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第七册信息教案

2024-07-29

六年级第七册信息教案(精选5篇)

六年级第七册信息教案 篇1

小学信息技术六年级上(第7册)教学设计

第一课电子期刊初规划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电子期刊的组成结构和作用。

2.能灵活应用艺术字,文本框和背景图片的插入,并且对其进行设置。

(二)情感态度与世界观:

体验使用PPT创作作品的喜悦与成就感,学习信息技术的乐趣。教学重难点:

1.认识PowerPoint软件,创建和保存PPT文件。2.背景图片,艺术字和文本框的应用。3.PowerPoint软件与其他软件的区别。4.学生对电子期刊相关知识的认识。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1.课件导入,教育引导

师:展示纸质期刊《少年博览》,大家一起说说:期刊有哪些部分组成? 学生回答,教师归纳:封面,目录,正文和封底(如教材P3)师:电子期刊比纸质期刊有哪些有点,大家一起想想。学生回答,教师归纳:

(1)多媒体表现形式,使内容更加生动;

(2)通过网络传播,发行量巨大,让更多的人知道;(3)互动性强,可以第一时间内知道读者的反馈;

(4)运营成本低,节省了印刷成本,发行投递的成本,时间的成本; 通过展示电子期刊并回顾思考电子期刊相对于纸质期刊的优势,唤起学生探究的意愿,激发学生创作的欲望。2.规划设计期刊封面

(1)展示电子期刊的封面,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分析封面的版面组成,并思考各部分所应用的技术。

学生认真观察期刊封面并回答。

教师归纳:期刊封面由刊名,卷期,封面标题和图片组成。

所用到的技术:背景图片的插入,艺术字的标题以及文本框的使用。

通过交流讨论思考各部分制作的技术,讨论各技术的操作方法,提高交流合作能力。

(2)任务:学生动手制作封面

首先打开PowerPoint,选择幻灯片版式。再动手制作封面。(3)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师:现在同学们已经能自己制作简单的封面了,现在我们来完成书上P6中的第二题制作封底幻灯片。3.展示作品并评价

教师任选一个作品,师生共同评价。4.总结:

(1)总结梳理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选择幻灯片版式; 背景图片的填充效果;

艺术字标题的插入以及文本框的使用。(2)表扬积极参与的同学。教学反思

同学们已经能熟练掌握艺术字的插入,但对于图片的插入和文本框的使用还有待提高。

第二课目录制作要先行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掌握制作目录幻灯片的方法。(2)掌握添加幻灯片背景的方法。(3)掌握对幻灯片上不同内容进行修饰的方法。2.过程与方法

(1)进一步体会规划设计的重要性。

(2)通过对幻灯片的分析,体验解决问题时进行问题分析,并选择最佳方案的过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提高学生的规划意识。(2)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教学重点:

(1)将规划的内容转换为实际作品。

(2)幻灯片上各元素的制作及修饰方法,尤其是自选图形的添加。教学难点

将规划的内容转为实际作品。教学过程: 1.导入

(1)让学生拿起课本,与学生讨论我们已经规划好这本书的内容了,也制作了书的封面和封底,下一步我们应该做什么呢? 学生回答制作目录。(2)分析目录的重要性

师:书籍、杂志都有目录,那我们的电子期刊也有目录吗?为什么? 生:当然有目录。

因为目录可以使读者快速了解作品,阅读起来更方便。(3)新课导入

刚刚我们说了电子期刊需要目录,那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制作我们所需要的电子期刊目录吧!

板书:目录制作要先行 2.探究新知:(1)添加背景

教师:上节课我们制作封面时已经学过了背景图片的添加,现在请一位同学上来演示。学生演示。(2)添加栏目名称

教师:文字可以用文本框和自选图形的方式来添加。

我们已经学过文本框添加文字,这节课我们看看用自选图形如何添加文字。①教师演示自选图形的插入以及文字的添加。②学生实践操作。

教师:目录文字需要多个相同的自选图形,我们使用复制粘贴就可以完成。学生实践操作。3.拓展延伸

(1)背景幻灯片的装饰。

(2)自选图形的快速对齐、调整叠放次序等操作。4.作品展示

(1)教师全屏广播个别学生作品。(2)引导学生对作品进行自评、互评。5.小结新知

(1)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点进行小结。(2)总结今天的收获。教学反思

部分同学把背景图片的填充和图片的插入弄混淆,需要多加练习。

第三课影音素材添精彩 教材分析

本课是第一单元第3课,主要内容为:使用插入“幻灯片副本”的方法复制幻灯片,在幻灯片中插入视频和声音。这一技能目标学生非常感兴趣,因为制作多媒体作品时,除了使用静态文字、图片,还可以使用音频和视频等多媒体素材,使作品有声有色,学生会很有成就感。在本课的教学中可以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心,使学生体会不同类型素材在表达作品时各自的优势,从而进一步提升作品的表达效果。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学会使用插入“幻灯片副本”的方法来复制幻灯片。(2)掌握在幻灯片中插入视频、插入声音的方法。(3)理解演示文稿和素材文件之间的关系。2.过程与方法

运用学习迁移,学会插入视频和声音文件,并体会在演示文稿中插入的图片与音频、视频的不同,图片是保存到演示文稿中,而音频和视频只是在演示文稿中保存了存有这些素材的文件链接。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插入视频和声音,体会电子期刊的神奇魅力,激发学生探索信息技术奥秘的兴趣。

(2)培养学生审美情趣,为增强作品的表现力而选择不同类型的素材进行表达,发挥各自的优势。

课时:1课时 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

(1)快速制作幻灯片的方法(2)在幻灯片中插入视频和声音 2.教学难点

演示文稿中各种素材的保存要求不一样,为了有序地管理,插入的声音和视频文件最好和演示文稿保存在同一个文件夹中。

教学过程

1.对比欣赏,激趣导入

(1)对比欣赏传统杂志和电子杂志各自的特点 展示两种杂志

教师:“电子杂志和传统杂志相比,最大的优势是什么?” 除了使用静态的文字和图片外,还有视频和声音。为了使我们制作的电子期刊有声有色,更加精彩,我们可以通过添加声音和视频来丰富多媒体作品。

(2)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学习《3.影音素材添精彩》。” 2.自主探究,学习新知

(一)快速制作幻灯片

1.教师引导:“幻灯片只有封面和目录两张,如何快速插入一张与目录页相似的幻灯片来播放我们的视频呢?”

2.学生上台示范插入新幻灯片或复制方法,发现了什么问题呢? 教师演示插入幻灯片副本的方法 3.布置任务:快速插入四张幻灯片

小结:可以用插入幻灯片副本的方式快速制作后面的幻灯片

(二)插入影片

1.旧知迁移:“还记得图片如何插入的吗?” 2.教师演示插入视频的位置

3.布置任务:插入视频文件,并调整到合适的大小 4.作品展示:

教师提问:“为什么有的同学的作品,放映时必须单击才出现视频的内容呢?” 5.布置小组分工探究任务:插入视频,体会“在单击时播放”与“自动播放”的区别。巡视指导,发现问题

反馈:小组汇报,在单击时播放与自动播放的区别

(三)插入声音

1.教师:“如果想在电子期刊的第一页加上优美的背景音乐,应该如何设置呢?”

2.布置自主探究任务:插入合适的声音文件,选择合适的播放方式 反馈:学生成果展示。教师:“你为什么选择自动播放音乐?” 3.小结,可拖动声音图标位置,声音图标双击后预览声音。

(四)拓展提高

1.展示“班级精彩瞬间展.ppt”文件,教师:“你觉得班级里有哪些精彩的活动你最喜欢?你想展示班级的哪一方面?如何展示?”小组竞赛:教师:“请你用今天所学的知识展现咱们班最精彩的一面!”(准备“我们班的运动会”、“我们愉快春游”、“班级六一儿童节表演”的视频短片与音乐素材文件夹)

2.学生自由创作、练习。插入符合主题的视频与音乐。

3.反馈:教师:“你想展示班级哪些活动?你为什么插入这段视频与音乐?”

4.学生提交作品文件,展示学生作品并提问:”为什么有的同学提交的文件里面的视频与声音文件在教师机播放不出来呢?”

小结:幻灯片里插入的视频与声音文件一定放在一起,如果没有拷贝视频音乐文件,幻灯片就不能播放。

(五)教学评价与总结 1.组织:学生自评、互评。

2.展示:本节课的优秀学习小组(任务完成度)3.表扬:最有合作精神、有团队意识的学习小组 4.回顾本课所学知识。

第四课期刊内容巧链接

一、教材分析:

交互性是多媒体作品的重要特征之一,本课通过设置超链接,提升作品的可读性,增强作品的技术性,是学生从已有对超链接的感性认识过渡到对本质的,深化学生的认知能力。同时,通过对超链接的制作,进一步梳理形成对作品结构的整体认识。

二、学情分析:

本课面向的是六年级的学生,在前面的学习中,学生对幻灯片已有接触,并且对部分知识以及掌握。由于学生间存在差异性,可能有的同学知道“超链接”,但是对于为什么设置超链接以及怎样正确设置超链接并没有具体的认识和理解。因此,教师要因材施教,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来维持对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教学目标:

1、知识性目标(1)理解超链接的概念和作用;(2)学会规划幻灯片之间的关系;(3)掌握设置超链接的方法。

2、技能性目标

(1)通过对比操作,体验超链接的作用;(2)通过绘制草图,规划幻灯片之间的关系;

(3)在演示文稿的正确位置插入超级链接的过程中,熟练掌握超链接的设置方法。

3、情感性目标

(1)通过绘制草图,规划幻灯片的关系,提高学生的规划和创新意识。(2)在学生超链接的过程的同时,认识到幻灯片的灵活性和交互性,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和信息意识。

(3)通过作品的制作,学生活动成功的体验。

四、教学重点:

1、学会分析幻灯片之间的关系。

2、熟练掌握插入超链接的方法。

五、教学难点:

1、理解超链接的内涵。

2、为作品设置清晰的超链接。

六、教学策略:

在网络教室中利用机房的硬件设备和网络电子教室软件授课,教师通过兴趣导入、返利演示、任务驱动、活动探究等方法,引导学生看演示、听讲解、勤思考、多练习和加强交流,进而完成教学目标。

七、教学准备:

1、网络电子教室;

2、将所需素材发送至学生机中。

八、课时安排:一课时。

九、教学过程:

一、示例引入、激发兴趣

1、出示演示文稿“我们的眼睛.ppt”,让学生用最快的方法在放映状态下找到“眼睛的朋友”相关知识

2、等学生方法用尽,教师演示使用超链接快速到达目的地,询问哪一种方法最快。

3、教师:“其实老师是使用了超链接。”揭示课题: 板书:期刊内容巧链接

【设计意图】:通过对比操作,让学生体验到超链接的便捷、灵活,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

二、教学新课

(一)、分析链接、渗透规划意识

1、讲解超链接的作用和特点

作用:灵活跳转到相应的位置,具有较强的交互性。特点:鼠标移动到超链接上会变成“手”的形状。

2、教师:“同学们在哪见过超链接?”(网站)

教师:“超链接都是位于哪些素材上?”(文字、图片、自选图形、艺术字等)【设计意图】:通过实际,让学生对超链接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

3、教师提问:“在你使用超链接时,是不是已经明确了目的?”

4、教师谈话:“在演示文稿中设置幻灯片超链接前也要明确目的,了解相关素材连接到具体幻灯片的位置”

【出示任务一】:

请同学们根据演示文稿在纸上绘出草图,表明幻灯片之间的链接关系。

5、演示同学的草图并分析。

6、出示正确草图。

【设计意图】:通过分析演示文稿,绘制幻灯片连接关系渗透给学生的规划意识。

(二)、设置目录超链接

1、教师讲解、演示设置“眼睛的工作”栏目到第三张幻灯片的方法。【出示任务二】:

让学生完成剩下的3个超链接。

2、巡视指导,发现问题。

3、反馈问题,重点强调。

(三)、设置返回链接

1、教师谈话:“超链接有去有回更为方便。” 【出示任务三】: 设置返回超链接 【任务提示】:

(1)、在相应幻灯片右下角插入“小脚丫.gif”图片。(2)、在图片上设置返回到目录幻灯片的超链接。(3)、查找书本,思考有没有更为快速的方法。

2、找到最快完成的学生来演示操作

3、总结2种方法。

4、演示讲解第二种方法。

【设计意图】:教师演示与学生自主探究相结合,帮助学生利用已有经验尽快完成知识的迁移,同时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四)、深入探究、提高技能

1、教师谈话:“我们已经学会了给图片、文字插入超链接,下面我们进行小组合作,看看哪组同学可以既快又准地给演示文稿添加动作按钮超链接。”

【出示任务四】: 设置动作按钮超链接。【任务提示】:

设置跳转至封底的动作按钮 总结点评分析。

【设计意图】:教师演示与学生自主探究相结合,帮助学生利用已有经验尽快完成知识的迁移,同时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三、巩固练习

学有余力的同学参照课后练习“舞动的精灵.ppt”,制作对应的超链接。

四、展示及完善作品

1、展示学生的作品;

2、组织学生点评;

3、教师给予评价;

4、指导学生进一步完善作品。

【设计意图】:多元评价可以使更多的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既增进学生之间的互相交流,又发挥了学生互补的作用,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学生在团结、和谐的氛围中得到发展和提高。

五、教学评价与总结

1、请学生说一说通过本课的学习学到了什么?

2、结合课件梳理本课的重点和难点。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之间表达信息、交流信息和归纳总结的意识,通过总结可以快速有效的巩固课堂所学的知识。

十、板书设计: 第四课期刊内容巧链接

十一、教学反思

1、情境导入的设计,从学生学习、生活中选取实例,给学生亲切感,让学生能够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体验到超链接的好处,对于“为什么使用超链接”有了更深的理解和认识。这将有利于学生综合创作的能力的提高。

2、学生通过先规划、再操作、最后体验的方法,学习超链接的设置,既培养了学生分析能力和规划意识,又使学生体验到从设计到实施最后调试作品的整个制作流程。让学生在学习技术的同时,较深刻的感受与体会结构处理的意义。

3、从实际效果来看,本课结构严谨,教学目标落实到位,重难点处理得当,实施过程流程。设置超链接的操作并不难,难的是对幻灯片之间的链接关系清晰明了。在以往的超链接的教学中,学生对于“如何插入超链接”掌握的较快,但在随后的创作中常出现链接失败及链接混乱的现象,深究其具体原因就在于学生只关注从第几页到第几页的单向链接,缺少对幻灯片内部链接的整体把握和设计。因此,在本课我采用先绘制链接草图再设置超链接的方法,强调了链接草图的作用,从而为突破难点做好铺垫。

第五课动画效果轻松设

一、设计思想

课程标准不仅要求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还要求学生能够通过与他人合作的方式学习和使用信息技术。因此,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基础操作,重视综合创作的同时进行分组活动式教学。

二、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第7册教材的第1单元使用ppt制作电子期刊的最后一课。在前面的学习中,学生已经基本掌握了制作静态演示文稿的操作,如在幻灯片中插入文字,插入艺术字、剪贴画、图片,对整个幻灯片进行浏览与放映等,为本课的学习打下了基础。而自定义动画制作及播放的学习,可以使静态的演示作品变为动态的演示作品,既可激发学生的学习的兴趣,又可提高他们的操作水平,为学生进行作品的创新提供比较完整的知识基础,为学生提供一个更广阔的创作空间。

三、学情分析

我校学生以前信息课没有专业信息技术老师授课,信息技术素养相比要差一些,但学习积极性较高,课堂纪律较好。因此授课过程中,在示范时要注意一些细节的提示、示范节奏要慢一些;在学生练习时,要加强巡视辅导;多请学生示范操作以强化学生记忆各种工具的使用方法。

四、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巩固幻灯片中插入文字,插入艺术字、剪贴画、图片,对整个幻灯片进行浏览与放映等内容。

(2)掌握幻灯片中自定义动画制作及播放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自我探索、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团体协作的能力。(2)通过创作,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及创新思维。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通过具体创作,让学生自我展示、自我激励、体验成功,在不断尝试中激发兴趣。

(2)通过创作,培养学生良好的用眼卫生习惯。

五、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设置自定义动画及调整动画的属性。(2)合理地设置动画对象的顺序。教学难点:

(1)设置路径动画。

(2)修改动画的播放顺序等属性。

六、教学策略与手段

以动画导入,激发学生求知欲;以“任务驱动”法和发现教学法,引导学生在由易到难完成一个个任务时尽快掌握基本操作;利用网络教室的多媒体电子教室系统进行直观教学,让学生在生动、直观的环境中学习新知识。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在明确目标任务的前提下,发现方法、解决问题,让学生的学习在教师的指导下带着一个个任务通过课堂讨论、小组合作、实际操作等方式逐步完成的,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知识的传递、迁移和融合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实现。

七、课前准备

1.资料准备教师在上课前,将上节课制作的电子期刊《我们的眼睛》半成品等相关素材发送到学生电脑。

2.教师的教学准备教师上课前准备一个或多个已设置好动画的演示文档。3.教学环境的设计与布置多媒体计算机教室,具备电子教室演示环境,可以传播学生机屏幕。学生机及教师机具有课程所需的PowerPoint软件,学生机要求配耳机。

第六课电脑设备我会连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常见电脑外部设备。

2、了解各种常见电脑外部设备的功能。

3、连接常见外部设备。【过程与方法】

1、通过浏览硬件图片或实物观察,认识电脑外部设备。

2、通过观看演示和亲手实践,学会连接外部设备的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在连接硬件设备过程中,培养学生勤于实践的精神。

2、通过浏览硬件图片和观察硬件实物,激发学生学习硬件知识的兴趣。教学重点:

1、认识电脑设备的外观。

2、了解常见外部设备的功能。

3、连接常见外部设备。教学难点:

1、各种外部设备功能的了解。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师:电脑的各个部件只有连接正确,它才能正常工作。连接时,首先要认清硬件设备及其接口,然后将硬件的接头插入主机对应的接口。

2、揭题并板书课题:电脑设备我会连。

二、新课学习【一】了解硬件设备

1、教师课件出示:电脑硬件设备图片,学生指认。

2、教师实物展示电脑硬件,请学生指认自己了解的部件名称。

3、学生完成教材中的连线题(显示器、键盘、鼠标、主机、音箱)。

4、教师再次课件出示:电脑常用外部设备图片,学生指认。

5、学生完成教材中的连线题(打印机、扫描仪、U盘、数码相机)。【二】了解硬件功能

1、提示学生阅读“知识库”中硬件知识介绍,并结合下发到学生机的硬件图片,了解硬件及常用外部设备的功能与作用。

2、交流讨论自学成果,请部分学生结合自身知识,汇报交流自学成果。

3、将了解到的硬件功能填写在教材相应的表格中。【三】连接硬件设备

1、教师课件出示:主机后面板和前面板的接口,并讲解常用连接设备。

2、教师实物演示:鼠标的连接。

3、请学生上台操作。

4、教师重点提示:注意接口的颜色和插头方向,颜色相同、插入方向正确,即可顺利连接。

三、动手实践

1、机房所有电脑断电。

2、教师布布置任务:(1)先拆下自己电脑(学生机)的显示器、鼠标、键盘的连接线。(2)再重新连接。

3、教师巡视指导,提醒学生注意正确的连接方法。遇到不清楚的地方,可请身边的同学帮助,参照课本提示,请求老师帮助。

四、课堂小结

1、对本课的学习内容进行回顾和总结。

五、课后作业

1、家中有电脑的同学,观察音箱和话筒接头。

2、在家长指导下(必须),尝试连接音箱、话筒、U盘、数码相机的连接。

第七课硬件组成更明了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主机箱内的硬件。

2、了解主机箱内主要部件的功能。

3、了解电脑的基本工作流程。

4、了解电脑系统的组成。【过程与方法】

1、通过浏览硬件图片或实物观察,主识电脑主机箱内部的硬件。

2、学会对电脑硬件进行分类。【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实物观察,消除对电脑硬件的神秘感。教学重点:

1、主机箱内硬件的外观认识和功能了解。

2、电脑硬件的分类。教学难点:

1、电脑硬件的分类方法。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师:主机是电脑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同学们了解电脑的主机吗?主机箱内都藏着哪些宝贝呢?

2、学生尝试回答。

3、揭题并板书课题:硬件组成。

二、新课学习【一】认识主机部件

1、教师打开演示用主机的机箱侧面板,提示学生观察主机内部结构,请学生指认自己了解的部件名称。

2、教师分别将主机内主要部件拆下,向学生现场展示。

3、学生完成教材中的连线题。【二】了解硬件作用

1、提示学生阅读“知识库”中硬件知识介绍,并结合下发到学生机的硬件图片,了解主机部件的功能与作用。

2、交流讨论自学成果,请部分学生结合自身知识,汇报交流自学成果。

3、将了解到的硬件功能填写在教材相应的表格中。【三】了解硬件分类

1、教师举例说明电脑处理信息的基本过程:输入、处理/存储、输出。

2、提问:在电脑工作的各个环节,分别会用到哪些设备。

3、学生尝试回答。

4、教师小结:根据电脑硬件在电脑工作过程中的作用,将电脑硬件分为中央处理器、输入设备、输出设备、存储设备等类别。

5、学生填写教材中相应的表格,并回答填写结果。【四】了解系统组成

1、教师启发:仅有硬件的电脑能正常工作吗?

2、学生阅读教材中“电脑系统组成示意图”。

3、教师强调软件的重要性,指出完整的电脑是由软件和硬件组成的。

三、复习巩固

1、教材中“做一做:建立分类文件夹,整理收集到的硬件图片。

四、课堂小结

1、对本课的学习内容进行回顾和总结。

五、课后作业

1、上模拟组装网站,尝试“组装“一台自己的电脑。

2、在家长指导下,尝试打开家中电脑主机箱,进一步熟悉主机部件。

第八课智能手机小电脑 教学目标: 【知识和技能】

1、让学生了解智能手机是能够安装应用程序的手机,知道常见的智能手机系统,能说出安卓系统的名字。

2、让学生知道智能手机相比普通手机具有更丰富的功能,能更加快捷、方便地获取信息。

3、让部分学生学会如何下载和安装安卓系统中的应用程序。【过程与方法】

1、让学生利用使用手机、电脑的经验,学习使用智能手机。【情感目标】

1、让学生能从智能手机的功用中感受到它正在改变我们未来的生活,体会信息技术的力量。

2、让学生能采用正确的态度使用和看待智能手机。教学重点:

1、让学生了解智能手机是能够安装应用程序的手机,知道常见的智能手机系统,能说出安卓系统的名字。

2、让学生知道智能手机相比普通手机具有更丰富的功能,能更加快捷、方便地获取信息。教学难点:

1、让部分学生学会如何下载和安装安卓系统中的应用程序。

2、让学生能从智能手机的功用中感受到它正在改变我们未来的生活,体会信息技术的力量。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认识智能手机——借手机

1、教师:小明去同学小方家做客,为了联系方便,借了妈妈的手机,发现和普通手机不一样,他问妈妈,这是一部什么手机?

2、教师展示智能手机,引导学生回答下面两个问题: A、智能手机和普通手机有何不同? B、智能手机为什么有丰富的功能? 教师板书文字。

3、教师:小明听妈妈把智能手机说得这么神奇,不相信,他觉得,智能手机不就能玩游戏吗,还有什么用啊?妈妈为了说服他,„„

教师通过投影仪,请一位同学上前,在教师指导下,展示通过“豌豆荚”软件搜索有关天气的软件,安装“墨迹天气”,了解天气信息。教师巡视辅导学生。

二、学习智能手机——学手机

1、教师:小明要学使用智能手机,妈妈教他智能手机的基本操作,他发现智能手机的操作其实和电脑有许多相似之处。

请学生上讲台,试用智能手机,引导学生尝试智能手机的各种操作:触击、滑动、长按及几个主要按键。

请学生分小组使用带来的手机练习。

2、请学生回答问题:

A、智能手机的操作和电脑有哪些相似之处? B、智能手机的操作和电脑有哪些不同之处? 教师总结,板书文字。

三、使用智能手机——用手机

1、教师:小明出发去小方家了,可是电话里却怎么也说不清楚地址。情急之下,他想起了智能手机中的“百度地图”,他将怎样摆脱困境呢? A、教师提供小方家的地址,请学生利用软件查询定位。

B、教师提供小明现在的位置,请学生利用软件查询前往小方家的最佳方式和路线。

四、畅想智能手机——谈手机

1、教师:小明来到同学家,和小方谈起智能手机的神奇本领,两人畅想了未来智能手机将怎样改变人们的生活。同学们,请你们想象一下,未来智能手机将怎样改变我们的生活? 教师总结,板书文字。

2、教师:可是小明回到家里,妈妈却要收回小明的智能手机,又是一番争论。教师出示问题,小学生可以用手机吗? 教师总结,下课。

第九课平板电脑多姿彩 教学目标: 【知识和技能】

1、了解平板电脑,知道平板电脑的用途。

2、掌握平板电脑的基本操作。【过程与方法】

1、利用操作计算机的经验,探索使用平板电脑的操作方法。【情感目标】

1、感受平板电脑正在改变我们现在及未来的生活,体会信息技术的力量。教学重点:

1、了解平板电脑,知道平板电脑的用途。

2、掌握平板电脑的基本操作。教学难点:

1、通过知识迁移探索平板电脑的操作方法。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了解平板

情境:周末,一个小朋友在家用平板电脑学习英语后,开始玩游戏,听音乐。问:你认识平板电脑吗?(展示实物平板电脑。)问:平板电脑和笔记本电脑在外观上有什么区别?

问:你知道平板电脑有哪些作用吗?你能上网查找出平板电脑的作用有哪些吗? 教师课件展示多组平板电脑在生产和生活各领域中的应用图片。揭示课题并板书课题:平板电脑多姿彩。出示任务:

上网查找平板电脑有哪些操作系统?

说明:安装Andriod系统的平板电脑越来越多,和大部分智能手机里的操作系统一样的。

注意巡视学生,辅导有困难的学生。

二、自主探究,研究平板 展示实物平板电脑,连接投影议。通过第三方软件实时展示平板电脑画面。带领学生一起探索平板电脑的基本操作:

1、屏幕切换。

2、查找程序。

3、打开和关闭程序。

4、在主屏幕添加图标。

学生演示的时候,通过投影展示。带领学生一起体验平板电脑中的软件。

问:通过学习和操作你觉得操作平板电脑和计算机有哪些区别?

三、合作探讨,使用平板 小组任务:

通过因特网自学后,展示一种平板电脑基本操作,比一比哪组学到的技术简单实用。

形式:小组内研究,可以通过实物展示或者网络查询方式。小组展示,点评。

四、带领学生,畅想平板 畅想:我和未来的平板电脑。教师总结。

第十课无线网络畅享用 教学目标: 【知识和技能】

1、了解常见无线网络的连接方式。

2、理解WAP、WiFi、3G、蓝牙等概念。

3、了解无线网络的工作基本原理。【过程与方法】

1、体验使用无线网络上网。

2、初步尝试使用蓝牙传输文件。【情感目标】

1、提高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

2、培养学生探索精神和合作精神。教学重点:

1、了解常见无线网络类型。

2、学会使用无线网络上网。教学难点:

1、利用蓝牙技术传输文件。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教师课件播放一段视频:人们利用无线网络上网。

2、教师问:大家猜一猜,今天要学习的内容是什么?

3、引出课题:无线网络畅享用。

二、常见无线上网方式

1、问题:想一想,刚才的视频中有几种无线上网方式?

2、引导学生自学课本:WAP上网方式、3G上网方式、WiFi上网方式、蓝牙连接方式。

3、设问:WAP上网方式、3G上网方式、WiFi上网方式、蓝牙连接方式等无线上网方式的相同点和差异性?

4、教师课件出示:(1)在野外。(2)在有无线网络的家中。(3)在公共场所。让学生分析,思考选择最恰当的无线上网方式,并说出理由。

5、教师小结。

三、WiFi无线上网

师:请学生为手中的平板电脑选出最佳的无线上网方式。(告诉学生教室里有WiFi无线网络。)

1、任务驱动:让自己手中的平板电脑能够WiFi上网。

2、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

3、巡视指导:(语音提示)先找到并打开“设置”菜单——选择“无线和网络”——“WiFi设置”——打开WiFi开关并搜索无线网络——选择无线网络并输入密码——上网浏览。

4、请学生上台演示操作。

5、教师小结。

四、蓝牙传输文件

1、问题:我想给某某同学的手机上传输一个音乐文件,最方便的方式是哪个?

2、问题:你知道蓝牙可以传输文件吗?

3、讲述:蓝牙技术概念。

4、任务驱动:让学生自学课本,利用蓝牙技术相互传送文件。

5、巡视指导。

6、请学生上台演示。

7、教师总结。

五、拓展练习,巩固新知

1、任务要求:让学生帮助老师把平板电脑中的MP3文件传输到老师的手机里。(不限定使用无线网络的方式)

2、任务要求:使用无线风络搜索有关无线上网的最新发展方向的信息。(不限定学生使用的无线上网设备)

3、教师巡视,组织管理课堂。此任务在操作过程中,教师强调:

(1)网络搜索时要注意对信息获取的选择。

(2)学生互助小组只能君子动口,不能动手来操作指导。

(3)培养团队合作意识,以小组为单位,必须一组人全体完成任务,才算完成。

4、表扬最有合作精神、有团体意识的同学。

六、评价交流

1、组织:上台展示练习成果。

2、展示:学生各自使用无线网络传输文件的方式方法,体会各种方法的操作要领和无线上网方式便捷性。

3、展示:学生搜索信息的成果,让学生畅谈介绍未来无线网络发展方向。

4、评价:有针对性地表扬不同程度的学生。

5、讲述:信息获取时要有选择,要会分析有学习价值的信息,通过关键字能准确快速搜索所需要信息。

七、教学评价与总结

1、组织学生操作,本节课知识你学会了多少,通过点击网络投票程序让学生自我评价。

2、师生互动,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第十一课飞信联系你我他 教学目标: 【知识和技能】

1、了解飞信的基本功能。

2、知道注册飞信的几种方式。【过程与方法】

1、了解用手机号和邮箱注册飞信的过程。

2、掌握使用飞信PC客户端软件添加好友。

3、会运用飞信给好友发送免费短信。【情感目标】

1、通过添加好友和发送消息、免费短信来激发学生与他人交流的欲望。

2、通过学习飞信的群组功能让学生认识到团队合作在日常生活的重要性。教学重点:

1、认识飞信的基本功能。

2、会用飞信在线进行简单的消息或短信交流。教学难点:

1、使用飞信的群组功能。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提问:在日常生活中,你采取哪些方式与他人交流?这样的方式又有哪些优点和不足呢?

2、提问:小华同学放学后要在学校的“绿色网吧”参加一个活动,要迟点回家,她有什么好方法来告诉她的父母呢?

3、总结:总结学生的回答,指出已有方法的局限性,并提问:能不能通过网络给父母发条短信呢?

4、引出课题并板书:飞信联系你我他。

二、讲授新知,尝试操作 【一】注册飞信

1、认识飞信。

用课件展示飞信的基本功能和作用,并强调它的跨平台功能。

2、注册飞信号码。

提问:就像QQ一样,要使用飞信必须先注册飞信号码。那么如何注册飞信号码呢?

3、课件介绍注册飞信号码的几种方法: A、移动手机号 B、邮箱号 C、昵称

D、非移动手机号

4、提出任务和要求

打开飞信网站,根据自己的实际和需要,参照教材提示完成飞信注册。可以自主完成,也可以两个同学合作完成。【二】添加好友

1、演示安装飞信软件。

2、认识飞信软件,打开并登录飞信软件,介绍界面。

3、找学生演示加老师为好友。

4、提出任务:添加老师和你的伙伴为好友,并回复确认。

5、老师巡视和指导学生完成添加好友。

6、总结手机端同意好友添加的过程。

7、演示介绍回复后的界面。【三】发送免费短信

1、发送免费短信。

演示给一位添加成功的学生好友发送免费短信,同时介绍发送界面的主要按钮作用。

提醒学生:没有绑定手机号的飞信只能发送3第三梯队免费短信,有条件的同学可以回家绑定手机号。

2、讲解消息与短信的区别。

消息是和QQ聊天一样,只有对方在线才能在软件端收到;而短信同时直接发到对方手机,只要手机开机都能收到。

3、给多人同时发短信。

教师演示同时给我人发短信的方法。

三、巩固练习,扩展延伸 【一】建立群组

1、提问:你们有自己的QQ群吗?飞信能不能有群呢?

2、演示创建群组,并邀请学生加入。

3、邀请学生加入。

4、简单介绍群组的作用。【二】认识其他功能 提出任务:

飞信除了我们刚才认识的功能外,还有许多功能,请同学和同伴一起探索一下它还有哪些功能。

提示学生可以与QQ、MSN等软件比较。【三】总结与评价

和学生一起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谈谈自己的收获和感觉。要点:

1、对飞信的认识。

2、注册了自己的飞信,今后你打算怎么使用它呢?

3、愿意加入自己的班级群吗? 【四】课后延伸 课件展示课后任务:

1、帮助父母注册飞信,并互相加为好友。

2、和父母、班主任等一起建立拇指群,并利用拇指群和父母说说心里话。

第十二课网络微博初体验 教学目标: 【知识和技能】

1、了解微博的含义。

2、学会注册开通微博。

3、学会微博常规操作使用。【过程与方法】

1、在注册时,能根据网页的要求输入相关的信息。

2、能利用微博与同学、老师等进行思想交流,开展合作。【情感目标】

1、引导学生积极健康、安全、负责任地使用微博。教学重点:

1、了解微博的特点。

2、利用微博发布信息。教学难点:

1、了解微博的特点。

2、能根据学习和生活的需要,使用微博进行交流和发布信息。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带领学生一起回顾博客知识。

2、打开老师的微博,体验微博。

问:通过观察体验,请同学们说说微博与过去学习使用的博客有什么不同? 问:谁来试着说说微博有哪些特点、用途?

师:微博就是每次发布不超过140个字的微型博客,用于表达自己,传播思想,吸引关注。它除了用电脑,还可以随时用手机发,简洁、快捷,与人交流得最快,是最方便的网络传播平台。

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微博的知识。揭题并板书课题:网络微博初体验。

二、自主探究,学习微博

师:怎样才能申请注册自己的微博呢?

引导学生合作自学教材,探讨怎样申请注册微博。【一】注册微博

1、请同学们结合过去学习的博客知识,自学课本,自选在腾讯微博或新浪微博上注册开通个人微博。

2、提醒学生填注册信息不应和别人的一样,注册密码不能太单一,提高信息安全性。

3、提醒学生保护好注册信息的重要性。【二】发布微博

1、注册了微博,现在我们就先来一起体验它的使用吧,以开通了微博为题,发一篇微博。引导学生发微博。

提示:技术上问题,参考教材。

观察学生进程,巡视,注重帮助困难学生。

2、展示学生成果。

3、尝试体验更多的微博操作设置。【三】收听微博

1、关注好友。

2、取消关注。

三、小组合作,体验特色 请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小组合作体验微博其他特色功能的操作使用,汇报各小组的体验结果。巡视、指导。

四、交流展示,学习成果

1、在本节课的体验过程中,你有哪些发现,取得了哪些成绩,请同学们交流分享。

2、完成教材评价表。

3、借助网络,课下体验手机发微博。

五、自我评价,课堂小结

本节课知识你学会了多少?你有哪些新收获?

六年级第七册信息教案 篇2

The Snowman

二、课型

故事课

三、教学背景分析

( 一 ) 学生分析

教学对象是六年级第一学期的学生, 他们已经有了一定的语言积累, 也有了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因此教师要擅于在学生已有能力的基础上培养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年级学生出现了两级分化的趋势。在教学中应引导和鼓励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参与课堂活动, 增强他们的课堂活动参与意识, 让每一个孩子都能体验学习的成功和快乐。

高年级学生学习策略的培养很重要。教师需引导学生发展阅读策略, 培养略读、寻读、预测等阅读策略; 增强小组合作意识, 共同完成任务, 发展学生的基本学习策略;在教学中引入评价机制, 发展学生的自我调控策略。

(二) 教材分析

本单元的题目是“Winter in Canada”, 讲授了冬天的“季节”话题。单元围绕着Jenny, Li Ming, Danny这三个小主人公冬天的衣着, 堆雪人、滑冰等活动, 最喜欢的季节等一系列有趣的生活情景展开。

本节故事课“The Snowman”是单元内容的拓展和延伸。学生在阅读故事的过程中巩固了本单元所学的语言知识, 提高了阅读技能, 更重要的是学生在运用英语语言读懂故事、感受冬天乐趣的过程中体会到语言学习的乐趣, 增强自信心和成就感。

四、教学目标分析

(一) 知识与技能目标

1. 学生能理解故事。

2. 学生能朗读故事, 做到语音准确, 语气达意。

3. 学生能借助实物教具、板书等, 表演故事。

4. 学生能尝试改写故事结尾。

(二) 学习策略目标

1. 引导学生发展阅读策略, 培养略读、寻读、预测等阅读策略。

2. 增强小组合作意识, 共同完成任务, 发展学生的基本学习策略。

3. 在教学中引入评价机制, 发展学生的自我调控策略。

(三) 情感态度目标

在讨论理解故事的过程中增强孩子们对大自然——冬天季节的热爱。

五、教学重难点分析

(一) 教学重点

学生能运用多种阅读策略理解故事内容, 并能用正确的语音、语调朗读故事。

(二) 教学难点

学生能借助实物教具、板书等帮助表演故事。

六、教学准备

(一) 教师课前准备

1. PPT课件。

2. “Frosty the Snowman”故事的动画片。

3. “I’m a little snowman.”歌曲flash。

4. 为每两位学生准备一双纸质滑冰鞋 (打印出来) 。

(二) 学生课前准备 (预习作业)

1. 每两位学生根据右图提示自制一个活动帽子的纸质雪人。

2. 能向同学用英语介绍自己制作的雪人。

七、教学过程设计

(一) Warm-up (6 minutes)

1. 师生问候, 开始上课。

2. 唱一首关于雪人的歌曲“little snowman”。教师播放歌曲flash动画, 学生边做动作边唱歌曲。

歌词如下:

I’m a little snowman round and fat.

Here are my mittens. Here is my hat.

And a little scarf and a carrot nose.

You stand so tall and when the cold windblows.

歌曲fl ash链接http://www.520wawa.com/class/201005/ info_18631.htm

【设计意图】

歌曲导入, 激发兴趣, 使学生在愉快的歌曲欣赏和演唱中迅速把注意力转移到课堂上。歌曲内容还为故事的讲授搭建了桥梁。

3. 课前预习作业展示, 复习词汇及句型winterclothes, I have a carrot for its nose . I think it’swonderful. 等。

学生两人一组拿着课前做好的纸质雪人在讲台前介绍。其他同学评价。

例:S1&S2: This is our snowman. We have acarrot for its nose. We have buttons for its eyesand mouth. We have sticks for its arms. I thinkit’s wonderful. I think it’s beautiful and cold.

老师问学生:What can your snowman do? Canit talk (jump, skate) ? 学生生成答案, 教师评价。

【设计意图】

学生课前预习活动的展示, 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从一开课就引导学生建立了学习的主体地位, 帮助学生建构他们个性化的故事背景图式。读后活动中学生要用自制雪人手偶表演故事, 因此这个活动还为故事表演做好了准备。

(二) Presentation

1. Pre-reading (2 minutes)

教师出示故事中的第一幅图picture 1 ( 如图所示 ) , 引导学生自己提出问题, 教师板书学生的问题。

T: What do you want to know about the picture?

学生答案可能为S1: What’s the boy’s name?What’s for the snowman’s nose (eyes/arm) ? Whatcan the snowman do? 如果学生的问题不全, 教师补充。学生对所提问题进行预测回答。学生互评。

【设计意图】

引导学生根据故事图片展开想象, 提出问题, 培养了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的预测的阅读策略, 为阅读故事做好铺垫。

2. While-reading (21 minutes)

(1) 学习故事中图1和图2内容 (7 minutes)

①观看故事视频, 检验预测。

教师播放图1和图2部分flash视频。学生带着对图片提出的问题观看故事视频, 观看后回答问题, 检验预测并修正预测。

S1: The boy’s name is John.

S2: The snowman’s nose is a carrot. It’s armsare sticks.

S3:The snowman can talk.

②深入阅读, 发展阅读策略。

教师进一步提问, 引导学生仔细阅读pic1&pic2内容, 找出John做了什么使snowman开口说话, 发展学生的寻读策略。

学生默读pic1&pic2内容, 回答问题。

S1: John put his hat on the snowman. Thenthe snowman could talk.

③利用snowman手偶, 角色表演图1和图2部分。

a. 教师用多媒体中的小仙女为学生制作的雪人帽子赋予魔力 (如图加音效) 。

b. 学生使用手中的雪人手偶和神奇的帽子两人一组练习表演pic1&pic2中的故事内容。然后在讲台前进行小组展示, 其它学生对小组展示进行评价。

【设计意图】

神奇的雪人帽子给学生插上了想象的翅膀, 小仙女的魔法力量增加了趣味性, 使学生享受阅读和表演的乐趣, 从而能够全身心投入到活动中。这种兴趣的力量降低了角色表演的难度, 成为学生挑战自我的内驱力。

(2) 学习故事中图3和图4内容 (7 minutes)

①自然过渡, 预测, 为继续阅读铺垫。

小组表演完后, 表演内容的最后一句话是雪人说“What a cold, snowy day! Wonderful! What doyou want to do?”教师接着这句话追问, 过渡到图3图4故事的学习。T: What did the snowman wantto do? Could the snowman do it? 学生就这个问题进行预测。

②快速阅读, 发展略读策略。

学生阅读pic3&pic4故事内容, 迅速找出 (1) 中老师提出问题的答案。

S1: The snowman wants to skate. S2: Yes, he could.

③观看故事视频, 模仿跟读。

教师播放图3和图4部分flash视频。学生跟读故事视频。观看后回答问题。

T: What did John do for the snowman?

S1: John put his skates under the snowman.

④直观教具, 助推表演。

教师发给学生纸质溜冰鞋。学生两人一组利用snowman手偶和溜冰鞋练习表演, 图3和图4部分。小组展示表演。

【设计意图】

培养学生的略读策略, 引导学生主动阅读。根据小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的特点, 应设计学生体验, 实践、参与、探究与合作的活动, 使学生理解和学习语言。因此snowman手偶和溜冰鞋卡片等直观教具, 给学生的思维搭建了脚手架, 有助于学生复述和表演故事。

(3) 学习故事中图5和图6内容 (7 minutes)

①自然过渡, 寻读, 表演

图4中雪人说“Can we skate always?”教师追问过渡到图5图6故事的学习。问学生“Can theyskate always? Why?”学生推 测答案。教 师问T:Then what did John do for the snowman? 学生推测答案。

②学生阅读图5、图6

学生快速阅读, 找到 (1) 中问题答案。

S1: Spring is coming. It’s too warm. There israin, there is wind, but there is no snow and ice, andno snowmen.

S2: John put the snowman into the refrigerator.

③观看视频, 跟读

④两人一组, 角色扮演

【设计意图】

教学设计注重在阅读过程中对学生寻读技能的培养, 形成学生有效的学习策略, 发展自主学习能力。

3. Post-reading (10 minutes)

(1) 练习、巩固所学故事内容

学生完整地观看故事视频。学生有感情地跟读故事。然后分6人一组, 进行角色朗读故事。

(2) 角色朗读或复述故事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示成果。通过评价手段鼓励学生进行活动。学生可以根据自身水平选择活动展示形式。角色朗读奖励两颗星 (2分) 。复述故事奖励四颗星 (4分) 。

【设计意图】

孩子们乐于模仿故事中角色的语气。帽子的实物在扮演中增添了趣味性和生动性。表演的过程使学生更深入地理解故事, 在故事生动的情境中自然地生成英语语言输出。活动分为角色朗读和复述两个展示形式, 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所发展。

(3) 改写故事结尾

①观看“The snowman (1982) ”故事视频片段, 视频网址如下:

http://v.youku.com/v_show/id_XNjk5NTc1Nz Y=.htm截取雪人变活和融化消失片段。

②学生根据所看视频片段或自己的想象改写故事结尾。

【设计意图】

在读完故事后, 发挥学生想象力, 以视频“Thesnowman (1982) ”故事的结尾启发学生思维, 从而对故事的学习有所拓展和延伸。学生尝试写故事结尾也把读、写技能有机结合。阅读是输入, 写作是输出, 两者相辅相成, 相互促进。

(三) Class closing (1 minute)

教师引导学生探讨故事的寓意。教师布置作业:

1. 有感情的朗读故事或复述故事。

2. 完成改写故事结尾的任务。

六年级第七册信息教案 篇3

1、了解心脏在人体的位置,重要性。

2、懂得心脏的作用,知道心脏的构成及工作过程。教学重点:心脏在人体中的重要性。教学难点:如何保护心脏 教学用具:纸、画笔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1、导语、切入:

人体中有哪些重要的器官?(内脏)

2、看挂图:让学生上来指出心脏在人体的什么部位。

3、让学生读全文

提问:心脏有哪几部分组成?它有什么功能?如何保护心脏? 交流汇报:

(1)看图,说说图上心脏是有什么构成的。(2)小组讨论:你知道心脏是怎样工作的吗?

4、学生自由演示心脏工作示意图。

5、模拟医生:同座的互相测定心脏起跳的次数。

6、全班交流,得出心脏大概跳动的频率(每分钟)

7、作个小画家

请你根据文章的描述,小组合作画一张心脏的结构图。板书设计:

1、心脏

位置、结构、重要性 保护心脏 常见的心脏病

2、血液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有关血液的知识(血液的组成及各自的作用,血液的类型等内容)。

2、知道如何保持血液健康。

教学重点:血液里各种成分的功能,如何保持血液健康。教学难点:血液里各种成分的功能。教具准备:人体血液的构造图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二、学习课文

1、小组合作学习交流讨论:

(1)学习血液是有什么组成的?有什么功能?(2)血液的类型有哪几种?(3)如何保持血液的健康?

2、汇报小组学习成果。

教师根据汇报情况,酌情讲解。

3、补充讲解。(血液循环系统的构造及功能。)(1)血液循环系统是由血液、心脏和血管组成。

a、血液:血液是红色的、不透明的、粘稠的液体。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b、心脏:心脏位于胸腔正中偏左,大小与本人的拳头相似。

c、血管:分为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三种。动脉是将心脏压出的血液输送的身体各部组织的血管。静脉是将身体各部组织的血液送回到心脏的血管。毛细血管是气体和物质交换的场所。

(2)血液是怎样循环的呢?动脉的血液由左心室射入动脉,经主动脉物将其分支流向全身各组织中的毛细血管,将营养物质和氧气经毛细血管送入组织细胞内,并带走组织细胞代谢所产生的废物和二氧化碳。

三、课堂总结。

板书设计:

2、血液 组成: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血浆 血型:A型、B型、AB型、O型 教学反思: 3 情绪与健康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知道健康的含义。

2、使学生了解情绪对健康的影响。

3、学会控制自己,保持良好的情绪。

教学重点:学会在任何情况下都尽可能的控制自己,保持良好的情绪。教学用具:课件。

课前准备:记录自己最愉快和最不愉快的事有哪些。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不同情绪的对比。

1、表演: 喜——怒—— 哀——惧——

2、解释情绪: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会遇到许许多多的事情,当我们得到别人的赞美时,便有高兴、快乐的反应;当我们遇到不如意的事情,会产生难过、伤心、生气的反应,这些喜、怒、哀、惧(课件)的心理感受就是人的情绪,简单说情绪是一种心理感受和体验。

3、揭示课题:这节课老师和同学们围绕“情绪与健康”的话题来谈一谈。(板书课题)

二、情绪与健康的关系。(教师补充资料介绍)

1、情绪影响身体健康

2、对于人,情绪对健康也有很大的影响。

3、情绪影响学习和工作

三、交流调节情绪的方法

生活中我们不可能时时顺心,事事如意,同学们有什么好的方法来调节情绪呢?

(课件显示:调节情绪的方法)

1、记下让你感激的事儿

2、听音乐

3、积极参加体育运动

4、开怀一笑保持幽默感。多听一些有益的笑话,看看搞笑的喜剧片经常保持微笑

5、与他人分享你的故事学会和别人一块分享喜悦

6、乐于助人,学会和各种人愉快的相处

7、学会宽恕他人,有几个知心朋友

8、忘却不愉快的经历和事情。培养广泛兴趣,既充实生活,保持心情愉快,也可以作为化解紧张情绪的手段。

四、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1、这节课老师和同学们主要围绕着“情绪与健康”这个话题展开了充分的讨论,通过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生„„)

2、一个健康的人,到底应该是怎样的呢?(自学课文第一自然段)

六、小结:

同学们在人生旅途中,有光明也有黑暗,有成功的喜悦,也有失败的烦恼,谁能把自己的情绪“握在手中”谁就会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谁就会与成功“握手成交”。让我们一起唱一唱《健康歌》,(起立)伴随着优美的歌声,老师也衷心的希望同学们学会调节情绪,驾驭情绪,成为情绪的主人吧,这样我们个个会成为快乐的小天使。板书设计: 情绪与健康

保持良好稳定的情绪→身体、心理健康 教学反思:

4、学会克制自己 教学目的:

1、学会克制自己的重要性。

2、知道怎样克制自己。

3、通过学习,用学到的知识约束自己。教学重难点:

通过学习,知道怎样克制自己,用学到的知识约束自己。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二、认识克制自己的重要性

1、讨论:

如果遇到不满或与他人发生矛盾时,你是怎样做的?这样做好不好?

2、小结克制自己的重要性。

三、怎样克制自己

1、阅读课文,找找专家给我们提出的建议。(1)深呼吸。(2)合理宣泄。

(3)遇到不良诱惑时,通过控制时间和空间来约束自己。

2、举例子。

3、小结

四、巩固

1、今后我们应该怎么做?

2、总结。教学反思:

5、缺铁性贫血 教学目标:

1、什么是缺铁性贫血?

2、认识缺铁性贫血有哪些危害?

3、如何预防缺铁性贫血 教学重难点:

预防缺铁性贫血的最好方法是合理营养,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科学、合理搭配。纠正偏食、挑食的不良习惯,及早发现缺铁性贫血的症状。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二、缺铁性贫血有哪些危害

1、体力劳动能力减低。

2、影响认知能力。

3、引发免疫力下降。

二、缺铁性贫血发病的原因以及有哪些症状?

1、阅读课文找答案

2、汇报交流

3、小结

三、缺铁性贫血的预防和治疗。

6、碘缺乏病 教学目标:

1.让学生明确碘缺乏会引起哪些疾病 2.让学生知道,怎样预防碘的缺乏。教学过程:

(一)什么是碘

1、碘是存在于大自然界的土壤和水中,是人体不可缺少的营养。

2、什么情况下会引起缺碘?(1)缺碘地区

(2)孩子成长若得不到足够的碘量就会引起缺碘。

(二)缺碘会引起哪些疾病?

1、碘的缺乏可引起地方性甲状腺肿大,佝偻病等。

2、缺碘儿童会抑制儿童的成长发育。

3、在胎儿期和婴儿期缺碘会影响大脑神经、骨骼、肌肉的成长、发育。

(三)怎样预防碘的缺乏

1、必须坚持食用碘盐。

2、常吃含碘食物:海带、紫菜、贝类。

3、严重缺碘的地区要服碘丸或注射碘剂。教学反思:

7、剧烈运动后不宜大量饮水 教学目标:

1、认识剧烈运动后大量喝水对身体的危害。

2、知道剧烈运动后正确的饮水方式。教学重难点: 认识剧烈运动后大量喝水对身体的危害。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二、学习新知

1、参加体育运动后为什么不能大量饮水?

(1)运动时胃肠道的血管处于收缩状态,血液供应暂时减少。(2)运动结束后,心脏由于负担减轻了,应得到休息。(3)汗水里含有盐分,在出汗的同时也损失了一些盐分。

(4)会引起纳代谢平衡失调,容易出现抽筋的状况,也会出现头痛、疲乏等症状。

2、小结。

3、剧烈运动后正确的饮水方式。

一次饮水量不超过200毫升,在两次饮水至少间隔15分钟。最好饮用1%的淡盐水。还可以喝碱性运动饮料。

三、巩固

今后我们应怎样做?

8、血吸虫病的预防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初步了解血吸虫的大小和形状及其一生的变化。

2、知道什么是血吸虫病,了解血吸虫病对人的危害以及怎样预防这种病。

教学重点:知道什么是血吸虫病,了解血吸虫病对人的危害以及怎样预防这种病 教学难点:了解血吸虫病的危害。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内容及过程:

一、导入

我们已经学过几种有关寄生虫病的知识,谁能说说记得哪些?寄生虫病的特点是什么?

二、学习新课

1、板书:血吸虫病。

问:这种病你听说过吗?从名称看,你们认为这种病会和人的哪部分有关系。

2、师介绍什么叫血吸虫病。

3、读课文,说说血吸虫是什么形状的,大概有多大(取出细线剪成长约1厘米左右的线头若干段,分发给学生传看。)

(1)了解血吸虫的生长发育史以及血吸虫的生长发育中需要哪些生长条件?(2)血吸虫病的症状是怎样的?

5、过渡:血吸虫病不是一般的寄生虫,必须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既然血吸虫病危害这么大,我们怎样预防它呢!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血吸虫的生活史,请大家说说怎样做可以破坏它的生存条件?

6、讨论:如何预防血吸虫病?如果得了血吸虫病该怎么办?

7、水灾地区政府都要安排卫生防疫工作人员到灾区进行广泛的宣传示范,知道为什么吗?

8、小结:希望大家把今天学到的知识用到平时的生活中去,大家都来预防和杜绝血吸虫病。板书:

预防血吸虫病

生活史: 卵(粪便)—毛蚴(水、钉螺)—尾蚴(水)预防: 管好水源,粪便 消灭钉螺 积极治疗 不喝生水

9、怎样预防食物中毒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食物中毒对人体的危害。

2、通过学习让学生懂得如何预防食物中毒。教学过程:

让学生了解食物中毒的原因。

吃了腐败、被病毒、农药等污染食物,本身会有毒素的食物 食物中毒的症状

恶心、呕吐、腹泻、严重者昏迷,吐白沫、抽搐等现象。食物中毒的危害性

对人体健康的损害,轻者损伤肠、胃,严重损伤肝脏,有时留下病根。

(四)怎样预防食物中毒

1、不吃腐败、被污染的食物,如病死的牲畜肉和家畜肉。

2、买回蔬菜用清水浸泡,再冲洗干净,去掉残留农药。

3、加工、贮存食物,生熟要分开,并烧熟煮透。

4、食物要新鲜,购买时注意生产日期和保质期。

5、不吃本身有毒素的东西,如河豚肉、发芽的马铃薯以及霉变的甘蔗、玉米和花生等。

(五)怎样处理中毒现象

1、赶紧喝大量的盐开水或茶水,再用手抠喉咙,尽量吐出吞下的有毒食物。

2、迅速送医院检查治疗。

10、为什么要合理营养 教学目标:

1.帮助学生了解七大营养物质对人体的作用。

2.知道人体生长发育需要从各种食物中吸取不同的营养。3.培养学生养成不挑食,不偏食的良好饮食习惯。

教学重点:知道人体成长发育需要从各种食物中吸收不同的营养。教学用具:课件、实物投影、报告单。

课前准备:请同学们记录自己最愉快和最不愉快的事有哪些。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树妈妈生了2个孩子,它们出生时一样的健康和可爱,可是几年后一个孩子长得很健康,另一个孩子却长得很瘦弱,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同学们也要象这棵茁壮的小树一样,需要吸收各种营养,才能健康成长。哪些食物中含有这些营养物质,怎样进食才能做到合理的营养呢?(齐读课题)

二、学习新知

每天,我们都要吃很多不同的食物,喝大量的水,你知道我们吃的各种食物中,含有哪些营养物质吗?请自由读第一自然段回答。

(1)这些营养物质对人体有什么作用,哪些食物中含有

这些营养物质呢。请各小组根据自学提示,自由选择2—3种营养物质学习,学完之后选一位最棒的代表汇报学习结果。出示自学提示(2)各小组汇报学习结果

(3)把学习的结果归纳如下,请大家自由读一读。合理营养的基本要求(1)你认为日常生活中怎样进食才能做到合理、营养呢?自由读最后一个自然段,说说:合理营养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2)请你说说平时你在家里有没有偏食、挑食的习惯?这样的饮食习惯好不好?

三、深化理解

(1)刚才老师发现有的同学不喜欢吃胡萝卜、青菜、西红柿,它们可是你们身体里不可缺少的朋友呢!下面请听听它们的自我介绍吧!

(2)听了3种蔬菜的自我介绍,你还想不想听听其他食物的介绍呢,同学们找到了许多资料,谁愿意来当食物的角色,自我介绍一下。

(3)听了这么多食物的介绍,原来有偏食、挑食习惯的同学,今后在饮食方面应该注意些什么呢?

(4)总结:这节课我们学到了许多关于营养方面的知识,我们知道了食物中所含的七大营养物质是: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无机盐、纤维素和水,了解了各类营养物质的作用以及哪些食物中含有这些营养物质,所以我们在饮食方面要做到不偏食、不挑食。

四、实践导行

(1)开菜单下面请你来当爸爸、妈妈的小助手,帮他们开一份菜单,开完之后,每个组选出一份搭配最合理的菜单进行展示。我们比一比,看哪个组的同学开的菜单最合理,他们组就可以成为今天的最佳营养师组。在开菜单时,要注意合理搭配,注意数量,搭配过多的食物,即吃不下又造成了浪费。(2)学生写,师巡视。(音乐)

(3)展示开的菜单,并说说为什么。(4)总结

这节课大家表现得真棒,通过今天这节课,你有些什么收获?

五、课后延伸(课件出示)

回家后请你调查每天家里的饮食是否做到合理搭配,科学进食?

11、看不见的杀手——紫外线 教学目标: 什么是紫外线。

紫外线对人体有哪些伤害。怎样预防紫外线对人体的伤害。教学重难点:

紫外线对人体有哪些伤害。怎样预防紫外线对人体的伤害。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谈话导入 学习新知

1、什么是紫外线。

2、紫外线对人体的有害影响。

3、学会看“紫外线指数”。

4、预防紫外线伤害应做到:

(1)多摄入一些绿茶、红茶、米糠和大豆等富含维生素的食品。(2)掌握紫外线的强度时段。(3)正确使用防护用具。(4)注意保护视力。

5、小结。

三、拓展延伸。

把今天学到的知识进给家人听。

12、饮料不能代替水 教学目标:

让学生知道为什么饮料不能代替水,教育学生多喝水,少(或不)喝饮料。活动准备:教学课件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景 课件出示:

水对人体的作用——水是人体需要量最大、最重要的营养素。只要有足够的水,人不吃食物仍可存活数周,但若没有水,数日便会死亡。水是人体最重要的成分,按体重计算,水约占成年人体重的60%,年龄越小体内的含水量越高,水在体内的功能很多,可以说,人的一切活动都离不开水。师:你们还知道哪些有关水的信息?小组内讨论一下,一会推荐播报员来为我们讲解,好吗?(学生讨论,教师巡视)汇报。

(二)、引导明理

我们知道饮料口感好,能暂时解渴,能提供一定的能量,它虽然有一定的好处,但是大部分饮料里都含有许多对身体健康不利的物质。喝多了,对身体是有害的。

(三)、参与活动

1、课件出示:红牛、娃哈哈、可口可乐、雪碧、果汁等饮料图片。师:同学们你们认识这些饮料吗?你们能不能帮这些饮料分一分类?

2、知识拓展。

在教师指导下使学生初步认识饮料可以分类。

3、深入拓展。

4、教师小结。

小朋友,我们人体不能缺少水,在以后的生活中我们要多喝水,少喝或不喝饮料。因为饮料没有营养却热量很高,长期喝饮料会导致身体肥胖,而且会越来越不健康。同学们以后我们要多喝水,做个健康、强壮的小学生。

三、行为指导: 引导合理饮用饮料

我们正是长身体的时候,拥有健康的体魄,才能更好的学习生活,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饮料已进入了我们的生活,合理引用饮料,对人体是有益的,那我们该怎样正确饮用饮料呢?(各人发表自己的看法)

四、总结活动: 谈谈收获。

13、防治冻疮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冻疮的症状,人体容易发生冻疮的部位、发病原因和预防冻疮的方法,以及冻疮的治疗和护理方法

2、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增强身体耐寒抗病的能力。教材重点难点:讲述预防冻疮的方法 教具和学具: 挂图、录像 教学过程:

1、出示课题

2、讲授新课

师:许多同学冬天会生冻疮。生了冻疮是什么滋味,谁来说说?(学生回答)师:生了冻疮不光是难受,而且在读书、做作业、参加体育运动时都不方法,影响生活和学习。今天学习的新课,就是教我们如何防治冻疮的。请大家看一看课文题目,它主要讲了哪两方面? 生:主要讲了“防”和“治”两方面。

师:治疗要对症,首先要知道冻疮有哪些症状。前面同学已经用亲身经历讲了冻疮症状的一些症状,现在我们来看课文第一段,看看和同学们说的是不是相同。(指导学生阅读课文第一段)请一位同学把描写冻疮症状的句子读一读。(学生朗读)

师:请一位同学读第二段,说说人的哪些部位容易生冻疮,为什么会生冻疮?(学生回答)

师:知道了生冻疮的原因,我们就可以想出预防冻疮的办法了。请同学们读第三段。(学生齐读第三段)

师:请同学们将预防冻疮的方法归纳一下。(学生归纳,教师加以指导)

师:一旦生了冻疮,就要及时治疗。请同学们默读最后一段课文,想想治疗和护理冻疮应怎么做?

(学生默读课文“做一做治疗和护理冻疮的方法)

师:请同学们按课后“做一做”的内容练习做“防冻疮操”(学生练习做操)

3、结束语

师:冻疮是很容易发生的常见病,而且生了冻疮会影响正常的生活和学习,所以同学们应当预防冻疮的发生。教学反思:

14、沟通和交流 教学目标:

引导学生正确处理人际冲突的方法。教学过程:

一、听一听。

1、听老师讲故事。

2、说说故事讲的是一件什么事。

二、说一说。

1、丁丁做得对吗?他应该怎么做?

2、你是否也遇到过这样的事,说说你是怎样处理的?

3、你认为你这样做对吗?如果错了,你认为应该怎样做?

三、演一演。

1、同学不小心把你的文具盒碰落地了,你怎么办?各同桌配合演一演,看谁处理得最好。

2、学生评一评,选出处理得最好的一组,进行表扬。

四、读一读。

小学四年级音乐第七册全册教案 篇4

第一单元 丰收欢乐而归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歌曲《赶海的小姑娘》

教学目标:会唱歌曲《赶海的小姑娘》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你们见过大海吗?谁来说说他见过的大海是什么样子的?

同学分别说出对大海的印象:海水蓝蓝的咸咸的,海风吹在脸上的感觉很凉爽。

2、看来同学们和大海已经是老朋友了,那同学们再来说说大海边有什么呢?

同学:大海边有沙滩、有贝壳、还有礁石„„

师:那今天我要给同学们上的音乐课跟什么有关呢?(大海)对了,首先我把这歌曲唱一遍,同学们仔细听了,等下我要提问的。

二、教唱歌曲《赶海的小姑娘》

教师范唱《赶海的小姑娘》歌曲一遍,同学们喜欢听这歌曲吗?(喜欢)那好,今天我们就认真的学,你们学会了,会比老师还唱得好呢!

1、分乐句教唱歌曲一遍。

2、用琴声伴奏较唱歌曲两遍。

3、重点讲解休止符和延音的唱法。

三、同学和老师一起把《赶海的小姑娘》完整地演唱两遍。

结束新课。

教学反思:学生学会唱本首歌曲,积极参与音乐活动。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表演《赶海的小姑娘》

教学目标:能为《赶海的小姑娘》创编几个舞蹈动作,并为同学们表演。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上节课我们学会演唱了《赶海的小姑娘》这支歌曲,今天这节课我们要来给这歌编舞蹈。

二、舞蹈教学

1、老师完整地示范一遍舞蹈,引起学生学习舞蹈的兴趣,2、教师请个别学生到前面来模仿和创编舞蹈基本动作。

3、教师分乐句教学

三、活动结束

教学反思: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欣赏民乐合奏《丰收欢乐而归》

教学目标:

1、感受乐曲中不同的速度所表达的不同情绪。

2、描述音乐表现的不同情感。

教学过程:

1、第一遍欣赏乐曲《丰收快乐而归》。感受音乐中出现了几种不同的情绪?这种情绪是由什么音乐要素造成的(有自由的散板、中速的优美、快速的欢快等)?

2、教师介绍乐曲。这是民乐合奏《东海渔歌》的第四部分《丰收快乐而归》,表现了渔民们战胜风浪之后,满载丰收快乐而归的情景。乐曲有三部分构成,每一部分的情绪是不同的,引导学生第二遍欣赏,分辨三个不同的情绪所引发的不同联想。

3、根据条件,教师可播放电影《海霞》的片段,补充欣赏电影插曲《织鱼网》,增加学生对大海边渔民劳动生活的感性认识。

4、分段欣赏:能分辨三个不同的乐段。

(1)开始是由什么乐器领奏的?

(2)中间乐段抒情的旋律是有什么乐器演奏的?

(3)哼唱第三段的旋律或用打击乐器为旋律伴奏。

5、开一个音乐发布会,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音乐的感受。如写一段短文、画一幅音乐情景图、演唱或演奏第三段乐段的主旋律等。

教学反思:

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学唱歌曲《大海啊,故乡》

教学目标:

1、能够自信地、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大海啊,故乡》。

2、用圆润、流畅的歌声表达热爱大海、热爱家乡的感情。

3、通过系列活动激发学生对自己家乡“三峡宜昌”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

1、重点是用圆润、自然的声音演唱歌曲;

2、难点是通过活动表达对自己家乡的热爱。

教学准备:有关大海、三峡的资料,钢琴、绘画用品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说一说:形容大海的词语,你想象中的大海是什么样子的?

2、看一看:大海有关图片。

二、学唱歌曲:

1、师介绍创作背景及作者:

作者:王立平,歌曲是影片《大海在呼唤》的主题音乐,作于1983年。

2、初听歌曲,说一说,有什么感受?

3、采用听唱学唱歌曲:

(1)跟录音学唱。

(2)生试唱,老师纠正错误的地方。

(3)指名唱,其他学生点评。

4、讨论:怎样演唱才能更好地表达歌曲的内涵?

5、共同分析,深情演唱,采用多种形式演唱;齐唱;师评价。

三、引导创作:

1、提问:大家对自己家乡了解多少?

2、欣赏有关“三峡”系列景色(图片等)

3、提问:你能用哪些方式表达你对家乡的爱?(生在老师的引导下说出“画三峡”、“颂三峡”、“唱三峡”的主题)

4、学生自由选择自己所喜欢的主题,进行创作,师作适当指点。

5、分别展示作品,学生老师分别作简单点评。

四、小结,结束新课。

教学反思:

第五课时

教学内容:歌曲《小螺号》

教学目标:

一、引导学生欢用快甜美的歌声演唱歌曲《小螺号》,抒发少年儿童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美好心情。

二、学习和正确运用波音、上滑音,充分发挥其在歌曲中的表现作用。

教学重点、难点:多变的节奏和大跳音程:感受和表现歌曲欢快活泼的情趣。

教具准备:钢琴、网络资源。海螺、小螺号、瓶罐等。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师生问好。

2、复习《赶海的小姑娘》

三、引入新课

1、出示海螺,启发学生说出它的名称和生长的环境,介绍海边的人们就地取材,将海螺加工制作成小螺号以及小螺号的用途。(传递信息)

2、放映大海、沙滩、螺号等幻灯片。(接下来请同学们来看幻灯片,看了这些美丽的图画后,你们知道了这节音乐课和什么有关系了吧?)

3、今天我们将要学唱一首新歌,歌名叫“小螺号”。

播放动漫《小螺号》(同学们先欣赏歌曲《小螺号》),感受并说出歌中的“景”是怎样描绘的?歌中的“情”是怎样表达的?

(我仿佛见到了宽阔的沙滩,辽阔的大海,海边还有一个小朋友正在吹小螺号)

4、跟着录音学唱歌曲,轻声地模唱几遍。好,现在请同学们跟着音乐轻轻地哼唱。

5、讲解波音、上滑音,并要求学生找一找歌曲中有波音和上滑音的位置。

6、难点练唱。

(1)大跳音程。325666

(2)切分音及长音。161.1—美吔!

7、逐句教唱(侧重难点)

8、学生跟琴声练唱

9、歌曲处理:

情感要求:

第一乐段(1~16小节)欢快、跳跃有弹性,表达出螺号声声和孩子们期盼的心情。

第二乐段(17~28小节)舒展优美、亲切自然。整体情绪:欢快、活泼、甜美地。

10、分男女生演唱,点唱。

11、学生试吹瓶罐,模仿螺号声,在歌曲合适处加入伴奏(将学生分成两大组,交换唱奏)

12、分小组唱,奏练习。

13、各组推荐两名学生作唱,奏表演。

三、课堂小结:

这一课的学习,大家的积极性高,主动性强,进步很快,还希望你们多利用课余时间练习,一定要背熟歌词。

教学反思:

第二单元 我们的田野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我们的田野》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课文内容,认识祖国田野的美丽。

2、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3、培养学生阅读欣赏能力,陶冶情操。

教学重、难点:了解课文内容,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准备:CAI课件、录音机(音乐《我们的田野》)、VCD(歌曲《我们的田野》)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我们的田野》。(课件出示课题)

问:你们知道什么是田野吗?

生:田野上有野花。

生:田野上有弯弯的小河,河里有小鱼。

生:田野上有花,有草,还有各种小动物。

师:这是你们眼中的田野,现在我们就来看看课文是怎样描绘田野的吧!

(二)指导阅读理解

师:请你们打开书,轻声把诗歌朗读两遍,边读边想:你认为诗歌中的那一句写的很美,为什么?

生:“碧绿的河水,流过无边的稻田”这句写的很美,因为河水很绿,稻田一眼望不到边。

师:你能读读这句吗?(生读)

出示课件:动画碧绿的河水。教师范读。

学生两人互读,指名读。

生:“无边的稻田,好象起伏的海面”这句写的很美。因为“起伏”特别美。

师:“起伏”是什么样子?(生做手势)大家也做做。

出示课件:稻田。

师:请大家在闭上眼,边听边想象:这无边的稻田,在微风的吹拂下,就象海面的波浪一样一起一伏,滚滚向前,这是多么壮观的景象啊!

睁开眼想一想,怎样才能把你的理解读出来呢?

轻声练习,再指名读,齐读。

生:“平静的湖中,开满了荷花”这句很美。因为荷花很多,都“开满”了湖。

师:你认为这句该怎么读?读一读。(生读)

出示课件:湖中开满了荷花。

师:看这荷花,荷叶在湖面上挨挨挤挤,花朵有的含苞欲放,有的已经盛开,真是美丽极了!你们喜欢吗?

生:喜欢。

师:画面这么美,那怎样通过朗读把这美尽可能的展现出来呢?(范读)轻声读读。两个人互相读读。指名读。

生:“金色的鲤鱼,长的多么肥大。”这句我特别喜欢,因为我喜欢鱼,鲤鱼颜色特别美,还很肥大。

师:那你就读一读这句话吧!(生读)

师:听的出来这句话确实很美,大家也读读吧。指名读。两人互相读。

出示课件:鲤鱼。

师:看这颜色,看这个儿,怎么样。你们喜欢吗?那就把你们的喜爱之情溶入到这句话中吧。范读。互读。指名读。齐读。

师:你们还找到了哪句?

生:“湖边的芦苇中,藏着成群的野鸭。”这句话美,因为我喜欢野鸭,野鸭很多还藏着。(读这句)

出示课件:芦苇和野鸭。

师:这高高的就是芦苇。咦,不是成群的野鸭吗,那些呢?

生:藏起来了。

师:这些野鸭时隐时现,有些被芦苇挡住了,就像在和我们捉迷藏似的。谁来读读这句?(指名读)

师:还有要补充的吗?(没有)

师:现在请你们闭上眼睛,边听边想象,这是一幅怎样的画面。(老师读全文)

睁开眼睛,根据自己的理解把全文读一读。指名读第一节和第二节。

(三)提高、欣赏

师:诗歌通过河水、稻田、荷花、鲤鱼与野鸭为我们展现了一幅多么生动美丽的田野画面。我想你们了解的田野景色肯定不仅仅是这些,现在就请你们把自己了解的田野景色给我们描绘一下。两个人先互相说说。然后指名描述。

师:你们描绘的真是多姿多彩,我也想描绘一下老视眼中的田野,愿意欣赏吗?

播放音乐《我们的田野》,同时演示CAI课件五个动画。

配词:

1、田地里,满眼绿色,农民们在辛勤的耕耘。

2、秋天,高粱成熟了。看,这红红的高粱,在微风中向我们点头微笑。

3、青青的草地上野花遍地,有紫的,有黄的,有红的,有粉的,它们在争香斗艳。

4、一屡屡灿烂的阳光,透过茂密的枝叶照在林间,使林间的绿各式各样,或深、或浅、或明、或暗。

5、水塘里,碧玉盘似的莲叶浮在水面,淡黄色的莲蓬亭亭玉立,雪白的莲花张开了笑脸。蜻蜓飞来,更是别有情趣。

师:这就是我为大家描绘的几幅田野风光,喜欢吗?

师:课本上《我们的田野》这首诗歌优美生动,如果配上美妙动听的音乐更是锦上添花。愿意听一听吗?(播放VCD《我们的田野》)。

教学反思:

第二、三课时

教学内容:田野在召唤(歌曲)

教学目标:

1、能用弹跳、欢快活泼的声音演唱《田野在召唤》。

2、让学生认识到表现田园的音乐既可以是优美的,也可以是欢快的。

教学重、难点:用欢快、活泼的声音演唱《田野在召唤》。

教学准备:钢琴、田野的挂图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师生共同演唱《师生问好歌》。

2、做放松运动

二、新课教学

1、导入:大家请看田野的挂图。我们一起来复习我们学过的歌曲《我们的田野》。下面我们再来学一首关于田园的歌曲《田野在召唤》。

2、教师范唱

3、模唱歌曲

4、按节奏,读歌词

5、画图:把你读到的歌词用绘画的形式表现出来

(学生从歌词的内容、表现把它画下来)

6、教师对歌曲处理

歌曲具有朝气蓬勃、热情奔放的特点。歌曲一开始,就以鲜明的音乐形象表现出了春天的田野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使人精神爽朗。上句前两小节的弱起小节及同音反复后的三度跳进,给人以明朗向上的感觉,上句第三小节的八分休止符的运用,又使人感到欢快、活泼、跳跃。

三、小结:

教学反思:

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欣赏《前奏曲》、《小步舞曲》

教学目标:

1、通过对乐曲、绘画作品的欣赏和散文的朗诵,了解表现田园小景的多种艺术形式的特点。

2、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用自己掌握的艺术手段创造性地表现一幅田园小景。

教学过程:

1、音乐于绘画有着密切的联系。它们可以表现同一种意境。只是使用的材料不同。一种是用声音一种是用色彩。先请同学们欣赏英国画家康斯泰拨尔的《埃塞克斯的微合公园》,想一想画面上表现了什么?

2、讨论什么样的音乐意境与这幅画的意境相似。

3、教师简介法国作曲家比才的《小步舞曲》《间奏曲》旋律优美,与绘画的意境是相似的。《欢乐颂》是庄严的,不适合表现幽静的田园小景。

4、除了绘画、音乐,还可以用语言来表现田园小景。教师出示散文《我所知道的康桥》片段,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诵。

5、试一试,在《间奏曲》或《小步舞曲》的伴奏下朗诵。并感受、对比有音乐伴奏和没有音乐的朗诵有什么不同?

6、启发学生想一想,还可以用其他的艺术形式来表现吗(如唱歌、雕塑、影视等)?这一环节可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而定。

7、分组准备用各自的艺术形式来表现一幅田园小景。

8、分组展示,师生评价。

教学反思:

第三单元 民族的节日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学唱歌曲《快乐的泼水节》。

教学目标:

1、能富有表情地演唱《快乐的泼水节》。

2、初步了解少数民族丰富多彩的民族节日,并产生进一步了解的愿望和对音乐的亲近感。

3、学会几个傣族的舞蹈动作,随音乐表演。

教学过程:

1、导入:(播放泼水节的录像片段)

师:我们今天将学唱的歌曲就是表现傣族人民泼水节情景的。

2、学唱歌曲《快乐的泼水节》

(1)教师范唱或播放范唱带,使学生对歌曲的内容、情绪、音调、节奏、速度有所了解。

随范唱的录音学唱歌词。注意区分“X.XXX”“XXX.X”这两种不同的节奏和第二段歌词“人人都像只∣小水鸟∣”节奏的正确。难点是结束句中“哎罗”两字,起于第二拍的后半句,可用指挥手势予以提示。

(2)引导学生分析乐谱,哪两个乐句节奏完全一,音调也大多相同,两处不同的音调你能唱准吗。

(3)学唱第一、二乐句的歌谱,可结合运用听唱法。

(4)随伴奏带再学唱几遍歌词。

(5)介绍傣族乐器锣与象脚鼓的斗争,部分学生可用大锣和铃鼓模仿其音响。

3、学生几个傣族舞蹈动作,随音乐自由表演。

傣族人民与其他少数民族一样,都是能歌善舞的民族,他们的舞蹈动作很有特点,也不难学,请同学们跟着老师学跳几个傣族舞蹈的动作。

三、音乐活动:当学生初步学会后可让他们伴随《快乐的波水节》的音乐自由起舞,也可以作些即兴的变化,教师还可以再找些傣族风格的乐曲来代替《快乐的泼水节》,这不但可使学生更增添兴趣,而且可让他们更多地接触傣族风格的音乐。

四、最后在边唱边舞蹈中结束全课。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欣赏弹拨乐合奏《塔吉克的节日》和中阮独奏《火把节之夜》。

教学目标:

1、继续培养良好的倾听音乐的习惯,能随音乐展开丰富的想象。

2、初步了解塔克族及该民族乐器常用的民族乐器鹰笛和手鼓,了解火把节的概况和民族乐器的中阮。

3、学习演奏手鼓,为乐曲伴奏。

教学过程:

1、导入

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表现傣族泼水节欢快情景的歌曲《快乐的泼水节》,今天我们要到傣族的山乡去“旅游”,参加他们的火把节。现在我们先来欣赏中阮独奏《火把节之夜》。

2、欣赏中阮独奏《火把节之夜》

提出要求:同学们已经到了四年级了,今后欣赏的乐曲会越来越多,越来越好听,器乐曲没有歌词,该怎样欣赏呢,首先能跟着哼唱几遍,以后有一听到这个主题就能说出这乐曲的曲名和作者,这也是我们欣赏音乐的重要目标之一。再者,听音乐时要根据乐曲的标题展开联想和相象,想象越丰富,你对乐曲的理解就越深,对“对音乐语言”就越熟悉。最后,还要注意乐器的音色。

(1)初听乐曲。随教师学唱主题A,要求能初步记住。

(2)复听主题A。

(3)复听全曲,要求学生充分展开联想和想象。

(4)完成课本上的作业:为A、B两段旋律填上速度和表情用语。

3、欣赏弹拨乐合奏《塔吉克的节日》

(1)简介塔克族及鹰笛、手鼓。

(2)初听乐曲。

(3)随教师学唱主题,要求能初步记住,边用“X.XXX”的节奏型为这一主题伴奏。

(4)学习手鼓的演奏方法,部分学生持手鼓实践,部分学生模仿击手鼓的动作。

(5)教师奏主题音乐,学生用手鼓伴奏。

(6)复听乐曲。

4、小结:

教学反思: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学唱歌曲《那达慕之歌》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钢琴

教学目标:

1、了解蒙古族的节日那达慕。

2、初步接触歌曲。吐字清楚、有感情的演唱歌曲并能唱出气势。

3、能为结束句设计不同的力度变化。

教学重、难点:相关文化的渗透以及情感的启发。吐字清楚、有感情的演唱歌。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学生随《美丽的草原我的家》音乐进入教室。

2、师生问好。

二、新授导入

1、美丽的内蒙草原

师:“风吹绿草遍地花、彩蝶纷飞白鸟儿唱、一弯碧水映晚霞、骏马好似草一朵、牛羊好似珍珠洒,啊!牧羊姑娘放声唱,愉快的歌声满天涯。”(以《美丽的草原我的家》为背景音乐)刚才我们听到的音乐描写的是哪里?

生:内蒙古大草原!

师:一望无际的草原上,绿色的草、五彩的繁花、白色的羊群、枣红的马,还有远处缓缓起伏的丘陵和挺拔的白桦林。这就是盛夏的内蒙草原,从广袤的内蒙古大草原,到空灵的藏北大草原,从绚丽的木兰围场,到优雅的巴音布鲁克。然而,柔美的漂亮并不是草原的唯一,它还有阳刚的豪放。让我们一同走进蒙古大草原领略他的美丽与豪放„„(播放课件,随课件带领学生观赏草原美景,并由学生汇报交流相关的民族文化。如:地理位置、生活习惯、服饰、节日等等)通过学生的汇报、教师的及时补充,结合课件给学生听觉和视觉的刺激,带领学生了解蒙古族,引发学习兴趣后引导到蒙古的节日。

2、热闹的那达慕

师:你们知道蒙古最盛大的节日是什么吗?

生:那达慕!

初听环节,带着老师提出的问题认真的聆听《那达慕之歌》,了解旋律理解歌词内容。

师:歌中写了什么?(请同学读词)

师:从中你了解了哪些“那达慕”的情况?

生:人们要穿好节日的服装!有骑马比赛!参加那达慕的人很多很多,节日的场面很热闹!晚上人们载歌载舞、拉马头琴庆祝节日„„。

师:同学们说得真好,除了这些你们对这个盛大的节日还有更深的了解吗?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查找到的相关资料,并以小组为单位作汇报。

(播放课件,《那达慕之歌》作背景音乐)学生进行小组汇报,进行信息交流。

教师结合课件作补充,让学生了解“那达慕”的来历、节日活动内容、现在的“那达慕”等信息。那达慕,蒙语,意为游戏或娱乐。是集祭祀、竞技、娱乐和祝福于一体的民族体育盛会。

教学反思:

学生唱歌时感情投入,歌声整齐。

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音乐活动《欢腾的那达慕》。

教学目标:

1、进一步激发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和对少数民族节日的向往之情。

2、培育学生的交流、合作能力和创造能力。

教学过程:

1、导入

今天我们要请同学们自己来组织、参与盛大的那达慕大会,请大家看课本,其中有摔跤、赛马、射箭、唱加油歌等五个部分的内容,这几个部分的内容都要求同学们与伙伴合作,共同来创造、来表现,比如摔跤,课本上规定了节奏X—∣XX∣X—∣X0∣,还规定了只能用56123五个不同的音,但也可以只选择其中的一个或两个,因此,就有多种可能性,就要看同学们的创造精神如何了,例如:1=F 2/4

5—∣55∣55∣50∣5—∣65∣6—∣50∣1—∣56∣1—∣50∣

嗨嗨嗨嗨嗨嗨嗨嗨嗨嗨嗨嗨嗨嗨嗨嗨

1—∣66∣5—∣60∣

嗨嗨嗨嗨嗨

又如射箭,课本中只规定用X—∣X00∣X—∣X00∣的节奏,X—是表现箭飞出去的声音;X0是表现箭中靶的声音,现在请同学们用打击乐器来模仿,这就要动脑筋了,可能要用上许多非常规的演奏方法,这就培育了我们的创新思维。还要请同学们注意第21页的排成圈状的图片,这图片表明了活动的路线,但既可以是顺时针,也可以是逆时针,从加油歌开始,中间插入摔跤、射箭、歌唱、和赛马,最后在加油声中结束。现在请同学们分成四组,大家共同商量设计活动如果进行,每个组里谁表现摔交,如何伴唱,谁表演赛马,谁来用打击乐器伴奏,如何伴奏,谁表演射箭,谁来用打击乐器模仿其声音效果,如果模仿,谁来唱《那达慕之歌》,其他的人干什么,谁来唱加油歌,是固定还是不固定,一共要唱几遍等。

2、学生们分四组,相互交流、商讨,共同设计,教师巡回指导、启发,但应尊重学生的意见,不要搞成千篇一律。

3、学生分组表演,师生共同评价。

4、综合四组的表演,即让四组的摔交、射箭、歌唱和赛马共同表演,拉拉队共同唱加油歌,形成高潮。

教学反思:

第四单元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学唱歌曲《牧童》

教学目标:

1、通过小组学习和教师指导学习等方式,正确掌握歌曲的旋律、节奏,培养学生演唱二声部合唱的能力。

2、感受切分节奏,并在教师的指导下,把这种节奏所表达的快乐情绪用歌声表达出来。

3、通过学唱歌曲,感受体验并用自己自然真挚地歌声表现歌曲活泼的情绪。

教学重点:感受体验歌曲活泼的情绪。

教学难点:训练学生二声部的演唱能力。

教具准备:图片(牧童、羊、白云、鲜花、绿草„„)、音响资料、钢琴、歌谱。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1、学生听音乐做自己喜欢的动作进教室,音乐采用《请来看看我们美丽的村庄》。

2、师:今天老师带大家到一个美丽的地方去玩一玩,竖起你的小耳朵、闭上你的眼睛,仔细的听听、想想,我们要去的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

音乐起(背景音乐采用歌曲旋律)

配乐旁白(蓝蓝的天空,白白的云朵,白云下面一片绿油油的青草地,远处,一个手提着羊鞭、身背着小笛的小孩儿,赶着小黄牛和一群雪白可爱的小羊儿走了过来,小羊儿们看到了清澈的水,高兴地在草地上打起了滚儿,津津有味地喝了起来,小孩儿也高兴的取出小笛吹起来,听,悠扬的笛声传来了„„)

3、学生回答

师:“我们去的地方是一个什么样儿的地方?你仿佛看见了什么?”

生:我们仿佛来到了大草原,看到许多牛羊„„

4、请学生贴出画面

(1)师:那让我们把这美丽的地方贴画出来吧。

(2)学生选择背景画到黑板进行贴画。

(3)点题:师:“猜猜看,牛羊是谁赶来的?牧童是什么意思?”

(4)生:“牛羊是牧童赶来的。”“牧童就是放牧的儿童”。

(5)贴出牧童出示课题

二、学唱歌曲

(一)掌握节奏

1、师:“看到这么美丽的画面,老师不禁想起了一首歌,你听„„”

2、听录音范唱。(出示歌谱)

3、师:“歌曲的演唱情绪是什么样的?”

4、生:“非常高兴、热烈欢快„„”

5、师:“歌曲采用了什么演唱形式?”

6、生:“二声部合唱”。

7、学生慢速按节奏读第一段节奏。

8、出示切分节奏XXX

9、师:“切分节奏在歌曲的什么地方出现了?共出现了几次?”(让学生指出切分节奏在歌曲中的运用)

10、学生小组讨论。

11、师:“说说切分节奏为歌曲增添了哪些音乐色彩?”

12、生:“切分节奏的运用使得音乐显得活泼、跳跃。”

13、师:“让我们带着这种活泼、欢快的情绪来朗读歌词好吗?”

14、生:“好!”

15、随音乐伴奏按节奏读歌词。(用快乐的情绪读歌词)

16、师:“下面我们来进行一个小比赛,分三组,每组一段,按节奏读歌词,比一比哪组节奏准确并能表达出活泼欢快的情绪。”

17、小组比赛(老师进行评价)

(二)视唱曲谱

1、出示高声部旋律。

2、师:“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歌谱学习。比一比,看一看哪组学的最认真,速度最快!”

3、小组进行学习,老师巡视指导。

4、师:“老师要检验一下,看看大家学得怎样,在教师钢琴伴奏下,演唱歌曲高声部旋律。”

5、学生采用拍手的形式,让学生充分感受切分节奏,体会乐曲快乐的情绪。

6、学唱二声部旋律

(1)再听歌曲(完整播放歌曲)

(2)师:“你觉得这次播放的旋律和我们刚才演唱的旋律有什么不同?哪一句有和声?”学生回答,并指出歌曲有和声处。

(3)教师出示二声部旋律。

(4)分小组学唱第二、三句旋律。

(5)师:“哪组试试演唱其中的一句?”(教师钢琴指导音准)

(6)小组进行演唱。

(7)师:“我们来一个旋律接龙好吗?老师演唱第一句,其它三句每组一句怎么样?”

(8)生:“太棒了!”

(9)完整演唱歌曲旋律。

(10)两个声部完整演唱歌曲旋律。

A、老师演唱高声部,学生演唱低声部。

B、学生分两组进行合唱。

(11)师:“看样同学们都迫不及待地想唱词了,下面我们就试着把歌词填进去演唱好吗?”

(12)生:“好!”

(13)分两声部进行填词演唱。

三、知识扩展:

1、师:“你们知道歌曲《牧童》是哪个地区的歌曲吗?”

2、生:“是蒙古族的”、“是外国的”„„。

3、教师介绍:《牧童》是斯洛伐克民歌,斯洛伐克是一个可爱的国家,拥有肥沃的平原和连绵的高山峻岭,牧童们在自己的家乡自由地放声歌唱。

4、国旗

5、首都:布拉迪斯发。人口:539万。面积:4.9万平方公里。

6、风景欣赏:

四、小结:课下寻找斯洛伐克的相关材料。

五、随《牧童》欢快旋律出教室。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1、继续学习歌曲《牧童》。

2、欣赏歌曲《牧童》。

教学目的:

继续学习歌曲《牧童》,在教师的指导下,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引导学生创造性地表现歌曲。欣赏歌曲《山童》,了解、感受中不同风格的同一题材和体裁的艺术作品。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听音乐斯洛伐克民歌《牧童》进教室

2、跟老师一起律动,脚的节拍要准确

二、复习歌曲

1、用歌曲《牧童》作发声训练唱(绿),老师弹奏旋律。

2、放磁带,学生复习歌曲《牧童》

三、歌曲处理

1、《牧童》是一首江苏民歌,歌曲节奏舒展,旋律优美、抒情,我们唱这首歌时不能大声喊叫,要有表情地唱。第三段歌词出现了“依呦”,老师启发,赶羊时的绵唱声,这叫衬词。老师再放音乐,看谁唱得好听,看谁有表情地唱。

2、分小组讨论,创编歌曲的力作,探讨三角铁的敲击放法。

3、放音乐,有表情演唱,部分同学表演,打三角铁,老随学生一起表演。

四、唱新歌

同学们,我想问问你们,牧童放牧,不仅能放羊,还可以放什么动物。今天我们再来学唱一首牧童放牛的歌曲《放牛歌》。(同样的画面,点击鼠标出现牛群、牧童、歌曲)

1、放课件《放牛歌》两遍,学生可默唱

2、老师弹奏并大声唱歌曲,学生小声哼唱

3、同学们,你们在歌唱中,仿佛看到了什么?(学生展开想象)

仿佛看到小牧童吹着小笛,骑着牛儿兴致勃勃把家回的情景

4、让我们再来唱一遍,仿佛你就是那个小牧童,老师看看你怎么放牧,怎样兴致勃勃回家的。(放音乐,学生唱)

五、欣赏《牧童到哪里去了》

1、这个牧童啊,每天去放牧,可是有一天牧童不知哪去了,放牧的是他的爸爸,咦,牧童到哪去了?我们来听一首歌,让同学们在歌曲中找答案?(放《牧童到哪去了》磁带)

2、有谁找到了答案?

3、师:我们找到了牧童,他在希望小学读书呢。他实现了自己上学的愿望,我们是不是为牧童高兴啊!

六、小结:让我们再来回顾一下牧童往日的生活。

复习歌曲《牧童》学生表演;

复习放牛歌,可加上锣、敲、镲的节奏,如没有,可用拍手、拍腿、跺脚。

教学反思: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活动:创编《山林的歌谣》。

教学目标:引导学生采集生活中的声音,结合音乐作品中对其的描述,积极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里,引导学生自己创编《山林的歌谣》。

教学过程:

1、播放歌曲《山童》。

2、导入:歌曲中描写了哪些林间的声音?

山风:呼呼呼呼;

小草:习唆习唆;

羊跳:蹦达蹦达;

小鸟:唧唧喳喳;

泉水:叮叮咚咚。

3、展示学生自己收集的声音。

泉水:哗哗哗哗

小草:习唆习唆

小鸟:叽喳叽喳

马蹄:嗒嗒嗒嗒

4、声部节奏:将学生自己收集的声音,转成节奏模仿,再改为二声部、三声部等。

如:泉水:哗哗哗哗

马蹄:嗒嗒嗒嗒

小草:习唆习唆

小鸟:叽喳叽喳

5、旋律写作练习。

(1)歌曲中是怎样描叙这些声音的?再听歌曲《山童》。

(2)以小组为单位,选一种形象创编旋律。

要求:选用书上给定的节奏型,在旋律写作上只用doremisolla

(3)小组展示。

(4)根据学生情况,将学生创作的单声部旋律,组合成二声部旋律。

6、将学生的作品录制收集学生档案夹。

教学反思:

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

1、复习演唱《我们的田野》

2、欣赏钢琴独奏曲《牧童短笛》

教学目的:

1、歌曲:有表情地演唱《我们的田野》,使学生感受乐曲的情绪和思想内容,感受音乐诸表现手段为塑造音乐形象作用,激发学生体会一首乐曲(或歌曲)如果其速度、力度等产生变化,其情绪也随着产生变化的效果。

2、通过以上的演唱和欣赏,进一步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激发学生感受音乐作品的情绪,理解作品所塑造的音乐形象和所描绘的内容。从而提高学生欣赏音乐作品的能力。

教学准备:录音机、磁带、小黑板、图画。

教学过程:

一、播放音乐,学生击拍进入教室。

二、组织教学(略)。

三、基本练习。

1、发声练习(小黑板)

1=F2/4

05|13|65|54|3.5|21|1-‖

要求以平稳的呼吸,优美的音色发音,一气呵成,中间不能有任何停顿,后半拍起唱为难点,发音时先弱后强。发音时,上腭自然地抬高些,使高音容易唱得圆润、响亮些。

2、视唱练习

1=C2/4

0134|5-|567i|5-|5654|31|2265|1-‖

教师展示板书后,用教鞭指谱视唱,并指出本练习也是后半拍起唱的,同时出现连音线,使第二小节和第四小节的“5”时值增长,唱成二拍半。

视唱时,先放慢速度,让学生充分体会一下后半拍起唱的特点,然后再加快速度视唱。

四、复习歌曲

《我们的田野》是一首描写田野美丽、壮观、富饶的歌曲,歌曲曾在一九八0年获第二次少年儿童歌曲评选一等奖。要求学生以宽广、优美的声音演唱。

(一)复习曲谱

1、分析曲谱,指出容易唱错的地方,如:第一乐句

错唱成 第二乐句

错唱成

第三乐句

错唱成 最

错唱成

2、教师用钢琴弹奏曲谱1、5段,学生随琴声出拍认真默唱1、5段曲谱。

(二)复习歌词

《我们的田野》是一首描写田野美好风光的歌曲,歌词写到:美丽的田野,碧绿的小河,巍巍的群山,金色的鱼,成群的野鸭,从远写到近,从静写到动,从地面写到天空,优美动听的曲谱和生动形象的歌词融合在一起,正如一幅幅美丽壮观的山水彩画描绘出祖国山河的无比美丽,江山如此多骄。

1、分析歌词,探讨如何唱好本歌

提问、讨论:同学们,请大家想一下,既然歌曲如此生动、优美,那我们应该如何演唱好《我们的田野》这首歌呢(主要从力度、速度、呼吸、咬字,情绪等方面入手。)

2、教师播放录音1、5段,学生认真细听,(利用空白磁带先录好1、5)

3、教师指挥,学生有表情地演唱全曲。

六、欣赏

启发谈话:

同学们,今天我们欣赏的内容是钢琴独奏曲,这是一首描写田园风味的钢琴独奏曲,乐曲的名称叫做《牧童短笛》。板书:《牧童短笛》。

(一)介绍作者,作品及作品所表现的内容。《牧童短笛》的作者叫贺绿汀,他是我国著名的音乐家,《牧童短笛》是他的代表著,作于一九三四年。

(二)“听”完全曲,“听”后回答下列问题:

1、《牧童短笛》,由几个乐段组成?它们的情绪怎样?(分成三个乐段)。

第一乐段速度徐缓,旋律悠扬;

第二乐段速度欢快,旋律流畅;

第三乐段是第一乐段的完全再现。

(三)分段分析,分段讲解,分段欣赏全曲

第一乐段。1=G,4/4拍,这一乐段用对位手法写成,在这一乐段里,教师启发学生想象,引导学生理解乐曲所表现的内容;乐曲的两个声部此起彼落,正如两个小牧童在牛背上对歌。

再播放录音第一乐段。

第二乐段

这一乐段由上面的C调转到G调,由4/4拍转到2/4拍,速度明显加快,通过听、讲、想、讨论,让学生自己去感受和理解作品。对于想象丰富、发言大胆的同学要鼓励、表扬,(如:有的学生认为两个牧童不是在田野里互相追逐嬉戏,而是从牛背上下来,两个人在打水仗)。这一乐段要听后再分析。

第三乐段

本段是第一乐段的完全再现,曲调稍加装饰,使乐曲显得更加流畅、紧凑、欢快,情绪显得十分安谧,使乐曲更加充满诗情画意。最后乐声渐弱,结束在明亮的高音区,给人以诗意未尽之感。本段也听后再分析,以充分的时间让学生自己去思考,让学生自己去理解作品,本曲所表现的内容好象又回到第一乐段:两个小牧童重新坐在牛背上吹笛对歌,并且赶着牛慢慢回去了„„

(四)欣赏全曲

分段分析,分段欣赏全曲后,教师应让学生完整无缺地把全曲“听”一遍,以便学生加深对全曲(整体)的印象,这一遍,教师不能在中间作任何插话,以免打断学生的思路。

(五)讨论、谈体会

七、课堂小结及布置作业:

教学反思:

第五单元 故乡的桥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学唱歌曲《在阿维翁大桥上》。

教学目标:

1、能快乐地演唱歌曲。

2、和谐地与同学合作演唱二声部合唱。

3、根据歌曲创编舞蹈动作。

教学过程:

一、感受歌曲《在阿维翁大桥上》

1、在有人居住的地方,就有水,有水的地方,就有桥。桥承载着人类的智慧,见证着历史的变迁,是人类社会文化生活的缩影、人类文明的象征。今天我们开始学习“桥”这样一个单元,通过学习桥,了解人类丰富的情感生活。先听一首以桥命名的歌曲《在阿维翁大桥上》。

2、这是一首欢快的舞曲,音乐简短,曲调平易,节奏规整,适宜与舞蹈。

二、学唱歌曲《在阿维翁大桥上》

1、请学生学唱《在阿维翁大桥上》。

2、采取独唱、齐唱两种不同的演唱形式,分别演唱歌曲的第一段和第二段。鼓励学生出判断,哪一段采用齐唱比较好,哪一段采用独唱比较好。

三、合唱部分的学唱

1、教师板书低音声部的骨干音:

solsol|dodo|solsol|dodo|

solsol|dodo|solsol|mido|

教师演唱高声部曲谱,学生在高声部第二小节进入,轻声演唱低音声部骨干音。注意结束小结mi与sol三度音程的结合。

2、请部分学生演唱高声部曲谱,一部分学生演唱低声部曲谱,轻声合唱。高低声部分分别延长各自的歌词,轻声合唱。

四、听音乐,创编舞蹈

1、歌曲唱会之后,同音乐引导学生创编简单的舞蹈动作,发表个人的意见,展示个人的设计。

2、学生集体学习其中两个动作。

3、学生围坐一圈,请三、五个学生唱着歌曲邀请其他座位上的同学跳舞。

五、结束全课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1、用课堂乐器演奏《在阿维翁大桥上》。

2、欣赏歌曲《北京的桥》、《桥》。

教学目标:

1、学习用课堂乐器演奏《在阿维翁大桥上》。

2、欣赏歌曲《北京的桥》《桥》。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复习上堂课学习的歌曲《在阿维翁大桥上》。

(二)听音乐,初步感受乐曲《桥》。

(三)听乐曲《桥》,感受音乐的情绪。

1、这首歌曲描绘了水乡小桥的特点,请同学们再听音乐回答,水乡的小桥有什么特点?歌曲采取什么音乐形式来表现?

2、歌曲以说话的口气,长短不一的节奏,舒展的音调,描绘了水乡小桥的特点。歌曲的第二段还是描写桥吗?如果不是,那么又歌唱了什么?

3、作曲家在第二段里歌唱了游子的思乡之情,曲调和节奏与第一段有什么不同?作曲家为什么这样处理?

4、歌曲高潮安排在歌曲接近尾声处,请同学们跟着录音机学唱,体会体会应该用什么样的情绪来演唱。

(四)聆听歌曲《桥》,介绍自己所知道的桥。

1、在歌曲的背景下,说说同学们所知道的桥。

2、聆听歌曲《桥》,说说个描绘的桥在祖国的什么位置。

3、除了从歌词判断,我们还可以从歌曲曲调的特点来判断。

(五)初步感受歌曲《北京的桥》

1、歌曲《桥》具有什么地方特点?也许学生们无法判断,下面再来听一首歌曲,对比两首歌曲,听一听哪一首歌曲更像北方音乐,哪一首更像南方音乐。

2、听歌曲,引导学生思考,这首歌曲取一个什么曲名比较合适。

(六)欣赏歌曲

1、聆听《北京的桥》,感受歌曲的情绪,说说个基本情绪。

2、聆听音乐,根据歌曲情绪变化,说说歌曲分为几部分。

3、跟着录音机哼唱前奏、间奏、与尾声,说说这些伴唱部分在歌曲中表达了什么情绪和意境。

4、跟着录音机哼唱歌曲,说说歌曲主歌与副歌音乐有什么不同。

(七)比较《桥》《北京的桥》与《在阿维翁大桥上》三首歌曲的异同。

根据学生个人能力和理解,自由发挥,畅所欲言。

(八)用课堂乐器演奏《在阿维翁大桥上》

1、学生试着默弹歌曲曲谱。

2、唱歌词,用乐器伴奏。

3、请一部分学生唱歌一部分学生舞蹈,一部分学生演奏课堂乐器,集体表演。

第六单元 音乐中的故事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

教学目标:学生体验歌曲的意境和基本情绪,然后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歌曲的理解。

教学重、难点:唱好变音唱好变音,注意音的准确性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请同学们踊跃发言说说妈妈给自己讲故事时,有什么感受?下面,我们来听听这首歌曲中的小朋友在听妈妈讲故事的情景,他有什么感受?同学们听了以后又有什么感受?

二、欣赏:完整的欣赏全曲,学生体验歌曲的意境和基本情绪,然后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歌曲的理解。请同学们说说听了以后有什么感受?

介绍歌曲:歌曲分成三部分。第一部分叙述了小主人公在美丽的、恬静的夜晚,听妈妈在场院里给他们讲故事的幸福场景。第二部分叙述了妈妈在旧社会的痛苦生活,控诉了旧社会的不公。第三部分是第一部分的重复。所以,歌曲是带再现的三部曲式结构。

1、歌曲:

教师弹奏乐段的歌词和旋律,让学生随琴轻声的哼唱,体会歌曲的感情。

第二乐段进行欣赏,与第一段进行比较,在情感上有什么不同。

演唱形式的听辨,每一乐段的演唱形式不同,为什么,不同的演唱形式可以表现不同的情绪,表达不同的情感。这是与歌曲所表达的情绪紧密联系的。要及时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四、复听全曲,要求学生说出全曲中有那些重复的旋律,或者乐段。

全体演唱,老师和学生一起演唱

完整复听全曲。说说歌曲中哪是重复出现的?完成听听想想。

五、小结:每个人将今天的感受写下来,最好能写成日记。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欣赏管弦乐《鹅妈妈组曲》《小拇指的故事》《瓷偶女皇》。

教学目标:

1、欣赏管弦乐《鹅妈妈组曲》《小拇指的故事》《瓷偶女皇》。

2、展开想象,根据音乐讲述《小拇指的故事》《瓷偶女皇》的故事。

教学过程:

(一)复习歌曲《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引人新课。

1、复习歌曲《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

2、引入新课。法国作曲家拉威尔创作了管弦乐作品《鹅妈妈组曲》,用音乐叙述了鹅妈妈讲的5个故事,今天一起来听听其中的两个故事。鹅妈妈讲了两个什么样的故事?请同学们听音乐之后回答。

3、这两首乐《小拇指的故事》和《瓷偶女皇》。请学生回答哪一首是《小拇指的故事》,哪一首是《瓷偶女皇》?为什么?教师可根据情况再次播放音乐。

(二)欣赏管弦乐《小拇指的故事》

1、有谁知道童话《小拇指的故事》请给同学们讲一讲。拉威尔创作的乐曲《小拇指的故事》讲了些什么?听音乐,进一步感受乐曲,并说—说乐曲中的《小拇指的故事》。

2、教师带领学生随音乐哼唱乐曲中的主题。请学生说说主题的音乐形象。

3、学生在乐曲的伴奏下讲述自己根据音乐所想象的故事情节。

(三)欣赏管弦乐《瓷偶女皇》

1、教师讲述童话剧《瓷偶女皇》、拉威尔创作的乐曲《瓷偶女皇》是不是对这个童话故事的完整的叙述?听音乐,正确地回答。

2、这一步感受乐曲,并说一说乐曲是什么风格的音乐,作曲家为什么要采取这样风格的音乐。

3、教师带领学生随音乐哼唱乐曲中的主题,请举生说说主题的音乐形象。辨别乐曲中演奏主题的主奏乐器,并说出这种乐器属于管弦乐中哪个乐器组。

4、学生在乐曲的伴奏下,讲述自己根据音乐所想象的故事情节。

(四)教师结合上堂课内容总结本课。

1、齐唱或独唱,或两种表演形式结合的方式演唱《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

2、结合本堂课欣赏的管弦乐《鹅妈妈组曲》《小拇指的故事》《瓷偶女皇》,说说作为叙事性音乐,上堂课演唱的《听妈好讲那过去的事情》与这堂课欣赏的乐曲,在音乐风格、表现形式等方面有何差别。

教学反思: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学唱并表演歌曲《老鼠和大象》。

教学目标:

1、学唱歌曲《老鼠和大象》并能有表情地演唱。

2、完成老鼠和大级节奏游戏。

3、能在演唱中表演《老鼠和大象》。

教学过程:

(一)简短地回顾上两堂课的内容,引人新课。

1、上两堂课同学们听了妈妈讲的故事听了鹅妈妈讲的《小拇指的故事》《瓷偶女皇》。这堂课我们听一听《老鼠和大象》的故事。

2、放录音《老鼠和大象》。

3、教师板书老鼠和大象的节奏游戏,请学生分组练习,力求将这两种不同动物的形象表现出来,然后组合在一起。

4、请学生朗读歌曲第二段“一只很小很小的老鼠„„”注意朗读的音量和语气。然后在朗读中加入老鼠和大象的二声部节奏背景。

(二)教师范唱《老鼠和大象》

1、教师范唱歌曲。教师演唱之前,要求学生先表演老鼠和大象的节奏游戏作为歌曲的前奏,教师演唱当中,要求学生朗读和表演带节奏背景的第二段歌词。师生合作共同完成《老鼠和大象》的歌唱。

2、教师与学生跟琴学唱歌曲,鼓励学生积极学唱,尽快做到用歌声讲述《老鼠和大象》的故事。

3、教师分析歌曲中紧凑与舒展的劳动形象,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对比处理歌曲的演唱。尤其是歌曲二声部合唱部分,是多么舒展开阔。然后在学生的演唱中,教师加入二声部合唱的低音声部。

(三)教师带领学生学唱二声部合唱

1、在高声部轻声哼唱中,哼唱低声部的音高,可以先放慢速度学唱。

2、当两个产部各自都能听到对方的声部,战到声部融合的感觉时,稍微调整一下音量,达到两个声部音量的平衡。

(四)合成表演,结束本课

教学反思:

学生有表现力的歌唱与表演《老鼠和大象》。能和谐的演唱歌曲中的合唱部分。

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欣赏钢琴独奏曲《洋娃娃的梦》。

教学目标:

1、欣赏钢琴曲《洋娃娃的梦》。

2、根播音乐创编洋娃娃的故事,并随音乐表演。

教学过程:

(一)复习上堂课内容导入新课。

1、演唱或表演《老鼠和大象》。

2、告诉学生本堂课欣赏的乐曲与洋娃娃有关,认真聆听,洋洋娃娃在做什么?

(二)欣赏音乐《洋娃娃的梦》。

1、听录音,教师自己弹奏或请学生弹奏《洋娃娃的梦》。

2、启发学生思考,乐曲表现了洋娃娃几种不同的情绪,或洋洋娃娃身边发生了哪些故事情节。

3、请学生随着音乐讲述自己联想到的内容。

(三)听音乐,创编洋娃娃的故事。

(四)在《洋娃娃的梦》的音乐背景下表演。

(五)分组表演整个单元的四项内容(五个故事),结束全课。

教学反思:

第七单元 民族的舞步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学唱歌曲《秧歌舞》

教学目标:这是一节以声乐教学为主的综合课。通生们自学、小组学习和教师指导学习等方式,正确掌握歌曲的旋律、节奏,并在教师的指导下.感受歌曲热烈欢快的情绪、在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下学习简单的秧歌舞的伴奏谱。

教学过程:

1、导入:教师播放录像《民间秧田队》

提问:他们在做什么?这种舞蹈形式叫什么?它主要用什么伴奏形式?

2、揭示课题。

3、初听歌曲:提问:歌曲的情绪?

4、记忆歌曲旋律:歌曲可以分成几句?

5、学唱歌谱、以小组为单位.运用已有的知识学习歌谱。

6、教师指导学习:正确演唱歌曲中的附点音符和前十六分音符节奏。

7、学习歌词:指导学生正确演唱。

8、学习锣鼓点:提问:歌曲中用怎样的声音表现锣鼓?

9、出示节奏谱:小组学习,分组进择乐器先节奏谱练习。

10、课后拓展: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个组选一个项目(舞蹈、乐器、歌曲)进行研究性学习。舞蹈组:学习基本秧歌舞步,创编一个简单的舞蹈组合。唱歌组:搜集我国其他地区的秧歌资料(文字或音响)。乐器组:创编或演奏秧歌锣鼓节奏.为歌曲伴奏。

教学反思:

学生积极参与音乐活动,运用已有的音乐知识掌握、学习歌曲的能力提高。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1、学习民族舞蹈秧歌

2、复习歌曲《秧歌舞》

教学目的:复习歌曲《秧歌舞》,在教师的组织下,学生以小组形式汇报学习成果。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引导学生创造性的表现歌曲。

教学过程:

1、导入:播放回曲《秧歌舞》

2、唱歌小组汇报:

介绍秧歌的历史和发展,请同学们欣赏收集到的其他秧歌曲。

演唱创编新词的《秧歌舞》并教唱全体同学。

3、乐器小组汇报:

用学会的乐器演奏歌曲。

用锣鼓为秧歌伴舞,节奏可选用书上的固定节奏,也可是学生创编的新节奏型。

学生在乐器组的伴奏下演唱歌曲《秧歌舞》。

4、舞蹈小组汇报:

介绍秧歌的基本步伐。

全体学生在舞蹈小组的组织下,一拍一动学习秧歌步,并能够在歌曲《秧歌舞》的伴奏下,翩翩起舞。

舞蹈小组表演创编的秧歌舞小组合(这具:手绢、扇子)

5、学生在锣鼓声中载歌载舞,表演唱《秧歌舞》。

教学反思: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欣赏《阿细跳月》

教学目标;通过欣赏民乐合奏《阿细跳月》,记忆乐曲的旋律主题。感受乐曲的情绪和旋律特点,学习彝族“跳月”的基本动作。

教学过程:

1、导入:欣赏乐曲《快乐的罗梭》。

提间:有谁知道这首乐曲的名字?它是我国哪个少数民族的舞曲?

这是我们在一年级的欣赏的彝族舞曲《快乐的罗梭》。今天我们再欣赏一首彝族乐曲《阿细跳月》。

2、初听乐曲,体验乐曲的情绪。(热烈)

3、介绍乐曲名称:

阿细是彝族的一个支系,聚居在云南省红河州弥勒县的西山一带。阿细人能歌善舞,因常相聚于月下舞蹈,称“跳月”。“阿细跳月”是他们最喜爱、最普及的民间优秀集体舞蹈之一。

4、视唱乐曲主题:

掌握5/4的节拍特点:体会乐曲的旋律特点。

以加do、mi、sol为主要旋律音,没有出现fa、xi两个音:每一小节的最后两拍都是由521组成。

5、运用课堂乐器,演奏乐曲主题。

6、再听乐曲:

在521处拍手。

7、再听乐曲:这个主题在乐曲中出现了多少次?(14次)

8、分段欣赏:

①第一部分:主题出现几次?每一次有什么变化?(高音笛、三弦、全奏等)

②第二部分:主题出现几次?音色有什么变化?

③第三部分:主题出现几次?速度有什么变化?

9、欣赏舞蹈《阿细跳月》

l0、教授彝族跳月的基本步伐:

右脚右侧一步,左脚跟到右脚,右脚再右侧一步.左脚向右脚方向空中蹬两拍。

左脚左侧一步,右脚跟到左脚,左脚再左侧一步.右脚向左脚方向空中蹬两拍。

学生两排相对,方向可相对或相反,空中蹬脚两拍,击掌两次。

11、在《阿细跳月》的乐曲声中,边舞边唱(拍手处:嗨嗨)。

12、课外拓展:收集典型少数民族的舞蹈资料,学习一种民族典型的舞蹈动作。

教学反思:

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参与,学生能安静聆听音乐,并积极参与体验乐曲带给人们的不同情绪。学生能运用肢体语言表现乐曲热烈欢快的情绪。

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活动:民族歌舞

教学目标:这过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让学生根据各民族的歌曲创编简单的民族舞蹈,培养和鼓励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创新意识。

教学过程:

1、导入:欢快优美的舞蹈《爱我中华》为这节课拉开序幕。

提问:你们能告诉我刚才的这段舞蹈中出现了那些少数民族吗?

汉族、蒙古族、藏族、傣族、维吾尔族、朝鲜族。

2、民族歌曲擂台赛:通过游戏的形式来复习所学过的旧知识,进一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为后面的教学起到铺垫作用。

3、自学少数民族舞蹈的特点:

以自学的方式让学生初步了解我国少数民族舞蹈的特点和中华民族的博大精深及多元的文化。

蒙古族舞蹈大多雄壮有力、朴实奔放;维吾尔族舞蹈利落轻快、婀娜多姿;傣族的舞蹈动作细腻、优美抒情;藏族舞蹈气势磅、技巧性很强;汉族的舞蹈更是种类繁多、争奇斗艳。

4、以小组为单位,运用已有的舞蹈基础为民族歌曲进行即兴的歌舞创编活动。

①根据《金孔雀轻轻的跳》歌曲创编傣族的舞蹈。

②根据《多么快乐,多么幸福》歌曲创编藏族的舞蹈。

③根据《草原赞歌》歌曲创编蒙古族的舞蹈。

④根据《过新年》歌曲创编汉族的舞蹈。

⑤根据《娃哈哈》歌曲创编维吾尔族的舞蹈。

5、学生汇报展示他们创编的节目〔有条件的学校提供简单的服装道具〕 教学反思:

第八单元 八音盒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合唱歌曲《铃儿响叮当》

教学目标:

l、培育学生热爱自然、乐观自信的生活态度,并能在歌声和面部表情中表现出来。

2、歌声整齐,吐字清晰灵巧,合唱初步和谐。

3、背唱这首歌曲。

教学过程:

1、导入

教师介绍本单元名称《八音盒》的意义,先介绍八音盒(最好能找到八音盒的实物),再讲述本单元取名八音盒的含义。

雪橇对于我们来说是既熟悉又陌生的,不居住在北方的人们很难体会乘坐雪橇滑行的乐趣,但我们又确实都了解雪橇,这大多是从影视中见过的,同学们知道雪橇有什么用途吗(学生议论)。对!雪橇最初是在雪地里运送物资的,后来主要是供旅游者娱乐和用于体育比赛了。同学们知通雪橇是用什么拉的吗(学生们议论)。对!一般都是用马或狗来拉的。在少数地方也有用牦牛拉的(主要是运输物资)。在这首歌曲中雪橇是用马拉的,马的脖子上还系着铃呢,雪橇上乘着欢乐的孩子们,他们迎着大风雪,扬鞭唱歌,我们要学习他们的这种勇敢、自信、乐观的精神,要更加热爱音乐、热爱歌唱、热爱生活、乐观自信,这就是我们能不能唱好这首歌的前提。

2、播放范唱录音(合唱)。学生随录音轻轻唱歌词,注意第2、4、6小节中弱起的词句。

随教师的琴声学唱第一乐段的歌词。

3、完全采用听唱法来学习合唱是很困难的,效果也不会好,因为学生们很难从两个声部中分辨出第二声部来,大多跟着第一声部跑。所以教师在教唱第二乐段(合唱部分)时须重点教唱第二声部,在基础较好的班级中,可以先教歌谱,再教歌词。

在教唱过程中,顺带学习反复跨越记号。还应注意用1=D的调高,不要用l=F。

4、再次欣赏歌曲的范唱,要求学生特别注意合声部分,并努力向录音里的效果靠拢。

5、整体练习、逐步做到感情投入,表情愉快,吐字清晰、合唱和谐,并能初步背唱。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管弦乐合奏《维也纳的八音钟》《打字机》

教学目标:

1、在欣赏生动形象的器乐曲中获得乐趣、更加热爱音乐。

2、在欣赏器乐曲的过程中能逐步注意节奏、速度、力度等音乐表现要素对于塑造音乐形象的作用。

3、通过模仿学习创编,培育求新求异思维,对创编感到兴趣。

教学过程:

1、导入

本节课我们要欣赏两首非常好听、非常生动形象的器乐曲。欣赏器乐曲,我们已经积累了不少经验了,大家要继续努力、器乐曲没有歌词,全都靠音乐本身来表现它所叙述的内容,这就给了我们广泛的联想、想象的空间,但这也不是毫无根据的乱想象,因为音乐本身已经结了我们不少“信息”,例如旋律、节奏、速度、音区、节拍等都与所表现的内容有关。就速度来说,表现兴奋热烈的音乐一般都要快些,就节奏来说,表现深沉、思考的音乐一般都要疏些。例如下例a与b,a显然更适合表现深沉、思考的情绪,而b的节奏过密,更擅于表现欢快或紧张的情绪了:

下面我们来开始欣赏,欣赏时要静心地听,积极地想,还要注意音乐的旋律、节奏、速度、力度等有些什么特点,经常坚持这样来欣赏音乐,我们的音乐欣赏水平就能大大提高了。

2、欣赏管弦乐合奏《维也纳的八音钟》

从课本上的插图谈起,介绍八音钟和维也纳(学生也可参加议论)。

介绍作曲家柯达伊。

《维也纳的八音钟》是柯达伊的名作(哈里.亚诺什组曲)中的第二首,描写哈里正在吹牛,说是自己与国王的公主到维也纳王宫去游逛,看到了宫中很多的八音钟,乐曲一开始就出现了八音齐鸣的音响,然后出现了课本中列出的主题。这个主题不时出现,但每次都有些不同,表现了八音钟里的小人、小鸟正在欢乐地舞蹈。同学们可以想象王宫内不只一台八音钟,而是好几台,所以音乐是显得非常热闹的。

欣赏音乐。

请学生谈谈听后的初步感受。

复听。提醒注意主题音乐在乐曲中出现了几次和课本中要求填写的音。

单独播放主题音乐几遍,要求学生完成填空的练习,在这过程中应反复提示只有三个音可供选择。(如是用简谱填充则非常方便,如用线谱,则先要明确do’在第五线上,才能正确填写)。

3、欣赏管弦乐合奏《打字机》

现在,打字机早就被电脑所代替,同学们很少能见到打字机了,但偶尔在旧货市场上还能见到,教师介绍打字机.最好能找到实物带进课堂让学生观察。

这首乐曲形象地描绘了打字机工作时的声响,非常形象,十分生动。作者安德森是美国的轻音乐作曲家,他十分擅长创作形象鲜明逼真的管弦乐小品,尤其是他十分重视为儿童们创作出既好听又生动的小曲,例如我们早已欣赏过的《跳圆舞曲的小猫》、《打切分间的小闹钟》等都出自他的手下。

欣赏音乐

请学生说说听后的感受。

复听。提醒注意回铃的声音和掉转机头的声音,学生可自由随音乐模仿用打字机打字的动作,动作不要求统一,但应注意合着音乐的节拍。

分组选用合适的打击乐器随管乐敲击。

4、创编

这是一个很有意义的创作练习,我们先来唱一唱课本中出示的例子(即”叮铃铃,叮铃铃,快乐的歌”)。

手机的铃声是怎样的呢(学生议论),手机的铃声是五花八门的.有的发出嘟嘟的声响,有的与电话铃声相似,更多的是一段电子音乐,因此我们也可以从多方面去设计,不一定局限在“叮铃铃”的声响,同样,节奏也可以变,但是要与后面的自然连接,这就是难点。现在我们可以以同桌为组.两人一组共同商量。

教师抽查几组的创作(可出只是口头的),如学生记谱能力欠缺、可由学生唱教师记。

教师选择几个公布.师生共同演唱评议。

再用同样的方法填写自行车的铃声。

为了拓宽学生的音乐思维.教师可就“叮铃铃”三个字.给学生提供多种节奏。如:

等。

教学反思: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音乐活动《铃儿响叮当》

教学目标:

1、熟练地演唱《铃儿响叮当》,合唱更加和谐动听。

2、在分组合作表演《铃儿响叮当》时充满自信,配合好。

3、用歌声、器乐、动作参与表演,感受集体学习音乐的愉悦。

教学过程:

1、导入

前节课我们巳经初步学会了合唱歌曲《铃儿响叮当》,这带课我们就要将演唱、演奏和表演结合起来,让我们在音乐的海洋里自由地表演,自由地创造,把一切胆小、害羞、自卑一扫而光。

2、复习歌曲《铃儿响叮当》

要成熟练背唱,富有表情,合唱和谐。

按照课本上的要求设计力度的变化,造成雪橇由远及近、由近及远的情景。教师可加一前奏,提示速度和力度。如:

3、分小组为第二乐段配上打击乐器

请学生思考、探索:选用哪些课堂打击乐器,用什么乐器来主奏表现“叮叮当”的铃声,如何表现雪橇渐渐远去的效果,各个乐器采用什么节奏,主要的节奏型是什么等。

抽查几个小组,教师弹琴(第二乐段),学生配以打击乐器,师生共同评价。

4、用课堂乐器演奏第二乐段

从技术上来看是不难的,难的是调。这首歌应采用1=D,但竖笛难以吹奏,口琴无法吹奏,只有口风琴可以。如改成1=F,竖笛只要学会b7就用吹奏,口琴仍不能,但唱起来调略嫌高,最后一个ⅰ可能上不去。

最简单的办法是采用l=C来吹奏,虽然唱时歌声会沉闷许多,但这是一个两全的方法,而且学生边喝边奏边演其热烈的气氛将会弥补定调过低的缺陷。

5、分小组设计表演动作

学生有的扮演拉雪橇的小马,有的扮演坐在雪橇上的儿童,他们都戴着富有童话色彩的头饰,有的手中还抱着布绒玩具或拿着气球,要设计好马如何拉,儿童们如何雀跃欢呼,还要注意设计好“雪橇”的行进路线。

抽几个小组当众表演。

几个小组共同表演(注意各个“雪橇”不能撞车)

6、全班学生共同参与活动

部分学生歌唱,部分学生伴奏(课堂乐器和打击乐器),部分学生表演,掀起高潮,但要注意防学生因情绪兴奋而使歌声喊叫,要引导学生做到情绪热烈,歌声优美。

六年级第七册信息教案 篇5

1、继续学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了解人类在离开地球后的奇妙变化及月球上的神奇情景。

3、激发学生对月球的好奇心,从而树立探索科学奥秘的远大理想。

教学重、难点:

1、理解课文内容,增进学生对宇宙知识的了解。

2、体会“这是我个人的一小步,却是人类迈出的一大步。”这句话的含义。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 型:新授课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引入新课。

1、教师引言导入。

2、交流阿姆斯特朗的资料。

二、初读课文,检查预习。

1、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正确、流利。

2、多种形式检查学生字词掌握及课文朗读情况。

三、熟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

1、默读课文,按要求给课文分段。

2、结合提示,说说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四、作业布置: 1、继续熟读课文。

2、收集有关月球的资料。

第二课时

一、词语复习,引入新课。

1、在上课之前,老师先来考考大家,下面的词语你会读吗?

奔赴 联络 缘故 悬着 捏成 呈现 棕色 光芒 登月

耸立 终于 小心翼翼 心驰神往 巨石嶙峋

2、你能说说《飞向月球》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吗?尽量用上刚才读过的词语。(根据学生回答进行板书)

①板书课题及本文的重点内容。②指名说。

【设计意图:在复习字词的基础上,鼓励学生用上面的词来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一方面对学生的基础知识进行巩固,另一方面让学生能学以致用,感知课文的主要内容,从而为后面的教学做好铺垫。】

二、快乐旅行,多味体验。

1、刚才,我们一起回顾了课文的主要内容,下面请同学们小声朗读课文的2-4自然段,用“—”线画出在登月过程中,最使你感到新奇、有趣事情的句子来。

2、同桌互相读一读刚画出来的句子,并说一说从中感受到了什么?

3、指名说。(①读找出来的句子。②谈自己的体会。③说说你从这句话中的哪些词体会出来的?)

(课件2,出示句子1):他们吃的“饭”是特制的。吃的时候。先要把食品放在塑料袋里,再灌进水,把食品捏成糊,然后像挤牙膏似的把食品挤进嘴里。如果是吃花生米一类的硬颗粒状食品,可以让他们漂浮到空中,然后像鱼儿觅食一样在空中捕捉。

① 这段话的构段方式是什么?

②你能联系生活实际用“先……再……然后……”说一段话吗?

(课件3,出示句子2):从宇宙飞船上看月球,随着太阳光线角度的变化,月球的表面呈现出各异的色彩,有时是灰色的,有时是棕色的,有时是的。从宇宙飞船看地球,地球发出耀眼的蓝色和白色的光芒,在茫茫的宇宙中,显得特别美丽。

① 这段话描写了什么?

②我们应用怎样的语气来读这段话?(自由读、师引读)

③现在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宇航员在飞往月球途中拍下的图片。(课件4,图片)

④这么美的景色,你能快速地把这段话背会吗?(师生一起背诵。)

4、是啊,在登月的途中,宇航员们的工作、吃饭、休息都跟我们地球上不一样,让人感到有趣,可仅仅是有趣吗,你还能体会到什么?(不便、艰辛)

5、同学们都说得特别好,让再我们一起来看看登月途中的实况,好吗?(课件5,视频录像)

【设计理念: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教师为学生创设自主学习的情境,使学生在自读自悟、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加深对宇航员在登月途中实际生活的了解,并感悟出他们生活上的不便和工作的艰辛。】

6、看完了录像,让我们再来读一读文中写宇航员在登月途中工作、吃饭、休息时的句子,读出他们登月时的有趣,读出他们工作的艰辛。

(多种形式的练读:自由读、指名读、师引读。)

【设计理念:多读是感悟的基本方法。通过多种形式的读,让学生与语言直接接触,品尝语言的“原汁原味”,使自己感受宇航员在登月的途中,不仅仅是有趣,更多的是工作的不便和艰辛。】

三、再现历史,加深体验。

1、经过三天多的飞行,阿波罗11号宇宙飞船渐渐接近月球,准备着陆。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看课文的第六自然段,用你们的心去默读、去体会,看看这段中哪些地方打动了你,请你在旁边写下你的感受。

①自由批注②集体交流。(根据回答,出示课件6)引导学生抓住“小心翼翼”、“终于”、“心驰神往”等词谈感受。

③换位思考:当阿姆斯特朗和奥尔德林登上月球时,假如你就是他们其中的一员,此时,你的心情是怎样的?你会想些什么或说些什么?

④你能带着这种心情读一读这段话吗?

【设计理念:抓住重点理解的内容如课文第六自然段,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独立思考,从而让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完善自己的认知,升华自己的情感。】

2、人类登上了月球,实现了千百年的梦想,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重温1969年7月16日那激动人心的场面。

(课件7:登月的视频录像。)

3、看了这个短片,你最想说什么?

四、阅读交流,做客月球。

1、当宇航员登上月球后,放眼四周,他们看到了什么?小声读课文的第七自然段,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板书:很有开发价值)

2、是啊,月球上虽没有人类美丽的传说,但人类最终实现了登月之梦,这正是人类科技进步的见证,正如阿姆斯特朗所说“这是我个人的一小步,却是人类迈出的一大步。”(课件8)

①结合课文内容谈谈自己对这句话的理解。

②让我们来齐读这句话,读出阿姆斯特朗的激动与自豪。

3、1969年7月19日,人类终于实现了千百年来的梦想。随后,不断有人登陆月球。,我国的杨利伟登上了太空,浩瀚的太空从此写下了中国人的名字。下面让我们再来重温中国历史的新篇章,“神舟”五号进入太空。

⑴(课件9:视频录像。)⑵看了这个短片,你想说些什么?

【视频的播放,使学生能切身了解我国航天科技所取得的伟大成就,增强了民族自豪感和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也使学生有话可说。】

五、阅读扩展,升华情感。

1、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人类登上月球已不是神话,那么“月球一定会成为人类的另一个家园”也一定会实现。想一想,如果人类居住在月球上,那将是怎样的一个家园?

(课件10,引导写作)①自由说一说。②写一写。③指名读。

【学生在理解语言文字的基础上,与自己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放飞想像,想像不久的将来,月球成为人类另一个家园的美好情景,从而激发他们对月球的兴趣,树立探索宇宙的远大理想。】

2、总结:同学们,无穷无尽的宇宙里藏着数不清的奥秘,希望你们能好好学习,将来去研究它们、开发它们,让更多的天体、更多的资源为人类造福。

六、拓展作业:(课件9)

1、积累本课的好词佳句。

2、继续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办一份以“月球”为主题的手抄报。

附板书设计:

开始登月:1969年7月19日

飞向月球 飞往月球:有趣、艰辛 实现了夙愿

着陆月球:激动、自豪

揭秘月球:真实面目、资源丰富

上一篇:商场每日工作总结范文下一篇:中药炮制临床医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