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学概论简答题

2024-08-06

法学概论简答题(共4篇)

法学概论简答题 篇1

1.法的规范作用及内容?

答:法的规范作用是指法作为一种特殊社会规范自身所具有的、对人们的行为发生影响的性能。主要内容:指引工作,评价作用,预测作用,强制作用,教育作用。

2、行政诉讼法规定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的案件有哪些?

发布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决定、任命.3、行政机关对行政机关工作人员

3、简述我国刑法关于刑事责任年龄阶段的划分?

绝对不负责任年龄阶段,按照刑法第17条的规定,不满14周岁属于绝对不负刑事责任时期。2,相对负刑事责任年龄阶段,按照刑法第17条

答:性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和国家立法机关。职权:

1、行使国家立法权、2、监督宪法的实施、3、决定、选举和罢免国家领导人。

4、决定国家生活中的重大问题、5、应当由全国人大行使的其他职权。

2、简述物权的效力的含义及内容?

量。物权具有以下法律效力:物权的优先效力;物权的追及效力;物上

3、我国《行政处罚法》所规定的行政处罚的处罚有些?

停产停业、5、暂扣或者吊销许可证、暂扣或者吊销执照、6、行政拘留

4、民事诉讼法规定的起诉的条件有哪些?

答:

1、国防、外交等国家行为。2答:物权的效力,是指法律为保障物权的实现而赋予物权的强制性力的奖惩、任免等决定.4、请求权

答:根据我国刑法第17条的规定,我国刑事责任年龄的具体划分是:1答:

1、警告、2、罚款、3、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产、4、责令的规定,已满14周岁不满16答:

1、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厉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2、但犯罪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有明确的被告、3、有具体的诉讼请示和事实、理由、4、属于人民法院放火,爆炸,投毒等8种犯罪行为的例外。

3、完全负刑事责任年龄阶段。按照刑法第17条的规定,凡是年满16周岁的人实施危害社会行为构成犯罪的都要承担刑事责任。

4、正当防卫的成立条件有哪些?

答:

1、必须有不法侵害行为发生;

2、必须是对正在进行的不法侵防卫行为必须是针对不法侵害者本人实行;

5、正当防卫不能明显超过不要限度造成重大伤害。

5、简述人民法院宣告失踪的条件及法律后果。

经利害关系人申请;第三,由人民法院宣告失踪。人民法院宣告失踪的法律后果:财产由其配偶、父母、成年子女后者关系密切的其他亲属后朋友代管。代管有争议的,没有以上规定的人或者以上规定的人无能力代替的,由人民法院指定的人代管。失踪人所欠税款、债务、和应付的其他费用,由代替人从失踪人的财产中支付。

6、简述合同的一般条款。

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5、简述人民代表大会的性质和职权?

答: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和国家立法机关。职权:

1、行使国家立法权,2、监督宪法的实施、3、决定、选举和罢免国家领导人、4、决定国家生活中的重大问题,5、应当由全国人大行使的其

6、简述犯罪预备的含义及其条件。

答:犯罪预备是指为了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行为。条件:

1、行为人具有为便利实行、完成某种犯罪的主观意图、2、客观上犯罪人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被阻止在犯罪预备阶段,未能进展到着手实行阶段。

7、简述具体行政行为的含义及其成立条件。

答:具体行政行为是指一系列有共同特征的行政措施的总和。成立条件:

1、在主体上,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是享有行政职权的行政机关、2、在内容上,向对方作出具有效果意思的表达、3、在程序上,按照法律规

害进行防卫;

3、防卫的目的必须是为了保护合法权利免受不法侵害;4他职权。

进行了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等犯罪的预备活动、3、犯罪的预备行为由

答:合同一般包括以下条款:

1、当事人的名称或姓名及住所;

2、定送达行政决定。

3、数量、4、质量、5、价款或者报酬、6、履行期限、地点和方式、78、简述宣告死亡的含义及法律后果。违约责任、8、解决争议的方式。

7、什么叫强制措施,我国刑法诉讼法规定的强制措施有哪些?答,强制措施,是指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为了保证刑事诉讼的顺利进行,依法对刑事案件中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采取的限制

2、取保候审、3、监视居住、4、拘留、5、逮捕。

8、简述有限责任公司设立的条件。

答:根据公司法第二十三条规定,有限责任公司的设立的条件有:1股东符合法定人数,根据公司法的规定,股东的人数限定在50人以下。

2、股东出资达到法定资本最低限额,有限责任公司注册资本的最低限额为人民币三万元。

3、股东制定公司章程。

4、有公司名称,建立符合有限责任公司要求的组织机构;

5、有公司的住所。、9、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的证据种类有哪些?

答:

1、物证书证、2、证人证言、3、被害人陈诉、4、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辩解,5、鉴定结论、6、勘察、检查笔录、710、简述我国《继承法》规定的继承人丧失继承权的几种情形。答:

1、故意杀害被继承人的,2、为争夺遗产而杀害其他继承人的,3遗弃被继承人的,或者虐待被继承人情节严重的4、仿造,擅改或者销毁遗嘱,情节严重的1.简述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性质与职权?

答:宣告死亡是指公民离开自己的依据没有任何消息达到一定期限,经厉害关系人申请,由人民法院依法定程序宣告失踪人死亡的一种法律制度。法律后果,1、继承开始、2、婚姻关系消灭、3、债权债务关系清算了结、4、身份关系消灭、5、人身保险的保险金或保险赔偿开始支

或者剥夺人身自由的措施。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的强制措施有

1、付。

案例:

1、因邻里矛盾,李某于一日在众人面前辱骂了张某,请你分析该违法构成。

答:主观方面:故意;客体:侵犯公民名誉权;客观方面:社会危害性;主体:达到刑事责任年龄

2、齐某与陈某均系B中学1990届初中毕业生.......请问:齐某的请求是否合理,为什么?答:合理;宪法规定公民有教育权;案中陈某弄虚作假,侵犯了齐某受教育权利,应赔偿损失。

3、上诉人:张甲,男,15岁,住某县建设路5号院内,学生。法定代理人:张乙,男,47岁........张乙不服,提起上诉。(1)甲的父母是否应承担全部经济损失的民事责任?答:应该承担。张为限制民否行为能力人,其造成损害由法定代理人赔偿。(2)人民法院的判决是否正确?答:正确

4、杭州王某是一个装裱师,65岁,因技艺高超,收入颇丰,有三居室住房一套,且有.......李某向法院提起诉讼,请问法院该如何判决?答:法院经过审理,无证据证明王某所立遗嘱曾受李某胁迫。关于王某两份遗嘱的效力问题是本案争论焦点。《继承法》第20条规定:“遗嘱人可以撤销、变更自己所立遗嘱。立有数份遗嘱,内容相抵触的,以最后的遗嘱为准。”王某所立两份遗嘱,从字面看,第一份遗嘱所赠遗产比第二份多,但是,第二份遗嘱内容并不与第一份相抵触,因此,法院应当认定,王某遗嘱的范围包括:住房一套、所藏名人字画及所有积蓄。

5、乙幼年丧父,由母亲抚养成人,乙婚后与妻子工共建12间房。1960年生子丙.....私房改革时返还给甲。现丙妻要求继请问:(1)乙死后,遗产有几间房?继承人是谁?6间;丙、乙母、乙妻(2)乙母去世后,遗产有几间房?继承人是谁?2间;甲、丙(3)乙妻去世后,遗产有几间房?继承人是谁?8间;丙

6、王某,16岁,某天到商场以1800元买了项链和......自食其力的待业青年,不愿退货。

(1)王某的行为是否有效?为什么?答:王某16周岁尽管临时短工,但不是以自己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事源,视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不可单独买卖高挡商品中。

其父母要求退货是否符合法律规定?为什么?答:符合;王某行为为效力待定行为应征得其法定代理人意见,其父母退货符合法律要求。

7、某食堂工人甲,因未评上先进,对领导怀恨在心......逃跑。请问:

(1)甲的行为属于犯罪未遂还是犯罪中止,为什么?答:未遂(2)犯罪未遂与犯罪中止主要区别在哪里?犯罪未遂由意志以外原因而没有既遂;犯罪中止本人意志自动停止犯罪。

8、甲乙的父母去世时,留下房屋10间,甲已婚,居住5间,乙未婚暂住一间。.....乙要求将彩电作价,一半归乙,丙不同意。(1)丙的要求是否有法律依据?为什么?没有依据;房屋为婚前财产。

(2)彩电的所有权属于谁?为什么?乙丙;财产婚后上为婚后期财产。

(3)乙丙居住的房屋是属于个人财产,还是夫妻共有财产?为什么?为乙个人财产房屋为乙婚前财产,且乙丙共同生活时间较短,未转化为夫妻共同财产。

9、被告人岳某,男,36岁,系生产队长。因提出改变水路的不合理要求.....打了马某并致马某死亡。

1岳某的行为属于什么性质?答:故意杀人。

(2)用犯罪构成论的理论具体分析。①犯罪客体:侵犯人身权利②犯罪主观方面间接故意③犯罪主体:达刑事责任年龄④犯罪客观方面:造成马某死亡后果。

10、王某出国家居前欲将自己的8万元送给季某,使用季某的名字将该8万元存入银行......王某出国前尚有5000元税款未交。(1)王某生前的赠与行为是否合法有效?为什么?本案应如何处理?答:部分有效;部分没有照顾对王某的姨母抚养义务(2)如果王某未死亡,孙某仍向法院起诉季某,又应如何处理?答:王某起诉,应扣除税款及给付王某姨母适当抚养费后其余给季某。

11、1990年8月,浙江某县连降暴雨,某村庄处于一片汪洋之中,村民张某爬上一个小土堆逃命.....李某诉至法院。

请问,应如何处理,为什么?答:乘人之危;对撤销民事行为,事后由张某来行使撤销权。

12、甲某丧偶,父母双亡,有四子均已经成家并各有子女。.....甲某遗有存款三万元。

(1)应如何继承?答:转继承,遗产分四份给四子,其中长子继承遗产由其乙子、乙妻共同继承。

(2)若有可证明乙某先于甲某死亡,乙的妻子和儿子又应各得多少?答:代理继承,乙子继承

13、甲乙分别持铁棒、砍刀因事互殴,乙妻恐事闹大,力夺下乙某手中砍刀又恐丈夫吃亏,顺手递给乙某一木板,不想木板上有铁钉,铁钉打中甲某的太阳穴,致甲某当地死亡。

(1)根据刑法的犯罪构成理论,分析乙某和其妻的行为答:乙及其妻为共同犯罪,为间接故意构成故意杀人罪。

(3)乙某和其妻构成共犯吗??共同犯罪,为共犯。

14、岳某夫妇有一个儿子,今年12岁,一天晚上,岳某夫妇带着儿子到事先观察好的一无人在家的住户陈某家中偷盗,岳某本人进入房间行窃,儿子进行运送,其妻在门口望风,结果窃取大量的财物。试问:此一家三口是否构成盗窃罪的共犯?夫妻两人共犯,因其子年龄较少,不构成犯罪,故不为共犯。

15、李四夫妻共有存款5万元,李四有一母,儿子甲刚参加工作,女儿乙读中学,李四突然死亡,在遗物中发现其亲笔书写,签名的一份遗嘱,并注明年月日,其中写明,在其死亡后将5000元留给女儿读书用。李四死后,其妻怀有身孕四个月。

问:(1)遗嘱是否有效?(2)5万元应如何继承?有效;①5万元为工同夫妻财产,李四遗产为2500元②5000元遗嘱由女儿继承③剩余20000元由其儿子、女儿、妻儿共同继承,且留一份遗产给胎儿,胎儿出后后为活体由胎儿继承,胎儿出生后为死体由上述3人继承。

16、王某于一日深夜盗窃邻家摩托车一辆,请年分析该犯罪构成。答:主体:16周岁以上;客体:侵犯公民财产;主观方面:故意;客观方面:造成邻居财产损失后果

17、某南北货商店出售一批干贝,由于核价员粗心大意误将40.8元一斤,王某按4.08元的价格买了6斤...王某不同意,双方诉至法院。

问:法院将如何处理本案?答:可撤销民事法律行为,可由商店行使撤销权

18、甲乙丙丁四个被告都已是成年的男子,一天他们在一起喝酒,甲提出到江边的货船上盗窃货物...所得赃款,四被告平分。问:在案中,甲乙丙丁所处的地位如何?答:甲乙丁主犯,丙胁从犯

19、黄某(男)其妻已故,有一儿黄甲,64年黄某携儿黄甲与陆某(女)携带女儿陆乙结婚...,86年政府将1.7万元的补助金全部给黄甲,然后陆某提出疑意,请问这1.7万元该如何处理?答:黄甲、陆某、陆乙共同继承。

20.中学生余某想将家里的一套5万元的音响出卖。后来,作为余某托人认识了李某...余某父亲发现了这个事情。(1)该音响合同的效力如何?答:属于效力待定的合同。因为作为中学生余某属于相对民事行为能力人,合同生效与否,必须经过法定代理人的追认。作为余某的父亲可以拒绝承认,或者是在一个月内不追认,该合同也同时视为拒绝。当然,作为李某也也可在追认前进行撤消。(2)如果余某的父亲起诉,应当满足的条件?答:原告是与案件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有明确的被告;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

民法学简答题 (范文) 篇2

其具体效力表现在:(1)它是民事立法须遵循的准则(2)它是解释民法的基准(3)它是民事活动中的基本行为准则(4)它是在没有具体规定时,裁定民事案件的依据。

民法基本原则的功能:民法基本原则具有评价功能和补充功能。其评价功能表现在;民法的基本原则可以帮助人们准确地理解民法的精神实质,正确的评价民事关系当事人的行为。其补充功能表现为:民法的基本原则可以补充法律的漏洞。2.什么是民事法律事实?其有何特征?民事法律事实,是指法律规定的能够引起民事法律关系产生,变更或终止的客观现象。其特征表现为:(1)客观性。民事法律事实是一种客观现象,而不是主观现象。单纯的主观意志并不能引起民事法律关系的产生,变更或终止。(2)法定性。何种客观现象能够引起民事法律后果,是由法律规定的,而不是由个人决定的。3.简述民事权利行使的方式和原则。民事权利是指民事主体依法享有并受法律保护的利益范围或者实施某一行为(作为或不作为)以实现某种利益的可能性。民事权利行使的方式有两种:(1)事实方式,即权利人通过事实行为行使权利;(2)法律方式,即权利人通过民事法律行为行使权利。

权利行使应遵循以下两项主要原则:(1)自由行使原则,权利行使是权利人的自由,自应依当事人的意思决定,他人不得干涉。(2)正当行使和禁止权利滥用原则。权利人应依权利的目的正当行使权利,遵循诚实信用原则,禁止权利滥用。

4.民事责任有何特征?民事责任是指民事主体因违反民事义务而依法应承担的民事法律后果。民事责任具有以下法律特征:(1)民事责任以民事义务为基础,是违反民事义务的法律后果;(2)民事责任以恢复被侵害的权利为目的(3)民事责任具有法律上的强制性(4)民事责任是保护性民事法律关系的内容。

5.简述民事责任的承担方式?民事责任的承担方式,是指民事主体承担民事责任的具体措施。根据《民法通则》的规定,承担民事责任的方式主要有:(1)停止侵害(2)排除妨碍(3)消除危险(4)返还财产(5)恢复原状(6)修理,重作,更换(7)赔偿损失(8)支付违约金(9)消除影响,恢复名誉(10)赔礼道歉。以上承担民事责任的方式,可以单独适用,也可以合并适用。

6.民事权利能力与民事权利有何区别?民事权利能力是指法律赋予民事主体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资格。民事权利是指民事法律规范赋予当事人实现其利益而可以实施的行为范围。二者的区别表现在:(1)权利能力是取得权利资格和前提条件,而权利是利用这种资格和前提条件获得的结果。(2)权利能力包括享受权利和承担义务两方面的资格,而民事权利仅指权利,不包括义务。(3)权利能力与民事主体的人身不可分离,是自然人生存的必要条件,不可转让或抛弃;民事权利中除人身权外通常可以转让或抛弃,也可依法被限制,剥夺。(4)民事权利能力的内容和范围是由法律直接规定的,它与民事主体的个人意志无关;民事权利则是民事主体按其意愿实际参加民事活动时取得的,它反映着民事主体的个人意志。

7.简述撤销失踪宣告的条件和法律后果。条件:(1)须被宣告失踪(死亡)的人重新出现或确知其下落(未死亡)(2)须经本人或利害关系人申请(3)须由法院撤销失踪(死亡)宣告。

法律后果:(1)失踪宣告撤销后,原为失踪人设立的财产代管人即当然消灭其资格,其管理权复归于本人。(2)死亡宣告撤销后,发生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两方面的效力。关于财产关系的效力;被撤销死亡宣告的人有权请求返还财产。但依继承法取得其财产的公民或者组织,应当返还原物;原物不存在的,给予适当补偿。占有人返还原物时为管理财产所支付的费用,可以请求补偿。第三人合法取得原物的,可以不予返还。利害关系人隐瞒真实情况使他人被宣告死亡而取得其财产的,除应返还原物及孳息外,还应对造成的损失予以赔偿。关于人身关系的效力:配偶尚未再婚的,其婚姻关系从撤销死亡宣告之日起自行恢复。配偶已经再婚,其再婚效力不因撤销宣告而受影响,即使其再婚后又离婚或再婚后配偶又死亡的,也相同。被宣告死亡的人在被宣告死亡期间,其子女被他人依法收养,被宣告死亡的人在死亡宣告被撤销后,仅以未经本人同意而主张收养关系无效,一般不应准许,但收养人同意的除外。8.法人的民事责任有何特点?法人的民事责任能力是指法人对自己的不法行为承担民事责任的能力,其特征如下:(1)法人民事责任能力与民事权利能力,民事行为能力同时产生,同时消灭(2)法人民事责任能力是对其自己的违法行为承担责任的能力。

9.法人设立须具备哪些条件?法人设立是指法人的这一组织体的创办或建立。不同的法人,其设立的条件要求不同。总的说来,法人的设立须具备以下共同条件:(1)有发起人或设立人,并且其人数还须符合法律规定(2)须有法律依据,即所设立的法人在法律上有规定,是法律确认的。

10.简述法人合并与分立的情形?法人合并,是指两个以上的法人合并为一个法人。法人合并分为:(1)吸收合并,即各个合并在一起的法人中一个法人的资格保留,其他法人的资格消灭(2)新设合并,即各合并在一起的法人的资格均消灭,而成立一个新的法人。法人分立,是指由一个法人分为两个以上的法人,法人分立包括:(1)新设分立,即原法人资格消灭,而分成几个新法人;(2)派生分立,即原法人资格不消灭,而从中分出几个新的法人。11.简述个人独资企业的法律特征?个人独资企业,是指由一个自然人投资,财产为投资人个人所有,投资人以其个人财产对企业债务承担无限责任的经营实体。个人独资企业具有以下法律特征:(1)由自然人一人投资,财产为投资人个人所有。(2)有一定的经营规模并须经核准登记(3)以自己的名义进行民事活动。个人独资企业成立后,投资人即可以个人独资企业名义从事经营活动。(4)不能独立承担民事责任。

12.简述法人分支机构的特征?法人分支机构,是指法人为实现其职能而设立的一种可以自己名义进行民事活动但不能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独立机构。其特征如下:(1)法人分支机构是由法人为实现其职能而设立的机构,从属于法人(2)法人的分支机构是相对独立的机构(3)法人的分支机构不能独立承担民事责任。

13.简述个体工商户的特征?根据《民法通则》规定。自然人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依法核准登记,从事工商经营的,为个体工商户,其特征表现为:(1)个体工商户可以户为经营单位(2)个体工商户须依法核准登记(3)个体工商户须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从事工商经营(4)个体工商户以户的名义进行民事活动,享受民事权利和负担民事义务(5)个体工商户的户主对个体工商户的债务承担无限责任。

14.简述民事法律关系客体的特征?民事法律关系的客体是民事法律关系的要素之一,指的是作为法律关系内容的民事权利和民事义务共同指向的对象,其特征如下:(1)有益性,有益性是指能够满足人们的利益需要(2)客观性,客观性是指不依主体的意志而转移。(3)法定性,法定性是指民事法律关系的客体由法律所规定。

15.区分特定物与种类物的法律意义何在?特定物是指单独的特征具体确定的物。种类物是指仅以品种,规格,型号或度量衡加以确定的物。区分特定物与种类物的法律意义主要在于:(1)某些法律关系只能以特定物为标的物,而某些法律关系只能以种类物为标的物。(2)标的物意外灭失的法律后果不同。特定物在交付前灭失的,一般发生债的履行不能;而种类物在交付前灭失的,一般不发生履行不能,只要债务人还有同种类物,就应负履行责任(3)所有权的转移时间可有所不同。以种类物进行交易的,只能交付后发生所有权的转移,而以特定物为交易的,当事人可以约定在交付前转移所有权。

16.附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与附期限的民事法律行为有何异同?二者的异同主要表现在二者

所附的条件和所附的期限之间。相同之处:条件和期限均可作为法律行为之附款;都可由当事人任意选定;而且应当遵守合法的要求;同时,条件和期限所限制的都是法律行为效力的发生或终止。二者的不同之处;条件是发生与否并不确定的事实;而期限为将来确定发生之事实。

17.简述无效民事责任的种类?根据我国《民法通则》和《合同法》的规定,无效民事责任行为主要包括:(1)无民事行为能力依法不能实施民事行为(2)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依法不能独立实施的民事行为(3)一方以欺诈,胁迫等手段所为的且损害国家利益的民事行为(4)恶意串通且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的民事行为(5)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的民事行为(6)经济合同违反国家指令性计划的(7)违反法律或者社会公共利益的。18.民事行为被确认无效或被撤销后法律后果如何?(1)自始无效。即无效的民事行为和被撤销的民事行为,从行为开始起就是无效的(2)恢复原状。即恢复至无效民事行为发生之前的状态。当事人因该行为取得的财产,应当返还给受损失的一方。(3)赔偿损失。即有过错的一方应当赔偿对方因此所受的损失,双方都有过错的,应当各自承担相应责任。(4)追缴财产。即双方恶意串通,实施民事行为损害国家的,集体的或者第三人的利益的,应当追缴双方取得的财产,收归国家,集体所有或者返还第三人。

19.效力待定民事行为与无效民事行为的区别何在?效力待定民事行为,是指于行为成立时其是有效还是无效尚不能确定还待其后一定事实的发生来确定其效力的民事行为。无效民事行为,是指因根本不具备民事法律行为的要件,自始确定的,当然的,完全不能发生法律效力的民事行为。效力待定民事行为与无效民事行为的区别在于:(1)无效民事行为自始无效;效力待定民事行为的效力在形成权人同意或者拒绝前则处于悬而未决的状态。(2)无效民事行为确定无效,不因第三人的同意而有效;效力待定民事行为由于其效力处于未确定状态,可因形成权人的同意而确定有效。(3)无效民事行为当然无效,无须第三人的意思表示来确定其无效;效力待定民事行为由于其有效与否是不确定的,要确定其无效,须有形成权人为拒绝的意思表示。

20.效力待定民事行为与可撤销民事行为的区别何在?效力待定民事行为,是指行为成立时期是有效还是无效尚不能确定还待其后一定事实的发生来确定其效力的民事行为。可撤销民事行为,是指因意思表示有瑕疵,当事人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的民事行为。效力待定民事行为与可撤销民事行为的区别在于:(1)可撤销民事行为在撤销前是有效的;而效力待定民事行为在同意权人同意或拒绝前,其效力处于不确定状态。(2)对可撤销民事行为的撤销,是使其已经发生的效力消灭;而对效力待定民事行为,形成权人的拒绝的意思表示,则使其确定地不发生效力。(3)对可撤销民事行为的承认,是使其已经发生的效力得以继续,而对效力待定民事行为的同意则是使其确定地发生效力。(4)可撤销民事行为的撤销权人为行为人本人;而效力待定民事行为的同意权人行为人之外的第三人。

21.简述代理的特征?代理是指代理人在代理权限内,以被代理人的名义进行民事活动,由本人直接承受其法律后果的法律制度。代理的特征表现为:(1)代理人以被代理人的名义实施代理行为(2)代理人代理进行的主要是民事法律行为(3)代理人独立为代理行为(4)代理人在代理权限内实施代理行为(5)代理人实施代理的法律后果直接由被代理人承受。22.简述无权代理的产生原因及其法律后果。无权代理是指行为人没有代理权而以他人的名义所实施的代理。无权代理产生的原因包括:(1)没有代理权的代理行为(2)超越代理权的代理行为(3)代理权终止后的代理行为。无权代理的法律后果:(1)被代理人享有追认权。无权代理行为经被代理人追认,即直接对被代理人发生法律效力。如果本人不知道他人以本人名义实施民事行为而不作否认表示的,则可视为同意。(2)相对人享有催告权和撤销权。即相对人有权催告被代理人在一定期间内做出是否追认的意思表示,或者在被代理人追认之前,善意相对人享有撤销与无权代理人所为民事行为的权利。(3)被代理人不予追认的,对被代理人不发生效力,由无权代理人对其无权代理行为承担法律责任。

23.简述表见代理与狭义无权代理的区别?表见代理是指行为人以本人的名义与第三人为民事行为,行为人虽没有代理权,但有足以使第三人相信其有代理权的事实和理由,法律使该行为发生有权代理法律后果的代理。狭义无权代理是指无权代理权而以他人名义实施行为并且不具备表见代理要件的代理。表见代理为无权代理之一种,属于广义的无权代理。通常所说的无权代理则为狭义的无权代理。表见代理与狭义的无权代理的区别主要表现为:(1)表见代理的行为人虽实际上并无代理权,但在表面上有足以使人相信其有代理权的事实或理由;而狭义无权代理的行为人不仅实际上并无代理权,而且也无使他人相信其有代理权的事实或理由。(2)表见代理发生有权代理的法律后果,即行为人与第三人所为的民事行为对本人发生效力;而狭义无权代理行为属于效力未定的民事行为。

24.简述表见代理的构成要件及其效力。表见代理的构成要件如下:(1)须行为人无权代理权而以本人名义实施代理行为。(2)须有使相对人相信行为人有代理权的事实。(3)相对人主观上无过错。(4)须无权代理人与相对人所为的民事行为具备民事法律行为的有效要件。表见代理一经构成即发生如下效力:(1)对于本人发生有权代理的效力,行为人与相对人之间所为的代理行为视为有权代理,本人应承受该行为的法律后果,不得以无权代理为抗辨理由对抗相对人,如果因此受损失,本人有权向有过错的无权代理人请求赔偿(2)对于相对人,其既可主张表见代理,也可以主张无权代理而撤销该行为。

25.诉讼时效有何特征?诉讼时效是指权利人于一定期间内不行使请求人民法院保护其民事权利的请求权,就丧失该项请求权的法律制度。其特征表现为:(1)诉讼时效完成仅消灭实体请求权(2)诉讼时效具的强行性(3)诉讼时效具有普遍性。

26.简述人身权的特征?人身权是指民事主体依法享有的与其人身不可分离的,以特定精神利益为内容的民事权利。人身权作为民事权利,除具有民事权利的共同特征外,还具有自身的法律特征:(1)人身权与人身紧密联系,具有不可分离性(2)人身权没有直接的财产内容,是一种非财产权(3)人身权虽无直接财产内容,但它与财产又有着紧密联系。(4)人身权为绝对权。

27.简述人格权与身份权的区别?人格权是指作为民事主体必须具备的,以人格利益为客体的,并为法律所承认和保护的民事权利。身份权是指民事主体基于某种特定的身份而依法享有的以身份利益为客体的一种民事权利。人格权利与身份权利的区别主要表现在:(1)取得原因不同。自然人的人格权基于出生而取得,法人,其他组织的人格权基于依法成立的事实而取得;身份权则是基于特定的身份而取得。(2)权利性质不同。人格权纯为一种权利,而身份权虽然本质上是权利,但大多数在权利中包含义务;人格权纯为一种支配权,而身份权除荣誉权外必以相对人存在为前提,往往需要相对人的作为或不作为,或者可以自己的行为享受法律上的效果,故身份权严格地说有支配权,请求权,形成权的性质。(3)利益归属不同。人格权的利益只归属于权利人自身;而有些身份权如亲权更主要是为了相对人的利益。(4)权利期限不同。人格权是无期限的权利;而身份权是以特定身份的存在为其存续的前提。

28.简述一般人格权?一般人格权是民事主体所享有的,以一般人格利益为客体,并概括和决定具体人格权的一种权利。一般人格权以一般人格利益为客体,而具体人格权则以具体的人格权利益为客体,因此一般人格是产生和决定具体人格权的基础。,一般地说,一般人格权的内容包括人格独立,人身自由,人格尊严等内容。所谓人格独立,是指民事主体在法律上均享有独立的人格,不受他人的支配,控制;所谓人身自由,是指自然人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享有人身不受侵犯和自主行为的自由;所谓人格尊严,是指自然人基于自己所处的社会环境,文化程度,家庭关系等各种客观条件所应有的最起码的社会地位以及应受到社会和他人最起码的尊重。

29.荣誉权与名誉权有何不同?荣誉权是指民事主体享有的荣誉不受非法剥夺或其他形式侵害的权利。名誉权是指民事主体对自己在社会生活中所获得的社会评价即自己的名誉依法所享有的不可侵犯的权利。荣誉权与名誉权的区别主要表现在:(1)取得的方式不同。名誉权是法律赋予每个自然人,法人等对自己的名誉依法享有的不可侵犯的权利,其取得,不需任何其他条件;而荣誉权除法律规定的外,须通过自己的劳动,对社会做出贡献并授到特定机关或组织表彰授予荣誉称号时才能取得。(2)主体的范围不同。名誉权人人享有;而荣誉权只有某些特定的民事主体才能享有。(3)内容不同。名誉是社会对民事主体的品德,才力,功绩,声望等方面的总评价,可能是积极的,也可能是消极的,批评性的,而荣誉则为特定机关或组织对特定民事主体授予的一种特殊名誉,是积极的,褒扬性的评价。(4)能否被剥夺不同。名誉权通常无法剥夺或限制,而荣誉权则不同,可以依法剥夺。(5)损害方式不同。侵害名誉权的方式主要有侮辱和诽谤,而侵害荣誉权的方式主要是否定,贬低,亵渎他人的荣誉,或者非法剥夺他人的荣誉。

30.简述物权的特征?物权是民事主体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直接支配特定的物而享受其利益,并得排除他人干涉的权利。物权的特征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1)物权是对世权,这是物权在主体方面的特征。(2)物权是支配权。这是物权在权利作用方面的特征(3)物权是绝对权。这是物权在内容和实现方式上的特征。(4)物权是以物为客体的权利。这是物权在客体上的特征。

31.简述物权的排他效力?物权的排他效力是指在同一物上已存在的物权具有排除在该物上再成立与其内容互不相容的物权的效力。物权的排他效力是由物权的支配性所决定的。因为物权是直接地对标的物加以支配的权利,为保障权利人的支配权的实现,法律必赋予其他排他效力。某物一旦受某人某一方面的支配,他人则不能再为同样的支配。否则,物权的直接支配权就会落空,权利人就不能对标的物进行有效的支配,也就不能对物为正常地交易。物权的排他效力是物权共有的效力,但各种物权的排他效力的强弱程度有所不同。对物具有全面支配力的所有权具有最强的排他效力,在一物之上只能有一个所有权;以占有标的物为内容的定限物权的排他效力仅次于所有权;其可与所有权并存一物之上,也可以与不以占有为内容的定限物权并存,但在同一标的物上不能同时存在两个以上占有为内容的定限物权。不以占有为内容的定限物权的排他效力最弱,在同一物上不仅不能同时存在内容完全相同的此类物权,但可存在数个同种类的物权。

32.简述物权的追及效力?物权的追及效力,又称为物权的追及权,是指物权成立后,其标的物无论辗转于何人之手,物权人均得追及其所在而直接支配该物。物权的追及效力是由物权的支配性所决定的,是物权与债权区别的一个方面。由于物权具有追及效力,因此,在标的物被移转时,物权的权利人得直接基于物权追及到该物行使权利,从而可以充分保障物权人的权利实现。当然,物权的追及效力是有限制的。当取得财产的第三人为善意有偿取得财产时,即构成善意取得时,则物权的追及效力被中断,第三人可取得转让财产的所有权,原所有人只能通过其他方法加以救济。

33.简述物权的妨害排除效力?物权的妨害排除效力又称为物上请求权,是指物权人于其物被侵害或有被侵害之虞时,物权人得请求排除侵害或防止侵害,以恢复其物权的圆满状态的权利。物权的妨害排除效力是物权在保护方面的效力。因为物权是对标的物的一种直接支配权,为绝对权,具有排他性。为保障权利人对标的物的支配,以排除他人的非法干涉或侵害,确保物权的圆满状态,法律自应赋予物权以妨害排除效力。因此,物权的妨害排除效力是以物权的存在为前提,是以排除对物权的妨害使物权处于圆满状态为目的的,是对物权的一种救济。因而,物权请求权是依存于物权的独立的请求权。一般而言,物上请求权包括返还请求权,排除妨害请求权和预防妨害请求权三项内容。返还请求权是物权人在其标的物被他人非法侵占时,得请求返还的权利;排除妨害请求权是物权人于其物权的圆满状态被占有以外的其他方法妨害时,得请求除去妨害的权利;预防妨害请求权是物权人于有妨害其物权之虞时,得请求防止妨害发生的权利。

34.简述所有权的特征?所有权是指所有人依法对自己的财产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所有权作为物权除具有物权的一般特征即所有权为对世权,支配权,绝对权和以物为客体的权利外,所有权还具有如下特征:(1)所有权具有自权性,即所有权是所有人对自己的物享有的物权。(2)所有权具有全面性,即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所有人对于所有物得为占有,使用,收益以及处分等全面的概括的支配。(3)所有权具有弹力性,即在所有权之上设定限制物权时,所有人对所有物的全面支配权将因受到限制而减缩,而于该限制解除时,所有人又恢复了对所有物的圆满支配状态。(4)所有权具有恒久性,是指所有权因标的物的存在而永久存续,不得预定其存续期间。

35.简述善意取得的构成条件?善意取得,是指无权处分他人动产的占有人,将动产非法转让于第三人时,如果第三人取得该动产时出于善意,则取得该动产的所有权。善意取得作为动产所有权的一种取得方法,应当具备下列条件:(1)标的物须为动产(2)让与人须为无权处分动产的占有人(3)受让人须基于交易行为而取得动产的占有且须支付对价(4)受让人受让财产时须为善意。

36.简述按份共有的特征?按份共有是指共有人按照确定的份额对共有财产分享权利,分担义务的共有。其特征如下:(1)按份共有人的权利义务体现在一定份额之上,在按份共有中,按份花花公子有人享有权利和分担义务的多少,取决于共有人拥有份额的大小(2)按份共有对其应有部分享有相当于所有权的权利。按份共有人按照其份额享有权利,分担义务。(3)按份共有的权利义务及于共有物的全部。按份共有人并不是就共有物的特定部分享有权利,承担义务,而是就自己的份额比例对整个共有物享有权利,承担义务。

37.简述共同共有的特征?共同共有是指共有人基于共同关系,对共有物不分份额地享有权利,承担义务的共有。其特征如下:(1)共同共有是不分份额的共有。在共同共有关系存续期间,各共有人对共有物并没有份额之分。只有在共同关系消灭时,才能确定各共有人的应有份额。(2)共同共有的发生以共有人之间存在共同关系为前提。共同共有以共有之间存在共同关系为成立的前提,没有共同关系的存在,就不能成立共同共有,只能成立按份共有(3)共同共有人平等地享有权利和义务。在共同共有关系中,各共同共有人对于共有物,享有平等的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同时,对共有物也承担平等义务。

38.简述用益物权的特征?用益物权是指对于他人之物,以物的使用收益为目的而设立的物权。其法律特征如下:(1)用益物权具有用益性,即用益物权是以物的使用收益为目的而设立的物权(2)用益物权具有独立性,即用益物权不以用益物权对所有人享有其他财产权利为其存在的前提。(3)用益物权具有独占性,即用益物权须以实体上支配用益物为成立条件(4)用益物权的客体是不动产,而不包括动产和权利。

39.简述国有土地使用权的特征?国有土地使用权是指土地使用人为营造建筑或其他工作物而使用国有土地的权利。其特征如下:(1)国有土地使用权是以国有土地为标的物而成立的用益物权(2)国有土地使用权是以国有土地的开发为目的而成立的用益物权(3)国有土地使用权是具有期限性和让与性的用益物权。期限性是指国有土地使用权有一定的存续期间,除非法律另有规定。让与性是指法律允许土地使用人转让土地使用权,同时法律也允许国有土地使用权的继承。

最新电大《公司概论》简答题打印 篇3

产权以所有权为核心,所有权性质决定着产权性质,甚至可以决定产权的存在与否,但产权并不等于所有权。区别有:反映财产关系的角度不同;外延不同;内涵不同;运动属性不同。

F法人治理结构有哪些特征?

⑴职权分明又相互制衡。股东(大)会是公司最高权力机构,对公司一切重大事务具有最后决定权,其权力由股东直接行使;董事会作为股东(大)会的常设机构,依据股东(大)会决议对公司重大事项进行决策;经理班子执行董事会的决定,对公司日常生产经营进行指挥和领导;监事会则代表股东和职工对公司活动实行监督。⑵民主和法制相结合。公司组织机构体现民主精神。整个领导群体权力的最初来源是全体股东和职工。公司最高权力机构、决策机构和监督机构均实行民主制和集体领导。公司所实行民主又都是以法制为基础。公司管理既是民主的又是有序的。

K控股公司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①是独立特殊的企业法人②它是介于政府与企业之间的产权经营和管理组织③它承受的资产规模数量较大,承担风险的能力较强④国有控股公司对所控企业的管理边界清楚⑤国有控股公司中国家向所控企业委派产权代表。

J简述董事会、股东大会、总经理的职责和职权。

董事会职权①负责召集股东大会并向股东大会报告工作②执行股东大会决议③决定公司的经营计划和投资方案④拟定公司财务预决算方案、利润分配方案和弥补亏损方案⑤制定公司增减资本、发行公司债券的方案⑥拟定公司合并、分立、终止和清算的方案⑦聘任或解聘公司经理等高级管理人员,并决定其报酬。职责①从法律上和经济上必须对股东大会承担受托责任,代表和维护股东利益对其代理人高级经理人员进行监督约束②承担决策失误责任.股东大会职权①决定公司经营方针和投资计划②审议批准公司利润分配方案和财务结算③审议批准公司利润分配方案和财务结算④选举或罢免公司董事和监事⑤决定公司增加或减少资本⑥决定公司债券发行⑦决定公司分立合并、终止和清算⑧修改公司章程。职责:公司重大问题一经股东大会通过,全体股东相应地就要承担应有的责任。如果股东大会的决策失误,使公司的经营业绩下降,甚至导致公司破产倒闭,包括当初投反对票或弃权票在内的全体股东,都要承担自己收益减少甚至资产受损的责任.总经理职权①主持公司生产经营管理工作,组织实施董事会决议②组织实施公司经营计划和投资计划③拟订公司内部管理机构的设置方案和基本管理制度④制定公司具体规章⑤提请聘任或解聘公司副总经理和财务负责人⑥公司章程和董事会授予的其他职权,如拟订公司职工的工资水平和分配方案,决定公司副总经理以下员工的奖惩等。职责:总经理是代理董事会对公司进行经营管理的经营者,他也应只承担与经营利害理相关责任。总经理主要承担因经营管理不善的责任,包括职务上、经济上和刑事上方面。

J简述母公司对子公司控制的主要手段。

1)股权控制2)战略控制3)人事控制4)财务控制5)文化控制。

J简述公司人格否定的特征。在什么情况下对公司的人格予以否认。

2)特征:其是对特定法律关系中公司独立人格否认;其是对失衡的公司利益关系的事后司法规制;其是对法人制度必要补充和发展。我国公司人格否定制度的适用情形有:1公司人格混同:财产、业务、人员混同2公司资本显著不足:有两种表现:虚假出资或抽逃出资、公司资本与其经营事业的性质和风险相比明显不足3关联法人之间过度控制4利用公司人格逃避契约义务5虚拟股东

J简述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的设立程序。

3)有限责任公司:①订立股东协议;②制定公司章程;③必要的行政审批;④股东缴纳出资;⑤确立公司组织机构;⑥申请设立登记。股份有限公司:1发起人发起;2制定公司章程;3认购公司股份;4召开创立大会;5建立组织机构;6申请设立登记。

J简述期股与期权的区别。

1)获得物不同2)收益获得的来源不同3)收益获得的方式不同。

Q企业集团组织结构的特点。

①企业集团的组成单位是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企业,它是在多个法人企业组织基础上所形成的更大的经济组织.②从法律惫义上说,各成员企业都是独立的法人,具有平等的法律地位,成员企业之间不存在单纯的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但在实际经营活动中,各成员企业在集团中的地位是不平等的③企业集团组织结构具有多层次性特征.④企业集团母子公司向的权力结构更加复杂.Q企业集团内部治理有哪些特殊性?

1)企业集团的治理对象和范围更为宽泛.2)企业集团的治理机制更为复杂多样3)企业集团内部的代理链条更长.4)企业集团内对经理层的激励手段更为丰富

G公司制企业的特点和优缺点如何?

特征:①公司制企业投资主体多元化,②投资者的责任是有限的,股东以其出资额为限来承担责任③公司有一套规范,严密而灵活的产权转让机制,上市公司的股票很容易通过股票交易市场进行购买或出售,非上市公司得股权转移和股权认购也较便利,快捷。④公司的法律地位明确,使公司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优点:①分散风险.②筹资方便.③企业的管理水平高。缺点①组建程序复杂,费用较高.②政府对公司的限制较多.③保密性较差

G公司资本与公司资产、股东权益有什么区别?

①公司资本是指公司登记注册的资本总额;②有限责任公司:公司资本=全体股东已实缴的出资总额;③股份有限公司:股票票面价值总额(发起人实缴+募集实缴)+可以发行之股票票面价值总额;④公司资产=负债+股东权益;⑤股东权益(公司净资产)=公司资本(股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可分配利润。

G公司设立的方式主要有哪两种?各自适用于哪类公司?

1)发起设立方式,又称共同设立,单纯设立,是指发起人认足全部资本额而设立公司的设立方式.发起设立具有程序简单和成本较低的优点,在我国,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均可采取这种方式设立.2)募集设立方式.又称募股设立,渐次设立,复杂设立,是指发起人只认购公司得一部分资本,其余部分向社会公开募集而设立公司的设立方式,募集设立较复杂,但其在广泛地募集社会巨额资金方面有着发起设立不可比拟得优越性.股份公司和股份两合公司可以采取这种方式设立

G股东的主要出资方式有哪些?

1)货币出资方式2)实物出资方式3)知识产权出资方式。4)土地使用权出资方式。

G公司设立的条件如何?

①股东或发起人符合法定人数②制定公司章程③股东出资达到法定资本最低限额④有公司名称、组织机构和公司住所。

G公司重整与破产的区别。

区别:①公司重整与公司破产的目的不同;②提出公司重整与公司破产申请的主体不同;③公司重整与公司破产的原因不同;④公司重整与公司破产的执行机构不同;⑤公司重整与公司破产的法律程序不同

G 股票具有哪几个方面的特征?

收益性、风险性、流动性、波动性、决策性、亏损责任有限性

G公司债券与股票有什么相同点?有什么不同点?

股票与债券的性质不同债券仅仅是一张债务凭证,属借款性质,并不拥有公司的所有权;股票是一张所有权证书,表明对公司拥有一定比例的所有权.2.持有者的权利和责任不同.公司债债权人仅享有对公司的债权3.股票与债券的投资收益不同.4.股票与债券的期限不同5.股票与债券的风险程度不同.相比债券,股票的风险更大.债券是一种保守性投资,股票是一种风险性投资.G公司合并有哪两种方式?各有什么特点和优点? 吸收合并和新设合并.吸收合并是指一个公司吸收其他公司加入本公司,合并后被吸收加入的公司解散,吸收其他公司加入的公司继续存在.其特点有:1)合并双方地位不平等,2)公司合并后继续存在的公司,在吸纳了其他公司后,虽不改变公司法人资格,但改变了公司内容,导致公司章程和登记事项发生变更.3)被吸收的公司解散,丧失独立法人资格,应办理注销登记.吸收合并的优点有:1)降低了合并费用.2)手续简便.3)可以保持公司生产经营的连续性 特点:1)合并双方地位从某种意义是平等的,不是一个公司合并其他公司,而是所有公司按照协议合并成立一个新的公司.2)原有公司均消灭,丧失法人资格,因此均应办理注销登记.3)新设立的公司继承原有全部公司的资产和业务.合并后产生的公司, 优点:合并各方是在解散后再重新融合为一个新公司,因而在新公司成立过程中,各当事公司职员间的关系易于公平地予以协调,心理障碍相对较小,而且新设合并在开拓新领域方面也具有优势.G公司合并的主要动机是什么?

①减少竞争对手②发展协作和多元化经营,迅速打开市场.③加速扩大公司规模.④在无力经营时,与大公司合并,减少风险,避免破产。

G公司分立的特征与动机如何?

特征:公司分立是对原公司的一分为二或一分为多,与公司合并是反向操作。公司分立后,原公司和分立后的公司之间并无任何资产或股权上的联系,彼此是完全独立的。2分立是公司内部事务,不牵涉其他公司,不需要与其他公司协商,只需要公司的股东(大)会作出决议即可。3公司分立必须依法进行。4公司分立后,原公司的权利和义务由分立后的公司根据分立合同分别承担,财产的分割及债务的分担必须公平、合理。公司分立的动机:财产分割,经营分割,扩大资本控制范围,回避法律限制。

G概述有限责任制的含义。有限责任制的功能与特点如何?

有限责任制是指根据法律规定,债务人仅以其全部财产一部分承租清偿债务责任,债权人也仅就债务人部分财产请求和强制执行,即使其债权未因此而获得全部清偿,对债务人其他财产也不能执行。有限责任制功能1)风险减少和转移功能;2)鼓励投资3)资本流动促进。有限责任特征:1)公司具有与其投资者(股东)个人互相分离得独立人格.2)公司股东对公司负有出资义务,股东以其认购的出资额承担对公司责任.G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形成的原因是什么?

①弥补股东的功能性缺陷②克服责任无人承担的缺陷;③维护股东和公司的权益

G公司治理与公司管理的区别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区别1)主体不同。)对象不同3)实施基础不同4)手段不同5)具体目标不同

G公司分立有哪两种方式?

新设分立、派生分立

S什么是公司重整?公司重整的程序如何?

公司重整是指公开发行股票或公司债券的公司,由于财务上的困难,已经暂停营业,或具有停止营业的危险时,经法院裁定,依法律程序予以整顿,使之得以复兴的一种法律行为。公司重整四个步骤:重整程序的启动、重整关系人的确定、重整计划的制定和执行、重整程序的结束.S什么是产权?怎样理解产权的含义?

产权是建立在某种所有制基础上的财产所有权以及财产的所有者运用其财产的权力。②含义1)产权的基础和核心是所有权.2)产权是以财产为基础的若干权能的集合.3)产权的本质是人与人之间的社会经济关系

S什么是产权制度?产权制度的功能如何?

产权制度是指由一定的产权关系和产权规则相结合而形成的,能够对产权关系实行有效保护、调节和组合的制度安排。2)功能:①界定功能②激励和约束功能③资源配置功能④收益分配功能⑤交易功能

X现代企业制度有什么主要特征?

特征:①产权清晰②权责明细;③政企分开④管理科学内容包括:①现代企业法人制度;②现代企业组织制度;③现代企业管理制度

Y业主制企业与合伙制企业各有什么优缺点?

优点:①两权归于一体,经营方式灵活决策迅速②企业主有充分的积极性对生产经营过程进行监督③信息渠道单一④企业建立和歇业的程序简单易行,产权能够自由转让。缺点①有限的规模②无限的责任③企业的寿命有限④企业管理水平不高。

合伙制优点①组建较为简单和容易②众多合伙人共同筹资扩大了资金来源和信用能力③提高了经营水平与决策能力④无限连带责任有利于提高经营者的责任心。缺点①筹资未市场化,资金来源和规模扩大仍受限制②稳定性差③合伙人承担无限连带责任④易造成决策上延误。

Y有限责任公司与股份有限公司各有什么特点?两类公司有什么区别?

有限公司特点:1)公司成立、歇业、解散的程序比较简单2)股东人数较少3)大股东一般亲自经营企业,所有权与实际控制权尚未完全分离4)有限责任公司不能公开募集股份,不能发行股票或公司债券。

股份公司特点:)股份有限公司是最典型的法人组织2)全部资本划分为均等的股份3)股东不得少于法定最低人数,须有半数以上的发起人在中国境内有住所)4)实现了出资者所有权与公司法人财产权的分离5)公开披露财务状况。两者区别1)股份公司资本须划分为均等的股份,股票可以自由流通。有限责任公司的资本不必分为等额的股份,股东的出资证明是股单2)股份公司可以公开发行股票和公司债券。有限公司不能向社会公开募集股份,发行公司债券也受到严格限制3)股份公司规模巨大,股东人数众多,个别股东很难对公司业绩实施很大的影响,而有限公司股东人数较少,每位股东都能对公司营业施加一定影响4)表决权不一样,股份公司采用一股一票制,有限责任公司表决原则取决于章程的规定,可以一人一票,也可以一股一票5)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程度不一样6)设立和管理的复杂程度不一样。

Y业主制企业有什么特点?

①产权主体是唯一的,产权结构是完整统一的,②企业自负盈亏,业主对企业经营及其负债无限清偿责任,业主的一切财产在法律上都是可以用来抵偿债务的③主要依靠个人积累,谋求企业发展和追求最大利润,④企业内部的组织管理结构简单⑤企业规模小,经营产品单一。

Y影响股票市场价格波动的因素有哪些?

宏观经济与政策因素 B宏观政策因素3)市场因素:市场供求,市场投资者的构成,市场总体价格波动,市场交易制度和工具,市场操纵,市场心理预期.4)影响股价波动的非经济因素:自然灾害,战阵以及政治局势变动等

Z在我国对国有企业经营者基薪的设计主要应考虑哪些因素?

1)基本年薪的设计2)效益年薪的设计3)考核指标的设计。

Z在我国,根据投资主体的不同,有哪四种股权形式?

管理学概论简答题终极版 篇4

1、何谓管理?管理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答:所谓管理,就是为了有效地实现组织目标,由专门的管理人员利用专门的知识、技术和方法对组织获得进行计划、组织、领导与控制的过程。

其特征是:

(1)管理的任务是有效地实现组织组织预定的目标。

(2)管理的主体是具有专门知识、利用专门技术和手段来进行专门活动的管理者。

(3)管理的客体是组织活动及其参与要素。

(4)管理是一个包括多阶段、多项工作的综合过程。

2、何谓适度原则?如何才能有效地把握管理适度?

答:适度原则:组织在业务活动范围的选择上既不过宽,又不过窄;在管理幅度的选择上,既不过大也不过小;在权力的分配上,既不完全集中也不完全分散,在两个极端之间找到最适点,进行适度管理,实现最佳组合。

适度原则要求管理者进行适情管理和适时管理。

3、如何理解管理的科学性,它对有效的管理活动有什么启示?

答:管理学的科学性既是管理活动科学化的逻辑基础,也是管理研究追求的方向。首先,管理学的使命感确定其实作为科学而不是艺术而存在。

其次,管理学的科学性主要体现在普遍性、可重复性、逻辑自治性、可证伪性等基本属性 最后,管理实践活动的艺术性就是根植于管理学的科学性。

启示:管理研究应当注重于构建管理知识的普适性、可重复性、逻辑自治性和可证伪性;要努力探索管理理论所隐含的假设前提和使用条件。

第二章早期管理思想

1、根据泰勒的观点,应如何进行作业方法和作业时间的研究?

答:改进工作方法,并根据工作的要求挑选和培训工人;改进分配方法,实行差别计件工资制;改进生产组织,加强企业管理。

2、泰勒倡导的差别计件工资制为什么能刺激工人提供更多的劳动?

答:要刺激工人创造更多的产量,工资标准不仅应当稳定,而且还应该随着产量的增加而提高,实行差别计件工资制,即在计算工作时,采取不同的工资率,未完成定额的按低工资率支付,完成并超过定额的按工资支付。由于完成并超过定额能以较高的工资标准得到报酬,因此工人愿意提供更多的劳动。

第三章现代管理理论

1、为什么梅奥认为新兴的领导能力在于提高工人的满足程度?

答:他认为,生产效率的高低主要取决于工人的劳动生产率;而工人的士气则取决于他们感受的各种需要得到的程度。在这些需要中,金钱与物质方面的需要只占很少的比重,更多的是获取友谊、得到尊重或保证安全等方面的这会需要。因此,要提高生产效率,就要提高工人的士气;而要提高工人的士气,就要努力提高工人需要的满足程度。

所以,梅奥认为新兴的领导能力在于提高工人的满足程度

2、权变理论学派的基本观点是什么?

答:权变理论学派认为,企业管理要根据内外条件随机应变,没有什么一成不变的、普遍使用的、最好的技术和方法。

3、有人说,“管理既是科学,也是艺术”,你是如何评价这个观点的?

答:因为管理是对人的管理,而不是对机器的管理,所以要讲究方式方法,这就是艺术;管理像是一台运转的机器,它遵循它的运作模式,依据它的规律进行,所以管理是科学。但是在机器陈旧的时候就需要改进和维修,从而就产生了艺术。所以“管理既是科学,也是艺术”。/ 6

第四章管理伦理与组织社会资本

1、什么是道德?组织道德增加管理有效性的途径有哪些?

答:道德,一般认为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中表现出来的一种行为规范和原则,它所构成的体系被称为道德规范。

途径:

(1)组织的道德品质和道德文化有助于制定正确的决策;

(2)良好的组织道德品质和道德文化是获取、留住关键性人才和激发成员工作热情的基础;

(3)组织的道德文化促进了组织内外的协调;

(4)较高的道德品质和道德文化还能够推进组织创新与变革。

2、从影响组织道德因素角度来看,分析工作中产生不道德行为的原因?

答:①上司的行为;②行业或职业的伦理行为;③组织中同事的行为;④正式的组织制度;⑤个人经济的需要。(从这些观点去分析)

3、你认为企业应当承担哪些社会责任?为什么?

答:①经济责任。企业首先是经济组织,它的首要任务就是通过提供产品和服务来满足社会需要。企业要是无法创造财富,那么它就无法实现股东的财富增长。②法律责任。它要求企业合法经营,遵纪守法,按章纳税,履行合同义务。法律责任是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底线。③道德责任。企业只承担法律责任是不够的,因为法律的滞后性和不完备性,伦理规范或社会价值观的变革总是在立法之前,社会希望企业能够顺应社会观念的潮流。④慈善责任。包括公共需要自愿服务、自愿联合和自愿捐赠。

第六章决策理论

1、组织决策为什么要根据满意原则来评价和选择方案?

答:选择活动方案时并不可能具备最优原则的全部条件,而行动方案在未来的实施结果通常是不确定的,在方案的数量有限、执行结果不确定的条件下,人们难以作出最优选择,只能根据已知的全部条件,加上人们的主观判断,作出相对满意的选择。

2、确定型决策、风险型决策、非确定型决策有何区别?(不会)

第七章计划与战略管理

1、为什么说计划与决策既是相互区别,又是相互联系?

答:相互区别,是因为这两项工作需要解决的问题不同。决策是关于组织活动方向、内容以及方式的选择。计划则是对组织内部不同部门和成员在该时期内从事活动具体内容和要求。相互联系:①决策是计划的前提,计划则是决策的逻辑延续。②在实际工作中,决策与计划是相互渗透、交织在一起的。

2、计划编制包括哪几个阶段的工作?

答:收集资料的准备阶段;任务和目标的分解阶段;目标结构的分析阶段;综合平衡阶段;编制并下达行动计划阶段。

3、滚动方式计划有何基本特点?

答:①近期行动计划编制得详细具体,远期计划则相对粗略;

②计划执行一定时期,就根据执行情况和环境变化对以后各期计划内容进行修改、调整; ③计划工作始终是一个动态过程。

第八章组织设计(160:1、2、5、7、8、9)

1.何谓管理幅度,为什么以及如何确定合理的管理幅度?

答:是指在一个组织结构中,主管领导能够直接指挥的下属数量被称为管理幅度。管理幅度的大下坡决定了组织中管理层次的多少,从而决定了组织的扁平结构和锥型结构两种基本形态。有效地管理幅度受到诸多因素影响,主要有:管理者和被管理者的工作内容、工作能力、工作环境与工作条件。组织必须根据自身的特点来确定适当的管理幅度,也就是要从

实际出发结合自身条件和影响管理幅度的因素来确定合理的管理幅度。

2、组织基本的结构形态有哪两种类型,这两种结构形态有何特点?

答:织结构的基本形式包括:扁平结构、锥型结构

扁平结构:① 特点:管理幅度较大,管理层次较少

② 优点:信息传递快、失真小、纠偏及时、利于下属创造性地发挥

③ 缺点:不能对每位下属充分有效指导、监督

锥型结构:

① 特点:管理幅度较小、管理层次较多、呈高尖金字塔型式

② 优点:可对下属进行详尽指导

③缺点:信息逐层传递的速度慢、易失真;管理者地位相对渺小,影响下层积极性

3、职能部门化、产品部门化、区域部门化有哪些优势和局限性?

答:

一、职能部门化

(1)优势:

①在部门内实现了规模经济;

②可以促进员工发展更高层次的专业技能;

③部门主管易于规划和控制;

④有利于避免重复浪费。

(2)局限性:

①容易出现各自为政的情况,各职能部门往往会片面追求本部门的局部利益;②部门之间缺乏交流合作渠道,且矛盾冲突会增多;

③高层主管难于协调;

④员工的专业化部门所有会使其缺乏打破常规 的精神,并且难以培养综合管理人才。

二、产品部门化

(1)优势:

①各类产品直接面对市场并专注于特定产品的经营,有利于提高效率水平;

②提高了决策的速度和有效性;

③各类产品的绩效易于客观评估;

④可以培养综合管理人才。

(2)局限性:

①需要更多综合管理人才,提高了培训成本;

②各产品部门只关心本部门的产品,对整体组织欠缺考虑;

③管理成本上升。

三、区域部门化

(1)优势:

①可以把责任和职权下放到基层,鼓励地区主管参与决策;

②对本地区的市场和问题反应迅速灵敏;

③充分利用地域资源和地区政策;

④为培养综合管理人才创造了条件。

(2)局限性:

①需要高素质的综合管理人才的数量较大;

②使高层经营管理增加了难度;

③管理成本很高。

4.何为权力,管理权力有哪些类型?

答:权力:通常被描述为组织中人与人之间的一种关系,是指处在某个管理岗位上的人对整

个组织或所辖单位与人员的一种影响力,或简称管理者影响别人的能力。

权力类型:专长权,个人影响权,制度权(法定权)

5.组织中为什么会存在集权的倾向?

答:①组织的历史。如果组织是在自身较小规模的基础上逐渐发展起来的,发展过程中没有其他组织加入的话,那么集权倾向可能更为明显。

②领导的个性。权力是赋予一定职位的管理人员的,它是地位的象征。

③政策的统一与行政的效率。从积极方面来看,集权化倾向的普遍存在有时也是为了获得它的利益。

6.过分集权可能带来的弊端?

答:①降低决策质量。大规模组织的管理远离基层,基层发生的事情经过层层请示汇报后再作决策,则不仅影响决策的正确性,而且影响决策的及时性。

②降低组织的适应能力。作为组织细胞的组织,其整体和各个部分与社会环境有着多方面的联系。

③降低组织成员的工作热情。权力的高度集中,使得组织中的大部分决策均由高层管理人员制定,基层管理和操作人员只是被动的,机械的执行命令,长此以往,他们的工作热情会消失,劳动效率下降,从而使组织的发展失去基础。

上述的任何一点,都会对组织造成致命的危害。

第九章人员配备(178:4、5、9)

1.外部招聘或内部提升管理干部有何优点和局限性?

答:外部招聘:外部招聘是根据一定的标准和程序,从组织外部的众多候选人中选拔符合空缺职位工作要求的管理人员。优点:(1)被聘干部具有“外来优势”;(2)有利于平息和缓和内部竞争者之间的紧张联系;(3)能够为组织带来新鲜空气。局限性:(1)外聘干部不熟悉组织的内部情况,同时也缺乏一定的人事基础,因此需要一段时间的适应才能进行有效的工作;(2)组织对应聘者的情况不能深入了解;(3)外聘干部最大局限性莫过于对内部员工的打击。

内部提升:内部提升是指组织成员的能力增强并得到充分的证实后,被委以需要承担更大责任的更高职务。优点:(1)有利于鼓舞士气、提高工作的热情,调动组织成员的积极性;(2)有利于吸收外部人才;(3)有利于保证选聘工作的正确性;(4)有利于使备品者迅速展开工作。局限性:(1)引起同事的不满;(2)可能造成“近亲繁殖”现象。

2.管理人应具备那些基本素质?

答:(1)管理的欲望;(2)正直的品质;(3)冒险的精神;(4)决策的能力;(5)沟通的技能。

3.为什么会出现彼得现象,如何防止彼得现象的出现?

答:(1)彼得现象——在实行等级制度的组织里,每个人都崇尚爬到能力所不及的层次,由于组织中经常有些管理人员在提升后不能保持原来的成绩,因此可能给组织带来效率的滑坡。

(2)如何防止彼得现象:积极的方法应从彼得现象产生的原因出发。我们提拔的管理人员往往主要根据过去的工作成绩和能力。检验某个管理人员是否具备担任较高职务的条件的可行方法,是安排他临时担任某个职务的“代理”职务。通过对代理者的考察,组织可以更好地了解他独立工作的能力。如果在“代理”过程中,遇事不作主、惊慌失措,将“代理”转化为“正式”显然是不对的。由于代理只是临时的工作,取消代理不会对本人造成太大的打击,也可以帮助组织避免一次错误的提拔。

第十章组织力量的整合(192:

1、3)

1.非正式组织与正式组织有何区别?

答:(1)正式组织:正式组织是经过计划的,有意创造具有一定形式的关系,通常用组织结构图来说明的组织。传统理论推崇正式组织。正式组织的活动以成本和效率为主要标准,要求组织成员为了提高活动效率和降低成本而确保形式上的合作,并通过对他们在活动过程中的表现予以正式的物质和精神的奖励或惩罚来引导他们的行为。因此,维系正式组织的,组要是理性的原则。

(2)非正式组织:非正式组织是没有经过计划,是在相互作用的结果下产生不能用图标来说明的组织。人际关系理论强调非正式组织。非正式组织则主要以感情和融洽的关系为标准,这要求其成员遵守共同的、不成文的行为规则。

2.如何有效地利用非正式组织?

答:(1)利用非正式组织,要认识到非正式组织存在的客观必然性和必要性,允许乃至鼓励非正组织的存在,为非正式组织的形成提供条件,并努力使之与正式组织相吻合。

(2)通过建立和宣传正式组织的文化来影响非正式组织的行为规范引导非正式组织提供积极的贡献。

第十一章领导与权力(214:1、2、6)

1.权利与领导的关系是什么?

答: 严格地说领导和权力是有差别的,最主要的差别在于目的的相容性。权力只需要依赖性,并不要求构成权力关系的双方有着一致的目标。领导则要求被领导者有着相互一致的方向。

权力对于领导工作是极为重要的。首先,领导过程中影响他人的基础是权力,任何领导者的权力都是依赖于正式权力或非正式权力来实现的。其次,组织中权利的配置决定了领导工作的方式。再次,正确对待权力是领导工作成功的保证。

2.领导权力的五种基本形式是什么,如何认识领导权力的构成?

答:(1)领导权力基本形式:强制性权力;奖赏性权力;法定性权力;专家性权力;感召性权力。

(2)强制性权力、奖赏性权力、法定刑权力来自于职位的权力,是由上级或组织所赋予的,并由法律、制度、文件等明文规定的,它随职务变动而变动。专家性权力、感召性权力不是由领导者职位产生的,而是产生于自身的某些特殊条件,它不随职务的消失而消失。

3.费德勒模型的基本假设是什么,工作情境是如何决定领导者风格的有效性的?

答:基本假设:以往成功经验基础上的管理者风格是非常难以改变的。第一、睿智而有才干的领导者相比德才平庸的领导者能制定更有效的计划、决策和活动策略;第二、领导者通过指导行为传达了他们的计划、决策和策略。

根据情境模型理论,领导者与员工之间的关系要经历四个阶段,领导者因此而不断改变自己的领导风格。(1)命令式阶段。在员工进入组织的最初阶段,管理者采用任务导向的领导风格最为合适。(2)说明式阶段。在下属开始理解他们的工作任务时,任务导向的领导是必要的。(3)参与式阶段。当员工成熟度得到提高以后,不再需要管理者想开始那样直接指挥了。(4)授权式阶段。随着下属更为自信,更能够自我指导,更具有经验,也就是当下属在心理上和工作上成熟度得到极大提高。

第十二章 激励理论(233:1、3、6)

1.什么是激励,它的假设前提有哪些?

答:所谓激励就是鼓舞、指引和维持个体努力行为的驱动力。

假设前提:(1)人性的假设,无论是内容激励理论还是过程激励理论都是要以人性的假设为前提。(2)激励理论前提假设:第一、激励只是决定个体绩效的诸多因素之一。第二、激励是一种供给不足的短缺资源,需要定期补充。第三、激励作为一种工作,它应当渗透到组织管理各职能之中。

2.阐述需要层次理论、双因素理论的基本内容?它们遇到了哪些批评?

答:需要层次理论(1)生理的需要是最基本的需要。(2)安全的需要是保护自己免受身体和情感伤害的需要。(3)社交的需要包括友谊、爱情、归属用接纳方面的需要。(4)尊重的需要分为内部和外部尊重。(5)自我实现的需要包括成长与发展、发挥自身潜能、实现理想的需要。

双因素理论:影响人们行为的因素主要有两类:保健因素,与那些人们的不满情绪有关的因素,如公司的政策、管理和监管、人际关系、工作条件等。但它只能保持和维持工作的现状。激励因素,是指那些与人们的满意情绪有关的因素。包括工作上的表现机会和工作带来的愉快人,工作上的成就感、责任感和期望等。

3.分析个人努力、工作绩效与个人目标之间的关系是如何影响个体行为绩效的?

答:个人的努力受到个人目标的影响,是个人目标的延伸。个人努力与个绩效之间,个人纯净与组织奖赏之间、组织奖赏之间与个人目标之间的逻辑联系下是反映了期望理论的基本思想。个人的努力能否取得预期的成绩并实现预期的目标,有赖于个人能力的培养和组织绩效评估系统的公正性、客观性。就绩效与奖赏之间的关系而言,若个人感到自己所得的奖酬来自于自己的工作的努力和绩效,则会取得更好的效果。在奖酬与个人目标之间,如果组织提供的奖酬满足了个人的目标,那么个人的积极性将会大大提高。

第十三章沟通理论(250:1、4、6)

1.简述沟通的过程和沟通的重要性?

答:沟通的过程:①发送者发出信息;②编码;③传统信息;④解码;⑤反馈。

沟通的重要性:①有效沟通可以降低管理的模糊性,提高管理的效能;

②.沟通是组织的凝聚剂、催化剂和润滑剂,它可以改善组织内的工作

关系,充分调动下属的积极性;

③沟通是组织与外部环境之间建立联系的桥梁。

2.描述人际沟通过程的共同的障碍,如果出现应当如何克服?

答:人际沟通障碍:(1)有效沟通;(2)人际挑战;(3)文化挑战。(4)组织结构挑战。

克服措施:(1)克服认知差异;(2)抑制情绪化的反应;(3)保持积极倾听和建设性反馈;(4)避免言语沟通与非语言沟通的矛盾;(5)获取沟通的信任。

3.冲突的基本类型有哪些?冲突形成的基本原因是什么?

答:冲突的基本类型:(1)个人内心的冲突;(2)人际关系冲突;

(3)团队之间的冲突;(4)组织层次的冲突。

冲突形成的基本原因:

(1)相互依赖性是专业化和社会分工的结果,是冲突形成的客观基础;

(2)冲突产生的直接原因可以归为彼此间的差异性;

上一篇:城市规划原理样题下一篇:四边形的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