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学生素质教育(共9篇)
农村学生素质教育 篇1
农村素质教育解决农村中小学生厌学和生源流失调查报告
治愈厌学
症结所在)素质教育是什么?农村学校素质教育如何搞?这些问题找不到正确答案,厌学只会越来越厉害。
众多家长误解:素质教育不关注课堂,无非是培养文体特长,开展课外活动,对学业帮助不大;农村条件差,缺乏资源,搞不了素质教育。
2007年,口镇中学根据学生综合素质划分为4类不同发展类型或层次,同桌为相近类型,前后桌包含四个层次类型。课堂上按照自学、互学、助学、体验各10分钟进行教学。并依据学生自我诊断与教师诊断情况,开展“同质走班、专项辅导”,对学生分类、分层进行学科综合及专项辅导。
2006年3月一个下午,亓文武老师上初二年级思想品德课程第四单元第二课《我爱你,中国》,就课本讲述知识,板书内容提纲及要点。学生头埋向桌子,课堂死气沉沉。2011年的春天,还是这节《我爱你,中国》,仍是亓文武老师,课堂却很“喧闹”。当图片、视频展现“华人与狗不得入内”史料、祖国壮美山河时,学生时而嘘嘘感慨,时而握拳愤怒,现场有小组代表发言、讨论。这只是课改的一个缩影。
(EDUALPHA评点)调动学生自主学习兴趣,课堂气氛活跃,教学目标达到,农村学校厌学病就治好了。
留住良师
(症结所在)2006年6月,三所农村初级中学合并成为口镇初级中学。学校教师弥漫着进城、厌教情绪,背后有三个问题:硬件差,教职工170多人挤在一排平房及教学楼里狭窄空间办公,起身出门经常磕碰。不幸福,学校驻地离城区仅有10分钟的车程,但待遇低,没奔头,合校前学校连续六年没有获得任何教学综合荣誉。
2006年,张伟带着让农村孩子享受到最好教育的梦想担任口镇中学校长。他理解教师,并付诸努力:加强学校自身建设,让学校最大限度发展,增强校园影响力和吸引力:“班主任节”效应。干了十几年班主任的郑荣没有想到,每年4月第二周的周四成了学校“班主任节”。尽管班主任补贴没变,但职业幸福感增强了。
“贷书制”福利。学校每年按照公用经费5%预算教师外出学习经费。2008年,学校实行“贷书制”,让教师自主购书,经学校审核读书心得后报销书款。学校鼓励老师开博客,进行校本研训,教学反思,一些老师的博文大受追捧。
EDUALPHA评点)校长定下心办学,教师有尊严有发展,城乡差别的心理落差就不可怕了。如果政府在待遇上加大倾斜,更能留住教师的心。
家校同心
家长素质不高。谈起推进素质教育,注重“跳农门”的农村家长质疑声比城市家长更强烈,或者托关系把孩子送到了城里中学。
家长参与意识差。口镇中学往年开学之初全校家长会,家长总是迟到、拖拉,不少学生家长避之不来。不少家长把孩子成长责任全推给学校。
学校认识偏差。认为家长参与学校教育干扰正常教学秩序和管理,农村家长对学校不可能有帮助。
(口镇实践)如何让家长成为教育同盟者,担当素质教育的推进者?近两年,随着山东省中
小学家长委员会建设的整体推进,口镇中学动起来:
教师走出去。学校把教师散出去家访,与家长交心。今年开学之初,全校3400多名家长无一迟到,积极记笔记,提建议。
家长请进来。把家长请进课堂、参与课改。每学期开学之初,学校整合教育资源推出艺体、人文、科技、实践、环境5大门类课程选修“套餐”供学生选择,其中不少由学生家长任教。
家校携手。学校家长委员会委员、初二学生家长李德会有工程经验,在学校道路硬化、学校停车场建设中当义工,参与定价、监理、验收,确保了工程质量。
家校同心,赢得满园春色。口镇中学中考成绩近3年稳居全市前列,600余人次学生在省级以上征文、书画、科技大赛和才艺展演中获奖,其中有多项全国奖。难怪张伟说,留在农村不后悔,我为我们学校深感自豪。
(EDUALPHA评点)全国有许许多多所农村初中,祝愿更多校长从心里说出这句话。到那一天,中国农村中小学素质教育将迎来更加灿烂的春天
互动教育为素质教育的实现提供了多元化的选择
一种新的互动教育概念正在被研究和应用,把游戏引入教育当中,让青少年在玩的同时得到知识和智慧,更重要的是为亿万青少年提供一种适合其玩的网络游戏,把他们从打怪、竞技、格斗等传统网游那里拉过来,这才是真正为青少年戒除网瘾找到了治本之路。
这种教娱结合的互动教育理论和产品为互动教育和素质教育提供了新方法,这种游戏化学习的概念也正在被学生、家长和教师逐步接受。有一位专家说“学习的最高境界就是游戏化学习”,我们相信,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的进步,这种理念会被更多的人理解和接受。素质教育不是花架子、走过场
互动教育模式是将“交互作用”论、“师生统一主体”论、“情知互促”论、“人境交互决定”论等理论应用于素质教育研究与实践中而构建起来的一种现代教育范式。通过优化协同与竞争相统一的活动管理机制,营造协调、和谐而催人奋发向上的校园文化环境,促使学校系统内部诸要素及学校系统与社会环境之间,以更有效的组合方式和运行程序相互协调、相互影响、相互推动,并促使学生主体性得以增强,其意向动力系统和认知操作系统得以开启,各种素质和个性得以全面、和谐、主动发展,从而实现学校教育系统结构功能整体优化,并形成“人境互动”德育特色和“主体互动”教学特色等办学特色。
教育活动是沟通理想‘此岸’和学生发展‘彼岸’的具有转换功能之‘桥’
互动教育教育解决素质教育僵化、僵硬的成分,把素质教育转化为鲜活的、可交流的教育内容,只有“互动”,我们才能推动教学改革,提高教师队伍素质,实现教育的目标,形成相互关心、相互学习的良好风尚。
互动教育模式解决了教育的单一化和僵硬化,为素质教育提供了实现途径
互动教育模式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了舞台。最重要的特征是把教师与学生看作密不可分的整体,阐释为一枚硬币的两面;最重要的途径是搭建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心灵之桥;最重要的依托是科学管理优化育人环境——这就抓住了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关键,找到了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最佳突破口。
农村学生素质教育 篇2
案例二:我校初2005年学生谭××, 父母均外出打工, 爷爷成了他们的监护人, 在校养成了大手大脚用钱的坏习惯, 父母由于自觉对孩子缺失关爱, 遂用金钱来弥补, 孩子对钱的要求, 几乎是有求必应, 该生的心思遂不放在学习上, 整天想的是如何吃好、穿好、玩好, 他的一次生日邀约了十几个同学到饭店大搓一顿, 完了还去卡拉OK, 一晚上消费近千元, 家长经过近二年的苦苦支撑后, 终于忍受不住儿子的盘剥, 只好让儿子辍学打工。
案例三:我校高2006级女学生曾××, 由于父母长期在外打工, 形成了封闭, 孤僻的性格, 自卑、胆小, 不愿接近同学、老师, 经受不住任何的刺激, 一次与同学为一句话而起争执, 遂赌气不上课, 辍学回家, 我作为她的任课教师, 了解到她的情况后, 去到她的家, 把她各业回学学校, 我主动找她谈心, 许诺可解决她生活上的所有学习, 生活上的问题, 并在三年中时时留心、注意, 从细节入手来感化她, 改变她。如:她的每个生日总是把她请到家中过, 按当地风俗, 给她煮红鸡蛋, 节假日班上的留守学生总能收到我的一些小礼物:如一只笔、一个本子、一包糖等, 经过三年的生活学习, 逐渐改变了以前哪些不好的性格, 变得开朗自信, 也不会因一点小挫折而自闭、赌气, 也喜欢接近同学、老师。
以上案例均呈现出一个共同点:“留守学生”因严重缺失父母关爱、管教, 而在性格、道德、学习等方面出现了畸形发展, 他们都是十几岁, 处在人生各方面成长的关键时期, 如何正确引导他们, 使他们不至迷途, 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教师是和学生打交道最多的人, 就应在此新问题上多动脑筋, 多下功夫来研究、思考, 以下是我对“留守学生”问题的现状原因的思考, 及对农村中学校老师对“留守学生”教育的一些建议, 望能抛砖引玉, 引起更多的有识之士共同来应对“留守学生”问题。
一、留守学生的现状
1、心理方面:多表现为自闭、孤僻、嫉妒、依赖, 应对挫折能力极差, 报复脆弱, 自卑、胆小、不愿接近同学、老师。
2、道德方面:由于不能得到父母正确的引导, 加之社会上丑恶东西的熏染, 表现为传统道德缺失, 不能明辩是非, 同学间比的不是学习成绩、思想品德、勤俭节约、艰苦奋斗、吃苦耐劳、助人为乐, 比的是谁的钱多, 吃得好, 穿得好, 玩得好。
3、生活习惯差:大多生活不能自理, 虽然身上穿的是名牌, 全身都散发出难闻的臭味, 有钱时大吃大喝, 有了上餐不管下餐, 无钱时忍饥挨饿, 只能趴在食堂窗口望着别人吃饭。
二、“留守学生”问题产生的原因
1、监护、管理不力:父母外出, 监护人员通常是祖辈、年迈的祖辈大多是文盲, 既无精力又无体力, 更无教育能力, 易受“留守学生”的哄骗, 常常拿他们没有办法。
2、父母对“留守学生”的教育误区:相当部分的父母素质不高, 自感对子女欠下了亲情债务, 遂用金钱来弥补亲情的缺失, 少年又没有正确的金钱绝, 遂纵容, 滋生出享乐主义等一系列恶习, 不思进取, 自由散漫。
3、学校对“留守学生”教育力度不够:由于“留守学生”问题是一个新鲜事物, 大部分学校、老师还未能引起足够的重视和研究, 故在针对“留守学生”的管理、教育上还显力度不够, 加之现今学校着重的是少数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的学习, 并不注重所有学生的思想道德的培养, 心理问题的引导。
4、社会环境对“留守学生”教育几乎是空白:由于“留守学生”问题还刚处在研讨阶段, 社会环境对“留守学生”教育几乎还是一片空白, 近日从新闻报道上看到湖南某社区开展的关爱留守儿童的活动, 认识到社会也能对“留守学生”的教育发挥重大作用。
三、农村中学校对“留守学生”教育的几点建议
1、学校要高度重视“留守学生”的教育。应专门制定出针对“留守学生”的教育计划, 讲清“留守学生”教育的重要性、紧迫性, 并制订出三年或一年的阶段性计划, 制订“留守学生”挡案, 档案中应详细罗列出各项资料, 方便对他们进行管理。
2、设立“留守学生”班。我校2006年全校初中生1550人, 其中“留守学生”有698人占45%, 如此多的“留守学生”, 完全可考虑设立“留守学生”班, 选派最负责任、最具爱心的教师作班主任, 科任教师, 班内同学形成平等互助的氛围, 班间同学进行竞争, 形成良好的学习生活氛围。
3、教师应更多思考调研“留守学生”教育问题。教师是和“留守学生”接触生活在一起时间最多的人, 也肩负着最神圣的使命, 针对农村“留守学生”教育问题责无旁贷。教师应在此问题上多下功夫, 多动脑筋, 给更多的关爱, 从细节入手, 把“留守学生”问题纳入学校的常规管理, 有针对性地开展关爱教育活动, 最好能成为“留守学生”的“爱心爸爸”“爱心妈妈”, 以弥补他们所缺失的父母关爱, 学校应多开展一些课外活动, 督促“留守学生”参与进来, 以培养他们团结互助, 自信乐观的健康心理, 教师应随时随地从细节入手, 如:节假日能给予他们一些小礼物, 生日能吃到一个约鸡蛋, 能听到学校广播上点的一首歌等, 以弥补他们严重缺乏的父母关爱关, 也应在“留守学生”犯错误的时候加以重视, 认真对等, 严加管教, 以弥补父母外出所缺乏的管教。
4、学校应组织“留守学生”家长进行学习、培训、沟通、建立畅通的流通机制。学校应利用春节打工者回家探亲这一契机, 召集“留守学生”家长进行培训、学习、沟通, 以纠正普通存在的“金钱弥补亲情”的做法, 引导“留守学生”家长形成正确的教育观, 以自身的艰苦奋斗经历来激励子女的学习热情。
另学校应建立完善的“留守学生”档案, 建立起与家长进行顺畅沟通的联系机制, 随时通报“留守学生”的学习生活状况双管直下, 共同完成对“留守学生”的教育。
5、学校应建立“爱心通讯”小屋。保证父母子女间能顺畅地沟通, 解决距离上的阻隔, 一定程度上缓解父母子女间亲情的传递。
农村学生素质教育 篇3
加大信息教育力度,努力创建农村信息技术教育的普及与推广。目前,农村信息技术教育无论在设备上还是在师资配置上,无论是在课程课时设置上,还是在教育教学主体性质上,都是处于限制性状态,得不到充分发挥和利用。加大力度进行信息技术教育,是在当代的社会形态的大背景下,提高国民素质的一项伟大工程。科学技术要从娃娃抓起,科学技术要从学校抓起,这是一条不可抹杀的真理。作为育树成木,育人成才的社会主义新型学校,在信息技术教育中,应该多增加信息课时量,多渠道多形式地尋求机会让学生进行学习,让他们在学习中感受到知识与技能、知识与素质、知识与道德的重要性,让认知能力激发他们对学习的兴趣,对知识的渴求。进行信息技术教育也是在学校这种教育格局中完善和组合知识结构框架,对学生的求知欲望带来积极的作用。所以,加大信息教育力度,努力创建农村信息技术教育的普及与推广,是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的。
加大信息技术教育力度,是有效的完善与其他学科的有机整合。信息技术作为一种现代教育技术是对传统教育手段的一种挑战。在现代技术教育中,学生可通过信息技术进行解决问题,是一个充满想象和创新的过程。同时能培养学生科学严谨、有计划、有针对性地进行动手动脑的实践能力。用信息技术与多种学科进行优势互补,对学生的认知能力和思维形态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学生在学习中运用了信息技术可使学生将学科知识变得更为直观,由形象到抽象,学生的思维方式就不会永远停滞不前。信息化是当今世界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为适应信息技术的发展,国家确定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同时也要加强与多种学科的有机整合。作为教师,应鼓励学生运用先进的科学技术,进行探索和研究。
加大信息技术教育力度,用以培养农村学生的综合素质。农村是一块滞后的土地,无论是教育、文化等都处于滞后状态,信息技术更是一片空白。所以,要想让自己的学生成为现代教育中的综合型人才,作为信息技术教师的我们,就要努力让学生学会使用现代技术提高自己。并在学习中学会使用信息技术参与自己的学习过程和学习任务,能通过有效的学习结合自身的实际达到使用多种形式和多种渠道的综合型学习模式,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总之,作为信息技术教育的教师,加强农村学校信息技术教育,提高农村学生综合素质是我们的第一责任。
加强农村中学生文明礼仪教育, 篇4
【摘要】当前农村中学生文明礼仪缺失现象较严重,我们要重视学生文明礼仪教育,把文明礼仪教育作为学校对学生进行美德教育和校园精神文明建设的突破口,分析加强农村中学生文明礼仪教育的背景原因,探讨加强农村中学生文明礼仪教育的策略和方法,彰显学校文明礼仪教育的办学特色。
【关键词】文明礼仪 加大宣传 校园文化 学科渗透
加强管理 树立榜样 三位一体
文明礼仪教育不仅是个体道德品质和个性形成的基础教育,也是提高全民族道德素质、振兴民族精神、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及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教育,它肩负着选择、传递、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崇高使命。孔子曾说:“不学礼无以立,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可见文明礼仪是我们学习、生活的根基,是我们健康成长的臂膀。讲究文明礼仪,互相尊重,必然有利于国家的安定团结,有利于同学之间的友好相处,有利于家庭关系的和睦,有利于个人的思想道德修养。因此我们要重视学生文明礼仪教育,应正视学生的不文明行为,运用科学的理论和方法去剖析学生不文明行为存在的原因,探讨加强农村学校基础文明教育的对策和方法,以提高学生的基础文明素质。
一、加强农村中学生文明礼仪教育的背景
文明礼仪教育是一种道德修养、健全人格的教育,是学生适应社 会、学会做人的基本要求。当前中学生缺乏这方面的系统教育和有效训练,特别是现阶段教育基础较为薄弱的农村学校,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本身具有许多不文明的行为习惯,语言粗俗、举止不雅现象还时常可见,这直接影响了农村学校的教育发展。为了农村学生将来的发展,就必须提高农村学生的文化素养和综合素质。因此,文明礼仪教育在农村中学尤显重要。前年,县委县政府以学校为突破口,提出要把学校建设成为引领地方文明社会风气主阵地,形成重礼仪、讲文明、讲道德、守法纪的浓厚氛围,真正把学校建设成为当地最干净、最美丽、最有文化、办学条件最完美、广大师生和周边群众最向往的地方;切实把学校建设成为传播文明、引领文明、守护文明的“青山酝良才,绿水涵灵气,竹园读书声”的学园、花园、乐园、家园。现在,这个活动已进入到第二阶段,各地都把这项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我校结合县教育局要求各校创建特色学校的文件精神,在素质教育的进程中且思且行,逐步确立了学校的办学特色——文明礼仪教育,坚持以人为本,把文明礼仪教育作为德育工作的重要一环,扎扎实实地把文明礼仪教育落到实处。通过形式生动活泼、学生喜闻乐见的系列活动,让学生系统了解在校、在家、在社会的基本礼仪常识,掌握待人接物的方式方法,培养学生的文明习惯,提高学生的文明素养,以此辐射家庭,带动社会,推动精神文明建设。
二、加强农村中学生文明礼仪教育的必要性
文明礼仪教育是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对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道德品质的提高,乃至一生的健康发展,都具有十分重 要的作用。然而就目前状况来看,我国未成年人占了很大一部分,他们的健康成长状况,直接关系到无数家庭的幸福,影响着社会的和谐与进步。他们大都生活在农村,而且绝大部分是留守儿童,多是被爷爷奶奶和外公外婆带大的。这些孩子深受长辈的溺爱,他们自私霸道,随地吐痰,乱扔垃圾,在社会上不懂怎样称呼他人,满口粗话脏话,在家里不懂孝敬长辈,唯我独尊。同时,因为家庭文化程度不高,家庭教育意识低,这严重影响了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另一方面,由于在我国很长一段时间里,学校教育偏重于课堂教育,侧重于学生“双基”目标的培养,主张把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作为普通中小学教育教学核心内容,重视学生学习知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忽视了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忽视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与提高,因而缺失了学生“文明礼仪”教育这一重要的育人内容。许多学校教育在应试教育的指挥棒下,仅仅满足教育教学的基本要求。对于德育,则说得多,做得少,忙则不做,对于做人方面的礼仪教育则更是严重缺失。要培养高素质的合格的人才,就必须先培养学生具备合乎社会要求的做人要求。它包括健全的人格、健康的心理、健壮的身体和高尚的品德。随着教育改革的发展,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培养学生“学会做人”已成为学校教育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新课标也明确指出,要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学生的基础不仅包括获取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还应该包括交流合作的能力和对社会适应的能力。这就要求每一位教育工作者不仅要培养学生“做事”,还要重视培养学生怎样做人。因此,加强中学生的文明礼仪教育是时代的需要,是 提高全民族素养的需要,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
三、加强农村中学生文明礼仪教育对策和方法
1、加大宣传力度,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发挥校园环境的熏陶作用
校园环境是中学生成长进步的重要影响因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对学生的精神活动起着规范、引导、示范、激励和约束的作用,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熏陶作用。校园的一草一木,每个文化景点都对学生的教育起到很好的引导作用。学校应该重视校园文化景点的建设,并对文化景点的内涵进行宣传,让学生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质,改变学生的思想观念。学校要注重环境的精心布置,定期更换主题黑板报,悬挂古今文明礼仪小故事的宣传牌及《弟子规》、《三字经》、《成语故事》中有关文明礼仪的名言名句。班级要制定班风班训,班级的每个角落都要有温馨的文明用语和行为提示,让学生处处受到文明的熏陶,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学校还要发挥广播站、文学社、网站等文化宣传阵地作用,大力宣传好人好事,时刻激励学生促进礼仪规范的形成。要坚持每周一的升旗仪式,国旗下的讲话内容以“诚信、知礼”教育为主线,讲话内容要有明确的主题,能真正引起师生的共识,不断提高思想道德水平,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同时,要加大高雅文化进校园的力度,以校园文化为载体,大力开展以诚信教育、情感教育、感恩教育、民族文化为主要内容,以报告会、演讲比赛、辩论赛、文艺汇演等为主要形式的丰富多样的文化活动。追踪和引导校园热点,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发挥校 园文化的熏陶作用,使学生在思想品德、价值观念、行为规范、意志与情感等方面受到感染。
2、学科教学中渗透文明礼仪教育,使礼仪内容深入学生心灵深处
我们要把课堂教学作为学生文明礼仪教育的重要载体,寓礼仪教育于各科教学之中。我们对每门课程怎样渗透礼仪教育提出了具体要求,让教师明确各科如何挖掘教材教育因素,在课堂教学中渗透礼仪教育。如语文课上,可以根据故事中蕴含的道理进行文明礼仪教育;物理、化学课上,根据学生实验,进行团结合作教育;思想品德上,由尊敬师长教学内容,进行尊老爱幼、孝敬父母教育等等……教学中教师把自己的主导作用寓于学生主体活动之中,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在活跃、充满激情的课堂中接受文明礼仪教育。实践证明,寓礼仪教育于教学中是一个潜移默化过程,只要用心浇灌,教书育人水乳交融,学生讲文明的行为习惯就会形成。
3、加强教育管理,狠抓落实,培养学生养成文明行为习惯(1)完善学生管理制度,加强校纪校规学习。培养学生的文明意识和行为,教育是前提,管理是关键,只有把教育和管理紧密结合起来,才能使教育卓有成效。学校必须根据《中学生日常行为准则》制定和完善本校的学生管理规章制度,并结合新生入学教育、学生班风、学风建设等活动规范学生的行为,让学生懂得在校遵守校纪校规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懂得作为一名中学生什么是应该做的,什么是不该做 的,让他们行动有规矩、办事有准则,做到知之而行之,并将学生掌握和遵守校纪校规的情况纳入学生素质拓展考核的内容。同时,在管理的过程中,要加强检查,督促学生养成良好的文明行为和习惯,不断提高中学生的道德素质。如成立文明礼仪督导检查小组,深入学生宿舍、教室进行检查,把学生的文明行为纳入学生考核和各班工作评比的考核体系中,促使大家都重视学生的基础文明教育。(2)发挥学生自主管理,突出学生文明习惯的培养。在文明礼仪教育中,我们要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管理,要重视学生的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充分发挥学生组织的积极主动性,特别是学生会、学生文明礼仪检查小组、班委等学生组织的作用,通过他们开展各种各样的文明评比活动、监督检查活动等,在学生群体中倡导自律自爱的同时,能使学生自觉养成文明的行为习惯,并最终将其内化成自己的行为规范,培养学生的高尚情操。
4、树立文明榜样,形成良好风尚(1)发挥学生的榜样力量
榜样的力量是巨大的。在文明礼仪教育中,运用榜样进行教育,生动形象,说服力强,能够使学生在耳闻目睹榜样的事迹中获得道德启迪,在接受榜样的感染中自然而然地理解、认同一定社会的道德原则、要求和规范。为此,我们要开展“文明礼仪之星”的评选活动,从学生的语言行为、大型活动的纪律表现、课堂上的站姿、坐姿、师生之间的交往等,全面评价学生文明礼仪教育的素养。通过评选表彰“文明礼仪之星”,利用表扬栏展示他们的风采,树立文明礼仪榜样,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和辐射作用。
(2)以教职工的表率作用影响学生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学校是精神文明建设的摇篮,广大教职工要率先垂范,为人师表。学校要定期召开全体教师文明礼仪工作专题会议,在各种场合全体教职工自觉的以身为范,规范言行,并根据着装打扮、升旗礼仪、就餐行为、车辆排放、课堂礼仪、同行接访、检查评估等各方面的要求,不断加强教师职业道德教育。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就强调教师以身作则的必要性,他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陶行知先生一生恪守自己提出的“以教人者教己”箴言,始终严以律己。纵观古今中外,但凡著名的教育家,无一不以他崇高的人格力量而在世上树立起丰碑,成为“万世师表”。学生具有很强的可塑性,也很容易受外界的影响。教师是学生直接仿效的对象,也是文明礼仪教育的主要实施者。教师的言行举止很大程度影响学生,因此,教师的以身作则、为人师表至关重要,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当学生见到老师问好时,老师也应该点头或招手向学生问好;当老师做错了,也应敢于向学生道歉。这样的小节,体现出尊重学生,令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营造良好的教育氛围。
5、构建“三位一体”的德育模式,充分发挥社会的教育功能(1)家校互动,形成合力。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基础,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发挥各自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我们要通过召开家长会等形式,定期举办家长培训班,实施 家校联系制度。此外,教师还要采取多种方法与家长进行沟通,如家访、发放家校联系卡、与家长通电话等。特别要重视与学困生家长联系,取得家长的支持和理解,从而充分调动家长参与学校管理、学校教育的积极性。在相互沟通中,增进家长与教师之间的感情,了解学生基本情况,提高文明礼仪教育的实效,也同时促进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真正使学校家庭形成合力,有效地教育学生。
(2)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学校适时与社区联系,争取他们的关心和支持,挖掘校外资源对学生进行教育。如:组织学生开展敬老扶幼、绿色环保等社会实践活动,引导学生走出校园,走进农村参加社会实践,在实践中同学们既能开阔视野增长见识,又能受到很好的教育和锻炼。
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 篇5
营养餐收验管理制度
一、供餐企业配送营养餐食品到校后,要向学校接收人员出具本批次食品质量检验报告单复印件。
二、学校接收人员根据报告单,清点食品种类和数量,查看食品品牌、生产日期、产地和保质期,查验是否有变质、过期、污染、劣质、破损、少量的产品,三、学校接收人员对供餐企业配送的鸡蛋、牛奶、面包等食品要及时进行一看、二闻、三品尝,发现质量问题及时向相关部门反映。
四、学校接收人员要及时对食品的生产日期、食品质量严格检查,对不合格食品和过期食品拒收。
五、查验完毕后,供餐企业配送人员要填写加盖供餐企业公章的一式两联供货单,学校接收人员签字确认后,双方各执一份,完成营养餐食品交接手续。
农村初中学生心理素质培养之我见 篇6
张瑞
甘肃省泾川县合道中学
邮编:744300
摘要: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人的全面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未来人才素质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当代农村初中学生是跨世纪的一代。他们正处在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随着生理与心理的发育发展、竞争压力的增大、社会阅历的扩展、及思维方式的变化,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自我意识等方面可能会遇到各种心理问题,有的问题如果不能及时解决的话将会对学生的发展产生不利的影响,严重的使学生出现心理障碍或人格缺陷。学生的健康成长,需要帮助他们掌握调控自我、发展自我的能力。
关键词:农村初中学生
心理素质
培养
中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社会的变化使他们心理上的动荡进一步加剧,所面临的心理行为适应问题是前所未有的,而这些心理行为问题只依靠传统的说教式、单一化和公式化的德育是解决不了的。我国的学校教育中,往往只重视智力因素的培养,而忽视学生健康心理素质的培养,特别是忽视意志、兴趣、个性等非智力因素的培养。由于学生心理问题的普遍性和复杂性,解决学生心理问题又很难找到切实有效的措施,这使学校的德育工作和教育工作显得力不从心。而更为严重的是,近几年来,因心理问题长期得不到疏通和矫正而爆发的恶性校园事件呈上升趋势。所以,农村中学的心理健康教育必须引起教育主管部门和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视,要切实推行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心理健康教育势在必行,刻不容缓!为此,笔者在此谈谈对学生,尤其是农村初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一点粗浅认识。
一、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一)时代的发展需要呼唤心理教育
现代教育越来越重视对学生进行全面的素质教育,这是社会发展对人类的必然要求,马克思指出:“未来的社会是更高级的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前提的社会,所谓自由发展就是和谐而富有个性的发展。”通过全面发展教育,培养学生的政治素质、道德素质、身体素质、文化素质、心理素质,是各种素质 1
构成一个完整有机的素质结构,是教育工作迫切需要思考的问题。二十一世纪的今天,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蓬勃发展的时候,各行各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除了十分强调思想品德和文化素质外,也尤其重视人的心理素质。如果说人的身体素质是生命的物质载体,那么,心理素质则是人的精神载体,没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其他一切素质将失去存在的意义。
(二)心理教育是中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
中学生是跨世纪的一代,面对激烈的竞争,不仅要求他们具有较高的驾驭科学文化知识的能力,而且更应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适应瞬息万变的形势和环境。中学生正值青春期,生理和心理日趋成熟,其生理、认知、情感、意志、自我意识都在迅速发展,是人生中发展最迅速、最旺盛、最关键的时期,但由于社会阅历浅,心理还比较稚嫩,因而在生活、学习和人际交往中往往容易发生各种心理问题(所谓心理问题上指个体心理生活领域中出现矛盾、冲突,发生了心理危机,使得个体的心理和行为出现不协调,甚至产生失衡、焦虑、痛苦等异常表现的心理状态。)因此,教师要全面把握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引导、帮助他们学会处理各种心理问题,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从而增强自我保健意识,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二、农村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
就农村学校而言,轻微的心理偏差普遍存在,主要表现为个体的不良习惯、不良态度、不良行为倾向和不良生活方式,如自卑、虚荣、说谎、懒散、任性、厌学、畏难、怯场和自我中心等;中等程度的心理障碍呈上升趋势,主要表现为焦虑、抑郁、社交恐慌三个方面,这些学生在情绪上表现出紧张、心烦、孤独、缺乏自信心和勇气,在人际交往中有害羞、局促不安、笨拙等异常反应;严重的心理疾病现象也个别存在,学生因不堪压力和挫折而自杀、弑母、精神失常等现象常见诸报端。
三、产生心理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环境因素
目前,就农村学校而言,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令人担忧。家庭方面,六成以上父母外出打工,形成庞大的留守学生群体,隔代管理根本不能蔚籍孩子孤寂的心灵,即便父母在家,也多半望子成龙、望女成凤,这种迫切的愿望使学生心
理负担日益加重,同时,家长也只关心孩子的成绩和身体,既无暇也不能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情况。学校方面,应试教育的变相存在,超负荷的学习强度、升学的压力使学生精神紧张,心情压抑,教师也很少顾及学生的心理问题,即使注意到了,也由于农村学校心理健康知识在广大教师中普及率低,而爱莫能助、束手无策。
(二)青少年成长过程中固有的逆反心理因素
在青少年成长过程中,自尊心、成人感日渐增强,有强烈的自我意识,服从长辈的意识淡薄,喜欢独立思考,不愿别人把意志强加在自己身上,有些青少年过分强调自我,惟我独尊,对于老师家长的善意批评和帮助不愿接受,有意反其道而行之。对此,如果加以正确的引导,可以激发求异思维和创新的火花,积极的因素,但是实际上却常常养成偏激固执的不良心态。
(三)脆弱孤独的封闭心理因素
现在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生活条件优越。而父母们因忙于事业而无暇顾及,有些孩子就会形成内向孤僻的性格,不愿与教师同学贪心里话,把自己的内心封闭起来。这些孩子在优越的环境中长大,从未吃过苦,受过挫折,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如果碰到不顺心的事,心中的苦闷无法排解,就会处于焦虑、抑郁状态。这种脆弱封闭的心理承受不了挫折,一旦遇到事就会惊慌失措,甚至崩溃。
四、采取有效的教育策略,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根据学生的心理问题的普遍性以及产生的原因,条分缕析,找到解决心理问题的针对性策略和措施成为当务之急。
(一)营造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氛围
营造积极、健康、愉快、和谐的氛围,是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措施之一。学校、家庭、社会必须密切配合,同心协力,共同创造一个优良的社会环境,各自发挥自身的优势,全方位、多渠道对中学生进行正面的影响和教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尤其是学校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家访、家长会,对家长进行宣传教育,或通过家访互相交流,让他们畅谈教育子女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从而帮助家长改进教育方法,根据中学生身心发展特点,遵循教育规律,给孩子营造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围。同时,还要优化班级管理,营造健康和谐的班级心理氛围,因为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很大程度地依赖于所处班级心理环境。
(二)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培养学生健康心理因素
学校应重视组织有关心理健康教育的专题讲座和技能培训活动,注重帮助学生掌握一般的心理健康知识和心理自我保健方法;通过丰富多彩的学习实践活动,引导和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学习态度,树立远大理想,确立认识目标,激起自信,积极进取,增强克服困难的勇气和不屈不挠的坚强意志,努力完善自我。“哲学贫困”是一切心理问题的“万恶之源”,有了指导认识的科学世界观和良好的习惯,就有利于把心理问题消除在萌芽状态。
(三)培养人际交往能力,克服不良心理因素
对于成长中学生来说,人际交往和沟通具有强大的吸引力。实践证明,群体中团结友爱、互相帮助、和谐的关系使人感到温暖,产生安全感;反之,彼此冷漠,互不往来,甚至猜忌的关系易使人产生压抑和焦虑,导致多种心理问题,影响身心健康发展。因此,教师应帮助学生学会交往,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首先,要帮助学生与家长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教师要教导学生学会尊重父母,理解和体谅父母的苦心;指导家长关心子女的学习、生活和道德品质,在他遇到困难时,给予及时的帮助和合理的指导,平等对待子女,尊重他们的意见。
其次,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师要热爱学生,始终对学生充满希望和信心,学生受到鼓舞就会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提高思想品德修养,在遇到困难和挫折时就会感到有依靠,主动向老师倾诉,在老师的帮助下就可以很好地调整心理和情绪,避免了心理问题的发生。
再次,是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同学关系,教师要指导学生恰当地评价自己和他人,正确地识人择友,与同学团结友爱,彼此沟通,达到相互了解和信任,避免孤独封闭心理因素的形成。
最后,教师要指导学生正确的与异性交往,破除对异性的神秘感,使男女同学相互尊重、关心和爱护,这样就有利于学生把旺盛的精力投入学习中,促进他们身心健康发展。
总之,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旨在促进学生整体素质提高中起着不可低估,无法替代的作用。在发挥学校心理教育渠道作用的同时,我们还应调动家庭、社会等多种教育因素的积极性,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心理环境,给提供学生更多的有益 4
身心健康发展的社会影响,帮助学生培养起健康的心理,让他们能够正视艰难困苦,直面挫折失败,胜不骄,败不馁,以健康的心态迎接21世纪的挑战。
参考资料:
1、石志海;浅谈农村初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教育实践与科研》 2011年第5期
2、胡华奎;农村初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策略 《中国校外教育(理论)》2007年11期
农村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刍议 篇7
关键词: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认识
平时教育教学中, 如果我们留心观察, 就会发现周围有这样一些学生:他们有的性格懦弱、胆小怕事;有的孤僻冷漠、郁郁寡欢;有的意志薄弱、不思进取;有的焦躁易怒、缺乏自制有的狭隘自私、蛮不讲理;有的沉默寡言、处事漠然, 凡此种种, 不胜枚举。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 面对这些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 如果我们漠然视之, 必然会影响学生的健康成长。下面我根据自己多年来从事班主任工作的体会, 主要就农村学校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谈谈认识。
一、因地制宜是实施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础
1.用劳动塑 造健康的 心理品质。 和城市学校相比 , 农村学校具有城市学校不具备的校园环境和生活氛围。宽阔的操场参差高低的树木, 整齐的菜园……这些充满乡村特色的校园环境, 无一不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春天来临, 带领学生开展植树活动, 组织他们在学校小菜园劳动, 起垄、整地、播种、施肥、浇水, 在朴实的劳动中, 学生的心智得到锻炼, 健康的心理会在劳动的喜悦和自我价值的实现中逐步形成。事实证明, 与充满激烈竞争的学习活动相比, 平实的劳动更能培养孩子健康的体魄和心智。劳动创造了人本身, 同时能塑造出更健康和完美的个性品质。
2.用文化陶 冶丰富的 内心世界 。农村学校地处广大乡村原始风光和自然资源丰富, 为开阔学生视野、塑造良好个性品质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基础条件。学校可以充分利用这些资源 , 积极开展 各种艺术 、文化、体育 、科普活动 , 提高学生 兴趣, 活跃学生身心, 达到陶冶情操、美化生活、融洽师生关系的目的, 改善学生心理环境。我校每年都举办放风筝、寻找春天、标本制作、剪窗花等有特色的活动。这些活动既丰富了学生的 课余生活 , 又培养了 学生热爱 自然、尊重 他人、珍惜 成果、善待生活的良好品质, 收到了简单的课堂说教达不到的良好效果。
3.用爱心营 造温馨的 心理环境 。学生的生理、心理、智力能力等综合素质, 必须在充满爱心的心理环境中得到良好发展。当前随着全国各地城市规模的逐步扩张和经济的转型发展, 农村家长不再成为固守家园的单一农民, 外出务工人员逐年增多, 催生出留守儿童这一特殊群体。为此, 学校专门办起了留守儿童之家, 为这些学生配备了爱心家长, 定期组织各类活动和心理辅导, 开辟了知心聊天室, 为留守儿童综合心理健康教育创造了良好的心理环境。
二、强化师德是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关键
开展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不是一两位专业教师的事, 它需要全体教师的重视和参与。农村学校师资力量相对薄弱, 学校服务区范围广, 学生居住分散, 家庭及社会情况不一, 这给学校开展健康教育带来了诸多困难。学生的作息、生活习惯与家长的劳动、工作密切相关, 加之多数农村家庭经济条件有限, 因此教师必须强化师德, 对学生一视同仁, 对工作乐于奉献, 不仅做学生知识的传授者, 更注重自己的一言一行, 成为学生学习的楷模。
1.教师要尊 重学生。农村孩子视野相对狭窄 , 与外界接触较少, 多数存在羞怯、自卑心理, 这样的心理极易形成敏感多疑的性格。每学期放假, 教师都要给学生评语, “该生是否尊重师长”是班主任评定一个学生品行的首要条件, 而班主任是否问过自己:“我尊重学生了吗? ”尊重学生包括尊重学生的人格, 尊重学生的劳动, 尊重学生的成绩, 尊重学生的隐私……
2.教师不可有 私心。毋庸置疑 , 人人都喜欢好学生 , 但教师担负着塑造人类灵魂的神圣事业, 对待学生必须公平、公正, 不能感情用事, 更不能把家庭条件、家长地位作为衡量学生的参考条件。成绩好的学生都受老师的青睐, 但是教师不能因为某学生成绩好而偏爱他, 甚至做出不公平的决定。
三、科学施教是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保证
1.保持良好 情绪。教师在上课前必须注意调整自己的情绪, 用乐观向上的情绪感染学生、激励学生, 长期坚持必然帮助孩子形成良好的心理情绪。把好习惯坚持始终, 用积极心态引领学生是科学施教的体现。对学生要和蔼可亲, 诱发其良好情绪;善于观察学生情绪变化, 及时排除不良情绪的干扰;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 创设生动活泼的教育教学情境, 使学生乐于学习;发现并表扬学生的优点, 尤其是“弱势群体”, 更应及时发现他们的闪光点, 抓住教育契机给予不同方式的赞许, 激励他们进取。
2.优化人际 关系。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保持心理相容。一个学生能与周围人保持融洽、正常的交往, 才能在心理上产生安全感、归属感和自信心。教师要善于观察, 及时处理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各类关系, 既要让师生之间形成尊重与爱护、理解与包容的良好关系, 又要让同学之间充满团结与友爱、真诚与合作的良好氛围。学生健康的心智离不开良好的人际关系。农村阡陌交通、鸡犬相闻的自然环境独具人际关系的天然氛围, 农村家长的质朴与农村生活的相对单一无不具备形成良好人际关系的自然因素。教师只要善于引导, 合理利用身边有利资源, 把心理健康教育原则、方法充分运用到教学中, 两者有机结合, 就能使学生的人格得到健全发展, 从而培养他们和谐健康的心理品格。
农村小学生礼仪教育实践 篇8
多年来,学校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同时,特别重視礼仪教育,特别重视对学生礼仪素养的提高,把礼仪教育贯穿于学校的整个教育教学过程中。自2008年10月《农村小学生礼仪养成教育的实践研究》开题以来,学校这一课题于2009年3月被立为中国教育学会“十一五”科研规划课题的子课题,我们在这一课题上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一个个喜人的阶段性成果。
一、具体做法
1. 营造良好的礼仪教育氛围
环境影响人,环境教育人,好的教育氛围可以塑造一个好的人才。“孟母三迁”,这个故事众所周知。古往今来有许多教育学者,都是特别强调环境的熏陶作用。营造良好的礼仪教育氛围。
(1)校园环境布置(包括班级布置,学校每学期进行一次评比)。让校园内处处渗透礼仪教育内容(学校的教学楼墙上都布置着礼仪教育的内容)。
▲设置“礼貌用语”警示牌。将日常礼貌用语(例如:“谢谢”、“再见”、“对不起”、“没关系”等)设置在校园内。
▲设置“礼仪教育”专用橱窗。宣传各种礼仪知识和礼仪教育故事等。
▲校门口设置“礼仪”主题教育小展板。每月活动主题设置于校门口,说明本月礼仪教育主题是什么,具体要求是什么,我们将开展哪些活动等。
▲每班设置“礼仪荣誉榜”。记录本班学生礼仪文明表现。
(2)设置校园礼仪岗
上学、放学时,在校门口、教室门口设置礼仪岗,主动向老师或同学问好,打招呼,敬队礼,说问候语(“老师,你好!”、“同学们好”、“老师再见!”、“同学再见”等)。
(3)设置校外礼仪监督员。由学生和家长共同组成,专门对学生在校外的礼仪行为表现进行监督和教育,并作好记录,每周学校和各班将分别给予总结。
(4)利用红领巾广播站、国旗下讲话等宣传阵地,宣讲礼仪知识,营造礼仪教育氛围。
2. 开展礼仪认知教育活动
礼仪教育不是教育者将礼仪规范强加于受教育者,而是需要受教育者通过认知、理解而产生的一种正确的、自发性的外在行为表现的活动。因此,我们的礼仪教育必须通过开展一些认知教育活动,让每个学生知道我们为什么要养成良好的礼仪习惯,知道礼仪规范有哪些,何种方式才是符合礼仪准则的。
(1)认识礼仪的重要性(形成原动力)
阅读一些礼仪故事,从礼仪故事中得到深刻的教育;熟记一些礼仪格言,从他人的评价中认识礼仪的重要性。(如:礼貌是儿童与青少年应该特别小心养成习惯的一件大事——约翰·洛克)
(2)开展礼仪知识培训
每学期学校要举办礼仪知识讲座。通过开办讲座,让学生知道各方面的礼仪知识,知道一些普通场合应该做到的一些礼节要求。如:我们的仪表要求是什么、接听电话应该怎样做!就餐时应该怎样做等。
(3)编写文明礼仪三字歌
小学生行为习惯的字数比较多,学生在背记时有一定的困难,但是童谣的形式学生很喜欢,我们在学习礼仪规范的同时以小学生日常行为习惯和《小学生文明礼仪规范》为内容编写了礼仪三字歌,受到了同学们欢迎。
(4)开展礼仪教育主题队会
积极组织各班召开“文明礼仪伴我成长”主题班队会,在班会中同学们通过各种形式进行自我教育,从自己的实际出发找出自己在礼仪方面的不足,孩子们在活动中知道“讲文明懂礼仪”的深远意义。
(5)制定《汪村小学生礼仪常规》
通过制定“小学生礼仪常规”,让学生系统地知道我们在礼仪习惯上具体应该做到哪些。我校“礼仪常规”包括三大方面:校园礼仪、家庭礼仪、社会礼仪。
(6)礼仪教育进课堂
充分挖掘《品德与生活(社会)》中有关礼仪的内容,组织课堂教学评比。
3. 开展礼仪教育实践活动
著名的儿童教育专家关鸿羽说:“习惯培养需要训练”。著名的教育思想家陶行知先生提出了“生活教育理论”,重视在做中学,实践中养成习惯。任何良好礼仪习惯的养成,必须通过学生亲眼看、亲耳听、亲身实践,通过在多次体验中反复积累,最终把外在的行为表现真正内化成稳定的心理品质。我们的具体活动有:
(1)“礼仪岗”角色体验。
(2)开展我与父母学礼仪活动。我们为学生及家长下发了“我与父母学礼仪”活动倡议书,要求学生带动家长学习文明礼仪,让一个孩子带动一个家庭,形成一个良好的礼仪教育氛围。
(3)系列校外实践活动。如:“我是小交警”、“学雷锋”、“小公民宣传员”等。
(4)“礼仪小课题”调查实践活动。通过开展各种探究性活动(小调查、小采访等),让学生自己真切体验,主动认识而深刻感受到我们在各种场合、与人交往时应该做到哪些。例如:“我身边的服务小明星”、“乘务员的一天”、“礼仪现状小调查”、“我们身边的不文明现象”等题目。
(5)礼仪小标兵评比活动,使活动有始有终,起到很好的激励作用。
4. 家庭教育和社区教育作用的发挥
家庭与社会是对学生进行礼仪教育的重要载体。为了充分发挥家庭教育和社区教育优势,我校采取了多种方式和手段,与家长、社区配合,利用学生不在学校的时间,对孩子的礼仪习惯进行培养。例如:开办家长学校,建立“家长联系卡”,与家长随时保持联系,对孩子出现的问题给予及时矫正,定时召开家长会,进行经验交流;成立学校与家长、社区联合课题研究小组,共同探讨培养学生良好礼仪习惯的好方法、好措施。自课题开展以来,学校开展了一系列活动,例如:①2009年暑假,开展的“汪村小学暑假礼仪与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活动;②2009年10月,开展的汪村小学礼仪教育主题教育活动——收集礼仪小故事,编写礼仪顺口溜等;③2009年12月,我们为学生及家长下发了“我与父母学礼仪”活动倡议书,要求学生带动家长学习文明礼仪,让一个孩子带动一个家庭,形成一个良好的礼仪教育氛围。通过学生在假期中开展的各种有意义的实践活动,全面提高学生的各种能力和素养。
二、教育的效果
1. 养成了学生的礼仪行为
检验学校德育实效性最直接的方式就是看学生外显行为上的变化。通过一段时间的实践研究,我们欣喜地发现,学校整个学生群体在外显行为上有了较为明显的变化:“我要做一个有教养的人”成为大家的共识;大多数学生已养成在家庭、校园、公共场所的基本礼仪行为,大家都在一定的程度上已经或正在努力改变自己原有的行为陋习,再形成相互督促礼仪行为的良好氛围,提高了学生的文明素养,也和谐了校园里的人际关系。
2. 获得了家长的认同
礼仪教育得到了家长们的认可,我们的学生在每一次进校之前都会先向送自己上学的家长真诚的道谢,再与家长道别;放学见到来接的家长,也都会向家长表示感谢之情,并主动与同学的家长打招呼、道再见。虽然话语不多,行为也很简单,但稍加留意就会发现,这样的言行在现代学生的身上,却真的是不多见的。礼仪教育让家长与学生的关系也和谐起来。
3. 塑造了良好的社会形象
我们的礼仪教育得到了社会的关注,一位公交车乘客写来了表扬信,肯定了学校礼仪教育的成果,在信中,他对以前学校学生乘车的行为和现在的行为作了比较,并说道:“让我们的孩子从小知礼、学礼、懂礼,让‘礼仪之邦’名副其实。支持汪村小学的礼仪教育,衷心希望它越办越好。”学校所在的社区也看到了我们礼仪教育的成果,并通过小区橱窗宣传礼仪,通过转发我们的《师生礼仪智慧篇》倡导礼仪,礼仪学习在社区也蔚然成风。
4. 在一定范围内形成了礼仪文化
这个效果是在我们预期之外的。我们发现,学生行为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引起了教师群体、家长群体的行为变化。在学生的文明素养提高的同时,也促进了教师、家长的文明素养的提高。在以学校为圆心的一定范围内,已经初步形成了一种礼仪文化。
总之,学生的良好礼仪习惯的养成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教育活动,需要一批又一批德育工作者持之以恒、开拓创新、不断探究,投入满腔的工作热情和广博的爱心,不断探索培养学生良好礼仪习惯的科学、规范的好方法,让礼仪之花开在孩子们的心中。
参考文献:
[1]孙云晓,张梅玲.儿童教育就是培养好习惯[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4.1.
[2]孙云晓,孙宏艳.小学生的21个好习惯[M].北京:北京少年儿童出版社.2005.1月.
[3]王晓春.教育智慧从哪里来[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9.
农村学生素质教育 篇9
课题研究是一项艰巨复杂的工程,在这一过程中我们要做大量细致的工作,也要面对许多困难。
首先,从课题组成员本身来看
我校学生多,教师少。课题组成员90%以上都肩负每周近20节课的教学任务,有几位同志还承担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如此繁重的工作负担,如何还有精力,还有热情投身课题研究?利用什么时间搞课题研究?怎样处理好教学、管理及课题研究的关系?以便在日常教育教学中有机开展课题研究,又利用课题研究促进教育教学?这些都是我们要深思的问题。
《农村留守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研究》课题是我校第一次独立申报的滁州市级课题。虽然在这以前,我参加过教研室组织的省级课题研究,(《在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模式的研究》),但涉入的层面不是很深。本学期,我校和女山湖小学联合申报的一个《农村小学推广和普及小手球运动的研究》的课题,也是刚开题不久,还没有进入深入实施阶段,参加的人员也只有两三个。可以说,我校绝大多数教师对课题研究工作都还很陌生,都还没有课题研究的经历,更谈不上经验。而课题研究工作本身要求课题组成员具备过硬的专业素质,一定的研究能力。从这点来说,我们开展课题研究存在一定难度。其次,从研究对象的家庭因素来看
绝大多数留守学生是由祖父母或外祖父母监管的,有的是由其他亲戚代管的。这些监护人因为年龄大,没文化或其他因素,对孩子教育的认识存在偏差,认为只要给孩子吃饱穿暖就完成任务了,哪儿还能考虑到孩子的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教育问题?他们对学校教师的一些教育做法理解不够,有时会产生漠视消极的情绪,往往会削减我们教师的工作热情。如我们的一位教师就遇到过这样一件事:班上的一名学生长期不能按时完成作业,不能安心听课.多次教育不见成效,就带信给家长,希望得到家长的配合.但家长总以各种理由不露面。一个偶然机会,遇见了这位家长,就把以上情况向他反应.结果家长十分不悦地抛出这样几句话:“孩子表现不好我也管不了,反正现在我们打工供他上学,将来他再打工给我们养老。小孩送到学校就是你们教师的事了……”这么一位还算有一定文化的年轻的父母,对孩子的教育都是这样一种态度,更何况老一辈的祖父母和外祖父母呢?而我们开展“《农村留守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研究》”,要有效了解留守儿童生活状况,发现和解决留守学生心理问题,更离不开家长的配合。怎样协调学校家庭的关系,做好家长的工作,增强他们的教育能力,让他们与学校教师共同承担留守学生教育的重任,是摆在我们面前的又一难题。
再次,从研究对象本身来看
开题报告中的调查数据显示,农村留守学生平均占在校学生的34.5%,在学校所谓的“差生”中,留守学生占70%还多。即使是一些成绩优秀的学生,由于长期远离父母,也都或多或少地存在这样或那样的心理问题。这些学生身上的不良表现多样,既有共性的一面,也有个性的成份,而其形成更是一个较为长期复杂的过程。要想探寻这些不良表现的形成原因,对症下药,使其在短期内得到有效矫治,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而要在一二年内探索出一套留守学生行为习惯与养成教育模式,大面积地获得养成教育的成效更是难上加难。
以上几点,都是显而易见的问题。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还会有许多意想不到的情况耗费我们的精力,阻碍工作的进程。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困难即挑战,问题即价值。正因为课题研究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我们的工作才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也正因为如此,我们才有理由要坚定不移地做好这项工作,为此,我提两点建议:
首先,我们真诚地希望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能够不断地得到教研室专家的指导。有了专家的引领,我们的工作才不至于盲目性,才可能少走弯路。我们也希望教研室和学校多为我们教师创设交流与学习的平台,让我们在与其他课题学校教师的交流合作,同伴互助的过
程中,专业得到成长,技能得到提高。
其次,希望我校课题组成员不畏困难,不辞辛苦。在摸索中前进,在失败中成长。及时捕捉留守学生行为习惯与养成教育工作中的点点滴滴。勤于交流,善于总结。在反思与实践中提升科研素质,增长教育智慧。
最后,在专家的引领,同伴的互助,和我校课题组成员的共同努力下,让我们共同期待一两年后,我校《农村留守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研究》课题的圆满结题!
2009.1.8.《农村留守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研究》开题报告
作者:苏巷小学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4588 更新时间:2009-2-22 19:03:07
尊敬的各位领导、专家、老师们:
在明光市教育局教研室的指导和支持下,我校申报的课题“农村留守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研究”已被滁州市教育局教研室正式批准立项。今天举行开题仪式,我受课题组委托,在此作开题报告,敬请各位领导、专家和同行给予审议斧正。
一、课题的选择。
留守学生是近十几年来学校教育中出现的一个新型群体。其教育问题已经引起了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很多教育家、少年儿童工作者、教师都非常关注留守学生的品行教育。虽然留守学生和普通学生的养成教育有诸多共性,但由于留守学生的特殊性,对其关注点是理论多于实践,城市多于农村,对目前农村留守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指导价值偏弱。因此,我们选择《农村留守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研究》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重要的现实意义。
1、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已经是一个社会问题。
从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开始,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建设的需要,一大批农村青壮年劳动力,为了改换自己的处境,改善自己的生活,甚至改变自己的身份,毅然背井离乡,奔向了拥有更多发展机会的南方及沿海城市。但由于受到体制、经济、观念等因素的制约,一大批正处于成长阶段,又十分需要父爱母爱的孩子被留在了原籍老家--农村。这些孩子,就是留守儿童。他们亟待监护,却缺乏监护;他们渴望关怀,但又远离关怀。据全国妇联08年2月份公布的数字,全国农村留守儿童约有5800万,即四个孩子中就有一个留守儿童。留守儿童人多面广,已经成了社会生活、经济发展和现代化建设必须直面的问题。切实关注留守儿童,促进其全面健康成长,不仅是解决当今社会的一个严峻的现实问题,也是影响国家长远发展的大事之一。像我们处于经济欠发达的安徽省,留守儿童更多,问题更为严重,做好留守儿童工作的意义更深远广大。所以,对留守儿童现状进行调查和研究,有效了解留守儿童生活状况,发现和解决留守儿童心理问题,为有效解决这一社会性问题提供可靠有效的理论和经验支持,显得非常必要。
2、留守学生教育问题已经是学校教育中的重要方面。
相关调查显示,从留守儿童的年龄结构看,大龄(15-17岁)约占17.3%,学龄前(0-5岁)约占27%,小学学龄(6-11岁)约占35%,初中学龄(12-14岁)约占20.7%。由此可见,留守儿童在非学前教育中占七成以上,有56%的留守儿童处于义务教育阶段。所以说,留守儿童教育的主要任务落实学校身上。从在校生的数量看,农村小学约有三成半
以上为留守学生。我们曾对明光市10所农村中心小学开展调查,这10所小学在明光市农村极具代表性,有学生数最多的,也有学生数较少的,有地处偏远或山区的,也有明光市区近郊的,有办学水平、学校管理一流的,也有学校管理处于中等的,它可以涵盖整个明光农村小学教育的全貌。调研的情况为,一是留守学生平均占在校生34.5%,即每三个学生中,就有一名留守儿童,个别学校更为突出。二是在学校的所谓“差生”中(包括学习和品行两方面),留守学生占70%还多。其不良行为表现在:不按时完成作业,不认真听课,不准时回家,恶意的打架骂人,不敬重老人师长,甚至抽烟、喝酒、进入游戏厅,还有偷盗行为……这种现象随着年龄增长表现的越来越严重。因此,从教育的本质说,留守儿童是学校必须关注的教育对象和学校教育工作的主要内容。虽然留守儿童教育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从体制设计、制度保障、教育管理等多方协作,发挥合力,政府、学校、企业、家庭、社会都应当承担起相应的责任,但学校的责任最大,任务最重。
3、留守学生良好行为的培养是学校养成教育的难点。
留守儿童教育之所以引起国家、社会的广泛关注,是因为“儿童时期是人身体发育、性格形成、知识积累的关键时期,由于生活不稳定、缺乏父母的关爱,部分留守儿童成长发展受到一定影响,出现了一些需要关注、值得关爱的情况”(《全国留守儿童状况研究报告》)。心理学理论告诉我们,人在需要中产生动力,在满足或基本满足需要时产生稳定的情绪,在和谐的情绪中才能接受外界的刺激和要求。而留守儿童几乎生活中正常需要的缺失之中,心情极易烦燥,学校的要求很难内化为自觉的行为,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在这里被阻隔。在教育实践中,我们发现留守儿童几种状况最为明显。一是亲情缺失。由于长期不能和父母在一起,享受不到应有的父母慈爱,缺少人情温暖感。亲情的缺失是祖辈及教师都无法弥补的。二是性格内向。由于对父母外出务工的不解或自认为无父母在身边便低人一等的想法作祟,留守儿童不太愿意和别人交流。家庭生活缺少欢歌笑语,不利用培养孩子健康向上的阳光性格。三是行为容易失控。由于得不到家庭的有效矫正,有些留守儿童常常自行其事,轻则行为不良,重则能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四是学习兴趣不浓。据调查,半数以上的留守儿童有厌学倾向,随着年龄增长,这种倾向演变为逃学行为。所以,学校必须把养成教育放在德育教育的重要位置,把纠正留守学生的不良习惯,作为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重点和难点。
以上三点,并非选择该课题的全部理由,我们认为,从教育功能的全面性和教育对象的全面性这两个方面来说,从事该课题研究都有明显的现实意义和内在的长远意义。
二、课题的界定及研究内容。
本课题的内含有两点需要说明,其一是“农村留守学生”,专指县城以下小学(不含县城)的在校学生中,父母双方或一方长期在外务工,而非和父母生活在一起,留在原籍农村生活的孩子。留守儿童是动态的,因此留守学生也是动态的。但从总体来看,留守学生也有相对的稳定性。我们研究对象更多的倾向于稳定的那部分留守学生。其二是“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是通过学校一系列教育影响作用,帮助留守学生形成良好的语言行为方式。由于能够改变人的行为方式原由很多,本课题不涉及国家制度、社会大环境等方面对留守儿童的影响,主要研究在校园、家庭范围内能够对留守儿童起作用的因素。用一句话说,本课题就是想通过家、校联合,寻找一些让留守学生“品行不滑坡、行为不失控、学习不下降”的方法策略。主要内容为:
1、影响留守学生养成教育的家庭因素的研究。
众所周知,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校园,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庭的文化气息、文明程度、生活方式对孩子的成长至关重要。一个完整的家庭,既有对孩子健康成长有利的一面,也有对孩子娇惯、溺爱、控制的不利一面。所以当父母远离孩子,怎样继续发挥家庭教育的优势,削除家庭教育的劣势,是我们课题研究的一项内容。比如通过什么的方式方法来
有效减少留守学生的情感空虚,用怎样的途径来营造家庭的氛围,如何帮助(外)祖父母或其他临时监护人提高对留守学生的关怀及教育能力等。从某种角度讲,对留守学生而言,家庭的环境已经超过了学校环境的影响,好多案例也证明了这种观点,不得不引起足够的注意。同时,通过学校富有成效的努力,也能适当地增强家庭教育效果。因此,本课题把家庭教育因素作为内容研究,是有实在意义的。
2、影响留守学生养成教育的社会环境(校外)的研究。
生活在社会中的人,都会受到社会大环境的影响,留守学生也是如此。留守学生的成长离不开一定的社会环境,但学校在解决这些问题时,显得无力。因而,社会环境(校外)对留守学生的养成教育影响,不作为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3、影响留守学生养成教育的学校环境的研究。
小学是人生的奠基阶段,学校环境对学生的影响甚至是终生的。如何为留守学生创设健康的成长环境,这显然是教育者通过努力可以做得更好的事情。这是本课题研究的重点。我们把学校环境理解为这样几个板块。
(1)硬件环境,包括校舍、道路、绿化等对留守学生的养成教育影响。宽敞的教室、洁净的通道、绿色的校园、舒心的活动场所等,会让学生产生“学校真好”的感觉,萌发“要爱护学校”的意识,为留守学生提供师生共鸣的源泉。
(2)文化环境,主要指学校的办学理念、管理模式、教师文化品位及个人修养、校园文化氛围等。这些有形或无形的资源,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每个学生,对留守学生养成教育的影响也是积极的。
(3)心理环境,主要指留守学生的自我心理感受。即师生的态度和学校关注程度在留守学生心中所产生的感觉。比如,在课堂上教师是否对所有学生一视同仁,各类活动中同伴是否乐于主动接纳留守学生,各项评比中是否将指标对留守学生有所倾斜等。健康的心理状态一定会对留守学生养成教育产生积极的影响。
4、学校环境中,留守学生养成教育模式、策略研究。
做好留守学生行为养成教育工作,虽然千差万别,但也有一定的规律可遵循,在工作实践中,也一定会产生一些有效的模式供参考。农村学校的教育环境大同小异,我们想通过个案研究、共性探究等方式方法,探索总结一些有价值的做法。如果这些做法能够推广应用,更是求之不得的好事。这也是本课题研究的内容之一。
三、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1、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等都明确规定,加强对学生的思想品行教育是学校、教师的责任。因此加强留守学生养成教育研究是我们应该做的事情,课题组成员应当按课题要求自觉主动完成指定的研究任务。
2、教、心学依据。(1)遗传决定了人的物质基础,教育对人的成长起决定性作用,环境对人的成长有着重大影响。这说明,任何人都可以通过教育、环境来影响甚至改变他的成长轨迹,留守学生也不例外。因此做好留守学生养成教育研究是可行的。(2)需要理论。心理学家马斯洛告诉人们,每个人在内心深处都有渴望成功的需要,都希望自己能超过别人。事实上,有很多留守学生各方面表现相当突出,有些行为有点偏差的留守学生,只要通过适时调节和满足其需要,完全可以纠正其不良行为的。(3)强化理论。人的行为可以通过正强化等到加强,弱强化使其减弱,这是学校教育最常用的手段。这也是帮助留守学生养成良好习惯的主要方法。
四、课题研究的主要方法。
本课题是应用性课题,重在实践中寻找方法途径,总结规律策略,靠闭门造车,凭空假想是无法完成的,这就决定研究本课题的主要方法为实践性和操作性。
1、调查法:根据课题要求,采取家庭访问、问卷调查等方法,分析、归纳,掌握留守学生最基本资料。本方法主要运用于课题研究的前期及开始阶段。
2、访谈法:主要指和学生零距离接触交流,了解孩子的心理,确切掌握留守学生的动态,以便有针对性的开展课题研究。本方法主要用于课题研究起始阶段。
3、观察法:主要指日常注重对留守学生有目的的观察,包括言行举止诸方面,为了方便研究,也可有意设置一些场景,进行考察,并对观察结果进行分析总结。此方法主要应用于对留守学生的行为分析和习惯培养方面。
4、个案研究法:主要指对个别留守学生的成长分析。注意积累其优、缺点的变化过程,归纳总结带有规律性的东西。此方法主要运用课题研究的中期。
5、经验法:指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注重经验交流和积累,并将具体做法提升为有价值的经验。此方法主要运用于课题研究后期及结题阶段。
五、课题研究的时间安排和预设目标。
1、准备阶段(2008年4月-2008年12月)。主要任务是课题申报、确定研究方案、撰写开题报告以及举行开题仪式。
(1)成立课题组,开展相关理论学习,为课题申报和开展研究工作作好理论准备。
(2)组织开展调查,并对调查资料进行整理、分析,确定研究方案(即开题报告)。
(3)开展资料收集整理工作,为实施课题研究作好准备。
2、实施阶段(2009年元月-2009年12月)。主要任务是根据课题研究方案,全面启动课题研究工作。
(1)按课题内容,确立子课题。子课题分别为:影响留守学生养成教育的家庭教育的研究;影响留守学生养成教育的社会环境(校外)的研究;影响留守学生养成教育的学校环境的研究;学校环境中,留守学生养成教育模式、策略研究等。
(2)按课题及子课题的总体要求,成立子课题小组。孔令平、邱良杰、张以祝、江克尧等四位同志分别任子课题小组组长。各研究小组按课题研究要求,运用切实有效的方法,对上述四个方面的内容展开研究活动,并以分析性、经验性和总结性报告的形式呈现研究成果。
3、总结阶段(2010年元月-2010年6月)。主要任务是收集整理资料,形成结题报告。
(1)收集、整理资料。如养成教育案例、各类经验总结和其它相关研究活动资料等。
(2)结题报告。(3)邀请专家鉴定、结题。
六、课题研究的保障。
1、组织保障。本课题从申报之初至申报过程,始终得到了市教研室叶超主任的指点和帮助。教研室其他领导对开展课题研究也一直十分关注。相信在课题研究的实施过程中,仍然会得到教研室的大力支持,这是做好本课题的最有力保障。
同时课题组成员也有能力完成本课题的研究任务。组长黄善平同志,现任中心小学校长,教育管理方面研究生结业,在20多年学校管理中,非常热心教科研工作。撰写的论文、经验多次获省二等奖、滁州市、明光市一等奖。副组长邱良杰、张以祝均是明光市特约教研员,分别为明光市、滁州市先进教师,具有丰富的教育管理学生经验和较强的教研实践能力,均有论文在县、市级获奖或交流。课题组成员还有孔令平、倪永海、林务昌、桑和绪、王珍、贾宝飞、缪长宏、江克尧等8位教师,其中有副校长、少先队大队辅导员、技术工作人员。课题组成员全部专科以上学历,都是任教多年的班主任,大多数是滁州市和明光市优秀班主任(中队辅导员)等。本校其他教师也都纷纷要求参与本课题的研究,这是完成课题研究任务的人力保障。
2、工作保障。关注留守儿童一直是我校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从2003年开始,学校就成立了留守儿童工作小组,开展对留守儿童的登记、帮教工作。2005年5月,省教育
厅领导来我校监查教育教学质量,对我校在该项工作中所取得的成绩给予了充分的肯定。滁州市、明光市留守儿童登记表就出自于我校。近些年,我校对留守儿童的关注从未放松,并有针对性的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比如,“学生行为习惯自测活动”、“留守学生亲情热线活动”、留守学生“定时家访、定人帮扶、定期交流”工作制度等。留守学生戴玲玲被评为“安徽省百佳留守儿童”,这是我校在留守学生教育方面的重要成果。当然做好留守学生的教育转化工作还存在着很多困难,像隔代教育问题、情感缺失问题、孩子任性问题等(准备就此些问题另作分析报告)。但学校有长期积累的工作经验,有运转流畅的工作制度,有相对浓厚的工作氛围,这是做好本课题研究的工作保证。
3、制度保障。为了切实做好本课题研究工作,结合学校的工作实际,特制定相关管理制度,督促课题组成员严格执行。
(1)学习、研究制度。
主要内容为,课题组负责人定期召集课题组成员进行学习、研究,每学期不少于两次;每学期开学初应针对性制定研究计划,做到可操作、有实效性;定期召开研究会,开展交流、研讨、讲座等系列活动;聘请教研室专家定期指导;定期检查学习记录和交流材料。
(2)课题档案制度。
主要内容为,注重资料积累和整理,建立研究档案。计划性材料,包括申报表、上级来文批文、课题实施方案及课题实施计划;基础性材料,包括研究对象的基本情况、课题组研究教师的基本情况;过程性材料,包括课题研究中的典型案例,教师研究的随笔、课题研究大事记以及社会、家长、学校、学生的反应等;专题性资料,包括专题讲座、专题报告、专题研讨等有关课题研究的相关资料;效果性资料,师生获奖论文、证书,学生行为比照等;总结性资料,包括学年、学期专题研究总结、论文、报告、札记、结题(研究)报告等课题资料。
(3)成果汇报制度。主要内容为,子课题定期报告;校际协作交流;课题实施情况公示。
4、经费保障。主要有两个渠道,首先是立足自身,所需费用由学校承担;其次也想争取外援,希望得到市教研室的费用支持。整个课题研究费用预计在15000元,包括研究活动费、外出参观学习费、资料耗材费及其他费用。一个基本原则是,不会因经费不足而影响课题研究的正常运转。
【农村学生素质教育】推荐阅读:
农村学生教育11-17
农村学生的安全教育09-07
农村学生家庭教育问题07-15
农村学校学生艺术教育10-18
农村大学生创业教育05-21
农村留守学生教育反思06-12
农村小学生礼仪教育09-26
农村小学生感恩教育05-31
农村小学生的安全教育12-03
农村小学生家庭教育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