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课(精选11篇)
初中物理课 篇1
初中物理是一门基础课, 学好它对以后学习高中物理乃至大学物理都有着重要意义。物理知识在我们周围随处可见, 如影的形成、照相机和幻灯机的构造原理都离不开物理知识。
物理知识不仅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 而且在工农业生产、航海运输、尖端科技等方面都有很大的用途, 如工农业生活中的内燃机、航海运输中的指南针、潜望镜、尖端科技中的人造卫星、原子弹等都离不开物理知识。下面笔者就如何学好物理的问题谈几点体会。
1. 重视观察和实验。
物理是一门以观察、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人们的许多物理知识是通过观察和实验认真地总结和思索得来的, 比如蒸发和沸腾的区别有三点: (1) 蒸发在任何温度下都可以进行, 而沸腾只在达到沸点时才能进行。 (2) 蒸发只发生在液体表面, 而沸腾在液体表面和内部同时发生。 (3) 蒸发比较缓慢, 沸腾比较剧烈。这三点区别通过观察和实验很容易得出来。
在物理课的学习过程中, 要观察许多现象, 观察教师做的实验, 还要自己动手做实验。比如测量时误差的形成原因有两点: (1) 跟测量者有关。不同的人有不同的估读, 这就需要大家实际做一做, 用同一把刻度尺去测一个物体的长度, 然后几个同学比较一下结果, 会发现结果不完全相同。 (2) 跟测量工具有关。让同一人使几个刻度尺去测量同一个物体, 结果也不会完全相同, 因为刻度尺不可能造得十分精确, 不同的刻度只是精确度不同。
2. 勤于思考, 着重理解。
学习任何一门学科都不能靠死记硬背, 要力求理解。学习物理知识也不例外, 每一个物理知识点都是根据一定的物理事实得来的, 要了解它同有关知识的联系。比如平面镜成的像是虚像, 大家都很容易记住, 但如果问一下为什么是虚像, 便会有一部分同学说不清, 这就是对知识没有深入理解。这就需要理解实像与虚像的区别:实像是光线的实际会聚点, 能用光屏承接, 而虚像不是光线的实际会聚点, 因而不能用光屏承接。我们看到的平面镜后面的像实际上是反射光线反向延长线的交点, 镜子后面实际上并没有这个发出光线的点, 因此是虚像。
3. 重视知识的运用。
我们学习任何一门学科的目的都是为了应用它为人类服务。要注意把学到的物理知识与日常生活实际结合起来, 努力应用学过的知识去解释简单的现象, 进行简单的计算, 分析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比如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看到这样的现象, 家庭用电时, 如用了功率太大的的用电器如电炉等, 会烧断保险丝或其它部分。学习物理电学知识后, 可以解释这种现象:功率太大时, 电路中电流也大, 这样整个电路热量太大, 保险丝或其它部分有可能就会烧断, 在物理上叫“断路”。并且还可以用学过的物理知识去解决这种现象, 换用较粗的保险丝或电线。
4. 通过课外试验培养创新能力。
课外实验不仅能巩固和深化课内知识, 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 知识的迁移能力和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增强学生思维的独创性。开放实验室, 进行物理小制作比赛, 使学生尝试动手动脑的乐趣;举办物理科技讲座, 揭穿一些伪科学的面纱, 培养学生的科学意识;指导学生开展课题研究, 进行小发明创造, 撰写科技小论文, 培养学生的科幻意识和创新精神。通过这些活动, 可以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 发展兴趣特长, 提高学生的想象力, 让学生对同一问题能全方位、广角度、多途径分析思考, 从而发展学生的求异思维和创新能力, 促进创新意识的形成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5.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使学生乐学、会学。
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学习动机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强大动力, 会对学生的未来活动起到准备、推动、促进的作用, 有利于形成创造思维和培养创造力。只有学生对所学知识感兴趣, 才会有强烈的学习动机, 越来越变得乐于学习, 所以教学中要特别注意利用教材的趣味性和灵活的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兴趣, 还可以通过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创设问题的情境启发学生积极思考, 激发学生的兴趣。与此同时, 还需要教师教会学生学习方法, 俗话说:“授人以鱼, 只供一饭之需, 教人以渔, 终身受用无穷。”可见方法教学是重要, 学习的重要支柱就是学会认知, 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引导学生进行逻辑思维活动, 逐步培养学生凡事有自己的思维和探索创新的能力, 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 从而提高学生的观察、实验、理解、运用的能力, 这必然有利于提高学生现在和未来的素质, 促进学生健康发展。
总之, 物理知识与生活密切相关, 物理是有用的, 也是有趣的。学习任何一门学科, 特别是物理, 理论联系实际是必不可少的, 只要大家坚定信念, 注意以上几点, 学好物理知识并不是一件难事。
初中物理课中美的感悟 篇2
美的感受出于对自然现象的欣赏般地领略和对生活的热爱。从讲光学知识一章里,可以了解到:人们由于对光明的追求,竟可以用三基色组合出各种颜色,表达出色彩斑斓的大千世界,光的折射原理可以让人们用凸透镜将整个世界缩于手中,用照相机可以将瞬间变成永恒。感谢科学家的智慧,更应感谢大自然的恩泽与馈赠;声现象中,可以感受到规则的振动发出的优美旋律,认识自然界声现象中的简单和有序;热现象中三种物态之间的相互转化,水蒸气凝华产生的极其规则的雪花、美丽洁白的冰花与朦胧晶莹雾淞,体现生活中的对称美,让人们不由得去感叹大自然的造化。
在物理学中,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的特点:自然状态下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相等,处于平衡状态。当分子间的距离小于这一距离,斥力便起主要作用,分子间相互排斥;当大于这一距离时,引力便起主要作用,分子间表现为引力。微观世界分子间的这份不离不弃、和谐相处,竟与人们之间的微妙相处有着惊人的相似,如同叔本华所说的人们之间若即若离的“刺猬原理”,彼此之间太近了,便会滋生事端发生分歧,太远了又会心生思念、牵肠挂肚。
物体间力的相互性也具有这样的特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力越大,反作用力也越大。如同生活中人与人间的相互尊重,你只有尊重他人,才会赢得他人对你的尊重。由此,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只有保持对自然虔诚的尊重与爱护,才能得到它的恩宠与庇护;而如果对它肆无忌惮般地掠夺和践踏,换来的必然是惩罚——无情肆虐的台风,排山倒海的海啸,那便是它对不敬的回应!
简单机械,大大增强人们改造大自然,建设美好家园的能力。力拔山兮气盖世,已不再是项羽的专利;愚公移山的矢志不移,在今天已经不再是书中的寓言故事。现代的机械装备,完成移山填海的壮举,也实现人们多少年来的夙愿追求;杠杆的原理:F1L1=F2L2简单而美的公式,体现人生亘古不变的哲理:省力杠杆的代价是费距离;省距离的代价是费力;而既省力又省距离的杠杆是不存在的。这体现的不正是人们的付出与收获的哲理关系吗?索取总是要付出代价的,不劳定无获,付出总会有回报。这个人们探索讨论的上千年的话题,在这里竟给了人们如此明了的阐释。这是大自然的规律,也是人们生存的哲理。
科学规律的认识过程也给人以美的感受。例如在声现象一章中涉及到的回声现象。驰名中外的北京天坛,皇帝每年都要到这里来祈祷上天,在圜丘的天心石上祷告:“苍天保佑,五谷丰登。”当他听到远比自己平时说话大得多的声音时,认为那是老天爷显灵,觉得自己的虔诚感动上天,其实不过是回声造成的;而生活中所见到的海市蜃楼,也不是海外天山,只不过是光的折射;是物理知识解释生活中曾经被人们神话过的许许多多的疑问。固然,生活中有很多现象可能现在还解释不了,可是随着时代和科技的发展,人们认知水平的提高,这些疑问总有一天会真相大白。物理知识告诉人们:超自然的能力是不存在的,那些非科学的迷信活动,只不过是心术不正或别有用心的人图谋不轨的手段。
美的感受在启迪人们学会欣赏美的同时,也引导人们去创造美。美是自然规律的内涵,也是人们追求的境界。爱因斯坦的相对论,麦克斯韦的电磁波理论,折射出自然规律的简单与和谐。人们在发现美,同时也在创造着美。是物理知识引导着人们用欣赏的眼光来感受它的广袤与奥妙,美妙与和谐;从内心深处亲近、热爱大自然,追求真、善、美。正是由于对美的追求,法拉第在奥斯特发现电流磁场的启迪下,通过近十年的不懈努力,终于发现电磁感应,进一步揭示电和磁的相互联系。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的教学能否产生艺术效果,有赖于教师的精心备课和授课水平,还要看学生是否具有一定的艺术情趣和审美能力。所以,教师在展示物理科学美的同时,还要培养学生对科学美的审美能力,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去探索自然界的奥秘,使他们在探索中领会许多事物的本质与联系,逐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审美能力。
初中物理课 篇3
关键词:初中物理,物理课堂,减负增效
初中物理课作为初中课程的基本构成,对初中教学有积极的作用,但目前初中物理教学还存在很多不足:例如,一些教师在教学中为了实现自己的教学目的,在课后给学生布置了大量的作业,这种现象导致了学生在学习生活中产生恐惧、焦虑等不良情绪,怕学、厌学,显然,这对学生的发展造成了阻碍。只有彻底深化课堂改革,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素质,建立低负高效的课堂教学,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才能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推动教育的进步。
一、现阶段初中物理教学的现状
1.教学脱离实际
在我国的初中教学中,物理作为初中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对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都有巨大的影响。物理学科作为初中基础学科,对于学生而言,既具有工具性意义,并且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物理学科学习的好坏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有直接的影响。但现阶段我国的初中教学,很多情况却脱离了实际,初中物理教学的现状不如人意。其中,一些教师在教学时因为受到旧的教学观念影响,认为教学的意义在于提高学生的升学率,在对学生进行教育时,把教学内容进行了简化,不重视物理实验,对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缺乏培养意识,针对难的知识,通常不进行深入的讲解,使得学生在对知识进行复习的时候出现知识点模糊的情况。此外,很多初中物理教师在教学时照本宣科,对于课外扩展相当缺乏。甚至有的教师还沉迷于传统的题海战术之中,在很大程度上加重了学生的精神负担,对学生的全面发展造成了负面影响。
2.教学模式单一
现阶段我国初中教师在教学中,严重存在教学模式单一的现状。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深度到教育的每一层面的今天,上课时,教师要么还是一只粉笔,要么就是课件堆砌,不能有效发挥技术对教学的辅助作用;所有课都上成一个味道,没有变化,对不同课型的特点缺乏研究,不能正确应用;教法单一,造成学生缺乏兴趣,教学处于低效状态。甚至有的教师在教学时,只注重课本上的练习,对于课本上出现的典型例子不给学生作相应的分析,导致学生在做题时出现盲区,降低了学生的学习效率,更甚者有的教师对学生出现的现象全部追责到学生身上,不会反思自己的教学,认为是学生自身的不努力和态度的不端正所造成的结果,对于学生发展的极不负责。
二、推进初中物理课堂“减负增效”的策略
1.全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物理知识教学的本身来源于人们的实际生活,同时作用于人们的生活与生产,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初中物理老师在对学生进行教学时,应该鼓励学生将学习到的知识与实际相结合,能够做到学以致用,体现物理从生活中来,又服务于生产、生活的教学理念,因此,教师在教学时,应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对于物理知识的探索精神。例如,教师在讲授有关《电动机为什么会转动》的知识时,引入时用幻灯片展示日常生活中学生熟悉的洗衣机、音响(动圈式扬声器)、电吹机等家用电器,思考:(1)它们的内部都有一个重要部件是什么?(2)它们是如何工作的?(3)这个部件内部的结构如何?教师展示电动机实物模型让学生观察,再让学生通过分组实验亲手连接并让电动机转动,学生有了极高的兴趣,教师再演示电动机转动原理的演示实验,让学生观察现象,思考问题:(1)实验现象说明了什么?(2)如何改变通电金属杆运动方向?
(3)如何让金属杆在轨道上持续往复运动?这种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方法能够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2.注重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
自学作为学生在学习物理时的重要载体,是学生学习物理的最好的媒介,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有较为直接的影响。课前预习是自学的重要形式,可以让学生了解新课的基本内容,并凭借原有知识尝试解决一些问题,其中编写科学合理的预习作业龙为重要,例如,教师在“磁是什么”知识中,让学生课前事先准备各种磁体、大头针、小铁片、塑料尺等,要求学生在家里实验探究,尝试解决⑴不同形状的磁体磁性相同吗?⑵磁体能吸上什么物质?⑶磁体之间相互靠近,有何现象发生?⑷你能让家里的螺丝刀吸引铁钉吗?学生通过猜测、观察、尝试,丰富了感性认识,为理论学习积累了第一手材料,这种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对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有积极的作用,可以有效增加学生对于课堂的理解,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现阶段,在“减负增效”政策的要求下,让学生就需要自学的内容进行分类,对重点、难点进行重点学习,对于不懂的地方积极讨教,对提高学生对物理课程的学习兴趣有明显作用,让学生得到较多的成功体验,增强自信心,积极主动参与学习。
3.着力丰富教学模式
初中物理教师在教学时,应该改变以往单一的教学模式,尝试采用丰富多彩的教学模式探索,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例如,设计“天平的正确使用”知识教学时,设计一:课前诊测,托盘天平的主要结构?你了解砝码的规格吗?它的每一个分量体验了吗?目的:诊断学情,树立学习信心,及时对缺陷补偿。设计二:新课导入,教师错误使用托盘天平,让学生观察、思考,诱发学习动机,唤起潜在有意注意。设计三:导学,指导学生阅读说明摘录,对照托盘天平熟悉使用方法,并与同学完成测量(1)粉笔质量,(2)测出50ml水的质量,教师巡视了解学习障碍,引导自主发展,完成学习目标。设计四:交流讨论,教师组织学生就“天平的正确使用”作讨论,让学生互相交流,在学生交流过程中,教师应该就学生所讲的内容认真分析,在学生的分析结束后,对学生的解析进行正确的评价,指出学生存在的误区,并针对学生之间存在的误区再次进行讲解、分析,让学生对于如何正确使用天平有更加深刻了解。就学生提出的难点、疑点作深入分析,就讨论的问题做最后的总结,提出在使用天平时需要注意的事项,加深学生对于知识点的理解。设计五:达标测评,教师借助多媒体展示检测题,测试教学目标达成率。整堂课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主导,着力对学生进行能力的培养,提高了课效。
4.多元评价学生成长
在旧的教学观念的影响下,一些教师对于教学的评价往往只关注于学生的学习成绩,严重忽视了学生的全面发展,甚至导致了一些学生为了让自己的成绩得到家长、教师的表扬而采取作弊的方式提高自己的分数,对于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树立有负面影响。在新课标改革的要求下,物理教师必须提高自己的个人教学素养,摒弃过去只重视知识目标掌握情况,忽视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错误观念,努力探索出适合学生发展、促进学生创新的评价体系。通过及时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及时给予积极的鼓励,从而发掘学生的潜能,发挥学生的特长,促进学生个人能力的全面提高,引领学生健康成长。
近年来,中小学的教育教学负担过重成为人们广泛反应的问题,目前初中物理教学还存在很多待解决的问题,为了降低学生的学习负担、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成为现阶段教育的重要工作,“减负增效”的教学模式对初中物理教学的进步存在积极的引导作用。作为一名物理教师应从实际出发,结合自身的优势和学科特点,优化教学方法,打造“轻负担而高效率”的课堂,推动学生身心全面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袁靖蔓.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实践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14.
[2]张利军.浅谈初中物理教学“减负”与“增效”策略[J].基础教育论坛,2012,04:3-4.
初中物理课改初探 篇4
一、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是历史赋予我们的新使命
新课程改革把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提到核心位置,这是适应教育面向未来的重要举措。前人曰:“少年强则中国强,少年新则中国新,少年进步则中国进步”。决定中国未来发展命运最重要的因素是现在学生的综合素质,而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历史责任就落到了广大教育者的肩上。作为物理教育工作者应更加重视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必须改革妨碍与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不相适应的教育手段和体制,不断更新教育观念、采用新的教育模式,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把物理知识的“教”和“学”放到一个新的“三维坐标系”中,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我们物理教师只有具备“四会”即“会说、会教、会研究、会指导”的能力,才能适应我国基础教育新一轮的教育改革,为我国培养合格的四有新人。
二、贯彻新的教育理念,自觉实施教育改革
(一)、走进新课程
在新课程中教师的教学不仅是教学生“学”的过程,更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活动过程,课程的实施不仅是知识传递的过程,更是能力创新与提升的活动。
1.自觉贯彻新课程标准
多年物理教学行为和习惯使我们摆脱不了原来物理教学大纲对我们多年的影响,因为旧教学大纲对教学内容的规定是硬性的,它严格规定了知识点及各知识点的准确的要求,对于没有达到大纲要求和超纲有十分明确的界限。而新课程标准对物理内容的规定则比较广泛,很多情况下对知识的学习没有给出硬性的规定,给教师留下了更多的自主空间,让不同的教师根据各自的不同特点去创造性的开展物理教学,同时由以往重一维目标向三维目标转化,使我们在课改的道路上有了新的“航标”,更加坚定了我们投入课改的信心。
2.自觉适应新教材的变化
新课程标准的精神是,“改变学科本位的观念”,不过分强调物理学概念之间的逻辑关系。这样,编者在新教材内容顺序的安排上就有了一定的自主性,可以从三维的课程目标和学生的兴趣出发做出决定,所以人教版教材顺序做了一些调整,如把“电学”放在了八年级,而“力学”放在了九年级。新教材一些章节把老教材一章的内容捏合成一节,而对电阻的串并联,二力的合成,电荷,静电等问题,新教材却没有体现,这些变化都体现了教材编写指导思想的变化。但是这些变化却让我们老师觉得非常不适应,到底怎么教呀?老教材中有的内容而新教材没有体现的是否还要给学生加进去,如不加进去,学生做题是否顺利,考试会不会考?另外,新教材课后习题过少,社会调查、网上搜集、布置作业感觉困难等。现在看来我们老师对教材的这些不适应,主要来自于自身对教材的理解、把握和钻研的不够。经过两年的教学实践,我们充分理解了新教材编者的意图和变化。
3.自觉使用新的教学手段
随着教育改革的前进和现代信息化技术的提高,教育设备的配备越来越现代化,尤其是课堂教学进入了一个现代化的领域中。教学多媒体的应用已经是现代化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再加上五彩缤纷的多媒体课件制作软件或现成的课件,为课堂多媒体教学注入了活力。多媒体教学利用丰富逼真的图象,生动形象的动画,优美动听的音乐,虚拟的实验场景大大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和创造思维的发展。尤其是人机互动为课堂教学的高效率、大容量,为愉快教育提供了技术的保证。
4.自觉更新教育理念
教育的现代化时代已经来到我们面前,作为多媒体,它对于教学的实用性和重要性已经是显而易见。多媒体教学是教育的需要,时代的呼唤。增强时代意识,认真把握“教育现代化”这一理念,让我们的教育步入“数字化”的天地。
5.自觉尝试教学的新方法
在教学中我们尝试了“做游戏”、“听音乐”等各种活动,当然不是单纯为了展示物理课堂的“多彩”,而是传授物理知识,探究物理规律,同时我们收到了前所未有的效果。
(1)物理课上做游戏(如“双耳效应”)
(2)物理课上听音乐(声现象、声音传播)
(3)物理课上学成语(如“震耳欲聋!”)
(4)物理课上学画画(如“颜色”)
(5)物理课上学数学(“平面镜成像”的规律)
每次上物理课,同学们总是喜形于色,乐此不疲,其根本原因是构建了多彩的物理课堂,不同程度地渗透了“改变学科本位的观念”、“提倡学习方式多样化”、“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等新的教学理念。
(二)、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
课程改革的总目标是围绕着学生的发展目标而设计和确定的。无论如何,新课程的核心是“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教师要还给学生一个自主的学习空间,不断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给予学生全面展示个性力量的时间和平台。实施质量标准的多样化,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在课程教学中多用鼓励性的语言,充分调动每一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及时发现学生的闪光点,激励学生奋发向上的自信心,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三、引导学生实现行为习惯的转变
1。接收式的学习转变为探究式
长期以来,受传统式教学的影响,课改以前的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讲学生被动式地接受,对教师提出的有些问题从不探究和质疑。这样,久而久之给学生养成不愿大胆思考问题的习惯,严重地扼制了学生思维的发展和能力的培养。经过近几年的教育实践和新课程的理念的更新,在教学中自觉应用探究式、合作式的学习方法,引发了学生学习习惯、学习方法发生了质的转变。两年来,我们三个一线物理教师不断研究、探索在每节课上先设计一个生活中的物理问题,先让学生猜想、假设、分析、实验、归纳、概括、交流、结论、评估。改变过去“一言堂”,:“填鸭式”的被动局面,真正体现了团结、协作的集体精神、相互学习、敢于批评、争论不休的良好学习氛围。使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学生在轻松、愉快的课堂中主动接受知识,而且使学生身心得到健康的发展,同时也为班级学生思想教育形成强有力的凝聚力,收到了一箭双雕的效果。
2.促使学生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的提升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深刻认识到学生的主体性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实现的,经历自主探索活动,通过新旧经验间的相互作用,来充实、丰富和改造自己的认知结构,具体表现为以下三个特征:(1)自主性。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自主性,主要表现在具有独立的主体意识和明确的学习目标,能自我调控,主动接受新的教育理念。通过一系列自主的学习活动,积极地把书本上介绍的科学知识转化为自己的精神财富,并能用于实践。(2)能动性。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能动性,主要表现在能够主动地运用自己已有的知识和认知结构,去吸收、改造。将所学的新旧知识进行重新组合,有选择地把它们纳入已有认知结构中去。(3)创造性。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创造性,与人们平时所说的创造性有所不同,它首先强调的是人格,而不是其成就。它强调的是性格上的品质,例如大胆、勇敢、自主性、自我认可等等,即强调创造性的态度和创造性的人。
1)“问题互动”式的学习
在物理课堂教学中我们努力创设问题情境,提出相关的中心问题(此类问题一般学生往往不能马上回答)。接着,通过一系列实验和问题,交叉地指导学生的学习活动,逐步来解决问题。例如,对于初中物理“奥斯特的发现”一课,通过演示实验,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研究目标,即通电导体的磁场与哪些因素有关?进一步引导学生亲自参与设计通电螺线管的实验。通过实验探究、师生互动、信息交流,最后由学生小结归纳,解决提出的问题。这样一系列的活动,激起了课堂教学中一个又一个的认知冲突,从而促使学生自主构建知识结构。
2)“讨论互动”式的学习
在教学中我们认为应重新分配上课的时间,把大部分时间留给学生去思考、去讨论、去质疑、去总结,充分实现师生间、学生间的互动作用。例如,对于初中物理“测小灯泡的电功率”一节,先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要求各组谈谈如何测?以及所需器材、公式和在生活、科技领域中的应用。课堂交流时,学生纷纷发言,从思路到器材,从公式(P=UI)到方法,还有的学生大胆分析了先算出电流做的功,然后利用时间计算(P=W/t),甚至有些学生提出小灯泡电功率多次测量求平均值行不行?等问题。这样通过小组讨论,合作交流,教师引导,优化扩展,真正实现了“师生双向互动”,有利于学生加速建构良好的知识结构。
3.在情景中教学转变学生的行为习惯
今天上课为什么这样安静呀!“老师你昨天留给我们的问题:硬币怎样越过三八线?我们急切需要知道答案”,嗷!我说怎么这样安静。当我成功地把硬币吹过三八线时,教室里一下沸腾了。由于物理中的情景教学可以收到事倍功半的效果,后来,上课迟到的没有了,课前乱跑的没有了,课前嗡嗡声没有了,只有鸦雀无声地等待老师情景教学。情景教学是良好行为习惯培养的催化剂。
四.师生关系得到了进一步改善
1.教师地位的变化
作为新课改的教师应该适应新课程,教师的地位不应是站在讲台上“高高居上”,而走到学生中间去,不断指导、帮助,与每一个小组“对话”,不断听取学生“回音”及信息,常常会使学生感觉到老师在身边,问题“躲一边”。教师上课的地位变了,“学生主动参与,师生双向互动”也活了。从而扎实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教师角色的变化
要把这一个新的教育理念带进物理课堂、指导物理教学、培养高素质人才,以适应时代发展的新要求,教师除了要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综合性知识外,还必须从观念、能力、方法、系统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角色更新。(1)观念角色的更新。①确立整体发展的学生观。教学中每一个学生又都有自己的长处:有的善于实验操作,有的善于小制作、小创造,有的善于调查研究,有的善于资料查阅,有的善于发现问题,有的善于归纳总结„„这就要求教师把施教的光芒辐射到全体学生,并努力培养他们独特的才能和志趣,从而塑造学生的创造个性。②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观。只有教师把新的教育理念带进物理课堂,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新要求,也只有转变传统教育中的师生观,才能构建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的民主、平等、合作的新型师生观。(2)能力角色的更新。①大胆变革处理教材的能力。教师应根据整体性原则变革处理好教材,将有关内容组成一个完整的有机整体,达到对教材内容的整体感知、整体理解和整体应用,改变孤立地、单一地处理教学内容的现象。②富有艺术性的指导能力。教师不能仅将现成的概念、定理、定律、公式提供给学生,让学生去证明,而应改变教学程序,先设计一系列问题,让学生逐步从疑问中得出正确的结论。同时在创新教育中学生会不断产生新的矛盾和新的问题,甚至是误区,教师应有敏锐的感受能力和灵活的应变能力,维持学生积极向上的思维状态。真正组织学生进行研讨,帮助学生疏通思想、理清思路,引导他们进行抽象和概括,从而形成物理概念和规律,完成知识的内化。(3)方法角色的更新。①不断改进教法善于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这是创新教育的基本要求。在教学中大多数教师只关注自己如何提问,却很少顾及怎样引导学生提问,这种“生从师问”的局面下形成的学习心理依然处于消极的、被动的。②自始至终贯穿学法指导。我们在物理教学中进行创新教育,在教学中应自始至终贯穿学法指导,使学生学会学习,从而达到“授之以渔”的教学目的。我们指导学生经常对自己的学习活动进行反思、监控和调整。让学生记“错题集”,让学生写学习方法总结,可以定期总结经验与教训。学生每天对自己的学习进行回顾与反思,及时纠正学习中遇到的问题,改正学习方法,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与学习能力。我们就是这样经过不断的反思,矫正,使我们课改沿着一个正确的轨道健康发展。我们倡导教师加强自身反思学习的同时,更积极倡导合作学习,合作不局限于本校,要走出校门合作。学习“洋思中学”先进理念,谈感受、谈思路,从而启发全体教师更向新课改迈进。经过实践我们发现,善于反思的老师,善于学习的老师在课改中角色转变都很快。
3.尊重学生的人格是改善师生关系的突破口
初三总复习,教师为了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我们主要采取尊重学生不歧视、不放过任何一个“学困生”。其中有一个“学困生”感叹地说:“其它课上我都睡觉,只有物理课我特别有兴趣,这与物理老师尊重我们,帮助我们复习学会最基本的知识是分不开的。”教学中为了突出第一轮夯实基础,教师把全班学生分为A、B两个组。分为A、B组的好处是好帮中、良促良、师帮辅、抓差生;教师灵活调控A组给10分钟时间默记本章的主要内容,B组给5分钟剩余5分钟可小声讨论做试卷。然后默写重点知识10个,每一个为10分测评当堂记入平时成绩册。这样做的好处使学生积极参与整个教学过程,也体现了态度、过程、能力的评价。在教学过程中设计A、B不同层次典型练习题展开思维训练,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一股好帮中、良促良、差有师,勇于奋进、努力拼搏良好的学习氛围。这样做的目的使学生感到平等、民主、和谐
有不被抛弃的自信心、自豪感。从而使教学全面开花,可多结丰硕之果。同时,也使师生情、同学情油然而生!
4.语言的魅力是改善师生关系的润滑剂
教师的语言有没有亲和力和感染力是上好一堂好课的关键。教学中我们的李老师以学者的风范感染学生,用长者的心态对待学生,以幽默、风趣的语言处理问题。对待优等生从不纵容和藐视他们,对待学困生也从不歧视和讽刺挖苦他们。因为他知道每一个学生都是一张白纸,需要我们精心地去渲染,去呵护,他们才能真正把老师看作“父母”或“人类的塑造者”。
初中物理课应重视兴趣教学 篇5
关键词:初中物理;乐学;会学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8136(2009)21-0139-02
对于初中物理教学,新课标明确规定:要使学生比较系统地掌握基础知识、了解知识的实际应用;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分析、处理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围绕教学目标,物理教师们想方设法,采取了各式各样的方法,但教学效果仍不尽人意。因此,初中物理课应重视兴趣教学。笔者通过近几年的课改实践认为:兴趣教学不失一种好方法,下面笔者就自己的做法和体会谈一谈,与同行们共勉。
1兴趣教学提出的探源
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说过:“知之者不知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句话中“乐之”就含有兴趣教学的意思。俄国教育学家乌申斯基论教学时说过:“没有任何兴趣被迫进行的学习,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意图。”更是阐明了培养学生学习兴
趣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另外,现代素质教育更是强调兴趣教学,它要求教学中,要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作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通过探究活动,养成勤思、善学的好品质,进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乐学、会学,勇于实践、创新。
2兴趣教学是切合初中生的行之有效的办法
初中生正处于生命力最旺盛、最活泼时期,他们对各式各样的新鲜事物感觉敏锐,最好学、好问,且富有幻想,思维能力日臻严密。教学中,教师如果先讲一、两个趣味性故事,演示奇特的现象,再提出恰当的问题,势必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引起学生积极思考。例如,讲八年级《绪言》一节,教师若只笼统地介绍学习物理的意义、方法,学生听起来就没有多大的兴趣。如果作这样的处理:先结合学生经历的生活现象、趣事,谈物理研究的对象;用人造卫星、宇宙飞船的上天谈物理的应用;再演示几个有趣味的实验;待学生充满渴望求知的欲望时,教师马上谈学习物理的意义,学习方法,势必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只觉得学习物理有趣、有用。
3物理课兴趣教学的实施方法及要求
3.1激发兴趣
教师引课时,或通过精心提问,或引入趣味性的故事;或演示有趣的现象,以创设情景。这样,就有效地把学生带入了课堂中,并且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欲望,学生就会有兴趣地进行探索,配合课堂教学。
3.1.1提问设疑,创设情景
教材中“动脑筋”、“想一想”、“做一做”里就有很多题材,只要有选择地加以利用,就会收到很好的导向效果。如讲“浮力”时,先这样提问:“木块浸入水中要受到向上的托力,那下沉到水中的石块是不是就不受到托力呢?”讲“焦耳定律”时,先问“与灯泡相连的电线,在通电一定时间后摸灯泡好烫,但摸线却没有感觉;如若出现短路,这同一根电线会明显发热,甚至烧焦。这是为什么呢?”这样的设问,就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求知欲望。如何设问,对教师来说是一门学问,它要求教师课前要仔细地分析教材,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平时多观察,勤思考;提问要简明扼要,表述要清楚、明白。
3.1.2趣事生疑,探索成因
讲“机械运用”时,先说一件趣事,如: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法国一位飞行员正在执行任务,忽然发现机舱外有一个“昆虫”,他顺手将它抓住,张开手一看原来竟是一粒子弹,学生听后,自然兴趣大增,都想试着分析其来龙去脉。这样,教师就顺势组织教学了。讲“阿基米德原理”时,先讲阿翁辨皇冠的故事,也能起到很好的作用。采用趣事引课时,要求教师语言富有激情,具有感召力,平时多读课外书籍。
3.1.3演示现象,激发兴趣
生动的实验可以使教学进行得生动活泼,给学生深刻难忘的印象。如教“滑动变阻器”一课,先做好这样一个实验——用滑动变阻器控制小灯泡的亮度,就可以引起学生极大的兴趣。教“长度测量”时,先让三位学生用同一把尺子先后测量物理课本的长度,教师再公布答案,学生对数据不同定会感到非常吃惊,教师接下来组织学生学习测量的方法、注意事项,学生将学得有兴趣,印象也深刻。演示时,教师要选取可见度大的仪器,操作要规范,指导学生有层次地观察。
3.2导入课题
生理学及心理学有关原理表明,初中生尚未完全成熟,意志不很坚强,如果让他们长时期地有意注意,即使是他们感兴趣的事情也易产生疲劳。故导入课题也应从兴趣做起。
3.2.1教师讲述要富有激情,具有感染力
讲述时,教师用简明、生动、通俗的语言,并辅以得体的手势,抑扬顿挫的语调,具体形象的事物作比喻,可以弥补概念的枯燥,吸引学生的注意,并使课堂气氛活跃。如讲“牛顿第一定律”一课时,用这样的一段话“亚里士多德的理论不能解释行驶的汽车在紧急刹车时不会立即停下来这个事实,于是人们不知所措了,力学领域也被一团阴云笼罩,长时期得不到应有的发展。终于,伽利略向这团阴云发起了挑战,他用实验的利刀刺破了这团阴云,他的实验原理是这样的……”这样富有激情的讲述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再如,讲“电阻”时,可以这样比喻:电流流经电路时,如同行人在路上,路宽敞、平坦,行走顺利,路狭窄,凹凸不平,行走困难。这样讲起来,听者易懂。
3.2.2学生自学,强化思维
教师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后,应马上将兴趣移植到他们自己的看书自学中,要求在阅读教材时,积极思考预习题,并对其内容进行有效的概括、归纳,最后师生共同总结,并板写结论,使新课学完。
3.3进行即时反馈
心理学还告诉我们,遗忘现象是在记忆后不久就开始的,且在开始一段时间遗忘得最快。因此,教学中进行即时反馈,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印象,达到掌握知识牢固,运用知识灵活的效果。进行即时反馈时,可按下面4个方面来做:一是注意提问,经常答题;二是利用反馈回路,巩固教学成果;三是加强随堂练习,练习题学生随堂练,教师随堂检查;四是加快作业批改下发,作业最好当堂批改,且及时讲评,也可采用学生互批、互评。进行及时反馈时,宜采用学生先答,教师再组织评讲的层次进行,另外,不要忘记解释引课中的问题。经过反馈这一环节,学生学到的知识会得到进一步的巩固、提高。
4实施兴趣教学的效果
运用兴趣教学法,可以使学生学得活,理解得透,记忆得牢,运用得巧,大大提高了学生对物理学习的兴趣,全面地提高了学生的合格率。在我所教的班级中,学生参加考试,合格率达95%。另外,我教的学生参加县级“小发明”活动比赛,获得多项荣誉。
总之,兴趣教学是搞好教学的一个重要方法,是培养学生乐学、会学的重要手段。
Physics—an Interest-orientated Course
Jiang Wenpeng
Abstract: To improve the effiency of physics teaching, we should take the students interest into consideration. And make every effort to mobilize the enthusiasm of the students.
浅析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法 篇6
一、物理课堂重视“概念”教学
初中物理有大量且重要的概念, 这些概念是解决各类物理问题的基础。因此要真正掌握和理解大量的概念, 我在课堂教学中努力让学生做到熟记概念内容、明确概念的物理意义, 从而让学生学会用概念和公式进行简单的判断、推理和计算。
二、课堂教学充分展示“物理趣味”
中学生学习物理兴趣的水平处在直接兴趣阶段, 他们对自然现象的解释和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处理等都具有浓厚的兴趣。如, 初中学“测量”后问:你怎样测一张纸的厚度?学“大气压”后, 问:为什么钢笔能吸入墨水?学习“物态变化”后, 问:自然现象中的“雾”、“露”是怎样形成的?由于这些都是在现实生活中经常遇到或发生的物理现象, 所以既满足了学生的好奇心, 又激发了学生对物理学的浓厚兴趣。
三、多动手、勤观察
物理是一门以观察、实验为基础的学科, 观察和动手做实验是物理学课堂教学的重要方法。重视对现象的观察, 才能使学生对物理学的知识有生动、形象的感性认识, 才能使知识的理解更加深化。如学习运动的相对性, 讲到参照物, 许多学生会联想到:坐在火车上的人, 会观察到铁路两旁的电杆、树木都向车尾飞奔而去。
在物理课堂学习的过程中, 我们还要勤动手做实验。因为大量的物理规律是在实验的基础上总结出来的。如学习测量的时候, 我们可以到学校绿地中去测量一条弯曲小径的长度;也可以测量上学途中骑车的平均速度。这样把物理知识与日常生活的现象就结合起来了。
四、坚持强化训练
现行物理教科书中采用国际单位制, 初学者对“米/秒”、“千克/米”、“牛顿”、“帕斯卡”等单位感到陌生抽象;学生习惯于单位的单一性, 开始学习P=pgh和功率的单位焦耳/秒这些知识时, 对概念的多因性很难适应。又如, “电功”、“电功率”、“光的反射定律”、“光的折射定律”, 这对于刚入物理门槛的初中生的确困难。因此,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设法使学生的思维方法跟上, 并侧重对差生的基本功进行强化训练, 从而减轻差生学习物理的困难。
作为教学主导的教师, 在整个物理课堂教学过程中要把自己的教法和指导学生的学法有机统一起来, 同步进行, 实现教学的优化, 这样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初中物理课 篇7
物理学研究的是力、光、电、热、声、磁等自然现象,目的是找出这些自然现象的发展变化规律,研究怎样利用它们来为人类服务。要实现这样的目标,对学生的培养就必须走“素质教育”之路,着重于以创新教育来展现创新能力的培养。
一、让学生在学习中学会创新思维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面向全体学生以提高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这是素质教育所需要体现的。初学物理的学生,由于对物理学科在素质教育上的要求缺乏认识,学法上尚未入门,不会学习,也就谈不上正确思维,更不可能有科学合理的创新思维。而为了学好物理,解决好“开头难”的问题,依据“学贵知疑,小疑小进,大疑大进”的格言,教师需要不断引导学生对所要研究的物理自然现象进行多方位观察,提出问题,通过“讨论探究”进行分析、推理等一系列动手动脑的实践、思维活动过程,达到解决问题、学好物理知识的目的。例如:学习连通器原理,要求学生先观察并思考茶壶的茶嘴为何总与壶盖保持一样高,确定了思考目标,带着问题让学生观察实物,明白茶壶是由壶身和壶嘴两个器皿构成,教师出示壶嘴去一节的茶壶,让学生先猜测、假设,后装水试验,再让学生在壶嘴上套接课前已准备好的纸折空心园柱套管,做改变嘴长短装水的试验,使学生观察到壶身矮了,将不易随心所欲地倒出水,壶身高了,水未装满就会从壶嘴流出的现象,以此启迪学生,最终把两容器对底面的压强相等的定量平衡知识引入作出解释,其道理自然就清楚了。在这种观察和实验的“讨论探究”、“诱发思维”的长期教学活动中,不仅使学生体会到了物理的知识性、趣味性和实用性,而且能顺其自然地从已有的思维模式基础上通过讨论启发式教学,较好地解决学物理“入门难”的问题。
在教学中,教师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导向性”、“可知性”、“程序性”和“新颖性”原则指导下,结合课程内容和学生实际,通过以学生为主体的直观演示启发、设疑启发、引趣启发、攻难启发和求变启发等的选择,做到精巧练,尽可能把讨论探究的问题,设计得新颖有趣。如:在探究运动的相对性时,可借用诗句:满眼风波多闪烁,看山恰似走来迎,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配之以图,来巧用情景诱发创新思维。这样不仅直观、生动、形象化,而且在判断和推理的思维过程中能引发学生身临其境、爱我河山、美好向往的艺术情怀,大大增强和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在理论联系实际的社会实践活动方面,我们也可做创新指导的尝试。例如:在学习简单机械一章时,教师在让学生认识了杠杆及轮轴等,复习了以前所学有关摩擦和压强知识后,发现有些学生缺乏对实际生活的观察,不了解自行车构造。于是教师布置了相应的社会实践活动。有的学生在家拆自行车,了解它的构造;有的结伴到修理自行车的地摊上观察修理自行车的过程。学生的实践报告完成得非常好。在把握知识的同时,学生既提高了观察能力,又增强了社会交往能力,拓宽了知识面。对于物理知识中一些不易操作、现象不明显、不易观察的实验,让学生亲自动手、亲身体验实践活动,既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又大大地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二、帮助学生不断总结,逐步提高
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是一个渐进过程,只有在培育的过程中不断养成,才能逐步提高。为了能达到“不断提高”的目标,教学中教师要着重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帮助学生树立“人人具有创造力”的观念,时常注重学习、借鉴、吸取前人或他人的不同的思维方式方法。例如:讲“牛顿第一定律”时,传授这一定律走向成熟的过程中,侧重于传授从试验模型观察到逻辑假设验证的创新思维研究方法。在讲“电生磁”和“磁生电”的过程中,注重教给学生物理实验观察上的创新思维反证法。在讲“天平使用方法”时,总结归纳出“放”、“游”、“调”三字经。经过物理教学中研究方法的导向分类,初步展示探究教学,让学生从一个又一个“这是怎么回事”中,开始讨论学习,又在一个又一个“原来是这么回事”的创新思维过程中,掌握物理知识和研究方法,极大地开发出不同层次学生的创新能力,形成了一定的具有个性特征的创新思维方式。所以一段教学之后,遇到求解空心球一类的可多解的物理问题,学生很快地以不同方式、途径求解,得到正确答案。可见,平时的训练促进了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
“路漫漫其修远兮”,新课改对于每位教师来说,仍是一个新课题,需要不断实践、不断总结、不断努力,争取站在新课改的最前沿。
三、让学生去勤于思考,善抓规律
在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我们需要吸取过去要求学生“习题做得越多越好,书读得越快越好,知识背得越熟越好,最终教学则不是那么好”的教训,指导学生在勤思中突破难点,抓关键,找规律。例如:在《滑轮》一节的教学中,通过循序渐进的单滑轮到滑轮组的体系讨论探究教学,对最终的滑轮组性质,教师要引导学生正确、创新思考,抓住“绕绳方法”这一核心,适时点拨、循序善诱,在勤思考中用“受力分析”的基本理念,得出了“使用滑轮组时,滑轮组用几段绳子吊着物体,提起物体所用的力就是物重的几分之一”的规律表达式:F1=1/n×F2=1/n(G物+G动),并让学生明确:该公式适用于初中所要求的所有滑轮问题。n表示承担物体重量(和动滑轮重量)的绳子的段数,也可以理解为n等于绳子与动滑轮接触的次数,其决定着滑轮问题中绳子起始端的绕法及“奇动偶定”。在这一形式的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多提问题,标新立异,将创新思维的空间留给学生,在实验观察探究的基础上,总结出了“动力作用点移动的距离和物体升高的高度关系式:S=n×h”。
初中物理课外活动的重要性 篇8
一、初中物理课外活动在教学中的作用
1. 物理课外活动能发挥学生的个性与特长。
每个学生都有一定的个性与特长, 有的学生基础知识掌握得很好, 但不善于动手;有的学生基础知识学得一般, 但动手能力较强。例如:在学到液体压强跟深度有关的前一天, 我布置了一道开放题:请同学们利用身边的器材, 自制一个探究液体压强的仪器提供给老师, 结果到了第二天, 有一个平时不太善于学习的付强同学用大可乐瓶做了一个可见度非常好的器材让我记忆深刻, 尤其是大可乐瓶上用图钉扎的三个小孔旁边他贴了三张小卡通, 上面还各自写了“液面距我最深”、“液面距我最浅”、“液面距我不深也不浅”, (后来, 我在大可乐瓶上加了个标签———“付强同学与深度”, 将其存放在了实验室) 。这为我讲到液体压强跟深度有关, 且深度要自上往下算时带来了笑声, 在轻松的氛围中突破了难点, 而不是一味枯燥地强调二者的关系。另外, 无意中也增强了学生对基础知识学习的主动性。
2. 物理课外活动能促进基础知识向实际能力转化。
学生从书本上获得系统的物理知识后, 要让学生觉得这些知识有用, 就要让学生去解决实际问题, 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就会得到满足, 甚至产生新的求知欲望。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 不断给学生提供实践的机会, 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 是十分有效的措施。如学过凸透镜、凹透镜的光学性质后, 组织学生到实验室去自制望远镜等等。学生会从物理知识的大量应用中, 看到学习物理知识的重要性, 从而增强学好物理的信心。
因此, 物理课外活动既是物理课堂教学的补充, 也是课堂教学的延伸。教师若把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有机地组织好, 就能更好地培养学生对物理学习的兴趣, 更好地通过观察和动手实践去分析、解决物理问题。
二、怎样组织物理课外小组活动
1. 物理课外小组活动的组织原则。
师生共同参与, 玩中求学:不同学生有不同的个性、不同的兴趣、爱好和特长。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 面向绝大多数学生, 让每位学生按照自己的兴趣爱好, 自觉地参加一两项活动, 在活动中激发其兴趣、发挥其特长;同时要发挥物理教研组全体教师的力量给学生提供较多的、各具特色的活动内容, 一个好的教师群体是开展课外活动的保证, 是搞好、搞活课外活动的必要条件。
活动性、实践性和自主性:以学生的活动为中心, 让学生从找资料、阅读材料、做实验、搞制作、观察现象、记录数据过程中, 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 体验到智慧的力量和创造的快乐。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以后, 尤其是刚学物理的初中生, 在发展兴趣的基础上, 又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 物理课外小组活动的组织形式。
物理课外小组活动的内容要丰富多彩, 形式要多种多样。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 可以采用以下几种形式:
兴趣小组: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学校的具体条件组成小组, 人数不宜太多, 一般为10人左右, 组织学生完成课本上的小制作和小实验的内容。
科技小组:科技小组的活动有利于手脑结合, 将理论知识运用于实际, 同时动手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必然会促进学生去动脑, 手脑并用, 在动手过程中学习知识和发展能力。
教具制作小组:这个小组的组织目的旨在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加深对物理规律的正确理解, 帮助解决演示实验和学生分组实验仪器的不足。一般以每个小组5到7人为宜, 由年级课任老师担任辅导老师最为合适。每个星期可集中活动一次, 平时分散做一些必要的准备工作。
可见, 物理课外小组的活动形式多样, 组织好课外小组活动, 对教师专业成长有利, 对学生更有利, 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了基础。
三、在组织物理课外小组活动中应注意的问题
要有明确的目的和计划:物理课外小组活动是由学校统一安排的活动性课程, 是学校教学工作的组成部分, 应该有明确的目的和计划, 但它的特点不像课堂教学, 而是比较灵活。例如, 遇器材短缺不能活动就不开展, 连续几次, 学生就会失望。教师要负责组织, 保证质量;同时要发挥学校仪器室、实验室的作用。
活动的内容和形式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初中学生好动、好奇心强, 物理课外小组的内容要以动手为主, 少讲理论, 使初学物理的学生真实感到“物理”是那么有趣, 学起来有味, 干起来有劲, 这对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养成良好的习惯也是很有用的。
浅谈初中物理与高中物理 篇9
物理学是以观察、实验和逻辑思维相结合的学科, 具有很强的逻辑性。
初中学生刚刚接触物理学科, 学习起来还不会很吃力, 所以很多初中物理学得好的学生还是比较多, 也不会觉得物理学科特别难, 考试分数也比较高。但是有的学生一到了高中就发现物理学科难度增加, 考高分也比较难, 这也使学生产生畏难情绪, 对学好高中物理丧失信心, 导致恶性循环。所以我们要多方面的了解初中物理和高中物理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 学生才能在学习中注意这些问题, 教师才能在教学中优化教学方案。
从初中教材来看, 初中教材强调了学生的探究活动, 把对科学探究和科学内容的学习放在了同等重要的位置。从学生兴趣、认识规律和探究方便出发, 设计教材的结构, 开放性的问题和实践课比较多。初中物理的教学内容主要是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背景, 一般都按照, 现象—规律—本质的思路, 所以学生接受起来比较容易。在升入初二之前学生已经累积了不少的生活经验, 建立了许多关于自然界知识的图示, 头脑中已形成了许多前科学概念, 为初中物理学习提供了心理准备。在学习心理方面, 初中生的观察、记忆、逻辑思维等能力得到一定的发展, 他们能够在观察中注意到事物的细微处, 能够较长时间地专注干一件事物, 具备了一定的逻辑推理的能力和抽象地表达事物本质特征的能力。
但是初中生的抽象思维水平仍然较低, 处于直觉经验型思维向逻辑思维的过渡阶段, 逻辑思维处于较低层次, 因此初中生对概念的理解、判断、推理在很大程度上仍然离不开直观形象。但是进入高中物理学习后, 要求学生进行抽象的逻辑推理, 所以在这点上初中与高中物理的学习需要思维的转化, 这也是为什么有的学生在初中阶段物理好学到高中感觉很困难的原因。
初中生还有一个重要特征, 就是他们思维的独立性、发散性, 具有强烈的求知和探索精神, 所以在初中的教材中也是探究实验课程较多, 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细心引导, 也不能扼杀学生的创造力。
进入高中后会感觉比较难的原因之一是, 初中教材对许多物理问题只作定性分析, 即使有定量计算也非常简单;而高中物理教材绝大部分问题不但要定性分析, 而且要进行大量的甚至是相当复杂的定量计算。初中到高中是从定性到定量的跳变。比如在天体运动复杂的数据运算, 完全弹性碰撞问题中结合机械能守恒和动量守恒的求解也是很需要耐心的。初中学习速度, 高中已对速度有更精确的划分, 速度有瞬时速度和平均速度之分。
初中绝大多数的物理知识的掌握是建立在形象思维的基础上的, 而高中物理知识的掌握绝大多数上建立在抽象思维的基础上, 阶梯很高。比如高中学习的加速度, 动能定理, 从能量角度来认识物体的运动、位置, 机械能守恒、能量守恒等, 是将对物理的学习上升到另一个高度, 所以也存在难度。
高中物理中较复杂的受力分析, 速度、加速度等矢量的运算也要大量的使用到数学工具, 如三角函数、相似三角形、直角坐标系, 物理量的方向性也无处不在, 然而有的学生并不善于使用, 这些让学生一下适应确实不轻松。
还有就是初中生掌握物理知识习惯于死记硬背, 而把物理情景抽象成物理模型, 物理过程的分析考虑得极少, 高中物理要求在熟悉基本知识的基础上, 灵活将知识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这是一种学习方法的飞跃。
明白初高中物理学习的差异之后, 要成功的完成初高中物理学习的衔接, 不止学生要注意学习习惯、思维方式的转换等问题, 教师在教学时也可以根据初高中物理的特点来优化教学过程。
教师要把握好初、高中物理知识的衔接点, 形成知识的可持续发展。初高中的知识体系是逐渐上升式的, 所以我们要明白在初中的许多物理概念是不严密的甚至是有些错误的, 初中物理教师一定要用发展的眼光来教学, 弄明白知识来龙去脉, 避免讲解不当的情况, 为高中的学习打好基础。例如, 在初中学习速度时, 速度的概念是路程比上时间, 这时候我们明白这个概念是建立在匀速直线运动的前提下的, 这样的运动的速度时刻等于平均速度, 路程等于位移, 所以在匀速直线运动的前提下, 这时候初中给出的速度概念才能和高中提出的速度相一致, 不然到了高中学生会感觉到迷惑。
由于初中阶段学生还是以具体形象的思维为主, 高中物理对抽象思维要求比较高。具体的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转化, 可以把实验作为基础, 经过分析、概括等过程, 实两者的过渡。所以要重视实验教学。
高中教学中, 教师要多对比, 多归纳, 多总结, 让学生在对比的过程中掌握问题的共性。还有要加强物理方法的传授, 如等效替代法, 图像法, 控制变量法等。让学生体会到物理思想和物理学的方法。
具体问题中对物理过程的分析一定要清楚, 不然就会留下隐患, 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多创设物理情景, 在遇到复杂的问题时才能从脑子里提取出来运用。在刚开始进入高中物理学习中时, 学生还要经过一定的时间才能适应, 所以教师要耐心讲解, 在潜移默化中让学生转化思维, 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张玉.如何搞好初高中物理教学的衔接[J].新课程学习 (社会综合) , 2009 (04) .
[2]叶金福.物理教学中如何处理好初高中的衔接[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 2008 (12) .
[3]马万山.如何做好初高中物理教学的衔接[J].青海教育, 2007 (12) .
[4]徐明华.提高高中物理合格率的做法[J].上海教育科研, 1989 (03) .
[5]左瑞华.浅谈初中高中物理教学的衔接[J].山西教育 (教师教学) , 2009 (03) .
[6]佐燕.浅析高中物理教学[J].技术物理教学, 2011 (01) .
[7]王石黄.论高中物理学习中学生反思能力的培养[J].考试周刊, 2007 (22) .
[8]蔡丽珍, 戴和平.新课改下初高中物理教学的衔接问题[J].中学物理教学参考, 2008 (05) .
[9]黄玉坤.如何实现初中物理教学向高中物理教学的过渡[J].中小学电教 (下半月) , 2009 (06) .
初中物理课教学的探索与尝试 篇10
一、克服各种心理障碍与干扰
由于农村中学物理教学条件差,实验器材简陋,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生活中的物理现象不会主动观察,也没有掌握物理过程的方法,对那些与生产实际有关的物理现象尤其感到陌生,寻根究底的意识较差,死记硬背物理概念,同时也有日常生活和生产中直觉观察带来的错误认识。因此教学时教师应想方设法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习惯和方法,创造条件让学生多实验,实验时引导学生对物理现象进行全面细致的观察,努力克服以上所说的各种障碍和干扰,引导学生重视教学与思维过程,社绝死记硬背物理概念等不科学的方法,还要不断排除直觉观察所带来的错误认识;在讲解正确概念的同时,不断纠正学生固有的错误概念。
二、加强备课与预习
教学中如何使先行学习促进后续学习己成为提高教学功效的关键之一。为了避免在教学过程中的新知识受到旧知识的干扰,提高课堂概念教学效果,必须做好备课活动,备课不仅注意知识的阶段性、目的性、系统性,还要注意各个阶段的物理概念的联系,事先做好伏笔,为知识的正迁移作好准备;引导学生预习时,教师要根据新课程标准和每节课的教学目标与知识特点,并结合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预习好课文,还要随时注意生产、生活、科技等各种物理现象,并让他们在条件许可下自己动手制作仪器进行课前实验。此时教师要设计不同层次的预习题,引导与启发学生带着问题有的放矢地阅读教材,形成在教材与实验中寻找答案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习惯。
三、激发兴趣
兴趣是自觉学习的起点。教师在引入新课时,要善于利用各种方法和手段来激发学生的兴趣,以期达到迅速激励全班同学的求知欲望的目的。为了使学生对物理课产生兴趣,导课时要向学生介绍一些有关物理领域的最新成果和发展动态,推荐电视节目如“走近科学”等,设置疑问,让学生讨论,下课前设置“悬而未解”的问题,促使学生课后开动脑筋,产生强烈的好奇心。
四、概念的锤炼与引入
把每节课的课程目标告诉学生,或让学生自定教学目标,并作好学习准备。在引入概念时,要把与教学内容有关的概念、背景和来龙去脉向学生介绍,讲清它的基础知识和发展过程,进行适当的锤炼比较,以便加深认识,例如讲功率概念时,除了必须让学生理解它的基础知识,还要通过物理实验让学生理解力学中的“功”,即“当一个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在这个力的作用下通过了—段距离,这个力的作用就有了成效,在力学里就说这个力做了功”。让学生认识到功包含两个因素,即作用在物体上的力和物体在力的作用下通过的距离,然后进行小实验,可在一定的时间内分别用定滑轮和起动机搬运建筑材科进行比较,从而得出在单位时间里起动机快于动滑轮,使学生认识到功率的概念,即“单位时间里完成的功”。接着引导学生进行干扰训练、锤炼概念,如在“功率”教学后,让学生用文字把概念复述过来,并把“功率”换成“功力”,让学生讨论是否可以,从而使学生认识到功率不等于功力,功率是表示做功的快慢,功力却有两层含义:(1)功效;(2)功夫和力量。从中加深认识功率与功力不能互换。
五、概念的形成与理解
概念的形成是着重对观察到的物理现象与过程进行分析与比较,使学生对与该概念有关的因素分辨清楚,然后归纳出其本质的属性,把科学抽象的结果定义为概念,让学生从中明白概念所反映事物特有的本质属性,领会概念的运用条件和范围,把握概念的质和量,了解不相同概念之间的区别和联系,弄清与理解概念的真正含义。例如通过观察苹果等果类成熟后向地面下落与抛出的石头往地下落的现象与区别,使学生认识到一切物体在失去支持时都会向地面降落是因为地面对它有吸引力,是把它们拉向地面,从而使学生透彻地理解重力的概念,也就是“地面附近的物体由于地球的吸引而受到的力叫重力”。另外还要对有关重力的关键字、词、句、语法作认真的分析,加深对该概念的理解。
六、概念的应用与巩固
运用概念过程是抽象概念具体化,使学生把学到的知识转为能力。为了深入理解和掌握概念,可通过选用有关现象或小实验让学生观察与理解,对有针对性和典型性的习题进行练习,以及对一些容易混淆的概念让学生通过反复对比和理顺,以求达到加深理解和巩固的目的。
七、关于实验课
物理实验的任务是培养学生操作能力、分析能力与创新能力。
l.树立素质教育观念,培养实验操作能力。为了培养学生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要求教师要转变观念,树立素质教育观念,加强培养学生的物理实验能力,在学生一开始学习这门学科的时候就要注重物理实验方面的渗透,首先要让学生观看实验仪器、模型、挂图,激发学生学习该学科的兴趣;其次要求在教师讲清原理、示范操作的基础上,把学生分成几个实验小组,引导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反复训练。例如对天平、量筒、弹簧枰、电流表、电压表等的放置、调整、使用、读数法等方面都要对学生进行认真的指导,集中训练、反复操作,力求避免让学生把实验课当成玩乐的地方。
2.上好实验课
(1)重预演。教学时不仅要求教师紧扣新课程标准,结合学生实际,认真备好课,还要引导学生对每次实验的目的、原理、内容、仪器、步骒等方面进行逐顼预习。
(2)示范与独立操作。学生开始操作时要杜绝“一言堂”,注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独立操作,教师仅进行巡回指导和示范,如通过运用幻灯、摄影、录像、计算机等手段进行操作画面定格式,连贯展示。发现学生操作不正确就及时纠正,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同时教育优生帮助差生,以求人人都达到操作规范,学会认真记录和从真实数据中总结出结论。
初中物理课中的情景式教学初探 篇11
一、运用故事、生活实例等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生活走向物理,物理走向社会。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积累了许多经验,但是对背后的道理并不知晓,即处于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境地。依据学生的心理状态,顺着学生的认知规律,在初二物理引言的教学中,我创设了如下情境:首先通过开教室的门,引入这门不是普通的门,它是物理学的力学之门,大家将从这走进物理知识的王国,去探求物理知识的奥秘。紧接着引入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中国健儿拼搏夺冠的情景,分析其中的物理知识,射击———三点一线与光学有关;举重、游泳等与力学有关;在讲物理的实用性的时候,引入乌鸦喝水、司马光砸缸的故事等。
这些情境,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并及时鼓励了学生,激发了他们的探究意识。例如,在学习“阿基米德实验”以前首先利用多媒体课件介绍“曹冲称象”这一有趣的故事,并根据“曹冲称象”揭示船的吃水深度→排水量→船与石头的重量关系之间的特定联系,演示阿基米德定律实验,这样就激发了学生对物理教学的探索欲望。
在日常生活中,学生往往对一些现象不加思考就自以为是地下结论,如八年级上册在讲完平面镜成像规律后,教师可追问:“我们照镜子时,离镜子越来越近,像会变大吗?”在学生思考作出判断“变大”后,接着发问:“根据平面镜成像规律,像与物体大小相等,难道我们自己会变大?”提出质疑后,学生会进一步思考,再以“近大远小”的原理帮助学生解释这一现象,学生印象深刻。
如“浮力”教学,来自生活中的经验往往成为学生思维的障碍,学生常误认为浮力跟物体的质量、体积、密度有关,跟物体浸入液体中的深度,跟物体的运动状态、空实心及物体形状有关,跟液体的密度有关,等等。为了使学生建立正确的概念,首先利用多媒体引入海底世界的精彩片段,提出问题:为什么有时候浮力大到可以托起一艘万吨巨抡,而有时候又小到托不起一片薄薄的铁片,一艘船从海里驶向河里,浮力有什么变化?浮力的大小究竟跟哪些因素有关?演示实验时用弹簧秤分别挂起同体积的铁块和铝块浸入水中,大家观察弹簧秤示数,并提问:说明了什么?要想说明物体的体积跟浮力无关应该设计什么实验?要想说明上述提出的其他观点又应该设计哪些实验?正是这样一层一层地循序渐进,学生在实验问题设计中得到了答案,更重要的是在实验的设计中提高了探究能力,从而使物理的实验教学的效果得到了强化。
又如讲到“杠杆的平衡条件”时,可以杆秤为例,让学生分析出“小小秤砣压千斤”的道理,并进一步提出这样一个常见的问题:有的不法商贩“扣秤”通常采用哪些手段?利用了什么原理?接着引导学生列出“杠杆平衡条件”表达式,画出杆秤杠杆示意图。通过这个例子,学生对“杠杆平衡的条件”会有更深的理解,从而运用自如。
又如,学习了“家庭电路和家庭用电”这章内容后,安排指导学生在家中观察电路,利用家用电笔辨别火线和零线,学习灯头线接法,了解保险丝的作用并会选用。此外,还可安排学生根据家用电器的数值算出家中各种电器每天或每月的耗电量。事实证明,问题设置得好就可以带领学生以已知知识的情景为基础进入更新知识的情景,学生随着设置恰到好处的问题,不断开启知识宝库的一个又一个大门,充分享受获取知识的喜悦。
再如,在学习《大气压强》时,先做瓶吞鸡蛋、复杯实验及利用可口可乐瓶制作的气球实验。这些实验现象使学生不解。“瓶口小,鸡蛋怎么进去的呢?水为什么不会流出来呢?气球为什么吹不起来呢?”带着这些疑问,学生进入了良好的学习状态。
二、巧用各种偶发事件,出奇制胜。
初中学生的学习意志相对来讲还比较薄弱,因此课堂上有些学生不免要开小差。这时教师要善于运用形象、风趣有吸引力的语言妥善处理。
例如,一堂课上,我正复习着动势能之间的相互转化,忽然间从外面飞进一只黑色的燕子,容不得我思考,顷刻间,教室炸开了锅,立刻沸腾起来。“怎么办?”看着他们的神情,看着燕子不停地上下穿梭,不停扇动翅膀,我灵机一动,对着这些可爱的学生及这不速之客,说:“请同学们仔细观察我们的实验,看看它在运动过程中,有什么能量转化?还有那些物理知识?”“什么,老师,您?”正在诧异的同时,燕子终于找到了通路,飞向了外面的世界。他们用自己的大脑回顾着刚才眼睛所看到的实验,争先恐后地回答:燕子在向上飞时,动能减少,势能增加;在向下飞时,动能增加,势能减少,它不停地扇动翅膀可能跟频率有关,也可能与力的平衡有关。出乎我的意料,他们竟然想到了频率与力的平衡,不管他们是否说得全面,我发现,他们的思维在拓展,他们的能力在不知不觉中得到了提高。
又如,上课的时候难免有时会遇到雷电交加的自然景象,这个时候,我对同学们说:你们知道雷电是怎么回事吗?你们知道雷电发生处距离我们多远吗?你们知道雷电会带来什么问题吗?现在我们来学习一下。
再如,上课的时候,有时会出现个别女孩子照镜子的情景,教师可给学生讲光学的折射,这样既及时活跃了课堂的气氛,又集中了学生的注意力。可见,对情境的灵活应用会使教学充满魅力。
参考文献
【初中物理课】推荐阅读:
初中物理课教学05-15
怎样上好初中物理课10-14
初中物理课外活动08-30
如何学好初中物理,初中物理学习方法总结08-31
初中物理课的备课艺术09-16
初中物理与高中物理08-26
初中物理课改的感想08-18
复习初中物理05-10
学好初中物理05-12
初中物理力学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