户外运动服的发展趋势

2024-07-05

户外运动服的发展趋势(共10篇)

户外运动服的发展趋势 篇1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消费者追求自然生活、健康生活理念的不断变化, 户外运动近年来在不断地发展, 大有蓬勃之趋势。越来越多的“城市一族”走出城市, 走进自然。与此同时, 户外运动服成为不可缺少的野营、穿越装备, 户外运动服拥有广阔的发展市场和前景。

1 户外运动服与一般运动服的区别

户外运动服主要是侧重于运动, 它主要以运动、活泼、宽松、休闲为主旋律。户外运动服目前包括冲锋衣、抓绒衣、软壳、快干衣裤和功能T恤等等。冲锋衣之所以能成为所有户外爱好者的首选外衣, 是由其服装的“全天候”具有良好的防风、保暖、防水、防刺等特殊功能决定的。

一般的户外运动服都是用“PU防水涂层+接缝处压胶”而制成的, 这种工艺比较成熟, 具有较好的防水功能。

户外运动服主要专注于体育运动竞赛, 产品的设计通常按照运动项目的不同而进行特定设计制作。就一般消费者而言, 户外运动服装的机能是不同于职业运动者的服装, 我们一般穿着的户外运动服主要讲究防皱、防水和穿着轻巧舒服。

2 功能性纺织面料在运动服中的运用

生活方式的多元化发展, 使户外运动受到人们的喜爱。单纯的服装设计理念已经满足不了现实生活中的需求, 越来越多的功能性面料被运用到户外纺织服装中。

2.1 防水面料

防水面料是一种新型的纺织面料, 主要是有高分子防水透气材料 (PTFE膜) 复合而成的。它的主要功能是:防水、透湿、透气、绝缘、防风和保暖。从工艺上讲, 防水透气面料的技术要求要比一般的面料要高;从品质上讲, 防水透气面料具有其它面料所不具备的功能性特点, 防水透气面料在加强布料气密性、水密性的同时, 其独特的透汽性能可使结构内部水汽迅速排出, 避免在潮湿的环境中滋生霉菌, 是一种健康环保的新型面料。

2.2 抗菌防臭性

户外运动服装基本都经过抗菌防臭的化学整理。其中的一种方法是:人们采用芦荟、艾叶等天然杀菌的材料通过碾磨、溶解等方式整理服装面料, 使这些材料通过外部的摩擦、挤压等机械作用缓慢释放出杀菌剂, 以达到耐久抗菌整理的目的。但这种技术手段, 只能短时间使服装具有一定的抗菌性, 随着水洗次数的增加, 这种功能将逐渐降低直至完全消失。当然, 其他更好的和更持久的抗菌防臭整理也在不断地在采用中。

2.3 防刺性

户外运动的环境比较复杂, 在攀爬登山的过程中, 难免遇到各种植物的挂刺, 很多时候服装受到外部的力量而直接开裂, 因此迫切需要具有防刺功能的服装来解决这一问题。纺织面料经过特殊编织结构加上超高强纤维的优异性能, 使得本服装具有防切割的功能, 纺织面料采用超高强纤维高密度编织的工艺, 在一定程度上可防砍伤。

3 户外运动服注重透气、持久防风及轻薄

业内人士认为, 选择户外运动服装时应注重透气、持久防风防水及轻薄等特性显著的产品。

户外运动服装在保暖、防风等方面有较高的要求, 因此很多新技术、新创新都率先应用到这一产品领域来。以目前市场上领先的三层戈尔特斯面料为例, 它的耐磨表层面料和特殊内衬材料如同两片“面包”包裹着一种具有核心技术的薄膜, 这种“三明治”的设计面料可以更加突出持久防水、强劲防风和高度透气的特点。目前户外运动装备品牌如奥索卡、布来亚克、诺诗兰和探路者等都已推出了三层戈尔特斯面料冲锋衣。

近年来, 人们对环保要求的提高, 多种创新环保面料和功能性面料, 例如防水透湿面料、单向导湿面料等先后被开发出来, 以满足人们的需求。目前我国户外事业的发展非常迅速, 专业性和规范性正与国际逐渐接轨。在消费者对产品品质要求不断提高的大趋势下, 将会有更多新产品和新技术投入到这一市场。

4 户外运动服的市场和发展前景分析

消费升级是支撑户外用品行业不断发展的重要因素。传统消费品比例逐年下降, 居民对娱乐、教育文化、交通和通信的需求迅速增加, 充分反映居民对个人发展和享受型消费日益倾斜。近五年来汽车保有量迅速攀升, 尤其SUV车型增长最快, 人们与户外目的地的空间距离将大大缩短, 户外运动必将伴随汽车拥有量的提高而稳步推广。户外运动参与程度日渐提高, 户外资源丰富是天然优势, 户外运动爱好者高学历、高收入特征明显。户外参与群体和专业组织数量不断增长, 网络平台提供了强大的召集、组织功能, 为户外运动推广奠定了良好的群众基础。广阔、多样的地理环境造就了丰富多样的的户外运动资源。

户外用品零售增长迅猛。据不完全统计, 2010年户外用品市场零售额超过70亿元, 近年保持40%的增速, 成为零售板块中增速最快的细分行业之一。重点大型零售企业户外时尚运动用品销售额增长超过了体育用品15.6%的增速, 户外运动用品在体育用品的零售占比也从13.8%提升至19.9%, 户外用品的专业性和功能性要强于普通体育用品, 消费者愿意为此支付更高的价格。

2012年ISPO展会期间, ISPO邀请中国商业联合会发布了《2011年户外品牌百货商业报告》。报告表明, 2011年户外用品商场零售额同比增长23.9%, 远高于而体育用品6.7%的同期增速。其中, 滑雪滑板类、配件类零售额同比增速分别为25.80%、52.10%, 户外装备的增长加速, 对比国外户外运动发展路径, 我国户外用品消费正向深入和差异化发展。而国内户外用品企业大多数集中于户外服装品类, 装备产品线的开发有可能成为品牌长期竞争力的重要体现。

据2012年2月21日在北京举办的ISPO新闻发布会公布的数据显示, 户外用品展会面积为35000m2, 同比增长37%;参展品牌总数达516个, 同比大幅增长47%, 其中国内品牌204个, 国际品牌312个;参展商数量达353个, 同比增长28%, 此次展会规模和参展品牌数目创历史新高。

2011年我国户外用品行业增速超50%:根据展会期间COCA发布的《中国户外用品市场2011年度调查报告》显示, 2011年我国户外用品行业出货额和零售额分别为54.3亿元和107.6亿元, 同比增长69.16%和50.91%, 增速明显快于2011年, 行业高成长依然持续。值得关注的是, 2011年国内自主户外品牌达到383个, 同比大增67.25%, 且大部分为服装类品牌, 但其中彼此定位和差异化较小, 引发专家们对行业未来激烈竞争的担忧。

本土户外用品品牌发展势头强劲。本土品牌凭借性价比优势、较宽的产品线, 以及遍布全国的的营销渠道, 在运动服和鞋类的市场份额上获得明显提升, 本土品牌在一、二线城市也可以挤入前三位, 说明已具有一定竞争力, 随着在二三线市场本土品牌认知度的提高, 可拓展的空间依然很大。

5 结语

户外运动观念的日益深入人心, 人们追求生活的享受以及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 消费者对户外运动服在技术和功能上的要求更高了。功能性面料的出现促进了功能性户外运动服的发展, 消费市场需求为户外运动服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发展前景。

参考文献

[1]李晓慧.功能性运动服装的前景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 (3) .

[2]L.Muran.运动服和其它高性能服装的技术创新市场[J].国外纺织技术, 2004, (1) .

[3]王锐, 张大省.吸湿速干舒适性纤维及织物[J].合成纤维工业, 2001, (2) :15-17.

[4]胡浩.户外运动服冲锋衣的市场现状与标准制定[J].针织工业, 2011, (8) :66-67.

[5]榕嘉.户外运动面料的功能性整理[J].四川丝绸, 2004, (1) :43-44.

美国户外运动的发展现状 篇2

1.美国户外运动休闲现状

根据调查报告青少年参与者的人口统计中,男性与女性参与户外运动休闲人数是相当的。在青少年及青年中,6岁到12岁参与户外运动休闲人数38%,13岁到17岁参与户外运动休闲人数28%,18岁到24岁参与户外运动休闲人数33%参与,可以看出6岁到12岁参与户外运动休闲人数为最多。平均每位青少年及青年每年参加96.5次户外体育活动,而成年人参与者平均每位成年人参加74.9次户外体育活动。

在美国最受青少年及青年喜爱的户外活动中,跑步、慢跑、越野跑在2015年暂居第一(24.2%),总参与人数为1990万,但与2014年相比少了80万人。第二名为骑行包含公路、山地、极限小轮车(20.6%),总参与人数1690万,也比2014少30万人。第三名为露营(汽车、后院、房车)18.2% ,总喜爱人数为1500万。第四为钓鱼(垂钓、海钓、溪钓) 18.0% ,总喜爱人数1480万。第四名为徒步旅行:参与率:13.1% 总参与人数:1080万,比2014上升40万人口。

最受成人欢迎的户外活动中,与青少年及青年一样,跑步、慢跑、越野跑为成人第一喜爱的运动,参与率为14.9%,总参与人数为3160万人,比2014年少了140万人。第二名为钓鱼(垂钓、海钓、溪钓),参与率为14.6%,总参与人数为3090万人,比2014年少50万人。第三名为徒步旅行,参与率为2.5%,总参与人数2640万,比2014多50万人。第四名为骑行(公路、山地、极限小轮车)参与率为12.3%,总参与人数为2610万人,比2014年少70万人。第五名为露营(汽车、后院、房车),参与率为11.8%,总参与人数为2500万人。在2014年原本排名第3的骑行,到2015年被原本第4名的徒步旅行取代。

在青少年及青年最常参与的户外运动中,跑步、慢跑、越野跑也是在第一选项,每位跑者平均97.4次,总参与次数为19亿次。第二名为骑行(公路、山地、极限小轮车),每位骑行者平均76.5次,总参与次数为13亿次。第三名为滑板,每位滑板爱好者平均62.4次,总参与次数为2亿8590万次。第四名钓鱼(垂钓、海钓、溪钓),每位钓鱼爱好者平均17.9次,总参与次数2亿6510次。第五名露营(汽车、后院、房车),每位露营爱好者平均12.2次,总参与次数为1亿8200万次。2015年与2014年不同的为排名第四、第五本来是冲浪、赏鸟,在2015年则为钓鱼与露营。

成人参与频率最多的户外运动,跑步、慢跑、越野跑,每位跑者平均87.1次,总参与次数28亿次。第二名为骑行(公路、山地、极限小轮车),每位骑行者平均54.2次,总参与次数14亿次。第三为徒步旅行,每位滑板爱好者平均62.4次,总参与次数6亿2150万次。第四为赏鸟,每位赏鸟爱好者平均40.6次,总参与次数4亿2230万。第五为观赏野生动物,每位露营爱好者平均26.4次,总参与次数4亿1340万次。徒步旅行在2015年直接进入前五名,且暂居第三名,而在2014年位于第三、四名的赏鸟及观赏野生动物各下降一名次。

美国上百所大学设有 “体育、健康、娱乐”学院和体育系、健康系和娱乐系,大多开设体育市场和体育经济公共课程,其他专业的学生也可选修。专业学生在校期间不但要修完学位课程,还要达到行业协会所规定的各种要求,包括理论课程,实 习 与 实 践。专 业 课 教 学 资 源 由 高校与行业协会共同提供,行业协会也会委派专家担任专题讲座的主讲并对人才的培养质量全面把关。

2.户外运动市场规模

美国在 2010 年时,户外运动市场规模达到 150 亿美元,欧盟达到 140 亿欧元,目前美国各种主题、不同星级露营地超过 2 万块,而中国只有40块左右。据美国户外产业协会(OIA)Vantage Point 调查显示,2012 年 9 月,美国大部分户外产品销售呈上升趋势,总销售额达 9.28 亿美元,同比小幅增长 1.4%,其中耐用消费品类销售坚挺,不过服装类依旧如 8 月份一样呈颓靡之势,与前者的增长两相抵消。耐用消费品类同比增长 6.7%,达 4.482 亿美元,其中皮划艇类、水上运动、户外电子产品类呈两位数字增长,技术型及休闲背包销售均增长强劲.2012 年 8 月份,美国户外用品总收入 8.169 亿美元,同比上涨 2.2%。其中户外店销售额 3.205亿美元,同比上涨 5%。

3.结语

中国户外广告的发展趋势初探 篇3

一、户外媒体的功能

户外媒体泛指所有存在于开放空间的媒体载具,主要包括交通设施和建筑环境等。户外广告日益成为城市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承载着信息发布、文化体现、装饰效果等多种功能。

信息发布是户外广告的主要功能。作为一个广告媒体,最先解决的问题应是帮助广告主完成信息的公开并以此促进产品的销售。

而在信息发布的同时,户外广告已经成为了一个区域文化的象征,该地域居民的生活状态、审美情趣、价值标准都从中可见一斑。

二、户外媒体的趋势

户外广告作为电视、电台、报纸、杂志等媒体曝光后能够有效延长广告印象的最佳辅助性媒体,已经显露出强大的生命力,而根据科技和经济日益发展的态势,户外广告将会显现以下态势:

1. 科技性。

近年来,信息科技发展得轰轰烈烈,包括户外广告也在与它的碰撞下,生出了绚丽的火花。

2. 互动性。

互动性是营销活动的一个趋势,也是信息爆炸时代信息的存在方式由量变到质变的一个必然转化。当人们对于平面的静止的广告表现产生麻木情绪的时候,就对广告人就提出了新的挑战,如何在信息海洋中让受众的视觉停留在自己的广告上?

3. 创意性。

创意是每一个广告人所应该具备的素质,创意性是未来户外广告的一个趋势,它能够抓住受众的目光并留下深刻的印象。图二中列举的是世界自然基金会发布的一则公益广告,该户外广告不同于我们日常所见,它突破了在平面上做文章的限制,以特立独行的方式将媒体本身作为创意的工具,让受众产生强烈的心灵震撼。

4. 与环境的协调性。

建筑师戈登·卡伦认为:“城市景观是一门相互关系的艺术,一座建筑是建筑,两座建筑就是景观。”城市景观是城市中各视觉事物与事件与周围空间在内的相互关系的艺术。城市景观会带来主观感受,会与人的视觉思维相互起作用。当户外广告成为城市景观的时候,人们对其质量的要求也日益提高。已有越来越多的设计师注意到户外广告与周围环境的协调关系。而更高明的设计师,则是利用周围环境来完成户外广告的表达。

5. 分众性。

“分众性”是目前比较热门的话题,作为新兴户外媒体代表的分众传媒因为找到“分众性”的概念,而找到了广告媒体的“蓝海”,有了今天的成就。除了将写字楼的白领细分成特定人群,还有各种细分方式来帮助广告商锁定潜在消费群和节省广告费用。

6. 垄断性。

媒体巨头的野心和目前户外广告的现状成就了“垄断性”趋势。众所周知,户外广告商最热衷于跑马圈地,江苏大贺国际广告董事长贺超兵在户外广告论坛预测说:“未来户外广告的发展是媒介专业化,竞争两极化,拥有户外广告资源的广告公司大的将越来越大,小的将越来越小。”

另一方面,垄断性的形成也给广告主带来了便利,一个大型的媒体公司能满足广告主各个区域的统一投放,还能按广告主的要求实行多种广告投放组合,并对广告效果进行科学的管理和评估。

7. 管理的完善和研究的发展。

一个行业的成熟度和该行业管理的规范化、系统化以及对该行业的研究水平是息息相关的。我国目前依据的是94年颁布的《广告法》,当然,各地也有各地制定的规范。让人忧虑的是,户外广告的管理牵涉到多个政府部门,而各个部门的执法缺乏统一标准,如将户外广告归为某一个部门统一管理,职责具体化,也许对于管理的促进是一个关键性的作用。

除了管理有待于完善,对户外广告的研究也有待于发展。行业研究不仅可以表现该行业的发展态势,还能指导这个行业朝着更科学的方向迈进。例如户外广告目前就缺乏系统的效果评估系统和指标。只是通过人流量、车流量、是否繁华地段等指标来划分等级,这种评估方式未必过于笼统。如何精确地评估户外广告效果仍是研究的学术课题和现实需要。

三、结语

户外广告发展到如今,已显现出无限的潜力,以上所分析的未来发展趋势,只是某种程度上和某些范围内的趋势,随着科技、经济的发展以及随之而来社会生活方式的变化,相信户外广告还会呈现出目前始料未及的众多态势。作为行业内人士,我们应该对这些变化保持敏感度并积极做出相应的反应。

摘要:鉴于目前户外广告发展的迅猛态势,本文归纳了户外广告发展趋势的多个特点,包括科技性、互动性、创意性、协调性、分众性以及垄断性、并对管理的跟进和行业的研究提出了要求。

关键词:科技性,互动性,创意性,协调性,分众性,垄断性

参考文献

[1]蔡嘉清著:《广告学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9月版

户外运动服的发展趋势 篇4

关键词:户外运动;青少年;身心发展;促进

户外运动作为一种新兴的体育休闲运动,月其他体育活动相比,运动环境处在大自然中,空气清新、植被丰富、污染较少等因素不仅有助于青少年身体健康成长、而且参加户外运动有助于青少年交往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增强,提高意志力,使他们达到身心健康。

一、户外运动对青少年身体发展的影响

(1)户外运动对小学生身体发展的作用

小学生正处在身体生长发育的初期,是身高体重变化的重要时期,之一时期学生身高体重变化明显。测试表明捕碟捉虫组、轮滑组男女小学生比没有参加户外运动的对照组的身高体重不同程度的增加,其中捕碟捉虫组男生身高差异明显,上臂、肩甲、腹部皮质在同一水平,组间没有明显差异。

身体机能测试指标选择了肺活量和台阶试验指数,测试结果表明户外捕碟捉虫运动使小学生的肺活量非常显著的增加,比对照组男生高出13.9%,女生高出10.1%;台阶试验指数不同程度的增加,但不明显,轮滑运动使男女小学生的肺活量非常显著增加,比对照组分别高出18.9%和17.5%,台阶试验指数也显著上升,比对照组男生高出9.1%,女生高出22.8%。

(2)户外运动对初中生身体发展的作用

初中时期是青少年身体发展的关键时期,正是身体形态、身体机能以及素质形成的关键时期。测试结果表明,徒步和旱冰两种户外运动对男女中学生身高体重影响不明显,与对照组相比没有显著差异,其上臂、肩甲、腹部的皮脂也没有显著变化,与对照组基本在同一水平。

户外运动徒步组那初中生的肺活量3435.6ml,比对照组多8%,台阶试验指数提高但没有明显差异,女初中生的肺活量有显著性的提高,台阶试验指数变化不大。旱冰组的男生肺活量增加,与对照组相比五显著性差异,台阶试验指数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旱冰具有一定的趣味性但本次調研数据表明旱冰运动对提高心脏功能的作用不明显,可能与参与该项目的学生技术水平、运动负荷和活动时间长短有关,需进一步研究。

(3)户外运动对高中生身体发展的影响

高中时期的青少年处在青春发育期的中后期,身体形态尤其是身高体重变化不大,适量的运动刺激,会使全身的肌肉充实、内脏器官及其功能逐步增强。

研究发现经常参加街舞运动的青少年,其身高较对照组显著底,可能因为街舞对爱好者身体灵敏性要求较高,一些身高高、体重大的青少年灵活性受到限制不适合参与该项运动,所以参加街舞的青少年比对照组身高普遍低。体重及皮质厚度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单平均值低于对照组,因为街舞属于有氧运动,长时间练习街舞有利于脂肪燃烧,肌肉结实,降低体重。拓展训练是以体验式的教育方法;来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它把原有仅限于校体育课堂的、竞技性很强的跑、跳、投、攀爬、跨越等基本内容,扩展到社会和大自然中,强体育活动和社会、自然环境融入到一起,通过一定的得动态活动,让学生经过自己的体验活动和实践过程,使其学会适应社会、克服困难、团结协作、磨练意志。以此来促进心理品质和综合素质的完善和发展。研究发现,拓展训练组身高、体重和上臂、肩胛、腹部皮脂厚度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可见拓展训练对高中生的身体形态影响较小。

二、户外运动对青少年心理发展的影响

(1)户外运动对小学生心理发展影响的作用

心理感受测试结果表明,户外捕碟捉虫组在运动后心理感受方式叫好的变化,其主观体验和情绪活力得分与对照组有非常显著性变化,说明运动后体力充沛和充满活力的心理体验比较突出,具有较好的户外锻炼心理效益。轮滑组小学生的主观体验得分比对照组有非常显著性升高,说明轮滑运动同样是锻炼者感觉浑身放松,充满活力。

(2)户外运动对初中生心理发展影响的作用

初中生正处于青春期,随着生理的发育成熟,心理也会发生系列变化,表现为独立性增强,自我意识增强,感情丰富且不稳定,好奇。好动,自控能力差的特点,心理水平处于从幼稚趋向成熟的过渡时期。调查表明,徒步组的心理感受各个维度得分及总分交实验前均有所增长,特别是徒步组的情绪活力得分较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交往能力、社会适应、意志品质的得分均处于较强分值,比对照组得分高。说户外运动可不同程度地提高情绪活力、增强体力和改善人际交往等方面的心理效益。

(3)户外运动对高中生心理发展影响的作用

高中生处于青春期,是生理上、心理上逐渐向成熟阶段过度的时期,学习紧张、竞争性强、活动时间不足、学习压力大会对心理健康产生不良反应。研究表明街舞组高中生心理感受各个维度中的情绪活动比对照组得分有非常显著性身高,交往能力和社会适应以及意志品质得分稍高于对照组,但无显著性差异,表明街舞使人充满激情、振奋精神、增加信心、提高学习工作热情。拓展组高中生心理感受各个维度中困境应对比对照组的得分有十分显著的升高,交往能力、社会适应以及意志品质得分比对照组高,但差异较小,表明拓展训练是人面对困难时更加坚强,更加有信心,进而善于发现解决困难的方法。可见户外运动对高中生的心理素质也有着积极的影响。

三、结论

1、小学生处于生长发育初期,骨骼长度、坚硬程度、肌肉力量心肺功能都还没有完全定型,加之逻辑思考能力、推理能力较差,交往比较局限,意志品质会比较薄弱,心理素质可塑性较强。因此,喜动、爱玩,应该安排趣味性较强、游戏性强、规则简单的且强度不大的项目较好。如捕碟捉虫、旱冰、轮滑等,是他们在玩耍中增强体质,促进健康成长。

2、初中生已进入青春发育的高峰期,其身高、体重、心肺功能都有明显的变化。随着生理的发育成熟,心理也会发生系列变化,表现在独立性强,自我意识强,感情丰富且不稳定,好奇。好动,自控能力差的特点,心理水平处于从幼稚趋向成熟的过渡时期。因此,应该安排规则性强、以集体配合为主、强度适中的项目,使他们在锻炼身体的同时培养遵守规则,团结协作的意识。如登山徒步、旱冰、轮滑、街舞、航模等。

3、高中生已经进入身体发育的晚期,一般以内脏的功能及肌力的提高为主但其心理却在处于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心理上、生理上逐渐向成熟过度,这个时期的青少年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自我认识,渴望自我价值的实现,因此,在户外运动中应该安排一些适合展现自我在团队中作用或适合充分展示自我的强度较大的运动项目。如徒步登山,攀岩,轮滑,街舞,拓展训练,自行车,定向越野等。(作者单位:西安体育学院)

参考文献:

[1] 余方云.国外野外活动的发展和我国发展现状、原因以及推广野外活动的前景与意义[J].体育与科学,1996,3

[2] 李致新.户外运动的健身意义及其规范化研究报告[R].国家体育总局课,2003

[3] 陈志坚.户外运动教学体系的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6,6

户外运动服的发展趋势 篇5

1 我国户外运动发展的前景研究

近年来户外运动在我国不断升温, 据业内人士估计我国目前参加户外运动的人数已经达到5000多万, 产业规模也超过了100亿元, 并且每年以翻倍的速度不断地增长, 由于户外运动所特有的挑战性、刺激性和参与性等特点, 正好适应了当今人们的需求, 因此颇受人们的喜爱。不仅如此, 作为推动我国户外运动的重要力量, 近几年户外运动也受到我国高校大学生们的格外青睐, 许多高校成立了自己的户外运动协会, 同时全国每年举办各种大学生户外运动比赛, 参与人数成倍增加。

2 我国学校户外运动教育的情况分析

户外运动课程是指充分利用自然地理资源, 以传授户外运动的基本知识、基本技术技能为主要教学内容, 以培养学生独立安全地参与户外运动和竞赛的能力、增进学生身体健康、拓展学生心理品质、提高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为主要教学目的的一门课程。2007年四川省教育厅, 对某高校进行了问卷调查, 通过其数据总结如下:

2.1 学生对户外运动的理解

从数据结果中可看出, 学生对户外运动的理解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 锻炼身体:体育的最大功效在于它是一种强身健体的最有效手段。体育运动还能调节人的心理, 给人注入一种奋发向上的活力, 使人朝气蓬勃精神得到极大的陶冶, 这是其它任何活动所无法比拟的。

第二, 兴趣爱好。调查发现大学生参加户外运动的动机正朝娱乐、消遣的方向转移。对体育运动的兴趣爱好则是较多学生参加户外运动的重要动因。它使这部分学生对参加户外运动表现出极大的热情和积极主动的态度。

第三, 愉悦心情:体育的作用之一是调节人的心理, 产生积极的心态。当今大学生学习压力大, 面临择业、就业等问题。心理压力较大, 通过户外运动能够在自然中得到较好的放松。

第四, 社会交往。在强调团队协作的当今社会中, 不仅锻炼集体主义思想, 而且在与队员或活动中的其他个体交往的过程中发展友谊, 锻炼社会交往能力。

当前很多院校只注重对大学生知识与技能的培养, 但是大学生作为一个即将步入社会, 有着丰富的精神世界, 有着独自的个性, 而学生对户外景色的欣赏过程, 也是对美的追求和享受的过程, 学生自觉地接受着美的熏陶和个性的陶冶。学生的审美观念、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都能在这一过程中得到培养, 学生的身心得到了全面的、和谐的和健康的发展。

2.2 学生参与户外运动的意愿情况分析

为了更好的了解大学生对参与户外运动的爱好意愿情况, 对大学生进行户外运动的意愿进行了问卷调查, 有23%的大学生选择了非常愿意, 39%的大学生选择了愿意, 28%的大学生选择了一般, 不愿意的仅占10% (数据来源:四川大学体育学院学报, 2008) , 具体情况如图1所示:

2.3 我国高校学生参加户外运动项目归纳

2005年国家体育总局对我国高校学生, 参加的户外运动项目做了归纳, 具体分为五大类, 包括:

第一, 山地项目:包括丛林系列、峡谷系列、岩壁系列以及其他。

第二, 海岛项目:包括荒岛生存、滩涂运动、峭壁运动、环岛运动和潜水。

第三, 荒漠项目:包括沙漠系列、荒原系列和湿地系列。

第四, 高原项目:包括登山系列和探险系列 (冰川探险、雪地探险) 。

第五, 人工建筑项目:包括攀楼、攀塔和公路穿越。

按参与的人气排列依次是:郊游、登山、野营、徒步穿越、定向越野、攀岩、越野骑行、溯溪、漂流、岩降、滑雪滑冰和溶洞探险。郊游与登山是我国的传统户外项目, 充分体现了愉悦身心的意义;野营与徒步穿越是进年逐渐流行的户外项目, 它反应了当代大学生渴望有机会进行互相交流和沟通, 渴望回归大自然, 远离城市的喧嚣。定向越野是目前我国教育部大力推广的户外项目具有强健体魄、拓展心质、熔炼团队精神等价值, 目前在高校学生中特别流行, 第六位的是攀岩, 攀岩运动是从登山运动中派生出来的运动项目, 被称为悬崖上的芭蕾, 它集健身娱乐和竞技为一体受到广泛的欢迎, 在我国举办的几届全国大学生攀岩大赛对攀岩运动的开展起到了推动作用。攀岩后依次为越野骑行、溯溪、漂流、岩降、滑雪滑冰和溶洞探险。由于场地器材及相关教练缺乏等原因, 排序后半部分的对装备、技术高要求的运动项目被大学生选择的比例较小。总的看来大学生对户外运动的选择多是技术要求较低、器材限制较小、难度级别较低的项目, 这与我国户外运动专业师资不足、课程开设较少、装备缺乏呈正相关。

3 户外运动的人才培养需求

据调查我国目前户外从业人员拥有此类证书的人并不多仅占12%, 而且通过短期的培训并不能使一些户外从业人员达到较高的专业水准, 同时我国户外运动行业管理方面存在着诸多漏洞, 许多不具资质的户外从业人员与非正规的俱乐部在目前我国户外运动市场占有较大的比例, 此类从业人员专业水平相对较低, 从而导致我国户外运动现存问题的出现。由于户外运动发展较快, 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 如高山向导、户外领队、拓展培训师、攀岩保护员等缺口很大, 同时, 作为新兴的攀岩、户外、拓展运动等, 场地标准和人员资格认证工作呈滞后状态, 以及我国户外运动现存问题的出现, 势必影响我国户外运动的发展, 因此培养出专业户外技能人才与户外管理人才是迫在眉睫的。

参考文献

[1]李凌.试论教育理论指导下的高校户外运动一中日高校课程比较研究[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 2006, 7.

[2]操学诚, 吴祖德.户外运动与青少年的全面发展[J].中国青年研究, 2006, 6.

[3]汪治国.成都市高校大学生开展户外休闲运动的调查研究[J].四川大学学报, 2008, 3.

户外运动服的发展趋势 篇6

无数事实证明, 凡是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幼儿, 食欲好, 进食量多, 入睡快, 睡眠也好, 其身高和体重比不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幼儿增长得快, 另外坚持经常性的体育活动, 使幼儿机体经常接受自然条件各种变化的刺激, 提高机体的调节能力和适应性, 使之能够适应冷热气温的变化, 抵抗各种疾病的侵袭。幼儿时期坚持经常性的体育锻炼不仅能促进幼儿生长发育, 增强体质, 养成锻炼身体的良好习惯, 还可以培养幼儿不怕严寒酷热、活泼、愉快、勇敢、坚强和不怕困难的优良品质。

一、当下幼儿园体锻活动的现状及原因分析

在《指南》的引领下, 幼儿园教师都非常明确, 幼儿每天的户外活动时间一般安排在2个小时左右, 分别落实在晨间活动、体育游戏、健康活动、户外自主游戏、散步等活动中。幼儿进行体育锻炼的首要目的是促进身体机能的健康发展, 但受到主客观等多种条件限制, 不少幼儿园还是存在诸多问题, 比较集中的主要有以下几个问题。

*活动看似热闹非凡, 布满整个操场, 实际幼儿的运动量并不大。

*体育游戏活动中规则讲解等耗时久, 实际幼儿的运动时间并不长。

*教师只关注幼儿是否参与活动, 实际幼儿的体锻目标并无明确方向。

基于以上现状, 我们对幼儿体锻活动的现状进行分析, 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1.“幼儿玩游戏, 教师得解放”的观念, 错误地夸大了幼儿游戏自主性, 导致“幼儿玩成一锅粥, 教师远程控制闲”的现象时有发生。教师错误地认为只要把幼儿带出来玩, 就是在保证2小时的户外运动时间, 除了保证幼儿安全外, 对幼儿玩得怎样则不闻不问。如此, 活动力强的幼儿会屡屡疯狂地玩热门材料, 活动力弱的幼儿则斯文地在一个个活动区游离或聊天。

2.班额大, 保教人员少, 安全教育被“说教化”。教师常常以活动前的规则、示范来引导并强调如何活动才能保证安全。因此幼儿的体锻活动时间被“规则讲解”大大占用, 导致幼儿实际活动时间并不长, 加上幼儿人数多, 还存在一定的等待时间, 虽然幼儿人在户外, 但很难保证真正拥有充足的运动时间。

3.《指南》在健康领域中对各年龄段幼儿的发展, 有明确的参考区间和教学建议, 但是一线教师很少能统整地关注幼儿纵向的发展, 往往是以短期活动目标为主, 且要求较为整齐划一, 弱化了幼儿存在个体差异的现实。以基本动作发展为例, 容易忽视本年龄段幼儿应达成的目标及与前后两个年龄段发展目标的衔接。这势必导致教师“经验化”的教学, 缺乏体育教学的科学性和专业性。

二、有效户外体锻运动促进幼儿体能发展的策略

(一) 深入教研, 专业为先

教师要通过教研和学习, 分析户外体锻运动对个体生命质量的影响。了解其对幼儿各生命系统的重要作用, 以更专业的视角对待幼儿体锻活动, 并明确各年龄段幼儿动作发展的基本目标。

对运动系统:体育锻炼时加速了人体全身的血液循环, 使正处于造骨时期骨组织中的血液供应得到改善, 使其得到更多营养物质, 促进造骨过程进程加快, 孩子长高就不是问题了。

对心脏血管系统:幼儿积极参加体育锻炼, 可以促进心脏血管系统的发育, 提高其机能水平, 运动时, 心脏的工作负荷加大, 使心率适当增加, 血流量增大, 在心肌得到锻炼、冠状动脉得到改善的情况下, 心肌获得充足的营养, 长此以往就会促使心肌发达、心室壁增厚, 使心脏体积增大。

对呼吸系统:人体在运动时, 肌肉产生的二氧化碳, 能刺激呼吸中枢, 使呼吸加快、加深, 以促进二氧化碳的排出以及氧气的吸入。幼儿经常从事运动, 就能促使他们呼吸系统的发育, 提高其机能水平, 主要表现在:呼吸肌发达、胸围扩大、呼吸差增大、呼吸深度、肺通气量及肺活量增大。

对神经系统:经常参加运动锻炼, 可以使幼儿掌握多种运动技能, 改善肌肉工作的协调关系, 提高他们从事运动的能力和技术水平, 使神经兴奋与抑制的调节得到增强。

(二) 方寸天地, 灵动空间

据了解,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和中国教育部合作编制的《幼儿园安全友好环境建设指南 (试行) 》 (2013年) 对室外场地的要求中提道:室外活动场地既要保障幼儿活动时的安全, 又要方便幼儿锻炼体魄, 认识自然。场地布局合理, 有适合幼儿活动的硬化场地、软质地、绿化区、玩具区、沙地和种植区等。应有保证幼儿在阴雨天活动的场地和设备等。

各幼儿园可以利用自己的现有条件, 进行合理划分, 充分利用各种质地的环境给幼儿营造锻炼的环境。可将户外场地分为基本动作区和勇敢拓展区。基本动作区分设平衡、钻爬、跳跃、奔跑、球类、力量、投掷、玩沙等不同区域, 并根据实际场地进行灵动调整, 使各个区域都能充分利用起来。勇敢拓展区可遍布于有高低层次的活动场地, 楼梯架、树桩上、大桶里……充满野趣, 更具挑战性。

让方寸之地拥有灵动的空间, 哪怕是农村幼儿园, 在场地狭小的情况下, 也能充分利用围墙、草木带的空隙建构拓展攀爬区, 让幼儿在体能锻炼的同时体验运动的快乐!

(三) 创意组合, 自主运动

幼儿园体锻环境的营造, 一是要趋于自然和原生态, 二是要充分激发幼儿的自主性。可采用混龄组合锻炼模式, 允许幼儿自主选择运动区域, 自由结伴组合器械, 自发创造运动方式, 教师则在适当的时候提供相应的帮助。通过自由组合和拼搭, 激活幼儿的无限创意, 让运动更具有层次性和挑战性。

另外, 要从幼儿的角度出发, 打造自主运动的体锻模式, 让幼儿在探索与挑战中体验运动的快乐, 从而达到锻炼身体、发展体能的目标!也可根据各园的实际条件, 制作户外集存放和休息于一体的储物平台, 幼儿随时可以根据自己的体能需要, 适当调整, 坐着观看其他同伴的活动。

(四) 关注细节, 温馨助力

关注幼儿个体差异:了解本班幼儿的体质特点, 及时关注幼儿选择的体锻项目并有意识地引导幼儿把控好运动时间, 在体锻活动进行过程中对幼儿面色、流汗程度、呼吸状况等进行细致的分析, 发现运动过量或运动量不到的幼儿给予适时的介入引导。

关注幼儿生理需要:活动场地需安排休息长椅, 也可用木桩、拆卸式建构材料等作为“凳子”供幼儿休息时坐。并根据天气及气候变化, 提供吸汗巾或擦汗巾等。

关注幼儿运动安全:部分难度较大的运动项目虽然应鼓励幼儿积极尝试, 但要做好防护措施, 确保幼儿活动的安全。同时, 也要加强活动前器械的检查, 避免引发安全事故。

(五) 建立体系, 重视评价

体锻活动实施过程起到促进良性循环的作用, 对课程操作的实效性起到反思和验证的目的。评价不仅为进一步制定修改活动方案提供依据, 保证教育目标的落实, 促进幼儿发展, 同时正确地评价幼儿能促进每个孩子对体锻活动的认知、体验、实践等得到充分发展。但是, 评价是一项较为复杂的工作, 在方法上既要考虑科学性, 以利于得到关于幼儿发展的真实信息, 同时又必须从幼儿园的实际出发, 充分考虑可行性, 尽量简单、实用, 便于教师操作, 使这项工作能持之以恒, 形成体系。对此, 笔者结合实际, 认为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幼儿层面:主要通过班级“运动之星”“班级小健儿”等方式开展自评和互评, 体现幼儿的自我意识和自我认知以及同伴间的相互学习与认同感。

2.教师层面:主要通过教学活动组织后的反思、研讨等方式, 对各年龄段幼儿的体锻活动提出修改和完善意见;结合日常幼儿体锻行为表现进行评估;参与和引导幼儿的评价过程。

3.家长层面:参与幼儿园组织的相关体锻活动, 如亲子体育运动节、幼儿体能调查家庭问卷、家庭体育教育征文等, 感受并交流分享体锻课程开展过程中所获得的启发和进步。

4.幼儿园层面:设立学期“阳光运动教师”“阳光运动班级”“阳光运动家庭”等评比项目, 体现体锻课程的真正落脚点和价值所在。

户外运动服的发展趋势 篇7

一、SCP范式的基本分析框架

贝恩 (1958) 在吸收和继承马歇尔的完全竞争理论、张伯伦的垄断竞争理论和克拉克的有效竞争理论的基础上, 提出了现代产业经济学的“结构-行为-绩效” (structure-conduct-performance) 分析范式, 简称SCP范式。[2]这一范式认为产业结构决定了产业内的竞争状态, 并决定了企业的行为及其战略, 从而最终决定企业的绩效。该范式成为传统产业组织理论分析企业竞争行为和市场效率的主要工具。决定市场结构的因素有市场集中度、产品差别化和行业进入退出壁垒;市场行为包括企业的价格和非价格行为;而衡量市场绩效的标准则有资源配置效率、技术进步程度、规模结构效率等指标。在此之后, 产业组织理论界又相继兴起了芝加哥学派、新奥地利学派等, 他们的新产业组织理论在不放弃哈佛学派基本框架的前提下提出SCP之间还存在双向甚至多向的互动关系 (图1) 。产业组织学SCP范式理论应用成果表明, 该理论能够对产业的发展状况进行详细的研究, 为制定合理的政策提供支持。基于此, 本研究利用该理论对中国户外运动产业进行分析, 以此提出户外运动产业发展的对策。

二、我国户外运动产业发展现状的SCP分析

(一) 市场结构 (Structure) 分析。

在市场组织理论中, 市场结构是指市场内竞争程度及价格形成等产生战略性影响的市场组织特征。它主要包括市场集中度、厂商的数目及规模分布、进入和退出壁垒、产品差异性等。

1.市场集中度低。

中国户外运动的兴起是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的, 近年来产业扩张步伐很大, 但是规模依然很小, 处于初级发展的状态, 一些销售活动相对集中在经济发达地区和大城市, 分布很不均衡, 户外运动产品结构也很不完备, 市场占有率小, 其市场氛围还不能形成独立的产业规模。资料显示, [3]目前中国已有200多家国内户外用品生产商, 七八十家全球著名的户外产品制造商以及俱乐部, 具有正规资质的户外活动俱乐部为700家, 注册人数超过20万, 2005年户外运动用品以及装备的年销售额即达到10亿元人民币, 此后每年增长率超过30%。2007年度活跃在国内市场的专业户外店铺数量为1, 316家, 广东省、四川省、北京市及浙江省的专业店铺数量名列全国前四位。按照贝恩的分类方法, 如果行业的集中度CR4<30%或者CR8<40%, 即属于竞争性行业, 显然户外运动行业在中国是一个完全竞争的行业。

2.市场进退壁垒低。

自由进出是决定市场是否具有竞争性和有效性的一个关键。进出的难易程度对于决定市场结构和由此产生的厂商行为起了关键作用。[2]进入壁垒可以分为结构性进入壁垒和行为性进入壁垒, 以及政策法律等制度方面的壁垒。结构性壁垒主要有规模经济壁垒、产品差别化壁垒、绝对成本壁垒和必要资本壁垒。我国户外运动市场产品差别化低, 对必要资本需要程度低。调查结果显示, [3]17.5%的户外运动企业 (俱乐部) 注册资金在10万元以下, 80%的注册资金在10~50万元之间, 与其他产业的市场相比, 户外运动市场的必要资本壁垒低。政策法律等制度性壁垒方面, 中国登山协会对登山户外运动俱乐部及相关从业机构制定了相关的规定, 如《中国登山协会关于登山户外运动俱乐部及相关从业机构资质认证标准》等, 但在实际执行中, 许多企业并没有按相关规定执行, 而行业管理部门对此没有法律依据进行处罚, 没有形成相应的制度性壁垒。退出壁垒是指该企业在退出产业时所遇到的壁垒, 对于户外运动俱乐部来讲主要是沉没成本大小, 员工解雇问题, 该项成本低。

3.产品差别化不显著。

SCP范式中, 企业提高产品差别化不仅能扩大市场占有率、提高市场集中度, 而且还能提高市场的进入壁垒, 达到排挤对手和阻止潜在进入者的目的。就国内户外运动产品结构来看, 在户外用品市场上尾货和仿冒品仍占据着很大的份额。这一因素造成的户外用品市场的不规范, 为品牌和经销商运作市场带来了很大的困难。随着需求的迅速增长, 国内的户外运动市场明显表现为有效供给不足, 这种不足既体现在数量上, 更体现在质量上。目前市场上存在的产品销售和组织服务企业几乎都是小作坊式的合伙企业, 资金力量小, 管理水平低, 服务能力差。我国户外运动产业在高新技术运用和产品的开发设计上水平较为落后, 致使各户外企业产品之间的差异程度不明显。我国户外产品这种过低的差异化在某种程度上阻碍了户外产业整体发展速度和综合国际竞争力的提高。

(二) 产业运行 (Conduct) 分析。

产业运行, 也可以称为企业行为是指企业在根据市场供求条件并充分考虑与其他企业的关系基础上所采取的各种决策行为和活动方式, Caves (1982) 把企业行为定义为研究产业内厂商的定价行为、产品策略、研究发展、营销策略及产业内厂商的互动、联盟或竞争。

1.市场运作缺乏理性, 恶意价格战普遍。

比起一般的运动商品, 户外用品的价位偏高, 一般工薪阶层难以接受, 这影响了户外用品的普及。受需求弹性较高的制约, 户外运动行业反复恶性价格战、无序竞争状况十分普遍。中国户外运动用品市场首先从品牌加工的尾货起步, 这一发展特点, 铸就了国内户外市场由渠道不规范到产品不规范, 由市场运作不规范到产品价格的不规范, 这种市场的不规范状态, 为品牌介入中国市场造成了极大的障碍。我国户外运动产业经营者基本上是从爱好者队伍中游离出来的, 对市场的运作缺乏理性认识, 在具体运作方式上随意性很大, 加之部分商家急功近利, 经常会作出一些短期性市场行为, 恶意价格战的现象十分普遍, 从而使得市场显得很混乱。

2.研发投入严重不足, 低水平仿制严重。

户外运动是一项专业性较强的活动, 除了对参与者本身体能的要求外, 还需要户外装备能适应恶劣的天气和复杂的地理环境, 作为户外运动的第一道“保护屏障”。对户外运动服装功能、品质的苛刻要求, 使得只有极少数的高科技先进材料和专业性的性能设计才可以满足需求。所以, 对于户外运动品牌而言, 产品品质乃是其品牌成败的关键。国内一些商家, 已开始有意识的创立品牌和开发产品, 但基本属于低端产品, 无论用料还是设计, 技术含量都比较低, 没有任何一家可以作到产品系列化。这些产品总体设计的个性化、人性化特点不鲜明, 且内涵相似率在80%~90%以上, 处在低水平重复建设阶段, 从而不能形成多品种、多层次的产品市场结构, 非常不利于户外产业进一步拓展市场和提高市场绩效。

3.营销战略定位粗放, 目标市场有待细分。

户外运动产品作为运动和休闲之间的或者说之外的分类, 逐步形成自己特有的销售渠道, 其经营及营销方式也在逐步转变。目标市场营销是现代战略营销的核心, 主要是细分市场、选择目标市场和产品定位。消费者市场的细分变量最常用的人口变量, 就是按照人口特性来细分市场。调查结果显示, [3]目前各户外企业目标市场的选择, 人口特征为年龄在25~34岁, 教育程度为大学, 年收入在5万上下的企事业单位员工和公务员。这类人群的教育程度高, 消费能力强, 容易接受新生实物, 并引领消费潮流, 确实是企业的营销重点。但目标市场都定位于此, 会造成该细分市场竞争激烈, 利润降低。此外, 在市场上看到的户外商品, 大多缺乏对应的功能和品牌文化解说。可见, 我国户外运动企业很多是粗放式经营, 很少对同一市场的不同需求进行细分, 也缺乏对品牌文化和售后服务的足够重视。

(三) 市场绩效 (Performance) 分析。

所谓的产业绩效是在一定的产业和市场结构下, 由一定的市场行为所形成的价格、产量、成本、利润、产品质量和品种以及在技术进步等方面所达到的实际效果。

1.产业成长迅猛, 行业利润率较高。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 我国户外运动产业已经拥有一定数量的固定消费群体和次级消费群体。调查显示, [3]大多数投资者认为该行业是利润率较高的行业, 这点也可以通过不断迅速增长的户外店的数量中得到证实。调查对象认为户外运动产业利润在21%~30%占59%;认为利润高达31%~40%占25%;认为利润在10%~20%占总数的16%。在户外用品的金字塔上, 塔尖的专业滑雪、潜水、攀岩设备利润率最高, 可以达到30%到40%, 但是这类专业装备销量少, 资金周转的周期也长。可见户外运动产业利润处在较高的状态, 还没有达到趋于社会平均利润的稳定状态。这也是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所在行业发展处在发展成长阶段, 供不应求, 企业利润会畸高;随着这一行业的快速发展, 竞争加剧, 行业利润就会逐渐降低, 最后达到一个相对稳定状态。

2.有效供给不足, 国际竞争力脆弱。

随着需求的迅速增长, 国内的户外运动市场明显表现为有效供给不足, 这种不足既体现在数量上, 更体现在质量上。在不长的时间内我国户外运动产业已显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 但与同期世界平均水平相比仍然处在非有效规模经济的初级发展阶段。由于发展快, 时间短, 国内户外运动厂商目前所能提供的产品和服务相当初级, 该行业有领导性的企业和知名品牌严重匮乏。从入行的投资额度可以看出, 现阶段的低门槛造就了大量追逐高额利润的小型企业, 市场上存在的产品销售和组织服务企业几乎都是小作坊式的合伙企业, 资金力量小, 管理水平低, 服务能力差。所以, 目前我国户外运动产业的有效需求远未充分开发、行业规模经济尚未形成, 实力的先天不足使我国户外运动产业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表现出脆弱的国际竞争力。

三、基于SCP分析的我国户外运动产业发展对策

现代产业组织理论认为:SCP范式中的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和市场绩效不仅仅是单向传递关系S-C-P, 还存在C-P-S、P-C-S等双向甚至多向互动的关系。[2]所以, 积极促进户外运动产业SCP的双向甚至多向互动, 有助于推动产业进入理性和成熟的发展阶段。分析发现, 我国户外运动产业有两大难题有待攻克:一是行业整体的市场发育程度与规模有待提升, 散、小、弱的状况亟待改变;二是多数厂家仍停留在制造加工的阶段, 缺乏自有品牌的支撑。户外运动行业应积极优化市场行为, 无论品牌商还是经销商都应形成共识, 在理念上加强正规运作对户外市场的影响, 努力建立和完善良性的户外运动产业结构。

(一) 摒弃传统市场定位, 拓展户外运动市场边界。

目前我国户外企业的主要产品有明显的目标倾向性, 主要是面对白领和受高等教育者。户外用品知名品牌多以研发高科技产品、供应专业市场需求为主要目标。这样的目标定位使得产业发展受到极大的限制。“户外”的目的是, 放松、归宁、驱散疲劳释放生活和工作压力;我们期待更多人尝试户外, 让单调的生活艺术化, 让重复的运动趣味化。因此, 户外运动市场领域应积极宣扬“大户外”概念, 有意识地拓宽户外运动市场。[4]对于经销商来说, 消费人群越广对于企业的生存发展越有益, 市场像金字塔, 底端的市场是最广的。“大户外”概念无疑要比“专业户外”宽泛得多, 必然能带来更广泛的消费群体, 同时产生更丰厚的经济利益。尤其是在中国这个人口众多的国家提倡全民健身的时候, 大众化的产品组合可以达到薄利多销的效果, 并使得整个产业的影响力加强。

(二) 加强产品研发创新, 提升自主品牌竞争力。

随着国内户外市场的发展, 国内品牌也都纷纷看到这个市场的潜力, 认识到要把品牌做大做好, 必须在产品质量、设计、适用性等方面下工夫。面对国外品牌的竞争压力, 本土品牌只有通过不断的技术革新才能在新兴的国内市场获得生存, 而对于整个行业来说, 本土品牌的树立对民族认同感是一种支持。户外生产企业、零售企业, 在经历了高速发展期后也深刻意识到, 要想在竞争环境中立于不败之地, 在完善制造能力、规模化经营的同时, 企业要把更多的目光放在强势品牌的打造上, 不断进行品牌升级。但客观地讲, 品牌打造其实是企业发展中最大的难点, 品牌塑造应是战略行为, 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 需要规划和长期的坚持。在品牌战争开始后, 必定有不少中小企业被收购或者几家企业合并, 使得整个产业市场上的企业数目减小, 而企业规模增大, 形成有影响力的大品牌。

(三) 优化户外运动产业链条, 加强行业联盟重组。

我国户外运动产业户外运动企业必须适应市场的变化, 这就要求对产业链进行分化与重组, 加快合作与竞争, 建立不同规模企业之间的共生关系。一部分户外企业将通过吸收、兼并、托管、参股、收购、合并等资本运作方式做大做强;另一部分企业由于受市场及自身的资金、规模的影响, 将转向利润相对稳固、风险相对小的服务性辅助产业上来, 将科研开发的成果、工艺技术、营销方案、服务等知识产权、无形资产转售给大的户外供应商和生产制造商, 从而形成为研发、生产、销售、策划、人才培训、中介服务等有机衔接的户外运动产业链条。随着供应链、生产链、服务链、人才链的建设, 最终形成分工合理、产权清晰、关系透明的经济生物链。带来成本的降低、产品质量的提高、诚信度的加强、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提高、产业整体竞争力的提升。

(四) 加强户外文化建设, 重视消费者价值体验。

户外运动是一种体验的产品, 消费者只有对产品进行真实体验, 才能感到产品的价值, 才能对这种体验产品有一个真实的评价。户外产品的服务互动过程决定了服务的质量和价值的存在。消费者对户外产品的体验过程也是对产品提供者所提出的户外品牌文化主张的一个验证过程, 验证的结果直接影响着品牌的信誉和价值吸引度。[5,6]在价值体验过程中, 如果消费者真实体验到了户外产品所宣称、介绍和承诺到的文化主张和价值收益, 则消费者会感到一种愉悦和满意, 如果消费者在体验中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 则会对产品提出的价值主张产生怀疑, 会对提供的服务质量产生不满。户外产业如若将自己的产品与文化相结合, 必然会获得双赢的结果。对于户外运动企业来说, 价值体验是消费者评价服务质量的一个核心标准, 满足参与消费者的价值体验是户外企业建立竞争优势的关键。

参考文献

[1].栾开封.走向户外——漫议户外时尚运动的兴起与我国的社会进步[J].体育文化导刊, 2002, 5:16~17

[2].戴伯勋, 沈宏达主编.现代产业经济学[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 2001, 4:259~260、424

[3].中国户外资料网.2007年中国户外用品调查报告[EB/OL].http://www.8264.com/29861.html

[4].梁强, 李芃松.基于隐性需求挖掘的户外产业价值创新研究[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2007, 3:214~217

[5].梁强.基于体验经济背景的城市休闲产业集群构建研究[J].现代财经, 2008 (2) :46~49

户外运动服的发展趋势 篇8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户外运动市场为研究对象, 同时选取四川先行者企业人户外俱乐部、四川阳光登山户外运动俱乐部、蜀山探险户外运动有限公司3家户外运动俱乐部作为实证部分。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根据研究需要, 以“户外运动”等次为关键词, 通过成都体育学院图书馆资源, 收集相关文献, 作为该文研究的理论依据。

1.2.2 访谈法

制作访谈提纲并对选取的公司进行访谈提问, 了解其基本情况。

2 成都市户外运动市场的现状与问题分析

2.1 消费者市场的研究

2.1.1 年龄层次

户外运动消费者的年龄层次主要集中在26~45岁之间。其中在26~35岁占40%, 这一部分人通过户外运动进行身体放松和减小压力;年龄在36~45岁的占30%, 基本收入稳定, 有较多的闲暇时间, 通过户外运动放松身心。还有20%的参加人群是18~25岁的青年, 多数都是学校组织参加户外运动, 少数是户外运动爱好者, 自觉参加户外运动。

2.1.2 收入特征

户外运动参与者月收入集中在4 500~6 500元/月, 占50%左右;月收入在6 500元以上的人数占30%左右, 月收入在2 000~4 000元/月占的比例只有20%。说明成都户外运动参与者大部分属于收入较高较稳定的群体。

2.1.3 学历特征

高中以下学历占15%, 高中以上本科及以下学历数占70%, 研究生及以上学历占15%, 通过数据看出, 户外运动高学历人群更加了解。

2.2 宏观外部环境研究

2.2.1 地理环境

成都位于四川盆地西部的岷江中游地段。平原面积占36.4%, 丘陵面积占30.4%, 山区面积占33.2%。成都地势地貌繁复多样, 有山有水, 有生有洞, 相辅相成。现有人文景观172处, 具有品种类型多、规模大、分布范围广、高价值等特点。

2.2.2 经济环境

根据成都市统计局公布的《2013年全年成都市经济运行情况》显示, 2013年, 全市经济实现平稳较快增长, 完成地区生产总值9 108.9亿元, 比上年增长10.2%。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353.2亿元, 增长3.6%。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4 181.5亿元, 增长12.2%。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4 574.2亿元, 增长8.8%[2]。

2.2.3 政策环境

2010年, 成都市制定了《成都市体育产业发展规划 (2010-2020) 》, 用10年左右的时间, 将成都打造成为国际化体育产业区域中心城市。体育及其相关产业的增加值占全市GDP比重达到2%, 年均增长率达到20%。围绕体育产业“一核、六区、一圈”的规划布局, 创新发展机制, 促进体育与文化、旅游的互通和联动, 大力发展运动休闲产业、体育赛事产业和体育旅游产业[3]。

2.2.4 政府参与度

法律法规不健全, 缺乏对俱乐部的管理, 缺乏体育部门的统一管理, 管理混乱, 政府部门不对口, 政府参与度低, 存在很多政策缺口, 对于俱乐部的鉴定和审核没有完全的标准。

2.3 户外运动俱乐部经营现状

2.3.1 注资规模

主要是30万元以下的中小型户外运动俱乐部, 其余的是40万以上的大型户外运动俱乐部。说明当前成都户外运动俱乐部投资规模小, 经济实力比较薄弱。

2.3.2 专业技术人员结构

我国目前户外从业人员中拥有证书的人并不多, 仅占12%。在对其俱乐部的访问中, 俱乐部都配有自己的专业领队, 但兼职领队占多数, 并且也只是在校的本科生。

2.3.3 经营管理模式

俱乐部活动的组织形式有三种:第一种是收取会费及活动经费, 俱乐部全程负责活动的组织与服务。第二种是指收取一定的管理费用, 而活动过程中所需费用由会员自行负责, 采用会员AA制的形式。第三种是俱乐部不收取管理费用, 但只为会员提供服务, 组织活动的目的是为了宣传俱乐部的其他产品。目前, 俱乐部的组织形式以第二种形式为主[4]。

2.4 成都市户外运动市场存在的问题分析

2.4.1 产品相同, 质量不高

成都俱乐部不具备可持续发展的眼光, 存在盲目跟风的现象。随意的开发投资, 以降低价格来吸引消费者, 没有充分的利用专业技术、地理地势、风土人情等优势开发有特色的户外运动项目, 造成项目雷同、缺乏特色等问题。

2.4.2 管理不规范, 水平较低

人员的组织能力和领导能力需要提高。领导与员工之间缺乏沟通, 分工不明确。甚至很多俱乐部受利益的驱使, 违规操作。

2.4.3 专业人员缺乏, 整体素质不高

很多俱乐部的户外就业人员质量不高。还有一部分的户外就业人员是半路出家, 对户外运动的专业知识了解很少, 没有掌握运动项目的专业技术, 并不具备担任领队的资质, 甚至大多数都是无证上岗。

2.4.4 缺少配套设施, 安全体系不完整

四川省在户外运动安全及救援中还存在缺乏救援的基础配套设施、缺少救援资金、缺乏联动机制以及相关的法律法规等的几大问题。

3 成都市户外运动市场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3.1 健全户外运动市场组织结构, 完善法律法规

建立健全组织结构, 对户外运动市场进行规范管理。加强对户外运动市场俱乐部等企业的资质审核, 对不合格的户外运动俱乐部或企业进行整改。不定期的对户外运动市场上的俱乐部和企业进行抽查检查。加强对户外运动市场的开发利用和管理力度。

3.2 因地制宜, 开展可持续发展项目

以成都市自身的特色为前提进行开发。成都少数民族文化深厚, 可以将户外运动融入到独具特色的少数民族文化当中, 开发具备本地风情的户外运动活动。

3.3 加大培养人才力度, 让专业技术得以保障

加强与政府的合作, 设定专门的机构长期或定期开展提高户外运动指导员能力的培训, 要求时间长次数多;与成都高校合作, 开展户外运动专业课程、户外运动救援课程, 设立户外运动专业, 培养学历高、层次高的户外运动人才。

3.4 健全户外安全体制, 加强保险意识

户外运动安全保障的基础, 就是建全户外运动安全政策法规体制。为户外运动安全提供法律依据, 保障户外运动安全、健康发展;加大对户外运动安全意识的宣传, 开设户外运动培训课, 提高参与者的安全意识, 进行简单急救培训等;加强保险意识, 即可减少户外运动带来的损失, 又给参与者提供经济上的弥补。

摘要:伴随着户外运动的兴起, 户外运动市场蓬勃发展。该文通过成都体育学院图书馆搜索相关的“户外运动、对策”等关键词, 搜集大量的相关资料, 作为该论文研究的理论依据, 并制作访谈提纲选取成都三家户外运动俱乐部公司进行访谈。

关键词:户外运动,现状,对策,研究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Z].国发 (2014) 46号, 2014.

[2]2013年全市经济运行情况[EB/OL].成都统计信息网, 2014-03-03.

[3]陈玉柱, 张甜.我国户外运动俱乐部经营现状及策略研究[J].搏击, 2011 (5) :9-12.

户外运动服的发展趋势 篇9

随着当今社会的发展,运动能力、身体协调能力等已成为幼儿所必备的能力,创设一个自由、自主、生态的户外游戏场所,已成为一种必然的趋势。这让老师深刻认识到:户外体育模式的改革势在必行。我们必须恢复幼儿对户外活动的憧憬与向往,激发他们挑战的欲望。

人类学家梅尔文·科恩特指出:“幼儿有一种天生的与非同龄人交往的倾向。”我园在户外运动混龄化的实施开展中,打破年龄、班级的界限,在各个区域投放不同的活动材料,让幼儿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游戏玩法、活动材料、游戏玩伴,自主地参与活动,在潜移默化中发展基本动作,让幼儿自由生长,得到了孩子们的喜爱,对于他们来说,进行户外混龄化的运动是享受美好一天的开始,教师也在活动开展中不断积累经验,在收获中反思。

一、促进幼儿亲社会力的发展

现今幼儿独生子女在社会化方面存在诸多缺憾,他们往往自我中心意识强,独立性差,耐受挫折能力薄弱,而我园实施开展的混龄化运动模式可大大促进幼儿亲社会力的发展。

亲社会力是指一切有益于他人和社会的能力,如助人、分享、谦让、合作等,幼儿通过与同龄、不同龄孩子的互动,能完善每个独生子女的社会性发展。

案例一:秋千树语

佩戴蓝色胸牌的大班哥哥、姐姐在秋千树语中快乐地荡秋千,从跑道上滚来一只圆圆的皮球,随后跟上的是佩戴粉色胸牌的小班妹妹。皮球滚落在秋千后面,小班妹妹想转过正在荡着的秋千去捡皮球,然而却不小心被秋千给撞倒了。大班姐姐连忙从秋千上跳下来,扶起小班妹妹,装着特别慈祥的样子拍着妹妹的背,帮妹妹揉撞到的大腿,还一边安慰:“不哭不哭,姐姐带你玩荡秋千好不好?”小班妹妹接受了大班姐姐的邀请,可是因为个子矮,爬不上秋千,大班姐姐不仅要抱起妹妹,还要将她抱上晃动的秋千,显得有些为难,于是,她立马召集来两个同伴,一同把小班妹妹抱上秋千,并轻推秋千,让妹妹逐渐适应。

在这个案例中,混龄化的游戏促成了孩子们的交往,使之反射到幼儿的内部行为模式中,转化为一种稳定的能力,从而建立了一种良性的循环,促进了幼儿亲社会力的发展。

二、促进幼儿学习主动性的形成

蒙台梭利指出:“通常年龄大的幼儿会自发地去帮助年龄较小的幼儿,特别是当他们意识到自己所做的一切会被年龄小的幼儿重复时,就会要求自己为年幼者做出积极的、正面的行为示范,而年龄较小的幼儿,则能从较大幼儿的工作中获得灵感和榜样。”

案例二:冒险岛

冒险岛区域投放的材料都是各类低结构的木制材料,有高高低低的木凳子、木架子,材料投放后,深得孩子的喜爱。我们观察到:低年龄段的幼儿起初只会抱着娃娃、皮球坐在木凳上,做一些角色扮演类的游戏,而胆大的高年龄段幼儿却能突发奇想地要将这些木架木凳拼搭出一个冒险城堡。他们合作架来了梯子、长凳,有斜坡、有攀登、有平衡、有爬行,这下可吸引了低年龄段的孩子,他们也颤颤巍巍地爬上搭建的冒险城堡,在逐步地锻炼中,孩子们能在混龄化的游戏中,逐步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同时身体各方面素质都得到显著提升,大部分中班的幼儿能在这样的锻炼中进行前滚翻。

在这个案例中,以大带小的榜样模式激发了低年龄段幼儿主动学习、主动探索的欲望,从而有效提升了幼儿的学习主动性,而大的幼儿在传授技巧的同时获得成就感,各项能力得到巩固和提高。

三、促进幼儿知识的构建

户外混龄化的模式往往能让小年龄段的幼儿对大年龄段幼儿的游戏感兴趣,从而引发他们观察、模仿和内化,从中得到启发,习得技能。

案例三:乡村庄园

我园的乡村庄园里投放了各种低结构游戏材料,有木块、木条、木棍、圆木等,孩子们经常在这里玩建构游戏。大年龄段的幼儿可以独立拼搭出各种立体、形象的物体,而小年龄段的幼儿只能进行平铺、围绕等建构技能的搭建。一次,小年龄段的幼儿看到大哥哥们搭建的立体桥,也跃跃欲试,在老师的适当指导下,从起初的垒高逐步提升到之后的架空垒高,建构的技能不断提高。

通过混龄户外活动,小年龄幼儿的活动水平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在游戏活动中,许多孩子的活动目的增强了;有的孩子超越了其年龄阶段的独立、平行活动的幼儿发展水平,逐步具有了合作活动的能力;创造性运用玩具、材料的能力也有明显的提高。

当然,我们开展混龄化的运动模式实践的时间还不长,其中还有许多教师的观察、解读童心等诸多切入点需要我们更深入地开展研究,老师面临着很多挑战,迫使老师提高观察、解读的能力,并且对老师的教育行为和教育机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相信在未来的路上,我们会越做越好!

我国户外运动市场及发展经营策略 篇10

一、国内户外运动用品市场概况

中国具有广阔的户外运动市场, 吸引了无数国内外户外用品生产商的眼光, 在20世纪90年代, 一些国外户外装备生产商开始在中国投资建厂, 进入中国市场, 并且逐步占据了大部市场尤其是高端领域。到21世纪, 户外运动快速发展催生了很多国内的生产商。但它们没有自己的设计和技术, 多数是给国外的品牌做加工, 仅凭借较产品低廉价格占领了小部分低端市场。

1. 市场发展不均衡、不成熟尽管中国参与户外运动人群比例很小, 但其巨大的人口基数依然决定了其很大的发展规模。

国内一些商家注意到该市场良好的发展前景, 积极开发产品创立品牌, 如龙鸟、极星、探路者等。但这些产品仍属于低端市场, 仅适用于一般休闲和简单露营, 很难适用于严酷的户外环境, 没有一家可以做到产品系列化。国际知名品牌厂商已经关注中国市场, 并努力进人, 如加拿大的始祖鸟、德国的沃德等。

2. 经营者的市场意识不成熟中国户外运动用品市场由于缺少

大品牌, 户外运动用品市场先从加工品牌尾货起步, 市场生产、销售、服务不规范。此外由于市场尾货出厂十分随意, 以及从运动爱好者队伍游离出来的经营者市场观念不幼稚, 和部分商家采取急功近利的短期行为, 导致恶性价格战在户外运动用品行业圈十分普遍。

3. 经营模式存在问题中国户外运动用品经营者的运作模式,

主要有大型商场 (专柜) 、品牌专卖店、邮购公司、网上商场、独立专营店 (户外店) 等销售模式, 主流是独立的专营店和大型商场店中店。独立专营店基本上是从户外爱好者队伍中游离出来的, 对市场运作缺乏认识容易造成市场混乱。大商场专柜属于独立品牌运作, 经营模式相对规范, 但纯商业行为很难与爱好者充分交流和沟通。商场租赁费用昂贵, 很难被消费者接受。另外, 专柜在大商场所占比例极小, 影响面十分有限, 制约了户外运动用品市场的发展。

二、中国户外运动用品经营现状产生的原因

1. 市场发展不均衡户外运动用品市场的发展受到经济、意识、周边自然环境等因素的影响。

进行户外运动所需的各种专业装备需要以一定的经济条件作为保证。我国人民收人水平还比较低, 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 导致中国户外运动用品市场发展不均衡。休闲、健康消费的观念依然不是主流, 观念的普及是一个发展过程。户外运动资源的丰富程度也决定了一个地区的市场发展规模。

2. 经营者的经营思想局限性纵观中国户外经营者的经营现状

发现, 专营店往往通过走高端市场, 经营产品基本上是国外知名品牌, 价格远远超出普通人的承受能力, 无形中将户外运动划归为少数人的运动;另有一些户外专营店则以卖水货、次货、假货等来谋暴利。如此经营方式无助中国户外用品市场的发展和规范。此外, 商家职业道德、管理水平, 技术支持、户外知识提供、组织或协助水平缺失等等。这些经营思想在导致整个户外运动用品商家诚信丧失。

3. 狭隘的经营策略国外品牌在演变和发展过程中, 积累的品牌文化才是中国户外运动用品商家必须加快吸收的重要内容。

目前市场上进口户外品牌只能看到商品, 商品品牌文化、功能解释等依旧空白, 这对于中国户外运动用品的发展是一种短视行为。国内商家自创的户外运动用品品牌抄袭现象非常严重。商家无效的经营策略也制约了户外运动用品的发展。如进口商品, 在外国只需17美元的一个铁锁在国内要卖到1600人民币的天价!

三、中国户外运动用品市场应对策略

1. 发挥中国国内商家的市场优势价格优势: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加工基地, 从原材料、加工技术到机械设备都能满较高的产品生产要求。国内生产厂家不仅拥有大量的术熟练工人, 拥有便宜的劳动力和原材料成本, 必然降低产品的成本, 确立价格优势。产品优势:由于中国人的体型以及审美观点等有异于欧美人的特征, 厂家可以有针对性的生产出更适合国人的产品。营销优势:国外产品进人中国市场都需要有一个适应过程, 而国内商家由于对中国市场非常了解和熟悉, 针对中国市场制定不同的市场竞争策略, 缩短适应过程, 抢占时间上的优势。

2. 创建知名品牌中国户外运动用品品牌在面料选材上与国外

无根本区别, 产品的差距主要是设计、研发, 还有品牌的推广方式上。由于中国多数企都是贴牌生产, 自主研发还比较弱。多数国内品牌存在的最大问题就是很难控制生产环节导质量不稳定。产品质量是企业立足之本, 只有把产品量放在第一位, 做好售后服务, 生产独具特色的产品, 就能在顾客的心目中树立良好形象, 这对打破国际品牌垄断, 创建自己的品牌形象具有重要意义。

3. 带动户外运动用品向大众化发展目前国内知名品牌的户外运动用品多数是价位比较高的国外品牌, 制约着更多爱好者的热情。

结合本国的市场特征, 我国户外运动用品走大众化路线, 将会有越来越多人参与到户外活动中, 从而带动整个户外运动用品产的发展。

4. 制定行业规范, 使市场走向有序竞争由于中国户外运动用品

市场起步较晚, 无论在生产、销售、质量、售后等诸多方面存在很多问题。针对这些问题, 借鉴欧美成熟的行业经验制定行业规范, 有助于市场从无序竞争走向有序竞争, 从而促进整个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摘要:应用文献资料法和分析法, 对我国户外运动发展状况及产品市场进行分析, 以发现其优势和弊端, 为户外运动市场的良性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户外运动,市场,产业,策略

参考文献

[1]王炜.户外运动产品:标准缺失的”阵痛”[J].上海标准化, 2009, (5) :43~45.

[2]李久全.我国户外运动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08, (12) :183~186.

上一篇:高血压健康教育下一篇:专业实际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