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信息管理工作总结

2024-10-25

质量信息管理工作总结(共10篇)

质量信息管理工作总结 篇1

利用信息化技术

提高职工培训管理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的研究与实践

摘要:职工教育培训管理工作千头万绪,各种职工日常学习、专项培训考试数据零散繁杂,数据的收集、录入、统计、分析工作量大,培训合格证书、职工技术档案电子化管理困难。为了解决以上问题,笔者主持研制开发了《职工教育培训管理系统》,利用信息化网络技术和数据库技术,将所有与职工个人有关的培训、考试信息全部纳入系统管理,实现了职工培训考试管理信息化、技术档案电子化、证书打印自动化、身份识别智能化。

关键词:职工培训管理

培训数据整合证书打印

职工教育培训工作千头万绪,培训考试过程产生了大量数据,这些数据各自独立。整理、汇总、查询、统计、分析这些数据大都依靠人工或普通的办公软件完成,不但工作量大,浪费大量时间,还存在着数据准确性不高、检索困难等问题。为了提高培训管理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增强培训效果,利用信息化、网络化技术实现各种培训考试数据的整合,就显得非常必要和紧迫。

一、职工教育培训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职工教育培训管理范围广,从职工日常学习到集中脱产培训,从适应性培训到资格性培训,从车间班组培训到送外培训,从业

质量信息管理工作总结 篇2

为此, 我们对现有鉴定报名工作进行改进, 以电子照片为依托, 采用网络技术, 实现照片信息化采集、网络化传输和规范化管理, 有效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

1 目前我局在采用电子照片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我们对电子照片要求: (1) 图像格式:JPG。 (2) 图像背景:白色。 (3) 命名原则:"身份证号+姓名.jpg", 中间不能有空格。 (4) 尺寸规格:2寸电子照片尺寸规格为413像素 (宽) ×626像素 (高) , 由鉴定站统一打印, 用于办理《职业资格证书》;1寸电子照片在2寸基础上进行修改, 尺寸规格不作要求, 文件大小<20kb, 用于办理考生《职业技能鉴定申报表》、《准考证》。通过两年的应用, 发现我局各基层站段上报的电子照片有两种:一种是照相馆专业人员拍摄修改的比较规范;一种是考生自己拍摄修改的 (大多站段采用这种) 不达标。这些问题挫伤了鉴定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不利于鉴定工作的开展。

(一) 2寸电子照片

(1) 尺寸不达标。个别站段上交的2寸电子照片尺寸不达标, 出现了诸如:413像素 (宽) ×578像素 (高) 、413像素 (宽) ×591像素 (高) 等尺寸规格, 不达标的照片在批量打印时, 就会出现大小不一, 还需逐个手工调整, 降低了工作效率。

(2) 照片变形, 模糊、清晰度不高。个别站段使用不当的照片修改方法, 人为破坏照片长宽比例, 随意降低照片分辨率, 结果导致照片人像变形, 模糊、清晰度不高。

(3) 图像位置不符合要求。职工用相机或手机拍摄的照片会有半身像、大头像、身子倾斜、尺寸不达标等, 而基层站段鉴定管理人员又没有严格按照要求修改, 不能作为证件照使用。

(4) 照片命名错误。我们打印合格人员2寸照片, 是根据照片名字提取的。在实际的应用中, 常出现由于照片命名与《鉴定申报信息录入模板》不一致导致照片无法提取。

(二) 1寸电子照片。

(1) 逐张修改, 效率低下。目前, 电子照片在由2寸修改为1寸时, 各基层站段普遍采用的方法是逐张修改, 不能批量进行, 工作量极大。

(2) 个别照片太大, 无法导入考务系统。个别站段反映有些照片在由2寸调整为1寸时, 压缩到极限, 也不能小于<20kb, 而且图像也不清晰, 不能导入考务系统。

(3) 《职业技能鉴定申报表》提取的照片需逐个手工调整。将1寸电子照片库与《鉴定申报表word模板》、《鉴定申报信息录入模板》关联生成鉴定申报表时, 照片部分显示不统一, 有些刚好适合设定的照片框, 有些过大或过小而不适合照片框的需再逐个手工调整, 费时费力。

2 问题解决方案

(一) 2寸电子照片。

(1) 利用简单易用的小软件, 修改出标准的2寸照片, 解决尺寸不达标、照片变形模糊和清晰度不高、图像位置不符合要求问题。分析2寸电子照片存在的问题, 考虑我局各基层站段电脑配置以及鉴定管理人员电脑使用水平, 功能太强大、太复杂的的照片修改软件不易于应用, 下面我以ACDSee 9.0这个小软件结合职工用手机对着墙自拍的照片粗浅讲一下电子照片的修改过程, 解决我们工作中碰到的上述问题。

步骤1:首先打开acdsee9.0程序, 选中程序左侧要修改照片的文件夹, 找到要修改的照片并双击打开。

步骤2:选择工具栏按钮"缩放大小", 出现图2-2中右侧"调整大小"工具栏。

步骤3:图2-2所示, 首先将照片缩放到适当大小 (宽度和高度的设定依据人像在整张照片中的位置, 若人像较大, 位置较正, 则宽高接近413像素 (宽) *626像素 (高) , 反之则远离) , 本照片设定像素高度为800, 宽度自动调整。设定后, 点击"完成"按钮, 则图片返回到图2-1所示界面, 选择工具栏按钮"裁剪", 在出现图2-3中将宽度和高度像素修改为413和626, 则照片中出现413像素*626像素裁剪框, 将裁剪框移动到合适位置后点击"完成"按钮, 则照片修改完成, 保存即可, 如图2-4。

(2) 建立统一规范的校验程序, 及时发现2寸照片命名错误。2寸照片错误命名主要有以下四种类型:一是身份证号与姓名之间有空格;二是姓名与".jpg"之间有空格;三是电脑系统"文件夹选项"中"隐藏已知文件类型的扩展名"被设定后, 看不到照片名字后缀".jpg", 在隐藏的".jpg"之后重新加".jpg";四是身份证号或名字错误。如果有统一规范的校验程序, 可以批量校验照片命名, 则可以提高工作效率。为此, 我将考生个人信息与照片库关联, 建立《照片校验模板》。为了更直观, 我用一张彩色卡通图片作为模型制作模板, 该模板可以显示30张照片, 照片下方显示个人信息。按照操作步骤生成该报名批次所有人的照片, 若照片中显示的是作为模型的彩色卡通图片, 则说明该考生照片命名错误, 对照错误类型, 及时进行纠正。该校验方法一目了然, 极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

(二) 1寸电子照片。

针对电子照片由2寸修改为1寸碰到的三个问题, 我们还是利用ACDSee 9.0这个小软件, 达到批量修改, 修改后的照片既能满足<20kb的要求, 又能满足生成《职业技能鉴定申报表》时照片刚好适合设定的照片框。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1:首文打开acdsee9.0程序, 选中程序左侧要修改的文件夹, 中间出现要修改照片的列表, 全选所有照片后, 点击菜单项:工具→调整图像大小, 出现"缩放图像大小"对话框。

步骤2:在出现的对话框中, 选择"实际/打印尺寸 (A) ", "单位"设定为"厘米", "宽度"为"2.5", "高度"为"3.5", "分辨率"设定为"120", "保持原始外观比例"要选中。设定完成后, 点击"开始缩放尺寸"按钮, 则所有图像都调整为符合要求的1寸电子照片。

注: (1) 一寸照片宽高尺寸还可以用厘米表示:2.5*3.5 (cm) , 依据上述标准设定, 生成的鉴定申报表照片刚好能适合照片框大小, 不用再逐个手工调整;

(2) 分辨率。将照片调整为20kb以下跟分辨率有关, 分辨率越高, 照片越大, 分辨率从72至600不等, 经测试, 分辨率调整为120时, 则照片大小满足要求且图像清晰。若个别照片超过20kb, 则单独修改时降低分辨率或用QQ截图即可满足要求;

3 取得的效果

电子照片实行以来, 受到了广大基层站段鉴定管理人员的一致好评, 极大提高了我局鉴定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 为共建美好郑铁家园做出了积极贡献。

(1) 减轻了基层负担。我们利用数码相机、手机等设备, 借助于局域网、互联网等网络, 实现照片拍摄电子化、报送网络化功能, 有效减少了基层站段鉴定人员往返路局报送资料频次, 减轻了基层站段工作负担, 也为全局增收节支做出了贡献。同时, 也为鉴定不合格人员退还照片提供了捷径, 既简化了步骤, 也方便了操作, 受到广大职工的好评。

(2) 提高了工作效率。我们建立《鉴定申报表word模板》、《鉴定申报信息录入模板》, 将电子照片用考生身份证号和姓名作为唯一标示进行命名, 通过数据调用, 批量生成带考生照片的《职业技能鉴定申报表》和《准考证》, 既避免了因职工重名而带来的错误操作, 又避免了基层站段鉴定人员重复挑拣、粘贴照片带来的工作量大且效率低下等问题, 极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3) 提升了工作质量。我们建立《合格人员照片打印模板》, 将电子照片与合格人员信息进行计算机自动对接, 实现了《职业资格证书》与所要粘贴的照片一一对应, 有效提高了鉴定信息质量。同时, 将电子照片按照基层站段、合格人员、批次等进行分类管理, 规范基础工作, 有效杜绝了《职业技能鉴定申报表》厚薄不一, 不易归档和保存等弊端, 极大提高了工作质量。

参考文献

质量信息管理工作总结 篇3

【关键词】 工程质量检测;信息化;信息化管理

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机构是对社会出具建设工程质量公正性检测数据,为政府、社会和企业等提供全面服务的特定行业,建设工程质量检测工作是国家进行工程质量监控的重要手段,在建设工程质量检测监督管理中发挥着重要的监控威慑作用。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机构的信息化管理是指在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机构中,利用计算机软硬件技术、网络技术以及现代通讯技术等手段对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机构及其所属各部门的检测业务进行综合管理,对在工程质量检测活动各阶段中产生的数据进行采集、存贮、处理、提取、传输、汇总、加工生成各种检测信息,为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机构的整体运行提供全面、自动化的管理及各种服务。伴随着近年来检测报告为建设工程质量提供判定依据的重要性被广泛重视,建设工程质量检测行业中越来越多的检测机构逐步认识到信息化管理在提升其检测工作质量中的重要性。

一、信息化管理与建设工程质量检测工作的关系

建设部早在2002年的工作会议上就已明确提出:各类检测机构要逐步推进检测数据采集处理的信息化、数字化,提高工作效率,减少人为错误,提高科学性和公正性。2005年9月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令第141号建设工程质量检测管理办法》,自2005年11月1日起实施,成为建设工程质量检测领域中的第一个法规。2006年2月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令第86号,自2006年4月1日起施行《实验室和检查机构资质认定管理办法》。2007年1月1日起开始实施《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准则》,预示着检测管理已逐步引起国家建设部的高度关注,推进信息化管理、减少手工操作,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已经成为当前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机构寻求自身长远发展和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

1.信息化管理手段的运用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保障建设工程质量检测过程中检测数据的真实性、公正性、可靠性。工程质量检测工作的任务是向社会出具准确、客观、真实的检测结果,为建设工程质量的判定提供重要的依据,其最终目的是保证建设工程质量安全。检测数据是评判建设工程内在质量好坏的最为基础的依据,检测报告不仅对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有用,也对质量监督部门、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具有重要作用。一旦出现工程质量问题,鉴定、仲裁机构也需要采用检测报告。检测报告的公正性和可靠性在保障建设工程质量安全中发挥着重要的基础性作用。

当前国内建设工程质量检测行业仍然存在着不规范的市场行为,检测机构的检测工作中时有弄虚作假,试样做假、漏检、少检的行为发生,规范建设工程质量检测行业的市场行为,加强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机构的管理能力,提升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机构的工作质量就势在必行。信息化管理手段在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机构中的应用,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有效确保检测工作的公正性、科学性和权威性,使检测数据能够真实、客观地反映检测对象的实际状况,充分发挥其在保障建设工程质量方面的基础性技术作用。

2.信息化管理手段的运用能够全面提升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机构的工作质量。通过信息化管理手段,依靠管理信息系统高效、方便的管理功能,能够有效地提高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机构的技术水平、业务水平和管理水平,全面提升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机构的工作质量。具体来看,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通过建立完善的建设工程质量检测管理信息系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有效确保检测数据的公正性、科学性和准确性,确保检测报告的规范性和权威性,为建设工程质量安全提供全面的基础性技术保障。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数据,既是工程验收的重要依据,也为各方进行质量控制、纠正偏差、分析质量事故原因提供了重要信息,完善的建设工程质量检测管理信息系统的建立客观了促进了建设工程质量检测工作中检测数据的科学管理。

(2)检测数据报告信息化管理可以作为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机构质量控制中的一项行之有效的的监督手段,一方面维护了建设工程质量检测中检测数据的客观全面性,遏制和杜绝施工单位随意抽撤不合格报告行为的发生,另一方面也有利于质监人员及时了解掌握建设工程的质量信息,对工程质量进行动态化监督管理,有效促进参建各方及时消除质量隐患,更好地实现工程质量监管的目标。

二、当前建设工程质量检测行业信息化进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建设工程质量检测行业整体的信息化程度偏低。目前国内工程质量检测行业在一些局部的检测技术处理上较好地应用了计算机技术、感应技术和数据分析技术等信息技术,在检测信息管理方面则一直停留在较低的层次,绝大多数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机构还只是简单地利用文字处理技术,既不能对检测数据进行集中统一管理、更不能让有关质量管理和质量控制部门的人员及时而全面地了解工程质量情况。管理不到位也使得个人经验对检测工作质量影响很大,严重阻碍了检测工作质量的提升。由于大部分检测机构的检测数据还没有采用自动采集处理,没有形成完整、统一、具有宏观调控功能的信息共享数据交换平台,各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不能及时得到在建工程项目的质量检测数据(尤其是影响到主体结构质量的不合格检测项目的数据),导致政府对建筑工程质量的监管难以全面到位。

2.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机构现有信息管理人员综合业务能力较为薄弱。在建设工程质量检测行业内部,无论是专业技术人员还是信息管理人员都普遍缺乏现代信息管理专业知识,尤其是信息管理人员对相关检测信息所涉及的建设工程质量检测业务知识更是知之甚少。建设工程质量检测行业内复合型人才的明显不足,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建设工程质量检测行业的信息化建设的步伐,也不利于检测信息资源的深度挖掘和利用。

3.国内现有的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检测管理信息系统水平参差不齐,缺乏统一的标准和规范。国内各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机构中正在运行的建设工程质量检测管理信息系统也普遍存在下列一些问题:

(1)各应用系统大多是独立开发,低水平和重复开发现象严重,造成资源浪费,甚至一些早期采用FOXPRO或VFP等普及性平台所开发的非专业性软件也被应急使用,随着业务的发展和管理要求的提高,必然要更换系统,造成浪费。

(2)没有统一的数据标准和规范,各应用系统之间没有接口,数据不能共享,形成各应用系统之间、应用系统与试验机自动采集系统之间的数据障碍,造成数据管理不规范。

(3)没有建立具有宏观调控功能的信息共享数据交换平台。

三、基于信息化管理视角的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机构质量提升策略

1. 加快转变建设工程质量检测行业内信息管理理念

(1)首先,在检测行业中树立“前端拉制”的信息管理理念,即从检测信息收集环节的源头开始,实施主动、有效的管理。应将信息的收集、整理归类等基础性工作纳入建设工程质量管理的各个相关业务环节,且在工程起步阶段就展开检测信息的采集、开发、分类工作,减少后续的重复性劳动,最大限度提高建设工程检测机构内部的信息管理效率。

(2)其次,在检测行业中树立“信息再造”理念,充分发挥检测信息资源在保障建设工程质量中的使用价值。传统的信息管理理念忽视信息资源潜在价值的发掘工作,一旦工程项目完工,检测信息数据和报告大都束之高阁,造成大量检测信息资源的严重浪费。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机构应充分发掘检测信息资源的潜在价值,对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机构检测工作的顺利开展发挥重要的指导作用。

2.建立标准化、实用性、先进性的建设工程质量检测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机构的检测管理信息系统应当全面按照ISO/IEC17025标准,并结合检测机构自身的基本管理要求,建立一套科学、规范和成熟的检测机构检测信息管理系统运作管理模式。

(1)标准化。将程序化的建设工程质量检测规章制度融入系统,使各项工作规范、科学,将有关标准或规范中的计算公式和处理方法以程序的形式存贮在计算机中,根据检测数据自动生成检测报告。

(2)实用性。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机构进行信息化管理的最终目标是全面改善检测机构的服务质量,提高检测机构的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其检测管理信息系统在建设过程中应该密切结合检测机构自身的业务范围,将其业务流程和管理要素都得到具体的落实和体现,并以最为简洁实用的操作方式来实现。

(3)先进性。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机构的检测管理信息系统在建设工程中应当采用先进成熟的信息技术,在系统设计上充分考虑到系统的开放性,确保检测管理信息系统能够适应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机构业务不断发展、壮大的需要。

3.大力加强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机构中复合型人才队伍建设。对建设工程质量检测行业而言,加强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队伍建设是促进我国质检事业实现科学发展的重要基础。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机构中专业技术人员的专业技术能力、检测信息技术的运用能力以及信息化管理系统的操作能力直接影响到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机构的工作质量。为了全面提升我国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机构的整体水平和工作质量,应将重点放到适应信息化社会发展的复合型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方面。

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机构中复合型专业技术人员队伍建设主要可以通过以下两个途径来解决: (1)引进高校应届优秀毕业生充实到检测机构人员队伍,能够起到优化检测机构的知识结构和年龄结构的作用; (2)加强检测机构现有专业技术人员的继续教育学习与培训,主要有检测专业技术人员外派学习、邀请国内建设工程质量检测领域专家学者讲学、聘请信息化专家定期开展检测专业技术人员信息化操作技能培训等。通过加强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机构中复合型人才队伍建设,不仅能够显著提高检测机构检测工作的业务水平,还能够有效提高检测机构的服务水平,使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机构呈现出焕然一新的工作面貌。

参考文献

[1]孙晓杰.探析建设工程信息管理的新模式.中国招标.2008(26)

[2]钟玉华,贺峥嵘.信息化在建设工程质量检测管理中应用.广东建材.2007(12)

[3]郭林,黄俭.建设工程质量检测管理信息系统的研究与开发.施工技术.2004(12)

质量信息管理 篇4

编号:

题目:质量信息管理 共

页 第1

页 起草日期:

审阅日期:

起草部门:

审阅部门:

执行日期:

起草人:

审阅人:

批准人:

变更记录:

变更原因及目的:

一、为建立质量保证体系,不断提高药品质量,根据《药品管理法》和《GSP》特制定质量信息管理制度,以确保进、销、调、存过程中的药品质量信息反馈顺畅。

二、质量管理部为质量信息中心,负责质量信息的传递,汇总、处理。

三、质量信息包括以下内容:

1、国家和行业有关质量政策、法令、法规等;

2、供货单位的人员、设备、工艺、制度等生产质量保证能力情况;

3、同行竞争对手的质量措施,质量水平,质量效益等;

4、企业业务经营环节中与质量有关的数据、资料、记录、报表、文件等,包括商品质量、环境质量、服务质量、工作质量各个方面;

5、上级质量监督检查发现的与本部门相关的质量信息;

6、消费者的质量查询,质量反映和质量投诉等;

四、质量信息的收集必须准确、及时、适用、经济。企业内部信息通过统计表、会议、信息反馈单及职工意见,建议、谈话、走访等方法进行收集;企业外部信息、通过调查、观察、用户咨询、公共关系、分析预测等方法收集。

五、建立完善的质量信息反馈系统,质量管理部按季填写“医药商品质量信息报表”并上报有关部门,对异常、突发的质量信息以书面形式 24 小时内迅速向有关部门反馈,确保质量信息的及时畅通传递和准确有效利用。

六、质量信息实行分级管理。A 类信息(指对企业有重大影响,需要企业最高领导做出决策,并由企业各部门协同配合处理的信息)由企业领导决策,质量信息中心负责组织传递并督促执行;B 类信息(指涉及企业两个以上部门需由企业领导或质量管理部协调处理的信息)由主管协调部门决策,并督促执行,质量信息中心组织传递和反馈;C 类信息(只涉及一个部门需由部门领导协调处理的信息)由部门决策并协调执行,并将结果报信息中心汇总。

会计信息质量管理自查报告 篇5

(一)会计基础工作情况检查

1、会计人员从业资格情况:会计人员经过专业上岗培训,有从业资格证。

2、单位银行账户开设情况:开设零余额账户,集中支付账户。

3、会计科目和会计账簿设置比较合理、完备,会计账簿、财务报表信息真实,账表之间、账账之间、账簿与凭证之间对应真实。

4、会计往来科目、会计结余科目真实,单位未存在将收支计入往来账核算问题。

5、财务报销制度完善、报销凭证及附件要件需经严格核查方能报销。

6、原始发票、收据使用情况:没有使用发票和收据的情况。

7、未存在工资科目之外核算单位职工工资福利性支出情况。

8、财务会计档案及时整理归档放入档案柜进行保管。

9、单位建有财务管理规章制度、内控制度。

10、单位资产管理情况:我单位对固定资产已进行登记造册并定期进行清查。

(二)治理“小金库”情况

单位取得的各项收入都纳入单位法定账户管理和核算,无“小金库”。

论信息系统项目的质量管理 篇6

摘要:

2008年6月,本人参与了“省图书馆RFID(无线射频识别技术)信息管理系统”的项目建设,担任项目经理一职。系统通过数字化标签读取技术,极大地提高了图书的流通和管理效率,降低了馆员的工作强度,全面提高了图书馆的服务质量和整体形象。该项目做为拟在全省范围内应用推广的数字图书馆建设重点工程之一,受到省市及有关领导的高度重视。做为建设方的项目经理,本人在项目的质量管理过程中,科学的运用项目质量管理的理论知识并结合我公司项目质量管理过程域的具体要求,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将质量管理当做一项重点的工作来抓。通过建立项目质量规划、有效地展开质量保证活动、执行质量控制等措施,使得项目过程得以持续改进,产品质量有了坚实的保障,从而使得项目实施顺利进展,保证了项目的工期、成本及质量,受到用户方的高度评价。正文:

一、项目概述确

随着中国的社会经济文化持续发展,人们对科学文化教育事业的投入愈来愈多,图书馆的建设管理也是其中之一。图书馆的职能涵盖图书的采购、编目、典藏、流通、检索等,目前都是依靠传统的手工方式实现,效率低下,工作人员劳动强度大,应用RFID技术,可以将上述所有的业务环节进行信息化管理,提高各环节的服务品质和工作效率,全面提高图书馆的服务质量和社会效益。

本系统内容主要包括:图书出入库采编管理子系统、图书数字识别分类管理子系统、图书安全管理子系统、图书自助检索借还子系统等。项目主要工作是RFID标签及其读写设备的安装调试、RFID信息管理系统配套软件的规划开发和实施等。

图书馆的管理流通模式,突出图书馆以人为本的管理模式,强调图书馆的服务功能,读者在馆内拥有最大的自由活动空间,提高图书馆的管理效率,藏阅合一。结合图书馆的实际建设情况,在图书馆各层出入口设置图书流通安全管理子系统,在各阅览室内设置RFID馆员工作站和自助服务区,方便馆员对图书的管理以及读者进行查询和借/还书处理,在图书馆书库集中区域设置RFID图书馆典藏识别分检子系统,馆员可快速查找图书、分类管理,减轻馆员的总工作量,提高图书的流通及管理效率。

项目启动后,本人被公司任命为该项目的项目经理,全面负责项目的建设工作。

在有关领导的亲切关怀下,以及项目各组干系人的配合与支持下,我与项目组全体成员一起并肩作战,通过近10个月的努力,终于在2009年3月3日全面通过系统验收,项目总花费成本为98.38万元,比计划提前了15天完成项目建设。

该项目的成功与很大程度上归功于在项目整体实施过程中对质量的有效管理,下面分别对项目过程中的质量管理中存在的一些主要问题、质量管理计划的编制、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活动的展开等几个方面加以简要论述。

二、制订质量保证计划

成功的项目是在约定的时间和范围、预算的成本以及要求的质量下,达到项目干系人的希望,为此,项目的成功与否,质量是很关键的一个因素,确保项目质量,是项目管理团队的重要使命。要做好质量的管理,一个完备可行的质量计划是必不可少的。“质量出自计划和设计,而非出自检查,”良好的质量保证计划有助于正确的指导项目质量管理行为。

我在制订项目管理计划的同时,由项目组的专职QA(质量保证)工程师质量展开质量保证计划的编制。在质量管理计划制订的过程中,我与QA人员经过反复商讨,并经过与高层经理、项目组相关成员、客户等干系人的沟通,了解他们对本项目的质量要求与期望,确定了本项目的质量目标:“确保规定时间内所有产品及服务通过测试验收,包括功能验收、上线安装验收、竣工验收和最终验收;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产品质量需达到以下要求:

1、产品质量客户满意度≥82;

2、产品发布前缺陷密度<1.6;

3、产品发布后的缺陷密度<0.2”。随后我们根据范围说明书明确了项目的范围、中间产品和最终产品,找出可能影响产品质量的技术要点,并采用流程图、因果分析图等方法对其进行遂一分析,确定需要监控的关键元素,设置整体项目实施过程中合理的检查点及度量指标,把满足项目质量标准的活动或者过程规划到项目的产品和管理项目的过程中去。

为了方便QA工程师及时验证过程活动以及产品的执行是否满足相应的要求,我们从项目组的实际控制检查点出发,根据CMMI3的18个过程域,将各个过程程域对应的检查项一一列出,形成《QA审计检查表》,使之成为一个对本项目的质量管理行之有效的手段。

质量计划编制任务完成后,我们召集高层经理、客户、项目管理部等相关干系人对质量保证计划进行了评审。通过评审,可以从相关小组和个人那里获得反馈意见,以便我们进一步对计划进行改正修订。同时,也可以使大家对描述在质量计划中的相关角色、职责、活动等内容保持一致认识。

三、实施质量保证

做为一项管理职能,质量保证应贯穿于整个项目生命周期,它包括所有有计划地系统地

为保证项目能够满足的质量标准而建立的活动。在制订了切实可行的质量计划后,项目的质量小组需以该计划为基础,在项目组中展开质量保证活动,要通过质量保证活动来确保项目生命周期中的过程和产品符合已建立的、预期的要求,并符合已制订的计划。我们在项目质量保证过程中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依照适当的规程、标准,评审和审核项目的活动及其产品。质量保证组在整个项目生命周期中目标定期评审和审核项目工程活动及其工作产品,并通过《QA周报》、《QA审计报告》、《QA里程碑报告》等形式,就项目是否遵守已制定的计划、标准和规程向项目管理者提供可见性。

2、QA工程师由向项目和相关负责人反馈有关评审和审核的结果,以便使管理者能够及时在项目过程中对偏离采取及时有效的防范和纠正措施,以此避免项目管理中因过程中的问题而造成不必要的损失。比如在需求分析阶段,由于我们对各分校间的流程差异重视不足,且由于项目干系人众多,导致需求调研沟通花费的时间超过原有估算,情致该阶段的进度偏差较大。在该里程碑偏差达到10%以上时,QA人员通过邮件及口头沟通的形式,及时向我提出了进度的预警,此后项目组通过加强与客户的沟通以及赶工等及时有效的措施,使得进度得以控制。

3、识别和文档化不一致性问题,并确保其得以解决。在评审和审计过程中,质量保证组对于发现的不一致项在《QA审计报告》中给予了及时纪录,并将该纪录提交我处,由我分派问题的解决责任人,同时QA人员密切跟踪项目中不一致问题的解决情况,直到该问题得以完成。如果不一致项不能在项目组内部得到处理,质量保证组便该将其及时提交给高层经理,由高层管理者做出决断。

通过以上这些有效的质量保证活动,使得本项目的质量要求得以保证,主要成效表现在返工率减少、生产效率提高、产品质量提升,项目成本降低。

四、质量控制

质量控制是项目管理组的人员采取有效措施,监督项目的具体实施结果,判断它们是否符合有关的项目质量标准并确定消除产生不良结果原因的途径。我们知道项目质量形成于项目周期的全过程,85%的质量责任在于管理不善。为了确保项目能按进度、按预算、高质量地完成,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必须进行全面的质量控制,系统考虑各种影响系统质量的因素,将所有影响系统质量的因素都采取有效的措施管理和控制起来。

在本项目的实施过程中,我们对整个项目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尤其是系统分析、设计、实施、测试等阶段进行有效的质量控制和管理;注意贯彻预防为主和检验把关相结合的质量

控制原则,要求项目组全体成员在实施过程中,按照PDCA的的质量环要求,实施各环节的质量控制;通过OA工程师的日常审计、开发人员间的代码互查、里程碑的工作总结以及执行有效的测试等手段,来发现项目进展中的偏差及不合格项。对于超出即定标准的偏差的及时分析原因,并采取有效的纠正措施,确保系统的关键指标在实施过程中得到全面的监控;在各个重要控制点,如需求、设计、编码、测试等工作完成之时,实行阶段性审查和评审,对于发现的问题及时组织相应的责任人在规定的时间段内予以解决。

五、总结

质量信息管理工作总结 篇7

我公司的工序质量指标异常信息原先是通过三联的纸质《工序质量指标异常通知单》, 在化验室和中控室之间进行传递。该单据首先由化验室质检人员根据化验结果填写工序质量指标异常情况, 然后人工送至中控室, 由中控室相关操作员完成异常情况的原因分析和改进措施的填写, 同时工艺技术员要对操作员所填写内容进行审核和追踪, 最后再将该单据送回至化验室。

该管理方式存在如下弊端:

1) 纸质单据不易保存和查询, 容易丢失, 填写出错后不易修改, 且造成纸张浪费。

2) 纸质单据无论是手工填写还是人工传递, 都存在可靠性差、工作效率低和可追踪性差的问题。

3) 工艺技术人员无法实现对工序质量异常情况进行实时追踪, 不利于工艺管理效率的提高。

2 解决方法

针对此种情况, 笔者利用VB 6.0编程软件和SQL Server2000数据库开发了一套《工序质量指标异常通知单管理系统》软件, 实现了公司工序质量指标异常信息的信息化管理, 实现了《工序质量指标异常通知单》在公司不同部门之间的电子化传递、查询、浏览及打印。软件支持网络数据库, 具备人性化操作界面, 功能全面, 操作简便快捷, 可降低员工的劳动强度, 加快信息传递速度, 提高工作效率, 解决手写纸质单据以及人工传递的可靠性差和效率低下的问题, 同时避免了纸质单据不易保存、不易查询、容易丢失的缺点。

新建通知单界面见图1, 填写纠正措施界面见图2。

1) 针对弊端1, 开发了一套软件, 建立了统一的数据库。软件根据纸质单据的版式预制好单据界面, 用户可将原本以纸质保存的信息通过软件将其保存到统一的数据库中, 同时, 软件内置人性化的查询功能, 方便不同用户查询工序质量指标异常信息。

2) 针对弊端2, 该套软件实现了《工序质量指标异常通知单》在化验室与中控室之间的电子化、自动化传递, 即化验室生成并保存新的通知单后, 通知单会自动传递到中控室的计算机上, 并且软件会及时自动弹出提醒界面, 提示新的单据到达, 以提醒中控操作员及时完成单据相关内容的填写。此外, 软件能够自动保存《工序质量指标异常通知单》的生成和完成时间, 以对单据的时效性进行追踪。

3) 针对弊端3, 该软件充分利用公司现有局域网和计算机资源, 实现软件用户根据其所拥有的权限, 可在公司局域网内任意一台计算机上登录该系统, 便于相关人员实时查阅、掌握工艺异常状况, 以及时追踪、分析工艺质量, 提高工艺管理效率。

此外, 该软件还具备自动记忆功能, 能够根据用户的输入内容进行自动甄别并保存, 以方便用户在下次输入相同内容时, 可在软件提供的列表框中选择对应的输入内容, 而无需重新输入;具备错误提醒功能, 在用户输入相关内容后, 软件会判断用户的输入是否符合要求, 对不符合要求的输入项, 软件会显示错误信息, 并定位到出错位置;具备签字功能, 具有单据填写权限的用户拥有独立的签字密码, 保证单据填写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3 运行效果

医院信息化医疗数据质量管理 篇8

关键词:医院信息化;医疗数据;质量管理

中图分类号:R197.3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599 (2011) 03-0000-02

Hospital Informatization Medical Data Quality Management

Ke Benxue,Zheng Chunhua,Lai Xiaohui

(Guangzhou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Affiliated Hospital of Orthopedics and Traumatology,Guangzhou510240,China)

Abstract:In today's medical industry in China has entered the stage of 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of informatization,the informatization construction and combination of medical data quality management,quality management of medical data,which can greatly promote the harmonious development of the whole hospital.

Keywords:Hospital informatization;Medical data;Quality management

一、导言

目前,我国绝大多数医疗机构都实现了数字信息化操作管理,因此在医院日常工作中所发生的一切医疗数据都与信息系统息息相关,数据的作用因此变得至关重要。在医院处理相关医务的过程中所发生的医疗数据,其质量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医院信息化管理水平质量的高低。特别是在当今一个各行各业信息化程度都在不断提高的社会环境中,医疗数据更需要兼顾数量和质量相并提高。医生常常告诫我们:“预防是最好的药物!”对医疗数据质量管理来说,这句话也是至理名言。低下的数据质量往往造成很多致命问题,越早发现潜在的数据问题,越有可能以较小的成本、较快的速度处理这些问题。所以,在医院管理中加强对医疗数据质量的管理工作,提高对医疗数据的使用效率,是促进医院经济良性运行的关键因素。为了提高大家对医疗数据质量的认识,使医院领导及各部门重视医疗数据质量的管理工作,本文论述了在医院数字信息化的前提背景下,医疗数据质量不高的原由以及提高其数据质量的管理方式。

二、何谓医疗数据质量

所谓医疗数据质量可从以下两个方面来理解:

(一)医疗数据其本身的数据质量

医疗数据的真实性:医疗数据必须真实准确的反映出实际发生的业务,这样才能够为医疗工作者或相关人员使用。

医疗数据的完整性:是说数据自始至终都是统一整体的,任何与操作有关的数据都没有发生遗漏情况,因为,如果数据中出现了缺失或者错误等情况,那么该数据则已经丧失反映实际情况的功能,也就没有了使用价值。

医疗数据的自洽性:数据从发生那一刻开始就不是孤立存在的,他们之间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关系,这种相互制约的关系既要必须满足,而又不能够相互矛盾。

医疗数据的真实性、完整性、自洽性是数据本身应具有的属性,称之为医疗数据的绝对质量,是数据质量的基础保证。除了医疗数据的绝对质量外,还有我们在利用和存贮数据的过程中所产生的数据质量,包括使用质量、传输质量和存贮质量,称之为医疗数据的过程质量。

(二)医疗数据所发生的过程质量

使用质量:是指医疗数据在任何情况的使用过程中都是正确的,正确的数据如果被错误的使用,那结论肯定也是错误的。

传输质量:是指医疗数据在传输过程中所保持的正确性。在现代信息化社会中,异地之间的数据传输也越来越普遍,保证数据在传输过程中的正确性和高效率显得非常重要。

存贮质量:是指医疗数据被完整安全的存贮在安全的介质上。数据在存贮过程中不受外来因素的干扰,使数据始终保持完整无缺不受破坏;存贮在安全介质上数据随时都能被使用者方便齐整的取出。

三、医疗数据质量不高的原因

医疗数据牵涉到医院各方面的信息系统数据,如HIS、RIS、PASC、HR等。分析系统和决策系统的正确结果都依赖原始数据的质量,没有数据质量的保证就不可能得到正确的分析结果和正确的决策判断。医疗数据主要来自于数据录入人员通过信息技术手段输入到系统中的,因此数据质量不高来源于下面的几方面:

(一)信息技术手段

现代信息技术水平已足以保证数据的传输和存贮质量。造成医院系统得到的数据质量不高的原因,很多情况是医院的计算机处理系统的用户界面不友好,不方便用户的录入,或是不符合用户常规的操作习惯,导致用户容易出错或是录入工作量大,以及对重要的录入信息没有加强效验。

(二)数据录入人员管理

由于医疗数据绝大部分都是相关信息系统操作人员在门诊医生工作站、住院医生工作站、护士工作站、检验系统等录入到信息系统中的,录入人员的输入失误,或是违反操作流程录入,都是一个造成数据质量不高的重要原因,这是我们必须非常重视的环节,需要通过改善业务系统的输入验证控制来保证输入时的数据质量。

(三)数据维护过程

每个数据维护操作都可能改变数据,从而导致无法预知的结果。如在数据库备份还原,数据库管理员通过数据库工具直接修改数据而没经过正确的数据效验工作,这也是会造成数据质量不高的原因之一。

(四)数据接收处理

业务系统之间存在数据接口,相互共享和提供数据。随着错误数据的输入,它可能扩散到多个系统中,从而影响到整个医院中的数据质量。即使相对简单的数据错误也会迅速升级为复杂问题,降低整个医院的数据质量。

(五)数据存储口径差异

信息中心、病案科、财务科等科室可能都拥有自己的信息系统和对数据的描述方式,在多个系统中存储数据经常导致数据出现不一致性问题。

四、提高医疗数据质量的管理工作

如何做好医院信息化过程中医疗数据质量的管理工作,可以从如下几方面抓起:

(一)提高对医疗数据的认识和重视

医院的领导层、各职能部门、信息录入源头都要相互认识到此项工作的重要性以及关键性。医院所发生的一切业务数据都应该是医院经营情况的真实反应,是医院合理使用卫生资源和领导科学决策的事实依据。各级人员只有认识到医疗数据在医院管理中的重要作用,才会反过来重视数据质量问题。要让医院的每一位员工都能深刻认识到数据是医院重要的战略资源,医院的一切决策都来源于医疗数据,没有正确的高质量的数据,就没有正确的决策。国外有一个谚语“Garbage in,garbage out”(进去的是垃圾,出来的还是垃圾),试问,我们在作决策时使用的是垃圾数据,又怎能期待最终得到一个很美好的决策结果呢!

(二)信息技术保证医疗数据质量

医院信息系统应采用先进的开发技术,程序开发要注重信息录入标准化,开发出更加友好的用户界面信息系统,减少操作员的录入工作量和出现错误的可能性;同时在要求开发公司开发软件前要充分考虑医院各级用户的需求,防止出现业务处理软件不能满足用户要求、操作员采取违规操作的现象。应用数据检测、检查工具,及时的发现数据质量问题,做到及时纠正。

(三)医疗数据操作人员管理

医院信息化的发展,无论其系统怎么先进、设备多么发达,最终都离不开人的操作。人是医疗数据录入、分析、处理、存储过程中最活跃的因素。随着医院信息化的不断向前发展,医院各级管理工作需要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为此对相关操作人员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四)完善的医疗制度管理

客观性、真实性是医院医疗数据的两个重要基本特征。错误的医疗数据将严重地影响领导作决策,甚至危及患者的生命。因此,医院要保证医疗数据质量,则一定要对医疗数据的录入及提取等环节都需要制定严格的规章制度。在医院上下建立起完善的医疗数据负责制度,并与员工的绩效和奖惩挂钩,还可以成立专门的组织和机构负责数据管理工作。合理的规章制度的建立可以确保医疗数据不受不良因素的干扰,才能保持其客观性、真实性。

对医疗数据的质量管理,首先,关键在于医院管理人员和各职能部门对此项工作的高度重视;其次是建立全体员工齐抓共管的體制建设;再次,医疗卫生、医院数据库、会计、统计、经济管理等高素质人材队伍的建设及培养,也是此项工作的有力保障。

参考文献:

[1]陈远,罗琳,沈祥兴.信息系统中的数据质量问题研究[J].中国图书馆学报,2004,1:48-50

[2]丁海龙,徐宏炳.数据质量分析及应用[J].计算机技术与发展,2007,17,3:236

质量信息管理工作总结 篇9

目前,我国的桥梁施工等类似的大型工程,在其进行施工管理的过程当中一般情况下均采用比较传统的文字、表格、数据以及网络绘图等2D形态的施工组织设计。传统的2D施工组织设计在现今时代的发展下已经不能够满足施工工程的需求,其并不能够直观的对信息进行表达,只有具有高专业水平的设计人员方能够进行恰当的理解,不利于施工当中对施工进度以及质量进行恰当的控制。但是,现今计算机以及网络技术已经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在利用相应的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同时能够对2D以及3D模型进行进一步的发展,利用先进的4D理论在众多大型的工程设计当中发挥比较明显的功效,使得工程施工能够对其进行高效的管理,对各方面信息均能够实时的进行控制。

1系统开发的基础以及结构

1.1系统开发的基础及相关层次结构

在利用4D理论进行系统的开发当中,同时利用了相应的ActionScript和Java为主的开发语言,能够被广泛的引用到各种类型的平台[1]。我国桥梁建设当中的三维模型一般情况下采用的是Flash3D的建模技术,4D理论在其基础上进行了比较科学的丰富。由于现今在桥梁工程施工信息管理系统当中需要大量的应用网络以及数据处理技术,因此需要建立比较大规模的数据库,由此便应用了相应的SQLServer数据库对施工质量管理当中的数据进行恰当的处理[2]。该系统在某些层面上具有一定的独立性,但是在其运行的过程当中必须考虑到其他层面的因素,例如对其他管理系统的相互兼容。制定出比较基础的运行模式后,该系统需要用户利用一定的浏览器FlashPlayer插件,以此为依托对数据进行相应的处理以及交互。

1.2系统数据库设计以及结构

JDBC与相应的数据库进行交互的过程当中,桥梁施工工程的质量信息管理系统一般情况下需要采用相应的Hibernate对JDBC进行其对象的封装工作,由此,进行设计的人员方能够根据被使用对象的特点以及编程思维进行数据库的相应操作[3]。

1.3系统主要类设计及结构

(1)构件类库图1对该系统面向对象思路以及方法进行综合考虑后所建立的类库结构模型。主要将系统的信息管理分为了两个主要的部分,即资源以及模型。在资源当中包含了大量的照片以及文档,在模型当中主要包含着条形图包、桥梁模型图包、系统展示图包和工期设计图包。

(2)构建基类系统所面向的对象能够在运行的过程当中产生一定的继承和衍生思想,因此需要建立比较同意的基类进行相应的控制,同时需要对基类当中的变量以及函数进行基本的、恰当的定义。该函数当中包含的范围比较广,主要对流程图、地图名称、桩号、树节点操作和模具绘制等方面进行控制。

2桥梁3D模型的相关建立

2.1镶嵌背景

利用4D理论对桥梁施工当中的质量信息进行恰当的管理,需要具有比较立体的桥梁模型。为了使桥梁施工当中的桥梁模型具有一定的真实性,首先便需要对系统实行的背景进行比较科学的镶嵌,使用的镶嵌技术必须要具有一定的实用性。本文当中所采用的.镶嵌技术为Flex背景图片镶嵌技术[4]。该技术需要将某桥梁工程相关背景图片恰当的镶嵌入框架之内。由此,施工当中桥梁的设计更加具有一定的立体效果,给设计者以及施工者创造更加便利的条件。

2.2建立模型

在镶嵌背景后,对工程进行更加科学的分析,使桥梁施工具有初步的理解以及设计概念,同时能够对相关的理论进行恰当的应用。而后,利用相应的Alternativa3D当中引擎中的点、线以及多变行等多种元素进行相应函数的绘制,便于建立相应的桥梁空间立体模型[5]。该做法便于对桥梁模型当中的每一个不同单元进行恰到好处的控制,避免出现细节方面的问题。将桥梁空间立体模型的不同单元进行重新组合,便于对桥梁的各个组成部分进行细致的分化以及设计,能够使桥梁空间立体模型的设计更加具有实用性。另外,在设计桥梁空间立体模型的同时,需要恰当的使用光照以及纹理的映射原理,对桥梁空间立体设计增强真实感。

2.3显示三维模型

在桥梁空间立体模型初步建立成功后,需要对建立的X、Y、Z坐标轴进行相应的变换,即在建立成功后,显示的是比较立体的空间模型,设计者需要将其充分的转变为图纸上的模型,每一部分的数据、颜色、材质等均不能够发生改变,可以说需要对桥梁空间立体模型进行恰当的屏幕――图纸的转换[6]。

3基于4D的桥梁施工质量信息管理的实现

3.1桥梁施工管理当中4D模型的建立

桥梁施工质量信息管理系统,对所面对的对象进行了新进度信息、质量信息以及材料信息等有关桥梁施工建设管理方面的信息进行了传递,并进行了比较系统的三维模型的整合,使其初步具备了4D模型的效果,从而对桥梁建设过程进行动态的仿真模拟,更加具有可视性,从而发现其中的问题以及优势[7]。由此可见,基于4D的桥梁工程质量信息数据的管理能够对桥梁施工的进度进行七档的查询,对桥梁施工的信息以及质量进行恰当的整合,从而实现了对桥梁施工的三维可视工作的管理,具有比较先进、科学的特点,能够被广大的桥梁工程所应用。

3.2绘制施工进度图

目前,我国的桥梁工程建设当中比较重视对施工进度图的绘制,一般情况下均采用了双工期对比的形式进行施工进度图的绘制。在绘制施工进度图之前,首先需要对施工组织设计的原始计划工期进行了解,对其每阶段的进度进行探讨,来分析每一个阶段施工的难度以及可能遇到的问题,从而按照施工组织计划的工期以及自行调查的数据相互融合后的结果进行施工进度图的绘制。设计过程当中,需要将施工过程当中的计划时间作为总轴长,将每一日的工作进度安排作为步长,同时将各个构建当中出现的工期计划在总体的时间轴上用比较特别的标志进行标注,使其凸现出来,便于施工当中的施工方按照该施工进度图进行施工工作的安排以及开展,具有一定的数据依据。

3.3采集施工质量信息

整个桥梁施工质量信息管理系统当中需要具备基本的施工质量信息采集模块。在进行施工质量信息采集工作时,并不只有相关的数据可以进行采集,更需要文字、声音、图像以及矢量文件等[8]。上述施工信息的来源就比较丰富,数据的格式比较复杂,因此需要进行及时的、恰当的整理、分类以及统一管理。在桥梁施工管理信息系统的信息输入当中,信息的输入方式一般分为三种,即一般信息、实时信息、已有信息。首先,一般信息的输入。一般信息的输入由相应的界面输入和文本导入而完成,对各方面的文本数据、声音、图像、图片以及矢量数据进行恰当的多源处理。其次,施工现场的实施信息输入。第一先要对施工现场的相关数据进行及时的采集,而后采用与一般信息输入相同的方式进行数据的传输。或者可以采用相应的手持PDA对现场采集的信息实时进行输入,后通过无线远程等电子处理技术对数据信息进行输出,使其能够用过USB直接传入到计算机系统当中。再次,已有的施工质量管理数据信息输入。该项数据信息传输手段目前已经被大多数的施工单位应用,并逐渐在其实际的施工当中产生了比较重要的影响。

3.4分项、分类展示质量信息

3D状态下的建筑物在基于4D的桥梁施工质量信息管理系统当中,能够将其施工组织设计的进度以及施工质量的相应验收标准分为检查、分布和分项等相关的轴线。另外,在分类、分项展示质量信息中,利用查询和输出等检查手段对分布与分项的工程信息进行适当的核定,对质量的标准信息和原材料的信息等及时进行检验[9]。桥梁施工质量信息的分项与分类展示,首先应该制定规范的展示表,对展示表的内容进行严格规划。一般情况下,质量信息的展示表中需要包括工程名称、施工单位、工程负责人、工程施工执行标准名称以及编号、桥梁施工质量验收项目名称、施工单位对桥梁工程检查评定的记录、施工单位检查评定的结果、监理单位的验收结论等多个方面。该系统的用户亦可以通过质量信息的分类、分项展示进行较准确的施工进度查询。

3.5建立质量评价体系

基于4D的桥梁施工质量管理信息系统能够将各个分项以及分类的工程信息进行恰当的整理与归类,其前提是需要具有恰当的评价指标体系,能够使咨询设计单位和施工单位的各个专家及时对各项指标的单位权重进行分析。同时,根据已有的施工工程质量检测的结构与各位专家的评价进行融合,制定比较合理的、科学的评分体系。该评分体系能够有效的指出该指标对全局的影响,其评价的结果能够使所有施工人员对工程的质量进行恰当的把握。

4结语

质量信息管理工作总结 篇10

编号:ISMS-4031版本:A/0时间:2009-3-20

审核目的 审核依据

审核范围 审核部门

审核要求

审 核 组

通过信息安全管理体系审核,检查各部门执行体系文件情况,验证适宜性、充分性、有效性。

ISO27001:2005 标准、管理体系文件、适用性声明、有关法律法规。应用软件的开发、系统集成活动和电子验印、票据防伪系统的生产活动 信息安全管理体系覆盖的四个部门。

1.内审员检查受审核部门贯彻执行信息安全体系文件要求情况,记录的正确性、合理性,跟踪不合格项, 部门目标分解执行情况,持续改进项目执行情况,以及现场检查。

2.受审核部门应合理安排工作,资料员配合审核。大组长 组别 第一组 第二组

成员

小组长

组员

审核时间 2009 年 3 月 26日至2009 年3月 27日 审核日程安排 时 间 2月2日2月 3 日 上午 8:30

活动安排 向各部门发放内审通知书

参加人

全体内审员 有关领导、内

会 议 室

预备会议:

1、内审小组分工,编写《内部审核检查表》

2、管理者代表签发内审员任命书

2月4 日上 首次会议(提前 10 分钟签到)午8:30

8:10 ~

审员、受审核会 部门主要负议 责人、资料室 员。

第一组: 网络

部 审核条

款:4.2.2/4.2.3/4.2.4/4.3.1/4.3.2/4.3.3/8 适用性声明

A7.A8.A9.A10,A11,A12,A13.A14.A15生产部审核条款:.2.2/4.2.3/4.2.4/4.3.1/4.3.2/4.3.3

适用性声明: A7,A9 第二组 行政部

审核条款:

4.2.2/4.2.3/4.2.4/4.3.1/4.3.2/4.32 月 4 全

.3/5.2.2/6/7/8 适用性声明:A6,A7,A8,A9,A13,A14

技术部 审核条款:

受审部门负

受 审 部

天~5 日上 现场审核 午

4.2.2/4.2.3/4.2.4/4.3.1/4.3.2/4.3.3

适用性声明: A7.A9.A10,A11,A12,A15 责人、资料 门 领导层: 员、内审员。办 审核条款:4.2.1/5.1/5.2.1/7 适用性声明:A5.公 室 现 场: 00 ~

2月5 日下 4 : 30 午

4:30 ~

5:00

2月5 日下午

5:00 ~

5: 30

各内审小组汇总审核情况,初定 《不合格报告》,送受审核部门负 责人签名确认。

全体内审员集中汇报审核情况

末次会议

各内审小组 点 成员 自

全体内审员 有关领导、内审员、受 审核部门中 层干部、资 料员。

定 会 议 室会 议 室

编制:日期:2009-3-20

上一篇:学习部2012年上学期工作总结下一篇:机关单位公休假请假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