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提琴论文

2024-10-14

小提琴论文(精选11篇)

小提琴论文 篇1

管弦教研室教师资料

彭磊

安徽艺术职业学院音乐系管弦教研室主任、单簧管教师、三级演奏员,中国管乐学会会员、中国音乐家协会单簧管学会会员、安徽省音乐家协会会员、安徽省音乐家协会西洋管乐学会理事。

2003年毕业于南京艺术学院音乐学院,师从王振先教授。2005年举办个人独奏音乐会。2008年随安徽省交响乐团赴国家大剧院第一届“交响乐之春” 演出。任职以来连续多年被评为“优秀教师”。

顾平

安徽艺术职业学院音乐系管弦教研室小号副教授、二级演奏员,中国管乐学会理事、中国小号联合会常务理事、安徽管乐委员会会长、安徽管乐团团长,亚太国际小号艺术节广州、南昌赛区比赛评委。

组织举办了六届安徽省西洋管乐比赛,并担任主评委。率安徽管乐团在省内和广东地区举办过多场重奏和管乐交响音乐会,受到好评。毕业生多人考入重点音乐院校,并进入重要艺术院团工作。

熊丽 安徽艺术职业学院音乐系管弦教研室长笛讲师,安徽音乐家协会会员、安徽管乐委员会理事。

1993年考入南京艺术学院音乐系长笛演奏专业,师从张志华教授。1997年毕业,至安徽艺术职业学院音乐系担任长笛专业教师工作至今。从事长笛专业教学期间,理论与实践结合,讲授与示范并重,多次带领学生到省内外参加观摩与学习。论文《长笛教学中若干问题初探》、《浅议长笛的呼吸技巧》等。多次担任省内比赛和考级评委。经常参加交响乐团演出。多年教学工作中不断积累经验,博采众长,提高自身教学水平。历届毕业的学生中有考入南京艺术学院,上海音乐学院,煤矿歌舞团及安徽省交响乐团等等。

程伟乐

安徽艺术职业学院音乐系管弦教研室萨克斯讲师,中国管乐学会会员。

2006毕业于乌克兰柴科夫斯基音乐学院,曾分别获得乌克兰21世纪国际管乐比赛萨克斯专业室内乐一等奖、乌克兰国际比赛独奏三等奖。

2007年9月至今在安徽艺术职业学院工作担任萨克斯教师,在校工作室期间多次参加学各种演出。

2008年举办个人独奏音乐会。

安徽省音乐家协会会员,安徽省管乐委员会会员,中国萨克斯学会理事,成功举办合肥萨克斯交流会并担任评委和专家组教师工作

任昊

安徽艺术职业学院音乐系管弦教研室小提琴、低音提琴教师,三级演奏员。

2002年考入武汉音乐学院,2009年毕业并获得音乐表演专业硕士学位。在校期间,加入中国东方交响乐团,任首席,并随团参加了国家文化部举办的“中国根”民族交响音乐全国巡演活动。2009年随武汉乐团代表中国赴日本东京参加“2009亚洲音乐节”,以及赴北京国家大剧院、保利剧院、广州星海音乐厅、上海音乐厅、西安古都大剧院、湖北剧院、武汉琴台音乐厅、武汉编钟音乐厅等地进行演出,并多次举办个人专场音乐会。2009年10月,进入安徽艺术职业学院音乐系工作至今,教授小提琴、低音提琴和管弦乐合奏、音乐欣赏等课程。

李海

安徽艺术职业学院音乐系管弦教研室打击乐主课教师,中共党员,学院团委办公室主任,系团总支书记。全国艺术水平考级考官,安徽艺术职业学院民乐团打击乐声部长,三级演奏员,安徽省音乐家协会会员。

自幼跟随音乐人李铁军先生学习西洋打击乐。2007年毕业于安徽大学艺术学院音乐系,后受聘安徽艺术职业学院音乐系任打击乐专职教师。

研究方向及专业特长:打击乐演奏及教学;打击乐合奏及教学; 主讲课程及教学优势:打击乐主课教学; 论文:《谈爵士乐的发展》; 获奖:

2004年荣获首届全国打击乐比赛优秀奖

2012年第十届“桃李杯”全国舞蹈比赛承办工作中获先进个人 2016年荣获学院优秀教师称号

2016荣获首届(无锡)华乐室内乐音乐节暨第二届“华乐联盟”华乐室内乐比赛一等奖

艺术实践与业绩:

2004年在安徽大剧院参加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55周年庆典文艺汇演 2006年参加宣传部组织的“五一”劳动模范表彰大会的文艺演出 2006—2009年期间多次受邀参加省总工会举办的大型文艺演出

学生高双磊、梁梦霞、钟滕云浩、王子豪、张欣参加辉煌中国第四届全国艺术精英电视盛典比赛获大学组二等奖,高双磊于2012年考取北京现代音乐学院打击乐专业。

小提琴论文 篇2

一、第七小提琴奏鸣曲的创作背景

1 8 0 0年贝多芬维也纳的一次公开举行的音乐会上, 演奏了《第一交响曲》等音乐作品。同年, 贝多芬在教Giulietta·Guicciard弹钢琴时, 与其相恋。由于社会地位的不同, Giulietta·Guicciard没有选择贝多芬, 而是选择了加伦贝格伯爵。失恋给贝多芬带来了巨大的痛苦, 也使得音乐家陷入到了深深的孤独中去。随着而来的是贝多芬疾病而带来了耳聋, 这种精神上的痛苦和疾病所带来的身体上的痛苦的双重折磨使得贝多芬精神处于崩溃的边缘。正是在这种巨大的痛苦下, 贝多芬完成了人生中最为辉煌的巨著之一《第七小提琴奏鸣曲》。作品体现了贝多芬顽强的意志力, 也给贝多芬的音乐创造带来了巨大的灵感。此时的贝多芬有旺盛的创作精力, 创作的大量优秀的作品, 贝多芬小提琴作品的创作也是在这一时期逐渐走向顶峰。但也正是此时, 他的耳疾也越来越严重了。对于一个音乐家来说, 无疑是最大的打击, 此时的贝多芬不愿与人交往, 而他此时苦闷的心情, 在作品中也有所体现, 可以说, 贝多芬的音乐创作富含了音乐家丰富的情感生活和过人的精神世界。

二、贝多芬第七小提琴奏鸣曲的作品特点

1. 力度

《第七小提琴奏鸣曲》是依据古典古典主义的创作原则进行力度变化, 实现乐曲中力度的对比。《第七小提琴奏鸣曲》每一乐章都以钢琴曲开始, 随着旋律的发展而进行力度变化。整曲的力度变化范围扩展到ff和pp, 丰富了乐曲的变化。在《第七小提琴奏鸣曲》第三乐章谐谑曲中, 贝多芬通过sf实现重音表达, 这种表述方法带来的音乐方面的变化是在不同的节拍位置上可以进行不同的处理, 音乐演奏过程中可以充分的促使欣赏者感受到意外。依据整个乐句的强弱来控制力度的变化, 但要区分其与f的演奏效果。力度控制既可以准确地体现情绪的变化, 又可以分清乐曲的线条和层次, 更好地把握乐句的发展和变化。

2. 内容与形式的完美融合

虽然《第七小提琴奏鸣曲》符合古典乐派的风格, 但这种符合并不是完全依存于这种风格方面的创作。这种风格的表现形式不拘泥于传统形式, 而是按照音乐发展进行曲式类型的搭配, 诸如, 贝多芬将幻想曲式融入到第二乐章中的展开部。贝多芬为了突出《第七小提琴奏鸣曲》的风格特点, 加强乐曲的思想感情, 赋予了曲子开头的速度术语。这样不仅表达了贝多芬内心的苦闷, 也丰富了乐曲的感情色彩。

3. 戏剧性的对比因素

在《第七小提琴奏鸣曲》的第二乐章中, 整个音乐作品的主部主题和副部主题之间形成明显的对比, 也就是在整个音乐风格方面既体现在调性和音调上, 又体现子在音乐性格上。音乐材料不仅发挥承上启下的作用, 还起到前后呼应的作用。乐曲的主题材料出现在开头、再现部和尾部处, 发挥呼应、扩展和连接的作用, 实现了作品的对立和统一。

4. 丰富的和声语言

虽然《第七小提琴奏鸣曲》是在传统大小调和声的基础上创作的, 但融入变化和弦来加强作品的情感效果。在《第七小提琴奏鸣曲》作品中, 经常出现下属、重属、和重属导七的转位的和弦, 以及附属和那不勒斯六和弦, 更加准确地表达了贝多芬的细腻、丰富和深邃的感情。

5. 和声手法的创新

在《第七小提琴奏鸣曲》和声需要发展阶段, 贝多芬采用离调和转调手法, 加强和声在乐曲的动力和紧张度。通过织体和位置的不断变化以及和弦音的使用, 增强乐曲音响的充实感。同时, 在《第七小提琴奏鸣曲》调性对比、织体对比中, 和声材料出现色彩的明暗、力度的强弱和旋律线条的高低等方面的对比, 增强了乐曲表现力, 提高了乐曲的戏剧性效果。

三、对贝多芬《第七小提琴奏鸣曲》的创作风格的理解

1800年以后, 贝多芬在音乐创作风格上更为独立, 这个也和音乐家个人的成长经历密切相关, 贝多芬在创作思想上也逐步摆脱了对于海顿, 莫扎特的风格影响, 并逐步显现出其在音乐创作中素偶具有的天赋。在这一时期, 贝多芬完成了大量的音乐作品的创作。其中就有《第七小提琴奏鸣曲》, 还有著名的《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和《第三交响曲》至《第八交响曲》的6首交响曲等, 这个阶段无论是音乐风格的成熟度还是音乐家作品的创造力来看都是十分丰富的, 也逐步奠定了音乐家在音乐史上的积极地位。

创作《第七小提琴奏鸣曲》时, 正是贝多芬慢慢从疾病, 感情困扰, 经济带给他的巨大打击里慢慢坚强, 振作起来的时候。正如他自己所表述的那样:“我要扼住命运的喉咙, 它不会压倒我。啊!活着有多么美好, 我愿意生活一千次。”

所以奏鸣曲里充分体现了他的这些情感, 在整个音乐创作风格角度来看, 乐曲里有怒吼, 有忧郁, 有回忆, 也有对生活的憧憬, 这种多重的音乐风格构成了整个作品的跌宕起伏的音乐效果。而作为演奏者, 我也力图把这些情绪都能够表现出来, 而这也是最难的地方。贝多芬的作品被公认为在音乐上处理上最难的, 他的作品往往看起来容易, 可当你走入其中的时候, 才能体会到每一个音符都很难演奏好。很多情感上, 力度上难以进行准确把握, 这是我在演奏这首奏鸣曲时最深刻的体会。

贝多芬《第七小提琴奏鸣曲》除了主、下属、属三大基本功能和弦外, 广泛利用了大小调体系的其他和弦。贝多芬在继承亨德尔和巴赫的和声手法的基础上, 更自由地使用不协和音和半音, 并且运用半音和等音转调等技法, 使《第七小提琴奏鸣曲》的调性范围大为扩展, 充分发挥了调性布局在曲式构成和表达思想情感方面的作用。这在第二和第四乐章里尤为突出, 在演奏第二乐章的时候, 运弓和对音准的把握是重中之重。因为他运用了很多半音, 等音的技法。而四乐章则体现了贝多芬在曲式, 调性上的奇思妙想, 也充分体现了他自成一派的独特创作性。

《第七小提琴奏鸣曲》的基本原则是:对比主题最初分别在不同调性上陈述 (呈示部) ;继而是变化发展, 主题分裂, 和声调性转移 (展开部) ;最后是对比主题统一在主调上再现 (再现部) 。《第七小提琴奏鸣曲》由4个乐章组成, 各乐章在表情、速度、调性和曲式等方面具有对比呼应的关系。在这四个乐章中, 每一次主题的出现都呈现不同的情感变化, 表现形式也不同。可是在每个乐章的最后总能与开头有微妙的互动关系。这些丰富的变化, 各种作曲技巧的运用都得《第七小提琴奏鸣曲》从三首奏鸣曲中脱颖而出。说明贝多芬在这一时期的作品开始往巅峰发展。在法国大革命风暴的洗礼的影响下, 贝多芬在《第七小提琴奏鸣曲》中突出特征是“通过斗争, 达到胜利”的英雄般的毅力和热情。

同时, 《第七小提琴奏鸣曲》反映了贝多芬理想与现实的矛盾, 也展示了浪漫主义乐派的创作特征。《第七小提琴奏鸣曲》中乐思开阔, 浮想联翩, 又逻辑严密, 形式严谨, 而且作品内容充实, 往往悲剧性和喜剧性交织, 严肃与诙谐配合。《第七小提琴奏鸣曲》在创作技巧上精益求精, 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又用平易通俗的音乐语言表述。因此, 贝多芬的《第七小提琴奏鸣曲》赢得了广大听众的喜爱。

摘要:本文从贝多芬《第七小提琴奏鸣曲》的创作背景研究入手, 对贝多芬第七小提琴奏鸣曲的作品特点进行了分析, 并以此为背景对对贝多芬《第七小提琴奏鸣曲》的创作风格的理解。

关键词:贝多芬,小提琴奏鸣曲,创作风格

参考文献

[1]韩利等.《贝多芬小提琴与钢琴奏鸣曲<春天>的多视觉审视》[J].新闻界2010. (05)

[2].陈越红.《贝多芬音乐创作的哲理分析》[J].中国音乐学1998 (04) .

[3].韩春.《浅析贝多芬小提琴奏鸣曲的特点》[J].青年文学家2011 (04) .

[4]晏伟.《从贝多芬的第五首小提琴协奏去看其早期的演奏风格》[J].北方音乐, 2011 (08) .

小提琴论文 篇3

本届展演共吸引了来自全国28个省市的679名选手参赛,其中还包括2名香港选手,参赛人数如此之多,选手热情如此高涨,都是组委会之前没有想到的。

36位评委及观察员参与全部13个组别的选手打分及评奖,这些评委来自全国各地的音乐院校及专业院团,均长期在教育一线从事小提琴教学及演奏。自2012年8月18日至20日,679名选手经过2天半的比赛,评审委员会对选手们的演奏进行了认真的评估,最终评选出“金星奖”、“银星奖”、“铜星奖”和“明日之星奖”。

此次比赛与以往不同,选手们全部都经过了当地的选拔,才获得报名参加全国比赛的资格。因此,这次比赛的选手演奏水平是非常高的。

来自北京的“赵薇小提琴乐园”的20名“小演奏家”在本次比赛中共获得7金(其中1金为金奖第一名,参加广州黄花岗剧院获奖音乐会演出)、8银、4铜。乐园始终坚持快乐教育,赵薇老师一贯认为:孩子的才华是在坚持中被发掘的。獲奖的孩子们,无一例外都是在“不抛弃、不放弃”的坚持过程中最终发现了自己的潜能。对于所有的孩子来说,有良师益友为伴,以及对自己的孩子永远充满信心的家长作为后盾,坚持下来就一定能成功。

小提琴_ 篇4

传说一千多年前,埃及有位名叫莫克里的音乐家。他在尼罗河边散步时踢到一个乌龟壳,发出一种悦耳的响声。于是,他仔细思考并试验,研制出世界上第一把小提琴。

小提琴上四个调音器,就好像是四把打开音乐的钥匙,每个钥匙上,就好像有成千上万的音符,等着你去思考。小提琴上的四根弦,就好比人的大脑,它可以让你喜,怒,哀,乐。琴的中间,有两个像f这样的字母,这两个字母可以让小提琴发出声来,它的身上闪着音乐的色彩,琴弓,一个笔直的弓子,只要拉响四根弦,就会有美妙的声音在你耳朵旁响起。

我第一次看到小提琴的时候,心里不知道为什么会激动,我现在明白了,因为我喜欢小提琴,拉小提琴的真正目的是去享受,是一种享受音乐的过程,是件快乐的事情!

小提琴_ 篇5

进去以后我们是第一个进去的,那时候人还比较少,我就领着妈妈一起亲去熟悉熟悉地方,过了一会人太多了,他们也进来了,我们就等着叫号了,过了一个小时开始叫号了,我们的老师进不来了,因为只能一个小孩一个大人,进来,我就出去找老师,找到老师就一块进来了,老师进来以后我的妈妈正好在张店开会,我妈妈就去开会去了。

我们老师给我们对完琴弦,练起了几遍以后,我们就准备了,突然叫到我们了,我们就进去了,进去以后就感觉好凉快啊!

拉小提琴作文 篇6

有一天,爸爸对我说:“你想学小提琴吗?”我以为学小提琴是件很好玩的事,就满口答应了。

当天中午吃完饭,爸爸就带我来到老师家里。老师从柜子里拿出一把适合我拉的小提琴,要我先练基本功,把拉琴的姿势做正确。老师要我把左手轻轻地贴在琴头上,右手握住琴弓,开始练习。拉着拉,我觉得腰酸起来了,腿也有点疼,拉出的声音就像妈妈杀鸡时,鸡那绝望求救的叫声,真难听!这时,我有点灰心了,悄悄地对爸爸说:“学拉小提琴太累,我不想学了。”这话被老师听见了,于是他意味深长地对我说:“学一样本领要不怕苦,不要怕累,还要有耐心。”爸爸也在一旁鼓励我:“坚持就是胜利。”听了老师和爸爸的话,我叹了叹气,重新拿起小提琴拉了起来。我想,只要经过努力,我一定能学会拉小提琴。想到这里,我的信心更十足了。

通过拉小提琴终于明白了一个道理:学任何本领都要付出艰难的劳动,否则将一事无成。

我的特长——拉小提琴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我也不例外。长处伴随着我的生活和学习,其中我认为我最拿手的是拉小提琴。

学习小提琴的漫长之路上有欢乐,有泪水,有妈妈的期望,更有爸爸的叮咛。刚开始学感觉有点枯燥,当时的我还在练基本功,又不练什么好听的曲子,又不会掌握技巧,就吱吱地练个不停,跟拉锯似的。平时在家练一个小时的琴,我就故意拖长时间,上洗手间时慢腾腾的,待在里面很久时间才出来,有时,我还甚至不想练。

妈妈知道了,看在眼里,急在心里。终于,有一天,她故意带我去散步。边走边语重心长地对我说:“清源,一个人无论做什么事都要有耐心,要有毅力,这样才能把事情做好”。听了妈妈的话,我惭愧地低下了头。

从那以后,我在心中暗暗地告诉自己:不要轻言放弃。有时拉那些困难的音符和节奏时,我一次又一次想要放弃,但是我坚持着。功夫不负有心人,通过四年的刻苦练习后,我已经能熟练掌握拉小提琴的技巧,还通过了七级的考试,像《新春乐》、《鱼舟唱晚》、《花儿和少年》、《西班牙斗牛士》等很多名曲我也拉得很流畅了,同时还有幸参加了江苏省第三届“小天才“交响乐专场音乐会表演,在南京紫金大剧院和江苏交响乐团的叔叔阿姨同台汇报演出。

我喜欢拉小提琴,这就是我的特长,它带给我许多的欢乐,让我的学习生活绚丽多彩!

我会拉小提琴了

翻开我的相册,成长的足迹历历在目,其中好多都是我在拉小提琴时的情景。

五岁时,我就开始练习拉小提琴了。那一次,我随妈妈到学校看民乐队的哥哥姐姐练琴,我被民乐室里的一个大提琴吸引住了,拨弄琴弦,那声音多么美妙。妈妈问我:“想拉这个琴吗?”我笑着不住地点头。“这个太大了,我们从小的开始练吧。”那时根本不知道大提琴和小提琴是两种乐器,现在想想,好像一切都是妈妈安排好似的。从此,我就开始了练小提琴的“生涯”。

所谓万事开头难,一开始就是不断地拉空弦,学会握弓和持琴。在我的记忆里,开始时真的觉得拉小提琴非常地好玩。不出一个月,我就尝到了其中的滋味了。手指要开始在琴弦上按了,稚嫩的小手按在细细的弦上,如果轻了,声音拉不出来,用力按呢,手指就痛得要命。但又不能偷懒,因为有爸爸妈妈的监督。记得那时,妈妈拿了一根细细的签子,如果我姿势不对或音没按准,她手里的签子就会落下来,而且每天练琴一个小时左右。这样的严格训练,使我的进步很快。第二年,我就通过了小提琴业余二级的等级考试。

上小学后,有学习任务了,妈妈嘱咐我上课专心听讲,课后抓紧时间把作业完成,放学回家后唯一的任务就是拉琴。二年级时,我随妈妈一起转到国际学校,我觉得妈妈更忙碌了,根本没有时间来看我练琴,只是星期

六、星期日陪我练练。这对于我来讲是个考验。

有一段时间,我很不自觉,常常找借口不练琴,因为我觉得没有比练琴还苦的事了。可是,纸包不住火,一到还琴时就露出了马脚。俗话说:一日不练自己知,两日不练师傅知,三日不练观众知。老师把我狠狠地批评了一顿,还罚我练。我想放弃算了,我不练了!爸爸妈妈跟我说:“其实我们让你练琴就是要培养你的毅力和耐挫力,这一点小小的挫折都受不起,将来怎么能做大事呢?”

说实话,叫我真的放弃我还有点舍不得呢!小提琴毕竟也给我带来了很多的乐趣和自信。每次班级里或学校有什么活动,如英语歌曲比赛、“六一”节、红领巾电视台才艺表演等,都有我展示的舞台。另外,经过这六年的训练,我对音准、节奏、旋律都有了一些了解。有时我能把听到的乐曲的旋律在小提琴上拉出来。怎么样,不赖吧?现在我正向“八级”进军,暑假就要考级了。

我会拉小提琴了!我在心里高呼着。

拉小提琴

我有许许多多的爱好,其中拉小提琴是我最喜爱的。也许,我对小提琴情有独钟吧!小时候非常羡慕那些小提琴演奏家能拉出动听的曲子。希望有一天自己也能穿上漂亮的礼服,在灯光闪闪的舞台上表演。五岁那年,爸爸妈妈帮我报名参加了小提琴班,就这样,我和小提琴结下了不解之缘。

拉小提琴的第一步就是要学会用脖子和肩夹住小提琴,还要学会推弓和拉弓。开始还能夹住琴,但时间一长,脖子就酸了。那跟平时在老师手里服服帖帖的弓,到了我手中,就不听使唤了。但我在心中暗暗地告诉自己:不要轻言放弃,否则对不起自己。所以我只好咬紧牙关。不久,我通过了这一关。接下来就要学习拉了。但在拉之前必须学会认音符,爸爸把音符写在纸上然后贴在墙上,一个一个地指着让我唱,如果唱错了就会被爸爸批评。拉的时候更辛苦,我那小小的手指只能在琴弦上,真是痛呀!冬天更惨,手都动僵了,按到琴弦上去,手指上就会留下一条深深的痕迹。有时候天气冷,我的手上有几道裂口,按琴弦的时候一不留神,口子被琴弦拉深了,就会流出鲜红的血来。这时,我只能忍住痛,对自己说:这点小小的困难不算什么。练习歌曲时,每天晚上不停地拉,那些困难的音符和节奏,让我一次又一次流下了眼泪。

但是功夫不负有心人,我通过六年的刻苦练习后,如今,已经能熟练掌握拉小提琴的技巧,还通过了七级的考试,而且还经常参加演出,每当我站在舞台上、站在考级的考场上奏出优美的旋律是,我的心里都充满了喜悦!

我学会了拉小提琴

“知了,知了”,窗外,蝉儿在不停地唱着;屋内,一个小姑娘下颏夹着一把小提琴,手托着琴把,在拉乐谱,汗珠不住地从额上流下来……这就是我在练习小提琴时的情景。

说起我拉小提琴,还有一段曲折的过程呢。其中有喜有忧,有苦有甜,有笑有泪……

一年级的暑假,爸爸给我买了一把小提琴,我高兴极了。心想,不出三个月,我准能拉出几支动听的曲子来。可是没过两个星期,这把小提琴却把我这个爱跳喜唱的“音乐迷”给气哭了。因为拉小提琴先要学会夹琴,就是把琴夹在颈与肩之间,这架势难度非常大,没练多久,脖子又酸又痛,我忍不住哭了,心想,学拉小提琴这么难啊!

爸爸看见了说:“做什么事都要有恒心。一碰到困难就打退堂鼓,怎么学得会呢?”在爸爸的耐心教导下,我又鼓起勇气。经过一个多月的勤学苦练,我总算闯过夹琴这一关。接着碰到的是令人烦恼的小蝌蚪—五线音符。这一只只各式各样的“小蝌蚪”,在五根“电线”中跳上跳下要花很大的劲才能认识它们。认识五线谱是学拉小提琴的一个难关,我下决心,一有空就读五线谱,又经过一个多月,才能比较熟练地读谱。

可是识了谱,不等于会拉。要使五线谱上的“小蝌蚪”在小提琴的琴弦上变成动听的乐曲可不容易。四根琴弦粗细不一,琴弓要拉准,手指要按准,这真是太难了。常常是顾到了拉弓,顾不到按弦。发出的声音一点也不悦耳有时像乌鸦叫,呀呀呀;有时像老鼠,吱吱吱;我自己也听了刺耳,又泄气了。这时,爸爸又给我讲了许多名人成长的故事来鼓励我。他讲了居里夫人不怕失败发现镭的故事;讲了金力人小志气大,学拉小提琴的故事;还讲了康熙十几岁就管理朝政的故事。爸爸最后语重心长地说:“有志不在年高。只要有志气,什么事都能成功。”我抹掉泪水,又拿起琴弓。

功夫不负有心人。现在我已经能拉几首简单的曲子了。即使闭上眼睛,我的左手和右手也能配合得很好,不会拉错弦,也不会按错手指了。

爸爸、妈妈听到我拉出动听的乐曲时,笑着对我说;“有志者事竟成。”我想,做什么事,立志是非常重要的。

拉小提琴的少年

(上个世纪初,一位少年梦想成为帕格尼尼那样的小提琴演奏家。于是他一有空闲就练琴,练的心醉神迷,但进步甚微,连师母都觉得这个可怜的孩子拉的实在是太蹩脚了,完全没有音乐的天赋,但又怕讲出真话伤害少年的心。有一天,少年去请教一位老琴师,老琴师说:“孩子,你先拉首曲子给我听听。”少年拉了帕格尼尼24首练曲中的第三首,简直破绽百出,不忍卒听。一曲终了,老琴师问少年:“你为什么特别喜欢拉小提琴?”少年说:“我想成功,我想成为帕格尼尼那样伟大的小提琴演奏家。”老琴师又问道:“你快乐吗?”少年回答:“我非常快乐。”老琴师把少年带到自家的花园里,对他说:“孩子,你非常的快乐,这说明你已经成功了,有何必非要成为帕格尼尼那样伟大的小提琴演奏家不可?在我看来,快乐本身就是成功。”

少年听了琴师的话,深受触动,他终于明白过来,快乐是世界上成本最低、风险也最低的成功,却能给人真实的受用。倘若舍此而别求,就很可能会陷入失望、怅惘和郁闷的沼泽。少年心头的那团狂热之火从此冷却下来,他仍然常拉小提琴,但不再受困于成为帕格尼尼的梦想。这位少年是谁?他就是爱因斯坦,他一生仍然喜欢拉小提琴,拉得十分蹩脚,却能自得其乐。

拉小提琴 从我四岁开始,就已经学小提琴了。过去到现在,整整学了五年。这五年里有辛酸和痛苦,也有快乐和愉悦。

当我第一次听到小提琴三个字的时候,并不知道它是什么。都后来,我渐渐对小提琴有了些表面的理解,并且很想学它。当妈妈宣布我可以学小提琴的时候,我心花怒放,发誓一定要好好学。其实,小提琴的基本功是很枯燥的。当我学小提琴的第一节课,老师教我弓、手法,我怎么也做不好。而我总是想着妈妈那句话:失败乃成功之母。做不好没关系,只要坚持不懈,总会成功。

就这样,对小提琴充满好奇心的我,一直辛苦的练。终于,我成功了!虽然这五年来我曾经有过要放弃的念头,但如今,我却拉出了许多优美的曲子。

拉小提琴的滋味

论小提琴演奏基础 篇7

关键词:换把,双音,运弓技巧,历史演变

一、小提琴姿势的历史演变

说道小提琴的演奏首先要考虑拉琴姿势问题。在这方面众说纷纭, 各有一套, 而且我们常常可以看到, 这些貌似不同的方法实际上都得到同样良好的结果。然而由此而得出结论, 认为姿势是没有一般准则的, 因而不需要一定之规, 那就太轻率了。小提琴演奏的左右手是有一般准则和规定的;它们必须以生理学, 解剖学和力学的客观原理为基础。

我在叙述对姿势看法之前, 我们先看看它在历史上曾经起的变化。专业人士都知道起初人们不是在系弦板的左边而是在右边用腮持琴, 那时没有今日的腮托肩垫, 当然这就决定了左右手的相应姿势。

据查证古德国学派通常是大臂紧贴身体, 当时为了使学生习惯于这种姿势, 让学生练琴时夹一本书, 当然这是由于当时小提琴结构原因形成的姿势。我们现在自然不会认可。

姿势在历史上的变化是取决于艺术观念和风格的变化。在扩大小提琴音域和掌管整个指板就必须解放左手。这就促使演奏者把下巴从系弦板的右边移到左边, 相应的改变了整个姿势。现在小提琴样式也由此定型, 然而艺术是有前瞻性的也许它还可能根据艺术需要在发生变化, 这就需要我们这一代乃至几代人继续专研了。

二、持琴的支撑点

持琴姿势的演变历史告诉我们。每一次的变革都是来自声音创作的需要。

首先琴头微微扬起, 略高于地平线。这一点很重要, 尤其对初学者来说。既有利于左手在指板上运动又有利于右手把弓自然重量在运弓时放到弦上去。顺便说一句当拉G弦时除非高把位, 否则琴头过高反而会破坏左手换把的稳定性。下面要注意琴身的倾斜度。适中倾斜度使手臂运弓兼顾四根弦, 使琴身稳定。

说到这就出现不可避免的问题, 就是有关演奏时琴的支撑点。

看看许多参考书, 理论书出现了两种观点。第一种观点是由一个支撑点来持琴, 把琴放在肩上完全不用手来支撑, 这种观点认为这样左手就没有持琴的负担了。然而这种方法显然是手指过分按弦的必然后果, 而过分按弦会影响左手臂的放松, 右手自然容易引起不必要的紧张这一任何乐器演奏的大忌。

第二种观点主张在一切演奏场合必须时刻用两个支点持琴, 一点是在下巴和锁骨之间, 一点在左手大拇指和食指之间。这种观点由于左手持琴为换吧造成不必要的麻烦, 尤其在演奏大段的经过句时。

现在问题是在小提琴演奏实践中这两种观点是相互联系的。每一个演奏者都会相信, 换把时下巴夹琴比在一个把位演奏时还要牢靠。再一个把位演奏时, 有些人甚至把头从琴上抬起来, 这时证明有两个支点。

以上所说的一切表明, 主张姿势一成不变的是错误的, 姿势和任何一种技术手法一样, 应当是不断变化的, 为了完全适合于不同的演奏课题。

三、肩垫的使用

在小提琴演奏实践中, 下巴夹琴往往和耸肩联系在一起。

耸肩不仅作为经常的持琴法, 即使作为暂时的在下巴用力固定琴的瞬间的动作也不能认为是合理的, 耸左肩必引起某种肌肉紧张, 而这种肌肉紧张会影响整个左手臂的放松。

由于许多人认为淞左肩不适宜, 所以产生了一系列不必耸肩的持琴法。现在小提琴实践中解决这个问题最通行的办法是使用肩垫。然而当今许多提琴家不使用肩垫包括“帕尔曼”, “祖克曼”, “梅纽因”, “斯特恩”等。许多人也随之丢掉了琴垫。有意思的是斯特恩第一次来华访问演出时, 在中央音乐学院透露他的秘密。他是不主张用琴垫的, 然而他在演奏时, 衣服里却藏着很大一块海绵。在当时还传为佳话。在我看来, 使用琴垫的目的不是为了把琴“死死”固定在一点上, 而只是为了保证左手臂在有关场合 (例如经过句, 尤其是下行经过句, 级进滑音, 跳指等) 活动自如, 不受耸肩的影响。

持琴除了以上所要注意的事情还要注意琴和身体之间形成的角度, 这是保证右手顺畅运弓的先决条件。比如我们面部自然朝前, 水平位置的琴身更向左些好, 还是向右一些好呢?这要看演奏者的肩宽, 臂长以及运弓时能否处处和弦垂直来确定。手臂短或肩窄小的一般把琴向右一些, 肩宽或臂长的相反可以向左展开些。

持琴是小提琴演奏的前提条件, 要想很好的演奏必须有正确的持琴法, 当然它要与个人的生理条件相融洽而不盲目的崇释他人的姿势而影响了自己有利是发展。

四、左手换把动作

谈到持琴我们会联系到左手的正确动作和各种技巧的配合。研究左手动作不难看出两个基本因素;手指按弦的纵向动作和把手指移到指板各段的手臂的横向动作。

手臂抽搐般的, 急剧的, 有棱角不平稳的滑动或像跳跃的动作, 是最普遍和最有害的错误。它原因之一是按弦太用力, 用力的手指在换把时突然从位置上掉下来, 而且还突然停住, 落到新把位内。动作急剧往往造成音不准。

有些人过早的想使换把不露痕迹是另一个原因。例如开赛教程不仅没有指出换把要平稳, 反而在一切有换把练习开始前都让学生光注意换把要迅速。这个错误概念会带来不少危害, 导致一些不良技巧。如果说换把的实质是动作平稳, 对跳跃概念要去掉, 这样动作和从容平稳的必要感觉和运动联系就很容易练出来了。

五、双音演奏技术

双音的演奏为作品增添了丰富色彩, 然而演奏双音应更注意左手的正确动作。最容易犯的毛病就是手指用力过大造成整个手的紧张, 整个左手不用向上伸出指板过多, 这样可以减少紧张度。三度和移指八度注意保留指而八度, 十度应注意框架结构, 四度或六度音阶式乐句要过弦的手指放松压力以横向水平动作, 再借肘部完成。

六、基本持弓

有关握弓的问题, 首先确定几个手指在弓根上的位置。许多人大拇指顶住弓根突出处;有的演奏者把大拇指放在弓根S形处。用过实践以及理论资料的研习我认为最适合的位置是大拇指放在弓杆上弓根旁边。如手臂短很难把弓子拉到顶端时, 大拇指往往就稍微离开弓根。大拇指与其他手指相对位置有各种不同的看法。我们追求运弓技术的广泛多样化, 力求掌握各种优雅的弓法, 所以大拇指对着中指的观点比较贴切实际。

大拇指的位置及其正确的运动对右手放松有很大意义。通常大拇指在弓根旁边应当稍稍弯曲。从弓根到弓尖的运弓过程中, 大拇指逐渐伸直。从根尖返回弓根时大拇指逐渐弯曲。弓杆上各手指的放松是为了使它们在换弓和演奏各种弓法时能做各种轻微的辅助动作。必须让大拇指和弓杆上的各个手指在全部演奏中灵活地结合起来。如大拇指经常弯曲和僵硬会使其他手指都紧张不灵活。

食指在弓杆上的正确姿势也很重要, 它是第一关节握的太深就会限制腕部动作, 尤其在弓根时。

弓杆的位置应当略靠近指板, 据考证长期以来有两种主张;欧美学派主张到弓尖时弓毛放平, 弓杆立起而到弓根时, 弓毛侧过来, 弓杆向指板。苏联学派主张从头到尾都呈微侧状, 杨格列维奇说;“弓毛侧过来, 轻时像刀刃, 很敏感;重时斜着压下来, 比正的弓毛还多。”林耀基教授认为这样科学一些, 他还认为到弓根才侧过来的话, 弓子就要拐一下产生一个多余的动作, 这样一来, 在一拍里拉一个很宽的快弓就困难了。

研究一下, 在琴马附近, 琴弦很能抗住弓子的压力, 而靠近指板时, 琴弦好像变软了。除此之外, 几根琴弦与指板并不平行, 弦枕那里低一些而琴马那里高得多。所以弓子倾斜时其压力就使琴弦能抗住它, 这样一来, 琴弦能承受更大的压力。

以上是最基本的运弓, 我们深入艺术作品, 要适应不同作品的音色, 不同作曲家的要求, 通过不断的实践充分表现出艺术作品对声音的需求。

七、运弓技术

小提琴音乐演奏, 长期积累下来形成了分弓·顿弓·跳弓三组基本弓法。一般大都习惯把分弓和连弓作为一组弓法来练习。

首先是发音要均匀, 弓子部位的重量是不同的, 这就要靠感觉, 听觉去调整。分弓最应重视上下弓的均匀, 在快速分弓里如动作过大, 运弓过长就会影响速度, 肘部换弦位置调整不够会影响节奏。连弓是如歌的旋律, 歌唱性的技巧是小提琴独特的魅力, 不管拉了几个音, 换了几根弦, 用了几弓感觉上需要像在一根弦上用了一弓拉了一个音那样。

提到顿弓, 往往靠用力压弦笨拙的运弓却得不到好的结果。拉连顿弓有些人更是僵直的大臂吃力的运弓。其实顿弓包括连顿弓也是可以放松的演奏出来的。先是有压力后放松并且依靠食指和手腕当然其中整个手臂都参与运动但微妙而令人察觉不到。这样压力与放松结合循序渐进的弓法自然就练出来了。

跳弓与快速分弓极其相似, 先要找到弓子本身弹跳最自然的工段, 手臂悬浮, 握弓放松, 弓杆可稍改变斜度, 手指作垂直动作, 弓子几乎不利弦, 这就是所谓跳弓不跳。

结束语

小提琴演奏博大精深, 这里我所提到的仅是一部分, 我们需要不断钻研, 将理论融于实践。它不仅经过历史的演变, 更需要现在继续发展。一切的演奏手段与之相联的演奏姿势都是来自音乐的需要。所以我们全部问题的焦点是声音, 我们要把所有的演奏方法, 演奏技巧融汇到所演奏的艺术作品, 融汇到音乐中去。一切都为着音乐而创作。

参考文献

[1]林耀基论小提琴演奏艺术

[2]杨格列维奇论小提琴

恐怖的小提琴 篇8

南非赫赫有名的钻石大王胡贝卡,身家有数亿美元。尽管胡贝卡是个商人,但是他却喜爱艺术品的收藏;拥有—个可以和不少博物馆媲美的陈列室,里面陈设着他从世界各地收购回来的艺术珍品。

2004年2月中旬,胡贝卡得知约翰内斯堡的一次古董拍卖会上将会拍卖一把名贵的小提琴,该小提琴是17至18世纪意大利著名提琴制造家安东尼奥·斯特拉迪瓦里的杰出作品’,有着魔幻般的优美音质,十分珍贵,拍卖的起价是150万美元。

胡贝卡一下子就被那把充满了典雅和尊贵气质的小提琴吸引住了,他以让众人瞠目结舌的850万美元的天价购得了此把小提琴。不久,约翰内斯堡的一家报纸刊登了一个匿名男子写来的信,他声称那把小提琴是把魔琴,会给拥有它的人带来血光之灾。他还煞有其事地讲述了那把小提琴的历史:

20世纪初,这把小提琴辗转落到了一个叫莫莉莎的女人手里,她爱上了一个威尼斯男人,但那个男人在骗走她的小提琴后就消失了。莫莉莎追踪了6年,才把那个男人找到。她偷偷地用毒药把他毒死,拿回了自己的宝物。后来莫莉莎隐居在意人利南部的一个乡村,和一个音乐教师相爱了。但这个音乐教师在骗取了莫莉莎的小提琴之后,抛下了她远走高飞了。莫莉莎寻琴未果,抑郁而终,她幼年学过巫术,临死前施展魔法发出毒咒,谁拥有这把小提琴,谁就会死!莫莉莎去世后,这把小提琴辗转数个国家和地区,曾现身过3次,每一次现身就会有跟小提琴相关的入神秘死亡。现在小提琴是第四次现身……

蹊跷死亡事件接二连三

尽管有关这把小提琴的恐怖故事传的沸沸扬扬,胡贝卡却毫不在意,他根本就不相信什么巫术和鬼魂之说。然而4月下旬,祸事终于发生了。胡贝卡的一个叫马克的保镖和另外4个保镖在玩“俄罗斯转盘”的刺激游戏时,鬼使神差地将左轮手枪里的一粒子弹射入了自己的太阳穴,当场身亡。尽管马克曾经搬运过装有那把小提琴的箱子,但胡贝卡却坚持认为马克是意外死亡,他不相信马克的死跟小提琴有关。

但仅仅过了半个月,蹊跷的事件又发生了。胡贝卡的情妇查莉丝在驾车回家时,汽车失控翻下悬崖,车毁人亡,而事发的那个夜晚月光很好,出事路段也没有任何障碍物。事后经过警方的尸检,查莉莎并没有酗酒和服用任何违禁的麻醉药物。

唯一让警方感到迷惑不解的是,在出事前的一个小时内,查莉丝有两次一边开车一边打电话给胡贝卡说,看见一个满脸血污、穿着奇怪装束的女人手拉小提琴在路中央出现,并眼睛直勾勾地盯着她,让她毛骨悚然。

胡贝卡仍然不相信查莉丝的死真的跟小提琴有关,他认为查莉丝是受了那个恐怖故事的暗示,独自在黑暗的旷野行驶时,因为精神极度紧张而产生了幻觉,最后导致汽车失控坠卜悬崖。

由于查莉丝是除胡贝卡之外,唯一亲自用那把名贵小提琴试着演奏过曲子的人,所以她的死引起了一片可怕的猜测,凡是接触过那把小提琴的人都开始惴惴不安起来,担心厄运哪天突然会降临在自己的头上。更离奇的是,有天晚上,胡贝卡的收藏品陈列室附近突然传来幽怨的小提琴乐曲《女神的眼泪》,乐曲如泣如诉,等警卫人员闻声跑过去时,琴声却突然消失了。整个监视仪上也显示,在琴声响起的期间,收藏品陈列室根本没有人影出现,但陈列室里的录音装置清晰地录下了琴声。

胡贝卡将录下的琴声拿去请乐器专家鉴定,结果证明就是意大利著名小提琴家斯特拉迪瓦里制造的小提琴发出的独特的琴声。这下,胡贝卡真的迷惑了,难道躺在陈列室里的那把小提琴真的有幽灵附在上面,能自动发出鬼魅般的声音吗?

就在胡贝卡还在将信将疑时,6月的一个夜晚,他年仅13岁的外孙女迪娅被人勒死在房间里,凶器是一根没有留下任何指纹的小提琴琴弦。事后,警方接到一个迪娅的好朋友提供的线索,迪娅被害的那天夜晚,他和她正在网上聊天,突然他收到迪娅发来的一条讯息:“我看见个拿着小提琴的女人向我的房间走来,她眼睛里流着鲜血,笑得非常古怪,我很害怕,却不敢喊,你能救救我吗?……发完讯息后,她就从网上消失了。他当时以为迪娅是在开玩笑,也就没在意,谁知道第二天得知她真的死了。

胡贝卡清楚地记得,将那把名贵的小提琴购回来的当天,迪娅因为好奇,用手触摸过琴弦。难道这一不经意地触摸就成了死亡之吻?自己身边的人接二连三地神秘死亡,而警方的破案又毫无进展,这令胡贝卡倍感恐惧,他想毁掉那把小提琴,但它名贵的身价又让他颇为舍不得,毕竟斯特拉迪瓦里制造的小提琴现在存世的只有寥寥数把!

神秘的谋杀真相大白

就在胡贝卡焦躁不安时,他的一个叫库马罗的保镖建议他去南非北部的伊桑恩坦丛林地带狩猎散心。胡贝卡觉得这个主意不错,于是在2004年7月初,他打点好行装,带着4个保镖和几位亲随乘直升飞机出发了。

伊桑恩坦丛林地带是南非土著祖鲁人的栖息地,那里风光秀丽。胡贝卡一连数天在丛林间狩猎,渐渐地忘却了小提琴带来的恐惧,晚上他没有住在宾馆里,而是住在祖鲁人建造的树巢式的旅馆中,4个保镖轮流在树下看守保卫。

7月9日这天上午,太阳已经升到树梢头了,原本习惯早起的胡贝卡却一直没有推开树巢的门走下来。他的秘书赛隆觉得有些不对劲,于是爬着梯子上去敲门,但门久敲不开,几个保镖闻讯后,立即把门撞开,他们赫然发现胡贝卡躺在床上,浑身青紫,瞳孔放大,心脏早已停止跳动了。

警察很快赶到现场,对现场仔细勘察后,只发现了一条当地人称之为树蛇的毒蛇,这种蛇对热源非常敏感,如果感受到了人或动物的体温,就会经常主动进行攻击。法医鉴定后,发现胡贝卡的大腿有一个细微的牙齿印,是被蛇咬的。被这种树蛇咬伤的人,如果在一刻钟内得不到及时治疗,必将一命呜呼。

人们猜测,胡贝卡在睡觉时树蛇顺着树干爬了上去,从门窗的缝隙里钻进树巢,也许是胡贝卡睡觉翻身时惊动了树蛇,他被咬了一口,但细微的疼痛并没有使仍在睡梦中的他醒过来,直到他在梦中停止了呼吸。但树巢四周的枝桠和树千上早就被旅馆的主人涂抹上了专门防止爬行类动物侵扰的药液,甚至连树叶上也经常会喷洒一些杀虫剂,这都是令对气味很敏感的树蛇特别忌讳的,它怎么会爬上去呢?难道又是那把小提琴上的死亡诅咒应验了?负责此案的拉德贝是一位经验丰富的探长,他没有受有关小提琴魔咒的影响,而是仔细地研究凶手——那条树蛇的爬行路线。

他请教了动物学家,知道凡是动物爬行过的地方,必然会留下或深或浅的痕迹,就如人必然要留下足迹—样。但是爬行类学家经过对胡贝卡生前住的那棵树检测后,没

有发现树干和枝桠上有爬行类动物经过的痕迹,也就是说,那条致人于死命的树蛇并不是自己爬上去的,而是很可能被人扔进树巢的。

再次对那条树蛇经过痕迹检验后,拉德贝终于在蛇身上提取了几枚人留下的指纹。由于那条树蛇在警察到达之前一直躲在角落里,没有人发现,所以排除了是案发后有人无意中将指纹留在它身上的可能。经过指纹比对,拉德贝发现指纹是案发当晚胡贝卡的保镖库马罗的,警方的暗中调查结果还显示,库马罗的银行账户在2004年3月曾突然增加了50万美元,并且他在胡贝卡死后的第二天,曾用手机向约翰内斯堡的一个号码发出过“活儿已干完,请发工资”的短信,而随后就有20万美元汇入他的账户。

种种迹象显示,库马罗有重大的作案嫌疑。7月底,警方拘捕了库马罗,经过一番激烈的智慧和心理的较量后,库马罗的心理防线全盘崩溃,他彻底交代了自己的罪行。同时,整个事件的幕后指使人费什也浮出水面。

原来,13年前,在胡贝卡40岁生日那天,他因为酒后驾车不幸撞死了一位名叫麦卡丽的年轻姑娘,麦卡丽是一位刚出道的漂亮歌星,出身很贫寒,她和约翰内斯堡一个叫费什的富家子弟悄悄地相爱了。

费什那时还在读大学,因为担心父母会阻止他和麦卡丽的交往,两人相约等他大学毕业后再公开恋爱关系。然而,没等他俩的爱情梦圆,麦卡丽就命丧胡贝卡的车轮下。由于胡贝卡凭借雄厚的财力四处打点,他幸运地找到了一位替罪羊来代他坐牢。

得知判决结果后,痛失情人的费仆就暗暗发誓,今后一定要胡贝卡血债血还!此后的十几年中,费什尽管也娶妻生子,但并没有放弃复仇的念头。一个偶然的机会,费什得到了那把名贵的小提琴,并且知道了有关这把小提琴的恐怖故事;于是,他决定利用它诱杀酷爱收藏乐器的胡贝卡。胡贝卡果然上当,不惜高价买下了那把小提琴。费什又用50万美元买通胡贝卡的保镖库马罗,借他之手,利用玩俄罗斯转盘游戏时,偷换左轮手枪;开始了第一轮杀戮,以“验证”恐怖的魔咒;胡贝卡的情妇查莉丝车毁人亡也是费什策划的阴谋,他买通两个女人打扮成古怪的样了,手拿小提琴站在查莉丝驾车必经的路段,没想到她胆子太小,精神失控,将车翻下了悬崖。

收藏品陈列室里自动响起的琴声,是库马罗事先埋设在附近的带有遥控装置的录音带播放出来的,当然乐曲确实是用那把小提琴演奏出来的,只是演奏的时间是在费什拍卖那把小提琴之前;至于胡贝卡外孙女迪娅的死也是库马罗下的毒手;他潜入迪娅的房间,威逼她按照他的吩咐给网友发出那条求救讯息,使大家转移注意力将凶手锁定为小提琴上的神秘幽灵。

最后,也是库马罗极力劝胡贝卡狩猎,并且利用夜晚独自值班时,将一条事先准备好的剧毒的树蛇悄悄扔进了胡贝卡睡觉的树巢里面。他原以为那条树蛇在咬人后会迅速逃走,但他恰恰疏忽了一点,树巢所在的树上全部被涂抹了一些防止爬行类动物侵扰的药剂。树蛇很忌讳这种药剂,所以咬人后不敢离开树巢,只能躲在那里,直到被探长拉德贝抓住,并以库马罗留在蛇身上的指纹为突破口,侦破了这一离奇的案件。

很快,费什和其他相关涉案人员相继落网,但蹊跷的事情再次发生。8月4日,那把原本放在胡贝卡收藏品陈列室里的小提琴却神秘地消失不见了,经过警察调查,陈列室里的监视仪在8月4日那天有两个小时成了盲眼,之后又奇怪地恢复了正常。

正是在这两个小时里,小提琴不翼而飞。

我与小提琴作文 篇9

“我不会拉嘛,我就是不会拉。”我又开始向妈妈撒娇了,“妈妈,你给我买这首曲子的磁带。”“9:00点多了,天这么黑,谁给你买。”我只能服从了,唉,望着这一个个豆芽似的音符,仿佛在对我笑:“嘿嘿,你拉不出来了吧!”我把小提琴扔在床上,垂头丧气地趴在桌上。这时,我从耳边响起了一句话: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血汗。天才都是花了那么多血汗换来的成功,那我也应该试一试,即使也得不好,起码要试一试!对!我拿起小提琴,打着拍子,把难的节奏长出来,用手画出来,认真仔细地拉,一句句复杂的乐句便迎刃而解了。一曲《巴赫a小调协奏曲》终于练了出来。一个个动听的音符,仿佛在告诉我:“干得好!”

后来,那一次上课,小提琴老师表扬了我,说我拉得不错。我知道,这都是努力取得的。

小提琴,它带给了我艰苦,但它带给了我欢乐。

学习小提琴方法 篇10

如果练琴处于被动状态,练琴用的时间再长也是没用的。因此,练琴的首要问题是聚精会神,多动脑筋。只有通过学生的积极思考和主动练习,才能取得较好的实际效果。著名的小提琴大师奥尔说过:“集中精力地练两个小时的效果比随随便便拉它七八个小时要大得多。”有些学生练琴时,手指做着机械的动作,而脑子已经走了神,这样的练习不仅达不到目的,而且是十分有害的。错误一次一次地重复着,天长日久,听觉器官对音乐的敏感性就会明显下降。要改变这种状况,就需要认真安排时间,或者在练习的方法和内容上有所变换,以保持练琴的热情和兴趣。一般来说,每练1小时后,要休息10分钟左右,即使是在1小时之内,练一阵子以后,停下来想一想,或者唱一唱“难点”,比持续不停地练更有效果。练琴是高度自我观察、自我批评的过程。要能观察自己实际演奏情况,了解自己,分析自己。能分辨对的和错的,好的和坏的,才能自我改进,求得进步。这一切都需要高度的精力集中才能做到。有人说,练完之后应当觉得头痛而不是手痛,这话虽然有点夸张,但却说明了集中精力,多动脑筋的要性。

突出重点反复练习

在练琴的过程中,应做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把功夫下在难点和重点上。切忌一遍一遍地将全曲从头到尾平均对待。对难点要逐步解决,逐个突破。比如,当遇到一个“经过句”时,音调很难,节奏也很复杂,再加上还有装饰音。就可以先去掉装饰音,把音搞准,再用慢速度把节奏搞对,在掌握了音准、节奏的基础上把装饰音加上去,然后逐步把速度提上去。这样由简到繁、由易到难地逐步练习,就能在较短的时间里取得较好的练琴效果。当然,从总体上讲,对练琴的基本要求仍然强调要全面发展。

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则是,当一个难点在经过反复练习已经掌握后,就不必再用很多时间重复地进行练习,但很多学生都习惯将乐曲一遍遍地重复,这不是很不科学的。当然,隔一段时间,把那些原来已经掌握好的东西再练习或检验一下是必要的,但指导思想应当是解决一个问题后立即转到第二个问题上去。

有计划和有目的练习

苏克的小提琴 篇11

他的眼睛装着两粒昏黄的钨丝灯泡,因为电力不足,发出“呲呲”的暗哑光亮;他的耳朵是由一个废旧的老收录机改装而成的,方方正正的铁皮脑袋两侧,分别挂着两只大大的喇叭,右边还竖着一根长长的天线,显得突兀而滑稽。苏克的全身上下包裹着锈迹斑斑的铁皮,连固定他身体的螺丝,都是不知从哪儿拼凑来的大小不一的残次品。

“多么旧的机器人呀!”苏克总是能听到这样的评语,尽管经过他这不起眼的栖身之处的人并不多,能透过那灰蒙蒙的橱窗看到他的人更少,但总有些淘气的孩子,在捡滚落到他脚下的皮球时,不经意的被那呆滞的灰暗身影吓到,然后不屑地说道:“多么旧的机器人呀!”

穿着红裙子的女孩儿抱着一个黑漆漆的大盒子,怔怔地站在橱窗前看着苏克发呆。又是一个路过的孩子,她的眼睛就像暗夜里的星星那么明亮,不过苏克仿佛看到了女孩儿眼中的震惊和嫌弃,“我太旧了,也太破了,没有人类会希望带我这样一个机器人回家的,没有人会需要我这样的机器人的。”他想着周围五光十色,功能先进的同伴,苏克黯淡的瞳孔中想要溢出什么,却什么也没有。

但是今天的女孩子并没有像其他孩子一样迅速跑开,她将细白的指尖放在橱窗的玻璃上,一边细细地描画苏克的形状,一边低声说:“你和我一样,都是孤孤单单的呢。”

苏克对着面前这张白皙而瘦弱的面孔,突然觉得她可能和之前的孩子不一样。女孩子单薄的身体孤零零地立在微凉的夜风里,两条纤细的胳膊牢牢抱着怀里的黑盒子,尽管背后的街景是那么的熙熙攘攘,但却与她显得是那么的格格不入。

“她和我一样孤单……”苏克不自禁地这样想,两粒昏暗的钨丝灯泡“呲呲”努力闪烁着,暖黄的光亮映照着女孩儿寂寞的神情,她看着苏克,晶亮的眸子闪了一下,然后转身走进了商店。

苏克没有想到,这个有着星星一般璀璨双眼的女孩儿,竟然想要成为他的主人。他听见老板对女孩儿说:“苏克是我们店里最旧的老款机器人了,如果您想要,就只要五百元,这可是连其他机器人一条胳膊都买不下来的价格哦。”

“五百呀……”女孩子低头迟疑了一会儿,攥了攥拳头,将怀里的黑盒子小心翼翼打开,只见里面躺着一把枣红色的小提琴,看它的磨损程度,已然是用过很久了。女孩儿温柔地抚摸着琴身优美的曲线,细细摩挲着上面浅浅的划痕,似乎在回想些什么。终于,她抬起恋恋不舍的目光,像是下定重大决心般问道:“这把琴,可以用来买他么?”老板顾虑地看了看那把有些旧、也并非手工制作的廉价小提琴,又看着女孩儿殷切期盼的目光,终于还是点了点头,“反正苏克也一直没有人买,终于等到了一个这么喜欢他的主人,虽然这把琴不是很好,但是足够我那刚开始学小提琴的孙女练习用啦。”

苏克看见女孩子刚变得暗淡的瞳孔中重新又散发出动人的光彩,她蹦蹦跳跳走到苏克面前,牵起他的手俏生生地说:“我叫兰琪,从今以后,我们就是好朋友啦!”苏克感觉自己仿佛坠入了云端,整个生锈的身体突然变得轻飘飘起来,他终于离开橱窗,跟着兰琪走在喧闹的街道上,仿佛那些绚烂的霓虹灯也没那么刺眼,车流声也没那么噪耳了。

“苏克,我不要当你的主人,我要和你当好朋友,一辈子不分开的好朋友,永永远远的在一起,你说好吗?”兰琪抓着苏克冰凉坚硬的铁皮左手,宣布着好像誓言般的决定。苏克看着兰琪轻柔的发丝在潮湿的空气中飘扬,突然觉得胸口被什么暖暖的东西堵上了……他僵硬地点了点头,硬邦邦的脑壳里面乱七八糟的零件“叮叮咣咣”乱响,震得他想起了刚才那把枣红色的小提琴。

“兰琪,你的琴……?”

“我不想要了。”兰琪斩钉截铁地回答,像是要打断苏克,但自己却又立刻沉默了下来,低声说道:“我不想再练小提琴了……妈妈每天回来那么晚,只有临睡前几个小时陪我,但是每次回家,她只会检查我今天的琴练得怎么样。我知道妈妈每天的工作都很辛苦,所以我不埋怨她,只是那把小提琴,连我和妈妈相处的那么短的时间都要占用,所以我不想要它了……”

“兰琪,你讨厌拉小提琴么?”

兰琪听了苏克的问题,想了一会儿才说:“我……不讨厌……它是我过去唯一的朋友,每天一到被独自关在屋子里的时间,周围总是安静得吓人,我就只有拉琴,它陪我度过了很多很多日子。”

兰琪的神情仿佛是沉浸在了回忆里,蒙着一层淡淡的落寞,声音也更加微不可闻,“但是渐渐的,妈妈每天回家,拉琴就吸引了她全部的注意,我只是想要她抱我一下,或者讲一个小故事给我听,可是小提琴……我也不知道,我该不该讨厌它……”

突然,兰琪转过身直直地盯着苏克,“苏克,你说妈妈会喜欢我的新朋友吗?她如果看到我这么喜欢你的话,她肯定也会喜欢你的,以后她不在的时间都有你陪着我,一直一直永远陪着我,她就再也不用担心啦。”

苏克认真地点点头,说:“兰琪,我会永远陪在你身边的。不过,苏克也想听兰琪拉小提琴。”看着兰琪沉默着慢慢低下的头,苏克觉得胸口那股暖暖的东西却逐渐变得冰凉了,就像一个大铅块,堵在那里不上不下,“兰琪,你可以等等我吗?”说完,他转身消失在茫茫的人流中。

夜晚的霓虹依然绚烂多彩,行色匆匆的人们来来去去,好像都有做不完的事情,只有兰琪像是游离于这个车水马龙的世界,孤孤单单地站在路中间。不知道过了多久,在各色的人类和机器人的来来往往中,苏克模糊的影子慢慢显现出来,逐渐变得清晰。他僵硬而破旧的身体,笨拙地向兰琪走来,怀里还多了一个黑乎乎的影子。

“这是……小提琴?”看着苏克递给自己的一个七拼八凑的东西,兰琪很诧异。眼前的这个“小提琴”,和苏克一样,是由一块块大小不一的铁皮,用生锈的铁钉小心翼翼地拼接起来的,琴身上拉着四根绷得笔直的电线,再被琴头竖着的四颗螺丝钉牢牢固定住。苏克摇了摇方方的脑袋,抽出右耳上的天线,“这是琴弓。刚才我去拜托商店老板看一下原来小提琴的样子,然后我身上有不少多余的铁皮和钉子,就用这些照着做了一个新的出来……”

因为少了一些部件,苏克看起来更破旧了,甚至可以透过不严密的缝隙,看见几根同样锈迹斑斑的钢筋,竖在他的身躯内,包裹着微微发亮的发动机,仿佛是这个小机器人轻轻跳动的心脏,又有几根被掐断的电线,从这些缝隙中张牙舞爪地伸出来,刺刺拉拉冒着火花,致使苏克僵硬的身体更加迟缓。他把这个奇异的小提琴塞到兰琪的怀里,笨拙地说:“兰琪可以用这个小提琴为苏克演奏一首歌曲吗?”

看着苏克暖黄的钨丝灯眼睛,却仿佛映射着郑重其事的目光,兰琪黑亮的瞳孔中闪烁着晶莹的光亮,她细细的摸索着怀里那凸凹不平的琴身,笑着说:“真是一把糟糕的小提琴啊。”但是当她抬起头,白皙的脸庞上却挂着动人的微笑,“苏克,从今以后,无论我拉的有多难听,你都要永远永远,一直听下去。”

苏克觉得背后浮现出一丝凉意,但是看着兰琪的笑脸,他认真地、重重地点了点硬邦邦的脑壳,震得里面乱七八糟的零件发出“叮叮咣咣”的声响……

上一篇:村党支部班子述职下一篇:幼儿园音体室管理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