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主题的含义

2024-09-18

如何理解主题的含义(精选11篇)

如何理解主题的含义 篇1

如何理解句子的含义

在做小升初语文阅读理解类型的题目是,比较重要的一步就是领会句子在语言环境中的含义和作用,那如何理解句子的含义呢,下面介绍几种方法。

1、通过注释疏导理解句意。

对造成阅读障碍的词语,教师要加以必要的注释疏导,帮助学生扫除障碍。如《草原》写小丘之绿,“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学生不理解“渲染”与“墨线勾勒”的意思,只要启发画过中国画的学生到黑板上画一画,学生就明晓句意了。对难在“物”上的`句子,可用这种方法。

2、联系上、下文抓住关键词语理解句意。

关键词语,显然是在句子中起关键作用,核心作用的词语,关键与否,并不取决于是否属于生字新词,而是看其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的地位。抓关键词语有“扣词法”、“推敲法”、“删减法”等,如《为人民服务》中有一句“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只要理解了“固”或“于”这句的含义也就掌握了。

3、借助句法知识理解句意。

有的句子比较复杂,可以指导学生先把构句间架勾勒出来,用缩句的方法去理解;有的句子用了修辞手法,要分析修饰成分,找出表达的重点;有的句子是复句,要理清逻辑联系准确体会。如《桂林山水》中有一句“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受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暇的翡翠”,它的间架简单:“漓江水静,漓江水清,漓江水绿”,针对它的修饰成分加以分析,就能明白这句话描绘了一幅秀丽的景色,表达了作者赞叹不已的思想感情。

4、联系上下文理解句意。

一定的语句有其固定的句法意义,但一旦依附于具体的语言活动后,就产生了生动的情境意义,能够恰如其分地表达丰富的思想内容。因此,理解句意应瞻前顾后,综观上下,这既是理解句意较普遍的方法,也应看作理解句意最基本的原则。具体的说就是联系文章的中心,作者的意图,联系人物的品格,事件的意义,景物的特点来理解。例如《卖火柴的小女孩》写;“他们在光明和快乐中飞走了,越飞越高,飞到那没有寒冷,没有饥饿,也没有痛苦的地方去了。”表面看来,这句话没有什么不好懂,但真正的含义需要联系上下文分析事件发生的环境,领悟文章中心的基础上方能理解把握。

如何理解主题的含义 篇2

值得高兴的是, 这些年来, 上述情况逐步得到了改变, 选择的外国文学种类更加丰富了。20世纪西方意识流小说的代表作《墙上的斑点》、表现主义小说的代表作《变形记》和荒诞派戏剧的经典之作《等待戈多》等都入选了人教版的通用语文教材。这些变化是可喜的, 但同时也带来了问题。首先, 西方20世纪的现代文学正处于一个文学剧烈变革的时期, 他们主要求新、求变、打破传统, 而这导致了现代主义文学从内容到形式都越来越脱离大众审美趋向, 变得曲高和寡。这些作品即使是长期从事外国文学研究的学者也会出现理解上的困难, 要让中学生领会这些作品的精髓, 这无疑是一个难题。而在高中语文教材所选择的这些西方现代文学作品中, 荒诞派戏剧《等待戈多》很显然在理解上是颇有难度的。

一、贝克特和《等待戈多》

贝克特的《等待戈多》是西方现代主义文学中较难理解的作品之一。这部划时代的戏剧完成于1949年, 是贝克特在小说领域里辛勤耕耘了若干年之后, 进行新的文学尝试的结果。它最初被若干家剧院拒绝, 一直到1953年才开始被观众接受。然而“《等待戈多》的主题是什么?戈多是谁?自从这个剧本1952年以书籍的形式出版, 1953年在巴黎公演以来, 这两个问题及由此引发的其他各种问题便一直困扰着剧评家、导演以及喜爱对看过的剧目追根究底的观众”[1]。这部戏剧完全不同于我们传统所认知的戏剧, 它是一个两幕剧, 只有一个极其简单的场景:“乡间的一条路。一棵树。黄昏。”[2]总共只有五个登场人物, 其中的两个主要人物分别是:弗拉基米尔和埃斯特拉冈———他们同时有两个十分滑稽的小名:狄狄和戈戈。整部戏剧几乎没有情节可言。然而, 在如此简单的戏剧形式中容纳的是丰富的主题和思想。这部戏剧作品充满了时代的气息:那时的欧洲刚刚结束了第二次世界大战, 它反映了处于时代剧变中的欧洲人的思想。同时, 《等待戈多》又是对西方传统文化的核心———基督教的反思, 以及对存在主义的哲学思想———正是在《等待戈多》创作的时期统治着欧洲的哲学思想———的探讨。而这些历史背景和文化思想都是中学生所不熟悉的。因此, 在理解《等待戈多》的时候, 我们应该怎样来引导学生呢?实际上, 关键是让学生理解作品的两个中心词语, 一是戈多, 一是等待。

二、谁是戈多

1956年, 《等待戈多》在纽约上演, 排演该剧的导演阿伦·施耐德问了贝克特一个问题, 这个问题也是万千观众最为关心的一个问题———戈多到底是谁?贝克特回答道:“如果我知道戈多是谁, 我早就在剧本里说了。”[3]也就是说, 尽管这部伟大的剧作完全是围绕着等待戈多而展开的, 但就剧作家本人贝克特来说, 他也并不知道谁是戈多。因此, 围绕着“戈多”出现了各种各样的解释, 一大批的批评家、文学评论家、学者们纷纷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其中, 最主要的一种观点是戈多指的是上帝。《等待戈多》最初在法国上演, 因此贝克特在创作时采用的是法语。法语中的戈多 (Godot) 便是上帝 (God) 加上了一个法语中常见的人名后缀:ot。因此, 学者们便由此认为, 《等待戈多》表达了在20世纪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严重的基督教信仰危机。“二战”时纳粹在奥斯维辛等集中营所犯下的滔天罪行让整个西方震惊, 他们不敢相信, 如果真的存在上帝, 怎么会允许世间发生这样的惨剧?这是西方历史上的一次严重精神危机, 信仰丧失, 悲观主义的世界观因此横行。

在《等待戈多》中始终没有对戈多进行正面的描述, 唯一的侧面描述来自于戏剧结尾时送信的孩子, 他说戈多有胡子, 却加了一个模棱两可的形容词“也许”———也许是白色的胡子。这正如在基督教中, 关于上帝的形象, 从来都是缺乏清晰的描述的。长期受到基督教浸淫的西方文化一直描述上帝终会派救世主耶稣来拯救世人。然而《等待戈多》中的“戈多”从来就没有出现, 因此, 贝克特要表达的是上帝根本不存在, 而剧本中那些反复等待的动作———几乎所有的动作和对话都出现了两次以上———无非就是我们生活的写照。在《等待戈多》的第一幕里, 狄狄问戈戈有没有读过《圣经》, 而戈戈回答的是“想必看过一两眼”。因此, 为了消磨时间, 狄狄便向戈戈讲述《圣经》中耶稣在上十字架时的故事。他们一起讨论什么是“得救”, 是“救他们的命”呢?还是“救他们出地狱”?这种讨论最终是没有结果的。而狄狄和戈戈等待戈多的目的是什么, 是等待戈多拯救他们吗?戏剧本身也并没有给我们答案。戈戈说:“咱们到底要求他给咱们做些什么?”[4]他们并不知道戈多是谁, 甚至不知道他们等待戈多的目的是什么。这无疑是在告诉我们, 戈多其实是贝克特的生造词, 本身是无意义的, 它代表了狄狄和戈戈等待的无意义。

三、如何等待

因此, 学者马丁·艾斯林在研究荒诞派戏剧的奠基之作《论荒诞派戏剧》中认为《等待戈多》的主题并非戈多, 而是等待, “是作为人的存在的一种本质特征的等待。在我们整个一生的漫长过程中, 我们始终在等待什么;戈多则体现了我们的等待之物———它也许是某个事件, 一件东西, 一个人或是死亡”[5]。其实“等待”是东西方文学共同的主题。日本现代文学代表作家芥川龙之介曾经创作了一个名为《尾生之信》的短篇小说, 这个小说的题材灵感则来自我国的《庄子·盗跖篇》:“尾生与女子期于梁下, 女子不来, 水至不去, 抱梁柱而死。”[6]这个故事与《等待戈多》有着许多的共同点, 首先尾生和弗拉基米尔他们一样, 主要的行为都是等待;其次他们等待的结果都是等待的对象始终没有出现。女子是谁?无论是庄子还是芥川龙之介都没有向我们明确地描述她的身份, 以至于在《尾生之信》的结尾, 作家变成了那个等待者, 等待着那个永远都不会出现的“女人”。芥川龙之介在两千年前的《庄子》那里发现了人生实际上就是等待, 不管是等待爱人, 还是等待别的什么将要到来的物事。《等待戈多》同样是在描述这种等待的过程。

《等待戈多》在第二幕的开始, 时间标明的是次日。但实际上, 这个时间也是一个抽象的时间, 并非具体的“第二天”。我们可以看到幕与幕之间时间的流逝, 剧中的两位人物, 波卓的眼睛瞎了, 幸运儿的嗓子也哑了。整出剧里, 狄狄和戈戈消磨时间的方式便是机械地重复他们习以为常的无聊动作, 如他们把帽子戴上又取下, 他们把鞋穿上又脱下, 他们甚至一遍又一遍徒劳无功的自杀。戈戈说与其思想, 还不如跳舞, 最终他们同意, 先跳舞, 再思想。于是在幸运儿跳舞的时候, 波卓则在旁边一遍一遍地高呼着“停止!思想!”。他们用讽刺性的语调来谈论“思想”和“奋斗”。

在贝克特的笔下, 狄狄和戈戈是过去、现在和未来整个世界的、所有人类的化身, 而他们等待的方式便是所有人类生活的写照。狄狄和戈戈无意识地安慰自己:明天一定会好一点的。虽然明天依旧如此, 但他们同样安慰自己:我们这个时代的人并没有比其他的时代的人过得更不高兴。

从“戈多”的无意义和“等待”的无意义出发, 我们很容易得出结论, 贝克特反映的是一种悲观的、消极的人生哲学。实际上, 通过西方文化传统, 我们早就发现这种直面人生的态度, 古希腊悲剧就从来不美化人生, 比如他们表现俄狄浦斯逃脱不了的“弑父娶母”的命运怪圈, 他们认为唯有如此, 才能凸显悲剧英雄的崇高, 体现人的存在的可贵。二十世纪, 西方社会因为工业文明的发展、因为战争、因为利己主义思想的泛滥, 更加使人认识到人所生存的这个世界的“荒诞”。现代主义的文学家们不想粉饰现实, 不想给予读者以虚假的希望, 而是坚持反思与批判的传统, 他们追求的目的是在这种反思和批判中促进人类的进步和发展。

参考文献

[1]焦洱, 于晓丹.贝克特——荒诞文学大师.长春出版社, 1995:148.

[2]施咸荣译.等待戈多.荒诞派戏剧集.上海译文出版社, 1980:3.

[3]焦洱, 于晓丹.贝克特——荒诞文学大师.长春出版社, 1995:153.

[4]施咸荣译.等待戈多.荒诞派戏剧集.上海译文出版社, 1980:16.

[5]焦洱, 于晓丹.贝克特——荒诞文学大师.长春出版社, 1995:151.

如何理解惯性的含义 篇3

关键词:物理教学;惯性;含义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10-0106

一、物理学中惯性的含义

1. 惯性的定义:物体具有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单从表面上看,很容易让人产生这样的理解:物体保持了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时就有惯性,如果没有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就没有惯性。其实这种理解是错误的,就其产生的原因是定义带来影响,定义从牛顿第一定律得出,所以只是强调了物体保持静止或匀速运动状态的性质,而忽略了更重要的性质。

对于惯性较合适的理解应当是:物体想保持原来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性质,更通俗一些就是物体想保持原来运动状态的性质。对于这种性质,如果不受到外力作用,就可以保持静止或匀速运动状态;如果物体在运动中受到了力(非平衡力)的作用,它就不会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但它仍想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只是没有保持住而已。所以,在上面的解释中用了一个人性化的字眼:想保持。通过上述的解释可以知道:只是想保持原来运动状态的性质。

惯性同物体的质量一样是与生俱来的,所以惯性也是物体的一个基本属性:不论物体是否受到外力作用和不论它作什么运动,它的惯性是始终不会改变的。物体总想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但是不是运动状态就永远一成不变呢?当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了变化,它的惯性是不是就会改变呢?不会的。惯性作为物体的一个基本属性是永远不会变的。惯性同时也反应了物体运动状态改变的难易程度,即惯性大的物体运动状态运动状态不易改变、惯性小的物体运动状态容易改变。例如:战斗机投入战斗需要丢掉副油箱是为了减小自身质量、减小惯性,运动状态容易改变,从而达到增加飞机灵活性的目的。

2. 对于惯性的进一步解释

对于惯性含义中想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这里的原来运动状态是指哪一时刻呢?这里的原来运动状态应当理解为:所讲时刻的前一时刻的运动状态,不要将其理解为最原始的运动状态。在不受外力作用或受到平衡力时,物体才会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并且不受外力作用是不存在的。所以,惯性作为物体的基本属性,和它是否受到外力以及是否运动都是无关的,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

3. 惯性的决定因素

惯性作为物体的一个基本属性和质量是物体的基本属性是有着相同的含义,惯性作为物体的基本属性是同物体与生俱来的,不会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并且惯性也是有大小的,而且惯性的大小的决定因素就是质量的大小。如:质量较大的物体要想使其在一定时间内由静止而运动到一定速度,就要费较大的力,而对于较小的物体,要使其在上述条件下运动则只需要较小的力,由此可以充分说明。惯性(物体想保持原来的状态的性质)的大小是由质量决定的。同样,运动的物体若想使其停下来,也要靠外力来改变。但其惯性的大小是不会改变的。学生在基本知道了惯性这一现象后,为了能更好地理解这一现象,可以采用以下的步骤分析:(1)明确研究对象原来的运动状态。(2)物体在运动过程中是否受到外力作用,以及物体运动状态的变化情况。(3)根据惯性分析物体最终的运动状态。

例如:体温计的液柱可以甩下来,为什么?

在甩的过程中,玻璃管和里面的液柱一起向下运动,甩到底部时,玻璃管受到手施加力的作用变为静止,面里面的水银没有受到手的作用保持原来的向下运动,最终水银到达了玻璃管的底部。

当然,生活中的实例有的利用了惯性,有的惯性给我们生产生活带来了不利影响,因此在分析问题时要警醒自己注意是“利用”还是“克服”。

二、惯性与生活

任何物体在任何时刻都具有惯性:总想保持原来(前一时刻)的运动状态,而外力的作用又会改变它的运动状态,但它的惯性并不会改变。

对于物体的这一规律,同样也可以运用到生活中的各个方面,下面就来列举生活中的一些现象以使我们更好地理解惯性。

生活中我们常会说到习惯,这里的习惯和惯性就有着一定的联系。一个具有良好习惯,就是说他在生活中总是喜欢保持着这种良好的行为,这就是生活中的惯性。同时,当外界对他的生活发生了影响时,他的某些行为可能也会改变,使他又保持着这种行为习惯。

下面以一个具体的事例来分析一下:看电视是我们业余生活中的一部分,如果我们天天都去看这部戏,长时间受到剧情的作用就会使我们喜爱这部戏;如果由于外问好因素影响不能再去看戏,我们的习惯又会慢慢地改变从而又保持着另一种习惯。所以,我们会保持着各种习惯,尽管我们可能所处的生活方式不同(就像物体会处于各种状态),但物体始终会有惯性。

对于我们同学的学习习惯是不是也可以用惯性来解释?当然可以!一个具有良好习惯的同学,在他的学习当中一般也会保持着良好的学习行为,但是当外界的不好因素对他发生影响时,它的行为也会发生一定改变,又使他保持着另一种行为方式,这就是外界对他产生的作用。

对于本来具有不良习惯行为的同学,他是不是也能向着积极的行为转变呢?当然也行。如果教师和他周围的同学对他向积极的方面影响,他的行为也会相应地改变,但是如果他自身不良因素对他影响也是很大的话,他的行为也不易改变,所以运用两方面的合力作用下使他向着好的方面发展。

我们要通过惯性现象来认识我们的生活;同时,还要通过对生活的进一步认识来更好地促进对知识的理解。所以,学习物理不要仅仅局限于课本,还要能与生活紧紧联系,让知识不仅使我们能增长智慧同时还要能指导我们更好地生活!

如何理解企业文化冲突的含义解读 篇4

《企业文化概论》 课程论文

学 期

15-16学年第一学期

所在学院

农学院

专业班级

植物保护122

学生姓名

陈辉

学生学号

1108120201

二〇一五年十月三十

目 录

1企业文化冲突的含义及表现形式……………………………………1 1.1什么是企业文化冲突……………………………………………………………1 1.2企业文化冲突的表现……………………………………………………………2 2为什么国际市场大环境中企业冲突会时有发生……………………3 2.1在价值观方面……………………………………………………………………3 2.2在选择市场领域和方法方面……………………………………………………4 2.3在经营思想和管理方式方面……………………………………………………4 2.4在制度文化方面…………………………………………………………………4 3解决文化冲突的途径探索。…………………………………………5 3.1选择科学的整合模式和程序,并尽早制定周密的整合计划…………………6 3.2引入专职的整合人员……………………………………………………………6 3.3加强沟通…………………………………………………………………………7 4参考文献………………………………………………………………8

摘要:

进入21世纪后,中国的企业以信息化为主导,是逐步走向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能够得到充分发挥的企业。在现代云谲波诡的市场竞争中,一个企业要完成从创业到优秀,从优秀到卓越,而且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更加重视企业文化建设。所谓文化冲突是指不同形态的文化或者文化要素之间相互对立,相互排斥的过程,它既指跨国企业在他国经营时与东道国的文化观念不同而产生的冲突,又包含了在一个企业内部由于员工分属不同文化背景的国家而产生的冲突。

关键词:文化冲突 企业文化 精神之柱

1、企业文化冲突的含义及表现形式

1.1什么是企业文化冲突

所谓文化冲突是指不同形态的文化或者文化要素之间相互对立,相互排斥的过程,它既指跨国企业在他国经营时与东道国的文化观念不同而产生的冲突,又包含了在一个企业内部由于员工分属不同文化背景的国家而产生的冲突。

并购重组是企业发展壮大的重要手段。一般而言,并购后的新企业都要进行业务整合,包括有形整合和无形整合。有形整合主要包括资产债务整合、组织结构整合、经营战略整合、员工整合等;无形整合主要是企业文化整合。

许多企业在并购前,往往会仔细调查被并购方的财务、市场和管理状况,而对企业文化方面的情况却极少考虑。企业文化是企业发展的内 2 动力,每个企业在其发展历程中都会形成自己独特的文化,独特的企业文化是企业成功的基础,但如果发生企业并购,两个或多个企业重新组合,企业文化的差异很可能会引发文化冲突。因此,企业并购后的文化整合及其管理,是解决并购双方(或多方)文化冲突、减少并购风险的重要方法。1.2企业文化冲突的表现

1.2.1经营理念的冲突

不同企业具有不同的经营理念,优秀企业往往着眼于长远,制定适宜的远景战略规划;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诚信经营,追求“双赢”或“多赢”。而有些企业只注重短期利益,忽视长期发展;生产经营过程中,热衷于一次性博弈,目光短视,较少顾及企业信誉,更谈不上企业品牌的创建。因此,企业并购后,可能在经营理念上并不统一,从而产生冲突。

1.2.2决策管理方面的冲突

由不同的经营思想导致企业决策机制的迥异。有的企业长期以来习惯于集体决策集体论功过以及集权管理;有的企业则强调分层决策独立决断和个人负责,以适应市场快速多变的要求。这种决策机制的冲突在来自不同的管理体制的领导层中表现得尤为突出。

1.2.3价值观方面的冲突

共同的价值观是企业文化的核心。价值观方面的冲突往往表现为更深层次的更广泛范围的矛盾。价值观具有极强的主观性,它决定着人们的行为准则,构成企业文化的核心内容。不同国家和民族有不同的价值观体系,每个人也会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形成独特的价值观。3 企业并购时,企业文化冲突首先集中反映在员工个体不同的价值观上。具有差异性的价值观接触在一起,必然会相互摩擦、相互碰撞,每一个体都出于本能,极力维护自己长时期形成的价值观,轻视别人的价值观,使之不能形成统一的行为准则。

1.2.4劳动人事方面的冲突

基于经营思想和价值观的差异而导致用人制度的不同,也会成为冲突的前沿。一些企业在选人用人上长期习惯于套用行政机关那套衡量标准,片面强调政治素质、职务对等、个人历史、人际关系等。因而选拔的企业管理者不一定有管理才干。而优秀企业已经打破这种用人制度,更多地强调创新素质,强调贡献、成就和企业管理能力。认为只有这些素质才是企业发展所需要的。由此形成的观念冲突,不仅给企业重组后的管理本身带来矛盾,也给员工带来巨大的心理压力和困惑。

2.为什么国际市场大环境中企业冲突会时有发生

2.1在价值观方面

价值观是文化的核心所在,在跨文化背景下的经营者坚持自己所习惯的思维方式、工作习惯和沟通方式,坚持“自我参照标准”,因而产生价值观的冲突。如我国某香烟生产厂家去美国参加一个大型展销会,带去了大量香烟作招待用和进行促销性散发,结果遭到抵制。霍夫斯特德(G.Hofstede)归纳出不同文化价值观的5个方面: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权力差距,不确定性的规避,价值观念的男性度与 女性度,长期观和短期观,东方文化和西方文化在这五个方面表现出较大的差距。

2.2在选择市场领域和方法方面

国际企业对异域文化的理解将影响企业在战略决策过程中细分市场、选择目标市场以及选择进入的产品领域。在国际企业向海外市场提供何种产品和服务的全球经营战略决定过程中,跨国营销者必须充分考虑文化差异所带来的影响。例如美国产品一般使用鲜艳的颜色,表现出活泼、明朗、华丽的特色;而欧洲产品所用颜色柔和、浅淡,力求接近大自然。

2.3在经营思想和管理方式方面

不同文化环境中的企业,在如何权衡经济效益与社会福利、短期获利与长远发展等问题时,往往存在很大的差异。实施“走出去”战略的我国企业,通常缺乏风险意识和冒险精神,重视短期行为,较少考虑合作方的获利性;西方管理人员则多具有互利、效率、市场应变的思想,强调售后服务,重视长期行为;在决策方面,中方管理者习惯于集体决策承担责任,而外方管理者习惯于责权明确的分散决策,由个人承担责任。

2.4在制度文化方面

从层级制度上看,表现为组织设计中的文化冲突。根据霍夫斯特德的文化价值观理论,在权力距离较大的组织中,强调以团体为单位的培训和奖励机制,注重团队内人际关系和谐。相反,在权力距离指数较小的组织中,个人主义倾向要求业绩评估必须以个人的行为、效率和成就为基础,强调个人对组织的贡献。具有长期倾向文化的企业,企业战略的出发点是用渐进的方式获得长期利润与增长;而弱长期倾向文化的企业,培训仅限于企业目前的需要,工资是调动员工积极性的关键因素。

跨文化差异对国际营销活动的影响,表现为对跨国企业内部管理和对外经营方面:

在内部管理上,由于来自不同国籍不同民族的职员具有不同的文化价值观、生活目标及行为规范,这必将影响企业管理的正常运作,导致管理费用增加。文化差异给跨国企业的内部管理带来的冲突表现为:跨国企业内部管理的程式更为复杂;跨国企业的决策活动更加困难,文化上的差异致使跨国企业中的沟通和交流经常出现失误和误解;跨国企业的决策实施和统一行动的难度更大。

在外部经营上,企业所处微观环境中的供应商和营销中介是企业经营的合作伙伴,当企业实施跨国经营时,在与供应商、营销中介进行合作时可能由于文化背景的差异产生合作上的冲突,甚至导致合作关系的破裂。此外,企业在跨国经营过程中,也将面临新顾客不同文化价值观念的挑战,在新的文化环境中消费者对企业产品的消费观念,是从自己的文化根基出发来考虑,而不同文化间的差异会导致消费观念的差异性。跨国营销人员必须把握这种文化的差异性,避免跨国经营活动的失败。

3.解决文化冲突的途径探索。

发生文化冲突可以有效地采取适当方法对文化进行整合。3.1选择科学的整合模式和程序,并尽早制定周密的整合计划

文化整合具有很强的实务性,需要考虑并购的具体情况,而且比较复杂,可变因素较多,因此,在整合开始前,需要选择科学的整合模式和程序加以控制。

在为并购进行尽职调查阶段就应该开始为两个企业日后的文化整合做打算。虽然有律师和会计负责对有关财务和法律方面进行尽职调查,但还要组成专门的整合小组,负责研究企业的信息系统、人力资源、运营现状、客户服务及其他重要业务。需要特别强调的是,并购方要聘请专门顾问来研究目标企业的企业文化并与自己企业的相比较,确定其企业文化的类型和特点,再根据并购目标确定文化整合模式。

3.2引入专职的整合人员

如前所述,由于并购企业与被并购企业进行整合有诸多难度和微妙之处,在整合过程中引入专职的文化整合人员,对很好的完成整合工作大有益处。专职整合人员全权负责购并后的整合业务,在确保将两个企业的业务运作在期限内完成有效组合的基础上,负责对被并购企业的员工进行培训,并使母体企业的员工能容纳被收购企业等等。整合专职人员的职责可以概况为四个方面:推动整合进程,搭建整合机构,促进企业内外交流,保证短期见效。

由于并购个案的特殊性,世界上没有任何两个企业的整合是相同的。因此对专职整合人员而言,没有固定的职务说明,也没有固定的 工作界限,专职整合人员必须凭借自己的工作热情和经验尽快进入角色,自我定义其工作职责,每一天做什么,关注哪方面的问题,与谁联络,如何使价值增值等等。这要求专职整合人员必须有极强的独立判断能力,还要善于倾听,知道何时介入,使事态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对母体企业的深入了解也是专职整合人员必须具备的条件之一。他能够向大家阐释企业的战略目标和文化,谁有什么样的权限,找谁能解决问题。除此之外,专职整合人员还应具备以下条件:(1)具有人格魅力和感召力,人际交往能力强,容易使人产生信任感;(2)对文化差异十分敏感;

(3)不拘泥于自己原来日常工作领域的整合,而且应有全局观;(4)对于跨国并购企业的整合,还需具有扎实的外语功底。3.3加强沟通

几乎所有的并购后整合都会因一些障碍而受阻,不管这种障碍是来自于文化冲突,工作不够投入还是领导的责任不清,惟一的解决方法是进行有效的交流。交流有助于稳定业务和减少“安全岛”效应的突发。当员工对并购的原因不了解,或不清楚他们应当如何共事时,这种“安全岛”效应便会发生,员工们会退回到最熟悉的老路,以他们从前熟悉的方式做事,就像并购并没有发生一样。此后动力便会一点一点地消失,出现怠工、工作逾期甚至拒绝工作。一旦这种效应形成,再进行交流,效果就会大打折扣了。因此,在整合过程早期建立交流特别工作组是很有必要的,这有助于在员工、客户、供应商和所有其它主要股东中消除疑虑和不确定的感觉。在整个整合的过程中,沟通都占据着相当重要的位置,可以说,整合中出现的许多误解和对抗,都是由于沟通不畅造成的。为了避免这些情况的发生,并购企业应采取多种形式建立沟通渠道,保证各类信息在正式渠道中的畅通,应有机会让员工清楚整个并购的大致情形,如股权的变化、未来的经营方向等等。通用电气财务公司提倡在员工中间搞一次48小时的闪电沟通,向他们解释合并所涉及的方方面面、基本原则、预计利润以及对生产力的影响。思科(Cisco)公司是另一家有丰富并购历史的企业,他们在并购后马上向被并购企业的员工发放一份文件夹,内有新企业的拥有者的基本信息,思科高层经理的电话号码、电子邮件地址,还有一份8页的图表,用来比较两个企业的假期、退休、保险等福利待遇有什么不同。这些都是非常好的做法,可以在文化整合过程中加以应用。

参考文献:

[1] 王成荣.企业文化学教程[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 黄河涛.企业文化学概论[M].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3] 陈春花.企业文化管理[M].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

读书的好处

1、行万里路,读万卷书。

2、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3、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4、我所学到的任何有价值的知识都是由自学中得来的。——达尔文

5、少壮不努力,老大徒悲伤。

6、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颜真卿

7、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8、读书要三到:心到、眼到、口到

9、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

10、一日无书,百事荒废。——陈寿

11、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12、一日不读口生,一日不写手生。

13、我扑在书上,就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高尔基

14、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15、读一本好书,就如同和一个高尚的人在交谈——歌德

16、读一切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笛卡儿

17、学习永远不晚。——高尔基

18、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志而好学,如炳烛之光。——刘向

19、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如何理解主题的含义 篇5

《凡卡》(人教版第十一册)讲述的是九岁的凡卡在圣诞之夜给爷爷写信,诉说自己的不幸遭遇,并求爷爷接他回去的故事。在课文里,凡卡写信过程中三次看窗户的细节应该引起我们的注意。

凡卡第一次看窗户是在课文的第2自然段。在写第一个字以前,他担心地朝门口和窗户看了几眼,又斜着眼看了一下那个昏暗的神像,神像两边是两排架子,架子上摆满了楦头。这段描写写出了凡卡定写信前提心吊胆的心情,说明他对老板等人的恐惧。这为后文写凡卡的痛苦生活埋下伏笔。

第二次看窗户是在课文的第4自然段。凡卡朝黑糊糊的窗户看看,玻璃窗上遇出蜡烛的模糊影子在圣诞节这个欢乐的日子,窗户上蜡烛的影子触动了他对世上唯一的亲人爷爷的思念之情。爷爷的形象好像出现在面前,他自然回忆起和爷爷在一起的快乐日子。乡下的日子虽然贫苦,但在凡卡记忆中是如此美好,这更衬托出学徒生活的悲惨。

第三次看窗户是在课文第13自然段。凡卡伤心地叹口气,又呆呆地望着窗口。这句话写出了凡卡对现实生活的无奈及对乡下美好生活的`向往,表现了这个九岁小男孩在莫斯科生活的孤独和痛苦。

从文章的结构上看,三看窗户也是三次很好的过渡。这篇课文是由作者的叙述、凡卡写信的内容和写信过程中凡卡的回忆三部分内容穿插而成的。三看窗户的细节成为将三部分内容自然组合起来的重要手段。在第一次看窗户前,是作者的叙述,看窗户后,就转入凡卡写信的内容。第二次看窗户,凡卡触景生情,自然地想起爷爷,这使文章转入凡卡回忆的部分。第三次看窗户将两次回忆乡下快乐生活的内容有机联系起来,不使人感到单调、冗长,又自然地与现实生活形成对比。

句子的含义 理解 篇6

感恩节的前夕,美国芝加哥的一家报纸编辑部向一位小学女教师约稿,希望得到一些家境贫寒的孩子画的图画,图画的内容是:他想感谢的东西。

孩子们高兴地在白纸上描画起来。女教师猜想这些贫民区的孩子们想要感谢的东西是很少的,可能大多数孩子会画上餐桌上的火鸡或冰淇淋等。

当小道格拉斯交上他的画时,她吃了一惊,他画的是一只手。

是谁的手?这个抽象的表现使她迷惑不解。孩子们也纷纷猜测。一个说:“这准是上帝的手。”另一个说:“是农夫的手,因为农夫喂了火鸡。”

女教师走向小道格拉斯——一个皮肤棕黑色,又瘦又小,头发卷曲的孩子桌前,弯腰低头问他能告诉我你画的是谁的手吗

这是你的手老师孩子小声答道

她回想起来了,在放学后,她常常拉着他粘乎乎的小手,送这个孩子走一段。他家很穷,父亲常喝酒,母亲体弱多病,没有工作,小道格拉斯破旧的衣服总是脏兮兮的。当然,她也常拉别的孩子的手。可这只老师的手对小道格拉斯却有非凡的意义,他要感谢这只手。

我们每个人都有要感谢的,其中()有物质上的给予,()有精神上的支持,诸如得到了自信和机会。对很多给予者来说,也许,这种给予是微不足道的,可它的作用却难以估计。因此,我们每个人都应尽自己的所能,给予别人。

(1)给第5、6自然段缺标点符号的地方加上标点符号。

(2)在第8自然段中的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关联词。

(3)为什么说“这只老师的手对小道格拉斯却有非凡的意义”?你怎样理解?

(4)假如给你一个同样的主题——“我想感谢……”,请你画一画,你会画什么?为什么?

耐磨的人生

我的一个朋友在一次意外的事故中失去了右手。炎炎夏日里,我到他的小书屋去选书。本来打算要穿一件凉爽的短袖汗衫出门的。可是,临行前我还是毅然换了一件长袖衫——我忘不掉两年前他在酷暑时节穿一件长袖衫对我说“我今生再也无福穿短袖汗衫了”的悲苦神情,我希望这件长袖衫从我身上蒸出淋淋汗水,希望这淋淋汗水能多少减淡一点朋友的哀伤和痛楚。当我出现在那间小书屋时,朋友热情地迎上来与我握手。两只左手紧紧相握的瞬间,我俩都忍不住看着对方的衣衫大笑起来——因为,朋友居然穿了一件短袖汗衫。朋友说,谢谢,我知道你的良苦用心。倒退两年,我还真的特别需要你这样做,但现在不同了„„不瞒你说,刚出事的那阵子,我认为我活不下去了,我说什么也接受不了没有右手的残酷现实。我笨拙地穿衣,歪歪扭扭地写字,刮胡子的时候,把脸刮得鲜血淋漓,上厕所都十分十分不方便„„我哭,我闹,我摔东西,我把脑袋剃得溜光来发泄。后来,我就劝自己:别想那只手了,行不?瞧瞧人家古人多么豁达,满嘴的牙齿都掉光了,却说:“口中无碍,咀嚼愈健”;一个叫达克顿的外国人,曾以为除了双目失明以外可以忍受生活上的任何打击,可他在60岁的时候,却真的双目失明了。这时候,他说:“噢,原来失明也是可以忍受的呀。人可以忍受一切不幸,即使所有器官都丧失知觉,我也能在心灵

中继续活着。”慢慢地,我平静下来。我开始穿着短袖汗衫出门,坦然地面对人们异样的目光。我终于明白,我其实有一条韧性十足的命,它远比我想象中的那条命耐磨得多„„那一天,我倒空了自己的钱袋。我跟自己说:多选一些书吧,这间书屋的书一定富含灵魂之钙。

1、给下列的词语写上近义词。笨拙()不幸()

2、这篇短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3、“朋友说,谢谢,我知道你的良苦用心”一句话中的“良苦用心”指的是什么?请联系上下文回答。

4、你怎样理解最后一句话。

美国某小镇有一位“绿手指”。千万别以为她是个妖怪或有什么特异功能,这是当地人对好园丁老奶奶的称谓。

一天,老奶奶在报上看到一条消息:园艺所重金购买纯白金盏花。老奶奶想:金盏花,除了金色,就是绿色,白色的?不可思议。不过,我为什么不试试呢?

她对八个儿女讲了,他们一致反对。大家说:“你根本不懂得种子遗传学,专家都不能完成的事,你这么大年纪了,怎么可能完成呢?”

老奶奶决心一个人干下去。她撒下金盏花的种子,精心侍弄,金盏花开了,全是金黄的。老奶奶从中挑选一朵颜色淡的花,任其自然枯萎,以取得最好的种子,第二年把它们种下去。然后,再从花朵中挑选颜色浅淡的种子栽

种……一年又一年,春种秋收循环往复,老奶奶从不沮丧怀疑,一直坚持。儿女远走了,丈夫去世了,生活中发生了很多的事,老奶奶处理完这些事之后,依然满怀信心地栽种金盏花……

二十年过去了,有一天早晨,她来到花园,看到一朵金盏花开得奇特灿烂,它不是近乎白色,也不是很像白色,而是如银似雪的纯白。

她把一百粒种子寄给了那家二十年前悬赏的机构,她甚至不知道那则启事还是否有效,不知道在这漫长的岁月里,是否早就有人培育出了纯白的金盏花。

等待的日子长达一年,因为他们要用那些种子验证。终于,园艺所长打电话给老奶奶说:“我们看到了你的花,它是雪白的。因为年代久远,资金不再兑现,您还有什么要求吗?” “我只想问你们还要黑色的金盏花吗?”老奶奶对着听筒小声说,“我能种出来。”

黑色的金盏花至今没开放,因为老奶奶去世了。

但愿你我还能长出新的绿手指。

(1)“你根本不懂得种子遗传学,专家都不能完成的事,你这么大年纪了,怎么可能完成呢?”把这个句子换成另一种说法,句意不变:。

(2)对文中的两个“绿手指”,你是怎样理解的?请联系上下文,作出回答。

①美国某小镇有一位“绿手指”。

这一句中“绿手指”是指。

②但愿你我还能长出新的绿手指。

这一句中“绿手指”是指。

(3)读了短文,你想对老奶奶说些什么?

参考答案:

(1)你根本不懂得种子遗传学,专家都不能完成的事,你这么大年纪了,不可能完成的。

(2)①老奶奶; ②像老奶奶那样对自己充满信心,做事持之以恒。

参考答案:

(1)你根本不懂得种子遗传学,专家都不能完成的事,你这么大年纪了,不可能完成的。

(2)①老奶奶; ②像老奶奶那样对自己充满信心,做事持之以恒。

参考答案:

(1):“ ? ” “。”。

(2)参考:不仅……还……

(3)因为小道格拉斯家庭不幸福,得不到温暖,老师每天拉他的手,让他感受到了关心与温暖。

如何理解主题的含义 篇7

一、提供阅读背景, 指导学生多阅读感悟, 帮助理解

在教学某一阅读段的过程中常会遇到难以理解的词语或句子, 这时教师就应为学生铺设背景, 指导学生进行朗读体悟。如,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文中, “笑谈‘碰壁’”这个故事主要是抓住人物的对话展开的。文中“你想, 四周黑洞洞的, 还不容易碰壁吗?”是一个教学难点。我先让学生自由读, 再分角色读。经过学生阅读后我提问学生“碰壁”一词的含义, 在学生不能正确理解时, 进行相关背景的补充, 从而一步步地使学生理解到碰壁是指鲁迅先生受到了国民党反动派的迫害, 教师的补充让学生有了较为深刻的理解。

二、深入探究作者的写作意图, 以便从表面深入到文本内部, 增强理解

某一篇文章或是某一段落都涵盖了作者的写作意图, 教师在教学中应指导学生进行深入的探究, 以深刻理解作者的言说意旨。如, 《生命生命》一文中:“虽然生命短暂, 但是, 我们却可以让有限的生命体现出无限的价值。于是, 我下定决心, 一定要珍惜生命, 决不让它白白流失, 使自己活得更加光彩有力。”这样的文字究竟出自一位怎样的作者笔下, 她为何在如此平凡的小事中能获得生命的启迪, 进而发出生命的宣言?笔者细细思考, 尝试在如下品读处链接:

1.在感悟“飞蛾绝境求生”事例后, 提出问题, 作者为何会对小飞蛾强烈的求生欲望发出如此震撼和慨叹?链接杏林子的病痛资料, 感受作者从绝境中求生的飞蛾身上给予力量, 不断地鼓舞自己。

2.在感悟“瓜苗困境生长”事例后, 再次追问, 作者为何会对小瓜苗的生长如此震撼和慨叹?请学生结合杏林子的处境谈谈, 感受她不怨天尤人, 不向命运屈服的不屈不挠的精神!

3.在阅读“静听心跳”理解“我可以好好地使用它, 也可以白白糟蹋它。一切全由自己决定, 我必须对自己负责”时, 链接杏林子的写作成就, 诠释她是怎样好好使用生命的, 启迪学生追求生命的更高境界!

如此的阅读感悟, 不仅引导学生沉潜在作者的语言文字中, 还透过文字看到了背后的那个人、那颗心。这样就真正读懂了文, 读懂了作者想要言说的意旨。

三、与原文相结合, 引导学生深入其境, 透彻理解

在选入教材中的阅读作品中, 大部分都经过了删改、变动, 呈现在学生面前的是短小精悍的文本, 这也是为了迎合学生的认知程度及理解水平。但有时这恰恰是我们深入解读文本, 理解含义深刻语句时遇阻的原因之一。因为没有原文当时的具体情境, 学生读这些含义深刻的语句就会浅尝辄止, 难以感同身受。这时, 就很有必要链接原文, 引导学生进入彼情彼景中, 去理解感受, 深入体会这些的语句的准确内涵。

四、与现实生活相统一, 积累学习经验, 促进理解

中、高年级学生的思维逐步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发展, 但形象思维仍是中年级学生的主要思维特点。这一时期, 学生意识中存有许多现象经验, 是他们深入理解文本语言的宝贵资源和重要凭借。在理解“含义深刻的语句”时, 如能及时链接学生的生活, 与其在头脑中积累的具体现象经验链接, 及时打通陌生化与熟知世界的通道, 必能有效促进学生对“含义深刻的语句”的理解。

总之, 在小学高年级阅读教学中, 教师应采取多种方法帮助学生理解深刻含义的句子, 深入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及写作意图, 帮助学生从整体上体会文本, 从而更加深入地去理解, 进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参考文献

[1]曹佩.新课程标准下的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探索[J].学周刊, 2015 (02) .

如何理解主题的含义 篇8

关键词:学前教育专业 《致橡树》 主题 指导方法

中图分类号:G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795(2012)10(a)-0141-01

《致橡树》是著名女诗人舒婷在20世纪70年代末期撰写的一首经典朦胧詩,这是一首脍炙人口的爱情诗,该诗自从发表以来在诗坛引起了很大的轰动,并且深受广大读者的喜爱。这首诗构思巧妙,寄寓着浓郁的感情色彩;语言优美雅致,体现出与众不同的个性特点。因此,在学前教育班教学这首诗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兴趣,因为学前教育班是以女生为主,而女孩子一般都比较喜欢感情细腻、语言优美的诗歌。然而在学前教育班开展《致橡树》的教学时,我却发现不少学生对于该诗主体理解不是很透彻,这里既有主观方面的因素(该诗是朦胧诗),又有客观方面的因素(该诗主题具有多重性),那么在学前教育班应怎样指导学生理解《致橡树》的主题呢?从客观角度而言,笔者认为在教学时应从主题的多重性角度出发,结合诗歌中的具体语言指导学生理解该诗的主题。

1 《致橡树》主题思想教学现状

不少职校语文教师在学前教育班分析《致橡树》时,要么以自己的理解来分析诗歌的主题,要么从教参中遴选一种观点不加分析地告诉学生,这两种方法都是不可取的,第一种教学方法以自己的理解分析诗歌主题,即教师根据自身的生活经验分析诗歌主题,这样会导致出现主观化的现象,而学生的生活经验与教师必然有一定差距,如此一来则会致使学生对诗歌主题的理解出现偏差;第二种方法是在没有结合诗文的情况下直接将诗歌主题告诉学生,这样更不利于学生理解诗文。正确的方式是结合诗歌内容引导学生理解主题,而《致橡树》这首诗的主题具有多重性,虽然这首诗在通常情况下都是作为爱情诗来进行解读,可是这首诗的主题意蕴不仅仅是简单的爱情诗,还蕴含着那个年代的知识分子对人生、对命运的思考。因此单纯地从爱情角度分析《致橡树》的主题过于肤浅,而应着眼于主题的多重性,结合具体内容引导学生理解。

2 《致橡树》主题思想的教学策略

2.1 引导学生理解诗歌中平等的爱情理念

对于《致橡树》主题思想的教学,首先要引导学生理解诗歌中平等的爱情观。在教学中要充分结合诗歌内容引导学生知晓《致橡树》之所以备受读者的喜爱就是因为该诗展现了与具有个性化的平等爱情观。传统的爱情诗都是男人占据绝对的主体地位,都是从男人的角度阐述爱情,这样就让男人在爱情中掌握了主动权,女性在爱情中则成为男人的附属品,进而失去了应有的尊严与人格。譬如匈牙利的著名诗人裴多菲在《我愿是激流》这首诗中就鲜明地表现了他愿为所爱的人付出一切,其中也蕴含了女性在爱情中的不平等地位。而这种男尊女卑的爱情理念不仅仅存在于国外,我国古代社会也充斥这种不平等的爱情观。在封建礼教的影响下,不少女性都是依附于男性的,必须遵从“从一而终,三从四德”的道德规范,不能违反,否则将受到整个社会的唾弃。可见我国古代妇女缺乏自主性,这一特点其实可从“女”字的甲骨文写法中那“下跪”的形象中感悟到。这种社会地位的巨大差距,让古代社会的女人对男人产生了强烈的依赖思想。这种依赖思想对我国当代社会的爱情观也造成了极大的负面影响,一些男人总用自己的观念来评价女性,选择女友,女人完全处于一种被选择的状态。而舒婷写作这首的根本原因就是一个男人对女人进行主观性的评价。实质上女人在爱情地位中的卑微也有女性自己的主观性因素,时至今日还有些女人始终抱着“嫁鸡随鸡,嫁狗随狗”的思想,表现了对男人的依赖之情。在这一基础上我又进一步结合舒婷的情况引导学生理解该诗中蕴含的平等爱情观,具体指导过程如下:舒婷在20世纪70年代就已经充分意识到女性独立自主地位的重要性,并提出了男女平等的爱情理念。在《致橡树》中,诗人振臂高呼:“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做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该诗彻底颠覆了传统诗歌中女性在爱情中小鸟依人的地位,而是将女人与男人在爱情中摆在平等位置。这种平等和谐的爱情观并非在权利范畴内的平等,而是在生活中的每一个领域男女双方都能在爱情中享受平等的待遇,即诗歌中所说:“你有你的铜枝铁干,像刀、像剑,也像戟;我有我红硕的花朵,像沉重的叹息”。

2.2 引导学生理解诗歌中追求自由的人生价值观

在引导学生理解诗歌中追求平等爱情的主题后,还可进一步引导学生理解追求自由人生价值观的主题思想。有些职校语文教师认为在教学《致橡树》主题时只要分析蕴含其中的平等爱情观就可以了,过多的分析将会适得其反。而我却持有不同的看法,因此,我在学前教育专业教授《致橡树》时还进一步指导学生理解诗歌中另一深层次的主题:“追求自由的人生价值观。”具体是如下操作的:首先我告诉学生舒婷自己曾说过《致橡树》的主题不仅仅是阐述平等的爱情,更为重要的是表达对独立自由的追求。其次,我又结合诗歌的创作背景分析了蕴含其中的独立自由思想。我告诉学生这首诗创作于1977年,那时候,以江青为首的四人帮刚被剿灭,因此,诗歌中独立自由的人生观更多的是影射文化大革命期间被迫害的知识分子丧失了应有的人权与人生自由。最后我结合诗歌的具体内容与学生共同分析诗文中独立自主的思想。我以“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做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根,紧握在地下;叶,相触在云里。每一阵风过,我们都互相致意,但没有人,听懂我们的言语。”和“我们分担寒潮、风雷、霹雳;我们共享雾霭、流岚、虹霓”这两句话为突破口,引导学生知晓在《致橡树》中这两棵树互相支持,共同抵御狂风的侵袭,深刻体现了舒婷对知识分子遭受不公平待遇的不满,大力倡导独立自主的价值观,这是为文革期间广大受辱知识分子鸣冤,充分体现了英勇无畏的斗争精神,即使面临“风雷、霹雳”也不屈服,会永远坚守自己的固有阵地。而这种为了追求自由民主而不惜抗争的思想也正是文革期间不少知识分子所坚守的节操,舒婷在该诗中正是要表达这种追求自由的人性光辉!

3 结语

综上所述,语文教师在学前教育专业教学《致橡树》这首诗时,一定要充分结合该专业学生的特点从多重的角度引导学生理解《致橡树》的主题,方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激发其兴趣,从而获得事半功倍之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熊文娟.舒婷《致橡树》的再解读[J].文学教育(上),2010(4).

如何理解主题的含义 篇9

Traceback Ping在blog系统中广泛使用,简单说来,Trackback是网站与网站之间互相通告的一种方法。例如,当你读了一篇日志,想对此写下自己的感想,您可以把新的日志内容写到自己的博客上。然后向原来的那篇日志发送一个引用通告。通过这种办法,在原始文章的下面就留下了你自己博客中的日志的链接,这样对于同一个话题的讨论,可以不局限在一个博客中了。

Traceback在中国大部分被翻译做“引用通告”,因此带来一个很大的误解,不少人将TrackBack理解为引用地址,我经常收到一些莫名其妙的Traceback,点过去一看,原来只是我的文章而已,这显然是错误地理解和使用了TrackBack,将其误以为是“引用”的含义了,事实上TrackBack不是这么使用的。

举个例子来说明一下。比如你在我的月光博客中看了一篇感兴趣的文章,对这篇文章你自己有一些看法,但是如果你写的文字较多的话,通常会超过评论字数的限制,这时候你可以在自己的Blog中写下看法,这样带来的好处是字数不受限制,而且还利于以后维护,但是你怎么告诉我你写了这个评论呢?如果没有Traceback的话,你只能将你的链接URL地址回复在评论上,但有了Trackback Ping,就不再需要这样做了,你只要通过Trackback将你的文章信息Ping过来,我的Blog系统会自动接收来自其他Blog网站Trackback Ping,并将其发布到文章中,这才是Trackback的正确用法,可惜国内大多数Blogger还没有形成正确使用Trackback的习惯,

Trackback在中国这个特殊环境也会产生一些问题,就是Trackback Spam(垃圾引用),实际上和垃圾留言一样的性质,但是由于Trackback的特点,又难以按照垃圾留言的方法进行处理。

Trackback的协议本身很简单,没有验证的功能。只要你发送一个合法的Ping过来,程序是必须接收的。只要找到执行这个功能的程序文件并且找到每一篇文章引用地址的规律就可以大量发送Trackback Spam(垃圾引用)了。目前Z-Blog的Trackback非常有规律,很容易被Spam,我能做的只有使用nofollow标签来处理,无法解决根本问题。

如何理解主题的含义 篇10

所谓“文中重要句子”,是就它们在文中的作用而言的,是指对语段、意义层次、篇章等内容或形式起着决定性影响的.句子。

一般来说,这样的句子可以算是重要的句子。

①从内容上看,是指能揭示文章题意、主旨的句子,段落中那些有概括段意作用的句子;

②从表达方式看,是指那些直接抒情或间接抒情的句子,那些发表议论的句子;

③从结构上看,是指那些能领起后文或收束前文的句子,表示承前、启后、过渡的句子,有重要指示代词的句子,位于全文或全段开头、结尾处的句子;

④从修辞上看,是指那些运用了比喻、反问、排比、反复、象征手法的句子以及语意比较含蓄的句子。

如何理解主题的含义 篇11

哈尔滨市第49中学

赵宏国 张 蕊 宋 芳 李婷婷 任旭来 吴丹 马林阿 张晓敏 杜 畅

【前 言】

为什么要提出这样的研讨课题,是基于小说是文学作品中一种重要的表现形式。小说不仅能通过生动的形象、富有吸引力的情节和有渲染作用的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而且能陶冶情操,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小说是青少年较喜爱的文学体裁,也是近几年中考所青睐的一种测试文体。

因此,如何提高小说的教学效果就成为中学教育工作者重点关注和研究的课题。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八年级下第3单元是初中阶段小说集中的教学单元,也是初中阶段学生较为系统学习小说的开始,我们想就小说教学中“如何能准确而深刻地理解主题”做些探索性的研讨,以便能与教育同仁共同切磋提高。

初中阶段对小说的定义是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故事情节的叙述和环境描写反映社会与个人生活。要想较准确而深刻地理解小说的主题还是从小说的三要素入手为好。

任旭来:人物是小说主题的缔造者。

小说是通过塑造人物形象、叙述故事情节、描写环境来反映生活、表达思想的一种文学体裁。其中,人物又是突出小说思想主题的重要承载者。因此,要想把握一篇小说的主题,探究人物形象是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

小说塑造人物形象的目的在于揭示社会矛盾,反映现实生活,这里的“社会矛盾”与“现实生活”就是小说反映的主题思想。因此,每一个形象的塑造都是有其目的的,分析时如果能抓住人物形象,把作者塑造这个形象的目的揭示出来,就能够顺利地分析主题。

如,在鲁迅先生的《故乡》一文中,作者重点突出的是以“我”回乡迁居时的见闻和感受来揭示辛亥革命后10年间中国农民的生活遭遇与精神状态,抒写其对现实生活中人与人之间存在隔膜的深沉忧虑,以及对打破彼此隔膜、探求人生新路的执著信念。那么,怎么教学才能深刻地把握这一主题呢?我在执教该文时是这样做的:为了了解农民的悲惨际遇,我设计了让学生找出文中典型人物这个活动。通过阅读文本,大家会很快找出文中个性鲜明的两个人物:杨二嫂和闰土。再设计一个小问题,“用自己的话说说他们是怎样的人?”那么一个“尖嘴利舌、爱贪小便宜”的杨二嫂和少年时“天真可爱、热情活泼”,成年后却“麻木守旧、困苦愚钝”的闰土就跳跃出来了。可是,课堂是学生的,为了让小说的主题能自然顺畅地被学生提炼出来,就不能仅仅局限于此,一定要追加两个问题:“你为何给他们这样的评价呢?”去引导学生到文章中找有关二人的语句,适当地给出提示:“你是从文中哪些语句把握到的?”此时,不但进一步加深了学生对文本的熟悉感知,更会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写作技能。因为该文是一篇以语言、动作、神态刻画人物形象的典范之作。其中,“阿呀阿呀,你放了道台了,还说不阔?你现在有三房姨太太;出门便是八抬的大轿,还说不阔?吓,什么都瞒不过我”等典型的句子把杨二嫂那种尖嘴薄舌、能说会道的架势和形象活生生地显示在学生面前。再以类似的方式分析闰土,把二者在动作、神态方面的种种表现全都整理出来,两个既简洁而又丰实的鲜活人物就映入学生的脑海了。在此基础上,只要再加一问“是什么让杨二嫂变得如此不堪,又是什么让闰土的性情有了天翻地覆的变化”?那么,小说主题中的一个重要部分“中国普通民众的生命和活力为当时的社会所扼杀,百姓的思想是愚昧落后的”必定会展示出来。除此之外,对于文中另一个人物“我”,再去挖掘、打磨一下,尤其是“我”的“寒噤、惘然”,体现了“我”渴望打破封建社会的尊卑秩序,建立新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理想就明确了,该文的主题也就更加深刻、完整了。

李婷婷:我也觉得既然是小说,人物形象就是主要要素,那么形象与主题就密不可分。所以我做了从写作手法,如对比方法,通过对人物进行分析来把握小说的主题的尝试,在本单元的课文中选取小说中的经典《故乡》作为精讲文章来突破这一教学重点。

《故乡》成功塑造了几个典型人物,特别是人物前后阶段的变化。文章中的典型人物有“我”、闰土(少年、中年)、杨二嫂。而我正是想用对这几个人物的前后对比的分析,让学生体会这篇文章的主题。首先让学生找找:《故乡》中描写了哪两个阶段的闰土,分别从哪些方面进行描写?有什么作用?学生会很容易找出对闰土的描写。这样,少年闰土和中年闰土的形象就跃然纸上了。而怎样能更好地让学生把这个形象和主题联系在一起呢?在对闰土的两个阶段的对比中我们也许可以更好地分析出主题来。所以我又针对这个问题做了一些小的设计,让学生联系当时的社会背景,思考下面的小问题:少年闰土和中年闰土有怎样的变化?少年闰土和中年闰土为什么会有如此之大的变化?这种变化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实?这样学生就能从少年闰土孩子般的纯真、无忧无虑,有生气到成年闰土的麻木、愚钝的变化对比中真正理解小说所要表现中国普通民众的生命和活力是怎样被扼杀的主题。

20年前的杨二嫂年轻美丽,为了使豆腐店的生意更好,终日地坐着,话不多,用美貌来吸引着顾客,因此她的豆腐店的生意非常好。而20年后的杨二嫂却变成了“凸颧骨,薄嘴唇”的“细脚伶仃的圆规”,变得自私、尖刻、贪婪、势利,爱搬弄是非、爱唠叨。“美”对她来说成了获取物质利益的手段。这样的一个人,亲近的只是物质利益,对别人的感情已经没有感受的能力了。在文章中,20年后的她是能捞就捞、能骗就骗、能偷就偷、能抢就抢。所以,就她本身的命运来说,她是可怜的;而就她对别人的态度,她又是可气的;而她把虚情假意当作是情感表现,把小偷小摸当成是聪明智慧的做法又是可笑的。而在分析中,我们要去追溯她这个性格形成的原因。当时中国农村经济的每况愈下迫使她变成现在猥琐、自私、无耻的杨二嫂,从而得出中国社会愚昧、落后、贫困轮回的主题。

同时,对本文主题的理解可以是多元的,我们应该启发学生对文本进行多角度的思维和再创造,得出更多的对主题的理解。这样,学生对主题的理解就会更加深入、更加全面了。

张 蕊:对小说人物的分析我还想补充几点做法。

小说中有主要人物和次要人物。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言行决定着情节的走向,我们通过人物的处事方式及作者对其的描写来反映社会现象。小说中的主要人物是作者描写笔墨较多的,以上两位老师分别从人物描写、人物的变化两个方面来研究对主题的探究方法。但是我们也不能忽略文章中的次要人物。

首先要关注文中的次要人物。《故乡》中,杨二嫂是个家道败落的小市民的典型已成定论,她在小说中虽然着墨不算很多,但作为主人公闰土形象的一个陪衬,对主题思想的深化所起的作用可不小。杨二嫂是作为陪衬人物出现的,杨二嫂的尖刻自私衬托了闰土的憨厚朴实。为了从“我”的搬家中捞点东西,不惜无中生有,曲意逢迎,说什么“我”“放了道台”“有三房姨太太”“出门便是八抬的大轿”等,为了这些,她竟凭空栽赃诬陷。这些都是病态社会的反映。

另外,我们还要关注文中的线索人物。线索人物目睹了小说中的人物言行、情节变化。小说中的线索人物往往是叙述者,在叙述过程中包含着强烈的感情色彩。《故乡》中“我”的思想感情是怎样的?“我”怎样对待闰土?“我”怎样看故乡所发生的让人伤心的变化,“我”对这样的变化有什么样的反应,等等。通过对“我”这个人物形象的研究,可以窥见旧中国要求变革的进步知识分子心灵的一角。

最后,就是要引导学生在生活中找到小说中的人物原型,这是探究主题的关键。小说中我们所歌颂或批判的人物形象,恰恰是我们社会生活中所弘扬或摒弃的。所以理解小说的人物也不应仅仅局限于文本之中,而是要上升到社会层面。

吴 丹:感知、探究小说应把刻画人物性格放在中心地位,同时也应重视情节和环境的重要作用。

人物固然是小说的核心,但情节是小说的骨架,把握好情节是整体感知小说的起点,所以,把握好情节的发展对准确和深刻地理解小说的主题也具有重要的作用,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提醒学生注意小说的情节在文中是怎样发展的。

情节是现实生活中矛盾展开的过程,也是揭示主题的过程。故事的中心必须以某些矛盾为内容,矛盾怎样发展、怎样解决,无不渗透着作者对这些问题的看法。从这些看法中理解主题同样也是小说鉴赏中经常运用的方法。

主题思想需要在情节的发展过程中展现出来,要准确和深刻地理解作品主题,必须理清作品的情节,分析情节,要善于把握故事的发展过程,了解情节的前后关联,把握情节发展中的冲突。

在《我的叔叔于勒》一课中,我就要求学生关注情节,理清情节的发展过程,说说情节的前后关联,以理解文章的主题。本文以于勒的命运为线索构成情节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以菲利普与于勒的相互关系产生矛盾冲突事件,展开情节,表现主题。文章中写了菲利普一家人盼于勒、赞于勒、遇于勒、躲于勒的全过程。菲利普一家人在于勒贫困时赶走他,获知于勒有钱时又急切盼望他回来,并且赞颂他。而当遇到于勒又是一贫如洗、卖蛤蜊时又躲着他,唯恐被人们知道。在情节发展中突出表现菲利普一家人前后鲜明的态度变化。学生把握故事发展的过程,了解情节前后的鲜明对比关系,就能从矛盾冲突的展开中感受到本文是充分犀利地反映了当时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这一主题。

因此要深刻地分析小说的主题,除了充分分析人物的性格、形象外,还可以关注情节及情节前后的关联。

赵勃舒:是这样的。通过对情节的理解,可以更加深刻地把握小说的主题。分析情节,要善于把握故事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这4个环节。尤其是高潮,高潮是最能体现出小说主旨和鲜明表现人物性格的地方。

我曾看过胡涛老师的一堂录像课, 他非常注意对小说高潮的把握,他先让学生想象如果你是菲利普夫妇,此刻你在船上遇到了于勒,你会如何选择?学生会给出各种答案,想象与于勒相认的种种感人场面。再读课文,结果是出人预料的,看着落魄的亲弟弟,菲利普夫妇痛骂于勒,并极力地躲避他。这样做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菲利普夫妇的这种表现是多么不合情理呀。是什么导致这不合情理的一幕的出现,是万恶的金钱。他的这种做法是值得借鉴的。我在设计这一课的时侯,也着重把握高潮,在日日夜夜的企盼之后,遇到于勒时“我”的父母是怎样的反应?随着情节进入紧张的高潮部分,他们的态度发生急剧的变化,他们不安、惊恐,母亲首先是暴跳如雷,接着父母采取应对措施,一旦于勒的身份被证实,就痛骂于勒,远远地躲避他。从中我们可以看到他们对亲人的冷酷无情。为什么会发生如此大的变化?一开始天天盼望他回来,赞美他是个好人,可后来又避之如蛇蝎,操纵这一切的是什么?答案昭然若揭,是金钱。金钱导致血浓于水的亲情的淡漠甚至丧失,所以得出结论:金钱导致资本主义社会中人性的扭曲和异化。这样,学生就会对文章的主题有一个深刻的认识。

马林阿:小说主题的理解和人物、故事情节、环境密切相关,在把握了情节分析了人物形象后,我要补充的是还要关注小说的环境描写,小说的环境描写尤其是社会环境描写有利于学生直接抓住中心,整个故事作者是要批判或者赞扬某种精神,作者是要揭示某个社会现象的弊端还是讴歌某种文明的行为,有时会选择在行文中通过环境描写来揭示或者暗示,同时人物思想性格的背景也离不开环境描写,而人物毫无疑问是理解主题的最重要的途径,所以说环境描写也是打开学生走进小说主题之门的一把钥匙,人总是生活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的,人物的个性的形成与他所处的环境有关,写好社会环境对表现人物的性格极为有用。在平时的教学中,我是这样操作的:

在教学《故乡》一课时,在把握文章内容也了解了人物形象之后,我设计了这样的问题: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小英雄般的鲜活富有生命力的闰土变成了一个石像般麻木的人,又是什么让杨二嫂由安守本分的“豆腐西施”变成了一个刻薄尖酸的妇女?针对这个问题:学生通过课前预习对当时的社会背景应该会有一定的了解,所以他们能说出社会环境或者是黑暗的社会,等等,在这里我会补充一个小资料,介绍什么是社会环境:社会环境描写是对人物所处的时代、社会和生活环境等的描写,所描写的范围可大可小,大至整个社会、整个时代,小至一个家庭、一处住所;描写的内容可以是室内陈设、当地的风土人情和时代气氛等。

我会追问第二个问题:请找出本文中揭示出社会环境的语句?学生会找到:时候既然是深冬;渐近故乡时,天气又阴晦了,冷风吹进船舱中,呜呜的响,从篷隙向外一望,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我的心禁不住悲凉起来了;什么地方都要钱,没有定规……收成又坏;“种出东西来,挑去卖,总要捐几回钱,折了本;不去卖,又只能烂掉……”母亲和我都叹息他的景况:多子,饥荒,苛税,兵,匪,官,绅,都苦得他像一个木偶人了;一副香炉和烛台。可以让学生进一步谈谈,通过找到的句子说说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故乡,通过阴晦、萧索、苍黄等词不难发现当时的故乡毫无任何生机,无比沉寂,在这个环境中苛捐杂税、天灾人祸让下层人民生活艰难,又在生活压力的重荷下,小说中的原本鲜活的闰土和杨二嫂在情节的叙述中也渐渐地失去了纯真与真我,变得冷漠麻木愚昧、市侩刻薄。我设计的另一个问题是:小说中的社会环境描写能否体现出当时的社会环境呢?可以结合资料背景来谈谈,交流资料:1911年,辛亥革命并没有改变中国的半殖民半封建的社会性质,中国人民尤其是农民,境况日益恶化,过着饥寒交迫的生活,1919年12月,作者赴绍兴老家接母亲回北京,在那里耳闻目睹了离别多年的家乡破败的景象,农民生活陷入困境、人际关系冷漠、隔阂,于是以回乡见闻为题材,写下了这篇《故乡》。通过对比我们不难发现小说《故乡》中的环境具有了鲜明的时代色彩,小说中残破的景象“瓦楞上许多枯草的断茎当风抖着” “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闰土和母亲讲述的重重剥削,写出了一个破败的社会,也让我们同情人物的变化。最后可以问学生:作者对这样的故乡、这种社会现状持何种态度?学生会说不喜欢、厌恶,持否定、批判的态度,通过这样的问题设计,学生自然就能把握住小说的主题。

在引导学生理解《我的叔叔于勒》的环境描写的作用,进而把握小说主题的过程中,我主要通过引导学生理解文中的社会环境描写进而使学生把握小说主题,文中菲利普夫妇的家庭并不富裕,可是却依然要领全家外出游玩,游轮上吃牡蛎的细节也可以让学生联系社会环境来探究:可以问学生为什么“父亲”要请“我们”吃牡蛎?学生应该能说出因为看到了别人吃牡蛎时讲究的吃法,得体的举止,暗示当时的世风是崇尚排场和优雅的风度,这让“父亲”羡慕,甚至不惜腰包的寒酸也请家人吃牡蛎,接着继续追问:母亲为什么没有吃?学生可以答:省钱,没有那么多钱,继续追问:“我”的家庭经济条件很一般,“父亲”为了那体面的举止还要买牡蛎,可见当时的人们更多追求的是什么?学生就会理解是源于金钱,社会地位的崇拜和追求,由此不难想象发现于勒的穷困潦倒后菲利普夫妇的态度了。分析到此再加上对人物形象的深入理解,对小说主题的把握就会水到渠成了。

宋 芳:小说中所描绘的的环境(包括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是人物活动的根据,是事件发生的场地,因而小说表现人物、叙述事件,就必须具体地描绘环境。而弄清小说中环境描写的作用,对准确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是十分重要的。

听了马林阿老师对《故乡》环境描写的看法我也有同感,我想就《故乡》一课,环境描写对突出主题的作用,谈谈自己的看法。我觉得有关环境描写的题目设计可以这样逐层深入。

1.环境描写有什么作用?

(1)对情节的推动作用;(2)渲染气氛;(3)烘托人物的心情,预示人物的命运;(4)反映社会现实,交代时代背景。

2.故乡的环境描写怎样推动情节发展?

由对第2段现在故乡的环境描写,引出对20年前过去故乡的回忆,交代了回故乡的目的,这就引出了文章的叙述线索:回故乡—在故乡—离故乡;同时为“在故乡”片段描写两个重要人物的遭遇埋伏笔。情节由此展开。

3. 故乡不同的背景所表现的氛围是什么?

过去的故乡(12段):神奇、纯真、美丽,充满童趣;

现在的故乡(2段):萧索,悲凉;

未来的故乡(88段):美丽,充满生机。

4.现实中的故乡与回忆中的故乡相比,环境有了很大的变化,从这些变化中看到什么?这些变化说明了什么?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变化?

过去神奇、美丽、纯真的故乡,变成今日的萧索、荒凉。说明了自然环境的变化,正是社会环境的一个折射。说明帝国主义侵略和封建主义统治给农村造成的悲惨现实,以及农民生活的日趋贫困。同时,暗示着小说人物的悲剧命运。

分析小说不能忽视分析环境描写的作用。环境描写直接、间接地帮助了小说其他方面的描写,对完成小说的社会功能起支撑作用。《故乡》创设了一种朦胧、苍凉的艺术境界,对社会现实的批判,对农民遭遇的同情在这种境界中得以极好地表现。《故乡》在小说开始的环境描写中就展示了朦胧、苍凉的环境:“我冒了严寒,回到了相隔二千余里,别了二十余年的故乡去。”“时候既然是深冬,渐近故乡时,天气又阴晦了,冷风吹进船舱中,呜呜的响,从蓬隙向外一望,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我的心禁不住悲凉起来了。啊!这不是我二十年来时时记得的故乡?”开门见山的景物描写,就给全文定下了朦胧、苍凉的基调。

5. 小说结尾再现记忆中故乡的美丽图画有什么作用?

小说结尾再现记忆中故乡的美丽图画,是“我”的美好希望的象征,对记忆中的故乡的眷恋和怀念正反映了“我”对现实的强烈不满,含蓄地表达了“我”对新生活的渴求,对未来的一种朦胧的憧憬。

写于1919年1月的《故乡》属于五·四运动前期的作品,当时军阀混战,民不聊生。《故乡》中的一些政治环境与人物对话描写正是这种时代背景在作品中的反映。作品并非作者故乡之行的纪实,而是以叙述主人公“我”回故乡迁居的经历为线索,描写那一代中国农民的生活遭遇与精神病,抒写作者对现实社会中人与人之间关系相互隔膜的深沉忧虑,以及打破彼此隔膜,探求人生新路的执著信念。而这些主题的反映,作者借环境描写起到很好的暗示作用。

【结 语】

对于刚刚接触小说这种体裁的初中学生,我们利用重点单元的典型课文进行小说教学。侧重于传统小说的基本文体特点,引导学生了解小说,并尝试阅读小说这一出发点来探讨如何更有效地开展小说的课堂教学。让学生对小说这种文体有较清晰的概念,并能掌握较为有效地阅读和理解小说的方法。其实“条条大路通罗马”,无论从哪个角度入手分析,只要学生能立足于文本,不断深入分析、挖掘,就能基本把握文章主旨和作者的写作目的,也许还会有新的收获,我们的教学目的就达到了。当然,随着小说教学的深入,学生阅读范围的扩大,我们不能只满足于一种视角、一种方法的运用,或仅囿于对主题思想的理解,而忽略了对情感意义、审美意义、形式意义等内容的感知,那就未免失于狭隘。如本单元中《孤独之旅》是小说节选,侧重环境描写和人物的心理刻画,《同桌阿伦》更注重人物形象刻画,《白色鸟》不以人物、情节为重点,而是表达一种感觉、一种氛围,这样就应该多侧面、多纬度地分析出作品的更丰富的意蕴来。随着现代小说的新发展,面对多元小说的格局,解读方式也应是多样的,如出现情节小说、人物小说、心灵小说,我们可以在原有阅读基础上,有所侧重,灵活处理。

E-mail:lili79928@163.com

上一篇:日常工作考核制度下一篇:读《天使的灯火》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