱, 也可利用录音磁带模仿学唱。初中一年级可以教唱一些结合课堂教学的歌曲, 如字母歌、星期七天名称歌等等。初中二、三年级即可学唱一些有名的英美名歌及现代流行歌曲。
3.竞赛型活动形式。众所周知, 初中学生的好胜心和荣誉感都比较强, 很乐于参加竞赛活动, 故在课外适当组织一些竞赛活动, 既能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又能对学生的思维、记忆、理解、反应等能力进行综合训练。书写比赛。在初中一年级组织书写比赛对于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姿势和习惯, 达到书写规范, 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识记单词比赛。识记单词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识记单词的比赛可以有好几种形式, 如:单词的听写比赛;单词译义比赛;单词词义辨析比赛。查词典比赛。英语词典是初中学生的良师益友。初中学生应养成正确熟练地使用词典的习惯。比赛可有口、笔头两种形式。试卷的内容要有针对性, 着重解释多音、多义及近义词。此外, 要注意使内容富有趣味性。课文朗读比赛。课文朗读比赛的目的在于推动学生认真模仿录音, 掌握正确的发音和语调。扩词造句比赛。教师给一个单词让学生扩展成词组并造句, 看谁扩的词组多, 造的句子好。这种比赛促使学生开动脑筋, 回忆学过的课文, 根据该词与各种词类的搭配关系, 扩展成各种词组。英语智力竞赛。英语智力竞赛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进取心, 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发展学生的智力, 锻炼学生快速理解、反应和表达的能力。
4.其他课外活动形式。英语墙报或英语学习园地。各班级在教室内或以年级为单位在走廊举办英语墙报或英语学习园地, 是巩固知识、发展写作能力的一种有益的课外活动形式。英语广播。可充分利用学校的广播设备和广播系统, 在每天课间或在下午放学前统一安排时间向全校播放英语录音。英语广播对于创造英语学习气氛, 增强学生听力很有帮助。英语讲座。为深化学生的英语语言知识, 拓宽他们的知识面, 举办英语讲座也是一种很好的课外活动形式。每次讲座的时间不宜过长, 讲座的内容要适合学生的英语水平, 以大多数学生能听懂为准。
总之, 教学工作是科学性与艺术性相结合的统一体。在新课程改革的机遇与挑战面前, 作为基础教育一线的英语教师, 我们不仅要提倡课堂研究, 而且要重视课外活动对英语教学的帮助, 积极将课外活动引入初中英语教学。大胆探索, 不断创新, 进一步朝着教学艺术化的高水平、高境界迈进。
摘要:课外活动是重要的教学辅助手段, 英语课外活动是在课外创造英语环境, 给学生提供更多的语言实践机会的有效手段。组织和开展各种形式的英语课外活动不仅有利于学生增长知识, 开拓视界, 而且还可以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本文就如何将英语课外活动有效地引入英语教学谈几点体会。
关键词:课外活动,辅助形式,有效手段,多种形式
参考文献
[1]英语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2.
[2]李英, 黄艳明.新课程教学设计[M].沈阳: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
初中英语课外活动实探 篇11
一、全面考虑,合理安排
为了开展好英语课外活动,我们每学期在制定个人教学计划的同时,应该有目的地订出英语课外活动计划。英语课外活动计划一般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较大规模的课外活动计划。这类计划的制定,要以调动全体同学的活动积极性为前提,因此活动内容不能过难,要易于不同程度的同学接受,而且活动项目要少而精。
要制定出活动具体举办时间、地点及参加人数,并在开学初有意识地向全体同学公布,以便让他们思想上早有准备。另一个是英语课外小组的活动计划。英语课外小组的建立,我一般是挑选各班英语成绩好的学生参加,而且小组成员不固定,每个学期可以根据学生的期中、期末考试成绩临时变动。这样做不仅能使参加者产生“危机感”,还可以调动其他同学的学习积极性,增强他们的竞争意识。英语课外小组的活动时间一般是固定的,基本上每周一次,每次一节课左右。活动内容除必要的课外辅导,还穿插一些层次较高的英语游戏、比赛、智力测验等,借以丰富课外小组活动内容。
当然,每次开展课外活动,教师都必须事先做充分的准备。要备齐活动所需的材料,要制定出比赛规则、评分标准及奖励办法。同时还应设想到活动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二、形式多样,寓教于乐
英语课外活动形式很多,但我们应该选用那些适合于学生年龄特点和知识水平,生动活泼,简单明了,能寓教于乐的活动形式。
对于一些有一定难度的课外活动,比如“英语智力竞赛”,我仅限于在课外小组同学中进行。竞赛时,可以以班级为单位将学生分为几个组,并邀请其他同学观摩:整个竞赛分为必答题和抢答题两部分。内容有:猜谜,趣味问答,判断是非,填空,听力测试等。活动自始至终气氛活跃,同学们积极思维,争先恐后答题,效果良好。
三、认真总结,以利再战
每次活动开展之后,首先要算出成绩,排出名次,公布获奖名单,以资鼓励。
然后再由教师或评委认真总结,肯定成绩,指出存在的问题,分析原因,纠正错误,提出今后努力方向。此外,教师自己还应对本次活动开展情况进行认真的书面小结,总结经验教训,提出今后改进办法,以便将来更好地开展此类活动。对参赛者的获奖作品要及时张贴。做到善始善终。
初中物理课外活动 篇12
一、乐于奉献, 更新观念
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要学好语文必须在听、说、读、写上下工夫, 光凭在语文课本上下工夫是不够的。目前在农村初中, 为了应付考试和升学的压力, 许多语文老师都把语文课外活动课变为语文辅导课, 进行补缺补差了, 有的干脆当作课内课进行正常的语文教学。虽然老师也强调学生在课外要多读多写, 但因缺少必要的评价和检查而形同虚设。久而久之, 学生的语文分数虽然上去了 (中考时与城里相比差别不大) , 但学生的语文素养却没跟上。另外, 家长只看分数, 不看能力, 当发现自己的孩子在看课外书时, 不但不鼓励, 反而加以指责, 打击了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这些都是导致学生进入高中后语文成绩下滑的原因。要改变这一现象, 首先语文教师要有奉献精神, 不能让名利左右自己, 不能违背语文的教学规律, 要知道, 语文学习是一项长期积累和实践的过程, 不可一日而就, 不能只依靠老师的强行灌输和大量做题来完成。如果这样就违背了语文学习的规律, 是急功近利、拔苗助长的表现, 最终害的是学生。因而教师应先更新自己观念:语文教学的目的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而不只是提高学生的语文分数。其次是要改变家长只要分数而不要素养的观念, 这就要求学校和老师与家长进行沟通, 让他们懂得语文学习的规律, 明白听、说、读、写对语文学习的重要性, 还应让他们知道, 要想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 光靠课堂, 课本是远远不够的, 要让他们积极配合学校, 鼓励、培养自己的孩子课外养成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的习惯。因为即使课外活动课上得很好, 对提高语文分数也不能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只有观念更新了, 老师才愿意上语文课外活动课, 否则, 会落个吃力不讨好的下场。
二、因地制宜, 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要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就必须让学生对语文产生浓厚的兴趣。如何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呢?我的做法就是带领学生“玩”。通过玩, 让学生不知不觉地学语文。语文课外活动课是学生“玩”的最佳时机, 教师要因势利导, 让语文学习潜移默化地融入“玩”的过程中, 通过“玩”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我的“玩”法如下:
1. 放下课本, 走上操场
青少年的天性就爱玩, 老师可利用语文课外活动课, 让学生在玩的过程中, 有计划地把学语文这一任务巧妙地融入其中。如:老师让学生走到操场上, 手拉手围成一个大圆圈做游戏, 先让一个学生随便说一个字, 如“好”, 再按一定顺序, 让下一位同学接这个字, 在规定时间内, 用普通话大声说一个词或一句话, 如“好人”或“好人一生平安”, 再让下一位同学接“人”或“安”说一个词或一句话或几句话, 以此类推。当有的同学在规定时间内没能接上, 就要被罚, 让他 (她) 走到圆圈中唱歌、跳舞、说笑话、讲故事等。通过这一活动, 就是要培养学生在大众场合下用普通话大声说话的能力, 培养他们的自信心, 克服胆怯的心理。此游戏可由易到难, 逐步加大语文学习成分。如开始时, 接的字可用同音字替代, 可以说一个词, 也可以说一句或几句话, 随后加大难度, 不准用同音字替代, 并且必须说一句或几句话, 以此不断提高学生听、说的能力。除此之外, 还可举行朗读比赛、讲故事比赛、讲相声、表演小品等活动, 以激发学生学语文的兴趣。游戏结束后, 可以请大家谈对此次活动的看法和感受, 最后再要求全体同学回去后把此活动的主要过程写下来, 在下次活动课时读一读, 比一比, 看谁写得详细、生动, 同时布置下次活动的任务。通过这一活动, 同学们玩得开心, 同时听、说、读、写都得到了训练, 可谓一举多得。
2. 走村串户寻传说
除了爱玩游戏之外, 大多数同学都喜欢听故事, 我们这里流传着许多民间故事, 如牛郎织女、二郎神下凡、朱元璋的传说等等。另外, 我们这许多地名的来历也都带有传奇色彩, 如滁城的鲜鱼巷、沙河镇的白米山、九面塘等, 再加上当地现代新闻人物的传奇故事, 如大王镇的王伍舍身救母的故事等可谓资源丰富。我就组织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让他们走村串户, 请年长者给他们讲故事, 再让他们把听到的故事进行整理, 写成栩栩如生的小故事, 利用语文课外活动课, 让他们把收集到的故事绘声绘色地讲给同学们听, 最后老师再把同学们收集到的故事编印成册, 注明作者, 发给大家, 让他们去阅读, 读完之后再讲给家人或朋友听。这一方面可以锻炼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又锻炼了他们的听、说、读、写的能力, 还激发了同学们的兴趣, 对提高学生语文综合素养有着很大的帮助。
3. 走进名著, 走近作者
初中生具有强烈的求知欲和较高的荣誉感, 根据这一特点, 老师可利用语文课外活动课开展读名著、讲名著、评名著的活动, 来引导大家逐步走进名著, 走近作者。如举办名著专题故事会, 名著知识竞赛, 名著人物赏析, 名著作者的成长经历等。通过这些, 让同学们进一步了解作品, 了解作者, 进而激发大家读名著的兴趣。
【初中物理课外活动】推荐阅读:
初中物理学习活动设计05-21
中学物理课外实践活动10-14
高中物理课外活动计划10-16
物理课外活动计划、方案、总结09-1008-18
初中物理课09-10
初中物理课教学05-15
怎样上好初中物理课10-14
初中物理课改情况12-24
如何学好初中物理,初中物理学习方法总结08-31
初中物理课的备课艺术0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