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管科矿产资源管理工作总结

2024-07-15

矿管科矿产资源管理工作总结(通用3篇)

矿管科矿产资源管理工作总结 篇1

2011年矿产资源工作总结

在局党组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县级及局级领导的指示精神、积极探索、锐意进取、踏实工作、务求实效,一年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下面简要汇报一下一年来的工作。

一、2011年工作的基本情况

1、全面完成2011年的年检工作。

按照市局的统一部署,对所辖区的新阳煤矿进行了全面的考核,并将考核的结果上报市局,对发现的问题进行及时的整改,使得市局年检中考核优良。

2、对全县砖瓦企业进行全面关停。

全面落实县委、县府关于关停拆除实心粘土砖厂工作安

排,严格按照县委指示精神根据县委指示切实增强做好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密切配合乡镇(街道)和执法机关依法行政,要求对全县砖厂进行逐一排查、摸底,全面做好宣传动员实施工作,对不按时关停的砖厂企业要查找问题,研究对策,对个别故意阻挠关停工作的企业要依法取缔,绝不姑息迁就。

现已出现良好的势头,拆除砖机、厂房、窑体、停电、烟囱爆破各项工作正在有序的进行。截止目前,全县第一批关停拆除的26家砖厂,已大部分关停,基本达到了预期目标,对原先办理采矿许可证的7家砖厂也不再办理延续。同时要 1

积极配合相关科室做好复耕前的清迁工作,使复耕顺利实施。

3、认真做好安全隐患防范工作。

我科室在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中,全面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和各乡镇国土所签订防范安全隐患目标责任书,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做到了群防群治、齐抓共管。同时和县安监部门建立安全隐患相互通报制度,对矿产开发监督检查过程中发现的重大安全隐患相互通报,确保安全生产工作始终处于有效控制状态,着手做好汛期安全生产工作,建立各项规章制度,严格落实责任制,确保汛期万无一失。

4、搞好地热开发、提升我县人民物质生活水平。

自2009年下半年到今年本月月底经过半年多的时间,完成了一系列立项、许可证审批、勘查定位、钻探等工作。打出了我县第一口热水井,井深1478.2M.水温53摄氏度.出水量35立方米。地热水富含对人体健康有益的锶、锰、碘、溴、偏硅酸等微量元素,其中氟元素达到了医疗价值浓度,偏硅酸达到了矿水浓度,该地热水具有较高的医疗价值,可作为洗浴、供热取暖、以及医疗用水。因具有强腐蚀性和多种矿物质,所以不适宜饮用及农用灌溉。

目前,正在申报采矿权,所需资料已有规划设计单位着手准备,已基本完成,下一步准备在现井周边地域进一步

勘察,再打一口井。

二、2012年工作的基本思路

1、认真做好矿山安全生产工作。

为矿山服务 搞好矿山安全教育,定期举办矿山技术人员培训班;在矿山企业中倡导推广先进的采矿设备和技术;进行技术咨询。积极牵头,与国内外商户搞内引外联,抓好优势项目的开发,让沉睡已久的资源为振兴本地经济做贡献。

正确引导矿山企业走深、精加工的道路,帮助他们寻找

新客户,开辟新市场。同时我们要积极学习国内外先进经验,为本地企业尾矿和“三废”的回收利用提供有价值的建议。

2、做好地热开发利用工作。

要积极协调有关部门,做好开发企业的属地工作。要做好第二口井的勘探、钻井工作,争取早日打出优质、高效的井。

上半年的工作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存在不足,下半年要振作精神、发扬成绩、克服困难,争取更大的成绩。

2011年12月6日

矿管科矿产资源管理工作总结 篇2

小型非煤矿山, 矿产资源储量检测核实工作, 是国土资源部门矿政管理工作的基础工作。当前各测绘单位工作方法不尽相同, 执行的标准差异很大, 其最终结果也是相差较多, 在检查验收报告的工作中, 不利于统一衡量、统一管理。利用无棱镜全站仪野外采集数据, 绘图软件内业编绘成图, 是现今工作中使用的主要手段之一。即可真实的测量到采石场的上边沿, 提高了准确性, 又减少了人工立镜站的危险性, 极大的提高了工作效率。其工作精度如何要求, 野外工作掌握哪些要点, 注意哪些问题, 是测绘工作人员力求掌握的。

2 采矿场定位

由于资源储量检测核实工作, 其坐标系统是采用相对近似1954年北京坐标系的独立坐标系统, 高程采用相对近似1956年黄海高程系的独立高程系统。一是利用1:1万地形图上明显地物为参照已知点, 作为基础已知数据。二是利用手持GPS单点定位。这里重点介绍地形图上明显地物定位, 手持GPS单点定位的精度。

2.1 到国家相关测绘部门收集该地区GPS较差改正数据, DH、DT、DZ、DA、DF, 对GPS仪器进行较差改正。 (根据使用要求, 收集80西安坐标系, 54北京坐标系, 改正数据DH、DT、DZ、DA、DF) 。

2.2 一万地形图明显地物定位, 存在四方面误差, 成图误差M图=0.8 mm, 图纸伸缩误差M缩=0.6 mm, 图上量测误差M量=0.2 mm, 标尺误差M尺=0.2 mm, 实地误差M。M=±8Á+6Á+2Á+2Á=±10.392米, Mδ=±2×M, Mδ=14.697米。

2.3 采用GPS单点定位, 规程要求作业相对误差≤5米, 当GPS显示≤5米时, 即可定位操作, 依据仪器本身表称精度是M=10米, 所以定点极限误差, M△=±2×M, M=±2×10米=±14.1米。

由此可见, M△≈Mδ, 采用GPS单点定位时, 接收卫星信号强度, 是必要条件, 收到卫星数量不能少于4颗, 可达到作业相对误差≤5米精度, 两次观测取平均数, M= (m1+m2) /2, 可提高定位观测精度, 满足定位要求。

手持GPS单点定位的高程精度较差, 建议不采用或少采用。

采矿场起始高程, 利用万分之一地形图明显地物图上高程, 进行连测, 二测回观测, 取平均值进行高程计算。

3 野外采集数据

3.1 在采场中尽最大通视范围内, 安置仪器, 量取仪器高, 罗盘定向归零 (考虑磁偏角改正) , 输入定位测量坐标、及高程, (也可设置X=0、Y=0、Z=0, 内业进行坐标、高程改算) , 进行坐标、高程测量, 开始观测时, 以一固定地物点方向做为检查方向, 观测该点坐标、高程, 记住该点号, 本测站结束后, 用作归零检查, 两次观测坐标、高程较差, MD<0.3米, Mh<0.2米。

3.2 固定地物 (房角顶、电线杆顶、机台等) , 尽量多的测绘在地形图上, 尽量观测高处, 有利于高程保护。固定地物点为今后核查检测工作中, 利用绘图软件编图时, 用于测站坐标、高程改正, 作为图根控制点用。固定地物观测最好立反光镜, 必免出现粗差。

3.3 反光条件强的物体, 测量距离控制再200米以内, 可提高观测精度。吸光强的物体、黑土层测量, 距离控制再100米以内。距离过大时转站测量。反光条件差, 测距不稳定, 要立反射镜。

3.4 支导线测站搬迁时, 直返觇测量, 利用固定地物 (房角、电线杆顶等) , 观测2个以上的公共点, 检查支导线是否飘移, 观测站、观测点有无错误。公共点两次测量的点位差, δ≤0.2米, 不同方向测量电线杆顶, 点位差, δ≤0.4米, 分清X;Y增量方向, 防止反向出错。

3.5 观测时必须考虑工作环境, 气象条件、电磁波、粉尘、正向逆光等因素都对测量精度有影响。作业时要远离变压器、电焊机等电磁波发源地, 必要时关闭生产电源, 消除干扰。

3.6 采石场上沿、下底及各个台阶, 应依序分别观测, 给予不同编码属性以区别, 有利于内业连图。

4 内业成图

利用南方CASS绘图软件, 读取全站仪野外观测数据, 编绘成图。

4.1 根据GPS单点定位的坐标X、Y、连测高程H起始数据。对野外采集数据进行测站坐标、高程改正计算。

4.2 展绘高程点, 根据属性对观测点进行连线, 去掉飞点。生成图廓、坐标网。

4.3 利用万分之一地形图, 进行图像插入, 四边形底图纠正。

4.4保存观测数据, 数据——坐标显示打印———打开数据文件, 查看高程数据有无错误, 删除杂点、错点数据, 另保存数据文件。 (这项工作要格外注意, 不能出错) 。

4.5 图幅纠正好后, 描绘等高线, 输入等值线数值 (不能简化) , 利于今后切剖面。

4.6 在垂直采矿场主采方向, 大致画出矿区位置, 在菜单项, 工程应用———DTM法土方计算———根据图上高程点 (只取挖方量) 。概略算出区域内资源量, 最好大于计划资源量10%~20%即可, 相差悬殊进行调整 (要经过几次调整) , 符合后进行下一步。

4.7 在矿区位置内, 采用平行剖面法, 布设剖面。

4.8 绘制剖面图, 量算剖面面积, 计算资源量, (要经过几次调整) 。附和资源总量要求后, 确认矿区位置, 提供矿区坐标X、Y。

4.9 修饰图面, 提交矿区范围地形地质图, 储量计算剖面图。

5 存在问题及建议

5.1 野外观测数据现场检查不方便, 每观测20-30点, 应当重复抽检1-2点。采矿场形态复杂时, 应加大重复抽检数量。各层采矿台阶都要有抽检点。

5.2 控制测距长度, 最好200米以内, 避开灰尘。

5.3 野外观测时, 时刻注意飞点的出现, 一但该点认为测点不正常时, 应及时重测该点。

5.4 建议野外作业组配备移动电脑, 野外观测数据现场检查方便, 能及时发现错点, 及时纠正。现场展点、连线成图, 合格后收测, 减少返工量, 可提高效率。

摘要:矿产资源储量检测核实工作, 利用手持GPS采矿场准确、合理的定位, 野外作业采集数据, 内业测量软件编绘成图。各阶段工作都要遵循其要点及相应的国家规范和规章制度执行, 才能保证最终数据处理、图件编绘、提交的资料准确合理路, 达到矿产资源管理使用的要求。现将各个阶段工作分别阐述。

关键词:资源储量,检测核实,数据采集,编绘成图

参考文献

[1]南方.数字化地形地籍成图系统CASS6.1.用户手册.南方数码科技有限公司.

[2]南方.数字化地形地籍成图系统CASS6.1.参考手册.南方数码科技有限公司.

[3]AutoCAD2002实例详解[M].北京:海洋出版社, 2002.

矿管科矿产资源管理工作总结 篇3

关键词:矿产资源,综合利用,标准化,标准体系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要节约集约利用资源, 推动资源利用方式根本转变, 加强全过程节约管理, 大幅降低能源、水、土地消耗强度, 提高利用效率和效益”、“加强矿产资源勘查、保护、合理开发”。《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中指出:“发展绿色矿业, 强化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 提高矿产资源开采回采率、选矿回收率和综合利用率。”矿产资源综合利用是坚持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 也是关系我国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全局的一个重大战略问题。从此可以看出矿产资源综合利用工作的重要性和加强矿产资源综合利用工作的紧迫性。而标准化作为一项重大的技术经济政策, 是促进矿产资源综合利用, 切实保护和合理利用各种资源的有效手段, 应给予高度重视和优先考虑。

1 矿产资源综合利用需要标准化

1.1 矿产资源综合利用大有可为

我国矿产资源有以下几个主要特点。

(1) 矿产资源总量丰富, 人均占有量少;矿产资源种类丰富, 但优势矿产多是用量不大, 而石油天然气、富铁矿等大宗支柱性矿产短缺; (2) 基础储量少, 资源量多;经济可利用资源储量少, 经济可利用性差或经济意义未确定的资源量多;已探明的资源储量少, 控制的和推断的资源储量多; (3) 共 (伴) 生矿产多, 且贫矿多富矿少, 开采、选矿、冶炼难度大。

鉴于我国矿产资源的主要特点, 加之我国矿产资源的总回收率仅为30%~50%, 共伴生矿综合利用只占总量三分之一, 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差距, 节约潜力很大, 矿产资源综合利用大有可为。

1.2 矿产资源综合利用需要标准化

矿产资源本身就是一种综合资源, 大多为综合矿产, 共 (伴) 生着多种可用资源, 具有多种利用功能;同时其开发需要经过勘查、开采、选冶、利用等环节。因此, 通过制定和有效实施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的技术标准, 对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各个环节进行标准化, 有利于在提高矿产资源回收率和矿产资源利用效率, 创造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同时, 尽可能地降低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对环境造成的不良影响。

2 工作的进展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主要工作进展

2.1.1 初步构建了矿产资源综合利用标准体系

2008年,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会同国土资源部等相关部门编制了《2008~2010年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标准发展规划》 (以下简称《规划》) , 初步构建了标准体系框架 (如图1所示) 。

2.1.2 发布实施了一批标准

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标准是促进产业结构调整、转变增长方式、保护生态环境和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技术基础, 对于强化政府监督管理、推动企业技术进步、引导社会合理消费, 实现我国节能减排目标, 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具有重要作用。主要包括:基础、管理、方法以及以实现矿产资源综合利用为直接目的的标准, 重点领域涉及矿产资源勘查评价和开发利用等。据不完全统计, 《规划》发布至今, 矿产资源综合利用领域制修订完成国家标准8项, 行业标准4项。

2.2 矿产资源综合利用标准化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2.2.1 矿产资源综合利用标准体系还需要进一步完善

《规划》中初步构建了矿产资源综合利用标准体系, 划分为3个子体系, 16个分支, 为矿产资源综合利用标准化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是体系还存在以下两方面问题, 一是体系结构需要进一步完善, 层次还需要进一步细化;二是体系中的部分标准还需要根据标准化的基本原理和新形势下科技进步进一步论证其可行性, 保证规划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2.2.2 标准制修订方面存在的问题

主要表现在3个方面:一是矿产资源综合利用标准的管理还处于部门和行业条块分割管理的状态, 部分标准在制定过程中未能进行充分的协调和广泛征求意见, 导致部分标准间的协调性配套性较差, 适用范围狭窄等问题的出现;二是由于标准研制工作与科研工作结合得不够紧密, 部分标准的技术指标缺乏必要的科学研究和试验验证工作的有效支撑, 标准的整体技术水平不高;三是标准研制对人员的要求比较高, 除了需要具备必要的专业知识, 丰富的实践经验以外, 还需要具备必要的标准化知识, 但实际情况是标准研制的人才缺失严重, 是造成当前标准研制工作的周期普遍比较长、整体质量不高的重要原因。

2.2.3 标准化情报工作急需加强

标准化情报工作是标准化工作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 其主要工作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针对国内相关行业和部门标准化工作的整体进展和具体标准的相关信息的收集;二是针对国际标准以及发达国家标准化工作的整体进展和具体标准相关信息的收集。由于国际标准化组织没有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相关的分技术委员会, 也就没有相应的国际标准, 因此, 标准化情报工作的重点应该是国外先进标准, 但是当前的情况是对发达国家如美国、日本等矿产资源综合利用标准化工作的整体进展和具体标准相关信息的收集工作还处于起步阶段, 缺乏实质性的了解和整体的把握。

2.2.4 标准的宣贯方式急需改进

当前, 仍然存在重标准制定、轻标准实施的现象, 标准的宣传贯彻模式比较单一, 大多是印发纸质的材料, 采用会议的形式进行宣贯, 而电视、网络等现代化宣贯手段应用较少, 标准宣贯的渠道不畅, 标准使用者对于标准化工作的发展趋势和具体标准的制修订情况缺乏必要的了解;同时由于矿山企业未能真正成为矿产资源综合利用标准制修订的主要力量之一——贯彻和实施标准的主体, 导致矿产资源综合利用标准未能真正落到实处, 起到实效。

2.2.5 标准化工作经费不足

矿产资源综合利用标准化工作的经费来源主要有:一是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的国家标准补助费;二是各行业和部门用于标准化工作的经费;三是企业参与标准化工作投入的经费。由于缺乏专项经费的支持, 加之企业参与投入标准制定经费的机制尚在探索之中, 矿产资源资源综合利用标准化工作缺乏稳定的经费渠道, 投入不足。

3 推进矿产资源综合利用标准化工作的建议

3.1 加快矿产资源综合利用标准体系的建设步伐

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矿产资源综合利用标准体系的建设工作:一是加强行业和部门的沟通协调, 实现矿产资源的勘查评价及开发利用等工作环节的协调配套;二是进一步对体系结构进行完善, , 层次划分进一步细化;三是根据现有工作基础, 对具体标准进行调整、补充, 提高标准的科学性和研制的可行性。

3.2 加快推进标准制修订工作

为全面推动矿产资源综合利用标准的制修订工作, 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

(1) 因矿产资源综合利用标准的管理工作由国土资源、煤炭、有色等行业和部门负责, 急需建立部门的联动机制, 调动社会各界的力量参与到标准的研制中, 形成合力, 共同推进矿产资源综合利用标准的制修订工作。

(2) 推进标准研制与科研工作的紧密结合, 开展大量的科学研究和试验验证工作, 合理确定标准的具体技术指标;同时注重科技成果向标准的转化, , 吸收新技术、新方法、新工艺, 研制新装备, 提高标准的科学性和整体技术水平。

(3) 标准研制过程中, 需要进行充分的协调, 广泛征求相关领域专家的意见和建议, 全面提高标准内容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4) 通过开展标准化培训和标准的预研究项目给年轻人学习和锻炼的机会, 积累必要的专业知识、、实践经验, 加快标准研制人员的培养, 切实解决标准研制人才缺失的问题, 为矿产资源综合利用标准的研制工作提供有效的人才保障。

3.3 鼓励矿山企业积极参与矿产资源综合利用标准化活动

鼓励矿山企业积极参与矿产资源综合利用标准化工作, 使企业真正参与到标准的制修订工作中, 成为实施标准的主体, 加强对矿山企业相关的技术人员的培训, 推进矿产资源综合利用技术标准的有效实施, 使矿产资源综合利用标准化工作在切实提高矿产资源的开发和使用效率的同时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保证矿业开发与环境保护工作的协调发展。

3.4 加强矿产资源综合利用标准的宣贯

加强标准的宣贯工作是提高标准实际应用效果的重要手段之一。因此, 要在标准发布实施后, 及时组织标准的相关培训, 使相关人员能够严格按照标准的要求开展工作;同时充分利用信息化平台和各大媒体宣传标准的优势, 扩大标准的影响范围, 营造社会各界关注标准、企业充分参与和应用标准的良好氛围, 使标准能够落到实处, 取得实效。

3.5 加强矿产资源综合利用领域国外先进标准的跟踪研究

加强对国外矿产资源综合利用领域标准化工作的跟踪, 把握发展趋势, 收集具体标准的相关信息, 经过研究, 吸收和借鉴国外发达国家矿产资源综合利用标准化工作的有益经验和做法, 不断完善我国矿产资源综合利用标准化工作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提高矿产资源综合利用标准化工作的水平, 推进矿产资源综合利用工作的跨越式发展。

3.6 加大对矿产资源综合利用标准化工作的经费投入

要积极争取国家财政和各矿产资源综合利用部门对矿产资源综合利用标准化工作的经费投入, 建立和完善矿山企业参与标准制修订的投入机制, 引导矿山企业支持标准化工作, 不断缩短标准的制修订周期, 提高标准的时效性, 充分发挥标准在矿产资源综合利用工作中的技术支撑作用。

参考文献

[1]梁凯, 兰井志.我国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的现状及对策[J].中国矿业, 2004, 13 (12) :48~50.

[2]魏彩慧, 兰井志, 梁凯.对矿产资源综合利用标准化工作的思考[J].中国国土资源经济, 2006, 19 (03) :31~32.

[3]徐青兰井志李剑.标准化与矿产资源循环利用问题探讨[J].中国国土资源经济, 2005, 18 (01) :38~39.

上一篇:奥鹏教师培训下一篇:口才训练方法及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