铃木小提琴教学

2024-10-02

铃木小提琴教学(共11篇)

铃木小提琴教学 篇1

铃木教学法

铃木镇一是日本著名的小提琴家、教育学家、才能教育研究会会长(1898年—1997年)。同样,铃木教学法也与柯达伊教学法、奥尔夫教学法、达尔克罗兹教学法,被公认为世界著名的音乐教学法。铃木教学法主要是以幼儿为对象,通过孩子们的直觉与听觉以及每天的反复练习形成习惯,在良好的家庭环境中所进行的一种训练。铃木认为才能是人们在后天通过教育环境所刺激、培养而成的,不是与生俱来的。这也是王振山教授在教学光盘中告诉我们每一个人的,他在以上介绍过的教程中最大限度地激发了儿童学习小提琴的兴趣,诲人不倦、循循善诱。

铃木认为:“才能不是天生的。人是可以通过教育方法培养得很出色的,而不是生来就优秀的。”刚出生的婴儿,其才能只是一张白纸,没有任何差别。到了五、六岁时,就已经能够讲得一口流利的母语了。这种现象本身就包含着惊人的教育成果。不仅如此,铃木认为对所有领域的教育法来说都是适用的。人在其他方面的才能毫无疑问,也能在后天培养和造就的。他还说:“天生的优劣差别,也就是要获得能力效力的优劣。”根据这一看法,我们不难看出,人们在出生后,面对环境所采取的良好的适应性之速度和感悟,形成了自己能力的优劣之分。

儿童音乐能力的开发

铃木用极其简练的方法,从记忆力、注意力、运动能力、表现力四个方面展开了能力的开发。

1、“记忆的发展——通过背诵徘句(日本的诗句)来训练”。铃木认为,为了培养记忆的所有能力,这是很有必要的手段。

2、“注意力的养成——用铅笔训练”。铃木说:“注意力集中了,一件事就得以彻底完成。只要彻底完成了一件事就自然会产生出自信。这种自信在幼儿时期培植与否。对一个孩子的一生都会产生完全不同的成长形态。”

注意力也是一种习惯,类似一种技术。“坚持每天短时间的练习,并不断反复地进行的话,注意力也会成为渗透到体内的一种自然习惯。”

3、“运动能力的培养”。运动能力一般分为:肌肉力量、运动神经(反射神经)以及持久力这三种。可以说对所有的能力而言,孩提时代最重要的应属运动神经。要练就运动能力等,儿童时代是最适龄的。

4、“表现力的发展——用‘说’与‘听’的方式训练”。所谓“说”就是孩子们的语言能力,“听”就是听指导者(教师或父母))的语言。孩子们语言发展最直接的老师不是别人,正是母亲本身。

铃木还认为:“每个人出生时都像一张白纸。要使孩子形成好的习惯,只有靠最接近他们,并在一起时间最长的母亲去教育,而别无他人。母亲的言传身教不容忽视。”

不难看出“铃木教学法”之所以成为世界著名的教学法之一,就在于它既简单明了,又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乍看起来似乎浅显简单,但实际上蕴藏着深刻的道理。“铃木教学法”应该能给大多数的父母一种最良好的启发,因为“铃木教学法”深入浅出,用简单而明了的语言以及容易上手的各种方法,使每位父母都能理解其中的内容含义,并且做起来也相当简单。作为培养一个具有完整人格的人的最基本素质来说,“铃木教学法”可以说是最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

铃木音乐教学在一般音乐教学的应用

铃木音乐教学不但应用在小提琴的教学,其他乐器教学或其他科目的教学,也多少受到影响。尤其是在美国,学校的音乐课程,除了一般的音乐教育之外,仍有乐器的课程,例如,室内管乐队,室外管乐队,弦乐团,合唱团„ 都受到铃木音乐教学观念相当程度的影响。然而根据 Kendall 指出,在美国部分学校铃木教学失败的原因如下:(一)学习过程没有使用唱片供儿童听音乐,(二)学习进度太快,未能按部就班照指定教材确实练习,(三)父母亲支持不够,(四)在未能正确的养成拉琴习惯前太早读谱,以至于分心无法练好基本动作,(五)疏忽于教师、学生与家长之间的关系对学习的影响。

我国义务教育中小学音乐,分为特殊音乐教育(音乐班)和一般音乐教育,在特殊音乐教育系统,是为音乐专才培育,大多数学生已提早开始学习乐器,并在教师、父母的要求下不断的练习。一般而言,年纪越小的儿童学习音乐,越需要家长的支持,同时学习过程也需要严谨的教材和进度,此外,因为需要大量的练习,儿童更需要家长及教师的鼓励,学习效果才显著并持续进步。至于应用铃木教学在一般音乐教育上,赖美铃(黄政杰编,民85)提到应用铃木音乐理念到一般音乐教学的五个重点(一)家长参与,(二)鼓励儿童聆听音乐,(三)反复加强练习,(四)游戏化的教学,以及(五)注重个别差异, 皆适用于一般音乐教学。

笔者认为, 铃木教学最可贵的是藉由音乐教学为爱的手段培育新的下一代,把传统乐器教学着重训练的方式,引导为人性的启发,适性的培育方式,以下仅就铃木音乐观念和教学原则的应用分述:

一.以爱为出发,相信人人皆可学音乐

父母一旦了解铃木教学的精神,他们一定会怀着无限的希望教育子女。教师们一旦了解铃木教学的精神,教育子弟一定能有教无类。一般音乐教学,着重的是音乐涵养与基本能力,不需具备天才式的超人能力。父母,教师都具备相同的观念,能热爱儿童,喜爱儿童教学,音乐教育的第一步就成功了一大半。能够以爱出发,学习气氛愉快,才能引起儿童真正的喜好,然后进行更深一层的教学。

二.按部就班, 循序渐进

任何学习都要求循序渐进,由简而繁进而产生学习迁移,迈向既广又深的学习结果。铃木的教学进度要求,正可作为参考,教师了解按部就班的教学进度,教学自然能有系统,教材的选择自然不但能顾及多数学生,也能想到少数学生的程度,尊重个别差异。尤其当教师了解母语学习的精随后,对儿童学习的进度,会更有耐心的去配合儿童的发展期待渐进的学习成果。一般音乐教育,学校老师要能灵活的跳开进度的束緮,配合学生的程度弹性的选用教材。

三.正向积极的鼓励

学习的增强原则,常涵盖各种不同的方法,铃木教学法建议教师永远采用正向积极的方法鼓励学生学习。我国的教育文化自古以来深受 「严师出高徒」,「不 打不成器」,「君子不重则不威」„ 等观念影响,师生互动方式一向责难过于鼓励,很不适合一般音乐教学。教师们正好可思索并引用铃木对音乐教学的态度来鼓励学生们,引导学生享受音乐的乐趣。

四.聆听音乐

聆听音乐本身就是一种学习,经由聆听音乐的过程,儿童习得音乐的基本要素及培养了对音乐的感觉。听得多才有可能唱得好、弹得顺,合奏感觉才能对,进一步的,能欣赏才能创作,听音乐可以说是音乐学习活动最重要一环。

五.趣味的学习

对大部分的小学生而言,在户外玩耍远比在室内学音乐要来得有趣多了,教师如能正视这现象,就了解应该想尽办法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无论是上课的气氛,学习的过程,或是学习的方法,都得尽可能趣味化,学生才愿意继续学习。

六.反复练习

一般音乐教学仍需要注重练习,经过反复的练习,音乐的技能才能熟练,无论歌唱,读谱,乐器演奏,皆需要靠不断的练习,以达熟能生巧的境界,进而产生新的技能或更深的音乐体会,此一练习原则,可以适用到任何一项的音乐教学。

七.乐器教学的应用

九年一贯课程实施后,直笛仍是小学阶段的主要乐器,这一乐器经济实用,简单易学,人人可以拥有,如能充分的应用铃木教学的原则,小学生可以很自然的接受,不但能学得很有兴趣而且很有成果。学校指定以外的其他任何乐器,也可以引用铃木教学的原则学习,成功的例子已不少。有的老师和家长常担心孩子或学生不会看谱能否学乐器? 疑惑是否一定要先学钢琴才能学其他乐器? 没有音感能否开始学乐器? 如果她们能深刻的了解铃木教学,这些担心和忧虑都是多余不是吗?

铃木小提琴教学 篇2

一、聆听的重要性

声乐学习与器乐学习之间有很多相似之处, 但也存在着差异。器乐学习中, 学生技能的早期开发至关重要, 而在声乐学习中是否也如此呢?笔者个人认为并非如此。众所周知, 每个人在青春期都要面临变声的问题, 如何顺利、安全地度过变声期, 对于学习声乐的学生非常重要。在梨园界, 有一种现象叫“倒仓”, 是指戏曲专业演员青春期的“变声”, 这一问题处理不好, 演员的嗓子就“废”了。所以说, 在学生变声期, 教师过于强调声乐技巧的学习大可不必, 还是应该以保护学生嗓音为主。反对者可能会说:变声期学生要尽量避免唱歌, 那没变声前难道就不能学习发声技巧吗?维也纳童声合唱团的孩子们不学声乐技巧吗?笔者的观点是, 如果这个时期的歌唱以展现学生纯真、本质的童声为目的, 是应当予以肯定的;但如果以炫技为目的, 那不啻于揠苗助长、杀鸡取卵。这一时期, 学生的音乐学习应该抓住两个字———聆听。多欣赏古今中外优秀的音乐作品, 陶冶性情, 不断从大师的作品中汲取养分, 提高自身审美情趣和品位。学生对于声乐的学习, 不仅仅是掌握技巧那么简单, 要想取得更大的成就, 还必须建立在深厚的艺术修养之上。在我们身边, 拥有漂亮歌喉的人为数不少, 而真正的大师又有几个呢?两者的区别在哪里?笔者认为很重要的一点就是, 大师善于在聆听中提高自己, 而大多数歌者却把眼光只停留在表演技巧上。“聆听”在铃木先生看来, 是多层次、多角度的。首先, 孩童时期是发展听觉能力的最佳时期。从小倾听音乐的孩子较之其他孩子, 无论是在音准、节奏的掌握, 还是对音乐作品内涵的理解方面都高出一筹, 甚至在思维、想象、语言等智力发育方面都有明显优势。其次, 聆听可以激发孩子的音乐学习兴趣, 而这种兴趣将会是孩子一生挚爱音乐的动力所在, 并成为他们获取音乐方面成就的基石。最后, 聆听会让孩子具备专注的可贵品质。可以这样说, 聆听在早期声乐教学中位居第一, 音乐技巧的训练应该放在学生安全度过变声期后。

二、乐道与音乐技巧的关系

在铃木先生的教育理念中, 最具东方哲学意蕴的一个观点就是“乐道”。他将学习音乐的过程看做是自修的过程, 学生通过音乐学习最终要达到训练自我、寻求纯真、完善自我人格的人生至高境界。在铃木先生的整个教育体系中, “乐道”可以说是其哲学基础, 处于“源”的地位。他认为, 音乐技巧的提高有赖于体会音乐的精神实质;音乐的精神实质靠技巧表现来外化。二者相辅相成, 我中有你, 你中有我。他说:“对于任何一种技艺, 要达到精通的境地, 我们都要经历一个逐渐将力量从自身外化的过程, 将一种以自我为中心的态度抛弃, 而将一种最为虔诚的态度倾注到自我之外的科目之上。这样, 我们才能初涉精通之奥妙。”学习声乐亦是同样的道理。在声乐学习过程中, 学生要有无比的热爱之情, 只有对声乐学习发自内心的热爱, 学生才会百折不挠, 只有真正意义上的忘我投入, 学生才会在学习技巧的过程中日渐成熟, 歌声才会穿越时空, 直指内心。正如铃木先生所言:“不论什么领域里, 引起笨拙的原因都是私心杂念、自我为中心的力量在作祟。”

三、结语

纵观铃木先生的教育思想, 其中有五大核心理念:第一, 才能并非天生的, 而是后天培养的。第二, 早期教育对于人潜能的开发意义重大。第三, 重视能力教育。第四, 培养孩子纯洁的心灵、高尚的品格。第五, 父母应该给孩子创造良好的成长环境。为此, 在声乐教学过程中, 我们既要着眼于每个学生的个体差异, 又不能忽视声乐教学的一般规律。只有这样, 声乐教学的成果才能凸显出来, 我们的教学才能具有科学性、实效性。

铃木幼儿园的教学方法 篇3

说起日本的铃木幼儿园,不能不提到铃木先生培养儿童艺术才能的科学方法。

日本有个著名的铃木幼儿园,培养孩子拉小提琴的方式与众不同。孩子进了幼儿园先不让他拉琴,只是在一旁看别的孩子拉琴,时间一长,音乐的旋律都记住了,但是教师还是不教孩子拉真正的琴。不过教他们如何拿琴和拉弓,用不出声的琴练习。直到孩子的胃口吊起来了,迫不及待地要拉琴时,才让他拉。这样下来,孩子有了由好奇引起的强烈兴趣;有了看到比自己小的孩子都能拉琴,自己也能拉好的自信心和进取心。结果孩子拉琴的兴致极高,有的孩子睡觉时也抱着琴,不肯放下。此时,孩子并不认为拉琴是个苦差事,反而觉得拉琴很好玩。除了运用上述“欲望饥饿疗法”外,铃木幼儿园在学习技巧上也是独树一帜。

带孩子学过琴的家长都知道,学琴首先要学会识琴谱,这大概也是孩子要过的一大关。有的孩子就是因为对枯燥的蝌蚪文不能接受,便产生畏难情绪。铃木先生不是按常规在教孩子学会读乐谱的同时学习演奏,而是教学生通过耳朵感受音乐,学会演奏。铃木先生培养的世界著名音乐家丰田耕儿和林木武史都曾说过,他们是铃木方式培育出来的,在音乐感受性上,总觉得与依靠乐谱学习的人有所不同。

家长学校:

脑科学的研究表明,人在听音乐时,左脑与右脑各有分工。右脑负责旋律,左脑负责节拍,而音乐的旋律比节拍更重要。读乐谱需要接收和加工抽象符号,主要是左脑的功能。通过乐谱来掌握旋律,就得经过左脑方式向右脑方式的转换,不如通过耳朵听到信息,用右脑加工处理来的直接。因此,如今看来,铃木方式是一种右脑方式学琴,是最符合人的大脑生理功能的合理方式。当孩子学琴已经入了门,再学识谱就容易了。

铃木先生的教育方式又与儿童心智发育相协调。3岁左右的孩子处于感知运动阶段,不是抽象思维发展的阶段。让孩子通过听、摸、看来掌握音乐,要比通过抽象的符号去认识音乐更合乎自然。所以,难怪铃木先生的幼儿园办得这么成功了。联想到一些家长盲目地让孩子早学多学,完全不顾孩子的心理发展阶段,也不顾孩子的智商水平,以为学得多,就标志孩子聪明,以牺牲孩子的童年为代价,结果这样训练出来的孩子大多没有发展潜力。某优才学校在招生时就面对这样的困境,每年他们都招来了一些早学多学的,但能力并非超常的孩子。这种孩子多被淘汰,其实对孩子本人及学校都是一种资源的浪费。其实,超出孩子心理发展阶段的硬灌,只能适得其反,使孩子厌学。学习没有了兴趣和动机,想学好也就困难了。

有的家长问,早点给孩子进行抽象思维训练,不是开发智力吗?有个实验也许能回答这个问题。有个叫阿诺德·格塞尔的心理学家用同卵双生子做实验,孩子A在10个月大时,经过6个星期的训练,会爬楼梯。孩子B没有经过这样的训练。到一周岁时,A会爬楼梯。B不会,也不愿爬。但是又过了三星期,当B看见楼梯时,不经任何训练,就一直爬到了顶上。A因训练所得的优势在三个星期的时间里,就被成熟的力量战胜了。

当然,在各个方面都有一些早熟的孩子或天才人物,但对大多数孩子来说,不必揠苗助长。因为成熟会使孩子很自然地进入抽象思维的阶段。违反孩子心智发展规律,人为地非让孩子早些进行抽象思维训练,牺牲的往往是孩子的学习兴趣,其实是非常不合算的。

亲子游戏:

谁是顺风耳

准备各种器皿,塑料小鼓、杯子、盘子、玻璃杯子、碗、瓶子、锅、盆等等。把宝宝的眼睛用布蒙上,背过身去。爸爸妈妈用小勺敲一个物品,让宝宝猜。猜中了就继续猜,猜不中就罚下,换上爸爸妈妈猜,看谁猜出的多。

还可选用不同的物品,采用不同的方法,如撕、抖动、搓等。同一种物品会发出不同的声音,难度逐渐加大。还可以学着拟音,如用抖动铁皮的声音模拟雷声。

跳琴

在室外的地上,用粉笔画出一个有8个音的跳格子。轮到谁跳,未上场的人唱歌,跳格子的人要按唱出的音跳,脚要踩在对应的音阶上,如56 56 56 5 51 76 5 3 55 33 55 33 25 32 1 1(见附表)

童话运动会

铃木中国销售败绩 篇4

天语似乎又在重复雨燕的失利故事,铃木会否再次在中国市场碰壁。

销售乏力

近日,关于天语的不利消息在长安铃木系统内流传。一位知情人士向记者报料:“天语销售不理想,长安铃木1月份统计销售了1200多辆,但是日本铃木近日派人查账发现,实际销售只有200辆,为此还曾大发雷霆。”

记者随即与中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取得联系。据去年12月份产销数据显示,天语12月份生产了2066辆,销售了711辆。由于天语今年1月1日才正式上市,因此这711辆应该属于预订数据。

对于上述说法,长安铃木市场部人士并不愿意直接回答。本报记者发给长安铃木的采访提纲直到截稿日也没有得到明确的回复。

记者从北京经销商处了解到,天语销售在1月份很不理想。2月6日,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北京经销商对记者表示:“1月销售不好的原因主要由于天语上市时间不长,而且竞争车型相对较多。另外,目前一些颜色的车型还缺货。”而经他推荐,记者又联系到河北廊坊瑞友汽车贸易公司,据北京经销商说,这家店是河北卖得最好的。该公司林小姐表示:“目前已经销售了10辆天语。”

据了解,目前长安铃木一共有100多家4S店在经销天语,即使按照卖得最好的河北廊坊的销售数据来统计,天语1月份的销量只有1000多辆。新华信集团(上海)汽车市场研究服务副总监孙木子表示:“新车月销量如果没有达到5000辆以上,很难在市场上站稳脚跟。”

重蹈覆辙

选择“天语”这个名字,长安铃木的解释是,在市场环境中,“天”就是消费者,代表消费需求,“语”代表倾听消费者的声音,关注消费者的需求,“天语”代表这款车是顺应消费潮流和消费需求诞生的时尚产品。

除了取个好名字,长安铃木还降低了售价,其最终定价比预期低了1万元左右,

一位长安铃木内部人士甚至表示:“这个定价,长安铃木只有几千元的利润。”

去年12月28日,长安铃木常务副总经理黄忠强乐观地说:“天语SX4设定的竞争对手大致为同一个级别的标致307、赛拉图、伊兰特、颐达等车型,我们预计未来一年天语总销售量将达到5万辆。 ”

但是,市场却给了长安铃木上了一课。某分析人士说:“天语的处境竟然跟当年雨燕出奇的相似。”

,长安铃木一再推迟雨燕上市时间,而最终在5月上市的雨燕依然遭遇市场冷落。单月销量徘徊在1000辆左右,与竞争对手飞度月均7000辆的销量相差甚远。

分析人士认为,导致雨燕销售失败原因很多,包括销售网络不畅、推广力度不足,定价不合理等问题。对于长安铃木这种非主流品牌来说,价格高于伊兰特显然是不明智的。

中国考验

“从目前掌握的情况来看,日本铃木对于中国市场的重视程度不够,推广也不够。”孙木子说,“日本铃木的海外市场重心实际在印度。”

根据日本铃木的年生产计划,在海外生产135万辆,铃木公司设在印度的工厂年产汽车数量也将从63万辆增至71万辆。

据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提供的数据显示,长安铃木全年产量只有112556辆。即使加上昌河生产的北斗星和利亚纳,铃木在中国的汽车产量也不足20万辆。铃木在印度的产量已经远远超过了中国。不仅如此,目前铃木还将投巨资在印度建立发动机和整车厂,目标是在在印度达到100万辆的产量。

当然,从铃木把雨燕和天语投放中国市场的情况来,铃木并不是想放弃中国市场。

铃木的保守投资方式曾让其失去了占领中国市场的最好机会。铃木在20世纪90年代末和21世纪初,曾经依托奥拓和羚羊享受了中国经济成长的快乐,但是此后它却未能有效加大投入,反而降低了新产品中国的投放速度。知情人士透露,由于长安铃木雨燕的迟来,让它在20销售中尝尽了苦果。另外,由于配套厂商供应能力出现问题,雨燕生产也受到了限制。

中班语言《梨子小提琴》教学反思 篇5

活动的导入部分,我首先通过“小哥哥拉小提琴”的照片引出话题,“照片上的小哥哥手上拿的是什么?”一下子就激起了幼儿的兴趣,因为活动前已经认识过了,所以孩子们都积极地回答出了小提琴的名称。出示相应的小提琴实物供幼儿认识,再进一步引导幼儿欣赏小提琴拉奏的美妙音乐。幼儿沉浸在美妙的音乐声中,氛围营造的非常好。

故事欣赏又是采用多媒体的辅助手段,动听的故事配上美妙的音乐,幼儿的神情都十分专注,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欣赏完故事之后我就故事中的主要内容进行了提问,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并出示了小图书请幼儿边再次欣赏故事边找找故事中所说的内容都在图书中的第几页。这个环节的设计不仅是帮助幼儿进一步理解故事内容,为复述故事做准备。同时也是对幼儿良好的阅读习惯的培养,让幼儿能够去关注小图书中的图像,并进行讲述。

在这个环节中幼儿的发言积极性一直都很高,回答得也很好。相比较孩子而言,倒是我的表现不是很好,比较急于过到下一个环节。这里我应该给孩子更多说的机会,把每一幅图书说透,说得更加好。

别具特色的小提琴大课教学 篇6

上大课时,学生们聚集一堂,有五六岁的小朋友,也有像我这样奔三的成人学琴者,不分琴技高低,只存轻松惬意。偶有好动的小朋友调皮搞怪,引来哄堂大笑,气氛非常欢乐。

大课要上一整个下午,4个多小时。第一部分是听音训练。老师用电子琴随意按动几个音或者音阶,由学生们逐一回答是“多唻咪„„”中的哪一个。我们目前的水平都还很低,只能在给出标准音的条件下听出单音,和声完全听不出,半音音阶也很勉强。我个人觉得这种听音训练很有必要,可以多开展,对提高音准概念很有帮助。如果要在家自习,应该可以通过听音训练软件进行。但我在网上还未找到较方便的听音训练软件。

第二部分是个人表演,每位学生自选曲目,向大家汇报表演。这是我最喜欢的一部分。任何一位拉琴者,都会希望自己的琴音能被观众倾听。我的“最高理想”是在陌生城市的街头做一名流浪的拉琴者,但那要待到将来琴音勉强可听的时候了。作为水平极差的初级成人学琴者,我平时哪怕向亲友表演都不敢的。但在大课上,大家都是“琴童”,就没有顾忌了。当看到有些很小的小朋友或者学琴时间比我短得多的成年人,拉琴都比我好时,自己不免有些惭愧,会暗下决心接下来要增加练琴时间。小提琴的练习极其枯燥而辛苦,很多人都会半途而废,缺少表演机会与激励恐怕是一个重要原因。

第三部分是讨论交流。大家就自己学琴中的困难、感受、经验以及各种想法,畅谈无忌。古人云:“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平时一对一学习时,既不认识其他同学,也不知道他人学琴的状况,自己闷头练习,这种孤独的状况肯定不利于学琴的长期坚持。当听到那些水平高的同学在之前也会遇到和自己同样的困难,学琴的信心会大大增加。

第四部分是重奏表演,由水平高的同学与老师一起进行二重奏、三重奏表演。这相当于自己办的业余音乐会了。近距离的看与听一场表演,感受纯粹而简单的音乐之美,这正是学习小提琴的本来目的啊。我目前的水平还远远不够,要期待以后了。

浅谈小提琴教学中的核心教学基础 篇7

关键词:小提琴,教学,核心,基础

当前我国小提琴教学的根本问题即为如何有效提高小提琴教学效率和提高小提琴教学质量。较为正确的做法是, 应正视小提琴教学现状, 根据小提琴教学特点等适时拟定科学合理的小提琴教学策略。以下是详细介绍。

一、音准建立环节要点分析

在进行小提琴音准控制中, 核心听觉控制模式较为常用, 应对小提琴学习者听觉音高辨别能力进行提升, 因为其与手指反馈能力之间的关系尤为密切, 二者共同组成了操作音准感。单就音准概念而言, 一般情况大致分为两种主要形态:通常情况下的第一种形态就是固定音高概念, 首调音准概念则与之不同, 其以音程概念形式产生。在音程概念中, 两音之间音程感觉就是音准概念, 在此大体背景下, 音准概念又以记忆材料形式出现。要想进行正确合理的音准表达, 应该进行学生听觉能力培养, 提高小提琴练习者和小提琴学习者的基本听力敏锐性。此时需要通过长期训练以及相关循序渐进的练习才能在一定程度上达到原定小提琴教学要求。

1.大小音阶练习模式和对应琶音练习要点分析。为使小提琴学习者和小提琴练习人员能够熟练掌握小提琴大小音程、小提琴纯音程和小提琴增减音程与对应指距之间的主要关系, 在学习始初阶段要保持缓慢速度进行各项基本练习, 与此同时要以认真谦虚态度进行演奏自听, 为提高完美音准奠定基础。在进行上述训练过程中往往会存在些许不适应, 但是经过长时间练习就会增强小提琴学习者的自身听觉能力且会更变得加精确。

2.多听多唱。在进行多听多唱过程中可以培养调试音高意识能力和调性音高饮食能力, 同时也会对培养小提琴练习节奏能力、小提琴练习乐句能力、小提琴练习乐段能力和小提琴练习乐感能力等起到积极推动作用, 当小提琴学习者首次拿到小提琴演奏乐谱时, 第一点就是要在打拍过程中进行视唱且速度要缓慢, 运用此种形式进行练习对乐谱基本状况会有着初步了解和认知。各类条件都允许的情况下, 还可以一边演奏一边弹唱, 此时可在一定程度上调节好音与音之间的关系且会及时掌握乐曲调中精髓部分, 在上述演奏操作完成后进行分段慢速练习, 既可有效提高小提琴练习者的自身音准意识, 也可相对提高小提琴教学效率和小提琴教学质量。

3.运用正确方法进行音准纠正操作。在进行音准纠正的整个过程中, 应利用指尖移动手段进行音准纠正, 手指指板角度转动形式和改变手指指板基本角度形式均是错误的。学习小提琴演奏时, 必须要明确手臂姿态以及要明确手指姿态等, 运用此种模式便可为下一次小提琴演奏作铺垫, 再次演奏中也能合理把握音准。

4.提高训练音准确性。此条首要一点就是以半音上行模式进行训练音准确性的提高, 在刚开始练习的时候, 应将小提琴G弦最低音和小提琴D弦最低音上行到小提琴第四把位和小提前第五把位, 运用等同方法和等同形式移动到小提琴D弦和小提琴A弦出再进行后续训练, 最后一个步骤则是小提琴A弦练习和小提琴E弦练习, 小提琴学习者手指距离和半音之间的练习感觉需铭记于心, 当小提琴把位升高时, 基本距离会不断变窄。较为正确的做法是, 应该做到整体向上移动, 使用音程跳动形式来进行后续的小提琴练习, 小提琴训练方式变化会达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最为常见的例子即为先练习高把位, 然后再逐渐向低把位进行不断移动。

二、左手指法要点分析

在小提琴教学过程中, 手指保留问题是整体小提琴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重点操作环节, 巩固左手首先要训练手指灵活性、手指独立性和手指弹性等。广义而言, 小提琴指法练习中主要包括小提琴练习密集指法和小提琴练习伸展指法以及小提琴练习十度指法等, 上述指法练习尤为总要, 更为重要的内容包括小提琴把位练习、小提琴换把练习、小提琴双音练习、小提琴和弦练习、小提琴揉弦练习等。手指保留问题是小提琴教学过程中的一项重要练习项目, 手指既已落在弦上之后, 只要可以不抬起来, 就不要抬起来。

保留手指进行时可以让手指动作变得简单快捷, 上面所述实例中G音, 假设三指保留效果优异就不必在抬起之后又再次落下的麻烦, 其次保留手指可以使音的位置更加准确及稳固, 小提琴练习者一个手指留在琴弦之上, 而小提琴练习者其他剩余手指落下时则有了依据。保留手指可以使手指活动过程中增强手指和手指间的必要练习, 其中某个手指即使留在弦上也不至于对其他手指活动造成一定影响, 其为后续小提琴双弦练习奠定了重要基础。手指保留可以锻炼手指间距, 小提琴初学者按第四指时, 其第二个手指也会随之向上移动且不良倾向现状尤为明显, 适时进行手指保留可以纠正此种错误练习手法。

三、右手运弓要点分析

在进行弱拍上弓演奏时需以下弓强拍为基础, 小提琴演奏是在弓跟位置处或靠近弓跟位置处, 此时可以对弓根重量进行有效利用, 手臂和手在弓根位置处更容易将重量进行准确传递, 所以此时下弓更加适合强拍性质, 出现相反状态时, 上弓则比较适合进行一定的弱拍演奏。运弓程度需与音符长度之间保持正比关系, 此种形式是运弓的基本规则与核心关键点之一, 因为弓速之上的改变会在力度上有着相对明显的改变, 假设此时要改变弓速却不对力度变化做出改变, 需要改变其他发音因素。下弓演奏上行音阶, 用上弓演奏下行音阶。小提琴练习者手臂沿着琴马弧度运行, 此时运弓会略显自然, 且运弓工作较长以至增加了四根琴弦间距离的基础性运弓长度, 当基础性运弓动作不断加快时, 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放松运弓技巧和省力运弓技巧。在进行小提琴教学的整个过程中, 应该对运弓和压力进行有效区分, 使小提琴学习者了解到更长的运弓并不是更多的压力, 具体运弓力度在小提琴琴弦不同的接触点对小提琴演奏音质起到作用, 快速运弓会产生具有极具穿透力的声音, 此种运弓效果更佳。而在慢速运弓当中会使用过多持续的压力而导致肌肉以及运弓手臂的紧张, 从而产生僵硬、粗糙的声音。因此我们应该使用更长的运弓而不是更多的压力。

四、小提琴教学策略要点分析

(一) 小提琴练习方法要点分析

1. 时间安排环节要素分析。

从各项目小提琴练习时间分配和整天练习时间分配角度出发, 教师应对练琴时间进行科学合理分配, 练习过程中需要保持充沛精力, 在具有纯技巧性的小提琴课程练习中, 主要知识不含有音乐情绪的手指练习和不具有感情的手指练习, 要注重左右手之间的技巧性和协调性, 各个把位的音阶琶音及三度、六度、八度的双音音阶等都需要全面了解。小提琴练习的合理时间应该定为每日三个小时, 每日早晨需要连续练习小提琴两个小时, 到下午时段时在进行一个小时的小提琴练习, 因为上午是小提琴练习的最佳时间, 练琴间歇时间不能够太过漫长, 因为这样会中断与小提琴间的联系。较为正确的做法是, 应集中精力进行小提琴练习才能从中获益, 之后在此基础上进行及时的自我检查。追求练习数量是练习之一, 追求质量才是练习重点。

2. 问题处理环节要素分析。

练琴过程中不仅需要做出反复的肢体动作, 同时还是较为辛苦的脑力劳动。小提琴练习时需注重演奏细节, 在遇到困难节奏和困难音准时, 需要单独挑出并耐心地进行小提琴练习, 将所遇到的困难片段进行逐个解决。音色练习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而声音练习也是重中之重, 需拿捏好练习速度, 并注重小提琴练习过程中的细微差别。此类差别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小提琴演奏质量好坏, 所以我们应该在小提琴教学中告诉学生应学会思考和聆听, 学会辨别声音中的美感, 并能够控制自身音量和自身音色。

(二) 教师指导环节要素分析

1. 课前准备与课前规划。

小提琴教师需进行合理的教学规划和专业小提琴练习技能传授, 在教授课程之前要做好课程规划与安排, 利用多媒体教学方案进行教学铺垫。因为小提琴教学中不只是教师传授小提琴演奏技艺, 更为重要的要教会学生如何做人和提升自身内在修养。小提琴教师应该具备广博的知识和无限热情以及要具有丰富的教学情感等, 教师自身演奏能够打动学生才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提琴教师应该在道德规范和相关行为准则基础上进行小提琴教学, 不断加强小提琴练习和拓宽自身学习视野, 并提高小提琴教学效率和小提琴教学质量。

2. 教师适时进行因材施教。

学习小提琴实质上跟学习其他科目有异曲同工之处, 因为此时需要充分理解专业知识, 同时也要学习到切实可行的小提琴演奏技巧, 较为正确的做法是, 应按照因材施教原则和循序渐进原则等在真正意义上提高小提琴教学的有效性。教师教学中要对小提琴学习者的个性和小提琴学习者学习习惯等区别对待, 要做到真正地因材施教, 针对积极向上、努力进取的学生要予以奖励, 应适时增添小提琴教学课程任务作业, 之后在此基础上加快学生学习进度。假设面对的是进步相对缓慢的小提琴学习者, 就应该尽可能少布置一些课堂作业, 多找原因, 帮助他们分析和解决问题, 促使他们学有所得;对于灵气十足的学生, 挖掘个性特色;对于循规蹈矩的学生, 调动演奏情绪;对张扬跋扈者, 适时磨砺;对内敛谦卑者, 适度放纵。

五、结语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当前人们逐渐对教育事业的发展重视起来。众所周知, 小提琴教学是现下整体教育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重点操作环节, 在小提琴演奏过程中存在较大难度, 其实质是难度系数较大的一种艺术表演形式, 之后在此基础上需要遵循科学的小提琴训练方法, 并依据循序渐进原则, 从小提琴核心教学基础角度出发, 既要加强训练, 又要使小提琴学习人员从学习初始阶段就具有一定的规范化认知以推动小提琴教育事业的长足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哲.小提琴演奏的基本技巧[J].流行歌曲 (艺考) , 2008, (4) .

铃木小提琴教学 篇8

关键词:铃木镇一;社会音乐教育;启示

在现如今,社会与学校都在提倡素质教育,音乐教育作为其中的一大领域,自然而然的受到了极大的关注与重视,让孩子从小接受音乐教育成为了大多数家长的共识。社会音乐教育作为整个国民音乐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正在蓬勃兴起。但现今很多培训机构都是以盈利为目的,忽视孩子音乐才能与人格培养,着重发展技能训练,许多家长与老师都将“考级”放在了首位,由于急功近利,导致孩子们对于音乐有了“新”的看法,有些学生刚开始特别喜欢音乐,却因枯燥的学习方法,及“比赛、考级”所给予的压力过大,从而放弃了音乐,丧失了对音乐的兴趣。究其原因, 主要是因为没有考虑到音乐教育的规律和儿童的心理特点,铃木主张通过儿童早年良好的音乐教育,培养个性优雅、才能卓越、全面发展的新一代青年,他的教育理念引发了世界范围的音乐教育革命。我们可以通过参考借鉴铃木的教育思想来反思我国社会音乐教育有哪些不足和需要亟待改进的地方。

1 注重对音乐兴趣的培养,优化孩子的音乐环境

“兴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师”。这句话是老生常谈,每个教师都明白、懂得,但是否能够做到培养孩子对音乐产生浓厚的兴趣,这就不得而知了,许多培训机构的老师在孩子的启蒙阶段还能够让孩子在快乐中学习,但随着乐曲的难度增加,孩子就会对乐曲产生厌烦的情绪,这就要求教师要调整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而不是不管不顾,置之不理,导致孩子对于学习音乐越来越厌倦,最后断送了孩子的“音乐之路”。铃木先生建议,孩子们应当“是孩子在游戏的快乐中开始,在游戏的快乐中引向正轨。”所以,让孩子在快乐中学习音乐,体验音乐,感受音乐,对音乐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是每个音乐教师及培训机构都应该去思考并努力实现的。

当然,在培养孩子对音乐产生浓厚兴趣的同时也要注重优化其音乐环境。因为环境是让孩子对音乐产生兴趣的一个重要因素,在很多家长看来,孩子的音乐“天赋”是天生的,笔者在教授音乐课多年来听到家长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老师,我的孩子到底有没有音乐天赋,他适不适合学习音乐?”针对这个问题其实早在20个世纪铃木镇一就给出了答案。铃木认为“才能”并不是遗传,我们只需为他提供良好的成长环境,再加上后天的努力,那么每一个孩子通过接受正规的音乐教育后都可以拥有真正的音乐才能。铃木认为环境在教学中是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孩子在发展的过程中,只要父母为其提供良好的音乐环境,加以良师的费心指导,那么每个孩子都可以学好音乐,都有机会成为音乐家。所有的儿童在他们各自的环境影响之下,都具有发展技巧和能力的相当潜力。铃木指出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孩子若经过良好环境的影响,定会获得非常突出的能力。所以铃木所提倡的音乐教育并不仅仅是针对天才儿童,而是面向所有儿童。

2 将“母语教学”融入至音乐教育中

“母语教学”是铃木先生一直所提倡的教学理念,铃木在他多年的教学实践和研究中发现,孩子能力的培养必须从一出生就要开始进行,铃木有一段时间是与他的侄子一起生活的,铃木发现,他的侄子学习语言的能力是在生活中潜移默化掌握的,由此铃木顿悟,音乐的学习其实与语言的学习是一样的。婴儿从刚出生不久在渐渐接触外界世界的同时就已经开始慢慢发展自己的大脑了,母亲在耳边不断地重复“妈妈”一词,使孩子得到鼓励,从而学会说“妈妈”。铃木也正是将这样的原理运用至自己的教学法当中,所以铃木的教学法的核心就是“母语式教学”。孩子应该在一出生就让他聆听经典的音乐作品,培养的他的音乐感觉,这样就使得孩子听音乐像听母亲讲话那般。这种寓音乐教育于乳儿语言获得的过程之中的办法,是符合能力形成的自然法则的。一个英国人若生长在中国,那么他的汉语必然不会比中国人差,同样的,即使一对夫妻都毫无音乐素养和天赋却讓他们的孩子从出生的那一刻就去培养他听经典的名曲,这个孩子也会在音乐方面表现出非凡的才能。

3 强化技术训练是手段,培养健全的人才是最终目的

现在一些社会机构只注重自己的学生考了“几级”,比赛得了“几等奖”,将重心全部放在了技术技巧上,而学生是否感受到了音乐的美,他们却不去理会。在器乐学习过程中,技术的掌握是必须要有的,所以铃木先生,对于学生技术的训练方面是十分严格的,他要求技术精益求精,他想出许多方法,针对不同的学生以及学习的不同程度,教学方法和手段也在发生变化,让孩子们消除了反复练习而产生的厌烦情绪。但同时铃木也指出音乐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为了培养许多演奏家,而是让每个人都感受到音乐,通过音乐学习发展自己的才能,最终培养成为全面发展的人。铃木说:“教音乐不是我的主要目的。我想造就出良好的公民。如果让一个儿童从降生之日起就听美好的音乐并自己学着演奏,就可以培养他的敏感、遵守纪律和忍耐性格,使他获得一颗美好的心。”铃木强调学习音乐,接受音乐教育的目的并不是仅仅停留在技能性的学习方面,我们通过教育所要达到的最终目的是塑造一个良好的人格。 可现如今社会音乐教育机构与其中的音乐教师都忽略了这一点,笔者认为恰是这一点才是我们要去注重的。

4 优秀的音乐教师是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

铃木先生对于教师专业水平是十分看重的,他强调孩子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教师承担的角色是至关重要的,所以他主张要请学识渊博、感觉敏锐、道德典范的优秀人才做教师。铃木镇一透过音乐教学实践其理想,强调才能不是天生的, 才能须经由后天培育, 以正确的教育方法, 优良的师资, 配合适当的学习年龄, 良好的学习环境, 才能培养出理想的音乐人才。所以社会音乐培训机构作为孩子的第二学校,在教师招聘环节一定要严格把关。

5 结语

经过半个多世纪的传播与推广,铃木教学法已经不仅仅是用来进行小提琴教学,该教学法逐渐成为一种广义的音乐教育思想体系。作为一种基础性、普及性的音乐教学法,铃木教学法的理念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的成长。如今,随着“多元文化”的提出,音乐教育教学形式已经多样化,人们对于儿童音乐教育的的手段和方法也越来越多,但铃木教学法仍然可以作为一种具有指导意义的音乐教育思想来帮助孩子进行音乐学习。对于我国当今正在蓬勃发展的社会音乐教育来说,铃木教学法是值得我们借鉴与学习的。

参考文献:

[1]赵岩.音乐教育理论与教学方法概论[M].陕西:陕西人民出版社,2008.

[2]铃木镇一.才能出发从0岁开始[M].吴永宽,译.北京:北京科学普及出版社,1986.

[3]铃木镇一.幼儿教育与成才[M].朱华,译.北京:北京体育学院出版社,1989.

浅探小提琴教学方法的选择与应用 篇9

浅探小提琴教学方法的选择与应用

在小提琴教学过程中,选择一套能够实现其教学目的、完成其教学内容的教学方法是每一位专业教师在教学设计中必须具备的一项基本功.“教”与“学”这一对不可分离的.主客体贯穿于教学内容实施的全过程:直接影响到把学生培养成什么样的人才;直接影响教学目的和教学任务的完成;直接关系到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的高低好坏.因此,本文着重从教学方法的选择与运用上谈一些自己在教学种的体会和略见,不尽之处恳请同仁批评指正,以求得共同发展和进步.

作 者:赵燕 作者单位:内蒙古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刊 名:北方音乐英文刊名:NORTHERN MUSIC年,卷(期):“”(5)分类号:关键词:教学方法 练习方法 选择 应用

铃木小提琴教学 篇10

本节课用大概20分钟让同学们欣赏《梁祝》,浓缩了内容。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听赏体验为主,设计与课堂目标有直接关系的问题。先是提出思考问题再播放音乐,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欣赏,通过自己的感受再用语言表达出来。整节课下来,发现内容容量大了,每个环节的时间安排得不够恰当,上起来很仓促。教学目标是很明确的但在引导和启发学生的过程中,不够委婉,没有作到深入浅出。最大的问题就是:只是表面的了解了学生的基本情况,没有很好的掌握学生在这学段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

首先,内容过多。呈示部:引子——主部——连接部——副部——结束部。20分钟的时间要上完这些内容,容量大了。在上课的整个过程中,有被追着跑的感觉。时间安排得也不够恰当,很多地方该细讲的都没有花时间。

二、在教学过程中。导入这一环节老师演奏主题旋律,很好的提起了同学们的兴趣。而在后面介绍作品引导学生讲述故事情节时,略显仓促。

三、讲解概念。在欣赏音乐之前,先把协奏曲的概念直接摆出来,感觉有点突然,需要斟酌。这一环节,可调整为:把协奏曲的概念放到全曲欣赏完后总结时再概括,直接讲述“小提琴协奏曲”的概念。在讲解“小提琴协奏曲”的概念时,可抓住“协”字做文章,“协”即“协助、合作”之意,更贴近生活,从而培养学生团结互助的协作精神。

四、开始欣赏音乐。在欣赏每个音乐主题前,先结合音乐要素提出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欣赏,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且目标明确。这点是非常好的。如在听赏引子(写景)部分时,提问“这段音乐的旋律使大家的脑海里呈现出一幅怎样的画面?”经过教师的提示,学生会通过自己的听觉感受并结合导入部分的歌词,运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联想到的画面。但在引导学生感受音乐所要表达的情感时,没有充分的考虑到学生的心理特点。没能把《梁祝》的“爱情主题”升华到现实生活中,故有误导的倾向。如能委婉的把“爱情的主题”升华到现实生活的情感体验中,可使学生的情感世界受到感染和熏陶,并及时引导、鼓励学生建立起对周围的亲朋好友、所有认识或不认识的人、对一切美好的事物的挚爱之情,培养学生对生活的积极乐观态度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和追求。最后深化主题,总结课堂做的较好。

(附本节课教案)

教案

教学课题: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 教学性质:音乐欣赏课 教学目的:

1、欣赏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全曲,让学生喜欢以中国民间传说《梁祝》为题材的音乐,能受到梁祝的真挚爱情及对封建势力强烈反抗精神的 感染,产生对这一爱情悲剧的理解与同情。

2、初步认识奏鸣曲式的基本结构,掌握协奏曲概念。

3、通过每个小标题对应的乐段欣赏,能将理性分析与情感抒发相结合并展开一定的联想。

教学重点:1.通过音乐要素体会音乐情感变化

2.熟悉主要段落旋律

教学难点:认识该作品的重要地位及中西方文化的完美结合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用具:多媒体教学设备、小提琴 教材分析:

本节课出自人教版《音乐》八年级下册。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由何占豪、陈钢作曲。1959年写成并首演。当时作者是上海音乐学院的青年学生。他们为了探索交响音乐的民族化,选择了这一家喻户晓的民间传说为题材,吸取了越剧中的曲调为素材,成功地创作了这部单乐章、带标题的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描述了梁、祝二人的真挚爱情,对封建礼教进行了愤怒的控诉与鞭笞,反映了人民反封建的思想感情及对这一爱情悲剧的深切同情。乐曲的结构为奏鸣曲式,由引子、呈示部、展开部、再现部组成。作品从故事中择取“草桥结拜”、“英台抗婚”和“坟前化蝶”三个主要情节,分别作为乐曲呈示部、展开部及再现部的内容。运用西洋协奏曲中的奏鸣曲式,很好地表现了戏剧性的矛盾冲突。吸收了我国戏曲中丰富的表现手法,既有交响性又有民族特色。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老师演奏一段小提琴旋律,同学们听听是否熟悉?出自于哪个音乐作品?”(表演)

“熟悉,《梁祝》”(学生回答)

今天就让我们共同走进“东方的罗密欧与朱丽叶”的音乐故事。

二、作品创作背景简析

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由何占豪、陈钢作曲。1959年写成并首演。当时作者是上海音乐学院的青年学生。他们为了探索交响音乐的民族化,选择了这样一个家喻户晓的民间故事《梁山伯与祝英台》的传说为题材,以越剧音乐为素材,成功地创作了这部单乐章、带标题的小提琴协奏曲。如今已列入世界名曲,又称为Butterfly-loves(《蝴蝶的爱情》)。

三、协奏曲简介

协奏曲是指一件或多件独奏乐器与管弦乐队相互竞奏,并显示其个性及技

巧的一种大型器乐套曲。

四、曲式结构分析

五、按结构分小标题欣赏全曲

引子:乐曲一开始由长笛奏出了华彩的旋律,呈现出一派春光明媚、鸟语花香的景象。由双簧管奏出的主题音调,取自越剧的过门音乐。

呈示部:主部主题──在竖琴的伴奏下,小提琴演译出纯朴而美丽的“爱情主题。”(这段旋律在整部作品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多少人听了段旋律都为之陶醉。作者在选取这段主题时可是费了一番苦心。当年他们还是上海音乐学院作曲系的学生。何占豪曾在杭州越剧团当演员,他对越剧音乐既熟悉又喜爱。在创作《梁祝》时,故事流传在浙江一带,越剧是浙江的代表剧种,他决心从越剧音乐中取材。据平时的观察,许多越剧名演员,不论他们演出任何剧目,只要唱到一段唱腔时,台下都会博得热烈地掌声为之呼应。作者抓住了这段唱腔作为《梁祝》中“爱情主题”的基本音调。这段主题是全曲的核心的音调。)

副部主题──与柔美、抒情的主部主题形成鲜明的对比。音乐转入活泼、欢快的回旋曲。独奏与乐队交替出现,描写梁祝同窗共读时的生活情景。快板过后,音乐转入慢板,副部主题中的结束部。在弦乐颤音的衬托下,梁祝二人同窗三载就要分别,音乐表现十八相送、长亭惜别的依恋之情。定音鼓低沉的音响预示出不详的事情就要发生。

展开部:由三部分构成,抗婚、楼台会、哭灵投坟。

铜管乐奏出了表现残暴的封建势力的主题。紧接着小提琴采用戏曲的“散板”节奏,奏出英台惶惶不安和痛苦的心情。乐队以强烈的全奏,衬托着主奏小提琴猛烈的切分和弦奏出反抗主题。逐渐形成了矛盾冲突的高潮,越来越激化,但音乐突然停顿下来,又转入慢板乐段──“楼台会”这时大提琴与小提琴对答式的手法“一问一答”,如诉如泣的曲调。接下去音乐急转而下──哭灵投坟,乐曲运用戏曲中的紧拉慢唱的手法,将祝英台悲切的心情表现得淋漓尽至。锣、鼓、管、弦齐鸣表现祝英台纵身投坟,全曲达到了最高潮,乐队奏出赞颂的音调。再现部:引子的音乐素材,神化的意境。“化蝶”

六、《化蝶》歌词全班朗诵

碧草青青花盛开,彩蝶双双人徘徊,千古传颂深深爱,山伯永恋祝英台。同窗共读整三载,促膝并肩两无猜,十八相送情切切,谁知一别在楼台。楼台一别恨如海,泪染双翅身化彩蝶翩翩花丛来,历尽磨难真情在,天长地久不分开。

(所有的人都被梁祝二人所感动,对他们的命运给予同情,人们不甘于悲剧的结局,因为我们都憧憬未来美好生活。一双彩蝶翩翩起舞,飞向远天,去寻找真正属于他们幸福,而给人间留下了无限地遐想。)

六、总结

铃木并网之痛 篇11

区波是去年加入到“铃木并网”的经销商之一。从去年5月份开始,在日本铃木的力推下,北京、上海、成都等重点地区的长安铃木和昌河铃木一级经销商签订了为期一年的并网协议,即两个品牌的经销商可以互相销售对方的产品以及铃木的进口车。这也是铃木在中国运作的“大铃木计划”中的重要内容。

一年时间,“铃木并网”销售的经销商数量与计划之中的170家相差甚远。

近日,《汽车观察》记者得知,当初一些满怀希望的昌河铃木的4s店经销商也都纷纷打起“退堂鼓”—拒签了2009年的协议。

目前看来并网销售已经成为铃木在中国遇到的不小难题。

面对纷繁复杂的国际金融形势,业内专家认为,在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采取并网策略是有好处的,售后服务能力增强了,品牌一旦发挥影响力,又将进一步拉升经销商的竞争力。

利益较量

去年在北京市场,昌河铃木4家4s店全部卖起了长安铃木的车,而长安铃木只有联航长铃和北方新兴在销售昌河铃木的车型。

然而一年的时间,北京所有的昌河铃木4s店均拒签了从今年6月份开始的并网合作第二年协议,北京地区参与并网的经销商从去年的6家锐减到目前的2家。而上海目前也只有1家4S店真正实现了进口车以及长安铃木、昌河铃木的真正并网。

“虽然目前的销售情况还可以,销量在上升,但这并不是‘并网销售’所带来的。”区波就是北方新兴的总经理,在接受《汽车观察》记者采访时,区波对“并网销售”的现状颇有些无奈。但他对昌河的北斗星他还是给予了肯定,这是惟一一款在北京卖得较好的车型。

区波的无奈让记者猜测铃木的并网销售出现了问题。区波也很为难地说“问题比较敏感”。

让区波为难的是一个经销商要面临两个“婆婆”。由于企业文化不一样,一些经销商在适应起来比较困难。

“一个说这个车你要放在左边,另外一个说要放在右边。”这些类似的东西让区波感到很为难。

其实出现分歧的大多为长安铃木经销商,他们并不愿意看到自己店里摆着拉低品牌档次的昌河小车。一些经销商认为,昌河主要是面包车,且销量并不好。相比之下,昌河的经销商倒还满意目前的“并网”策略。四川昌河蓝天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的王娅莉就是赞成者之一,她对《汽车观察》记者称:“昌河的车型有限,对商家来说,长安不断推出它的轿车型,车线有所拉长,我们的客户群越来越大。”

经销商们还透露,目前两家合资企业依旧按照原来各自的商务政策,直接后果是同样卖一款车,不同店最终拿到手的利润并不相同。

当然,能够赚钱,销售商也不会介意利润多少。让区波遇到最大的困惑是,管理成本和经营成本没有下降反倒上升。

针对长安铃木来说,除了产品线上丰富了一点,区波对于一年的并网销售有着切身感受,因为铃木并没有对销售管理、品牌宣传进行统一,前期大量的工作都没有做,直到现在消费者心目中,长安铃木和昌河铃木依然存在差距。

区波还举了一个在“三包”上的例子。昌河和长安两个厂有两套维修系统,经销商就需要配置不同的设备和不同的技术人员,经营成本无形增加了。另外,在资金的统一使用上,铃木下属的是两套班子,之前区波在资金使用和周转上只对长安铃木,但现在被切套分割了,“两家肯定在时间和效率上都比原来差了。”

经过一年的沉淀,一些经销商还是不能接受并网的模式,选择了自动退出,不再卖对方的产品。

终止并网?

在中国,铃木是最早进入的国外汽车企业之一,2007年铃木在全球卖出的260多万辆汽车中,在中国的销量还不到30万辆。就在铃木并网实施之初,业内就有相关人士表示,这是一把双刃剑,风险巨大。目前还没有直接信息了解到运作的背后,前景不敢枉断。有专家对此提出质疑:外资品牌整合在华合资企业资源,难度之大超乎人们想象。此前大众品牌就曾有过此念头,但最后还是无终而果。

其实销量下滑并非偶然,除了车型更新换代缓慢,铃木汽车所在的中国微型车市场严重萎缩。

面对低迷的中国市场,铃木绞尽脑汁,“并网销售”是他们希望在提高销售网络利用率方面的突破。并网的好处不言而喻,可以避免建店的重复投资,分散经营风险、扩大品牌影响力。

就目前并网之后销售能力下降的情况来看,外界猜测铃木并网计划很可能就此搁置。

“并网不会中止,但是各方应该总结为什么经销商不愿意并网。”昌河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周世宁打破了外界的传言。“方向是可以的,关键是方法,不能强制并网,关键是要让商家得利。”

其实在记者的采访中,多家4s店的销售都有此表示,而周世宁的话是一语道出了症结,“并网应该是四方共赢才能够成功,经销商、昌河、长安、铃木都要赢才行,如果只考虑一方赢,是进行不下去的。”

面对目前的尴尬局面,业内专家也给其支招,一方面是将重点转移至销售能力较强的长安铃木,通过长安铃木对昌河铃木进行收购,重组合并为长安铃木的销售网络。由于昌河汽车实力较弱,无法弥补长安铃木的车型空缺,因此长安铃木是否会接受昌河铃木销售网络还是个未知数。另外一方面,将双方销售利润合理分配,划分出清晰的销售比例,将长安铃木作为销售重点,昌河铃木进行辅助性销售。实际上是变相削减了昌河铃木在新销售网络中的比重。

并网试水

在国际上,如果各自车型不够多,销售不太好,就会采取并网的方式。“那种并网是经销商自己主动去选择的,而不是在生产厂的主导下,现在的合并有些强制性。”区波说。

事实上,营销领域一直是铃木在华的弱项。由于铃木此前未重视产品更新换代,无论是品牌影响力还是渠道建设,都难以与大牌厂商相比。

其实并网销售,铃木的本意是将同根生又互为竞争对手的长安铃木和昌河铃木统一,之后,铃木成为国内第一家实现网络统一的外资品牌。这样不仅有利于核心技术的推广,更有利于销售渠道的整合,还能保证既省力又避免了不必要的纷争。这是铃木在中国实施“大铃木计划”中的部分内容,也是以最省力的方式增加铃木品牌在中国的销量。

但是这种强行政策并没有导致销量的增加,或者就如区波说的只是铃木在华形象大的战略考虑。

他山之石

就在9月,金融危机给了本已危机重重的汽车行业又一次沉重打击。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北美市场刨下了50年来的最惊人纪录:9月份销量平均下滑26.6%。然而美国7000亿美元的金融救助计划也并没有给汽车行业带来好运,此后,欧洲、日本市场的销量都直线下滑。

面对低迷的汽车市场,中国车市将如何自救?早在上个世纪90年代,泡沫经济结束后,日本汽车市场需求减少了30%。日产、丰田、本田相继采取了“并网销售”得策略来挽救一路下滑的销量。

上海博思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咨询部高级经理吴明对《汽车观察》的记者讲述当年的情况时,他觉得当时日本的经济和现在的金融危机有其相似之处。

上世纪90年代后,日本汽车的总体销量下降约30%,经销商之间因销售类似产品体现出竞争关系,冲突显现。丰田此后进行了一系列网络变革以理清各销售网络之间的关系。

——产品梳理,澄清网络定位

重新对各张网络的产品线进行梳理,澄清TOYOTATOYOPET~'NCOROLLA之间的价格定位区别

减少并卖车的数量,增加各网络专销车型投放

——调整直接竞争的网络定位

将与COROLLA直接竞争的AUTO重新定位,避开网络之间的直接竞争

将VISTA并入新的NEIZ网络,避开与TOYOPET的直接竞争

“销售网络的兼并,使得丰田Netz网络的经营效果很好,号召力强,销量逐年增加。”吴明说。

2004年,丰田将VISTA网络并入到NETZ网络,原有NETZ网络经营较好,号召力强,合并可以丰富其经销商的车型,从而进一步提高其经营效益,VISTA经销商可以利用NETZ网络良好的品牌效应、车型资源,迅速地改善经营效益。在网络合并中,相同的出资人自然地减少经销商数量,优化店铺的数量和布局。

上一篇:教师家访工作心得体会范本下一篇:社区好人评选活动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