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工作调研组报告

2024-08-26

学生工作调研组报告(精选8篇)

学生工作调研组报告 篇1

社团的调研组工作结束了。我进入社团联也有整整一年。回顾这一年来一步步走过的路,回顾在调研组的这段时间,真的体会到很多也收获到很多。

从得知调研组的面试,到报名参加调研组。其实在这段时间内自己也挣扎和犹豫了很久。但在操颖姐地鼓励下还是以试试看的心态报名。那时候江姐就对我们说:“虽然财务有三四个人报名,但面试以后财务可能只有一个人进入调研组甚至一个都没有。”说真的那是的我根本没有想到会进调研组,只是抱着以自己最好的心态和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面对调研组的面试。在人才济济的调研组面试中记忆犹新的是我又一次哭了,这是我在社团联第二次流泪。在攀锋学长,兰欣姐,俞丹姐地提问下自己不断回忆起在社团联的点点滴滴,我承认高中的我是在爸爸妈妈呵护下只专心读书连家务都极少做的乖乖女。但在社团联我开始在炎炎烈日下和家人一起搭喷绘,在雨中和家人们一起做打扫,会做财务报销做到半夜、、、、、、这些记忆都是我突破的铭记。面试中,兰欣姐问我:“你认为你自己有什么能力能进入调研组?”。“调研组要的人才不是能力最强的而是最有上进心,最能吃苦,最有学习动力的人。我就是那种人!”这是我给兰欣姐大答案,也是我在调研组这段时间一直鼓励和支撑自己走下去的话。在调研组中我不是能力最强的,但我是最脚踏实地,和最有学习动力的。在协助会计学会精品活动的举办中我一步步踏实地学习自己所不会。那时候的我就知道“社团联”这三个字将永远和我的大学生活联系在一起。

无论是在社团联还是在调研组,我收获最多的也是我最珍惜的就是友谊。“有团队就幸福”是我大一这一年来最深刻的体会,平凡的工作,平凡的社团工作中平凡的是每一位社团联人的付出,一个团体水平的高低不可缺少的是个人对待团体的态度,在这个大家庭里,我明白了平凡的付出是多么重要,有幸的体会到了离开家,在上学的异地另一个家的温暖。在调研组的工作和学习让我对团队这个概念产生了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我们10个人作为一个团队共同为社团的精品活动努力,虽然每个人都有负责的社团但例会上大家都会对各自社团活动的举办发表自己的意见,并且相互交流和沟通。在会计学会举办精品活动期间,不论在人力安排上,活动宣传上,各社团和机构的交流中、、、、、、我都要感谢调研组的九位兄弟姐妹们!

还有一份特别的友谊,就是在这段时间我和邵振对彼此都有一个重新的认识。说真的,没有他会计学会的活动也不会这么顺利的举办下来。从他身上我学到了坚持,吃苦、、、、、、还有与学校其他机构,社团交流的技巧。这都是我在财务所学不到的,也正是我所缺的。我们在调研组里正好互相补充,互相充电。

在调研组不仅是能力的提升也是知识面的扩展。从一开始磊哥的“狼道精神”教授,到进入调研组俊彦学长对整个学校机构以及各机构现任负责人和指导老师的介绍和分析,讲解团委在学校机构的重大意义,分析机构举办活动的最终目的、、、、、、都让我大开眼界,以及让我对未来社团联要走的路有了更好的了解。在磊哥和俊彦学长身上我也渐渐学到一位管理者所具有的气质和特点。

从一开始得知我们协助的社团是会计学会,我们就和王清清学姐对社团精品活动的形式,经费的预算,人员安排进行了交流和探讨。从一开始我们就对原先的活动策划进行了修改,重新做了预算。拟定出我们共同认为适合会计学会精品活动举办的方案。会从培训,参观中正会计事务所,会计周刊的发行、、、、、、虽然在这些活动的进行中或多或少都遇到了瓶颈和困难,但活动还是挺成功的办了下来。在协助会计学会举办精品活动的这一路上,我们从策划的书写,预算的修改,人员的安排,与学校机构的交流和物资上的协调,老师的交流上都有了一定程度上的了解。对一场活动举办的流程和艰辛也深有体会,会计学会的精品活动可以说是我真正参与举办的第一场活动,对待这场活动我和邵振都尽了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参与和帮助。虽然它并不是很完美!但我相信在这段时间我们所收获的对以后我们参与社团联活动的举办肯定会起到很大的作用。

在调研组这段时间,也是我与社团深入接触的最多的时候。最大的感触就是社团的凝聚力和社团联的凝聚力是无法相比的。整个社团的运行就是社长和社团内的几个负责人在努力。社团没有固定的例会。感触很深的就是我们第一次和会计学会的各部门部长及社长开会,他们对会计学会精品活动一点概念都没有,甚至都不知道会计学会正在举办会计学会的这个精品活动。当社长叫他们对精品活动的举办发表自己的意见,几乎没有人发表自己的看法。我想这可能是社团与机构的最大的区别。在活动举办的期间,从桌子椅子的外借,桌子椅子的搬运,蒋老师那里的音响,喷绘架的租借,活动场地的申请,都是我和邵振自己去办的。搬桌子椅子,活动场地的布置、、、、、整个活动从头到尾会计学会中在忙的就是那么七八个人。他们对举办活动的流程,东西租借的流程等都不清楚。整个活动下来最忙最辛苦的就是社长。整个精品活动貌似就是社长一个人的活动。所以我认为今后社团的发展应加强其内部地建设,增加社团的凝聚力。

交流是一门艺术,更是工作走向成功的必经之路。会计学会活动的举办也可谓是一波三折,最重要的就是和老师以及会计分院学生会的交流上不够,我们刚开始的策划和活动都是想以会计技能大赛作为整个活动的主线,然后开展一系列的活动。但由于老师的不同意,我们也只能放弃这个方案,当时真的有点失落。这个方案毕竟也是我们共同努力的结果。但活动还是得继续,于是我们就和会计分院学生会共同交流,商定由我们会计学会举办他们会计周的闭幕式同时作为我们会计学会精品活动的闭幕式,而会计分院学生会作为协办方。匆匆忙忙中我们修改了策划和活动方案、、、、、也是在王清清学姐和会计学会共同的努力下大家才看到这次闭幕式的成果。

在协助这次会计学会精品活动中,我也参与和见证了会计学会新部门的组建。就是会计学会成立了自己的外联部。随着学校对社团报销政策的更改,还有社团本身发展的需要。我觉得社团成立自己的外联部是非常必要的。社团的经费仅靠社员的会费收入是不够的。经费不足在这次社团精品活动的举办上是最为明显的问题。如菁英剧社和亦乱动漫社就因为经费不足改变了比较好的活动方案。只有成立自己的外联部才能更好的为社团的发展提供保障。

在这次协助会计学会精品活动的举办中,我也了解到其他社团精品活动举办的形式。几乎所有社团都采用了举办晚会的形式。就会计学会来说在这次精品活动中几乎所有的经费都花在了最后一场的闭幕式上。并且闭幕式晚会在学校也没有产生多大的作用。我觉得社团特别是学术类社团应以它们各自社团的优势和特色在精品活动的举办上开展一些对社员有实质性作用的活动。如会计学会在学校大家都要进行会计从业资格证考试的时候,为广大社员举办了会计从业资格证考试的培训,在一定程度上对大家的考试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理论学术类社团作为学校的大社团,可以举办类似的闭幕式晚会,但我觉得在各大机构晚会层出的东方,社团举办晚会并不能在从中产生多大的影响力。所以理论学术类社团应以它们自身理论和专业的特色发展对社员或学校在校大学生有实质性作用的活动,这样的话更能彰显社团的作用,也能吸引更多的社员入社。

在财务部的这一年,也得到很多。在财务我学到的是严谨的工作态度和踏实的工作作风。财务没有外联那么“风光”,也没有人力在办活动时那么张扬。但它也在为社团和社团联的发展做贡献。财务不像人力和办公室工作范围都在社团联内部,与社团方面,财务在对社团的社员会费进行监督上交和管理的同时还要每周定时为社团报销,并且还要负责社团所需桌椅等物资的外借。在社团联内部,要做好各部门每学期所需费用的预算,为各部门置办所需的办公用品,做好每一场活动所需的预算,准备好每一场活动所需的物资,清算和保管好社团联的每一笔钱。虽然有这么多的工作,但财务家人们把工作都做好了并且也很出色的完成了。这是我作为财务人感到骄傲的。在这里,我也想说这一年我们财务是最棒的!面对有时候繁琐而杂乱的社团财务工作,我也总结出了自己的方法。用心去正视工作上的点点滴滴。发现能力,勇于挑战,面对一大堆工作时,应该抓主要矛盾,分清主次,一步步的把工作做周全,这时候,才是正真体现个人能力的时候。一个工作能力强的人能改变一个工作环境,其实每个人都有自身的能力,财务工作中,要不断发现自己能力,合理的运用到工作中,学习其他成员的工作经验,从而不断提高自己,为工作奉献力量,除了发现和提高自身能力方面,工作中还要有勇于挑战的精神,敢于挑战一个又一个困难,财务和社团工作有时候像马拉松长跑,连接不断地工作需要是这样的一种心态:无论面对什么难题,都要坚持不懈的去做,不断挑战自己,这样,无论什么困难总会迎刃而解。这不仅仅是我处理财务工作的办法,也是我对待整个社团以及社团联工作的方法。

从明年开始院级社团只有十七个这样也大大减轻了我们财务社团方面的工作。所以今后财务可能会把更大的重心放到社团联财务方面的工作。

财务工作涉及的东西都比较繁杂,对于物资这方面的管理也有所欠缺。特别是社团联办大型活动时,现场需要物资时总听到有人喊财务财务,而每次我们财务的干事就来回奔波于二食堂和活动场地之间。并且每场活动下来都或多或少的丢失物资,我觉得下个学期要更好的完善活动的场务组,由场务组确定好所需的物资,然后将清单交给我们财务的财务负责人,由财务负责人准备好物资交给场务组负责人,在活动举办期间物资由场务组负责。结束后由场务组清点好再交交给对应的财务负责人。

社团联是因为社团的存在而存在,只有社团发展的更好社团才能发展的更好。所以在未来社团联的发展路上,除了要更好的发展社团联的整体力量,也要协助社团的发展。我相信在我们社团联人的共同努力下,社团联肯定会越来越好越来越强!

学生工作调研组报告 篇2

高校学生档案记载了学生的一段重要经历, 是学生个人各方面情况的综合反映, 由于档案具有真实性、原始性, 具有其它任何材料不可替代的依据和凭证作用, 所以它有极强的法律效用。对于学生个人来说, 将来无论是计算工龄、转正定级、工资调整、身份认证、工作调动、出国政审、职称评审、劳动保险、还是入党入团以及离退休手续的办理、各项证明的出具 (包括存档证明、婚姻证明、考学证明) 等等手续都将以档案材料的审核为重要依据。又如学籍档案可以为各类在校生、毕业生的就业、留学或毕业证书丢失的同学出示成绩证明、学历证明、姓名更正、参加工作时间等有关证明。可见, 学生档案关系到学生今后的切身利益, 可以帮助解决没有档案就无法解决的问题。因此, 无论是单位还是学生个人, 都应慎重对待学生档案。

最近几年, 我国经济社会和高等教育发展迅速, 高校档案工作的内涵和外延都发生了深刻变化。20年前制订的《普通高等学校档案管理办法》已不能适应新形势下的高校档案工作发展的需要。2007年初开始, 教育部办公厅对《普通高等学校档案管理办法》开始进行修订, 2008年9月1日, 由教育部和国家档案局制订的《高等学校档案管理办法》 (以下简称《办法》) 开始施行。《办法》以1989年10月发布的国家教委第6号令发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档案管理办法》为基础修订而成。它的颁布实施, 标志着我国的高校档案工作进入了一个新时期。《办法》强调了高校档案资源建设的“大档案”理念, 将学生档案纳入归档范围, 而且单独设类, 彰显了以人为本和重视民生档案的理念, 有利于学生档案工作的发展和提高。在这样的背景下, 笔者就所在单位2012届、2013届及2014届毕业生档案进行调研分析。以了解所在单位学生档案的管理现状及问题, 为单位的学生档案工作的改进提供参考性建议。

2 调研基本情况

2.1 调研对象 (样本)

我院2012届、2013届及2014届高职毕业生档案。 (表1)

2.2 我院高职毕业生档案材料归档范围

2.2.1 高中阶段材料

(1) 普通高级中学学生学籍管理表; (2) 学年评语表; (3) 学生平时考试 (考查) 成绩登记表; (4) 学生体格检查表; (5) 提示健康标准登记表; (6) 社会实践活动登记表; (7) 毕业生登记表; (8) 其他应归档材料。

2.2.2 报考高校时形成的材料

(1) 普通高校招生考生报名登记表; (2)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生体格检查表。

2.2.3 高职阶段形成的材料

(1) 团组织关系资料; (2) 党组织关系资料 (入党申请书、党校培训结业证书、团内推优表、各项荣誉证书和技能证书复印件、积极分子党内培养平时表现综合考核表、自传、入党积极分子培养考察登记表、党章考试试卷、综合政审材料登记表、入党前群众座谈会会议记录、入党志愿书、入党转正报告、预备党员考察表等) ; (3) 学生鉴定表; (4) 学生卡片; (5) 毕业生实习考核鉴定表; (6) 毕业生登记表; (7) 学生成绩信息一览表; (8) 其他应归档材料。

2.3 我院高职毕业生档案材料的形成机构

我院学生高中阶段材料和报考高校时形成的材料由班主任保管一段时间后上交学生管理部门保管。团组织关系材料由团委形成、接收和保管。党组织关系材料由党办形成、收集、整理和保管。学生学籍信息材料 (含入学、退学、休学、复学、转学、成绩信息一览表等) 由教务部门形成和保管。学生鉴定表、学生卡片 (含学生在校奖惩情况、参加的社会实践和社会工作的记载) 由班主任形成和保管。毕业生登记表和毕业生实习考核鉴定表由招生毕业办公室保管。

2.4 毕业生档案保管期限

原则上, 应届毕业生档案学校保管两年。两年内学生应办理档案托管或由接收单位接收。

3 调研分析及建议

3.1 问题

(1) 档案材料使用的纸张和字迹不规范, 降低了档案材料的耐久性, 达不到相应的保管期限的要求。例如有约5.7%的学生高中阶段的学籍管理表和体格检查表是用圆珠笔或纯蓝墨水填写。又如部分学生档案材料的用纸不合格, 易氧化、变黄、发脆。

(2) 对档案的价值和意义认识不清, 档案材料常常是“报喜不报忧”。这一点在学生评语这一材料中体现得尤为突出。例如高中阶段的评语千篇一律, 从评语中无法看出学生的成长历程、个性特点和在校表现的差别, 而事实上学生的个体差异是很大的, 不可能都是同一张面孔。又如有的学生的成绩登记表上有多科不及格或普遍只有六十几分, 但每年的评语都写“该生成绩优秀”。这极不利于高校对学生因材施教, 给予有针对性的引导。在我院形成的学生高职阶段的档案中, 也存在这样的问题, 这无疑使档案的真实性、可靠性大打折扣, 从而失去凭证和参考价值。

(3) 归档材料不齐全。约有33%的学生在校期间的奖惩情况和参加社会工作、社会实践的记录不全。

(4) 档案保管的物质条件较差, 管理较落后。表现在:存放学生档案的库房只是一间普通的办公室, 只简单安装了空调、灭火器, 没有其他温湿度监控调节装置、吸湿设备、空气净化设备和防火防盗监控装置。档案柜和装具也很简易, 有的很陈旧, 极少部分档案没有采用“三孔一线”的线装方法装订, 达不到档案保护作用。

(5) 学生的档案意识薄弱, 有自带档案不托管或私拆档案的情况。

(6) 学生档案没有区分保管期限分类保管, 应当销毁的没有上报销毁。有部分30多年前毕业的学生的档案仍然存放在档案室。

(7) 部分学生的团组织关系材料在入校时就没有转入, 学生仅有团员证证明其团员身份, 有的学生连团员证也没有, 只能回高中开证明, 但其初中入团时的材料已经遗失。这对该生入党会产生影响。

3.2 建议

(1) 首先要加强档案宣传工作, 让全校师生都能认识到档案的重要性。领导重视了, 对档案工作的投入和支持力度才会加大, 档案人员才能充分发挥作用。从事文书工作的老师重视了, 才更愿意配合档案人员做好文书工作, 归档材料的质量和真实性才会更高。学生重视了, 才不会出现私拆档案或弃档不拿的情况, 也会更注重在校表现。

(2) 要重视档案人员培训。专职档案员、兼职档案员以及其他文书人员都应当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 提高档案意识和专业技术, 这样才能自觉地、良好地完成档案工作。

(3) 单位应当专门建立学生档案制度和监督制度, 积极实施前端控制, 实时控制好文件材料阶段的运行, 实现档案管理规范和文件材料管理规范有效链接。文书部门应当按照档案制度形成、收集、整理文书, 档案人员应当定期对文书部门的文书进行检查, 对不符合要求的文书应当及时指出, 限期改正, 不要把问题留到最后。从学生入学时做起, 把每一步做好, 到学生毕业时才不会手忙脚乱。

大学生读书情况调研报告 篇3

关键词:大学生;读书;建议

马小红,女,1977年1月,讲师,黄河科技学院

大学,是大学生走向成熟的时期,是增加知识储备,提高自身修养的关键时期,而读书是学生大学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途径,关系到当代大学生人文素质、社会生存能力的提升。为了解当代大学生读书的基本现状,对读书的认识、读书目的,读书困惑等问题,我们在全校范围内开展了此次问卷调查活动。

一、调研的基本情况

(一)调查对象

本次问卷调查对象为我校12个学院的本专科在校生,涵盖土木工程、机械制造等31个专业,包括了大一、大二、大三学生,其中大一学生712人,占参与调查总人数38.56%,大二学生681人,占总数36.89%,大三学生453人,比例为24.54%。通过对不同层次学生的读书情况、意见及建议的广泛调查,比较全面地掌握了第一手资料,为大学生读书指导提供参考。

(二)调查方法

本次调查主要采用了问卷调查法。问卷针对学生对读书的认识、读书目的、读书情况、读书困惑以及学生对我校读书情况的意见等,设计了25道选择题和3道开放题。调查共发放问卷2000份,回收1846份,有效回收率92.3%,较好地保证了问卷质量。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1、大学生对读书的认识

在问到“您认为读书是一件什么样的事情”时,89.92%的学生认为读书是一件很享受的事情;6.39%的学生认为读书是一件无趣的事情;3.68%的学生认为读书是一件负担很重的事情。

在问到“您认为读书对您有多大帮助”时,63.43%的同学表示读书对自己的帮助非常大;28.76%的同学认为读书对自己的帮助一般;3.74%的同学表示读书对自己的帮助不大;1.30%的同学认为读书对自己没有帮助;3.79%的同学认为读书对自己的帮助不好说。

2、大学生读书的目的

在问到“您读书最主要的目的”时,27.09%的同学认为是学业需要;49.02%的同学认为是提高修养;17.17%的同学认为读书源于兴趣;6.23%的同学认为是休闲放松;2.44%的同学认为是消磨时光。

3、大学生读书情况

在问到“您每天的读书时间”时,8.94%的人表示基本不看;30.44%的学生在1小时以内;34.45%的同學在1-2小时;19.83%的同学表示每天在2-4小时;5.80%的同学每天读书在4小时以上。

在问到“您每学期大概读几本书”时,4.01%的学生回答没有读课外书;51.68%的学生表示读1-4本;22.91%的学生回答5-7本;20.31%的学生表示每学期读书超过7本。

在问到“如果您认为你的阅读量过少,其主要原因是什么”时,45.07%的学生认为学业压力大,没有时间;12.95%的学生回答没兴趣;17.44%的学生回答不善于阅读;8.76%的学生认为书籍价格太贵;回答其他的同学占15.68%。

4、大学生的读书困惑

在问到“您在读书过程中的主要困惑是什么?”时,31.42%的同学表示不知道读什么书;32.94%的同学表示不知道怎么去读书;31.96%的学生表示读完书后没什么收获。

5、大学生对读书现状的意见与建议

最后一道主观题“你对我校读书现状有什么好的建议”,有328位同学给出了自己的建议,主要涵盖了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学校要重视读书氛围的营造。学生建议加大读书活动宣传及推广力度,从新生入校便开始通过多种形式引领读书风气,培养学生读书习惯,使读书成为每名学生的生活方式;

其次,建议为学生提供读书交流的平台。学生普遍认为,现在的活动形式过于单一,缺乏交流和读书成果展示,学生的积极性尚没有被调动起来。许多同学建议通过举办读书交流会、征文比赛、优秀图书推荐、设立每周读书日等方式为学生读书搭建交流平台;

第三,加强教师对学生读书的指导,目前的读书活动主要由学生独立进行,学生普遍存在不知道读什么,如何读的问题,希望通过系列读书讲座、读书指导等方式让学生掌握读书方法,从而使读书有目标、有实效。

三、总结与建议

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学生对读书充满期待,但是尚存在读书时间少、不知读什么、如何读书等困惑。如何更有效地引导每一名学生合理规划读书时间,掌握读书方法,明确阅读目标、读书规划,养成爱读书、读好书的习惯,是教育者的重大责任。通过对调查结果的分析和总结,我们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引导大学生热爱读书、理性读书。

(一)提供优质资源,营造校园读书氛围

调查显示,认为学校读书氛围很好的同学仅占33%,这说明学生尽管对读书有比较积极的认知,但学校整体的读书氛围尚需引导。这就需要学校打造读书平台,加强读书活动宣传,进一步营造浓厚的读书氛围。学校应努力为学生争取更多经过精心筛选的优质阅读资源,完善面向全体学生的各种网络图书数据库资源,而这种资源与学生的专业学习、人文素质提升密切相关。

(二)配备阅读教师,制定学生读书规划

从调查中我们了解到,大学生读书存在随意性大、目的性不强、缺乏规划的现象。针对此种情况,我们应该选拔业务精、能力强的任课教师、辅导员担任学生阅读指导师,从入学开始,引导学生根据社会发展需要和个人兴趣及职业生涯规划进行系统的书目选择,帮助他们制定大学三到四年比较清晰的读书规划,进行读书方面的自我探索,并定期检查规划的执行情况。通过这些措施引导学生摆脱为了考试而被动读书或盲目读书方式,学会主动在社会化视野下读书学习,并强化实践理念,通过有针对性的社会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动脑、动手能力,使读书转化为个人实实在在的能力。

(三)加强读书指导,解决学生读书困惑

当前,急功近利的阅读习惯也在不少大学生身上蔓延,学生大学四年往往不知道读什么、怎么读。许多大学生对读书的理解仅限于青春文学、玄幻等读物,读书只为了消遣娱乐,缺乏目的性。这方面除了大学生缺乏主动学习意识外,还在于缺乏相应引导。学校要把倡导读书的理念融入到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任课教师在读书指导方面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周松青.我国在校大学生读书表现存在问题及对策分析——对上海市1305名大学生的调查.[J].中国青年研究.2008(9).

学生工作调研组报告 篇4

二、林业站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分析

(一)林业站机构不稳定

据摸底调查,从总体上看,目前我省山区及重点丘陵、平原区基层林业站机构较为稳定。21个山区县基本上以乡镇设立林业站,其它重点丘陵、平原区县多以2~6个乡镇设立林业中心站或在重点林业乡镇设立林业站。而在一般平原区和丘陵区,如阜阳、亳州、合肥、蚌埠和淮北市的全部或者大部县(市、区)均为设立综合站;巢湖、安庆、六安、滁州市等的一些县(市、区)多为在综合站的基础上加挂林业站牌。全省单独设立806个林业站,较2000年底全省已建的1313个林业站缩减了39。

形成目前局面的原因在于,自1992年开展撤区并乡及乡镇机构改革以来,我省林业站就一直受到“撤并”的影响。2000年9月新一轮乡镇机构改革后,各地又开始撤并林业站机构,下放林业站管理权限,大幅度裁减林业站人员。据统计,到改革后第一年,也是最严重时的2001年底,全省实有基层林业站723个(较2000年缩减45),落实核定林业站编制3035人(较2000年缩减43,占省编委核定全省林业站编制数的52),实有职工3221人(较2000年缩减39)。与国家加快林业发展的形势,与多项林业重点工程实施的实际需要不相适应。林业站机构的不健全、不完善、不稳定难以保证各项林业重点工程的顺利实施。

(二)人员编制少,事业经费难落实 本次调查,各地均反映林业站人员编制少,且多数山区县林业站人员事业经费不能列入县级财政预算,实行全额拨款,加重了林业部门的经费压力。如灵璧县有21个乡镇,设立6个中心站,核定编制才18人;宁国市是我省重点山区县,全市19个乡镇办均单独设置了林业站,核实编制113人,站均5.95人,而该市有林业用地面积275万亩,站人均2.5万亩。金寨县林业用地面积达430多万亩,全县29个乡镇林业站,只核实编制89人,站均3.07人,人均林用地面积近5万亩。都与《安徽省乡镇林业工作站人员编制标准(试行)》中山区乡镇站编制基数为3人,每1.5万亩林业用地增编1人的规定要求有较大出入。又如重点山区县休宁县,全县39个林业站,定编128人,站均编制只有3.28人。而且,该县林业站事业经费得不到保证。县财政每年总体上划拨给县林业局的事业经费只有42万元。导致该县32名农民技术员(包括从社会上招收的“林政员”、“林管员”和“林业基金代征员”),1997年参加了黄山市人事、林业部门联合组织的考试、考核,被择优聘用;2001年又参加机构改革中的考试、考核竞争上岗,身份虽已解决,但其工资等待遇却一直不能兑现。近几年来,不时有上访发生。类似的情况在绩溪、岳西、潜山、霍山、金寨等县均不同程度地存在。据摸底调查统计,全省各类站共核定林业人员编制4001人,其中,单独设立林业站的59个县(市、区)设立780个林业站(注:还有濉溪、肥东、无为等县少数乡镇设有林业站,多数乡镇为综合站,故未计其中),下达编制3033人,站均3.89人;有18个县(市、区)设立301个挂牌林业站,下达编制666人,站均2.21人;其它302个编制多属综合站中落实林业人员。全省各类站实有林业正式职工中还有23的人员事业费未列入县级财政预算。

(三)管理体制不顺,林业站职工待遇低

目前全省基层林业站管理体制多种多样。据调查,全省有35个县(市、区)483个林业站“三权”在县级林业主管部门,实行以条为主的管理体制。主要分布在山区县和设立林业中心站的县;有23个县(市、区)157个林业站和89个挂牌林业站实行双重领导;还有20个县(市、区)148个林业站和212个挂牌林业站,18个县(市、区)18个林业站和284个综合站实行以块为主的管理体制。

金寨、青阳、桐城、埇桥、萧县、濉溪等县(市、区)普遍反映,由于林业站现属乡镇以块为主的管理,存在下列弊端:一是林业站职工成了乡(镇)干部,要参加乡镇中心工作,成天包村下队,计生收税,无力投身林业工作;二是林业站职工待遇低,工资福利难保证;三是森林资源管理失控;四是造林质量难保证;五是林业主管部门落实任务不畅等等。同时,多年来一些地方将林业站“三权”下放与收回几经反复,动摇了基层林业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如在工资兑现上,林业站“三权”下放的青阳县,庙前乡财政只拨给林业站基本工资(占70)的80,而浮动工资(占30)、123元津贴工资等一概不发,林业站职工在家扎大扫把卖,每月只能勉强兑现基本工资。与此同时,省林业厅没有专门的管理机构,市级和县级林业主管部门内也没有统一的专门的林业站管理机构。林业站管理的职能分散在办公室(人秘股)、林业站(造林科)、资源科(股)、技术推广中心等部门。省、市、县****林业站主管部门的管理体系也有待理顺与加强。

(四)职工人数少,工作任务重

现有林业人员编制是原下达全省林业站人员编制数5846人的68,压缩了32。实有林业人员正式职工是机构改革前5289人的85,减少15。而且存在下列现象:一是有相当部分人员占用林业站编制却不在林业站工作岗位;二是有相当部分人员为转业军人、关系户等非专业人员;三是现行体制使林业系统人员缺少流动机制。与此相对应的是近些年来,林业任务的成倍增加,特别是退耕还林工程、长防林工程、森林生态补助资金试点等一大批林业重点工程实施,使各地普遍感到基层林业站力量的薄弱,人手不足的问题日益突出。如今年全省退耕还林任务就达500万亩,其中绝大部分需要基层林业站去落实,人均要承当1000多亩的服务任务。从政策宣传开始、经调查设计、苗木准备、整地栽植、检查验收和有关退耕还林权证的发放,申请与合同书的签订,到钱粮补助政策的兑现等等,都需要做大量具体细致的工作。同时工程造林质量要求很高,对林业站的压力也很大。

(五)建设投资与工作经费严重不足 实行公共财政后,林业站征收的费用全额上缴,林业站工作经费,以及工资收入中“活工资”部分,多数要靠代征育林基金,县按一定比例的返还来解决。与此同时,林业站建设投资近些年有减无增,一是国家专项林业站基本建设投资减少;二是省、市没有建设专项资金;三是林业站管理体制的变化,县、乡财政投入大幅减少,要求给上级投资进行相应县级配套在多数县也成为空谈;四是上级多数只是布置任务,强调建设林业工程,但却没有工程建设专项工作经费。而目前林业站必须开展的政策宣传、规划与作业设计、技术指导、跟踪服务、检查验收和迎接上级检查及档案建设等工作,其费用平均每个林业站每年要在2万元左右。导致工作干的越多,自身投入就越大,甚至造成林业站负债干工作。五是没有专项林业科技推广和培训学习经费,缺少相对稳定的支持林业站开展多种经营的资金,严重影响了林业站基本建设、工作开展与社会化服务。

调查中了解到,经济情况相对好一点的宁国市,人均80元/月的公务经费,加上4%的育林基金征收返还费用,也只能维持林业站水电费和通讯费的支出,而政策宣传、科技服务、资源管理等正常的工作经费没有着落。休宁县流口镇和汊口乡林业站甚至由林业站职工自己贷款用于退耕还林工程实施中的资料、图纸印制等。

(六)林业站队伍素质亟待提高

近年来,林业发展的新理论、新成果不断涌现,而林业站职工工作在林区、在基层,整年忙于应付各类繁杂事务,学习、进修、培训的机会很少,知识更新慢,所学非所用、实际操作能力低,特别是近些年各地或多或少安排了一些非专业人员,加上部分人才流失,整体素质仍难以适应现代林业发展的需要。如桐城市现有在编人员有90人,其中复员退武军人安置20人,占22。霍邱县全县林业站职工34人中,能够胜任岗位工作的还不到30。据摸底调查统计,全省现有基层林业正式职工中,具有中级以上技术职称613人,只占13.6,初级职称2585人,也只占57.2。在岗位培训方面,只有51.6职工参加了岗位培训,与全员持证上岗的要求相距甚远。

(七)林业站基础设施和装备不能适应工作需要 在站房方面,林业站办公与生活用房严重不足,许多站房年久失修成了危房,急待维修改造。还有许多丘陵、平原区林业站没有办公用房,租借或在乡镇政府内与其它单位合署办公。全省大约还有500多个林业站没有自己的站房。在交通工具方面,更是薄弱环节。全省还有近一半的林业站没有配备摩托车等机动交通工具,只能是靠自行车或租车下乡。严重影响其所承担的林业工作任务的按时完成。

在通讯设备方面,虽然手机已经开始普及,但其费用均是个人承担。还有许多林业站虽然已经装上了固定电话,但由于缺少办公经费而又不得不报停。

在办公手段与科技推广方面,各地林业站只配备了必要的森林资源调查工具,如罗盘仪、地形图等,极少数林业站配备了电脑、G等先进办公设备与测量工具。普遍缺少森林防火、病虫害防治等森林资源保护与林业技术推广手段,远远不能适应林业发展的现实需要。

(八)林业站社会化服务的作用不能充分发挥

基层林业站作为乡村林业科技推广和社会化服务的主体,开展林业产前、产中和产后的全程服务,在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中的作用和地位十分重要。但由于受制于机构不稳、编制太少、体制不顺、没有专项的工作经费、缺少必要的服务仪器与工具设备、自身素质较低、乡村技术服务网络不健全等因素,特别是由于各项林业工作的推进,林业站人员太少,工作量太大,只能应付上级交办的造林、检查、管理等具体的事务,根本没有时间、精力和能力来参与农村社会化服务,充分发挥职能。

三、对策与建议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给我省林业建设事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明确了乡镇林业站是对林业生产经营实施组织管理的最基层机构,是林业推广和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政策宣传、资源管护、林政执法、生产组织、科技推广和社会化服务等职能和作用。可以说,基层林业站建设的如何,广大基层林业干部职工的积极性能否充分调动起来,将关系到林业重点工程实施的成败,关系到林区秩序的稳定,关系到林业跨越式发展能否实现。林业站只能加强,不能削弱。

(一)对策

1、稳定机构,为林业站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一方面从本省看,《安徽省实施森林法办法》第二条就规定了基层林业站负责乡镇林业工作;《安徽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技术推广法>办法》中明确规定乡镇农业技术推广机构是国家在基层的事业单位,实行条块结合、双重领导,以条为主的管理体制。另一方面,从外省来看,《福建省森林条例》就明确规定了乡镇林业站是县级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的派出机构,负责辖区内的林业工作。其事业费列入县级财政预算,实行全额财政拨款,从而有力地促进了林业事业的发展。贵州省以黔府发[2001)16号明文规定,乡镇林业工作站是县级林业主管部门的派出机构,是基层林业行政执法单位。另外北京、辽宁、吉林、湖南、陕西、甘肃等省市都用法律条文明确了林业站地位和作用。为使基层林业站适应当前林业发展的形势需要,有必要稳定基层林业站机构,理顺林业站管理体制。依据林业站是公益性基层事业单位,具有行政执法职能的要求,将其作为林业主管部门的派出机构,实行垂直领导的体制,为林业站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同时,争取设立林业站职工外业津贴,提高林业站职工基本生活与政治待遇。

2、增加编制,加强林业站管理体系建设。

乡镇机构改革作为农村税费改革配套措施非常必要,但要体现“在科学划分事业单位类型的基础上,稳定并加强涉农服务以及乡镇经济社会发展必需的事业单位”的精神,考虑到林业站的职能作用的特殊性,以及近年来合并乡镇的实际,适当增加林业站人员编制,以满足林业发展的实际需要。清理那些占用林业站编制却并不在林业站岗位的人员;要严把林业站进人关,控制转业军人等非专业人员进入林业站岗位;允许林业行业内人员合理流动,以充实林业站技术人员的力量。同时,要加强省、市、县****林业站管理机构建设,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单独设立林业站管理站(科、股),也可以与有关职能部门结合起来。

3、增加投入,进一步完善与提高林业站建设标准。

随着国家将林业站建设的重点转移到林业站规范化建设上来,林业站建设标准也有了更高的要求。需要大量的资金来完善提高,用于站房建设,配备电脑等办公自动化设备、机动交通工具以及其它技术设备。我省应在国家开展林业站示范县建设的带动下,继续推进省级林业站示范县建设,一方面要研究建立林业站建设投入机制,争取中央投入的稳定与增加,以带动地方投入的增加。另一方面要拓宽林业站建设投入渠道与范围,可以从基本建设、培训教育、项目扶持、工作经费、优惠贷款等方面,给林业站建设与发展以支持。重点是在政策上促使各县(市、区)财政与林业部门加强对林业站建设的投入,确保职工收入的稳步提高和各项待遇的兑现及工作条件的不断改善。

4、加强培训,努力提高林业站职工的整体素质。

林业站职工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林业站职能的发挥和林业系统在干群中的形象。必须千方百计地加强林业站队伍建设,努力提高队伍素质。一是抓好林业站职工岗位培训,采取分级负责的原则,省级林业主管部门负责林业站站长及县、市林业站管理人员的系统培训;市、县级林业主管部门负责林业站站员的岗位培训。二是县级林业部门要出台鼓励林业站职工参加学历教育的政策,并形成激励机制,调动职工学习的积极性,通过自学、函授等在职参加有关林业院校的学历教育。三是要结合林业实际工作,采取不同时间、不同地点、不同形式的各种短训办法,要保证林业站职工每年有不少于2周的培训学习时间。现阶段突出对退耕还林工程实施和主要经济林培育管理知识的培训,特别是实际动手操作技术能力的培训。使林业站职工都具有解决林农生产中遇到的实际问题的能力。四是加强对林业站职工思想政治工作,树立林业站管理有序、工作有为、执法有力、服务有方的良好形象。积极推进创建“人民满意的基层林业站”活动。

5、发挥社会化服务职能,真正体现林业站的作用与地位。

林业站要在县级林业主管部门和当地党委、政府的领导下,根据当地林业生产实际,各有侧重地有效地开展职能工作,这是林业站的立站之本。“有为才有位”。要在现代林业思想指导下,积极投身林业两大体系建设,全力参与退耕还林等林业重点工程建设。山区要严格森林资源保护与管理,积极参与山区综合开发;平原、丘陵区要积极组织、指导与开展速生丰产林和高效经果林建设。加强对林业站的内部管理,继续支持林业站开展各种形式的多种经营,规范与建设好经济实体,通过自身的努力,为充分发挥各项职能创造更好的条件。逐步实现林业站“建设标准化、管理规范化、服务体系化”,为林农致富,山川秀美做出新的成绩。

(二)建议

1、建议省政府:明文规定我省山区和重点丘陵区乡镇单独设立林业站,一般丘陵区和平原区按每2—5个乡镇区划设立林业中心站。明确林业站作为县级林业主管部门的派出机构,实行垂直领导的管理体制。并将其人员事业费列入财政预算,实行全额拨款。

2、建议省政府:尽快出台《安徽省林业站管理办法》,规范林业站管理,明确林业站建设目标、任务及有关标准等,使各地设立、建设林业站有具体的依据和目标。

3、建议省人事编制部门:针对林业发展的新形势,对《安徽省乡镇林业工作站人员编制标准(试行)》进行完善,确定新的标准下达各地执行。如山区乡镇林业站配备人员基数3名,每2万亩林业用地增编1名;重点丘陵区乡镇林业站配备人员基数2名,每1.5万亩林业用地增编1名;一般丘陵和平原区乡镇林业站配备人员基数2名(中心林业站配备人员基数3名),每0.5万亩林业用地或5万亩适宜农田林网面积,增编1名。建议在省林业厅设立林业工作站管理总站,与省造林经营总站2块牌子1套人马,编制可通过内部调剂解决。各市、县林业主管部门也要相应明确归口营林业务部门统一管理基层林业站,加挂林业工作站管理站牌子,确定专人负责林业站管理工作,编制也可由内部调剂解决。

4、建议财政部门:将林业站建设及推广经费列入财政预算,在林业基本建设经费中切块专项用于林业站站房,办公、仪器等设备建设。设立林业站林业技术推广服务专项经费,落实相应林业重点工程配套工作经费。其中省级财政每年投入林业站基本建设经费,主要用于林业站站房建设补助,按每年新建100处站房,投资标准为3万元/处;完善50处站房,投资标准为2万元/处。两项合计,年投入不少于400万元。

同时还要拓宽林业站工作经费投入渠道,建议:一是将维简费的10专项用于弥补林业站建设经费不足;二是各项林业重点工程如退耕还林、森林生态效益补助试点等应规定按一定比例(如工程投资总额的l),用于林业站专项的工作经费;三是鼓励林业站参与技术承包,技术人员开展技术性有偿服务。

5、建议省林业厅:要组织编写新的针对性强的岗位培训教材,安排专项培训与教育经费,推动开展实用技术的培训。同时开展林业站标准化建设“回头看”,积极推进林业站示范县建设,创建“人民满意的基层林业站”。

工作调研报告 篇5

随着县城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北城新区的开发是我县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它对全县社会经济发展将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是惠及全县50多万人口的民心工程、德政工程。仁德镇党委政府于2007年成立仁德镇TT工作站,主要负责协助做好北城新区的开发建设任务,TT工作站自成立以来把“发展经济、建设城市、维护稳定、服务全县”作为工作的目标。现将工作站成立以来的工作进行了调查研究,并将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TT工作基本情况

(一)协助完成北城新区征地工作

北城工作站成立以来,使终把促进和推动北城新区开发作为工作的重点狠抓不懈,在镇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协助征地工作组不分节假日,起早贪黑,深入田间地头,踩点勘界。征地工作涉及面广,工作量大,任务繁重,矛盾突出,全站人员发扬奉献精神,化解矛盾,全力协助完成TT征地1600亩。征地涉及中桥、北观、学府、南钟、东发五个社区,其中,中桥征地600亩,涉及4个村民小组510户农户;北观征地400亩,涉及1个村民小组91户农户;学府征地120亩,涉及3个村民小组75户农户;东发征地400亩,涉及10村民小组98户农户;南钟征地亩8,涉及1个村民小组5

1户农户。

(二)做好TT道路地质勘测及拆迁安置工作

2008年在镇党委政府领导下,配合地质勘测施工队完成北一环、北二环、屏江北路、北三环四条需修道路取土样工作,同时,为方便施工,工作站还做好农户的思想工作,让农户割去占用到的农作物,仅用了两个星期,四条道路地质勘测圆满完成。

为了使北城新区拆迁工作顺利进行,工作站及早规划,对可能拆迁到的房屋、树木墓碑都进行测量、记录、登记,并让农户认定签名,共丈量清点22户简易房及树木,丈量12户需拆迁安置的主房,登记了13户人家的坟墓,TT建设范围共计1500亩,涉及拆迁的群众达100多户,目前需要拆迁的9户,TT将按照政府的拆迁政策,协调做好拆迁户的思想工作,积极稳妥做好拆迁工作。

(三)继续协助抓好TT基础设施的建设工作

北城构基础设施建设主要有路、水、电三大项工作。道路建设有TT6条主干道,其中,已动工的有北一环长2400米,北二环全长3400米,龙泉路1760米,规划要建的有,屏江北路1360米,屏月北路1600米,古张路1540米。在道路建设中将全力协助有关部门,确保道路建设顺利推进。

水、电是基础设施的另两大工程,工作站将积极协调做好相应的各方面工作。

(四)为加快民族体育馆建设及民族运动会召开做好服务工作

寻甸县民族体育馆于2008年10月在TT破土动工,这是TT在建的一个大型工程项目,我们将与建设方协助好,凡是需要我们做的事情,尽心尽力,绝不推诿拖踏。2009年10月,全市少数民族运动会在寻甸举办,这是全市、全县、全镇的大事,围绕民运会,我们将尽全力积极主动做好服务工作,为民运会的胜利召开贡献力量。

二、TT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

北城新区的开发是我县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它对全县社会经济发展将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它将引导农民积极参与到县城建设中来,把群众手中有限的资金用好用活,搞活市场,增加农民收入,促进社会团结稳定。

TT各项工作都处在探索阶段,随着城镇建设的不断扩大,TT工作将会面临新的情况,新问题将会越来越多,目前工作中也存在诸多问题,TT建设范围1500亩,涉及拆迁户100户。开发任务繁重,由于涉及面宽。拆迁中各种思想、矛盾、利益冲突十分明显。给拆迁工作增加了极大的阻力。北城工作站全体人员早出晚归,认真分析各种思想矛盾,权衡各种方利益,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居安思危,深刻认识拆迁工作的特征,分析影响社会和谐的矛盾及产生的原因,积极主动正视矛盾、化解矛盾,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妥善处理满足群众需要和政府财力可能的关系,合理补偿相关方面的利益,切实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保障社会公平公正,推动拆迁工作平稳发展。

TT基础设施产要有水、电、路三大项工作,各项各作已先后展开,6条主干道已动工的有北一环、北二环及龙泉路。水电基础建设已部分动工。但已动工工程进度不快,未动工程还未进场实施,雨季到来影响工程推进,使应完成的工程无法保证时限内交付使用。针对这问题,建议应加强领导,认真落实督查制度。建议在有限的时间内创造条件来提高工作效率,按质按量保证工程时限内交付使用。

工作调研报告 篇6

一、基本评价

06年以来,区政府能够认真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和《浙江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办法》,努力完善档案机构建设,推进档案软硬件条件改善,做好档案管理日常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具体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建立档案管理机构和工作网络。区档案局于06年4月正式挂牌成立,新增对本区域内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的档案工作的监督指导职能;区、镇街、各部门建档单位成立档案协会,并划分协作小组,定期开展活动;各镇、街道及部分职能部门成立了档案管理领导小组,有些单位还将档案管理责任明确到具体科室及个人;部分政府职能部门和街道实现了将档案管理网络向下延伸,如区劳动保障局已将档案管理网络延伸至村(社区)劳动保障室一级,区教育局也建立了局、校二级管理网络,档案管理实现系统化;55个城市社区档案管理基本达到四有标准(有制度、有人管、有库房、有实体)。

2、档案管理工作逐步规范。一是建立了各项制度。区、镇两级政府及职能部门都相应建立了有关档案保管、利用、归档、保密等一系列工作制度,进一步明确了档案管理的基本工作要求,确保了档案管理的规范化和制度化。二是规范档案管理职责。区各相关单位都制定相应的档案人员岗位责任制度,部分还纳入了机关岗位责任制考核。区内各档案馆室的档案人员基本都能认真做好档案的日常收集、整理、管理工作,大多数建档单位能做好档案借阅和利用情况的登记。三是加强考核创建。区政府把档案工作纳入全区年度目标管理考核范围,每年通过单位自查、组内互查、档案局抽查等方式开展档案年检;部分单位还在系统内部开展档案工作自查和考核,通过职能部门各科室档案工作考核评比,提高档案管理整体水平;指导建档单位创建达标,目前全区档案工作达省级标准的有25家单位,达市级标准的有35家单位。

3、档案利用工作有所推进。一是档案利用率有所提高,06年以来档案利用人次增加约40%,共接待查档利用1600余人次,提供案卷2000余卷、件。二是信息化建设有所推进。区档案馆建立了文件级档案检索系统,馆藏中重要全宗及查找利用率高的档案已录入电脑,开放档案案卷目录在西湖区档案馆网站上公布;06年区档案局开展专题培训,在全区推广新型档案管理软件即档案检索系统;部分涉及民生档案的职能部门信息化工作走在前列,已经建立了较为完善的查询系统和电子化档案管理系统,如区城管办的数字城管管理系统,区人才交流服务中心的应届毕业生档案管理系统,区婚姻登记服务中心的婚登档案管理系统等,进一步开发了档案信息资源,提高了档案的社会利用率,较好地服务了群众。

二、存在困难和问题

档案作为特殊的信息载体,有着原始性、真实性、完整性、严肃性和长期性的特点,档案的收集又涉及到各项工作的全领域和全过程,具有很强的.程序性、规范化和权威性要求。虽然我区的档案管理工作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我区当前完成区划调整、重大工程项目推进,社会体制改革力度加大、基层组织民主自治水平提升,社会稳定要求提高的特殊时期档案管理现实要求还存在相当的差距。

1、档案管理意识不够强。

一是部分领导干部对档案管理工作缺乏应有的重视和关注。对本职范围内档案工作职责不明确,较少过问档案工作,对有关档案的法律法规和业务知识了解不深,导致许多单位的档案管理问题得不到解决,人、财、物保障不足。二是部分单位之间档案管理工作不平衡。目前,我区的各类档案管理工作主要是根据业务线上的台帐要求来开展,各级各部门的档案管理标准不统一,除业务线上较重视的公文、财务、执法档案相对规范外,如科技类(包括科学研究、设备仪器、基本建设、产品资料等)、文化类(包括各类文化活动、历史资料、非物质文化遗产等)及经济活动档案(如合同、会议纪要等重要文书)在现阶段发挥重要作用的档案管理问题较多。各级各部门档案管理水平高低不均,差距较大,并且有相当一部分领导和单位还没有意识到差距存在,没有及时落实措施加以改进,导致全区档案管理工作发展不平衡。三是档案工作宣传方法较少。档案管理是一项默默无闻的工作,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工作,很难在短期内体现出业绩和作用。由于宣传的活动和载体不多,相关知识和新闻很少出现在各类媒体、简报上,宣传力度不强、氛围不浓。机关干部欠缺档案概念,自觉管理、依法收集的意识比较淡薄,全员参与和支持档案管理的良好氛围尚未形成。

2、档案管理体系不够完善。

一是档案管理组织网络不够健全。据了解,区档案局尚未完全担负起对全区档案工作实施监督指导的职能,与基层联系不多,有些部门甚至不知道档案馆已经变成档案局;部分单位的档案管理网络没有建立到具体科室和工作岗位,部分村(社区)还未落实兼职档案管理人员,组织网络未能到底到边;各级各部门的档案管理的指导协调职责还不明确,管理职能难以落实。二是档案管理队伍缺乏应有的专业知识和精力。档案管理作为一项具有专业性、系统性的工作,从业人员必须具备强烈的工作责任心,相应的专业知识,花费大量的工作精力。但目前,档案员队伍不稳定,变动频繁,有些单位一两年一换;档案员兼职过多,精力不足;档案员的业务素质和专业化水平总体不高,在调研单位中除一两个镇街外,其他单位的档案员都未经过专业培训后持档案管理证件上岗,档案业务知识培训很少,近两年来绝大部分档案管理员参加的业务培训不超过一次,特别是针对基层村(社)档案管理人员的培训指导几乎没有。三是档案收集、管理规范和标准不够明细。一方面,区级层面缺少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档案分类方法和归档范围标准,各级各部门虽然有归档的意识,但对哪些要归档、如何归档没有具体的标准。另一方面,省、市制订的许多专业档案管理规范、标准未能得到贯彻落实,镇、街道和村(社)领导、档案管理人员不知道规范存在,或是没有完全按照这些规范开展工作。更重要的,特殊时期、临时机构和重大建设项目的档案管理缺乏指导性意见。当前我区正处在完成重大行政区划调整,城市化建设开发大幅推进的重要时期,这个时期机构变动大、人员流动频繁、临时机构多、资料依据性强、工作要求高,本身就存在着许多不利于档案收集管理的困难问题,同时,这些特殊时期和重大项目档案与政府、群众利益密切相关、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和保存要求,但目前,政府对这些档案管理还缺少明确的管理规范标准方面的要求,已经出现有的重要资料遗失,有的重要资料收集不全,有的交接制度不明确,有的档案资料收集程序缺失等种种问题,工作隐患严重。如,有的重大工程项目由于缺少必要的档案资料接收程序,致使建设档案中部分承包单位的资料不齐全,且补充完善的难度较大,直接影响了工程后期权证的办理等。

3、档案管理硬件建设还难以适应工作需要。

随着档案库存量的急剧增加,馆室紧张、建设简陋的问题在全区各个职能部门都普遍存在,这已经成为影响和制约全区档案管理工作发展的突出问题,具体表现在:一是库房容量不足。目前区档案馆库存档案已经饱和,收集工作受到影响,如行政区划调整后原转塘、龙坞、周浦、袁浦等乡镇街道的档案按规定应当收入区档案馆,但现阶段只能留在原单位,其他单位和职能部门也普遍存在库房紧张的问题。二是档案馆室建设不规范。有的档案室建设不标准、不规范,三室不分,基础条件很差,如区人才交流服务中心9个平方的档案室内存放了四千余份人才档案,地方小、通风差,八防措施无法落实,存档、阅档、整理、办公同室,完全不符合人事档案管理标准;有些单位因办公条件限制,无法落实专用档案库室,有些部门档案分散在各职能科室,如区人事局各类工作档案与全区工资统发系统计算机中心机房、复印室及其他杂物同室,既不符合档案管理要求,也不符合统发工资中心机房安全管理要求。三是村(社区)档案室建设滞后。随着城市化推进和体制的调整,村(社区)经济活动越来越多、村务公开要求越来越高,与股民、村民利益密切相关的档案资料也越来越多,村(社区)档案已经成为维护基层社会稳定的重要依据。但目前,绝大多数行政村和撤村建居社区的资料保管,多半是凭着村(社区)领导或者会计的个人判断,或者是遇到实际问题后才注意收集,基本未实现集中、规范化管理,档案分散、不健全,没有专门的管理人员和库室,有些重要资料甚至是由村书记自己保管的,或是分散在各个岗位或工作人员手中。

4、信息化档案管理工作相对滞后。

西吉县动物卫生监督工作调研报告 篇7

2013年4月7日,西吉县动物卫生监督所专门组织人员分别到马莲、将台、兴隆、什字四乡镇针对乡镇动物防检疫、畜禽贩运监管、活畜禽交易市场监管以及牛羊屠宰现状情况进行了调研,调研对象主要为乡镇农牧技术服务中心主任、副主任、屠宰场检疫人员、个别屠宰户等,调研情况

4草原执法具体的对策分析

针对草原执法所存在的问题,我们应该更多的从根本上寻找原因,提出合理的建议,积极用行动改善执法环境,适应新形势的发展。

4.1进行普法宣传,增强广大干部群众的法律意识

草原执法的重要环节就是改变人们的观念,让遵纪守法、共同维护草原环境的想法深入人心,形成用法律维权的良好局面。对于群众的法律意识培养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各政府部门鼎力合作,定期对群众进行普法宣传教育,让他们了解法律的相关规定,在法律的规范下在草原上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对于宣传的形式,也可以是多种多样的,报纸、广播、电视、宣传册、普法小组都是可以借鉴的形式。

4.2明确部门权限或整合执法机构,提高执法效率

政府部门的分工和权属分配上一定要协调一致,明确何种事务归国土部门管,何种事务归林业、畜牧等部门管辖,尽量避免同一事项多个部门交叉管辖的现象,这对于执法工作的顺利开展极为不利。或者应该借机构改革之力,对林业、草原、环保、国土等部门的执法机构根据各自职能进行整合,形成一个环境保护综合执法机构,避免机构重复,职如下:

1 基本情况

1.1 乡镇农牧技术服务中心情况

机构于2012年由原乡镇畜牧兽医站和原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合并,在编工作人员技术工种主要由畜牧兽医和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组成,每站平均在编人数8人,其中畜牧兽医技术人员4人(马莲乡在编在岗人员5人,其中畜牧兽医技术人员2人,将台乡在编在岗人员9人,其中畜牧兽医技术人员4人,兴隆镇在编在岗人员12人,其中畜牧兽医技术人员6人,什字乡在编在岗人员8人,其中畜牧兽医技术人员3人),具有独立办公场所,畜牧兽医主要工作职责为动物防疫、动物产地检疫、畜牧技术推广、动物疫病防治、活畜禽交易市场监管、各类报表报送以及乡镇其他阶段性工作。春

能重叠,减轻财政负担,提高执法效力。除此之外,还要实行政府部门工作的公开化、网络化,经部门办理的事项通过网络就能查询,大大减少了执法部门对相关事项进行确认等繁琐的环节。

4.3完善草原监理工作,加大执法力度

执法队伍要从自身寻求原因,加强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和队伍的建设,在进行执法的同时还要拓展草原监理的任务,在草原的保护利用工作、防火工作、生态维护、项目建设方面都要体现执法效果。执法过程中只有加大执法力度,才能更好的维护安定的草原秩序,让大家遵纪守法,不任意妄为。发挥执法队伍保驾护航的作用,是执法工作人员需要努力的方向。

5结语

任何事情都不是一成不变的,草原执法过程中也会出现新的问题和新的矛盾,仅仅依靠《草原法》是不能够应对的。我们执法工作人员应该发挥主观能动性,根据问题寻找对策,并及时完善所存在的不足。只有适应形势作出改变,才能真正做到执法为民,让群众在法律制度的维护下共享安定、和谐的草原大环境。

秋两季集中免疫期间每2个行政村聘请1个村级防疫员。

1.2 交易市场情况

所调查四乡镇均有活畜禽交易市场,隔日逢集,将台、马莲、什字交易市场每个集贸日牛交易量大约为30头左右,牛羊来源主要为周边乡村农户,以自养家畜交易为主,市场现状为有市无场,监管基本缺失,兴隆交易市场每个集贸日牛交易量大约200头左右,牛羊来源主要为甘肃静宁及周边乡镇,以贩运家畜交易为主,市场现状为封闭式市场,但主体不明,监管难度大。

1.3 贩运户情况

马莲乡1人、将台乡1人,什字乡2人,兴隆镇100人左右,马莲、将台、什字三乡贩运户主要从本乡农户家收购到当地集市卖出,兴隆镇贩运户主要从甘肃静宁或本镇及周边乡镇集市收购,并私自屠宰。

1.4 牛羊屠宰情况

马莲、将台、什字三乡集市销售肉品主要来源为兴隆镇单家集,兴隆镇现有牛羊定点屠宰场1个,实际屠宰量每天1头牛,单家集个体屠宰户大约70~80户,实际日屠宰量100头左右,即定点屠宰场屠宰牛数为兴隆镇私屠滥宰数的1%,当地牛羊屠宰基本属于私屠乱宰情况。

2 存在问题及原因

2.1 存在主要问题

(1)乡镇办公设施设备落后,工作繁琐,量大任务重。什字乡农牧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办公场所破旧,设备简陋,兴隆镇农牧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办公场地因小城镇建设现已基本拆除,当前正常办公场所存在脏乱差情况。

(2)乡镇工作经费严重不足。近年来只有在2012年县农牧局分别给各乡镇给予2000~3000元的工作经费外,再无其他经费,严重影响了各项工作的正常开展。

(3)马莲、将台、什字、兴隆四乡镇活畜禽交易市场主题不明确,尤其马莲、将台、什字三乡活畜禽交易市场建设处于停滞状态,兴隆镇交易市场虽然是封闭式市场,但未进行监管,市场处于自由交易无人监管状态,市场准入制度难以落实,给当地畜牧业健康发展带来很大安全隐患。

(4)兴隆镇牛羊私屠乱宰现象十分严重。屠宰户不愿进屠宰场屠宰原因主要为:一是屠宰户认为进屠宰场麻烦,没有在自己家屠宰方便,长期屠宰习惯所致;二是认为进屠宰场屠宰后所剩骨头、肉屑等下脚料不能及时回收,影响收入近100元左右;三是屠宰户相互之间存有嫉妒心理,认为进了屠宰场会增加屠宰场的屠宰量,政府会给屠宰场予以补助,屠宰户心理不平衡。

2.2 原因分析

(1)对动物防疫工作重视程度不够。一是乡镇站和活畜禽交易市场建设近年来政府虽有投入,但投入力度不大,致使部分乡镇站工作条件差,设备落后;二是人员配备不足,针对隔日逢集的活畜禽市场监管,必须要有专门监管人员具体实施执法检查;三是经费方面严重缺失,致使工作人员怨声载道,积极性不强。

(2)私屠滥宰严重究其原因一是政府宣传引导不力,导致广大屠宰户集中定点屠宰和动物产品质量安全意识不强;二是政府监管不到位,对当前私屠滥宰现象不能及时整改纠正;三是政府协调未到位,既没有协调相关部门对私屠滥宰行为监管,也没有协调屠宰户和屠宰场的矛盾根源;四是定点屠宰场管理和经营模式不适合现代企业良性运行机制,不能起到方便于民、让利于民的作用。

3 建议

(1)各级政府应高度重视乡镇农牧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基础设施建设,并将工作经费及时纳入财政预算,及时拨付,同时还要加强人员力量,做到分工明确,责任清楚。

(2)县级重大动物疫病指挥部应充分发挥职能作用,相互协调、相互配合,全面落实活畜禽市场准入制度。一是要对部分有市无场的活畜禽交易市场进行封闭式建设,场区要按照相关技术标准分区设置、分区管理;二是要切实明确市场主体,做到职能细化,责任明确;三是要专门安排动物卫生监督执法人员(各乡镇均成立了监督派出分所)负责交易市场查证验物和消毒工作;四是要针对市场准入制度难以执行的情况,公安、工商、商务、发改、卫生、农牧等部门要形成联合执法机制,并及时开展专项整治工作,确保市场准入制度全面落实。

中小学法制教育工作调研报告 篇8

一、取得成绩

近几年,镇中心初中把中小学法制教育作为整个教育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来抓,加强领导,落实措施,强化教育,配备法制副校长,全镇学校法制教育出现了新的生机与活力,中小学法制教育得到了进一步改善,教育效果明显增强,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

(1)学校法制教育的重要地位得到落实。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是体现在组织保证上。层层成立学校法制教育领导小组,明确了工作任务,落实了“谁主管、谁负责”的工作责任,建立了责权明确的工作制度。其次是体现在工作落实上。镇中心初中把法制教育纳入工作总体规划,同业务工作一起研究部署,一起检查考核,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保证了法制教育各项任务的较好完成。特别是在文明校园、示范中小学、管理规范化学校创建验收和中小学“两项常规”检查中,将法制教育作为一项重要内容,严格考核,实行“一票否决”,使法制教育由软任务变成了硬指标。

(2)学校法制教育得到广泛开展。各学校充分发挥学校教育的主渠道作用,实现了“两个结合”。一是法制教育与课堂教学得到了较好的结合。全镇中小学平均每周开设0.5个课时法制教育课,做到了“三有一进”,即有计划、有教材、有师资、进课表,保证了法制教育课的教学质量。同时,在政治、语文、历史等课堂教学中积极渗透法制教育内容,使相关课程的法制教育资源得到了充分的挖掘和利用。二是法制教育与校园文化活动得到较好结合。各学校充分发挥校园广播、墙报、宣传栏、黑板报、手抄报等文化阵地的宣传教育作用,举办法制节目,开办法制专栏,宣传法制知识,营造了良好的校园法制教育环境。

(3)学校法制教育的空间不断拓展。一是向家庭延伸。在法制教育寻求与家庭的沟通上建立了多种渠道。全镇中小学基本都成立了家长学校,有计划地对家长进行法律知识教育;大多数学校通过家长会及时与家长特别是与“问题生”家长沟通情况,加强对这些学生的帮教转化。二是向社会延伸。中心小学以上的学校配备了兼职法制副校长,在推进学校法制教育工作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综治、公安、文化、工商、教育、团委等部门每年都对校园周边环境进行专项整治,维护了中小学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有效地净化了育人环境,使学校法制教育延伸到了社会的方方面面,成为学校法制教育的有益补充。

二、存在的问题

我镇学校法制教育工作虽然取得了显著成绩,但与新世纪、新形势、新要求相比,学校法制教育工作中还存在不少问题,有的问题还很严重。

(1)认识不到位。个别学校特别是村小对法制教育重视不够,落实不力,疏于管理,致使一部分中小学生主要是一些“问题生”的法制观念淡薄,打架斗殴事件时有发生,对学生的身心健康造成了很大的伤害,影响了学校治安稳定,损害了教育形象。

(2)法制观念淡漠。个别教师法律意识不强,违反师德要求,教师因教育方式简单粗暴,不尊重学生受教育权、不尊重学生人格,不仅是违背师德要求的错误行为,而且是严重的违法行为。

(3)法制教育脱节。我镇目前初中毕业生升学率为60%多,约有30%多的初中毕业生无法升入高一级学校,这些学生步入社会后,如何对其进行法制教育和管理需要进一步研究和落实。

(4)家庭教育片面。相当一部分家长在孩子教育问题上存在重视文化课教育轻视其他方面教育包括法制教育的倾向,在转变家长这种观念上还要下更大功夫。

(5)社区教育空白。学生课外和假期教育得不到很好组织,基本处于自发状态,特别是青少年成长的社会环境还不尽人意,不健康的书摊、网吧、游戏厅等整治难度大,中小学生的健康成长难以得到保证。

三、对策与措施

(1)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各学校要从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高度,充分认识新时期加强青少年学生法制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自觉把对青少年学生的法律素质的教育与培养,放在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战略目标的基础性地位,真正摆正教育工作的重要位置,切实抓紧抓好。各学校要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法制教育领导小组,建立以班主任、政治教师为骨干,以党、团、队等组织为依托的法制教育工作队伍。要增加学校法制教育工作的必要投入,在人、财、物等方面提供切实保障,确保法制教育正常化。

(2)精心组织,确保法制教育规范化。要根据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和接受能力,有针对性地开展法制教育,努力形成渐进、科学、法制教育体系;利用校园网、校电视台、红领巾广播站等,有计划的定期向学生宣传法律知识,剖析法律现象,用事实教育学生;另外,各学科教师有计划地将法制教育渗透到学科教育之中,使学生潜移默化地感受到遵纪守法的必要性。

上一篇:动物防疫监督所年度的食品安全工作总结下一篇:岗位职责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