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掉思维里的墙》读后感

2024-07-09

《拆掉思维里的墙》读后感(精选6篇)

《拆掉思维里的墙》读后感 篇1

《拆掉思维里的墙》读后有感

今年公司发了一些新进的图书,本人挑了一本,花了大概三个多小时读完了《拆掉思维里的墙》。

读这本书,感觉有点前后杂凑,前后总感觉文风不一致。特别是中间一段文字,不知所云,可能是因为没有目录的原因吧,不过没有目录也应该让读者看懂吧,还是文字编排有问题。还有就是书最后的一段,感觉有点像是作者自己调入了一个自己曾无情批判的陷阱里,用一堆名人名言,总想给读者留下点激情,或者煽动读者去“成功”。

刚开始看的很有趣味,文中所讲故事很接近我现在的实际状况:大学毕业、参加工作、工资不多也不少、在考研这件事情上还心存侥幸、一心想着做自己喜欢的数学、有自己的梦想、需要在职场进行不断的学习、需要进行各方面的训练或者培训等等,第一节的职业安全感奴隶看完的时候,心里也是对这本书心存期许,还推荐给了大姐和其他同事。真心说,很受启发,不过如果仔细一想的话,其实如果按照文中所述的方式生活:不要买房、不断学习、年轻奋斗、花费金钱和时间积累人脉资源、为自己的未来进行大量的投资。这一切好像都是建立在一个基础上:要为了有更多的钱、更好的前程、更优秀的人生而奋斗。可是我是那样的人么,可能有时候是吧,比如在学业上、工作上偶尔会有这样的想法(学业不成功去搞数据库、数据挖掘等和数学相关的工作)。但其实我更多是一个喜欢幻想、神经质、对文字和艺术顶礼膜拜的小小的人,狂想者抱着吉他沿街流浪和去远方旅行、守着一大堆数学符号在草稿纸上感觉无比美妙的世界原理、手持话筒面对着空空的墙壁唱出最有深度但好听的rap。看看我买的书:《海子》、《沉思录》、《股市大全》、《时间简史》,两本算是文学性质的吧,时间简史虽然算是物理,但也算是一个对数学狂热的人诗意的追求,买股市大全也是为了想把无比美妙的数学原来与现实勾兑起来。可能把自己分析的太过了,不是有那句话么,stop over analysing ,life is simple。不过一切都是不定的,可能若干年后,我真的就喜欢上了职场、工作,现在还是多读点书,不管什么方面,都接触一点,对自己有好处的。

文中讲到第一个不建议青年人买房的故事,作者仔细分析了两个青年人的月平均消费以及消费方向,我感觉总是充满了一种投资的味道在里面,我向来对这个不感冒的,尤其是同事提到的车啊、房啊什么的,所以,我感觉自己内心里注定是个不喜欢安定居所的人。

下面还是摘抄一下书内的经典句子吧:

(1)年轻的时候,整是我们最有旺盛的学习力和拼劲的年代,是我们最需要选择自己适合的职业目标,最有机会开始创业的年代,大部分购房者都与这些机会永远相隔。(2)个人发展的几个关键词:创业、转换行业、快速升值。

(3)一套房子消灭一个梦想,不买房,买梦想。(4)高晓松说的一句话:不买房,全天下都是我的,想住哪儿就住哪儿,买了房,就只剩下一个角落是我的,我妹没买房,但我俩走遍了世界。

(5)经济部独立一位着梦想不独立(这个我深有体会,大学的时候喜欢音乐,但从来没正式的抱过一个学习班啊什么的,也不是自己没机会挣钱,只是挣钱太少,总感觉自己花的钱还是父母的,所以总是不敢花)。

(6)最希望共事的一群人和一个最大的梦想,所有这一切,都是房子所无法比拟的。

(7)购房购的是一种心理安全感,安全感真的来自于一套房子么?即便房子可以换回安全感,那么出卖梦想值得么?

(8)为了消费安全感,我们付出这么大代价,典当自己的梦想,典当自己最快发展的时光。

(9)职业安全感奴隶、爱奴

(10)人在最痛苦的时候,在身边的只有你自己。(所以一定要有独立生活的能力,不依赖任何人生活的能力)

(11)尝试:上帝不是要你成功,而是要你去尝试。(12)试试看给那些可去可不去的职业打电话,是这推销一下自己。

(13)在安全的地方,试一下冒险。

(14)当你有恐惧感和紧张感的时候:fuck you ,that is me anyway.(15)你如果受了伤,你也帮助他人减轻痛苦。(16)安全感是给出来的,不是拿回来的。

(17)乐趣来源于权倾投入,而不是投入后的结果。(18)成功的尝试带来成果,不成功的尝试带来智慧,不管成不成功,投入带来快乐。

(19)为你的生命找一个长期的深层的,不能被满足的乐趣,让这永恒乐趣带领你穿透生命的无常。

(20)成功学不能学。

拆掉思维里的墙 篇2

司机身上的按钮

有一次坐飞机回北京,晚上12点到北京3号航站楼。我在冰天雪地中终于等到出租车,把包往里面一扔就钻了进去。司机师傅很紧张:“到哪儿?”我说:“中关村。”

司机师傅挺开心,说:“中关村还行。我昨天排队20分钟。大半夜拉了一个活儿,一问去哪,望京!我今天一直在郁闷来着。”

我说:“如果我家在南五环,你还不得高兴死。”

师傅笑:“那可不。”

我对师傅说:“你身上是不是有两个按钮,一个写着开心,一个写着不开心。上来去望京的人按一下不开心,您就郁闷一天;上来去中关村的人按一下开心,您就开心一天呢?”

司机师傅:“有点这个意思。”

如果你是司机师傅,你身上有什么按钮?你自己身上有按钮吗?别人对你做出些什么,会按到你身上的不开心按钮呢?

所谓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我们难免会遇到不如意的事情,比如遇到不讲理的上司,碰到不讲理的客户,或者更加糟糕,娶了或嫁了一个不靠谱的人。这个时候,你是怎么反应的?你身上有这样的按钮吗,写着“快乐”或“不快乐”,“成功”或“不成功”?谁会触动这些按钮呢?如果总是由别人触动这些按钮,那我们的生活是由谁在掌控?

就好像那位司机一样,这个世界上大部分人的身上都有自己的按钮,也让别人掌控着自己的生活。有一些人的按钮放在胸前,一看就能看到;有一些人隐藏得很好,在很隐秘的地方才能看到;还有一些人被按到后自己感觉痛苦,就到处去按身边人的按钮。但是这些人都有一个特点,就是他们的生活经常失控。他们的心智模式是:外界、别人来掌控我的生活。导致我现在的状态。

一旦安装了这个模式,他们只能小心翼翼地保护那个痛苦按钮,不让别人按到。但如果一旦被按到。除了沮丧。他们还能有什么办法呢?就好像你的老板偏偏对你发火;你的孩子就是不听话;着急的时候。前面的路就是堵得不可开交……这种人我们称之为受害者。

受害者习惯把痛苦和快乐放在别人手上,有的时候是家人、上司,有的时候是朋友、同事,还有的时候是过去的自己。你很容易从人群中辨认出他们,因为他们往往面带怨气。讲话喜欢使用虚拟语气:

“都是因为她,如果不是……我早就……”

“那个时候我还小。所以……”

“他都这样做了。我只好……”

禅师与兰花

有一位禅师很喜欢养兰花。有一次他外出云游,就把兰花交代给徒弟照料。徒弟知道这是师父的爱物,于是也很小心照顾,兰花一直生长得很好。可是就在禅师回来的前一天,他不小心把兰花摔坏了。

徒弟非常伤心。他自己受罚倒不要紧,他害怕师父会生气伤心。

问问自己,如果你是禅师,你会怎么处理?

禅师回来以后知道了。他没有生气,也没有惩罚徒弟。他告诉徒弟:“我当初种兰花。不是为了今天生气。”

这个世界上还有一小部分的人,他们有一个奇妙的心智转化器,他们好像没有痛苦按钮,只有快乐按钮。而且按钮就在自己手上。好像禅师。虽然兰花被摔坏不是自己想要的结果,但是总有比大发雷霆更好的选择。他们的心智模式是:不管外界怎么样。我都有能力对自己的状况负责、这样的人总能找到应对当下的更好的方法,因为他明白,不管外界怎么样,下一步的生活都是他自己的f老板发火,我可以选择去沟通,也可以选择离开;孩子不听话。我可以选择去教育。又或者调整自己讲话的方式;堵车的时候,我可以选择下次不在这个时间出来。也可以选择用这个时间听听音乐或者练练英语听力…一这种人我们称之为掌控者。

拒绝受害,现在就掌控你的生活

在心智模式课堂上。学员Lily分享了一个自己掌控生活的故事:“我做行政多年,觉得自己不适合,想进入人力资源部门。正好我现在的公司枝繁叶茂。体系完备。所以在公司内部换岗是最好的选择。”她明确了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也做好了准备,就信心满满地开始她的职业转换计划。

几周过去了,Lily没有任何进展——当然,她拥有了一个受害者的故事:“我给我们部门主任写信了,他倒是挺尊重我的意愿,说如果对方同意接收,我就可以走。但是人力資源经理Helen却一直没有表态。我想,我可不能当受害者啊,我继续给她写信,每周一封,结果还是迎来套话式的拒绝。你说。我是不是没有办法了?我也想当一个掌控者。但这是公司制度的问题,对方不要我。我有什么办法?”

老板可以掌控吗?公司可以掌控吗?当然不能。你唯一可以掌控的是自己。你不能够让你老公不抽烟,但是你可以选择成为一个心平气和与他沟通这件事情的女人;你不能掌控股票不跌。但是却可以掌控自己的心情,同时学会在下一次避开风险;你不能掌控运气:但是你可以开始掌控自己的识别与抓住机会的能力。在这个故事中,你无法掌控公司和对方部门经理要不要你,但你却可以掌控你自己,让自己成为更加被需要的人。Lily很快发现了自己的误区,她决定反击:掌控老板!

第二天上午。公司人力资源部经理Helen收到一封邮件,是Lily发来的。她在信里告诉对方,她已经报名学习人力资源管理了!Helen礼节性地回复一句:加油!

时间又过去了两周,Helen收到Lily关于人力资源课程的感想和一篇文章,并且问她。是不是可以就相关的问题向她请教?Helen这次还是淡淡回复:欢迎交流。从这周开始,每周Helen打开邮箱,都能看到Lily关于人力资源的最新见解、思考和参加的聚会。Helen从邮件里知道,她参加了HR的聚会,在阅读关于这方面的书。在协助北大的一个教授做研究……

4个月以后。Helen打开邮箱,收到Lily最后一封信:“xx公司希望我过去做人力资源管理,这是我一直以来的梦想。希望能够保持联系。”

15分钟后,Lily抬头看到Helen站在她面前。脸色前所未有的灿烂,她说出了那句Lily期待已久的话:“你有兴趣在我们公司做HR吗?”

你看明白了吗?如果你愿意,你总是可以掌控些什么。你没有必要得到允许才开始学习,你也没有必要得到机会才开始努力。如果你愿意。你现在就能够为这件事情做些什么。除非你的受害者模式让你深深陷入抱怨与自怜中。

这个世界是不公平的

这个世界是不公平的,你活得越久,站得越高,看得越清,你就越会意识到,世界的本质其实就是不公平的。这也是为什么很多科学家、法学家、企业家最终遁入宗教寻求安宁的原因:他们曾经努力创造一种公平,但是当他们努力到达一定高度的时候,却发现他们依然面对那些无法改变的不公平。梁启超在戊戌变法后精神沮丧,偶尔接触佛法,拍案惊奇,写道:“社会既屡更沮丧,厌世思想不期而自发生;对于此恶浊世界,生种种烦懑悲哀,欲求一安心立命之所。稍有根器者。则必逃遁而入于佛。”

世界是不公平的。知道了这个道理,你会怎么做?

也许你终于长舒一口气,这个发现让你的受害者模式显得合理。难怪你活得不够好。原来是因为社会本身是不公平的,这当然不是你的错。

比较友善的想法是,如果这个世界到处都不公平,你应该找到一个自己能够忍受的方式或者能够忍受的程度,然后快乐地生活下去。

我最喜欢的想法是,如果这个世界到处都是不公平,那么你应该找到那个能让你改变的不公平。然后用你的方式去影响它们。

如果你还年少,相信世界是公平的。那是天真。

如果你已成年,你还在寻找绝对的公平,那是愚蠢。

《拆掉思维里的墙》读后感 篇3

(1)买房,卖掉梦想的房奴

书的最前面就写了“买房,卖掉梦想的房奴”和“一套房子消灭一个梦想”,这个观点引起我强烈的共鸣,因为,我不也不希望在年轻的时候被一套房把我拴住。在我买房之前我认为买了房,就会被拴住,困在这个地方,当真正买了房,我并没有觉得被房子所困。反而让我没有了这种束缚感,因为这个动作已经完成,我认为积极去面对就可以,不需要认为它有多么沉重。

因此,我个人并不完全认同古典老师的这个观点,当然也包括网上很多故事说马云有50万的时候没有买房,马化腾有50万的时候没有买房,史玉柱有50万的时候没有买房。其实买不买房并不是根本原因,而是他们心中对他们所做事情的清晰认识和对时代潮流的顺应。

《老男孩》最后有一行字“梦想这东西和经典一样,永远不会因为时间而退色,反而更显珍贵”,因此,买套房并不能毁掉一个人的梦想,而真正毁掉一个人的梦想的是个人的思维,有人因为买了房,觉得自己做什么都需要谨小慎微,不敢去做,甚至不敢去想,如此,梦想就无从谈起。

我认为一个正确的态度是,计算好自己的实力,在能承受或者有压力情况下可承受而且有需要的时候,就可以买房。而买房就如同买一件东西一样,购买动作完成之后,贷款就当每月固定消费,如同吃饭一样。把剩余的钱进行计算,将钱用到刀刃上,同时不要让担心占据自己的太多的时间,忘掉房子的事情,把更多的心思放到工作和提高自己的事情上,渐渐你会发现本来的压力已经完全不是压力,而自己也变得足够strong,而买房这件事并不会毁掉自己的梦想,反而给自己一个稳定的家,在心理上更促进自己勇敢的去做事和面对挑战。

(2)工作和生活中不同表现的合理解释

或许很多人和我一样,在生活中和工作中完全两种不同的状态。生活中比较被动,做事欠思考,比较随意。而工作中却积极主动,思维相对比较系统,同时纪律性很强。在两种环境下,个人的心理空间不一样,生活中,具有依懒性,认为这些事情都不用我操心,周围的亲人会把这些事情处理了,而我做不如他们做的好;但是在工作中,心理上认为自己需要做好,别人不能做的事情自己可以做,别人能做的事情自己可以做的更好。

两种心理空间给了自己不同的心理暗示,因此促成了不同的外在表现。从这一点来看,有时候对一些人在不同场合下表现的巨大差异也不能单纯的用虚伪来评价,不同场合下个人心理空间完全不同,甚至相悖,于是有巨大发差的表现也就不足为奇。

(3)帮助别人时需要为别人长久考虑而不是暂时的舒坦

书中有个故事,作者在北京租了一套房子,有一个空房间,每次来朋友都免费住在那,吃饭一起吃,全天可以上网,书随便看,几乎就是零成本在北京待着。后来作者搬家,发现在这儿住过的六个人发展都不太好。有人开玩笑说房间风水不好,但是自己分析,其实真正的原因是这个房子及配套提供的太好了,太有安全感。这会给人一种暗示,幸福可以如此轻易得来,何必那么拼命。作者本是好意,却最终间接导致了朋友的发展不好。因此有时候,作为朋友需要远见和胸怀,用远见为想的少的朋友想远点,用胸怀去接受由于朋友暂时不理解产生的误解。

(4)做事多少需要分情况

最近看各种书悟出一个道理:目标不明确时需要多做事,以此来寻找合适的事情和目标;目标明确时要少做事,这样才能把精力投入到达到目标的事情上。这改变了以往自己认为的只要多做就好,也就是努力是最重要的,哪怕方向是不对的,其实这个时候少做就是多做,因此分清楚自己所处的环境,选择正确的方向、明确目标,再专注的做下去。

(5)一切真实的事物都是心智模式,而一切的心智模式对你来说,都是实在的世界。

我们总是对类似企业文化的东西嗤之以鼻,觉得这些都是很虚的东西,但是其实,当一个人从一家公司离开的时候,对自身而言最有意义的只有两点:第一,自己所掌握的资源,包括自身技术和人脉;第二,就是企业文化形成的心智模式。企业文化带给员工的就是一种心智模式,而这种心智模式会促使员工依照其要求给自己创造出一个自己所接纳的实在的生活世界,进而按照自己创造的世界生活和工作,因此类似的东西并不是虚的东西,而是实实在在的。企业文化带给员工的是一种思维方式,就如同学校最应该带给学生的是学习方法一样。

(6)愿上帝赐我一颗平静的心,去接纳我所不能改变的事物;赐我无限勇气,去改变那些有可能改变的东西;并赐我智慧,去辨别两者的区别。这句祈祷词太经典,我只能记住。

(7)希望成为什么就利用业余时间积极准备

最近看书的最大收获就是明白,不要总认为需要什么再去学习什么,这适合于做技术。但是对于个人成长,不要等到需要再去做,自己希望成为什么样的人,希望从事什么工作,就利用空闲时间去准备。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等到机会到来再去学习和了解,已经晚了。

最近一段时间的工作证实这些准备是很有必要的。部门交给一个产品设计的任务,虽然任务已经讨论多次,但是没有形成一个系统的方案。由于两个月前对产品设计的了解和学习,很明确需要涉及哪些内容,哪些内容需要详细设计,因此,搭好框架,一天半,完成了整个产品方案。最终方案得到了部门的高度认可,对自己来说也是一个极大的鼓舞。

《拆掉思维里的墙》读后感作文 篇4

“任何一个瑜伽教练都会告诉你,即使认真的投入你的呼吸——这么你每天做无数次的事情——都能感受到无数的乐趣。”作者提出在职场和生活中总是存在着有兴趣一族和没兴趣一族两种人,并一针见血地指出一个人对他的工作或生活是否感兴趣根本上在于他是否投入自我,身在其中。有趣之人敢于尝试和冒险,他们将自己投入进一件事情中,如若事情顺利,他们便收获成功,如若事情不顺利,他们也能收获经验智慧,进而不论事情结果如何,有趣之人总能在其中感受到收获和乐趣。而无趣之人往往因为担心失败,连尝试也不敢去尝试,当然就不会有任何乐趣可言。

作者还分享了其在招聘团队成员时宁愿选择最初能力不是最好,但肯接受低薪做事的人的理念。“当一个人为了工作本身而不是工作后的工资来做事情的时候,他往往能够把工作做到最好,也一定会收到最多的报酬。”这与有趣之人才懂得投入工作,与工作相互成就的理念相互呼应,让人深以为然。

《拆掉思维里的墙》读后感 篇5

寻求内心的自我,知道自己到底想要什么,尽快确立自己的人生目标……这类话题并不少见,但知之不难,行之不易。通过职业规划、性格测试、心理测量、星座寄语,向父母、前辈请教,读书看报,不停的跳槽变换工作,就成了自我识别的途径。纵然无所遁从,也能说出从追求成功到享受幸福,从名利追逐到超越自我的豪言壮语。然而又不经意间从何谓幸福、何谓超越自我的高空重新坠入到不知所措。开始有些茫然,于是出现如下三种可能性。

第一是等待,就像古典书中提到的蹲在三岔口的小明,如果没有确定的机会,还不如就在原地待着,梦想着有路人指点,好像人生只有一条必须成功的路才能走,其他的死路走也无用,不去尝试,不敢迈开前进的步伐,将人生=成功,忽略了人生宝贵的经历,口中坚称“要么不做,要做就做到最好”,并引用成功名言“不鸣则已一鸣惊人”。这种情况要么就是不思进取等待机会的人,仰望着天空等待着掉下一个指路神仙,甚至开始祈祷上帝赐予他中彩票的机会直达目的地,却懒得哪怕去伸手买一张彩票,结果是自己的意志逐渐消沉,没有培养自己的一双识人的火眼金睛,指路人从身旁而过,却赶不及去问,才发现“后悔”。古典告诫我们“没有必要得到允许才开始学习,没有必要得到机会才开始努力”。要么就是对自己期望很高,就像书中提到的要拾到最大的麦穗和要娶到最富有的公主,不停的准备,想拥有完美的开始,等到想下爪的时候才发现“错过”,或者是精力旺盛,眉毛胡子一把抓,想无所不能,结果是一无所获。古典就提到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坏的开始至少是成功的三分之一,并用女画家用颜料一股脑泼到画布上来引导丘吉尔作画来说明走出第一步的重要性。回想高三时花了一下午解出的几何难题,无非也是从尝试一根根辅助线开始,尽管在稿纸上不知道多少遍演算,但最终却打开了解题的突破口,当然这是需要一定知识储备的,如果乱画几条辅助线谁都能解题的话,那也就不叫数学了。再来看看蹲在三岔口的小明,在他心里貌似目标明确,却给自己设定了一个思维的框框,使他看不到其他路径的魅力和收获,而小强在尝试中获得了经历和智慧。

第二是抓住一根稻草(如上述所列的各种途径),就这么着了,没有经过深入的分析,结果往往是有始无终,才发现原来并不是那么回事儿,就好比古典所说的“职业的艺术照”。遇到这种情况,要么步入了“开始爱好者”的行列,不停地制订计划,却一般坚持不了多久,久而久之就会越来越喜欢开始,也越来越无法坚持,应验了“滚石不生苔,转行不聚财”的教训,要么就成为“沉淀成本”一族,最典型的就是毕业之后要从事对口专业的行当,理由是好不容易学了几年某某专业,考了相关这个证书那个证书,当初付出了多少多少金钱、时间和精力,容易嘛我!毕业之后好歹做的是自己熟悉的领域,干别的从头开始,何必呢?这样机会成本又得多大啊?既然选择了这行了就干下去吧!如果你没有瞎猫撞上死耗子(学的专业即位自己所爱——这个比例的确和中彩票差不多,想想自己当初是谁帮着选的专业,当初的选择在未来是否依然正确),那结果就是浪费几十年的人生经历却并没有从事一项“天赋与社会需求的结合点”的职业(这句话听的耳熟吧),读后感《知之不难,行之不易——拆掉思维里的墙读后感》。之所以出现第一种情况,就在于我们赖以判断的依据来源于将抽象概念具体化为某几项看似漂亮的外在评价上,比如星座寄语或者是父母对自己的期望,古典举了占星学艾森克的倒戈一击和心理学家伯特伦·弗瑞尔将不同星座特点综合在一起检验被测自认度的试验,说明人们相信星座往往是自己给自己定下了一个人格特点,也从另一方面证明人可以成为你想要成为的样子;在父母期望或者说是大众评判标准的指导下,一些人趋向与公务员、律师、四大会计师事务所等等光鲜的职位,真正做起来之后可能发现其实我并不是适合,只是别人这么认为而已,如果坚持走下去就变成用自己的生命点燃别人眼中的光环。工作中哪有什么一番风顺,就像古典在书中对“只要是金子,总是会发光”的评述——“蕴藏在地壳里面的金子多,还是打造出来的金子多?”,要提高含金量就需要经过一番锤炼去粗取精、打磨抛光才能成为很有价值的发光的金子,如果自己没有对所从事的行业有发自内心的兴趣,那么在淘金过程中痛苦的碾磨和冲刷浸泡时就不会坚定,那时想要的就是安全的避风港,买一幢房子,找一份安稳的工作,好好过自己的小日子吧!最终回归到了被外在评价称道的职业行列,同时又给了这些外在评价积极的肯定,看,还是做这个好吧,搞来搞去瞎折腾不还是我当初说的那个嘛!于是乎这个链条开始循环,并向周围开始散播。

第三是走一步算一步,有胆量有勇气自己去尝试,遇到险滩暗礁大不了绕道而行。但问题是何时该坚持,何时该放弃?如果始终都只是在绕弯弯打转转,看似出了不少劲使了不少力,却始终不得要领走不出困境。如果说第一种等待型的人只会仰望星空,那么老黄牛式的人就只会埋头苦干,忙得昏天暗地,暮然回首却不知忙了些啥,空耗在重复的业务劳动中无法提高,差就差在impossible和I’m possible中间的那一点目标,正所谓“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拆掉思维的墙 篇6

不如先来说说我们想过怎样的生活吧。大部分的人身上都有自己的按钮,被别人掌握着自己的生活,放开手努力一搏什么的也不太可能。但首先你得弄清楚你的筹码是什么。

你现在有什么?

你想要什么?

你能放弃什么?

你能让别人快乐吗?

你能面对失败吗?

你能勇敢面对自己吗?

你能在抱怨前思考反思吗?

你能控制自己的生活节奏吗?

你能过自己想要的生活吗?

我们每个人的内心中都有一些根深蒂固的思维模式,对于生活、幸福、成功,我们往往纠结于世人的看法。我们被这些固定的思维方式操控着、驾驭着。渐渐地你被束缚、被剥夺,碌碌无为却心安理得。当思想和行为受到限制的时候,我们不妨抛弃那些原有的模式,变换角度,来一次智者见智,仁者见仁的游戏。

有时候我会希望自己在另外一个地方,幻想在那里有我所追求的公平。但这一切还未真正到达时,你会发现,原来你依然在面对一个不公平的世界。一旦你进入了等死模式,最好的方式就是动起来。穿越过去。成长为你所期待的样子。

打破僵局,拆墙很重要,建墙更重要。

上一篇:内蒙古隔音工程施工 隔音材料低频降噪下一篇:大学检讨书1000字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