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文学浅析

2024-10-01

汉语文学浅析(共9篇)

汉语文学浅析 篇1

尽管汉语言文学专业在我国的高等学校中分布非常广泛, 而且具有雄厚的教育基础, 然而由于各种原因, 我国的高等院校汉语言文学教育的成果却并不理想。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对社会发展的适应能力较低。这就需要广大教师正视当前汉语言文学教育中出现的问题, 积极采取有效的措施, 对汉语言文学教育进行调整。

一、汉语言文学教育

我国从五四时期开始形成了汉语言文学教育。在此之前, 汉语言文学主要是围绕政府来提供政治服务, 其教育目的并不在于提升学生的能力, 也没有相应的专业人才培养体系。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 社会需要专业型的应用人才来适应各行各业的岗位需求, 所以其对于汉语言文学毕业生的基础性要求便是写作能力和口头交际能力。汉语言文学毕业生的就业方向主要在于文化宣传推广领域、语文教育、新闻类工作、秘书和行政管理等。这些行业基本都要求从业者具有较高的写作能力和口语能力。因此, 在汉语言文学教育中要着力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使学生能够积累一定的文学基础知识,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提升学生的审美气质和眼光, 让学生具备一定的写作能力。

由于一直沿用过去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模式, 汉语言文学教育没有注重学生创新意识、审美情趣和口头表达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往往偏重于写作训练, 学生的综合素质没有得到提高, 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汉语言文学毕业生的就业和发展。

二、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的特征

与会计学、医学、建筑工程学等专业所不同的是, 汉语言文学教育的职业定位并没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是一种比较模糊的职业定位, 也没有很强的应用性。

作为一名传统的人文社科类学科, 汉语言文学教育的特征在于对人文精神风貌进行传承和发扬, 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意义和价值进行探讨, 从而提高个人的精神认知和社会责任感, 承担社会、民族和国家发展的重任。因此, 汉语言文学教学具有非常丰富的社会人文教育价值。

在职业教育上, 汉语言文学教育并不着力于应用性和实用性, 而是体现在对学生的人文观念和精神的影响上。汉语言文学教育所创造的是无形的社会效益, 而不是有形的经济效益。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 高校毕业生承受着越来越大的就业压力, 这也对高校教育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教育行业不断强调学以致用, 提高教学的应用性。从这一点来说, 汉语言文学教育要在保持自身教育精髓和核心的基础上, 积极适应社会的发展, 进行适当的变革。

三、当前汉语言文学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一) 授课形式单一化

在传统的汉语言文学课堂中, 存在着授课形式单一化的现象, 多以教师讲、学生听为主, 教师很少与学生开展互动, 也并不关心学生是否认真听讲, 不在意课堂的氛围, 仅仅是机械地完成授课任务, 只有当课堂秩序出现严重问题时, 教师才会予以干涉。有的教师并不在意学生的听课情况, 仅用点到的形式保证到课率, 对于到课的学生是否认真学习、能否有所收获却并不在意。

对于一些学生来说, 这种授课形式等于默许了其“身在课内, 心在课外”, 极大地降低了其学习效率。即使有一些汉语言文学教师会与学生展开交流, 也仅仅在于让学生解答问题、阐述观点。大部分汉语言文学教师都是滔滔不绝地将自己的观点传授给学生, 很少关心学生的反馈情况, 学生难以将学习过程中的难点和问题反馈给教师, 教师也难以通过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来对自己的教学进行调整, 这造成了汉语言文学教学的效率较低、质量较差。

(二) 内容枯燥、课堂沉闷

当前的汉语言文学教育普遍存在着课堂沉闷、内容枯燥的问题, 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尽管汉语言文学知识具有庞大的系统和深奥的理论, 绝大部分教师却一直在沿用传统的教学方式, 教学内容毫无新意、照本宣科, 造成课堂气氛沉闷, 学生反应不积极, 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特别是在汉语言文学的文学理论教学中, 教师往往空谈理论, 很少联系实践, 常常使学生感到枯燥无聊。例如, 《文艺理论》这门课程的教学目的在于使学生能够了解和掌握不同的文艺理论, 更好地阅读和创作文学作品。这门课程中涉及到了汉语言文学中的文艺观点、文艺思潮和文艺表现力, 虽然具有较强的理论性, 却与实践有着紧密的联系。如果教师能够在授课的过程中将理论和实际结合起来, 使学生能够充分应用文艺理论来吸收文学作品的精华, 并在阅读和创作文学作品的过程中对文艺理论进行深层次的感悟, 将会起到更好的效果。

(三) 考核形式单一

当前我国汉语言文学教育的主要考核方式仍然是书面试卷, 以书面知识和专业概念为主。在实践中很少进行深入的延伸和拓展, 也没有对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审美情趣进行考核。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往往只要通过考前突击背书的形式就能够通过考试。与此同时, 单纯的书面考试不能对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想法表达能力和个性思维发散能力等进行全面的考查。

(四) 不符合社会的就业趋势

随着社会的发展, 社会需要的是应用型人才, 而汉语言文学却具有典型的非实用性特征。汉语言文学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 主要依靠的是写作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这就要求在教学的过程中要着力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审美能力、写作能力和口语能力。然而,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 汉语言文学教育往往忽略了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 不注意培养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的应用能力, 对于汉语言文学学生的人文素养、审美能力、写作能力和口语能力的培养都比较欠缺, 也很少开展相应的实践活动训练。这也造成了汉语言文学学生具有较差的动手能力和较低的综合素质, 在就业的过程中往往难以适应社会和岗位的要求。

四、解决汉语言文学教育问题的具体措施

(一) 提高课堂的趣味性

九零后是当前高校的主要学生群体, 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抓住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群体性心理特点, 进行个性化、趣味化教学, 提高汉语言文学教学质量。比如, 九零后学生具有较强的自我意识, 受到网络时代的影响较深。在汉语言教学中, 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自尊心和自我认同感, 满足学生的自我表现欲, 开展广泛的师生交流。为了避免课堂的枯燥性, 教师还要做到理论结合实际, 以实际案例来讲解理论知识。

信息化教学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手段, 非常适合九零后学生群体。九零后学生对互联网非常熟悉, 教师可以从互联网中寻找教学素材, 允许学生对其进行探讨, 自由地发表观点。如教师可以让学生观看古代文学作品的相关视频资料, 使学生对古汉语文学史有一个基本的了解, 并在此基础上对古代文学的文学理论和艺术表现进行深入的探讨。

(二) 开展以就业为导向的教学

汉语言文学教学要使毕业生能够适应社会的发展, 提高毕业生的审美情趣和专业技能, 将其培养为社会需要的人文社科类人才。这就需要在教学的过程中着力培养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 特别是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创新能力。例如, 对考核形式进行改革, 加入更多的开放题型, 减少死记硬背的题型。汉语言文学教学可以通过开办读书会、文学沙龙、校园百家讲坛、校园说书会、演讲比赛、征文比赛、朗诵比赛、辩论赛等各式各样的活动, 培养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思辨能力、写作能力和发散性思维能力, 使之能够更好地适应就业的需要, 成为社会需要的新型人才。因此, 汉语言文学教育要将社会需要作为教学的导向, 提高汉语言文学毕业生的综合就业能力, 拓展汉语言文学毕业生就业领域。

五、结语

汉语言文学是历史悠久、实力雄厚的专业, 汉语言文学的毕业生和在校生数量都非常庞大。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 汉语言文学教育也出现了一些问题, 影响了自身的健康发展。作为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育者, 必须正视这些问题, 寻本溯源, 探究出现这些问题的根源, 并采取有效的措施对汉语言文学教育进行改进, 推进汉语言文学教育的健康发展, 为社会输送更多的优秀人文社科类人才。

摘要:在我国的各大高校中都普遍开设了汉语言文学专业, 可以说, 汉语言文学专业成为了我国高等学校中设立最多、设立时间最长的专业。因此, 汉语言文学专业具有社会行业需求稳定、技术实力雄厚、就业范围广泛的特点, 所以一直以来其都是高校中一个重要的基础专业。然而, 随着时代的发展, 我国的科学教育事业受到了一定的冲击和挑战, 社会的人才战略观念和教育观念也在发生改变, 这对于传统的人文类专业教育来说是一个巨大的考验。本文对汉语言文学教育的发展背景进行了简要的梳理, 提出了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育特色, 分析了当前我国汉语言文学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并就此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希望汉语言文学教育能够正视问题, 摆脱困境, 得到发展。

关键词:汉语言文学,教育,问题

参考文献

[1]薛梅.论背诵在高校汉语言文学学习中的重要性[J].科教文汇:中旬刊, 2010 (8) .

[2]谭秀中.对多媒体辅助汉语言文学教学的思考[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2 (3) .

[3]李国英.关于高职汉语言文学类选修课建设的思考[J].教育与职业, 2012 (12) .

[4]朱华东.浅析汉语言文学的教学创新[J].才智, 2012 (13) .

[5]王俊芹.汉语言文学信息化结合应用性分析[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2 (27) .

汉语文学浅析 篇2

1、表格记忆法。把教材所介绍的一些重要内容,分别制成表格,列出要点。这样做不但方便记忆,而且有益于训练思维。例如,学习现代文学作品选,可按作品名称、作家姓名、写作时间、主题思想、主要情节、主要人物、艺术特点、社会影响等项,排出一览表。

2、要点记忆法。把需记内容的要点概括、总结出来,通过记要点来记住内容。一些涉及变化规律、互相关系、意义影响等方面的内容,用这个记忆方法就比较好。如近体诗的平仄格律,只要记住“间、对、粘”三字,并理解其含义,就掌握住了。

3、分类记忆法。把某一课程的内容,按性质分成若干类,按类记忆。如《语言学概论》,就可分为名词术语、变化规律、构成特点、方法手段、分类标准、来源情况等类别,把教材各章的有关内容分别归入其中。

4、例证记忆法。通过记住典型例子、例句来记住有关的理论、规律、术语等。例如,只要记住“项伯杀人,臣活之”、“春风又绿江南岸”、“齐威王欲将孙膑”三个例句,就可以掌握古代汉语中动词、形容词、名词的使用方法。

5、多看记忆法。有些定义、术语、规律等,随记随忘,老是记不住,怎么办呢?可将这些内容写在小本子上,只要得空就拿出来看看,也可把它们写在小纸条上,贴在自己举目可见的桌子、衣橱、床头、门板、墙壁上。见的次数多了,自然就记住了。

翻译文学对汉语演变的影响 篇3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ranslation, language and culture has always been a hot topic in translation studies.In recent decades, more attention has been paid to cultural translation studies which have been opening new avenues for translation studies.Some cultural communications rely on translation, which can be simply defined as handling of words, and words are the important carrier of culture.Therefore, in addition to linguistic analyses and textural comparisons involved in traditional translation studies, the interrelationships and interaction among the three should be given deserved attention and integrated into modern translation studies.One aspect of cultural translation studies is concerned with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ranslation activities and host culture.The communicative of work of translation can produce some effects on host culture and the receiving language, while host culture and the receiving language will somehow restrict or promote the cultural effects resulted from translations.

2 A Brief Review of General Effects of Translation on Chinese Culture

Scholars in the cultural school of translation studies have done much in the investigation of effects of translation on the receptor culture.Chinese translation enjoys a fairly long history and has certainly exerted many effects on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culture.The late famous scholar Ji Xianlin (季羡林) has put forward an incisive exposition when discussing the significance of translation for Chinese culture.

倘若拿河流来做比, 中华文化这一条河, 有水满的时候, 也有水少的时候。但却从未枯竭。原因就是有新水的注入。注入的次数大大小小是颇多的。最大的有两次, 一次是从印度来的水, 一次是从西方来的水。而这两次的大注入依靠的都是翻译。中华文化之所以能长葆青春, 万应灵药就是翻译。翻译之为用大矣哉 (1997)

According to Ji, Chinese culture has lasted for more than five thousands years, undergoing numerous ups and downs and leaving behind a rather uneven journey.But it has never faded away for it has been motivated by new sources.Here“the water from India”just refers to the translations of Buddhist Scriptures in Chinese translation history.“The water from the west”refers to the scientific and technical translations during the late Ming and early Qing Dynasties, and translations of western works since the early 20th century.

In fact, Chinese translation literature is just developed from the translations of Buddhist scriptures.The literary factors involved in translations of Buddhist scriptures have been of great help for the formation of the new literary forms in ancient China, such as“bianwen (变文) ”in Tang Dynasty (a popular form of narrative literature with alternate prose and rhymed parts for recitation and singing, often on Buddhist themes) , “huabenxiaoshuo (话本小说) ”in Song Dynasty (script for story-telling) .In addition, the translations of Buddhist scriptures have helped to expand the Chinese vocabulary, brought about some changes to Chinese grammatical forms and developed Chinese people’s literary appreciation.Since the early 20thcentury, Chinese translation has experienced its third flourishing period.A great number of western works of many fields have been translated into Chinese.They have promoted the appearance of new literary genres and linguistic elements, and the formation and improvement of Chinese modern novels, poetry, essays and dramas have all drawn new blood from them.For example,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vernacular poets has learnt a lot from the English Romantics.The Chinese modern dramatists have borrowed many inspiring ideas from Henrik Ibsen and George Bernard Shaw.

3 Translation’s Role in the Evolvement of the Chi-nese Language

With the enrichment of the vernacular Chinese, modern Chinese has obtained full development and gradually achieved its maturity, especially after the founding of new China.The evolvement of modern Chinese is mainly based on the remaining features of ancient Chinese, the features of modern Chinese vernacular and some Europeanized elements.The history of Chinese translation has made it clear that Europeanized elements usually originate in translation literature, and the development of translation literature has helped many useful foreign vocabulary and grammatical forms merge into modern Chinese.Translation has functions as a qualified drive for the evolvement of Chinese.Therefore, it is really worth discussing the effects of translation on Chinese literary language.

3.1 Some effects of translation on ancient Chinese

Translation has exerted great influence on the Chinese language, both on its grammatical structure and its vocabulary.Translations of Buddhist scriptures have brought about some changes to ancient Chinese.They give much light to“huaben”in the Song and Yuan Dynasties, and introduce such important words as“罗汉” (Arhat) , “忏悔” (Ksama) , “刹那” (Ksana) , “烦恼” (Klesa) , “因缘” (Hetupratya) , “昙花一现” (Udumbara) , “神通” (Abhijna) into Chinese vocabulary.

Translators of Buddhist scriptures have also created“Yuti (语体) ” (a kind of prose writing) , which is the predecessor of the vernacular Chinese, and made it develop into an acknowledged form of Chinese writing.Liang Qichao also pointed out the changes in Chinese grammatical forms brought about by Buddhist translations:

1) 普通文章中所用“之乎者也矣焉哉”等字, 佛典殆一概不要 (除支谦流之译本) ;2) 倒装句法极多;3) 提挈句法极多;4) 有联缀十余字乃至数十字而成之名词——名词中含形容格的名词无数;5) 同格的语句, 铺排序列, 动至数十。

Considering the popularity of Buddhism in China, these new vocabularies, grammatical forms and new ways of writing have surely exerted some effects on ancient Chinese.

3.2 Some effects of translations on modern Chinese

The effects of translations on modern Chinese are far greater.The words“社会主义, 共产党, 无产阶级专政, 马列主义”, which are characteristic of our political system, are all from translations of those corresponding foreign words.There were not any punctuation in ancient Chinese, and the complete set of punctuation system in modern Chinese is based on western language.A close survey on Chinese syntax will also reveal some traces of foreign languages.For example, inverted sentence is very common in many foreign languages.Ancient Chinese has imported form Sanskrit such inverted sentences as“如是我闻”.Those sentence structures have been used more widely in modern Chinese, especially in literary works and news writings.In terms of grammar, Chinese, with its long history, contains its traditional system and the related theories.However, they are rather incomplete and unsystematic.Starting from马氏文通, the first academic works on Chinese grammar, great efforts by several generations of Chinese grammarians have made modern Chinese equipped with more complete and scientific grammatical system.Many grammar books have based on or drawn theories from foreign languages.马氏文通is based on Latin grammar.新著国语文法by Li Jinxi (黎锦熙) imitates English grammar to large extent.中国文法要略by Lv Shuxiang (吕叔湘) and中国现代语法by Wang Li (王力) use Otto Jespersen’s ranks of modification to do some analyses.So modern Chinese grammar prescribed in this way has in turn influenced the Chinese language itself.For example, “的”and“地”are used as linguistic semiotics to strictly differ adjectives from adverbs.The division of personal pronoun“他”into“他、她、它”has been well accepted.In addition to the changes of vocabulary, some changes do occur in the respect of grammatical forms.For instance, it is common to find very complex appended elements in sentences.The functional division of prepositions and conjunctions is a reflection of the Europeanization of conjunctive parts.When it comes to the perfection of the Chinese language, it is highly necessary to make some investigations of translation literatures.Both the vocabulary and sentence structures directly or indirectly borrowed from translation literatures may sound foreign or exotic at first.However, due to their unique expressive capacity, they have been gradually accepted by and integrated into modern Chinese.

4 Conclusion

In order to keep its vitality, each language should develop and enrich itself along with the historical advancement.Just like a lake, it should constantly receive clear spring water from other places to keep its freshness and sweetness.Due to its function of bridging two totally different languages, translation has always been a pilot plot for any new vocabulary, sentence patterns or ways of expression.In this sense, translation literatures can be considered as ideal new sources of fresh water for both original language and target language.With the prosperity of translation literatures, many new or strange techniques of expression have entered the Chinese language.So it is highly necessary to explore how to respond to them and whether to adapt them into the Chinese language.So the effects of translation literatures on Chinese are awaiting more future investigation.

摘要:汉语的发展演变是一个持续不断的漫长过程, 而翻译文学在汉语的演变中一直起着外在助推力的作用。丰富的翻译活动和翻译文学对汉语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涉及词汇、语法和句法等方面。

关键词:翻译文学,影响,汉语,演变

参考文献

[1]Bassnett S, Andre Lefevere.Translation, History and culture[M].London:Pinter, 1990.

[2]Liu Chongde.Ten Lectures on Literary Translation[M].Bei-jing:Chinese Translation Publishing House, 1991.

[3]陈玉刚.中国文学翻译史稿[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1989.

[4]林煌天.中国翻译词典[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 1997.

2015江苏师大汉语言文学 篇4

3、在党的七大上指出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七大正式将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毛泽东思想是党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的第一个重大理论成果。

4、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

5、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历史地位

A.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

B新时期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C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根本指针

7、毛泽东在《改造我们的学习》的报告中指出:“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8、1978年12月,邓小平在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准备的中央工作会议上发表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重要讲话,指出毛泽东思想的精髓是实事求是,着手解决党的思想路线问题。

9、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科学内涵:党的思想路线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10、1840年鸦片战争以前,中国是一个独立的封建国家。鸦片战争以后,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化逐步形成。

11、在党的八七会议上,毛泽东总结大革命十八的教训,提出“须知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

12、中国无产阶级的优点:A、基本优点:

1、与先进的生产方式相联系

2、没有私人占有生产资料

3、富于组织纪律性 B、自身优点:

1、比任何阶级的革命都来得坚决和彻底

2、分布集中,有利于革命思想的传播和形成强大的革命力量。

3、无产阶级方便与农民结成亲密联盟,共同团结战斗。

13、.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实现革命各阶级的领导权的关键:必须建立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广泛的统一战线.14、新民主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性质不同:新民主主义革命仍属于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范畴。

15、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16、1949年党的七届二中全会指出,使中国稳步地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由新民主主义国家转变为社会主义国家,即“两个转变”同时并举的思想,两种革命是结合在一起的。

17、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一化三改”:“一化”是指社会主义工业化,“三改”即对个体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18、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54年9月。19、1956年,毛泽东先后在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和最高国务会议上,作了《十大关系》的报告,标志着党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良好开端。20、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具有又相适应又相矛盾的特点。

21、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方针:对于政治思想领域的人民内部矛盾,实行“团结——批评——团结”的方针。

浅谈古代汉语文学副词体系的认识 篇5

副词的主要作用是修饰动词和形容词, 在句子中的位置较为灵活, 可用作状语放在位于之前, 还可放在谓语之后当做补语使用, 这样的用法无论是古代还是今天都是一致的, 副词在的使用在古代与现代不同的是在古代判断句中副词可以修饰名词谓语, 而在现在副词是不这样使用的。副词的分类向来说法较多, 现在被大家认同的是依据语法作用分为程度、时间、范围、情态、否定、表敬等等, 除了这些之外, 还有指代性副词, 接下来我将逐个具体说明一下。

1、程度副词

程度副词常用来表示事物的性质状态和行为动作程度。程度副词长作状语, 有时也做补语使用。程度副词可以表示强弱程度, 如《战国策·赵策四》中“老臣今者殊不欲食”。“殊”就是“非常”的意思。还有《史记·商君列传》中的“孝公既见卫鞅, 语事良久, 孝公时时睡, 弗听。”其中的“良”就是“很”的意思, 表示程度很强, 还有《战国策·赵策四》中的“太后之色少解”中的“少”就是“稍微”和“略微”的意思, 表示的程度很弱。程度副词还表示程度在原有基础上的加深, 如《韩非子·孤愤》中的“主上愈卑, 私门益尊。”苏洵《六国论》中的“奉之弥繁, 寝之愈急”, 中的“愈”, “益”, “弥”, 都是“更加, 越发”的意思, 表示程度的加深。

2、范围副词

范围副词是表示动作, 行为发展变化的范围的词。例如古代汉语中的“毕”、“举”、“咸”等副词表示的是“总括”的意思, 例如《史记·萧相国世家》中的“列候毕已受封和《左传·哀公六年》里的“君举不信群臣乎”中的“毕”和“举”都是总括的意思。还有表限制的副词, 如“但”、“第”、“特”、“徒”“仅”等等, 如《木兰诗》中“不闻爹娘唤女声, 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以及《史记·孙子列传》中的“君第重射, 臣能令君胜。”和《聊斋志异》中的“担中肉尽, 止有剩骨”, 这里的“但”“第”“止”等等, 都是表限制的。《史记·屈原列传》中的“亡国破家相随属”的“相”也是范围副词的一种用法, 表相互的意思。

3、时间副词

时间副词常用来表示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频率的副词。例如表现在时的副词如“方”、“鼎”、“适”等等比如《史记·项羽本纪》中“如今人方为刀俎, 我为鱼肉, 何辞为?”或《吕氏春秋·召类》中的“天子春秋鼎盛, 行义未过”;表过去时“已”、“既”、“尝”如《论语·微子》中“道之不行, 已知之矣, ”和《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中的“相如既归, 赵王因为贤大夫”;表将来时的“将”、“且”、“行”, 例如《左传》中的“十年春, 齐师伐我, 公将战, ”和《韩非子·有度》中的“法不信, 则君行危矣”。还有一些其他的时间副词如表终究的像《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中的“卒廷见相如, 毕礼而归之”中的“卒”和《史记·韩非列传》中的“终死于秦, 不能自脱”中的“终”, 还有表渐进的“稍”、“渐”、“徐”和表连续的“遂”、“乃”等等, 时间副词还有很多, 就不赘述了。

4、情态副词

情态副词是用于表示动作、行为的情态、方式的副词。像表示几个人同做某一件事的范围情态副词, 《史记·项羽本纪》中的“欲呼张良与俱去, 曰:“毋从俱死也”中的“俱”和《孟子·滕文公上》的“贤者与民并耕而食”中的“并”, 表示故意做一件事的“故”像《史记·陈涉世家》中的“广故数言欲亡”和《史·魏公子列传》中“候生下见其客朱亥, 故久立与其客语”。

5、否定副词和语气副词

否定副词“否”的用法很特殊, 它通常不修饰谓语, 而是与谓语并用, 进而表示否定的一面。如《左传·宣公二年》中的“宦三年矣, 未知母之存否”和《国语·晋语九》中的“听则进, 否, 则退”。语气副词就是表示语气的词, 多用在动词前, 根据其表示的语气可分为确认语气副词、推测语气副词、祈使语气副词、惊讶语气副词等等, 像表确认的《史记·高祖本纪》中“吕公女乃吕后也”中的“乃”表确认的语气, 《左传·成公十三年》中“我君景公引领西望, 曰:庶抚我乎!”中的“庶”表祈使语气。

6、谦敬副词

谦敬副词是用来表达对人尊敬、自我贬低的副词, 通常可分为尊人、自谦两种。表敬副词像“幸”、“敬”、“蒙”等等如《史记·陈涉世家》中的“徒属曰:“敬受命”以及《史记·滑稽列传》中的“幸来告语之, 吾亦往送女”都用了表敬的副词。表谦的副词有“窃”、“敢”、“伏”等等, 像《汉书·文帝纪》中“臣伏计之, 大王奉高祖庙最宜称”就用了表谦的副词。

副词体系的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 我们知道除了形声词、语气词、感叹词等虚词外, 其他的虚词都是从实词中发展而来, 副词也不例外。副词在语法结构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如果没有副词语句将无法得到完美的表达, 同样也无法完全表达出汉语的巨大魅力。

实词的虚化是产生副词的主要原因, 也就是整个副词系统的起源。实词虚化成副词主要有两种途径, 第一是实词本义直接引申为虚词, 像名词化为虚词, “早”开始时名词早晨的意思,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 它有了“较早, 很早”的不属于名词的意思并一点点转化为副词, 像在《史记·魏其武安列侯传》中的“魏与其夫人益市牛酒, 夜洒扫, 早账具至旦。平明, 令门下伺候”, 这句古文中的“早”已不是名词的意思, 而转变为了“很早, 较早”的副词意义了;还有像动词向副词的转变, 形容词, 数词等向副词的转变, 第二是由实词本义间接引申虚化为副词, 例如由实词本身先有了新的词义, 再由这个新义转变为副词, 像“本”字, 它原义为“草木的根”, 后来有了“根基, 根本”的意思, 最终转变为副词“本来, 原来”的意思, 《吕氏春秋·辩土》中的“是以广以平, 则不丧本茎”就是这样的意思。

在古代汉语中, 副词是其中重要的部分, 经过长时间的发展, 逐渐形成了自己的体系, 有了自己独特的风格, 它的发展又促进了其他词系的发展, 各个词系都在不断交融, 使我们的汉语更有魅力。

摘要:古代汉语中的副词体系比较复杂, 主要由程度副词、时间副词、情态动词、范围副词、否定副词等构成, 每种副词都有它特定的作用, 正是由于副词体系的复杂才使得古代汉语魅力如此巨大, 而副词的起源发展也是由实词一点点转变而来, 接下来就对副词体系做一个简单的介绍。

关键词:副词体系,副词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古汉语中副词的发展弈驳2009年5月

[2]古代汉语副词专题淮坊学院2010年5月

信息化视角的汉语言文学分析 篇6

关键词:信息化,汉语言文学,分析

一、汉语言文学信息化结合应用的重要性

1、教育理念需要改革和发展

新时期, 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我国在很大程度上改革了现行的教学模式与教学方式。就传统的教学形式而言, 仅仅只是单向地传输知识, 教学方式不灵活, 存在一定的弊端, 不适应信息化时代多元化与创新型教学发展的要求, 也不符合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要求。所以, 要想真正地转变教学方式, 培养更多的应用型人才, 就要使信息化和汉语言文学很好地结合在一起, 并且引进新的教学方式, 改进新的教学模式, 使学生学会创新, 并发挥其思维能力, 来提高他们的兴趣与素养, 促进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

2、社会发展的需要

学习汉语言文学这个专业的学生, 他们的文采都是比较好的, 而且他们思维都比较敏捷, 气质都很高雅, 就这些而言, 他们可以干各种各样的工作, 像文学创作、文字编辑等, 他们的就业前景还是很不错的。所以, 他们应当更好地掌握一些信息化技术, 使其与汉语言文学这个专业更好地结合, 以此增强自己的竞争能力与学习能力, 只有这样, 才能在以后的工作中更好地把握住机遇。

3、构建知识价值体系的需要

教育对于提高国民的综合素质, 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 将汉语言文学与信息化相结合, 有利于加强对学生的教育, 改正传统教育中所存在的弊端, 从而有利于教育的发展。

二、汉语言文学信息化面临的现状

1、对汉语言文学信息化缺少动力

就目前我国汉语言文学信息化发展的现状来看, 虽然我国在汉语言文学方面实现了信息化, 但是那只是表面状况, 并没有实质的作用。尽管部分学校已经建立了汉语言文学信息化基地, 以此加强汉语言文学的发展, 但是由于各方面条件的约束, 加之政府对此关注度不高, 其基地的建设只是一个简单的汉语言文学与信息化的结合, 并没有什么实际价值, 因此, 也就不能很好地给予其动力, 更难以促进汉语言文学与信息化的结合与发展, 从而不利于其基地的建设与进步。

2、汉语言文学信息化教育不到位

就当前来看, 我国的汉语言文学信息化不能很好地适应现代化发展的要求, 在教学中存在着一定的弊端, 与教育的宗旨背道相驰。所以, 这就要求我们在以后的教学中要更加注重促进学生理论与知识的发展, 完善汉语言文学与信息化的结合过程, 注重加强学生的全面发展。然而, 目前的汉语言文学信息化教育仅仅处于低端水平, 并不符合以上几点要求, 从而不利于学生学习的发展与我国教育事业的革新。

3、汉语言文学信息化课程安排不当

当前, 在绝大多数实施汉语言文学信息化课程的学校中, 他们的汉语言文学信息化课程的实际安排与原本的教学目标存在着很大的差距, 教学计划与实际教学情况大相径庭。而且加之学生日常学习汉语言信息化的时间很少, 使得教学实际情况无法按照原计划进行, 违背了教学规律, 从而不利于汉语言文学和信息化的很好地结合在一起, 也就不利于教育事业的发展。

三、关于如何加强汉语言文学信息化结合应用

1、构建并完善汉语言文学与信息化体系

新时期, 随着我国信息化的飞速发展, 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需要更多更好的信息化人才。这就要求学校在日常学习中要注重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培养与发展, 同时要加强学生的汉语言文学与信息化的学习, 从培养人才的目标出发, 以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为起点, 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 特别是要提升学生的汉语言文学与信息化的学习能力, 构建并完善汉语言文学与信息化体系, 从而提升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的各方面素养, 推动教育体制与教育课程的革新, 进而改进教学方法, 促进学生能力的提高, 不断推动我国家教育事业的进步。

2、汉语言文学信息化管理的策略与方法

在目前状况下, 我们要注重教育事业的革新, 对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学方式加以改革, 使得更多的学生有自己选择的余地, 而不是墨守成规, 死板教条地让学生学习这一专业。我们要在以后的教学中更加注重实践教学, 只有这样才能见到实际效果, 看到实际绩效, 才有利于更好地教学。同时, 我们还要考虑到每个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在实际教学中, 允许学生自由安排, 自主学习, 自我发展, 加强我国汉语言文学在自主化方面的发展, 为社会培育更多的高才生, 为国家培养更多的有用之才。

3、注重强化师资力量, 培育实用人才

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 学校应当更加注重将汉语言文学与信息化进行有效的结合, 不仅要强化学校的师资力量, 任用部分专业性老师, 而且要以培养使用人才为目标, 加强对汉语言文学信息化的学习力度, 使得学校能够培育出更多有实际应用能力的人才, 进而在最大限度上满足社会需求, 从而促进我国综合国力的发展。

四、结语

总体而言, 我国目前的汉语言文学信息化还存在某些问题, 且在一定时间内暂时无法解决, 因此, 我们必须采取有效的方法, 真正实现汉语言文学与信息化的有效结合, 为我国培养更多的有用人才, 促进我国教育体制的革新, 推动我国教育事业的进步与发展。

参考文献

[1]蒋延萍.汉语言文学信息化结合应用性的分析[J].东方企业文化, 2013, 24

[2]王彩琴.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新探[J].洛阳理工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1, 18

汉语文学作品中绰号的英译原则 篇7

关键词:绰号,英译,原则

绰号, 又叫诨号、外号。作为中国人命名系统的组成部分之一, 其形成和发展有着悠久的历史。《周礼·春官· 大祝》中就有“辨六号”之说。[1] 从古至今, 不仅广泛存在于日常生活人与人之间的非正式称呼中, 而且在许多汉语文学作品中, 绰号也被用来描述、评价、塑造人物形象。以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为例, 人物绰号随处可见, 如《红楼梦》中贾宝玉被称为“混世魔王”, 王熙凤被叫做“凤辣子”;《西游记》中孙悟空的绰号是“齐天大圣”;《三国演义》中吕布被张飞骂作“三姓家奴”等, 但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当属《水浒传》, 其中108位好汉, 各个皆有绰号。汉语小说中人物绰号的来源大体可分为以下几类 :

一、外貌特征

人物最好的肖像莫过于绰号。作家喜欢用绰号形象、生动地表现其笔下人物的外貌、形体特征。如《水浒传》中林冲因为生的豹头环眼, 人称“豹子头”, 朱仝因有一部虎须髯, 长一尺五寸, 因而得名“美髯公”, 刘唐因须发赤红, 因此被称为“赤发鬼”。有的小说中还有“龅牙妹”、“长腿叔叔”、“罗锅”、“瘦子”、“胖墩”、“眼镜”等绰号, 这些绰号的来源都是根据人物的外表、身体某个部位的特征。这些绰号就像一幅漫画, 寥寥几笔就勾勒出人物的外形特征, 使人物形象深入人心, 同时使文本变得诙谐幽默, 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二、性格特征

绰号能以最简洁的方式反映人物的性格特点。如《水浒传》中的“拼命三郎”石秀, 反映出石秀的勇敢无畏, “霹雳火”秦明, 表现出秦明脾气暴躁, “母夜叉”孙二娘, 说明她生性泼辣、性格凶悍 ;《红楼梦》中的王熙凤, 贾母在向刚入贾府的黛玉介绍她时将其叫做“凤辣子”, 形象地展现了王熙凤为人精明, 薛蟠是个只知吃喝玩乐的纨绔子弟, 且愚笨蠢钝, 因此被戏谑地称作“呆霸王”, 二姑娘迎春木纳少言, 性格懦弱, 绰号为“二木头”;赵树理小说《三里湾》中的人物马多寿, 人送绰号“糊涂涂”, 因为他不明事理、不识大体。此外, 还有一些诸如“小算盘”、“老狐狸”、“白眼狼”等绰号, 无一不一阵见血地反映出人物的性格脾气, 使读者“闻绰号而知人”。

三、职业特征

绰号也能反映出人物的职业、社会阶层、身份背景等信息。如《水浒传》中的“菜园子”张青“, 神医”安道全“, 操刀鬼”曹正, “行者”武松, “花和尚”鲁智深等都反映了人物曾经或现有的身份或职业。此外, 类似的绰号还有“张铁匠”、“王媒婆”、“破烂王”等。

四、特长及技能

除了表现人物外貌性格的绰号之外, 有的绰号还直接体现人物的特长及技能, 如《水浒传》中的时迁能飞檐走壁, 江湖人称“鼓上蚤”, 蒋敬精通书算, 能布阵排兵, 人称“神算子”, 张顺熟识水性, 被称作“浪里白条”;《西游记》中因善使铁扇而得名的“铁扇公主”, 因善用火而得名的“红孩儿”等。

此外, 许多绰号都来源于历史人物, 如“赛西施”、“小李广”、“二诸葛”等。还有一些绰号结合了人物的外貌特征和性格特征, 如《水浒传》中的李逵的绰号“黑旋风”, 既表现了李逵的肤色黑, 又反映了他的性格急, 还有些绰号将人物的职业与外表结合, 如鲁迅小说《故乡》中的人物杨二嫂, 她的绰号是“豆腐西施”, 这个绰号不仅使读者了解到杨二嫂以卖豆腐为生, 同时作者让读者明白杨二嫂年轻的时候是个美人。

汉语文学作品中的绰号具有以下几个特征 :一、形式简洁。作为一种命名方法, 绰号在形式上非常简洁, 通常由两到三个汉字组成, 如“金刚”、“气管炎” (妻管严) 、“大个”等, 很少有绰号是由四个以上的汉字组成的。二、结构独特。汉语绰号的组成主要有两种结构, 一种是名词或名词词组结构, 如“眼镜”、“黄世仁”、“吉普赛”、“陈世美”等 ;另一种是形容词结构, 如“独眼龙”、“墙上草”、“歪嘴”等。三、修辞手法多样化。绰号中常用的修辞手法有隐喻, 如有的人面无表情, 因此得绰号“木乃伊”, 性格泼辣的女性被叫做“小辣椒”, 机灵狡猾的人被称为“猴子”;借喻也是绰号中常用的一种修辞手段, 如将贪婪吝啬的老板称作“周扒皮”, 将痴迷于读书的人叫做“书虫”;此外, 反语和谐音也是绰号中常用的修辞手法, 如将一个一贫如洗的人叫做“百万富翁”, 将丑陋不堪的女子称作“美人”, 给那些整日坐在家中, 什么也写不出来的人取绰号为“坐家”。

绰号, 既能生动形象地展现人物的外貌特征, 又能概括地表现人物性格, 同时还有渲染故事, 折射作品的语言魅力, 彰显作者的爱恨喜好等美学功能。有些绰号还兼具着描述社会背景、反映历史潮流等社会功能。对绰号的来源和特征进行分析研究, 对正确理解绰号的含义, 恰当准确地翻译绰号, 从而使目的语读者了解作品中的人物形象, 理解原文内容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文学作品的灵魂是人物, 而绰号作为对人物一种独特的命名形式, 能以最直接、最生动的方式表现人物的特征。为了使目的语读者准确把握人物形象, 正确理解原文内容, 从而实现汉语文学作品的对外交流以及中国文化的对外传播, 根据绰号的来源及独特的形式结构, 绰号的英译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

一、明确绰号的来源, 理解绰号真实的含义。如《水浒传》中鲁智深绰号“花和尚”, 这里的“花”是指鲁智深有一身花绣, 即纹身, 如果不研究该绰号的来源, 而将其直译为“Flower Monk”, 就偏离了原文的含义。该绰号译为“TattooedMonk”比较恰当。此外, 《水浒传》一些人物的绰号来源于人物所从事的职业, 如“船火儿”张衡, 是指张衡的职业是船夫, 在英译时不能仅凭字面意思就翻译成“Boat Fire”, 而应该在了解绰号来源的前提下将其译作“Boatman”。类似的例子还有“菜园子”张青, “操刀鬼”曹正, 应分别译为“Gardener”和“Butcher”。

二、理解绰号中的修辞用法, 准确翻译绰号。汉语作品中的人物绰号不仅有品评人物形象的功能, 同时还表现了作者对人物的憎恶喜好。以反语为例, 如给一个特别胖的人取绰号为“瘦子”, 在英译时就不能直译为“Skinny”, 而应译为“Fatty”。对于那些怕老婆的男人取绰号为”气管炎”, 不能简单译为“Bronchitis”, 而要译做“Henpecked Man”。

三、凸显绰号中蕴含的中国文化。文学作品的对外传播其实质就是中国汉语言文化的对外交流和传播。绰号形式简洁, 但却饱含着丰富的中国文化和传统。这主要是指一些采用历史人物、传说、文学作品中人物等命名的绰号。如“豆腐西施”, 如果只简单地音译为“Tofu Xishi”, 对于那些对中国文化不是很熟悉的目的语读者而言, 就体会不到作者想要表达的人物到底有多美。面对这种绰号中的文化差异或空白, 应异化为主, 再辅以注释作为说明。[2] 此处对“西施”加以注释“One of the Four Beauties in ancientChina”。类似的例子还有“二诸葛”、“玉麒麟”、“陈世美”等。通过加注释的方法, 对绰号的英译进行补充说明, 使目的语读者准确理解作者笔下的人物形象, 同时, 使读者对相关的文化有所了解, 并激发其学习中国文化的兴趣。

四、绰号的英译在形式上应简洁。汉语绰号作为命名的一种方式, 具有形式简洁, 一般不超过四个汉字的特点。那么对绰号进行英译时, 也应简短, 过长的译名容易给读者的阅读带来不便, 同时也会使读者丧失继续阅读的兴趣。以《西游记》中“铁扇公主”为例, 将其译作“Princess whois carrying an iron fan”就不如“Princess with IronFan”好。“红孩儿”可直译为“Red Boy”, 再加注释的形式, 而不宜译作“Red boy who is good at fighting by usingfire”。

绰号, 作为一种独特的命名方法, 在汉语文学作品中俯拾皆是。在对人物绰号进行英译时, 应根据绰号的来源及特点, 采取恰当的翻译策略, 使目的语读者通过人物绰号正确理解人物形象, 促进汉语言文学及中国文化的对外传播。

参考文献

[1] (汉) 郑玄注.贾公彦疏 (唐) .周礼注疏[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0:384.

汉语文学浅析 篇8

我们不难看出, 虽然措辞与表达不同, 但大家都认为翻译的本质是“语言转化”和“信息对等”。简言之, 语言转化, 就是把一种信息从原语言 (source language) 转化成目的语 (target language) 。而信息对等, 则要求在这个转化过程 (process of translation) 之中, 完全保留原语言的信息。这里的信息不仅仅是指意义 (meaning) , 还包括文体、风格、感情色彩等附加义。

因此, 语言转化容易, 而在语言转化的过程中要做到信息对等却绝非易事。

为了衡量翻译的尺度, 翻译家们提出了翻译标准。从英国翻译家泰特勒的“三原则”到我国翻译家严复提出的“信、达、雅”标准, 从奈达提出的“功能对等”到纽马克提出的“准确 (accurate内容准确, 事实准确, 风格准确) 和简洁 (economical) ”, 无一不强调了等值与等效。

等值是指译文要与原文在内容和形式上对等, 而等效则要求译文的读者能和原问读者获得相同的信息, 包括内容、精神、风格、意境等。翻译如此, 文学翻译更是如此。

1 文学翻译中的基本问题

茅盾说:“文学的翻译是用另一种语言, 把原作的艺术意境传达出来, 使读者在读译文的时候能够像读原作一样得到启发、感动和美的感受。”也就是说, 在文学翻译中, 等值只是第一步, 在于传达原作的思想内同, 而我们的最终目的是要达到等效的要求, 让译文的读者同原文的读者一样接收到同样的信息, 体验到同样的美感。而在汉译英的文学翻译中, 要达到等效的要求, 就不得不体现并表达出汉语语言的生命力。

何谓汉语语言的生命力?由于汉语语言只可意会, 不可言传, 有人说汉语语言的生命力是一种感觉;又因为汉语语言的包罗万象, 有人说是一种意境;还因为汉语语言的含蓄多义, 有人说是一种朦胧美。正式这些抽象的感觉、意境、朦胧美给文学翻译创造了无限的可能性, 来表达并体现汉语这个柔性语言蕴藏的无限生命力。

1.1 文学翻译的难译性

正是由于文学翻译的特殊性与高要求, 很多译者把文学翻译称为明知不可而为之的艺术。由于文学是一种艺术, 是作者在灵感的激发下一种思想的表达, 一种艺术的创作。很多作家在创作完成之后对自己创作当时的感受也很难说出一个具体的轮廓。英国作家布朗宁 (Robert Browning) 对此曾做过精辟的论述:“我在写这首诗的时候, 只有两个人知道我的意思, 我和上帝。至于现在呢?那只有上帝知道了。”由此, 我们不难看出, 文学是一种触及灵魂的创作, 所以才有那么多译者感叹文学翻译, 译一本书比写一本书要难得多。

1.2 文学翻译的可译性

文学翻译如此之难, 并不是说文学作品就是“高山仰止, 景行行止”而不能至了。毫无疑问, 虽然困难重重, 文学翻译还是具有可译性的。古往今来, 许多知名的翻译大家给我们带来了许多成功的译例, 充实了文学知识的宝库, 也为成为了我们翻译漫漫长路上的启明灯。钱钟书曾说:“我这一次发现自己宁可读林纾的译文, 也不愿意读哈葛德的原文。理由很简单, 林纾的文笔比哈葛德的英文文笔高明的多。”这就充分说明, 英汉文学翻译作为一种艺术的再创作, 是完全有可能实现的。而要成功地实现艺术再创, 就必须注入目的语, 即汉语自身的生命力, 表达出汉语语言的感觉、意境、朦胧美。

2 英汉文学翻译中汉语语言生命力的体现与表达

刚刚提到汉语语言的生命力, 既汉语的感觉、意境、朦胧美, 所有的这些代名词, 具体描述起来, 却没有一个具体的轮廓和标准。下面, 我们就以英国著名作家托马斯·哈代的小说《德伯家的苔丝》为例, 分析译例, 感受一下文学翻译中汉语语言的生命力。

It was a typical summer evening in June, the atmosphere being in such delicate equilibrium and so transmissive that inanimate objects seemed endowed with two or three senses, if not five.There was no distinction between the near and the far, and an auditor felt close to everything within the horizon.The soundlessness impressed her as a positive entity rather than as the mere negation of noise.It was broken by the strumming of strings. (Thomas Hardy:“Tess of the d’Urbervilles”, Chapter 19)

译文1:那是六月里一个典型的夏季黄昏。一片大气, 平静稳定, 都到了精密细致的程度, 而且特别富于传送之力, 因此那些没有生命的东西, 也都变得仿佛有了两种或者三种感官, 即便不能说有五种。远处和近处, 并没有分别, 凡是地平线以内的东西, 听的人都觉得, 好像近在眼前。那种静悄无声的情况给她的印象是:与其说它单纯音响绝灭, 不如说它积极具有实体。这种寂静, 忽然叫弹琴的声音打破了。 (《德伯家的苔丝》人民文学出版社, 第19章, 第185页)

译文2:这是六月里特有的夏日黄昏。暮色格外柔和静美且极富感染力, 连那些冥顽之物都仿佛平添了几分灵性, 有了各种知觉。远近一切, 难分彼此;天际间任何一丝声息, 听来都恍如近在耳畔。她觉得这静寂并非单纯的悄无声息, 而是一种实实在在的感觉。不想这静寂却被瑟瑟的琴声打破了。 (马红军译) (转引自邵志洪, 第198-200页)

这一段节选自《德伯家的苔丝》第19章。译文1是我国著名翻译家张谷若先生在上世纪30年代的译作, 译文2是马红军先生所译。总体来看, 译文1较为完整准确的译出了原作的意思, 行文也较为流畅, 但是仔细推敲一些措辞及表达, 会发现汉语译文的语言完全没有生命力, 翻译的痕迹显而易见。如把the atmosphere翻译成一片大气, 把delicate equilibrium翻译成精密细致, 把transmissive翻译成传送之力, 把positive entity翻译成积极具有实体, 把the mere negation of noise翻译成音响灭绝。译文完整却无生气, 读起来僵硬死板。作为中文的读者, 如果不看原文只看译文, 完全无法理解原文作者所想表达的苔丝当时的心境与感觉、周围环境中静谧的氛围与意境, 以及琴声突然划破这种氛围的朦胧美。因此我们可以说译文的一些表达流畅但不自然, 精确却不精彩, 没有体现出汉语本身的美感及内在的生命力。

相比之下, 马红军先生的译文不论是从文学的角度, 翻译的角度, 还是从美学的角度, 都胜出一筹, 语言简洁凝练, 行文一气呵成, 全无斧凿之痕迹, 译文读者仿佛能置身于原文所描绘的景色之中, 体会主人公的心境, 产生一种共鸣。因此, 译文2不但达到了所谓的“等值”目的, 而且通过汉语的灵活转化, 汉语译文极富灵动性与生命力, 触及到了译文读者的灵魂, 达到了“等效”的目的。

从这两个译文的比较分析中, 我们不难看出, 翻译不仅仅是一种语码的转化, 更是一种跨文化交际。在英汉文学翻译中, 汉语译文的行文表达直接影响了译文读者对原文的理解、体会与共鸣。因此, 只有在英汉文学翻译中体现出汉语的活力与生命力, 用“活”的语言才能成功的完成翻译艺术的再创作, 使文学翻译成为翻译文学。

3 如何在英汉文学翻译中体现汉语的生命力

既然汉语生命力的体现与否直接影响汉语译文的质量和读者对原作者思想活力与张力的感受, 那么重视汉语生命力的表达和汉语语言的动态生成就显得尤为重要。那么, 如何才能在文学翻译中体现并表达出汉语的生命力呢?

3.1 提高译者的英语能力

外语能力是所有译者必备的一项基本技能, 而要在英汉文学翻译中取胜, 译者必须不断的提高自己对英语的感知, 从语音、词汇、句法、语义及语境等各个层面来感知并体会原著在韵律节凑、言语措辞和思想表达等方面的美感。只有先了解并感知了这种语言的活力与张力, 才能在翻译的时候把它们表现出来。

3.2 全面并深刻的解读英文原著

每一部文学作品, 都是在特定的时期向特定的人群表达并传递某种特定的思想及感悟。因此, 译者不仅仅是译者, 同时也是作者和读者。这就要求译者要站在不同的角度深刻并透彻的理解原作的思想内涵, 才能用汉语进行再创造, 传递出原作的思想。

3.3 准确的把握英文原著的风格

风格是什么?布封说:“风格即其人。”福楼拜说:“风格不但就是其人, 还是一个具体的、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人。”由此可见风格不仅仅是原作者所表达的艺术特色, 更是原作的“活的灵魂”, 而这个“灵魂”有的时候往往比意义更加重要。因此, 要想传神地译出英语原著, 译者必须能够准确的把握原著的艺术风格和创作个性, 即原文的风格。

3.4 不断提高译者的汉语素养

我们前面谈到翻译不仅仅是简单的语码的转化, 更是一种艺术的再创造。从某种意义上来说, 文学翻译不仅是翻译, 它更是文学, 是翻译文学。作为译者, 如果汉语素养不够, 那么就如同一个不会做饭的厨师, 即使拥有最新鲜的食材, 也无法烹饪出最美味的菜肴。在英汉文学翻译中, 要想拿出成功的译文, 就必须有过硬的汉语素养。这样才可以在全方位解读原著的前提下, 在全方位把握原著的基础上, 用灵活生动的汉语让译文的读者感受原著的美, 在阅读的过程中与译者进行思想的交流和心灵的沟通。

4 结束语

英汉文学翻译, 路漫漫其修远兮。只有当实用性与唯美性归其一身时, 文学翻译才能同时达到等值与等效的目的, 才能成为一门最有活力的学科与实践活动。因此, 译者需要通过上述的四点, 充分发挥和激活自主性、主动性、探究性和创造性, 才能用生命化的汉语来彰显翻译文学的魅力, 才能用活化的汉语来充实文学知识的宝库, 才能既给中国读者一座“田园”, 让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育智增才;又能给中国读者一座“花园”, 让他们在阅读的过程中怡情养性。

参考文献

[1]Peter N.Approaches to Translation[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LanguageEducationPress, 2001.

[2]Thomas H.Tess of the d’Urbervilles[J].New York:HarperPress, 2010.

[3]马红军.翻译批评散论[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2.

[4]辜正坤.中西诗比较鉴赏与翻译理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3.

[5]司显著, 曾剑平.英汉互译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9.

[6]司显著, 曾剑平.英译汉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

[7]叶子南.高级英汉翻译[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1.

[8]庄绎传.英汉翻译简明教程[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2.

[9]李长栓.非文学翻译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4.

[10]杨信彰.语言学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

[11]叶尔克西·胡尔曼别克.“文学翻译”与“翻译文学”[DB/OL].http://www.chinawriter.com.cn/bk/2012-05-25/62285.html, 2012-05-25/2013-10-14.

汉语文学浅析 篇9

对外汉语专业不同于汉语言文学专业,主干课程以语言类为主,减少文学类课程的课时是必然的选择,但问题是,在这么少的课时中,我们讲什么、讲多少、怎么讲呢?这是一个有待探讨的课题。

一、文学类课程目前的教学弊端

文学课程作为我国高等院校设置最早最主要的语言文学类专业基础课程,是学生了解国内外文化、提高写作水平与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但由于目前的文学课程采用的教学手段、教学方法相对有限,加上经济转型时期盛行的急功近利之风,以及文学学科自身固有的特点(如历史跨度大,知识点多,内容与现实生活有一定距离,等等),文学经典越来越失去学生的关注。不管是汉语言文学专业还是对外汉语专业,文学类课程教学都面临不小的挑战。

当前课程教学主要存在的问题表现在。

(一)教学内容庞杂,学生接受流于表面。

本门课程贯穿上下五千年,横贯中西,时间空间跨度大;涉及作家作品众多,且涉及到了文献学、文化学、哲学、美学、史学等多种学科。教师既要把这些内容融汇在几节课中向学生输出,又要考虑到学生的接受程度,因此授课内容和课程设计较为简单,重点作品的阅读与分析量上也明显欠缺,这不利于培养学生对经典作品的直觉感知能力。尤其是对外汉语专业,课时量比汉语言文学专业要少,课堂教学内容一多,学生就很吃力,如果减少的话,教学任务又完不成。教师在检查教学效果时往往发现,学生对很多的文学知识和经典一知半解。

(二)偏于“教”而少于“学”,启发讨论环节不够,尤其是古代文学。

古代文学是以古代汉语为语言载体的文学形式,现代大学生对此并不熟悉,独立学院的本专业学生古汉语阅读水平尤其有限。即使是对外汉语专业的学生,对古代汉语也熟悉不够。因此在对文本缺乏足够阅读和掌握的情况下,谈不上师生的对话和主题的探讨。大量的课堂时间放在翻译字句上,教学只能侧重于教导而疏于启学。我在课堂讨论的几次实践中,就发生过学生沉默不语的冷场局面,原因就在于学生对作品不熟悉,对研究方法不了解。

(三)教学手段简单,多媒体利用率较低。

多媒体手段在当今教学中使用已经较为普遍。但对于文学类课程而言,主要体现在利用PPT梳理文学史发展线索,介绍、引证、比较相关背景资料。除了少数名作,文学教学很少有能够利用的音像课件来辅助学生对作品的理解。当然,现当代文学、外国文学中有不少名作早就改编成影视作品。但改编后的文学经典语言载体已经发生转换,字里行间的文学魅力已经流失,更何况不少经典在改编后被灌输了改编者的意图和个人理解,和原来的文学经典已经大为不同。在这样的情况下,课堂内的教学就大受影响。

(四)考试手段比较单一。

与现阶段的教学相对应,本门课程基本上通过闭卷考试来达到检测教学效果的目的。从每次考试最后综合论述题的回答情况来看,学生死记硬背应付考试的现象比较多,独立思考地发表自己见解的能力较为缺乏。这和学生平时不自己动脑,只记笔记有密切关系。

显然,在有限的课时中教授如此丰富的文学类课程内容,这种陈旧的教学模式对于今天的文学教学尤其是对外汉语专业的文学教学来说,很有改革的必要。

二、文学类课程教学的理念探讨

文学教学虽不是很实用的技能教学,却是一门影响终身的课程。在若干年后内的写作和阅读生活中,青年时期的学习基础依然会起到强烈的影响作用。文学的本质是审美,是对人的生命、生活及其意义的叩问,文学阅读应以个人的感知参与到研究对象中,体验作家的真实生命,自觉地与生活在那个久远年代、遥远地域中的个人碰撞。文学的教学也是如此,在当代大学生普遍对文学作品缺乏了解、难以阅读的情况下,文学课程应当立足于阅读熟悉经典文本,接续传统,建设一种当代意识、语境下的新的审美情怀。

因此,我们是不是可以放弃以传统训诂、考释、研究为主要教学方法?这种方法重视学生认知能力、文献操作能力、学术研究能力的培养模式,对于培养高素质的研究人才是非常有必要的。但正像某些研究者所认为的那样:“文学教育在文学之上,建立了一套顽固、强大的阐释体系。它刻板、教条、贫乏、单一,它把我们与文学的联系隔开了,它取代了文学,在我们这个精神已经极度匮乏的社会里发挥着使其更为匮乏的作用。”[1]虽然在古代文学课程方面,它可能会对对外汉语专业学生学习古代汉语有所帮助,但从实际的教学效果来看,这种帮助是极小的,短时间内也难以达到。而且对于之江学院这样的独立学院来说,这种方法难免有些曲高和寡,实施意义不大。

那是不是可以减少以传播文化知识为主要目的的教学方法的比例?传播文化知识确实是文学课程的教学目的之一,但由于其信息量的过于庞大,在有限的课程时间很难达到效果。而且,在当今网络信息发达的今天,很多知识在网上通过搜索就可以了解。课堂教学完全可以将其简化,只需要作简单的强化即可。

那么我们的授课内容应该是什么呢?

我们的主要教学方法应是应当整合学问与心灵、社会文化与文学文本,带着一种审美的眼光来看待已经远去的古代、现代文学,引发我们思考当下的当代文学,以及和我们相距遥远的外国文学。这种方法主要通过对经典文本的阅读和探讨来诱发大学生的文化兴趣、启迪他们的感悟心灵,促进学生对创作与生活的热爱。从根本上来说,文学教学最终关注的应是学生审美能力的提升、思想深度的加强、心灵感悟能力和文学才情的培养。

不仅如此,从现实的角度来说,这样的教学方法也有利于对外汉语专业学生的进一步发展。对外汉语专业学生毕业之后主要是从事对外汉语教学或对外交流活动,从文化和历史的角度,从心灵出发,和外国人进行文学的交流远比简单介绍文学知识和作品内容要好。退一步讲,对外汉语专业的学生毕业后大多会转行或考研,培养学生的文学才情,提升他们的审美能力有助于他们从事和语言文学相关的工作也大有好处。

三、文学类课程教学模式探讨

从以上的教学理念出发,我们应该怎样来教学呢?本文试以古代文学课程为例。

从提升学生审美能力、加强思想深度、培养感悟能力和文学才情的目的出发,考虑到对外汉语专业的文学课程时数较少,本课程的基本教改方案为阅读—问答—讨论型古代文学教学模式,可考虑作如下操作。

首先,将所教授班级综合各种因素划分为若干学习小组。应适当考虑学困生和学优生、男生与女生的比例,避免极端现象的产生。然后,在每一次上新课之前,布置经典作品的相关阅读任务,提出两三个问题供学生解答。问题的答案应具有一定的深入探讨价值,有时可以是学术界争论话题。为避免学生之间的互相抄袭,每个学习小组探讨的问题尽量避免相同。每个学习小组必须就这所提问题提交书面报告。书面报告涵盖任务分工和题目答案,老师评定之后,作为平时成绩的一部分计入期末总分。

这种预习方式能够有效地将学生从被动的听讲现状中解放出来,督促他们去图书馆、网络熟悉作家作品来寻求问题的解读,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文学基本知识的讲授时间,同时平时成绩的刺激也能够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当基本的文学知识点和相关的作家作品已经被学生所了解之后,可以在课堂上开展讨论。每次上课可以从每个兴趣小组中择取一到两人进行发言,将题目放到课堂上向全体学生征求解答,来达到讨论的目的。探讨内容尽量深入,联系当下和实际,加深他们的印象。最后,教师综合学术的角度、审美的角度以及个人的角度对学生的答案进行评价,并提出自己的看法。讨论的结果不必一味求真,达到充分调动学生思考的积极性即可。

笔者曾经在某个班级以“《诗经》为什么将《关雎》放在《国风》之首”为思考题做过一次试验,发现学生从一开始就对这个问题很感兴趣,但通过阅读查找资料后,发现答案大都用《毛时序》中的“正夫妇以风天下”来解释,大同小异。于是在讨论的时候,笔者又将它与其他一些爱情诗进行比较,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寻求答案。虽然最终讨论得到的答案并非完全正确,但学生却充分地了解到西周时期爱情诗的不同表现和意蕴,也让他们对自己的生活有了一定的思考。

这种教学模式应当有一定的考试形式与之相对应。在学期末,应结合教学情况,改革考试方式,加大平时成绩的比例。只有这样才能克服学生的畏难情绪,“逼”着学生去思考,去准备,进而让阅读、思考成为一种学习的习惯。

期末考试可以推行分类测试法,即每学期的测试分两卷进行,第一次考试以背诵为主,主要考查规定篇目的背诵情况,以闭卷笔试为主,必要时辅以口试;第二次考试主要以作品阅读为主,以分析论述为主,闭卷或开卷视情况选择。

这种模式的文学课程教学,从教学目的来说,能使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大为提高,也可有效加深学生对所学内容的印象。尤其是课堂上的深入探讨,还将使他们对古代文学作品有更深入的理解。而书面报告的撰写和对某些前沿问题的关注对学生将来撰写毕业论文也将有实质性的帮助。从课堂效果来说,也将改变“教师讲,学生听”的沉闷状况,增强他们的上课积极性,增强互动能力。

四、该教学模式的不足与困难

这种教学改革思路虽然在笔者近几年的教学实践中已经得到部分实践,在激发学生兴趣,督促学生自学方面取得一定的效果(如某些学生对某些作品的现代意义抱有全新的看法),但不足之处也较为明显。

首先,对外汉语专业文学类课程教学时数有限的问题不能得到很大改善。发动学生进行问题的探讨,同样占去不少的授课时间,要及时完成教学任务困难较大。很多时候,一个学期只能进行两到三次。

其次,这种教学模式实际上是变学生的自习时间为授课时间,但学生的理解能力有限。学生一旦在短时间内难以完成自学任务,心理上就很可能放弃,进而使得课堂讨论变成少数几个学生的陈述与老师的讲解。

最后,在教师方面,确定经典作品与相关论题,以保证学生的阐发和讨论空间是有挑战性的工作。问题的设置对老师的学术水平有较高的要求。如果探讨的问题简单,学生不需要进一步思考就可以找到答案,会失去探讨的价值;如果问题太难,就会挫伤积极性。而难度适中又有意思的问题很难设置。

同时,这种教学模式要全面展开,极有可能会面临几个困难。其一,学生的自觉性问题。部分学生可能不够自觉,依赖少数同学的积极思考来获取成绩。其二,学校图书馆可能无法支持教学改革对图书资料的需求。教学方法改革的最终目的是引导学生亲近文学,教会学生基本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而这些目标的实现关键是学生多读书,读好书。但一般来说,图书馆的复本书最多五册,图书资料可能供不应求。如果学生找不到原作来读,而是通过其它介绍性读物进行了解,教学效果就会大打折扣。

参考文献

上一篇:高三化学下一篇:法定许可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