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大学中重英语而轻汉语的现象(通用2篇)
浅析大学中重英语而轻汉语的现象 篇1
一
歧义短语的分类主要是由结构层次、语法关系 (显性语法关系、隐性语法关系) 和语义指向决定。
(一) 结构层次不同。 词与词按一定的方式组合起来。 构成一定的句法结构, 当一个句法结构可以划分出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结构层次时, 歧义便产生了。 例如:“新学生宿舍”, 这个短语有两种不同结构层次的划分方法: (1) 新学生宿舍, (2) 新学生宿舍。 两种不同结构层次表达两种不同的意义和内容, (1) 表示宿舍是供学生居住用的, (2) 表示学生宿舍是新的。 在这个歧义短语中, 两种意义的结构层次不同, 但显性语法关系是相同的, 即都是偏正关系。 再如:“姐姐和弟弟的朋友”, (1) 姐姐和弟弟的朋友, (2) 姐姐和弟弟的朋友。 (1) 表示姐姐和弟弟共同的朋友, (2) 表示弟弟的朋友和姐姐。 这个歧义短语中不仅结构层次不同, 而且显性语法关系不同。 由此可见, 在结构层次不同这类歧义短语中又可以分出两类: 一类是隐性语法关系相同, 一类是显性语法关系不同。
(二) 结构层次相同, 显性语法关系不同。 一个句法结构, 尽管只能划分出一种结构层次, 但这种结构层次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显性语法关系, 因此也会产生歧义。 例如:“领导群众” (1) 领导群众, (2) 领导群众, (1) 和 (2) 的结构层次划分是相同的, 但显性语法关系不同, (1) 表示动宾关系, 表示领导的是群众, (2) 表示联合关系, 表示领导和群众。再如;“重五斤”, (1) 重五斤, (2) 重五斤, (1) 和 (2) 的结构层次相同, 但 (1) 是主谓关系, 指重量是五斤, (2) 是述宾关系, 指与原来相比重了五斤。
(三) 结构层次相同, 显性语法关系也相同, 而隐性语法关系不同。 隐性语法关系主要包括施事、受事、与事、工具、领属、性质等。 一个句法结构, 词语和词语之间的结构层次、显性语法关系都相同, 但由于隐性语法关系不同, 因此也会造成歧义。 例如:这孩子谁都欺负, (1) “这孩子”是施事者, 表示这孩子欺负很多人, (2) “这孩子”是受事者, 表示谁都欺负这孩子。再如:把口罩捂得紧紧地, (1) “口罩”是受事者, 表示用手把口罩捂得紧紧的, (2) “口罩”是工具, 表示用口罩把嘴捂得紧紧的。 再如:鲁迅的书, (1) “鲁迅”与“书”是领属关系, 表示鲁迅个人所拥有的书, (2) “鲁迅”与“书”是非领属关系, 表示书是鲁迅写的。
(四) 结构层次相同, 显性语法关系和隐性语法关系也相同, 只是某一成分的语义指向不同, 所谓指向是指句中一个成分和某个成分发生直接的、实在的语义联系。 例如:姐姐最喜欢百合花, (1) “最”和“姐姐”发生直接联系, 表示别人也喜欢百合花, 但姐姐最喜欢百合花, (2) “最”和“姐姐”发生直接的联系, 表示姐姐也喜欢百合花, 但最喜欢百合花。 再如:我在屋顶上发现了小王, (1) “在屋顶上”和“我”发生直接的联系, 表示“我”在屋顶上, (2) “在屋顶上”和“小王”发生直接联系, 表示小王在屋顶上, (3) “在屋顶上”和“我”和“小王”都发生直接联系, 表示“我”和“小王”都在屋顶上。
二
上文我们探讨了歧义现象的产生原因、界定及分类, 其主要目的是通过对这一现象的深刻认识, 对它进行限制, 使歧义消除, 以相对单意的形式进入话语层面。 消除歧义的方法具体说有以下几种:
(一) 调整语序。 适当调整语序, 能使结构层次固定下来, 显性语法关系明确, 从而消除歧义, 例如:“下午我们小组讨论”, 可以调整为 (1) 我们小组下午讨论, (2) 我们下午小组讨论。
(二) 增添虚词。 适当地增添虚词, 能使结构层次固定, 显性语法关系明确, 从而消除歧义。 例如:“学生家长”, 增添虚词“和”或 “的”, 变为 (1) 学生和家长, (2) 学生的家长。
(三) 变换格式。 选用同义异形的格式, 如使用 “使动句”、“把字句”或 “被动句”也能消除歧义。 例如:“依靠群众分好房子”, 可以改为“把字句”, “依靠群众把房子分好”。
(四) 变换关键词语。 关键词语是指造成歧义产生的那个词, 把这个词用别的词替换掉, 可以消除歧义。 例如:“热爱人民的总理”“热爱”是产生歧义的关键词, 因为它既可以同“人民”组成述宾结构, 又可以同“总理”组成述宾结构, 因此把它换为“爱戴”一词, 便可以消除歧义, 因为“人民”做“爱戴”的宾语, 词义搭配不合适。
(五) 移动重音。 在一句话中移动重音, 可以改变某一成分的语义指向, 表达不同的语义。 例如:“一早上”。
(六) 使用轻声。 语音中的轻声能区别词性, 进而能确定词性之间的语法关系, 消除歧义。 例如:“他拿封信出来”, “出来”读轻声, 表示他只是拿出来一封信, “出来”不读轻声, 表示他拿出来一封信并走了出来。
(七) 语音停顿。 调整语音停顿的位置或长短可以调整句子的内部结构关系或结构层次。 例如:“咬死猎人的狗”, 在“猎人”和“狗”之间停顿, 表示狗把猎人咬死, 是一个偏正短语, 在“咬死”和 “猎人”之间停顿, 表示把猎人的狗咬死, 是一个述宾短语。 再如:“经济”困难, 在“经济”和“困难”之间的停顿如果长表示陈述关系则是主谓词组, 如果短表示修饰关系则是偏正词组。
浅析汉语中的歧义现象 篇2
关键词:汉语;歧义;原因;消歧方法
一、语音歧义
(一)由同音字、词引起的歧义。这类歧义在口语中经常发生。如“最近shiyou涨价了”可以理解成“石油”涨价了和“食油”涨价了。“那边停着一艘youchuan”可以是“游船”、“油船”,也可以是“邮船”,一形三义。读音一样,但意思却有很大的差别。
(二)由多音字引起的歧义。这类歧义在书面语中比较常见。例如,“我还欠款一百元”,“还”有两种读音,两种不同的意义,读“hái”时是副词,意为“仍然、仍旧”,读“huán”时是动词,意为“归还”。
二、词汇歧义
对某一词语的意义有不同的理解就会产生词汇歧义。比如:“他走了半个小时了”,“走”是多义词,既可以意为“离开”,也可以意为“行走”。再如“他原来是医生”,这句话可以理解为说话人对“他”是“医生”这一事实的惊讶,也可理解为“他以前是医生,现在不是医生了”的意思。
三、语法歧义
语法歧义产生于语法层面,语法歧义相对于前两种来说比较复杂。通常,语法歧义有这样几种情况:
(一)结构关系不同。如“出口商品”可以是动宾关系,表示“出口商品这个动作”;也可以是偏正关系,表示“可以出口的商品”。“香蕉牛奶”既可以是偏正关系,意为“香蕉味的牛奶”;也可以是联合关系,表示“香蕉和牛奶”。
(二)句法层次不同。例“两个学校的老师”可划分为两种层次:a.两个/学校的老师b.两个学校/的老师。这两种情况结构关系相同,都是偏正关系,但是因为层次不同而产生了歧义。按a可理解为“学校的两名老师”;按b可理解为“两所学校的老师”。
(三)结构关系和句法层次都不同。例“咬死了猎人的狗”可划分为:a.咬死了/猎人的狗b.咬死了猎人/的狗。a是动宾关系,表示“狗被咬死了”。b是定中关系,表示“猎人被狗咬死了”。
(四)由词的兼类现象引起的歧义。词的兼类就是一个词兼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词性,如果不能准确区分它的词性的话就会产生歧义。如“抽屉没有锁”: “锁”这个词既可以作名词用也可以作动词用,作名词时表示实体的锁,作动词时表示动作“上锁”。
四、语义歧义
(一)语义关系不同引起的歧义。语义关系,主要是指施事、受事、与事、工具、领属、性质等关系。如“鸡不吃了”就是典型的由施受关系不明而产生的歧义。“鸡”可以是“吃”这个动作的发出者,也可以是这个动作的承受者,因此有“鸡不吃食了”和“人不吃鸡了”两种理解。再比如“这是鲁迅的书”是领属关系不清产生的歧义。
(二)语义指向不明引起的歧义。当某一成分在语义指向上表现为多向性,那么这个句法结构就有歧义。如:“小文看见爸爸正在和他的同学聊天”。人称代词“他”既可指“小明”,也可指“爸爸”,所以光凭这句话我们不能确定到底爸爸在和他自己的同学聊天还是和小明的同学聊天,这样就产生了歧义。
五、语用歧义
语用歧义是在人们的交际过程中产生的,它是指某一话语在特定语境中可能有不同的理解。如“你可真行”, 根据说话语气的不同,这句话既可以表示由衷地称赞,也可以是一种讽刺挖苦;再如“小明不能开车”,这句话可以指小明不会开车,但如果上文或下文是“小明今天喝酒了”,则是指小明其实会开车,只是今天由于喝酒不能开车。
歧义现象的存在一方面凸显了语言的多样性、灵活性,在与人沟通中,恰当地运用一些有歧义的句子可以增加对话的趣味性,也可以引发人们的思考;但另一方面,歧义现象的存在会削弱语言的交流能力,它极有可能造成交际上的严重障碍。因此,我们有必要去了解如何才能正确有效地消除歧义。
(一)在语境中消除歧义。只要将歧义句式带入到具体语境中,构成严密的语言环境,句意就可以单一化。比如说“鸡不吃了”,即使不通过别的消歧方法,只要将它带入具体语境中,增加一个农民在喂鸡的语境,我们立刻就能知道是鸡不吃食了,绝对不会误解其中的意思。
(二)通过变换句式来消除歧义。例如“他倒了一杯水”--“他把一杯水倒了”,简单的变换一下句式或更换词语可以有效消除很多歧义现象。
(三)利用虚词,增加必要的词语。对于一些结构关系不清、句法层次不明的情况可以这样来分解歧义。比如“学习文件”可以说“学习的文件”,“香蕉牛奶”可以说“香蕉和牛奶”。
(四)针对一些句子长而去结构不明确、极易弄混的句子可以在书面语种添加标点符号,在口语中运用轻重音、停顿、声调等手段来使句子结构更加清晰。
从古至今,不少名人利用歧义聪明地表达了言外之意,让我们感受到了语言的魅力。我们一方面要让自己的语言精练、准确,尽量避免歧义现象;另一方面,为了达到某些交际目的,活跃气氛,也可以灵活地利用歧义。能不能很好的运用歧义,使它成为一剂增加语言文字魅力的良药,可以体现一个人的智慧和文学素养。
参考文献:
[1]韩玉昌,任爱琴.汉语歧义句研究:理论、方法与总结[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
[2]张玲秀.现代汉语句法、 语义歧义成因探讨[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
【浅析大学中重英语而轻汉语的现象】推荐阅读:
浅析建筑中的文化现象11-14
浅析文化导入在大学英语课堂中的运用01-10
浅析生活中的副语言现象12-21
浅析语言的借用现象11-14
浅析当代大学生的道德修养论文09-06
浅析大学生对网络媒体信息的需求12-30
浅析汉语功能假信息的产生08-28
浅析大学英语口语教学的问题及实施对策06-04
思修论文--浅析当代大学生的道德品质10-22
少数民族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问题浅析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