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燕导学案学生用

2024-10-27

海燕导学案学生用(精选9篇)

海燕导学案学生用 篇1

《海燕》导学案

2012.2

学习目标

1.理解象征、烘托手法在课文中的运用。

2.品味语言、体会作品表达的思想感情,领会“海燕”精神的内涵。3.培养勇敢、顽强、乐观、自信的品质,培养积极的情感态度。走进作者

高尔基(1868--1936),俄国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作家,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奠基人。时代背景

《海燕》写于1901年,是高尔基早期创作活动中的一篇著名散文诗。当时革命斗争蓬勃兴起,高尔基目睹了沙皇政府的暴行,极为愤慨,写成了短篇小说《春天的旋律》,《海燕》就是这篇小说的尾声部分。《海燕》就是一只鸟儿在《春天的旋律》结尾部分所唱的歌。“海燕”一词,在俄文中原有“暴风雨的预言者”之意,高尔基在作品中运用象征、对比、环境烘托等手法浓笔重彩地刻画海燕的形象,描写了海燕在暴风雨来临之际勇敢欢乐的英姿,并且借海燕之口表达了作者对社会变革充满激情的呼唤。文中关于海上风云的描写暗示了1905年俄国革命前夕急剧发展的革命形势,通过海燕面临暴风雨高昂的情绪则传达了作家对于革命浪漫、乐观的政治热情。检查预习

1、给加点字注音 呻.吟白沫翡翠困乏深渊蜿蜒胆怯号.叫

2、文学常识

高尔基是前_______无产阶级革命作家,他的小说有自传体三部曲《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海燕》是高尔基在1901年3月写的“幻想曲”《》的结尾部分,原题为“海燕之歌”。合作探究

1、概括“海燕”的特点并说说是从哪些词句看出来的?(找出喜欢的句子来读)

2、文中除了写海燕,还写了哪些海鸟在暴风雨来临前的表现?请同学们从课文中找出描写其他动物的句子(勾画、朗读)。为什么还要写到其他动物呢?

3、为什么要写大海、狂风和乌云?

结构梳理

本文在内部结构上层层推进,前后呼应。以暴风雨渐次逼近为线索,按海面景象的变化,可以分为三大场景:

①②③

试找出海燕在这三个场面的不同表现:①②③研读质疑

文中描写海上图景变化的对象是和,相关描写的句子有。技法运用

文章中海燕仅仅是一种海鸟吗?他更是一个什么形象?这是一种什么表现手法? 文中还有哪些象征体?他们分别象征什么?

小试牛刀:请展开联想,运用象征手法写一段话,赞颂你喜欢的一种动物或植物。达标测试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1—5题。

在苍茫的大海上,狂风卷集着乌云。在乌云和大海之间,海燕像黑色的闪电,在高傲的飞翔。

一会儿翅膀碰着浪尖,一会儿箭一般地直冲向乌云,它叫喊着,——就在这鸟儿勇敢的叫喊声里,乌云听出了欢乐。

在这叫喊声里——充满着对暴风雨的渴望!在这叫喊声里,乌云听出了愤怒的力量、热情的火焰和胜利的信心。

1、从文中找出四个描写海燕勇敢行动的动词、、、。

2、文中加点的词“高傲”表现了海燕的气概。

3、文段最后运用的修辞手法是和。

4、写海燕高傲的飞翔之前,写大海、狂风、乌云,是为了点明,烘托,突出。

5、作者塑造海燕这一形象,流露出来的感情基调是。拓展延伸

语文主题学习丛书荐读:郑振铎《海燕》、席慕容《燕子》。试分析与本文的异、同点。

海燕导学案学生用 篇2

【案例】第一次用“导学案”是在教学八年级下册《分式的乘除》时.当时之所以选用这节内容作为新模式的开端, 是因为我觉得在学生已有的分数乘除的基础上讲解这节课较容易.虽然课前进行了充分的思考, 反复揣摩编制了学案, 且考虑了各个环节的科学性和整节内容的系统性和完整性.但我们农村中学的学生整体素质不高, 两极分化较大, 学生探究归纳、交流表达的能力弱, 以往很多新知识都是经过教师“咀嚼”后才得以消化, 就是有探究, 也是部分“精英”掌握着课堂的“发言权”.如果放手让学生去探究, 这样的课会是什么效果呢?

在忐忑不安中, 我开始了新的教学模式下的第一节课.待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后, 我引导学生进入了学习导航部分, 因为这部分以分数为主所以学生很快就独立完成了.一切按照计划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我心里感觉踏实多了.“下面我们进入探究新知部分, 请大家独立完成”, 在我的一声令下学生们开始埋头苦做, 5分钟过去了, 只有寥寥的几个学生完成了, 8分钟过去了, 还有很多学生对“探究”无从下手.按照这个速度这节课的教学任务肯定是无法完成的, 我心里开始着急了:不行, 必须要速战速决.于是, 我迅速地把学案上的数学式子写在黑板上, 一一让学生观察, 半推半就中学生很快将“分式乘除法法则”“探究”出来了, 我总算松了一口气, 心想只要学生记住法则会做题就行了.可天不遂人愿, 学生今天不知是怎么回事, 在接下来的各个环节中做题频频出错, 交流常常卡壳.就这样, 在沉闷的气氛中结束了这节课.

【反思】课后, 我心里很是郁闷, 到底问题出在哪里呢?我再三反思自己的授课过程, 终于明白这一切都是因为我只考虑了时间问题, 重结论而轻探究过程的结果.不可否认, 课堂上当出现与自己预设情况不一致的情况时我出现了急躁情绪, 这种急躁情绪影响了学生, 影响了课堂效果.并不是这种新的教学模式有问题, 问题出在我的操作上.在授课中, 我谨记“老师要少讲”的形式做法, 试图通过“学案”让学生自主学习, 却忽视了教师“导”的作用, 并且没有灵活地运用教学手段和方法.其实, 当部分学生对探究新知的内容感觉困难时, 教师可以分层次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探究, 还可以采用“小组合作交流”的方法促使全体学生参与探究.如果本节课能够根据教学目标提出探究问题让学生小组交流, 学生交流有困难时, 教师再提一些小梯度问题适当进行引导, 要探究的问题就会迎刃而解了.在教学手段上也需要灵活, 在后面的习题教学中教师应注意作适当的强调, 因为这节课中分式约分也是学生的一个易错点.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 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提高教学效益是“导学案”这种教学模式的出发点.我的这节课无疑是穿着“导学案”这双新鞋走老路, 有“导学案”的“形”却“无导学案”的“神” .

首先, “学案导学”要注重教师的主导作用.新课程标准中提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交流合作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探索数学知识是数学探索活动的核心环节, 是决定探索活动成败的关键.探索的数学知识是未知的, 对学生来说具有挑战性, 有一定的难度, 因此引导是必不可少的.学生探索数学知识的形成、发展和应用, 除了获取知识, 更重要的是经历探索的过程, 获得积极的体验, 感悟探索数学知识的基本策略和方法.而学生探索策略和方法的主要来源, 就是老师指导的策略和方法.

其次, “学案导学”也应注意学生的主体作用.新的教育理念是一种充分尊重学生主体地位, 呼唤学生主体意识, 塑造学生主体人格, 推动学生主体行为特征和能力发展的教育理念.因此, 尊重学生主体, 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有助于数学课堂教学的现状.教育心理学的观点认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更是自我教育和发展的主体.初中阶段, 学生自我意识急剧发展, 希望通过自主思考来参与活动, 要求别人尊重他们的意愿和人格, 因此要充分了解学生, 尊重学生, 不苛求学生在数学学习上获得同样程度的成功, 不急于给学生个体下结论, 应着眼于他们在未来社会中的作用和价值挖掘其潜能, 更多地关注学生在合作中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态度, 关注其能否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来思考问题.

布鲁纳曾经说过:“知识的获得是一个主动的过程, 学习者不应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 而应是知识获取的主动参与者.”运用“导学案”模式进行教学改变了传统教学的“满堂灌”形式, 变为学生自主学习, 积极动手实践、动脑思考、动耳认真听、主动动口说的“我要学”形式, 从而充分发挥了学生在学习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然后通过教师的“导”, 让学生掌握方法性、规律性的东西, 逐步由“学会”变为“会学”.所以说, “导学案”模式更能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也更能体现新课改的精神.

海燕导学案学生用 篇3

【关键词】导学案 高中语文 阅读教学 调查报告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8B-0056-03

以导学案为载体的合作课堂教学在南宁市第二十一中学已经开展了5年的时间,导学案在语文教学组中使用得较为系统。本文以南宁市第二十一中学的高一、高二学生作为调查对象,调查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导学案的使用情况,为语文阅读教学中导学案的编写和使用方面提供合理的建议。

一、调查目的和方法

为了解南宁市第二十一中学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导学案的使用情况,了解学生对导学案的意见及看法,使导学案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能够得到更有效的使用,帮助高中阶段学生提高语文学科的学习能力,我们对南宁市第二十一中学高一全年级学生(420人)、高二全年级学生(405人)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以书面问卷匿名方式进行。调查内容涉及导学案的编写体制、导学案的使用以及学生使用导学案的具体感受等。共发出学生问卷820份,收回有效问卷809份,问卷回收率98.7%。

二、调查数据分析

(一)学生对语文阅读教学方式的期待。语文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对语文阅读课上,你最希望的语文阅读课的学习方式”这一提问中,有41.35%的学生选择了“在导学案的指导下进行小组讨论和老师指导相结合”,28.8%的学生选择了“自己看书学习,有问题再请教老师”,29.74%的学生选择了“老师全程讲解”。说明学生在语文教学中,对老师还是比较依赖的,当然,也愿意在老师的指导下,依托导学案展开小组讨论。在语文阅读自主学习时,学生遇到困难时的一般做法,有57.76%的学生选择了“求助小组同学”,27.99%的学生选择了“求助于教师”。在学生喜欢的语文阅读教学活动方式中,大部分学生更加倾向于“老师指导下的自主学习”和“以学生为主的讨论交流”,占到68.7%。说明学生在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更希望能实现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模式,同时,也更期待老师在导学中发挥课堂教学的主导作用。

显然,作为高中生,学生更愿意也更接受在学习过程中能够拥有自我思考和体悟的时间,但同样也渴望在遇到疑难时可以与同学进行探究,或者得到老师的指导。这不但符合学生对新知识的认知规律,同样符合新课改提出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基本要求。学生对自己的学习主体地位认识比较明确,同时也认同教师的主导地位。那么,将课前预习、课中疑难的探究、课后复习形成文字形式的导学案,就是能够满足学生期待的、保证学生在各阶段的学习过程中有章可循、实现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载体。

(二)学生对导学案编写体制的评价。在“你使用的语文阅读课的导学案包括哪些部分”的提问中,重难点、课前准备、课堂研究、达标测试是导学案中最常出现的部分,占所有选项的80.45%。这一数据说明,老师们在编写导学案的过程中,都有比较明确的教学目标,并且能够比较清晰准确地在导学案中呈现出来,并且设计了一定的环节对课程知识的重难点进行了反复的强调。而情景创设、作业布置、学法指导是不常出现的部分,只占到总量的17.76%。

导学案学法指导的弱化,其实是弱化了导学案“导学”的作用,也就是弱化了学生自主学习这一个重要的环节。没有具体的学法指导,学生的课前预习工作就很难说实现了课前预习的目标。学生在完成导学案的过程中得不到相应的学法指导,对即将展开的课程内容并没有明确的了解和认识,也很难实现课前预习效果的最大化,同时影响教师对学生学情的准确把握。有53.25%的学生在“你对老师每次发放的语文阅读教学导学案的总体满意程度上选择了“一般”。结合导学案的主体内容可知,导学案的设计过于注重知识的传授而忽略情景设置,导学案此时等同于一张张的讲义和练习,久而久之,学生便会对导学案失去兴趣甚至有厌倦情绪,这就违背了编写导学案的初衷。可见老师在设计导学案时,必须直面如何“导学”才能激活学生的学习和探究的兴趣这一重要问题,这也是导学案编写过程中必须突破的问题。

20.39%的学生在“你认为导学案在什么时间使用效果最好”的提问中,选择了“课前、课中、课后均使用”。说明学生在为何使用导学案、何时使用以及怎样使用导学案这些问题上,认识是不充分甚至是比较模糊的。其中的原因应是多方面的,但主要的原因应该是:在课堂教学中担任着主导角色的语文教师,并没有透彻理解导学案的内涵,没有能够在教学的各个环节对导学案的使用进行正确引导。教师对导学案编写和使用的目的不能理解透彻,在课堂上的操作必定是失误连连,不能发挥导学案在教学过程中应有的效果。这一现象在“你的语文老师是否在语文课堂上配套使用导学案”有所体现,28.32%的学生选择“偶尔”,30.31%的学生选择了“很少”,只有37.89%的学生选择“经常”。教师对导学案的重视程度,也直接影响了学生对导学案的重视程度。

(三)学生使用导学案的体会。30.01%的学生在“老师设计的导学案中的各种知识点的内容讲解,是否注意培养了你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和合作探究能力”中,选择了“时而注意时而没注意”。显然,学生在导学案的设计中感受不到教师设计导学案的初衷,感受不到导学案在阅读课文时给予他有效的帮助。导学案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反而成为学生手中一个可有可无的资料。

对于语文阅读教学的小组合作学习,与同学合作探究、讨论问题以理解掌握知识的作用,30.59%的学生认为“相互启发,培养了能力”,36.26%的学生认为“有些作用”,但仍有将近30%的学生认为“仍然是形式主义,效果与以前差不多”。基于学案导学的合作课堂教学,并没有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寻找到适合的合作方式,学生没有在合作讨论中得到自我提升,这也是导学案得不到重视、导学案的使用不到位的具体体现。

在语文阅读课上讨论时会出现的现象中,41.35%的学生选择了“讨论结果达成一致”,余下将近60%的学生选择了“讨论场面不热列,讨论不起来”或“难以达成共识,草草收场”又或者“讨论无秩序,乱轰轰”。可见课堂的讨论时常是以无效收场,这一方面反映了教师并未较好地在讨论环节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没能及时地对学生讨论冷场的情况给予引导;同时也反映了导学案的问题不适合学生讨论,导致讨论冷场。

27.76%的学生认为,导学案对语文的复习“很有帮助”,51.7%的学生选择了“一般”或“帮助不大”。对于课后如何使用导学案进行针对性的复习,导学案的设计并没有真正地体现课后复习的指导作用,教师的引导也是不到位的。有21.81%的学生认为导学案对他的最大帮助是“按照导学案预习,简单方便”,20.39%的学生认为导学案“训练了解题思路”。

24.93%的学生认为通过导学案养成了课前预习的习惯。也有31.73%的学生认为导学案的使用培养了查找资料、搜集信息的能力。8.78%的学生选择提高了合作学习的能力。35.8%的学生在老师使用导学案后,认为自身对语文阅读的兴趣有得到提高或者有所提高。学生在使用导学案之后,仍然能够感受到自身在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方面的收获,可见,使用导学案进行课堂教学是可行的。

(四)学生的评价和建议。对于导学案的教学方式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实施的评价和建议中,学生集中表达了如下观点:一是希望能够通过导学案的使用和合作课堂的学习,提升语文成绩和能力。二是导学案编写时重复的内容过多,形式较为固定,引导不足,更像是抛出题目供给学生解决,希望导学案的编写能有更多的新意。三是导学案中较难的题目,还是希望能够得到老师的讲解。

综上所述,南宁市第二十一中学语文教学中的的导学案,从编写到使用仍然存在许多值得改进的地方。必须承认,导学案的使用适合于本校学生的学情。但是,导学案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是一个系统的工程,它需要编写和引导导学案使用的语文教师在思想上对导学案在语文课堂上的使用要有高度的认同,需要教师在使用过程中掌握方式方法,需要学生在课堂学习中体会到使用导学案的重要意义。

三、建议

针对当前南宁市第二十一中学语文阅读教学导学案的使用情况,我们提出了如下合理化的建议:

(一)教师应注重提高个人教学能力,打磨教学的各个环节。(1)加强理论学习,提高自身的语文素养,确保对导学案的使用目的理解透彻、高度认同。认真研究导学案的编写方法,力求编写适合本校学生实际的、适合各种类型课堂的成型导学案模板。(2)积极改进课堂教学模式和方法,以小组合作探究的合作课堂教学形式为基础,以导学案为依托,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改进授课方式,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激发学生使用导学案的兴趣。在教学实践中努力探索,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有效的课堂教学方式,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要。(3)注重引导。一是引导学生对语文课堂上使用导学案的意义有明确的认识,并力求得到学生对导学案使用的认同。二是引导学生在课前、课中和课后依托导学案进行预习、讨论展示和总结反思等工作。将导学案的作用最大化。三是引导学生在课堂上大胆讨论、勇敢展示、敢于质疑,将学生的难点在课堂上得到最大限度地解决,让学生有收获,有成就感。

(二)学生应改变传统的学习习惯,主动参与课程学习。(1)学生要加强对导学案的理解和认同。课前要分配足够的时间完成导学案课前学习的相关内容。在课前对课堂内容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和了解,对自己在预习时难以理解的内容务必做到心中有数,以便在课堂学习时有个人专属的、明确的学习任务和学习目标。(2)学生要培养乐于合作和分享的精神,积极参与课堂活动中的讨论环节。导学案的最佳载体是课堂中的合作讨论,只有勇于暴露问题,乐于合作和分享,才有可能在课堂中对课前疑惑的问题、课内的重难点知识有进一步的理解,并且在讨论的过程中,实现听、说、读、写等语文基本能力的培养和提升。(3)要学会在课后将导学案功能最大化。导学案的使用分别体现在课前的自主预习、课中的讨论展示、课后的整理复习。学生往往会忽视对导学案的课后整理。实际上,经过课前的认真预习和课中的积极讨论,对于重难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应该说已经实现多次重复,学生在课后对导学案的整理,实则是对知识的整理和巩固。待到一段时间学习结束后,整理过的导学案将会是学生复习相应知识的重要载体。

(三)学校应重视导学案的使用,积极推进学案导学的进程。学校要给导学案的使用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一是要多方面给予教师相关的培训和学习的机会,让教师从理论的高度对导学案的编写和使用有更深刻的认识;二是要建立健全以导学案为依托的课堂评价体系,强化教师在课堂中正确使用导学案的意识。推广实用的课例,形成良好的教学风气。

总之,导学案的编写和使用是一个系统的工程,它需要学校、教师和学生全方位的共同努力,更需要教师的通力合作。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我们将直面此次调查问卷中反馈的突出问题,不断寻求解决的办法,力求导学案在南宁市第二十一中学语文教学中日臻完善,实现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学生语文学习兴趣和素养的终极目标。

祝福导学案学生用 篇4

编号:gswhywbx3---002

文华高中高一语文必修3

《祝福》导学案

编制人:喻胜华审核人:王安章编制时间2014年3月5日

【学习目标】

1、准确把握祥林嫂的形象特征,理解造成人物悲剧的社会根源,从而认识旧社会封建礼教的罪恶本质。

2、学会本文综合运用肖像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等塑造人物的方法。

3、体会并理解本文环境描写的作用。

4、学会倒叙手法的运用。

【重点难点】

1、准确理解造成人物悲剧的社会根源,从而认识旧社会封建礼教的罪恶本质。

2、学习本文综合运用肖像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等塑造人物的方法。

【学习方法】

朗读法讨论法

【学习过程】

一、预习指导

1、知识链接

小说是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典型环境的描写,塑造各种具有典型性格的人物,广泛地、多角度地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作品。

小说的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自然环境、社会环境)。

2、作家作品

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小说集有《呐喊》《彷徨》《故事新编》。《祝福》是鲁迅的小说代表作之一,是小说集《彷徨》的第一篇。小说反映了辛亥革命以后旧中国黑暗的社会现实,通过祥林嫂的艺术形象深刻地反映了旧社会在封建思想和封建礼教摧残下劳动妇女的悲惨命运,揭露了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小说被改编成电影及多种戏剧。这也是《彷徨》小说集选入教材的唯一的一篇。

3、封建思想

(1)贞节

从宋代起,中国封建社会走向衰落,封建思想越加保守、僵化、反动。此时理学出现了,主张“存天理,灭人欲”。夫权自然是“天理”,而寡妇再嫁,就是以正常的“人欲”破坏了这个“天理”。理学提倡妇女守节,“饿死事小,失节事大”,寡妇再嫁当然不可以,就连未婚夫死了,也要为他守一辈子。最后更残忍地提出妇女要为死去的丈夫甚至未婚夫自杀殉葬,并为这样的妇女立牌坊。封建思想已经发展到灭绝人性的地步。

(2)三纲

封建思想的核心是维护封建秩序,讲“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任何人都不允许破坏封建社会的尊卑秩序。在鲁四老爷这样的理学拥护者看来,像康有为那样的改良,1

都是洪水猛兽,更不要说变革了。祥林嫂的再嫁,破坏了封建夫权秩序,鲁四老爷自然是无比仇恨,斥为“谬种”。

(3)三从

封建秩序对妇女的压迫尤为深重,妇女没有人身权利。“未嫁从父,既嫁从夫,夫死从子”。违背这一秩序的妇女,都被视为“罪人”。

(4)三权

“三权”是指夫权、族权,神权。祥林嫂的丈夫祥林死后,婆婆强迫祥林嫂再嫁是夫权赋予婆家的权利;贺老六和阿毛死后,大伯来收取本属于祥林嫂的房屋,是族权的力量在作祟;祥林嫂“一女侍二夫”,不干不净,逼得她花去所有积蓄“捐门槛”,但依然不能获得参加祭祀活动的自由,这是神权在弄人。

(5)祭祀

对祖先的崇拜,也是封建思想文化的一个方面。血缘制也是封建秩序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鲁四老爷对祭祀非常重视,像已经是“罪人”的祥林嫂这种人,不配在仪式中扮演哪怕是最小的角色。

4、字词注音

瓦楞()朱拓()陈抟()悚然()

踌蹰()清燉()俨然()形骸()

谬种()醉醺醺()捺上()草窠()桌帏()讪讪()宽恕()荸荠()

蹙缩()窈陷()惴惴()歆享()牲醴()镯子()

5、词语解释

寒暄尘芥堆

淡然俨然

咀嚼赏鉴沸反盈天

不更事《四书》

6、刻画人物的主要方法有哪些?

二、整体把握

1、主要情节概述

情节内容

序幕

结局

开端

发展

高潮

尾声

2、这种把结局放在文章前面来写的写作顺序叫。

三、环境描写

学生朗读课文第1—2段

1、课文是怎样描写鲁镇祝福景象的?哪些语句带有作者的感情或有特定的思想内容?

2、学生朗读“冬日雪短„„反而渐渐地舒畅起来”一节(第17页第二自然段),思考:景物描写的作用是什么?怎样理解其中的一些语句?

3、学生朗读课文最后一段,思考其作用和特色。

四、人物分析

鲁四老爷

1、学生阅读第1—2段有关鲁四老爷的部分,讨论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来刻画鲁四老爷的?从中可以看出鲁四老爷是个怎样的人?

2、鲁四老爷对雇用祥林嫂最初是什么态度?

3、祥林嫂被抢走时,鲁四老爷反应如何?两次“可恶”,“然而”是什么含义?

4、祥林嫂的死,引起什么反应?特别是鲁四老爷的态度是怎么样的?

5、学生讨论归纳鲁四老爷这一人物。

祥林嫂

1、祥林嫂第一次到鲁镇是怎样的状态?后来又有什么变化?

肖像:

眼睛:

表现:

变化:

2、祥林嫂第二次到鲁镇时肖像有哪些变化?从中反映出什么?

肖像:

眼睛:

3、祥林嫂临死前的肖像描写及其作用。(课文第三段)

4、比较几次肖像描写,讨论作者刻画人物的特色。

5、祥林嫂改嫁说明什么?祥林嫂“闹”得出格又反映什么?这部分的结果怎样?

6、原来不爱说话的祥林嫂为什么反复讲阿毛的故事?人们的反应怎样?

7、祥林嫂为什么要花那么大的代价去捐门槛?捐门槛后祥林嫂有哪些变化?

8、学生朗读“冬至的祭祖时节„„那我可不知道”。

使祥林嫂受到致命的打击是什么?接着祥林嫂发生了什么变化?

9、祥林嫂的疑问反映了什么?应该怎样认识?

10、祥林嫂形象的归纳及其意义

海燕导学案学生用 篇5

课 题:妈妈,不要送伞来 课型: 新授型 主备人: 学习目标:

1、识字10个,写字5个。学生有独立识字的能力。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学习自力的能力(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课前尝试]

1、通过看生字表能认识本课将要学习的生字并组词。

2、能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并标出诗歌中的小节。

3、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词语。

()的雨丝()的伞群()的小鹿

()的小树()地奔跑()地说话

4、熟读下面的词语。

送伞 更加 奔跑 变成 勇敢

[课堂探究]

1、自由读课文,想一想每节诗主要讲什么?

2、自己试读,看怎样能把这首诗读好,要用怎样的语气?

3、五彩的伞群指的是,你能表演一下头顶书包在雨中欢快奔跑的样子吗?

4、“你的爱”指的是,是小糖人。

5、学习了这首小诗,我觉得大家也长大了,为了证明我们长大了,你们想对妈妈、爸爸、老师、同学说些什么呢? [课后检测]

1、背诵课文。

2、按课文内容填空。

妈妈的爱是()()()()。

3、培养自立的好习惯。阅读《不当妈妈的小尾巴》并想想大家夸小猪的原因是什么?

4、看拼音写词语。

Huā sǎn biàn huà bēn pǎo jiǎ rú()()

()

()

xiaoxue.xuekeedu.com

5、说说你想提醒同学们怎样写好这些生字。介绍识字方法。[作业设计]

1、想一想,写一写。

不要送伞来,妈妈,我喜欢在小雨中走回家。不要———,妈妈,我——————。不要———,爸爸,我|——————。不要———,————,我——————。

2、仿照课文的二或三四小节写首诗歌。

3、准备班会《妈妈,我长大了》。

30寓言四则导学案(教师用) 篇6

学科:语文

教师:江璐

审核:备课组(我的课堂我做主,我的学习我主动,我的人生我努力!)

【学习目标 】(实现一个小目标,就是向理想进了一大步!)1了解寓言的特点与《伊索寓言》。

2分角色朗读,通过学习故事情节了解两则外国寓言并概括寓意。3用自己的话多角度概括寓意,培养发散思维能力。4分析故事情节,学习改写、编写寓言。5翻译《智子疑邻》、《塞翁失马》,积累文言词语.学习重难点: 3、4, 5 【知识链接】

1、体裁介绍

寓言是以劝喻或讽刺性的故事为内容的文学样式。其篇幅短小,主人公可以是人,也可以是拟人化的动植物或其他事物。主题多是借此喻彼,借远喻近,借古喻今,借小喻大,使深奥的道理从简单的故事中体现出来,具有鲜明的哲理性和讽刺性。寓言在创造上常常运用夸张和拟人等手法。寓言最突出的特点是用比喻性的故事寄寓意味深长的道理。

2、(1)伊索生平介绍

伊索(Aesop620~560B·C),在基督诞生前约600年,也就是2500多年前出生在希腊。伊索童年期是一个哑巴,只能发出奇怪的声音,用手势表达他的意思;再加上他长得又矮又丑,邻居都认为他是个疯子。但是他的母亲非常爱他,时常讲故事给他听;他的舅舅恨这个又矮又丑的外甥,常常强迫他在田里做最艰苦的工作。

母亲去世后,伊索跟着曾照料过他的老人,离家到各地去漫游,因此学到了许多有关鸟类、昆虫和动物的故事。他们在一起过了好多年快活的日子。后来,伊索被牧羊人卖了,从此以后伊索就变成一个奴隶。有一天,伊索梦见了幸运之神和气地向他微笑,并把他的手指放进他的嘴里,放松他的舌头。醒来后,他意外地发现自己已经可以说话了。

大家都喜欢伊索说故事,也都敬佩他过人的聪明。伊索曾经靠机智救过朋友和主人的急难;凭机智避免敌人的伤害,解除奴隶的桎梏。据说伊索因得罪特耳菲人而被陷害致死。

伊索并没有写下他的寓言,他完全凭记忆口授。全世界家喻户晓的《伊索寓言》是后人根据拜占庭僧侣普拉努德斯收集的寓言以及陆续发现的古希腊寓言传抄编订的。其中大多以动物为主:有的用豺狼、狮子等比喻人间权贵,揭露其残暴、肆虐的一面;有的则总结人们的生活经验,教人处世原则。其形式简洁精练,内容隽永,深奥含义于浅显生动的语言中,颇耐人寻味。

(2)《赫尔墨斯和雕像者》中的神

宙斯,希腊神话中的主神,是众神之王。他掌管着天地的秩序。赫拉,希腊神话中的天后,主神宙斯的妻子,掌管婚姻和生育,是妇女的保护神。赫尔墨斯,一译海尔梅斯。希腊神话中众神的使者,亡灵的接引神。罗马神话中称为墨丘利,掌管商业、交通、畜牧、竞技、演说以至欺诈、盗窃。他行走如飞,多才多艺,传说首创字母。发明古代的竖琴,并把种植橄榄树的技术传给人类。

(3)、《智子疑邻》节选自《韩非子·说难》。韩非(约前280—前233),战国末期著名思想家。他的著作收在《韩非子》里。

《塞翁失马》节选自《淮南子·人间训》。《淮南子》,又名《淮南鸿烈》,西汉淮南王刘安(前179—前122)等编著。

预习导学------不看不讲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赫拉()雕像()庇护()凯歌()爱慕()喇叭()较量()

3、文学常识。

(1)、用假托的故事寄予意味深长的道理,给人以启发和教育的文学体裁叫做__,《赫尔墨斯和雕像者》、《蚊子和狮子》均选自《伊索寓言》,作者相传是 ___的___。

(2)、《智子疑邻》选自《____ 》,作者__ 末期著名思想家___,是“诸子百家”家中法家思想的代表。

(3)、《塞翁失马》选自《____ 》,此书为西汉淮南____ 编著的。合作探究-------不议不讲

问题一:自由诵读,整体感知,1、《赫尔墨斯和雕像者》的寓意是什么?并说说你是根据哪些情节概括出这些寓意。

2、《蚊子和狮子》的寓意是什么?并说说你是根据哪些情节概括出这些寓意。

问题二:学写寓言

1.赫尔墨斯听到自己的雕像作为饶头“白送”后,他的心情如何,他会说些什么?

2,蚊子战胜了狮子,吹着喇叭,唱着凯歌飞走,却被蜘蛛网粘住了,以后还会发生什么故事?

问题三:自编寓言(自选一个题目)1嘴和眼睛的对话 2树和斧子 3筷子和勺子

学测评------不练不讲

导读下列“伊索寓言”,依次概括它们的寓意

蚂蚁和蝉

冬天,蚂蚁翻晒受潮的粮食,一只饥饿的蝉向他乞讨。蚂蚁对蝉说:“你为什么不在夏天储存点粮食呢?”蝉回答说:“那时我在唱悦耳的歌曲,没有工夫。”蚂蚁笑着说:“如果你夏天唱歌,冬天就去跳舞吧!”

两只口袋

普罗米修斯造人,给每个人挂上两只口袋,一只装别人的恶行,另一只装自己的。他把那只装有别人恶行的口袋挂在前面,把另一只挂在后面。

衔肉的狗

海燕导学案学生用 篇7

我校思品科老师以《通过改进学习评价机制缩小初中生思品知识认同度与实施度差距的研究》课题(海珠区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教学C类课题)研究为指引,科组全体老师经过多年教学探索,编写了蓝天校本教材《我们身边的思品课》导学案。导学案大量情景素材来自学生生活的蓝天校园、海珠区、广州市,课堂教学给学生带来亲切感,使知识、能力乃至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在潜移默化中达成。如八年级下册第一课导学案部分案例:

第一课 第一课时 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

【课标导引】略

【自主预习】略

【思考探究】一、人民是国家的主人

情境一:2002年,在庄严的国徽下,海珠区人民法院代表再次接受“全国人民满意的好法院”荣誉表彰,成为广东省唯一两次获得“全国人民满意的好法院”称号的基层法院,被打工者和困难群众誉为保护神。

问题1:海珠区人民法院力争成为“全国人民满意的好法院”,你对“人民”如何看法?

答:

问题2:根据课本回答法官们努力为之服务的全体人民在现阶段包括哪些人?

答:

【思考探究】二、法律确认、保障权利

情境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三十四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满十八周岁的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但是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

2006年9月18日,广州市蓝天中学黄永晃校长作为凤阳街第七选区代表候选人在与选民见面会上回答选民提问,这次选举所需的场地、经费均由政府相关部门做了妥善的安排,保证选举顺利进行。从充满活力的年青人到白发苍苍的老人,凤阳街的选民们投下了自己神圣的一票,黄永晃校长代表民意当选为海珠区第十四届人大代表

问题1:以上情景再次证明我国的国家性质是什么?

答:

问题2:请结合上述情景说说什么是公民权利?其中什么权利是公民的基本权利

答:

一位祖居凤阳街的美籍华人回国探亲,他带着小孙子看到街坊们选举人大代表的场面,感慨地说:“这才是我们自己的家呀!”小孙子拉着他的手说:“爷爷,你也投票吧。”

问题3:请问这位美籍华人能投票吗?暨此谈谈人民与公民的区别。

答:

【知行合一】

“我们是国家的小主人”系列——第一课主题探究活动

活动目的:培养正确行使公民权利、自觉履行公民义务的主人翁意识。

活动要求:根据自身经历或通过新闻时事观察到的具体案例,结合本课所学内容写出相关评论。(侧重正确行使公民权利的案例)

活动过程:

《我们身边的思品课》导学案实施过程,体现了教师主导与学生自主学习统一,学生学习的知与行合一。第一步,编写导学案:导学案是教师根据课程标准和课本的主干知识,依据学生的认知水平、知识经验,以问题为中心,为指导学生进行主动知识建构、培养自主学习能力、指导学生体现生活的学习方案。我校思品科组全体老师每人承担课本一部分内容,在个人认真备课基础上,通过集体备课,集中大家智慧,不断修改《我们身边的思品课》导学案,教师个人在使用导学案过程结合本班学生特点调整导学案,上完课后,老师及时反思,进一步改进完善导学案。第二步, 实施导学案:上课前,让学生带着问题预习,根据导学案要求,了解本课的学习目标与主干知识,在阅读课本基础上,个人尝试完成导学案提供的思考探究问题,在预习中完成导学案规定的学习任务。开始上课,老师根据学生预习情况,精讲本课的学习目标及主干知识,再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合作探究学习,让学生在组内展示自己的预习成果,提出问题,在小组内共同研讨、以求解决;接着让小组代表展示问题探究的成果,老师根据不同问题进行点评、归纳。教学过程老师要关注不同水平、不同态度学生的学习差别,也要及时运用课堂生成的学习资源进行教学。第三步,引导学生知行合一:老师指导学生完成学案中知行合一栏目的作业,指导学生参与体现知识主题的活动,让学生做好观察者与行动者的角色,以达到学以致用,知行合一效果。

责任编辑 潘孟良endprint

如何突破初中思品课教学的难题,让学生学习思品课达到知行合一?多年来我校思品科教师进行了探索。

我校思品科老师以《通过改进学习评价机制缩小初中生思品知识认同度与实施度差距的研究》课题(海珠区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教学C类课题)研究为指引,科组全体老师经过多年教学探索,编写了蓝天校本教材《我们身边的思品课》导学案。导学案大量情景素材来自学生生活的蓝天校园、海珠区、广州市,课堂教学给学生带来亲切感,使知识、能力乃至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在潜移默化中达成。如八年级下册第一课导学案部分案例:

第一课 第一课时 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

【课标导引】略

【自主预习】略

【思考探究】一、人民是国家的主人

情境一:2002年,在庄严的国徽下,海珠区人民法院代表再次接受“全国人民满意的好法院”荣誉表彰,成为广东省唯一两次获得“全国人民满意的好法院”称号的基层法院,被打工者和困难群众誉为保护神。

问题1:海珠区人民法院力争成为“全国人民满意的好法院”,你对“人民”如何看法?

答:

问题2:根据课本回答法官们努力为之服务的全体人民在现阶段包括哪些人?

答:

【思考探究】二、法律确认、保障权利

情境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三十四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满十八周岁的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但是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

2006年9月18日,广州市蓝天中学黄永晃校长作为凤阳街第七选区代表候选人在与选民见面会上回答选民提问,这次选举所需的场地、经费均由政府相关部门做了妥善的安排,保证选举顺利进行。从充满活力的年青人到白发苍苍的老人,凤阳街的选民们投下了自己神圣的一票,黄永晃校长代表民意当选为海珠区第十四届人大代表

问题1:以上情景再次证明我国的国家性质是什么?

答:

问题2:请结合上述情景说说什么是公民权利?其中什么权利是公民的基本权利

答:

一位祖居凤阳街的美籍华人回国探亲,他带着小孙子看到街坊们选举人大代表的场面,感慨地说:“这才是我们自己的家呀!”小孙子拉着他的手说:“爷爷,你也投票吧。”

问题3:请问这位美籍华人能投票吗?暨此谈谈人民与公民的区别。

答:

【知行合一】

“我们是国家的小主人”系列——第一课主题探究活动

活动目的:培养正确行使公民权利、自觉履行公民义务的主人翁意识。

活动要求:根据自身经历或通过新闻时事观察到的具体案例,结合本课所学内容写出相关评论。(侧重正确行使公民权利的案例)

活动过程:

《我们身边的思品课》导学案实施过程,体现了教师主导与学生自主学习统一,学生学习的知与行合一。第一步,编写导学案:导学案是教师根据课程标准和课本的主干知识,依据学生的认知水平、知识经验,以问题为中心,为指导学生进行主动知识建构、培养自主学习能力、指导学生体现生活的学习方案。我校思品科组全体老师每人承担课本一部分内容,在个人认真备课基础上,通过集体备课,集中大家智慧,不断修改《我们身边的思品课》导学案,教师个人在使用导学案过程结合本班学生特点调整导学案,上完课后,老师及时反思,进一步改进完善导学案。第二步, 实施导学案:上课前,让学生带着问题预习,根据导学案要求,了解本课的学习目标与主干知识,在阅读课本基础上,个人尝试完成导学案提供的思考探究问题,在预习中完成导学案规定的学习任务。开始上课,老师根据学生预习情况,精讲本课的学习目标及主干知识,再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合作探究学习,让学生在组内展示自己的预习成果,提出问题,在小组内共同研讨、以求解决;接着让小组代表展示问题探究的成果,老师根据不同问题进行点评、归纳。教学过程老师要关注不同水平、不同态度学生的学习差别,也要及时运用课堂生成的学习资源进行教学。第三步,引导学生知行合一:老师指导学生完成学案中知行合一栏目的作业,指导学生参与体现知识主题的活动,让学生做好观察者与行动者的角色,以达到学以致用,知行合一效果。

责任编辑 潘孟良endprint

如何突破初中思品课教学的难题,让学生学习思品课达到知行合一?多年来我校思品科教师进行了探索。

我校思品科老师以《通过改进学习评价机制缩小初中生思品知识认同度与实施度差距的研究》课题(海珠区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教学C类课题)研究为指引,科组全体老师经过多年教学探索,编写了蓝天校本教材《我们身边的思品课》导学案。导学案大量情景素材来自学生生活的蓝天校园、海珠区、广州市,课堂教学给学生带来亲切感,使知识、能力乃至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在潜移默化中达成。如八年级下册第一课导学案部分案例:

第一课 第一课时 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

【课标导引】略

【自主预习】略

【思考探究】一、人民是国家的主人

情境一:2002年,在庄严的国徽下,海珠区人民法院代表再次接受“全国人民满意的好法院”荣誉表彰,成为广东省唯一两次获得“全国人民满意的好法院”称号的基层法院,被打工者和困难群众誉为保护神。

问题1:海珠区人民法院力争成为“全国人民满意的好法院”,你对“人民”如何看法?

答:

问题2:根据课本回答法官们努力为之服务的全体人民在现阶段包括哪些人?

答:

【思考探究】二、法律确认、保障权利

情境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三十四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满十八周岁的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但是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

2006年9月18日,广州市蓝天中学黄永晃校长作为凤阳街第七选区代表候选人在与选民见面会上回答选民提问,这次选举所需的场地、经费均由政府相关部门做了妥善的安排,保证选举顺利进行。从充满活力的年青人到白发苍苍的老人,凤阳街的选民们投下了自己神圣的一票,黄永晃校长代表民意当选为海珠区第十四届人大代表

问题1:以上情景再次证明我国的国家性质是什么?

答:

问题2:请结合上述情景说说什么是公民权利?其中什么权利是公民的基本权利

答:

一位祖居凤阳街的美籍华人回国探亲,他带着小孙子看到街坊们选举人大代表的场面,感慨地说:“这才是我们自己的家呀!”小孙子拉着他的手说:“爷爷,你也投票吧。”

问题3:请问这位美籍华人能投票吗?暨此谈谈人民与公民的区别。

答:

【知行合一】

“我们是国家的小主人”系列——第一课主题探究活动

活动目的:培养正确行使公民权利、自觉履行公民义务的主人翁意识。

活动要求:根据自身经历或通过新闻时事观察到的具体案例,结合本课所学内容写出相关评论。(侧重正确行使公民权利的案例)

活动过程:

《我们身边的思品课》导学案实施过程,体现了教师主导与学生自主学习统一,学生学习的知与行合一。第一步,编写导学案:导学案是教师根据课程标准和课本的主干知识,依据学生的认知水平、知识经验,以问题为中心,为指导学生进行主动知识建构、培养自主学习能力、指导学生体现生活的学习方案。我校思品科组全体老师每人承担课本一部分内容,在个人认真备课基础上,通过集体备课,集中大家智慧,不断修改《我们身边的思品课》导学案,教师个人在使用导学案过程结合本班学生特点调整导学案,上完课后,老师及时反思,进一步改进完善导学案。第二步, 实施导学案:上课前,让学生带着问题预习,根据导学案要求,了解本课的学习目标与主干知识,在阅读课本基础上,个人尝试完成导学案提供的思考探究问题,在预习中完成导学案规定的学习任务。开始上课,老师根据学生预习情况,精讲本课的学习目标及主干知识,再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合作探究学习,让学生在组内展示自己的预习成果,提出问题,在小组内共同研讨、以求解决;接着让小组代表展示问题探究的成果,老师根据不同问题进行点评、归纳。教学过程老师要关注不同水平、不同态度学生的学习差别,也要及时运用课堂生成的学习资源进行教学。第三步,引导学生知行合一:老师指导学生完成学案中知行合一栏目的作业,指导学生参与体现知识主题的活动,让学生做好观察者与行动者的角色,以达到学以致用,知行合一效果。

17奇妙的克隆导学案 教师用 篇8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假如你是球迷,你肯定希望世上再多一个罗纳尔多;假如你是音乐爱好者,你当然愿意再拥有一个帕瓦罗蒂;再有一个爱迪生、爱因斯坦也是许多人所梦想的。古希腊有位哲学家曾经说过“世上不可能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但是,现在情况却有了变化,有一种新兴生物技术“克隆”,或许可以做到这一点。那么克隆是什么呢?它奇妙在哪里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近——“奇妙的克隆”。

自然界中哪些动、植物先天就具有克隆的本领?(出示幻灯片):

秋海棠落叶生根、富贵竹插枝即活、土豆、地瓜发芽生长、各种水果、蔬菜、稻麦的嫁接、水螅除夏初和秋末外通常进行无性生殖即身体长出芽体等。

2、走近作者谈家桢。(多媒体展示)课题,作者介绍。

谈家桢先生是国际著名遗传学家,我国现代遗传学奠基人之一,是一位杰出的科学家和教育家。谈家桢先生于1909年出生于浙江宁波,1930年获苏州东吴大学理学士,1932年获北京燕京大学理硕士,1936年获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哲学博士。1937年应竺可桢校长的邀请就任浙江大学生物系教授,解放后兼任理学院院长。1952年院系调整后任复旦大学生物系教授兼系主任。1961年起曾先后担任遗传所所长,复旦大学副校长,生命科学院院长和校长顾问等职务。1980年当选为中科院院士,1985年当选为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和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1987年当选为意大利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1995年获求是科学基金会杰出科学家奖。1999年获国际正式批准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发现的,国际编号为3542号小行星命名为“谈家桢星”。1999年当选为纽约科学院名誉终身院士。

3、检查预习:(出示幻灯片)

一、给加点的字注音

繁衍()

胚胎()

濒临()蟾蜍()

免疫()

细胞()

二、解释下列词语的含义

繁衍:繁殖、衍生,使其逐渐增多、增广

濒临:紧靠,临近

神通广大:形容本领高强,无所不能。

拍案叫绝:形容非常赞赏。

相安无事:指彼此相处平安和睦,没有什么争执或冲突。

难能可贵:指难以做到的事情居然做到了,值得珍视。

三、在括号里写出下列各句所用的说明方法

(1)在189个这种换核卵细胞中,只有两个孵化出了鱼苗,而最终只有一条幼鱼渡过难关,经过80多天培养后长成8厘米长的鲫鱼。(列数字)(2)这种鱼有“胡须”,生长快,完全像鲤鱼,但它的侧线鳞片数和脊椎骨的数目与鲫鱼相同,而且鱼味鲜美不亚于鲫鱼。(做比较)

二、学习新课:

(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课文使用了四个小标题,有什么作用?

课文使用四个小标题,使全文内容层次分明,条理清晰。先写克隆的含义,接着写克隆实验,再写克隆的发展,最后写克隆对人类的造福和对克隆的思考。

2、“克隆”的突出特点是什么?

理解“克隆”的关键是:来自一个祖先,无性繁殖。

3、第二小节写了许多实验,为什么要这样安排材料?

作者没有用时间顺序来介绍“克隆”实验,而是用两条线索来组织材料:一条是以中外科学实验为线索,这样写突出了中国科学家在克隆实验方面的研究成果和贡献;一条是以实验对象即由鱼类、两栖类到哺乳类为线索来安排材料,这样写便于认清克隆技术发展的脉络。

4、“多利”的诞生有什么重大的意义和影响?

“多利”的诞生标志着克隆研究取得新的进展和重大突破,而且这个结果证明:动物体中执行特殊功能,具有特定形态的所谓高度分化的细胞与受精卵一样具有发育成完整个体的潜在能力。也就是说,动物细胞与植物细胞一样,也具有全能性。

5、克隆技术能够给人类带来哪些益处与弊处? 课文从三方面来写克隆技术造福于人类:第一,克隆可以有效地繁殖具有“高附加值的牲畜”;第二,克隆可以用来挽救珍稀动物;第三,克隆对于人类疾病的防治、寿命的延长具有重要意义。作者并没有沉浸在盲目的乐观当中,而在结尾处提出了关于“克隆”牵涉到道德伦理问题的冷峻思考。

(二)读出自我,合作交流: 研读第一部分:

【过渡】本文是一篇科普文,“科”为其“科学性”,重在内容;“普”为其“普及性”,重在语言。二者完美结合,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生动说明了深奥尖端的生物技术。

出示问题组:

A、用一句话告诉大家“克隆”是什么。

B、在介绍“克隆是什么”时,作者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 C、如果课文一开始就告诉大家克隆是无性繁殖,名称来源于希腊文,效果好吗? D、举孙悟空的例子有什么作用? 明确:

A、(1)不是由生殖细胞结合产生的后代。(2)“凡来自一个祖先„„也叫‘克隆’。” B、举例子、下定义、作诠释、列数字

C、科普短文重在“普”,作者从常见且容易理解的生物现象写起,将高深的科学技术说

得生动形象,明白晓畅。接着又从词源追溯“克隆”原意,进一步弄明白了克隆含义。D、用《西游记》中妇孺皆知的故事,更将科学技术写得富有趣味。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回忆上节课的内容,介绍了克隆的含义。科学总是不断进步的,克隆技术当然也有发展,今天一起来继续往下了解,想想看克隆究竟带给我们了什么。

二、学习新课:

(一)研读第二部分

1、分组自学(出示幻灯片)

自学要求:

(1)、自学“克隆鲫鱼出世前后”部分;

(2)、将文中的说明内容、说明方法等知识依照一定的顺序设计成表格,反映“克隆的科研成果”;

(3)、各组派一名代表作简单的解说;

(4)、提出需要和大家讨论的问题。

2、克隆的成果展示:(1)、中国科学院克隆试验:1979年春,克隆鲫鱼(举例子、列数字)(鱼类)(2)、英国克隆试验:1960-1962年,克隆爪蟾

(两栖类)

中国童第周:1978年,黑斑蛙

中国科学家异种鱼研究:人工克隆新鱼种——鲤鲫鱼(作比较)(3)、美国和瑞士试验:克隆鼠(哺乳类)

3、组织学生讨论说明的顺序。

“克隆鲫鱼出世前后”一节的说明顺序是什么?为什么不以时间的先后来写呢?文中这种安排有什么好处? 明确:“克隆试验”按两条线索说明:

一是从中国的写到外国的,突出我国科学家在克隆研究中的成就和贡献;

二是按照生物顺序来安排的,从鱼类、两栖类再到哺乳类。

由低级到高级的顺序符合人们认知的规律。另外,无性繁殖属于低级繁殖。动、植物越进化、越高级,就越难以进行无性繁殖。这一顺序说明克隆技术在不断发展,体现 “对科学的追求是永无止境的,为下文克隆羊的诞生作铺垫。

(二)、研读第三、四部分 :

1、第三部分“克隆绵羊多利”介绍多利的诞生过程,采用了什么样的说明顺序? 明确:文章第三部分“克隆绵羊‘多利’”是按时间顺序安排材料的。【温馨提示】

文中有标志性词语可供分析,如“‘多利’绵羊是如何‘创造’出来的呢?„„先给„„与此同时„„手术完成后„„然后„„到去年七月„„‘换核卵’一步一步发展的结果,因此是‘克隆羊’”。

2、“克隆羊“的诞生,为什么在全世界引起轰动? 明确:一是它标志克隆研究取得新的进展和重大突破。二是它既可能是人类的福音,也可能成为人类的凶兆。

3、克隆技术到底对我们有什么好处,作者又是从几方面写了克隆技术造福人类? 明确:课文主要从三方面来写克隆技术造福于人类。第一,克隆可以有效地繁殖具有“高附加值的牲畜”; 第二,克隆可以用来挽救珍稀动物;

第三,克隆对于人类疾病的防治、寿命的延长具有重要的意义。

4.思考最后一段:作者说“科学进步是一首悲喜交集的进行曲”,你是如何理解的?

明确:科学进步会给人类带来许多新的技术,比如克隆技术可以造福人类。人类如果熟练地掌握了克隆技术,克隆人体器官,可以是某个器官坏死的人因替换了新的器官而免受许多痛苦,这就是给人类带来的“喜”。然而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在其造福人类的同时也会带来一些负面效应,“科技越发展,对社会的渗透越广泛深入,就越有可能引起起许多有关伦理、道德和法律等问题”。如用克隆技术来克隆人就违背了人类生命的伦理,以此大多数人就对此持反对意见,这就是科技进步给人类带来的负面影响的“悲”的一面。

三、推敲语言:

思考:从课文中我们能看出科学家怎样的态度和精神?找出能表现这些的语句。明确:(1)、用鲫鱼囊胚期的细胞进行人工培养,经过385天59代连续传代培养后,用直径10微

米左右的玻璃管在显微镜下从培养细胞中吸出细胞核。(2)、在189个这种换核卵细胞中,只有两个卵化出了鱼苗,而最终只有一条幼鱼渡过难关,经过80多天培养后长成3厘米长的鲫鱼。(3)、„„依靠高超的外科手术从爪蟾蝌蚪的上皮细胞、肝细胞、肾细胞中取出核,并把这些细胞的核精确地放进已被紫外线破坏了细胞核的卵细胞内。(4)、经过几百次黑灰白这样的操作以后,白色小鼠终于生下了三只小灰鼠。(5)、经过247次失败以后,他们在1996年7月得到了一只名为“多利”的克隆雌性小绵羊。(6)、„„用极细的吸管从卵细胞中吸出核。„„立即送入取走核的“苏格兰黑绵羊”的卵细胞中。„„然后,将胚胎巧妙地植入另一只母羊的子宫里。

我们从中体会到科学家的严谨、求实、锲而不舍的态度和精神,我们要汲取营养。

四、拓展延伸:

分组辩论:克隆人是福音,还是恶兆? 辩论的要求:

(1)、语言清晰、流畅,声音洪亮;

(2)、观点鲜明,论据充足;

(3)、驳斥对方观点时既要有“理”,又要有“礼”。教师引导学生从以下几方面思考:(1)、科学是一把双刃剑,既可造福人类,也可殃及人类,而且科学造福人类和殃及人类的速度、程度在同步增长,如核的发现和利用;

(2)、科学的发展越来越从自然界逼近了人类本身,越来越深刻地触及人类的伦理、道德和法律以及人类心灵,如克隆人问题;

海燕导学案学生用 篇9

一、【语言卡片】

1.生字 静谧(mì)

凝(níng)望

安慰(wèi)

遥(yáo)远 颤(chàn)动

萤(yíng)火

闪烁(shuò)

朦(méng)胧 覆(fù)盖

寂(jì)寞

僵(jiāng)硬

疲倦(juàn)2.雅词

凝望:目不转睛地看。颤动:短促而频繁地振动。僵硬:呆板,不灵活。颤抖:哆嗦;发抖。静谧:安静。憧憬:向往。

浪漫:富有诗意,充满幻想。劫难:灾难,灾祸。

闪烁:动摇不定,忽明忽暗。朦胧:不清楚,模糊。

弥足珍贵;更加觉得珍贵。3.音韵和谐的叠词

一团团 星星点点 朦朦胧胧 闪闪烁烁 4.新奇美妙的比喻

①谁不愿意/每天/都是一首诗/每个字都是一颗星/像蜜蜂在心头颤动

②谁不愿意,有一个柔软的晚上/柔软得像一片湖/萤火虫和星星在睡莲丛中游动 ③谁不喜欢春天,鸟落满枝头/像星星落满天空

④一年又一年/总写苦难的诗/每一首都是一群颤抖的星星/像冰雪覆盖在心头 5.对比鲜明的段落

①谁不愿意/每天/都是一首诗/每个字都是一颗星/像蜜蜂在心头颤动

谁愿意/一年又一年/总写苦难的诗/每一首都是一群颤抖的星星/像冰雪覆盖在心头 ②谁不愿意,有一个柔软的晚上/柔软得像一片湖/萤火虫和星星在睡莲丛中游动 谁愿意,看着夜晚冻僵/僵硬得像一片土地/风吹落一颗又一颗瘦小的星

【句段品味】

1.如果大地的每个角落都充满了光明/谁还会需要星星,谁还会/在夜里凝望/寻找遥远的安慰

品味:“星星”象征光明和生活中最美好的事物;“夜里”象征黑暗的现实世界。“凝望”“寻找”形象地写出了人们对光明和美好生活的渴盼。“遥远的安慰”写出了星星对生活在黑暗中的人们的抚慰:在没有光明的暗夜,星光虽然微弱,虽然无法改变这个黑暗的世界,但它能接济人们心灵的渴盼,能给人们希望与鼓舞。这四行诗运用假设和反问,构成了对黑暗现实的有力否定。

2.谁不愿意/每天/都是一首诗/每个字都是一颗星/像蜜蜂在心头颤动 品味:“都是一首诗”比喻生活中的美好;“都是一颗星”比喻生活中的光明;“像蜜蜂在心头颤动”比喻生活中的春意。这五行诗,连用三个比喻,描绘了一种诗意盎然的幸福生活;运用“谁不愿意”的肯定句式,表达了对现实生活的不满,对美好生活的期盼。

3.谁不愿意,有一个柔软的晚上/柔软得像一片湖/萤火虫和星星在睡莲丛中游动 品味:“柔软得像一片湖”用形象的语言写出了夜晚的安宁、平静、柔和、温馨,给人温柔如梦的感受。美丽安静的“睡莲”也烘托出了夜的静谧。飞舞的“萤火虫”和一闪一闪的“星星”以动衬静,平添了这幅“静夜图”的生趣。这三行诗,描绘了一个夏夜般柔美的世界,给人以如梦如幻的美妙感受,能激起读者对这种充满温情的生活的向往。

4.谁不喜欢春天,鸟落满枝头/像星星落满天空/闪闪烁烁的声音从远方飘来/一团团白丁香朦朦胧胧

品味:“鸟落满枝头”,描摹了一幅充满生机、充满活力、充满动感、充满美感的画面,令人心驰神往。“像星星落满天空”,描绘了一个充满光明的世界,给人向上的力量。“闪闪烁烁的声音从远方飘来”与“一团团白丁香朦朦胧胧”这两句诗,分别从听觉上和视觉上描写声音的隐约、白丁香的朦胧,将人们带入一种朦胧迷离的美好意境。这四行诗,描写了一个春天般温馨迷人的世界,表现了“春天”之美,“光明”之美。5.如果大地的每个角落都充满了光明/谁还会需要星星,谁还会/在寒冷中寂寞地燃烧/寻找星星点点的希望

品味:“寒冷”“寂寞”用形象的语句描写了人们在黑暗中的生存状态,“寻找星星点点的希望”,透视出人们对光明世界的向往,对美好生活的追求。这四行诗与上一节的前四句一样,都采用了“如果”的假设句式和“谁还会”的反问句式,一起构成了对现实生活的强烈否定,并由正面表达对自由的企盼转而从反面加以表达。

6.谁愿意/一年又一年/总写苦难的诗/每一首都是一群颤抖的星星/像冰雪覆盖在心头

品味:“一年又一年”,运用反复的修辞手法,写出了人们在苦难中生活得太久太久,写出了人们对美好生活渴盼得太苦太苦。“苦难的诗”是痛苦的结晶,是压抑的记录,也是执着追求美好生活的信念!“每一首都是一群颤抖的小星星”明写星星的颤抖,实写人们心灵的颤抖,写人们因生活的压抑和束缚而得不到自由,得不到温暖。“像冰雪覆盖在心头”写出了人们心灵的寒冷孤寂。这五行诗与第一节的第五至九行诗相互照应,这五行诗句中浸透了苦难,第一节的诗句溢满了幸福,在强烈的对比中,呈现出现实与理想的反差。7.谁愿意,看着夜晚冻僵/僵硬得像一片土地/风吹落一颗又一颗瘦小的星

品味:“僵硬得像一片土地”,描写了夜晚的严寒、冷酷、死寂、沉闷,写出了一种孤苦冷落的气氛,给人一种迷茫失落的感受。“瘦小的星”比喻人们对光明的微茫希望。不仅太阳失去了,连“瘦小的星”也被“一颗又一颗”地吹落,可见“夜”的黑暗沉沉、猖獗肆虐。这三行诗与第二节的第十一至十二行诗同是描写夜晚,一个是冷酷无情的夜,一个是温馨迷人的夜,两幅截然相反的画面,更加表现出现实之黑暗,理想之美好。

8.谁不喜欢飘动的旗子,喜欢火/涌出金黄的星星/在天上的星星疲倦了的时候——升起/去照亮太阳照不到的地方

品味:“飘动的旗子”“火”象征胜利与希望、光明与温暖。“谁不喜欢飘动的旗子,喜欢火”表达了人们对理想世界的企盼。“在天上的星星疲倦了的时候——升起”“去照亮大阳照不到的地方”表现了诗人为追求光明而献身的决心:诗人愿意在天上的星星疲倦的时候,燃烧自已,代替它们照亮黑暗的大地。从局部看,这四句是作者人格与生命的自我激励,洋溢着乐观精神;从全文来看,这四行诗在前文写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基础上提升到写为追求美好生活而献身,升华了主旨,有力地收束了全诗。【课文赏析】

《星星变奏曲》是我国当代诗人江河的一首朦胧诗。朦胧诗是新时期一个非常重要的文学流派,是“文革”后期一群自我意识开始觉醒的青年,利用诗歌的形式对现实进行反思和追求诗歌独立的审美价值的产物。朦胧诗作为一种独特的诗学概念,它指的是“文革”中成长的一批青年诗人的具有探索性的新诗潮。朦胧诗艺术表现的重要特征是意象化、象征化和立体化。这首《星星变奏曲》在诗歌主题、创作手法和诗歌技艺方面都体现了朦胧诗的一些典型特征。

这首诗是一首追求光明的希望之歌。它用茫茫黑夜中的“星星”象征光明,即诗意、春天、温暖、希望和自由等生活中最美好的事物,表达了诗人对黑暗冰冷的现实的有力否定,对光明和理想的无限向往,也表达了诗人为追求美好生活而勇于献身的决心。它以情境的变换来丰富“星星”的意象和深化追求光明的主题,正如音乐中主题与变奏的关系,因而是一首名副其实的“星星变奏曲”。这首诗分为两节。

第一节的前四行诗用一个假设句式表达了对黑暗现实的有力否定,以下十二行由“谁不愿意”“谁不愿意”“谁不喜欢”开头的三次反问,分别引出一组递进式的比喻,用“诗”“星星”“蜜蜂”“湖”“睡莲”“鸟”“春天”“白丁香”等意象,写出了一个美丽的理想世界:那是一个充满光明的世界,一个安宁平静的世界,一个花香鸟语的世界,一个生机勃勃的世界,从而表达出作者对幸福生活的憧憬。

第二节使用了与第一节同样的结构、相近的句式和递进式的比喻,但它的前十二行由“谁不需要……谁不愿意……谁不愿意……”所表达的肯定的内容,变为“谁还需要……谁还会……谁愿意……谁愿意……”所表达的否定的内容,由对光明的向往转向对现实的否定,随着意象的变换,诗中的情境也由温馨美好转为寒冷严酷,从而构成了主题与变奏的关系。这一节前四句与上一节前四句一样,都采用了如果的假设句式,构成了对现实世界的否定。由“谁愿意”领起的以下八行,用“夜”“覆盖在心头的冰雪”“冻僵的夜晚”“僵硬的土地”“颤抖的星星”等意象,写出了一个黑暗的现实世界,那是一个寒冷的世界,一个死寂的世界,一个严酷的世界,从而表达了作者对现实生活的不满。最后四行,又恢复了第一节用过的“谁不喜欢……”的句式,表现了诗人为追求光明而献身的决心。这首抒情诗在写法上有以下特点。

一是巧用象征营造意境。象征是写作朦胧诗常用的写作手法。这首诗中就用星星、诗、蜜蜂、萤火虫、睡莲、春天、鸟、白丁香等形象来象征光明美好的理想世界,用夜、冰雪、僵硬的土地、吹落的星星来象征黑暗冰冷的现实世界,使得这首诗意境优美,含蓄朦胧,令人回味。

二是巧用“变奏”构思全诗。变奏是一种作曲技巧,即通过装饰、改变时值或节奏等手段,使音乐保持原有的基本轮廓而以变化的面貌出现。这首诗就是借助音乐中变奏技巧进行构思。这首诗的上下两节,共同以“星星”为主要意象,来表现追求光明的主题,并且结构对称、基本句式、修辞手法和一些用语也是相同或近似的,因而具有同样的韵律。但诗的下一节与上一节相比,情境、意味发生变化并形成强烈对照,基本句式和一些用语也有所变异。这种情形如同音乐,既保持原有的基本轮廓而又以变化的面貌出现,使上、下两节构成主题与变奏的关系。这样,使得全诗具有一种节奏之美、韵律之美、回环之美。

写作借鉴:这首诗有如下美点。

一是构思奇妙。这首诗的上下两节,写法有许多相同之处:都有17行,都写了四幅画面,都以“星星”为主要意象,都表现了追求光明的主题,都运用“如果”的假设句式,都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上下两节的写法又有不同之处:上节诗侧重于描写美好的理想世界,下节诗侧重于描写黑暗的现实生活,上节的意象温馨迷人,下节意象冷酷无情,上节运用了“谁不愿意……”的句式,下节运用了“谁愿意……”的否定句式,上下节构思大同小异,犹如一首歌曲中的两段旋律,具有一种回环复沓、一唱三叹的韵律之美。

二是对比巧妙。一是意象对比。全诗描绘了两组截然相反的意象,将幸福与苦难、温暖与寒冷、温馨与孤苦、生机与死寂相互比照,写出理想世界的无限美好,现实生活的无比黑暗。二是感情对比。诗中既表达了作者对黑暗现象的强烈否定,也表达了对美好世界的执着追求。对比鲜明,感情浓郁,能给读者以强烈的感染。

上一篇:以追寻为话题的作文下一篇:《晏子辞赐驾》中考现代文阅读题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