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提琴集体课教学演出曲目清单

2024-12-11

小提琴集体课教学演出曲目清单(通用3篇)

小提琴集体课教学演出曲目清单 篇1

小提琴集体课教学演奏曲目清单

C班(1级—3级):

1、CAROL MELODY,齐奏

苏格兰兰陵花,齐奏重奏

3、亨德尔《变奏曲》,齐奏

4、舒曼《快乐的农夫》,齐奏

5、剪羊毛,重奏

6、巴赫G大调小步舞曲,齐奏

7、半个月亮爬上来,独奏

8、游击队歌,齐奏重奏

9、莫斯科郊外的晚上,独奏

10、圣诞快乐歌,齐奏

11、F大调旋律,独奏

12、在山魔王的宫殿里,齐奏

13、牧羊姑娘,独奏

14、瑶族舞曲,齐奏重奏

15、红星歌,齐奏重奏

16、雪绒花,齐奏重奏

17、赛马,齐奏

18、让我们荡起双桨,独奏

19、绣金匾,齐奏

20、小燕子,独奏

21、八月桂花遍地开,齐奏

B班(3级—5级):

1、弗雷《船歌》,独奏

2、新春舞曲,独奏

3、比才《卡门》,独奏齐奏

4、门德尔松《春之歌》,独奏

5、塞茨D大调学生协奏曲,独奏

6、格里格《挪威舞曲》,齐奏

7、新春乐,齐奏

8、踏雪寻梅,独奏

9、葬花吟,独奏

10、电影插曲《爱情故事》,独奏

11、圣桑《天鹅》,独奏

12、花儿与少年(四季调),齐奏

13、维瓦尔第小提琴协奏曲,独奏齐奏

14、歌唱祖国,齐奏

A班(5级—10级):

1、丹克拉《梅尔卡丹特变奏曲》,独奏

2、维奥蒂G大调协奏曲,独奏

3、渔舟唱晚,独奏

4、红河山歌,独奏

5、卡巴列夫斯基《青年协奏曲》,独奏

6、海顿《四季》小提琴部分,独奏

7、莫扎特第40交响曲小提琴部分,齐奏

8、莫扎特小提琴奏鸣曲,独奏

9、贝多芬奏鸣曲,独奏

10、马斯涅沉思,独奏

11、马思聪《思乡曲》独奏

小提琴集体课教学演出曲目清单 篇2

一、小提琴集体课教学的好处

1. 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集体课学习的同学比较多, 尤其对年龄小的学生来说, 就是学琴的时候有个学伴, 与年龄相仿的学生一起学、一起玩, 寓教于乐。在上课的时候, 可以以提问的形式让一个学生回课, 其他的同学听, 以一种游戏的形式进行。兴趣是学习最好的动力, 可以使孩子对枯燥的学琴过程产生浓厚的兴趣。

2.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每个人天生都有好强心, 集体课又比较有竞争力。当老师表扬一个学生的时候, 竞争意识使得其他同学也争取做到最好, 希望听到老师的表扬和鼓励。被表扬的同学得到了老师的鼓励, 增强了自信心, 下去练琴就会更加积极, 希望下节课仍然得到老师的表扬, 没拉好的同学也积极练琴, 希望下节课得到进步。这种竞争, 可以促进学生学琴的积极性。

3. 促进学生互相学习, 培养自学能力

当老师叫一个学生演奏时, 要求其他的同学仔细听, 分辨演奏的好坏, 来给同学提问题、挑毛病。往往给别人找出了问题和毛病之后, 再看看这些问题自己身上是否存在, 及时改正。从而培养孩子自己动脑思考、鉴别问题和自学的能力。

4. 培养学生的协调、合作能力

因为同时学琴的同学比较多, 进度也都一样, 所以更有条件让学生进行齐奏、合奏的练习。这种练习无形中培养了孩子互相听音乐的习惯, 在几把提琴、几个声部中听出并调整自己的音准、节奏等, 培养与其他人的协调合作精神。

二、小提琴集体课教学的具体方法

1. 规范授课形式

集体课上课的人数比较多, 所以一定要有一个较大的授课场地。有些小提琴集体课在教室里上, 教室中的桌椅板凳比较多, 小提琴学习还需要谱架, 同学之间站立拉琴也需要有一定的距离, 所以用空教室比较合适。学生半圆形站开, 面前摆放谱架, 并且固定学生座位。因为集体课一般时间比较长, 所以需要在学生后面准备凳子, 要求家长在后面陪同学习。集体课的人数一定要有所控制, 一般在12人左右为宜。由于小提琴教学特点, 一个班的学生太多, 这个班的教学肯定不会精细, 一个教师很难照顾得过来。

2. 科学有效地进行训练

因为集体课的学生比较多, 一节课的时间也很有限, 所以“一对一”“手把手”的教授动作显然很不实际, 那么就要求教师有一套科学完整的方法。例如在教授学生持弓动作时, 就可以用一套五步法来讲解。在练习手指动作时也有相应的手指操和手指起落动作口诀, 对于初学的学生学拉练习曲时, 要求学生唱出音符, 并且说出手指位置。在纠正音准的时候, 还有四弓对空弦的方法, 是指在拉到5.2.6.3这些音符的时候都要求与相应的空弦对比, 来确保音准。这些都需要教师结合教课经验根据小提琴的技术特点来编写成口诀, 使学生、家长比较好掌握。这些口诀需要概括初级到高级大部分关键技术技巧, 要求学生牢记这些口诀, 使学生从小就养成边动脑边拉琴的好习惯。

3. 集体讲课, 单独回课

集体课教学中, 齐奏是必不可缺少的回课形式。但如果一节集体课从头到尾都是齐奏那是不可取的, 在一片琴声中不能分辨学生的细微的错误, 而小提琴又需要精确的音准和节奏, 长久以来, 很难保证教学质量, 学生很容易充数。这就是因为平时缺乏单独演奏, 我们可以在回课时让一个同学演奏, 其他所有同学都要跟着左手走指法, 相当于同时在演奏, 而教师则用耳朵检查同学的回课情况, 眼睛检查其他同学的左手运指。这不仅提高了上课的效率, 也养成了学生上课时间思想高度集中的好习惯。

4. 定期地进行观摩演出

观摩演出是集体课教学的又一个特色形式, 集体课的学生比较多, 每个同学都可以通过演出来互相学习, 取长补短。而且除了演奏独奏曲外, 还可以有重奏、齐奏, 以及由全体学生一起演奏的多声部大型齐奏曲。舞台上的演出更能促进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 共同完成同一演出任务, 既提高了学生的演奏能力, 又能培养学生的集体观念和合作精神。而通过这样的观摩演出也促进了学生的积极性, 学生情绪高涨, 气氛活跃, 回家后积极练琴, 都希望下次的演奏得到更好的成绩。

小提琴集体课的好处, 就是让学生感受加入一个“音乐的集体”中, 得到由学琴的付出而换来的快乐。学琴本身是件很苦的事, 但苦中有甜, 而且一辈子受益。现在的孩子多数是独生子女, 普遍学习负担都很重, 家长的工作也比较忙, 所以, 孩子们的自我交往空间很小, 他们接触社会的机会也相对少, 社会交际面相对窄。由于家长代劳过多, 孩子们自己与人交往、处理事物的能力就会更差些。通过小提琴集体课的学习和参加小提琴的各种观摩活动、演出和比赛, 可以让孩子之间多一些交流, 不仅对他们的小提琴学习有帮助, 而且可以使原本不认识的孩子成为朋友。因为小提琴把他们联系在一起了, 并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小提琴集体课教学也不能完全都用一样的形式, 要注意观察和分析学生的个别问题, 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应的措施。在强调素质教育的今天, 我们都希望能通过小提琴集体课教学培养学生爱小提琴, 爱音乐的情趣, 发展音乐鉴赏能力、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 全面发展。我们不仅要培养个人的演奏水平, 而且要更加重视学生之间的协调合作能力。小提琴集体课教学与一对一教学其实不应该划分界限, 应该有机结合, 取长补短, 因材施教。这样才能使我们的小提琴教学发展更为完善。

中学生排球教学与训练之我见

夏洁

物质文明不断提高的今天, 人们的精神文明要求也在与日俱增, 全民健身、终身体育的提出, 更促进了民众的锻炼热情。作为世界三大球之一的排球运动, 尽管其与另外两大球 (篮球、足球) 相比, 对场地要求不高, 从发展的时间看, 也差不多, 且仅我国女排有骄人的战绩。但与篮球、足球相比, 其缺乏一定的广泛性、普及性与发展性。这是每一位体育教育者、排球爱好者都应值得深思的问题。在本人看来, 导致这一现象存在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比如, 排球运动的宣传推广不够、组织比赛不多以及排球运动规则本身就存在问题, 更重要的一点是基层学校对排球运动的教学和运动苗子的培养等方面存在问题。当然, 排球运动也在不断改革探索, 并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绩, 比如沙滩排球、软式排球的兴起, 甚至有些地区把排球垫球立为中考体育加试项目。

纵观世界范围内一些开展得比较有影响力、广泛普及的运动项目, 如篮球、足球、乒乓球、网球、美国的橄榄球、日本的棒球等, 都能在学校普及开展, 可见学校教育对某个运动项目的推动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为什么排球运动不能普及, 其问题出在哪里?翻开中学教材书, 不管是老教材还是新教材, 都能看到有关排球运动的指导, 但执行的情况不尽如人意。日常生活中打羽毛球、乒乓球、篮球等一些运动项目的比比皆是, 打排球的却不多见。难道是教材难度大?有些地区初中体育中考开始用硬排球, 后来改为软式排球, 就是为了降低难度。笔者觉得教材中对排球垫球只注重于概念层面上的解释, 缺少具体的教学手段和辅助练习。垫球是排球运动中最基本的元素, 教材中把垫球立为重点这无可厚非, 但要求一个中学生在仅有的几课时, 一下子综合掌握运用手形、判断、步法、击球点以及用力等, 确实比较难, 尤其是女学生。在本人看来, 教材的安排并非存在问题, 只是教材的连接存在脱节现象。如果学生在垫球 (自抛自垫) 有一定的基础后, 再去学习正面垫球、侧面垫球、背垫球就比较容易掌握。学生如果掌握了自抛自垫, 对于以上所提的三种垫球方法可以说是 (广东省顺德梁銶琚职业技术学校, 广东佛山528300)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素质教育的倡导, 人们学习音乐的要求提高, 小提琴集体课教学兴起。这种教学形式不仅让学生掌握了小提琴的演奏技术, 而且培养了爱音乐的情趣, 发展了音乐鉴赏能力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协调合作精神。

关键词:小提琴,集体课教学,学生

参考文献

[1]盛中华.小提琴教学160问[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 2007.

[2]彭淑芝.小提琴学习问与答[M].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 2003.

[3]张璐.小提琴集体课教学组织与方法的探讨[J].内蒙古电大学刊, 2002 (1) .。

[4]孙家鸣.对小提琴集体课基础教学之浅见[J].小演奏家, 2005 (11) .

小提琴集体课教学初探 篇3

有着“器乐皇后”美称的小提琴,被越来越多的音乐爱好者所青睐,越来越多的家长把小提琴作为提高孩子素质,促进孩子多方面发展的首选。目前在我们的小提琴教学中,大多实行“一对一”的教学形式,这种教学形式可以因材施教,及时解决每个学生出现的不同问题。但是,对于初学者来说,学习小提琴是一个枯燥乏味的过程。很多学生在“一对一”的学习中失去了原有的兴趣热情。因此,小提琴集体课则成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形式。让孩子快乐的,带着兴趣的学习是小提琴集体课的教育目标,也是集体课教学为学生设计的第一个蓝色的成长通道。

一、小提琴集体课教学的优点

1.集体课适合儿童的生理、心理特点

现在很多孩子都从5~6岁开始学习小提琴,而这个时期的孩子心理表现为求知欲较强,合群,爱与小同伴交往,在集体中能愉快的生活,有自尊心,对称赞感到高兴;对批评、指责感到羞愧。而小提琴集体课正好迎合了儿童的心理特点,集体上课人数一般在12人左右,与年龄相仿的学生一起学,一起玩,寓教于乐。

2.集体课具有竞争性,能调动孩子的积极性

每个学生都有自尊心、好胜心。在集体课教学中,当老师表扬一个学生的时候,竞争意识使得其他同学也争取做到最好,希望听到老师的表扬和鼓励。被表扬的同学得到老师的鼓励,增强了自信心,课下会积极练琴,没被表扬的学生也会课下积极练琴,争取下次得到老师的称赞。

3.集体课培养孩子鉴别、思考问题的能力

在集体课教学中,当老师让一位学生演奏时,要求其他同学认真听辨,指出其在演奏中的优点与存在的不足。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会自觉的注意到自身演奏时的问题,并加以改正。在集体合奏时,也能锻炼学生的听觉,在几个声部中听辨与调整自己的音准和节奏,从而培养了孩子动脑思考、鉴别问题的能力。

4.集体课教学培养学生之间的协调、合作能力

小提琴集体课教学是群体性的活动,如齐奏、合奏、重奏等演奏形式,可以有助于养成学生共同参与的群体意识和相互尊重的合作精神。在小提琴集体课教学的实践活动中,我们充分利用音乐艺术的集体表演形式和实践过程,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意识和在集体中的协调能力。

二、小提琴集体课教学的方法

1.规范课堂结构

在小提琴集体课教学中一般将其教学步骤分为以下五步:(1)复习上节课内容并检查作业。(2)找到学生存在的问题并逐一纠正。(3)讲解音乐理论知识。(4)教师教授技术要领并示范。(5)学生练习,教师针对性辅导。在这些教学步骤中还可以组织学生欣赏交响音乐,通过多媒体让学生认识提琴家族,了解音乐家的故事等等来激发学生学琴的动力。

2.开展丰富的实践活动

在集体课上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齐奏、重奏等排练,并定期举行观摩演出。老师在节目形式上除演奏独奏曲外,还可以有重奏、齐奏以及由全体学生一起演奏的多声部大型齐奏曲。还可以让学生邀请家长、朋友来观看自己在舞台上的精彩表现。通过这样的观摩演出学生情绪高涨,气氛活跃,极大地满足了学生的成就感。

当然,小提琴集体课教学中也会存在一些不足,如每位学生在演奏中出现的不同问题,老师不能像“一对一”教学时那样更精细的辅导。在集体拉琴时,老师也很难在一片琴声中找出每个人的细微错误,这都需要我们灵活运用教学形式,集体讲课、单独回课。集体课教学应与“一对一”教学有机结合,取长补短,因材施教,这样才能使我们的小提琴教学更为完善。

上一篇:商场消防安全隐患清单下一篇:2022征兵政策50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