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化学

2024-10-01

高三化学(共12篇)

高三化学 篇1

高三化学复习是中学化学学习非常重要的时期, 其效果直接影响学生高考成绩。做好高三化学复习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 研究“纲”、“题”, 把准方向。

“纲”是理综高考化学《考试大纲》, “题”是理综高考化学试题, 要加强新课程理科综合《考试大纲》和理综高考化学试题的学习、研究, 用《考试大纲》和高考化学试题指导复习, 把准方向, 增强复习的目的性、针对性、有效性。要确明新课程理科综合考试化学科的特点、内容和要求, 对新课程不作要求的内容 (如电离度、二烯烃、平衡常数、卤化氢和二氧化硫的实验室制法、硫化氢的性质、实验室制法等) , 复习可不涉及;对新课程增加的内容 (如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热化学方程式、重要的氧化剂、还原剂、臭氧、过氧化氢、常见的生活环境污染和防止、原料与能源的合理利用、无机非金属材料、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等) , 要特别关注。要明确理综高考化学科四种能力 (观察能力、实验能力、思维能力、自学能力) 的具体要求, 研究理综高考化学试题如何通过化学知识为载体, 考查学生的学科能力;研究采取哪些措施, 帮助学生达到高考要求;做到能力培养心中有数, 教学有方。

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可接受程度, 控制好课堂教学的难度和容量 (知识容量和思维容量) 。分析、讲解的例题, 要以中档题为主;学生的练习, 要紧扣基础, 不回避常见题。对一些资料上超纲的偏题、怪题, 要大胆摒弃。对于多数学校的多数班级, 一堂课的例题讲解应控制在3—5个为宜, 要注重题上“开花” (举一反三) , 以一当十。对不同层次学生明确不同要求, 注意分层教学, 以注重科学、讲求实效的教学, 提高复习效率。

2. 保持复习课的新鲜感——话题式教学设计。

复习课的新鲜感来自于对复习内容的重组与整合, 不适宜再如新授课那样按模块分开复习, 如何整合?寻找一个话题, 设置一系列涉及各模块的问题应当是可行的做法。例如, 以“硫酸铜的制备”为话题, 设置如下问题: (1) 工业上如何以铜为原料制备硫酸铜? (2) 几种制备方法的优劣如何评价? (3) 铜和稀硫酸的混合物中加入双氧水溶液, 为何能得到硫酸铜?涉及哪些化学反应? (4) 铜和稀硫酸的混合物中加入稀硝酸, 为何能得到Cu2+?涉及哪些离子反应? (5) 蒸发含有Cu2+、SO42-、NO3-的混合溶液, 可以得到什么晶体?判断的依据是什么? (6) 逸出溶液的氮氧化物如何回收利用?涉及哪些氧化还原反应? (7) 如果氮氧化物都得以回收利用, 硝酸在整个过程中起什么作用?以上问题涉及硫酸、硝酸的化学性质, 对氧化—还原反应的理解, 对离子反应的认识, 对结晶过程中竞争性、有序性的认识, 对催化剂的理解, 等等。

再如, 以“碳原子的成键方式”为话题, 设置如下问题: (1) 碳原子有哪些成键方式? (2) 以这些方式成键的碳原子分别是什么杂化方式?键角是多少? (3) 含有这些杂化方式碳原子的典型物质有哪些?其分子是怎样的空间构型?怎样结合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理解这些分子的构型? (4) 从甲烷到烷烃再到环烷烃, 相同杂化方式的碳原子使它们的构型有怎样的关联? (5) 金刚烷 (C10H16) 和金刚石中的碳原子是什么杂化方式?它们的分子构型之间有何关联?它们与环己烷的分子构型又有何关联? (6) 从乙烯到苯, 相同杂化方式的碳原子使它们的分子构型有怎样的关联? (7) 如果以苯环作为结构单元, 在平面无限延伸, 得到怎样的结构? (8) 石墨中sp2杂化的碳原子与它的平面结构有何关联?怎样从结构上理解石墨的导电性? (9) 足球烯 (C60) 和碳纳米管中的碳原子是什么杂化方式?如何从结构与性质上理解它们与石墨的关联?以上这些问题涉及必修、选修3、选修5等模块的内容, 既有对课本中介绍过的典型物质的回顾, 又有对并不熟悉的新物质、新材料的推想, 这样的话题容易激发起学生的新鲜感和学习热情, 易于培养学生一种立足现在看未来的眼光。

3. 巧妙设疑, 激发学生学习欲望。

学生已经学习过电解质溶液的知识, 但在复习有关电解质溶液时, 我们发现学生在处理有关溶液中微粒浓度之间的关系时仍会感到很棘手。原因是因为电解质溶液主要研究的是微观粒子, 看不见也摸不着, 只能靠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为了加深学生对电解质溶液的理解, 给学生一个思维想象的空间, 我设计了一些问题, 如: (1) 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醋酸和盐酸溶液稀释相同倍数, 醋酸的pH_____, 盐酸的pH_____; (2) 物质的量浓度相同、体积相同的醋酸和盐酸溶液中和同浓度的NaOH, 恰好完全中和所需NaOH的体积, V (醋酸) _____V (盐酸) ; (3) pH值相同的醋酸和盐酸溶液稀释相同倍数, 醋酸的pH_____盐酸的pH_____; (4) pH值相同, 体积相同的醋酸和盐酸溶液和同浓度的NaOH, 恰好完全中和所需NaOH的体积, V (醋酸) _____V (盐酸) 。在学生理解了pH值与溶液浓度的关系, 明确了研究电解质溶液的入手点后, 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编写变式练习。学生很快编写出很多练习题, 如物质的量浓度相同、体积相同的醋酸钠和氢氧化钠溶液, 滴加相同浓度的盐酸, 恰好完全中和所需盐酸的体积, V (醋酸钠) _____V (氢氧化钠) ;pH值相同, 体积相同的醋酸钠和氢氧化钠溶液, 滴加相同浓度的盐酸, 恰好完全中和所需盐酸的体积, V (醋酸钠) _____V (氢氧化钠) , 等等。学生在此过程中不断发现问题, 解决问题, 在疑与思的过程中保持着高涨的情绪和积极的思维状态, 在参与化学思维活动的过程中, 不仅加深了对电解质溶液的理解, 同时还会产生一种成就感和满足感。从而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欲望, 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

4.“强基固本”, 提高能力。

一方面要“巩故”。要全面系统复习化学基本概念和理论、元素及其化合物、有机化学、化学实验、化学计算五大块知识和技能。对化学概念和理论的复习要弄清实质和应用范围, 对重点知识要反复记忆不断强化, 对元素及其化合物要进行归纳总结等。另一方面要“求新”。要在复习过程中“常回头看看”, 及时总结每次练习、月考、大考中的得失, 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 提高质疑解惑能力。

高三化学 篇2

2、想要学好高三化学,一定要把老师布置的内容都学懂。起码要把老师布置的作业都做完,如果还有什么剩余的时间,最好做一些练习题,可以是自己买的题也可以在网上找一些习题做,尽量找适合自己学习层次的卷子来做。

高三化学逆袭经验二

1、学生们可以选一本关于化学的习题来做,最好是那种答案上带有解析的,从头到尾做一遍,要保证上面的所有习题都是自己独立完成的,在答完之后再核对答案,一定要多看解析,因为上面通常都会介绍某道题的得分点在哪。

2、对于理科的学生来说,学习高三化学最好的方法就是刷题,尤其是近几年的高考真题,可以买那种高考真题练习去做,把近三年的题都刷一遍,基本上就能囊括大多数高考的题型了,同时也能使自己拓宽视野,看到自己的短处。

高三化学逆袭经验三

1、选择题慢慢做,对的选项要明确为什么对,错的选项要明确为什么错。千万千万要读完所有选项。

2、高三化学所有的题干都要慢慢读。特别留神各种代词、副词。再说一遍:慢,慢,读。

3、草稿纸,一定要写得干干净净清清楚楚,每道题都要有自己的空间,不要叠在一起。脑海中一瞬间可以跳过N多步骤,全都写下来并不会浪费你很多时间,反而有助于帮助你梳理思路。

高三化学备考复习策略 篇3

关键词:高三;化学备考;复习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4-170-01

鉴于期末考试的重要性,建议学生:需要理清学科的知识框架,夯实基础知识与要点,要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以平和、自信的心态迎接考试。

一、理清化学知识的框架

在备战期末考试的过程中,学生不要只埋头复习单个知识点,要合理安排好复习时间和精力分配,从整体上将知识进行归纳整理、融会贯通,将主要的精力放在构建知识框架上,在弄清知识框架的基础上再细化知识点,并强化主要知识。

例如,能够在水中大量共存的一组离子是()

A、氢离子,碘离子,硝酸根离子,硅酸根离子

B、银离子,铁离子,氯离子,硫酸根离子

C、钾离子,硫酸根离子,铜离子,硝酸根离子

D、氨根离子,氢氧根离子,氯离子,碳酸氢根离子

解析:本题应该选择C。对于A选项,氢离子、碘离子和硝酸根离子三者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氢离子与硅酸根离子能发生反应生成沉淀。B选项中,银离子能跟氯离子、硫酸根离子形成沉淀;选项D中的氨根离子能与氢氧根离子和碳酸氢根离子发生反应。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离子间的共存问题,需要学生能构建离子反应的知识构架。所谓几种离子在同一溶液中能大量共存,就是指离子之间不发生任何反应;若离子之间能发生反应,则不能大量共存。离子间的反应主要有:复分解型(包括酸碱反应和沉淀反应)、氧化还原型两类。这里的酸性不是狭义上的氢离子,还要包括所有酸性微粒,根据这一原理可以知道碳酸氢根离子电离是显示

酸性的,水解是显示碱性的,因此,它不能与氢离子、氢氧根离子的任何一种共存。

高考中要求学生必须掌握的主干知识有:原子结构;元素周期律、周期表;分子的结构及晶体的类型;化学反应与能量;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电解质溶液;氧化还原原理及其应用;非金属卤素;氧族和碳族元素、美铝铁以及碱金属和同分异构体。同时,还有烃衍生物、蛋白质、糖类、油脂以及有机合成材料等。除此之外,还有物质量计算、结构式与化学式、方程式计算;实验室制法、分离以及物质检验和化学实验的设计。学生需要按照结构—位置—性质,原理—装置—操作—现象—结论—分析—评价,类比、逻辑推理、实验性探究、建模思想等化学学习方法,进行复习并掌握化学知识。

二、夯实基础

夯实基础需要注重基础,更要突出教材,建议学生一定要回归课本。注意教材中章与节之间的知识联系、规律的解释等。同时,还要适度重视高中教材中的阅读材料、常识的介绍及课后习题,它们往往是高考的盲点,例如在人民教育出版社高中化学必修课的提示卡中有:在检验试样或者配好的试样溶液中是否还有某种物

质的时候,每次取少量该物质试验。

比如:Na2S2O3+H2SO4=Na2SO4+SO2+S+H2O,

上表各组实验数据最先出现沉淀的是()

解析:应该选择D。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众多,本题主要是从溶液自身的浓度与溶液温度因素进行考查的,只要抓住了浓度越大,温度越高其反应速率就越大,便可以选择正确的答案。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化学反应速率的主要影响因素,其题目源于课本本身,而且与新教材内容相一致,真正体现了教材的回归,对基础特性进行了有效的强化。

三、注意细节

正所谓细节决定成败,因此在高中化学教学实践中,学生一定要注意其表达和书写的正确性与规范性,这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化学成绩。为此,要注意加强化学用语的训练,需要强化化学方程式、离子方程式、热化学反应方程式的书写及配平;需要强化机构简图、电子式、有机结构式、结构离子式等的书。总之,在化学复习的时候,必须要养成良好地使用化学语言,进行准确、完整、简洁地表达;化学计算的步骤要严格、运算要准确,有效数要表示规范等。

四、平和的心态

据调查显示,考生在实际考试过程中,试题本身的难易程度在很大程度上会对学生的答题心情产生重要的影响。因此,实践中考生一定要正确认识自己,积极调整好心态,保持一种平和的心态。做题时,若遇到平时没有见过的题型,一定要冷静,不要被题目表面所蒙蔽或者吓住,要相信再新颖的试题也是来自于我们日常学习的化学教材和内容,相信利用平时积累的知识和技巧,一定能将此题解出来,而且还要把日常所学的知识发挥到极致。

高三化学有效复习 篇4

一、形成系统的有用知识

1.帮助学生形成较全面的知识。

帮助学生形成较全面的知识,是第一轮复习中的主要任务。为了完成这一主要任务,需要依托集体力量和智慧,按制定的复习计划,在每一个主题备课中都需对学生应该掌握的知识内容做明确的规定, 主要的依据有:

(1)考试说明和课程标准要求;(2)近年高考中对该部分内容的要求和知识关联;(3)新课程新教材中的特点;(4)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或存在的困难;(5)学生在测试中暴露出来的问题。

考试说明和课程标准只是一些知识线索和框架,要使教学内容具体化,必须结合后面几条来补充和完善,才能使复习内容有血有肉,丰富而全面。

2.帮助学生形成系统的知识。

在复习的过程中,老师和学生都容易被复习资料牵着鼻子走,容易失去知识的主线条,而使形成的知识不系统。而系统的知识可帮助学生牢固掌握知识,了解知识间的相互联系,有利于形成好的解题思路。所以在每一次的备课中,对于章节复习的知识主线条需要源于教材而高于教材的梳理。此外,详细的知识主线和考点表能使我们在教学和检测中有的放矢,是我们月考出题的依据表。运用记录表记录每一次月考所涉及的知识点,那些没考查过的知识点则尽可能在下一次的综合考试中体现出来,这样就保证了月考检测知识的系统和完整。

二、培养学生高效的解题能力

作为应试,高效的解题能力是高三复习的目的,也是学生学科能力的体现。

1.与章节知识复习的结合促进双基 同进。

作为知识体系构建的补充手段,习题是一种必要的形式,而作为解题能力提高的主要途径,习题的选择则尤为重要。

在第一轮复习中,每节课的练习题是依托复习资料展开,但资料中哪些题作为例题,哪些题是重点训练题,哪些题作为选做题,哪些题要删去都需要经过认真的研究和讨论。此外,周考题、外来套题、章节强训题和月考题是对章节复习有益的补充。但是不能盲目地使用其他学校和省份的题,要使练习题的使用适合本校学生学习的要求,有利于本校学生解题能力的培养,选题和编题是必然的过程,选题和编题的依据为:

(1)与章节知识复习相结合,按高考对知识的主线要求;

(2)近年高考热点重点考查的要求;

(3)老师讲授内容补充的需要;

(4)对近年高考试题的研究和各方面信息的整合。

2.学生帮助策略保证了学生解题能 力的稳步提升。

在复习的每一个阶段、在教学的过程中、在每一次考试之后,教师针对学生的帮助需要有相应的策略。后进生的促进工作应该一直都贯穿高三复习的教学之中, 主要指导思想是以基础为主,完成基础知识基本解题思想和技能的形成。由于后进生在学生中占的比重较大,如果不抓好这部分学生的高三复习,会影响到整体成绩。后进生学习过程中容易失去学习的主动性和兴趣,容易受外界因素的影响,学习持久的品质较差,容易犯冷热病,这都不利于后进生的转化和促进,因此,后进生的转化和辅导工作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详细的后进生策略是学生解题能力稳步提升的保证。

三、良好解题习惯的形成

不少学生考试成绩不理想,考不出自己的水平来,主要原因是解题习惯不好, 失误过多而导致的。为了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解题习惯,可以使用改错本来解决这方面的问题。在改错本中记录下平时解题中遇到的问题,要求学生能明白这些问题是属于哪一种类型,这些类型有如知识缺失、知识混淆、题目没看清、计算错误、表达错误、笔误等类型,其中,后四种问题就属于解题习惯中的问题。改错本要求学生每隔一段时间看一次,特别是在考试之前。对于改错本的使用,本人实践过程中看到,起初学生并不太习惯做这些分析, 需要老师的督促,但在几次考试后分析做下来,学生发现自己原来存在的问题是如此的简单、如此愚蠢,而改正这些错误后学习成绩可在原有的基础上大大提高,于是到了后期,学生逐渐形成自己分析的习惯,并在每次考试中有意识地修正这些错误,良好的解题习惯就得以形成,从而减少了不必要的失误,考试成绩也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

四、减少化学科在学生复习中的时间

高考是一场整体的战役,以学生总成绩作为升学的指标的。学生的复习总时间是一个定值,学生需要将有限的时间和精力要分配到各个学科,所复习的内容需根据自身的要求有着很大的差别,且白天所复习的各科内容也需要消化和练习巩固, 这都需要时间。所以各学科应该尽可能地少占用学生的时间,应该在本学科学习时间内完成自己的复习教学,化学的复习也不例外。如何将化学的复习尽可能地在化学时间内完成,不多占用学生的时间是一个需要精心计划精心安排的事。

高三化学教学总结 篇5

福州三中金山校区 化学组 郭婧文

高三化学总复习是学生是巩固基础、优化思维、提高能力的重要阶段,高三化学总复习的效果将直接影响高考成绩。为了使学生对高三化学总复习有良好的效果,并且顺利度过这一重要的时期,对高三化学教学必须制定详细的计划,注重教学过程,常总结和反思,根据高三各个不同时期使用不同的教学策略和训练方式。

一、研究高考信息,把握复习方向

怎样着手进行化学总复习,复习的目的和任务是什么?这是刚刚进入高三的同学所面临的第一个问题,也是教师在高三化学教学过程中所面临的第一个问题。要解决好这个问题,就必须对一些信息进行研究,从中领会出潜在的导向作用,看准复习方向,为完成复习任务奠定基础。

1.研究高考化学试题。通过搜集整理每年的高考化学试题,并且加以归纳和整理,发现高考命题的突出的特点之一是它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始终保持稳中有变的原则。根据近几年来全国卷高考形式,比如全国卷、上海、广东及江苏近几年的高考试题,能发现它们的一些共同特点,如试卷的结构、试题类型、考查的方式和能力要求等,从而理清复习的思路,制定相应的复习计划。

2.熟悉考试说明。考试说明是高考的依据,深入研究考纲,以便明确高考的命题指导思想、考查内容、试题类型、深难度和比例以及考查能力的层次要求等。

3.关注新教材和新课程标准的变化。与以往教材、课程标准相比较,现在使用的新版教材和课程标准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如内容的调整,实验比重的加大,知识的传授过程渗透了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增加了研究性学习内容。这些变化将体现在高考命题中,熟悉新教材和新课程标准的这些变化,有利于把握复习的方向和深难度,有利于增强复习的目的性

4.合理利用其他资料。除了高考试题、考纲、教材、课程标准、化学教学基本要求外,获得信息的途径、方法还很多,如各种专业杂志、名校试题、网络信息等。但是,这些资料的使用必须合理,这样对教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老师自身必须投入题海,然后筛选训练题和资料,备课组内老师明确分工,资源共享,进度统一,根据本校学生的实际水平,广泛收集信息,筛选训练题和资料,对每个专题的基本知识,热点知识进行整理和筛选,以每日一练,每练六题的形式对学生加以系统的训练。

二、抓纲务本,分清主次

进入高三化学教学,很容易走进总复习的怪圈:“迷恋”复习资料,陷入“题海”。虽然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但收效甚微,效果不佳。对此,高三化学教学过程中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我们努力处理好下面几种关系。

1.教材和复习资料的关系。教材是化学总复习的根本,它的作用是任何资料都无法替代的。在化学总复习中以考试说明作指导,以教材为主体,通过复习,使中学化学知识系统化、结构化、网络化,并在教材基础上进行拓宽和加深,而复习资料的作用则是为这种目的服务,决不能本末倒置,以复习资料代替教材。我们的做法是精选一套复习资料作为主要参考书,章节复习以《导学教程》和教师选编题为主,单元练习以往年的高考题为主加以变化,高考模拟训练是市教研室模拟和各地模拟卷,供整理知识、练习使用,在复习的过程中随时回归教材,找到知识在教材中的落脚点和延伸点,不断完善和深化中学化学知识。

2.重视基础和培养能力的关系。基础和能力是相辅相成的,没有基础,能力就缺少了扎根的土壤。正因为如此,化学总复习的首要任务之一是全面系统地复习中学化学知识和技能。通常中学化学知识和技能分成五大块: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元素及其化合物、有机化学、化学实验和化学计算。如对化学概念、理论的复习,要弄清实质和应用范围,对重点知识如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变化等要反复记忆不断深化,对元素及其化合物等规律性较强的知识,则在化学理论的指导下,进行总结、归纳,使中学化学知识和技能结构化、规律化,从而做到在需要时易于联系和提取应用。同时注意规范化学用语的使用(如化学反应方程式、离子方程式、电极反应式、电离方程式以及化学式、结构式、电子式等),规范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因为这些细微之处导致的非智力因素的失分在高考中也体现的比较明显。

3.化学学科和社会生产、生活实际的关系。化学是一门重要的基础自然科学,与数学、物理、生物乃至社会发展各方面都有密切的联系,不仅在知识上有相互融合和渗透,而且分析处理问题的方法也有可以相互借鉴的地方。这一点不仅在教材中有所体现,而且在近几年的高考试题中也有充分的体现,如化学与社会生产、生活实际,化学与新科技、新发现等相互联系的试题有增加的趋势。因此,在复习中可以化学知识为主干,找出化学与其他学科的结合点、交叉点,并以此为基础向其他学科领域延伸、扩散,实现从单一学科知识和能力向综合科的综合知识和能力转化,促进综合素质的提高,切实培养解决化学与社会等实际问题的能力。

4.练习量和复习效率的关系。练习是化学总复习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再学习、再认识过程,也是促进知识迁移、训练思维、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途径,但练习量必须合理,以保证质量为前提,避免简单的机械重复和陷入“题海”。通过练习要达到强化记忆、熟练地掌握知识、找出存在的问题、弥补薄弱环节、扩大知识的应用范围和提高能力的目的,从而提高复习效率。我们通过每日一练,每练6道题的练习量达到补缺补漏,提高能力的目的。

三、分层教学,学会反思,提高能力

化学总复习的范围是有限的,要想在有限的时间里达到最佳复习效果,只能采用科学的方法,在教师的教学中、学生的学习过程中都必须开动脑筋,多思善想。在化学教学过程中采用分层教学,有平时的正常面上的教学,有优秀生的提高,和学习有困难学生的加强基础等不同的形式。

1.回归教材,深刻理解,复习到位。

系统复习,自始至终都应以教材为本。对中学化学知识和技能都要一一复习到位;对教材中的考点,进行反复阅读、深刻理解,以点带面形成知识结构;对化学知识的理解、使用和描述要科学、准确和全面,如规范地使用化学用语,正确、全面地表达实验现象和操作要点等;对知识点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前因后果,能够融会贯通。如与离子反应有关的知识有离子反应方程式的书写和正误判断、离子共存问题、离子浓度大小比较、离子的检验和推断、溶液的导电性变化等。同时,通过复习要学会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如元素周期律、周期表涵盖的内容可以进行元素位、构、性相互推断,预测未知元素的性质,比较各种性质的强弱等。此外,重视对化学实验内容的复习,而且尽可能地亲自动手操作,通过这些典型实验,深入理解化学实验原理包括反应原理、装置原理、操作原理、实验方法的设计、实验结果的处理等,切实提高实验能力。

2.学会反思,提高能力。

能力的培养是化学总复习的另一个重要任务,它通常包括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实验能力和计算能力,其中思维能力是能力的核心。能力的提高并不是一天就能办得到的,要经过长期的积累和有意识的培养。因此,在复习过程中,特别是单元考试、大型考试后,要常回头看一看,停下来想一想,我们的复习有没有实效,知识和技能是否获得了巩固和深化,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否得到了提高。要善于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有针对性地进行知识复习和解题训练,培养他们养成进一步思考:该题考查了什么内容,其本质特征是什么,还有其他更好的解法吗的好习惯。对典型习题、代表性习题更要多下功夫,可以设计一题多变的形式,既能促使知识得到不断地弥补、完善,又能举一反三,从方法上领会解题过程中的审题、破题、答题的方式等,以此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长期坚持,使学生能掌握化学知识及其运用的内在规律和联系,善于抓住关键,灵活地解决化学问题;能驾御化学问题的全貌;能另辟蹊径、不拘一格地解决实际问题。

四、培养良好的心态

健康向上、勇于进取、自信自强的积极心态是搞好复习的重要保证,也是高考成功的关键。而积极的心态有赖于平时的不断调整和锤炼。

1.正确对待考试。在高三复习过程中,考试是频繁的。由于受高考一试定终身的负面影响,许多同学对考试成绩的重视程度远远超过了考试本身所起的作用。如果把平时的每一次考试都是练兵的绝好机会,都能够暴露学生存在的问题,有利于在后续复习中进行针对性的查漏补缺,总结经验教训,以便学生在高考中不犯错误或

少犯错误,所以既不能因一时失误或遇到困难而气馁,也不能因成绩进步而沾沾自喜。

2.合理安排学习的时间。要动静结合,既要勤奋学习,也要学会放松、休息、锻炼,只有劳逸结合、生活得有规律,才能轻松自如地渡过难关。

3.创设良好的学习心理环境。人的心理和行为受各种环境因素的影响,对大多数高三学生来说影响最大的恐怕就是升学压力和竞争压力了,如果处理不好就可能带来消极影响,这对复习是极为不利的。因此,在化学教学过程中要使学生正确地认识自己,从自己的基础和实际出发,扎扎实实地复习;愉快地接纳自己,充分肯定自己的进步,找出存在的问题及时弥补;自觉地控制自己,以明确的目标、良好的意志力调节自己,变压力为动力,全面提高自己的素质。

高三化学第二轮复习策略 篇6

一、突出主干,框图为优

一轮复习中我们重视学生对已有知识的回顾和重建,并形成一定的知识体系。但学生在知识关联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具体表现在解决框图题时,对知识的检出存在缺陷,不能将框图中的转化关系与所学知识进行有效的联系。解决学生这一缺陷的有效方法是重视知识框架的构建,关注知识网络的构建。

二、紧贴真题,变式强化

一轮复习中需解决的是学生在基础知识方面的缺陷,那二轮复习就更应重视知识应用上的强化。二轮复习临近高考,应更重视学生的实战训练。在习题的选择上不能只用历年的真题,那就起不到贴近高考和强化提高的目标。应重视变式训练,这样既可将历年高考中主要考查的知识点进行再现,又可避免学生因已做过真题而使训练失真。

三、针对薄弱,补偿为要

二轮复习不应再将教材中的知识点重新进行一遍地毯式的梳理,应针对历年高考的考点知识进行查漏补缺,针对薄弱环节进行强化和补偿。从知识点的角度分析,历年的高考主要有如下的考点:微粒的结构、阿伏伽德罗常数、离子方程式、离子共存、氧化还原反应、物质的量、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钠镁铝、铁铜、卤素、氧硫、氮磷、碳硅、元素周期表、化学键与晶体结构、化学平衡原理、电解质溶液、盐类的水解、电化学、有机反应基本类型、同分异构、有机物组成的确定、物质的分离与提纯、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气体的制备、化学实验常见事故的处理、化学仪器的清洗、化学实验的设计与评价等。如果从高考试卷的试题结构上来看,主要有如下类型:环境保护、阿伏伽德罗常数、离子方程式的正误判断、离子共存、氧化还原反应、有机物的结构与性质、实验基本操作、实验的设计与评价、物质的结构与性质、无机框图题的解法、确定有机物分子式的简单计算、有机合成、化学计算技能等。针对不同的专题,把握住学生的缺陷点,进行针对性地归纳和总结,并进行强化训练,弥补一轮复习存在的缺陷。

四、及时检测,精选讲评

1.抓住重点,突出针对性

在二轮复习的习题讲评课中,重点问题要舍得花时间,非重点问题则要敢于舍弃,要集中精力解决学生的困惑疑难问题。对于重要而学生得分率低的题目,教师要精心设计,通过一题多问、一题多解、一题多变,通过开拓外延、分析归纳等,让零碎的知识得以升华。积少成多,结串成网,要“做一题,学一法,会一类,通一片”。通过对练习的分析、讲解,引导学生归纳要点、梳理解此类题的思路。如离子浓度的大小比较既是学生学习的难点也是重点,在对几个例题进行分析讲解之后,引导学生得出解这类题的一般思路:(1)分析该题要考虑是弱电解质的电离还是盐类的水解;(2)如果上述两者同时共存,则考虑哪个程度大;(3)掌握三个守恒,即电荷守恒、物料守恒和质子守恒。

2.强化审解指导,培养良好习惯

二轮复习应强抓解题规范训练,注重提高解题规范训练与准确率,要突出完整的解题训练,包括审题关、步骤关和反思关。许多学生在审题时往往存在下列几种情况:(1)粗心大意,将名称写成化学用语,将离子方程式写成化学方程式或未注意到题中关键词等。(2)不能全面捕捉题给信息,特别是对隐性信息的挖掘。(3)基础不过关,不能理解题目中的句子含义,如化学平衡题中出现的诸如“反应后容器内压强是反应前压强的几倍”,“反应后气体的密度是反应前的几倍”等等。为提高学生的审题能力,应引导学生审题三读,具体包括:泛读,指明确有几个条件以及求解问题;细读,指把握关键字、词,数量关系等;精读,指要深入思考,注意挖掘隐含信息等。书面表达的训练主要包括化学用语、解题格式、文字表达等几个方面,力求规范、详略得当、准确无误。解题后的反思应包括:反思知识点,通过做题,巩固所学知识并形成知识网;反思解题方法,力求发现更简捷、更合理的解题途径。通过上述训练,培养学生良好的解题习惯,引导学生“向细心要分、向整洁规范要分”,减少解题的失误率,解决“会而不对,对而不全”的老大难问题。

总之,知识点的复习必须结合习题的讲解,习题的讲评必须为学生巩固知识、灵活应用知识服务,而习题的精选为学生巩固重点、突破难点创造了条件,在第二轮复习中,教师只有努力做好以上三个方面,并使三者有机整合,才能提高第二轮复习的效率。

(责任编辑 黄春香)

高三化学有效复习探讨 篇7

一、“一卷两改”

顾名思义就是一张试卷批改两次。首先是学生本着对自己认真负责,找出存在问题的指导思想,依据教师预先制订好的评分标准,用另一种颜色的笔(学生一般用黑色签字笔做题,现在用蓝色)把出现的错误圈出,评出自己的得分情况。然后教师在学生批阅的基础上用红笔进行二次批阅,对学生批改或得分不准确的地方进行纠正,只要圈出让学生知道即可,切忌打一个大大的“×”,以免挫伤学生的学习激情。这样黑、蓝、红层次鲜明,一目了然。

学生自己批改试卷有助于准确找出解题的切入点,培养规范答题的能力。有些教师或学生会质疑:高三的时间紧任务重,这样做会不会耽误学生的学习时间,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呢?实践证明这种做法是成功的,具体表现在: (1) 在批改的过程中,学生可以第一时间知道自己哪儿错了,错误的原因,是审题不清、答题不规范、知识点掌握不牢、答案要点不全,还是其它原因,这样就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纠错,变弱势为强项,克服以往评讲过了却不知所以然的弊端,达到事半功倍之效。 (2) 纵观近几年高考化学二卷得分率,情况不容乐观,主要问题出现在找不出解题的切入点、答非所问;不会使用规范的化学用语;对于难度较大的题目找不出得分点,等等。实施“一卷两改”就能克服这些弊端,学生通过评分标准掌握规范答题的标准,怎样争取得分点,如何正确使用化学用语。长期坚持,还愁学生得不到高分吗?

让学生自改就等于教师可以偷懒吗?其实不然,我通过实践发现,要想真正实施“一卷两改”,教师必须做好下面的工作: (1) 高三复习不允许、也没有时间去走弯路,所以要紧紧抓住教学大纲和考纲这条“脉”,认真、科学地选题,哪些是考试的热点、盲点?这些知识点可以以哪种形式出现?分值分布如何? (2) 给学生制订详细的评分标准。在制订的过程中,教师要进行周密的考虑答案的规范性、准确性、指导性、多样性,对于分值要参看高考的评分标准,正确引导。 (3) 进行二次批改,对基础与能力较差的同学,尽可能进行面批,培养他们自批自改的能力;找出学生普遍存在的,以及一些典型性的错误,为“一题两讲”做准备。

二、“一题两讲”

这是学生讲评与教师讲评有机结合的一种讲评方式。

很多习题讲评课就是教师唱独角戏,即找出学生的问题所在→从知识点、解题方法解题技巧等方面展开分析→变式训练→拓展与延伸→归纳与小结,这种自导自演的评讲方式对于优等生也许有利,可提高课堂容量、课堂的效率。对于中等生和边缘生则弊大于利:基础较薄弱→找不到自己存在的问题→很难引起听课的热情与兴趣→上课开小差,易走神→学习效率低下→成绩不理想。

“一题两讲”摒弃常规试题讲评的弊端。具体实施步骤:通过“一卷两改”,师生共同确定讲题内容→学生分组→确定每一题主讲人→主讲人与本组成员讨论→课堂评讲→其他学生提出质问→主讲人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点拨与延伸→教师归纳反思与小结。这种讲评方式的优点如下: (1) 具有探究性,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参与度增加,思维活跃,课堂气氛高涨。 (2) 能提高学生语言表达与分析归纳能力,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 (3) 学生会懂得合作学习的重要性,增强团队意识。 (4) 学生的心理素质能得到锻炼,对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具有重要的意义。与常见的习题讲评形成鲜明的对比,它把学习的时间与空间还给了学生———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把学习的舞台还给了学生———教师是导演,学生是演员,使师生做好了角色的转变,更好地体现新的教学理念。

教学案例(选自笔者2010年5月19日校际公开课实录):(2008年江苏高考化学12题)下列溶液中有关物质的量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A.pH=2的HA溶液与pH=12的MOH溶液任意比混合:

B.pH相等的CH3COONa、NaOH和Na2CO3三种溶液:

C.物质的量浓度相等的CH3COOH和CH3COONa溶液等体积混合:

D.0.1mol·L-1的NaHA溶液,其pH=4:

主讲学生(边香香):本题重点考查溶液中粒子的三个守恒与离子水解问题。选项A重点考查电荷守恒;选项C重点考查电荷守恒与物料守恒的综合运用;选项B重点考查溶液中离子的水解,NaOH是强碱,等浓度的Na2CO3、CH3COONa中CO32-的水解能力较强,所以等浓度的这三种溶液pH从大到小的顺序NaOH>Na2CO3>CH3COONa,可以推出pH相等的时;这三种溶液浓度从大到小的顺序CH3COONa>Na2CO3>NaOH,选项D中p H=4是HA-的电离大于水解加以判断。主讲学生讲完以后,其他学生展开讨论。

问题1(李旋):选项B中您怎知道CO32-的水解能力>CH3COO-?

主讲学生(边香香):因为CH3COOH的酸性>H2CO3。

问题2(刘涛):如何得知CH3COOH的酸性>H2CO3?

主讲学生(边香香):CH3COOH能与Na2CO3反应生成CO2。

问题3(张世桥):针对选项C,什么时候综合运用守恒?

主讲学生(边香香):单一守恒不能解决问题时。

教师小结。评课(选自课后交流):本节课充分体现新课改理念,把课堂交给了学生,从主讲和提问可以看出学生都在思考活动,既复习了知识,解决了问题,又是对学生的一次心理素质的锻炼,这样学生就愿意去学,何乐而不为。

在实施“一题两讲”的初期我们也遇到了障碍,同组的教师与学生担心: (1) 学生愿意讲吗? (2) 能讲到位吗?是不是浪费时间? (3) 其他学生能提出问题吗? (4) 教师能驾驭这种课堂吗? (5) 最担心的是能提高成绩吗?最后决定找一个化学基础较差的班实验,心想这些学生再差还能差哪儿去。经过实践,第一次质检本班均分就与中等班级齐平,三检均分超中等班5.26分,实践证明这种做法是成功的。

高三化学有效复习策略 篇8

怎样用新课程理念指导高三化学复习教学?怎样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好的教学效果?面对着专题讲座式的单元复习课,面对着教师中心、知识中心、习题中心的某些高三课堂,怎样才能把学生的智慧发挥得淋漓尽致?怎么样提高高三化学复习的有效性?我在此谈谈自己的思考和认识。

一、从生活实际出发,创设问题情境,激活学生思维

美国教育家杜威提出:“教学即生活。”关注学生的主体和活生生的经验与体验,设计与生活相关的问题情境,可以激活的作业纸上练习布线。例如:在安装接触器自锁正传控制线路时,学生很容易接错交流接触器的自锁触头,这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在印有仿真元器件的作业纸上反复练习布线方法。通过这样反复的练习,学生对理论知识会有更深刻的理解,对安装工艺会心中有数,这时再动手实际操作就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评分竞赛法

青年学生的好胜心较强,渴望成功、渴望赞扬,一句好的评语能唤起他们的自信心,能点燃他们学习的热情。教师抓住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在实验教学中采取评分竞赛的方法,对优胜的学生及时给予表扬,可激发他们动手的乐趣。例如:在学习电气控制线路操作技能时,学生掌握一些技能后,可能失去原先的热情,对枯燥乏味的接线感到厌烦。如果教师在此时及时调整策略,根据学生完成任务的质量和速度当场打分,营造一个你追我赶的学习氛围,便能让学生在竞争中享受成功的喜悦。

3.理实一体化法

电工技能课程是中职电子电工专业一门理论性和实用性很强的技术基础课程。教学与实践经验表明,长时间的理论教学对基础较差的中职学生是不适宜的,不但没有效果,反而容易使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和信心。在理论性和抽象性较强的电工技能课教学中,我采用了让学生先动手实践获得感性认识、再辅之以理论与原理的教学方法,即采取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例如:自感的学习可以放在实验室进行,但不要先讲解自感的原理。教师先安装好一个日光灯电路,让学生观察整流器的接入与否所产生的不同现象。这时学生会对这种现象产生好奇,从而集中注意力,激发探究的兴趣。这时教师再讲解自感原理:由于自感产生瞬时高压,使日光灯导电发光。学生在自己接线安装过程中就会全神贯注,满怀期待,当实验成功时,他们会满心喜悦,勃发自信,进而会激发探索新知识的热情与欲望。因此,动手操作实验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一个有效方法。

三、求实

职业教育具有职业性和实践性等特点。实验实训教学是职业教育教学中的关键环节,它不仅是学生学好理论知识的需要,而且是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需要,更是增强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必备环节。电工技术的系统理论抽象复杂,单纯靠学生思维,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复习。对某些综合性的问题情境,教师可将其分解成一系列小的问题情境,为学生铺路搭桥。

如:在有机物性质复习时,我将整个复习过程创设成一系列以药物阿司匹林为中心的问题情境。设问:请大家一起来推测阿司匹林可能具有的性质、制备方法。学生对于与社会生活实际密切联系的内容很有兴趣。我引导学生联想、对比:(1)阿司匹林中的官能团与课本中学过的哪些有机物有相同之处?(2)具有这些官能团的有机物属于什么类别的物质?(3)它们是如何实现相互转化的?学生回忆所学的基础知识,运用联想、对比,类推、综合等思维形式,在思维的过程中将原有的知识得以重新整理,从而得出“新”的结论———阿司匹林的性质及制法。在此基础上我则进一步给出新的问题情境:(4)受潮的阿司匹林能否服用?(5)胃溃疡患者服用阿司匹林为何要与氢氧化铝一同服用?让学生进一步应用阿司匹林性质来解决新的“纸上谈兵”根本无法学好。在电工技能课中,有许多技能细节,尤其是基本操作技能,如线与线的连接、线头与线桩的各种连接等,对这些知识的学习效果直接影响着技能操作的正确性。基本技能是完成整个电路的基础,没有良好的基本技能,电路安全隐患将大大增加,人们人身与财产安全将得不到保证。所以无论如何改革教学方法,都不能仅仅追求花样翻新、架式好看,而要追求实效。

在照明电路的学习中,我采取了专题操作练习和创造性练习相结合的方法以提高学生的基本技能。所谓专题操作练习是把一个大实习课题分解成若干个小课题进行实习,这样便于学生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和对基本技能的掌握。创造性练习则是学生在熟练运用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基础上进行创造性的练习,这种创造性练习可以培养学生的技能创新意识。例如:在学习照明电路时,我先让学生反复练习导线的剥削与连接、导线绝缘层的恢复、导线的敷设等。在学生熟练掌握了这些基本技能以后,再布置一个实训项目:一个开关控制一盏日光灯的安装。通过一系列的专题训练,学生进一步提高了导线的剥削、连接、绝缘层的恢复等技能,从而对所学知识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职业学校的教师,要根据中职生基础差、学习兴趣不高等客观现实,把关爱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贯彻在日常教学中,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学习的内驱力。在课堂教学上,教师要善于运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同时教师应当积极创造条件,充分利用实验实训教学的优势,使学生的学与习结合、学与思结合、学与行结合。总而言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多形式、多途径地营造中职生的成就机会,促其由不愿学向愿学、乐学转变,必定会使他们经过职业学校的培养,在各方面均能有所提高、有所发展,成为拥有一技之长并为社会所接纳的有用人才。

参考文献:

[1]唐云岐.电力拖动控制线路与技能训练.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1.

[2]查有果.物理教学论.广西:广西教育出版社.

[3]金国砥.维修电工与实训———初级篇.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7,9.

关于化学计算的转化策略

蔡永祥

(延安无锡枣园中学,陕西延安

摘要:本文以典型习题为例,介绍了几种化学计算中的转化策略。

关键词:化学计算转化策略典型习题

解答有一定难度的化学问题,除了需要准确理解、熟练掌握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等基础知识外,最重要的莫过于做好“转化”工作。

所谓“转化”,其实质就是将较复杂、较隐晦、较困难的问题,通过一定的方法转化为较简单、较明朗、较容易的问题。简而言之,就是把原先不会做的题转化变成会做的题。因此,“转化”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解题的成败。现以典型习题为例,介绍几种化学计算中的转化策略,供大家参考。

一、由陌生转化为熟悉

在解题过程中,当接触到一个难以解决的陌生问题时,学生要以已有知识为依据,将所要求解的问题与已有知识进行比较、联系,异中求同,同中求异,将陌生转化为熟悉,再利用旧知识,解决新问题。

例1.现有25℃的硫酸铜饱和溶液300克,加热蒸发掉80克水后,再冷却到原来的温度,求析出Cu SO4·5H2O多少克?(已知25℃时,Cu SO4的溶解度为20克)。

分析:结晶水合物的析晶计算难度大,是由于带有结晶水问题。当学生运用所学的基础知识解决了复杂的生活实际问题时,他们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在这些问题情境产生与变化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活跃状态,新的问题情境促使学生去创造性地解决问题,提高了复习效率。

二、应用探究实验,实现复习教学的有效性

著名化学家戴安邦教授评价化学实验的一句名言:“化学实验是实施全面的科学思维和素质教育的最好场所。”所以,在高考化学复习中,教师应该通过一个个精心设计的探究活动,通过设计一个个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不断探究,最终得出结果,从而促进过程与方法目标的具体实现,提高复习教学的有效性。

如:《离子反应的本质》复习教学中,设计探究实验:将相同浓度的硫化钠溶液加入氯化铁溶液中,以及将氯化铁溶液加入硫化钠溶液中,分别发生了什么现象?通过实验探究发生了哪些反应?总结反应的本质。学生通过实验,分析得到现象:若将硫化钠滴入氯化铁溶液中,局部产生黑色沉淀,震荡后,黑色沉淀消失,但仍有黄色沉淀,还能看到红褐色絮状沉淀,还能闻到轻微的臭鸡蛋气味。若将氯化铁滴入硫化钠溶液中,震荡后沉淀不消失,同时闻到轻微的臭鸡蛋气味。我引导讨论:黑色沉淀成分是什么?淡黄色沉淀的成分是什么?红褐色絮状沉淀是什么?臭鸡蛋气味是什么?反应原理是什么?学生通过实验探究、讨论,对离子反应进行多方位的、多层面的分析,归纳出具有强氧化性的离子与强还原性的离子相遇时主要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但同时也可能发生其他类型的反应。

化学实验设计能力就是学生运用已具备的化学知识和实验技能构思解决问题方案的本领,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和创造性。在复习备考时,教师应着重突出实验设计的思路,激发学生创新的愿望,启发学生多角度、多方面思考问题,寻求多种可行的方案,训练学生思维的开放性和创造性,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实现课堂复习的有效性。

晶体的析出,会导致溶剂水量的减少,从而使结晶水合物继续从饱和溶液中析出,这样依次重复,最终使晶体的总量趋向于定值。由此可见,结晶水合物的析出过程实质上是无数次结晶的总结果。作为一个数学问题,这类题目可以应用无穷递缩等比数列求和知识解决,但初中学生尚未学过,故对于学生来说是陌生的。若仔细分析题意,抓住析晶后的溶液仍为饱和溶液,即蒸发的80克水和析出的Cu SO4·5H2O也可组成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解得析出Cu SO4·5H2O28.2克。

二、由局部转化为整体

复杂的化学问题往往是由几个小问题组合而成,若将这些小问题孤立起来,逐个分析解决,不但耗时费力,而且易出错。如能抓住实质,把所求问题转化为某一整体状态进行研究,则可简化思维程序,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例2.有一放置在空气中的KOH固体,经测定,其中含KOH84.9%,KHCO35.1%,K2CO32.38%,H2O 7.62%。将此样品若干克投入100克36.5%的盐酸中,待反应完全后,再需加入20克10%的KOH溶液方能恰好中和。求蒸发中和后的溶液可得固体多少克。

分析:此题信息量大,所供数据多。根据有关化学反应方程式逐一分步求解,计算繁杂,失分率高。如果抛开那些纷繁的数据和局部细节,将溶液看成一个整体(化局部为整体),则

三、引导自主学习,提高复习教学效率

新课标倡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主动、深层、实质性的参与,提高学生主动参与的有效性。在化学讲评课中,教师要敢于放手让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提供时间和空间让学生之间相互交流研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

如:《盐类的水解》复习课中例题:弱酸及其盐在水中存在多种平衡关系。已知Na A水溶液呈碱性,常温下将0.1mol Na A和0.05mol HCl溶于水,得到1L溶液。(1)已知该混合液呈弱酸性,则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顺序为%%%%(2)向上述溶液中加入0.03mol Na OH,溶液中n(A-)+n(OH-)-n(H+)=%%%%。

讲解时,我先提出以下问题:1.0.1mol Na A和0.05mol HC会发生反应吗?最终得到什么物质?这些物质中存在什么样的平衡关系?什么物质在水解?什么物质会电离?2.题目中“混合液呈弱酸性”隐含着什么样的信息?请写出可能存在的水解与电离方程式。水解程度与电离程度的大小有什么关系?3.由溶液中离子电荷守恒与物料守恒,可以列出什么样的关系式?提供时间和空间让学生之间相互交流研讨由学生交流、探讨,再由学生归纳总结,找出解题的规律,及解题的注意事项。而后,设问:若将题目中“0.1mol Na A和0.05mol HCl溶于水”改为“将0.1mol NH4Cl和0.05mol Na OH溶于水”那么此时溶液中,各种离子浓度的大小关系又如何?存在什么样的守恒关系,请列出。我再引导学生复习不同介质的溶液中存在的各种平衡关系,让学生扎实掌握《盐类的水解》相关知识点及解题技巧。在教学过程中我设计问题情境,让学生观察、分析、思考评价,最大限度地发挥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了课堂复习效率。

高三化学二轮复习备考方案 篇9

一、确定复习专题, 结合相应题型进行针对性训练

第二轮复习是高三总复习中最见成效的环节, 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搞好第二轮复习, 对提高复习效率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有些同学可能觉得现在需要复习的知识太多, 不知哪里是重点, 对从哪里下手感到无所适从。在第二轮复习中可加强以下几个专题的复习:

1. 氧化还原反应专题:

重点讲解重要的氧化剂和还原剂及其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氧化性原性相对强弱的比较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及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和计算。

2. 离子反应专题:

包括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可以将近几年的高考涉及的离子方程式进行归纳;离子大量共存问题及离子推断与检验。特别注意不是很熟悉的离子之间发生的离子反应而不能共存的问题。

3. 反应热专题:

试题考查了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图的正误判断和反应热的计算, 学生容易模糊的是键能及物质所具有的总能量和反应热之间的关系, 另外, 对于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要特别重视。

二、注意题型

第Ⅱ卷侧重于对能力的考查, 因此, 在复习这几部分内容时, 还需从培养能力的角度出发选择相应的习题, 进行专题训练。要注意精讲精练, 讲练到位, 讲评应该讲出试题的立意、命题的角度、干扰项的设置, 讲出误区与典型思路, 讲出扩展 (同类型变角度) 等, 达到讲一题复习一块的目的。切忌只讲不练或只练不讲、讲练脱节、讲不到位。所以, 我们在备课的时候, 必须先做完资料上有关一个知识点的习题, 选好习题, 每复习完一个知识点, 立即让学生做一至两道针对训练题。对于常见的大题, 要给学生讲清楚答题方法和技巧。如CuCl2中混有FeCl2、FeCl3等杂质, 如何制取纯净的CuCl2, 先加氧化剂————将Fe2+氧化成Fe3+—————加CuO、Cu (OH) 2或CuCO3————提高溶液的pH, 使Fe3+完全水解成Fe (OH) 3沉淀而被除去。

摘要:通过高三第一轮复习即每章节知识点比较详细的复习, 暴露出一些问题, 如, 对知识点的掌握还比较零散, 缺乏系统性、条理性, 解题时不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 审题能力不足, 不能迅速全面地提取题目信息。

高三化学复习有效教学刍议 篇10

关键词:高中化学,复习教学,有效策略

新课程背景下的高三化学复习是一个系统工程, 复习过程中, 要注意针对影响有效复习的各因素, 提出复习策略, 以帮助学生扎实基础, 只有这样才能在高考中的以不变应万变。下面就高三化学复习有效教学谈谈笔者的一些看法。

一、高三化学有效复习的影响因素

1.教师因素

随着素质教育改革以及高考改革的不断推进, 高中化学教师在教学中所扮演的角色正在悄然发生变化, 即由传统知识的传输者向学习引导者、组织者、合作者、参与者转变, 教学中更注重教学过程的点拨效果和方法指导。在高三化学备考复习教学中, 教师教学理念、教学方式等因素将直接影响学生的复习效果。同时教学的互动性、参与性、引导性、知识构建性以及学生的主体意识等因素是影响学生化学复习的关键。在此阶段, 教师应帮助学生对所学习的知识进行梳理, 并引导他们建立化学知识关联, 形成正确的学习思维, 进而实现能力与成绩的双赢。

2.学生因素

从学生自身来看, 高三化学备考复习中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学习时间、学习结果和学习体验。学生在化学学习和复习过程中, 对知识学习和运用的速度越快, 其学习效率也就越高, 相对学习时间也就越丰富;学习结果在学生个体之间存在差异性, 学习效果也因人而异, 因此每个学生只有建立适合自己的学习目标, 才能够获得最好的学习效果;学习体验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知识和学习过程的心理体验和情感体验, 体验的结果决定了学生学习的欲望、学习的习惯和方式, 这也是影响学生复习的关键因素。

3.其他因素

在高中化学复习阶段, 除了教师与学生自身因素外, 教学环境、课程资源、教学情境、教育价值观、课堂提问等因素也对学生化学备考的复习效果有直接的影响作用。教学环境因素包括学习环境、师生教学目标、复习教学的内容、策略和方法等;课程资源是高三化学备考复习中的重要资源, 是实现学生学习效果提升的关键;课堂提问是对学生重点知识、难点知识进行强化的关键方法, 提问需要选准突破口, 并高效地解决学生的难点, 满足学生对知识的需求。

二、高三化学复习有效教学策略

1.关注学生原有认知结构, 优化教学

高三化学备考复习教学需注重构建主义学习理论的实际运用, 强调学生自主学习的主体地位。备考复习的目的是实现学生知识与技能的提升, 其前提是对学生原有知识结构的构建与强化。因此在实际复习教学中, 教师应该充分了解学生原有知识结构, 并结合实际情况寻求热点、重点、难点方面的突破。在学生原有知识结构的基础上, 对复习教学内容进行优化, 通过典型性、启发性、针对性的精选题或历年高考题进行巩固练习, 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使其能够举一反三。

2.合理运用教学方法, 创设有效教学情境

复习教学与新知识的教学是两个截然不同的环节。高三化学备课复习教学方法应遵循“讲- 练- 悟”相结合的原则, 坚持知识考点化、考点问题化。灵活运用“学案导学”教学模式, 尊重学生个体间的差异, 采取分层教学法, 实施梯度式教学。在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基础上, 教师应基于高中化学复习的特点, 创建有效的教学情境, 将考点知识、重点知识、难点知识“情境化”, 让学生在教学情境中梳理与构建自己的知识结构, 串联重点、难点与考点知识。

3.采用多样化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是影响教学和学生学习效果的关键因素, 在一定程度上指引学生的学习方向。因此, 在素质教育与高考新政策思想的指引下, 教师应采取科学合理、多样化的评价方式, 突出学生学习的效率、过程与情感态度。评价的方式应以点拨为主, 用鼓励、引导、点拨的语言帮助学生树立学习化学的自信心, 并借助评价的力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欲望。在高三化学备考复习教学中, 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必须注重引导性, 切勿因偏颇的评价而打击学生学习的自信心, 进而影响其高考。

三、教学反思

如何搞好高三化学总复习 篇11

一、研究《考试说明》,有针对性训练学生的能力

《教学大纲》和《考试说明》是中学化学教学的基本依据,也是高考化学命题的基本依据,虽然现行的综合试卷以遵循《教学大纲》,又不拘泥于《教学大纲》为基本原则。老师和学生都必须从《考试说明》中了解到:考试范围,考试对考生在学科能力方面有哪些要求,大概的题目数量,各种题型的大概比例,试卷中易、中、难题的比例为:3:5:2。因此,研究好《考试说明》,对于一个高三的教师来说很必要。

二、正确对待综合卷的覆蓋面小,抓好基础全面复习

近两年,综合考试知识覆盖面小,我们可以注意到,考试题中只涉及到极少的章节,大多数内容甚至多年的热点知识内容根本无法考到。但我们决不能因考试所涉及的知识有限,而放弃部分自认为不重要的东西,去追求所谓的“高考热点”。有时,一些较偏的或平时认为不重要的知识也可能成为考试的重点。抓好基础全面学习,要在打好基础上下功夫。对待试题要实行“三刀”原则:“一刀”剪难题,“二刀”剪繁题,“三刀”剪重复题。着眼于容易题和中等题,力争难题突破,对容易题、中等题要求学生“正确、规范、待”,保证不失分。

三、搞好第二轮复习

第二轮复习——分块复习。按照中学化学教材内容分为基本概念,基础理论,元素的单质及化合物,有机化合物,化学实验和化学计算六大块进行专题复习,引导学生由纵向深发展,使学生知识形成一个知识网。同时,还可针对高考题型进行题型训练,提高复习质量。

如何上好高三化学试卷讲评课 篇12

一、注重讲评的及时性

大部分学生考完后很想知道自己的考试成绩和正确答案,求知欲强,而且对自己的答题思路记忆犹新。及时讲评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有些教师阅卷统计分析不及时,过了好几天才开始讲评,一些学生对考题已经淡忘,对分数、对答案也是一种无所谓的心态。这时候讲评,也就失去了讲评的意义,不利于修正错误和巩固知识,效果可想而知。

二、注重讲评的针对性

有些老师讲评试卷就是将试卷做一遍后逐题讲评, 面面俱到。这样既浪费时间,又让学生产生厌烦心理,课堂效率低下。一堂好的讲评课应提倡精讲,有针对性地讲。对于很少出错的问题通常不讲或点到为止;对于部分学生出错的试题视情况适当讲评;对于绝大多数学生出错的试题应重点讲评。要做到这一点,课前教师必须认真批阅试卷,精心统计,全面细致地分析,找出学生的知识错误,以及引起错误的原因,从而确定讲评的重点和难点,全面提高课堂效率。

三、注重讲评的综合性

在讲评中切忌就题讲题、孤立讲解。在讲评过程中教师可以把与试题相关联的知识或题目有机地整合在一起。采用相同知识归一、不同知识对比的方法进行讲评。还可改变题干或某个部分,对学生进行变式训练。对一些重要的知识点从多个侧面、多个角度进行分析,由特殊到一般或由一般到特殊,通过一题多解、一题多变、多题归一和多解归一,归纳总结解题的思路、方法、规律,帮助学生融会贯通。这样不会使讲解停留在浅显层次上,有助于学生摆脱题海战术,能举一反三,也有利于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和整合能力。

四、注重讲评方式的多样性

在试卷讲评课中时常会发生这样的情形:教师讲得很认真,而学生却是无动于衷,有的甚至打起了瞌睡,课堂气氛非常沉闷。究其原因是老师“一言堂”、“满堂灌”,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教师的讲固然重要,但一定要注意采取灵活多样、有效的形式,应根据试题的内容和答题情况,采用不同的方法讲评,让学生乐于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的全过程,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譬如,对一些典型的题目可以请解答比较出色的同学讲一讲是如何进行正确思维的,为其他同学进行思维示范;对学生在答题中出现的典型错误,可以请出错的同学谈谈他是怎么思考的,这样有利于其他同学纠正自己思维上的误差。对学生认识比较模糊的问题可以在课堂上展开进一步的讨论或辩论,让学生进行解题经验、技巧、思维能力培养的交流。对能体现学生能力和才华的优异解法、创造性的新颖见解在课堂上要多多展示,通过对学生的激励,充分调动各类学生的情感意志、兴趣爱好等多方面的积极因素,促进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的协调发展。

五、注重讲评后的消化和巩固

讲评课后教师应该采取必要的手段促使学生消化和巩固讲评的内容。教师应要求学生将答错的题用红笔订正在试卷上,并在错题本上对典型的错题进行记录整理,更重要的是对老师讲评时的变式训练和解题方法进行个性化的总结,这样既可起到警示作用,又可进一步加深理解,内化知识和方法。另外,教师还可以依据讲评情况及时、精心地再设计一份针对性的练习题,让学生易错、易混淆的题目多次在练习中出现,以便达到矫正、巩固的目的,大大提高讲评课的效率。

摘要:试卷讲评课的效益, 直接决定了高三教学的质量。本文作者围绕着如何上好高三化学试卷讲评课提高讲评课的效率展开论述, 提出了相应的策略和具体做法。

上一篇:多媒体设备的更新下一篇:汉语文学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