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产业链发展模式

2024-06-02

全产业链发展模式(精选8篇)

全产业链发展模式 篇1

中国房地产商务联盟开创全产业链服务新模式

1月11日下午,中国房地产商务联盟在“2010-2011中国家居及房产配套产业创新峰会”上正式成立,出席仪式的嘉宾有中国房产信息集团(CRIC)董事会联席主席兼总裁周忻、中房信联席总裁兼新浪乐居总经理罗军、中国房地产业协会秘书长苗乐如、房商集团总经理文东、中国消费者协会的秘书长杨红灿、中国建筑装饰协会常务副会长徐鹏、北京科技大学的教授赵晓等。这一标志性事件,表明长久以来开发商和供应商服务商所期望的采购对接,有了新的发展模式和推动力,由此将掀起房地产业链在2011年的整合浪潮。

房商联盟启动现场

在成立仪式上,中国房地产业协会秘书长苗乐如指出,房地产相关行业的企业长期在不确定性中勃发生长,并将能继续勇往向前。他说,房商联盟是广阔的平台,应运而生,顺势而上,使得行业的发展能更有效率地把握信息化、城市化、市场化、国际化下的历史发展机遇。

中国房地产商务联盟启动

此外,苗乐如强调,在新形势下,房地产业在十二五期间还有特殊的使命,如结构调整,包括调整产品结构、产业结构。苗乐如称:“从转型来说,房地产业要做到低碳节能减排,应用新技术新产品,因而面临着很重要的题目,特别是是供应商配套产业,新技术新产品层出不穷,如何和开发商的项目对接起来,做到信息畅通,产品推广,技术交流。从这个角度来讲,我觉得这个房商联盟平台是应运而生的,而在房地产还有发展的前景下,我们的合作也应该应运而生。旨在衔接产业链信息鸿沟的房商联盟,由中国领先的线上、线下房地产信息及咨询服务供应商中国房产信息集团发起主办,由中国房地产业协会及中国房地产研究会进行指导。房商联盟的宗旨是:搭建房地产业链平台,推动地产人、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商务交流与合作。房商联盟的核心服务价值就是快速推广相关行业新技术、新产品 的应用,促进不同行业间资源整合及标准制定的完成,为各个行业企业提供健康高效的品牌发展之道。

从现在开始,房商联盟将在各个协会的联合下,充分利用线上平台新浪地产网(联盟官网)及新浪微博(最具影响力的微博客营销通路);线中平台《地产界》(联盟官方刊物)及新浪房产百事通(房地产全产业链服务中心);线下平台高端论坛、考察采购活动、经理人沙龙、联盟商学院等交流平台的高端商务服务为联盟成员提供最优质的信息交流服务系统。所有参与商务联盟的各方,都将从中共享产业整合平台之利。

全产业链发展模式 篇2

文化产业要得到大的发展, 必须有好的商业模式。世界管理学大师彼得·德鲁克说过“今天企业之间的竞争已经不是产品和服务之间的竟争, 而是商业模式之间的竟争”。商业模式是一种可盈利的方法, 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主要源泉。文化企业经营需要重视商业模式的发现和改进, 有必要探索和借鉴新型商业模式。

一、全产业链的内涵、特征和启示

“全产业链”最先是由中粮集团提出的一种商业模式。该模式具有“整合上下游资源”、“多个产品整体运作”、“链条式管理”、“各环节衔接, 产业链贯通”的特征。由于它整合上下游资源、多个产品整体运作, 所以公司各产品的发展成为一个整体, 且下游产品具有高附加值;由于它实行链条式管理, 各环节衔接, 所以关键环节能够有效掌控, 且创新与品牌发展贯穿始终。因此, 全产业链模式有很强的竞争力, 尤其是, 在带来较高、持续、显著性盈利的同时, 能够快速反映消费者的信息, 促进上游环节的创新与改善, 使企业对市场的反映更敏感、更安全。

中粮集团率先提出的这个发展模式现如今已被文化产业借鉴。全产业链商业模式是最能反映文化产业特性的商业模式。目前比较成功的案例有《武林外传》。《武林外传》文化产业链具备文化和影视基地、相关剧本、合适的导演和演员、市场推手、稳定的消费群体等一系列构成要素。“武林外传”全产业链运作的成功启发我们或可将此模式推广, 不仅是影视产业, 更应该扩大到整个文化产业。

全产业链的商业模式给河北省文化产业改革和发展提供了启示和发展空间。

首先, 河北省文化产业规模以上企业较少, 文化个体户较多的问题非常突出。2004年, 全省共有文化个体经营户59828家, 从业人员14.8万人, 实现增加值34.6亿元, 占全省文化产业增加值的29%, 规模小、分布散、整体实力弱, 影响到了河北省文化产业的综合竞争力。如果能够实现产品整合、产业链贯通, 将极大节约资源, 提升产品价值含量, 推动文化产业的健康良性发展。

其次, 文化观念滞后, 产业意识欠缺。一些地方和政府部门对依照市场经济规律开拓文化市场缺少研究, 一部分文化产业经营者自身的市场意识也很淡薄。目前国办文化企事业单位的管理者不少是来自于演职员队伍, 对产业经营往往是从实践中摸索得出的朴素管理方法, 缺少必要的现代管理、营销理论修养。市场经济需要有经济的头脑和现代化的经营、管理理念, 尤其全产业链商业模式是一种新型商业模式, 需要产业链各个环节的运作和掌控, 务求悉心学习和实践, 而非一朝一夕之功。

再次, 文化产业管理体制不顺, 尚未从“大文化”的角度理顺管理体制。文化产业按行业不同, 目前是由多个部门分头管理。此种政出多门、职能重叠的状况不利于对文化产业进行统一的规划和资源的整合, 已经成为束缚文化产业发展的体制性障碍。社会健康发展的根本之一, 在于制度和体制。文化产业概莫能外。河北省委、省政府越来越重视文化产业的发展, 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快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河北省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关于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文件, 尤其是2010年3月8日河北省政府出台了《河北省文化产业振兴规划 (2010~2015年) 》, 为河北省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了政策依据。

二、文化产业商业模式的特点和构成要素

文化产业是指从事文化产品生产和提供服务的经营性行业。必须同时认识到, 一方面, 文化产业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具有商业属性的文化产品和服务必须按照一定的商业模式运作才能获得市场价值;另一方面, 文化产业是先进文化建设的载体, 文化产品和服务要符合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核心价值理念。因此之故, 文化产业商业模式就有着与其他产业商业模式不同的特点和构成要素:

1. 价值主张更明确, 具备价值观倾向性

任何企业, 只要想做长远, 就要将自己的核心价值观有效的传达给消费者。这首先需要确立一个价值主张, 然后一切营销活动必须围绕此价值主张来进行。文化产业在传递思想方面比其他产业更突出。同时, 文化产业的产品大多是无形产品和服务, 由于文化的核心是价值观这一重要原因, 因此, 文化产业的价值观倾向性愈加突出。

2. 消费者群体层次分明, 目标群体明确

任何产品都有自己的消费群体。区别在于, 有的产业消费群体分层不明显, 比如油盐酱醋茶类似的生活消费品的消费群体层次模糊, 有的产业如文化产品作为一种特殊的产品, 消费者群体层次相对明晰得多, 比如有的消费者愿意花百元左右到电影院看3D电影, 有的消费者更倾向于电脑下载看片。文化产业目标群体必须明确。试图占领所有的目标群体, 试图生产目标消费者需要的所有产品, 试图进入所有的产品渠道, 试图用广泛撒网的传统促销方式让所有人知道产品, 都是不符合文化产业发展理念的。

3. 人脉链条依赖度高, 创意人才需求大

文化产业比其他产业需要更强大的合作伙伴、分销渠道和人脉资源。在企业运营过程中, 为了更有效地向消费者提供价值, 顺利完成商业运作而与其他企业之间建立合作关系是文化产业得以生存的必要条件。同时, 文化产业的发展尤其需要“金点子”, 因此创意人才是文化产业得以生存和延续的最有价值的资源。

三、河北省全产业链商业模式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思考

“全产业链”作为一种整体的、系统的、有机的商业模式创新, 它为文化产业自身的产业升级, 实现文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较为合理的解决方案。但是, 文化产业“全产业链”的形成和完善需要具备一些基本的要求。就河北省来说, 实现文化产业全产业链商业模式发展, 必须从以下几点着手充实条件:

1. 整合人才和资源, 解决创意人才不足、文化个体户多、规模以上企业少的问题

如果用可持续成长眼光来评估全产业链的文化企业, “人才”在可持续成长的企业构成中显得非常重要。全产业链的运行需要各种人才集聚和人与人之间的相互配合, 包括研发人才、创意人才、数字技术人才、营销人才等等, 特别是需要既懂文化又懂市场的经营管理人才来实现各种因素的操控。我省文化人才现状是, 人才资源潜力充足, 各高校与文化产业相关的专业相继设立, 但多为培养技术制作型人才, 营销、创意及复合型人才极缺, 这在将来势必制约文化产业提升。要着手以自己培养和引进的方式聚集人才, 只有首先解决“人”的问题, 才能使文化产业“活”起来。

同时, 全产业链商业模式的成功运作, 需要资金资源、内容资源、创意资源、传媒资源等各种资源的支撑。这些资源的获得, 可以是现有资源的利用或者转化, 可以是通过合作的方式从别处引进, 也可以在可能的情况下自已创造。例如, 我省有着历史悠久的燕赵文化和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 比如唐山皮影、蔚县剪纸、武强年画、曲阳石雕等, 这些都可以用动漫形式开发加工。对这些文化资源进行利用和再创造, 使资源优势向产业优势转变, 不仅能够为动漫创作提供源泉, 尤其是可以保护民族文化遗产。

河北省整合人才和资源已有好的范例。近年来, 邢台市工笔画艺术异军突起, 以宁晋县为中心, 辐射带动周边县市的、以农民为主力军的工笔画从业人员达6000余人。邢台大力扶持工笔画产业, 以宁晋县393艺术区、工笔画市场、工笔画学校为依托, 形成了集培训、展览、销售为一体的完整产业链条。在北京潘家园、琉璃厂两大市场, 宁晋工笔画占到总销售量的80%, 全市工笔画畅销全国, 远销日韩和东南亚。除了工笔画, 邢台市艺术玻璃、老粗布、邢白瓷等文化产业项目也势头良好。2011年, 邢台文化产业产值达55亿元, 占全市GDP的3.86%, 同比增加41%。

2. 树立宽广的文化视野和明确的政策导向, 解决文化观念滞后、管理体制不顺的问题

全产业链商业模式的显著特征是使得一个公司各产品的发展成为一个整体, 上游产品通过往下游延伸以增加附加值。同时产业目标是设计多环节、多品类、多功能的产品并与上游产品有机结合, 目的主要是创新与品牌贯穿始终。以承德市为例, 该市抓住“清朝夏都”这个文化元素, 投资2亿元, 邀请中国实景演出创始人梅帅元, 创作了大型实景演出剧《鼎盛王朝———康熙大典》。此举不仅弥补了以往承德缺少夜间旅游项目的缺陷, 更为游客提供了了解我国多民族融合历史的机会, 加深了游客对文化遗产内涵的认知。

全产业链首先是一种企业管理经营思想和理念。从理念———经营过程———企业文化———产业发展, 需要通过企业经营者具备宽广的文化视野和超前的战略思维, 并付出持之以恒的努力。例如, 近年来, 承德市积极为文化产业发展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先后出台了《承德市建设文化大市实施纲要》、《承德市文化产业发展规划》等多个文件, 对文化产业发展的区域布局、重点行业等做出统筹安排。特别是在投入上, 市本级每年不低于1000万元, 县区不低于300万元, 并随着财政收入增加而增加。同时, 还积极引领民营资本推进文化产业发展。目前, 承德旅游人数已由10年前的300多万人次增长至2011年的1700万人次, 2012年承德旅游接待目标人数力争突破2000万人次, 旅游总收入达到150亿元, 服务业增加值增长12%以上。

3. 支撑核心企业, 辅佐配套企业, 解决文化产业基础薄弱的问题

全产业链要素在产业链条中展开, 需要广阔的运行空间。比如影视产业集聚园, 可以通过影视制片公司总部的集聚, 建设集影视创意、拍摄制作、交易发行、影视教育、动漫、影视体验、旅游观光、休闲娱乐等功能于一体的全产业链, 它本身必须拥有广大的空间, 才能使这些要素充分展现出来。同时, 全产业链要求所有业务、产品和产品线以及各项活动, 有一个统一核心, 比如都服务于一个市场或都服务于一种共同的文化创意。因此, 全产业链结构中的企业一般是若干个企业作为龙头, 加上其他企业配合, 带动整个产业链良性运转。这些龙头企业就是产业链中的核心企业, 其他企业则是此产业链中的配套企业。

以唐山遵化为例, 现已形成“一区”“一城”“一廊道”“两基地”的文化旅游链条。其中, 清东陵大旅游区是龙头, 目标是建设集山水休闲、温泉度假、文化观光于一体的皇家山水文化休闲旅游目的地。同时, 实现打造城市游憩地、乡村文化旅游廊道, 建设南部创新型乡村旅游基地和东部红色旅游基地的文化产业链式发展目标。

参考文献

全产业链发展模式 篇3

据有关机构统计,当前全国各地规划的以通用航空为主题的产业园区(航空城、开发区),由2010年的21个增加到2013年7月的116个,遍及全国28个省市。在这些已建或计划建设的通航产业园中,90%以上选择了以制造业作为切入点,66%选择了全产业链的发展模式。

以制造、装配某种机型作为进入通航的切入点,在飞行器市场需求量大时,尚有可能,但如果市场需求量不大,企业却盲目进入制造业,那恐怕是自寻死路。

我们来看一下全球通用航空飞行器的消费市场。根据GAMA的数据显示,2013年全球通用航空飞行器的交付总量为3373架,其中固定翼飞机2256架,直升机1117架。单种机型交付量最多的是R44,为289架,其他常见机型中,年交付量达上百架的非常少。仅有如AS350-B3、SR22T、Bell-40、赛斯纳172S、DA-40,交付量分别为174、132,110、106、102架。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全球的通用航空飞行器的市场需求并不大,只有少数机型可达到量产百架的规模。国内很多通航产业园引进一些不知名的飞机生产线,动辄就宣称要年产百架以上,恐怕有点头脑发热。

当然,国内很多通航产业园的发展目标是着眼未来,很多地方政府认为中国未来的市场潜力很大,有迅速扩张的可能。但现实是,中国是世界上通航运营环境最复杂的国家之一,空域放开进程缓慢,配套设施建设落后,所有这些正严重束缚着中国通航发展的步伐,抑制着中国通航飞行需求。笔者以为,在短期内,中国通航的很多问题难以有效解决,通航飞行的需求不太可能爆发,因此机队规模难以迅速扩张。

预计到2016年左右,全国规划的116个产业园区将陆续投入生产。如果不改变以制造业为切入点的思路,届时,某些机型年产量高达数百、甚至上千架的生产力,将很难找到消化的出口。中国大部分的通航产业园区将陷入一投产就产能过剩的境地。

不仅以制造业作为切入点很有问题,全产业链发展模式也有问题。

全产业链发展概念很早就存在,其实质是企业将社会分工转化为内部协作,通过纵向一体化扩展,提高企业对产业链上下游的掌控能力。选择这种发展模式一般基于以下四种情况。

第一种是没选择。新兴产业的发展初期,由于上下游配套产业尚未成熟,企业要持续发展就必须从头做到尾。例如,早在20世纪20年代,福特汽车为满足规模化生产的需要,不得不进行全产业链扩张,从采矿、冶炼、橡胶生产、零部件加工,到最终流水线组装,均由福特一家完成。

第二种是被迫选择。由于市场制度性障碍。社会交易费用过高,企业被迫向上下游扩张以减少交易成本和风险。例如,在非洲某些港口城市,运输业发达,但市场交易制度不完善,当地很多运输公司为了避免风险,不得不从事汽车销售、零配件供给、汽油配送等业务。

第三种是主动选择。企业利用其在产业链中的控制地位,向全产业链扩展以实现目的。在“渠道为王”的现代社会,家乐福利用其销售网的强大控制势力,推出“自有品牌”商品,由一个单一的零售商,变成了集原料供给、制造、物流和零售于一体的垄断企业。这种模式会导致单个企业独大,妨碍社会创新和福祉增进,也为很多国家的反垄断法所规制。

第四种是公共选择。由于某些行业关系到民生和国家安全,需要对其进行垄断。像中石油、中石化等大型企业,基本上把控了从石油勘探到销售的所有环节。

我国的大部分通航产业园之所以选择全产业链发展模式,其原因大概涵盖上述第一种、第二种情形,但这种发展模式并非产业发展的一种常态模式。随着知识经济和经济全球化的到来,企业间的纵向分裂越来越明显了。从全球看,各国企业均纷纷剥离产业链上竞争力不强的环节,以专注于核心业务和产业链的高端环节。这种趋势提醒我们在发展通航产业园时应根据自身的竞争优势选择发展方向,在做产业园规划时,切忌简单堆砌或贪大求全,应充分与地方产业基础和总体规划相结合。

通用航空产业链很长,不局限于通用飞机制造或运营,事实上,通用航空对国民经济的拉动作用和社会贡献远高于其产业本身的直接经济产值。我们应该把目光更多的投向与通用航空相关联的产业。

国际上很多成熟的通用航空城,走的都是专业化的路子。比较有名的像美国堪萨斯州的威奇托市,整个城市专注于中小型公务机和涡轮螺旋桨机的设计制造,其他教育、培训、研发等相关产业都围绕制造业开展,此外,蒙特利尔、西雅图等航空名城,也均非全产业链发展。

可以预见,未来几年,我国的这种以制造业为切入点的通航产业园区之间将进行剧烈的零和博弈,一个园区的发展壮大意味着其他一批园区的淘汰,经过一段时间的竞争和市场整合后,最终只能剩下少数产业基础较好、背景坚实、制造实力相对雄厚的园区,这些园区将成为中国通用航空制造业的核心基地。

而其他产业园区,要么未雨绸缪,提前转型,要么倒闭。

那么那些需要转型的通航产业园区应该采用何种发展模式呢?笔者尚无成型思路,这里仅提供三点建议。

首先,加强理论研究。通用航空的产业链、价值链不易把握,很多人对通用航空的理解存在误区,常常以对产业的总体判断,代替对某些细分领域的判断,这种认识会导致做规划时形成偏差。

其次,应该走差异化的发展路子。根据国际经验,通航制造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就会积聚到几个区域或城市,其他地方应当结合当地的特点,开展飞机销售、旅游、教育培训、特色作业等业务。

最后,考虑发展消费型小镇。未来中国大部分通用航空产业园区更应该是一个营造飞行氛围。培育通航文化的集聚地。虽然目前我国的空域条件和相关基建设施、服务还未成熟,通航小镇尚停留在概念阶段,但其无疑是我国通航产业园区今后发展值得关注的一个方向。

产业发展模式 篇4

立足标准化示范养殖园区建设标准要求,按照示范先行、规模高效的原则,“专业化生产、规模化经营、标准化管理”的工业化理念,探索运用多种发展模式,做强做大羊产业。

(一)公司+基地模式

利用国企的运营资本和管理理念,打造一批产业带动性强的集团公司(龙头企业)。强化基地、带动农户、延深产业链,走“产、供、销”一条龙、捆绑式服务的合同管理模式:集团公司+养殖基地+农户。实行从饲料、种羊供应,养殖技术承保,到产品合同回收的订单发展模式。

(二)专业合作社模式

通过建立养殖专业合作社,利用合作化发展的优势抵御市场风险,进而实现逐步壮大的发展模式:专业养殖场—养殖小区—养殖园区—养殖合作社。

(三)专业化发展模式

全产业链发展模式 篇5

摘要:食品安全问题频出,越来越注重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的发展,要满足巨大的市场需求,需要有机农业的产业化发展。

关键词:有机农业 产业化PTDFLE

有机农业产业化发展具有必然性。由于我国人多地少的国情,传统的自耕农业已经不能满足巨大的食品需求。于是现代农业随之产生,极大的满足了人们的食品需求,但现代农业在取得辉煌成就的同时,引起了能源危机、资源危机、生态危机、土地荒漠化、温室效应、生物多样性破坏等问题,似的人类生存环境受到极大的威胁,于是人们要求一种既能满足人类食品需求,又能保护坏境,能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农业发展模式,那么有机农业就自然而然的产生了。有机农业也差不多发展了将近一个世纪了,但在我国有机农业的发展现状仍然相对缓慢,其所占比例还比较小。我国有机农业用地只有30129h平方米,我国的有机产品还大多靠进口来满足国内的需求。

为了解决困境,实现基本自给,有机农业的产业化经营已经迫在眉睫。实现有机农业“产供销一体化,种养加一条龙”,实现以市场为导向,以农户经营为基础,以龙头组织为依托,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一系列服务为手段没通过实行产供销,种养加一体化经营,将农业再生产过程联接起来的一个完整的产业系统,主题自愿结成的经济利益共同体,市场农业的基本经营模式。

其中PTD(Participatory Technology Development)就是一个比较好的有机农业发展推广模式,强调农民和农业研究、推广机构之间的创造性的相互作用,将农民的知识与经验同科学知识相结合,以寻求农业生产过程中对当地资源的最佳利用的方法。基本方法包括: 对某一特定的农业生态系统的主要特征与变化达成共识;

确定当地问题的重点;

在当地农民或其他地区所具有的经验和科学知识相结合的基础上,确定当地的实验方案,因地制宜,提高农民的试验能力和加强农民之间的交流。

PTD工作程序如下图:

PTD的工作程序

另外一种模式就是一浓密为中心的技术推广模式,PLE系旨在技术推广过程中农民在外界推广和研究人员的帮助下,成为计划、设计和执行推广活动的主要角色。讲究的是农民的积极参与,外界知识与农民实践经验相结合,倡导平等精神没通过小规模验证将酒宴成果和推广相结合。加强外界推广人员与农民的交流,充分发挥房地农业技术员的作用,推广人员要和农民一起制定有机生产转换计划和技术方案。

在这些模式下,能极大的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从而加快推广有机农业的发展步伐。

中国农业明显表现出两个基本特点:意识人均农业资源紧缺,农业生产实行精耕细作;二是中国农业生产力水平总体还比较低。所以只有做好有机农业的战略定位非常重要,针对有机农业存在的问题,如有机农业生产的效率低,风险较大,成本和效益外泄现象严重,各级政府政策扶持力度不够,公共认识与诚信体系的缺乏等问题,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制定出比较好的发展战略。

全产业链发展模式 篇6

——岐山县北郭村农家乐发展调查

【调查时间】2005年4月15日—4月16日

【调查地点】岐山县北郭村、祝家巷村,距岐山县城3公里。【调查对象】所调查村庄随机抽取的农户 【调查方式】问卷调查为主并结合访问式调查 【调查目的】希望通过对西部农村特色产业发展问题的调查,能够了解我国农村传统农业发

展以外的情况,在我国尤其是西部的广大农村农业产业开发的新思路,并在调查 的基础上,提出个人认为这种新的农业产业发展所应注意的问题。

一、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占据着国民经济基础地位的农业的发展状况引起了人们愈来愈多的关心。由于我国的特殊国情,在相对落后的西部地区,农业的基础地位更加突出,“三农”问题也显得尤其重要。相比过去,农业的生产能力已经有了较大的提高,农民的收入也有所增加。但相对于二、三产业的发展速度,农业前进的步伐的确有些缓慢。在保证国家粮食安全方面,传统农业产业发展模式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在如何凭借地区自身实现农业的进一步发展,从而为更好的解决“三农”问题找到答案还需要我们更多地思考。

我国幅员辽阔,历史悠久,一方面,各地区发展农业的资源禀赋各不相同,另一方面,各地区还拥有不同的地区特色与历史文化积淀。因此,我国农业的发展模式没有一个固定的标准,应该根据地区的差异化特征选择不同的农业发展模式。更进一步,如何将农业产业发展与地区历史文化特色相结合,寻找新型的农村产业发展经营模式,在传统产业之外走出一条新的发展道路成为了我们需要解决的问题。

二、理论回顾

在经济学理论界,关于新型农业发展模式已经进行了一些讨论。在张忠根的《二十世纪世界农业发展模式的演变》一文中就明确的提出,农业的发展有以下的模式选择:精准农业、都市农业、蓝色农业、白色农业、设施农业、有机农业、质量农业。这实质上是一种横向的分类,针对当前农业发展的新形势而提出,面对的是当前农业发展的主流,站在一个较高的高度对中国农业整体地做了一个较好的规划。

但是,中国国土面积广阔,如此全面的宏观性的规划也并没有涵盖所有的情况。近年来,全国各地出现了一种新的农业产业,即所谓的休闲体验农业、观光农业。观光农业是将农业与旅游结合起来的区域特色经济。旅游与农业的结合有着诸多契机。旅游与农业都是对地域特色资源的开发。旅游景点是一个地区有特色的山水、名胜或风土人情,让他人见识更多不同的风景、民俗、开阔人的视野。不同地方由于气候、地理位置的不同会有各自的地区农业生产方式和品种,“橘生淮南为橘,淮北为枳。”农业的区域性由此可见一斑。观光农业正是这两种地区特色相结合的结晶。发展观光农业有各种各样的形式,目前在世界各国最流行的有以下几种模式:

一、传统型观光农业

农业的生产过程不为很多城市人所知,因此,展示农产品生产和农作过程也可吸引相当多的游客。法国农村的葡萄园和酿酒作坊很多都是对外开放的,游客不仅可以参观和参与酿制葡萄酒的全过程,而且可以在作坊里品赏,在作坊里亲自酿酒并将酿好的酒带走,其乐趣与在城市商店里买酒自然不一样。这些葡萄园和酿酒作坊的旅游收入往往高出他们的葡萄和葡萄酒的收入。

二、都市型观光农业

面对城市化的噪音等污染问题,人们开始注意发展都市观光休闲农业,它的基本特点是利用城市的工业和科技优势,在城内的小区和郊区,建立小型分散的农、林、渔等生产基地,既为游客提供一部分时鲜农产品,又保留一部分农地,以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有条件的还可提倡发展家庭型的都市休闲农业,利用屋顶、空地种植花草、果树、蔬菜等。

三、科技型观光农业

这是利用现代高科技手段发展的观光农业。日本东京郊曾建有一座蔬菜工场,有各式各样的蔬菜品种,从空中悬吊的到地面栽培的,水、肥、供给都由电脑控制,每天可吸引大量游人前往参观。

美国俄勒冈市郊建有一处微生物工场,专门用石油废渣年产一万吨单细胞蛋白,这相当于用6万公顷耕地种植大豆的蛋白质产量,游览的人可以品赏这种蛋白质制成食品的品味。

另外,基因农业是很多人还不熟悉的,美国建立了多处供观光的基因农场,用基因方法生产的马铃薯、蕃茄又大又好,慕名而至的国内外游额相当多。科技型观光农业的类型和内涵都相当丰富,随着高新技术及生物工程的发展,科技型观光农业将是今后发展最快、也最吸引人的。

四、奇异型观光农业

这是利用奇特的而不同于一般的农产品建立起来的观光型农业,例如:特殊的香稻、特殊品种的瓜果产地都可以建立奇异型的观光农业,来满足人们寻求离奇的心理。以色列北部有一个地处沙漠中心地带的村庄,利用那里独有的沙果(一种极耐旱的水果)发展观光农业,游客还可以在那里做沙疗(一种把身体埋在热沙里治疗风湿病的方法),一个几百人的村子一年要接待20多万国内外旅客,其收入远远在农业之上。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各地奇异农产品和风土民俗都不一样,开发奇异型观光农业的潜力最大。

休闲体验农业则重点强调了农户提供必要的服务,游客通过自己的亲身参与了解农户在农业生产中的具体情况。和传统的农业生产相比,真正的作物产出并不重要,甚至完全可以忽略。重要的是农户为游客提供的服务以及游客亲身体验过程中的乐趣。这实际是观光农业的另外一种延伸,将农业与服务业联系的更加紧密。台湾大学农经系江荣吉教授把休闲体验农业称为第六产业,原因有二,一是农业加工业加服务业,包涵前后两业容易理解,其中工业,大部分是食品加工和陶艺等手工艺,因此1+2+3=6;二是效益大增,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其效益是相乘的,即1×2×3=6,故称之谓第六产业。

三、休闲体验农业的模式构建(以岐山县北郭村农家乐为例)

(一)背景材料

岐山县凤鸣镇北郭村位于岐山县城西北3公里处,是岐山臊子面的发源地。自1998年以来,北郭村大力发展民俗旅游业,至今已有民俗旅游接待户118户,年接待能力达80万人次,从业人员600多人,旅游业综合收入达1300多万元,2004年村民人均纯收入3150元,被誉为“陕西民俗第一村”。

根据调查,以占大约80%的中等规模的农家乐接待户为例,其启动资金为5-6万元,其资金来源以家庭积蓄为主,辅之以亲戚朋友的借助以及政府提供的小额贷款补助。作为农家乐中民宿的主要设施,经营用房的数量大约在5-8 间,接待能力可达30人左右。日接待人数淡季约为10-20人,旺季约为30-50人,这一数字较两年以前有较大的减少,并且有可能进一步减少。从业人员主要为家庭成员,并且几乎集中了家中所有的劳力,而经营也以各家户为单位展开。相关的项目主要有餐饮住宿、休闲娱乐、旅游景点观光,但休闲娱乐仅限于较为简单的麻将扑克、电视及卡拉OK等。农家乐的收费标准由政府成立的管理机构进行统一管理。农家乐及其相关项目年收入约为3-5万元,而这也几乎占家庭年总收入的全部。另外,从访谈中还得知,走访的接待户普遍感到,近年来,由于从事这一经营的家户的增加,以及周边的西安、宝鸡等大中城市的游客新鲜感的逐步减少,竞争变得越来越激烈。而政府主要将精力放在了宣传上,而对农家乐接待活动的进一步发展缺少相应的安排与规划。因此,尽管收入远高于未经营农家乐的农户,但不少接待户已经在思考未来的规划了。

从以上内容可以看出,北郭村在依据本地区特色资源即风味小吃以及旅游景点探索出了一条发展乡村民俗旅游这种休闲体验农业的产业发展模式是正确的,也是成功的。这从民俗旅游每年带来的过千万的旅游收入就可以证明。同时,也告诉我们,发展这一类的民俗旅游业,一定要紧紧扣住自身的卖点,以此有效地吸引消费群。但是,其中存在的问题也是明显的。首先,农家乐的发展也应当有分工的存在。经营方式并不一定必须固定为以家庭为单位,让每一家都成为“全能型”。通过家庭联营,分工合作,每个家庭承担整个服务流程中某几个环节的任务,既扩大了规模,也提高了效率。甚至还可以让一些家户专为接待户提供服务,如专为接待户提供干洗服务。实现“顾客←农家乐接待户←为接待户提供服务的家户”这样的专业化链,将更多的农村家庭纳入到这一产业中,拓宽致富面。但这还需要当地政府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安排。其次,任何一种产业都不可能永恒发展,即使是新兴的农家乐这种新的农业产业发展模式也不例外。因此,农家乐的发展应当放眼长远,在抓住现有的主要卖点的同时,不断寻找新的卖点,防止游客在新鲜感消失后,后续发展难以为继。这也是当地政府需要为农民做的远景规划。

参考文献:

全产业链发展模式 篇7

随着国家文化政策利好频现及庞大市场的支撑, 我国影视产业迎来“黄金发展期”。但从现实来看, 影视业发展仍处于初级阶段, 构建全产业链才刚刚起步。

1 影视产业现状剖析

1.1 政策驱动:“文化兴国”的国家发展战略背景下, 影视产业利好政策推陈出新

2003年至今, 国家各部门相继出台了20多个红头文件或政策。2009年《文化产业振兴规划》的出台, 从财政金融税收等方面, 对影视产业的重大领域重点项目给予了支持;2010年初,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电影产业繁荣发展的指导意见》发布后, 万达电影院线、中影星美、广东大地等民营资本进入影视产业市场;2011年底, 《中国电影产业促进法》正在抓紧征求意见推进中, 电影业将是国家从法律层面进行扶助的首个产业。

1.2 需求驱动:影视产业已呈现飞跃发展的态势

首先, 中国庞大的人口基数为影视市场的发展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其次, 在全球经济不景气的时代, 经济结构调整的压力扩大了人们对精神文化的需求, 文化产业往往会在此时异军突起。再次, 中国电影家协会产业研究中心发布的《“十二五”期间中国电影产业黄金五年发展研究报告》, 对2011—2015年中国电影市场发展趋势作出预测, 认为“十二五”期间我国票房将突破300亿元, 冲击400亿元;到“十二五”末期, 中国将成为全球第二大电影市场。

1.3 国外经验:打通全产业链, 促使影视产业爆发式增长

20世纪20年代末至30年代初的世界经济危机期间, 美国极力推动文化产业发展, 涌现出“百老汇”、“好莱坞”等知名文化品牌;20世纪90年代亚洲金融危机期间, 日本和韩国注重发展文化产业, 也迅速成为文化产业大国。美国电影协会亚太区总裁艾理善表示, 在美国, 一部电影的收入结构中, 家庭娱乐占总投资回收的75%。这意味着, 电影本身只是个起点, 票房仅仅只占产业链的一部分。以美国迪士尼电影公司为例, 其17%的收入来自电影票房, 其他的主要收入来自电影主题公园和电影授权产品等。

中国影视业80%~90%依靠票房收入, 而在影视业发达的国家, 票房收入仅占30%, 主题公园、版权等电影衍生品拉长了产业链条。我国影视业发展不够充分, 搞制作的就专搞制作, 办院线的就只办院线。电影的制作、发行、院线都存在风险, 一个院线需要5至8年的投资回收周期, 一个环节出了问题都会牵动全局。因此, 中国要完成一个影视大国的梦想首先依赖于产业的全面升级, 唯有打通全产业链, 才能使影视产业的价值爆发式增长。

2 骨干影视企业产业链分析

2.1 华谊兄弟“内容+渠道+衍生”模式

华谊兄弟拥有国内最为完备的娱乐产业链条, 是中国唯一一家电影、电视剧、音乐制作以及经纪人均位列前3名的影视公司。该公司2012年对14家公司共投资2.85亿元, 向综合性传媒集团方向迈进, 使“内容+渠道+衍生”三大业务板块轮廓浮现:一是文化旅游 (地产) 领域;二是互联网、娱乐相关内容;三是与电影相关的独立制作公司、独立发行公司以及技术服务机构等。在收购广州银汉之后, 华谊兄弟的业务板块由之前的电影业务、艺人经纪、电视剧业务“三驾马车”协同作战的格局, 新增了第四个板块:游戏产业, 成为“四轮驱动” (见表一) 。

华谊兄弟模式的优势:首先, 在其内部, 导演冯小刚、电视制片人张纪中、艺人经纪人李雪等拥有自己的工作室 (独立核算、自负盈亏, 负责人拥有业务自主权) , 华谊兄弟对这些工作室业绩进行排名, 每两年进行一次末位淘汰, 再引进新血, 这种“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 使其在市场中具有更强的竞争力。其次, 华谊拥有众多的签约艺人和著名导演, 雄厚的核心资源为公司制作高品质的影视作品提供了持续动力。再次, 通过引入多轮融资, 充足的现金流保证能持续不断地投入到扩大再生产中。最后, 华谊兄弟近六年的净资产收益率、销售净利率、收入增长率和净利润增长率等指标数据表明, 其盈利能力和发展能力较强, 虽然增速逐年放缓, 但总体上仍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从产业化的视角看, 华谊兄弟的模式并不值得推崇, 因为它只是在较低的层面上打造了一些产业元素进行自产自销, 是电影产业化过程中阶段性的产物, 无法被推广和复制。目前, 中国电影产业缺乏高质量的社会分工和高档次的资源集约, 只有低档次的分工。在市场不能为华谊兄弟提供足够的资源配置的情况下, 它也只能自己去做, 这折射出了中国影视产业的低水平。

华谊兄弟模式存在的风险:第一, 对于名牌导演过度依赖。华谊兄弟开发了冯小刚导演的存量价值, 但又过度依赖冯小刚的存量价值, “若冯小刚感冒, 华谊兄弟将会打喷嚏” (即冯氏依赖症) 。第二, 华谊是全产业链布局, 与各专业公司在影视产业布局上的竞争并未处于强势地位。在发行渠道方面与保利博纳鏖战, 在终端渠道院线方面与行业垄断巨头中影集团和大鳄万达电影院线竞争, 前者系老牌国企可通过行政审批垄断, 后者可以万达集团的资金优势来控制渠道。最后, 在电视剧制作方面, 各地方卫视利用自身的渠道优势, 开始自己拍摄新类型的剧集。湖南、浙江、安徽、东方卫视等都开始加强自由电视剧的制作, 电视剧市场长期会形成“优不胜、劣不汰”的混战格局。可以预计, 华谊兄弟最大的竞争对手不是光线传媒这样的行业巨头公司, 而是逐渐丧失的专注和专心。

2.2 光线传媒“全娱乐+传媒”模式

光线传媒开创了“全娱乐+传媒”的方式, 打通娱乐和传媒资源, 在电影业务外, 积极涉足各种娱乐节目和娱乐评奖活动 (见表二) 。光线传媒在2012年完成了3笔投资并购:出资1亿元收购国内顶级的网页游戏公司———北京天神互动科技有限公司10%的股权;同年10月, 对视频社区公司———金华长风信息技术进行股权投资, 最终持有金华长风32%的股权;募集资金4150万元, 正式持有欢瑞世纪4.81%的股权。光线传媒已成功布局在电视节目、电影、电视剧、活动、艺人经纪、游戏等多个相关业务领域, 正谋划进入新媒体行业。

2.3 华策影视“大陆版TVB产业链”

华策影视的战略意图是打造大陆版的TVB (见表三) , 对上游、中游和下游产业链进行全面掌控。通过对电视剧产业链上、中、下游的一体化运作管理, TVB形成电视剧业务的平台化运作, 实现盈利多元化, 斩获了不俗的业绩。

上游产业。主要是生产制作;发展艺人经济, 即通过选秀节目, 选拔有潜力的艺人进入影视剧制作中;强调“编剧核心”, 重视编剧对于整部剧作的核心作用。艺人经纪业指为艺人参与各类文化娱乐活动提供经纪服务的行业, 其市场繁荣程度与文化产业的发展状况息息相关。我国的艺人经纪服务市场整体呈现出市场集中度较低, 市场化程度较高的特征。华策影视购买海宁华凡星之影视文化传播公司60%的股权, 投资艺人经纪。公司正努力从单一的电视剧制作发行公司, 转变为影视服务全产业链公司。

中游产业。实行多级营销, 第一次售卖, 依托其强大的播出平台将电视剧推向香港及全球范围内的观众;二次售卖, 通过其遍及全球华人区域的发行、销售和租赁渠道, 将部分节目配上多种语言发行至海外国家。新媒体方面, 公司在2011年控股了西安佳韵社数字娱乐发行有限公司, 将佳韵社对新媒体市场的熟悉与华策内容制作的专业性相结合, 共同开拓网络剧市场。影院方面, 与浙江时代院线组建合资公司, 涉足电影院线, 目前已经投资15家电影院, 控股4家, 除票房收入外, 公司还在控股影院开创了将电视剧运营跟电影院运营结合的新模式, 增加影视剧衍生品的开发渠道。电视台方面, 与杭州台和宁波台合作试水经典影视剧场, 不排除长期发展地方台联播网模式。

下游产业。多渠道衍生产品开发, 实现了其利益转化和价值增值。公司开发建设海宁中国武侠影视文化基地, 无需进行固定资产投入, 且可以从武侠城经营中获得稳定的营业外收入。公司投资了衍生品开发凸出的上海蓝橙旅游用品有限公司, 发展影视衍生业务。公司现有广告业务以植入广告为主, 于2011年启动至今, 已占到公司总收入的4.2%, 毛利率达到90%以上, 成为公司稳定赢利点之一。

2.4 万达电影院线“影城+商业综合体”

2012年全国院线有45条, 排名第一的万达电影院线就拥有113家影院, 980块银幕, 成为亚洲排名第一、全球规模最大的电影院线运营商, 并计划到2015年开业200家影城, 拥有2000块银幕。

万达模式主要是在影院所在区域形成商圈, 以商业综合体来增大客流量, 为影院带来更多的观影人次, 从而提高单场次票房。万达院线单场次票房与其他院线相比存在绝对优势, 2007—2010年分别高于八大院线单场次票房均值34.83%、17.59%、26.91%、42.05%;其单场次票房在2010年达到1891元, 高出其他大型院线公司27.21%~96.49%。

3 影视企业打造全产业链的建议与对策

3.1 影视企业应根据自身情况, 量身打造适合自己的全产业链模式

我国影视企业的全产业链实施路径一般有两种成熟模式。第一种模式, 从产业链角度出发掌握产业链中的重要节点, 开发相应的能对某个产品或产业提供一站式服务的商业模式。从产品的研发设计到加工制造再到营销, 以增强对上下游产业的掌控力, 这种商业模式需要强大的资金支持和对产品或产业价值的深度挖掘能力。第二种模式, 企业集中于产业链的一个或几个环节, 不断优化内部价值链, 获得专业化优势和核心竞争力, 同时以多种方式与产业链中其他环节的专业性企业进行紧密协作, 提高整个产业链的运作效率, 使企业获得低成本快速满足客户个性化需求的能力, 从而在商业竞争中取得优势。

从历史数据分析可知, 华谊兄弟的全产业链是从电影制作到发行市场, 院线资源和院线分成, 版权管理及有效管理机制提升创收水平及收益分配, 上下游全面布阵占据市场话语权, 属于第一种模式。而光线传媒在电影制作公司的角色与发行公司的角色中取舍, 它更愿意定位于发行公司;华策影视更喜欢通过对影视剧领域的资源追加来发展, 也可以进入到各个领域, 但首先要把大本营的“篱笆”扎得够高, 让对手望而生畏。因此, 光线传媒和华策影视更倾向于第二种模式。其实, 企业应根据不同阶段、不同战略并结合自身实际来选择, 即“合脚的鞋才是好鞋”。

3.2 分账制是产业链核心利益, 动态博弈投资商、制片商、发行商、放映方多方利益

从电影市场体系建设看, 电影产业的内部分配机制有待完善。作为电影的生产商, 制片方相对比较薄弱, 按照目前的分配机制, 制片方的分成比例只有43%, 理论上应达到50%。目前, 中影、华谊、博纳、星美、光线等发行公司将联合向院线提出将发行方票房分账比例提高到45%。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对国产分账影片的分账比例提出的指导性意见是:“制片方原则上不低于43%、影院一般不超过50%;与院线公司资产联结的影院, 在保证制片方分账比例的前提下, 分账比例可与所在院线公司协商解决;以买断方式进入市场的国产影片, 可根据实际情况协商确定院线公司与影院的分账比例”。实际上, 目前业内实行票房分账是扣除5%的电影发展专项基金和3.36%的营业税金及附加后, 剩余影片票房由制片方 (含发行方) 与影院 (含院线) 按照43:57的比例分成, 即二者净分账收入分别占总票房的39.4%和52.2%。

分账制的利益分配中, 值得一提的是“营业税金及附加”。营业税改增值税 (以下简称“营改增”) 前, 影视市场票房分账制是在扣除票房总收入5%的电影发展专项资金, 同时对院线和影院征收3.36%的营业税及附加费用的基础上由制片发行方和院线进行分账。“营改增”后, 影视作品的制作方、播映方和发行方都需缴纳增值税, 作为上游企业的制作方和发行方需给下游企业院线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 以方便下游企业抵扣增值税销项税。

对影院而言, 放映收入征收增值税, 税率为6%, 考虑到目前影院扣除给制片方的分成、租金等可抵扣项之后毛利远远低于50%, 所以实际税负将有很大程度的降低。5家影视类上市公司2013年第一季度财报显示, 因“营改增”, 光线传媒公司营业税金及附加较去年同期减少70.61%;华策影视营业税金及附加本期较上期下降62.92%;华录百纳同比减幅高达84.48%;华谊兄弟、新文化分别较去年同期减少57.87%和85.79%, 实际税收负担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

3.3 影视企业实施全产业链路径选择

根据产业链上各业务对营业收入的贡献程度, 可将8家知名影视企业的产业链划分为核心产业、辅助产业和延伸产业三个层次 (见表四) 。影视企业应根据其发展规划逐步推进, 首先做强、做优核心产业, 再将业务扩展到与核心业务密切相关的辅助产业, 待核心产业饱和且人力资源、资本运作等综合实力增强后, 最后将业务边界扩展到延伸产业。

以华谊兄弟延伸到院线公司、电影院领域为例, 预测“中国2015年电影行业将需要约4000个影院、16000块银幕, 较2010年底新增约2000个影院、10000块银幕, 所以主要院线的发展计划也至少能够满足发展10000块银幕的需求”的美好“钱景”, 华谊兄弟通过子公司华谊兄弟互动娱乐有限公司, 以2.1亿元投资参股江苏耀莱影城管理有限公司20%的股权, 间接进入院线行业。

仍以华谊兄弟为例, 2012年其影院业务收入1.28亿元, 同比增长2倍;2013上半年度财报显示, 截至2013年6月30日, 华谊兄弟电影院数量共15家, 其中包含参股影院1家。之所以将产业链延伸到影院, 主要原因有:一是改变单一票房的收入窘境, 开发多渠道营业收入;二是增加发行渠道, 从一定程度上保障和提高电影票房收入;三是中国看电影的需求越来越大, 需要更多的影院和屏幕;四是作为全产业链布局, 很有必要拥有自己的消费终端。

电影产品与电视剧产品都是影视企业的“安全”业务, 但其风险、收益又有某些不同。电影产品是典型的B to C业务 (Business to Customer, 即企业直接面对终端消费者) , 而且售卖周期只有两三周, 风险完全压在制片方身上;电视剧则是B to B业务 (Business to Business, 即企业面对企业) , 制片方将电视剧产品出售给电视台, 电视台再引入广告商, 风险其实是由多方共担。如果制片方足够强势, 甚至还可以预售, 影片还没拍完, 成本就收回了。影院则是“现金奶牛” (Cash cow) , 虽然利润率不像电视剧那么高, 但不受制作周期影响, 能持续产出现金流, 对电影产品放映环节的院线影院“量本利”分析可佐证这点。

表五的统计数据显示, 以2012年为例, 若每张银幕有120个座位, 每天排片6场, 平均票价36.4元 (2011年均价36元, 2012年均价36.4元, 2013年上半年均价35.7元) , 2012年平均银幕总数为11202张, 则理论计算2012年全国影院每天满座收入=11202×120×6×36.4=2.94亿元, 而2012年每天实际的票房收入=170.7亿元/365天=0.47亿元/天, 2012年的上座率=0.47÷2.94=16%, 这只比保本上座率稍高一点而已。选择一个二三线城市地理位置普通的影院为例, 进行“本量利”分析, 超过保本量部分的50%即为所得税前利润 (见表六) 。因此, 要提高影院的利润, 关键是要提高上座率;要提高上座率, 关键是要增加工作日白天的观影人数和提高影片制作的质量。

4 结束语

中国影视产业在推进全产业链模式时, 不同企业须根据自身实力和不同发展阶段选择不同的实施路径, 以影视制片商为支点向产业链有计划地扩张;支持影视企业在资本市场上直接融资, 这不仅能解决资金问题, 更能促进我国影视产业与国际先进水平靠拢, 进一步提高影视产品制作水平;根据风险收益配比的原则, 健全分账制, 动态调整投资方、制片商、发行商、放映方多方利益。

摘要:基于对横店影视基地的实地调研和查阅文献数据, 发现我国影视产业受政策和需求的双轮驱动, 但较于影视业发达国家明显落后, 故提出打通影视业全产业链的设想。通过立体剖析华谊兄弟"内容+渠道+衍生"、光线传媒"全娱乐+传媒"、华策影视大陆版TVB和万达电影院线"影城+商业综合体"等业务模式和实现路径, 发现这些影视骨干企业的产业链各具特色、亦有利弊。最后, 建议影视企业应根据自身情况, 量身打造适合自己的全产业链模式, 不同企业须根据自身实力和不同发展阶段选择不同的经营模式, 分账制是影视产业链的核心利益, 应动态博弈投资商、制片商、发行商、放映方多方利益。

关键词:影视产业,全产业链,经营模式

参考文献

[1]何群.当下中国电影公司全产业链经营模式的问题和对策[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12, (01) :124-133.

[2]张泽京.电影行业:突围全产业链[N].宏源证券, 2012-01-10.

[3] (美) 巴里·利特曼, 著.尹鸿, 刘宏宇, 肖洁, 译.大电影产业[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5.

全产业链模式的“立体传播”策略 篇8

全产业链模式无疑是现代商业竞争升级的必然结果,从单个核心环节的竞争升级到商业生态系统的对抗,从早期狠抓“销”这个环节升级到“产、研、销”全产业链。这种模式以消费者为导向,从产业链源头做起,经过原料采购、研发、成品加工、分销及物流、品牌推广、门店销售等各个环节,形成一个完整的供应链条。

对于全产业链企业来说,如何输出价值,如何制定传播策略将决定这一创新商业模式的成败。因为,价值的实现在产业链的末端——销售环节;盈利能力也取决于产业链的末端——品牌推广。

谁是传播主体:组织品牌or产品品牌

以中粮为例,中粮是组织品牌,而旗下蒙牛在品牌传播的时候并没有刻意关联中粮这一组织品牌背书,而福临门、悦活、五谷道场等品牌都打上了中粮的烙印。

全产业链的品牌传播,笔者认为应该坚持双轨制,以产品品牌为主,组织品牌为辅。产品品牌的品牌推广是为了解决具体业务单元产品的销售拉动,而组织品牌则是为组织赢得良好社会商誉,为产品品牌保驾护航。

用什么吸引消费者:产业链价值or产品价值

产品卖点创造的是产品的功能价值,而买点创造的是产品的消费价值,是消费者的认知和体验价值。消费价值主要表现为功能价值、思想价值及精神价值。

对于大多数企业来说,依然是就产品卖产品,站在卖方立场去与消费沟通,卖的是功能价值,当大家都在卖产品的时候,你的产品价值也就难以脱颖而出,就缺乏一个消费者为什么选择你的充分理由。

而对于全产业链企业来说,产业链价值是其独有竞争力。产业链意味着产品品质的可溯源,意味着企业实力与规模。这一模式能够有效的降低消费者在做出购买决策时的心理成本。

我们知道:一般的蛋鸡养殖户,蛋生出来后就直接包装然后销售,而在笔者服务的铁骑力士项目中,其鸡蛋品牌“圣迪乐村”就以全产业链模式致胜。强调从种苗繁育、饲料加工,到蛋鸡养殖、蛋品加工,实现“从土地到餐桌”的全过程控制,并实行“七个统一”管理——统一环境规划和监测、统一优良鸡苗供应、统一组织生物防疫、统一提供绿色饲料、统一饲养管理程序、统一产品生产标准、统一品牌销售,为消费者奉献品质有保障、标准一致的高品质鸡蛋,一跃成为中国蛋品业的“鸡蛋冠军”,年销售额3.7亿元。

如果你是消费者,你会选择“圣迪乐村”还是普通鸡蛋?

受众是谁:产业链内外共同体or品牌目标消费人群

传统的品牌传播在传播对象上,仅把目光锁定在目标消费人群上,并通过有效的传播媒介让品牌信息到达目标消费人群。而对于全产业链企业来说,笔者认为传播受众应该是以目标受众为核心,统筹产业链内外价值共同体,形成一个以目标受众为中心,外围囊括外部利益共同体(比如经销商)、产业链内部上下游人群的传播整体。

笔者曾服务的客户科密就是在渠道、经销商这一环节做足品牌公关传播的典型企业,也许对于大多数普通消费者而言,听说过得力、齐心等办公领域相关品牌,而对科密相对陌生,但这并不妨碍科密在渠道经销上的品牌强势以及在办公小机具(碎纸机、考勤机等)领域的领导者地位,这与终端销售员的推荐分不开。

此外,最近因钓鱼岛事件,康师傅被谣传是日资企业,“有心人”呼吁广大消费者抵制康师傅这一网络事件,据说就是竞争对手统一精心策划的,没有任何外部顾问公司及媒体的参与支持,完全是统一内部人员通过邮件、微薄以及QQ群等方式,在短短几天内使得康师傅“日资门”事件得以在网络上广为传播,给康师傅造成巨大的品牌危机。

在品牌传播中,我们既要充分运用外部资源,同时也要充分整合内部资源。

何种传播方式:触点传播or廣告传播

消费者对品牌的认知与了解不仅仅在于广告传播层面,还包括终端体验、工作人员的态度、产品本身的体验等。

品牌的打造,核心就是要与消费者建立起关系,而这种关系的建立依赖于消费者可能接触到品牌信息的“关键点”上。任何一次良好的品牌接触体验都将为品牌的塑造加分,而一次不良的品牌接触体验将使之前无数次的良好体验化为乌有。

蒙牛早在2004年就举办过“体味自然之旅,蒙牛邀你草原游”主题公关活动,带领消费者亲身感受蒙牛的优质牧场,通过体验给品牌加分。此后,还组织举办了蒙牛现代化生产车间参观等公关活动,诸如此类的每一次公关活动都在告诉消费者,蒙牛产品品质的优质与放心。

对于全产业链企业来说,品牌传播不仅仅是产业链环节末端的品牌推广,而应该贯穿整个产业链,把产业链各个环节的经营管理变成有力的品牌体验点。对于消费者而言,广告传播十次不如消费者亲身体验一次,但要让消费者的每一次品牌接触都是美好的。

编辑:蔚欣57905682@qq.com

上一篇:dv产品市场调查报告下一篇:5周实习报告正文内容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