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汉语言文学科目】美学课程简介

2024-07-22

【自考汉语言文学科目】美学课程简介(共3篇)

【自考汉语言文学科目】美学课程简介 篇1

自考汉语言文学科目:美学课程简介

“美学”汉语言文学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由上世纪八十年代初中国著名美学家蒋孔阳先生牵头设立,并亲自授课。课程设立后,依托学科雄厚的师资力量,在美学基础理论建设方面勤力耕耘,蒋孔阳先生的《德国古典美学》,《先秦音乐美学思想论稿》,《美与美的创造》,由其任主编、朱立元任副主编的《19世纪西方美学名著选》(上下册)、《20世纪西方美学名著选》(上下册),朱立元撰写的《黑格尔美学论稿》、《接受美学》,与张德兴合著的《现代西方美学流派述评》等影响甚众,为美学课教学积淀了厚实的知识基础。

进入新世纪后,中山大学把美学课作为素质教育和通识教育课程推广到本科生中去,这也促使我们在美学理论课教学如何通俗化、深入浅出方面下功夫改革,以便使文理科低年级学生能够喜欢听、听得懂、学得进,这样美学课就形成了面向文理科学生的公选课和面向中文系的专业选修课两种不同的课程设计和教学方案,前者较为普及、后者较为专业。

为夯实根基,扩展视野,吸纳信息,近年来美学团队在美学理论相关的分支研究上用力甚勤,先后有《西方美学范畴史》、《当代西方文艺理论》、《中国美学范畴史》、《中国美学史教程》、《西方文论教程》、《西方美学思想史》、《世俗与尊严:杜威的艺术哲学》、《<周易禅解>研究》、《中国当代文论话语转型研究》等大量著述出版,受众褒誉众多,频频获奖,同时也为美学课提供了深厚而广博的知识背景的支持,使美学课教学的深广度得到进一步提升。特别是由朱立元主编的《美学》(教育部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2001年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2007年又作了较大修改,出了修订版,反响良好,为国内100多所大学广泛使用,受到普遍欢迎,是目前国内影响最大的美学教材之一。现在,由朱立元任首席专家的教育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之《西方美学史》重点教材也已启动。相信在美学团队集体努力下,美学课教学当会沿承传统、突破创新,不断取得新进展。

【自考汉语言文学科目】美学课程简介 篇2

关键词:汉语言类课程,问题表现,教学改革

作为传统专业的汉语言文学,一直以来,其专业课程构成主要由汉语言类课程和文学类课程两大部分组成。然而,从教学情况来看,学生普遍喜欢相对更加生动有趣的文学类课程,而语言类课程由于理论性强、内容繁杂琐碎、缺少生动的人物和情节,常常被学生视为枯燥乏味的代名词,称之为“文科中的理科”。最突出的表现就是在选择选修课和学年、毕业论文的选题时,选文学类的学生远远多于选语言类的。在很多学生的心目中,语言类课程只是一个附类,一种陪衬。

而事实上,目前在国内外都出现了“汉语热”。在国际上,随着中国国力的进一步增强,汉语在世界上的地位日益提高,已经逐渐成为应用最广的第一大语言。根据国家汉办官方网站显示,截至2015年年底,世界范围内已有500所孔子学院,各国学习汉语的人数也在不断增加。在国内,由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职业技能鉴定中心组织的国家职业汉语能力测试(简称ZHC),被称为“汉语托福”。自2006年推广以来,已在全国建立400多个考试网点,考生人数超过200万。作为国家人社部颁发的职业资格证书,广泛应用于记者、编辑、播音主持、新闻、教师、律师、文秘等行业的人才遴选,部分城市已经进行试点改革,要求教师、公务员进行该项考试,试点成功后,将在全国推广。这种国内外的“汉语热”对汉语言类课程的教学来说,机遇与挑战并存。

一、汉语言类课程的现状与问题表现

目前,各高校汉语言类课程的设置基本大同小异,将古代汉语、现代汉语、语言学概论、汉语史作为专业核心课程,另开设文字学、训诂学、音韵学、词汇学、语法学等选修课程。为了能够更客观地了解学生的汉语言类课程学习情况,我们组织了问卷调查,对象为烟台大学文经学院文法系汉语言文学专业2013级已经系统学习过核心课程的60名学生。希望能从学生自身需求角度出发为我们开展语言类课程教学改革提供合理化的意见和参考。

从问卷来看,只有15%的学生对汉语言类课程不太感兴趣,绝大多数学生很感兴趣或有一定兴趣(很感兴趣10%,有一定兴趣75%),这说明学生普遍对课程的接受程度比较高,只要在教学中能更好地将课程的魅力展现出来,会有更多的学生加入到学习和研究的队伍中。但是,学生对具体学科的喜爱程度表现出了很大的差异性,81.67%的学生偏爱古代汉语、现代汉语、语言学概论、其他科目总计不足五分之一。这一问题的调查表明,教师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在语言类课程学习方面的兴趣给予多方面的专业引导,让学生可以更全面地感受到每一门课程的特色。对是否有必要学习汉语言类课程的调查中,90%的学生认为十分有必要,这既反映出同学对课程开设的认同,也让我们对后续的教学改革充满信心和动力。目前汉语言类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具体问题主要有四方面。

(一)课程理论性强,有一定的难度

我们在调查问卷中设置了两个与理论和难度相关的问题,对于汉语言类课程的难易程度,没有一人认为很容易,1.67%的学生表示“难得受不了”,56.66%的学生认为“比较难”,两者相加接近60%。对于汉语言类课程理论要求程度与中文专业其他课程的比较,三分之二的学生认为过于抽象且理论要求比其他课程高。可以说,理论性强是汉语言类课程与生俱来的特点,而这又必然引起难度的存在。

(二)教师单兵作战,课程间内容重合

目前多数高校对汉语言类课程的教学一般来说都是一位教师负责一两门课程的讲授任务,比如就四门核心课程来说,以古代和现代作为分界线,通常一位教师主讲现代汉语和语言学概论,而古代汉语和汉语史则由另一位教师负责。从课程内容来说,如汉字的性质、形体结构、六书理论等内容现代汉语的文字学部分会重点讲解,同时古代汉语通论部分也会设置文字学专章,汉语史的绪论部分也会涉及到。修辞部分的“辞格”,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都讲;语法方面的“句式”部分,古代汉语、现代汉语、汉语史全都涉及;而语音知识四门核心课程都有相关章节体现,这种课程内容的重叠和各自为阵势必造成课堂效率的低下和教学有效课时的浪费。

(三)教学内容陈旧,实践性薄弱

语言类课程的讲解离不开各种语料。古代汉语和汉语史由于学科属性,主要依靠的是五四运动前文献典籍中的语料,这已是既定事实,无从改变。但现代汉语则不同,不论是学习,亦或是研究,都必须立足于“活生生”的语料。而就目前情况来看,高校所使用的教材中多数收录列举的是以鲁迅为代表的老一代作家作品,对新生代作家作品甚少涉及,更不用说各种新词语和网络用语了。这一问题在问卷的反馈中也有所体现。在对课程的学习应该注重哪些方面的问题中,65%的学生认为应该注重实用性学习,只有5%的学生选择知识理论研究,充分暴露了目前汉语言类课程存在与现实生活脱节的弊端。与此相关,在调查教师的教学工作重点时,56.66%的学生认为教师应更注重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解决的问题能力。这也是今后我们教学工作中要面临的一个亟需解决的重、难点问题。

(四)教学方式方法简单,课堂互动性差

在教学方式方法上,目前高校多数仍采用传统的教师口述为主、多媒体课件为辅的做法。虽然较之前的单纯讲解有了很大改进,但由于部分教学内容枯燥乏味、脱离生活实际、教学互动性不足,致使学生常处于被动接受状态,学习积极性难以充分调动。在问卷调查中,学生也充分反馈了这一问题。绝大多数学生认为我们应该以增强学习兴趣(45%)和开展多学科形式的学习互动(31.66%)为主要手段,来更好地改进汉语言类课程的学习。同时,学生也对课堂讨论的必要性予以了充分肯定,51.67%的学生认为非常有必要,只有8.33%的学生选择没有必要。应该说,在高速发展的当今时代,如果教师依然固守原有的教学方式方法,将非常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与提高。

二、汉语言类课程的改革措施

汉语言类课程的最终目的是通过语言知识的学习,全面提升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基于调查问卷的反馈及长期的教学实践,我们认为,改革可以从多个方面进行。

(一)开展教师团队合作,实现课程教学的模块化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各任课教师单兵作战,选择哪些内容作为教学主讲篇目更多取决于教师个人对这门课程的把握程度和研究方向,结果往往造成各相关课程间内容衔接不合理、知识点重合等问题。通过集体备课,开展团队合作教学,既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教师的专业特长,实现教学资源的取长补短,同时也可以很好地改变汉语言类课程之间严格的课程界限及各自的封闭结构,减少课程内容重合问题。具体的操作方法是:以语言学概论为理论指导,打破时间界限,从史的角度出发,融通现代汉语、古代汉语和汉语史三门课程,采取模块教学,分为语音、文字、词汇、语法以及修辞等五大模块,同时选择最擅长每一模块的教师来主讲。重点是要处理好重叠交叉的知识及协调对接问题。

(二)更新传统教学内容和手段,实现学科内容的现代化

在调查问卷中,大多数学生认为我们的教学内容应更注重实用性和现实性,这也为我们提供了改革方向。语言类课程是离不开语料的,所以在更新教学内容时可以将重点放在语料的选取上,精选形象生动、与生活紧密相关的教例子,从而使理论的讲授更具有实用性。像街头广告中的经典和失误语例以及网络用语都可以作为分析对象。从教学手段来看,以往多仍沿袭传统做法——“一言堂”或“满堂灌”,虽然多媒体教学兴起后,在某种程度上弥补了其不足之处,但收效甚微。在技术飞速发展的大背景下,我们的汉语言类课程教学也应与时俱进,可以适当引入MOOC、微课教学,将课堂打造得有声有色。课后还可以采用蓝墨云班课APP实时在线解答学生的疑问,形成一种教与学的良性互动。

(三)增设应用型选修课程,实现人才培养的实用化

在调查问卷中,对于是否会选择汉语言类课程的相关选修课,40%的学生表示会选择,不选择或不确定占了多数(53.33%不确定,6.67%不选择)。出现这种情况从侧面说明改革中我们更应多关注选修课的设置。比较可喜的是,46.67%的同学在问卷中明确表示将来愿意选择汉语言类方向的学年或毕业论文选题。汉语言类课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主要体现在听、说、读、写四个方面。当然,其中部分能力的提高还需要语与文学类课程和写作类课程相互配合,这方面我们暂不做详细论述。单就汉语言课程来说,学生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的培养可以通过增设实用实训性选修课的方式,让学生在理解掌握语言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实践训练,如实用交际口语、演讲与口才、公关语言艺术、口才学等课程,这些选修课程的设置将更关注汉语言的实用性,对于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是大有帮助的。另外,还可以开设从社会、文化、认知科学等角度,探究语言和社会、文化等的相互关系及其内在规律的语言学分支学科,如社会语言学、文化语言学、心理语言学、艺术语言学等,这些课程,也将有利于帮助学生拓宽语言文化视野,感受语言文化精神,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解决实际问题。

(四)设置第二课堂,实现教学效力最大化

由于人才培养方案中教学总学时是固定的,很多内容在常规教学环节中是难以全部展开的,因而,与第二课堂对接,利用其优势,是我们在改革中的不二选择。通过讲座类、竞赛类、表演类等丰富的第二课堂活动,能促进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显著提高。针对书面表达能力的提高,可以举行与汉字书写相关的汉字规范化讲座、硬笔书法讲座和汉字听写与书写竞赛、咬文嚼字大赛,使学生能具备书写规范、美观的汉字,帮助学生掌握规范的简化字,发现并改正各种书面文献中出现的误用现象。针对口语能力,可以举行交际口语表达能力专题讲座,举办朗诵赛、辩论赛、戏剧表演等,使学生有效地提高表达能力,创造生动活泼的语言环境,同时还可以反向促进课内的教学活动,使学生真正感受到汉语言的无穷魅力和博大精深。

(五)改革单一评价体系,实现考核方式多样化

以烟台大学文经学院为例,大多考试课程的最终成绩都是采取平时成绩(30%)和期末试卷成绩(70%)综合评定而成,从长期的实践来看,这种过分倚重闭卷考核的评价方式有一定的弊端(如无法体现学生综合运用能力和实践科研能力),也给平时未认真学习的学生提供了投机取巧的机会。因而,改革单一的评价体系,实现考核方式的多样化理应成为汉语言类课程改革中应有之题。首先,我们不能完全放弃原有的闭卷考核方式,对汉语言类课程而言,知识点的记忆是必要的,所以,不能放松对记忆和理解能力的考察。但需要在命题质量方面多方考量,侧重考察知识记忆基础上的理解记忆,并适当减低期末试卷成绩所占比重。同时,在平时成绩的构成方面,要更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和科研能力的考核与评定,将贯穿课程始终的课堂讨论、读书笔记、经典背诵、课程论文、方言调查、网络交流、第二课堂全部纳入体系之中,以全面展现学生在学习和实践过程中语言能力的发展,有效激发学生的专业潜能,以改变传统评价体系中的“一考定结局”的弊端。

参考文献

[1]杨泉良.高师中文专业语言类课程的整合与模式建构[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3(09).

自考365汉语言网友为人的探讨 篇3

暗香我自知:先为人,再为文

说到这个话题,一定有人会响应:对。但是我想,他们的意思,那个“人”字,一定指的是“道德”,而不是其他。

中国人对道德特别敏感。但我说的不是这个意思,或者不仅仅是这个意思。

一说到传统文化,就有人会说,“五千年来”怎么怎么,“道德”怎么怎么。我想说的是,50来,究竟有多少中国人过得幸福、自由而快乐?中国人的教育中,书本中,多的是压制人的“道德”、“礼”、“仁”、“孝”等字眼,很少“快乐”“自由”等张扬人性的字眼。所以,多数的中国人容易少年老成。“老夫聊发少年狂”之类,也只有在诗词中才能一觅踪迹。

今天看了报纸,才终于知道,发达国家所以“发达”的原因。看看法国高中毕业会考的哲学试题就知道了:

经济科学方向:1 ,能否同时拥有自由和快乐?2 ,艺术活动是否是一种劳动?

文科题:1 ,语言是否是人类的一种发明?2 ,强加的真理扼杀精神的自由吗?

理科题:公民讨论法律是否会对国家构成威胁?2 ,是否存在本能(自然的欲望)?

呵呵,这才是真正的人文教育,这才是人之本!每道题目都指向生命的本体,指向自身和自身所生活的世界!

法兰西是一个艺术的国度,一个文化的国度。但在这个只有六千万人口,面积相当于中国的1/18的地方,出现了多少世界级的璀璨的星辰啊!而这,就是基础:他们鼓励的是自由的思考,而不是被动的灌输;他们的价值观,集中体现在自由、快乐、真理、精神等字眼中,而不是简单的“道德”与“唯物主义”!

人,关于这个丰富的哲学命题,中国人,你是不是应该重新思考?

一枝如画:

“能否同时拥有自由和快乐?”这个题出的不怎么样:没有自由,怎么快乐?

“艺术活动是否是一种劳动?”就劳动的创造意义上说,它是的;就劳动的机械重复的意义上说,它不是。

“语言是否是人类的一种发明?”就语言的本源意义上说,它不是发明,只是本能。任何生物都有自己的语言。

“强加的真理扼杀精神的自由吗?”当然!任何真理,只要强加,就走向了它的反面

“公民讨论法律是否会对国家构成威胁?”那要看是怎样的国家。如果是专制的,就会构成威胁;如果是民主的,就会促进它的进步。

“是否存在本能(自然的欲望)?”当然存在。但这个题如此回答太简单。事实上,有些所谓“本能”是被社会中的人们人为的放大了的,他们称之为“本能”,是为了替自己德文行为寻找借口。

-浅薄的解答。抛砖引玉。

暗香我自知:

自由这个词,在中国是被有意无意的误解了,它比“民主”更加受到敌视。比如,80年代,“自由化”就是一个严重的政治罪名。这个词在意识形态中是被贬义化了的。

然而,作为一个政治名词的“自由”,从来都不是“由着自己”的意思。斯宾诺沙认为,政治的真正目的是自由;孟德斯鸠则认为,政治自由是每个公民都应该具备的.自由,包括人身自由、财产自由以及信仰自由、思想自由、言论出版自由。政治自由的关键在于人们有安全。因此政治自由不是摆脱法治,恰好相反,只有法治国才会有真正的政治自由。也就是说,自由这个词,在它的政治意义上和哲学意义上,从来都是在法律之下的自由,从来就没有那种想杀人放火都由着自己的意思。所以,这样的自由,根本就是绝对的。

比方说,中国的宪法里是规定的,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的,但是至少这六项自由在中国是根本没有的(因为中国只有法的形式,没有法的实质)。具体地说,言论自由就包括发表不同意见、批评政府的自由,它实际上是思想自由的表现。但在中国大陆,这样的自由是没有的。

路飞:

道德,应该符合时代的发展。这就是为什么中国有5000年的文明历史而法兰西却没有的原因。

在古代“道德”、“礼”、“仁”、“孝”等等促进了封建统治所以在古代中国是发达国家。而到了现在明显需要另一种道德准绳。楼主也说了“道德”、“礼”、“仁”、“孝”是封建社会的产物嘛。所以放到现在当然就不适用,但全盘的否定就是否定它的功绩,所以也是不对的。我们应该说“道德”、“礼”、“仁”、“孝”在古代很适用但是到了现在我们需要另一种道德准绳,而不是全盘的否定。

armino:

我同意路飞的意见,各个时期有各个时期的意识形态。再开放的社会都会有那个时代的道德准绳。抛开了时代去讨论“道德”、“礼”、“仁”、“孝”等是否正确,是没有意义的。要知道,在封建社会初期这些思想是何等的先进。

在道德上我们没有必要去羡慕西方。如果让我说现在的中国是个性的自由重要,还是道德的制约重要,我会回答:是发展(当然发展本身就包含了稳定,不稳定的前进不叫作发展)重要,那个更利于发展,那个就更重要。也只有我们发展到一定的层次,个性的自由才有它实际的意义。

阿栋船长(水样茶房版主客串):

我们的教育制度现在缺乏人文精神,外来文化的侵袭,已经慢慢的使我们的后辈都失去了传统,文化,道德都一样

中小学都是为了升学,分数为主

大学里面的课程功利性也很强

最近帮几个朋友写论文,他们都是名牌理科院校的

有的连最基本的措辞都不行,写的论文的结构有问题,有的句子都不是很通顺

我一直觉得,各种考试都应该提高作文的分数

在大学里面各个专业都应该开设中文课,就像都开英文课一样

而且中文要比英文重要,一个中国人,连中文都不能很好的运用,还学英文干嘛

经济科学方向:1 ,能否同时拥有自由和快乐?--可以的,自由是快乐的,快乐也是自由的,不过自由是受到约束的,没有任何约束的自由在哪里都是不可想象的,快乐是一种个人行为,理论上,任何人,任何时候都可以拥有快乐

2 ,艺术活动是否是一种劳动?--从事任何事业都可以看成是一种劳动

文科题:1 ,语言是否是人类的一种发明?--语言是一种动物的本能,文字可以看成是人类的发明,只是人类的语言比其他的动物的语言表达的内容更丰富

2 ,强加的真理扼杀精神的自由吗?--真正的真理不需要强加

理科题:1.公民讨论法律是否会对国家构成威胁?--如果一个国家以人为本,真正为人民的利益着想,公民讨论法律是不会对国家造成威胁的,因为,法律本身就是管理国家的一个规范,它就是为了全体公民而设立的,公民有讨论法律的权力和义务

上一篇:葡萄酒企业销量突破的关键下一篇:招投标工作管理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