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言文学社会调查报告

2024-09-29

汉语言文学社会调查报告(通用9篇)

汉语言文学社会调查报告 篇1

汉语言文学社会调查报告

湖北省丹江口市六里坪镇中学明红琳

经过三年来的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本科段的学习,我感觉收获很多。这次实习活动是一次行之有效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过程。

我在湖北省丹江口市六里坪镇中学进行社会实践活动。丹江口市六里坪镇中学,位于汉水之滨的鄂西北,车城十堰之东,全国著名的道教圣地武当山之西,汉十公路、武漫高速公路、襄渝铁路穿腹而过,交通十分便利。学校是全日制初级中学,位于六里坪镇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现有教职工194人,在教师中,高级教师13人,中级教师116人,助理级教师65人。

学校占地面积26089㎡,校舍面积16161㎡,共有教学楼三栋,三个年级的教学各自独立。学生公寓楼、科技楼各自分开,有标准化运动场一个,学校现有音乐室、阅览室、图书室、仪器保管室、实验室、微机室、多媒体教室、语音室等,学校藏书42000册,并建有百米文化长廊。

多年来,学校始终坚持“全面发展、突出特色、追求成功”的办学理念,认真落实“质量立校、科研兴校、名师强校”办学方针,建立健全了各项规章制度,全面推行年级组负责制,形成了“文明、和谐、求是、向上”的校风,“敬业、精业、爱岗、爱生”的教风和“勤奋好学、求知探源”的学风。学校师生多次在国家、省、市、县组织的教学教研竞赛中获奖,教学质量连续多年位居丹江口市乡镇前茅。学校先后荣获“丹江口市农村中学示范学校”、“十堰市体育卫生先进学校”、“湖北省教学试点学校”、“湖北省绿化学校”和“丹江口市综合治理先进学校”称号。

学校环境优美,教学设施完善,条件优越,教育教学质量显著,是家长放心,教师舒心、学生开心的乐园。在这里进行实践活动,对我的专业理论和实际教学水平,是一个极大地促进和提高。下面谈谈我的实践活动经历:

1、抓好备课环节。

备课是做好教学工作的前提条件:要求教师在准备材料时高度关注社会热点,巧妙地与教材中的原理、知识点相结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扩大学生的视野,提高同学们的,和中考考试接轨,达到锻炼同学们的分析能力,对课本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

“备好学生”“备好课堂”的通过听课。这让我受益良多。其中最大的收获是让我了解了学生的基本情况。比如:学生的性格;学生上课是的专注度;与及学生在课堂上参与课堂的态度;学生的基础情况等。而这些东西将为我下一步教学环节“备好学生”作准备。除此之外我还听了唐春、易至程、李彬等多位老师的课。从中我明白了教学方式的多样化。最主要的是如何实现语文教学的生活化。是语文教学的生活化就必须要进入学生的现实生活。即学生感兴趣并引起学生注意的话题。这样才真正的有实现语文生活化的问题。

总之,在这个直接面对学生的准备阶段有很大的感触。自己也由原先的无目的、无意识状态逐渐进入角色。

2、抓好教学环节。

全面接手教学工作期间,自己全面接手七(2)班的教学工作。讲授新课是做好教学工作的核心内容:要求老师要有扎实的基本功:板书字体要美观,板书结构要合理,给学生以科学的视觉享受;普通话要标准,专业术语表达要科学,要有丰富的知识储备和开阔的视野及驾驭课堂的应变能力。只有这样才能使课堂氛围具有整体性和协调性,给学生营造出积极向上的课堂环境。期间完成了三个单元(一个小说单元、一个童话单元和一个古文单元)的教学活动。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以“新三维”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来指导自己的教学实习。这让我在教学实习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在各单元的测验中得到了较大的提高。最让我自己感到欣慰的是学生转变了他们原先的学习态度。他们由原来的不喜欢语文到喜欢再到主动的提出要成立学习兴趣小组。课堂上也由原先的被动的接受知识到主动的去参加各种教学讨论和探究活动。并且加强了和同学、老师的交流。与此同时我把教学形式向课外延伸。让他们自己感受生活化的语文。这样是他们对语文不再陌生。感觉到的是现实中的语文。

3、抓好辅导环节。

辅导是做好教学工作的有益补充:如果说课堂授课是针对全部的话,那么辅导就是针对局部学生和局部知识。这一环节的重点在于查缺补漏,对于提高班级的整体水平起着举足轻重之作用。

4、抓好改作业环节。

通过作业,可以检查一堂课的授课效果;同学们可以了解自己的优点和不足。作业批改中大多运用学生互改这种方式,学生给自己的打评。这样既可以调动同学们的学习积极性,又可以培养他们做题的规范性,为考试做好热身准备工作。

5、抓好考试环节。

考试是做好教学工作的重要手段:同科教师应该流水线作业,严格按照中考统一评分标准进行改卷,做到给分有理,扣分有据,培养学生考试意识、规范意识。阅卷结束后,各个题目的阅卷老师应相互通告本题同学们常犯的错误,为下一步的评讲做好准备。评卷时,把注意力放在做完一套题自己在做题方法和学习态度的收获上,回归课本,引领学生做好考试总结。

这次 社会实践活动的感受和体会如下:

首先,要上好语文课必须要让学生喜欢授课老师。这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教师要有独特的人格魅力。并在教学过程中逐渐形成自己的风格。这是属于“备好学生”的环节。要在“准备好学生”方面做得好是至关重要的。除此之外,“备好学生”方面我要快速的认识他们。而我在这个环节用了3天的时间就把他们记住了。并且随见随叫出他们的名字。这让我的学生有了一种被关注被尊重的感觉。通过这种简单而实际的方式我进入到学生的圈子里面去了。如果说只这样做就认为做到“备好学生”那是远远不够的。因此在这期间我还认真的批改了他们的周记。并叫每个学生进行教学的访谈。从中我了解到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他们喜欢的是一种快乐而有趣的语文。他们接受的是一种简明的教学方法。针对这些我在教学设计的时候就引用了故事和探讨式的教学模式。并让他们自己组织学习兴趣小组。通过交流式的学习教他们从中取长补短。让他们感受到学习的快乐和轻松。

在这种环境中得到知识和各综合技能的提高。“备好学生”,我现在看来就是:“备好学生的性格、备好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备好学生接人纳物的方式、备好了学生的人格尊严”.其次,一个老师想上好一节课,那么他必须身兼数职。在他的身上要有多种知识的综合。“备好文本”就是这样要求我的。“备好文本”的第一步是要我有设计者的才干。文本的知识是零星的部件。只有发现其中的结构联系才能把他们捏成为一个知识的体系。而这个知识体系的创造者、设计者就是老师。“备好文本”的第二步要求我融入当地生活和环境的能力。通过观察和了解才能使学生更加容易的接受文本。语文生活化的问题我觉得在现阶段做得不是很到位。“备好文本”的第三步我认为在教学过程中要有很好的表达能力。如果我们说话时东一句西一句就会让学生不知所云。相反,如果我们开口就能旁征博引就会吸引住学生进入情境进入文本的兴趣。“备好文本”的第四步我认为是做好引导学生进入文本。

最后,上好语文课必须要有很好的课堂机智。也就是要“备好课堂”。在我教学的过程中我有这样一个发现:如果我用讲授的方式上课的话会有很多同学睡觉。并且课堂也非常的混乱。而当我运用讨论探究式教学时学生就很活跃,课堂效果也很明显。并且我发现如果能抓住学生的话题进行教学那是最好的。比如我在上《犟龟》时就由学生的一个问题:“龟,王八,而王八最笨了。”我就抓住了着个“笨”字让他们再结合文本去探讨。最后在对比中的出“犟”的本质。所以原本要用3个课时的内容我只用了两个课时就上好了。而效果比预期的要好很多。除此之外我认为“备好课堂”要注意的一个话题是教师的状态问题。学生喜欢的是快乐的老师。因为他们想在语文的课堂上寻找快乐。在这里我深深的感受到其中的利害关系。在上公开课那天由于自己的紧张造成了表情的过于严肃和语言的颤抖,这是很不好的。这使我在想表扬学生时由于语言把握的失控而给听课老师误认为是批评学生。所以,“备好课堂”那就是要有一颗快乐的心。

进入社会实践,就像进了社会大熔炉一般,千淘万漉虽辛苦,就算被磨练得遍体鳞伤,也要摩拳擦掌,做好又一次投身熔炉的准备。我在实习中逐渐变得“勇敢”。虽然开始也会有顾忌,怕“主动出击”会招惹“不知天高地厚”的蔑视。但事实

告诉我,应该对自己有信心,应有勇气去尝试。即便在尝试中失败,也能让自己成长,没有锻炼的机会,谈何积累和成长?而这一切,只能靠自己去争取。等待,只能让你在沉默中消亡,只有主动,才能为自己创造良机。实习,陪伴我经受了挫折,也经受了欢乐!正是:“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身!”

汉语言文学社会调查报告 篇2

关键词:信息化,汉语言文学,分析

一、汉语言文学信息化结合应用的重要性

1、教育理念需要改革和发展

新时期, 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我国在很大程度上改革了现行的教学模式与教学方式。就传统的教学形式而言, 仅仅只是单向地传输知识, 教学方式不灵活, 存在一定的弊端, 不适应信息化时代多元化与创新型教学发展的要求, 也不符合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要求。所以, 要想真正地转变教学方式, 培养更多的应用型人才, 就要使信息化和汉语言文学很好地结合在一起, 并且引进新的教学方式, 改进新的教学模式, 使学生学会创新, 并发挥其思维能力, 来提高他们的兴趣与素养, 促进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

2、社会发展的需要

学习汉语言文学这个专业的学生, 他们的文采都是比较好的, 而且他们思维都比较敏捷, 气质都很高雅, 就这些而言, 他们可以干各种各样的工作, 像文学创作、文字编辑等, 他们的就业前景还是很不错的。所以, 他们应当更好地掌握一些信息化技术, 使其与汉语言文学这个专业更好地结合, 以此增强自己的竞争能力与学习能力, 只有这样, 才能在以后的工作中更好地把握住机遇。

3、构建知识价值体系的需要

教育对于提高国民的综合素质, 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 将汉语言文学与信息化相结合, 有利于加强对学生的教育, 改正传统教育中所存在的弊端, 从而有利于教育的发展。

二、汉语言文学信息化面临的现状

1、对汉语言文学信息化缺少动力

就目前我国汉语言文学信息化发展的现状来看, 虽然我国在汉语言文学方面实现了信息化, 但是那只是表面状况, 并没有实质的作用。尽管部分学校已经建立了汉语言文学信息化基地, 以此加强汉语言文学的发展, 但是由于各方面条件的约束, 加之政府对此关注度不高, 其基地的建设只是一个简单的汉语言文学与信息化的结合, 并没有什么实际价值, 因此, 也就不能很好地给予其动力, 更难以促进汉语言文学与信息化的结合与发展, 从而不利于其基地的建设与进步。

2、汉语言文学信息化教育不到位

就当前来看, 我国的汉语言文学信息化不能很好地适应现代化发展的要求, 在教学中存在着一定的弊端, 与教育的宗旨背道相驰。所以, 这就要求我们在以后的教学中要更加注重促进学生理论与知识的发展, 完善汉语言文学与信息化的结合过程, 注重加强学生的全面发展。然而, 目前的汉语言文学信息化教育仅仅处于低端水平, 并不符合以上几点要求, 从而不利于学生学习的发展与我国教育事业的革新。

3、汉语言文学信息化课程安排不当

当前, 在绝大多数实施汉语言文学信息化课程的学校中, 他们的汉语言文学信息化课程的实际安排与原本的教学目标存在着很大的差距, 教学计划与实际教学情况大相径庭。而且加之学生日常学习汉语言信息化的时间很少, 使得教学实际情况无法按照原计划进行, 违背了教学规律, 从而不利于汉语言文学和信息化的很好地结合在一起, 也就不利于教育事业的发展。

三、关于如何加强汉语言文学信息化结合应用

1、构建并完善汉语言文学与信息化体系

新时期, 随着我国信息化的飞速发展, 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需要更多更好的信息化人才。这就要求学校在日常学习中要注重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培养与发展, 同时要加强学生的汉语言文学与信息化的学习, 从培养人才的目标出发, 以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为起点, 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 特别是要提升学生的汉语言文学与信息化的学习能力, 构建并完善汉语言文学与信息化体系, 从而提升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的各方面素养, 推动教育体制与教育课程的革新, 进而改进教学方法, 促进学生能力的提高, 不断推动我国家教育事业的进步。

2、汉语言文学信息化管理的策略与方法

在目前状况下, 我们要注重教育事业的革新, 对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学方式加以改革, 使得更多的学生有自己选择的余地, 而不是墨守成规, 死板教条地让学生学习这一专业。我们要在以后的教学中更加注重实践教学, 只有这样才能见到实际效果, 看到实际绩效, 才有利于更好地教学。同时, 我们还要考虑到每个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在实际教学中, 允许学生自由安排, 自主学习, 自我发展, 加强我国汉语言文学在自主化方面的发展, 为社会培育更多的高才生, 为国家培养更多的有用之才。

3、注重强化师资力量, 培育实用人才

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 学校应当更加注重将汉语言文学与信息化进行有效的结合, 不仅要强化学校的师资力量, 任用部分专业性老师, 而且要以培养使用人才为目标, 加强对汉语言文学信息化的学习力度, 使得学校能够培育出更多有实际应用能力的人才, 进而在最大限度上满足社会需求, 从而促进我国综合国力的发展。

四、结语

总体而言, 我国目前的汉语言文学信息化还存在某些问题, 且在一定时间内暂时无法解决, 因此, 我们必须采取有效的方法, 真正实现汉语言文学与信息化的有效结合, 为我国培养更多的有用人才, 促进我国教育体制的革新, 推动我国教育事业的进步与发展。

参考文献

[1]蒋延萍.汉语言文学信息化结合应用性的分析[J].东方企业文化, 2013, 24

[2]王彩琴.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新探[J].洛阳理工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1, 18

汉语言文学社会调查报告 篇3

良好的写作能力是衡量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是否属于创新人才的一个重要指标。强化写作能力不仅应该成为构建课程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时必须充分凸显的一个内涵,而且更应该通过具体的课程、具体的实践教学环节,尤其是具体的手段和措施加以实现。

1强化基础写作能力

虽然素质教育已倡导多年,新课程标准也开始全面实施,但应试教育至今没有发生根本性改变。受应试教育影响,相当数量的初入汉语言文学专业学习 的学生,由于在中学阶段缺乏充分的写作训练和文体训练,写作水平低下,不仅措词不当、病句、表意不明、条理不清、逻辑错误等现象比比皆是,而且不会写议论 文。对于以写作为主要创新表现方式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而言,这种现状无疑成为培养创新人才的极大障碍。因此,强化基础写作能力是汉语言文学专业创新人才 培养非常重要的前提条件。一方面,强化基础写作能力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书面语言表达水平;另一方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和创新精 神。因为无论是选材立意,还是谋篇布局,抑或是表达方式与语言的运用,都始终强调创新性,久而久之,必然对学生的创新意识、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有所培养 。

强化基础写作能力,首先是开设基础写作课程。但问题在于,或者是课时有限,或者是因学生在中学阶段接触过一些写作知识而不够重视,或者是重理 论而轻实践,以至于这门课程开设的最终结果常常只是学生获得课程成绩,而实际写作能力并没有真正得到提高。因此,要通过基础写作课程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任课教师必须做到:第一,牢固树立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教学目标;第二,改革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精讲、少讲写作理论,细讲、多讲写作技巧,尤其是在课内要 多安排写作训练;第三,增加学生在课外的训练量和阅读量,并勤于批阅、检查;第四,改变考核方式,将平时写作训练的数量和质量作为重要的考核内容,加大其 在课程成绩构成中所占的比例,如将通常的30%改变为40%甚至更多。

2强化论文写作能力

论文写作是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最主要的表现形式之一,因此必须对学生的论文写作能力予以强化。   在课程设计上,可以考虑在第三或第四学期开设论文写作课程。很多高校的汉语言文学专业都开设有论文写作课程,但是在开设时间上大多是在第七学 期,以利于学生在第八学期完成毕业论文。这样的设计存在严重的问题。由于严峻的就业形势,学生从第七学期开始就忙于找工作,在本学期开设论文写作课程,常 常无法保证正常的教学。更重要的是,论文写作并不等于毕业论文写作,如果论文写作课程的开设只是为了毕业论文,就会弱化该课程的功能,不利于创新人才培 养。所以,不仅要开设论文写作课程,而且要将开设时间提前,这样,既能承接基础写作课程,又能从二年级开始就对学生进行论文写作的指导,利于学生完成各种 论文写作,并不断提高水平。

在实践环节上,首先是要加大课程论文写作力度。课程论文是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尤其是文学类课程的平时作业或考查作业的主要形式。由于此類课程 很多,所以学生要完成的课程论文是整个大学期间完成的论文中最多的。目前课程论文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因为是课程作业,加之量大,甚至有时出现几门课程论文 需要在同一时间内完成的情况,学生往往敷衍应付,甚至抄袭,而对教师来说,通常只是批阅后给成绩,缺乏必要的指导过程。课程论文的作用没有真正发挥。因 此,必须制定课程论文质量标准,规范写作要求,严格指导过程。

学年论文是汉语言文学专业又一实践教学环节,通常安排在三年级,这样设计一方面是因为三年级学生具有了一定的专业基础,另一方面是为毕业论文 做准备,而且也制定有质量标准。但是如果立足于创新人才培养目标就会发现,把学年论文的写作目的视为是给毕业论文作准备是不合适的,因为无论是学年论文还 是毕业论文,都只是创新人才培养的手段而不是目的本身。所以,现行的学年论文制度需要加以改变,在时间安排上,可以考虑让学生在二、三年级时分别完成一篇 学年论文;在指导过程上,不能是一次性指导,即教师批阅初稿,学生根据修改意见进行修改,然后提交,教师给出成绩,而应该增加指导次数,让学生在反复修改 中不断提高学年论文质量,并使学生从中受益。如果能够按照毕业论文的要求指导学生的学年论文,效果将会更加明显。

毕业论文是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在校期间最后完成的论文。相对其他各种形式的论文,毕业论文的规定最细致,程序最规范,指导最认真,要求最严 格。但是,由于第八学期正值学生寻求就业的最关键阶段,能够真正潜心于毕业论文写作的学生并不多见,因而,近年来毕业论文质量整体呈下降趋势。面对毕业论 文质量与学生就业之间的矛盾,首先,可以考虑将毕业论文完成时间改为第七学期。虽然第七学期就业工作已经开始,但是相对而言,学生有比较从容的时间完成毕 业论文。其次,指导教师必须高度负责,主动联系学生,掌握学生动态,敦促学生及时完成各阶段工作任务。再次,严肃处理未按时完成毕业论文者和抄袭者,切实 执行未完成毕业论文者和抄袭者不得毕业的有关规定,真正给学生以警示。

除强化课程论文、学年论文和毕业论文这些必须完成的实践环节外,汉语言文学专业应在二、三年级学生中大力倡导、组织申报学校针对学生设立的科 研立项,积极参与大学生科技创新竞赛活动,鼓励在学术期刊公开发表论文。同时要求教师积极参与学生的科研活动,做好学生的指导教师,提升学生的科研水平。

3强化个性化写作能力

如果说强化基础写作能力和论文写作能力是培养汉语言文学专业创新人才之必须手段,那么强化个性化写作能力则是尊重学生个性化发展需要的必然选择,同样是在培养汉语言文学专业创新人才。

汉语言文学博士论文开题报告 篇4

《说文解字》是东汉许慎在收集经传的基础上对小篆所做的全面研究,是我国第一部字典,学术价值极高,研究者代不乏人,著作如林。据阳海清等编撰的《文字音韵训诂知见书目》说,《说文解字》及其研究性著作共计1849种,其著录部数之多,令人叹为观止。有清一代,对《说文解字》的研究非常盛行,并且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其中特别突出的是段玉裁、桂馥、朱骏声、王筠说文四大家,王筠《说文释例》、《说文句读》重于形,桂馥《说文义证》偏于义,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侧重于声,独段氏注形音义三者并重。近XX年来,《说文解字》的研究,有综合性研究、词义研究、“六书”研究、历史文化研究、体例研究、比较研究、方言研究和许慎《说文解字》研究等8 个方面的新成就,本时期《说文解字》研究显示出重视普及性研究和学科转向渐趋自觉等新特点。

礼学研究可分为四类:以礼经以及其它儒家经典中记载的礼为对象的礼经学,主干是三礼学,涉及对其它儒家经典(“十三经”)中记载的礼的研究;以仪制的撰作和仪制的研究为对象的礼仪学;对礼的本质、价值、功能和历史作用等问题进行理论性的论证和阐发的礼论;由礼在中国的泛化现象滋生的泛礼学。礼学研究在20世纪50年代之前一直是显学。孙诒让《周礼正义》是中国传统礼学研究的集大成之作,也宣告了传统礼学时代的终结。经过三四十年的沉寂后,礼学研究在我国学界逐渐得到复苏和重振,推出了一些相当分量的成果。特别是曹元弼、沈文倬、陈戍国师生三代,前后相续,成为20世纪以后礼学传承中引人注目的一脉。复旦大学杨志刚教授认为,现代礼学研究有以下特点:一是从比较早的时候起,就注意到从文化的角度审视中国古礼。“文化”概念的导入,给礼学研究这门传统学问注入了新的研究意识,二是形成了一种多学科、多方位的研究态势,拓展了现代礼学的研究领域,三是注重古代文献资料与新发现的考古资料、古文字资料以及民族学资料的互相印证,四是以沈文倬、杨宽等为代表,初步建立起新的研究范式。

二、选题背景及其意义

《说文解字》不单单是一部学术著作,该书对中国古代政治社会发展的影响也十分深远。XX年11月在河南漯河召开了首届许慎文化国际研讨会,学者对《说文》给予了非常高的评价。近代以来,戴震提倡以训诂明义理,学者多受其影响,致力于小学,但研究者多偏重于文字、音韵、训诂之学,将其当作经学附庸。实际上,《说文》“天地鬼神山川草木鸟兽 虫杂物王制礼仪世间人事莫不毕载”,几乎是许慎时代社会生活的实录,有关当时社会生活的典章制度、名物、思想等都可以在这里找到反映。对于这样一个宝贵的文献资源,历代研究者虽用力颇勤,但鲜有学者从社会学方面来研究,更没有从礼学的眼光来研究《说文解字》的。利用文献典籍及考古出土资料并参之于民族学资料来研究古礼已成共识,但利用《说文解字》以及相关古文字资料来从事礼学的研究还是一片空白。

社会生活一方面由语言文字所反映,另一方面也在语言文字的发展中发挥着能动的作用。在中国古代,礼几乎是无所不包的社会生活的总规范,影响、浸淫至制度、器物、行为、观念形态各个层面。以儒家经典“六经”言,皮锡瑞《经学通论·三礼》就说,“六经之文,皆有礼在其中。六经之义,亦以礼为尤重”,曹元弼先生说:“六经同归,其指在礼。《易》之象,《书》之政,皆礼也”。许慎生活的时代,今古文争论激烈,“五经无双”的他不可能不在其著作《说文》时烙下礼的痕迹,反映自己的礼治思想。包括三礼在内的先秦典籍以及当时的礼既是许慎撰作《说文》的资料来源,也为其提供了编写撰作的指导思想,还提供了一种据礼释字的研究方法。研究《说文解字》,领悟作者的微言大义,可以更本真地认识中国古礼。

因此,把《说文》研究同中国古礼研究结合起来,运用礼学来研究语言学和运用语言学来研究礼学,准确地揭示其内在关联,既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把握语言文字的发展规律,又为我们准确地认识古礼开辟了另一条途径,丰富扩充礼学研究的视野。

三、研究内容

《说文》引称的礼书。许慎在《说文》叙目里说,“其称易孟氏,书孔氏,诗毛氏,礼周官,春秋左氏,论语、孝经皆古文也,其与所不知,盖阙如也”,引用的礼书是《周礼》,此外许慎还引用《礼记》等先秦礼类典籍。对《说文》引用的礼书进行系统的整理,并对相应内容与今本进行比较,研究许慎引称礼书的依据和规律。

《说文》记载的古礼。《说文》保存了有关上古礼方面大量的重要信息,反映出先民们用礼行礼的痕迹,成为今之学者探索古礼的渊薮。许多精蕴的解说,资料性甚强,有助于考史和印证古礼。如:《说文》卷一上玉部:“瑁,诸侯执桓圭朝天子,天子执玉以冒之似犁冠。《周礼》曰:‘天子执瑁四寸’”;十三下土部:“圭,瑞玉也,上圆下方。公执桓圭九寸,侯执信圭,伯执躬圭,皆七寸;于执蒲璧,男执谷璧,皆五寸,以封诸侯。从重土。楚爵有执圭。”这是由瑞信礼仪说明等级制度。这一部分的研究将依据古礼的五分法进行分类梳理。

《说文》表述的汉礼。《说文》一书,大量记载当时的社会生活,尤其是礼教、礼制、礼论等,某种程度上是一部反映当时礼制礼俗的文献,可以看作是研究汉礼的一个可靠的资料来源。如第三部示部释祜和十二部释庄皆曰“上讳”,反映当时的避讳之礼。

《说文》涉礼小篆的追源。许慎博综篆籀古文之体,发明六书之指,因形见义,分别部居,可以上溯造字之原,下辨分隶行草递变之迹。清代学者孙星衍说:“说文不作,几于不识六义,六义不通,唐虞三代文字不可复识,五经不得其本解。”将结合古文字演变和当代语言学研究成果对涉礼小篆进行词源学上的研究。

《说文》古礼名物制度铨释。经礼为三代制作精意所存,有非可仅执义理以求之者,固必释训诂,铨名物,征制度,而后义理乃现。《说文》分类别目、以类相牵,具有百科全书式的广博性,古礼许多名物赖《说文》而存之。本部分将按礼仪、礼器以及礼物等进行研究。

经礼与《说文》释字体例。许慎在叙中说:“《周礼》八岁入小学,保氏教国子,先以六书,一曰指事,二曰象形,三曰形声,四曰会意,五曰转注,六曰假借”,细考经礼,其中训诂之语多为许慎所用,其行文体例、风格亦多受礼经影响。本部分将考证经礼对《说文》成书的影响。

文字演变与古礼变迁。 三代之时,礼乐大行,“郁郁乎文哉”,学出于官,文字受官方绝对控制,看起来比较统一。战国之际,礼崩乐坏,私学昌盛,文字形体急剧变化。始皇隆法黜儒,有仪而无礼,虽欲“书同文”,但秦书实有八体。汉初,礼久不行,古今文字交接过渡,文字写法纷呈不一,点画出入随便。至汉武废黜百家,独尊儒术,文字虽稍稍统一,但数百年之流毒,非竟日可除,《说文》成书前后的碑刻文字,也是别体繁出。这一部分研究礼之变迁与文字演变的内在关联。

经礼今古文之争。两汉之际,礼经学特别是《周礼》之学,在东汉经学的发展过程中,处于枢纽的地位。极力推崇古文经学的许慎是古文经学大家,在撰写《说文解字》时吸收了大量古文经学的成果,但也有极少部分吸收了今文经学的优秀成果。这一部分结合许氏所著的《五经异义》,参之以同时之贾马何郑,研究两汉经礼今古文之争。

《说文》礼治思想。古文经学和今文经学对同一社会文化现象的解释是不同的。许慎虽没有专门的礼学专著,但他的礼学思想在《说文》的注释及编排、所用资料的引称等方面得到体现。如在释玉有“五德”,提出“仁、义、智、勇、洁”之说:“玉,石之美有五德,润泽以温仁之方也,(角思)理自外可以知中义之方也,其声舒扬尃以远闻智之方也,不橈而折勇之方也,锐廉而不技絜之方也。象三玉之连丨其贯也,凡玉之属,皆从玉。”研究《说文》包含的礼治思想,可进而推衍出许慎的礼学思想。

四、研究工作的重点与难点,拟采取的解决方案

研究重点:许慎的礼学思想。许慎“五经无双”,《说文》出后,同时代郑玄注经,晋灼写史已多加引用,许氏对我国古代文字的发展自然功不待言,其礼学思想也意义非浅,上升、提炼其礼学思想,可以发现当时的思想发展轨迹。研究许慎的礼学思想必须放在当时的社会大背景之中,通过与许慎同时代的经学家的活动考察中,发现与之相关的信息,确保其思想研究的真实、完整性。

难点之一:礼古文字知识。《说文》里集中整理保存了上古汉语的语音、词汇资料。在研究礼类文字的词源时,必须把握古代文字的演变规律和轨迹。古文字的研究涉及文字、音韵、训诂三个方面,而三者往往又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例如,从文字上考察, “依类象形,故谓之文;其后形声相益,即谓之字。字者,言孳乳而浸多也”。 但同时,“声在文之先,意在声之先”,即声音是用来表达意思的,而文字是用来记录声音的,“故凡发音部位相同的字,其义多相同或相近”,由此可见文字与读音关系也非常密切,要求研究者必须有扎实的古文字研究功底,这种素质就是相当艰巨的挑战。

难点之二:礼今古文之争。根据许慎的《五经异义》,两汉的群经各家学说,存在今文、古文两派的基本界限;两派的区分标准,又在礼制。晚清的廖平发挥许慎的观点,进一步指出:“今学博士之礼制出于《王制》,古文专用《周礼》,故定为今学主《王制》、孔子,古学主《周礼》,然后二家所以异同之故灿若列眉,千谷百壑得所归宿”。经学今、古文分派问题十分复杂,虽然研究者虽众,但聚讼千载的学术问题还须探讨。

对于上述难点和重点,拟在熟悉掌握典籍和综合分析文献训诂材料的基础上,充分发掘和吸收前人研究成果,从中稽核出符合历史面貌的结论来。

五、论文工作量及进度

论文涉及《说文》学及古礼两大艰深学术领域,工作量浩大,体现在:

艰深的文献阅读:研究者必须对《说文》及三礼有充分的阅读和准确的理解,这些文献内容艰深、专业性强。另外须对前辈礼学与《说文》学的研究成果很好利用,对许慎时代的历史面貌有准确把握,需要古文字学方面的坚实基础,这些都需要大量的前期准备工作,也就是说要有大量坚实的文献阅读作为基础。

繁重的文献梳理。 作为交叉领域的开创性工作,只有在大量的资料占有、整理后并进行仔细认真和富有发散性的分析、归纳后,才能发现二者之间可能存在的内在联系,材料梳理的过程也是一种创造的过程,哪些有用,哪些会产生误导等,研究者应当正确处理。

严密的论证推理。许慎本身流传下来的资料并不多,前人的研究成果也大都集中于文字学研究方面,这项研究提出的许多新观点新结论必须有缜密的论证,运用严密的推理方法对观点进行支撑。

论文进度:

XX年6月前 完成本项研究的资料收集与文献阅读

8月前 《说文》引称礼书的整理

10月前 《说文》记载的古礼疏证

12月前 《说文》记载的汉礼考订

XX年2月前 《说文》涉礼小篆的词源学研究

4月前 《说文》记载的古礼名物制度考证

6月前 三礼与《说文》行文风格特点研究

8月前 经礼今古文之争的历史考察

10月前 《说文》礼学思想研究

12月前 文字演变与古礼变迁关系

XX年4月前 学位论文的润饰

6月前 论文答辩

六、论文预期成果及创新点

论文预期成果:专著及系列论文。

创新点:

1、开辟《说文》学研究的新领域,从历史文化的角度研究《说文解字》,特别是从礼学的角度系统地进行研究,本研究尚属首创,并为今后与其他儒家经典的结合研究奠定基础,形成《说文》说经系列。

2、研究许慎的礼学思想。研究说文者虽众,但尚无对许氏学术思想尤其是礼学思想进行探讨。研究许慎的学术思想可对经学的今古文之争提供材料学上的支持。

3、开创古礼研究新思路,也就是说,对礼学的研究可以从古代文献、地下出土、民族学资料“三重推理”法扩充包含古文字资料的“四重推理”法。

七、完成本课题拟阅读的主要文献

1、《殷墟甲骨刻辞摹释总集》 姚孝遂主编 中华书局

2、《金文编》 容庚先生编著,张振林马国权摹补 中华书局

3、《积微居小学述林》 杨遇夫先生著 中华书局

4、《说文解字注》 段玉裁撰 巴蜀书社

5、《说文通训定声》 朱骏声撰

6、《说文句读》义筠撰

7、《说文解字义证》 桂馥撰 中华书局

8、《古文字类编》 高明编 中华书局

9、《经典释文》 陆德明著 中华书局

10、《史记》(附三家注)司马迁著 中华书局

11、《汉书》 班固著 中华书局

12、《后汉书》 范晔撰 中华书局

13、《三礼汉志疏证》 刘善泽撰 岳麓书社

14、《十三经注疏》阮刻影印本,中华书局

15、《周礼正义》 孙诒让撰 中华书局

16、《仪礼正义》胡培翚撰 清经解续编本

17、《礼记集解》孙希旦撰 商务印书馆

18、《仪礼图》张惠言著 清同治九年楚北崇文书局重雕本

19、《宗周礼乐文明考论》 沈文倬著 浙江古籍出版社

20、《中国礼制史》 陈戍国著 岳麓书社

汉语言文学欣赏论文 篇5

摘 要:中国古代的文学作品有着丰富的思想内涵,需要读者联系作者的写作背景,体验作者的情感世界。

在阅读文学作品中,要注重类比联想的学习,提高文学作品赏析力,以便于更好地解读作品。

关键词:文学作品;类比联想;周易

类比联想思维是通过直观可感的物象,凭着人们的联想与想象,用来阐发事物更深层的意趣、意旨和事理。

语言文学的赏析,重要的是读者会欣赏文学作品。

而掌握一些研究文学的必要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研究语言文学作品。

其中类比联想就是比较重要的方法之一,尤其在欣赏古代诗文方面。

一、《周易》:类比联想的起源

从被汉史家司马迁列为“群经之首”和“大道之源”《周易》开始,就非常重视取象思维,不是“象”本身,而是“象”所蕴涵的“神圣明之得”。

它也开创了类比联想思维的研究方式。

而我们所说的“言外之意”“画外之音”,都是取象思维所产生的妙不可言的“惊人”效果。

类比联想是由某一事物引起人脑中与他有某种类似的另一事物的联想。

它主要是从具有相似特点的同类形象、性质、内容等进行的联想。

如枯木逢春,这种自然现象和人事有许多联想我们可以推导出没有希望的事件或境地突然又焕发了生机。

《周易・大过》有两爻,一是“枯杨生,老夫得其女妻,无不利”。

二是“枯杨生华,老妇得其士夫,无咎无誉”。

前者是枯萎杨树发芽了,老头娶到一个年轻妻子,自然现象与人间世情联系起来。

而后者是枯萎杨树开花了,老太太暮年嫁给了一个年轻小伙子。

这两种情况,在今天我们看似正常,古今思维方式却不一样,“无不利”与“无咎无誉”体现了社会男尊女卑的封建思想,另一原因是,当时的婚姻主要是为了传宗接代,从生育的角度来看,老头娶年轻妻子不影响生育,可是老太太嫁给了年轻小伙子可能就影响生育。

这就是《周易》从天象推导人事,再推导一个吉凶的判断。

可以说它是中国古代最早的类比联想的范例。

后世文学诗词大都受到它的影响,或多或少地借鉴了这种方式。

二、类比联想在古代文学作品中的体现

中国古代文学理论中的意象、意境、情景交融,比兴,象外之象、意外之味,“镜中之花,水中之月,羚羊挂角,无迹可求”“不着一字,尽得风流”等等,都与《周易》的类比联想有渊源关系。

类比联想可启发人的想象和创新,增强审美情趣。

它将抽象的情感转化为具体主体的形象表现出来,获得含蓄蕴藉的效果。

如“浮云游于意,落日故人情”。

浮云,游子皆漂泊不定,因相似而意象叠加;“落日”,在农业文化背景中,黄昏意义重大,那是家人共享天伦之乐的时刻,漂泊异土他乡的游子每至黄昏倍思亲,“最难消遣是黄昏”。

“落日”与“故人情”因相关而情景交融。

《诗经・采薇》中有诗句“昔我往矣,杨柳依依”,折柳送别渐成一种习俗。

因发音相似,“柳”可联想为“留”;又因“柳”生命力极强,插根柳枝就能活,于是就可联想到美好的祝愿。

又如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天象与他的离愁别恨相关联,表达了他的伤情。

类比联想思维模式在诗歌鉴赏中更是不可或缺,能将诗歌中有限的时空巧妙地扩展。

如杜甫《江南逢李龟年》“歧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诗歌字面信息有限,也就是述说了一件平常之事,但若展开联想,作品蕴藉不止在此,李龟年是唐时乐工,代表了唐文化最辉煌的艺术,当年出入将相王府唱尽大唐王朝繁华与昌盛,而安史之乱后,这位名噪一时的歌唱家流落江南,以沧桑之声唱出晚年境遇。

汉语言文学人才培养论文 篇6

汉语言文学专业,也就是早年间人们口中的中文系。毋庸置疑,汉语言文学专业有着十分源远流长的教学历史,同时在时间的沉淀之下,也形成了独具一格的教学传统。在新中国还没有成立时,也就是我国的民国时期,近代教育刚刚萌芽,中文系应运而生,这也就是现在的汉语言文学专业的雏形。中文系承载着我国熠熠生辉的传统文化,蕴含着无数先人的人生菁华。即便是在战乱时期,也没有让一个个的热血青年放弃对中文的热爱。在不断的积累沉淀后,汉语言文学专业形成了自己稳定的教学模式,其教学内容也逐步固定下来。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汉语言文学专业的高校招生比例非常大,同时就业率也相对较高。然而近年来社会经济发展迅速,社会上对于经济专业,管理专业的人才需求增加,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地位受到了来自各个方面的挑战,至今汉语言文学专业仍然处于一个瓶颈时期,如何进行有效的转型成为了众多汉语言文学教育专家首要解决的问题。按照现代教育学理论来看,应用性是衡量一个学科教育模式是否先进,教学体制是否健全,教学发展水平高低的一个非常关键的标准。而现在的汉语言文学专业恰恰缺乏的就是专业的应用性。显而易见,这是由于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历史决定,传统的教学模式不足以适应如今社会的发展,就导致了近年来报考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大大减少,就读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不少学生都是被调剂的,社会对于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认识也发生了微妙的变化。提高汉语言文学应用性俨然成为了奔赴在汉语言文学教育前线的工作者们的不得不面对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从教育学原来角度来看,一个学科的应用性指的便是该学科所涉及到的在实践过程中转变为解决问题的能力或者说指导解决问题的能力,除此之外,还包括该专业的毕业生是否能够运用专业知识来发挥所长,狭隘的来讲,就是能否在工作中灵活运用自己专业的知识。笔者将以北京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来展开分析研究。

二、汉语言文学教育的现状特征

1、汉语言文学专业历史悠久,教学内容固定

在近现代高等教育刚刚产生之初,北京师范大学也就是京师大学堂师范馆创建于19,随着学校的建立,汉语言文学专业也随之出现,至今已有110余年的历史,为国家建设培养了大批英才,也为二十世纪中文学科的建设和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鲁迅、钱玄同、刘半农、黎锦熙、沈从文、沈兼士、顾随、余嘉锡、吴承仕、黄药眠、钟敬文、谭丕模、穆木天、叶丁易、刘盼遂、李长之、李何林、陆宗达、萧璋、俞敏会通开新,炳耀学界;启功、郭预衡等先贤奠定了文学院稳重求实不务虚名、锐意创新不断进取,既坚守学术家园,又保持现实关怀的良好学风。

2、文学性人才多于实用性人才

长久以来,无论是在世人的眼中,还是事实上,汉语言文学专业已然成为了诗人的摇篮,知识分子的海洋,但是这些名号称谓都不能称之为社会意义上的职业,其应用性也相对较低。不少高校因此开具了新闻学,翻译学,对外汉语等专业,来平衡汉语言文学的应用性与文学性。但是现实是残酷的,随着近年来汉语言文学专业就业率持续降低,为了躲避就业压力,不少学生都选择读研,而读研之后又不知何去何从。汉语言的文学性太强,以至于不少人认为汉语言文学专业是贵族专业,是不愁吃穿,不担心就业的学生选读的专业。归根究底,便是课程设置方面文学内容连篇累牍,而实践性课程较少。

3、汉语言文学专业实践性教学内容缺乏

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实践性教学内容缺乏是大多数汉语言文学专业的短板。以北京师范大学为例,北京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是国内数一数二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其研究水平和北京大学不相上下,也是北京师范大学的三大王牌专业之一。但其实践性课程较少却是不争的事实。语文教育学,创意写作,翻译理论与实践是为数不多的实践性课程,却是选修课程,并不能覆盖到全部学生。有的学生更偏重文学性,就会避开实践性的选修课,一定程度上讲,实践课程教学任务大于理论课程,这也就导致了学生尽可能地避免实践性课程的选择。笔者认为,可以给学生最大的自由,但是更应该给学生一个引导,可以让学生在实践课程的范围内,必须选定相应数量的课程来提高学生的实践性。

三、为什么要提高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性

1、提高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应用性是顺应社会发展的必然

二十一世纪,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不仅仅需要具备丰富的知识,同时还需要具备较强的应用能力,综合性人才是当今社区缺乏的人才,也是我国高校需要重点培育的人才。因此,汉语言文学专业必须顺应时代的潮流,培养既具有文学性,又具备应用性的综合性人才,促进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更好地就业。

2、提高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应用性是我国素质教育的要求

早年间,我国不断推进素质教育,在中小学开展综合培养,而在我国高校,也正如火如荼的开展素质教育。素质教育的目标便是提升我国预备人才的综合能力,使得学生全面发展。

四、如何提高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应用性

1、推进学科教育体制建设

教育体制包括了教学内容,教学模式。要想增强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实用性,就要与时俱进地更新教学内容,丰富教学样式。以北京师范大学为例,在20xx年左右,进行了教学内容的大改革。将原有的大篇幅的文学史的教学,进行了压缩,设置了精读名著的单独课程,最大程度了满足了学生的兴趣,同时也实现了学有所专,学有所用。并设立了导师制,学生参与到导师的教学研究中,大大增加了学生的实践经验。由此可见,实现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实用性,就需要通过课程的设置,完善必修课和选修课的选定方式,优化学生的知识结构,增强他们运用语言的实践能力。

2、改善陈旧的教学方式

由于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传统性,加之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数众多,不少汉语言文学课堂充斥着满堂灌,照本宣科的状况。老师讲课是老师的事,学生听课是学生的事,教与学剥离开来。这种陈旧的教学方式,早就应该被高校淘汰。理科专业实用性强的一个原因,便是学生和老师一起进行实验研究。那么提高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实用性,也需要教学相长,老师带领着学生一起研究,利用现代化信息手段来支持教学,是必经之路。

3、加强学生语言应用能力的提升

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应该具备的一个重要技能便是语言运用能力,然而语言运用能力不仅仅包括写作,还包括口头表达能力,阅读理解能力。因此,高校不能够仅仅凭借写作能力来判断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高低。这就需要,学校注重对各个方面的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能够让学生挥发所长,尽可能地让学生全面发展,具备过硬的综合能力。

4、树立创新的教学观念

汉语言文学社会调查报告 篇7

关键词:汉语言类课程,问题表现,教学改革

作为传统专业的汉语言文学,一直以来,其专业课程构成主要由汉语言类课程和文学类课程两大部分组成。然而,从教学情况来看,学生普遍喜欢相对更加生动有趣的文学类课程,而语言类课程由于理论性强、内容繁杂琐碎、缺少生动的人物和情节,常常被学生视为枯燥乏味的代名词,称之为“文科中的理科”。最突出的表现就是在选择选修课和学年、毕业论文的选题时,选文学类的学生远远多于选语言类的。在很多学生的心目中,语言类课程只是一个附类,一种陪衬。

而事实上,目前在国内外都出现了“汉语热”。在国际上,随着中国国力的进一步增强,汉语在世界上的地位日益提高,已经逐渐成为应用最广的第一大语言。根据国家汉办官方网站显示,截至2015年年底,世界范围内已有500所孔子学院,各国学习汉语的人数也在不断增加。在国内,由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职业技能鉴定中心组织的国家职业汉语能力测试(简称ZHC),被称为“汉语托福”。自2006年推广以来,已在全国建立400多个考试网点,考生人数超过200万。作为国家人社部颁发的职业资格证书,广泛应用于记者、编辑、播音主持、新闻、教师、律师、文秘等行业的人才遴选,部分城市已经进行试点改革,要求教师、公务员进行该项考试,试点成功后,将在全国推广。这种国内外的“汉语热”对汉语言类课程的教学来说,机遇与挑战并存。

一、汉语言类课程的现状与问题表现

目前,各高校汉语言类课程的设置基本大同小异,将古代汉语、现代汉语、语言学概论、汉语史作为专业核心课程,另开设文字学、训诂学、音韵学、词汇学、语法学等选修课程。为了能够更客观地了解学生的汉语言类课程学习情况,我们组织了问卷调查,对象为烟台大学文经学院文法系汉语言文学专业2013级已经系统学习过核心课程的60名学生。希望能从学生自身需求角度出发为我们开展语言类课程教学改革提供合理化的意见和参考。

从问卷来看,只有15%的学生对汉语言类课程不太感兴趣,绝大多数学生很感兴趣或有一定兴趣(很感兴趣10%,有一定兴趣75%),这说明学生普遍对课程的接受程度比较高,只要在教学中能更好地将课程的魅力展现出来,会有更多的学生加入到学习和研究的队伍中。但是,学生对具体学科的喜爱程度表现出了很大的差异性,81.67%的学生偏爱古代汉语、现代汉语、语言学概论、其他科目总计不足五分之一。这一问题的调查表明,教师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在语言类课程学习方面的兴趣给予多方面的专业引导,让学生可以更全面地感受到每一门课程的特色。对是否有必要学习汉语言类课程的调查中,90%的学生认为十分有必要,这既反映出同学对课程开设的认同,也让我们对后续的教学改革充满信心和动力。目前汉语言类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具体问题主要有四方面。

(一)课程理论性强,有一定的难度

我们在调查问卷中设置了两个与理论和难度相关的问题,对于汉语言类课程的难易程度,没有一人认为很容易,1.67%的学生表示“难得受不了”,56.66%的学生认为“比较难”,两者相加接近60%。对于汉语言类课程理论要求程度与中文专业其他课程的比较,三分之二的学生认为过于抽象且理论要求比其他课程高。可以说,理论性强是汉语言类课程与生俱来的特点,而这又必然引起难度的存在。

(二)教师单兵作战,课程间内容重合

目前多数高校对汉语言类课程的教学一般来说都是一位教师负责一两门课程的讲授任务,比如就四门核心课程来说,以古代和现代作为分界线,通常一位教师主讲现代汉语和语言学概论,而古代汉语和汉语史则由另一位教师负责。从课程内容来说,如汉字的性质、形体结构、六书理论等内容现代汉语的文字学部分会重点讲解,同时古代汉语通论部分也会设置文字学专章,汉语史的绪论部分也会涉及到。修辞部分的“辞格”,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都讲;语法方面的“句式”部分,古代汉语、现代汉语、汉语史全都涉及;而语音知识四门核心课程都有相关章节体现,这种课程内容的重叠和各自为阵势必造成课堂效率的低下和教学有效课时的浪费。

(三)教学内容陈旧,实践性薄弱

语言类课程的讲解离不开各种语料。古代汉语和汉语史由于学科属性,主要依靠的是五四运动前文献典籍中的语料,这已是既定事实,无从改变。但现代汉语则不同,不论是学习,亦或是研究,都必须立足于“活生生”的语料。而就目前情况来看,高校所使用的教材中多数收录列举的是以鲁迅为代表的老一代作家作品,对新生代作家作品甚少涉及,更不用说各种新词语和网络用语了。这一问题在问卷的反馈中也有所体现。在对课程的学习应该注重哪些方面的问题中,65%的学生认为应该注重实用性学习,只有5%的学生选择知识理论研究,充分暴露了目前汉语言类课程存在与现实生活脱节的弊端。与此相关,在调查教师的教学工作重点时,56.66%的学生认为教师应更注重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解决的问题能力。这也是今后我们教学工作中要面临的一个亟需解决的重、难点问题。

(四)教学方式方法简单,课堂互动性差

在教学方式方法上,目前高校多数仍采用传统的教师口述为主、多媒体课件为辅的做法。虽然较之前的单纯讲解有了很大改进,但由于部分教学内容枯燥乏味、脱离生活实际、教学互动性不足,致使学生常处于被动接受状态,学习积极性难以充分调动。在问卷调查中,学生也充分反馈了这一问题。绝大多数学生认为我们应该以增强学习兴趣(45%)和开展多学科形式的学习互动(31.66%)为主要手段,来更好地改进汉语言类课程的学习。同时,学生也对课堂讨论的必要性予以了充分肯定,51.67%的学生认为非常有必要,只有8.33%的学生选择没有必要。应该说,在高速发展的当今时代,如果教师依然固守原有的教学方式方法,将非常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与提高。

二、汉语言类课程的改革措施

汉语言类课程的最终目的是通过语言知识的学习,全面提升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基于调查问卷的反馈及长期的教学实践,我们认为,改革可以从多个方面进行。

(一)开展教师团队合作,实现课程教学的模块化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各任课教师单兵作战,选择哪些内容作为教学主讲篇目更多取决于教师个人对这门课程的把握程度和研究方向,结果往往造成各相关课程间内容衔接不合理、知识点重合等问题。通过集体备课,开展团队合作教学,既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教师的专业特长,实现教学资源的取长补短,同时也可以很好地改变汉语言类课程之间严格的课程界限及各自的封闭结构,减少课程内容重合问题。具体的操作方法是:以语言学概论为理论指导,打破时间界限,从史的角度出发,融通现代汉语、古代汉语和汉语史三门课程,采取模块教学,分为语音、文字、词汇、语法以及修辞等五大模块,同时选择最擅长每一模块的教师来主讲。重点是要处理好重叠交叉的知识及协调对接问题。

(二)更新传统教学内容和手段,实现学科内容的现代化

在调查问卷中,大多数学生认为我们的教学内容应更注重实用性和现实性,这也为我们提供了改革方向。语言类课程是离不开语料的,所以在更新教学内容时可以将重点放在语料的选取上,精选形象生动、与生活紧密相关的教例子,从而使理论的讲授更具有实用性。像街头广告中的经典和失误语例以及网络用语都可以作为分析对象。从教学手段来看,以往多仍沿袭传统做法——“一言堂”或“满堂灌”,虽然多媒体教学兴起后,在某种程度上弥补了其不足之处,但收效甚微。在技术飞速发展的大背景下,我们的汉语言类课程教学也应与时俱进,可以适当引入MOOC、微课教学,将课堂打造得有声有色。课后还可以采用蓝墨云班课APP实时在线解答学生的疑问,形成一种教与学的良性互动。

(三)增设应用型选修课程,实现人才培养的实用化

在调查问卷中,对于是否会选择汉语言类课程的相关选修课,40%的学生表示会选择,不选择或不确定占了多数(53.33%不确定,6.67%不选择)。出现这种情况从侧面说明改革中我们更应多关注选修课的设置。比较可喜的是,46.67%的同学在问卷中明确表示将来愿意选择汉语言类方向的学年或毕业论文选题。汉语言类课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主要体现在听、说、读、写四个方面。当然,其中部分能力的提高还需要语与文学类课程和写作类课程相互配合,这方面我们暂不做详细论述。单就汉语言课程来说,学生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的培养可以通过增设实用实训性选修课的方式,让学生在理解掌握语言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实践训练,如实用交际口语、演讲与口才、公关语言艺术、口才学等课程,这些选修课程的设置将更关注汉语言的实用性,对于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是大有帮助的。另外,还可以开设从社会、文化、认知科学等角度,探究语言和社会、文化等的相互关系及其内在规律的语言学分支学科,如社会语言学、文化语言学、心理语言学、艺术语言学等,这些课程,也将有利于帮助学生拓宽语言文化视野,感受语言文化精神,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解决实际问题。

(四)设置第二课堂,实现教学效力最大化

由于人才培养方案中教学总学时是固定的,很多内容在常规教学环节中是难以全部展开的,因而,与第二课堂对接,利用其优势,是我们在改革中的不二选择。通过讲座类、竞赛类、表演类等丰富的第二课堂活动,能促进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显著提高。针对书面表达能力的提高,可以举行与汉字书写相关的汉字规范化讲座、硬笔书法讲座和汉字听写与书写竞赛、咬文嚼字大赛,使学生能具备书写规范、美观的汉字,帮助学生掌握规范的简化字,发现并改正各种书面文献中出现的误用现象。针对口语能力,可以举行交际口语表达能力专题讲座,举办朗诵赛、辩论赛、戏剧表演等,使学生有效地提高表达能力,创造生动活泼的语言环境,同时还可以反向促进课内的教学活动,使学生真正感受到汉语言的无穷魅力和博大精深。

(五)改革单一评价体系,实现考核方式多样化

以烟台大学文经学院为例,大多考试课程的最终成绩都是采取平时成绩(30%)和期末试卷成绩(70%)综合评定而成,从长期的实践来看,这种过分倚重闭卷考核的评价方式有一定的弊端(如无法体现学生综合运用能力和实践科研能力),也给平时未认真学习的学生提供了投机取巧的机会。因而,改革单一的评价体系,实现考核方式的多样化理应成为汉语言类课程改革中应有之题。首先,我们不能完全放弃原有的闭卷考核方式,对汉语言类课程而言,知识点的记忆是必要的,所以,不能放松对记忆和理解能力的考察。但需要在命题质量方面多方考量,侧重考察知识记忆基础上的理解记忆,并适当减低期末试卷成绩所占比重。同时,在平时成绩的构成方面,要更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和科研能力的考核与评定,将贯穿课程始终的课堂讨论、读书笔记、经典背诵、课程论文、方言调查、网络交流、第二课堂全部纳入体系之中,以全面展现学生在学习和实践过程中语言能力的发展,有效激发学生的专业潜能,以改变传统评价体系中的“一考定结局”的弊端。

参考文献

[1]杨泉良.高师中文专业语言类课程的整合与模式建构[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3(09).

汉语言文学社会调查报告 篇8

关键词: 汉语言文学 特殊教育学校 教学应用

在特殊教育教学内容中,并没有将汉语言文学作为重要内容学习,尤其是部分教师不太会汉语言文学,因此,汉语言文学一直都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由此可见,将汉语言文学连同语文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方式,能够提升教师的语文水平,同时能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可是,如何有效地在特殊教育中应用汉语言文学呢?下文将进行探讨。

一、汉语言文学教学实践

在特殊教育学校中,由于学生本身存在一定的缺陷,因此,教师应当重视和格外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可以将汉语言文学同特殊教育语文教学相结合,在特殊教育中丰富汉语言文学的应用,以此改变学生对文学的认识和理解,同时更好地强化学生的自信心。

在特殊教育中,可以利用实践教学激发汉语言文学教学兴趣,从实践中,教师应当明确特殊教育语文教学和汉语言文学的区别,汉语言文学是包含在语文教学中的。例如:对于特殊教学中的视力残疾学生,教师更应当重视实践方面的锻炼,让学生仔细品味文学,而在文学中,最重要的就是诗词歌赋,学生能否有效理解和运用,对于能否教好汉语言文学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再如,教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可以适当地增加文体种类的学习,同时更多地培养学生自己写诗歌,自己读诗歌,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文学在一定程度上,对于特殊教育学校的学生来说是陌生的,所以,在学生的内心深处对文学是充满了渴望的,因此,教师应当积极引导,从而教好文学。

汉语言文学不同于特殊教育中的语文教学,需要学生从文学的角度认识和理解他,感受文学的温度和文学的温暖,因此,实践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应当不断在学习中实践文学,体会文学,热爱文学,从而更好地进行文学学习。在特殊教育中应用汉语言文学,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并且能够让学生在文学中感知爱的存在。

二、汉语言文学的多媒体应用

随着时代的发展进步,人们更多地引入了多媒体技术,各种各样的教学形式已经深入到了每一个学校,更加广泛和丰富的教学方式层出不穷。因此,在特殊学校进行教学中,应当充分地引入这样的技术,用多媒体丰富整个汉语言文学的教学。例如:在汉语言文学教学中,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将汉语言文学中的较好的素材运用到语文教学中,或者是用多媒体呈现汉语言文学中所描述的一切画面。现今的汉语言文学教育出现了一定的问题,因此,进行汉语言文学教育应当从小抓起,让学生从小学就开始接触文学,让学生不断理解和运用文学。每个阶段都有教学任务,可是学习本身是不分阶段的,例如:采用多媒体教学系统时,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相对更好的学习环境,增强课本的生动性。再如,在教学中,教师可以事先进行素材的收集,在课堂上再进行展示,从而更好地让学生理解文学的内容,生动形象。特殊教育区别于普通教育,在特殊教育中讲授汉语言文学,应当充分利用多媒体,丰富学生的课堂生活。

三、汉语言文学中的人文关怀

汉语言文学教学的主体是人,同时人文关怀也是汉语言文学教育和特殊教育中语文教学的重点,对于特殊教育的学生而言,其身体是残缺的,但是如果文学能走进学生的心灵,将会让学生们感受到最好的人文关怀,是充满温暖和阳光的。因此,在特殊教育学校中进行文学教学是必不可少的。在特殊教育学校中,如果教师给学生多一份关爱,让学生能在这样的大环境中,开心愉快地成长,就能使他们更好地感受世界的温暖。汉语言文学本身是具有感动的,带有情感的汉语言文学教学能更好地陶冶学生的心灵,让学生体会爱,感受爱,更好地生活。因此,在实际的汉语言文学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通过一些有效的教学方法增强教学的人文性,更好地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主动学习。

例如:在特殊教育中的汉语言文学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入游戏的元素,让学生能开心愉快地学习,缓解紧张的学习气氛,在游戏互动中,更好地丰富知识,学习新知识。采用游戏为载体的汉语言文学教学模式,能有效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再如:在特殊教育中的汉语言文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可以采用多媒体展示的方式,例如,展示相关的残疾名人的励志故事,如:体操运动员桑兰,其经历虽然是慘痛的,但是,她从未放弃过,仍然凭着毅力,继续学习,最终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中成了特约记者,她的精神值得所有人学习。与桑兰相比,现在的孩子很幸运,桑兰都能够为了自己的梦想不断奋斗,最终实现了梦想,那你们呢?还有理由放弃么?不要放弃希望,不要放弃努力,不要放弃自己的梦想,相反,孩子们应当更加努力,不断拼搏,不要因为同正常人有差距就放弃,而是应当奋起直追,追赶正常人,不断超越自己,超越他人,实现自己的梦想。

综上所述,在特殊教育中的汉语言文学教学中,教师应当真正做到从学生的角度出发,真正做到为学生着想,让特殊教育的学生从文学中体会不同的人生,让特殊教育的学生拥有自信和学习的平台,同时带来不同的体验,让学生充分感受到世界和文学的温暖,为实现自己的梦想而努力。

参考文献:

[1]张树成.汉语言文学与语文教育的对接——以特殊教育为例[J].读书文摘,2015,02:243.

汉语言文学学科界定及课改论文 篇9

一、理工类高校开设汉语言文学专业所面临的困境

理工类高校普遍开设汉语言文学专业之时,正是传统汉语言文学专业普遍面临就业压力急于改革之际,文秘、新闻、传播、广告,一波又一波的中文类新兴专业从汉语言文学专业剥离而出,在这样的背景下,理工类高校的汉语言文学专业从设立之日起就面临着两个困境:

1.面对就业市场,理工高校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如何解决普遍面临的就业压力。目前,就业率成为衡量一个专业优劣的主要尺度,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大学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指出:“研究建立人才需求的监测预报制度,定期发布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与经济社会需求状况,引导高等学校及时设置、调整专业和专业方向,深化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方面的改革。”近年来,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开始注重对高校各专业就业率进行的专门调查和教学评估。在这种形势下,能够迎合目前社会需求的专业往往成为高校的强势专业和热门专业,而那些社会需求量较小、核心知识不明显、对口职业较少的专业逐渐成为冷门,汉语言文学专业正在此之列。据统计,“届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半年后失业人数为0.63万人,届失业0.7万人,届失业0.84万人,汉语言文学专业成为连续三届(2007~2009)失业人数最多的专业之一。”[1]麦可思认为汉语言文学专业是“失业量较大,就业率较低,且薪资较低,为高失业风险型专业”[2],这对于刚刚兴办的理工类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来说,无疑是巨大的压力和挑战。

2.面对综合性大学和师范类大学,理工高校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如何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汉语言文学专业是中国现代大学史上最早创办的专业之一。自19北京大学实行分科教学设立中国文学以来,汉语言文学专业在中国高等教育历史上已经有百年时间,是中国高等教育专业体系中设立时间最长、专业建设经验丰富、课程体系完备的基础专业之一,在各级各类综合性大学和师范类大学中都是基础专业和核心专业,师资力量强大、办学经验丰富,已经形成优势传统。而理工类高校无论是在办学历史还是师资力量上都与上述两类高校存在差距,例如,缺乏汉语言文学专业图书资料积累,专业师资力量不足,学术水平不高,办学经验不足等等。在这种情况之下,理工类高校,尤其是非211的理工类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如何在早已形成优势传统的综合性大学和师范类大学的夹缝之中,拓展专业领域,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和办学优势,是关乎其存在可能性与合理性的重要问题。上述两个问题其实质是理工类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问题,这两个方面决定了理工类高校培养的中文人才能否适应与满足社会需要,能否走出传统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困境,在与综合类高校和师范类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竞争中能否脱颖而出、后来居上,为此,我们应从学科定位和课程体系建设两方面寻找解决问题的对策。

二、理工类高校开设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科定位

学科定位是决定理工类高校创办汉语文文学专业成败的核心问题。传统汉语言文学专汉语言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基本定位于培养研究性和综合型人才,毕业生的就业除教师和新闻出版以外,大都从事理论研究和文学批评等工作。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随着中国高等教育的大众化,以及逐步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特别是社会分工细化程度的加剧,社会对专门型、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加剧,而汉语言文学专业作为一个传统的人文专业,不具备很强的应用特性,学生不能把课堂学习的知识直接转化为技术技能应用于职业领域,因此汉语言文学专的发展受到严峻挑战。但是这不意味着社会不需要汉语言文学的人才,恰恰相反,根据表1可以看出,语言应该能力在汉语言文学专业的相关行业中均是处于前三位的核心知识。由于在法律、管理、经济、设计等方面的知识欠缺,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在许多相关行业中缺少竞争优势。这说明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对中文人才需求也发生了转变,除了“传统的博学多识和相应的听、说、读、写能力的要求基础之上,管理能力、组织能力、交际能力、应变能力、协调能力与合作能力等也成为人才考核的重要内容和指标”[3]。

市场经济对中文人才的需求倾向于综合型、复合型、应用型,而大众化又是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长期趋势,在这种形式下,“研究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标准的多样化是完全必要的”,对“学术型人才,应用型人才,第一线工作的岗位性、操作型人才等等,应当具有明显不同的培养质量要求”[4]。因此,理工院校的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的培养应该实现从知识传授到实践能力培养的转变,而在这一方面,理工类高校有着独特的优势资源,它特有的各类应用型、技术型专业为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素质应用型中文人才,提供了充分的师资力量和知识背景。因此,理工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定位是培养有理工科专业背景的,能够从事文秘、管理、宣传等实际工作的,具有一定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厚基础、宽口径、复合型中文人才,它有别于传统的师范类大学和综合性大学进行的研究性教育,更强调教育的综合性和实践性,为用人单位培养以写作能力为突出能力、懂经济、懂法律、懂新闻、懂文秘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理论基础扎实的应用型中文人才。中文素养与中文职业能力的统一是理工类汉语言文学专业的独特价值所在,它既能适应社会和时代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又不会丧失专业优势,这一点让理工类高校的汉语言文学专业既能应对就业压力的挑战,又能在具有传统优势的综合性高校和师范类高校面前凸显后起之秀的特色和优势。

三、理工类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课程体系建设———以山东科技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为例

课程设置是教学计划最核心的内容,它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的质量,是培养目标实现的关键。长期以来,传统的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设置形成了固有的模式,即学科课程一直集中在文学和语言类课程上例如: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外国文学、文学理论、现代汉语、古代汉语等课程上,选修课则是为对专业课的延伸和深化,如民间文学、古代文论、西方文论等。这种课程设置过于专业化、口径狭窄,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而理工类高校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在人才培养上由于向应用型与综合型的偏重,又容易走向另一个极端,既在课程设置上压缩基础专业课程,大量增加技术型、应用型课程,但是盲目推动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应用化,轻视中文素养的培养,会导致本专业学科优势的丧失。因此,理工类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课程设置,必须以中文为主,设置科学合理、有机联系的课程体系。山东科技大学作为一所以工科为主,兼具文、理、经、管、法、艺术等学科综合性院校,于1995年设置文秘专业,设置汉语言文学本科专业。学校和学院围绕课程设置进行了多方面的调研、论证、探索与改革,初步形成了较为合理的课程体系,将原有汉语言文学专业重视知识点传授、以培养知识型人才为主的教学模式,调整为以培养学生的文学审美能力、语言交际能力和写作能力为主的能力型教学模式,在课程设置上以中文为主、学科交叉、文理渗透的课程体系,为培养厚基础、宽口径、复合型中文人才奠定基础。

1.根据培养目标,设计新的课程群。按照汉语言文学专业发展趋势和要求,充分利用我校和学院的学科优势,增加经济类、法律类、文秘类、新闻类的课程,逐步形成“中文”课程群、“文秘”课程群、“新闻”课程群、“经济管理”课程群等,体现未来社会对中文人才“宽口径”的专业素质的要求。

2.改进专业基础课的教学方法,注重能力培养。文学类、语言类和写作类课程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在该学科中具有不可动摇的地位。这些基础课既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基础知识体系,也是一种价值体系,是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关键所在,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水平的高低不仅体现在综合的学识上,更体现在精神品格、道德素养和审美能力等人文修养层面。所以,“宽口径”并非用应用型课程挤压专业课,而是在重视其核心地位的基础上进行教学方法的改进,改变过去以理论为主、重知识传授培养方式,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认识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为目标。对于文学类课程,教师应该积极追踪本学科研究的前沿,改变教学内容和学生生活实际脱节的局面,将文学的认知功能、教育功能、审美功能、娱乐功能与现实、社会相结合,让学生学会用知识指导人生、认识社会、提升自我。对于语言类课程,改变过去只重理论和语法的现象,重视学生语感与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如今,社会对通过语言进行交际的实践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在《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中显示,“‘有效的口头沟通’是大学生最重要工作能力”[2],国家职业汉能力测试(ZHC)如今也越来越引起社会重视。对于写作类课程,理工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的就业方向主要为各企事业单位的文字处理工作,因此根据就业需要增加了各类应用文课程的写作训练,如:文秘写作、涉外文秘写作、财经新闻写作等,突出专长。另外,还外聘记者、编辑为学生授课,以其实际工作经验传授写作技巧技能。

3.充分利用学校师资力量,根据就业需要,设计模块教学。我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将专业基础课在前五个学期年内完成,前五个学期集中学习文学、语言、写作三大类的专业基础知识,如现代汉语、古代汉语、语言学概论、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外国文学、文学理论、写作等,夯实专业基础。到第六个学期开始开设专业技术课,并分专业方向教学,设置为两个模块———新闻方向和文秘方向。学生除了要学习秘书学概论、新闻学概论、公共关系学等公共专业必修课,还要在新闻和文秘两个方向任选一个方向,修够6个学分的课程,培养学生宽口径的专业技能。

4.鼓励学生选修理工类课程或第二专业,开阔视野、活跃思维。理工院校设立中文专业最大的优势就是利用独特的专业背景和学科优势,我校是以工科见长的学校,计算机、建筑、经济等专业师资力量强大,鼓励学生根据个性特点和就业需求选修工科类课程或第二专业。有计划地邀请理工类学院专家教授为学生做前沿技术类、自然科学类等的讲座,参加18学时的讲座记1学分,以此丰富知识、开阔学生视野,活跃思维,为学生奠定理工类知识背景。据相关调查,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就业方向不仅在政府机关、教育科研、新闻出版、企业公司等单位,而且逐渐涉足律师、房地产、金融外贸等新兴行业。[5]所以,培养具有理工科专业知识背景的中文人才,是拓宽就业渠道、提高学生竞争力的可行之道。

5.增加实践性教学环节。传统汉语言文学专业是重理论教学,实践教学环节较少,“高校最应该改进的地方是实习和实践不够”[2],所以增加实践性教学环节,是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的重要措施。我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充分调动各方资源,强化实践教学,一方面在学校机关各处室、地方报社、电视台和机关单位建立稳定的实习基地,除了传统的认识实习、毕业实习期间的实践活动,还可以利用寒暑假到上述基地实习。另一方面,增加实践性教学环节,如摄影摄像、驾驶培训等技能训练等。

上一篇:西安财经学院首届大学生公益文化服务节系列活动下一篇:颤抖、冷了的伤感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