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大学构建终身教育体系(精选8篇)
浅析大学构建终身教育体系 篇1
浅谈社区教育在构建终身教育体系的地位
内容简要:终身学习是个人的学习主体性和主动性在一生中不断获得满足与发展,是学习权和发展权的实现;终身教育更侧重于创造学习的条件,使人们各种学习需求的实现得以保障。开展社区教育是实施终身教育的一条重要途径。社区教育是构建终身教育体系的奠基。
关键词:社区教育、终身教育、迈向学习化社会。
江泽民总书记在《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中谈到,“学校接受的还只是基本教育,尽管这个基本教育十分重要,但毕竟不是人生所到之处受教育的全部”,他号召人们要“做到老学到老”。江总书记在这里对终身教育的观点再次作了强调。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是未来20年我国教育发展和改革的重要奋斗目标。为了实现这个目标,中国政府提出,要深化教育体制改革,调整优化教育结构,推进教育创新,构建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和终身教育体系,实现教育发展和人力资源开发的新跨越,实现教育观念、教育制度、教育体系的重大变革,努力把中国建设成为“人人皆学之邦”。
终身教育是当代世界影响最大的教育思想之一,自1970年以后,终身学习概念与终身教育概念并列,终身学习、终身教育、迈向学习化社会成为主导性的教育思潮。至今已被越来越多的国家所接受,它的重要意义随着时间的推移正在逐步显现出来。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出版《学会生存》,书中提出“终身教育” “终身学习”和“学习化社会”三个基本概念。“如果学习包括一个人的整个一生(既指它的时间长度,也包括它的各方面),而且也包括全部的社会(既包括它的教育资源也包括它的社会的经济的资源),那么我们除了对‘教育体系’进行必要的检修以外,还要继续前进,达到一个学习化社会的境界”。“我们再也不能刻苦地一劳永逸地获取知识了,而需要终身学习如何去建立一个不断演进的知识体系——‘学会生存’”。人的生存“是一个无止境的完善过程和学习过程”,“人是一个未完成的动物,并且只有通过经常地学习,才能完善他自己”。
一、发展终身教育、终身学习是时代的要求。1994年11月,在意大利罗马举行了“首届世界终身学习会议”,会议强调了终身学习对教育、政府和社会的影响,认为如果没有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就难以在21世纪生存,“终身学习是21世纪的生存概念”。
学习是人自身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的过程,人自身如果没有这种终身学习的需求,根本就谈不上什么终身教育。终身学习着重从学习者的主体角度出发,强调个人在一生中能持续地学习,以实现个人在一生中各个时期各个阶段的各种学习需求的满足;终身教育着眼于教育客体,着眼于建立各种教育机构,提供各种教育的场所和机会,建立和架构一个使学习者能够终身受到教育的体系。
终身学习是个人的学习主体性和主动性在一生中不断获得满足与发展,是学习权和发展权的实现;终身教育更侧重于创造学习的条件,使人们各种学习需求的实现得以保障。迈向学习化社会,意味着:
1.学习将成为一种人的自身发展的需求;
2.学习将成为社会一切成员整个生命期的活动;
3.学习和教育将成为一个结构和功能完整的社会体系;
4.学习和教育要成为一种社会的责任。学习和教育与社会形成互动,密切交织。学习化社会的出现,“只能把它理解为一个教育与社会、政治与经济组织(包括家庭单位与公民活动)密切交织的过程。这就是说,每一个公民享有在任何情况下都可以自由取得学习、训练和培养自己的手段,因此,从他自己的教育而言,它将基本上处于一个完全不同的地位。教育不再是一种义务,而是一种责任了”。
5.学习和教育将包括家庭的、学校的、社区的,正规的、非正规的、非正式的一切过程;
6.学习和教育将包括社会的、文化的、各个方面;
7.社会以及社会中的各个组织和机构,在行使自己的专业职能的同时,也要行使学习和教育职能;
8.社区教育是迈向学习化社会一种重要的途径。在迈向学习化社会过程中社区教育必然将由舞台的边缘迈向舞台的中心。
社区教育是迈向学习化社会一种重要的途径。在迈向学习化社会过程中社区教育必然将由舞台的边缘迈向舞台的中心。我们曾经常使用“教育社会化、社会教育化”的说法,但是,这一概念的涵义不同人有不同的解释,理解不完全一致。人们常常把“教育社会化”和“社会教育化”分隔开。例如,我们现在实行“教育社会化”,而后再实行“社会教育化”。教育社会化,强调教育向社会开放,增强和协调教育与社会的联系,发挥教育的社会功能。社会教育化,强调社会根据其成员的教育需求向社会成员提供各种各样的教育并形成体系。两者是相互紧密联系的,不应把两者割裂开来。“教育社会化、社会教育化”概念,从其实质上说,和“学习化社会”应该是一致的。如今“学习化社会”已经成为国际通用语言,因此,我们应该使用“学习化社会”这一国际规范了的语言。
终身学习是个人的学习主体性和主动性在一生中不断获得满足与发展,是学习权和发展权的实现;终身教育更侧重于创造学习的条件,使人们各种学习需求的实现得以保障。按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国际教育界的共识,那种认为青少年时期学习的知识可以终生受用,因而把人的一生划分为接受教育期和职业活动期的想法和做法,已不符合现代生活的实际和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知识的不断更新及其总量的迅速增长,要求人们必须能够终身处于学习的过程之中。于是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产生的终身教育的理论很快为世界各国所接受。与终身教育的观点并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1976年11月召开的第19次全体会议通过的《关于成人教育发展的报告》中,提出了终身学习的概念。终身教育和终生学习是两个相互联系的概念,它们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都强调破除一次性教育与学习而受用终身的传统观念,注重将人生作为接受教育和进行学习的全过程。
发展终身教育和终身学习是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的必然要求。
第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与信息、知识的激增需要终身学习。有人作过调查,目前,人类社会获得的科学知识,90%以上来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在19世纪,科技知识是每50年增加1倍,20世纪中叶是每10年增加1倍,当前则是每3~5年增加1倍。据权威人士预测,未来30年,人类的科技知识将在现有的基础上再增加100倍。由于科技知识的激增,新学科不断涌现,科技知识的更新速度也在加快。拿农村的普通劳动者来说,从过去的扶犁掌耙到使用化肥农药和各种机械,直到今天发展都市农业需要使用计算机、运用生物学,未来实现农业现代化还需环保科学、生物工程技术等,都说明了一点,学习是没有止境的。因此,只有不断学习,更新知识,才能跟上科学技术的发展,适应工作的需要。
第二,市场经济的发展与产业结构的调整需要终身学习。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产品升级换代的加快,使一个人一生只会一种技术、专门从事一个工种的可能性越来越少,转业和转岗将经常发生,接受转业转岗培训也将成为就业的必需。在市场经济潮流的冲击下,许多农村地区的产业结构布局已由传统的“一、二、三”转变为“二、一、三”,一些经济发达地区的农村已呈现“二、三、一”的布局态势。九十年代以来,上海市郊城镇以发展旅游业、房地产业为龙头,带动了商业、饮食业、交通、金融业等第三产业发展,新兴产业的崛起,呼唤着人们不断学习新的知识和技能,成为有灵活应变能力、创造能力的新型人才。
第三,文明素质的提高与人的全面发展需要终身学习。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明显提高,在沿海发达地区的农村尤其如此。但是,农民的文明素质并未与之同步得到提高,即使在一些生活相当富裕的地区,农民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生活方式等方面还存
在着不少愚昧落后的现象。在一些地区,农民的文化要求滞后,消极的道德现象有所发展,集体主义观念淡薄,愚昧型消费盛行,旧风陋俗和封建沉渣泛起。为了将农民培养成为具有远大的理想、高尚的道德、文明的举止、实用的知识技能和健康的身心的新型劳动者,需要强调终身教育和终身学习。第四,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对终身教育的开展提出了需求。上海已进入了老龄化社会,社会应当通过教育来充分满足老年人老有所学,老有所好,老有所为的需要。这不仅是中华民族敬老爱老优良传统的继承和发扬,也是实现社会安定家庭幸福的现实需要。
综上所述,树立终身教育,终身学习的思想,是时代的要求,也是教育观念更新的一项重要内容。
二、开展社区教育是实施终身教育的一条重要途径
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对于每个社会成员而言,需要大力倡导终生学习;对于政府而言,应当积极推进终身教育体系的建立,为社会成员的终生学习提供机会。发展社区教育,促进学习化社会形成,便是题中应有之义。
社区教育是一种包括社区内各级各类教育在内的、集各种教育内容、方法、组织形式、主体和对象为一体的全方位教育体系。农村社区教育是对市(区)以下的乡镇、社区内共同生活的人群组合所进行的一种“大教育”。它既是一项区域性的整体教育活动,又是一个能够组织协调社区内各种社会力量参与、统筹区域内各级各类教育及各种教育资源、为社会发展服务的机制。农村社区教育在类别上包括该区域内的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在形式上包括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等,在教育对象上包括从幼儿到老年的社区内所有成员。社区教育的实质就是各级各类教育的各种因素与社区相应部分的有机结合与一体化,其基本内容就是教育社会化和社会教育化的辩证统一,即把教育纳入社会大系统,使其成为社会各部门共有的责任、权利、义务和职能,在全社会广泛关心、参与和支持教育的同时,教育主动接受社会的监督和指导,积极为社会提供更多的服务,直到实现教育同社会的高度融合。
终身学习和社区教育都要求突破传统的封闭的教育时空观,主张学习不限于学校,不限于课堂和书本。因此,两者在开放式和现代教育思想方面具有高度的一致性。社区教育在教育对象和教育内容上体现了“三全”:一是“全员”,即是以全体社区成员为教育对象;二是“全程”,即指对每一个人从婴幼儿开始直至生命终结,都要持续地、不间断地学习;三是“全面”,即在教育内容上既要为社区成员“德”的完善服务,又要为其“才”的提高服务;既要满足社区成员“谋生”的需要,又要满足其“乐生”的需要。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社区教育是实施终身教育、终身学习的一种有效的途径和形式。
遵循这一指导思想,萧山区从2008年开始举办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至今每年由一个镇或街道举办。2012年由闻堰镇举办。近年来,闻堰成人学校每年培训工作开展得红红火火:09年,开展各类培训82期,13919人次,占劳动力的94.36%;10年,开展各类培训92期,14024人次,占劳动力的95.07%;2011年开展各类139期,15231人次,占劳动力的93.56%。三年平均14391.3人次,年培训率95.78%,转移就业率等指标远远高于上级规定要求。通过培训,有力提升我镇农民、市民、职工、外来务工的素质和技能,有力促进我镇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有力服务新农村建设,受到上级省市区各级领导的高度好评。具体涉及项目有:
1、开展农民实用技术培训;
2、开展市民转移就业培训(1)强化失地农民转移就业培训,(2)强化失业人员转移就业培训;
3、开展预备劳动力培训;
4、开展餐饮特色培训;
5、开展企业职工培训;
6、开展电脑知识培训;
7、开展富余劳动力培训;
8、开展双证制培训;
9、开展外来务工人员培训;
10、开展其他项目培训:电脑、财务、物权法、疾病防控、教科研、新闻稿件、老年人健康、插花、保险业务、消防安全、村干部廉政、优生优育、食品卫生、青少年视力保护和爱国主义教育、法律法规、书法、家庭教育、党的知识、文明礼仪、交通
法规、家庭教育、科学育儿、青少年心里辅导、女性美容、湘湖文化资源、党建对象、残疾人、学校安保、美容美发、再生资源、烟花爆竹、插话、丝网花、人民调节等等。闻堰镇形成了学校、家庭、社会教育有机结合,普教、职教、成人教育互为渗透的社区教育模式,使
社区内人人都有学习机会,人人都能得到提高,为构建终身教育、终身学习体系奠定了基础。
三、对广泛深入开展社区教育的几点建议
社区教育对于提高人的综合素质,推动社会进步有着重要意义。但是,从目前来看,社区教育还面临着许多困难。比如,社区教育尚未纳入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的教育发展规划,也未纳入社会发展规划,社区教育发展处于自流状态,各地发展并不平衡。另外,社区教育的发展缺乏应有的保障机制,各地区是否重视往往随着行政领导的更替而变化,处于极不稳定的状态。为了使社区教育更为广泛深入的开展,笔者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要加强学校和社区之间的双向沟通和服务,开发各种教育资源;在不影响学校正常教学秩序的前提下,可将各种教育资源向社会开放,社会也应将各种教育资源向学校开放,以提高教育质量和效益。
二要充分利用现代教育媒体和现代教育技术,形成包括电视教育、网上教育、函授教育、自学考试等多种形式在内的全方位的教学体系,运用现代教育手段和技术,实行多形式多渠道的全方位的教育,以满足社区成员的多种需求。
参考文献:《社区教育、终身教育、学习社会》历以贤,《终身教育慨论》董华
浅析大学构建终身教育体系 篇2
作为我国西部地区的重点普通高校, 我们在多年的继续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中, 充分认识到继续教育是学校与社会沟通的重要渠道;是和企业紧密联系的桥梁;是科技成果转变为现实生产力的推进剂;为西部地区的人才培养和经济腾飞, 发展继续教育是高等学校的神圣使命。为此, 结合本校的实际我们提出了:普通高校的成人高等教育应将现有的以本、专科学历教育为主的教育体系逐步改造成为以大学后的继续教育为核心的高层次、高质量、高效益和高技术手段的终身教育体系的思路。经过多年实践, 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一、我校发展继续教育的基本思路与特色
(一) 坚持主动为重庆市和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与科技进步服务的办学宗旨
早在21世纪初, 从主动为重庆市和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与科学技术进步服务的办学宗旨出发, 对继续教育的“需”和“供”进行了大量的外调和内查。对外, 先后对重庆市工交口、农委口、建委口等系统的政府机构以及重钢、长安、川汽、攀钢等近200家企业、集团和事业单位的领导和干部, 通过发问卷和开座谈会等形式, 对继续教育现状与需求等进行社会调查, 从而对继续教育市场作出分析, 写出调查报告, 并明确了高校发展继续教育的切入点是:更新观念, 满足社会及教育对象的需求, 促进科技知识及其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在走出校门了解社会需求的基础上, 对我校各二级学院和研究单位的继续教育现状和高新技术成果进行了深入的“内查”, 编写出继续教育的“菜单” (包含学科专业、师资队伍、科研与科技成果、培训对象、内容以及联系方式等) 和《重庆大学继续教育指南》《重庆大学继续教育工作手册》以及《继续教育培训计划、大纲及讲座提要汇编》等资料发送给社会各界, 并设计出符合企业需求的继续教育方案, 力求做到供需配套, 送教上门。
(二) 坚持重点发展以具有大专以上学历和较丰富实践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为主要对象的高层次继续教育
贯彻中央和教育部在有关文件中多次强调的“成人高等教育的重心是发展继续教育和岗位培训”的精神, 根据我校在学科专业、师资力量、科学研究与科技开发等方面具有的优势, 集中力量发展高层次继续教育, 对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开发人力资源、培养创新型人才、推进科技创新、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将发挥更大的作用。为此, 我校成人高等教育正由以本、专科学历教育为主的格局, 逐步转向学历教育与非学历继续教育并重, 并以高层次、高水平、高质量、高效益的继续教育和岗位培训为重心的格局, 据统计, “十五”期我校成人高教举办的高、中、低层次的继续教育培训班中, 高层次培训班的人数已超过七成。
(三) 坚持政企校、产学研结合发展继续教育的道路
成人 (继续) 教育学院主动与地方政府继续教育管理职能部门——市人事局加强合作, 积极参与人事局主管的重庆市继续教育协会的工作, 并通过人事局和继续教育协会, 加强与政府部门、企业主管部门和全市大中型企业的联系。我校与市人事局共同举办了多次“重庆市高校与企业继续教育联谊会”, 通过联谊会的形式增强了与企业的接触和相互了解。同时, 学院还主动参与和配合政府职能部门研究制定《重庆市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条例》等政策法规, 积极推进继续教育的地方法规建设。
2005年12月, 在重庆市国资委的全力支持和重庆市继续教育协会的大力协助下, 在我校召开了“重庆大学与重庆市国有企业联合开发继续教育合作项目恳谈会”, 参加会议的有重钢、公交集团、建工集团、四联集团等十多家大型国有企业和我校二级学院的负责人。通过恳谈, 加深了政企校各方的相互了解与沟通, 共同搭建开发人力资源的平台, 共同协商合作项目, 共同探索政企校结合发展继续教育的有效模式和可行之路, 使高等学校作为继续教育的主力军更有效地投入到企业这个继续教育的主战场中去。
2008年1月11日校长办公会议决定成立“重庆大学西永微电子研究院集成电路设计培训中心”, 并“由继续教育学院作为主体进行运作和管理”, 该中心是重庆大学应重庆市经济、社会、科技发展的“314”总体部署, 以及国家对西部微电子工业的发展要求, 为推动重庆市及西部微电子工业的发展而成立的。是重庆大学以产学研合作方式, 通过西永微电园支持重庆经济建设的最好体现。目前培训中心C校区培训基地和西永SOHO楼培训基地已经初步建成, 正逐步开展教学、科研及培训的工作。
(四) 坚持继续教育与学校学科建设、科学研究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原则
走政企校、产学研结合的道路, 密切了学校与政府、企事业单位的联系, 通过开展高层次继续教育, 形成了一大批与政府、企业合作的研究课题和科技项目, 目前我校的科研经费半数以上来自企业。这种合作得到的是“双赢”的结果:既推动了企业的科技创新, 又促进了高校的学科建设与科学研究。
(五) 坚持归口管理和规范办学, 综合利用学校教育资源, 充分发挥学校的整体优势和特色
重庆大学是一所多学科的综合性大学, 全校20多个二级学院覆盖了众多学科专业, 为了防止和扭转各二级学院在开展继续教育工作中出现各自为政、力量分散等无序现象, 综合利用学校的教育资源, 充分发挥学校的整体优势及其特色, 2002年学校颁发了《重庆大学继续教育管理暂行条例》, 授权继续教育学院归口管理全校继续教育。通过多次召开全校继续教育工作研讨会, 建立了继续教育管理网络, 并建立和逐步完善了继续教育的管理机制、运行机制和监督机制,
为了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 更好地拓展高层次继续教育, 发挥非学历教育与培训重要作用, 促进重庆市和西部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 学校于2006年10月发文, 正式批准在继续教育学院成立“重庆大学继续教育培训中心”, 以进一步加强非学历教育与培训工作。
二、我校开展继续教育的形式
(一) 通过政企校、产学研结合, 先后为国家和重庆市有关部门以及大型企业举办各种继续教育培训班和进修班。如:“重庆市首届稽查特派员培训班”“重庆市首届注册设备监理师考前培训班”“高级经济管理人员进修班”“企业厂长、经理高级研修班”“汽车摩托车现代开发技术高级研修班”及“重庆市中职骨干教师培训班”等等。
(二) 面向社会, 适应需要, 及时举办各种继续教育专题讲座
如:《21世纪国际经济发展趋势》《WTO基本知识》《三峡工程对重庆生态环境的影响及其对策研究》《知识经济与企业管理》和《智能化农业信息技术及其应用》, 等等。
(三) 承担并完成一大批与政府部门、企业合作的研究课题和科技项目
如:《数控技术在摩托车中的应用》《激光表面热处理技术与工艺》《重庆三铃公司脱困方案研究》和《柳工股份公司标准成本管理系统研究》, 等等。
(四) 急企业之所急, 帮助企业攻克技术难关, 同时又为企业培养了急需的人才
如:为重钢检测进口设备本身存在的问题, 挽回了几百万元经济损失, 同时培养了一批设备故障诊断专门人才。
(五) 常年在校内举办各种职业培训、技能鉴定培训、高管研修等不同层次的培训班, 近几年在我校接受高层次继续教育的人数平均每年有4 000人左右。
三、体会与建议
经过多年的研究、探索与实践, 我校的继续教育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为培训专业技术人员和高层管理人员、推动科技创新以及为重庆市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一定的贡献, 连续多年被重庆市评为继续教育先进单位。在此结合我们的体会, 提出几点建议:
(一) 建设一批高质量的继续教育、岗位培训基地
目前, 可以根据市内的普通高校、科研院 (所) 和独立设置的成人高校、企业的培训中心及其他可从事继续教育及岗位培训机构的专业、学科基础、办学条件, 规划一批继续教育和岗位培训的基地。继续教育主管部门要组织和协调各种社会办学力量, 整合继续教育资源, 充分利用现有的办学设施, 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 建立和完善继续教育基地的网络体系。基地应布局合理、分工明确、保证质量。要结合重庆市社会及经济的实际, 尽可能根据国家或国际培训行业规划, 同意制订培训行业标准, 指导建设。要根据培训行业的准入标准, 实施培训基地及人员的准入标准, 实施培训基地及人员的准入制度。对能满足培训要求的基地, 由国家有关部委或市政府的有关部 (局、办) 授牌, 并开展培训活动。培训机构必须根据专业聘任具有执教资格的师资承担培训任务。
(二) 建立政府主导、行业主管、企事业单位自主、社会参与的管理网络体系, 强化高层次继续教育及岗位培训的管理
市政府有关职能部门, 要在“加强宏观调控, 加强统筹协调, 既分工负责又通力协作”的原则下, 对全市范围内的在职职工继续教育及岗位培训行使立法、协调、指导、检查、评估等一系列管理职能, 真正起到宏观调控和引导作用。
要以行业为龙头建立行业专业委员会, 对培训机构进行政府指导下的行业专业管理, 在行业专业委员会的领导下, 制订培训指导方案及职业技能标准, 完善职业技能鉴定网络, 建立考评队伍, 实行社会指导下的职业技能鉴定社会化管理, 对于一些职业性强的岗位培训应该在全市范围内, 对同一专业的培训, 统一培训标准、统一鉴定规范、统一鉴定程序、统一考核题库、统一鉴定证书、统一依法管理。
对于一些旨在更新知识结构, 传播新理论、新技术、新工艺的高层次继续教育, 暂时通过行业专业委员会管理的, 培训单位应与委托单位共同制定能达到培训目标的培训计划。
要把继续教育及岗位培训的自主权下放到企事业单位, 充分调动企事业单位开展继续教育的积极性, 按照本单位的内在要求开展继续教育活动, 企事业单位要按照育人用人一体化的原则, 把继续教育及岗位培训纳入本单位人力资源开发系统中。
各企事业单位要依靠普通高校、科研院 (所) 及其他可以进行高层次继续教育及岗位培训的机构, 为职工接受继续教育和岗位培训提供更多的条件和机会。
(三) 改革高层次继续教育和岗位培训的教学内容, 提高培训质量
1.高层次继续教育的教学内容改革
高层次继续教育是终身教育系统中成人高等教育阶段的最高层次。它的着眼点是培养高级专门人才, 特别是出类拔萃的人才 (如外向型和国际通用型人才、复合型人才、开拓创新型人才) 。因此高层次继续教育要通过对这些人员的培养, 提高他们的思想道德水准, 改善他们的智能结构, 提高专业水平。特别是要开发他们潜在的创造力, 用有关科技及管理领域中的新思想、新成果武装他们, 全面提高他们的整体素质, 以适应并促进科技、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直接有效地为受教育者服务。这是制订高层次继续教育培训方案的出发点。
高层次继续教育的核心问题是课程体系及教学内容的设计。要建立起以专门化课程 (即受教育者所从事专业的主干课程) 和多面性课程 (即以专业为中心的各类相关课程) 相结合的课程结构体系。既开设专业理论课、又开设专业实践课, 使受教育者具备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的整体化专业知识;既开设所从事领域的专业课, 又开设有关专业技术和经营管理课, 使受教育者形成专业理论、专业技术、经营管理一体化的知识序列结构;既开设所从事领域的专业课、又开设相邻学科的课程, 使受教育者形成广阔的知识背景;既注意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开发受教育者的创新潜能, 又为受教育者开设创造力开发方面的课程, 使受教育者的开拓创新素质得以提升。教学内容的组织要在考虑到针对性、实用性及科学性的基础上, 充分体现教学内容的先进性、前沿性, 即现代化的特点, 以世界科学技术和管理发展中的有关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为重点。
2.高层次岗位培训的教学内容改革
岗位培训是对从业人员或准备就业人员按岗位工作需要和岗位规范要求, 以提高其政治思想和职业道德水平、工作能力或生产技能为目标的定向培训, 以消除受训者履行岗位职责所必须具备的素质要求与其实际素质之间的差距。高层次岗位培训是在具有高中文化程度的文化基础上进行的, 培训具有较高智能结构、较强工作能力或生产技能、能满足所培训岗位需要的操作型、技能型人才, 特别是高级技工、高级技师及高级管理人才。
因此, 高层次的岗位培训不能按学历教育的方式设计课程体系, 而是要根据岗位规范的要求, 除了按照“实际、实用、实效”和“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外, 要以一定的课程理论和原理做指导, 以提高岗位工作能力为依据和核心构建课程体系, 而不是以学科为中心形成的“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的三层次。要合理地将政治思想、职业道德、专业知识、操作有机地组合、渗透在一起, 形成与工作能力相适应的课程体系。要特别加强实践性训练环节。其教学内容紧密联系工作实际, 做到学用一致, 有利于增长专业知识、有利于能力培养、有利于提高劳动 (工作) 技能。
摘要:构建终身教育体系是教育适应社会发展变革的必然。重庆大学继续教育学院经过多年的调查、研究、探索与实践, 初步形成了发展继续教育的基本思路与特色, 为学院继续教育的健康发展和建设学习型社会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关键词:终身教育,学习型社会,构建
参考文献
虚拟大学终身学习体系的构建 篇3
虚拟大学打破有形的办学疆界,使教与学之间的种种限制逐步消除,让每个学习的人都能通过虚拟大学获得完善、良好的教育。虚拟大学以其优质的教学活动和优化资源,深入到社会的每个角落,改变着传统的教学模式,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进而构筑了终身学习体系。虚拟大学其主要功能如下:
一是充分利用和共享优秀的教育资源。
二是充分利用现有的网络资源和信息技术,实现现有资源的有效配置。 在信息、网络、知识经济时代,虚拟大学借助其品牌、资源、技术、网络等优势占据着中国现代远程教育的制高点。它将会走进千家万户显示其强劲的生命力,成为时代的骄子。人们学习不再必须身处固定的校园,因此,虚拟大学是人们终身学习获取知识的理想场所。
二、虚拟大学是构建终身学习体系的一个很好的载体
终身学习的概念是在1994年罗马首届世界终身学习大会上提出的:“终身学习是21世纪的生存概念。”“终身学习是通过一个不断的支持过程来发挥人类的潜能,它激励并使人们有权利去获得终身所需要的全部知识、价值、技能与理解,并在任何任务、情况与环境中有信心、有创造性和愉快地应用它们。199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1世纪委员会发布德洛尔报告《教育——财富蕴藏其中》中指出:21世纪是强调“把人作为发展的中心”的世纪,教育是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主要途径。“终身学习是打开21世纪光明之门的钥匙,”报告提出终身学习的四大支柱:“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生存”。这份报告全面阐述了国际社会对未来学习问题的理解,再次强调终身学习和学会学习。
我国,终身教育、终身学习思想得到了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建立和完善有利于终身学习的教育制度已经成为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目标。1995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要“建立和完善终身教育体系”,“为公民接受终身教育创造条件”;1999年江泽民同志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明确指出:“终身学习是当今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一次性的学校教育已经不能满足人们不断更新知识的需要。我们要逐步建立和完善有利于终身学习的教育制度。学校要进一步向社会开放,发挥学历教育、非学历教育、继续教育、职业技术培训教育等多种功能。普通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和高等教育要加强相互间的衔接和沟通,为学习者提供多次受教育的机会。”我国明确宣布到2010年要基本建立起终身学习体系,这个体系是要实现基础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和高等教育相互衔接;正规教育、非正规教育、非正式教育相结合,职前与职后教育、培训相互贯通,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相互配合。建立社会化的终身学习体系已经成为我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紧迫要求。终身学习体系的构建,对于从制度上和条件上保证公民终身学习的实现,激励公民学习上进,对于促进知识经济的发展、公民道德素质的提高及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都有着深远的意义。
构建终身学习体系,营造良好的学习社会文化氛围,必须有很好的载体,而虚拟大学应该说是其中一个很好的载体,在构建终身学习体系方面能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
三、虚拟大学在构建终身学习体系中的作用
虚拟大学是通过广电网络、电信网络、计算机网络等多媒体手段进行教学和学习。印刷媒体、音像媒体、计算机网络媒体、教学光盘等与之配合。多种交互辅助手段:面授辅导、电话答疑、电子语言信箱、电子邮件、双向电视、电子公告板网上讨论等。虚拟大学将利用多种媒体、多种手段在远程教育和学习中进行最佳的优选和组合,以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达到其综合效益。
(一)虚拟大学促进了终身学习体系的构建
终身学习体系要求各级各类教育打破隔离、分割状态,相互衔接沟通、扩大延伸适应人们终身学习的需要。虚拟大学的发展正在使得各级各类教育的功能不断扩大,有了相互衔接沟通、扩展延伸的途径,打破了各类教育相互隔离的状况,以逐步做到相互沟通,使建立终身学习体系的目标能够成为现实。
(二)虚拟大学充分体现了学习者的主体性
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改变了传统教育的模式和观念。在远程教育中师生处于分离或准分离状态,教师角色出现了明显的转换,由传统教育中的主导者变为可以利用的教育资源,成了音像教材中的一个组合因素;学习者也从教育的对象变为教育资源的选择者、利用者。教育技术的介入,使得学习者的主体地位真正确立。当今世界信息量激增,信息传输更为便捷,虚拟大学可以使全球的学习资源共享,学习资源极大地丰富了,在人们多种多样的学习中,学习更是学习者主动的选择
(三)虚拟大学使教材设计更加个性化
虚拟大学远程学习教材的设计、编写是充分利用教育技术手段之所能,从人的学习需求和学习特征出发,并考虑下述因素:学习主体的多元化、多样化、多层次化需求;不同学习主体对学习时空的特殊要求,人的生理发展、老化程度和认知特点对学习材料演示的方法、演示时间的要求,学习内容对虚拟学习环境的要求;学习内容、学习过程对学习媒体的选择与综合应用,人的认知、能力、情感的发展特征与远程学习形式、过程的相适应,以及学习效果的综合评价等等。这种强调个性化、个别化的学习材料设计要达到的目标是;任何人只要有学习需求,就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获得学习材料,选择适合个人学习习惯的方式,进行最有效的学习,从而使个性、潜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四)虚拟大学注重对学习者的学习支助
虚拟大学更具学习个别化的特征,学习由学习者控制,学习过程的设计特别要注重对学习者学习支助的设计。对学习者的学习支助贯穿于学习的全过程中。学习支助,不仅仅是狭义的学习支助,只是答疑和批改作业,还要努力针对学习全过程多方面的指导:一是要有比较详细的对个别进行指导的详细指南。突出学习目标、学习的重点,指导如何控制学习过程,有效地分配学习资源的时间;二是要有学习能力的培养。对学习不同的内容宜采用的不同学习技巧,如何有效地进行自我学习、小组学习和以教师为资源的学习。这要求在学习过程中师生之间、学习要学会自我评价,并根据反馈,及时调整目标、内容、方法和进度,以使学习更符合个体的特征。
(五)虚拟大学使教学过程中的互动更加灵活多样
传统的教学由师生面对面直接进行,而虚拟大学教学则借助先进的媒体来实现。由于广播电视单向传输的局限性,八、九十年代各地电大教学在很大程度还要依赖于面授辅导,今天则大为改观。通过计算机与网络技术的应用可以实现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的实时或非实时交互学习,学生通过计算机所进行的人机交互学习已成为虚拟大学中经常性的学习方式。
(六)虚拟大学实现了教育和学习资源的共享
信息技术的进步使信息在瞬间可以流遍全球,凭借信息技术,教育和信息资源可全球共享。中国人口众多,地区之间的差异比较大,教育和学习资源分布不均衡,远程教育能让经济、教育落后地区的人们也能和发达地区的人们一样享有最好的教育和学习资源,得到最好的学习支持服务。
浅析大学构建终身教育体系 篇4
大部分成人教育的培养目标和教学内容体系与职业技术教育相同,成人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被终身教育所统一;成人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相重合的部分正是终身教育中最重要的.阶段,创新教育最容易在这一人生阶段展开;人力资源和人才资源的开发在这一阶段具有最全面的环境条件;企、事业可根据以上理论规划出具体的人力(才)资源开发模式.
作 者:邹艳霞 邱建祥 Zou Yanxia Qiu Jianxiang 作者单位:邹艳霞,Zou Yanxia(青岛职业技术学院)
邱建祥,Qiu Jianxiang(青岛远洋船员学院)
浅析如何构建诚信纳税体系 篇5
浅析如何构建诚信纳税体系2007-02-02 21:54:00
诚信纳税是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是“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在税收工作中的集中反映,是税收合作信赖主义的基本要求,也是“健全现代市场经济的社会信用体系”的必然要求,它从道德和法律两个层面支持和规范着良好税收秩序的形成。就诚信纳税体系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产生问题的根源及如何构建诚信纳税体系等,我们作如下粗浅探讨。
一、诚信纳税体系建设面临的难题
诚信纳税是建立在税收法律关系中,表现和反映征纳双方相互之间信任程度,由规矩、诚实、合作等税收道德规范组成的一种征纳关系。诚信纳税有
广、狭义之分。狭义上,就是指纳税人纳税要诚信;广义上,按照守信主体来划分,诚信纳税可分为纳税诚信、征税诚信、用税诚信和税收中介诚信四种基本形式。当前,在“纳税、征税、用税和税收中介”等税收实践中存在着一些难点难题,严重阻碍了诚信纳税体系的构建。
(一)纳税诚信不容乐观
一是偷逃税款问题严重。2002年,各级税务部门仅对个人所得税及重点行业进行专项检查,全年共查补税款279亿元;过去5年全国税务部门共查补税款超过2000多亿元。二是漏征漏管现象一定程度存在。2002年,在对全国6万9千个集贸市场进行的专项检查中,清理漏征漏管户万户。三是纳税不均现象较为突出。据有关调查显示,我国缴纳个人所得税的人群中,工薪阶层排在第一位,在中国的外国人排在第二位,私营企业主、个体户仅仅排在第三位。2000年,同时在“中国(内地)私营企业纳税
50强”和福布斯“中国大陆富豪前50名”两个榜上有名的竟然只有4个人。也就是说大量财富的拥有者,却未必是纳税的“基本守法户”。
(二)征税诚信有待提高
从征税诚信方面看,有些税务人员在税收执法过程中不给好处不办事,给了好处乱办事,很多偷逃税案,都有税务人员参与其中。不少税务机关,对内疏于管理,对外不依法征税,不诚信征税。为了小团体利益,与企业、政府搞权钱交易;为了完成任务,该优惠的不优惠,甚至寅吃卯粮;为了保住基数,该征的税款也不开票入库。一些地方政府及执法机关随意制定税收优惠等越权涉税文件。征税主体本是依法治税的主体,对法律的最大威胁,不是普通百姓,而是国家机关及其公职人员。正如商鞅所说,“法之不行,自上犯之”。“金华税案”的查处,就充分暴露出上述三个征税主体在依法治说、诚信征税上存在很多问题。24名受到党纪、政纪、法纪追究 的人员中,既有一般的税务人员,又有局长、副局长,既有副县长,又有县委书记、市委宣传部长。
(三)用税诚信令人担忧
政府部门用税诚信缺失。一是财政预算体制不完善,缺少预算监督层次。二是税款使用透明度不高,纳税人的知情权得不到切实保障和尊重。三是财权与事权不相匹配,甚至存在贪污腐败行为。四是没有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决策失误,浪费惊人。如塔里木石化,投资50亿搁浅;河南中洲铝厂是闻名全国的“败家子”工程,越生产越亏损,投产3年,企业亏损亿元,负债35亿元。这种例子,各级政府都曾出现过,这是一种渎职行为,浪费行为,更是一种对纳税人的犯罪行为。
(四)中介诚信急需规范
某些中介机构如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师事务所、税务代理机构,经受不起市场竞争激烈的压力,变得唯利是图,帮企业隐瞒报税,偷逃税款;一些税务
代理机构,是从税务机关内部脱钩改制而成,与税务机关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为谋求生存发展,请税务机关(税务人员)协调,变相以税款冲抵税务代理费用,既是一种不正当竞争行为,也是涉税违法行为,更是在纳税人中造成了恶劣的影响。更有甚者,有些中介公司甚至与税务机关内部人员相勾结,损害国家税款。
二、问题产生的主要根源
(一)社会信用严重缺失,诚信纳税缺乏外部氛围
诚信,《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解释是“诚实,守信用”。两千多年前,子贡向孔子问治国之道,孔子回答说:“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并说可以“去兵”、“去食”,但不能失去“民信”。目前,我国社会信用严重缺失。据报道,每年由于信用问题造成的损失近6000亿元人民币,而我国一年gdp新增的产值也不过7000亿元。造成信用缺失既有外因,更有内因。一是社会体制发育不完善。我国正
处经济体制转轨时期,新的经济体制和行政管理体制尚未发育成熟,政府职能转变还不到位,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企业产权不分、职责不明的弊端未能彻底消除,行政行为与市场经济准则还有一定的差距,使失信行为有可乘之机。二是政府诚信缺失。金华税案后,又曝出“金华敌敌畏火腿”案。其实,在案发前的2002年,政府有关部门在调查中就发现有25家之多的企业在使用违禁药物。企业固然缺德,政府也在失信。三是商业道德严重缺乏。商业道德水准低下,为了谋求自己或小团体的一己私利,不惜损害他人利益,不惜破坏市场规则,扰乱生产秩序。四是社会监管措施不力。对失信行为缺乏打击力度和监管机制,客观上助长了整个社会失信之风的蔓延滋长,使诚信纳税丧失外部动力。这也符合经济学中著名的“劣币驱逐良币”定律。即如果把不讲诚信的人比喻成劣币,讲诚信的人比喻为良币,当一个社会中,不讲诚信的人能够得到巨大好处而不受
到什么处罚时,讲诚信的人就会越来越少,劣币就这样驱逐良币。
(二)轻税赋与“厌苛税”并存,诚信纳税缺乏历史传统
长期以来,人们依法诚信纳税意识比较淡薄。一是中国历史上“轻税赋”思想根深蒂固。在我国思想史上长期占统治地位的儒家学派历来主张“轻税赋”、“泽被惠民,敛从其薄”。使得“轻税赋”逐渐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根深蒂固起来。主流上的轻税,造成中国税收制度的随意性,不重视法律,做不到依法治税。冯谖为孟尝君“焚券买义”的事例一直为人们津津乐道,即是轻税负、薄法制的一个很好佐证。二是“苛捐杂税”造成了百姓对税收的偏见和厌恶。由于税收法律的淡薄和无束,该征的税收不上来,尤其到王朝末期,君主们不得不横征暴敛,再加一些征税人随意加高税负,大肆侵吞钱财,对百姓造成极大的伤害,形成了“苛政猛于虎”的忿恨情绪。当今的税费不分,费大于税,也使不少人对
税收产生了偏见和厌恶。三是计划经济体制下“非税论”影响尚未消除。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所有制结构、收入分配形式的单一性使税收的功能受到限制。政府曾经大力宣传“非税论”,甚至到了1975年修改宪法时,还将“公民有纳税义务”的条款取消。“无捐无税”一度成为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体现,这方面的影响至今尚未完全消除。
(三)税收法制建设滞后,诚信纳税缺乏法律根据
建立完善的税法体系、严密的税制及科学的税收政策是依法诚信纳税的前提。但我国目前在这些方面仍然存在不少问题:一是税收法律不够完整、科学和严密,导致税收征管制度漏洞较多。税收基本法和与之相适应的各种税收实体法、程序法、组织法等还未系统形成,许多税法规定仍然与有关行政法律和刑事法律等混合交叉实施。二是某些税收法规立法技术不高,稳定性不够,缺乏法律应有的严肃性和权威性。三是现行
税收制度还缺乏规范性和统一性。如内、外资企业所得税制度还未统一,征纳双方的权利与义务在某些方面还不够完善明确等。四是现行税收法律级次较低,缺乏应有的刚性。对某些避税行为,在税收法律责任上无法追究等。五是部分税收政策在制定时存在随意性,减免税优惠政策不太规范。如奥运会冠军奖金、科学院院士津贴不用纳税等,让人对“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产生疑虑。
(四)税收法律意识淡薄,诚信纳税缺乏法律意识理念
一是宪法中没有确立税收法定主义。我国宪法第56条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有依照法律纳税的义务”的规定,并没有体现税收法定主义的要求。因为税收法定主义的本质和最主要的作用在于对征税主体的权力的限制,仅规定纳税主体的依法纳税义务,其直接后果是导致税收征纳关系中征纳双方权力(利)义务的不对等。二是征税主体征税法律意识淡薄。当前,不论是在传统
理论界还是实务界,对税收法律意识使用的都是“纳税法律意识”的表述,片面强调提高纳税人的纳税法律意识,而忽略对征税主体树立征税法律意识的教育培训。近三年全国税法宣传月都有“诚信纳税”的主题,但主要对象是纳税人,对征税、用税、中介机构的诚信,则有意无意地没有提及。三是纳税主体的纳税法律意识薄弱。纳税人通常都认为纳税仅是被强加的义务,而非如孟德斯鸠所说:“因为国民相信赋税是缴纳给自己的,因此愿意纳税。”公民对深涵于税法中的公平价值观念尚未清醒地认识和理解,也未能理解税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意义。有的人甚至把偷漏骗逃欠税当作一种本事,根本不认为是违法、可耻。
(五)执法监督制约不力,诚信纳税缺乏内部动力
税收执法监督制约机制不够完备。在相当长一个时期,我国基层税务部门实行“一人进户,各税统管”的专管人员
征收制。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专管人员在税收执法上的随意性,不规范性,甚至产生腐败现象。近年来,随着我国推行“以申报纳税和优化服务为基础,以计算机网络为依托,集中征收,重点稽查,强化管理”的新征管模式,在监督制约机制上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仍有很长的路要走。
(六)税收司法功能不全,诚信纳税缺乏执法刚性
一是我国税收司法不能满足依法治税功能的充分发挥。税务机关既要代表国家行使税收法律所赋予的各种税收执法权,又要代表各级政府行使组织国家财政收入的职能,在实际工作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阻碍。二是诚信征税缺乏执法刚性。税务干部在执法中被围攻、殴打或致伤、致死的案件时有发生,给正常的税务执法带来了极大的困难。
三、建立健全诚信纳税体系的建议
(一)以完善立法诚信为基础,大
力构建诚信纳税体系
要建立以税收基本法为核心的税收法律体系,完善税收立法信用,确保诚信纳税体系建立的法律基础。一要尽快制定《税收基本法》。强化税法的系统性、稳定性和规范性,并为单项税收立法提供依据和范例,最终建立一个以税收基本法为统率、税收实体法和税收程序法并驾齐驱的税法体系。二要逐步提升税收立法级次。树立税法的法律权威,提高税收立法诚信。三要完善税收立法工作。为适应世贸组织需要,对不完善的及时修订,对确实需要的及时出台,要进一步增强税法透明度,规范税法解释程序。四是以法律形式对税收法定主义予以明确。就现状而言,或者选择适当时机,以宪法修正案的形式将规定税收法定主义的条文补进现行宪法中,或者采取由全国人大对宪法第56条进行立法解释的方式予以明确,或者在即将制定的《税收基本法》中加以规定。
(二)以加强用税诚信为理念,大
力构建诚信纳税体系
诚信用税,要求税款的用项符合民意,税款拨付的过程必须可信,税款使用应真实有效。一要向公众提供高质量的公共物品。如果政府所提供的公共品不能令人不满意,会使纳税人感觉到“交易不公平”、纳税效益得不到体现,容易产生偷、漏税款情绪。二要增加经费支出的透明度,尊重纳税人的知情权。诚信用税要求政府财政预算编制和执行要公开透明,要求对预算项目进行绩效考核,对资金到位和使用情况进行跟踪问效。三是政府要按照十六届三中全会的要求,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健全过错责任追究制和引咎辞职等制度,对造成重大损失的,应追究责任人的行政甚至刑事责任。四是积极推动“税费改革”,切实减轻纳税人的负担,从而减轻纳税人不诚信倾向。四要大力惩处贪污腐败行为,保证税款安全。
(三)以强化征税诚信为重点,大力构建诚信纳税体系
一是税务部门和税务人员必须依法诚信征税。该收的收,该优的优,切实做到“依法征收,应收尽收,坚决不收过头税,坚决防止和制止越权减免税”。二是强化征税监督制约机制。完善内部监督制约机制,加强对执法行为的事前、事中和事后监督,全面推行税收执法责任制和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制度;搞好外部监督制约环境,通过政府、政党、社会和纳税人等各方面对税务工作实行监督,确保税法的权威。三要尽快实现税收征管网络化。通过网络,实现在税务机关与纳税人、社会公众三者之间的信息互通体系。进一步完善金税工程建设,加快推广全国统一征管主体软件应用的步伐,推动诚信税收的健康发展。四要构建新型征纳机制,提高税收征管服务质量。五要加大对税务人员违法犯罪行为的打击力度。强化税收司法公正,提高税收司法诚信。
(四)以培养纳税诚信为根本,大力构建诚信纳税体系
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也是信用经济。十六届三中全会决定指出“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形成以道德为支撑、产权为基础、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一是要建立一整套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信用道德体系。当务之急是要尽快建立个人信用机制,建立社会主义道德评价标准。一次不守信,信用档案中将记载一辈子。让不守信者,付出数倍的成本,让不守信者,无处安身立命。二是坚持不懈地开展税法宣传活动。在宣传内容、宣传形式、宣传对象、宣传手段上,推陈出新,要突出对各级领导干部、各种“明星”、各界知名人士以及“先富起来”的那部分人的重点宣传。三是建立统一完备的税法公告制度。增强税法的覆盖面、渗透力和透明度。使纳税人掌握各种必要的税收知识。四是加大对诚信纳税的教育引导力度。引导纳税人树立正确的税收观,让纳税人明白依法诚信纳税是一个良性循环的过程;从娃娃抓起,培养公民的纳税习惯。
(五)以建立失信惩罚为关键,大力构建诚信纳税体系
一是建立失信惩戒机制。西方有所谓“破窗理论”,说的是:一栋楼房,如果一扇窗子坏了,一个星期没有人修理,第二星期肯定有两扇以上窗子玻璃破碎,到第三星期,就有人进楼偷盗。所以,要及时打击各种涉税违法犯罪行为,让不诚信纳税者得不偿失,让以身试法者受到应有的惩罚,刺激他们为追求长远利益,自觉诚信纳税。二是实施纳税信誉等级制度。建立诚信纳税的激励机制,将诚信纳税制度化、规范化,对不同等级的纳税人给予不同待遇,并实行纳税信誉等级升降级动态管理。三是建立税收信息不实企业公告制度。对偷、逃、骗、抗税者,坚决在有关媒体上公布,接受全社会监督。四是建立部门信息互通机制。与工商、公安、银行、海关、外汇、国库管理部门互通信息,实现税收信用信息共享,发挥社会信用功能。
(六)以强化中介诚信为保障,大力构建诚信纳税体系
浅析大学构建终身教育体系 篇6
一、引言
数学是一种文化早已是人们的共识。古希腊和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名人,往往本身就是数学家,最著名的如柏拉图和达·芬奇。爱因斯坦、希尔伯特、罗素、冯·诺依曼等文化名人也都是20世纪数学文明的缔造者。克莱因的《古今数学思想》、《西方文化中的数学》、《数学:确定性的丧失》无疑都是数学文化的杰作。“数学文化”一词,有狭义和广义的两种解释。狭义的解释是指数学的思想、精神、方法、观点、语言;广义的解释则是除这些以外,包含数学史、数学美、数学教育、数学与人文的交叉、数学与各种文化的关系等。“数学文化”从文化层面来关注数学,强调数学的文化价值,有助于人们了解数学的精髓,培养数学素质,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引起了专家学者和广大数学教育工作者的研究兴趣。
数学文化关注数学的思想、精神和方法,探讨数学与人文的交叉,是大学数学课程的拓展和有益补充。因此,如何构建完备的大学数学文化教育体系,使数学文化走进课堂,通过文化层面让学生进一步理解数学、热爱数学,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
二、当下大学数学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大学数学教学以传授数学知识为主,注重数学的工具作用而忽视数学的文化内涵。大学数学的教学内容,无疑是前人研究的成果,这些知识的产生一般都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进程,其中不乏艰难与曲折。只是为了简明起见,编写教材时所有数学知识不仅都以定论的形式出现,而且几乎全部略去了知识发生的过程、命题的形成过程和问题的探索过程。长期以来,数学教学停留在现成知识即数学结果的教学上,既不注意展现知识的发生过程,又不注重揭示教材中蕴含的数学思想方法,形成了“概念+例题”、“定理公式+例题”的普遍的教学模式。对于数学思想、数学思维、数学观点、数学方法等很少涉及。由于缺乏数学文化的滋养,学生对高等数学更多的是恐惧而不是热爱。受到教学时数的限制,课堂教学中存在满堂灌的现象,有关数学家、数学史等许多生动有趣的环节长期被忽略,在课堂这个舞台上,教师是演员,学生是观众,课堂气氛大多比较沉闷,学生被动听课,甚至有人当堂睡觉。长期进行灌输式教学,使学生产生思维惰性,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被扼杀,学习兴趣丧失,甚至有人无法通过正常考试。许多学生由于数学不合格而导致学习生活的失败,这种挫折给他们造成的精神创伤将伴随终生,由此给学生就业和未来发展带来的负面影响是显而易见的。数学的品格使人终生受益,但许多学生学习数学多年,仍然对数学的思想、精神和文化了解肤浅,对数学的宏观认识和总体把握较差,数学素养欠缺。高等教育的急功近利导致文化氛围缺失。以就业为导向的订单式培养模式,使本该丰富多彩的数学仅剩骨架,而作为灵魂的数学精神、数学文化等内容大部分缺失。在许多理工类院校,数学仅满足于够用,数学文化类课程、活动匮乏。
三、构建数学文化教育体系的主要途径
自上个世纪末,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数学文化开始引起教育主管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的关注,并进行了许多有益的实践与探索。2003年,教育部颁布《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开始使用“数学文化”一词,强调中学数学要渗透数学文化。在高等教育领域,1999年黄力民教授在湘潭工学院开设“数学文化”课,开始探索大学生的文化素质教育。2003年10月,高等教育出版社在北京召开“全国数学史、数学文化课程建设与教学研讨会”,数学文化成为全国性教学研究会议的一个主题。在我国高校中,南开大学作为教育部设立的“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非常重视“数学文化”课在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方面的作用,国家首届教学名师顾沛教授开设“数学文化”课已持续了10多年,深受各专业学生的欢迎,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数学文化教育要真正成为大学数学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需要构建完备的教育体系,使学生得到系统的文化给养。2009年,我校以山东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项目“大学数学文化的构建与学生数学素质的培养”为依托,开始全面构建适合工科院校特点的数学文化教育体系。
途径一:借助高等数学等公共基础课教学平台,全面渗透数学文化。充分利用理工类专业普遍开设的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等公共基础课教学平台,全面渗透数学文化。教师积极树立数学的文化教育观,深入开展数学文化融入数学课堂教学的实践。通过业务学习、跨学科探讨交流等方式,提高教师的数学文化修养。将数学史、数学家、数学思想、数学思维、数学方法等内容适当穿插渗透于日常教学中,既着眼于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又着眼于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例如,高等数学按照极限理论--微积分理论编排,适当介绍历史上先有微积分,再有极限理论,然后才有实数理论的过程,让学生了解知识的逻辑顺序与历史顺序的不同。渗透“有限”与“无限”的关系,体验数学方法之美。在讲授数学知识的过程中,适当融进模型构建、数学抽象和数学美学等方法,渗透数学思想以及“变中有不变”的观点,等等。
途径二:利用课堂教学主渠道系统实施数学文化课程教育。面向全校开设“数学文化”、“数学史”、“数学与人类文明”等公选课,通过课堂教学实施数学文化教育。通过课程的系统学习,使选课学生全面掌握数学文化的基本内涵,了解数学的发展历史,提高数学思维能力,培养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体验数学的美。积极鼓励文史类专业的学生选修数学文化类课程,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即使是纯社会科学领域的问题,一旦借助数学的力量,就会呈现出全新的局面。
途径三:开展校园文化活动,积极传播数学文化。为了营造数学文化的浓厚氛围,我们每年举办一次“数学文化节”,开展趣味数学比赛、数学智力游戏、数学文化报告等。期间邀请校内外专家做数学文化有关的报告,如南开大学顾沛教授所作的“数学文化与精品课程建设”,北京工业大学孟大志教授所作的“数学建模及其竞赛”,通过举办“数学文化节”,让学生感受数学的魅力,接受文化的熏陶。开展周末数学讲坛,鼓励学生自主设计问题,组织团队自己解决问题,走上讲台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利用周末讲坛进行辩论,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培养主动精神和团队意识,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及时发现和培养精英人才。根据教学进程,举办专题讨论会,专题讨论通常针对一定的知识模块进行,选择开放性题目进行讨论,同时兼具趣味性。题目通常没有固定的解决办法,需要独辟蹊径来解决,不一定有唯一确定的答案。但问题能够运用学生所学知识与方法解决,通过对学生智力的挑战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精神。学生可以组队进行研讨,问题解决后提交书面论文。教师筛选出部分优秀者在讨论会上进行报告,最后进行点评。例如,在函数部分学习结束后,我们组织学生研究人口模型等。
途径四:搭建数学文化平台,让学生自主接受数学文化的熏陶。建立数学文化专题网站,包括课程大纲、电子课件、数学漫谈、数学名家简介、交流论坛等资源,实现了网络资源共享,传播数学文化,拓展教育空间,为广大师生服务。2011年以来,点击量突破3万人次,受到师生的广泛欢迎。主办了《数学建模及其应用》期刊,并于2012年2月正式发刊,这是我国有关数学建模及其应用的第一份专门学术刊物,为广大参与数学建模课程与竞赛的师生提供了一个学习和交流的平台。
近几年来我们始终坚持数学文化与基础课程融合发展的教育理念,实施了基于数学文化的教学新模式。将数学文化融入日常课堂教学,使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逐步接受数学文化的熏陶,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与积极性,激发创造性,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从文化的视角入手,立足工科院校实际,构建了完备的数学文化教育新体系。通过“高等数学”等基础课程教学渗透数学文化,通过开设“数学文化”公选课讲授数学文化,通过举办周末数学讲坛传播数学文化,通过开展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深化数学文化,通过创办刊物升华数学文化。通过选修数学文化课、参加数学文化讲座等活动,许多人文社科类学生认识了数学的重要作用,促进了数学与人文及其他学科的交叉与融合。
浅析大学构建终身教育体系 篇7
一、电大远程教育子啊构建终身学习型社会中的作用
( 一) 为终身学习型社会的构建提供了途径
人类文明史自21世纪以来便处于飞跃式的发展道路上, 信息化社会中知识成为真正的资本与首要财富, 关系国家、组织、机构的兴衰存亡。社会的竞争最终归结于人才的竞争。在知识爆炸的当代, 知识的老化周期短, 知识更新换代加速, 任何一种一次性的教育方式所传授的知识都无法使接受者受用终生, 而一个人通过自学途径获得的知识无法满足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需要, 知识经济社会要求人需要转变为终身学习的状态。电大远程教育是下的奶教育制度中重要的教育形式, 其主要通过计算机、网络技术, 进行远程教育, 学习手段多元化、学习自主程度高, 极大提高学习者自由度、 选择性。电大远程教育可突破时空的限制, 可实现点对点、点对面、面对面的信息传播, 为实现全民学习、终身学习创造了条件[3]。
( 二) 保证了教育资源的公平公正
电大远程教育利用网络资源利用的便捷性, 为人们平等的接受高等教育提供了可能。首先, 电大远程教育突破时空限制, 自由度高, 有助于不同地点、不同时间段学习能够有充足的时间学习, 安排自己学与不学、学什么、用什么方式学, 对于任何有学习意愿的人, 电大远程教育都是可以利用的资源。其次, 电大远程教育体系的成熟, 提供了更加丰富的专业、课程, 培养目标多元化、层次化、专业化, 可满足绝大多数社会单个或群体的需求。自自学考试开设以来, 我国已建立了大多数的学科门类, 且仍在不断丰富发展。再次, 电大远程教育门槛低、费用低廉, 是大多数有志于学习的个人可以承担的, 体现了教育的公平公正, 为因经济状况不佳人群接受高等教育提供了途径。
( 三) 电大远程教育推动了教育公平、社会公平
公平公正是和谐社会构建、人类社会高度发展的基本条件与标准, 推动社会公平公正符合人类发展要求。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公正的具体体现, 是保证社会成员平等获得享受公共教育资源的必要条件, 我国教育资源分配地区间差异大、弱视群体和贫困学生矛盾极大, 一定程度上影响社会稳定与国家长治久安。电大远程教育提高了教育资源利用率, 克服了时空限制, 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 满足了资源不足地区人群对优质教育需求[3]。
二、电大远程教育发展现状
(一) 电大远程教育发展成果
我国自改革开放后, 便正式开办全国广播嗲时大学, 后者称为中国现代远程教育的主流, 至今已建成量44所省级电大、930所地市级电大、2021所县级电大工作站、2万多所基层电大教学班组成的远程教育体系, 是世界上最大的远程教育体系。20多年来, 已成功培育260余万高等专科毕业生, 培训人次3000余万, 电大创造了巨大的效益, 教学质量在高等教育中处于中上游。近年来, 基层教育投资不断增加, 计算机技术普及, 电大远程教育体系建设也迈入了新的阶段, 各电大教学设施、功能逐步完善, 科学管理水平明显提高, 工作重点由量向质转变。
( 二) 电大远程教育教育问题
当前, 网络技术得到普及, 教育格局发生深刻变化, 网络教育迅速崛起, 给电大远程教育带来了新挑战、新机遇, 但受传统的行政管理思想、地方保护主义等因素影响, 电大远程教育在终身型社会构建中地位被削弱, 基层电大教育资源流失严重、系统内各电大分化独立情况严重。同时, 电大教学模式迟迟得不到改进, 未能与网络教学有机的结合起来, 办学模式仍受传统教育理念影响, 教师教学过程中重视知识的灌输, 教学质量差强人意[4,5]。电大实际上在许多人眼中成为一个成人高校文凭授予机构。
三、小结
我国电大远程教育面临网络教育、商业教育组织的竞争与挑战, 在终身学习型社会构建中的作用、地位被削弱, 政府、电大自身应积极改革, 整合教育资源、加大硬软件投入、完善教学系统、 提高科学管理特别是教学质量管理水平、积极加强与其他教育机构合作, 整合电大远程教育体系, 最终提升办学水平, 提升社会公信力, 以发挥电大远程教育体系在保障教育资源的公平公正中的价值。
摘要:终身学习型社会是现代社会发展的主流趋势。我国已建成世界上最大的以电大为主体的远程教育体系, 取得了积极的成果, 培养了大量的人才, 在我国终身学习型社会的构建中发挥重要作用。但近年来, 电大远程教育发展相对滞后, 各地区电大独立趋势越来越明显, 教育资源流失严重, 教学质量、管理水平迟迟得不到提高, 电大实际上在许多人眼中成为一个成人高校文凭授予机构。国家应整合现有的电大, 进行系统改造。
关键词:终身学习行社会,电子广播电视大学,远程教育
参考文献
[1]孙长忠.实现电大向开放大学的转型:发展、问题及实践路径[J].中国电化教育, 2011 (04) :52-58.
[2]王琼, 朱学军.浅析地方电大微课程建设的困难与对策[J].中国远程教育, 2014 (06) :84-88.
[3]江红艳, 孙配贞, 余祖伟.电大教师心理资本与工作倦怠的关系研究[J].开放教育研究, 2013 (01) :48-52.
[4]余善云, 姚文建.中国电大教育发展现状研究[J].开放教育研究, 2010 (04) :9-14.
互联网+时代终身教育体系的构建 篇8
关键词 互联网+;现代远程教育;终身教育体系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6)14-0128-02
1 我国终身教育体系的提出
早在20世纪末,我国就提出终身教育体系的概念,2010年制定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
2020 年)》,更是把构建终身教育体系提升到一个战略决策的高度。2015年,国务院明确了“互联网+”行动的多项重点计划,其中在“互联网+”益民服务计划里提到,鼓励教育机构多和互联网企业合作,根据市场需求开发教育服务平台和数字教育资源,整合线下线上教育资源,实现在线课程资源的共享,推广大规模在线学习模式,探索建立学分认定与学分转换的网络学习制度,探索新型教育服务供给方式,加快教育服务模式的变革。这正是明示要利用现代远程教育技术来构建终身教育体系。
2 我国终身教育体系的发展现状
利用在线学习平台开展成人继续教育 我国的广播电视大学正逐渐采用在线学习平台开展成人继续教育,使得社会上的成人可以更自由地选择在空闲时间来学习。例如由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和地方广播电视大学联合创建的国家开放大学,在国际著名开源学习平台Moodle的基础上定制开发国家开放大学学习平台,平台注册学生已达359万人,包括农民、工人、老年人等。国家开放大学之所以能吸收这么广泛的学生,正是利用了在线学习平台能够提供空间上和时间上的自由性学习的优势。作为国家开放大学天津分部的天津广播电视大学利用“开心学苑”在线学习系统,每年平均招生人数多达1万人,2016年春季招生人数突破1.6万人。
基于云教室的远程实时教学 云教室以高清视频通信为基础,依托高速互联网络,建立多个可以互相通信的网络上的教室,可以实现不同地方的远程实时教学。国家开放大学现已创建63间云教室,分布在新疆、青海、甘肃、广西、贵州及西藏等经济欠发达地区。通过云教室,将大城市的课堂与边远地区的课堂连接起来,以一间教室带动多间教室,使边远地区的学生与大城市的学生同步上课,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体现终身教育的平等性特点。
利用职业技能培训平台开展非学历教育 非学历教育主要包括各种专业技术培训、职业进修等,是人们根据自身发展需要而选择的一种受教育方式。越来越多的机构正在利用职业技能培训平台开展非学历教育。由中国高级公务员培训中心主办的中国国家人事人才培训网,利用网络培训管理平台为公务员、专业技术人员、企事业管理人员等提供了多种培训教育服务,包括管理科学、专业技能、科学技术、政策法规等多个模块,可供不同需求的学员自主选学,在线注册人次高达200万人。
利用互联网搭建社区数字化学习中心开展社区教育 近年来,北京、天津、上海、南京、厦门等多个城市把开展社区教育作为建设终身教育体系的切入点,进行了多方面的探索与实践。社区教育以社区为单位开展各种教育培训,为社区内的全体居民提供专业技能、文化休闲、保健养生等方面的相关知识,丰富社区居民的文化生活,形成一种学习型社会氛围。多个城市利用互联网搭建社区数字化学习中心,为社区居民提供更为方便的学习方式。天津市社区教育网是由天津市教育委员会主办,由天津广播电视大学开发,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社区教育网站。该网站的数字化学习超市为天津市的社区居民提供了科普之窗、家政学堂、保健养生、职业技能等多种分类的学习课程,现有课程数量达到500多门,培训人数超过21万人,累计访问人次达到1700万次,大力推进了天津市的社区教育工作。
3 “互联网+”时代如何构建终身教育体系
网络建设 现代远程教育技术的基础是互联网,所以网络建设必然是现代远程教育的基础,也同样是构建终身教育体系的基础。目前,我国家庭宽带普及率达到52.6%,移动宽带普及率达到58.1%,然而这仍然低于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同时由于我国中西部经济发展不平衡,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存在差异,这一数据多代表的是北上广等经济发达的城市和地区,而像新疆、云南、西藏等地的网络普及率远远低于这一水平。另外,我国目前固定宽带平均接入速率为19.4 Mbps,而2015年全球宽带网速第一的韩国已达到26.7 Mbps。
综上所述,无论从网络普及率还是从宽带网速来看,我国的互联网发展水平仍需提升。政府仍要积极推进电信运营企业加大基础设施建设,考虑为经济欠发达地区提供财政补贴,提升这些地区的网络服务能力。基于现代移动设备使用率的快速增长,各电信运营企业需要认真执行“提速降费”方案,使我国公民体验更方便、更快捷、更便宜的网络服务。有了更加完善和更加快速的网络建设基础,网络教学平台以及云教室才能为学员提供更加方便的网络学习和职业提升服务。
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 现代远程教育的教学资源更多的是指数字化教学资源,它是指经过数字化处理,可以在网络环境下传输的,并且能在多媒体计算机上运行的教学材料。目前我国已经建设了多种结构化、体系化的数字化教学资源,然而这些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利用率并不高。这是因为在以前的学校教育中,教学资源是按照教育计划制作的,而到了互联网时代,教育的市场被打开,市场中不同群体的学生需要的教学资源是不相同的,这样对数字教学资源的质量和匹配性要求就会越来越高,这时就需要了解市场真正的需求,针对市场中的不同群体,建设更加符合他们需求的高质量的数字化教学资源。
“学分银行”建设 “学分银行”是指将一个人通过各种学习途径(包括学校教育、成人继续教育、职业技能培训等)所获得的学习成果转化成相应的学分,存放到相关部门机构,由这些机构对学分进行认证和评估,当一个人的学分积累到一定数量级别后,便可转化成相应的学位或者相关的资格证书。“学分银行”是构建终身教育体系的一座桥梁,它将一个人的初始学校教育和以后的继续教育有效连接到一起。建立“学分银行”是对传统教育培养模式的突破,更是保证终身教育体系全程性特点的重要举措。2014年7月1日,国家开放大学正式启动学分银行信息平台建设,该平台将使学分的认证、积累与转换得以信息化实现,使“学分银行”业务的进行更加高效、更加智能化。
参考文献
[1]陈丽,林世员,郑勤华.“互联网+”时代中国远程教育的机遇和挑战[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6(1):3-10.
[2]常咏梅.运用现代远程教育网络构建终身教育体系[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03(11):50-53.
[3]张秀梅,丁新.中外远程教育发展历史分析与比较[J].中国电化教育,2006(4):27-31.
[4]李奎,刘德飞,陈学业,等.从中国远程教育发展史看其发展特点[J].高等继续教育学报,2014(5):13-15.
[5]王竹立.网络教育资源为什么存在“数字废墟”[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5(1):46-52.
[6]邓永庆.终身教育发展的现状与趋势[J].学术论坛,
【浅析大学构建终身教育体系】推荐阅读:
大学生安全教育信用贷款浅析07-27
浅析公路灾害预警管理体系构建与内外部预警09-03
大学生社团交际礼仪浅析05-30
浅析大学生就业现状及对策08-11
浅析大学生如何提升自我职业素养08-23
浅析当代大学生的道德修养论文09-06
浅析构建和谐交通11-07
浅析大学英语口语教学的问题及实施对策06-04
浅析当代大学生应如何理性表达爱国之情0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