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化学01培优教案

2024-10-09

高三化学01培优教案(共2篇)

高三化学01培优教案 篇1

结晶水合物及胶体

网上课堂 [本讲主要内容] 1.结晶水合物的概念、性质 2.关于结晶水合物的计算

3.有关胶体教学中几个问题的说明

[学习指导及例题] 一.结晶水合物的概念及性质: 1.结晶水合物都是纯净物。2.结晶水以三种形式存在。(1)配位水,水分子与配位键与金属离子相结合,如AlCl3·6H2O可以写成[Al(H2O)6]Cl3(2)阴离子水,水分子通过氢键与阴离子结合,如绿矾FeSO4·7H2O,2-有6个水分子形成配位水,1个水分子与SO4形成氢键,可写成[Fe(H2O)6SO4(H2O)];(3)晶格

3+水,如明矾晶体KAl(SO4)2·12H2O,12个水分子有6个通过配位键同Al结合,另外6个水分子在晶格中占有确定的位置,它们是晶格水。

3.为什么有的晶体里含有一定数目的结晶水?

物质溶于水,一是扩散过程,另一是水合过程,水合过程中某些溶质分子(或离子)跟

+一定数目的水分子结合成水合分子或水合离子,如无水硫酸铜可水合成CuSO4·5H2O,H水合+2+2+成H3O,Mg水合成[Mg(H2O)6]等等。这些有的只能在溶液中存在,有的在结晶过程中析出成为含结晶水的晶体。不是所有的晶体里都含结晶水,也不能改为凡是含水物都是结晶水合物。

4.结晶水合物受热可否失去结晶水?

结晶水合物具有受热失去结晶水的特性,但因结合力不完全相同,加热脱水的方式也不同,分成三类。

(1)加热水解,如某些含结晶水的卤化物,硝酸盐,水合阳离子有较强的水合能力,加热时不完全脱水,而是水解生成金属氧化物。如:2AlCl3·6H2OAl2O3+6HCl↑+9H2O↑,2FeCl3·6H2OFe2O3+6HCl↑+9H2O↑,Mg(NO3)2·6H2OMgO+2HNO3↑+5H2O↑

(2)加热简单脱水,这是水合作用很弱的结晶水合物脱水形式,加热得到无水盐。如:CaCl2·6H2OCaCl2+6H2O↑

(3)有些结晶水合物很不稳定,常温下在干燥空气里就逐渐失去结晶水,这种现象叫风化。如碳酸钠晶体(Na2CO3·10H2O)。

5.影响结晶水数目的因素: 结晶水的多少除与该晶体的阳离子、阴离子、晶体构型有关外,还与外界条件有关,如在不同温度下,同一种物质能形成不同数目结晶水的晶体。如: CuSO4·3H2OCuSO4·H2OCuSO4 CuSO4·5H2O二.关于结晶水合物的计算: 1.相对分子质量 CuSO4·5H2O=160+90=250 2.计算各元素原子个数比,如CuSO4·5H2O N(Cu):N(S):N(O):N(H)=1:1:9:10 102C113C258C3.计算各元素的质量比,如Na2SO3·7H2O m(Na):m(S):m(O):m(H)=(23×2):32:(16×10):14=23:16:80:7 4.计算结晶水的质量分数: 例1: 求Na2CO3·10H2O中结晶水的质量分数 解:ω(H2O)=1018100%63%

106180例2:求CuSO4·5H2O中结晶水的质量分数(36%略)5.计算1mol结晶水合物中,结晶水的物质的量: 例:准确称取CuSO4·xH2O晶体2.5g,置于蒸发皿中加热,直至失去全部结晶水,称得白色粉末质量为1.6g,求该晶体中,每摩含结晶水的物质的量?

解:m(结晶水)=2.5g-1.6g=0.9g 因为结晶水合物的化学式为CuSO4·xH2O所以

m(CuSO4)1.6g1M(CuSO4)160gmol10.11

0.9gxm(结晶水)0.5518gmol1M(H2O)6.计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结晶水合物溶于水,结晶水变成溶剂的一部分,溶质是无水物。例:求5g胆矾溶解在80g水中,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解:ω(CuSO4)m(CuSO4)100%

m[CuSO4(aq)]5g160250100% 5g80g =3.8% 7.计算溶解度:(溶解度符号用S表示)根据溶解度的定义:温度一定,在饱和溶液中

m(溶质)S m(溶剂)100g例:某结晶水合物的化学式为R·nH2O,其相对式量为M。在t℃时ag该结晶水合物溶于bg水中达到饱和状态,求此温度下溶质R的溶解度是多少?

M18nSM解: 18n100gbaMa(M18n)100g 解得:SbM18ana8.结晶水合物的析出计算: 这类问题可以从三个角度分析,一是溶质的总质量不变,原溶液中溶质的质量等于结晶水合物中无水物质量和剩余用液中溶质质量之和;二是一定温度下,析出溶质前后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变;三是一定温度下,析出溶质前后,饱和溶液中的溶质与溶剂之比不变。

例:在10℃时,将220g硝酸铝的饱和溶液,蒸发掉60g水后,再冷却到10℃,计算此时有多少克Al(NO3)3·9H2O晶体析出(10℃时,Al(NO3)3的溶解度是67g)?

解法一:按溶质的总质量不变解题: 设析出Al(NO3)3·9H2O的质量为x 220g6721367x(220g60gx)

10067213918167 x=144.3g 解法二:按饱和溶液中溶质和溶剂比例不变解题: 21367375 x=144.3g 918x10060375x解法三:按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变解题: 67167x213213918 x=144.3g x60三.有关胶体教学中几个问题的说明: 1.对于淀粉,蛋白质等高分子化合物溶于水形成的分散系,为什么有时称其为溶液,有时又称其为胶体。

教材上以分散质微粒直径的大小给分散系分类的,但是判断一种分散系是否属于胶体,还是溶液,单从分散质微粒直径的大小这一方面来考虑,结论是不全面的。正确判断胶体和溶液,要从分散质的结构认识,如果分散质微粒的结构简单,比如是单分子或较小聚合度的分子或离子,那么这样的分散系称为溶液。由于淀粉、蛋白质溶于水后都是以单分子的形式分散在水中,因此,尽管这些高分子很大,这些分散系仍称为溶液。只是因为高分子的分子大小与胶粒相仿,高分子溶液才具有胶体的一些性质,如扩散慢,不通过半透膜,有丁达尔现象等。化学上把Fe(OH)

3、AgI等难溶于水的物质形成的胶体称为憎液胶体,简称溶胶。而把淀粉蛋白质等易溶于水的物质形成的分散系称为亲液胶体,更多地称为高分子溶液。

2.胶体能在较长时间内稳定存在的原因是什么?

憎液溶胶的胶粒带有相同的电荷,同种电荷相排斥。淀粉、蛋白质等高分子中含有多个极性基因(如-COOH,-OH,-NH2),可以与水高度溶剂化(高分子表面形成水膜),并且胶体粒子不停的作布朗运动,因此胶体可以长时间稳定存在。3.溶液中的溶质微粒也作布朗运动吗?

胶体粒子在各方面上都受到分散剂分子的撞击,由于这些作用力的不同,所以胶体粒子作布朗运动。溶液中的溶质微粒与分散剂(水)大小相仿,所以溶质微粒运动状况与胶粒是有差别的。胶体的丁达尔现象,用超显微镜才可以观察到胶粒的布朗运动。溶液无丁达尔现象,因此用超显微镜观察不到溶质微粒的运动状况。

4.聚沉和盐析有什么区别?

聚沉是憎液(水)胶体的性质。胶体的聚沉过程就是胶粒聚集成较大颗粒的过程。由于憎液胶体的分散质都难溶于水,因此聚沉后,再用一般的溶解方法用水来溶解胶体的聚沉物是不可能的。

盐析是加入电解质使分散质的溶解度减小,而使其析出过程。盐析不是憎液胶体的性质,能发生盐析的分散质都是易溶的,如蛋白质溶液,肥皂,甘油和水的溶液,由于分散质易溶、所以盐析是可逆的。

456 解法三:按温度不变,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不变

2060g20%5g64% 10060gx5g x=11g 15.解:设一价金属为R,其硫酸盐化学式为R2SO4,结晶水合物化学式为R2SO4·10H2O,式量为M+180 解法一:按溶质质量不变解题

maq×36.3%+2.6g=(maq+2.6g-21.3g)×36.3%+21.3g× M=142 R的相对原子质量=

M

M18014296=23 2解法二: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不变(温度不变)

36.310021.3gM2.6gM180 21.3g2.6g M=142 R的相对原子质量=23 解法三:饱和溶液中溶质跟溶剂的比值不变(温度没变)

M2.6g36.3M180 63.763.7(21.3g2.6g)10021.3g M=142 R的相对原子质量=23 16.解:无水盐M的式量用M表示。用饱和溶液中溶质跟溶剂的量比值不变解题。设加入M·7H2O的质量为x MaSM126则有 126100xM126100a(M126)x=

100M126Sx

[研究性习题参考答案] 17.点拨:

+-1在9.6gA中:n(NH4)=2(0.5mol/L×0.12)-2mol·L×0.0255L=0.049mol 设A的相对式量为M

9.60.049 M=392m M2m(1m)9649 m=1 M=392 n=6 392m100答案:m=1 n=6 18.点拨:在40.20g复盐中含0.6mol结晶水

2-在40.20g复盐中有SO4离子0.2mol

2+ 在40.20g复盐中含0.1molMg

复盐的摩尔质量是402g/mol 答案:(1)A是钾元素K B是镁元素Mg(2)x=2(3)K2Mg(SO4)2·6H2O

高三化学01培优教案 篇2

一、本讲主要内容:(一生字: 寥 liáo 惮 dàn 懑 mân 骸 hái 涤 dí攒 cuán 喋 d íe 桀骜 jiãào 赁 lìn 仆 pū渍 zì殒 yǔn 戮 lù恤 xù(二词语: 1.理解: ①寥落:稀少。②微漠:依稀,淡薄。

③桀骜.:形容性情倔强。骜,不顺从。④黯然:忧伤的样子。

⑤喋.血:流血满地。喋,血流出来的样子。⑥惩创:惩罚,惩治。⑦浸渍:浸润,渗透。

⑧殒.身不恤:牺牲生命也不顾惜。殒,死亡。⑨长歌当哭:用写文章来代替哭泣。当,当作。2.掌握:

寥落、惨淡、噩耗、菲薄、罗网、平素、绯红、桀骜、黯然、喋血、流言、尸骸、相干、干练、依稀、微茫、殒身不恤

(三语文知识: 1.作者鲁迅及其重要作品: 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我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 家和革命家。1918年发表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时,第一次以“鲁迅”作 为笔名。

其代表作品有: 小说——《孔乙己》、《药》、《故乡》、《祝福》等。散文——《藤野先生》、《范爱农》等。

杂文——《纪念刘和珍君》、《 ‘友邦惊诧’论》等。学过的篇目有: 选自《呐喊》——《孔乙己》、《社戏》、《故乡》、《一件小事》。选自《朝花夕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藤野先生》。选自《坟》——《记雷锋塔的倒掉》。选自《华盖集续编》——《记念刘和珍君》。选自《二心集》——《 ‘友邦惊诧’论》。选自《且介亭杂文》——《拿来主义》。2.写作时代背景: 1926年初,大革命斗争蓬勃发展,帝国主义扶植的段祺瑞政府摇摇欲坠。3月初,日本公然进攻大沽口受到国民军还击。16日,日本纠集英美等帝国主义国

家提出无理要求。为援助外交, 3月 18日在天安门广场举行了各界人士请愿活动, 受到段政府残酷镇压。制造了死 47人,伤 123人的“三·一八”惨案。事后,有 反动文人诬蔑请愿群众是“暴徒” ,是“受人利用”。鲁迅先生怀着满腔悲愤,写 出本文。

(四阅读能力训练: 1.精读课文,理清文章思路。

2.结合语境,理解关键词语的意义及含义深刻的语句。3.理解恰当的修辞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

4.复习初中学过的单、复句知识,掌握常用的关联词语。

二、学习指导: 1.理清作者思想感情发展脉络。从两个步骤着手:(1把握主旨(2理清 脉络。(1本文的主旨在于“记念”。这一点从多层面加以表现。

从女师大的追悼会上,程君提出请求,真切地反映惨案后正义的人们怎样深 切悼念难者。

从作者与刘和珍交往中的印象:艰难生活中,毅然预定了《莽原》全年;女 师大风潮中不为势力所屈;常常微笑着,态度很温和。可看到这样一位革命青年:渴求真理,有斗争精神,和蔼善良;有思想远见,有革命责任感。这样的热血青 年,为国请愿竟遭到杀害!因此在沉痛的记念中,还有怒不可遏的揭露,义愤填 膺的批判,揭露了反动政府杀害爱国青年的凶残暴行,批驳了走狗文人下劣无耻 的流言。

作者出自对革命先烈的尊敬,出自一位思想家、革命家的强烈责任感,在悼 念的同时, 严肃地从历史的高度, 总结教训和意义, 激励革命者 “更奋然而前行”。本文先侧重悲痛忆念、哀悼,再侧重愤怒的揭露控斥,最后侧重于对历史经 验的总结。三方面统一在“记念”这一主旨上。

(2本文整体思路: ①文章从追悼会上程君请求写起,交代写作缘由。

“我”因无法承受追悼会的悲凉,独自徘徊思索,程君提问引发了对烈士的 怀念,再次感到“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也早觉得”可见由来已久。只因 已出离愤怒,实在无话可说。反动派的下劣凶残完全出乎意料之外,又怎能说出 话来呢? 两周来的悲愤, 促使作者 “写一点东西的必要” , 只为让人们清醒地知道, “所 住的并非人间” ,不忘记烈士的鲜血。

②记述刘和珍生平事迹和遇难经过。所有笔墨集中在刘和珍的正义感、责任 感、反抗性上。那“始终微笑着的和蔼的刘和珍君” , “欣然前往”而惨遭杀害的 一幕,足以让“受人利用”一说的流言家尽显下劣可耻,让“暴徒”一说的政府 的暴虐昭然。

刀枪,野蛮凶残;流言,更加阴险恶毒。但作者并不以为民族会就此永远沉 默下去:“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死去”。在悲叹思想统治的窒息后,发出 冲破沉默的吼声。

③在叙事的基础上在深入一步,议论惨案的教训和对将来的意义。在痛心的忆念,愤怒的揭露、控诉的同时,作者始终没有停止深沉的思考。从人类血战前行的历史规律出发总结血的教训,告诫斗争者改变方式,提出暴力 革命的思想,鼓舞人们前仆后继奋然前行。

小结: 全文中充满悲愤之情。追悼会的气氛,程君的发问和要求,引起对烈士的痛 心忆念,激起对杀人者的满腔仇恨,发出愤怒的揭露控诉;同时,作为革命家、思想家的作者,始终没有停止深沉的思考,对惨案的教训进行沉痛总结,对烈士 牺牲意义给予高度评价。

2.重点、难点语句理解: ①“中华民国十五年三月二十五日”

具体写日期可见郑重、有意义重大的一面,另一方面暗示“中华民国”早已 不是人民的国家,政府是屠杀人民的机器,政客是人民的敌人,是杀害人民的刽 子手。

②“就将这.作为后死者的菲薄的祭品”

“这”指对反动军阀和反动文人的无情揭露,对血的教训冷静总结,以及自 己绝不妥协的抗争精神。

③“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幸福者?”

真正勇猛的革命志士,能勇敢地面对黑暗现实和敌人血腥屠杀,毫不畏惧, 奋勇向前,他们为国家前途和人民命运而哀痛,以奋斗献身为最大幸福。

④“我懂得衰亡民族„„就在沉默中灭亡。”

缘由是反动统治者不但极端凶残地屠杀人民,还进行严酷的思想统治。结果有两种:一种是革命前的沉默,最终以革命方式推翻反动统治;一种是 全民族在反动统治下悲观失望,走向灭亡的沉默。

⑤“当三个女子从容地转辗于文明人„„不幸全被这几缕血迹抹杀了。” 赞颂刘和珍等勇毅行为和不怕牺牲的精神。反衬出杀人者的野蛮。“伟绩、武 功”是反语,讽刺揭露中外反动派的暴行。指出惨案实质正是一次帝国主义同反 动政府互相勾结屠杀中国人民的大惨案。

⑥引用陶潜四句诗。

引用意旨在:活着的人能永远纪念死者,记住这惨痛教训,烈士们的鲜血不 会白流。

⑦苟活者在淡红的血色中,会依稀看见„„但以此.记念刘和珍君

在这“并非人间”的世上活着的许多苟活者,将从壮烈的事件中看到一点希 望,真正的猛士会越来越多,在烈士们精神的鼓舞下,更加勇猛坚定的去斗争。“此”包括对烈士的崇敬,对其牺牲精神的评价,对其斗争方式的总结,对 反动军阀的愤怒声讨,对所谓学者文人的揭露、鞭笞,对庸人警醒的期盼,以及 作者奋然前行的决心等。

⑧第七节第 2自然段关联词功用。

一二句“至于„„则更”加强了层进语气;三组转折关联词,以前补后,突 出烈士精神伟大,感人至深。三句是对前两句总结, “倘要„„就”让步假设强调 结论确定不移。

三、例题精讲: 选出对文句理解最全面、最准的一项: “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这是怎样的哀痛 者和幸福者?”(A.烈士们为生活的平淡无奇而悲哀,以为国捐躯为幸福。B.作者为烈士们之死而悲哀,为其献身精神而感到欣慰、自豪。C.作者歌颂烈士们的勇敢,哀叹烈士们生命的短促。

D.烈士们为国家民族前途、人民命运而哀痛,以勇往直前、奋斗献身为幸福。1.解题: 本题意在指明要正确理解一句话,还要注意抓住语句中的关键词语。语句是 由若干词语连接而成,但每个词语在句子中所起的表达作用并不相同,抓住了关 键词语,弄懂它们的意思,其余的地方就迎刃而解了。

2.分析及解:

这里的“真的猛士” ,由于作者要记念的是刘和珍等烈士,显然是指烈士们。“哀痛者”指以„„为哀痛的人;“幸福者”指以„„为幸福的人。这里指刘和珍 等烈士。运用排除法可从 A 与 D 中选择答案。

这组句子指出真正勇猛的革命志士,能严肃对待反动统治下的血腥屠杀,毫 不畏惧,奋然而起,他为国家、民族的前途而哀痛,以勇往直前、为国献身为最 大幸福。由此可以推出正确答案为 D。

网上能力训练题:

一、能力训练部分:(一基础性训练题: 1.下列加点的字形、音全对的一组是(A.长歌当.(d àng 哭 杀戮.(lù 惩创.(chuàng B.虐.(nu â杀 攒.(cu án 射 浸渍.(z ã C.殒.(r ǔn 身不恤 恶.(â耗 喋.(di ã血 D.绯.(f ēi 红 尸骸.(h ái 立仆.(p ú

2.对下列各句的修辞方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①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了;流言,尤使我耳不忍闻。②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 ③沉默啊,沉默啊!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④中国军人的屠戮妇婴的伟绩,八国联军的惩创学生的武功,不幸全被这几 缕血痕抹杀了。

⑤人类的血战前行的历史,正如煤的形成,当时用大量的木材,结果却只是 一小块。

A.对比 设问 对偶 反语 比喻 B.对比 反问 对比 排比 比喻 C.对偶 反问 反复 反语 比喻 D.对偶 设问 呼告 排比 比拟(二提高性训练题: 1.下列各句分句间关系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A.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B.她不是“苟活到现在的我”的学生,是为了中国而死的中国的青年。C.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

D.它的流动为什么总是无止无休,它的去处为什么总是不盈不溢呢? 2.下列四句中加点词语有褒义、贬义和中性三种,请括出分析得完全正确的 一组是((1中国军人屠戮妇婴的伟绩

..,八国联军惩创学生的武功,不幸全被这几缕 血痕抹杀了。(2苟活者

...在淡红的血色中,会依稀看见微茫的希望。(3人民永远怀念科学的英雄的殉道者

...。

(4年轻的乔尔丹诺贪婪..地追求着科学的真理。A.(1贬义(2贬义(3中性义(4贬义 B.(1贬义(2中性义(3褒义(4褒义 C.(1贬义(2贬义(3褒义(4贬义 D.(1褒义(2中性义(3褒义(4褒义(三研习性习题: 阅读下列文段,然后回答问题。

我已经说过:我向来是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中国人

...的。但这回却有几点 出乎我的意外。一是当局者竟会这样地凶残,一是流言家竟至如此之下劣,一是 中国的女性临难竟能如是之从容。

我目睹中国女子的办事,是始于去年的。是少数, 看那干练 坚决,百折不回的气慨,曾经屡次为之感叹。至于这一回在弹雨中互相救助, 殒身不恤的事实, 更是为中国女子的勇毅, 遭阴谋诡计, 压抑至数千年, 终于没有消亡的明证了。要寻求这一次死者 对于将来的意义,意义就在此罢。

苟活者在淡红的血色中,会依稀看见微茫的希望;真的猛士,将更奋然而前 行。呜呼,我说不出话,但以此纪念刘和珍君!1.文中加点的词语指代内容名是什么? ①“中国人”指

②“苟活者”指 ③“真的猛士”指

2.结尾的“呜呼,我说不出话”是在文章第六、七两节对“三.一八“惨案发 表看法之后发出的,它抒发了作者的悲愤之情。类似的句子前文还有,下面结合 全文内容和思路所作的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A第一节里作者写道“我实在无话可说” ,乃是因为烈士的惨死使自己“出离 愤怒” , 无法用语言表达感情的悲痛之词,并非真的无话,所以在第二节里反复强调“有写 一点东西的必要”交代写作目的。

B第三、四节叙述烈士事迹及牺牲的消息后, 作者又说 “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 , 乃是因为“惨象” , “流言”又一次使作者陷入无比悲痛愤慨的状态,故发出了激 愤之词,并非真的甘于沉默,因此在第五节中追述烈士遇难经过,控诉敌人罪行。C.作者一会说“无话” ,一会说 “有话” ,这表现了鲁迅思想感情上的矛盾, 也说明了作者当时思想上的局限性。

D.作者“无话”表明其极度悲愤, “有话”显示其化悲痛为力量的战斗行为。“无话--有话--无话”反映了作者悼念与痛恨交织的悲愤之情,并以此构成了贯

穿全文的线索。3.在文中横线上填写恰当的关联词语。

二、能力训练题点拨与解答

(一)基础性训练题: 1.本题意在检测本讲生字注音、字形的掌握。正确答案 A(B 中“渍”读 zì,“虐”读 nûâ;C 中“殒”读 yǔn,“恶耗”应 写为“噩耗” 中“仆”读 pū);D 2.本题意在检测学生对本讲修辞方法的理解 答案 C(运用排除法,重点抓准①、②句的修辞,就可以推出正确答案。第① 句是结构相同,字数相等的两句为对偶,并非正反对比。第②句是反问句,答案 在句中;不是一问一答式的设问句)

(二)提高性训练题: 1.本题意在复习复句关系的旧知识。答案 A(因为 A 句是选择关系,而后三句均为并列关系。)2.本题意在复习词语感情色彩的旧知识。答案 B(第①句“伟绩”为反语,讽刺效果;第②句“苟活者”为后死者对死 士的敬仰之意为自己的谦称;第③句“殉道者”有崇敬之意;第④句“贪婪”

为 贬义词褒,写出求知若渴的情态。)

上一篇:镇作风转变年活动第一阶段工作小结下一篇:会前准备自查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