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真正源泉在于爱

2024-07-17

教育的真正源泉在于爱(共7篇)

教育的真正源泉在于爱 篇1

尊敬的党组织:

教育的真正源泉在于爱,辅导员必须真正地热爱自己的工作岗位,热爱自己的学生,要舍得投入时间和精力,甘于牺牲节假日和一些利益,放下老师的架子,深入宿舍、教室等活动场所和学生平等地交流,摸爬滚打在一起,主动了解学生、关心学生、帮助学生,真正做到言传身教、潜移默化、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记得大一的时候,去圣兵爱心社面试时看了一个视频,知道了***老师的事迹,看到了这个社团的所做,真的很感动。感动于在那么艰苦的条件下,***老师可以自强不息,努力学习;感动于他还能记着其他需要帮助的人,即使他的生活条件也很艰苦;感动于工作之后,他还任然践行着自己助人理念,将更多的爱奉献给了他亲爱的学生。

记得当时填报免费师范生志愿的时候,妈妈问我,如果到时候把你分到山区里面怎么办,我说分到就分到呗。那个时候,我有去山区支教的想法,一生呆在那个地方。所以到现在我也不觉得到农村支教两年是什么不好的事情,毕竟国家为培养我们付出了很多,两年算什么。我记得一句话,是一个马来西亚信奉佛教的居士讲的。她说:“我帮的都是穷人,我怎么能穿那么好、吃那么好。”而我自己也很同意她的想法。所以大一的时候,有段时间当我很纠结。我不知道物质和精神要怎么去权衡,我希望可以给父母带来很好的生活,报答他们,但是我真的去支教了,又怎么给够给他们提供好的生活。

我问过妈妈,是希望我成为一个奉献的、受人尊重的人,还是一个拥有很多钱的人。她笑了笑,选择了前者。我知道,如果我做了这个决定,他们一定会支持我的。后来,我觉得自己一个人的力量怎么能长久的帮助到他们呢,所以最后决定,现在先不多想,好好学习,努力充实、提升自己,到时候要发动更多的力量一起帮助那些孩子。

可是最让自己惭愧的就是,即使我有像老师那样的意愿,但是我却没有像他一样行动起来,即使是很小的,自己现在力所能及的事情也一直没有做过。我总是觉得自己还没有能力不能帮助到他们很多,我总是想等我工作了……或许这就是凡人与伟人的具大的区别吧。

我希望也一定不能让这些只是空话,一定要实现我的理想。

当一个老师是发自内心爱自己的学生的时候,他希望他可以看着学生走好人生的每一步,指引着他们前行,而不是像完成任务一样,一个阶段结束了就和学生再也没有联系了。

如果我们能给学生发自内心的关爱,告诉他们:老师是关注你的、是相信你、肯定你、在乎你的。他们会让这有别于父母的爱激励自己,然后健康、快乐、向着最美好的自己成长。***老师不仅是大学生的学习榜样,党员的学习榜样,更是我们免费师范生的学习榜样。一直以来我希望自己可以做一个可以影响学生一生的老师,能在他们的生命里给他们带来一份意义、一份念想,而不仅仅是个过客。

汇报人:xiexiebang

教育的真正源泉在于爱 篇2

据《中国教育报》消息, 语文特级教师王栋生在接受该报记者采访时称:学校能否成为名校, 教师的学养是决定因素。中国不缺想做官的教师, 缺的是爱读书的教师;中国不缺搞应试的教师, 缺的是有思想的教师。目前有不少教师, 不爱读书, 很少读书甚至不读书, 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教师自身的学习观念有问题。教师不爱读书, 与对阅读的重要性认识不够、教育教学任务比较重、缺乏读书习惯等都有关, 但内在原因主要是教师个人没有正确的价值取向。当然, 必须承认, 现在整个社会的读书环境不是很好, 一些学校在引领教师读书上做得还不够。一些校长不学无术, 也不支持教师读书, 我就听到过有校长训斥教师:“读什么书?把你的书教好就行了!”我也知道, 有些学校的语文教研组老师读书相对比较多, 爱分析各种问题, 可谓聪明人群体, 然而却经常被学校领导认为是“不大好管理的群体”, 因为他们爱读书, 见多识广, 能敏感地发现学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我认为, 学校能否成为名校, 除了要有正确的教育方针, 教师的学养是决定因素。一支爱读书并有独立思考能力的教师队伍, 是学校不可多得的财富。这样的教师才是真正的教师, 是学校发展的重要力量, 同时也是中国教育的希望所在。如果教育行政领导把教师“听话”当作教改的优势, 那简直是无可拯救的愚蠢。

爱,教育的源泉 篇3

“教育基本原理”之中的“教育与人的身心发展”中谈到:教育与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关系是辩证的。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顺序性,决定教育必须循序渐进地进行;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阶段性,决定了教育必须针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选择不同的内容,采用不同的方法;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不均衡性,决定了教育活动要根据个体身心发展的最佳期给予合适的教育,以促使其得到更好的发展;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决定了教育活动要因材施教。教师的爱对于学生的成长至关重要,特别是学习成绩差的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常常被人冷落、遭人歧视,享受不到正常学生来自方方面面的丰富的爱。因此,他们少言寡语、性格孤僻甚至冷淡漠然——他们受伤的心灵需要老师的爱去慰藉;他们沉默的情感需要老师的爱去呼唤。

一、爱心转变思想

孙×是班上纪律比较松散的学生,调皮捣蛋,欺负同学,学习不认真,对老师的教育不以为然。面对这样的孩子,我该怎样做呢?我在接班时就下决心要对他的关爱多一些。课下经常找他谈心,对于他出现的问题总是耐心教育,从不大声斥责;如果生病没有上学,及时打电话送上我真诚的问候;还在他遇到困难时给他热情的帮助。记得那是一个雨天,到放学的时候雨还没停。别的孩子都带雨具回家了,只有孙×没带雨具,家又远,他焦急地向窗外望着。我走过去,关切地说:“孙×,别着急,老师的雨衣给你穿。”听完我的话,孙×很感动,并一再说:“老师,不用了,我穿了您怎么办?”他这么懂事,我还是第一次感受到,欣慰地笑着说:“没关系,老师家近。”他说什么也不穿,挣脱我跑了出去,我赶忙追上他把雨衣披在他身上……二十分钟后,孙×打来电话,向我报平安:“老师,我到家了,放心吧,没事儿。”此时,我心中有说不出的幸福和快乐。

“功夫不负有心人”,渐渐地,孙×的思想发生了转变,对于老师的教育他不再抵触,纪律有了明显改善,学习也进步了,我及时地在班上表扬了他,他憨憨地望着我,开心地笑了……

二、爱心激发兴趣

李×是个人高马大的男生,他性子急,粘火就着,总是喳喳忽忽的,没个稳当劲儿怎样才能让他安静下来踏踏实实做点事呢?通过仔细观察,我发现他绘画不错,于是我从家里找来几本图画书,又给他找笔纸,让他选自己喜欢的画。李×很高兴,拿着书津津有味地翻找着,一会儿,他指着一幅牵牛花的图对我说:“老师,我画这个行吗?”我给予了鼓励,李×显得信心十足。他极认真地画着,看看书画几笔,不满意擦掉再重画……后来,我又给李×找了好多绘画材料,并给予他许多真诚的指导和帮助。李×画画的兴趣越来越浓了,有时下课十分钟还舍不得放下手中的画笔……

通过爱心培育,兴趣激发,平时那个吵吵嚷嚷的“讨厌包”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个专心画画,认真做事的好学生。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也会引导人走向成功。

三、爱心给予信心

李想是个很要强的孩子,在班级学习很刻苦,可是他的学习成绩一直提升得不快,虽然老师很关注,但没有太明显的效果,也许正是这样,他的学习压力很大。有辍学的打算,我及时发现了他的这种想法,找到了他,耐心的开导,针对他的学习情况给予了细致的分析,帮他树立起了信心。如今他已经考上了重点高中,学习一直很好。

组织语言:丰田竞争力的真正源泉 篇4

组织语言是一种隐形、持续的竞争力

我们回到一个基本的问题上,即企业凭什么可以存在。企业的存在是靠帮助消费者解决问题。消费者就像一个问题机,不断地向市场抛出各种棘手的问题。哪一家公司能够更好的识别问题,并提供解决方案,为消费者创造价值,哪家公司就能在竞争中取胜。比如佳能就是基于光学领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在数码相关产品市场的竞争力。

那么,我们就必须问,企业解决问题的能力源于什么?没错,是语言。语言可以定格一个人的思维和心理。我们感受、认识、理解世界,是通过语言为事物分类并做出标记,相当于给事物“起名”,事物有了“名字”之后,我们就不再直面事物,而是通过“名”来感受和思考,即通过语言、词语来感受和思考。

所以,不同的语言,会赋予我们不同的感受、理解、思考问题的方式。而且能将这些感知、理解和思考问题的方式制度化,成为可以学习、可以传承的知识。员工,只要进入这种语言体系,就会自然的将相应的感受、理解和思考问题的方式,内化为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语言可以提供一种可传承的竞争力。

同时,语言是具有一种排他性的,就像一堵墙,使用了另一种语言,就很难在进入另一种语言,就很难理解另一种语言体系中发生的事情。而且,语言还有一种私人性,就是也许双方使用的词语是一样的,但是其含义是不同的。这就决定了使用不同的语言的人,有独特的解决问题的方式。

拿丰田来说,丰田有一个“人财”的概念,说的是人的智慧就是财富。这个词外人很难理解,甚至认为是错别字。赴丰田参观学习的人,看到这个概念,总是要问一问怎么回事。次数都多了,丰田有时就刻意的写成“人才”,因为在他们看来,解释是一种浪费。那么,当外人看到“人才”的时候,谁会真正的理解它。

所以,语言是一种竞争力,而且是一种隐形的、持续的竞争力。战略大师迈克尔・波特有一句话,体现了语言对竞争力塑造的作用。他说:“占主导地位的经济将偏爱那些欢迎不同文化、吸纳多样化思想以图创新的国家。不同技术和创新领域的融合,学术、创新、艺术和前沿思想的繁荣将大大推动它的发展。这些概念都是美国的长处和我们竞争优势。而且这些概念都为美国所独有。”这就是说,美国的竞争力,是从其独特的概念(语言)开始的。

为什么丰田无法复制,无法被超越?丰田的组织语言

丰田模式之所以难以落地生根,是因为不具备丰田模式的生存土壤。虽然管理方式移植了,但是这些管理方式的生存土壤没有移植,那么复制如何能成功?

这土壤是什么?管理模式的背后是心智模式,心智模式的背后是组织语言。丰田特有的语言建构了丰田模式。但是,当人们学习丰田模式的时候,却只是关注于具体的做法,而没有看到背后的语言因素。没有新语言的引入,就没有心智模式的改变,任何管理模式只能流于形式而无法落地生根。有些企业风风火火地学习丰田,没过多久就恢复常态了,也正是这个道理。

丰田能获得这种无法复制的持续竞争力,是因为丰田独特的组织语言中,蕴含着大量的智慧,而这些智慧因各国学习者或研究者的不恰当的翻译而过滤掉了。

下面,我们以中国对丰田的学习为例,从丰田模式的一些核心概念说起。

丰田模式的核心――“彻底排除Muda”:“Muda”不是“浪费”:大野耐一对“Muda”的定义是:只能使成本提高的诸要素,也就是只消费资源而不产生任何价值的活动。在日文中也有 “浪费”一词,定义是:“指胡乱地耗费。无益地消耗人力、财力、时间等”。显然,“Muda”不是“浪费”。在中国,把 “Muda”翻译成了“浪费”,即无益地消耗人力、财力、时间等,这从根本上误解了原意。“Muda”的概念又影响了对利润的定义,通常我们对利润的界定是“利润=价格-成本”,而丰田的“利润=成本-Muda”。从而也进一步决定了丰田与其他公司不同的追求利润的方式。

丰田模式的支柱之一――“自P化(Jidoka)”和“ Just in Time”:“自P化(Jidoka)”和 “ Just in Time”是实现“彻底排除Muda”的两个核心理念。先说一下“自P化”,“自P化”不是“自动化”。在日语中“动”与“P”是两个不同的汉字,发音和意义都不相同。“动”是直接从中文引进的,“P”则是日本造的汉字。大野耐一的解释是:“P”是带有智慧的“动”:儿童们买了动物园的门票并都集中在熊的笼子前时,熊在儿童面前表演的“动”就是“P”。如果没客人来看,它怎么“动”都是动物的“动”。“P”是带有智慧的“动”,两者皆然不同。丰田方式中,把人的“动”区分成两种,不产生任何附加价值的工作就叫“动”,产生附加价值的工作才叫“P”。如何把“动”转变成“P”是推进丰田生产方式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这也就有丰田“实质劳动”的概念,所谓实质劳动,就是“P”,而不是“动”,“动”是非实质劳动,是“Muda”,

丰田模式的支柱之二――“Just in Time”:Just in Time是第一代社长丰田喜一郎把英语单词日语化的语言,是日制英语,实际不是英语。大野耐一对Just in Time的表述是:“(汽车在组装时只有组装该车)所需的零部件,在需要时、(由需求部门)去取只需要的量”。如果能做到这一点,那么,给公司经营带来巨大压力的“库存”就可以从物理上和财务上向“零”趋近。同样对信息来讲,必要的时刻只把必要的信息准确地、实时地送到生产现场。JIT的背后是对客户价值的极致追求,JIT是客户价值分解成一个个价值单元,即所说“P”、实质劳动。而后并通过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将整个价值创造活动链接起来,将生产流转化为客户的价值流,而极大的消除了“Muda”。

丰田之道的支柱之一――Kaizen:在《丰田模式2001》中,丰田之道的支柱有两个:一个是“Kaizen”,即持续改善;另一个是“尊重员工”。改善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简单,曾有人问过丰田公司的专家,为什么在丰田叫改善,而不是改进。日本专家回答的很严肃:改进是西方管理的词,是针对事的,事情有进步叫“改进”,而人有进步,得到他人的尊敬,获得内心的净化与提升,叫“改善”、“改善魂”。这就是说,改善是“魂”,是一个人对自己生命价值追求的体现,解决“问题”变成了行“善”,工作场变成了个人品质修炼的地方。有了这样的动力,还有什么问题得不到重视和解决。所以,从字面上,根本无法了解这个概念的含义。误解不至于此,这涉及到另外两个改善所离不开的概念,即标准化和Hansei。

持续改善的基础――标准化:Kaizen的流程是树立一个标准,然后遵循这个标准,找到一个更好的办法。然后不断重复着三个步骤。这里的标准化不同于我们的理解。一般在组织当中,标准是由一个中央委员会制定的,是一种职能的描述,是一种固定不变的东西,已经成为指令的代名词。而丰田对标准的定义完全不同,在丰田,标准是由从事实际工作的个体制定的;标准是动态的,并非每件事物都需要被标准化。标准是一种被人为确立、广为流传的方法或原则,人们会遵循标准,直到发现、检验并接受一种更好的方法。标准让你知道问题出在哪里,让你清楚从哪儿着手寻找解决方案,让你不在重复同一个错误,让你领会并记住知识和经验。标准可以帮助你远离危险。

持续改善的工具――Hansei:Hansei在日语中的意为“反省”,是在行动过后对执行的严格回顾。它是学习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 Hansei与肯定和确定无关,与对胜利的庆祝无关,它是一种清醒的、对现实的审视,并且与某一个项目的成果如何无关。如果你在丰田取得某次极大成功之后参加他们的hansei会议。你就会为会议苛刻而严肃的基调所震惊。Hansei与思考密切相关,它能带来真正的学习和洞见。事实上,Hansei是一种典型的东方文化的产物。它的真正含义更接近“内省”,而不是“反思”。Hansei有其宗教根源,但是它又是一种应该被我们掌握的深刻的技能。日本的学龄儿童从幼儿园开始就被教授如何进行Hansei,因为它是一种自我提升的重要工具。最关键的一点是:不管人们的成就如何,他们都必须定期进行 Hansei。Hansei反抗的就是那种“如果东西没坏,就不用修理”的思想。幸运的是,我们可以学习如何运用Hansei来帮助我们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丰田之道的支柱之二――尊重员工:尊重员工没有什么特别,很多公司都提出这样的文化理念,几乎成了一句客套话。但是,在丰田尊重员工绝不是客套话。要真正懂得什么是尊重员工,必须明白一个区分:“尊重人”和“尊重人性”。丰田生产方式的导师大野耐一曾告诉做过社长的张富士夫,“尊重人”就如同字面意义,是指对人的尊重;“尊重人性”则是对于人所拥有的思维能力给予最高程度的尊重。要员工“听命行事”称不上尊重人性;如何给员工“思考的空间”,引导出“生产现场的智慧”才是关键。而且“”员工奉献宝贵的时间给公司,如果不妥善运用,无异是一种滥用。所以尊重员工实质上说,尊重员工的人性,而不是尊重员工这个人。在《丰田模式2001》中,对尊重员工的阐释是:“我们认为每个个体都有创造力,能够独立地实现他的个人目标。我们尊重所有团队成员的价值、能力、思维方式和奋斗的动力。”

不止这些,丰田非常注重工作语言含义的界定和使用。还有很多词语的含义都非常特殊。

知识――理论、方法、技术,工具;智慧――用知识真正派上用场。

改良――花钱达到改善的目的;改善――以智慧来从事改善。

动作――执行指令,完成步骤;工作――完成百分之百良品。

产品――将原物料组合为成品;商品――能交到客户手中的产品。

整列――只把东西排列整齐;整顿――把要用东西放在方便取用的地方。

修缮――应急措施,排除故障;修理――找到真正原因,排除问题。

活动――单纯的动作;劳动――推进工序和提高附加价值的动作

能率――一定时间内几个人制作了几个产品;效率――制作某种产品必须的劳动力和制作产品时付出的劳动力的百分比。

生产技术――制作某种物品的技术;制造技术――充分利用现在拥有的设备、人员、材料、零部件的技术。

教育的真正源泉在于爱 篇5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识记人生价值的含义;

理解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掌握物质贡献与精神贡献的关系;

2、能力目标:

引导学生搜集资料和分析资料的能力;

引导学生用贡献和索取的关系理解人生价值问题;

通过“物质贡献与精神贡献”的相互关系的分析,提高学生对人生价值问题的分析判断能力、是非理解能力、辩证思维能力和开拓创新能力。

3、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使学生真正认识到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

培养学生热爱平凡岗位,踏实肯干,乐于奉献的良好品质,使学生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中实现自身的价值。教学方法和手段 讨论式、多媒体教学 教学重点

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教学难点

如何正确看待精神贡献。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人活着是为什么?人生的价值在哪里?”这是千百年来人们都在讨论的问题,对此话题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回答,那你们又是如何回答的呢?

任何人随时随地都在用已有的尺度来进行着价值判断,那么对人生价值,我们应该用怎样的尺度来进行价值评价呢?人生的真正价值是什么呢?

讲授新课:

1、人生价值的含义:

回忆:从哲学上讲,价值是指什么?(多媒体显示)

价值:人的需要与事物属性之间的一种特定关系,即事物对人的积极意义。

从哲学上讲,价值是从人的需要与事物的属性之间的关系引申出来的。那么人的价值又应当如何确定呢?

一个人的人生价值,不能由他自身来说明,必须放到个人与社会、个人与他人之间的双重关系中,才能得到正确的说明。依据哲学上所讲的价值的含义,同学们能否概括出人生价值的含义? 学生回答:

教师分析总结:(多媒体显示)

人生价值即人的一生对他人、对社会、对集体的积极意义。

2、人生价值的两个方面

人的存在具有双重性:一方面,个人总是生活在一定的社会中,作为一种“事物”,必须也可能以自己所具有的属性去满足社会和他人的需要;另一方面,每个人都有自身的不同个性、利益和需要,要求得到社会和他人的尊重和满足。人生价值就是从这种关系中产生出来的。因而,人生价值也就包含了两个方面:社会价值──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我们把它称之为贡献;自我价值──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我们把它称之为索取。多媒体显示:

2、人生价值的两个方面

1)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社会价值(贡献)2)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自我价值(索取)

请同学们思考:人生价值包括贡献和索取两个方面,你是如何理解二者的地位的?跟同学们交流一下你的看法。

教师引发思考:部分同学认为自我价值是第一位的,人生的意义就在于获得尊重与满足。那么,一个人怎样才能赢得社会的尊重与满足,实现自我价值呢?

上节课同学们收集了2005年《感动中国》中认为感动自己的人物。下面我们来交流同学们所收集的资料(视频、PPT),交流的同时,请同学们思考、讨论一下几个问题:

(多媒体显示)

讨论:(1)他们各自从哪些方面感动了中国?说说他们之间有什么共同的地方?(2)他们的自我价值是怎样实现的?人生价值的两个方面在他们身上是怎样体现的?

学生分组讨论,每组派代表发言。

教师点评:通过同学们的讨论,我们发现这些感动中国的人,尽管年龄不同、性别不同、工作领域不同、感动我们的原因不同,但是都体现了他们对社会的巨大贡献,体现了他们的人生价值,同时他们也获得了社会的尊重和满足,实现了自我价值的。可见,贡献与索取是统一的。一方面个人要生存和发展,需要从社会中获取一定的物质资料,个人从社会那里得到

生存和发展所需要的东西,又会激发起更大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另一方面个人也需要有所贡献才能实现社会的生存和发展。个人对社会做出了贡献,推动了社会发展,就为个人索取打下了基础;但是贡献和所取得地位不是等同的,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

3、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社会的贡献(多媒体显示)请同学们思考三个问题:

一个社会如果贡献等于索取,社会是什么状况? 一个社会如果贡献小于索取,社会是什么状况? 一个社会如果贡献大于索取呢,社会是什么状况? 学生回答:

教师总结:一个社会要满足个人生存和发展的需要,首先需要把这些财富创造出来。社会成员如果只想从社会上索取,而少于风险,这个社会就会倒退,甚至会不可能存在,个人的生存和发展也失去了保证。

(多媒体显示)(1)个人对社会的贡献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本保障。请同学们思考:魏青刚、黄伯云这等人的人生价值是如何体现的? 学生回答:

教师总结:人生价值包含两个方面,这两方面都标志着人生价值的实现。魏青刚、黄伯云等等任何人要想生存和发展下去,都需要从社会中索取,需要社会的尊重和满足。但是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需要以个人对社会的贡献为基础,离开了他们所做的感人事迹,他们获得不到这么大的社会的尊重。因此当我们讲到人生价值的时候,虽然离不开但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但最主要的是要看个人实实在在为社会做了些什么。因此,人生价值的两个方面中个人对社会的贡献是人生价值的基本标志,也是衡量人生价值的可靠标志。一个人人贡献的家庭,是一个幸福的家庭;一个人人贡献的集体,是一个温暖的集体;一个人人贡献的国家,一定会成为一个强大的国家。

(多媒体显示)(2)个人对社会的贡献是人生价值的基本标志。(多媒体显示)(3)个人对社会的贡献是人生价值的可靠标志

学生活动:寻找感动,请同学们寻找曾经感动过我们,帮助我们的人物,交流、发言。教师总结:同学们在自己的身边,有这么多人为同学们的成长和成才创造了条件,他们为社会做贡献的形式主要物质贡献和精神贡献两种。

讨论发言:在感动我们的人物中,你认为白芳礼和黄伯云的贡献谁的更大?

个人对社会的贡献是多方面的,衡量一个人的人生价值,即要看他的物质贡献又要看他的精神贡献,特别要重视精神方面的贡献。多媒体显示:

4、物质贡献和精神贡献

教师点评:在现实生活中,由于种种原因,人们往往注重物质贡献而忽视精神贡献。但是我们感到在感动我们的人物中,我们无法确定谁比谁的贡献更大,魏青刚为了一个陌生人,他在滔天巨浪中三进三出,危险面前,义无反顾,他虽然没有救活落水女青年,但是他三次下水救人的精神带给了我们深深地感动;黄伯云,所发明的飞机刹车片所带来的物质贡献以及他倾二十年磨砺不到的坚忍不拔的精神给我们带来持久地激励和感动;白芳礼老人17年来蹬三轮车捐资助学带给我们更多的是精神的感召;我们衡量一个人的人生价值,既要看他的物质贡献,又要看他的精神贡献。白芳礼老人的事迹感动了大江南北,在老人逝世后,有人在网上建立了《白芳礼老人网上纪念馆》,(多媒体显示)不少网友前往悼念,他们在表达自己的崇敬之心的同时,也深受老人高尚精神的感召,决定继承老人的事业,这种精神的力量教育和激励着越来越多的人在自己的岗位上作出更多的物质贡献。(多媒体显示)

(1)人生贡献的两种形式:物质贡献和精神贡献

(2)衡量一个人的人生价值,即要看他的物质贡献又要看他的精神贡献(3)精神贡献可以转化为物质价值。

新课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英雄人物的事迹深深地感动着,他们或者带给了社会丰富的物质成果,或者成为我们精神上的偶像,或者兼而有之。这些人离我们很远,又似乎就在我们身边。我们作为学生,并不一定非要和他们做出同样的事迹,更多的是应该脚踏实地好好学习,培养自己优良的品质,努力为奉献社会实现人生价值打好基础,在为人民的奉献

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就像歌德所说:(多媒体显示)

你要欣赏自己的价值,就得给世界增添价值。

──歌德 [课外拓展]

1、搜集其他感动中国人物的事迹资料,了解他们是怎样追求真善美的人生境界的。

教育的真正源泉在于爱 篇6

很久以前, 孩子们经常会经历体罚, 但现在不再如此了, 取而代之的是“暂停” (time-out, 或译“反思角”、“隔离”) 或者听话就会得到奖励。这些披着现代教育手段外衣的新方法并不会产生新结果, 家长的养育目标依然是控制。

大约25年前, 社会心理学家伊丽莎白·卡根曾对大量同时代育儿书籍进行深入研究, 最终得出结论———这些作品主要反映了“全盘接受父母特权”, 只“稍稍顾及儿童需要、感受或发展”。时至今日这种理论依然横行。美国每年出版上百本育儿书籍, 此外还有刊登在各种育儿杂志上不计其数的文章, 其中依然充斥着“如何让孩子对家长百依百顺、如何让他们乖乖表现、如何像训练宠物那样训练孩子”之类的养育建议。

问题并不在于我们使用“让孩子服从”来衡量养育策略时存在多少疏漏, 而是“服从”本身就不可取。孩子表现过于良好并不是一件好事。研究人员曾在华盛顿特区跟踪调查学步儿到5岁, 发现“经常性的顺从往往导致适应困难症”。相反, “对家长专制表现出一定抵抗”却可以被看做是一个“好现象”。

另两位心理学家曾在《儿童变态心理学杂志》上发表文章, 描述了一种被称为“强迫性顺从”的现象, 其论述令人担忧:孩子对家长的畏惧会导致其立即且不假思索地听从家长的话。许多心理治疗专家也指出, 行为上表现良好的孩子会按照家长要求的去做, 会渐渐成为家长想要他们成为的样子, 但其代价通常是失去自我意识。

我确信大多数家长确实想让孩子在与同龄人相处时能够独立思考、刚毅自信、勇于坚守美德……我们希望他们不受同学的欺负, 抵抗同伴压力, 尤其是经受住“性和毒品”的诱惑。但既然家长意识到了孩子不能“受人摆布”, 我们就必须教育他们“独立思考、不受他人的 (包括成人的) 想法所左右”。

如果家长在家里利用奖励刺激孩子服从, 最终会把孩子培养成在外人面前唯命是从。著名儿童教育专家芭芭拉·克劳罗塞指出, 她经常听到一些青少年家长抱怨:“他 (孩子) 以前多好啊!那么乖, 彬彬有礼, 穿衣服干净整洁。可你看他现在变成什么样子了!”她解释道:孩子在很小时, 父母就告诉他该怎样穿衣服、该怎样做、该怎样说话。他已经习惯听别人的话……他没有变, 他仍然在按照别人的意愿去做事, 问题是这个“别人”已经不再是你, 而是他的同龄人。

“无条件的爱”不在于父母

我有时会沾沾自喜地想:身为家长, 无论我曾经犯过多少错, 而且将来还会继续犯, 孩子们都会成长得很好, 仅仅因为我真的很爱他们。毕竟, 爱可以治愈所有伤口, 有了爱就足够了, 爱意味着无须道歉。

这种确定感基于认定世界上存在一种名为“父母爱”的麻醉品, 你给予孩子的“父母爱”可多可少, 当然, 越多越好。但如果这种假设实际上过于简单盲目呢?爱孩子的方式有千种万种, 并不是所有方式都可取。

家长对于孩子的爱到底是出于“他们做了什么”还是因为“他们是谁”。前者是有条件的爱, 意味着孩子只有在做到家长期望的事或是达到了家长所规定的某些标准之后才可以得到;后者则是无条件的爱:这种爱与孩子做了什么毫无关联。

而“无条件养育”, 则是孩子不应该赢得我们的认可, 我们本来就应该爱他们, “没有什么理由”。此外, 重要的并不是我们认为在无条件地爱他们, 而是他们感觉我们在无条件地爱他们。

事实上无条件地爱孩子将会产生积极结果。这种爱的方式不仅道德上正确, 而且明智。孩子需要因为自己就是自己而被爱, 他们会因而从根本上认为自己是个好人, 即使有时会把事情搞糟或达不到目标。这种基本需要的满足会让孩子更加自由地接受和帮助他人。

不过家长经常会误入歧途, 将自己的认可附带上条件, 因为我们自己从小就深受这种养育行为的影响。事实上, 即使被看做是一种理想, “无条件认可”也并不多见, 互联网上的搜索结果显示, 其通常被用于宗教或宠物讨论。对于许多人来说, 很难想象人类之间的爱怎么会不附带任何条件。对于孩子来说, 父母们常常让他们认为, 被爱的条件要么是行为良好, 要么是取得成就。很多时候, 孩子们认定家长的爱取决于其成绩———例如在学校或运动中的表现。

孩子不是需要驯化的小怪物

无条件养育理论认为, 孩子的行为只不过是其感觉、思想、需要和意愿的外在表达, 简言之, 重要的是实施行为的孩子本身, 而不是行为。孩子不是受训的宠物, 也不是计算机, 输入某些程序就可以预测他们的反应。他们之所以这样做, 而不是那样做, 其中一定有许多不同的理由。但我们不能忽视这些理由, 不能单纯地对其结果 (即行为) 做出反应。事实上, 每个理由都可能需要不同的应对手法。

孩子需要引导和帮助, 但他们不是小怪物, 不需要被驯化, 不能强迫其就范。他们有能力同情别人, 也有能力咄咄逼人;可以毫无私心, 也可以自私自利;能与他人合作, 也能和别人竞争。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可以形成许多个性, 但大部分取决于他们如何成长, 其中一个因素就是他们是否能够感觉到无条件的爱。

我们可以假设一下, 社会上普遍认为, 人人应该劳有所得、多劳多得, 不能不劳而获。事实上, 这条法则一旦受到侵犯, 许多人会暴跳如雷。例如, 人们对依赖福利制度的人怀有敌意, 工作单位滥用绩效工资制度, 学校老师将任何愉悦的活动, 比如课间休息定义为奖赏, 视为满足老师期待的一种回报。说到底, 有条件养育反映出将人与人之间的互动, 甚至是家庭成员之间的互动, 当做经济交易的倾向。市场规律 (供需关系、等价交换) 已经被视为普遍且绝对的真理, 好像生活中的每件事, 包括我们对孩子的所作所为, 都和买车、租房一样需要一手交钱、一手交货。

一位奉行行为主义理论的育儿专家曾经这样说道:“如果我要带着孩子出去兜风, 或者即使我想给孩子一个拥抱和亲吻, 我必须首先要确定他挣得了这种回报。”著名心理学家戴安娜·鲍姆林德的相似言论声称“互惠互利、付出才有回报, 是适用于所有人类的通用法则”。

许多对此未有明确态度的育儿作家和心理治疗专家, 似乎也十分依赖某种经济模式。从其著作的字里行间可以看出, 他们的建议均是建立在“如果孩子没有按照我们的想法去做, 我们就应该收回他们心爱的东西”的理论之上。毕竟, 人没有付出就不应该有回报, 更不用说幸福, 或者爱了。

约半个世纪前, 心理学先驱卡尔·罗杰斯回答了这样一个问题:“当家长的爱取决于孩子的行为时会产生哪些结果?”他解释道, 作为这种“爱”的接受方, 孩子会唾弃自己不受珍视的那部分, 最终他们会认定自己只有以某种特定方式表现 (思考、感觉) 时才是有价值的。这从根本上说是导致神经机能病的途径, 或者更糟。爱尔兰儿童健康署曾发表一篇世界范围内流传较广、影响较大的文章, 其中列举了儿童养育的十大“情感虐待 (冷暴力) ”模式, 其中排在第二位的就是“有条件养育, 即对孩子关心的程度以其行为或表现为条件”, 第一位的是“对孩子的不断指责、挖苦、敌意或责怪”。

如果被问, 大多数家长都会坚称自己无条件地爱孩子, 尽管他们使用的养育技巧存在问题。有些家长甚至还会说, 他们之所以惩罚孩子, 正是因为他们爱孩子。在此我想绕回那个之前顺便提及的观点, 相比我们对孩子有何感受, 孩子如何经历这些感受以及如何看待我们对待他们的方式才更重要。儿童教育家提醒我们:教室的要素并不在于老师教授了什么, 而在于学生学到了什么;家庭也是如此, 重要的是孩子接收到了什么信息, 而非我们认为我们在传递什么信息。

(作者为美国教育心理学家, 著有畅销书《无条件养育》。) 相关链接:教育始于孩子让我们为难的那一刻

回溯至20世纪70年代, 佛罗里达州的一位研究员玛丽·巴德·罗在调查教室教学模式的过程中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经常受到老师表扬的学生更显得优柔寡断, 与其他学生相比, 他们说话的语气常带有更多的不确定性。他们不太愿意与其他同学交流看法, 做事更缺乏耐性和持久性, 一旦老师对他们稍有不同意见, 他们就会立即放弃自己的观点。

这项研究同样适用于家庭:孩子对自身能力和自身价值的感知, 会随着我们的反应起伏不定。他们在看着我们, 用心灵、用眼睛, 看我们是否能认可他们的所作所为。

表扬的结果就是:孩子会变得不能也不愿为自己所取得的成绩感到骄傲, 或懒于判断“成绩”的意义。在一些极端情况下, 他们会变成“表扬成瘾者”, 即使长大成人, 也会继续依赖他人的认可, 任何有权利评价其是否做得好的人, 如配偶、上司或其他人, 都能决定他们是喜悦还是沮丧。

所有儿童都渴望得到家长的认可, 因而表扬通常会让孩子暂时听话。但我们有责任避免为图自己方便而滥用孩子的这种依赖心理———比如给孩子一个大大的微笑, 对他说“今天早上你动作很快, 我很满意”。孩子会在这种“糖衣控制”下感觉自己受到摆布, 即使他们无法解释为何会有这样的感觉。但无论他们是否醒悟过来反抗我们, 这种手段都十足卑劣。这就好比故意等到孩子口干舌燥时, 勒令他必须乖乖做一件让你生活更简便的事情之后, 再给他水喝。

更糟的是, “正面强化”通常会引发恶性循环, 就像前面提到的“撤回爱”:我们越表扬孩子, 孩子就越需要被表扬。他们看起来缺乏安全感, 渴望脑袋被再次轻拍, 得到后却又想要得到更多。哥伦比亚大学心理学家卡罗尔·德维克曾对此展开初步调查, 揭示了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 当我们的评价“暗含有条件关心 (因而推测可以催生有条件价值观) ”时, 低龄儿童开始表现得无助。“正面强化”是一种“有条件的爱”, 德维克认为, 我们有条件接受的不只是孩子的某种特定特征或行为, 而是在孩子看来, 其“整体自我”只有在取悦我们时才是好的。这是一种对自我评价的严重削弱, 我们越对孩子说“做得好”, 孩子的自我感觉就越差, 也就需要更多的表扬。

真正伟大的家长, 其过人之处就在于他们愿意面对令人不安的问题, 愿意质疑自己现在的所作所为, 质疑自己童年的经历。当他们面对一个可以更好解决与孩子冲突的建议时, 他们会抵抗住捍卫老观念的诱惑。

科恩为父母们总结出一个简单而有力的原则, 即时时反问自己:我刚才对孩子的所作所为, 是否可能与我的需要、我的恐惧和我的成长经历有关, 而无关乎他们的真正兴趣和需要?

养育孩子不像组装家庭影院, 也不是烹调炖菜, 只需严格遵照专家的说明书就可以。没有“均码配方”可能会对每个家庭产生作用, 也不能预先满足无限个具体情境;事实上, 某些育儿书籍声称可以提供这样的“配方”, 而妈妈和爸爸们因急于寻找“神奇疗法”而趋之若鹜, 它们通常弊大于利。

“教育始于孩子让我们为难的那一刻。”鲁道夫·史坦纳如是说。科恩也说, “无条件的爱在孩子难带的时候最重要。”

公司的真正价值在于员工 篇7

每次(新产品计划)刚开始的时候,我们都有很多很棒的想法,团队对他们的想法深信不疑。这一刻,我总会想起我小时候的一幕。

街上有个独居的男人,他已经八十岁了,我接近他,想让他雇我帮他除草。有一天他说,到我的车库来,我有东西给你看。他拉出老旧的磨石机,架子上只有一个马达、咖啡罐和连接两者的皮带。接着我们到后院捡了一些石头,一些很普通、很不起眼的石头。我们把石头丢进罐里,倒点溶剂,加点粗砂粉。之后他盖上盖子,开动电机对我说,“明天再来看看”。第二天回到车库,我们打开罐子,看到了打磨得异常圆润美丽的石头!

本来只是寻常不过的石头,却经由互相摩擦,互相砥砺,发出些许噪音,变成美丽光滑的石头。在我心里,这个比喻最能代表一个竭尽全力工作的团队。集合一群才华洋溢的伙伴,通过辩论、对抗、争吵、合作、互相打磨,磨砺彼此的想法,最终才能创造出美丽的“石头”。

公司的真正价值在于员工

我十二岁时致电惠普的B i l l Hewlett(惠普创办人)。当时电话簿上没有隐藏号码,所以我打开电话簿可以直接查他的名字。他接电话时我说,“嗨,我叫史蒂夫·乔布斯,你不认识我,我今年十二岁,我在制作频率计数器,需要一些零件。”他就这样跟我谈了二十分钟。我永远都记得他不但给了我零件,还邀请我夏天去惠普打工。

当时我才12岁,这件事对我产生了不可思议的影响。惠普是我见过的第一家公司,他让我懂得了什么是公司,如何善待员工。

当时人们还不晓得胆固醇。他们每天早上十点会推出满满一车的甜甜圈和咖啡,于是大家停下工作,喝杯咖啡品尝甜甜圈。虽然是些小事,但显然惠普明白公司真正价值在于其员工。

A级人才的自尊心,不需要你呵护

我很早便在生活中观察到一件事:人生中大多数事情,平庸与顶尖的差距通常只有二比一,好比纽约的出租车司机,顶尖司机与普通司机之间开车速度的差距大概是30%。

但是在软件行业还有硬件行业,这种差距可能超过15倍甚至100倍。这种现象很罕见,能进入这个行业我感到很幸运。

我的成功得益于发现了许多才华横溢、不甘平庸的人才。不是B级、C级人才,而是真正的A级人才。而且我发现只要召集到五个这样的人,他们就会喜欢上彼此合作的感觉、前所未有的感觉。他们会不愿再与平庸者合作,只召集一样优秀的人。所以你只要找到几个精英,他们就会自动扩大团队。

假如你找到真正顶尖的人才,他们会知道自己真的很棒。

别害怕犯错

我是那种只想着成功不在乎是非的人。所以无论我原来的想法多么顽固,只要反驳的人拿出可信的事实,五分钟内我就会改变观点。我就是这样,不怕犯错。我经常承认错误,没什么大不了的。我只在乎结果。

真正的魔法,是用五千个点子磨出一个产品

我离开后,对苹果最具伤害力的一件事是史考利(苹果前CEO)犯了一个很严重的毛病:认为只要有很棒的想法,事情就有了九成。他以为只要告诉其他人,这里有个好点子,他们就会回到办公室,让想法成真。

问题是,好想法要变成好产品,需要大量的加工。

当你不断改善原来那个“很棒的想法”,概念还会不断成长。 改变,结果通常跟你开始想的不一样:因为你越深入细节,你学得越多。

你也会发现,你必须做出难以两全的取舍,才能达到目标:有些功能就是不适合电子产品做,有些功能就是不适合用塑胶、玻璃材料做,或是工厂就是做不到。

设计一个产品,你脑海中可能要记住超过五千个问题,去把这些组合在一起,使劲让这些想法在一个全新的模式下共同运作,达到你要的效果。每天你都会发现新东西。这同时代表新的问题和新的机会。让最终的组合融会贯通,这才是真正的“流程”,也是真正的魔法所在。

做出好产品的关键因素,不在于很会管理流程

1984年我们从惠普聘请了一堆人(设计图形界面电脑),我记得和其中一些人大吵一架。他们认为所谓的用户界面,只是在荧幕底部加上软体键盘,他们没有字体大小比例的概念,也没有滑鼠的概念。

他们对我大吼大叫,说鼠标要花五年来设计的,成本高达三百美元。最后我受够了,就去外面找到David Kelly设计,结果九十天内就有了成本十五美元的滑鼠,而且功能可靠。

当时我发现,苹果在某方面缺少这种人才,能多方面掌握一个想法的人才。这需要有一个核心团队,但由惠普的人马组成的团队显然不行。这和专业的黑暗面无关,这是因为人们失去了方向(惠普团队无法进行多方面思考)。随着公司规模越来越大,他们便想复制最初的成功。并且许多人认为当初成功的过程,一定有其奇妙之处,于是他们开始尝试把当年的成功经验变成制度。

我们不羞于窃取伟大的想法

你问我对产品的直觉从哪里来?

这最终得由你的品味来决定。你要熟悉人类在各领域的优秀成果,尝试将之融入你在做的事情里。毕加索曾说过,“拙工抄,巧匠盗”,我从来不觉得借鉴别的好创意可耻。

我觉得麦金塔成功的原因,在于其创造者是音乐家、诗人和艺术家、动物学家甚至历史学家,他们正好也是全球最棒的电脑科学家,所以我们才如此出色。如果没投身电脑科学,他们也能在其他领域创造奇迹。大家各自贡献自己的专业知识,麦金塔因此吸收了各个领域的优秀成果,否则的话它很有可能是一款非常狭隘的产品。

我创业从来不是为了钱

公司拥有独占性的市场地位,成功了之后,能让公司更成功的人,是业务和行销人员,所以最后变成他们经营公司,而产品人员被边缘化,导致公司忘记做出好产品的重要性。当初是对产品的敏锐和创意,让他们独霸市场,后来却因经营人员而消失殆尽。他们对产品好坏没有概念,不懂将好构想变成好产品的工艺,他们也没有真的想帮客户的心。

我身价超过一百万美元时才二十三岁;二十四岁身价超过千万美元;二十五岁就超过亿万美元。但钱没那么重要,因为我创业从来就不是为了钱。当然,有钱是很棒的事请,因为它让你有能力做很多事。你可以投资短期无法回收的创意和想法,但最重要的是公司、是人、是我们制作的产品以及产品给人们带来的好处,所以我不常把钱放在心上。我没卖掉过一张苹果的股票,因为我真的相信公司会有长期发展。

很显然我是嬉皮士,与我共事的人也都是嬉皮士

如果不得不选择,我的风格很显然是嬉皮士,与我共事的人也都是嬉皮士。什么叫作嬉皮?这是个含义丰富的古老字眼。

上一篇:李字开头的成语下一篇:初中美术下册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