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背受敌的主人公是谁典故

2024-07-04

腹背受敌的主人公是谁典故(精选5篇)

腹背受敌的主人公是谁典故 篇1

崔浩(?-450年),字伯渊,小名桃简,清河郡东武城(今山东武城县),一说清河郡武城(今河北清河县)人。曹魏司空崔林之后,北魏司空崔玄伯的长子,母亲卢氏是卢谌的孙女。和范阳高门卢玄是表兄弟。

连姻皆士族。崔浩长相如美貌妇人,自比张良,曾仕北魏道武、明元、太武三帝,官高至司徒,是太武帝最重要的谋臣之一,对促进北魏统一北方做出了贡献。

崔浩屡次力排众议,根据星象和人事判断时机,使太武帝得以依次成功击灭胡夏、灭北凉并出击柔然,这些军事行动使北魏得以解除来自北方和西北方的威胁。

尤其是北凉的灭亡,使北魏打开了通往西域的商道。后死于国史之狱,于太平真君十一年(450年)被夷九族。

腹背受敌的主人公是谁典故 篇2

一.从文化批评的角度看, 孙子楚这个形象体现了作者“以痴为美”的文化心态

明代中叶以后, 文人渐渐冲破封建礼教的樊笼, 他们张扬个性, 特立独行, 表现出不同于流俗的审美趣味和文化精神。比蒲松龄生活年代略早的绍兴文人张岱宣扬“以痴为美”, 他在《湖心亭看雪》、《祁止祥癖》等文章中把“痴”看成是人格的最高境界, 认为所谓“痴人”, 其实是至情至性之人, 是纯净无瑕之人。与蒲松龄生活于同一时代的淄博文人毕际弦曾著过一部关于“痴”的专著———《痴语》。毕际弦与蒲松龄交往甚密, 毕际弦的思想自然对蒲松龄产生过一定的影响。而比蒲松龄生活年代稍晚的曹雪芹更是以“痴人”自许, 他在《红楼梦》开篇即写道:“满纸荒唐言, 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 谁解其中味?”末尾又写道:“说到辛酸处, 荒唐愈可悲。由来同一梦, 休笑世人痴。”《红楼梦》不仅以“痴”开始, 以“痴”结束, 还以最大的激情刻画了一个“无故寻愁觅恨, 有时似傻如狂”的“痴人”贾宝玉的形象。在世人眼中, 蒲松龄也是一个“痴人”, 张元在《柳泉蒲先生墓表》中这样评价他:“先生性朴厚, 笃交游, 重名义;而孤介峭直, 尤不能与时相俯仰。……听其言则讷讷如不出诸口。”蒲松龄在其诗词作品中也常常以“痴”自况, 据统计, 他的诗词集中出现“痴”字多达24次, 如“痴情惟我谅, 狂态恃君知”, “回头自笑痴颠”, 等等。由此可见, 蒲松龄对“痴”这种文化精神是甚为认同的。

蒲松龄在《聊斋志异》中塑造了一大批“痴人”形象, 如《书痴》中的书痴郎玉柱, 《酒友》中的酒痴车生, 《黄英》中的菊痴马子才, 《石清虚》中的石痴邢云飞……此外还有许多感人至深的“情痴”, 如《阿绣》中的刘子固, 《婴宁》中的王子服, 《香玉》中的黄生, 等等。《阿宝》中的孙子楚更是一个旷世稀有的痴情男子:阿宝无意说出的一句戏言, 孙子楚竟信以为真, 砍断手指奉为定情之物;一睹阿宝的天姿国色, 孙子楚顿时像被闪电击中了一般, 魂魄竟然脱体而出, 日夜追随佳人, 不肯稍离半步。孙子楚和《牡丹亭》中的杜丽娘, 一个是男子离魂, 一个是女子离魂, 被称为“千古一对情痴”。

由此可见, 蒲松龄本身就是一个“痴人”, 他是要借孙子楚这个形象为“痴人”正名, 并藉以表达“以痴为美”的审美趣味和文化精神。

二.从女权主义批评的角度看, 孙子楚这个形象体现了男性作家的特权意识

蒲松龄生活在男尊女卑的社会, 作为一个男性作家, 他笔下的爱情故事大多以男性为中心, 表现男性的理想和需要, 维护男性的尊严和特权;而他笔下的女性也不是真实的女性, 而是按照男性的理想和需要创造出来的虚假女性。

在聊斋故事中, 作者对男女采取不同的伦理标准。在作者看来, 男子纳妾乃是天经地义的事情, 男子可以三妻四妾, 享尽齐人之福;而女子只能从一而终。在《巧娘》、《莲香》等故事中, 二女共事一夫, 其乐融融;在《红玉》、《罗刹海市》等故事中, 女子“通情达理”, 主动为丈夫纳妾;在《土偶》《乔女》等故事中, 作者对守节的寡妇大加褒扬;在《金生色》、《牛成章》等故事中, 作者对不贞的寡妇痛加贬斥。即使在《阿宝》这样极具浪漫色彩的爱情故事中, 男子和女子的地位也是极不平等的:孙子楚刚丧了妻子, 就有续弦的打算, 托媒婆去阿宝家求亲;阿宝富贵且又美艳, 但在男性作家的笔下却只能下嫁给贫寒书生作为续弦, 而且后来丈夫病死了, 她也不能改嫁, 只能以死殉情。

在聊斋故事中, 男子大都是爱情的受益者, 女子大都是爱情的奉献者。譬如《红玉》中的狐女红玉在冯生孤寂的时候自荐枕席, 抚慰落魄书生脆弱的灵魂;在他们的交往遭到冯翁反对后, 她又主动隐退, 并给冯生娶妻;当冯家遇到危难时, 她又及时前来解救。又如《颜氏》中的颜氏虽有绝世之才, 却嫁了一个草包丈夫, 她不仅要把自己女扮男装考取的功名让给丈夫, 还要委曲求全地给丈夫纳妾。阿宝和聊斋故事中的所有女性一样, 也是一个死心塌地的奉献者:她宁可住茅屋, 吃糟糠, 也不肯让孙子楚做倒插门的女婿, 为的是维护丈夫的自尊心;她勤俭持家, 使孙子楚衣食无忧, 专心致志地应科举;丈夫病死后, 她眼泪哭尽, 不吃不睡, 只求一死, 精诚所至, 阎王也为之感动, 竟赐孙子楚复生。由此可见, 阿宝并非是一个写实的形象, 而是按照男性的理想和需要创造出来的虚假女性;她在男性统治的世界中迷失了自我, 她不是为自己而活, 而是为丈夫而活。

三.从精神分析批评的角度看, 孙子楚这个形象是作者本人的化身

弗洛伊德在《创作家与白日梦》一文中指出:作家在现实生活如果得不到满足, 就会创作出白日梦式的作品, 每一个白日梦式的作品都是一个愿望的满足, 都是对令人绝望的现实的补偿。蒲松龄一生穷困, “十年贫病出无驴”、“终岁不知肉滋味”、“未能富贵身先死”, 这些诗句是他窘迫生活的真实写照。为了生活, 蒲松龄不得不离妻别子, 常年在大户人家做教书先生。大户人家灯红酒绿, 美姬如云;而蒲松龄却枯灯冷斋, 顾影自怜。正是这种强烈的空虚感和失落感催生了无数篇像《阿宝》这样的白日梦式的作品。

精神分析学派认为:白日梦式作品的主人公的身份和处境与作者本人相似, 这些主人公其实是作家本人的化身。聊斋故事中的主人公大都是贫贱书生, 他们有的科场失利, 有的流落他乡, 有的栖身破庙……《阿宝》中的主人公孙子楚也是一个贫贱书生, 他迂腐, 木讷, 不通人情世故, 除了读书一无所长, 他还常常遭受朋友的嘲笑和愚弄。孙子楚的身份、性格和处境与作者本人极其相似, 因而可以看作是作者本人的化身。

白日梦式的作品都很天真。因为主人公都是作者本人的化身, 所以作者要让这个主人公吉星高照、洪福齐天。聊斋故事中的男子哪怕有再大的缺陷也可以享尽艳福, 譬如《巧娘》中的傅廉是个残疾, 《小翠》中的元丰是个弱智, 却都娶上了美娇娘。而女子必须貌美如花, 才有资格与书生相爱, 譬如《娇娜》、《婴宁》、《黄英》等作品中的女子无不是绝色美女;《陆判》中朱尔旦的妻子长得不美, 最终陆判帮她换了一个美女的头;《姊妹易嫁》中毛公的妻子头顶有点秃, 最终也是奇迹般地长出一头秀发!《阿宝》中的孙子楚更是艳福不浅:尽管他贫贱, 木讷, 而且还是个六指头的残疾, 却出人意料地娶到了一个貌若天仙的富家小姐!孙子楚的好运远不止这些, 当他阳寿已尽, 阎王竟然网开一面, 放他还阳;后来他又阴差阳错地考中了进士, 并受到皇帝的嘉奖。我们当然不会把这些天真的描写当成是对现实生活的真实反映, 这些只不过是落魄文人蒲松龄藉以自我安慰的白日梦。

徐岚先生把阿宝看成作品的主人公还有另一个重要理由:小说是以“阿宝”作为标题的。其实, 以“阿宝”为标题并非就意味着阿宝一定是作品的主人公, 对此我们还可以从《聊斋志异·石清虚》这一篇中找到佐证:小说虽以“石清虚”为标题, 但“石清虚”只不过是一块奇石, 当然不可能是小说的主人公, 真正的主人公其实是懂得爱惜这块奇石的邢云飞。蒲松龄在《石清虚》、《瑞云》等作品中反复强调这一思想:“天下之宝, 当与爱惜之人。”《聊斋志异》中有以石为宝的邢云飞, 有以菊为宝的马子才, 有以琴为宝的温如春, 有以书为宝的郎玉柱, 也有以美女佳人为宝的孙子楚, 这些慧眼识宝、真心爱宝的书生才是幕后真正的主人公。

摘要:徐岚先生认为《聊斋志异·阿宝》的主人公是阿宝, 这是有待商榷的。笔者认为小说真正的主人公应该是孙子楚, 从文化批评的角度看, 孙子楚这个形象体现了作者“以痴为美”的文化心态;从女权主义批评的角度看, 孙子楚这个形象体现了男性作家的特权意识;从精神分析批评的角度看, 孙子楚这个形象是作者本人的化身。

命运的主人是谁 篇3

下岗

仿佛突然之间像被一个大家庭抛弃出来的孩子一样,一切都改变了。

我曾经是一名工厂的职工,在厂里从事财务工作。这是一份让人羡慕、自我满足的工作,这种平平淡淡的日子过了10年。上世纪90年代末,国企体制改革,我那有50年历史,产品在全国乃至欧洲和东南亚都有影响的老厂也不可避免的破产了。而我,也在1998年3月下岗了,每月领取120元的下岗工资。那年,我30岁,儿子刚满1岁。

仿佛突然之间像被一个大家庭抛弃出来的孩子一样,一夜之间,一切都改变了。失落、惶恐、无依无靠、无所适从的感觉朝我袭来,一切真是难以名状。

我们厂是市里最早破产的企业,那时,“下岗”这个词既新鲜又令人难堪。走在街上,怕别人指指点点说我下岗了;回到家里,怕看到父母关切和期待的眼神。看着怀中嗷嗷待哺的儿子,真不知道怎样才能把他养大。

30岁,对于一个成功女人来说,是一个成熟而魅力四射的年龄。而我,以前只知道按部就班做好自己工作的平凡女人,突遭下岗的打击,此时真是茫然而落寞。

在这最困难的时候,父母向我伸出了温暖的手臂,他们主动承担了我和儿子的生活费用,开导我,鼓励我,让我勇敢面对现实,重新寻求自己的位置。我胆怯、受伤的心得到了些许抚慰。可是干什么呢?做生意,没钱又没关系;打工,别人只招收25岁以下的女孩,我只能望门兴叹。

鼓励

父亲说:“有志者事竟成,学习不分年龄,没有什么是不可以做到的!”

一天,我的父亲,那个在教育战线上奉献了40多个春秋的老教师下班回来对我说:“女儿啊,我觉得你不妨去学学美容美发,这可是一门手艺活儿呀!”什么?学理发?我可都是30岁的人了,学得会吗?谁还招我这个老徒弟?!可父亲却说:“有志者事竟成,学习不分年龄。俗话说,活到老学到老呢,没有什么不可以的。别人三十而立,你就来个四十而立嘛!”看着父亲鼓励的眼神,我也有些心动了。

虽然,我做梦都没想到自己会从事这个职业,但平常还是爱臭美几下,对美容、发型之类的比较感兴趣。况且,我也是一个好强的女人,不甘心就这样被社会抛弃,我一定要重新找到自己的位置。正在这个时候,我的一位从浙江来的好朋友也劝说我去学习美容美发。于是,在彷徨徘徊3个月以后,我鼓起勇气于1998年6月到一家美容美发培训班报到,迈出了第二次就业的第一步。

等待

我骑着自行车,前面挂着工具袋,后面载着1岁多的儿子,不管是刮风下雨还是烈日炎炎,随叫随到,穿梭于这家那户。

经过不到3个月的培训,我毕业了。就这样开店,行吗?恐怕不行吧,毕竟只有一点肤浅的理论知识,加上儿子还小,不能离开,那我就在家里实践吧。我告诉所有的亲戚朋友同学长辈:“从现在起,你们的头发我包了,并且一律免费。”

我买了基本的工具、材料,骑着自行车,前面挂着一个大工具袋,后面载着1岁多的儿子,穿梭于这家那户。不管是刮风下雨还是烈日炎炎,随叫随到,绝不推辞。没有事情的时候,就把培训班里新买的教材书籍反复翻阅。

开店

小店开业时,没有鲜花和仪式,一位长辈给了我一个封有6元8角钱的红包。

就这样,日复一日地过了一年。长辈说我可以开店了,朋友说你怎么还不开店。真的吗?我真的可以做我以前想都没有想过的职业?万一店里没有顾客怎么办?我还是没能下决心!

这时,还是那位浙江朋友不由分说的拉着我去找店面。在一条僻静的小街上,租下了一间10平方米的木制小门面,每月房租208元。两个好朋友为我凑了2000元,交了一个季度的房租,余下的钱买了一面镜子,两张凳子和一些工具,一个砂炉子上放一锅热水。就这样,在这鳞次栉比的店铺中,一间小小的美发店开业了,那天是1999年9月9日。母亲给我的小店取名“玖玖发屋”,一方面是纪念开张的特殊日子,一方面是希望小店“长长久久”。没有鲜花,没有任何仪式,一位长辈将一个封有6元8角钱的红包给我(我至今还保留着),当时我的眼泪都快流下来了。

开业第一天,我挣了26元,虽然不多,但证明自己还行。印象最深刻的一天,是我第一次挣了40多元钱,心情非常激动(按以前的工资比例,我从来没有挣过那么多钱),关店门后几乎是小跑回家,着急地告诉父母我挣了多少钱。看着我异常兴奋的样子,一家人都替我高兴。

虽然我还没有做出什么成绩,但我却要真挚的感谢我的亲人、朋友和顾客们。没有她们的鼓励与支持,就没有今天的小店,我惟有加倍地努力工作,来回报大家和社会。

摸索

我向同行请教,与顾客交流,从报刊杂志电视上捕获信息,甚至走在街上看见漂亮的发型就跟着别人追……

日子就这样慢慢地走上了正轨,但有一点,我始终摆脱不了的阴影——世俗对美容美发行业的偏见。没有顾客的时候,我总是蜷缩在店内的角落,怕熟人看见不好意思。多亏隔壁书店的刘大姐开导我,把她的创业史告诉我,我知道她也是吃了很多苦才走到今天的。终于,我在别人的鼓励和自我心态调整下,渡过了最难的心理关。每当以前的同事很不理解地问我,怎么干起“刮刮匠”的活了,我都坦然地笑着说:“工作没有贵贱之分,只要你敢想,你就能做!”

过了心理关,我又面临技术难题。毕竟自己基本功不扎实,为别人做发型总有不尽人意的时候,遇到比较刁难的顾客,委屈得想哭。看见别人不太满意地离开,心里非常内疚和难受。怎么办呢?就偷师学艺吧。休息的时候,我经常到一些生意比较好的美发店去看别人怎么做的,向不保守的同行请教,虚心向顾客交流。自己也买很多光碟看,从报刊杂志电视上捕获一些信息,甚至走在街上看见漂亮的发型跟着别人追……

虽然我的技术差一点,年龄也比较大,但为了留住顾客,我就在服务上狠下功夫。不管男女老少,农村人还是城里人,我都一样对待,认真服务。我用最亲切的语言,最诚恳的微笑,最虚心的态度,感染着每一位顾客,让他们接受我。我相信周到的服务可以赢来更多的顾客,虚心的学习可以提高我的技术,这样就可以增加收入了。

希望

这小小的一笔收入,对于一些人是微不足道的。但对我却是一颗救心丸,一针推进剂,让我又看到了生活的希望,我又一次被社会承认了!

第一个月,我一共挣了613元,除了房租、水电、材料等成本费用的开销,还略有节余。这小小的一笔收入,对于一些人来说是微不足道的。但是对于下岗的我,却是一颗救心丸,一针推进剂,让我又看到了生活的希望,我又一次被社会承认了!

一年后,因为旧房改造,我的小店被拆掉了。由于暂时没有合适的店面,我到一家私人企业打工,又回到了以前按时上下班的日子,一种失落感油然而生。于是,两个月后,我不顾老板的挽留,坚决地离开了。

后来,我找到了现在的这个不足20平方米的小店。因为有了一些经验,我简单地把店面装修了一番,换了新的镜台、凳子,将蜂窝煤炉换成了液化热水器,比以前的店面干净整洁多了。接着又招了3个学徒,我告诉她们一定要把顾客当朋友,作老师,告诉她们接钱递物要用双手等等服务细节,让顾客感到你尊重她,这样顾客才会靠近你。渐渐地,小店的生意也比以前好多了。

有人说我越来越年轻了,是呀,当顾客高高兴兴地走出小店时,我一天的心情都是喜悦的,这就是成就感,这样的感觉怎么不让人年轻呢!

即便是这样,我还是觉得自己差得很多很多,总是千方百计想提高自己的水平,那种求知的欲望非常的强烈,总希望有人能指点迷津。

痛心

我常常看到以前厂里的同事至今仍然无所事事,甚至整天沉迷于麻将桌上。

现在,我常常看到以前厂里的同事至今仍然无所事事,甚至整天沉迷于麻将桌上,我真的很痛心。曾经让她们到我店里来,免费教她们美发技术,但很多人总是以“年纪大了,不想学了”为借口,遇到一点困难就退缩了。唉,人为什么不自信一点呢?其实,人最大的敌人就是自己,战胜了自己就战胜了一切困难。我今年36岁了,却只想用26岁的心态来面对人生。我想实现四十而立的计划,有可能就办一所培训学校,来接纳更多的下岗兄弟姐妹,让“下岗”这个词不再出现,让更多的人更美、更靓、更青春。

编后语:思路决定出路

在如今飞速发展的社会里,谁也不会想到明天会变成什么样。

再就业,不是一个轻松的话题。只有亲身体验过的人才知道再就业的无奈与艰辛。面对着社会上一批批的下岗职工,如何实现再就业,是下岗职工、政府和社会都在关注的焦点,程莉以自立自强和不懈创新的精神实现了自己的再就业。

因为思路不同,看问题的方法不同,导致两种截然不同的出路。程莉以她的小店证明了自己,已经完全走出了当初下岗时的阴霾天空。而与她同时下岗的同事,现在要么无所事事,要么沉醉于麻将桌上。

打破传统观念的束缚,实现思维方式和观念的转换,才能闯出一片新天地。我们希望程莉的再就业之路能为更多的下岗职工带来启示,我们也期待着更多的下岗职工通过自己的努力,在政府和社会的帮助下获得成功,做自己命运的主人。

谈笑自若的主人公是谁及典故 篇4

驻守南郡的魏将曹仁,以逸待劳击败了吴军先锋蒋钦。周瑜大怒,点兵要与曹仁决战。甘宁上前劝阻,认为与夷陵互为犄角,不如先以精兵袭取夷陵,再图南郡。周瑜点头称好,即命甘宁领兵径取夷陵。

甘宁兵抵夷陵城下,与魏方守将曹洪激战二十余回合。曹洪败走,并不进城,而是领兵往南郡退逃。甘宁大喜,命左右立即抢占夷陵。

甘宁入城时只有几百个精兵,入城后一面派人星夜往报周瑜,一面即刻就地招募新军,也仅满千人。甘宁吩咐手下坚守四门,自己亲上城楼巡视。

当天黄昏,曹仁派曹纯和牛金引兵救援曹洪,与曹洪汇合夷陵城下,共五千多人,把夷陵城团团围住。

曹纯命人架云梯攻城,皆被甘宁带领守军当场砍翻。曹兵轮番攻城多次,都难攻入。

第二天早晨,甘宁在城中命人抬石块擂木上城。曹洪等则在城外命人筑土为垛,又在土堆上筑高楼。

高楼筑成后,城中动静看得清楚,曹洪命兵士向城中射箭。霎时间,箭如雨发,射死射伤不少吴兵。

吴兵飞报甘宁,将士们都有点害怕,唯独甘宁谈笑自若,毫不紧张。

甘宁命手下收集散在城头的箭镞,得数万枝,当即挑选善射者倚傍城垛与曹兵对射。

曹兵虽比吴兵多好几倍,但有甘宁的顽强固守,无法得逞。数日后周瑜派兵来救,甘宁在城头见曹军后营大乱,知是援兵已到,忙下令出击。

吴军合力杀败了曹洪、曹纯和和牛金,巩固了夷陵,曹仁知道夷陵城南有僻径可直抵南郡城下,不得不另筹对策。

投笔从戎的主人公是谁及典故 篇5

班超为人有大志,不修细节,但内心孝敬恭谨,审察事理。他口齿辩给,博览群书。

不甘于为官府抄写文书,投笔从戎,随窦固出击北匈奴,又奉命出使西域,在三十一年的时间里,平定了西域五十多个国家,为西域回归、促进民族融合,做出了巨大贡献。

上一篇:宁愿造句下一篇:浅究项目教学法在高校税法教学中的运用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