户外运动救援

2024-05-19

户外运动救援(精选8篇)

户外运动救援 篇1

户外运动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喜欢

2012年1月14日,四川省登山协会组织召开了“四川省登山户外运动救援大会”,通报了2011年3起由违规引发的山难事故,一死两失踪。根据中国登山协会公布的数据显示,从2001年至2010年,我国登山户外运动的死亡人数已经达到233人,其中户外运动事故造成的死亡人数高达166人,远远超过了登山死亡人数。特别是2011年10月在四川省发生的“14驴友四姑娘山穿越失踪12天”事件更是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和讨论。为何户外安全事故屡屡发生?记者进行了调查。

记者调查

违规“偷登”占山难事故85%以上

根据通报,2011年5月17日,南京两名驴友在阿坝州卧龙至四姑娘山海子沟穿越时失踪,20多天搜救没有任何结果;2011年10月,2人攀登雪宝顶遭遇雪崩,一名登山者死亡,一名登山者受困。紧接着,四川省登山协会又接到9名驴友和5名当地向导在四姑娘山穿越失踪的消息。10月12日这支队伍安全走出,但出动搜救队员上百人,搜救费用高达10万。通过对四川省这3起登山户外事故的调查可以发现,3起事故都存在违规违法行为,在业内称“偷登”。

“偷登”行为,是指不遵守《中国登山户外运动管理办法》等相关法规的登山户外活动。具体来说,就是不按规定申报、注册、登记和缴纳国家规定的登山注册费。

据四川省登山协会负责人介绍,偷登已经成为中国登山户外运动的一个顽疾,2001年至今,偷登造成的山难事故已经占到山难事故的85%以上。偷登,不只有国内的,还有外国的户外运动爱好者。面对频发的安全事故,山峰管理机构不得不采取一些非常规手段。四姑娘山在海拔4800米以上直到接近顶峰的地段,花费20万建起了一条500多米的钢铁护拦,有登山者说,这条护拦像是在美丽姑娘的脸上割出的一道血痕。四姑娘山管理局的回应是,每年到这座雪山偷登的人数就有近千人,花钱修护拦完全是为了游客的安全。

三个误区导致偷登现象频发

这些登山户外运动爱好者为何不肯按照规定,进行户外运动之前在有关部门申报、注册?带着疑问,记者采访了一些曾经参与过偷登活动的户外运动爱好者,发现主要有三种错误认识。

误区一,偷登者安全意识淡漠,对自己的实力估计过高。他们认为不会出现事故,也就不需要申报,不需要按规则办,有的认为这样才叫自由攀登。其实按国际惯例,登山都是要到相应的山峰所在地进行申报的,有的申报甚至需要提前半年申请。

误区二,认为申报手续复杂,不愿意交相关费用。其实登山申报审批并不复杂,只要提前将所攀登的线路人员、装备情况填表报批就行。按规定,四川省的登山注册费为每人300元人民币,但近年来考虑到这是一项全民健身运动,所以对一般申请者都免收注册费。

误区三,有的登山户外爱好者认为,即使报批,一旦出事,救援人员也无法快速到达,还不如不报。但是很多事例证明,恰恰因为没有事先登记,导致事故发生时,救援队无法第一时间赶到现场,错过了最佳的救援时机。

这些都是缺乏登山户外常识以及法律知识淡漠造成的,也是对登山户外运动知识的缺失造成的。

管理法规

攀登海拔3500米以下地区无法律规范

目前,在户外运动方面还没有完全适当的法律条文。尽管在2010年,中国登山协会发布了《中国登山协会登山户外运动俱乐部管理办法》,但主要从“服务、引导”的角度出发,规范登山户外运动行为,从管理的角度来说,还不够全面和规范。此外,《国内登山管理办法》主要对攀登海拔3500米以上的山峰的户外登山运动行为进行管理,但是近年来发生的遇难事件多发生在海拔3500米以下,而且即使是发生在3500米以上的户外活动,有的行为也不属于攀登行为。包括《四川省登山管理办法》,也是对发生在海拔3500米以上的户外行为进行管理。然而,实际情况是,近年发生在3500米以下地区户外活动的遇难人数已经远远超过3500米以上户外活动的遇难人数。因此,针对登山户外运动的管理还存在太多空白,户外运动的管理还存在法律盲区。相关的违规处罚措施也不完善。

2011年10月发生的四姑娘山驴友违规穿越事件,推动了四川省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和出台。省登协副秘书长介绍,省登协已经开始着手修改《登山管理办法》。其中就涉及到对违规登山和违规徒步穿越等行为的处罚。修改后的《登山管理办法》已经上交省体育局,预计新的条款很快会出台。

救援体系

户外运动人群增加救援工作相对滞后

国家登山队队长王勇峰曾表示,中国的救援工作存在着资金、人员的缺口,救援效率低的问题,中国急需建立完善的救援体系。

全国有400家救援队

中国山地救援组织相对于发达国家起步较晚、组织结构不完整、经费来源不足,救援技术上还处于起步阶段。据中国登山协会登山户外运动事故调查研究小组李舒平介绍,中国登山户外运动事故频发与参与这类运动的人群迅速增加有关,也是与经济水平的整体提高有直接联系,所以相应的救援机制和宣传教育要从“跟上”到走在前面。

从2011年起,我国已经把“攀冰”、“攀岩”、“高山探险”和“山地户外”四项体育项目列入了《全民健身条例》中的高危险性体育项目。

针对山难救援,我国目前采取就近组织,以各地登山协会、户外俱乐部和国家登山队指导的方式开展。各登山协会相继成立了山地救援队,深圳登山协会还编写了初级山地救援队员培训课程大纲,通过初级救援队员的培训,使队员掌握山地救援的基本理论、个人技术和技能。

目前中国登山协会成立了救援委员会,全国各地的民间救援体系也开始建立,据壹基金救援联盟统计,全国有近400家救援队或机构,其中有200支队伍加入了壹基金救援联盟。

我省成立首支国内救援队

近年来,四川省的户外救援工作走在前列。2006年4月,四川省率先组建了中国第一支注册的山地救援队,在四川省登山户外运动协会山地救援工作委员会领导下开展工作。四川省体育局还拨出专款用于建立和完善山地救援体系。我省救援队2009年参加搜救美国爱德嘉峰遇难者遗体的工作,2011年10月参加四姑娘山景区“9名驴友穿越失踪12天”的搜救工作。分布在四川全省的十几个救援分队也各守一方,在当地做了大量的救援工作。

健全国内山地救援体系已经迫在眉睫。可喜的是现在已经成立了几家民间救援基金,包括壹基金救援联盟也开始在山地救援活动中发挥作用。可以预见,中国的户外运动回逐渐走向良性的健康发展之路。

名词解释

户外运动,是指在自然场地举行的一组集体项目群。其中包括登山、攀岩、悬崖速降、在野外露营、野炊、定向运动、溪流、探险等项目,户外休闲运动中多数带有探险性,属于极限和亚极限运动,带有一定的危险性。

登山户外事故遇难人数

根据,中国登山户外运动协会发布的数据,2001年到2006年,共有人74死于登山户外运动山难中

2009年,共有44人死于登山户外运动山难中

2010年,共有33人死于登山户外运动山难中

户外运动救援 篇2

1 研究对象

参加“金沙古酒”杯2015中国.贵州.金沙首届亚洲山地竞速挑战赛暨全国山地竞速积分赛赛事保障, 贵州医科大学运动与健康学院阳光救援队10名队员。队员基本情况 (见表1) 。

2 研究方法

2.1 文献资料法

在贵州数字图书馆, 中国知网, 贵州医科大学网络数据库中国登山协会官网等, 查阅国内救援救护发展现状, 相关体能训练的资料, 为论文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2.2 教学实验法

对贵州医科大学阳光救援队10名队员进行8周的专项体能训练, 时间从2015年10月~ 12月, 一周为4次课。指标选取:400 m (min) , 1 000 m (min) , 10楼背人负重跑楼梯 (min) , 20 min定时负重60 kg抬担架 (圈) , 70 kg杠铃深蹲 (个) , 50 kg卧推 (个) , 负重仰卧起坐 (个) 。

2.3 数理统计法

对实验前后的数据用SPSS17.0进行统计分析, 数据以平均值±标准差 ( ±s) 表示, 找出显著差异指标, 得出结论, 为救援队训练更好更快发展提供参考。

3 结果与分析

3 . 1 户外运动救援训练的特殊性

户外运动救援没有确定的距离和固定的环境, 参与救援的人员在救援中不断地进行速度、距离的变化[2], 所以在救援训练中需要以体能为基础, 根据户外运动的特殊性制定出具有针对性的训练方式。一个救援队队员能够经常性地参与到救援实践运动中, 那么其自身的体能、技能、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都能得到很好的发展, 逻辑思维能力以及反应能力也能得到提高。

3 . 2 户外运动救援队专项体能训练方法

户外运动救援以体能为基础, 出色的体能储备是完成救援的保障。根据户外运动救援专项体能训练的特征, 通过基础体能训练, 一般体能训练, 专项体能训练结合有氧耐力训练, 速度耐力训练和力量耐力训练的方法进行训练。

有氧耐力训练, 负荷强度应控制在70%~80%, 3~4次/组, 间歇8~10 min;速度耐力训练, 负荷强度应控制在75%~80%, 3~4次/组, 间歇5~8 min;力量耐力训练, 负荷强度应控制在75%~80%, 5~7次/组, 间歇8~10 min;以保证最快速度, 重复训练应保证运动员充分休息好的前提下, 进行下一组练习, 速度下降就应停止练习。在专项体能训练过程中, 训练指标、持续时间、负荷强度、间歇时间都取决于救援队队员专项体能的需求[3], 同时因人而异, 体能与技能互补。

3 . 3 经过8 周专项体能训练后救援队队员各项体质指标的影响

根据专项体能训练方案, 10名救援队员进行8周训练后, 队员各项体质指标出现显著性的变化 (见表4) 。

由表4可知, 经过8周的专项体能训练, 实验前、后救援队队员400 m, 100 m, 10楼背人负重跑楼梯, 20 min定时60 kg负重抬担架, 70 kg杠铃深蹲, 50 kg卧推, 负重仰卧起坐7项指标测试结果提高幅度较大, 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从以上数据表明, 联系实际的场景模拟专项体能训练显著提高了救援队队员的专项体能。

3 . 4 救援训练专项素质分析

3.4.1 专项速度耐力素质

专项速度耐力素质指标400 m成绩实验前是 (68.10±10.73) s, 实验后是 (61.6±9.87) s呈非常显著差异, 其中田少霞队员训练前后成绩提升最显著提升了17 s。在救援过程中, 速度耐力是必须具备的, 这也是最基本的, 时间就是生命。要求救援队队员一直保持比较快速的运动。所以, 对于救援队来讲, 专项速度耐力是必须具备并且需要不断提高的。

3.4.2 专项力量耐力素质分析

专项力量耐力包括力量与耐力。力量耐力主要取决于救援队员保证肌肉耗氧和供氧的血液循环和呼吸系统的机能能力、肌肉糖酵解的功能能力和救援队员自身克服疲劳的意志品质。所以该文发展户外救援队力量耐力素质选取指标有70 kg杠铃深蹲, 50 kg卧推, 负重仰卧起坐。70 kg杠铃深蹲成绩从 (4.7±2.5) 个提高到 (12.4±4.7) 个, 50 kg卧推成绩由 (5.9±2.07) 个提升到 (14.4±4.43) 个, 负重仰卧起坐成绩由 (61.40±6.27) kg提升到 (75.20±6.82) kg, 训练前后成绩提升相当显著。其中男队员持久力量发展速度较快, 女队员持久力量发展速度相对较慢。发展力量耐力素质的主要方法和手段是依靠长时间重复完成负重和不负重的力量练习, 发展队员力量耐力素质, 注重在肌肉长时间的工作和练习的重复次数。

3.4.3 有氧耐力素质分析

救援队有氧耐力是指救援队员长时间进行救援时, 机体供氧的工作能力。该研究中采取1 000 m, 10楼背人负重跑楼梯, 20 min定时60 kg抬担架为选取指标训练, 结合救援实际, 提高队员有氧耐力素质。1 000 m成绩由 (200.20±12.39) s提升到 (179.40±7.04) s, 10楼背人负重跑楼梯成绩从 (281.00±34.27) s提升到 (235.8±23.03) s, 20 min定时60 kg抬担架成绩从 (4.5±0.53) 圈提升到 (7.5±0.52) 圈, 成绩提高相当显著。其中10楼背人负重跑楼梯, 需要两两配合, 相互支持鼓励完成。20 min定时60 kg抬担架需要团队配合训练, “人心齐, 泰山移”, 很多情况下, 靠个人能力很难完全处理各种错综复杂的问题并采取切实高效的行动。所以救援需组成团体训练, 队员间互相依赖共同合作解决错综复杂的问题, 进行及时有效的行动协调, 开发团队应变能力和持续的创新能力, 依靠团队合作的力量创造奇迹。10名队员在教练的引导下, 队员的帮助下, 克服各种困难的前提下训练成绩都有了进步。

4 结语

通过以上的研究表明, 救援队专项体能训练专门挖掘救援队员自身的潜能, 是一种专业性很强的场景模拟训练实践活动。救援是一种挑战, 不仅需要体能, 也需要技术, 专项体能训练要与实际救援相结合, 所以在救援队专项体能训练中的每种训练方法都应与各专业技术动作相结合, 依据不同环境的规律和特征进行相适应的体能训练, 才能最大限度地使专项运动能力得到提高, 保证训练的质量和效率, 有利于又好又快地完成好户外运动救援任务。

摘要:户外运动救援队指救援救护人员在确保自身安全的前提下, 以专门的体能为基础, 专业的技能和心理干预能力为基本手段, 对户外运动中发生安全事故或即将发生安全事故的参与者提供紧急救助, 具备专业技术和能力的团队。运用文献资料法、教学实验法、数理统计法对户外运动救援队专项体能训练进行分析, 对贵州医科大学阳光救援队在“金沙古酒”杯2015中国.贵州.金沙首届亚洲山地竞速挑战赛暨全国山地竞速积分赛赛事保障中的表现进行分析, 对救援队10名同学进行研究, 经过8周训练后进行检验, 实验表明:专项体能训练不仅能有效地提高救援队队员的身体素质, 为技术训练提供基础, 还能为又好又快完成好救援救护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户外运动救援队,专项体能,训练,安全

参考文献

[1]中国登山协会官网.

[2]刘晨.定向运动员专项体能训练的实验管窥[J].运动, 2014 (13) :38-39.

蓝天救援队:行走在户外的120 篇3

这是北京蓝天救援队2010年开年以来进行的第2次救援。

2009年,仅北京周边地区,蓝天救援队共进行了24次救援。全国范围内,全年发生四五十次事故中,蓝天救援队及其各地的分队共实施救援30多次。这支由户外运动爱好者组成的民间救援组织,正在形成一个覆盖全国的救援联盟。其专业的技术和不收取任何费用的公益性质,令人对他们所有成员肃然起敬。

“神通广大”的蓝天救援队

蓝天救援队的前身叫绿野救援队,一群经常从事户外运动的人自发组织起这支队伍,希望以自身专业的户外经验营救户外活动被困的人。由于缺乏一定的组织,绿野救援队人气并不是很高,热情也慢慢淡了下来。直到2008年10月30日,更名为蓝天救援队,民间救援的大旗才真正树立起来。

说起蓝天救援队,一个重要的灵魂人物不得不说,那就是队长远山。远山37岁,20年前做过特警。出生在河北太行山麓的远山,从小就喜欢爬山,几十年来积累了丰富的户外运动经验。就在2009年,远山带领队员大兵,去了趟雅鲁藏布大峡谷的无人区。从进去到出来一共9天,居然是原路返回。当地人说,2009年一共进去了3个人,第一个人就没能活着出来。

蓝天救援队的正式队员,大都是户外运动爱好者,本身具有丰富的户外经验。但仅此是不够的,还需要参加很多培训,考取一些专业证件,比如北京市红十字会颁发的急救证、无线电台执照,远山队长还有一张技术含量很高的四川登山协会颁发的高山协作员证。有了这个证,可以带队登3500米以上的雪山。2009年,远山队长带队员去青海、四川的雪山,作了几次雪山培训。目前,蓝天救援队有近30人具有高山协作员证。另外,十几名队员还考取了潜水证,为以后潜水救援作准备。

上到几千米的雪山,下到几十米的深海,探悬崖、钻地洞,蓝山救援队队员可谓上天入地、无所不能,然而,这些“超能力”背后也承担着不小的风险。

采访中,远山队长接了个电话,依稀听出仿佛是推销保险的。远山很认真、很有耐心地回答完对方所有问题,当他说到“职业是从事户外救援”的时候,对方很麻利地挂断了电话。远山无奈地笑笑说:“在保险公司看来,我们从事的都是高危行业,不给我们投保。”

目前,加入蓝天救援队的志愿者在全国范围内有上千人,北京地区有300多人,是全国最大的救援组织。近日,远山队长正在努力给蓝天救援队申请注册社团,申请成功后,蓝天救援队将脱离纯草根的性质,成为北京红十字蓝天应急救援协会。远山队长说,最实际的帮助是,从此“蓝天”可以得到各方面的资源和资金的帮助,改变目前每次救援都由队员自掏腰包的现状。另外,还可以跟保险公司商议设立专门的险种,“给队员一定的保障”。

北京地区的救援

北京地处燕山山脉,郊区的很多山都是京城驴友钟爱的景地。然而,由于驴友的经验不足,或天气环境等因素,事故经常发生。2009年,仅北京周边地区,蓝天救援队共实施了24次救援。被问及出事频率最高的山,远山队长说,是门头沟的灵山。“如果说凤凰岭是每年都出事,一年也就出一两次事故。而灵山平均每年可能出事八次十次,频率比较高。”

为什么灵山事故较为频繁?远山队长说,因为灵山路线较长,线路复杂,经验不足的驴友体力不支的情况时有发生。

令远山队长印象深刻的是,2009年,北京地区有3次救援惊人地相似:都发生在成熟的景区、旅游区;走失的都是老人,且智商有点儿问题;都是和家人朋友在一起,莫名其妙地走失,“其实共同的原因就是家属或看护者没有负到责任”。

2009年在怀柔,走失了一位老人,家属报警后,警察责备那个家属:“你自己带一条狗,你看得那么好,却把老人给丢了!”其实走丢就十几分钟的事,往往一回头就找不见了。

2009年12月,石景山模式口敬老院打来求救电话,说走失了一位老人,从监控录像上看,没有看到老人下山,应该是往八大处山上走去。蓝天救援队在八大处接连找了三四天,把八大处附近的山区翻了好几遍,始终没有发现老人踪影。谁知走失后的第4天,老人在南礼士路附近被发现。

类似这种由于情报错误而白费功夫的案例不少发生,然而在远山队长看来,最困难的是那种自寻短见的走失。2009年3月,被各大媒体大肆报道的“某著名学校副教授走失香山”就是类似的事件。

远山队长清楚地记得,得知消息后,蓝天救援队先后派了几组人上山搜寻。走失者每天都能听见他们的呼喊,但是他故意躲着救援队。最后,警方力量介入后,大面积的搜索让走失者无处可逃,才被搜了出来。找到他后,警察问你是×××吗?这位副教授依然否认说:“我不是。”遇到这种情况,蓝天救援队就很无奈了。远山队长说:“正常走失的第一步骤应该是报警。很多驴友第一反应是来告诉我们。我们会提示家属报警。毕竟在找人方面,警察才是专业的。”

全国救援联盟渐成规模

蓝天救援队有一个规范的网站,是由某队员义务维护的。每次救援开始、进行中,都会有专人把详细资料、进展情况随时发布。救援结束后,秘书组会把案例详细总结,为以后的救援提供参考经验。

对于每一名队员来说,每天打开电脑第一件事,就是登录网站去看看有没有什么新消息。一旦有求救信息出现,以短信为平台,群发消息,能来的就直接集合,不能来的随时关注案例进展。或者后期跟进,或者给大家送饭,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大家积极性都非常高。因为救援是完全免费的,很多经费要队员自己垫付,像制服、装备等都是自己买的。最多的甚至能垫付几万元,但没有人计较这些。

救援行动一般以4人为一小组,每人相距两三米往前推进,把目标地区全推一遍算一次,再换另一支队伍,再搜一遍,3支队伍连搜3遍,再找不到,就可以宣布此处没人。这种搜救法是国际惯例,一般的救援不超过3天,特别复杂的救援不超过15天。

因为这种搜救查得很细,又在荒山野岭,往往能搜出很多可怕的尸体。远山队长记得,有一次他们发现一棵树上吊着一个人头,显然是上吊自杀的,尸体腐烂后,躯干掉在树下,头部和后背一大块皮还悬挂在树上。这种恐怖的场景非一般人能承受,队里那么多女队员,会不会受一些照顾?远山队长却说,每个队员都很坚强,不会害怕这些。

然而一位女队员却悄悄告诉笔者:对于这种情形心里还是害怕的,尤其是一个人搜寻某个地区的时候,内心忍不住祈祷不要碰见尸体。说归说,队员很清楚自己的任务,很多时侯,硬着头皮也会上。

有一次,福建走失了一位女士。蓝天救援队紧急通知厦门分队。队长水草是一位年轻的女士,在经过艰难的救援后,他们终于找到了走失者,却已经死亡。一同跟去的死者家属当时情绪失控。没有办法,水草把死者擦洗干净,换上衣服,大家把尸体抬出了山。

这支厦门分队是在四川抗震救灾时与蓝天结缘的,成立于2009年4月18日,侧重于厦门海边的溺水救援。远山队长骄傲又佩服地说:“这支队伍非常出色,他们在厦门海边开设志愿者当值服务,每天有人开着船在海滩附近提醒游泳者。最显著的成绩是:以前厦门这个海滩,平均每年有40人左右死亡,而2009年,死亡人数降低到5人。”

蓝天救援队已经不仅仅是北京地区的志愿者组织,它已经在全国遍地开花。各地的驴友一发现事故,第一反应就是打蓝天救援队的求救热线。

2009年4月30日,一位游客在泰山走失,引发了六七千人的泰山救援。当时,蓝天救援队的队员在山上搜了13天,泰山的前山、后山,所有悬崖底下,都用绳索下去看了。没有找到走失者,却意外发现了几具尸体,有些甚至是死亡多年的尸骨。这件事引来媒体大肆报道,很多人闻讯打电话来要求辨认尸体。

最意外的是,他们在搜寻过程中发现一个受伤的男孩,他一个人从山崖上掉下去已经好几天,正好遇见了蓝天救援队。那个走失者,最后在陕西法门寺被发现。原来,他只是在泰山短暂停留,随后就去了陕西。

蓝天救援队“搜”出的事故和故事很多,远山队长的回忆中没有任何情感的因素,只有冷静、严谨、扎实、理智的搜救过程。一位女队员跟笔者说:“因种种原因走失,甚至死亡的事见多了,我会想:人的生命多么脆弱,生死往往就在一念之间。自己就会更加珍惜生命,鼓起勇气和干劲,做更多有意义的事。”这大概也是这么多队员志愿加入蓝天救援队的原因吧。

“驴行”注意事项:

1. 出门之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搜集资料,带好必要装备;

2. 关键时刻要懂得放弃,费了很多的钱和时间到达一个地方,却发现天气不合适。这时候不要勉强前进,因为你进去了可能就出不来了。生命才是最宝贵的。

3. 对自己的体能有准确的了解,很多出事的驴友都是因为体力不支。只能走10公里,却选择了20公里的路线,容易出危险。

4. 留出充足的时间,冬季出行,必须戴头灯。山上各种情况都有可能发生,哪怕仅仅是迷一小段路,或者崴了脚,也可能导致你天黑了还没走出来。这时候头灯就非常必需了。

5. 冬季出行必需带羽绒服。冬季山区温度零下20多度,没有羽绒服人就会迅速失温。失温能迅速导致人死亡。

6. 万一迷路,一定要冷静观察清自己所在的位置。在世界范围内,户外事故最多的原因就是滑坠。所以,迷路后不要随便乱走。如果位于人迹罕至的地方,一定要往经常有人行走的路上移动,然后等待救援。

户外运动救援 篇4

《紧急救援》影评精选

大年初一,由硬核导演林超贤执导,彭于晏、王彦霖、辛芷蕾领衔主演中国首部海上救援大片《紧急救援》将正式登陆全国 CINITY 影厅。观众将跟随彭于晏带领的中国救捞队一起,化身 “ 海上守护神 ”,劈波斩浪,展开惊心动魄的生死救援。

大图模式 《紧急救援》取材于中国海上专业救捞队的真实救援故事,是林超贤继《湄公河行动》和《红海行动》之后,“ 行动三部曲 ” 的最终篇。影片聚焦海上救援,讲述了特勤队队长高谦(彭于晏饰)、绞车手赵呈(王彦霖饰)、机长方宇凌(辛芷蕾饰)等带领救捞队队员一次次直面重大灾难,克服内心恐惧,挑战多重极限,在出生入死中执行海上救援任务的故事,深度诠释了中国海上专业救捞队舍生忘死的国际救援精神和英雄本色。

为了呈现真实震撼的宏大场面,林超贤导演坚持采用 1:1 比例搭建救援中心、海上钻井平台等场景,并选用真飞机拍摄,每一个镜头都力求做到真实。海上油井平台在熊熊大火中坍塌,十万火急时彭于晏孤身跃入火海;直升机在峡谷山川之间俯冲穿行,机长辛芷蕾临危受命,满载乘客的飞机因故障于海面迫降,救援小队争分夺秒为乘客打开生命通道…… CINITY 影院系统把一场场火爆炸裂的紧急救援真实地呈现在高增益终极银幕上,观众将近距离目睹救捞队直面的震撼灾难场面、惊险的救援瞬间以及惊心动魄的恐惧,见证他们荣耀背后的成长与蜕变,体验一场直击心底的海上救援视听盛宴。

大图模式 事实上,普通的放映设备由于动态范围低,无法提供更多的明暗细节,很难呈现《紧急救援》中发生在山地、海面、水下、空中等不同空间的燃爆场面带来的视觉震撼,而 CINITY 的高动态范围(HDR)技术让不断变化的空间画面更加层次分明,光影细节的变化更加丰富,观众能够看到更多的画面细节。巨大轮船渐渐燃烧沉入海底,油井燃起的熊熊大火照亮整个天空,机翼掠过海面掀起冲天巨浪,油罐车坠入波浪翻滚的内河……各种险象环生的画面,快速地将观众拉进那些命悬一线的救援现场。

与此同时,《紧急救援》在 CINITY 银幕上的色彩展现同样让人印象深刻。救捞队亮眼的橙色防火服,沉稳的黑色潜水服,蓝红白三色相间的特勤队救援直升机,以及训练时海水涌过来充满整个银幕的细腻晶莹的蓝色气泡,甚至救捞队员身处白色冰块之中呼吸间带出的白色哈气,都带给观众极致舒适的视觉享受。而在油井燃烧的灾难时刻,蓝天、赤焰、黑烟、碧海、橙色救援服,浓重的色彩对比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这主要得益于 CINITY 比传统影院 DCI-P3 色域高 34% 的广色域(WCG)技术,最大限度地还原人眼看见的所有色彩,再现传统影院无法实现的鲜艳色彩,并使之无限接近人眼的自然感受。而 CINITY 的高动态范围和广色域技术相结合,给观众塑造出更具深度和广度的色彩空间,更真实地呈现海上救援场景的惊险刺激。

大图模式 此外,CINITY 影院系统的沉浸式声音更是将救援行动的紧张气氛渲染到高潮。救援机的轰隆声,救援队员入水的噗通声,凶猛的海水瞬间扑过来的浪涛声,客机迫降海面与海水碰撞的轰鸣声……观众将在听觉上真实体会到海上救援大片带来的刺激与震撼。

据悉,除《紧急救援》外,《夺冠》、《唐人街探案 3》、《姜子牙》、《囧妈》、《急先锋》等优秀影片也将于大年初一在全国 30 多家 CINITY 影厅和观众见面。

《紧急救援》影评点评

对于中国人来说,春节是一年之中最重要的日子,不论如何都要回家,这似乎是几千年不变的传承。但却总有那么一些人不能如愿,在合家团圆的日子里,他们却为了大多数人的相聚舍弃了自己的团圆,保大家,舍小家。他们就是海上救捞人。

今年的春节档电影,史上最强不接受反驳,每部影片都各具特色卖相、排面十足,这其中有一部电影画风独树一帜,说的就是由人民交通出版社、中视时尚影视、腾讯影业等共同出品的电影《紧急救援》。电影此前硬核开启全国超前路演活动,也展现出了作品不怕被口碑检验的硬气,每到一站必烙下电影的姓名与观众的眼泪,《紧急救援》稳了,也感谢电影让救捞人这个职业群体被观众认识。

电影《紧急救援》是华语首部海上救援题材影片,让大众认识并了解这个群体也是导演林超贤拍摄《紧急救援》的初衷,“这些人面对那么可怕的大自然力量出去救人,让我觉得他们随时都会没命,非常敬佩。”

正是因为有无所畏惧的救捞人,民众的海上安全才得以保障。自从1951年中国救捞系统成立以来,中国海上救捞人坚守着“我用百分之百护你万分之一”的誓言,始终以拯救生命为己任,相继在惊涛骇浪中拯救遇险人员8万名以上,遇险船舶5000多艘,当之无愧的“海上守护神”!电影《紧急救援》讲述的主要是彭于晏饰演的王牌特勤队员高谦带领一帮海上救援队员们,完成一项项惊险危急的海上救援任务的故事。

惊心动魄、生死一瞬的救援任务,高度的紧张与责任压在肩头,是很多救捞人员面临的日常。作为影片的出品方之一,腾讯影业CEO程武在此前探班《紧急救援》时,谈到在厦门救捞局时的见闻和经历:“他们真的几十年如一日坚守在这个岗位,每次出警救险都是以人为本,以命为先,把生的希望留给别人,把可能巨大的危险留给自己。这是非常令人感动的。

电影《紧急救援》是腾讯影业六大文化产品系列之首——“时代旋律系列”的重要作品之一。时代旋律系列也是腾讯影业关注最多,投入最大的一个系列,给观众带来更多贴近时代,贴近生活的好内容与好作品,致力于打造“丰富生活、温暖人心、感动人性”的优秀作品是腾讯影业一直以来的坚守的方向。

本次,除了参与出品,腾讯影业还充分发挥腾讯的资源及平台优势,助力《紧急救援》的宣发推广,一方面以腾讯视频腾讯新闻为首的媒体矩阵,牢牢锁定《紧急救援》所有高光时刻;另一方面,国民王者荣耀超人气虚拟偶像组合“无限王者团”首次打破次元壁,倾情献唱《紧急救援》片尾曲,带来另一个世界的深情能量。通过多平台联合打造声势,腾讯新文创生态力助“海上守护神”走向大众视野。

电影《紧急救援》作为导演林超贤的第三部主旋律电影,此次选择海上救援的题材,将为观众展现最真实的救援群像,最动人的英雄情怀,也将以更恢弘震撼的大场面带给观众一场视听盛宴,没赶上超前放映不要紧,大年初一,影院见!

《紧急救援》精彩影评

经过4年筹备,6个月紧张拍摄之后,林超贤导演,梁凤英监制,彭于晏、王彦霖、辛芷蕾、蓝盈莹领衔主演,王雨甜、徐洋、李岷城主演的中国首部海上救援打捞题材电影《紧急救援》今日(5月16日)于墨西哥全片杀青。林超贤携彭于晏深潜30尺水中,在片中“救援小队”日常工作的场景中开香槟,激动庆祝电影杀青。剧组同时曝光杀青现场和系列幕后照片,展示了诸多影片拍摄花絮,也记载了所有演职人员在123天拍摄中的点滴努力,十分走心感动。

《红海行动》的巨大成功使《紧急救援》自开拍的一举一动均牵动影迷的心。作为林超贤导演砥砺四年的精心之作,影片集结全球行业内顶尖阵容,尝试探索林超贤“硬核”电影更国际化的新突破。

林超贤彭于晏深潜30尺庆祝杀青,“救援小队”不舍离别

此次曝光的全新照片中,导演林超贤与主演彭于晏在水中开香槟庆祝的一幕让人叹为观止,这一特殊的杀青方式也侧面印证了影片疯狂的拍摄日常。据了解,《紧急救援》的场面设计可谓“上天入地”,国内国外多地取景,包含了救援过程涉及的山地、海面、水下、空中、爆炸等不同场景,全方位展示了灾难场面的惨烈与救援任务的惊险。

上天入地的场面造就了“十八般武艺”的演员,林超贤的“魔鬼”在《紧急救援》中更胜从前。为了达到剧情要求,演员们均提前入组进行开机前的集中学习。已有潜水证的彭于晏还专门进行了自由潜水的培训,每天坚持与大部队一起体能训练,王彦霖泡在健身房的时间比睡觉时间还要多,练出了超出要求的健美身材,辛芷蕾在剧组学会了所有泳姿和潜水,开拍后每天仍要持续进行6个小时的水下训练。

同吃同喝同练的军训模式,不仅练就了符合要求的身体条件,也让“救援小队”在开拍伊始就充满了共进退的团结精神。自陆续杀青开始,彭于晏、王彦霖、辛芷蕾、王雨甜、徐洋、李岷城等主演纷纷在社交平台发文感恩剧组与导演,不舍离别。

林超贤携全球化班底强势打造 电影《紧急救援》格局全面升级

从《湄公河行动》到《红海行动》,再到如今的《紧急救援》,虽都是林超贤极擅长的大场面惊险故事。但四年的筹备加上聚焦国内前所未有的救援打捞题材,对林超贤这样无止于前的导演来说,新片《紧急救援》更像是他电影格局上的一次升级探索。

《紧急救援》投资超7亿人民币,剧组为完美重现救援英雄们日常工作和身处险境的各种情景,不仅在福州搭建了一个海上救援指挥中心,更远赴墨西哥取景,以求做到最真实的灾难场景。这就意味着《紧急救援》被赋予更国际化的格局。在国内没有先例的情况下,完成这样一部电影,机会与挑战并存,林超贤为此集结行业顶级电影人,与打造无数口碑票房双赢「爆款」的金牌监制梁凤英共同把关,邀请《卧虎藏龙》摄影指导也是奥斯卡最佳摄影鲍德熹掌镜。国际班底方面同样大牌云集,曾参与《蜘蛛侠》系列、《变形金刚》系列、《加勒比海盗》等超级大片并获奥斯卡最佳视觉效果奖的John Frazier、参与《泰坦尼克号》美术工作的Martin Laing及团队、已在国内参与了《红海行动》《地久天长》等片的英国资深特别化妆指导Matthew Smith均强势加盟,全球一流团队一同打造具有国际水准的灾难及救援场面。此次幕后照片一经发布,便引来一种影迷的调侃:“这个剧组都不要命啊!”。一系列专业高水平团队的加盟也让观众对这部兼具商业格局与艺术表达的影片更加期待。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杀青正值戛纳电影节,《紧急救援》“勇闯深渊”版海报强势登陆全球知名电影杂志《Variety》戛纳特刊封面,引起业内广泛关注。

据悉,目前电影已进入后期阶段,相信不久后将与观众见面。

《紧急救援》电影影评

如果说电影也有硬核段位之分,那当初16年占据国庆档榜首的《湄公河行动》与18年夺得春节档票冠的《红海行动》定然是“王者”级别,而执导这两部主旋律动作大片的“魔鬼”导演林超贤,又将在大年初一,为观众带来一部全新力作《紧急救援》。

《紧急救援》由人民交通出版社、中视时尚影视、腾讯影业等共同出品。1月15日,电影在北京举行了全国首映礼,由百名真实救捞人组成的观影方阵在映后大赞影片:“几度潸然泪下,因为这就是我们的故事!”事实上,在过往的电影中,涉足“水上”的题材比较少,特别是将海上救捞人这个群体作为主人公,华语电影里尚属首次。目前,影片已开启预售,这个春节,给中国救捞英雄打call!

此次,《紧急救援》实现了林超贤和彭于晏的第四度合作,《激战》中的“林思齐”、《破风》中的“仇铭”、《湄公河行动》的“方新武”,再到如今的《紧急救援》的“高谦”,每一次两人的合作,都碰撞出不一样的火花,给观众带来一部又一部经典作品。二人的关系早已默契十足,既是彼此的金牌搭档,又是亦师亦友的存在。首映礼的红毯环节,《湄公河行动》时的老搭档张涵予也现身,和林超贤导演、彭于晏一见面就热情相拥,彭于晏更使出全力熊抱张涵予。三人合体走红毯,让人回忆起当时《湄公河行动》给大家带来的震撼。

与此前的作品相比,《紧急救援》无论是在场面危险系数上还是在演员拍摄的难度上,都实现了一个升级。比如海上油井平台燃起熊熊大火,十万火急时彭于晏饰演的救援队队长,孤身跃入火海;直升机在峡谷山川之间俯冲穿行,辛芷蕾饰演的机长,领命救援身处危难中的生命;满载乘客的飞机紧急迫降海面,机头断裂,救援队冒着巨大的危险为乘客打开生命通道……而且林超贤“魔鬼导演”之名不是空穴来风,对拍摄把关的严苛和拼命的工作习惯,就连奥斯卡金牌摄像鲍德熹都在微博“抱怨“:《紧急救援》打破了他从摄以来最长的连续工作记录。

彭于晏为顺利完成《紧急救援》的拍摄吃了不少“苦”。在《紧急救援》开机前期,彭于晏由于上一步电影的拍摄,他的体重达到近年最低,65公斤,为了更符合救援队长的状态,他在短期内坚持健身、打篮球、骑车,每日最少慢跑8公里,增重了10多公斤。在上天下海闯火场的过程里,他更是经历了不少惊险时刻:被消毒水刺激到眼睛,被几加仑的“水炸”追着跑。一场水下拍摄戏,他遇到溺水的恐惧,奋力挣扎向上的过程里,指甲被掀开,手部受伤。每场惊险的戏拍完,他庆幸自己还活着。旁人光看文字的描述,都觉得惊险万分。

恢弘大片的视觉冲击震撼是林超贤作品一贯的特色,而这次的《紧急救援》还有新的突破,影片从普通而又真实的人物切入,让观众在他们身上找到了对自己的认同,“共鸣”使得《紧急救援》距离观众更近。林超贤导演表示:“其实,每一个英雄,背后都藏着恐惧”,这些英雄们同样有家人、有梦想,在出任务、执行救援之前也会为家人而担忧,而电影中也将这种对亲人的惦念表现得淋漓尽致,塑造了更加真实的英雄形象的同时,也让人见识到了救援队员对于责任和使命的担当,他们怀揣坚定的信念,直面危急险境和内心恐惧,同心协力展开救援行动,令观众看得热血澎湃,情感共振。

《紧急救援》希望向大众传达的是,当下总有那么一批人在为我们负重前行,为了别人的幸福而努力,中国“救捞人”,值得被更多人看见。作为本片的出品方之一,腾讯影业一直坚持打造好故事、好内容,他们大力布局像《紧急救援》这样的时代旋律影视精品;希望创作更多有正向意义的现实题材作品,传递时代精神、社会正能量。

户外运动救援 篇5

电影《紧急救援》由林超贤执导、梁凤英监制,取材于真实海上救援事件。影片首次将镜头对准中国救捞人,讲述了海上救援人员迎难而上、不辱使命的故事。该片沿用林超贤以往执导《湄公河行动》《红海行动》制作班底,影片中同样充满了“火爆惊险”场面,包括海洋石油平台燃起大火、满载乘客的客机在海面迫降、救援直升机在狭窄的山谷中穿行等。

据了解,《紧急救援》是林超贤与彭于晏的四度合作,两人此前曾合作电影《激战》《破风》《湄公河行动》。彭于晏说,从拳击手、自行车选手、缉毒卧底,到如今《紧急救援》中的海上救援人,每一次拍摄难度都有所升级。他透露,在拍完《破风》后,林超贤就一直想拍一个中国打捞队的故事。“导演是一位初心不变的人,想拍摄的主题都会完成。这次拍摄难度很高,而且有些危险,我现在想起来都后怕。”

被称为“魔鬼导演”的林超贤,本次在拍摄《紧急救援》时,依旧延续了他的“较真”风格。林超贤一向对拍摄真实度有极高要求,本次挑战水下拍摄和海陆空救援实拍,也引来不少演员“吐槽”。王彦霖回忆起自己在水下拍摄时说,“憋气憋到没有办法,完全崩溃了”。王雨甜表示,此前拍摄《红海行动》已经领教导演的拍摄风格,但这次拍摄《紧急救援》时,才发现难度又增加了。徐洋分享说,拍摄前大家进行了专业训练,“我们不是在演戏,是真正地在学习如何做一名救捞队员”。

林超贤说,他的团队成员很拼命,无论是台前还是幕后,每一部电影都用尽全力。他告诉中新网记者,在拍摄《激战》时,演员们练拳击很辛苦,张家辉也常常会骂他。但他认为,自己就像一位“严厉的父亲”,影片上映后,大家会觉得这样的严厉和辛苦是非常值得的。

“其实我每拍一部电影,都希望影片故事或者其中的人物能给观众勇气和鼓励。”林超贤说,无论是讲述一个事件,还是聚焦一个群体,他希望观众能通过感受电影的故事,思考自己的人生。

户外运动救援 篇6

由于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和兵员成分的变化,目前,部队

基层官兵参加训练的动力不足,被动、应付式参加训练占有相当大的比例,智能、体能、技能训练难以取得较好的效果。而只有将较好的技能训练和正确的救援组织指挥有效的结合,才能保障抢险救援任务的圆满完成。

一、灭火救援技术训练

消防技术训练是消防队员为熟悉掌握运用各种器材装备而进行的基本技术训练。其任务是:使受训者能够熟练掌握训练项目的操作程序、操作方法、操作要求,以提高消防员操作水平和防护能力,提高部队整体作战能力,适应灭火救援战斗的需要。

(一)、技术训练的特点。技术训练作为消防部队业务训练内容之一,与其他业务训练相比。有许多显著特点,概括起来有以下三个特点:

1、规范性强。开展技术训练要有一定的场地、设施、器材等,实施时消防员要按照规定的操作程序、操作要求、操作方法开展训练。不同的训练科目,有不同的操作程序、方法和要求,所以它具有严格的规范性。

2、技术性强。技术训练科目繁多,训练方法有多种多样,同一训练科目又有多种操作方法,只有经过反复的训练,才能摸索出最佳的训练方法和基本技术。因此,科学掌握操作中的技术性显得尤为重要。

3、组训方法多样化。目前技术训练一般采取单个练习、分组练习、班集体练习和协同练习等。因此,多种组训方法训练是提高部队战斗力的重要手段,是消防部队技术训练必由之路。

(二)、技术训练的要求。

1、坚持全面训练。随着改革的不断发展,消防训练项目越来越多,消防员要根据大纲和本地实际,本着实战需要什么就设置什么科目,有什么装备就设置什么内容的原则,全面施训,防止漏训、误训、偏训、不训的现象发生。

2、突出重点训练。技术训练在全面训练的基础上要选择一些科目进行重点训练,如技术性强、操作复杂,实战急需的项目,新装备训练项目,通过重点训练,使消防员进一步熟练掌握那些高难度训练项目的操作技术,以便在灭火救援中灵活运用。

3、坚持经常训练。技术训练必须保持经常,持之以恒,在反复练习上多下工夫,使已经掌握的业务技术不断得到巩固和提高。特别是对一些技术性强而切复杂的科目必须坚持反复练习。只有这样才能熟练掌握操作技术。

4、注重应用训练。单兵、班(组)熟悉掌握消防器材装备的性能和操作技能是技术训练的基础,打牢这个基础,才能发挥消防技术装备应有的效能,以适应灭火救援需要。技术训练必须遵循练为战的指导思想,要突出技术应用训练,开展技术协同综合训练,将单一技术训练通过各种组训方式与实践结合起来,缩短操场训练与火场应用之间的距离,为灭火救援战斗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技术训练的步骤技术训练通常以班、中队为单位,由中队长组织实施,一般按照理论学习和操作练习两个步骤进行。

1、理论学习。理论学习通常在操作前进行,是技术训练的一个重要方面。通过理论讲授,达到对技术训练项目的基本情况、操作程序、操作要求和灭火抢险救援现场运用等方面了解和认识的目的,以指导操作练习。理论学习应针对士兵文化基础和训练保障的特点,采取讲解和自学相结合的方法实施。理论学习一般可按照理论备课、宣布课目、阅读教材、理论讲授,作业考核的程序进行。

2、操作练习。操作练习是受训者在教练员的指导下,反复练习操作要领的过程,是受训者掌握战斗技能的基本途径,是训练的基本环节。目的是通过练习掌握知识,形成技能。一般程序是按照操作准备、操作实施、操作讲评进行。

二、抢险救援组织指挥

(一)、抢险救援概述《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和《公安消防部队执勤条令》(试行)都明确规定:消防部队除承担灭火任务外,在发生建筑物倒塌、化学危险品泄露等各种灾害时,要实施抢险救援。消防部队既是一支同火灾作斗争的专业化队伍,同时,也是紧急处置其他灾害事故、实施抢险救援的一支突击队。公安消防部队参加抢险救援的主要任务是充分发挥人员和技术装备的作用,积极营救亟待救助的人员,尽力消除险情和控制事态的发展。

(二)、抢险救援的特点。

1、快速性。自然灾害和意外事故,无法准确预测其发生的时间、地点和性质,又往往会在短时间内造成严重的破坏,这就对组织指挥抢险救援从时间上提出了要求。只有快速准确的判明灾情,领会上级意图,快速正确地下定决心,及时的组织指挥实施,才能控制消灭灾害,把损失减少到最少程度。

2、多样性。指行动方案多样、指挥方式多样、指挥手段多样。应针对灾害的多种表现及所能遂行的任务,预先建立多种行动方案,还要力求全面、突出重点

。部队参加抢险救援,承担的任务险重、条件艰苦、情况复杂,必须根据具体情况采用适宜的指挥方式。

3、协调性。抢险救援是在当地政府和公安机关的统一领导下,公安消防部队积极参加。消防部队在完成受领任务过程中,要时时注意与各方面协调,妥善处理抢险救援过程中遇到的各种情况,协调一致,发挥整体威力,战胜险情。

(三)、抢险救援的主要

任务抢险救援作为火灾扑救以外的一项特殊任务,涉及的灾害范围和救助对象更加广泛,抢险救援的场所更为复杂和危险,完成任务的饿难度更大。抢险救援在国外消防部门已是一项主要任务和经常性的工作,每年参加抢险救援活动的比例大大超过了火灾扑救。救援的范围非常广泛,基本上是各种灾害无所不包,如台风、地震、洪涝、雷暴、龙卷风、雪崩、火山爆发、滑坡、泥石流、潮汐、医疗急救、陆上交通事故、海上救生、空难、有毒气体泄露、放射性物质污染、水上污染、参与处置突发事件等。

(四)、抢险救援的组织指挥系统抢险救援涉及的灾害范围广,现场情况复杂危险,为完成抢险救援任务涉及的部门较多。为了在抢险救援中实施统一指挥,统一行动,应成立抢险救援总指挥部。抢险救援总指挥部,任务是负责整个现场的抢险救援工作。在各种事故的抢险救援时,应根据灾害类型、规模和需要,与有关部门和工程技术人员密切配合,完成抢险救援任务。

(五)、抢险救援组织指挥的程序。

1、充分准备。准备工作是夺取抢险救援胜利的前提,因此首先要有思想上的准备。通过教育,充分认识自然灾害和意外灾难事故给国家和人民带来的巨大损失,掌握抢险救援的一般常识,强化救灾意识,而且还应有方案的准备。公安消防部队要针对本地区可能出现的灾情及一般常见灾害事故,应预作方案、反复论证,尽可能使预案适应本地区可能出现的各种灾害。抢险救援中,后勤物资保障困难大,尤其对抢险救援所急需的作业装备、材料、救生器等更是物资准备的重点。

2、掌握灾情。准确的掌握情况是抢险救援的客观依据。要准确掌握灾情或者险情发生的时间、地点、性质及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消防部队承担的任务、上级以及党政机关对抢险救援任务的具体规定,还要掌握有关地形、水利、气象、天候、民情及灾害事故的特征、性质等等。要善于从有关部门及时准确获取所需情报,必要时也可现场侦察,力求掌握第一手资料。

3、正确决策。抢险救援中的指挥,其核心内容是决策,决策的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能否完成抢险救援任务。抢险救援中需要决策的内容是:执行救援任务所要到达的目的、明确重点地段、重点任务、抢险救援兵力的划分及应采取的手段等等。为了保证决策正确,首先是深入研究情况,对掌握的情况资料,运用联系、发展、全面的观点客观分析,并吸取其他地区的经验,进行广泛借鉴,群策群力,动员广大官兵献计献策,综合吸收合理部分,进行正确决策。

4、灵活控制。控制是保证决策实现的基本手段,抢险救援中,消防总队(支队)对执行任务的基层部队实施灵活控制,是指挥的一项基本任务。灵活控制,一是根据灾区条件艰苦、灾害事故现场情况复杂、抢险救援任务艰巨等特点,因地制宜,灵活采取多种有效的方法和手段实施控制。二是控制目的灵活,在灾区情况未发生根本性变化时,控制一线部队坚决贯彻执行指示;当发生严重危急情况,上级又未及时调整时,允许部队临机处置,随机调整自己的任务和力量使用。

(六)、抢险救援组织指挥的要求。

1、在规模大、损失大、影响大、参加救援的部门和力量较多的情况下,公安消防部队应当在当地政府和公安机关的统一领导下进行救援工作,到场的最高指挥员应当参加现场指挥机构。

2、在参加抗洪、抗震等救灾斗争及核电站应急救援时,公安消防部队应当在当地政府已有的抗洪、抗震及核救援等指挥机构统一领导下进行救援工作,到场的最高指挥员应当参加抢险救援现场指挥机构。

3、在主要由公安消防部队进行抢险救援工作时,到场的最高指挥员应当负责统一指挥,并且及时向当地政府、公安机关和上级消防部门领导请示汇报。

(七)、跨区域抢险救援的组织指挥。恶性火灾及事故发生,本地区灭火力量不足,已经不利于顺利遂行灭火作战任务,需要进行更广泛的动员,甚至跨省、跨地区、跨“兵种”调集力量,联合作战。跨地区抢险救援,在纷繁复杂的灾害现场,实施灭火战斗,涉及面广,而且,时间紧迫,任务艰巨,欲迅速把握灭火抢险主动权,在灭火作战指挥上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建立独立指挥系统,避免令出多头。为了便于迅速调集力量,统一组织指挥抢险救援战斗,需要迅速建立火场总指挥部、战斗区段指挥部、前沿指挥部,实行纵向逐级指挥。总指挥部由到场的最高党、政、军和消防部队主要领导组成,负责统一组织领导、指挥和协调整个抢险救援战斗;灭火指挥部对参战的公安消防部队、企业专职消防队、防毒抢险专勤力量、参战各协同力量实行纵向逐级指挥。

2、必须坚持集中统一指挥。大型复杂的抢险救援战斗,消防指挥员不仅是指挥参战的公安消防、企业消防等灭火力量,还要同其他部门、其他警种、军队协同作战,如火场警戒、疏散、防毒排烟、工程保障等等,必须由灭火指挥部集中统一指挥,协调一致使整个灭火抢险战斗形成一个有机整体。充分发挥各地参战消防力量优势,实现优势互补,人员物资、装备共享;充分做好准备,被调集力量必须在短时间内集结精干人员、优良装备向火场集结,以其高效快速,保证集中统一指挥顺利进行。

3、拟定好作战方案,坚持计划指挥。跨区域灭火抢险作战,参战力量多,开进路线长,作战区域环境不熟悉,灭火战斗突发性强,准备时间短,灭火指挥部应根据火灾现场特定的环境和条件及时为火场总指挥部提出相应灭火预案(指挥系统组成、灭火抢险步骤和方法、战术技术措施、灭火剂补给、各参战力量受领具体任务及协同方式、安全保障、通信保障等),坚持计划指挥。

4、在指挥上应坚持“属地指挥”或“授权指挥”。跨地区调集力量,灭火抢险作战,灭火作战指挥。应根据灾害现场具体情况,在灭火指挥部、指挥员授权上坚持“属地指挥”或根据火场实际实施“授权指挥”。

三、有机的将灭火救援技术训练和灭火救援指挥相结合(一)灭火救援技术训练是圆满完成灭火救援任务的前提。

1、为了保证灭火救援的效果,应当在加强现有科目训练的基础上,面向未来,建设模拟训练设施。未来灾害事故向着多样化、复杂化的方向发展,这对于从事救援工作的消防队伍来说提出了一个新的训练课程,要实现对未来复杂灾害事故处置方法和手段由理性上升到感性认识的飞跃,这就需要加快对模拟训练建设的步伐,从而实现训练设施模拟化。在模拟训练设施的建设上,应结合本地区实际有预见性的建设以高层建筑、地下工程、石油工业、交通事故、化学品泄露为主的模拟训练设施或基地,利用先进的技术设备创造或提供仿真训练的环境和条件。

2、开展科技练兵,全面提高消防部队战斗力。特种灾害事故处置、救援与常规灭火不同,其技术性强、危险性大、涉及范围广,参战人员需要掌握更多的科学知识和专业技能,增强个人防护能力。要定期举办培训班,聘请国内外专家进行讲座,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交流经验,加强有针对性的训练,深入开展科技练兵活动。在训练内容上要注意吸收国内外处置灾害事故和`抢险救援的有益经验,既要注重训练手段的科学性,又要注重训练内容的科学性,防止华而不实的倾向。要针对官兵的实际情况,区分层次,因材施训,从根本上提高官兵的科技素质,使其既能掌握手中技术装备,又具有尽快熟悉可能使用的高技术装备的能力。要针对各种灾害事故处置和救援,探索以现有装备实施事故处置和救援的方法,同时积极改革创新,挖掘现有装备潜力,增加高技术含量,突出实效,研究最可能发生的灾害事故和最可能采用的处置和救援战法,通过模拟训练,有针对性地解决当前抢险救援作战中的难题和新问题。

(二)抢险救援组织指挥是圆满完成抢险救援工作任务的保证。消防部队应有一个运作有效的组织指挥体系,来实施对抢险救援的指挥。

1、建立以119为中心的自动化指挥系统目前,我国受理社会抢险救援的主要有119、110、120(交通报警)以及急救中心的120等。这些接警中心都是根据各自职责,实行24小时值班,负责接警与救援调度。但119由于建立时间长,具有相对接警迅速,反应快捷,覆盖范围广及指挥、调度自动化程度高等特点。因此,为了实现救援信息的快速传递,力量的合理调度,指挥决策的科学合理,可建立以119为中心的联动其他部门的社会抢险救援指挥体系。

2、建立完善的救援指挥机构。根据消防部队在抢险救援中指挥权限大小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组建指挥机构:(1)直接指挥的抢险救援活动的指挥机构。在当地政府领导下,由公安消防部门直接组建,并实施指挥权。(2)参与指挥抢险救援的活动的指挥机构。一般由社会救援主管部门负责组建,并实施指挥权;重大社会救援由各级政府负责组建,并实施指挥权,公安消防部队根据地方政府或主管部门领导授权参与组织指挥。(3)各级指挥机构人员组成视灾害事故的种类和现场情况由负责组建指挥部的单位领导确定。对与大型抢险救援活动,应根据需要建立分指挥部和专门小组。

(三)加强演练,将技术训练和组织指挥有机结合首先,应根据各类抢险救援方案,由当地政府组织抢险救援专业队伍和相关社会救援单位开展合成训练和演练,这样的活动可视情况没半年举行一次。其次,由各消防总队组织跨地区的消防部队开展救援联合演习,这一活动每年开展一次。第三,还应加强安全防护训练。

观《火星救援》有感 篇7

这就是人类的意义。向死而生,在苦难中欢笑。

当初曾为罗宾逊前辈的溢美之辞而惭愧,深知人类远远没有如此高尚———众志成城团结一心亦是一盘散沙猜忌争斗,自恃坐拥食物链顶端的霸主却又不得不向亘古的自然低头,创生希望制造奇迹也会毁灭成就砸碎梦想。人类或许本就如此复杂,一面阴暗卑贱一面光明高尚;人类或许也可归于简单,世界怀抱中的芸芸众生而已。

无数次目睹过为成全大众而毁灭个体的悲剧,无数次怒斥过为所谓安全大局而放弃涉险者的政客论调,无数次悲叹过在绝望无助抑或迷茫渴望中葬身的孤独行者———但至少此刻马克没有重蹈覆辙,回归前的片刻几十亿人的心与他共同悬于一线,素昧平生出身各异的人们说着不同的语言,挥舞着美利坚的星条旗帜,目光紧锁荧屏。

“我至少可以像钢铁侠一样随意飞翔了。”马克在做出抉择前和紧张的队友插科打诨,露出平淡的微笑。在他戳破宇航服冲出舱顶的那一秒,自己自认识钢铁侠以来第一次反复祷念着斯塔克的名字。

———至少这一次我们人类的希望与努力历久弥坚,没有任何一个懦夫发傻。

火星狂暴的烈风卷裹沙石劈头盖脸地袭来,四下黑如冥界,飞船倾斜目不视物;火星车拖着一串机械在荒漠中独自前行,放眼望去如在沙漠中潜行的一只渺小甲虫。自然———甚至宇宙星河面前人类终究如此渺小,如此易于摧毁。但我们人类这卑微的生物却又能视死如归,宁可自毁也绝不屈服。

排泄物与火星红土中艰难培育的土豆幼苗,巨型计算机运算检验的完美弹弓效应,太阳神雪中送炭的鼎力相助,各方人员的紧张工作大胆突破左右逢源———五百多个太阳日的艰险努力只为了最后的一场永载史册的星辰之舞,飘荡舱外的梅丽莎把安全绳展至极限,马克戳破宇航服向队友跌撞飞去,谨慎的角度调节犹如控制步点,为平衡而挥舞的手臂好似舞者舒展的肢体,在真空中相逢交错追逐最终相握融汇为一体。交缠的橘红安全绳烈火般围绕两人飘然舞动,亿万心脏为之颤抖狂喜,星河为之璀璨。

这就是人类的真谛所在,持之以恒,自强不息。

人类因自私犹疑鄙弱而卑微,却又因奉献果敢不屈而伟大。这就是人类,向生而死,同时向死而生;这就是人类,靠着万物之死而过活的万兽之王和永恒探索以谋求生机的沧海一粟。

户外运动救援 篇8

关键词:规范抢险 DKL生命探测仪 通讯系统 战地宿营车

0 前言

近年来,党和政府对煤矿安全工作十分重视,我国矿山灾害事故的应急救援工作得到较快发展,矿山救护技术和装备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几十年来,我国矿山救护技术和装备在煤矿的灾害救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个体防护用品、救灾通讯设备、救灾机具、防灭火装备、分析化验检测设备等抢险救灾技术和装备不断推陈出新,极大地提高了救护队的装备水平,已基本形成一整套适合我国国情较完备的矿山救援救护体系。作为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矿山事故的应急救援根据发生事故灾害的类型、事故引起的破坏程度条件等的不同,所采用的救援技术和装备也不尽相同。同时技术、装备的采用、救援方案的确定需要在短时间内做出正确判断和协调管理,才能真正达到应急救援的目的。应急救援装备是矿山救援队伍搞好煤矿安全技术工作、处理突发性事故时所必不可少的武器。配备精良先进的技术装备是促进煤矿安全及救援工作的基础和不可或缺的手段,也是提高救援实战力的重要途径。

1 应急救援技术研究现状

1.1 救援指挥调度与通讯系统的研究 采用Internet/Intranet网络技术和GIS技术开发了抢险救灾调度指挥决策支持信息系统,实现了事故响应、救灾和应急管理的自动处理功能,实现了在事故救援过程中的信息共享,从而提高矿井灾害事故应急处理能力,保障应急响应及时和抢救工作迅速有效。另外,还开发了“矿井抢险救灾监测指挥系统”等技术与装备,研制出了ZLC系列车载矿山救灾指挥系统,包括矿山救灾决策专家系统、ZS15车载束管监测系统、低照明度矿用工业电视系统和矿用救灾指挥通讯系统。此外,还将建立全国煤矿安全信息数据库,开发全国地图化网站信息管理系统等应急救援技术与装备。争取在较短的时期内,把抢险救灾的通讯、信息、决策、指挥、调度等单项技术提高到一个新的层次,并逐渐集成化将我国煤矿灾害救护能力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1.2 安全防护设备与仪器的研究 个人防护装备的研究,氧气呼吸器是煤矿应急救援中救护队员重要的个人防护器具。氧气呼吸器分负压氧呼吸器和正压氧呼吸器两种,但是由于技术落后,负压氧呼吸器正逐步被淘汰。上世纪90年代,我国引进了美国和德国正压氧呼吸器技术,组装了BG4正压氧气呼吸器。90年末针对我国现状成功地改造成了正压氧呼吸器,同时也加大了科研投入和技术引进力度,陆续开发出HYZ-4正压氧气呼吸器、新型的PB4正压氧气呼吸器。这此新产品为我国救护队装备更新换代奠定了基础。

1.3 应急救援装备与机具的研究 矿山发生重大灾害事故时,井下巷道和装备将被严重破坏,人员被困。应急救援装备和各种机具是用于打通安全通道,抢救被困人员最为有效的装备,是争取抢夺救护时间、挽救人员生命的重要手段。救灾钻机是打通安全通道的关键设备,ZDY4000S型全液压救灾钻机是在研制大型坑道钻机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并根据应急救援的特殊需要,确定了在较完整地层快速施工高精度、大直径定向救援钻孔的主要技术参数和施工工艺,满足钻进直径600mm,深度50m的抢险救援钻孔的目标要求。EBZ120QX型井下快速抢险掘进机的研制成功,可满足我国现有矿井处理冒落顶板岩石快速抢险打通救护通道掘进的需要。该型掘进机是在国内现有机型的基础上,研制出的煤矿井下快速抢险掘进机,整体性能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1.4 人员探测装备的研究 DKL生命探测仪一种新型的雷达式生命探测仪,由美国高科技公司研制,它是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搜救仪器之一。DKL生命探测仪借助感应人体心脏跳动发出的30Hz以下超低频电波所产生的电场,通过对人体超低频电场的反射来搜索锁定该电磁场,已达到快速找到遇险人员位置的目的。人体心脏发出的超低频电场可以穿透钢筋混凝土墙、钢板、木版、水等介质。只要人还活着,不论其是否清醒,均可用生命探测仪在最短的时间内将人找到。该探测仪体积小,重量仅约1KG,携带方便,广泛应用于世界上40多个国家的救援、消防队伍中。另外,我国开发成功一种便携式人员定位装置,救护队携带人员定位仪,可以搜寻到佩戴矿工位置指示卡的遇险矿工。

2 事故概况

2.1 矿井概况 繁昌县阳冲铁矿坐落在繁阳镇阳冲村,始建于1987年,2004年委托铜陵有色设计院进行设计,由露采转为井采,并于2007年5月建成投产,设计年生产能力3万吨。矿井由主斜井和风井构成系统,抽出式通风。该矿现有职工37人,属私营企业,证照齐全。

2.2 事故发生经过 矿场主要在-13m和-33m进行开采。2007年12月11日中班下井七人,主要在-33的矿场采矿,18时30分当班人员到-13m绞车房吃饭,19时左右突然一声巨响,井下发生坍塌和泥石流溃决,风井附近地面裂隙达150~200mm,泥石流冲击至主斜井井底车场,当班7名矿工被堵在井下,生死不明。

3 事故救援经过

3.1 事故处理应急响应 事故发生后,当地政府立即启动应急救援预案,成立了事故抢险指挥部,指挥部下设现场施救、专家技术、医疗救护、治安保卫、社会稳定、新闻报道和后勤保障等7个工作组。根据井下坍塌泥石流溃决情况,指挥部向省安监局请求援助,紧急调动淮南、铜陵矿山救护大队两个救援分队赶赴事故现场。淮南救护大队于11日晚23时20分接到省安监局召请电话,要求立即组织出动救援队伍增援阳冲铁矿“12.11”事故,并携带相关应急救援装备。

3.2 事故处理

3.2.1 科学决策,安全施救 救护大队到达事故矿井后,立即加入到指挥部工作,并以我救护队为主行使施救组工作职责。根据对事故现场情况的勘察和使用DKL生命探测仪对遇险人员搜索定位情况,科学决策,研究制定了抢救方案:①矿方负责组织人员清理巷道坍塌冲击物、淤泥、岩石等;②急调钻机从主斜井下口水泵房向-12.85m运输巷打钻;③淮南、铜陵两个救护队统一组织,每班3人在现场监护,检查巷道氧气和二氧化碳等有害气体,观察顶板、水情,发现威胁安全的异常情况立即撤出所有人员。方案确定后立即组织实施,迅速安装架设从清淤现场至指挥部的灾区电话,建立畅通的救护指挥通讯系统,现场每30分钟向指挥部汇报一次清淤进度,气体、顶板等情况,有特殊情况随时报告。指挥部安排专人对事故处理过程做出详细记录。

3.2.2 规范抢险程序,加快抢险进度 为了加快清淤进度,考虑事故现场实际情况提出针对性建议和措施:①由于矿井只有主斜井能提升和上下人员,要求所有参加抢险人员要统一交接班时间,同上同下,缩短斜井行人时间,提高提升效率;②抢险人员分组别,下井前到指挥部报到,由指挥部统一安排下井,井下人员由救护队负责通知,统一撤出升井;③抢险人员要分工负责,必须完成当班任务;④救护队负责指导清淤工作和现场监护,并协调武警人员工作,保障武警官兵现场安全。采取以上措施后,抢险工作有序进行,清淤进度明显加快,至清淤透通-12.85m运载巷发现遇险被困人员,救护队共下井作业240人次,共清淤巷道74米320立方米,爆破大块岩石26次。

3.2.3 采取安全保障措施 在抢险过程中始终把抢险救援人员的安全放在第一位,强化安全保障措施:①组织工程技术人员密切关注事发区域的地质变化,防止二次事故发生;②加强斜井提升的安全保护措施,对矿车加设保险绳;③坚持斜井“行车不行人,行人不行车”的规定,确保上下人员安全;④加强施救现场管理,救护队员随时检查氧气和其它有害气体,观察顶板、水情,当氧气低于19%时立即开启压风,增加供氧,稀释二氧化碳,确保抢险清淤人员安全;⑤调整绞车运行速度,使其在运送被困人员时最高速度不超过6m/s,并且运行平稳。通过采取以上多项措施,保证了救援抢险人员安全,做到了安全施救。

3.2.4 发挥装备技术优势 提高抢险效率 ①DKL生命探测仪的使用。使用DKL生命探测仪搜寻井下被困人员,并锁定位置,为指挥部正确制定抢险方案提供了科学依据,使清理巷道淤泥、岩石等冲击物明确了方向,使救灾变为抢险,鼓舞了士气,加快了抢险进度。使用DKL生命探测仪搜寻井下被困人员并确定位置,为在安徽省内首次采用。12月12日上午,使用用DKL生命探测仪在主斜井井底车场附近对相关区域进行搜索,发现-12.85m运输巷中段至绞车房巷道内存在生命迹象。后三班又定时进行探测搜索,确认该段巷道内有不少于5人的生命迹象存在。14日3:10钻孔打通至-12.85m运输巷,经用DKL生命探测仪探测,发现生命迹象存在点向钻孔位置移动,但由于钻杆卡死、断裂,无法和遇险人员取得联系。虽然不能和遇险人员取得联系,但可以确定遇险人员在这条巷道中,而且还活着。这些信息极大地鼓舞了抢险人员,抢险人员争分夺秒,力争尽快打通被堵巷道,把被困矿工救出。②建立救援通讯系统。快速建立应急救援专线通讯系统,为井下现场和指挥部保持不间断通讯,现场情况反馈,指挥部决策及时下达实施提供了保证。作为专业的救护队伍,必须有自己的救灾通讯系统,使救护工作单线指挥,提高效率,而且有利于形成以救护队为主体的救援抢险指挥系统,优化指挥程序,提高抢险效率。③建立临时指挥所。利用救护宿营车建立临时指挥所。由于事故矿井条件受限,利用宿营车建立临时指挥所。便于救援指挥人员研究制定救灾方案,及时解决抢险中出现的问题和困难。该宿营车的功能比较齐全,它解决了队员抢险过程中的洗浴、更衣、休息等问题,保证队员有足够精力和体能再次投入抢险战斗。

3.2.5 事故处理经验 16日中午12:20第一名被困矿工顺利升井,至13:03第6名受困矿工成功获救升井,紧急送往县人民医院观察治疗。阳冲铁矿“12.11”事故历经112个小时,受困7人成功救出6人,通过对此次救援行动的分析总结得出以下建议:①救护队伍要适应新形势,必须把科技强队放在首位。在这次事故处理中,使用DKL生命探测仪确定了被困人员地点,给抢险工作指明了方向,提高了抢险效率。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救护队必须要加大新装备配备力度,大力开展科技练兵,提高救护工作的科技含量。②作为国家级救援基地,外援任务可能会越来越多,有必要建立外援机制,形成外援行动制度化,避免接到外援召请时手忙脚乱,临时配置。③为了统一行动,树立形象,便于识别,外援人员应着有明显标志的战斗服、安全帽等。④通讯工作在救援行动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各级指战员必须高度重视,通讯员要口齿清楚、思维敏捷,准确进行上传下达,指挥部记录员不但要记录井下汇报,还要记录指挥部决策方案研究,出现问题的针对处理措施及收集统计有关资料。⑤现场指挥员在事故处理过程中对某一节点后面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情况的复杂性,要有充分的估计,不能貌视困难,而要留有余地,把握主动权。

4 总结

我国矿山应急救援技术及装备的研究起步较晚,虽然通过近几年的研究应用,部分单项技术取得了重大进展,但与国外先进技术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尤其是在系统配套性方面,还不能完全满足煤矿应急救援的要求。需要开发适应性更强的应急救援技术与装备,提高可靠性和稳定性是今后应急救援技术及装备研究工作中面临的一项艰巨任务。进一步加强煤矿应急救援体系的研究,只有在完整体系框架内进行的应急救援技术及装备的研究,才能更有针对性的为煤矿灾害事故的发生提供应急救援服务。

参考文献:

[1]柳孝荣.隧道工程坍塌事故应急救援的实践[J].建筑安全.2008(11):17-20.

[2]周兴龙.煤矿应急救援技术研究现状综述[J].科技资讯.2007(27):62.

[3]董德彪,刘见中.我国煤矿救护技术与装备的现状及发展[J].煤矿安全.2006(10):62-65.

上一篇:爱婴医院督导检查记录下一篇:中高层管理者述职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