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花夕拾名著阅读读后感

2024-08-31

朝花夕拾名著阅读读后感(精选12篇)

朝花夕拾名著阅读读后感 篇1

《朝花夕拾》 《狗•猫•鼠》

1.在鲁迅的《朝花夕拾》中,写“宠物”的文章是哪一篇文章?

2.作者仇猫的原因有哪些?

答:

3.《狗•猫•鼠》中作者小时候床头贴的两张花纸是?

答:

4.隐鼠的结局是怎样的?

答:

5.《狗•猫•鼠》一文是针对谁的攻击引发的?用意何在?

答:

《阿长与山海经》

1、文章围绕阿长写了哪些事情? 答:

2、当阿长说:“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我”有什么反映?表现我什么心情?

答:

3、结合全文,概括长妈妈的形象特点。

答:

《二十四孝图》

1、《二十四孝图》从当时的儿童读物谈起,忆述儿时阅读《二十四孝图》的感受,重点针对“卧冰求鲤”、“老莱娱亲”、“郭巨埋儿”等孝道故事做了分析,指斥这类封建孝道不顾儿童的性命,将“肉麻当作有趣”,“以不情为伦纪,诬蔑了古人,教坏了后人”。形象地揭露了封建孝道的虚伪和残酷,揭示了旧中国儿童可怜。

2、《二十四孝图》对当时反对白话文、提倡复古的倾向予以了尖锐的抨击。

3、《二十四孝图》中鲁迅为什么得到二十四孝图后即高兴又扫兴?

答:

4、鲁迅先生为什么说童年时请人讲了《二十四孝图》中的二十四个故事后,“才知道‘孝’有如此之难,对于先前痴心妄想,想作孝子的计划,完全绝望了?

答:

5、鲁迅的《二十四孝图》是不是反对孝道的文章?

答:

《五猖会》 1.《五猖会》中,父亲强迫“我”背 《鉴略》,让我感到痛苦,从中可以看出父亲是一个怎样的人?

答:

2.课文最后说,“我至今一想起,还诧异我的父亲何以要在那时候叫我来背书。”作者是真的“诧异” 么?你认为父亲为什么让“我”那时候背书?

答:

《无常》

1、无常是一个什么形象?

答:

2、鲁迅写《无常》有何用意?

答:

3、鲁迅在《无常》中对宣扬鬼神迷信思想的民间戏曲持赞扬态度,对此,你如何理解?

答: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1.少年鲁迅对三味书屋的生活哪些地方不满意?

答:

2.你怎样看待寿无镜老师?

答:

《父亲的病》

1、《父亲的病》主要讲的是什么内容?

答:

2、“名医”陈莲河所用的药方文中提到了哪些药引?

答:

3、《朝花夕拾》中提到衍太太的几件事是什么?

答:

4、《父亲的病》中鲁迅描写几位“名医”的行医态度、作风、开方等种种表现,揭示了这些人怎样的实质? 答:

5、《父亲的病》中屡次提及庸医误人的种种荒诞行为,试举一例。

答:

6、父亲临终时,衍太太让年幼的鲁迅不停的大声喊“父亲!”,此事为什么让鲁迅后悔不已?

答:

《琐记》

1、《琐记》作者记了哪些琐事?

答:

2、结合实例说说衍太太是个怎样的人?

答:

3、概括《琐记》的主题内容:

答:

4、作者在《琐记》中提到喜欢看的一本书是。

5、鲁迅在《琐记》一文中,用了“乌烟瘴气”一词来讥讽的是。

6、鲁迅首次知道“赫胥黎”,接触“物竟天择”,“苏格拉底”等人的思想是在这段经历在矿路学堂,这段经历在 中提及过。7.作者在南京江南水师学堂求学的感受是怎样的?

答:

《藤野先生》

1、“我”和藤野先生直接交往的事有几件?

答:

2、鲁迅1902年到日本,1909年回国,这七年中,鲁迅的思想有一个重大的转变:

3、是什么促成了弃医从文的转变呢?答:

4、分析藤野的形象。

答:

《范爱农》

1、《范爱农》一文的主要内容.答:

2、范爱农这个人物形象的特点。

答:

3、范爱农的一生是个悲剧,造成悲剧的原因是什么?

答:

4、鲁迅对范爱农的情感变化的过程是怎样的?

答:

5、下列文字刻画的是哪一个人物形象?一个高大身材,长头发,眼球白多黑少的人,看人总像在渺视。

朝花夕拾名著阅读读后感 篇2

陶渊明作《五柳先生传》以自况云:“好读书, 不求甚解;每有会意, 便欣然忘食。”意思说读书只求领会要旨, 不刻意在字句上下工夫。喜欢读书, 但不在字句的解释上过分下工夫, 以获得精神上的满足。

同样, 在阅读《朝花夕拾》这本名著之前, 我们就应明确地告诉学生, 对于暂时看不懂的语句或语段, 不必纠缠, 应大胆放过。事实上, 对于初中二年级学生来说, 理解本名著是有一定的难度的。《朝花夕拾》中的作品都是回忆性文章, 但它们不是对往事的简单的记录, 而是用娴熟的文学手法写成的。作者撷取那些难以忘怀的生活片段加以生动地描述, 把记叙、描写、抒情和议论有机地融合为一体, 由于作者在写作本文时已经成年, 历经了太多的社会动荡, 人事沧桑, 在深情地回忆往事时, 作者无法忘却现实, 时不时插入了一些“杂文笔法” (即对现实的议论) , 显示了鲁迅先生真实而丰富的内心世界。可是学生未必能理解。如《狗·猫·鼠》一文既有作者对童年时拥有过的一只可爱的小隐鼠的深情刻画, 又有对祖母讲述的民间故事生动的记叙, 同时又揭示了现实中那些像极了“猫”的正人君子的真实面目。在《范爱农》一文中, 范爱农是一个革命者, 然而他期盼已久的革命, 最终却是如此:辛亥革命被投机—收买—镇压—窃取的结果, 他怎能不绝望。“哀之大莫过于心死”, 他的精神理想破灭了, 他还能有生之可能吗?所以说, 作者在此已经用深邃的笔触, 暗示范爱农之死。这些人和事在当时来说都可算是重大而复杂的社会问题, 对于涉世未深的青少年, 对于没有多少知识储备的初二学生, 理应不求甚解。

二、教学中老师有所不为:把握取舍, 有舍才有得

我们来看看《语文课程标准》中对于“阅读”的表述和要求吧!“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 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 加深理解和体验, 有所感悟和思考, 受到情感熏陶, 获得思想启迪, 享受审美乐趣。”

在名著阅读的过程中, 读者自己的生活、自己的经历异常重要。因此, 在名著教学过程中的老师, 不要怕学生不懂, 平均用力, 面面俱到, 什么都讲给学生, 结果使学生的名著阅读课变成了老师自己的才艺“表演”, 结果是赔上时间又损了学生对名著阅读的兴趣。真正是“吃力不讨好”。

至于暂时无法体会的, 如《狗·猫·鼠》一文中“正人君子”和《无常》中虚伪的知识分子是什么人。可以说这些都是启而不发的, 理应“置之度外”, 假以时日再说。最多按照教学要求, 引导学生通过字面、文意的揣摩, 了解和理解文章的基本意思和主旨即可。至于深刻把握, 真切领会, 达成共鸣, 则有待来日。这就是我们应该提倡的“好读书, 不求甚解”, 也是“把握取舍, 有舍才有得”。

三、阅读指导, 老师应有所为:细处着眼, 感悟经典

《朝花夕拾》之所以成为散文经典, 是因为作者撷取那些难以忘怀的生活片段加以生动地描述, 选择富有个性的情节和细节刻画人物的性格, 使作品充满浓厚的生活气息, 人物形象鲜明生动, 挖掘事件发人深省。老师应该引导学生在阅读时抓住这些写人写事的细节处, 加深对人物、事件的理解。如《阿长与 (山海经) 》中写除夕夜长妈妈教少年鲁迅如何吃福橘、如何讲“吉利”话和元旦清晨等待鲁迅“恭喜”的语言、神态上的细节, 把这个农村妇女的渴望幸福、期待祝福的急切心情和惊喜神态, 表现得活灵活现。《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写老先生大声朗读文章时, “总是微笑起来, 而且将头仰起, 向后面拗过去, 拗过去”。寥寥几笔动作细节描写, 把老先生那种痴迷入神的情态, 表现得惟妙惟肖。《父亲的病》——那些所谓“名医”的折腾人, 拐弄人, 鲁迅对他们开的“药引子”, 如“蟋蟀一对”, 而且还要是原配, “即本在一窠中者”进行了如实的叙述, 顺便又讽刺道“似乎昆虫也要贞节, 续弦或再醮, 连做药资格也丧失了”。难怪“父亲”对这些药方、药引子以至医生也怀疑起来了, 几次“摇摇头”。这些细节既写出了父亲被庸医治死, 一直是埋在心中的痛苦, 也揭示了这些所谓“名医”巫医不分、故弄玄虚、勒索钱财、草菅人命的实质。

细微之处还体现在多采用反讽和对比手法对封建旧制度、旧道德进行批判、讽刺。反讽即是表面上很冷静地叙述事件的始末, 其实是反话正说, 在叙述中暗含着“言在此而意在彼”的巧妙讽刺。在《父亲》中, 对庸医的行医过程细细道来, 没有正面指责与讽刺, 但字里行间处处蕴含着作者激愤的批判和讽刺。作者在散文中常用对比手法。《无常》通过无常这个“鬼”和现实中的“人”对比, 深刻地刻画出了现实生活中某些“人格”不如“鬼格”的人的丑恶面目;《狗·猫·鼠》作者对小隐鼠的爱和对猫的强烈憎恨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以上这些在教学时应该作为重点, 真正做到:细处着眼, 感悟经典。

《朝花夕拾》读后感 篇3

鲁迅的童年生活在风雨飘摇的清王朝开始急剧地走向灭亡的时代。因为有那样一个时代,才有了鲁迅,才有了鲁迅笔下的那些人。

阿长,也就是“长妈妈”,对“迅哥儿”来说是一个很重要的人。她是鲁迅家里的一个女工,是一个他曾经“不大佩服”甚至感到“不耐烦”的人,但到最后成为他所敬佩、所怀念的人。鲁迅为她祝愿,为她祈福,是因为“长妈妈”那份朴实。“长妈妈”虽然生活在社会最底层,但处处为他人着想,是一个再真实不过的角色了,因此成了鲁迅生命中很重要的一个人。

无论是《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还是《五猖会》,说的都是鲁迅幼时学习的故事。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代表了鲁迅由幼年转向少年甚至是青年的成长历程。同我们一样,渐渐长大的鲁迅不能够再无忧无虑地玩,而要去上书塾,只能每日读着枯燥的古文,不知其深意。而《五猖会》则表达了父母不理解孩子心理的现实,两代人过着没有沟通的日子。

《朝花夕拾》记录了鲁迅幸福的童年生活,但也诉说了那个时代的悲哀。他在乡下出生,在城里读书。他有乡下孩子对大自然特有的感情,却没有他们的粗犷;他没有城里孩子的娇气,却有着他们的书香气质。所以,他,成为了鲁迅——《朝花夕拾》的创作者。

把书放回书架,再看一看那个名字,又回味了一遍鲁迅的童年,我不禁忆起了自己的那些日子,稚嫩而又美好。

中考名著《朝花夕拾》阅读答案 篇4

2.民间的百姓喜欢无常,主要在于因为他爽直,爱发议论,有人情。

3.作者在文章中表达对无常的喜欢,其本意并非是表达童年时的美好回忆,而是表达对现实中所谓正人君子的讽刺, 同时,文章深刻表达了旧时代中国人民对黑暗社会的绝望,对人世不平的愤慨,只能在冥冥中寻求寄托,寻求“公正的裁决”。

文段二

1.朝花夕拾 猫

2.目的是将“正人君子们”与“虫蛆和鸷禽猛兽”作对比,将“正人君子们”虚伪、丑恶的灵魂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

部编版七上名著阅读《朝花夕拾》 篇5

一、名著导读

《朝花夕拾》作于一九二六年,共十篇,前五篇写于北京,后五篇写于厦门。最初以“旧事重提”为总题目陆续发表于《莽原》半月刊。一九二七年,鲁迅在广州重新编订,添写《小引》《后记》,并改名为《朝花夕拾》,是了解与研究鲁迅早期生活、思想和当时社会风貌的重要艺术文献。

十篇中《狗·猫·鼠》《阿长与<山海经>》《二十四孝图》《五猖会》《无常》《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父亲的病》七篇,为回忆童年生活,让读者看到鲁迅先生故乡的民俗风情,也见到当时人心世道。《琐记》《藤野先生》《范爱农》乃人生怀念文字。

《朝花夕拾》有着丰富的思想内容,既描写了作者对童年生活的回忆和对师友诚挚的怀念,真实的书写了戊戌政变和辛亥革命前后作者所经历的生活种种——从农村到城镇,从家庭到社会,从中国到日本,每一篇都生动的反映了那个时代社会生活的一角。

作品记述了作者童年的生活和青年时求学的历程,追忆那些难以忘怀的人和事,抒发了对往日亲友和师长的怀念之情。作品在夹叙夹议中,表现出对反动、守旧势力的打击和嘲讽。

二、重点文章简介

《狗·猫·鼠》——对猫的讨厌和仇恨

《阿长与<山海经>》——怀念长妈妈《二十四孝图》——批评封建孝道的虚伪和残酷

《五猖会》——描绘封建家长制的压制和摧残《无常》——描绘迷信传说的勾魂使者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描写童年生活的乏味《父亲的病》——揭露庸医误人的实质

《琐记》——描写一个心术不正令人憎恶的衍太太形象的批判

《藤野先生》——写最使鲁迅感激的日本老师《范爱农》——写一个潦倒一生的同乡好友的故事

三、阅读检测题

(一)选择题

1.除“小引”和“后记”外,《朝花夕拾》正文共有多少篇()A.12 B.10 C.14 D.8 2.《朝花夕拾》正文前的“小引”讲的是《朝花夕拾》的()A.写作过程B.编纂过程C.修改过程D.构思过程 3.《朝花夕拾》正文后的“后记”讲的是()

A.本书的写作过程B.本书的编纂过程C.本书的修改过程D.与《二十四孝图》相关的内容

4.下列文章不属于《朝花夕拾》的是()

A.《风筝》B.《无常》C.《父亲的病》D.《藤野先生》

5.《朝花夕拾》中,鲁迅借众鬼嘲弄人生,用阴间讽刺阳世,对“正人君子们”进行了淋漓尽致的嘲弄和鞭挞是哪篇文章?()

A.《琐记》B.《无常》C.《二十四孝图》D.《狗猫鼠》 6.《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的“百草园”在()

A.“我家的”后面B.“我家的”前面C.“我家的”左面D.“我家的”右面 7.《朝花夕拾》中记叙鲁迅为了寻“另一类的人们”而到南京求学的经过的是()A.《五猖会》B.《琐记》C.《父亲的病》D.《无常》 8.选择一个正确答案()

A.鲁迅写《范爱农》只为了回忆过去,记住以及想念范爱农。B.范爱农不喜欢甚至讨厌自己的先生,因此在先生死时不主张发电报。C.鲁迅记忆中的范爱农很坏。

D.《范爱农》记叙的是鲁迅在日本留学时和回国后与范爱农接触的几个生活片段。9.《藤野先生》中作者弃医从文的原因是:()

A.受到日本同学歧视B.先生不重视自己C.要拯救国民的精神D.学医太难 10.鲁迅早年留学学习医学的国家是()A.日本B.美国C.苏联D.英国 11.范爱农和鲁迅初次相识的地点是()A.东京B.北平C.横滨D.绍兴

12.《琐记》一文中写了几件事,表达了对衍太太的不满()A.一件B.两件C.三件D.四件

13.“这是一个高大身材,长头发,眼球白多黑少的人,看人总像在渺视”。这段文字描写的是()

A.孔乙己B.范爱农C.藤野先生D.寿镜吾老先生

14.《朝花夕拾》中,阿长的性格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下列哪一个不是阿长的性格特点()

A.迷信B.不拘小节C.马虎D.朴实

15.《藤野先生》回忆作者早年学医时的生活经历,地点不是在()A.日本B.仙台C.北京D.仙台医专

16.寿镜吾先生是鲁迅在何处求学时的老师()

A.本城书塾B.南京水师学堂C.东京“清国留学生速成班”D.仙台医专 17.藤野先生是鲁迅在何处求学时的老师()

A.本城书塾B.南京水师学堂C.东京“清国留学生速成班”D.仙台医专 18.陈莲河给鲁迅的父亲看病时所开的药引是()A.一对蚂蚁B.一对蟋蟀 C.一包苦菜D.都不是 19.藤野先生的全称是()

A.藤野B.藤野严C.藤野严久D.藤野严久郎 20.下列文章中不曾提及“长妈妈”的篇目是()A.猫·狗·鼠B.五猖会C.二十四孝图D.琐记

(二)填空题

21.“赛神会”中“我”和许多人喜欢看________。22.鲁迅小时侯最喜欢在________玩耍。

23.“好。那么,走罢!”而去“寻别一类人们去”一语出自鲁迅的________篇。24.鲁迅在日本留学时认识的一位朋友,当时彼此都没有什么好感,但回国偶遇之后,交往甚密,这位朋友是________。

25.作者在《琐记》中提到喜欢看的一本书是《________》。

26.鲁迅首次知道“赫胥黎”,接触“物竟天择”、“苏格拉底”等人的思想是在矿路学堂,这段经历在《________》中提及。

27.鲁迅在《二十四孝图》里,针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孝道故事做了分析,揭示了封建孝道的虚伪和残酷。

(三)名著导读

28.名著阅读《朝花夕拾》,完成题目。

(1)《狗 猫 鼠》中我那心爱的隐鼠最后的结局是怎样的?

(2)《阿长与《山海经》》中我一开始实在不大佩服她,后来因何事对她发生过空前的敬意?又因什么事使我发生了新的敬意?

(3)《二十四孝图》中那些关于“孝”的故事中,“我”认为其中可以勉力仿效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性命之虞的是________,最使我不解,甚至于发生反感的是________,________.

(4)《五猖会》中去看会之前,父亲要我背的是哪本书? 29.名著考查:

他向我和蔼地说道:“你看,你将这条血管移了一点位置了。――自然,这样一移,的确比较的好看些,然而图不是美术,实物是那样的,我们没法改换它。现在我给你改好了,以后你要全照着黑板上那样的画。”这段话是________人物)说的。这篇散文选自________,作者________。本篇记叙了作者在日本________地名)学医的生活,其中的匿名信事件和看电影(幻灯片)事件令他感受到身为弱国国民遭受的屈辱,同时也看到国人的麻木,这使他产生了________的想法。请你再写出三篇出自这本散文集的文章题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0.有人说,《朝花夕拾》包含了作者“温馨的回忆与理性的批判”。请写出书中一处能够表现作者“温馨的回忆”或“理性的评判”的内容。31.名著导读

(1)“去拿你的书来。”他慢慢地说。这所谓“书”,是指我开蒙时候所读的《鉴略》,因为我再没有第二本了。我们那里上学的岁数是多拣单数的,所以这使我记住我其时是七岁。

这段文字选自《________》,它是鲁迅先生唯一的一本散文集《________》中的一篇。

(2)“在百静中,我似乎头里要伸出许多铁钳,将什么‘生于太荒’之流夹住;也听到自己急急诵读的声音发着抖,仿佛深秋的蟋蟀,在夜中鸣叫似的。”你能从这段文字中读出当时鲁迅怎样的心情。

四、名著阅读。

(1)《五猖会》中,父亲让我背________,让我感到痛苦。(2)鲁迅寓居的东墙上,一直挂着他的老师________的照片。

(3)鲁迅在日本留学时认识的一位朋友,当时彼此都没有什么好感,但回国偶遇之后,交往甚密,这位朋友是________。

33.下面是丰子恺先生为《朝花夕拾》画的三幅插图。根据画意和文字提示,任选两幅写出相关文章的篇名。

选择________和________,篇名分别是《________》和《________》。

34.名著阅读“去拿你的书来。”他慢慢地说。这所谓“书”,是指我开蒙时候所读的《鉴略》。因为我再没有第二本了。我们那里上学的岁数是多拣单数的,所以这使我记住我其时是七岁。我忐忑着,拿了书来了。他使我同坐在堂中央的桌子前,教我一句一句地读下去。我担着心,一句一句地读下去。两句一行,大约读了二三十行罢,他说:“给我读熟。背不出,就不准去看会。”

上面这段文字出自《朝花夕拾》中的文章《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朝花夕拾》原名《________》,是鲁迅的回忆性散文集。共________篇,最初在《________》杂志上发表。

35.鲁迅的《朝花夕拾》是一部回忆性的散文,其中刻画了许多形象鲜明的人物。下面句子写的是谁?请任选一个写出人名并对该人物的形象予以评价。①她对自己的儿子虽然狠,对别家的孩子却好的,无论闹出什么乱子来,也决不去告诉各人的父母。

②但不知怎的,我总还时时记起他,在我所认为我师的之中,他是最使我感激,给我鼓励的一个。有时我常常想:他的对于我的热心的希望,不倦的教诲,小而言之,是为中国,就是希望中国有新的医学;大而言之,是为学术,就是希望新的医学传到中国去。

36.下面是摘录《朝花夕拾》中的几个片段,请根据内容,任选一个片段写出相关文章的篇名。

(1)应用的物件已经搬完,家中由忙乱转成静肃了,朝阳照着西墙,天气很晴朗。母亲,工人,长妈妈即阿长,都无法营救,只默默地静候着我读熟,而且背出来。在百静中,我似乎头里要伸出许多铁钳,将什么“生于太荒”之流夹住;也听到自己急急诵读的声音发着抖,仿佛深秋的蟋蟀,在夜中鸣叫似的。

(2)至于我们——我相信:我和许多人——所最愿意看的,却在活无常。他不但活泼而诙谐,单是那浑身雪白这一点,在红红绿绿中就有“鹤立鸡群”之概。只要望见一顶白纸的高帽子和他手里的破芭蕉扇的影子,大家就都有些紧张,而且高兴起来了。

(3)衍太太现在是早已经做了祖母,也许竟做了曾祖母了;那时却还年青,只有一个儿子比我大三四岁。她对自己的儿子虽然狠,对别家的孩子却好的,无论闹出什么乱子来,也决不去告诉各人的父母,因此我们就最愿意在她家里或她家的四近玩。

37.阅读《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我们真切地感受到小主人公对大自然的热爱,对知识的追求,以及天真、幼稚、欢乐的心理,请你从《朝花夕拾》其余的篇目中选择你熟悉的一篇,简述你的阅读心得。

38.阅读下列文字,完成填空。这是一个高大身材,长头发,眼球白多黑少的人,看人总像在渺视。他蹲在席子上,我发言大抵就反对;我早觉得奇怪,注意着他的了,到这时才打听别人:说这话的是谁呢,有那么冷?

选文中的“他”是《朝花夕拾》中的________,造成他悲剧的原因是________。39.下列关于文学名著内容及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两项是()

A.《狗·猫·鼠》是针对“正人君子”的攻击引发的,表达了对猫的憎恶,对隐鼠的弱小者的同情。

B.《格列佛游记》中小人国的高跟党自认为合乎古代制度,因此国王偏向高跟党。C.《琐记》中回忆了与衍太太交往的几件琐事,在南京矿路学堂、江南水师学堂求学的经历。

D.《格列佛游记》中作者用丰富的讽刺手法和虚构幻想的离奇情节,深刻剖析了当时英国的社会现实。

朝花夕拾名著读后感 篇6

首先,鲁迅认为不能扼杀儿童的好奇心。文中他渴慕着绘图的《山海经》,但是没有人给他买。直到长妈妈发现,在告假时为鲁迅买回来。这件事不仅让鲁迅对长妈妈改观,更让他对绘图的书产生了兴趣,搜集到了《尔雅音图》、《毛诗品物图考》、《点石斋丛画》和《诗画舫》。鲁迅告诉我们,应该重视儿童的意见,一次不理睬可能就是对儿童以后某个兴趣浓烈爱好的扼杀。重视儿童的意见,就有可能改变儿童的未来。

文中又有一次,鲁迅要去看五猖会时却被父亲逼着背书,留下了心理阴影,以至于背完书后“到了东关五猖会的热闹,对于我似乎都没有什么大意思”。对于儿童,应该先行理解他们的想法,否则只会让儿童感到儿童天性被扼杀的无力。

其次,鲁迅批判了封建礼教对儿童的毒害。文中他因为看了《二十四孝图》中的“郭巨埋儿”后,就害怕父亲做孝子,对祖母恐惧,觉得祖母“不是和我势不两立,至少,也是一个和我的生命有些妨碍的人。”而“老莱娱亲”中的诈跌也令鲁迅反感。无论忤逆,无论孝顺,小孩子多不愿意‘诈’作,听故事也不喜欢是谣言,这是凡有稍稍留心儿童心理的都知道的。儿童是真实的,不喜欢也不接受虚伪,诈作的。封建礼教的孝令人可疑,有些可以勉力效仿,有些却不仅使人反感,还可能会有性命之虞的。封建礼教不真实,不正确,会对儿童产生不当的影响。

鲁迅还认为,要教育好儿童,需要家长以身作则。《琐记》中的衍太太,在冬天让人吃冰,给鲁迅看少儿不宜的书籍,还教唆鲁迅偷钱。鲁迅长大后对她产生厌恶,后悔没能骂出衍太太的狐狸尾巴来。同时也告诉我们,家长的行为对儿童会产生重要影响。两面三刀,喜欢看人出丑,心理阴暗的家长是不可取的。

朝花夕拾名著阅读读后感 篇7

一、单选题(共20题;共40分)

1.除“小引”和“后记”外,《朝花夕拾》正文共有多少篇()

A.12 B.10 C.14 D.8 2.《朝花夕拾》正文前的“小引”讲的是《朝花夕拾》的()

A.写作过程 B.编纂过程 C.修改过程 D.构思过程 3.《朝花夕拾》正文后的“后记”讲的是()

A.本书的写作过程 B.本书的编纂过程 C.本书的修改过程 D.与《二十四孝图》相关的内容

4.下列文章不属于《朝花夕拾》的是()

A.《风筝》 B.《无常》 C.《父亲的病》 D.《藤野先生》 5.《朝花夕拾》中,鲁迅借众鬼嘲弄人生,用阴间讽刺阳世,对“正人君子们”进行了淋漓尽致的嘲弄和鞭挞是哪篇文章?()

A.《琐记》 B.《无常》 C.《二十四孝图》 D.《狗猫鼠》 6.《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的“百草园”在()

A.“我家的”后面 B.“我家的”前面 C.“我家的”左面 D.“我家的”右面

7.《朝花夕拾》中记叙鲁迅为了寻“另一类的人们”而到南京求学的经过的是()

A.《五猖会》 B.《琐记》 C.《父亲的病》 D.《无常》 8.选择一个正确答案()

A.鲁迅写《范爱农》只为了回忆过去,记住以及想念范爱农。B.范爱农不喜欢甚至讨厌自己的先生,因此在先生死时不主张发电报。C.鲁迅记忆中的范爱农很坏。

D.《范爱农》记叙的是鲁迅在日本留学时和回国后与范爱农接触的几个生活片段。9.《藤野先生》中作者弃医从文的原因是:()

A.受到日本同学歧视 B.先生不重视自己 C.要拯救国民的精神 D.学医太难

10.鲁迅早年留学学习医学的国家是()

A.日本 B.美国 C.苏联 D.英国 11.范爱农和鲁迅初次相识的地点是()

A.东京 B.北平C.横滨 D.绍兴 12.《琐记》一文中写了几件事,表达了对衍太太的不满()

A.一件 B.两件 C.三件 D.四件

13.“这是一个高大身材,长头发,眼球白多黑少的人,看人总像在渺视”。这段文字描写的是()

A.孔乙己 B.范爱农 C.藤野先生 D.寿镜吾老先生 14.《朝花夕拾》中,阿长的性格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下列哪一个不是阿长的性格特点()

A.迷信 B.不拘小节 C.马虎 D.朴实 15.《藤野先生》回忆作者早年学医时的生活经历,地点不是在()

A.日本 B.仙台 C.北京 D.仙台医专 16.寿镜吾先生是鲁迅在何处求学时的老师()

A.本城书塾 B.南京水师学堂 C.东京“清国留学生速成班” D.仙台医专

17.藤野先生是鲁迅在何处求学时的老师()

A.本城书塾 B.南京水师学堂 C.东京“清国留学生速成班” D.仙台医专

18.陈莲河给鲁迅的父亲看病时所开的药引是()

A.一对蚂蚁 B.一对蟋蟀(“要原配,即本在一窠中者。”)C.一包苦菜 D.都不是

19.藤野先生的全称是()

A.藤野 B.藤野严 C.藤野严久 D.藤野严久郎 20.下列文章中不曾提及“长妈妈”的篇目是()

A.猫·狗·鼠 B.五猖会 C.二十四孝图 D.琐记

二、填空题(共7题;共9分)

21.“赛神会”中“我”和许多人喜欢看________。

22.鲁迅小时侯最喜欢在________玩耍。

23.“好。那么,走罢!”而去“寻别一类人们去”一语出自鲁迅的________篇。

24.鲁迅在日本留学时认识的一位朋友,当时彼此都没有什么好感,但回国偶遇之后,交往甚密,这位朋友是________。

25.作者在《琐记》中提到喜欢看的一本书是《________》。

26.鲁迅首次知道“赫胥黎”,接触“物竟天择”、“苏格拉底”等人的思想是在矿路学堂,这段经历在《________》中提及。

27.鲁迅在《二十四孝图》里,针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孝道故事做了分析,揭示了封建孝道的虚伪和残酷。

三、名著导读(共10题;共51分)28.名著阅读《朝花夕拾》,完成题目。

(1)《狗 猫 鼠》中我那心爱的隐鼠最后的结局是怎样的?

(2)《阿长与《山海经》》中我一开始实在不大佩服她,后来因何事对她发生过空前的敬意?又因什么事使我发生了新的敬意?

(3)《二十四孝图》中那些关于“孝”的故事中,“我”认为其中可以勉力仿效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性命之虞的是________,最使我不解,甚至于发生反感的是________,________.

(4)《五猖会》中去看会之前,父亲要我背的是哪本书?

29.名著考查:

他向我和蔼地说道:“你看,你将这条血管移了一点位置了。――自然,这样一移,的确比

较的好看些,然而图不是美术,实物是那样的,我们没法改换它。现在我给你改好了,以后你要全照着黑板上那样的画。”这段话是________人物)说的。这篇散文选自________,作者________。本篇记叙了作者在日本________地名)学医的生活,其中的匿名信事件和看电影(幻灯片)事件令他感受到身为弱国国民遭受的屈辱,同时也看到国人的麻木,这使他产生了________的想法。

请你再写出三篇出自这本散文集的文章题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0.有人说,《朝花夕拾》包含了作者“温馨的回忆与理性的批判”。请写出书中一处能够表现作者“温馨的回忆”或“理性的评判”的内容。

31.名著导读

(1)“去拿你的书来。”他慢慢地说。这所谓“书”,是指我开蒙时候所读的《鉴略》,因为我再没有第二本了。我们那里上学的岁数是多拣单数的,所以这使我记住我其时是七岁。这段文字选自《________》,它是鲁迅先生唯一的一本散文集《________》中的一篇。

“在百静中,我似乎头里要伸出许多铁钳,将什么‘生于太荒’之流夹住;也听到自己急急(2)诵读的声音发着抖,仿佛深秋的蟋蟀,在夜中鸣叫似的。”你能从这段文字中读出当时鲁迅怎样的心情。

32.名著阅读。

(1)《五猖会》中,父亲让我背________,让我感到痛苦。

(2)鲁迅寓居的东墙上,一直挂着他的老师________的照片。

(3)鲁迅在日本留学时认识的一位朋友,当时彼此都没有什么好感,但回国偶遇之后,交往甚密,这位朋友是________。

33.下面是丰子恺先生为《朝花夕拾》画的三幅插图。根据画意和文字提示,任选两幅写出相关文章的篇名。

①捕鸟 ②旧时的孩子们玩吹嘟嘟 ③活无常

选择________和________,篇名分别是《________》和《________》。

34.名著阅读“去拿你的书来。”他慢慢地说。这所谓“书”,是指我开蒙时候所读的《鉴略》。因为我再没有第二本了。我们那里上学的岁数是多拣单数的,所以这使我记住我其时是七岁。我忐忑着,拿了书来了。他使我同坐在堂中央的桌子前,教我一句一句地读下去。我担着心,一句一句地读下去。两句一行,大约读了二三十行罢,他说:“给我读熟。背不出,就不准去看会。”

上面这段文字出自《朝花夕拾》中的文章《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朝花夕拾》原名《________》,是鲁迅的回忆性散文集。共________篇,最初在《________》杂志上发表。

35.鲁迅的《朝花夕拾》是一部回忆性的散文,其中刻画了许多形象鲜明的人物。下面句子写的是谁?请任选一个写出人名并对该人物的形象予以评价。①她对自己的儿子虽然狠,对别家的孩子却好的,无论闹出什么乱子来,也决不去告诉各人的父母。

②但不知怎的,我总还时时记起他,在我所认为我师的之中,他是最使我感激,给我鼓励的一个。有时我常常想:他的对于我的热心的希望,不倦的教诲,小而言之,是为中国,就是希望中国有新的医学;大而言之,是为学术,就是希望新的医学传到中国去。

36.名著阅读

(1)下面是摘录《朝花夕拾》中的几个片段,请根据内容,任选一个片段写出相关文章的篇名。

①应用的物件已经搬完,家中由忙乱转成静肃了,朝阳照着西墙,天气很晴朗。母亲,工人,长妈妈即阿长,都无法营救,只默默地静候着我读熟,而且背出来。在百静中,我似乎头里要伸出许多铁钳,将什么“生于太荒”之流夹住;也听到自己急急诵读的声音发着抖,仿佛深秋的蟋蟀,在夜中鸣叫似的。

②至于我们——我相信:我和许多人——所最愿意看的,却在活无常。他不但活泼而诙谐,单是那浑身雪白这一点,在红红绿绿中就有“鹤立鸡群”之概。只要望见一顶白纸的高帽子和他手里的破芭蕉扇的影子,大家就都有些紧张,而且高兴起来了。

③衍太太现在是早已经做了祖母,也许竟做了曾祖母了;那时却还年青,只有一个儿子比我大三四岁。她对自己的儿子虽然狠,对别家的孩子却好的,无论闹出什么乱子来,也决不去告诉各人的父母,因此我们就最愿意在她家里或她家的四近玩。

(2)阅读《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我们真切地感受到小主人公对大自然的热爱,对知识的追求,以及天真、幼稚、欢乐的心理,请你从《朝花夕拾》其余的篇目中选择你熟悉的一篇,简述你的阅读心得。

37.名著阅读。

(1)阅读下列文字,完成填空。这是一个高大身材,长头发,眼球白多黑少的人,看人总像在渺视。他蹲在席子上,我发言大抵就反对;我早觉得奇怪,注意着他的了,到这时才打听别人:说这话的是谁呢,有那么冷?

选文中的“他”是《朝花夕拾》中的________,造成他悲剧的原因是________。

(2)下列关于文学名著内容及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两项是()

A.《狗·猫·鼠》是针对“正人君子”的攻击引发的,表达了对猫的憎恶,对隐鼠的弱小者的同情。B.《格列佛游记》中小人国的高跟党自认为合乎古代制度,因此国王偏向高跟党。C.《琐记》中回忆了与衍太太交往的几件琐事,在南京矿路学堂、江南水师学堂求学的经历。D.《格列佛游记》中作者用丰富的讽刺手法和虚构幻想的离奇情节,深刻剖析了当时英国的社会现实。

E.《朝花夕拾》中先生说起儿时生活常常出现对迎神赛会、看社戏等情节的回忆,如《五猖会》《社戏》。

答案解析部分

一、单选题 1.【答案】B

2.【答案】B

3.【答案】D

4.【答案】A

5.【答案】B

6.【答案】A

7.【答案】B

8.【答案】D

9.【答案】C

10.【答案】A

11.【答案】C

12.【答案】C

13.【答案】B

14.【答案】C

15.【答案】C

16.【答案】A

17.【答案】D

18.【答案】B

19.【答案】D

20.【答案】D

二、填空题

21.【答案】活无常

22.【答案】百草园

23.【答案】《琐记》

24.【答案】范爱农

25.【答案】天演论

26.【答案】琐记

27.【答案】“卧冰求鲤”;“老莱娱亲”;“郭巨埋儿”

三、名著导读

28.【答案】(1)它缘着长妈妈的腿要爬上去,被她一脚踏死了。(2)她给我讲“长毛”的故事;给我买来《山海经》。

(3)子路负米;黄香扇枕;陆绩怀橘;卧冰求鲤;老莱娱亲;郭巨埋儿(4)《鉴略》

29.【答案】藤野先生;朝花夕拾;鲁迅;仙台;弃医从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范爱农;五猖会

30.【答案】温馨的回忆:《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描述孩子们在百草园的雪地上捕鸟的情景。

《五猖会》中迎神赛会时,孩子们买一个“吹嘟嘟”,享受一份游戏的快乐。《无常》中无常看到一位母亲为死去的儿子哭得伤心,放她的儿子还阳半刻。理性的批判:

《五猖会》一文中去看赛会前,父亲强迫我背书,让我感到扫兴和痛苦。《无常》中人们在现实生活中找不到公理,反被要求到阴间寻求公正的裁判。

31.【答案】(1)五猖会;朝花夕拾

(2)儿时鲁迅盼望观看迎神赛会的急切、兴奋的心情,和被父亲强迫背诵《鉴略》的扫兴而痛苦的感受。

32.【答案】(1)鉴略(2)藤野先生(3)范爱农

33.【答案】①;③;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无常

34.【答案】五猖会;鲁迅;《旧事重提》;十;莽原

35.①衍太太,阴险虚伪鼓励小孩子吃冰打旋子,在大人面前装好人;唆使鲁迅去偷【答案】母亲的首饰并散布谣言,总盼着邻家小孩干坏事。②藤野先生,认真负责——修改讲义;关心解剖实习和女人裹脚——严谨钻研学术;关心中国学生的学习——没有偏见。

36.【答案】(1)①《五猖会》;②《无常》;③《琐记》

(2)示例一:阅读《阿长与<山海经>》,我真切的感受到鲁迅先生对儿时保姆阿长的怀念,虽然粗俗迷信,但她心地善良,热心帮助孩子解决难题。示例二:阅读《藤野先生》,我赞赏藤野先生正直热诚,治学严谨的高尚品质,也真切地感受到鲁迅先生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示例三:看完《五猖会》,我和鲁迅先生一样,心中有种淡淡的哀伤,难得一遇的赛会被父亲的不理解和专制搅得索然无味。真心希望家长们都能顺应儿童的天性,采取正确的方式教育孩子。

名著导读朝花夕拾 篇8

备课:2016-3-3

上课:3月日编制:颜廷雷九()班姓名:

【作家作品】 《朝花夕拾》是一本温馨的回忆与理性的批判的散文集。鲁迅,原名周树人(1881——1936),浙江绍兴人,字豫才,原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以笔名鲁迅闻名于世。鲁迅先生一生写作计有600万字,其中著作约500万字,辑校和书信约100万字。

作品包括杂文、短篇小说、诗歌、评论、散文、翻译作品。对“五四运动”以后的中国文学产生了深刻而广泛的影响。他的代表作品有短篇小说集《呐喊》《彷徨》,中篇小说《阿Q正传》,历史小说集《故事新编》,杂文集《坟》《热风》《华盖集》《而已集》《二心集》,散文诗集《野草》,回忆性散文集《朝花夕拾》(又名《往事重提》)等专集。【主要内容】

本书共有12篇文章,是鲁迅回忆童年、少年和青年时期,不同生活经历和体验的文字。《猫·狗·鼠》主要叙述了作者对猫的讨厌和仇恨及原因;也通过三种动物之间详尽的论述来表明了当时中国的景况,以物喻人,映射现代评论派的资产阶级文人以及一切反动黑暗势力。

《二十四孝图》批评封建孝道的虚伪和残酷。《五猖会》描绘封建家长对儿童的压制和摧残。《无常》描绘迷信传说的勾魂使者,讽刺了当时自称“正人君子”的军阀统治文人。

《阿长与山海经》通过记叙“我”儿时与长妈妈相处的八件事,刻画了一位虽然没有文化、粗俗、好事,但心地善良,乐于助人,对生活有着美好希望,热心帮助孩子解决疑难的普通保姆形象,表达了作者对长妈妈的尊敬、感激和怀念、祝愿之情。

《从百草园到三昧书屋》描写作者对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回忆以及儿童时代对自然的热爱,写出了对百草园的喜爱以及对三味书屋的学习生活的感受。

《父亲的病》回忆儿时为父亲延医治病的情景,描述了几位“名医”的行医态度、作风、开方等种种表现,揭示了这些人巫医不分、故弄玄虚、勒索钱财、草菅人命的实质。《琐记》介绍鲁迅先生冲破封建束缚,追求新知识,离家求学的一段故事。

《藤野先生》写最使鲁迅感激的日本老师(主要)和弃医从文思想转变的重要原因(次要)。《范爱农》写一个潦倒一生的同乡好友的故事。【时代背景】

1909年,鲁迅从日本回国以后,先后在杭州、绍兴等地教过书,后又去北京的教育部做事,其间目睹了辛亥革命从胜利到失败的整个过程,更加坚定了中国社会的当务之急是国民性的改造的认识。鲁迅在这里见识了种种知识分子的丑恶嘴脸,因此,这十篇散文,是“回忆的记事”,比较完整地记录了鲁迅从幼年到青年时期的生活道路和经历,生动地描绘了清末民国初期的生活画面,是研究鲁迅早期思想和生活以及当时社会的重要艺术文献。【艺术特色】 《朝花夕拾》不是经验性的记事,也不是纯想像性的描写,重在写感触。本书把记叙、描写、抒情和议论有机地融合为一体,充满诗情画意。作者因无法忘却现实,时不时插入一些“杂文笔法”(即对现实的议论),显示了鲁迅先生真实而丰富的内心世界。作者常摄取生活中的小细节,以小见大,写人则写出人物的神韵,写事则写出事件的本质。《朝花夕拾》中出现的六个主要人物,是作者的保姆(长妈妈)、恩师(藤野先生)、朋友(范爱农)、父亲和邻居(衍太太)、作者儿时的私塾老师(寿镜吾),都寄托了作者深厚的感情。本书中,作者在批判、讽刺封建旧制度、旧道德时,多用反讽手法,又称“双关”。表面上很冷静地叙述事件的始末,其实是反话正说,在叙述中暗含着“言在此而意在彼”的巧妙讽刺;还常用对比手法,写出自己的好恶,表明自己的态度。【阅读检测】 1.《朝花夕拾》是鲁迅所写的惟一一部回忆散文集,最初总题目是什么?十篇文章可以分为哪两个阶段主要写了哪些内容,请举例说明。最初的题目是《旧事重提》。前五篇写于北京,后五篇写于厦门。《狗·猫·鼠》《阿长与(山海经)》《二十四孝图》《五猖会》《无常》《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父亲的病》七篇,为回忆童年生活,让读者看到鲁迅先生故乡的民俗风情,也见到当时人心世道。《琐记》《藤野先生》《范爱农》乃人生怀念文字,叙述了自己外出求学的缘由和经历,抒发了对往日亲友和师长的怀念之情。2.《小引》写当时作者心境的句子有哪些?试摘录两句。对于写旧事,写记忆的原因,作者有两个极好的比喻,请摘录。

“我常想在纷扰中寻出一点闲静来,然而委实不容易。目前是这么离奇,心里是这么芜杂„做着这等事,真是虽生之日,犹死之年,很可以驱除炎热的。一带露摘花,色香自然要好得多,但是我不能够”“我有一时,曾经屡次忆起儿时在故乡所吃的蔬果:菱角,罗汉豆,茭白,香瓜。凡这些,都是极其鲜美可口的;都曾是使我思乡的蛊惑。后来,我在久别之后尝到了,也不过如此;惟独在记忆上,还有旧来的意味留存。” 3.《猫·狗·鼠》回忆的核心内容是什么?为什么作者不喜欢猫? 核心内容表现了鲁迅对猫的厌恶和仇视。作者不喜欢猫,有四点第一,猫对自己捉到的猎物,总是尽情玩弄够了,才吃下去;第二,它与狮虎同族,却时而一副媚态;第三,它老在交配时嗥叫,令人心烦;第四,它吃了我小时候心爱的一只小隐鼠。4.《猫·狗·鼠》开头是如何交代写作的缘由的?为什么作者宁愿喜欢鼠,也不喜欢猫,有什么深意? 有人说“我”是仇猫的,狗是仇猫的,因此要打“落水狗’’不合逻辑,,很可笑!媚态的猫实际上是以物喻人,不仅指现代评论派的资产阶级文人,也勾勒了一切反动黑暗势力的共同特征。小隐鼠很可爱,很弱小,不怕人,还能解“我”寂寞,作者其实也是以物喻人,表明他对有缺点的小人物的同情和关怀。

5.鲁迅先生散文中也有他杂文中惯用的“借题发挥”的手法,请从《狗·猫·鼠》中找出一个句子,分析一下。如文章开头写道:“万一不谨,甚而至于得罪了名人或名教授,或者更甚而至于得罪了‘负有指导青年责任的前辈’之流,可就危险已极。”这句话字面上的意思是自己写文章担心得罪人,但是引用了徐志摩的“负有指导青年责任的前辈”这句话,就很有些讽刺调侃的意味,表达了自己的不屑。6.《阿长与(山海经>》一文中,阿长是谁?她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长妈妈是“我”的保姆,善良、朴实而又粗鲁、唠叨、迷信、“满肚子是麻烦的礼节”。7.《阿长与(山海经)》一文回忆了阿长的哪些事?这些事之间有什么关系?本文写作主要目的是什么? 文章回忆了阿长长得不好看,喜欢背地里说人长短,夏天睡觉摆成“大”字,挤得我没有余地翻身,过年时要我说恭喜,吃福橘,教给我很多麻烦的“礼节”,讲长毛的故事,谋害了我的隐鼠,送给我渴望得到的《山海经》。文章采用了欲扬先抑的手法,明贬实褒,表达了对这位劳动妇女的真诚的怀念。

8.从第1自然段可以看出,作者写作《二十四孝图》的目的是什么? 作者诅咒反对白话妨害白话者,是因为小时候自己迫切地希望看到有插图的适宜儿童阅读的书籍,即使是自己有强烈反感的《二十四孝图》等宣传迷信、封建思想的书籍,也是很高兴的。这正说明,中国需要考虑儿童的阅读需要。9.作者在回忆自己阅读《二十四孝图》时,“最使我不解,甚至于反感的”是哪两个故事,为什么? 作者最反感的是“老莱娱亲”和“郭巨埋儿”两个故事。揭露了封建孝道的虚伪和残酷,揭示了旧中国儿童的可怜的悲惨处境。

10.请从《五猖会》前4自然段中摘录关于迎神赛会的一些文字,想一想,为什么要写这些内容? 摘录略。主要反映作者要到东关看五猖会的快乐急迫心情。11.《五猖会》写父亲强迫“我”背诵《鉴略》是什么原因?写这些内容与题目有什么关系? 表现父亲强烈的封建威严以及望子成龙的思想。盼望观看迎神赛会的急切、兴奋的心情,与被父亲强迫背诵《鉴略》的扫兴而痛苦的感受形成强烈的对比,反映了强制的封建教育对儿童天性的压制和摧残。12.《五猖会》一文中,作者描写了东关五猖会的盛况了吗?主要描写的是什么内容?印象深刻的是什么? 没有,主要描写了父亲强迫我背诵《鉴略》,印象最深刻的也是这件事。13.请你简要介绍《无常》中回忆了哪些内容。

①从迎神赛会和《玉历钞传》上无常的样子说起,交代了人民对他喜爱亲近的态度。②“模范县”的人们与“我”故乡的下等人,对于“人生目的地”不同态度,一个享受现世的生活,一个向往阴间的公正。③无常对所有人的审判都是公正而有情理的。④戏中、迎神会上,人们对无常的期盼。

14.从《无常》中摘录人们对于无常的态度,想一想,为什么会这样写? “至于我们——我相信:我和许多人——所最愿意看的,却在活无常。他不但活泼而诙谐,单是那浑身雪白这一点,在红红绿绿中就有“鹤立鸡群”之概。”“人民之对于鬼物,惟独与他最为熟稔,也最为亲密,平时也常常可以遇见他。”通过无常这个“鬼”和现实中的“人”对比,说明了人间还不如阴间有公理,某些“人格’’还不如“鬼格”。

15.请列举出《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写到的百草园里的植物和动物,有什么稀奇的吗?想一想,为什么要这么写? 列举略。没什么稀奇的动植物,关键在于写出孩子对世界的好奇和快乐。16.《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把记叙、描写、抒情和议论有机地融合为一体。请从文章中摘录运用以上四种表达方式的句子,至少各一句,分析其作用。

记叙:第1自然段文字,叙述了百草园的一些情况,简洁而紧扣主题。描写:第2自然段文字,绘声绘色,令人神往。抒情:总而言之:“我将不能常到百草园了。Ade,我的蟋蟀们!Ade,我的覆盆子们和木莲们!„„,抒发对百草园生活的留恋。议论:“我才知道做学生是不应该问这些事的,只要读书,因为他是渊博的宿儒,决不至于不知道,所谓不知道者,乃是不愿意说。”议论的句子反映儿童对周围人和事的最初的有趣的认识。17.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百草园生活和三味书屋生活。

百草园生活:园中美丽的景色和我无拘无束的生活,长妈妈讲美女蛇的故事,冬天捕鸟的故事。三味书屋生活:拜师,向先生问“怪哉”虫的故事,躲在三味书屋后面园中玩,大声读书的情景,偷偷描小说的画像。18.把丰富多彩的百草园生活与三味书屋读书生活用一篇文章描绘出来,作者的目的是什么?结合自己的生活说一说,你是如何看待今天的无拘无束的闲散生活和紧张的学习生活的? 作者写百草园得到的乐趣和三味书屋读书的乏味,主要是为了揭示儿童广阔的生活趣味与束缚儿童天性的封建书塾教育的尖锐矛盾,表达了应让儿童健康活泼地成长的合理要求。19.《父亲的病》一文主要回忆了什么?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父亲的病》讲述了鲁迅的父亲因为庸医误人而病故的故事,描述了几位“名医”的行医态度、作风、开方等种种表现,揭示了这些人巫医为分、故弄玄虚、勒索钱财、草菅人命的实质,通过这一事件来批判整个社会的愚昧落后。20.《父亲的病》一文中多处写到了“药引”,请列举几个,作者详细地写出这些内容,目的是什么? 生姜、去尖的竹叶、芦根、经霜三年的甘蔗、梧桐叶、蟋蟀一对、平地木、败鼓皮丸,等等,这些药引愈写愈荒谬,可笑,表现了作者对庸医从相信到怀疑到厌恶的心理历程。21.《琐记》回忆了自己离家求学的经历,请简要概括。

因为流言而离家,南京雷电学堂的生活,矿路学堂的生活,到日本去的原因。22.《藤野先生》中的主要人物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与作者有什么关系,写出关于这个人物的相关情节,作者写本文有什么目的? 藤野先生是作者的老师,是一个严谨、正直、热诚、没有民族偏见的日本人。情节:①穿衣服太模糊,被疑为扒手;②帮我修改讲义;③送照片给我,与我惜别等。通过几个片段的记叙,既表现了老师高尚的师德,又流露出作者强烈的爱国情怀,令人感动、钦佩。23.请摘录《藤野先生》中描写“清国留学生”的句子,这些句子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摘录略。这些句子用夸张或者褒词贬用的手法,表达了作者对清国留学生的否定与厌恶。24.《范爱农》一文中回忆了范爱农哪些事,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恩师被杀,他却违逆众人,反对发电报。他与作者在回国后结成好朋友,共同办学;由于苦闷困顿,最终悲惨地死去。他是一个生性耿直而总是落落寡合,清高而又妥协,懦弱,命运坎坷的人。25.《范爱农》一文通过写范爱农的遭遇,反映了作者什么样的观点和感情? 文章通过范爱农在革命前不满黑暗社会、追求革命,辛亥革命后又备受打击迫害的遭遇,揭露了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表现了作者对旧民主革命的失望和对这位正直倔强的爱国者的同情和悼念。

26.作者作《后记》的原因是什么?这与他在哪篇文章中的观点是一致的,这一观点是什么? 作者本来“只想寻几张旧画像来做插图,不料目的不达,便变成一面比较,剪贴,一面乱发议论了”。这与《二十四孝图》一文中的观点是一致的,就是要为可怜的中国儿童写一些东西。

27.读完《朝花夕拾》,请你简要概括鲁迅先生从戊戌政变和辛亥革命前后的人生经历,想一想,涉及哪些方面,有什么目的? 《朝花夕拾》回忆了作者童年到青年时代的生活,真实地书写了戊戌政变和辛亥革命前后作者从农村到城镇、从家庭到社会、从中国到日本的生活经历。每一篇都生动地反映了那个时代社会生活的一角:家庭、农村、庙会、书塾、南京、日本、绍兴等。辛亥革命没有真正引起中国社会的变革。

朝花夕拾名著练习题 篇9

1.《朝花夕拾》是鲁迅_1926_年所作的叙事散文集,共_10_篇,最初在_《莽原》__杂志发表时总题目为_《旧事重提》_。

2.《朝花夕拾》在艺术手法上,以富于诗情的叙事为主,有浓郁的抒情气息,夹以精当的议论,叙事_,_抒情_,__议论_,浑然融为一体。

3.《朝花夕拾》叙事中记人的优秀之作有哪几篇?

《藤野先生》《阿长与山海经》《范爱农》

4.《朝花夕拾》在选材上有哪些特点?

回忆性质。是“回忆的记事”〔《三闲集·〈自选集〉自序》〕,比较完整地记录了鲁迅从幼年到青年时期的生活道路和经历,生动地描绘了清末民初的生活画面。早晨坠落的花下午捡拾起来,意味着回忆以前的点点滴滴的生活与情感。所以这本书在选材上都是一些回忆性的散文!

5.为什么《朝花夕拾》中的散文写作多以第一人称角度展开叙写?

《朝花夕拾》是鲁迅先生一九二六年所作回忆散文的结集。既然是回忆文集,自然是在文中回忆自己的过去经历等等,当然会用第一人称来写。此外,用第一人称拉近与读者的距离,使读者有同作者促膝长谈的感觉,更显亲切

6.从《藤野先生》中找出细节描写部分并谈谈其对人物刻画的作用。

‘黑瘦的先生,八字须,带着眼镜,挟着一叠大大小小的书。一将书放在讲台上,便用了缓慢而很有顿挫的声调,向学生介绍道。’这是作者对他的第一印象;

‘这藤野先生,据说是穿衣服太模糊了,有时竟会忘记带领结;冬天是一件外套,寒颤颤的,有一回上火车去,致使管车的疑心他是扒手,叫车里的客人大家小心些’这是同学对他的评价。

全文最后一段的那句话说明了一位优秀的教师就像一盏不灭的灯,长久的照耀着人们,给人们精神和力量。

1、作者为什么将《旧事重提》改为《朝花夕拾》? 旧事重提没有朝花夕拾更委婉,前者过于直白,缺少文采。

2、范爱农是怎样一个人?

他生性孤傲耿直,落落寡欢,最后穷困潦倒,溺水而死。

朝花夕拾名著阅读读后感 篇10

《朝花夕拾》中,给我影响很深的是《阿长与〈山海经〉》这篇文章。阿长是鲁迅家给他请的保姆,这个乡下人的要求很多,生活很不检点:总之在私底下对别人指指点点;给鲁迅讲长毛的故事来吓唬他;还害死了鲁迅的隐鼠;睡觉摆人字形,差不多要要霸占整张床铺……但就是这样的阿长却给鲁迅买了他最想要的《山海经》,满足了他的愿望。

这本书她甚至不认得是什么名字,却趁回家的时候买了。这使鲁迅对她的不满全都消除了。因为长妈妈这颗未被旧道德泯灭的爱心,使作者忆起她,追念她,委实不易。鲁迅写了这篇文章,表达出自己对阿长的感激与怀念。

一个孩子因为一本书就满足了,他的这份童心与天真在现在可能很少见了。现在的孩子们不知什么时候变得很成熟,成人的世界吞噬了他们。父母的职位,家庭的富裕程度成了他们炫耀的资本。看到别人有好东西而自己没有,就会向父母伸手要,好与别人攀比。每周的零花钱一个比一个多,花起钱来绝不迟疑……这些孩子们却没有想过父母赚钱是多么的不容易,每周的零花钱是父母在岗位上辛苦工作的来的。我们要做的是关心父母,而不是向他们索要东西。当我们换位思考时,会发现自己做了多么不该做的事啊。

阅读名著读后感 篇11

不知不觉,我仿佛变成了一棵树,手臂变成了树枝,长满了翠绿的叶子,越长越高,越长越大,长成了一棵苍天大树。

我可不想当一棵孤单的大树,我挺直了身子,工鸟儿们做巢,瞧!“唧唧喳喳”它们站在我的“手臂”上,开始忙活了,一会儿功夫,我与鸟儿们成了邻居,每天听它们唱歌这是多么快乐呀!

还有,我要做一棵健康的大树,隔三差五,我会请来啄木鸟医生,让它帮我捉捉虫子,我又挺直了身子表现得很坚强,没关系,医生,我不怕疼,这样才会让我健健康康的,成为鸟儿们的好家园。

假如,我是一棵树,我会助人为乐,把我的树枝张开,成为一把茂密的大伞,为人们遮住火热的太阳,成为他们乘凉的好地方。

假如,我是一棵树,我会吸取大量的营养,生长出许多颜色好看的果子,为路上的行人解渴,让饥饿的人充饥。

我还要做一棵乖巧、坚强的大树,不给人们添麻烦,我会管住我的树叶宝宝,不让它们去大地玩耍,而且,我会关照身边的花儿,为它们遮住大暴雨,暴风雨试图把我连根拔起,但我坚强的挺住了,暴风雨我不怕你,来吧!另外我还会为主人挡住风沙。

我要做一棵富有感情的大树,我感激我的主人,为我浇水,施肥;我感谢鸟儿与我作伴,感谢啄木鸟医生为我治病,使我健康成长,我会回报你们的。

假如,我是一棵树,我会净化空气,让人们可以呼吸到更清新的空气……

朝花夕拾名著阅读读后感 篇12

1、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提高学生阅读的能力。

2、培养学生复述故事的能力。

3、引导学生联系作品,分析人物。

教学重点:

1、培养学生复述故事的能力。

2、引导学生联系作品,分析人物。

教学难点:

1、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提高学生阅读的能力。

2、引导学生在对人物进行分析的同时引申到对社会、人生的深入思索。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步骤

(一)教学准备阶段

1、师方面:搜集资料,编写课件脚本,制作课件,制作与课文有关的片段;

2、生方面:利用课外时间读《朝花夕拾》这部书,了解本书中重点写了哪些事,哪几个人,是如何写这些人的。

(二)教学过程

一、课前导入:

把生命献给中国,让世界为之景仰。矮矮的身躯,创造出崇高的事业,瘦削的肩膀,承载着千年的使命!从狂人的眼睛里,我们读出了历史的沉重;从Q的身影中,我们体会到变革的艰难;从坟头的花环上,我们看到了未来的希望;从铁屋的呐喊中,我们听清了奋进的声音!你在孤独中呐喊,你在市声里彷徨,采一片朝花为自己送行,荷一杆长戟向黑暗进攻!大星陨落,天地同悲;巨著行世,千秋共仰——我们知道任何奖项也不足以涵盖你的贡献,但谨以此菲薄的礼品献给你。

这是一段颁奖词,大家认真听,看是写给谁的,为什么?

二、追述那些事

学生复述书中感兴趣或者记忆较深刻的一个故事

三、追忆那些人

1、说说那些人:学生说说你读完《朝花夕拾》后,印象中的那些人是什么样的人,每人说一个。

2、联系作品,分析人物

①师生一起回顾学过的分析人物的方法,以《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的寿镜吾先生为例

好句赏析:

我疑心这是极好的文章,因为读到这里,他总是微笑起来,而且将头仰起,摇着,向后面拗过去,拗过去。

赏析:运用动作、神态描写,生动传神的写出了寿镜吾先生读书时的认真专心。

“先生,‘怪哉这虫,是怎么一回事?”我上了生书,将要退下来的时候,赶忙问。

“不知道!”他似乎很不高兴,脸上还有怒色了。

赏析:运用语言神态描写,写出了寿镜吾先生对学生的要求严格。

②、学生自由发言:联系作品,分析人物(主要是阿长,藤野先生,范爱农)

找出在全书中你认为认为描写得最好或者给你留下印象最深的人物,并且交流对文中人物描写的句子的赏析或者是批注。

四、学生谈收获,

五、教师寄语

世界上最动人的皱眉,是在读书苦思的刹那;世界上最自然的一刻,是在读书时那会心的微笑。

自己再累也要读书;学习再忙也要读书;让我们与书为伴,畅游在多姿多彩的书海中,让阅读成为我们一生的承诺。

五、布置作业

以下题目,任选一篇完成

1、我与xx比童年

2、评说xx笔下的那些人

上一篇:初中作文:旅游是快乐的下一篇:文明交通绿色出行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