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科学案例分析题(通用8篇)
领导科学案例分析题 篇1
领导科学论述题
1.试述决策在领导工作中的地位作用。
答:⑴决策是领导者首要的基本职能,没有决策就没有领导。⑵决策贯穿于领导过程始终的活动,领导过程可以看做是由许多决策组成的连续不断地链条。⑶决策时领导者履行各项职能的基础。⑷决策的正确与否关系到领导事业的成败。
2.试述在领导活动中应如何坚持实事求是原则。
答:“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的根本出发点和活的灵魂,是邓小平理论中一条根本的思想路线和核心。作为一条领导原则,主要指领导者在进行领导的过程中,必须坚持从实际出发,把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理论、原理、路线、方针、政策等,同当时当地的具体情况紧密结合起来,采取有效对策。实事求是和解放思想是统一的。只有解放思想,才能达到实事求是;只有实事求是,才能真正的解放思想。对是否坚持了实事求是原则,要以“三个有利于”作为判断标准。
3.试论追踪决策的含义及其特征。
答:(1)含义:原有决策方案实施后,主观情况发生了重大变化,原有的决策目标无法实现时,要对原决策目标或方案进行根本性修正,这就是追踪决策;(2)特征:①回溯分析。即对原有决策产生机制、环境和过程进行客观分析。追踪决策的分析过程首先是从回溯分析的过程中应当对原有决策批判继承,而不是全盘否定。②非零起点。由于受决策方案实施后的影响,各种状况均发生了变化,这就是非零起点的特征;③双重优化。追中决策的方案选择要双重优化;要优化原有决策方案;要在几个备选方案中进一步选优;④心理效应。即改变原有决策造成的强烈的心理反应。
4.试述在领导效能考评中如何坚持以贡献为主的原则。
答:一是局部与全局的关系;二是当前与长远的关系;三是数量与质量的关系;四是效率与效果的关系
5为什么说领导活动中必须实行权责一致的原则?
答:①这一原则要求各级领导都具有一定的职务、权力、责任和利益,并使它们相互一致,做到有职有权,有权有责。权责内在统一。②职务与权力分离,就会使领导工作出现“虚位”。有职无权,或者有权无职。都会影响工作的顺利开展。③权力与责任分离是官僚主义产生与泛滥的基础。权力只是完成任务的手段,责任才是权力本质的内容。有权无责,往往会导致权力被滥用、以权谋私现象出现。④职务与利益相脱离使领导工作缺乏必要的动力。利益是一个人工作成绩、活动价值的体现。领导者合法利益应该得到保护,如果片面强调领导的思想觉悟,而忽视其利益要求,就容易降低工作效率。
6.请结合领导科学的有关知识和原理,阐述党中央提出“人才强国”战略的重要意义。
答:①在现代社会,人才问题不仅历来是各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个带有全局性的重大问题,也是当今我国现代化建设面临的根本性问题。人才强国战略是党中央根据时代发展和国际国内形势,根据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这个科学判断而出来的。②所谓人才。是指具有时代所要求的思想道德品质,具备相当的文化知识,有较高的才能和专长,以自己的本领和劳动对社会发展做出较大贡献的人。③人才是世界上最宝贵的财富,是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带头者和推动者。人才是事业之本,是否正确地选才用人,关系到社会进步、国家兴衰和事业的成败,关系到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强盛。人才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没的栋梁.是否正确地选才用人,对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成功将起“关键性”作用。④只有牢固树立人才强国战略思想,认真抓紧抓好人才队伍建设。才能为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和智力支持。推动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前进。
7谈谈对领导体制二重性的理解。
答:领导体制的二重性:领导具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自然属性:即与生产力相联系,并存在于 各种社会制度中的机构设置和划分职责权限的共同性。社会属性:即具有与一定的社会生产关 系、上层建筑相联系,并维持和发展他们 的特殊社会属性。在领导体制的二重性中,社会属性是它的 本质属性,自然属性是服务于社会属性 的。
8.在领导效能考评中如何坚持民主公开的原则?
答:所谓民主公开的原则,就是用不同方式让下属和一般员工参与和监督领导效能考评。坚持民主公开的原则要做到以下几点:①领导效能考评要在员工参与的基础上进行。必须采取上级考评、同级考评、下级考评和自我考评相结合的方法,多渠道、多层次和多角度地对领导效能进行考评。②领导效能考评工作要接受群众监督。群众对考评工作的监督是群众对领导者及领导活动监督的一个重要方面。③领导效能考评结果要公开。这就必须用适当的方式向被考评者和群众公开其考评结果。
9.领导活动中领导者与被领导者的地位与作用。
答:(1)领导者是指在一定的职位体系中担任一定领导职务的个人或集体。领导者是领导活动的主体,在领导活动中发挥主导作用。首先,领导者在领导活动中居于中心地位。其次,领导者在领导活动中起发动作用。再次,领导者在领导活动中起统率作用。(2)被领导者是指在领导者的领导下,按照领导的意图,未实
现组织目标,从事具体实践活动的个人或集团。被领导者在领导活动中处于重要的地位并发挥着基础作用。其一,被领导者是领导者的对应面。其二,被领导者起着产生与选择领导者的根本作用。其三,被领导者对领导效能起决定作用。
10.社会主义领导者作风的基本要求。
答:(1)社会主义社会的领导关系是人类历史上一种完全新型的领导关系,领导者作风的基本要求与其它任何阶
级领导作风的要求都有着根本不同。(2)领导者的作风,应是共产党人的党性原则和党的优良作风的集中体现。(3)领导者的作风,应是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高度统一的反映。(4)领导者的作风,应是理论与实践、个性与共性的统一。(5)领导者的作风,应是社会主义道德品质在现实生活中的具体表现。
11.试比较集权制与分权制的优缺点。答:①集权制:是指一切重大问题的决策权都集中在上级领导机关或上级领导者,下级领导机关或下级领导者没有或很少有自主权,它只能按照上级机关的决定和指示办事;分权制:是指下级领导机关或下级领导者在自己管辖的范围内,有独立自主地决定问题的权力,上级对下级在法定职权范围内决定处理的事情不得进行干涉。②集权制的优点:在于能够统一意志,集中力量,统一政令,便于协调;能够统筹全局,兼顾各方面要求,利于长远和重点建设。分权制的优点:在于分级治事,分级负责,使下级机构富有主动性、灵活性和创造性,提高效率,增强效益。③集权制的缺点:在于缺乏弹性和应变能力;容易束缚下级主动性、灵活性和创造性;容易导致官僚主义、个人专横等弊病。分权制的缺点:在于容易导致政令不一,各自为政,产生不顾大局的地方主义和分散主义等弊病。
12试述在领导效能考评中讲政治的原则。答:在社会主义中国,各级各类领导者都必须讲政治,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坚持政治与业务相统一的原则。这就要求在领导效能的考评中:①要看领导组织和领导者是否坚持讲政治。包括政治方向、政治立场、政治观点、政治纪律、政治鉴别力、政治敏锐性。②要看领导组织和领导者是否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看其是否做到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坚定不移,坚信不疑。这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顺利进行的根本保证。③要看领导组织和领导者是否遵守国家的宪法和法律,是否按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办事,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
13.试论领导的一般职能。答:领导的一般职能就是从具体的领导职能中抽象出来的关于领导的一般的、共同的职能。领导的一般职能包括:①引导。就领导正确地规划目标、提出任务和制定实现任务的方法。②指挥。就是领导运用组织权责,发挥领导权威,推动下属为实现既定规划目标任务而努力。③组织。就是领导按照目标合理设置机构、建立体制、分配权力、使用人员。④协调。就是领导运用各种措施和手段,使其所领导的系统同外部环境以及系统内各个部分和组成人员协调一致、相互配合。⑤监督。就是领导经常检查规划目标和任务的执行情况,及时发现问题,纠正偏差,确保任务的完成。⑥教育。就是对广大群众进行宣传、动员、培养、训练,从各个方而提高他们的素质。
14.试论领导效能的基本内容。答:(1)领导效能就是领导者在实施领导中的行为能力、工作状态和工作结果,它是一个综合性指标。(2)领导效能的基本内容包括:①时问效能,是衡量领导者管理、利用时间的尺度。领导者时间效能的高低不仅关系到个人贡献的大小,而且直接影响到组织的整体贡献。②用人效能,指领导选配、组织和使用有关人员的能力和效果。它不仅关系到每个成员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发挥,也关系到组织的整体贡献。③决策办事效能,指其制定决策、处理事务的本领、效率和效益。它关系到组织的命运,是实现领导活动高效益的前提和基础。④组织的整体贡献效能,指同一领导组织髂体目标的实现程度。整个组织的总体目标实现程度如何,是衡量领导效能的最基本的尺度。
14.试述科学地处理层次制与职能制的关系。答:①层次制指一个系统或单位,在纵向上划分若干层次,每一个层次对上一层次负责,从指挥中心到基层形成直接指挥、监督和控制的渠道。职能制是指一系统或单位,在横向上按业务性质的不同平行设置若干职能部门,辅助领导机关实施领导。②层次制与职能制二者混合起来使用是目前各种大型组织普遍采用的领导体制,因为它适应了现代经济,科技和社会高度协调发展的客观要求。③孵妥科学地处理两者问的关系:①要处理好横向的管理幅度问题,即领导机关或领导者个人究竟以管辖多少个部门或成员才算合适,②要处理好纵向的领导层次问题,在人员和单位数量确定的情况下,领导层次与领导幅度成反比。③要合理划分职能部门之间的职责权限,使每一个职能部门都职责明确、权限清晰。
15.论述领导效能考评的意义。答:①领导效能考评就是对领导者、领导群体的能力.效率和效益进行综合考核和评价;②领导效能考评的意义在于:①有助于增强各级领导者的责任心,鼓励先进,督促后进;②有助予整个领导水平的提高;③有助于对各级领导者的选拔、培养和使用;④有助于增强领导活动的透明度,便于群众的监督。
17.为什么说领导工作应作为一门科学来研究?
答:(1)领导工作是人类一种特殊的重要实践活动;(2)领导工作之所以是一门科学,还由于它有其他学科所不能代替的特殊规律和科学内容;(3)领导工作之所以是一门科学,还由于它是一门高度综合的科学。从以上三个方面,我们完全有理由认为,应把领导工作作为一门科学来研究。对领导工作实践的经验和丰富内容,认真进行总结和探索,加以系统化、理论化、就是领导科学。
18.试论领导者的用权艺术。
答:①权力是实施领导的基本条件。领导者只有在遵守组织法定权、又不断增长个人影响权的情况下,才能有效地发挥用权的艺术。②要谨慎用权。要严格遵守法定的权限,不对上越权和向下侵权。不要轻易动用法定权利。不要炫耀权利,但在必要时要敢于坚决果断地用权。要妥善使用领导者个人影响权。③用权要讲求实效。用权不等于生硬地下命令、发批示强制执行,也要做好诱导工作,使下属的服从建立在自觉自愿的基础上。要善于运用权力对下属进行诱导和控制。使用奖惩也是一种用权,但必须同时做耐心细致的说服教育工作。④要相宜授权。在授权技巧上因事择人,视能授权。要明确权责,适度授权。要授权留责,监督控制。在授权类型上运用刚性授权,或柔性授权,或惰性授权,或模糊授权。
19.试分析集权制与分权制各自的利弊。答:①集权制:是指一切重大问题的决策权都集中在上级领导机关或上级领导者,下级领导机关或下级领导者没有或很少有自主权,它只能按照上级机关的决定和指示办事;分权制:是指下级领导机关或下级领导者在自己管辖的范围内,有独立自主地决定问题的权力,上级对下级在法定职权范围内决定处理的事情不得进行干涉。②集权制的优点:在于能够统一意志,集中力量,统一政令,便于协调;能够统筹全局,兼顾各方面要求,利于长远和重点建设。分权制的优点:在于分级治事,分级负责,使下级机构富有主动性、灵活性和创造性,提高效率,增强效益。③集权制的缺点:在于缺乏弹性和应变能力;容易束缚下级主动性、灵活性和创造性;容易导致官僚主义、个人专横等弊病。分权制的缺点:在于容易导致政令不一,各自为政,产生不顾大局的地方主义和分散主义等弊病。
20试述领导效能考评的主要方法。答:领导效能:是指领导者在实施领导中的行为能力、工作状态和工作结果,即实现领导目标的领导能力和所获得的领导效率与领导效益的系统综合。领导效能考评的主要方法有:①目标考评法:又称目标对照法,就是按照领导活动中预定的目标项目指标,检查其完成情况,从而评定被考评者的工作成效。②群众评议法:就是通过群众测评,民意测评等方式对被考评者进行评议,以获得被考评者的总体情况的方法。③定量分析法:就是根据领导活动的各种具体指标数量和质量计量论质、评级计分,从数量上相对精确地反映领导者及整体效能的全貌。定量分析法的运用:时间效能,用人效能,办事效能,整体贡献效能。④比较考评法:就是通过选择一定的参照系来对比评价领导者效能的方法。⑤模拟考评法:就是让被考评者进入一个模拟的工作环境,要求他按照给定的条件进行摸拟操作,用多种方法观察他的行为方式、心理素质、反应能力等等,并根据这些观察来测评他的各种能力。
21.试论在领导工作中领导决策要遵循的科学的决策程序。答:科学决策要遵循科学的决策程序,科学决策的整个过程包括以下四大阶段:①明确问题,确立目标。这是决策活动的起点,决策活动首先从发现问题开始,要界定问题,对问题进行诊断和分析。在此基础上才能确立目标。目标是要有的放矢、具体、系统、切实可行、符合规范。②集思广益,拟订方案;这是解决如何达到目标的问题。备选方案必须具有齐全性和排斥性。通常可以分两步进行。第一步是轮廓设想,第二步是细部设计。③分析评估,选择方案。这是决策过程关键步骤。对方案的准确评估和选择,一是要有合理的评选标准,二是要有科学的评选方法。④实施方案,反馈修正。这是决策过程的最后阶段。在实施阶段主要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编制实施计划,组织实施力量,落实实施责任,建立严格的责任制;第四,建立反馈系统,及时检查和发现决策方案实施中的问题。
22.试论我国领导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答:领导体制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面广,制约因素多,内容复杂,就目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来说,其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转变政府职能,实行政企分开,进行机构改革,提高工作效率。②建立健全民主决策的制度和程序,增强决策的科学性。③加强组织人事制度改革,建立和完善现代组织人事制度。④完善民主监督制度,保证权力正常运行,实现领导机关和公职人员廉政勤政。
23.试述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原则。答:①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理论从实践中产生②结合业务工作一道做的原则。要明确政治工作与业务工作有着密切联系的关系,树立把思想政治工作落实到业务工作上去的正确观点。③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的原则。思想问题主要是由实际问题引起的,要想解决问题就要把两者结合起来。④扬长避短与批评相结合的原则。运用各种方法鼓舞士气,要善于批评敢于批评,正确处理好表扬与批评的关系。⑤精神鼓励与物资鼓励相结合的原则。在强调物质鼓励手段重要性的同时,要更加有力的结合精神鼓励,不能夸大物质鼓励的作用。⑥言传与身教相结合的原则。要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威望,就必须克服党政机关的腐败之风,靠自己的模范行为带动群众,在群众中作有威信的人。⑦循循善诱、循序渐进的原则。循循善诱、循序渐进的原则是人类认识规律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反应,是思想政治工作科学性的表现之一。⑧思想政治教育和加强行政管理、严格组织纪律相结合的原则。在思想政治工作过程中,仅仅强调思想教育还是不够的。必须把思想教育和加强行政管理、严格组织纪律结合起来,这对于巩固思想政治工作的成果起到保证的作用。
24.试述领导效能考评的意义。答:①它有助于增强各级领导者的责任心,鼓励先进、敦促后进;②它有助于整个领导水平的提高;③它有助于对各级领导者的选拔、培养与使用;④它有助于增强领导活动的透明度,便于群众的监督;
25.领导者科学决策的基本程序。答:决策程序又叫决策过程或决策步骤,它是决策民主化和科学化的内在要求和核心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四个环节:①明确问题,确立目标。领导者要准确界定问题,分析问题的性质和原因,以此为基础确立目标。目标要有针对性、标准性、系统性、可行性、规范性。②集思广益,拟定方案。拟定的方案是准备提供给领导者最终抉择的。备选方案要具有齐全性即把有可能的方案全部考虑进去,还要有排斥性,即各方案间要有原则性的差异并且互相排斥。③分析评估,选择方案。这是决策过程的关键环节。对方案进行准确评估和选择,一要看能否实现决策的目标;而要考虑实施方案所付出的低价、所承担的风险和所产生的副作用大小;④实施方案,反馈修正。主要工作包括:编制实施计划;组织实施力量;落实实施责任;建立反馈系统;纠正决策偏差;26领导者开展调查研究的方法。
答:领导者调查研究的方法,包括调查的方法和研究的方法。
①调查具体方法一般有:
第一,典型调查。就是从具有某种共性的事物的总体中选择若干有代表性的个体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
第二,抽样调查。就是从调查对象的全体抽取一部分或若干部分进行观察,并以部分的调查结果来推论全体。第三,普遍调查。就是在一定范围内对某类事物的全部个体进行无遗漏的调查。运用普遍调查法,必须坚持详实、全面、完整的原则,体现普遍性特征。
第四,民意测验。就是人们普遍关心的问题或重大政策背景,用发放问卷等方式了解人们的看法和倾向性态度。②研究的方法。
就是在对调查所获得的丰富材料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加工制作,从客观事物的本来面目中找出其规律性。运用研究的方法,就是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对调查材料进行加工和处理,再通过分析和综合、抽象和概括、归纳和演绎、历史和逻辑等分析方法,对材料进行辨证思考,从而认识事物的本质,发现事物的规律性。
27.试述领导的基本原则。答:(一)统一领导原则;(二)分层领导原则;(三)系统整体原则;(四)权责一致原则;(五)
民主公开原则;(六)集体领导和分工负责相结合的原则;
30.试述领导绩效考评的意义。答:(一)领导绩效考评有助于明确领导行动的正确导向;(二)领导绩效考评有利
于强化对领导者及其活动的监督;(三)领导绩效考评有助于推动领导制度创新;(四)领导绩效考评有助于改善领导作风;(五)领导绩效考评有助于提高领导者素质;(六)领导绩效考评有助于发现和培养人才;
领导科学案例分析题 篇2
M市是东北地区比较典型, 尚未摆脱传统产业, 传统发展方式依然较重的工业大市。2014年一二季度, M市规模以上工业增速分别为O.5%、0.7%, 且二季度工业首次出现负增长, 为-2.2%;二季度投资下降27.9%。M市经济增长主要依靠政府投资、外贸出口, 居民消费、社会投资潜力不足;装备制造业比较发达, 但都是传统制造业、生产加工型经济, 且处在产业链低端, 缺乏国际竞争力。长期以来的大规模、高强度生产要素投入, 产生了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益等一系列矛盾和问题。目前M市人均能耗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3倍, 万元国内生产总值能耗是全国平均水平的1.7倍。传统产业产能过剩, 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水平不高。发展资金缺乏, 融资难、融资贵长期存在。科技创新投入不足、科技进步贡献率较低。民生领域欠账较多, 社会事业发展滞后, “三农”问题突出, 城乡、区域发展差距扩大, 人民对经济社会发展尚不满意。
请你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从当前看, 你认为解决M市经济社会发展问题, 应该从哪些方面入手?
2.从长远看, 你认为东北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应该谋求怎样的转变, 走转型升级之路?
【答题要点及思路提示】第1问, 是以一个市为典型, 从微观上作答如何解决当前东北地区一地的经济社会发展问题。作答要做到“四个结合”:一是结合东北地区典型市 (地) 的经济社会发展状况, 要深入理解东北地区城市的现状、潜力、优势、劣势等市情实际。二是结合案例材料给出的相关信息, 案例材料虽少但隐藏着许多重要的作答信息, 要挖掘这些信息, 不能丢掉应得的分。三是结合深化改革、科学发展、转型升级、创新驱动等时代热门的观点和理论, 要对这些观点和理论有深入了解, 在答题中有机融入。四是结合当前的目标, 要立足当前、立足一个市来筹划, 作答不能太长远、太宏观, 要答出具体的方略和工作任务。主要作答内容有: (1) 加快发展工业, 遏制下滑势头。强化装备制造业的主导地位, 改造传统制造业, 延长产业链条。发挥老工业基地优势, 发展深加工、精加工和在国内外市场上具有相对优势的产品。扶持具有一定基础和优势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发展现代物流、金融保险、研发设计和工业软件等生产性服务业。 (2) 加快技术创新, 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 提高科技创新能力、技术改造能力和新产品开发能力。升级传统产业, 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和智能化水平。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和开放式的创新平台, 发展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营造有利于技术创新的环境, 完善创新服务体系。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 激发科技人员创新创业活力。 (3) 拓宽融资渠道, 解决资金瓶颈。积极向上争取国债资金和各类专项资金。加大招商引资, 依托产业基础吸引更多国内外资金。帮助企业利用资本市场直接融资。引导更多社会资本参与投资。发挥政府引导作用, 设立各种产业发展基金、创业基金和创新风险基金。 (4) 加大对外开放, 培育经济增长新引擎。广泛开展对外交流与合作, 加大面向东北亚、蒙古和俄罗斯开放力度, 扩大领域, 优化结构, 创新模式, 不断提高开放质量和水平。完善投资软环境, 不断提高利用外资水平。加快出口基地建设, 调整出口结构, 培育新的出口优势, 多渠道、多方式开拓国际市场。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 引导和鼓励企业面向全球配置资源, 主动融入全球产业大循环。 (5) 增加居民收入, 提升消费能力。通过经济发展特别是第三产业发展, 提供更多就业机会。推进农业产业化、现代化, 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效益, 吸引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城务工。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 拓展发展空间, 加大民生事业投入, 发展城乡社会事业。稳步提高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平。改革收入分配制度, 建立工资正常增长机制, 提高扶贫标准、社会保障水平和最低工资标准。加快社会保障制度改革, 推动城乡社保一体化。
领导科学案例分析题 篇3
【关键词】 中考探究题;分类分析;解题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7-0-03
《初中科学课程标准》的内容标准包括五个一级主题,其中第一个主题,就是“科学探究”,明确指出:“将科学探究列入内容标准,旨在将学习重心从过分强调知识的传承和积累向知识的探究过程转化,从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向主动获取知识转化,从而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勇于创新的探索精神。”
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主要包括:提出问题、猜想和假设、设计实验方案、收集证据、得出结论和评价交流六个环节。学生通过亲身经历和体验科学探究活动,激发科学学习的兴趣,增进对科学的情感,理解科学的本质,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初步形成科学探究能力。
科学探究题就是根据科学探究的过程来设计的,题目中可能涉及到科学探究的多个环节甚至全过程,能全面考查学生的科学素养。本文对近年来本市中考出现的几类探究题进行了分类分析,结合教学实践,对解题方法进行粗浅研究。
一、中考探究题的地位
科学探究题既能有效考核学生对科学基础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情况,又能考查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学习能力,探究题已成为中考的重点和热点。
(一)解读考纲
1.试卷结构
从分值的分布上看,探究题在中考中所占分值较高,比重很大,是教师和学生需要重点复习和掌握的板块。
2.考试目标
从考试目标上看,探究题考核目标要求较高,要求学生知识上达到理解、应用水平,技能上达到模仿、独立操作、迁移水平,体验上达到反应、领悟水平。
(二)解读试题
从近年来本市的中考探究题可以看出,试题明显加强了对学生思维能力、自学能力和创新精神的考查,而且作为试题载体的有关知识也不受教材的束缚,充分体现了新课程中教材仅仅是一种教学资源的理念。
中考探究题是一类难度大,综合性强,陌生度高,情境新,设问角度变化多端,思维量大的试题,此类题型不仅能很好地反映学生对科学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情况,还能有效地考查学生解决问题的创新能力。因此,此类题是近年来本市中考的热点题和压轴题。
(三)解读学生
1.探究活动的开展状况
探究活动的开展是进行科学探究的主要方法,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和方法,是一个重要的学习方法。但是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学生喜欢开展探究活动,但不善于问题探究,探究活动参与度较高,但没有真正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原理,在给定情境中提出有探究价值问题的能力并不强,实验设计及评价能力,甚至归纳、表达能力都差强人意,这些现象并非个别,具有一定的普遍性。
2.探究题解题的困难
部分学生由于参与科学探究活动浮于表面,没有形成科学探究的思维方式,遇到此类题型,往往被题干中大量文字和图表吓懵,觉得无从下手。笔者与学生的交流中了解到,他们在平时考试或练习时遇到探究题解题存在以下问题:
2.1题目太长,看到后面忘了前面,容易烦躁。
2.2书写、表达时有困难。
2.3关于实验有何不足之处或是否合理不知从哪里切入思考。
二、中考探究题的分类分析
自本市中考出现科学探究题开始,考查的角度从单一环节演变到科学探究的多个环节甚至全过程,全面考查学生的科学素养。笔者以近年来本市中考综合探究题为侧重点,将常见探究题归纳为五大类:教材引申型、阅读型、实验设计型、实验结论型和反思评估型。
(一)教材引申型探究题
教材引申型探究题是指以初中科学教材中典型的探究案例为载体,根据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进行引申和创新,设计出一个能相对完整地体现科学探究过程的新题。这类探究题的特点是源于教材、高于教材,体现拓展迁移,注重探究的方法和思想。目的是考查学生获取、整理和加工信息的能力,启示学生在生活中用科学的视角多观察、多思考。解答此类题的主要困难是学生不熟悉教材中相关的探究案例,知识储备不足,探究思路不明确,导致无法顺利解题。
教材引申型探究题的解题方法是:
1.源于教材,熟悉教材。因为此类题型的素材源于教材,所以要求教师整理教材中典型的探究案例进行专题复习,使学生熟悉这些教材探究案列,对相应考点具备较深厚的知识储备,那么解题思路就会有明显的方向性。
2.紧扣变化,类比迁移。教材引申型探究题并不会照搬教材中的探究案例,重点是找到其中的变化之处、创新之处,做到准确识别引申型探究题对教材探究案例的类比和迁移。
3.审视过程,循序解题。教材引申型探究题基本都会呈现完整的探究过程,且因有一定的知识储备而不显复杂,因此只要认真审视题中的探究过程然后按环节顺序解题即可。
【例题一】:(2015年,杭州市)
【例题解析】:该题是一道典型的教材引申型探究题,源于《科学》八下第三章第六节《光合作用》,以探究“植物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吗?”为原型,我们将该题与教材原型进行对比:
这类探究题型启示我们对教材中比较典型的“活动与探究”,不仅要知道其探究结论,还要理解其探究思想和方法,该题以课本实验为基础,考查了学生信息获取、整理、加工的能力。
(二)阅读型探究题
阅读型探究题是指根据呈现的文字材料、背景图片、表格数据等信息,提供相应问题的题型。这类题型往往与教材的探究案列没有直接关系,而是取材于常见的生活现象、社会热点事件和尖端科技等,主要有分析简答、实验设计、画图制表等形式。这类探究题的特点是探索性、开放性和设计性,同时注重操作性。目的是考查学生对科学知识的应用,以及阅读、处理信息和设计创新能力。解答此类题型的主要困难是学生因缺乏足够的信息处理能力而被纷繁芜杂的材料所迷惑、误导,导致不能准确找到关键的探究思路,无法领会出题者的真实意图。
阅读型探究题的解题方法是:
1.剔除无关信息,明确限制性信息。无关信息大多包括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和无用数据、修饰性语句等,限制性信息包括如时间起止的要求、温度和高度的范围等,做到透过现象看本质,避免被无用信息迷惑而答非所问,离题千里。
2.将复杂的材料信息抽象为简单的科学过程。通过细读弄清材料中涉及的科学现象发展变化的过程,确认已知的科学量、数据和单位等,进而选择合适的科学知识和方法解答题目。
【例题二】:(2011年,杭州市)
这类探究题型以当前的社会热点事件“空气污染”引出脱硫技术,说明编题者选材的广泛性,学生在学习之余要关注生活、关注环境。该题的作图有一定难度,要求学生抓住每个流程中pH的变化,分段正确画线。
(三)实验设计型探究题
实验设计型探究题是指针对提出的猜想,设计、修改实验方案这一环节进行考查的题型。具体形式包括根据实验原理或所给器材设计实验方案、对原本有缺陷的方案进行纠错和改进、对呈现的实验步骤进行顺序选择等。这类探究题的特点是逻辑性、严密性,考点往往与教材案例或生活实际紧密结合。目的是考查学生灵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解答此类题型的主要困难是学生未能明确实验原理,无法及时找到合适的研究方法,导致实验设计不够严谨、改进不够彻底。
实验设计型探究题的解题方法是:
1.明确原理,构建情境。对于设计实验方案的题型首先要明确实验原理,根据实验原理和器材构建科学情境,再分析得出应该测量或有影响的科学量,然后判断如何安排实验步骤以及需要得出怎样的结论。
2.查缺陷,防止遗漏。对于纠错和改进实验设计的题型,重点审查实验器材的组合及实验器材的使用是否存在错误和遗漏,注意题中所呈现的实验设计可能有不止一处错误,还要看清题目是要求指出错误还是改正错误。
3.首尾通读,前后相连。对于选择正确实验步骤的题型,首先需要对各个打乱的步骤通读几遍,判断实验的起始步骤和结尾步骤,明确前后相关步骤,然后对初选结果进行通读以判定步骤的可行性。
【例题三】:(2014年,杭州市)
这类探究题型侧重实验设计,解题的主要方法是明确实验原理和目的,根据呈现的资料构建科学情境,再根据已知的实验结论分析应该进行的实验操作,实验步骤必须逻辑严密,对学生的实验操作和语言表述能力的要求比较高。
(四)实验结论型探究题
实验结论型探究题是指在对探究的实验现象、实验数据或原理等信息进行呈现后,根据要求对呈现的信息进行分析并得出结论,或对提出的猜想进行肯定或否定并修正的题型。这类探究题的特点是实验的材料详细化、探究的方法多样化和结论的方向明确化。目的是考查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语言文字组织能力以及控制变量法的运用等。解答此类题型的主要困难是学生对实验的设计、过程和现象分析不到位,得出的结论忽略了各种变量的控制,导致不能准确解题。
实验结论型探究题的解题方法是:
1.明确猜想思路,精析实验事实。猜想是结论的指向标,得出结论必须与假设、猜想相对应;实验事实是结论的科学依据,精密的分析有助于整理思路和和归纳结论。
2.严格控制变量,选择适当方法。控制变量法是科学探究中探索、分析和解决问题最重要的方法,首先要找到题中的关键词进行推理、比较和联想,其次要找出被研究的科学量,以及同时有影响的其它科学量,还要注意挖掘题目中的隐含条件,选择恰当的方法解题。
3.精于数据分析,善于语言组织。有时题中呈现多个科学量及相关数据,要求进行分析或计算,学生须熟练掌握相关计算方法;有时题中要求根据材料得出文字结论,学生须有较好的语言文字组织能力,准确表达实验结论。
【例题四】:(2014年,杭州市)
(五)反思评估型探究题
反思评估型探究题是指针对探究结论或某个探究过程的合理性进行反思与评估的题型,如结论和猜想的差异、实验方法、数据和结论的合理性以及通过本次探究得到的经验、教训和启示等。它的特点是能对探究的行为和收集信息的科学性、可靠性进行评价。该题型通过让学生评估整个科学探究过程和结果的合理性,达到考查学生实验探究能力、提升探究思想的目的。解答此类题型的主要困难是学生在读题时的怀疑精神不足,对呈现的猜想、实验设计和结论等信息已经先入为主的认为是正确无误的,为正确的评估带来了思维障碍。
反思评估型探究题的解题方法是:
1.认真阅读,明确题意。尤其要通过认真阅读明确实验的目的和原理,分析所设计的实验步骤和选用的实验器材是否合理,结论是否正确。
2.审视探究环节,查找步骤缺陷。分析实验步骤是否明确清晰,能否反映出实验组和对照组的不同条件,分析预期的实验结果是否正确、全面,是否出现科学性错误等。只有在解题过程中整体把握,通过对实验方案的挑剔寻找不足,不断追求完备性,才能顺利完成解题。
【例题五】:(2010年,杭州市)
这类探究题型的实验设计有错误、有缺陷,要求学生进行指出或改进,并要指出“相同的条件”具体是指哪些,这是典型的对探究过程的反思评估,体现学生整体把握探究过程的能力。
总之,当前本市中考对科学探究能力的考查往往是几个过程综合在一起,而初中科学综合探究题的题型也不止上述五类,笔者给出的解题方法也是相对的。但无论怎样综合,每个过程的考查方式和解题方法都是有迹可循的,只要引导学生掌握好常用的基本知识,学会灵活运用,就能有效地提高初中科学综合探究题的解题能力。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初中科学课程标准[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2011年版.
[2]朱清时主编.义务教育教科书科学[M].浙江教育出版社.2012年版.
[3]佩云.实验探究题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J].<中学生数理化>(八年级物理).2012.06.
[4]宋永军.中考化学实验探究题分析及解题策略[J].<教育实践与研究>.2011.04
领导科学案例分析题 篇4
1某局机关因工作需要,新成立了一个行政处,由局原办公室副主任李佳任处长,原办公室的8位后勤服务人员全部转到行政处,李佳上任后便到处物色人才,又从别的单位调进5位工作人员。这样,一个14人的行政处便开始了正常工作。李佳38岁,年富力强,精力旺盛,在没有配备副手的情况下,他领导其他13人开展工作。开始倒没什么,时间长了,问题也就多了。因为处里不管是工作分配、组织协调还是指导监督、对外联络,都是李佳拍板定案。尽管他工作认真负责,每日起早贪黑,也适应不了如此繁杂的事务,哪个地方照顾不到都会出漏子,行政处内部开始闹矛盾,与其他处室也发生了不少冲突。
在这种情况下,局领导决定调出李佳,派局办公室另一位副主任王强接任行政处处长。王强上任后,首先,着手组建行政处内部组织机构,处下设置四个二级机构:办公室、行政一科、行政二科、行政三科。其次,选调得力干将,再从原来的局办公室选调两位主任科员任行政处副处长,在业务处选调3位副主任科员任行政一、二、三科的科长,其余科长、副科长在原13名工作人员中产生。王强采取这些做法,目的就是改变处里的沉闷空气,调动大家的工作积极性,提高行政处的工作效率。
这样,一个19人的行政处在三位正副处长、8位正副科长的领导下,再次以新的面貌投入到工作之中。但是过了不久,行政处的工作效率不仅没有提高,反而更加糟糕了。有些下属认为王强经常越权乱指挥,他们的工作没法开展;有的下属则认为王强到处包办代替,没事找事干,和科长争权;有的人认为行政处官多兵少,没有正经干活的。不到半年,行政处又陷入重重矛盾之中,不但人际关系紧张复杂,而且大家都没干劲。王处长带来的几个人也要求调回原处室。在这种情况下王强只好辞职。但他很困惑:自己工作热情很高,为什么还领导不好行政处的工作?
问:李佳和王强失败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应如何改进?
【答案要点】:
(1)李佳和王强两次管理上的失败,主要是因为在进行组织设计时,违背了组织设计的基本要求和原则,也就是说设计管理层次和控制幅度不合理。
(2)李佳失败的原因:其一是管理层次太少,没有体现出分权管理原则;其二是管理幅度过宽,1:13的幅度严重失衡。
(3)王强的问题是:第一,横向部门设置过多;第二,官多兵少,机构头重脚轻;第三,领导方法不当,过于揽权,管得太宽太细,影响中层干部积极性。
(4)正确的做法应当是:第一,设计组织管理层次和控制幅度一定要适度;第二,确定控制幅度应以管理事务的难易程度为前提;第三,设计控制幅度还要考虑管理者的水平和管理手段以及管理对象的素质等因素。
2009公开选拔领导干部考试案例分析题及解答0
2背景资料:
许民云南市高新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主任
贾玉堂开发区国税局副局长男38岁
刘峰开发区国税局副局长男35岁
杜永国开发区国税局副局长男35岁
伊志平国税局征收科科长男28岁
孙化勇国税局税政科科长男26岁
开发区国税局业务职能图
贾局长
刘局长
杜局长
办公室信息中心
征收科税收科社会科检查科
看着桌子上的国税局人员档案,开发区管委会的许民主任陷入深思。
1998年,国家机构改革稳步向前,各级国家机关的机构人员调整也十频繁,开发区国税局的领导班子问题长期困扰着管委会的几位主任,这一次许民主任是下了决心,要借机构改革的东风将这个问题予以的根治。国税局的工作在整个开发区政府中举足轻重,是全区的主要财政来源之一。国税局的三位局长都年富力强,几年以来国税局的税收指标总是超额完成,多次受到上级的表扬。工作是没什么说的,但国税局领导班子和组织内部一直存在着问题。贾局长是搞金融工作出身,税收并非本行,但也能自修业务,以较高的热情工作,严抓,细管,局里所形成的高效务实的工作风气同他有直接关系。但他凡事都要过问,事必躬亲,有专权之嫌,致使两位副手无事可作,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刘副局长是北京大学的中文硕士,多年的机关工作使其具备了较高的政治和业务素质,但对税收所知甚少,因而在局内无法参与业务决策,只是负责分管办公室业务。杜副局长自大学毕业后就一直在税务系统工作,经历了国、地税分制,增殖税法制定和会计财务制定改革,再加上是税收专业毕业,可谓“老税务”了,业务素质在全局是最高的。但杜副局长一
直未能独挡一面,在决策协调等方面稍显不足。一方面贾局长主抓全局工作具体到位,另一方面由于杜副局长自身的原因,其专业特长在局内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只负责信息中心工作,作一些调研与政策分析的可行性研究。几年以来,三位局长的关系一直是不冷不热,没有正面的冲突,但合作程度不高己是公认的事实。杜、刘两位副局长在局内唯贾局长马首是瞻,更多的采取了明哲保身策略,局内的职工对贾局长严格管理,经常无故在节假日安排加班也非常反感,国税局内部工作热情从上至下都不太高,只是由于贾局长的“铁腕”才使业绩得以维持。对此,开发区管委会早就想做出调整,但又怕因此而影响税收工作,此事一直搁置至今。
上个月,经上级主管部门下发文件,高新技术开发区管委会正式开始人员精减。国税局领导定编为正、副局长各一人,即当前局长中一人要下岗。许民主任也想借机做根本性的变动来解决国税局长期存在的问题。人事安排是一件棘手的事,尤其是在有多种选择的时候。目前有这样一些有关信息:
1. 开发区管委会缺一名主抓财务工作的副主任(原有的副主任调离了)。
2. 开发区管委会有一个外出管理培训的名额:云海市市委组织的“跨世纪管理人才
培训班”,主要对象为副局级以上干部,培训内容为经济和管理知识,目的是储备梯度干部,为下一个世纪的政府培养高级经济管理人才。
3. 国家税务局下派去中国人学大学税务系进修税收理论专业硕士研究生的一个名额。究竟怎样使用好这些机会来解决问题,许民主任还没有拿定主意。
自1993年开发区国税局组建以来还没有较大规模的人事变动,由一些年轻干部组成的中层班子如:税政科的孙化勇和征收科的伊志平两位科长,在实际工作中都有较好表现。伊志平作为全局主要业务科室的负责人,多次在全系统的业务大赛中夺魁,并显现出较强的人际协调能力。孙化勇文笔出众;擅长理论分析,也是不可多得的人才,许民主任也准备借这次调整机会,给他们以更大的舞台。面对开发区的核心,国税局的人员调整问题,许民主任感到了一定的压力;调整不当会直接损伤个人积极性;二则影响全区税收工作;三则没有从根本上解决该局的老问题(工作热情,气氛,组织协调,人际关系等)。许民志主任决定先同国税局的几位领导作简单沟通,了解他们的个人意图,然后再分析,最后做出决策。
分析以下问题:
1. 请你拿出你自己所设计的全套国税局人事调整方案,并说明理由。
2. 如果在方案推行上有困难,除使用权力外,你还有什么办法?
参考答案:
1. 比较理想的方案应当是:
贾局长——调管委担任副主任,贾局长工作热情,高效务实,但事必躬亲,对下级人员的成长和发展不利,工作调动,既不挫伤贾本的人的积极性,同时也有利于改变其工作作风。
杜局长——任国税局局长,杜本人年富力强,有较好的业务素质和丰富的工作经验,能立即开展工作,是较好人选
刘局长——去跨世纪人才培训班学习,刘本人素质好,但税务业务技能弱,长期主持办公室工作,不利于发挥其潜力,通过了学习提高,十分必要。
伊志平——年轻有为,业务和人关系能力均好,符合接班人条件,可任国税局副局长。
孙化勇——年轻有为,符合接班人条件,但业务技能需要加强,可送中国人民大学深造。
《基层领导科学》案例 篇5
案例1:这个领导班子应如何搭配? 某市一家中型印刷厂,原有党政领导共3人(党委书记,正、副厂长),平均年龄已达57岁。3名领导干部中除一名主管经营的副厂长是大专文化程度(年龄较大,59岁),其余两位均是初中毕业。由于老班子缺乏现代管理思想,经营管理不善,产品质量差,销售不畅,造成企业连年亏损。为了改变后进面貌,上级组织部门决定派工作组进厂对领导班子进行调整。通过查阅全厂干部和技术人员的档案,同时召开职工代表大会,依靠群众对这批千部进行民主评议,最后确定了5名德、才方面表现较为突出的干部作为厂级党政领导的候选人。
陈伟,男,45岁,大专毕业,中共党员。现为厂企管办负责人,懂行,领导能力强,但办事独断,脾气急躁。
林海,男,32岁,大学本科毕业,中共党员。现任厂团委书记,思路敏捷,创新意识强,但工作专注性不够,缺乏经验。
韩雨,女,40岁,大学本科毕业,中共党员。有工程师职称,原则性强,遇事较冷静,善于顾全大局,但谨言慎行,缺少开拓精神。
王刚,男,45岁,大专毕业,中共党员,部队转业千部,善决策和统筹,有较强的事业心和进取心,但比较主观,出言严厉。
张林,男,42岁,大学本科毕业,中共党员。现任厂办主任,为入稳重厚道,群众关系好,但工作节奏慢,优柔寡断。
根据上述情况,上级领导多次开会研究,大家感到这5位同志都基本符合干部“四化”条件,但究竟应该选哪3位进入领导班子、具体分工应如何安排呢? 案例思考:如果你作为上级领导,将如何搭配这个领导班于?理由是什么? 答:1案例主要体现了领导班子成员的互补原则出发,综合考虑班子成员在知识能力结构、专业结构、个性心理结构、年龄结构等方面相互补充和最佳组合,从而发挥领导班子的群体优势。
根据行政领导班子的合理结构要求来看,该厂领导班子可以考虑陈伟任厂长,韩雨任副厂长,张林任党委书记。
主要理由:从知识能力结构看有懂行,领导能力强的陈伟,有原则性强,遇事较冷静,善于顾全大局的韩雨,有稳重厚道,群众关系好的张林;从个性心理结构方面看陈伟的懂行,领导能力强,但办事独断,脾气急躁; 韩雨的遇事较冷静,善于顾全大局,但谨言慎行,缺少开拓精神;张林的为入稳重厚道,群众关系好,但工作节奏慢,优柔寡断;三者相互弥补!案例2杨华的用人观
葛明是东镇溪村的党支部书记。他从村里拿出500多万元资金划出一块地,建了80套商品房,希望能赚上一笔钱,正当房屋结顶之际,县领导发现他们用地没有经过县里批准,严重违反了国家土地法,商品房屋为违章建筑,县委书记杨华指出要严肃查处,葛明请了一些人到杨华处说情都无功而返。最后葛明在支部大会上作了诚挚深刻的检讨,承担了违法建房责任。80套商品房全部被县里没收。葛明没有辜负杨华的希望,把村里几家企业办得有声有色,当年收益便将违法建房的损失基本补上。也就在这个时候,杨华向县常委建议,调葛明到著名的大镇,西镇当党委书记。“他犯过那么大的错误还提拔他?”,“他是个支书,一下子就提拔为镇党委一把手,中间没有个过渡,能行吗?„„”又有些人说。“我们要用的是人才,是干事业,有错误,能改就行。用人才就不能按部就班、论资排辈。葛明把一村的经济办得兴旺发达,建房的损失说补就补上了,有这样拼搏精神和才干的人,应该放到重要的岗位上”。杨华的一席话,是在席者都纷纷点头。不久,葛明走马上任,他根据西镇的特点,大胆发展外向型经济,短短两年就建了一个韩国工业园,前来投 1 资的客商络绎不绝,工业总值和利税翻了两番。看着西镇的经济发展,人们不禁说,杨华没有看错人没有用错人。
结合领导用人的相关原理分析上述案例。答:、案例主要体现了领导用人的相关原则和方法。
此案例主要说明领导用人遵循用人的原则:量才使用,能质对应,扬长避短,各尽所能,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等原则。用人的方法:敏锐发现潜在人才,顺势育才,给员工压担子,在压力中使其成长。
案例中村党支部书记葛明有错误能改并且把村里几家企业办得有声有色,县委书记杨华坚持全面辩证的识别人才和重实践的效益原则,既看到葛明的短处,更看到他的长处,一切从工作和事业的需要出发,不拘一格,大胆提拔,量才使用,敏锐发现潜在人才,顺势育才,并坚持放到发挥其长处的重要的岗位上,给下属压担子,在压力中使其成长,既有爱才之心,识才之能,举才之魄,又真正做到了用人不疑,疑人不用。
故领导用人是知人善任是领导活动和事业成功的关键,葛明走马上任后业绩的实践证明之。案例3拍脑袋决策留下大量烂尾楼
据《新华每日电讯》5月5日报道,一个财力只有3000多万元的贫困县,计划斥资60多亿元建新城,一场历时十年的造新城运动,结果是留下了一堆“烂尾楼”,这场闹剧发生在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清水河县。
清水河县副县长回忆说,1998年,一位上级领导到清水河县考察工作,认为这里山路崎岖,交通不便,妨碍经济发展,不如选一个地方建新区。但是占地问题没有解决只能作罢。2001至2002年间,上级领导又到清水河县考察,再次提出建新区的设想,造新城运动由此拉开序幕。
记者从清水河县新区建设投资估算表上看到,项目总投资611272.89万元,其中建设期利息支出1.2亿元,就算全国人民不吃不喝,需要四年才能还清这笔利息。在资金筹措方面,自筹资金仅占新区建设的26.23%,相当于清水河县10年财政收入的总和。当地一位干部说,新区建设本来就是某些领导“拍脑袋决策”的结果,缺乏可行性调查研究。对此,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周孝正指出,急需建立一套科学的决策体制,以此来制约长官意志。
结合领导科学的相关原理分析上述案例。参考原理:科学决策的信息原则和可行性原则。
答:烂尾楼出现是因为清水河县上级领导拍脑袋“长官意志”,没有依据科学决策,在制定决策没有依据信息原则及可行性原则进行决策。
(1)此案例违背了领导决策中的客观原则的重要性。客观原则是科学决策的首要原则,造成烂尾楼的主要原因上级领导头脑发热下能不计后果盲目服从,而没有从当地财力等情况出发,决策中作出了不符合客观实际的判断与选择。
(2)此案例违背了领导决策中的信息原则:信息是决策的物质基础和根本依据,是沟通的桥梁,它直接反映决策者所要解决问题的现状。决策的科学性是同信息的准确性、及时性、适用性成正比的。科学决策要求决策者掌握决策所需要的充足的信息,缺乏及时、准确、全面的信息,领导者就无法做出正确的决策。
(3)违背了领导决策中的可行性原则:科学决策要求对决策进行充分的可行性研究和分析。决策方案只有经过可行性分析认证的前提下才能对其进行最终选择。
故此案例中新区建设没有客观条件,也缺乏信息的全面掌握及可行性规划,酿成这样的苦果,说明地方领导提高科学决策的水平。
案例4受灾群众的损失该不该赔偿?
某建制镇为了节省耕地、繁荣经济、加快小城镇建设,经镇政府研究决定,在紧靠老镇繁华地带河边,改河道围沙滩100亩,进行商贸区开发建设。由于土地造价低,又紧靠繁华地带,投资者热情很高,很快就引进私营业者60多户到此区安家落户从事商贸经营活动,该商贸开发区经营两年,经营状况良好,活跃了镇区经济,给财政增加了税收。县政府将这作为发展经济的典型,表彰了该政府。然而,好景不长,一场特大洪水把此开发区绝大部分地段变成了河滩,财产受损达90%。为此受灾者找镇政府,以不该围河滩搞开发,使他们受灾为由,而要求镇政府给予赔偿。镇政府以天灾人祸谁也预想不到,而且已经经营了两年的良好状况,认为无理由要求镇政府赔偿,向受灾者进行说服,问题没有解决。受灾者坐在镇政府不走,态度十分强硬,并扬言,问题不解决,就要炸平镇政府机关。镇政府领导没有办法,甚至不敢在镇政府机关办公,镇政府的工作已不能正常开展,问题反映到了县政府。
假如你作为县委、县政府领导,将如何看待并采取哪些措施处理这一事件? 参考原理:基层领导危机处理的原则和方法
答:(1)造成这一事件,政府领导者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是他们没有科学决策造成的。
(2)依据危机处理的原则,领导者在处理这场危机时应当将“下属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基层领导者在任何时候都必须与下属群众始终保持良好的沟通,处理好“奖杯”与“口碑”的关系,以赢得他们的支持。
镇政府在处理这一件事情时没有遵守“下属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当危情发生后,一味逃避责任,将责任归于天灾,没有诚恳地与灾民进行沟通,从而引起了民愤,使事态朝着恶性方向发展。
(3)镇政府在事件发生后,没有以最快的方式启动危机计划书,调查受灾者财产受损情况掌握第一手资料,对危机的严重性确认与评估不足,镇政府也没有将受灾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缺少与受空群众保持良好沟通,没处理好“奖杯”和“口碑”的关系,以赢得受灾群众的谅解。
(4)正确的方法是:当事件发生时,及时启动危机处理的程序,当确认危机导致群众利益受损时,必须受灾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第一时间向群众表示关怀,并且给受灾群众相应的物质和精神补偿,缓和矛盾。
案例5:薪酬保密惹的祸
小王进入一家小有名气的外企。对这份工作很满意,一方面,公司的上上下下很和谐,气氛非常轻松,工作虽累却很舒心;另一方面,薪水也不错,底薪有3000元,还会有一些奖金。小王一门心思都扑在工作上,经常加班加点,有时还把工作带回家,而且确实也成绩斐然。比如说,上次湖北的一个设备安装项目,在小王的努力下,只用1/3的时间就完成了,为公司节约了大量的成本。项目负责人还专门写了一份报告表扬了小王。同事们都很佩服他,主管也很赏识他。同年进入公司的小李却开心不起来,因为他今年的业绩并不好。午饭时两人聊了起来,小李唉声叹气地说“小王,你今年真不错,不像我这么倒霉,薪水都加不了,干来干去还是3900元。”猛然间,小王才知道,原来小李的底薪比自己高900元。他对小李没意见,可他想不通,即使不管业绩,小李的能力、学历都不比他强,公司怎么会这样做呢?他想也没想就往人力资源部跑去。结合相关原理分析这一案例
答:(1)此案例体现出了公平理论的原理。公平理论是指出:当一个做出成绩取得报酬后,他不仅关心自己的所得报酬的绝对量,而且关心自己所得报酬的相对量。因此他要进行各种比较来确定自己所获得报酬是否合理,比较的结果将直接影响后期工作的积极性。
比较有两种,一种比较称为横向比较,一种称为纵向比较,所谓横向比较,即一个人要将自己获得的“报偿”(包括金钱、工作安排以及获得的赏识等)与自己的“投入”(包括教育程度、所作努力、用于工作的时间、精力和其它无形损耗等)的比值与组织内其他人作社会比较,只有相等时他才认为公平。所谓纵向比较,即把自己目前投入的努力与目前所获得报偿的比较,同自己过去投入的努力与过去所获报偿的比值进行比较,只有相等时他才认为公平。(2)从纵向比较:小王自己的今昔获得报偿与自己投入的努力作比较,对目前这份工作很满意。工作虽累却很舒心,薪水也不错,底薪有3000元,还会有一些奖金。故工作积极性很高,一门心思都扑在工作上,为公司作出了贡献,也得到领导、同事的认可。此时进行比较,他才认为是公平。可小李的一席话打破了小王的公平感,从横向比较:小王将自己获得的薪水与自己的“投入”即业绩、学历及所作努力、用于工作的时间、精力的比值与小李作社会比较,认为极度的不平衡,故不公平。在这种情况下,他可能要求增加自己的收入减小自己今后的努力程度。
领导科学案例分析题 篇6
一、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主要情况和达成的共识
党的十七大以来,新一届领导班子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全局干部职工的支持帮助下,迅速开展工作。一是调整思路。在认真学习并牢固树立“免疫系统”科学审计理念,认真总结审计工作以往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规范审计行为、完善审计机制,提高审计水平,服务科学发展大局”的工作思路,统一思想认识,调动了工作积极性。二是改变环境。我们本着勤俭办事,力求节约的原则,整修了机关、添置了办公设备,干部职工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大为改观,增进了机关团结,提高了凝聚力。三是改进工作。通过认真学习和领会“免疫系统”科学审计理念的重大意义,从审计行为上规范,从机制、制度上完善,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努力提高审计工作水平,服务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取得了较好成绩,得到了县委、县政府领导同志的肯定。
通过对科学发展观理论的进一步学习和思考,局领导班子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有了新的提高。大家一致认为,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学习,大家一致认为,科学发展观对于我们执政党来说,是执政的理念问题。它要求我们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要把党的执政能力体现到领导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上来,落实到引领社会进步、更好地代表和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上来。科学发展观对于一个部门单位来讲,就是如何将党的执政理念转化为部门单位的工作思路和工作措施,将党的执政能力,转化为部门执行能力,通过履行各自职责,积极推动各项事业的发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对于党员个人来说,是党章规定的每个党员应尽的义务。每个党员必须认真履行责任,积极向周边人、向社会广泛宣传党的主张,宣传科学发展观的重大现实意义,为营造全社会树立科学发展理念,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良好氛围,促进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和谐社会建设作出自己的一份贡献。特别是领导干部,是此次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重点和关键,更应该率先垂范,起模范带着作用。
二、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理论学习还不够深入,用“免疫系统”科学审计理念指导审计实践的自觉性不高
学习实践活动刚开始,部分同志认为这次活动和以往历次学习教育活动一样,没什么区别,只要按部就班地完成规定的理论学习任务即可。但是,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认识的不断升华,大家感到在学习党的基础理论,领会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以及认识科学发展观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上还比较肤浅,对科学发展观的理解还不够深入,用科学发展观认识和指导审计实践的自觉性不高,思想观念、思维方式、能力素质和工作作风与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还不相适应、不相符合。对审计是国家经济社会“免疫系统”科学审计理念的认识还不深,用“免疫系统”科学审计理念指导审计工作实践还不够强,缺乏针对性和自觉性;强调审计业务工作多,强调政治理论学习少,缺乏工学合理摆布的统筹性。
(二)审计行为规范工作有待进一步加强
(三)审计机制完善工作有待进一步抓好落实
一是审计计划、实施、审理和执行既相分离又相制约的审计业务管理体系尚未完全建立,审计权力运行内部监督约束机制尚待强化,工作报告《学习科学发展观领导班子分析检查报告》。二是审计决定执行机制尚不健全,部分审计决定落实不到位,缺乏严肃性。三是现有审计执法机制不完全适应审计执法特点,领导干部对审计业务领导管理和组织机制有待完善和细化。四是岗位目标管理考核制度有待进一步完善,操作性、针对性和实效性有待增强。五是审计信息公开机制尚需完善,接受社会各界监督自觉性有待提高。
(四)党风廉政建设和工作作风建设方面还存在差距
纵观全局党风廉政建设的各项工作,总的情况是好的。但在肯定成绩的同时,局领导班子也认识到在党风廉政建设方面所面临的形势依然严峻。从外部来讲,社会上各种不正之风还大量存在,权力部门化、利益个人化的现象依然存在,对审计队伍产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从内部来讲,工作环境得不到改善,正常经费不能保障,审计经费长期与审计处罚金额挂钩,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审计力度,为不廉洁行为的发生提供了客观条件。个别同志还存在党性党风和遵守廉政纪律方面不自觉、不严格,既影响了审计机关形象,也影响了审计监督职能的正常发挥,影响了审计质量。
在审计队伍作风建设方面,少数同志思想漂浮,作风不实,不注重调查研究,工作缺乏科学性、预见性。个别同志对工作缺少热情,对事业缺乏激情,工作不认真、不严谨、不扎实,马马虎虎,得过且过。有的同志平时不注意理论和业务学习,不钻研业务,审计工作中“吃老本”,在工作中不善于发现问题;有的同志在审计中,碍于情面或其他原因,不愿甚至不敢坚持原则,缺乏揭示问题的勇气和魄力;有的同志责任心不强,对工作敷衍塞责,缺乏工作主动性,争功诿过,干一点工作就沾沾自喜,居功自傲。
问题虽然发生在个别人身上,但究其原因,局领导班子也负有一定责任。尽管局领导班子对自身要求比较严格,做到了廉洁自律,但是对照县委关于领导干部廉政建设工作的规定,在履行对机关廉政建设工作的领导和监督责任上没有完全到位。没有把廉政建设工作放到关乎审计质量这一生命线安全的地位来抓来管,尚缺乏高度的政治敏感性和高度的自觉性。
三、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牢固树立科学审计理念
这次学习实践活动,重在实践,关键在领导干部。局领导班子一定切实履行班子的义务和责任,做好表率,起到模范带头作用。要进一步打开解放思想的总阀门,及时转变观念,大胆实践创新。要教育广大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认识到,解放思想不是一时之事,不是权宜之计,而是我们应该保持的思维常态和思维习惯。要让思想解放、视野开阔成为我局的思想优势和工作优势,并长期保持下去,不断推动审计工作向更高层次发展。
(一)加强理论学习,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
要继续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紧密结合审计工作实际,坚持理论学习常抓不懈,将学习贯穿始终。要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科学理论,认真学习胡锦涛总书记的讲话精神,认真研读原著,努力做到真学、真懂、真信,将改造主观世界贯穿始终。要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去分析解决实际工作中的存在问题,做到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要不断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与时俱进,用科学审计理念自觉指导审计实践。与此同时,还要抓好自身和班子的专业知识及其它各种知识的学习,建设学习型班子和学习型机关,不断扩大知识面,不断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大力推进审计管理科学化、规范化,着重在完善审计工作机制上下功夫
要对全局的各项规章制度进行全面的检查梳理,查找制度上的漏洞。属于有制度而执行不好的,要制订更加有力的监督和约束措施;属于制度不完善的,要有针对性地加以健全和完善;属于没有明确制度规定的,要依据党纪国法,建立切实可行的制度。一是着力完善审计计划、实施、审理既相分离又相制约的审计业务管理体系;二是进一步完善审计业务流程,加强对审计质量的监督和控制;三是结合审计执法特点,制定审计日常执法机制和应急执法机制,深化领导干部对审计业务的组织管理工作;四是探索建立行之有效的审计决定执行机制,提高审计决定落实率,增强审计决定执行的严肃性;五是完善审计信息公开机制,自觉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六是完善和细化岗位目标管理考核制度,使之具有操作性和针对性,用制度管事,用目标考核人,力争使每个岗位的“德、能、勤、绩、廉”得以公正体现,较好地解决“干好干坏一个样、甚至干不如不干”等苦乐不均、奖惩不明的问题。
(三)充分发挥审计“免疫系统”功能,努力提高审计工作水平
今年以来,我们在规范审计行为,完善审计机制上做了大量工作,但这些仅仅是手段,而不是目的。我们的根本目的就是通过提高审计水平。一要善于从大量的审计数据背后,抽丝剥茧、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地发现和揭示存在的倾向性、普遍性问题;甄别是否存在影响经济社会运行安全稳定协调的重大隐患,研究是否存在影响经济社会运行发展的体制性、机制性障碍和漏洞。二要敏锐地跟踪、捕捉领导关注、群众关心的热点、焦点问题,积极开展绩效审计或审计调查,重点揭露重点行业、重点领域、重点部门存在突出问题。三要更加关注民生问题,把就学、就业、就医、社会保障、住房保障等民生资金的审计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切实维护好、实现好、保障好最广大人民的利益,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四要密切跟踪中央和省为应对全球性金融危机,促进我国国民经济增长所采取重大投资措施的贯彻落实情况,发挥审计监督作用,防止出现“豆腐渣”工程和“拍脑袋”工程。
四、加强班子自身建设,使之成为审计事业发展的坚强核心
(一)维护班子团结,抓好队伍建设
坚强统一的领导班子是一切事业取得成功的关键。建设讲政治、讲正气、高素质的领导班子,是做好审计工作的根本保证。审计局领导班子一定会按照“五种能力”的要求,不断提高科学判断形势的能力、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依法执政的能力和总揽全局的能力,把局领导班子建设成为不断推动审计发展的坚强堡垒,不断增进班子团结,提高队伍凝聚力和战斗力。要把干部队伍建设放在重要位置,不断提高干部队伍的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共同推动各项审计工作深入开展,服务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大局。
(二)加强党性修养,强化廉洁自律意识,抓好自身作风建设
加强党性修养是每个党员的终身任务,党员领导干部更不能例外。作为党员领导干部要常修从政之德,常怀律己之心,常思贪欲之害,常戒非分之想。要不断增强廉洁从政意识,严于律己,自觉遵守廉政纪律。要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倾听基层呼声,了解基层困难,关心和支持他们的工作。要以身作则,积极发挥模范带头作用,用雷厉风行、务实高效的工作作风带动全局干部职工,冲破不符合科学发展、不适应科学发展的旧思想、旧观念、旧习惯和旧做法的束缚,大刀阔斧,锐意进取,艰苦奋斗,无私奉献,优质高效地完成今年的各项工作任务,向县委、县政府,向群众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中考科学探究题破解方法浅谈 篇7
1 做法
1.1 和学生一起分析这类题型特点, 树立学生信心
中考科学探究题虽然每年出题形式有一定的变化, 且题目较长, 但也有其较为固定的模式, 一道科学探究题往往以这样的形式呈现:提出问题→进行猜想→设计实验→解释与结论→迁移与拓展。在这个环节的教学中, 可以用几道例题跟学生一起按照其特点去分析, 如中考一道科学探究题:蚁酸中的分解产物中含有碳、氢、氧元素, 且有一种为气体氧化物, 请探究出蚁酸分解的两种产物是什么?
(1) A同学根据蚁酸中含有______两元素, 推测出生成物中含有水;
(2) 由于另一种生成物是气体氧化物, B同学提出两种猜想:猜想 (1) 该气体是CO2, (2) 该气体是______。
破题分析:所有化学反应都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 原子个数不变, 质量守恒。 (1) 式中由于蚁酸中含氢、氧元素, 则推测出生成物中含有水, 同理:生成物中含有水, 反推蚁酸中也含有氢、氧这两种元素。 (2) 式中根据题目提示生成物含有碳、氢、氧元素, 且有一种为气体氧化物, 在猜想的答案 (1) 中, 产物CO2, 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在猜想的答案 (2) 中答案为CO;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同时也符合题意。
根据上述例子, 引导学生有效进行阅读, 做到读懂题、抓关键。同时提醒学生, 虽然这类题目题型较长, 但其实都是考核平常所学过的知识点, 只要把各种知识点归纳好, 问题就会迎刃面解, 从而增加学生的学习信心。
1.2 重视基础、注意拓展
没有基础知识的根基, 所有的解题技巧都是空谈。要完成好科学探究题, 首先要有坚实的化学基础知识, 要系统、牢固地掌握初中化学知识, 能联系课堂所授知识与所给背景信息, 对有效信息进行提取、加工、处理、整合, 并用准确的化学语言进行作答。这就要求学生在平时的课堂上对物质的基本性质、基本概念和原理进行梳理, 化零为整、织成网络、反复应用。引导学生多角度、开放性地思考问题, 对知识不是生搬硬套, 而是能进行迁移、灵活应用、主动去建构自己的知识库。并强化学生的阅读能力, 锻练出短时间内进行有效阅读、知识筛选分析、对所给新信息进行理解运用等能力, 并加强实验, 多进行观察、发现、总结、归纳, 提高记忆力。
1.3 解题技巧
要在中考短短的时间内解答出科学探究题并拿高分, 掌握解题技巧是相当重要的, 首先是要在平时多练习、多总结、多归纳, 并掌握解题的基本技巧, 其解题基本技巧是:提出问题→进行猜想→设计实验→解释与结论→迁移与拓展这5个过程。
1) 提出问题。这是破解整个科学探究题的关键, 提出的问题可能是对生活、生产、实验中的一些现象的问题, 如:食品干燥剂中的生石灰已粘在一起, 是否已变质?碳酸钠与石灰水反应后的溶质是什么?氯水中的哪些成分能使品红褪色?……提出的问题的实质就是为后继的实验提出目标 (目的) , 那后续的论述和实验肯定是围绕实验目的转, 如探究干燥剂是否变质就得通过实验来验证它;反应后的溶质是什么就得用实验来证明, 又如提出的问题:……这种淡黄色粉末是什么?有什么性质和用途?那整道题就得围绕这淡黄色粉末是什么进行猜想和实验, 对它的性质进行探究, 对它的用途进行应用。抓住了问题 (实验的目的) , 就像文章中抓住了它的主线, 就能让你把握住答题的切入点和方向。另外, 掌握实验目的, 也就明确了实验结论, 实验结论是对实验目的的回答, 环环相扣。重视问题的提出, 就抓住了实验的目和抓住了中心, 这对学生对题目的阅读、理解和解题有很大的帮助。
2) 进行猜想。猜想可以多种, 但一定要有合理性。进行猜想时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1) 递进性。如某年某市中考题, 对氢氧化钠固体的变质情况进行猜想, 题目给出的一个猜想是部分变质, 那递进性就是可以做出完全变质或没有变质的猜想。 (2) 遵守质量守恒定律。就是利用反应物和生成物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原子个数不变、质量守恒的道理来进行猜想, 猜想出反应前、后的反应物或生成物。 (3) 抓关键词。即题目信息中最为关键的词。如某年某市的中考题, 氯水中的哪些成分能使品红褪色, 关键词是什么呢?就是成分, 氯水中就有Cl2、、H2O、HCl、HCl O这四种成分, 那就要做出四种成分的猜想, 猜想出哪种成分能使品红褪色。
3) 设计实验。为了证实猜想的结果, 使学生的模糊认识上升到感性认识, 再从感性认识上升学到理性 (理论) 认识, 就必须进行化学实验, 结果是在实验之后, 不是在实验之前, 通过实验, 增加学生的观察能力, 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提高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水平和操作技能, 提高学生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 并在日后中考科学探究题中拿高分。设计实验时, 要从实验准备、实验过程、实验结束、数据处理、实验结论、实验报告等多方面进行设计, 使学生在实验中学习知识, 在学知识中做实验。强调学生在实验中勤观察、勤分析、勤总结、对猜想进行验证, 做出解释与结论。
4) 迁移与拓展。在中考的一些科学探究题中, 往往会给出资料, 但资料往往是课本没有涉及但与题目有关的知识, 可能是没有学过的物质或化学反应, 也可能是学过的物质的其他性质或一些反应中的副反应。但必须肯定所给的资料信息必定会在答题中有用, 试想, 试卷上是不会花较大的篇幅来介绍无关的信息的, 这就要求学生在解题过程中除重视资料、画好关键词和语句、理解资料所给的信息、问题与结论的联系外, 还要注意各资料信息是由哪些知识点迁移与拓展过来的。所以在平时的学生自学、教师的教学、实验的总结等都不要将相关的知识固定在某一点上, 要举一反三, 把知识点进行迁移和拓展, 并拓展到生产、生活中去, 解释生产和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如在讲述燃烧与灭火的知识点时, 提出生火的炉子, 扇风时, 为什么炉子越扇风火越旺, 而煤油灯, 扇风时, 一扇即灭。水为什么能灭木材燃烧的火焰, 而不能灭金属钠燃烧的火焰等, 从而把知识点进行迁移和拓展。
5) 正确运用资料。要完成中考中的科学探究题, 单靠教材的知识是不够的, 还要查阅大量的课外资料, 对知识点进行扩大、补充, 要求学生对课内、课外的化学知识较为系统的掌握, 把教师课堂内、外所传授的、自已所自学的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 并注意与所给的背景信息中, 对有效信息进行提取、加工、处理、整合, 并用准确的化学语言进行解题。
1.4 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
由于中考科学探究题题目篇幅较长、思维面宽、知识点广、综合性强、情景多样、关注热点、能力要求高、设问角度变化多样, 有些一道科学探究题字数高达700多字, 几十行, 要在中考很短时间内正确作答完毕科学探究题, 难度是相当大的。所以要从平时抓起, 从化学第一课开始, 全面地、细致地、有效地把化学各知识点对学生讲深、讲透、讲明, 并穿插大量的生产实际和生活中的化学内容, 多搞题海战术, 教师并进行检查总结。多做化学实验, 多观察, 勤分析, 深入联系生产、生活实际, 用化学知识, 解释生产、生活的化学现象, 做到对知识的归纳、总结、延伸、拓展。在做题时, 在具体的问题上, 要讲究策略, 要进行设计思路的把握、科学合理的猜想、探究方案的设计、规律结论的总结、方案评价的改进、启示结论的推广等、并强调学生进行探索和创造, 以一种近似科学家如何实验的方式学习化学, 不再强调获得正确的结论, 而是强调过程和对结论的解释, 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理解科学, 获得知识, 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2 效果
几年来, 我们吸取了中考科学探究题中学生失分多的教训, 认真总结成功与失败的经验, 认为失分在考场, 原因在基础。从而我们开始对各种各类中考科学探究题认真研究、认真探索, 不但研究本省中考试题, 还研究外省中考试题, 从中找出规律性的东西, 进行有效的尝试和教学, 创造本校的教学特色, 丰富自已的教学经验, 在我们多方面的努力下, 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平时的优秀生, 基本上都答对了中考科学探究题, 中等生也取得了一定的分数, 全部失分的学生太大减少, 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 较差的年份, 有 (下转第362页) (上接第190页) 30%-50%的中考生上了重点高中, 较好的年份, 有60%-70%的中考生考上了重点高中, 把学生们送到了他们该去的重点高中, 学校满意、社会满意、家长满意, 为国家培养高科技人才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也太大提高了学校的声誉。
3 结束语
为了国家建设培养优秀的接班人, 为了国家发展造就千千万万个高科技人才, 各级升学考试中还离不开应试考试, 而在应试考试中, 让学生考高分, 是我们每位教师的崇高职责, 而中考中的, 又是选择高材生的一个手段, 虽然科学探究题题型长, 内容多, 变化较大, 但仍有规律可循, 我们抓住它的规律, 进行有效教学, 学生还是可以拿高分的, 我们遵循:提出问题→进行猜想→设计实验→解释与结论→迁移与拓展的途径, 进行探索性的教学, 取得了一定的经验和效果, 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认为方法是可行的。S
【参考文献】
[1]华小东.初中化学探究性教学打假[J].中国教师, 2006 (11) :42.
[2]吴尚武.构建探究式化学课堂教学的策略[J].科学教育, 2005 (5) :
32.
摘要:本文基于初中毕业生中考化学遭遇科学探究题时, 解题难, 丢分多的状况提出了破解方法。就帮助学生建立信心, 正确掌握试题结构特点、掌握解题技巧、加强基础练习和实验训练、注意知识拓展和总结归纳, 全面提高综合分析能力等方面进行探讨。
关键词:中考,科学探究题,破解方法
参考文献
[1]华小东.初中化学探究性教学打假[J].中国教师, 2006 (11) :42.
科学探究类实验题例析 篇8
虽然新课程倡导探究性学习理念,但高考试题要求学生独立完成全程性探究实验的各个方面的可能性较小,而要求学生对探究过程中的个别方面,也就是对某个局部进行科学的补充可能性较大.
一、补充完善类实验——一般给出了具体的材料及条件,要求对已有的实验设计进行补充和完善.常让考生补充实验假设、实验原理、实验思路、实验步骤、预期实验结果或结论.
例1(2013年高考新课标卷)已知大麦在萌芽过程中可以产生α-淀粉酶,用GA(赤霉素)溶液处理大麦可使其不用发芽就产生α-淀粉酶.为验证这一结论,某同学做了如下实验:
回答下列问题:
(1)α-淀粉酶催化水解可生成二糖,该二糖是.
(2)综合分析试管1和2的实验结果,可以判断反应后试管1溶液中的淀粉量比试管2中的,这两只试管中淀粉量不同的原因是.
(3)综合分析试管2、3和5的实验结果,说明在该试验中GA的作用是.
(4)综合分析试管2、3和4的实验结果,说明.
解析(1)α-淀粉酶能催化淀粉水解,淀粉的结构单体是葡萄糖,其水解后生成的二糖由两个葡萄糖组成,所以此二糖为麦芽糖.
(2)试管1和试管2两组进行对比,相互之间的自变量为是否有胚(或有无α-淀粉酶存在),因变量是试管中淀粉的含量.在此实验中淀粉的含量由生成的α-淀粉酶的量决定,α-淀粉酶含量高,则淀粉被水解的多,α-淀粉酶含量低,则淀粉被水解的少,无α-淀粉酶,则淀粉不被水解.检测时,加入碘液后,颜色较深的含淀粉多,颜色较浅的含淀粉少.
(3)以试管5作为空白对照,对比试管2和试管3,仅有试管3中的淀粉被分解,说明试管3有α-淀粉酶产生,而试管2没有淀粉酶产生.由此,可以推断GA溶液在无胚的情况下可诱导种子生成α-淀粉酶,继而促进了淀粉的水解.
(4)观察试管2、3和4, 三者加入的GA呈梯度分布,且当GA含量越多时,试管中的淀粉越少.由此可推测,GA浓度高对α-淀粉酶的诱导效果好.
答案:(1)淀粉 麦芽糖 (2)少 带胚的种子保温后能产生α-淀粉酶,使淀粉水解 (3)诱导种子生成α-淀粉酶 (4)GA浓度高对a-淀粉酶的诱导效果好
例2研究表明,低浓度的生长素促进细胞的伸长,但生长素浓度增高到一定值时,就会促进细胞中乙烯的合成,而乙烯含量的增高,反过来又抑制了生长素对细胞伸长的促进作用.现以黄花豌豆幼苗切段为实验材料,请设计实验验证乙烯对生长素促进细胞伸长的抑制作用.
实验工具及材料:黄花豌豆幼苗若干、剪刀、刻度尺、培养皿、烧杯、培养液、五种一定浓度梯度的生长素溶液(其中含最适浓度)、一定浓度梯度的乙烯、清水、滤纸等.
实验步骤:
①取生长状况相同的豌豆幼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