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文言文教学(共9篇)
中学语文文言文教学 篇1
中国教育报 -04-27 湖南省隆回县雨山铺雨山中学 曾富强
学习文言文,反复阅读与积极感悟尤为重要。
反复阅读、感知内容。俗话说,书读百遍其意自见。文言文的阅读要先听老师的范读,再自己反复仔细地辩读,正确分辨出文中的古今异读字、通假字和多音多义字,读准了这些字音,才会准确地感知其含义。如“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中的“有”通“又”,“奇”读ji,“余数、零数”之意。文言文中单音节词占绝大多数,词与词的组合灵活,最易混淆组合结构,我们只有通过反复朗读,读准句子的节奏,才能正确感知句子所表达的意思。一篇优秀的文言文,仅读准了字音和句子停顿还是不够的,要明了文章的主题,我们还要纵观全文,反复诵读,读出作者的创作情感,感知文章的主旨所在。
循文设问、简化疑难。要提高对文言文的理解和鉴赏的实际能力,我们就得依循文章线索,由表及里地恰当设问,去层层简化疑难,达到把握重点,明确主题的目的。如《曹刿论战》一文,我们可从曹刿请见的原因是什么?--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从战前的对话中,说明作战的先决条件是什么?--政治上取信于民。战况的简略叙述,两次“不可”,两次“可以”,强调战术上的两项重要原则是什么?--一是选好战机;二是时刻提防敌方的企图。战后具体的论述在长勺之战中取胜的原因是什么?-一是选择了“彼竭我盈”的战机;二是注视了敌方的“辙乱”,“旗靡”后才追击。全文对战前、战中的论述,紧紧地抓住贯穿全文的线索是--远谋,阐明了弱国在对强国的战争中所采取的战略战术原则是--政治上取信于民,军事上后发制人。这正是曹刿论战目的之所在。
启发联想、感悟创新。通过反复阅读,感知文章的内容,循文设问,简化文章疑难,获取了某些知识,并不就等于把知识学好了,目的还在于通过感悟,启发联想,由此及彼,展开想像的翅膀。如著名散文家欧阳修的名篇《醉翁亭记》,文章生动地描写了醉翁亭的秀丽环境和变化多姿的自然风光,勾勒出一幅太守与民同乐的图画。老师应启发学生,对此展开联想,当时的庐陵太守欧阳修,以“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视为好官的惟一标准,联系当今时代,让学生阐明自己对此的看法并引导他们正确认识。
[中学语文文言文的阅读教学]
中学语文文言文教学 篇2
一、诵读是古文教学的基本手段
说到文言文的诵读, 我们的脑海里立刻会浮现出一幅画面:一群幼童摇头晃脑地大声朗诵着“人之初, 性本善……”一位满口之、乎、者、也的老先生坐在讲台上。久而久之, 学生就可以把“四书五经”等烂熟于心了。由此观之, 诵读是古人学习的重要方法, 语感便从读中来。“书读百遍, 其意自见”, “熟读唐诗三百首, 不会作诗也会吟”都是这个道理。多读、熟读, 读中反复体味, 才能读懂, 才能增强文言语感。我们现在学习文言文, 也要回到那种意境中去。
当然, 我们所说的读和古人的读也可以有不同, 可分为默读和朗诵两种。首先让学生默读, 并明确要求——读准字音, 读通句子;然后找学生朗读。在默读时学生非常认真, 查字典, 看注释, 问老师, 同学间互相探讨……唯恐在朗读时读错。在学生朗读时, 朗读者认认真真, 听读者仔仔细细。在朗读中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并搞清楚为什么要这样读, 而不能那样读, 这样一来, 就使学生的被动听变为主动学, 学生的积极性提高了, 课堂气氛也非常活跃。
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精神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当学生掌握一定的方法后, 古文教学才能真正事半功倍。文言文教学应倡导自读——质疑——讨论三步教学法, 强调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中心, 学生自己去探究课文, 发现问题, 然后通过师生互动, 相互讨论, 最后解决问题。学生自读不是毫无目的的自读, 而是有针对性的阅读, 是教师提出有关问题让学生进行有重点的阅读, 让学生在阅读中质疑, 通过讨论分析解疑。这样的教学, 才能最大程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将课堂教学引向深入。如《烛之武退秦师》一文的教学中, 学生通过自读质疑, 提出这样一个问题:“既东封郑, 又欲肆其西封”, “东”和“西”都为名词作状语, 这就是学生探索研究时闪出的思维火花。经过深入探究句子的内部结构, 我们会发现这两个词在用法上有区别:“封”, 名词作动词, 解释为“把郑国当作边境”, “东”放在动词之前, 理解为名词作状语, 但“又欲肆其西封”中, “西”处在动词之后, 名词之前, 把“西”也理解为名词作状语, 理由不充分, 这里的“西”实际上就是名词修饰的中心语, 充当定语, 此处“西”没有活用现象。
三、通过比较让学生触类旁通
学文言文难, 表现在诸多方面, 如在实词方面, 有一词多义、古今词义异同、词类活用、通假字等用法。我们在教学中要注意综合、比较、归类, 使学生能举一反三。比如在《师说》这篇文章中, “师”这个词出现的频率很高, 在教学中就要对这个词语进行总结, 比较其用法。
(1) 古之学者必有师% (名词, 老师)
(2) 吾师道也% (名词用作动词, 学习)
(3) 吾从而师之% (名词用作动词, 以他为师)
(4) 则耻师焉% (名词用作动词, 从师学习)
例 (1) 中的“师”是名词, 当“老师”讲;例 (2) (3) (4) 中的“师”都是名词活用为动词, 但含义又各自不同;例 (2) (3) 中的“师”后面带有宾语, 被用来充当谓语;例 (4) 中的“师”虽是作“耻”的宾语, 但从上下文看, 不能理解为“老师”, 而是从师学习的意思。所以, 我们理解词的含义, —要看它的语法功能, 要把它放到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去认识。通过进行这样的比较分析, 教给学生学习方法, 使学生将所学知识融会贯通, 进而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
中学语文文言文教学刍议 篇3
一、要重视诵读指导
大部分初中生没有文言文语感,文字生疏,且无停顿断句常识,要学好文言文,最好的办法之一就是读。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现。”熟读或背诵一定数量的文言篇目,对加深文意理解、培养语感有很大的帮助。字音读准确,是诵读的起码要求。文言课文中有大量的生僻字、通假字、破读字、古音字(如古人名、古地名、古官职名、古器物名称)等,如不首先解决这些字词的语音问题,那就根本谈不上诵读。读法有默读、吟读、诵读、个人读、集体读等方法,在教学中试读、范读、默读、朗读、齐读是必不可少的。
文言文中有些字的读音,同我们今天的读法不一样,这就需老师作为重点范读,以加深学生的记忆。如柳宗元《捕蛇者说》的“然得而腊之以为饵”一句中,“腊”不读“là”而应读“xī”。另外,教师范读的必要性还体现在文言文音节的掌握、句读的停顿。只有让学生弄清了句读,才有可能弄懂文章的词句结构和意思,反过来也才能读得更准确、更清楚。读多了,背诵就水到渠成,且能理解大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二、要教会学生积累文言知识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知识积累是能力提高的基础,有计划地进行积累,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古汉语知识,使之形成系统,而且也能提高文言文阅读水平。因此每位学生都要准备一本笔记本,建立“文言知识库”,有计划、有重点、有针对性地进行整理。如每篇课文后都有要求掌握的实词、虚词等,这就必须整理,并不断地记忆背诵。但对每课词语的整理积累不能局限于该篇,要回顾、翻查从前学过的意义和用法,并随着新课的学习去丰富,即做到纵向积累和横向积累相结合。此外,进行积累不是机械地照搬照抄,而是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联系、归类、比较。总之,在教学中,注意引导学生有意识地积累文言文知识,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要切合实际,教会学法
教育家叶圣陶告诫我们“教是为了不教”。因此,文言文教学也应“授人以渔”,教会学生方法,让学生终身受益。传统的文言文学习方法,是教师逐字逐句地翻译,对号入座,学生一字不漏地记下,这使文言文学习变得枯燥乏味,根本谈不上语感、意境,导致原文、译文的分离,其结果往往是事倍功半。
文言文的翻译,方法是多种多样的。诸如保留、替换、删减、增加、调整等等。教师可先要求学生看懂课下注释,借助工具书,联系语言环境,用今天的话说出文言文一字一句的意思,还有不懂的地方,再由教师答疑点拨。在此基础上,用现代汉语语法要求,引导学生疏通课文。所以,文言文翻译大致分三步走:首先对照注释,借助工具书进行直译;其次根据需要,适当调整词序;最后按照现代汉语规范要求,作出增补。至于文言文中的人名、地名、国号、年号、官职等等,则保留就可以了。总之,在教学中,注意根据不同的文章,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才可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四、鼓励学生质疑
宋代教育家张载说:“学则须疑,学贵善疑。”因而对于学生提出的有个性的意见,只要言之有理,教师就不应妄加否定,而是要予以肯定。如笔者在教《愚公移山》时,有些学生对愚公的做法提出了疑问。他们认为愚公的做法是行不通的,愚公确实是“愚”。对于学生的见解,我先是给予鼓励和肯定,然后从学习这篇文章的目的来谈,即这篇文章主要是要求我们学习愚公不怕困难的精神。在字词的理解上同样也需要质疑,学生的质疑问难精神一旦被肯定,便会勇于表现自我,积极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
总之,在文言文教学中,教师应牢固树立以学生为主的意识,通过改革教法、加强学法指导等手段,着力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努力使文言文教学走出低效的怪圈,不断提高教学效果。
中学语文文言文教学 篇4
青田刘文成先生传
[明] 李贽
公名基,字伯温,处州青田人。少颖悟绝群,读书过目辄诵;善经学,工属文,旁通天官阴符家言。
会太祖(1)已下金华,定括苍,使孙炎以金帛来聘,即日同章溢、叶琛间道走金陵。既见上,陈时务一十八策,上大悦。
俄陈友谅倾国入寇,压金陵,军势张甚。上欲发兵御之,而众恇扰不决。公后至,.
独张目不言。上为起入内,趣召公。上固问计安出,乃曰:“贼骄矣,诱之深入,而伏.
兵徼取之,故易易耳。”上于是决策,诱破友谅,尽覆其众。以克敌赏酬公,公辞不受。师攻友谅之皖城,不下。公谓:“弹丸地,何足久劳师!友谅胆破矣,急进薄江州,彼必遁,江州下,皖城焉往?”友谅果遁。友谅之丞相胡廷瑞,使其子请以洪都降,有所要质。上难之,公从后蹴其所坐胡床,上悟而许,洪都下。
前是公以母丧告归。上固留不得行;至是复申前请,始许。公至衢,而苗军叛,杀金华、括苍守将胡大海、耿再成等。衢人汹汹,其将夏毅忧甚,迎公入,众即帖伏。公移书诸属邑,俾固守,俟邵平章之兵而悉诛诸叛将。
俄驿召还,道建德而张士诚来寇。李文忠时为帅,奋欲击之。公使勿击,曰:“三.
日后必走,走而尾之,可尽擒也。”三日,公登城望曰:“贼走矣。”众见其壁垒旗帜如故,且闻严鼓声,莫敢发。公复趣之,至其所,则空壁,所留皆老弱;追而薄之东阳,悉获其众。
公入谢,上从容问曰:“吾欲取陈友谅、张士诚。而鲰生谓士诚密迩,且富而弱,宜先。若为我策之。”公对曰:“陈氏据上游,窃名号,乃心无日忘我。此不宜久蕴崇
(2)之。取陈氏,士诚则羹中物矣。”会友谅复攻洪都,上遂率师迎敌之,大战于彭蠡.
上即位,擢御史中丞,领太史令。如遇诸大典封赏册拜,皆公与左丞相李善长、湖,虽小利,尚未决。公请移军湖口,以金木相犯日决胜,陈氏遂平。学士宋濂计定为之。时处州七县粮岁额五升加五合(3),而上独令青田仅以五升为额。曰:“令乡里子孙,世世颂刘伯温也。”
(选自《续藏书》,有删节)
【注】(1)太祖:明太祖朱元璋。(2)蕴崇:积聚,堆积。(3)合:gě,一升的十分之一。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上欲发兵御之御:抗击 .
B.上为起入内,趣召公。趣:急忙 .
C.道建德而张士诚来寇道:叙说 .
D.上遂率师迎敌之敌:抵挡 .
6.下列句子中,全都表现刘基机敏善谋的一组是(3分)()
①即日同章溢、叶琛间道走金陵②急进薄江州
③公从后蹴其所坐胡床④至是复申前请
⑤迎公入,众即帖伏⑥以金木相犯日决胜
A.①③⑤B.①④⑥C.②③⑥D.②④⑤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太祖了解刘基的才干,所以在攻占金华、括苍后,立即派人带着礼物前去聘请刘基,刘基初次见到太祖就献计献策。
B.陈友谅的丞相胡廷瑞,派他儿子到洪都去向太祖请降,提出了投降的条件,当时太祖觉得为难,但最终还是答应了。
C.刘基从陈友谅所在地理位置、影响等方面加以分析,认为他是首要敌人,应该先消灭掉,然后张士诚就好对付了。
D.太祖即位后,对青田县征的税比邻近县少,让青田人得到恩惠并世代称颂刘基,他用这种独特的方式来表彰刘基。
8.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1分)
(1)俄陈友谅倾国入寇,压金陵,军势张甚。(3分)
(2)急进薄江州,彼必遁,江州下,皖城焉往?(4分)
(3)上难之,公从后蹴其所坐胡床,上悟而许,洪都下。(3分)
(4)公移书诸属邑,俾固守,俟邵平章之兵而悉诛诸叛将。(3分)
(5)公复趣之,至其所,则空壁,所留皆老弱;追而薄之东阳,悉获其众。(4分)
(6)而鲰生谓士诚密迩,且富而弱,宜先。若为我策之。(4分)
5.C(道:取道)
6.C(①表现刘基对明太祖的拥戴;④表现刘基急于回家守丧;⑤表现众人对刘基的信赖)
7.B(胡廷瑞派他儿子以献出洪都来请降)
8.(1)不久,陈友谅动用全部兵力入侵,进逼金陵,敌军的气焰很嚣张。
【评分建议】“寇”“压”各1分。语句通顺1分。
(2)赶紧进兵迫近江州,他一定会逃跑,江州被攻占,皖城能(跑)到哪里?
【评分建议】“薄”“下”(被动要译出)“焉往”(倒装)各1分。语句通顺1分。
(3)公(刘基)向下属各县发布文告,让各县坚守,等邵平章的军队到后诛杀了所有叛将。
【评分建议】“移书”“俾”各1分。语句通顺1分。
译文
刘公名基,字伯温,处州青田人。少年时聪颖超群,读书过目成诵,擅长经学,工于作文,又旁通天文和阴阳符箓的学问。
恰逢朱元璋已攻下金华,平定括苍,派孙炎带着黄金绸缎来聘请刘基,当天刘基就同章溢、叶琛抄小路前往金陵,见到朱元璋后,陈述了十八条当前重大事务的对策,朱元璋非常高兴。
不久,陈友谅动用全部兵力入侵,进逼金陵,军队气焰非常嚣张。朱元璋要派兵抵抗,但众人害怕,犹豫不决。刘基在后面到朝,独自睁着眼不说话。朱元璋因而起身走进内室,急忙召见刘基。朱元璋坚持追问拿出什么计策,刘基才说:“敌人骄纵了引诱他们进入腹地,再派伏兵拦腰截击他们,所以非常非常容易罢了。”朱元璋于是定下计策,诱敌深入,攻克了陈友谅,全部消灭了他的军队。朱元璋因刘基献计战胜敌人而赏赐他,刘基推辞不肯接受。明军攻打陈友谅的皖城,攻不下。刘基说:“皖城是弹丸之地,哪值得长期让军队辛苦,现在陈友谅的胆子已经吓破了,赶紧进军,逼近江洲,他必定会逃跑,江洲攻克了,皖城能跑到哪儿去?” 陈友谅果然逃跑了。陈友谅的丞相胡廷瑞派他的儿子来请求献出洪都投降有订立盟约的要求朱元璋感到为难,刘基从后面踢了一下朱元璋坐的胡床,朱元璋醒悟过来,就答应了,洪都就攻下了。
此前,刘基因母亲去世请假回家,朱元璋坚决挽留,没能成行,到这时再次提出以前的请求,才获得许可。刘基到了衢州,苗军反叛,杀了金华、括苍守将胡大海、耿再成等人。衢州人骚乱不安,守将夏毅很担忧,就延请刘基进衢州,衢州人众立即服服帖帖。刘基向下属各县下发文书,让各县坚守。等邵平章的军队到达后,诛杀了所有的叛将。不久,朱元璋用驿车召刘基回朝,路经建德时,张士诚来侵犯。李文忠当时做统帅,想要奋起抗击。刘基让他不要抵抗,说:“三天后,他必定逃跑,逃跑时从后面追上去,可以全部擒获。”三天后,刘基登上城头遥望,说:“敌人逃跑了。”大家看到敌人军营旗帜跟以前一样,并且听到密集的鼓声,没有人敢进攻,刘基再次催促他们进攻,到敌营一看,只剩下空空的营垒,留下的都是年老体弱的人。于是赶紧追逼到东阳,把敌军全部俘获了。
刘基入朝答谢,朱元璋不慌不忙的问道:“我要攻取陈友谅、张士诚,可是有小人说张士诚靠近,所占地区富庶且军队疲弱,应该放在前面攻打,请你替我谋划这件事。”刘基回答说:“陈友谅占据上游,窃取皇帝名号,他内心没有一天忘了我们的存在,这时候不宜让他长期积聚力量,发展壮大。攻克了陈友谅,张士诚就是肉汤中的食物了。”恰逢陈友谅又进攻洪都,朱元璋就率领军队迎面抵抗,在彭蠡湖打了一仗,虽然获得了小胜,还没有决出最后胜负。刘基请求把军队移动到湖口,在金木相克的日子决战,陈友谅终于被平定。
中学文言文教学总结 篇5
文言文是中学语文教学中不容忽视的非常重要的一块。初二开始量上又有了加大。
以前是每单元各有一篇,到了初二,有两个单元全是文言文,为了减轻学生后半学期的学习压力,也为了给学生一个消化吸引的过程,我开课伊始,便提前将一个单元的文言文上了。
因为有了一年的学习经历,学生在文言文学习上已经有了一些方法。初二的文言文教学,我现在采用的一般是这种流程: 1.学生课前熟读课文,如果有可能可以背诵下来。2.结合课下注释,尝试翻译课文。(一行原文,三行翻译)3.理清结构,疏通文意。
4.挑拣出关键词,如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等特别识记。5.完成导学案上相关基础练习。6.原文背诵与默写,要求不错一字。
7.根据需要,有些篇目可以有改编练习、创编练习或续编练习。
中学文言文教学的点滴思考论文 篇6
论文关键词:文言文;教学;思考
论文摘要:随着新课程理念的日益推广和深入人心,语文课程改革所取得的成效有目共睹。但就语文课堂教学现状而言,文言文教学是语文新课改中比较薄弱的环节。文言文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由于受高孝命题形式的影响,教师普遍将教学重点放在“字、词”的解释和句子的翻译上,而忽略了对文章写作技巧的赏析和人文精神的感悟。本文浅谈我对关于中学文言文教学的点滴思考。
传统教学中“字字落实,句句清楚”的“八字真经”,被许多教师奉为至宝,在学生方面却异化成为令人头痛的紧箍咒。课堂教学结构涣散,教学方式机械、刻板,缺少创意,缺少探索与研究,缺少师生的互动,不但使教师失去了教学的热情,更使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荡然无存,它严重地束缚着学生的思维,遏止了学生的创造力,令中国传统文化名篇沦为学生难以接受、甚至拒绝接受的“残羹冷炙”。中华民族几千年积淀下来的古代文化的精髓需要后人好好地继承和发扬。中学生学习文言文,可以了解古人交际、交流的工具,了解其遣词造句的方法和规律,同时掌握一些古代文化常识,吸取前人留下来的丰富的人文思想的精髓,从中得到人文精神的滋养。中学语文教材中的文言文,都是堪称经典的文学作品,它汇集着中华民族传统的精神文化,弘扬着中华民族传统的意志品质,它内容广泛,涉及政治、历史、哲学、军事、教育、科学、文学与艺术等各个方面,所以在进行文言文教学时,教师本可以旁征博引、谈古论今,引领学生在阅读中体味大自然和社会、人生的多姿多彩,感受古代艺术和科学中的美,继承传统文明和进步思想,让他们从中得到德的提升、知的充实、美的熏陶、情的滋养。但面对残酷的考试,语文课上成这样似乎有点“中听不中用”。高考文言文阅读的考查考点主要有:理解常见文言实词、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及其用法;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筛选文中的信息;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等。命题形式以客观题为主,除了句子翻译,其余都是选择题。从考查内容上看,从“词”到“句”到“文”,可以说是面面俱到了,但实际上考查的重点还是在“词”和“句”。两个选择题、三个句子翻译总赋分16分,而对文章内容的分析、写作的鉴赏,或者对作者的思想情感、态度观点等的把握,即对“文”的掌握,仅仅在最后一个选择题里能够体现出来,分值是3分。于是,更多的教师选择了规规矩矩翻译字词句,一字一句,逐层过关,力求不放过任何一个知识点,至于对文章思想内容的挖掘和艺术技巧的品鉴,都简单地匆匆带过。于是,血肉丰满的文章被支解得七零八落、索然无味,不仅学生学习的.兴趣荡然无存,教师讲课的激情也在这一次次的“打磨”中消失殆尽。学习文言文是需要语感的,排除语言运用的实践,文言文的语感只能来自大量阅读的积累,但这绝不是死记硬背一些刻板、生硬的词语的意义和用法所能替代的。当文言文从一篇篇血肉丰满的文章变成了一堆冷冰冰的语言文字的“零件”时,学生还会有多少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今天的文明、文化的发展进步离不开对民族传统文明与文化的学习与继承,但是目前的文言文教学,却着眼于词语教学,这种有“言”无“文”,没有灵魂的教学是违背文言文教学的真正目的的。中学文言文教学到底该怎样进行?笔者认为,第一要崇尚科学的教学理念。新课程理念强调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在教学过程中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使学习成为在教师指导下主动的、富有个性的过程。《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上明确规定文言文教学的目标是“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其目标定位是“读懂”。什么是读懂,笔者看来,学生读过了一段文言文,能够知道这段文字主要写了什么内容,能够把握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情感或观点态度就是“读懂”,‘毕竟我们的学生不是专门研究古汉语的大学生,更不是专门与古籍打交道的专家。文言文阅读,理解词语是基.础,但目的绝对不是要记住和运用这些词语,如果我们只盯住考试,重“言”轻“文”,就是一叶障目,不见森林,就是一种本末倒置,就完全违背了文言文教学的本真。第二要给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文言文的教学要避免“满堂灌”,这样才不会使学生觉得“眼前一堆字,脑中灌糨糊”,应该通过教学手段的变化,多种方法的并用,让学生在愉快学习知识的同时,能力也有所提高。文言文教学最容易走人“以教师的教代替学生的学”的误区,其结果是教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得吃力,因为课堂缺少探索和研究,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知识掌握势必不牢。文言文教学同样应倡导自读——质疑——讨论,强调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中心,让学生自己去探究课文,发现问题,然后通过师生互动,相互讨论,最后解决问题。自读、质疑的过程是学生探索、研究的过程,讨论的过程是使探索、研究形成结论的过程,这样的教学,才能最大程度上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第三要教会学生举一反三。文言文教学中让学生掌握常见的实词和虚词的解释,是教学中的一个重点,实词解释时要兼顾到通假现象、词类活用现象,虚词理解不仅要知道它的意义,还要弄清它的用法(词性)。如果不讲究方法,让学生机械地去死记硬背,文言文教学就被动得很,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肯定不浓,知识掌握也肯定不牢。字词句的翻译上,不能以教师的教代替学生的学,教师讲清知识要领后,剩下的事情就要让学生去完成,从中培养学生举一反三、融会贯通的能力,增强文言课堂的思维力度,文言课堂才能活起来。第四要让人文情感走进文言课堂。高中新教材选用的文言文都是名篇佳作,这些名篇佳作千百年来滋养着一代又一代的读书人。文言文教学不能仅停留在字词句的解释上,更要上出人文情感,让学生浸润在中国传统文化精华的滋养中,产生情感的共鸣。"
教育教学是一个有许多环节交织在一起的复杂的过程。教学和考试无疑是其中关系最密切的两个环节。教学不能只为考试,但也绝不能无视考试。要改变文言文教学现状,当然还得在文言文考查的内容和形式上有所突破,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一是命题侧重对文章的整体理解,不要仅仅着眼于某个具体的实词或虚词的解释,即使有,也应降低难度,减少分值。文言文不仅仅是语言符号,还是文化的载体、文章的典范,学习文言文必须关注“言”所承载的丰富内涵,因此,考查应该更多着眼于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情感态度。二是考查形式以主观题为主,减少选择题。学生在做选择题时往往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所以选择题往往不能非常客观地反映出学生文言文阅读的真实水平。选择题分值大、题目多,更增加了这种不确定性和偶然性。以主观题的形式考查,不仅能真正反映出学生对文言文的阅读理解能力,还能反映出学生的语言表达水平,更能排除一些偶然因素对考试结果的影响。笔者认为探究性、开放性的题目都是文言文阅读题可以尝试的题型。除了传统的文言语句的翻译,文言断句、对作品中人物思想性格、作者态度观点的探究,或者是写作技巧的赏析都是不错的题型。三要降低句子翻译的标准和要求,以能正确理解句子的意思为准则。
文言文翻译不一定要字字落实,在词语的解释、句式的调整上应适当降低要求,只要把握大意,句子流畅,不出现原则性的错误就可以了。这样减少了学生的得分障碍,更减少了学生对文言文的畏难心理和厌烦情绪。
当然,矫枉过正,“弃言从文”也是要不得的,毕竟,“言”是基础,无“言”不成“文”。最后还要降低文言材料的理解难度,真正体现“浅易”要求。虽然前几年的《教学大纲》和现在的《课程标准》都明确指出高中生要能阅读浅易的文言文,但因为对“浅易”没有、也无法做一个明确的界定,所以试卷上的文言文往往并不浅易,有些文章不仅是学生难以读懂,就是教师,如果不借助工具书和参考资料都难以完全理解,这样的试题无疑失去了考查学生的意义。
中学语文文言文教学 篇7
一、当前中学文言文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 思想认识不到位
主要是教师对文言文的社会功能理解不深, 对学生学好文言文的重大意义认识不足, 对文言文阅读教学要求和基本规律不明确。甚至有个别教师认为, 文言文难学无用, 费时费力, 背离时代精神, 现代人特别是现代中学生没有必要学习文言文, 学习文言文是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
(二) 学生“读”没有到位
文言文教学教师讲得多, 学生读得少。就是少得可怜的朗读也走进误区, 可以概括为“四多四少”:自读多, 范读少;齐读多, 个读少;讲前读得多, 讲后读得少;纯朗读多, 背诵少。这样就大大削弱了诵读在文言文教学中的作用和地位, 天长日久诵读就变成了厌烦的、事倍功半的“低效劳动”。
(三) 教学方法不活
在课堂上, 常常出现一言堂、满堂灌、架空分析。教师自我陶醉, 引经据典, 学生昏昏欲睡, 一头雾水。有的教师讲得唇焦舌燥, 尽管学生上课飞书疾笔, 课本的字里行间插满了密密麻麻的注解, 脑袋里仍然是空白。学生的内因没有调动起来, 学生被动学习, 文言文的阅读水平依然不理想。
(四) 教学形式单一
教法呆板, 课堂气氛自然压抑。大多数教师都是沿着“读-译-抄-背”的思路展开, 千篇一律把我国古代文化的瑰宝, 文质兼美的篇章, 内容丰富多彩的教材定格成了生产流水线。这样课堂教学自然就没有情趣, 没有活力。
(五) 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
在文言文教学中, 常常都是以读懂一篇课文为目的, 不重视文言文语言知识规律的总结, 不重视课外迁移。更为严重的是, 根本不重视文言文的教学与现代文教学的联系, 没有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所以, 每次期中、期末素质检测及中考、高考, 学生叫苦连天、丢分严重的总是文言文阅读。对文言文教学, 相当一部分教师一筹莫展。
(六) 文言文教学改革落后于现代文教学
多年来语文教改呼声很高, 但涉足文言文教改者不多。不少走在教改前列的优秀教师, 在举行公开课时, 讲的往往都是现代文, 至于各地的评优课、比赛课更是如此。
(七) 市面文言文的注释资料过于泛滥
资料多, 处理不好, 适得其反。这些资料不可避免地让学生产生依赖思想, 上课不认真听, 不注重思考, 总认为资料上写着, 何苦去白费劲, 结果影响了学生学习文言文能力的锻炼。
因此, 指导学生学好文言文, 是每位中学语文教师在全面推进新课改工作中不可回避的重要研究课题。
二、提高认识, 端正思想, 进一步明确文言文阅读教学的重要性
作为中学语文教师, 要充分认识到:“文言文”是指“五四”以前通用性的以古汉语为基础的书面语言写成的文章。它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载体。
(一) 文言文具有的社会功能
1.学好文言文有利于研究历史, 借鉴历史。
历史唯物主义者认为, 历史是过去了的现实;现实是未来的历史, 是以往现实的发展和延续。要把握现实, 科学地预见未来, 就必须深入地、准确地研究历史。毛泽东同志就是一个深入研究历史古籍典章, 善于以史为鉴, 成功地指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一个光辉典范。
因此, 利用文言文为工具研究历史, 可以从中获取经验教训, 更好地为现实服务, 推进我们各项事业的发展。
2.学好文言文, 有利于弘扬中华民族的精神。
中华民族精神, 通过我们的祖先一代又一代先后长达数千年的凝聚和积累, 逐渐浓缩形成了老愚公的“移山”意志, 孔子的“克己复礼”, 孟子的“舍生取义”, 陈胜的“鸿鹄之志”, 杜甫的“一览众山小”, 周敦颐的“出淤泥而不染”, 范仲淹的“以天下为忧”, 岳飞的“精忠报国”, 文天祥的“丹心照汗青”等等浩然正气。这种超然古今时空的伟大精神, 千百年来激励着无数仁人志士和匹夫百姓, 为国为民前赴后继死而后已。
然而, 这种民族的精魂正是通过文言文这一载体才得以代代相传。至今吟诵起来, 仍升腾激荡着我们的后生学子。文言文拥有的这种巨大的教育潜能作用是无可估量的。同时, “现代社会越来越功利, 越来越疏离大自然, 多接触一些古人的思想感悟, 多与大自然和睦相处, 有助于陶冶人的精神, 治愈‘都市病’。如, 一读到‘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就能体会到一种很悠闲的感觉。”
3.文言文是培养人们审美情趣和文学鉴赏能力的重要工具。
每个民族都具有自己的文化心态和审美观点。古老的中华民族这方面显得尤为突出。诸如司马迁的《史记》, 曹操父子的慷慨悲歌, 颜之推的“家训”, 谢灵运的“山水诗”, 韩愈、柳宗元的“古文”, 李白、杜甫、白居易的诗, 苏东坡、李清照的词, 等等, 无一不具备画一样的美。诵读它们尤其是吟诵千古传诵的那些名言警句, 可以时时激起浓郁的情愫, 产生对祖国, 对中华民族的无限热爱, 无限依恋, 从而形成深刻的爱国主义情感, 并可随时化作改造河山, 抗击入侵者的力量。
4.文言文又是维护祖国统一的伟大力量。
中华民族 (以汉族为主体) 文字和表述形式的一致性, 极大地巩固和维护了祖国的统一。如果没有统一的汉字记载和表达的文言文的存在, 而是以语言发音构成的拼音文字为表达形式, 中华民族恐怕早已分裂成若干个国家了。
文言文的最为重要的社会功能正是表现在这里。
(二) 学生学好文言文的重大意义
首先, 学好文言文是掌握现代语文的基础。文言文是现代语文的基础, 现代语文是文言文的继承和发展。二者一脉相承:文言文是“源”, 现代语文是“流”, 彼此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如:古汉语常用字1086个, 其中的1001个仍旧保留在现代汉语中, 约占92%。由此可见, 古汉语常用字的绝大部分仍以强大的生命力存活在现代汉语中。
因此, 学好文言文, 才能从中汲取前人创造的优美文字的成分, 吸纳丰富、鲜活的文化营养, 滋润现代语文的内容, 使祖国的语言文字克服目前日趋严重存在的“断层”现象, 得以健康、茁壮的发展。
其次, 学好文言文是提高写作水平的关键。文言文中的名言警句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 凝聚着人类的思想精华, 闪耀着人文精神的光辉, 为人们世世代代所传诵, 经久不衰。人们在叙事、说理的时候, 往往将其引为论据, 进行佐证。恰到好处的引经据典, 往往使文章思维缜密, 说理透彻, 顿生文采, 大大增强说服力和感染力。
此外, 文言文行文简练, 文字表达精练, 遣词造句考究, 注重语言的锤炼。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 贾岛的“推敲”, 这些典故的产生, 都说明了这一点。
大凡是在写作、演讲、论辩方面表现出语言优美, 行文流畅, 分析透僻, 结构严谨的能力很强的学生, 无一例外的都是喜爱文言文, 认真学习文言文的学生。
第三, 学好文言文是提高中、高考语文成绩的需要。由于学习文言文具有以上这么多方面的社会功能和重大意义, 中学语文教材中的文言文, 初中占了三分之一, 高中占了一半。中考试题中, 单文言文阅读题也占了15%左右 (即16-18分) , 如果加上渗透在其他内容中所占的分数, 那占分的比重就更大。高考语文试题中, 文言文阅读的比重也更大了。因此, 学好文言文, 既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需要, 也是提高中、高考语文应试能力的需要。
总的来说, 学好文言文, 可以使学生体悟到中华民族的优秀精神、伦理道德和审美情趣, 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 有助于深化对社会、自然、人生的认识。也有助于学生认识、发展和完善自我, 形成健全的人格。
三、明确要求, 深化教改, 不断探索文言文阅读教学的基本规律
(一) 提高文言文教学质量的基本要求
1.在教学思想上, 要特别注意两点:
(1) 不能重“文”轻“言”, 即把文言文当作现代文来教, 只求了解大意, 整体感知, 偏重于思想感情章法结构的赏析, 而淡化文言实词、虚词的归纳积累, 忽视文言词法、句法的疏理、积累与习得。
(2) 不能重“析”轻“读”。即只偏重对文言文“跨越式”的分析讲解, 而轻视对文言文“享受型”的美读、精读、诵读等。我们需要加强的是作为学习方法的朗读, 而不是作为学习任务的背诵。意义的获取要不离语境, 文言文阅读必须重视“语境中的阅读”。“文言文, 首先是‘文’, 而不是文言词句的任意堆砌。”
须知, 诵读是学习文言文入门的唯一正确途径。舍此别无他法。熟练把握文言词法、句法, 是准确解读文言文的必由之路;反复朗读直至大量背诵, 是形成文言语感, 积淀文言素养的重要途径。
2.在教法上, 处处注意以学生为主体, 善于组织、调动学生主动参与、合作探究, 坚决摒弃教师“串讲”、“满堂灌”的陈旧教法。
“以学生为主体”具体表现在:
(1) 让学生根据注释和阅读提示, 推测题意及文章中心内容, 确定学习方向和学习重点。“新课程标准提出要‘帮助学生树立主体意识’‘特别要重视探究的学习方式’, 读书是自己的事, 要靠自己去解决学习中的困难, 这是一种起码的‘自主意识’。”
(2) 让学生预习课文, 逐字逐句地阅读, 找出生字、通假字, 充分利用注释和工具书, 弄清字音、字形、字义。
(3) 教给翻译方法, 让学生自主认真翻译课文, 列出重点、难点交流订正, 质疑解疑。教师只能组织点拨, 千万不可包办、串讲、串译。
(4) 提出一些关键性的问题, 组织学生讨论, 弄清文章的内容及特色, 对文章观点进行质疑和探究。
(5) 指导学生自己动手分门别类地梳理、归纳文言文的基础知识。如通假字、文言虚词用法意义, 实词的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重要句型等。
(6) 加强朗读、背诵的指导和训练以及名言警句的迁移运用等。
总的说来, 文言文阅读教学最终的目标是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文言文真是有趣、有利、有用。
(二) 文言文阅读教学的基本步骤是
1.导入新课, 激发阅读兴趣。
导入方法可灵活多样, 如:
(1) 名人名言导入。
(2) 声、像演示导入。
(3) 故事导入。
(4) 设疑导入。
(5) 联系历史、地理知识导入。
(6) 简介作者及写作背景导入。
(7) 复习旧课, 比较导入。
2.扎实导读, 抓好三大板块。
第一板块:辩读文词。
(1) 读感知, 点评正音。
教师 (或录音) 范读全文 (或重点段) ;学生自由试读;指名学生试读;点评正音;齐读。
(2) 交流尝试, 感知文意。
交流文章主要内容;简要疏理层次、思路。
(3) 利用工具书, 注释研讨文言常识、边辨析, 边归类积累。
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实词;虚词;特殊句式。
(4) 诵读训练 (强调:读准字音) 。
第二板块:析读文章。
(1) 合作翻译, 疏通文义。
A.教师翻译示例 (一两句或一个重点段) , 教给方法。
B.学生个人自由翻译, 抽查点评。
C.学生放开自译, 然后质疑。
D.师生合作探究难句翻译。
E.宣读、点评全文的译文。
F.总结译文要求 (真———忠实于原文;畅———译文流畅;雅———语言优美) 。
(2) 研讨文意, 感悟主旨。
教师提出来几个关键性的问题, 师生共同讨论, 深入探究, 形成共识。
讨论内容:事件 (原因、经过、结果) ;人物 (性格、形象) ;事物的象征意义;主题 (寓意) ;写作方法 (表达方式, 描写角度等) 。
(3) 朗读训练 (强调:读清句子) 。
第三板块:品读文情。
(1) 讨论文章的感情基调。
(2) 探究文章的感情变化。
(3) 查找感情在词句中具体体现 (换词比较揣摩) 。
(4) 整体感悟语言特色 (重点揣摩) 。
(5) 朗读训练。
(强调:读出感情———讲究抑扬顿挫的节奏;注意轻重缓急的速度;读出喜怒哀乐的感情、语气)
3.拓展思维, 加强迁移运用。
(1) 对文章观点、难点质疑辩论。
(2) 对故事情节想象、补充。
(3) 名言、警句的迁移运用。
(4) 引入课外文章比较阅读。
(5) 写读后感。
(6) 模拟表演。
(7) 收集资料, 扩展知识 (成语、故事、科技知识等) 。
(8) 背诵, 默写。
四、加强教师教学基本功的训练, 提高教学业务能力
要达到以上要求, 首先教师要有深厚的教学基本功。教师只有夯实文言功底, 具备灵活多变, 颇具魅力的教学艺术, 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其中最为重要的是教师示范朗诵文言文的基本功。比如:明朝袁宏道的《满井游记》一文中, 那运用比喻手法写景的两句:①写水光的明丽清澈, “波色……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作出于匣也。”②写山峦的娟净可爱, “山峦……如倩女之靧面而髻鬟之始掠也。”本来很美, 但很多老师就不能很好地读出节奏和感情来。
试想, 如果教师只依赖于录音朗读, 而自己却读不好, 怎能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朗读榜样呢?学生怎能由崇拜你进而效仿你呢?
五、努力实践, 刻意创新, 全面提高中学文言文教学效果
中学语文文言文教学 篇8
1.要了解和喜欢文言文
由于当前我们生活中使用的都是白话文,学生缺乏语言环境自然就对文言文学习缺乏兴趣。我自己在刚开始学习文言文的时候,也是因为觉得缺乏兴趣才感觉文言文枯燥、乏味、晦涩难懂,因此我觉得培养学生自身对文言文的兴趣十分重要。在平时的学习中,我们可以将文言文中的道理或是事件与我们平时生活中的事情相联系,在文言文中静静的体会和感受古人的智慧,这样我们就可以领会到文言文的魅力,从而对其产生一定的兴趣。我们在游记类的文言文中要感受到古人描写出的优美意境,如《始得西山宴游记》;在哲理性的文言文中要感受到古人的睿智思想,如《秋声赋》。再如学习《烛之武退秦师》,教师可用“秦晋之好”这一成语来进行新课的导入,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增强教学效率。
2.多诵读、多背诵
诵读是学好语言的重要方法,同时还是学好文言文的重要途径。多读几次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把握文言文的含义,同时还能提升语感。在文言文学习中,我们首先要对文言文进行熟读,这样随后的学习就会变得较为顺利。因为只有在熟练的阅读后才能够更好地把握文章的内容。如讲授《项脊轩志》,可先由教师进行范读,让学生在倾听的同时,初步把握文章大意;其次,教师在讲解关键词句之后,再由学生进行朗读,体会其中的动人句子所蕴含的情感,如“儿之成,则可待乎”等,多蕴含着作者复杂的情感,亦喜亦忧,通过反复朗读,能让学生弄清楚表现在何处。最后,再由全班进行齐读,深刻领会文章的主旨和思想情感。
3.打好基础
文言文知识学习能力的提升需要积累大量的实词和虚词知识基础,在平时的学习中我们要多次朗读,最好可以背诵下来,这样就能够很好的提升语感能力。在课堂教学中,不但要落实字词,还要对课下注释进行阅读,并且尝试着翻译,在平时学习中要画出教师讲解的重点内容,在面对疑惑时要多问老师,多和同学交流探讨,同时还要通过语法和文本的语境尝试推测。每次学完一篇文言文之后,我们都要对课文中的偏义复词、一词多义、通假字、句式和文化常识等进行整理和分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每一单元结束之后,我们都要紧紧跟随教师对单元中的重点知识进行巩固,同时做好课后的自我检测,更加牢固的掌握知识。如诸葛亮“报先帝而忠陛下”的忠心;杜甫“家书抵万金”的忧国思家之情;韩愈《祭十二郎文》的浓郁人性美等,都闪耀着动人的情感之美,都能很好地产生学生思想上的震颤,并逐渐转化为自觉审美的“催化剂”,以更好地探寻古文学之美。
4.归类复习,建立知识体系
对于文言文的学习,需要对很多零散性的知识进行掌握,但是最重要的是将零散的知识变得系统化,进而在大脑内形成知识框架,为知识的灵活运用做准备。因此在文言文的复习中,要重视对教材的利用,针对实词、虚词、文言文的句式、文言文断句和古代文化知识等进行总结,在讲解和练习中,确保学生系统性的掌握知识,并且明确各种知识的具体内容。在课后复习或是单元总结后及时归纳和总结较为典型的句式和重点的字、词、句,并且在分析中寻找规律,对文言文内的重点进行熟悉和掌握。在文言文中,古汉语知识是很重要的,文言文知识十分的琐碎,学生在学习中通常很容易遗忘,因此要对教师教过的知识进行归纳和总结,帮助学生牢固掌握学过的内容。在文言文学习内,我们只有积累的更丰厚,才能具备更强的分析能力。
5.小结
文言文凝聚了我国古代文化的精华,作为中国文化的接班人,我们必须要学好文言文,传承我国的文化精髓。必须不断寻求学好文言文的方法和策略。综上可知,我们学习文言文中要掌握合理的学习方法,要初步理解的基础上多阅读文言文,对文言文中的重点知识要做出及时的总结和归纳,综合口、眼、手来展开对文言文的深刻理解和感悟,不断进行探索和思考,最后必然会学好文言文。
中学语文文言文教学 篇9
论文摘要:文言文的训诂意识是在坚持基本训诂原则及灵活运用基本训诂方法的前提下,对文言词语训释时具有的一种积极的、恒常的、稳定的训诂态度。具备一定的训诂意识,在阅读和教学文言文时,可避免容易出现的迷信教材、忘文生义、以今律古等毛病。中学语文教师至少应具备坚持基本训诂原则的意识和灵活运用基本训诂方法的意识。训诂原则与训诂方法须综合运用,融汇贯通,才称得上具备了训诂意识。
论文关键词:语文老师 训诂意识 训诂原则 训诂方法
所谓训诂意识。是在坚持基本训诂原则及灵活运用基本训诂方法的前提下,对文言词语训释时具有的一种积极的、恒常的、稳定的训沽态度。是为探求词语乃至篇章的丰富含义、揭示词语演变规律、避免误训误注所把持的训诂观念。
在中学文言文教学中,教师如不具备相应的训诂意识,单依赖课本的注解、参考书的帮助,对词语的训释往往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对学生的进一步追问也无法给以满意的解答,甚至出现迷信教材、望文生义、以今律古等这些文言文阅读的大忌。根据大纲对语文教师素质的要求及文言文词语训释的特点,中学语文教师进行文言文教学至少应具备以下两大方面的训诂意识。
1。坚持基本训诂原则的意识
坚持基本的训诂原则,就是要坚持从语言的社会性、历史性、民族性及语言事实等方面,对词语含义作全面考察。
1。1坚持从语言的社会性考察词语含义的意识。
语言的社会性主要体现在约定俗成这一特性上。约定俗成是词语的形式与含义得以结合的决定因素,它不但决定了某个特定的语词与某个特定的含义的结合,同时还决定了这两者的结合是以怎样的方式进行的。如高二册《六国论》:“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课本注“厌,通膺,满足。”从字形上分析,很难将“‘厌”与“满足”联系起来。“厌”本写作“队”,由“甘”,“月(肉)”,“犬”三部分组成,是个会意字,象一只狗面对香美(甘)的食物,却将嘴巴转向一边不理,表示“吃饱”“满足”“不需要”。就本字来说是容易理解的,只是后来人们却借用表示“压”的“厩”字来表示这个意义,本字“厥”反而废弃不用,于是“厩”担任了“压”和“厌”两个意义。如《汉书·五行志下》“地震陇西,压四百余家”中“压”字就写作“厥”。《左传·隐公元年》“姜氏何厌之有?”中“厌”也写作“厥”。后来人们为区别字形,就在“l”字下加“土”而成“壑”,表示“压”的意义。加“食”成“膺”表示“厌”的意义,简化为“膺”。一直沿用至今,这就是约定俗成的结果。
语言的约定俗成大多数情况下是任意的,而一旦固定下来就难以改变。王力在《训诂学上的一些问题》一文稿中指出:“如果我们所作的词义解释只是在这一处解得通,但在别的书上再也找不到同样的`意义,那末,这种解释一定是不合语言事实的。”清代学者王引之在《经传释词·自序》中也提出了。‘樱之本文而协,验之他卷而通”的训诂原则,都强调了语言的社会性的重要性。
1。2对语言历史性的敏感意识。
语言的历史性是词语含义流变的轨迹和见证。有词义变化的词语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其意义是不尽相同的。如高一册《鸿门宴》“项王按剑而跽”,课本注“按剑而踞,握着剑,跪直身子”,又注“这是一种警备的姿势,古人席地而坐,两膝着地,要起身先得跪直身子。”这样解释是不错的,但如果对该句上文“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中的“坐”字,理解为现代意义上的“坐一臀部放在椅子上支持身体重量”则难以说通,项王为何由“坐”而变为两膝着地跪直身子呢?这就要考虑到“坐”字在意义上的历史性。正如课本所注解的。《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对“坐”的解释更为清楚,古人铺席于地,两膝着席,臀部压在脚跟上,叫做“坐”。如此,《战国策·秦策三》,“(伍子青)坐行蒲服,乞食于昊市”中的“坐行”其实就是膝行,跪着行走的意田
有些词语因历史原因已废而不用,对这些词我们既要弄清它的原义、用法,又须用现代词语作恰当的训释。《鸿门宴》中有句“沛公奉危酒为寿。”课本注“危,酒器”,但这种酒器今己不见,学生难以把握,必须弄清其容量大小。《王力古汉语字典》注:危,圆形酒器,容量四升。又注:春秋至汉时,一升相当于今200毫升。四升即800毫升。难怪齐人“左手持危,右手画蛇”(战国策·齐策》),为一危酒,三人喝显得多,四人喝显得少,最终留下了“画蛇添足”的千古笑诂。不过,项王赐给樊啥的“斗危酒”则要比一厄大些。段玉裁《说文解字注》:“斗危者,危之大者也。”(第430页)。斗危,当然不是普通一危,即不只800毫升了,而应是足够几个人喝的酒,“啥拜谢,起,立而饮之”,一个勇猛、豪爽的英雄形象自然跃然纸上。
1。3对语言民族性的察觉意识。
一定民族的语言所具有的含义,由该民族的文化环境所赋予。离开了这个特定的民族文化环境,词语的意义就发生变化。如关于星宿的分野,中国有,外国也有;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的地方,所以碰到文献中涉及星宿的问题,就不能套用国外的东西。如高二册《滕王阁序》“星分翼较,地接衡庐”,“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等句中,就只能按中国古代的星宿分野分析。《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朱东润)注:“据《越绝书》,豫章郡古属楚国地,当翼、较二宿的分野。又《晋书·天文志上》谓豫章属吴地,吴越扬州当牛、斗的分野,所以言“龙光射牛斗之墟”。据此注:豫章既属楚地,又属吴地;在星宿分野上,既属翼、较二宿,又属牛、斗二宿。这是怎么回事呢?其实,这关系到中国古代行政区划的演变,春秋战国时,豫章属楚国管辖,楚国属翼、转二宿分野。至三国时,天下三分,吴国占据江南一带,包括了上述的豫章(南昌),而吴国又属牛、斗二宿分野。作者这样写也正突出了滕王阁在地理位置上“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贩越”的显著特点。前后照应,古今贯通,滕王阁的丰富历史文化内涵可见一斑。
类似的如阴阳五行、干支纪年等都是中国古代特有的文化常识,在文献中随处可见,不了解其中的关系,要阅读中国古代文献,往往就寸步难行。
1。4尊重语言事实,准确把握文义的意识。
语言事实是文献作品真实思想的唯一体现。由于文言词语难以理解,有关文言文的注释也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我们只有在坚持前三项原则的基础上,从文献语言出发,运用多种训沽方法,才能作出合乎事实的训释。如高一册((勾践灭吴》一文中,主要叙述越王勾践在失败后,处心积虑,务求报仇雪恨,经过长期的奋斗,终于达到目的的故事。文中既有外交上的能言善辩,又有内治中的卧薪偿胆。教材选用时,删掉了越国大夫文种游说夫差的一段诂:
(种)日:“寡君勾践乏无所使,使其下臣种,不敢撤声闻于天王,私于下执事日:‘寡君之师徒,不足以辱君矣;愿以金玉、子女赂君之辱。请勾践女女于王,大夫女女于大夫,土女女于士;越国之宝器毕从。寡君帅越国之众以从君之师徒,唯君左右之。’若以越国之罪为不可赦也,将焚宗庙,系妻李,沈金玉于江,有带甲五千人,将以致死,乃必有偶,是以带甲万人事君也。无乃即伤君王之所爱乎?以其杀是人也,宁其得此国也。其孰利乎?”
在这段文章里,文种可谓极尽游说之能事,软硬兼施,动之以情,晓之以理;陈之以利,言之以弊。使一国之君的夫差“将欲听与之成”。有了这一心理基础,加上太宰豁的“美言”,夫差终于无视子青的忠告,“与之成而去之”。从而为吴越之间新一轮的斗争揭开了序幕。在教学中如不了解这部分,就很难领会全文的生动曲折之处。
2。灵活运用基本训沽方法的意识
在词语训释中,除了要坚持基本的训诂原则外,还要熟练掌握并运用以下四种常用的训诂方法:
2。1以形索义
这是从文字学上对词语训释的一种方法,也叫“形训”。汉字是以象形为基础发展起来的表意文字,字的形、义之间具有可释性,通过分析字形,可探求字(词)的本意,再联系其它的训诂方法,即可求其引申义、假借义以及更深层的含义。如上文述及的“厌”字,就是运用了形训的方法。又如高一册《谏太宗十思疏》“凡百元首,承天景命”,“景”教材训为“大”,为什么“景”训为“大”呢?从字形上看“景”从日从京,“京”甲骨文作“帝”,是人工筑起来的高丘,比喻为“大”。《左传·庄公二十二年》:“八世之后,莫之与京。”而“景”小篆为“景”,意为高达日头的高丘,其表示“大”之意相应比“京”程度高。因此在表示大时“京”一般是表有限的高大,而“景”则表示无限的或抽象的高大,如本例中的“景”即是。又《诗经·小雅·车赘》:“高山仰止,景行行止”,毛传:“景,大也。”《诗·周颂·潜》:’“以享以祀,以介景福”,毛传:“景,大也。”毛传对“景”字作了相同的训释,但显然,“景行”指的不只是一般的大路,而要比一般大路要宽阔,“景福”则是指抽象意义上的洪福了,正如今天我们所形容的“齐天洪福”。而“京”字则用如“京都”、“京师”,程度不如“景命”、“景福”高大。如再深究下去,同样表示高大的“高”字,甲骨文作“裔”,象一所高房子,其高的程度当然在“京”“景”之下,作一般高低的用法为多。通过分析字形,不但对我们所要训释的词语有深刻理解,而且对于同族字(词)也能触类旁通。
2。2因声求义
汉字虽是表意文字,但在六种造字法中,形声造字法是占据首位的,其数量占有汉字的大多数,可见声旁在汉字的表意中同样居重要地位。清代训诂学家王念孙在《广雅疏证序》中有云“训诂之旨,本于声音。故有声同字异、声近义同。虽或类聚群分,实亦同条共贯,臂如振裘必提其领,举网必挚其纲”。因此,从字音求词义不能不说是一种既重要又基本的训诂方法,这种方法传统训诂学上又叫“声训”。
我们常以读音上的相同来判别同音通假字,这就是声训的一种。此外,通过声训,我们还可探知一些字(词)在形体上的讹变。如高一册《逍遥游》中“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句中。“野马”教材注“游动的雾气,旧说春天山林沼泽中的雾气奔腾如野马,所以叫‘野马’。”其实这里的“马”字,原是“座”字,“座”意为尘埃。“马”“座”在古代同属鱼部、明母,属同音替代。《楚辞》里有“愈象雾其如座”。如“野马”训为“春天的雾气”,则此“座”当可训为野马”显然是不通的,玉逸注“座,也座”,亦可知“马”当为“座”,“野马”即地上飘浮的尘埃,与“尘埃”同义词复用,强调环境的污浊。这是符合庄子远离尘世,追求清静无为的理想的。
2。3比较互证
比较互证,就是比较同篇或不同篇文献中类似的用例,分析归纳其中不同词语含义的一种训诂方法。如高二册《病梅馆记》中有“梅以曲为美,直则无姿;以敬为美,正则无景;以疏为美,密则无态”一句,其中“姿”“景”“态”三字,如从单个字去训释,是难以解通的。如我们综合这三句的意思,异中求同,就容易明白这三个字都表示梅的风姿神韵,不必穿凿单个字的解释。同样的意思用不同的字分别表示,只不过是作者行文上的风格而已。在不同篇章中比较互训的例子如《滕王阁序》“北海虽赊,扶摇可接”,联系《庄子·逍遥游》的“传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可知王勃在此用《逍遥游》中的句子“扶摇”指“旋风”,“北海”即“北冥”。在阅读常用文献中,比较互证的训诂方法更是必不可少的。
2。4寻求词义理据。
寻求词义理据就是通过探讨事物命名的由来,用以对词语训释的一种训诂方法。一定的词的形式与该词所表达意义之间的联系是有理由根据的,找到了这种理据,对难训的词语就会迎刃而解,对有疑惑的词的理解也将更为明白。如高三册《鹊桥仙(纤云弄巧)》中有“金风玉露一相逢”,课本注“金风玉露,秋风白露”,为什么“金风”训为“秋风”而不是“金色的风”呢?原来,这里的“金”是指五行说中的金,据《礼记·月令》载:春属木,夏属火,秋属金,冬属水。宋·欧阳修《秋声赋》里也有:“夫秋,刑官也,于时为阳;又兵象也,于行用金。”因此,称秋风为金风,久而久之便固定下来。《文选》张景阳(l杂诗》“金风扇素节,丹露启阴期”。李善注“西方为秋而主金,故秋风曰金风也。”说的也很明白。
【中学语文文言文教学】推荐阅读:
文言文教学中学语文08-29
中学语文诗词教学07-20
中学语文对话教学08-11
中学语文诗歌教学08-19
中学语文语感教学08-28
中学语文散文教学09-16
中学语文朗读教学10-28
中学语文德育教学11-02
广东省肇庆市实验中学2016届高三艺术班语文上学期高效课堂教学设计:文言虚词学生版08-02
中学语文体验教学策略0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