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空授课情况

2024-05-16

太空授课情况(通用12篇)

太空授课情况 篇1

马厂中学全体师生观看“太空第一课”情况

时间:2013年6月20日10点地点:各班教室

内容: 我国载人航天史上的首次太空授课今天上午10时04分至10时55分开课,央视进行全程直播。根据教育部昨天下午发出通知,要求各地教育部门和中学妥善调课,组织学生收看神舟十号航天员的太空授课活动。我校组织七八年级学生及所有教师利用班班通办公室电脑观看了实况.具体内容如下:

1、老师学生进行“天地对话”本次太空授课将持续45分钟,课程内容为展示并讲解太空中的失重现象等。此次授课通过天链数据“中转站”传送双向实时授课画面,实现了天地之间的视频提问和回答。

2、太空授课将成全民科普本次听课对象为所有初、高中学生,授课的内容为太空环境下的科学实验。

3、美“太空第一课”等了22年

2007年8月14日,美国女航天员芭芭拉·摩根在国际空间站里完成了人类首次太空授课。从提出构想到完成授课,美国航天人等待了22年。航天专家、《国际太空》杂志社副主编庞之浩告诉记者,美国航天局关于太空授课的构想最早出现在1985年。那一年,小学教师芭芭拉·摩根和另外一名女教师克丽斯塔·麦考利夫被美国宇航局“教师在太空”计划选中。第二年,摩根作为麦考利夫的替补,在地面上仰望同伴搭乘“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升空,却不幸目睹了“挑战者”号升空后不久爆炸的悲剧一幕。

“挑战者”号失事后,美国颁布禁令,禁止“普通民众参与航天飞机任务”。为了不违反这一禁令,美国宇航局于1998年将摩根转为“职业宇航员”。22年后,摩根进入太空,为地球上的学生“上课”,替麦考利夫完成了未尽的心愿。

太空授课情况 篇2

“生活中如何测量质量?”王亚平以提问的方式开始讲课。地面课堂的同学们有的说用天平,有的说用电子秤,还有人提到用“曹冲称象”的办法。但是,这些方法在太空失重的环境下都将“失灵”,那么航天员如何测体重?

王亚平用天宫一号上的质量测量仪现身说法。他们从舱壁上打开一个支架形状的装置,聂海胜把自己固定在支架一端。王亚平拉开支架,一放手,支架便在弹簧的作用下回复原位。装置上的LED屏上显示出数字:74.0,这表示聂海胜的实测质量是74千克。

王亚平向同学们解释,天宫一号中的质量测量仪,应用的物理学原理是牛顿第二运动定律:日(力)=m (质量)×a (加速度)。质量测量仪上的弹簧能够产生一个恒定的力F,同时用光栅测速装置测量出支架复位的速度v和时间t,计算出加速度(a=v/t),就能够计算出物体的质量(m=F/a)。

演示完质量测量,王亚平又取出一个物理课上常见的实验装置——单摆。王亚平沿切线方向轻推小球,奇妙的现象出现了,小球开始绕着悬挂点做圆周运动一—而在地面对比试验中,需要施加足够的力,给小球一个较大的初速度,才能使它绕悬挂点旋转。

原来,这也是因为在太空中重力消失,小球在获得初速度后,单摆不会做往复运动而只做圆周运动。

接下来的陀螺试验显示,高速旋转的陀螺具有很好的定轴特性,在太空失重环境下,这一特性更加直观地呈现出来。

王亚平介绍说,高速旋转陀螺的定轴特性在航天领域用途广泛。在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上,就装有各式各样的陀螺定向仪,以精准地测量航天器的飞行姿态。

本次太空授课最令学生感到震撼的是失重环境下液体表面张力的演示。王亚平也吊足了学生们的胃口,用“见证奇迹的时刻”来引发更大期待。

她把一个金属圈插入装满饮用水的自封袋中,慢慢抽出金属圈,便形成了水膜。轻轻晃动金属圈,水膜也不会破裂。然后王亚平利用水膜造了一个大水球,并向水球内注入空气,在水球内形成两个球形气泡。随后,奇特的现象发生了,两个气泡各自游移,并未融合。

“王亚平在太空授课中所做的5项科学实验,‘瞄准’的是微重力环境下物体运动的两种特性一一测质量、单摆运动以及陀螺的动态与静态实验,展示的是失重环境中的刚体动力学特性;水膜及水球实验,展示的是失重环境中液体表面张力作为‘主导因素’的奇异特征。”

在太空授课前夕,参与在轨科学实验演示论证的两位力学专家——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国家微重力实验室副主任、研究员康琦和研究员赵建福,向《中国科学报》记者详细阐述了微重力科研的独特价值及其对人类未来的意义。

微重力科学涉及一个庞大的学科体系,这难免会让公众产生理解上的困惑。然而,提起“微重力”的另一个称谓——“失重”,大家则不会感到陌生了。对公众而言,此次太空科学实验授课无疑是一次新奇的体验和难得的科普经历,然而其背后蕴藏的对于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的特殊意义,人们则知之甚少。

比如,航天器在飞行过程中,设备和燃料都涉及液体管理和热管理,特别是航天员生存所必需的氧气和水的供应,都离不开对液体形貌的控制。

“航天员出舱活动时需要对航天服内部的湿度进行控制,如果出汗产生的水蒸气导致航天服内部湿度过大,就会影响到宇航员的体能与动作。因此,这就须将水蒸气冷凝变成液体排掉,而气与液之间的界面在常重力与微重力情况下会有很大差异,需要我们认真研究。”康琦说。

事实上,在国外载人航天的发展历程中,尝试在微重力状态下进行科学研究一直贯穿始终,并且是重要内容之一。20世纪60年代,美苏展开太空竞赛,微重力实验成为两国角力的焦点,但这些研究成果大多处于保密状态。

此次太空授课活动,由中国载入航天工程办公室联合教育部、中国科协共同主办。其中,中国科协在参与总体方案制定与实施的同时,主要负责组织授课专家组、提出授课内容、编写教案脚本、准备课件等,同时负责协助天地演练。

在经过反复讨论并综合了各方面专家的意见后,授课专家组约定:太空授课要同中小学生常识与知识结构接轨,凡演示科学实验涉及物理学概念时,必须使用通俗语言表述,比如用“失重”而不用“微重力”讲解,使用“测体重”而不用“测质量”的说法……

就在“神十”飞天之前,历时3个月的全国青少年航天科技知识竞赛活动刚刚落幕。明年,中国科协还将面向全国青少年广泛征集空间实验室的实验项目。

太空授课解析 篇3

[图1]

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本次太空授课中五个物理实验的原理,本文结合中学物理知识,分别就实验的装置、现象、原理、拓展及应用等进行解析.

1.质量测量

回放 聂海胜盘起腿,玩起了“悬空打坐”,王亚平用手指轻轻一推,聂海胜摇摇晃晃向远处飘去. 这一幕在告诉我们,这里是天宫一号,处于失重环境条件下. 王亚平首先展示两支完全一样的弹簧,它们分别固定了两个不同质量的物体. 但两个弹簧平衡在同一位置,这说明在失重环境中无法用弹簧秤来测量出物体的质量(注:准确的是在失重环境中无法用弹簧秤来测量出物体的重力). 随后镜头转向天宫一号中用于测量质量的“质量测量仪”. 聂海胜把自己固定在支架一端(如图2所示),王亚平轻轻拉开支架,一放手,支架在弹簧的作用下回复原位. LED屏显示出聂海胜的质量:74kg. [图2]

原理 天宫中的“质量测量仪”原理是牛顿第二定律:物体受到的力等于它的质量与加速度的乘积,即[F=ma]. 实验中设计了用传感器获得物体运动到某位置的加速度和该位置弹簧上的弹力大小,通过DIS系统由牛顿第二定律就可以算出身体的质量,并将结果在LED屏显示出来. 这个实验生动地说明了牛顿第二定律的基本原理:物体加速度的大小跟物体受到的作用力成正比,跟物体的质量成反比. 这是一个在一切惯性空间内普遍适用的基本物理定律,不因物体的引力环境、运动速度而改变,这一定律在太空和地面都是成立的.

应用 这个原理在航天活动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例如,航天器的燃料消耗一段时间后,总质量会发生变化,可能影响轨道控制的精确度. 这时就可以开启推力器并同时测量航天器的加速度,从而计算出航天器的质量.

拓展 天宫一号在绕地球做圆周运动,其内物体所受到的地球的万有引力(即此处物体的重力)用于物体随天宫一号绕地球圆周运动所需的向心力,虽然此时物体的重力并不为零,但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均为零,因此物体处于完全失重状态,这时与重力有关的一些物理现象均会消失. 如在此环境下不能用天平测物理质量,不能用水银气压计测飞船内气体压强,溶液不会分层等.

例1 从事太空研究的宇航员需长时间在太空的微重力条件下工作、生活,这对适应了地球表面生活的人,将产生很多不良影响,例如容易患骨质疏松等疾病. 因此宇航员在天宫一号内应积极进行体育锻炼. 下列器材适合宇航员锻炼的器材是( )

A.哑铃 B.弹簧拉力器

C.单杠 D.跑步机

解析 由于天宫一号在绕地球做圆周运动,处于完全失重状态,这时与重力有关的一些物理现象均会消失. 本题正确选项为B.

2. 单摆运动

回放 在T形支架上用细绳拴着一颗小钢球. 这是单摆实验装置. 王亚平把小球拉升到一定高度后轻轻放手,小球并没有像在地面那样往复摆动,而是悬停在了半空中. 王亚平用手指轻推小球,小球开始绕着T形支架的轴心做圆周运动.

原理 这是太空中的失重现象导致的. 在地面上,一旦松手,在重力的作用下,小球会被细绳牵着来回摆动. 但在太空中与重力有关的现象会消失,小球只会在原地悬浮. 如图3所示,设小球质量为[m],细线长即小球圆周运动的半径为[R]. 在地面上,小球在圆的最高点受重力[mg]与细线拉力[T],小球速度大小为[v],有[mg+T=mv2R],且[T≥0],則[v≥Rg.]

[图3]

在圆的最低点给小球的初速大小为[v0],由机械能守恒定律,有[12mv2+mg2R=12mv20],可得[v0≥5Rg],即在最低点需要给小球足够大的初速度,才能使小球克服地球重力的影响,实现在竖直平面内的圆周运动. 但在太空中的失重环境下,只需轻轻推小球一下,即给小球一个大小不等于零的初速度,小球就会在细绳的拉力提供向心力的条件下在竖直平面内做圆周运动.

应用 在地面上能正常使用的摆钟,其原理利用了单摆的等时性. 但在太空失重的环境下摆钟不能像单摆一样地正常来回摆动,因此在太空中不能使用摆钟计时.

拓展 当运动的物体存在竖直向下的加速度,且加速度大小等于重力加速度大小[g]时,物体也处于完全失重状态.

例2 如图4所示,在一只木箱的顶板上用细线悬挂一个摆球,当木箱静止时摆球做单摆运动. 在摆球做单摆运动的同时突然将木箱向右上方斜抛出去,不考虑空气阻力,则以下说法可能的是( )

图4

A.在木箱向上运动的过程中,摆球相对木箱仍是单摆运动

B.在木箱向上运动的过程中,摆球相对木箱是静止的

C.在木箱向下运动的过程中,摆球相对木箱做匀速圆周运动

D.在木箱向下运动的过程中,摆球相对木箱是静止的

解析 不考虑空气阻力时,木箱做斜抛运动,无论木箱是向上运动还是向下运动,都存在竖直向下的加速度[g],木箱及内物体均处于完全失重状态. 当摆球摆到最高点时(此时摆球速度为零)让木箱做斜抛运动,则摆球相对木箱是静止的,选项B、D正确;当摆球不是在最高点时(此时摆球速度不为零)让木箱做斜抛运动,则摆球相对木箱做匀速圆周运动,选项C正确;故本题正确选项为B、C、D.

3. 陀螺运动

回放 王亚平取出一个红黄相间的陀螺悬放在空中,用手轻推陀螺顶部,陀螺翻滚着飞向远处. 紧接着,她又取出一个一模一样的陀螺,让它旋转起来,悬浮在半空中,再用手轻轻一推,旋转的陀螺不再翻滚,而是保持着固定的轴向向前飞去.

原理 转动的陀螺遵守角动量守恒原理:在没有外力矩作用的情况下,物体的角动量会保持恒定. 由于角动量守恒,旋转陀螺的旋转轴就不会发生很大改变. 而这一点在地面上之所以很难实现,并不是因为角动量守恒定理不成立,而是因为陀螺与地面摩擦产生的干扰力矩等因素改变了陀螺的角动量,不能很好地保持旋转方向.

应用 高速旋转陀螺的定轴特性在航天领域用途广泛. 在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上,就装有各式各样的陀螺定向仪,正是有了它们,才能精准地测量航天器的飞行姿态. 当然陀螺仪还有很多应用,比如利用陀螺仪的“定轴性”,可以用来测量运动物体的姿态、稳定运动物体的运动方向,测量其方位等. 因此在姿态仪表、航向仪表、导航系统、飞行控制系统中都有三自由度陀螺. 它广泛地应用于航空、航天、航海等领域. 陀螺仪器还能够为地面设施、矿山隧道、地下铁路、石油钻探以及导弹发射井等提供准确的方位基准. 有些小轿车上就安装了测量车身纵向和横向摆动的陀螺传感器,可以实现对车身稳定度的控制.

拓展 自转(Rotation)是物体绕自身轴转动的现象,当自转物体的自转轴又绕着另一轴旋转的现象称为进动(Precession),又称为旋进. 进动的产生是由于转动物体受到垂直于其动量矩的外力矩作用. 常见的例子是陀螺. 进动是宇宙中天体物质或微观粒子绕某一中心公转运动而表现出来的结果,太阳系绕银河系中心运动,所以太阳相对银河系中心有进动;太阳系星系绕太阳运动,所以行星相对太阳有进动;卫星绕行星运动,所以卫星相对行星有进动;如水星的轨道偏离正圆程度很大,近日点距太阳仅四千六百万千米,远日点却有7千万千米,在轨道的近日点它以十分缓慢的速度按岁差围绕太阳向前运行,称为水星进动. 地球自转的进动引起岁差. 同样,微观粒子世界的电子绕电子核运动,同样有进动. 原子磁矩绕外磁场方向的转动称为原子进动.

[图5]

进动可使物体保持其状态的稳定性. 如自行车在不运动时很难保持其稳定的竖直状态,但在运动时由于车轮的旋转产生一种进动,则容易保持其稳定的竖直状态.

例3 如图5所示,芭蕾舞蹈演员在旋转时,除脚尖着地外,两手总是靠近身体. 这么做是为了 .

解析 减小阻力矩. 演员要保持较长时间的旋转,应满足其角动量守恒,即要求合力矩为零. 脚尖着地是为了减小来自地面的阻力矩;两手靠近身体是为了减小来自空气的阻力矩.

4. 制作水膜、水球

回放 王亚平拿起一个航天员饮用水袋,打开止水夹,水并没有倾泻而出. 轻挤水袋,在饮水管端口形成了一颗晶莹剔透的水珠,略微抖动水袋,水珠便悬浮在半空中. 此时她深有感触地笑着说:如果诗仙李白在天宫里生活,大概就写不出“飞流直下三千尺”的名句了. 接着王亚平把一个金属圈插入饮用水袋中,慢慢抽出金属圈,形成了一个水膜. 晃动金属圈,水膜也没有破裂;往水膜表面贴上一片画有中国结图案的塑料片,水膜依然完好. 她接着做了第二个水膜,用饮水袋慢慢往水膜上注水,水膜很快变成一个亮晶晶的大水球. 再向水球内注入空气,水球内形成两个球形气泡,既没有被挤出水球,也没有融合到一起. 最后她向水球内注入一种红色液体,红色慢慢扩散开来,把水球变成了一枚美丽的“红灯笼”(如图6所示).

[图6]

原理 这两个实验均展示了液体表面张力的作用. 液体的表面张力由液体内分子的吸引力产生的. 液体表面分子有被拉入内部的趋势,导致表面就像一张绷紧的橡皮膜,这种促使液体表面收缩的绷紧的力,就是液体的表面张力. 在表面张力的作用下,液体有收缩到表面积最小的趋势. 数学上可以证明:在体积一定时,球形物体的表面积最小. 因此我们看到了一个晶莹剔透的小球. 在水球内再注入一种红色液体,由于分子的扩散作用,原来透明的水球最终变成了一个红色的球.

应用 液体表面张力在航天活动中有重要应用. 失重环境下,航天器推进剂贮箱中的液体燃料界面和气体界面不再是稳定的,可能产生液体迁移、气液混合等现象,导致推进剂无法正常供应. 因此,科学家们制造了表面张力貯箱,利用表面张力推动液体推进剂流动,为动力系统提供满足要求的推进剂.

拓展 表面张力现象在日常生活中非常普遍,比如草叶上的露珠、空气中吹出的肥皂泡等. 地球引力使得肥皂泡上方变薄破裂而无法长久存在,而太空中的液体处于失重状态,表面张力不仅大显身手,还决定了液体表面的形状.

例4 已知肥皂泡膜内外气体压强差为[ΔP=4αR],其中[α]为液体表面张力系数,[R]为膜的曲率半径. 如图7所示,当用一导管连接一大一小的两肥皂泡时,看到的现象是什么?

[图7]

解析 由于肥皂泡膜内外气体压强差为[ΔP=4αR],液体表面张力系数[α]只与液体有关. 在外部气压相同的情况下,曲率半径[R]较大的肥皂泡膜内气体压强较小,曲率半径[R]较小的肥皂泡膜内气体压强较大;当用一导管连接一大一小的两肥皂泡时,小泡内气体就会沿导管流向大泡内,这样使得大泡曲率半径进一步变大,内气压就进一步减小. 当小泡减小到以导管横截面为直径的半球后,再进一步减小时其曲率半径反而会增大. 因此最终当小泡与大泡的曲率半径相等时,内部气压相等达到平衡(如图8所示).

图8

太空寄语 当奇妙的太空实验结束后,航天员开始回答同学们提出的五花八门的问题:天宫中的水从何而来?能否看到太空垃圾?天宫一号是否有应对太空垃圾的防护措施?在太空中采取哪些措施对抗失重对人体的不利影响?在天上看到的窗外景色与地面有什么不同?星星会闪烁吗?能看到UFO吗?…… 三位航天员对同学们提出的问题一一做出了解答. 最后航天员们在距地面340km的天宫一号内,为同学们送来了太空寄语——

聂海胜说:“愿同学们刻苦学习,增长知识,为中国梦添彩!”

张晓光说:“深邃太空,奥秘无穷,探索无止境,让我们共同努力!”

太空授课 篇4

一、授课时间:2013年6月20日上午十点零四分零秒到十点五十五分零秒 共五十一分钟。

二、授课人员:主讲:王亚萍;助教:聂海胜;摄像:张晓光。

三、授课背景:太空授课,是指在太空中进行科普教育活动,通过天地互动的形式展示一些奇特的物理现象。授课目的是让广大地面朋友一起去感知、探索神奇而美妙的太空,获取知识和快乐。2013年6月中旬,中国女航天员王亚平(女飞行员)在中国首个目标飞行器天宫一号上为中小学生授课,成为中国首位“太空教师”。

为了做好本次科普教育活动,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联合教育部、中国科协和中央电视台等部门对活动进行了系统、周密的策划,完成了课件、教具制作和地面课堂的准备工作,航天员也进行相关训练。授课活动具体时间将综合考虑飞行任务安排、航天员作息情况和测控通信等保障条件来确定。

四、授课内容:

在实验开始,神舟十号指令长聂海胜首先做了一个“太空打坐”。原因:由于没有重力,所以,只需轻轻地用力就可以使人体处于漂浮状态。

(一)实验一:质量测量

在失重的太空,地面的测重不再奏效。“那么,航天员想知道自己是胖了还是瘦了?怎么称重呢?”太空教师王亚平问。

在天宫一号,有一样专门的“质量测量仪”。“太空授课”的助教聂海胜将自己固定在支架一端,王亚平将连接运动机构的弹簧拉到指定位置。松手后,拉力使弹簧回到初始位置。这样,就测出了聂海胜的质量——74千克。

※原理解读:牛顿第二定律

对这个问题,王亚平就有解释,“其实,就是牛顿第二定律F=ma。”也就是,物体受到的力=质量×加速度。如果知道力和加速度,就可算出质量,“弹簧凸轮机构,产生恒定的力。也就是,刚才将助教拉回至初始位置的力。此外,还设计一个光栅测速系统,可测出身体运动的加速度。”

用光栅测速装置测量出支架复位的速度v和时间t,计算出加速度(a=v/t),就能够计算出物体的质量(m=F/a)。牛顿第二定律是一个在一切惯性空间内普遍适用的基本物理定律,不因物体的引力环境、运动速度而改变,因此在太空和地面都是成立的。

(二)实验二:单摆运动

T形支架上,细绳拴着一颗小球。这是物理课上常见的实验装置——单摆。王亚平将小球拉升至一定高度后放掉,小球像着了魔似的,用很慢的速度摆动。随后,王亚平用手指轻推小球,小球开始绕着支架的轴心不停地做圆周运动。

※原理解读:太空失重

在地面,单摆的运动周期与摆的长度、重力和加速有关。但在失重的状态,没有了回复力,钢球就静止在原始位置。这时,细绳并没

有给球拉力。

手推小球,相当于给了小球一个初始速度,同时细绳又给小球提供了拉力,细绳拉力平衡离心力,小球便绕着支架的轴心做圆周运动。如果没有细绳的拉力,小球就做匀速直线运动。

而在地面,空气的阻力使物体的速度越来越慢,重力则使物体向下掉。

(三)实验三:陀螺运动

王亚平取出一个陀螺,用手轻推,陀螺竟然翻滚着向前,行进路线变幻莫测。随后,她又取出一个陀螺,抽动它后,再用手轻推,陀螺沿着固定的轴向向前飞去。

※原理解读:角动量守恒

转动的陀螺具有定轴性。何为“定轴性”?就是当陀螺转子以高速旋转时,在没有任何外力矩作用在陀螺仪上时,陀螺仪的自转轴在惯性空间中的指向保持稳定不变的特性,也称为稳定性。转子的转动惯量愈大,稳定性愈好;转子角速度愈大,稳定性愈好。定轴性遵守角动量守恒定律——在没有外力矩作用的情况下,物体的角动量会保持恒定。航天员瞬时施加的干扰力不能产生持续的力矩,由于角动量守恒,高速旋转陀螺的旋转轴就不会发生很大改变。而这一点在地面上之所以很难实现,并不是因为角动量守恒定理不成立,而是因为陀螺与地面摩擦产生的干扰力矩等因素改变了陀螺的角动量,使其旋转速度逐渐降低,不能很好地保持旋转方向。

(四)实验四和实验五:制作水膜和水球

这是人们最感兴趣,也是最神奇的实验。

一个金属圈插入饮用水袋并抽出后,形成了一个水膜。这在地面,难以实现,因为重力会将水膜四分五裂。那么,这个水膜结实吗?轻晃金属圈,水膜并未破裂,而是甩出了一个小水滴。再往水膜表面贴上一片画有中国结图案的塑料片,水膜依然完好。

更奇迹的时刻:在第二个水膜上,用饮水袋不断注水,水膜很快长成一个晶莹剔透的大水球。水球内有连串的气泡,用针筒取出,水球却不受任何破坏。

最后,王亚平注入红色液体,红色慢慢扩散,水球变成了一枚美丽的“红灯笼”。

※原理解读:液体表面张力

液体表面层内分子间存在着的相互吸引力就是表面张力,它能使液面自动收缩。表面张力是由液体分子间很大的内聚力引起的,在太空与地面液滴产生表面张力的原理以及表面张力大小都是一样的。只是,在失重的状态下,表面张力表现更为明显。失重时,水珠之间没有了重力的挤压,液滴在表面张力的作用下,都形成了最完美的球形。

液体跟气体接触的表面存在一个薄层,叫做表面层,表面层里的分子比液体内部稀疏,分子间的距离比液体内部大一些,分子间的相互作用表现为引力,导致表面就像一张绷紧的橡皮膜,这种促使液体表面收缩的绷紧的力,就是表面张力。微观表现为分子引力,宏观体现即液体表面的张力。当针尖戳入水球时,水的表面张力依然存在,故水球不被破坏。

五、老师学生“天地对话”

为配合此次太空授课活动,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网在2013年5月24日至6月10日期间举办了“我问航天员”——太空授课大型问题征集活动,收集中小学生朋友对载人航天科技、航天飞行、空间科学及航天员太空工作、生活等领域的提问。

征集到数千个相关问题,这些问题,除了部分由参与过飞行任务的航天员或航天专家在活动后期以访谈、文字或“微访谈”方式回答外,还在本次太空授课中提交给神舟十号的三位航天员在太空予以解答。此外,还挑选3名热心提问的中学生在太空授课的地面课堂,与340公里之外的“太空老师”进行互动。

地面课堂设在北京市海淀区的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包括少数民族学生,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及港澳台地区学生代表在内的330名学生参加了地面课堂活动,全面8万余所中学6000余万名师生通过电视直播同步收看。

本次太空授课将持续45分钟,课程内容为展示并讲解太空中的失重现象等。此次授课将通过天链数据“中转站”传送双向实时授课画面,实现天地之间的视频提问和回答。

六、授课意义:本次航天任务中的“太空授课”环节旨在激发广大中小学生对宇宙空间的向往、对学习科技知识的热情,使中小学生走近航天、了解航天、热爱航天。

作为继美国之后第二个完成太空授课的国家,此次太空授课不仅将提升全民对航天的兴趣,还会从应用上推动天地大容量信息处理产

业的发展,而大数据时代的来临将成为天地大容量信息处理产业发展的契机。

同时这也意味着中国已经拥有对地外航天器可以进行至少40分钟的实时监控,这意味中国已经拥有对洲际导弹进行全程的调整和监控能力。

七、国外授课:1986年,美国女教师麦考利夫就被选中,参与挑战者号航天飞机“教师在太空”计划,但不幸机毁人亡。此后美国颁布“普通民众不得再参与航天飞机任务”的禁令。2007年,当年一同参加选拔的另一名美国教师芭芭拉·摩根,终随“奋进号”飞上太空,肩负着航天员、教师和“麦考利夫的继承者”三重身份,弥补了21年前的遗憾。

太空中,55岁的摩根给孩子上了一堂25分钟的“太空课”,其他航天员成了她的“助教”,18名4至8年级学生在地面听讲。除了负责完成部分专业任务外,摩根还开设“太空课堂”,与地面上的学生“天地连线”,通过视频向学生展示了在太空运动、喝水等情景,成为那次任务的最大亮点。

八、小结评价:此次神十的太空授课是人类航天史上的第二次太空授课,也是收看人数最多的一次太空授课。

太空授课观后感 篇5

6月20日上午十时,这是一个激动人心的时刻,中国将首次在神舟飞船上进行太空授课。这是我国前所未有的,在全球来说也是第二次。因此,神十太空授课不仅是举国瞩目的一次盛世,也是全球爱好天文学、物理学等领域学者、朋友的一次盛世。第一次太空授课是什么时候呢?其实,早在1985年,美国宇航局就提出了太空授课的构想,并且为此训练了两名女教师,一个是麦考利夫,一个是摩根。然而,令人遗憾的是,第二年飞船升空时,麦考利夫与飞船一同殒梦地球上空——那次,飞船“挑战者”号升空73秒后突然爆炸而破碎。然而,摩根却并未放弃这个上天授课梦,为此她又准备了22年。终于,在2007年,她在国际空间站里进行了世界上第一次的太空授课,通过视频,给学生上了25分钟课,并展示了宇航员在太空怎样运动、在太空如何喝水等情景。无独有偶,此次我国同样是由女航天员来进行授课,但授课的难度却比摩根那次要大得多——此次王亚平主要是展示在失重环境下的一些物理现象,演示的不再是喝水、运动等我们都早已比较清楚的内容,而是科技含量更高的物理概念。王亚平在此次讲课中主要演示了五个实验,分别是质量测量、单摆运动、陀螺运动、水膜和水球等5个基础物理实验,主要是让青少年了解在失重条件下,物体运动会有何特点,液体表面张力有什么作用,同时加深对质量、重量以及牛顿定律等基本物理概念的理解。这五个实验不要看起来简单,但其背后蕴藏的物理知识却是令人惊奇而深厚的!这次实验是他们事先自己划定的吗?其实不是。这次实验中的部分问题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网所征集到的,这不仅是航天的一次突破,更是青少年自身的一次突破。因为只有具有演示价值的问题才能被征集,这要求我们青少年需要补充更多的相关知识,让自己从里到外充实起来,不能外强中干腹空空。有人询问太空中的生活用水是不是循环使用的。我对这个问题也很感兴趣。指令长聂海胜告诉我们,飞船中的用水是从地球带上来的,但目前还不具备循环利用功能,因为这需要更先进的技术和复杂的设备。听了这话,我不禁有些心酸,他们在太空中的生活该有多艰苦啊。也许,太空生活用水的循环利用是否能够实现就需要看我们青少年这一代了。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一定会有更多的人对神秘的太空感兴趣,愿意为我们的航天事业发挥出更大的力量,向我们“中国梦 太空梦”的实现靠近!

王亚平太空授课观后感

今天,神舟十号航天员在天宫一号开展了别开生面的太空授课,这可是在浩瀚的太空中,中国航天员首次在太空中授课。

此次太空授课由航天员王亚平阿姨担任主讲,聂海胜叔叔辅助授课,张晓光叔叔担任摄像师。6月20日10时,电视上先播放了一些讲述航天员在天宫太空生活的电视短片《航天员在太空的衣食住行》。又过了10几分钟,地面课堂与天宫一号建立了双向通信链路,太空授课正式开始。节目一开始,王亚平阿姨缓慢地从一张小桌子后面升起,然后像鱼一样从桌子的上方游到桌子的前面,以一个特殊有趣的方式出场。紧接着聂海胜叔叔又向中小学生们展示了在现实生活中很难实现的高难度动作,360度大转体,这时,王亚平阿姨突然间像超人一样拥有了强大的力气,只凭借小小的一根手指就把聂海胜叔叔戳到了舱壁上,真是个女强人!紧接着,王亚平阿姨分别进行了质量测量、单摆运动、陀螺、水膜和水球等美妙的实验,展示了失重环境下物体运动的特性、液体表面张力特性等物理现象,并通过视频通话,与地面课堂的中小学生们进行了互动交流。真羡慕这些能和王亚平阿姨互动的学生们,因为这可是有史以来距离最远、最高的一次通话呀!

神十飞天,太空对接,美女航天员王亚平作为中国第一位太空教师,用自己的亲身经历讲授太空科学知识,她铿锵有力的声音透过云层,传递到全国乃至世界的每一个角落,让我们的地球母亲也不禁为之震撼。应该说,这是中国航天事业的壮举,它不仅标志着中国已经能够熟练的运用载人航天技术,也意味着我国的航天科学技术已经向教育领域伸出了橄榄枝。

太空授课观后感 篇6

在美联社看来,中国航天员的太空授课就是“一场战斗”,这一任务堪比他们冒着巨大风险空间对接。报道说,太空授课标志着中国迄今最大胆的一步,“中国的宇航员一直在大的场合高调出现在公众之前,但几乎没有跟普通中国人发生真正的接触。”

“我们看到的天空不是蓝色的,而是深邃的黑色。每天,我们看到太阳升起16次。”英国广播公司20日向读者突出强调了中国航天员王亚平在太空中看到的新奇景象。美联社报道说,在天宫一号(微博)51分钟的讲课中,王亚平展示了失重原理,回答了聚集在北京一个礼堂的330名学生实时提出的问题。她的同事聂海胜和张晓光回答了有关在太空生活、工作和锻炼的问题。其间出现好玩儿的一刻,聂海胜做出中国功夫片影迷所熟悉的神秘的双腿交叉打坐姿势。王亚平说,“在太空,我们都是功夫大师”。后来的一个展示仿佛魔术表演,王亚平将水滴注入一个越来越大的悬浮水球,引来学生们“哇”的惊叹和鼓掌。航天员们还旋转陀螺,摇动一个系绳的球,演示失重如何影响物体运动。报道称,在这堂精心排演的讲课中,中国第二位女航天员王亚平从头至尾微笑着。这堂讲课更像是儿童电视科普节目,而不是不久前加拿大航天员哈德菲尔德从国际空间站传回的视频。

日本时事通信社用“不可思议”评论中国的太空授课。德国新闻电视台20日则为“6000万中国学生上太空课”感到惊讶。报道说,这可能是新的世界纪录。法国欧洲新闻电视台评论称,法国的老师有时候也会说“学生们在月亮里”(俚语,暗示上课走神或打瞌睡),可如今中国的老师却千真万确在天上。评论认为,太空授课相当成功,这有助于中国证明其有和美国、俄罗斯在征服宇宙空间的竞赛中一较短长的实力。《印度斯坦时报》20日引述美国海军战争学院学者弗利泽的话说,中国的太空计划能带来什么物质利益尚不明确,但已经给中国带来了相当大的国际声望,刺激了对科学的兴趣,帮助军方掌握了火箭和远程制导技术,也让中国成为某种程度上的技术大国,抛弃了“制造鞋子和手包的国家形象”。

《太空授课》观后感 篇7

20xx年6月20日十点整,这是一个激动人心的时刻!从十点开始,我国的载人航天飞船“神舟十号”的航天员们在远离地球300多公里的天宫舱内给我们上了太空第一课,让我们了解了神奇的太空一些奇特的失重现象!全神贯注地看完了王亚平阿姨的太空演示后,我的心情很激动!多么神奇的太空失重现象啊!在地球上不能实现的事情,在太空中轻而易举就能做到!比如:聂海胜叔叔轻松地就翻了个大跟头,像一个武林高手!还有,用一个支撑架把小球绕在一根线上,轻轻地碰一下小球,它就会做圆周运动;但在地球上,这样操作时,小球就会反复地来回摆动,多么奇特的现象啊!陀螺的实验更令我惊奇!一个静止的陀螺用手指稍微碰一下,它就会翻滚着向前转动。这在地球上,根本是无法实现的,除非这个陀螺被施了巴拉拉魔法!王亚平阿姨演示的“喝水”的过程也是非常有趣的。她从饮水袋中挤出一个晶莹剔透的小水滴,然后轻轻一吸,就把水滴“喝”了下去。还有那神奇的水膜竟然能吸住一个中国结;透明的水球可以做一个透镜;当向水球内注入两个小气泡时小气泡是独立存在的,再注入红色的液体时,透明的水球竟变成了一个漂亮的红色的水球!这是多么美妙的现象啊!这次太空授课的很多物理知识我还都不了解,只看到一些有趣的现象。我一定要好好学习,掌握更多的科学知识,将来也要去太空探索奥秘!

王亚平太空授课观后感想 篇8

这堂课的主讲老师是王亚平老师,她将要给我们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

课程一开始,聂海胜叔叔为我们表演了一个高难度动作只见他在天宫一号中站稳,然后两脚向上一收做出了一个打坐的动作,打他并没有摔在地上,而是稳稳的漂浮起来了,王亚平老师只是轻轻地推了一下他,他就飘到太空舱的最后面了。真是太神奇了!这就是失重,在太空,每个人都身轻如燕,真让人羡慕!

接着,王亚平老师向我们展示了小球单摆的实验、陀螺的实验、太空承重的实验,这些纷纷让人震撼、让人羡慕、让人感叹。

最令我记忆犹新的是水球的实验王老师拿出了一个宇航员喝水用的水袋,又拿出一个金属圈,伸进水袋中,轻轻拉出来一个水膜,让它来回摆动,只是飘出一个又一个的小水珠,这是,王老师将金属圈小心翼翼的放在桌子上,向里面加水,慢慢地形成一个水球,她将里面的气泡抽出,挤进去两个更大的气泡,奇怪的是气泡并没有合成一个,而是整整齐齐地挨在一起,她又将气泡抽出,向水球里面灌进红色液体,立马形成一个漂亮的红色水球。

军王小学太空授课汇报材料 篇9

2013.6.25

6月21日接学区转发的教育局关于开展收看“太空授课” 视频活动的通知后,6月21日我校首先组织了全体科学教师学习了通知精神。6月24日利用升旗活动向全体学生宣传了“青少年的科学精神是人类进步的动力”,航天活动可以为青少年树立爱科学,学科学并勇于面对科学风险,美好的科学目标才能实现,并安排学生利用大课间和中午到校后的时间观看“太空授课” 视频。6月25日收看后,布置5—6年级写出观后感,和个人体会上交学校存档。

太空授课观后感300字 篇10

在课堂中,亚平老师给同学们介绍了空间站中的工作生活场景,之后又演示了微重力下细胞的生长实验成果、漂浮活动与液体表面张力为原理的实验,进一步让我了解了在太空环境下的种种科学原理。

在老师向水膜中放入纸花时,纸花在水膜中绽放开来,美丽而奇妙。

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老师的水张力实验。先向水球中注入蓝色色素,使水球变得晶莹透亮,就像我们蔚蓝色的家园——地球。再将黄色泡腾片放入水球,使它溶解在其中,而产生的气泡却不会离开水球,看到这一现象,我既是赞叹又是吃惊,这是因为太空的失重环境而发生的现象。渐渐地,泡腾片溶解在水泡中了,变成了深绿色,就像地球上的绿水青山。

太空授课情况 篇11

关于开展收看“太空授课”视频活动的通知 2013年6月20日上午十时,中国历史上第一堂太空授课在离地球三百多公里的天宫一号进行。短短的四十余分钟里,在指令长聂海胜和摄像师张晓光的协助下,航天员王亚平通过质量测量、单摆运动、陀螺运动、水膜和水球等5个实验,展示了失重环境下物体运动特性、液体表面张力特性等物理现象,并回答了学生们关于航天器用水、太空垃圾防护、失重对抗和太空景色等问题。

“青少年的科学精神是人类进步的动力。”航天活动可以为青少年树立这样一种理念:爱科学、学科学并勇于面对科学风险,美好的科学目标才能实现。为使广大青少年目睹这堂神奇而饶有兴趣的科普课,开启少年儿童学科学、爱科学的智慧之门,经研究决定,在全县小学生中开展收看“太空授课”视频活动,具体要求如下:

一、各校科学教师提前做好视频下载准备工作;

二、学校利用每周的科技活动时间集体收看;

三、广泛组织学生开展观后大讨论,谈观感,说体会,话梦想,引导并激发他们探索太空奥秘、大胆进行科学探究的兴趣和热情;

四、各学校出一期报道,将开展该活动的情况做一展示和评价,并6月26日前上报学区刘志军主任。

宋门学区中心校

航天员太空授课观后感 篇12

首先是称质量,其实具体的演示,王亚平给指令长聂海胜称了一下他的体重。

第二个实验是关于失重的单摆运动。在地球上,单摆小球会在一定范围内来回晃荡,但是在太空当中给它一个作用力,它会做圆周运动。现场的同学们见到这个现象,也感到眼睛一亮。

第三个实验是王亚平手里拿了两个我们从小就玩的陀螺,在太空当中,给它一个作用力,它就会朝着一个方向去转动。

第四个实验和水有关,是要验证表面液体的张力,捏出一个水泡之后,形成了一个水膜,后来紧接着的实验就是给一个水膜不断的注水,形成了一个透明的水球。最让大家惊喜的就是王亚平在后来就给这个水球里面用注射器注射进去了一个红色的水滴,这个棉絮状的水滴就蔓延开来,弥漫了整个的水球。

王亚平介绍说,在失重环境下,人们能够获取结构更加均匀完整、尺寸更大的半导体晶体,有利于开展材料学基础性研究,优化和改进地面生产工艺。失重条件下冷原子钟的频率稳定度会大大提高,可以应用于高精度的卫星导航定位系统……

神舟十号航天员20日上午在天宫一号进行的我国首次太空授课活动传递出这样一种理念:向民众普及科学知识、激发科学精神,同样是中国开展航天活动的重要任务。

实际上,太空科普教育活动也是世界航天活动的组成部分。从上个世纪80年代起,美国就开始推行“教师在太空”等一系列太空教育计划。作为载人航天的后来者,我国在这一领域的实践刚刚开始,但历次神舟飞行在实现工程目标的同时,也极大提升了全社会尤其是青少年了解航天、走近科学的热情。30岁左右的年轻一代已经成为载人航天工程各系统的技术骨干,而他们中的很多人,正是在航天员杨利伟首次登上太空那一幕的激励下走进航天行列的。正如女航天员王亚平在接受采访时曾说过的,面对浩瀚的宇宙,我们都是学生。科学永远是一个国家前行的基石。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历程中,我们需要更多的人才热爱航天、投身航天,需要全社会理解、支持这项造福人类的伟大事业。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航天科普活动中蕴藏着中国航天走向明天的无穷潜力。

上一篇:三年级我的家乡作文150字下一篇:院先进性教育活动第一阶段的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