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案例探讨

2024-05-19

保险案例探讨(精选8篇)

保险案例探讨 篇1

案例探讨:浅谈5S管理

摘自

很多人不清楚5S到底是什么?许多人冠其名曰“打扫卫生”呗!实际上,对于“5S”,大家在日常生活中已经屡屡涉及,只是大家不以为然,没有发现而已。日本人发现了它的好处,并把它做了分解,做成了日常化管理,5S管理也就由此产生。什么是5S管理呢?日本人是怎么进行分解的?举个简单的例子,大家还记得,去年年底放假前各位是如何打扫宿舍的吗?据宿舍楼管理员反映,当时大家清理出来的大小垃圾每天要处理好几袋。如果我没猜错的话,大家一定是首先清理出宿舍里不需要的大小废物,把它们扔掉;然后把有用的物品进行归位放置,最后,把玻璃、桌面、地面进行清扫。如此,一个宿舍的打扫任务就算完成了。现在,我们再看看我们所谓的5S管理。5S管理分为五个部分,分别是“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整理就是把有用物品和无用物品区分开,并把无用物品清理掉;整顿就是把有用的物品摆放到规定的位置,并确定出它的基本使用量,加以标示;清扫就是整理、整顿之后,把地面、工作台等进行打扫,清理职场的脏污;清洁就是将前三S制度化、规范化,并贯彻执行,日常化;素养就是人人依规定行事,形成好习惯。以此看来,我们先前的打扫宿舍,已经完成5S里的3个“S”。但我们很多人没有把这前三个“S”日常化、习惯化,以至于时隔不久,干净整洁的宿舍又逐渐回归到藏污纳呕的状态。

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情呢?我们不妨拿宿舍楼的“5S”进程来做个分析。

在宿舍楼的“整理”阶段,宿舍成员首先要对宿舍的不需要物品的基准达成一个共识,并拿出一致的处理意见以方便执行。在这个程序,大家一定碰到问题了。宿舍里的东西有公用物品和私人物品之分,并且这个物品是因可惜而想要,还是因有用而必须得要,产生了矛盾,如何取舍?如果不是大家共同参与或已经商量过,打扫宿舍的人是很难下决断的。这样,除了特别碍眼的废物处理了,其他的该处理的公用物品和无法判断的私人物品因可惜而留下来了,这些物品既派不上用场,又占去了宿舍里有限的空间,天长日久,因腐蚀或发霉而成为宿舍新的重点污染源。所以这个阶段,我们要做的重点是:

1、有用物品和无用物品要统一认识

2、区分“想要”还是“必要”,决断处理

3、拿出处理办法

在谈“整顿”之前,我想大家一定曾有过这样的经历。当我们着急使用一样物品时,却一时想不起放在哪里了?那种焦急的感觉,一定也是特头疼的事情。实际上,这种困惑就是因为我们的“整顿”工作没做好。大家在宿舍整顿过程中,严格的说,大家只是根据一时头脑中的理想状态,把物品摆放整齐了。但这一时的头脑状态随着时

间的推移是会发生变化的,不断地变化也就成为了一种无序。因此,我们的很多宿舍成员在这一阶段,做得并不是到位。那么,这个阶段,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1、根据物品实际形态,使用频率,选择合适的地方进行定位

2、根据一个阶段的使用量,对物品进行定量处理

3、加以标识

接下来,我们就该说“清扫”了。在无用物品处理了,有用物品合理摆放了,我们就要开始清扫地面、桌面了。就宿舍的“清扫”而言,就是把地面、玻璃、柜子、床等进行大清扫。“清洁”怎么进行呢?拿宿舍的内部管理来说,这一块还是空白。这就是宿舍内卫生情况为什么总是差强人意的原因所在。俗话说:一个和尚有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一个宿舍内成员有5——10人之多。谁来负责宿舍内每天的前三个“S”的执行呢?谁来检查宿舍内前三个“S”的执行情况呢?如果没有形成制度化、规范化,我想谁都在计较,谁都在推委,宿舍内也就很少有人去具体执行了。因而休息的环境每况日下,休息的人也只能在这样龌龊的环境中将就。

所以说,“清洁”主要是在确定:

1、谁来负责执行?

2、谁来负责检查?

3、怎样奖惩?

制度有了,大家把这些工作日常化了,并且慢慢形成了习惯,这样,宿舍每天都是清新的、舒适的。人人都是舒畅的、顺心的。人人养成了好习惯,“素养”也就诞生了。因为好习惯的养成,会慢慢扭转你的人生轨迹,使你的人生向着更加阳光的地方迈进。

如此,5S管理就顺理成章了。简单,但是适用。不是吗?

保险案例探讨 篇2

一、“保证保险”业务与保险业务的区别

1. 存在原因不同。

从“保证保险”产生的背景来看, 保证业务由产生到近代均由个人做出, 且往往是无偿的。但随着经济发展, 由公司经营保证业务的情况逐渐产生。19世纪后半叶, 便出现了专门的担保公司, 以收取费用为代价提供保证业务, 保证由无偿走向有偿。20世纪60年代, 出现了银行为国际工程建筑项目提供独立担保业务, 20世纪70年代保险公司也开始涉足这一业务, 由此产生了“保证保险”。在实际操作中, 债务人以“投保人”的身份选择“保证保险”作为债务的担保形式, 债务人作出这样的选择主要基于这样的理由, 即保险公司作为保证人, 具有雄厚的资本, 可以获得债务人的信任。

2. 运作方式不同。

“保证保险”和普通保险业务的一个重大区别在于其运作方式上的不同。保险是保险公司根据大数法则和概率论预测保险标的的可能损失的情况, 据以计算保险费率并向投保人收取保费, 表面上看是保险公司将单个个体的风险集于一身, 但实际上则是保险人以中介人的身份聚集共同的社会基金, 从而将单个人的风险分散给众多投保人, 体现为一种“我为人人, 人人为我”的互助共济关系 (由图1所示) 。

但在“保证保险”中, 保险人 (保证人) 一一收集研究投保人 (被保证人) 的信息, 在经验判断的基础上收取担保金, 而独立承担被保证人的违约风险 (由图2所示) 。

3. 履约前提不同。

“保证保险”履约的前提必须是债务人 (被保险人) 无力承担对于权利人所造成的利益损失, 只要债务人有承担这种损失的能力, 即使这种担保事件的发生属于保险人的担保范畴, 保险人也不承担任何责任。而在普通保险业务中, 只要发生保险责任范围内的损失, 无论被保险人是否有能力承担, 保险人都必须按照保险合同约定对其进行赔偿, 不能以被保险人有能力承担损失为由拒绝承担赔偿责任。

4. 赔偿要求不同。

在“保证保险”中, 投保人 (也是“保证保险”的被保险人, 即债务人) 对于保险人支付给债权人的任何补偿都有偿还的义务, 即保险人并不因为债务人支付了“保费”并且是合同保护的对象而放弃向其追偿的权利, 这一点和普通保险业务大不相同。在保险业务中, 保险合同规定保险事故发生, 保险人向被保险人履行经济赔偿责任后, 除了可对造成保险事故的第三者进行追偿外, 不得以任何借口要求被保险人偿还保险人所付出的经济赔偿。

5. 损失预想不同。

在一些“确实保证保险”的业务进行过程中, 保险人 (保证人) 经过认真审查投保人 (被保证人) 的担保申请和与权利人签署的合同文本, 除了收取以保费名义的担保金外, 还要求被保证人办理反担保手续。从这一点我们可以看出, 在“确实保证保险”中并无预想的损失, 名义上的保费实则是保险公司收取的担保金;而普通保险非但有预想的损失, 而且据以为保费计算的根据。

6. 客户动机不同。

保险的根本职能在于保障, 在普通保险业务中, 投保人是通过交纳保险费积累共同的保险基金, 转移自己的风险, 其根本动机在于风险事故发生时获得保险赔偿;而在“保证保险”中, 投保人 (债务人) 是利用保险人 (保证人) 的经济实力和影响力为其提供保证担保, 从而间接提高其资信度, 以获得和受益人 (债权人) 的合作机会。

二、保证保险“保险说”的存在原因及缺陷

1.“保险说”的存在原因。

(1) 保证合同是单务无偿性合同, 而保险合同为双务有偿性合同, 故“保证保险”合同符合保险合同之特征。 (2) “保证保险”中的保险人享有诸多权利, 可积极制约投保人, 控制风险, 不同于保证人被动消极的给付。 (3) “保证保险”中保险人的责任是一种定额责任, 一经确定便独立存在, 而保证责任是一种补充责任。 (4) “保证保险”是以转嫁被保险人 (即债权人) 所面临的投保人 (即债务人) 不能履行债务的风险为目的的一种保险, 其经营的是信用风险。

2.“保险说”存在的重大缺陷:

(1) 以“有偿性”作为“保证保险”从保证业务走向保险业务的桥梁的观点并不能令人信服。由担保和“保证保险”的发展历史我们可以看到, 早在19世纪后半叶, 就出现了以收取费用为代价提供保证业务的专业担保公司。显然, 以收取费用为判断“保证保险”性质的依据并站不住脚。 (2) 在“保证保险”中, 保险人虽然比担保公司的保证人有更多可以制约被保证人的权利, 但在实践中我们可以看到, 在一些确实保证中, 保险人甚至做出了要求投保人提供反担保这一有违保险经营原则的条件, 而且在履行赔偿责任后, 保险人具有了向被保险人追偿的权利。这一点也和普通保险大相径庭。 (3) “定额责任”只是保险人控制风险的一种手段, 保险人将其代债务人偿还的债务额限定在一定范围内, 实际上这与保证合同中的保证人对其责任范围加以明确并无本质区别。 (4) 对于“‘保证保险’经营的是信用风险”之说实则没有弄清信用保险与保险公司经营的保证业务之间的区别。信用保险是债权人投保, 以转移其面临的债务人不能偿还债务的风险, 它才是真正的经营信用风险的保险;而“保证保险”则是债务人通过交纳担保金, 以寻求保险公司对其偿还债务的能力予以担保, 当债务人不能偿还债权人的债务时, 由保险人代其偿还, 它实际上只是保险公司经营的保证业务。

三、法律承认“保证保险”保险性质的影响及建议

在对“保证保险”性质的界定尚存在很大争议的情况下以法律形式承认其的保险属性, 会对保险业的发展起一定误导作用, 尤其是在中国保险公司盲目发展、管理松弛的现状下, 势必会导致保险公司对于“保证保险”的滥用, 以为其可以应用于一切合同保证保险之中, 而忽略其所存在的风险。鉴于“保证保险”的风险性, 英美等西方国家对其应用范围有严格的限制, 尤其是不涉及借贷合同项下的借贷保证。纵观中国“保证保险”的发展我们可以看到, 从1997年7月中国人民银行批准中国平安保险公司试办汽车分期付款“保证保险”起, “保证保险”被广泛应用于房屋、汽车销售及其他信贷领域。自1998年汽车消费信贷保证保险开办至2003年8月这一期间, 全国各大保险公司汽车消费信贷保证保险保费收入为39.7亿元, “保证保险”的发展达到了鼎盛时期。在这个过程中, 往往是银行和保险公司签订《合作协议》, 在“互惠互利”的基础上开办信贷业务, 表面上达到了“一举三得”的良好效果:银行的信贷业务飞速发展, 保险公司的保费迅速上升, 而借款人也能更加便捷地从银行贷款。但实则是保险公司成了最终受害者:产险公司的平均赔付率高达135.57%, 个别保险公司的赔付率竟达到400%。保险业不得不于2003年8月全面停止汽车消费信贷保证保险这一业务。

“保证保险”在中国的发展刚刚十余年, 人们对其的认识和理解还不完善, 在新保险法允许财产保险公司经营“保证保险”业务的情况下, 笔者提出如下建议:首先, 监管部门应加强监管, 对“保证保险”的应用范围进行严格审批, 并对其保费的确定依据、准备金的计提标准给予明确的规定, 以加强风险控制, 不做被“信用保证”压倒的第二个AIG;其次, 在贷款“保证保险”业务中, 保险公司应注意“保证保险”流入时的风险控制, 防止银行等贷款部门因为借款人投了保而放松对于借款人资信度进行审查;再次, 相比“保证保险”, 业界更应引导债务人利用人寿保险、健康保险、意外伤害保险等更具保障性质的险种来保障其自身利益;最后, 学界不该因为保险法对于“保证保险”的保险性给予肯定而放弃对于其性质的研究, 相反, 我们更应加强对于“保证保险”理论的深层次探讨, 以指导实践发展。

摘要:新保险法对于财产保险公司业务范围重新界定, 增加了保证保险, 但无论从存在原因、运作方式、履约前提, 还是赔偿要求、损失预想、客户动机上, “保证保险”和普通保险业务都有很大不同, 而“保险说”又存在明显缺陷。故在新保险法即将实施的背景下, 从中国保险业自身的稳定出发, 立法部门及监管部门应对保证保险业务范围进行严格限定, 对其费率及准备金计提给予规定。

关键词:保证保险,保险性,性质

参考文献

[1]郝演苏.保险学教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6.

[2]郝演苏.财产保险[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 2006.

[3]樊启荣, 李娟.保证保险性质之探讨——兼论中国保证保险之误区[J].云南财贸学院学报, 2005, (5) .

[4]黎毅.保证保险法律性质之探讨[J].法制与社会, 2008, (8) .

[5]梁慧星.保证保险合同纠纷案件的法律适用[N].人民法院报, 2006-02-20.

[6]李文中.试论信用保险、保证保险和保证之间的关系[J].保险职业学院学报, 2008, (1) .

保险案例探讨 篇3

【关键词】保险公司 财产保险业务 经营策略

一、保险公司当前的竞争环境分析

(一)市场竞争日益激烈

财产保险业务在我国起步较晚,在之后的发展过程中又一直被中国人民保险公司所垄断,这种垄断局面直到1986年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牧业保险公司成立之后才打破。保险行业经过长期的发展,陆续成立许多保险公司,其中较为出名的就是中国太保公司和中国平安保险公司。随着保险公司的逐漸增多,保险市场的格局也逐渐从完全垄断型模式转向寡头垄断性模式,因此,保险市场的竞争也日益激烈。

(二)中小财产保险公司竞争压力大

我国的保险市场在初期形成过程中就存在一定的问题,导致以人保为首的保险公司在市场竞争中拥有异常明显的优势,太保和平安也同样如此,这三家保险公司所占的市场份额远远超过了其他财产保险公司。通过相关的调查,衡量比较下来,大型保险公司虽然在竞争优势上朝着逐渐下降的趋势发展,但是其拥有的优势仍然十分明显,这种明显的竞争优势将会持续相当长的一段时间。这种现状是由于大型保险公司起步较早,发展历史比较久,长期的发展也逐渐提高了其知名度,对社会各界的影响都比较大,加上他们所拥有的产品在种类上十分齐全,同时,不管是销售人员还是服务人员数量都非常之多,并且网点布局十分广泛,接近客户的住所,为客户带来很多的便利条件。另外,大型的保险公司所包含的业务领域更为广泛,能够为客户提供较为全面的保险业务,客户可以在同一家保险公司购买各种不同需求的保险产品,不需要再跑到其他家保险公司进行咨询。加上大型保险公司这些优势所花费的成本也比较低廉,是刚进入保险市场的一些中小型保险公司难以模仿复制的。因此,对中小型保险公司来说,不仅难以开拓市场,而且需要承受较高的营运成本,导致他们面临较大市场竞争压力。

二、财产保险公司财产保险业务的经营策略

(一)密切关注国家宏观经济环境,选择合适的时机开展财产保险业务

从本质上来说,财产保险业务不仅是一项保险业务,而且更是一项投资理财业务。大部分的客户在购买财产保险时,主要是想利用闲置的金钱去获得更多额外的投资收益。归根究底,保险公司开展财产保险业务其实就是从客户手中筹集一部分资金,用来投资到相关国家项目中,等到项目结束收回投资本金和收益时,支付给客户更高的投资收益,相当于一项成本较高的负债。保险公司通过这种途径能够增加自身的盈利能力,同时又能提高公司的实力。然而,保险公司的投资与国家的宏观经济环境和资本市场的成熟情况息息相关,因此,保险公司应该时刻关注我国的宏观经济状况,抓住好机遇进行投资,提高自身的投资收益。

(二)合理选择市场发展策略,因地制宜选择发展模式

根据经济不同的发达程度选择不同的保险发展模式,对于财产保险来说,至关重要的是选取好适合的发展策略,对于不同地区的经济状况的不同因地制宜选择发展模式。比如,在经济相对来说发达的地区,居民的平均收入水平也比较高,人们拥有的闲置金钱也随着增多,因此,这些地区的居民对财产投资的需求也较强,所以,保险公司在该地区应该积极加大对理财型产品销售的力度。另外,对于经济不发达的地区,保险公司应该考虑到当地居民的人均收入,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出符合当地居民经济能力接受范围内的保险产品,满足客户的相关需求,推动该地区的经济发展。

(三)根据公司的战略,选择合适的财产保险产品

在我国目前的保险市场上,财产型保险主要分为两大类型,一是固定利率型,二是浮动利率型,这两种不同类型的保险产品也存在不同的差别。固定利率型产品是指同时兼具高风险和高收益的产品,很大程度上与市场经济的好坏直接挂钩,当处于良好的资本市场时,在收益确定的情况下,能够获取超额的利润;一旦资本市场较差,而利息承诺是固定的,导致保险公司陷入严重的债务危机。而浮动利率型产品的收入来源主要是靠收取管理费,客户自行承担相应的风险和收益,保险公司仅是收取稳定的管理费用,对于市场的变动所带来的随机风险是不需要保险公司来承担的。

三、结语

综上所述,保险公司在开展财产保险业务时,不仅获得很大的投资收益,而且也会面临许多的问题和挑战。加上现在保险市场环境的多变,以及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保险公司务必认清保险市场的现状,及时了解国家宏观经济的状况,为财产保险业务开拓更多的经营策略与渠道,同时联系自身的实际发展状况,促进我国保险行业的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杨爽.我国中小财产保险公司经营战略的研究——基于波特竞争理论的视角[J].南方金融.2012(02)

[2]林文春.浅谈财产保险公司业务成本管理的有效措施[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4(12)

我国养老保险问题的探讨 篇4

一、我国民生财政概况

民生财政以改进民生、提高人民福利水平为目标。近年我国财政支出中各项攸关人民福祉的支出数额不断增多,相关的政策也不断出台。2003-2007年五年间,“农村义务教育已全面纳入财政保障范围,对全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全部免除学杂费、全部免费提供教科书,对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提供生活补助,使1.5亿学生和780万名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受益。覆盖城乡、功能比较齐全的疾病预防控制和应急医疗救治体系基本建成。中央财政安排就业补助资金五年累计666亿元,基本解决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再就业问题,完成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向失业保险并轨。

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基本建立。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不断完善,保障标准和补助水平逐步提高。2007年在全国农村全面建立最低生活保障制度,3451.9万农村居民纳入保障范围”。2007年之后环保和生态支出以一项独立支出在预算中单列出来,这也是民生财政较以往的一个变化。

从现在开始到2020年,是中国社会保障制度走向定型、稳定发展的重要时期,“十二五”尤其关键。这是因为经过多年的制度建设,特别是“十一五”期间的加速发展,社会保障体系框架已经初步建立,但制度还不稳定,还不完善,存在着一系列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抓住“十二五”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对现行社会保障制度进行优化设计,为长远发展打下更好的基础,显得重要和紧迫。

二、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缺陷

1、我国养老保险的现状20世纪80年代实行养老保险社会统筹试点开始进行改革探索,90年代改革全面展开并不断深化,建立了由国家、企业和个人共同负担的基金筹集模式,确定了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基本模式,统一了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

统筹层次不高,难以发挥社会保险的互济和调剂功能,不利于提高管理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劳动力的合理流动。而且转移接续困难,影响了劳动者参保的积极性,有的地方允许退还外来务工人员所缴的个人账户部分养老基金,形成“退保潮”,使养老保险制度名存实亡。

2、社会统筹与个人帐户相结合的出现及意义社会统筹是指依靠国家立法和行政保证,对社会养老保险基金进行统一筹集、统一管理、统一支付的社会基本养老保险形式。社会养老保险基金属于社会公共基金,归投保人共同所有;养老金的支付一般采取规定受益的方式,具有很强的社会财富再分配的性质。

社会统筹表现为养老保险基金的现收现付,主要是使养老基金成为活动基金,加强现金的流通,它正常运行的最重要前提条件是长期相对稳定的人口结构和表现为退休人口占生产性人口比重的经济负担比率;以现收现付为特征的养老保险基金的社会统筹,更多强调的是短期尤其是内的财政收支平衡;强化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收入再分配,较好地体现市场经济所要求的社会公平。

三、实施中出现的问题

1、在实践中,社会统筹常常只能顾及当前社会养老保险基金的收支状况,而无法顾及到未来人口老龄化和可能出现的经济危机对社会养老保险制度

所带来的风险,社会养老保险基金的长期平衡是社会统筹的难题。而大数额的人口进入养老金领取者的行列,这无疑会给社会养老保险基金的筹集带来巨大的压力。

2、机制转轨过程中存在着巨大的资金缺口。

社会养老保险基金从现收现付模式转向“社会统筹与个人帐户相结合”的部分积累模式,从财富流动的机制上来看,新制度下的劳动者除了要为自己缴费之外,还必须为退休的上一代再交一次费用。现收现付模式向积累模式的转换过程中,存在着一代人必须养活两代人的难题,即当代劳动者在为自己积累资金、充实自己的“个人帐户”之外,还必须缴纳足够的基金养活上一代人。

3、在社会极度进步的时代,经济高速发展也带来了极不稳定的因素,企业破产导致下岗职工增多,社会养老保险基金的筹集更加困难。

由于各种因素所致的经营不景气、频临倒闭或破产的企业很多,同时,下岗职工的人数也因此而增多。虽然企业破产了,职工下岗了,但时间不会停止,由此产生的养老保险基金还得继续交,但下岗的职工拿不出这部分资金,但退休的那部分职工的退休工资还得继续发放,在这种情况下,社会养老保险基金只出不进,社会统筹的入不敷出就将不可避免。

4、缺乏政府的财政投入。

在1995年的《国务院关于深化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通知》中规定“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发生困难时,由同级财政予以支持”。但在实际工作中,有关支持的手段、力度、范围和财政基金的来源却没有明确的规定,所以此种支持很难到位。

综上所述,社会统筹与个人帐户相结合模式在现收现付的基础上,既面临着人口老龄化、支出需要大幅度增加的现实,又存在着缺乏政府的财源支持、企业和个人缴费已不堪重负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养老保险前进的道路是十分曲折、困难的。

四、出现问题的原因

出现以上问题,一部分原因是养老金管理不善造成的。我国的养老金制度并没有遵循切合实际的核算原则实施管理,或者说是很多因素导致无法切实遵照国家规定的制度实施,结果是缴费水平不足以支撑养老金的支付;以享受特殊待遇的职工为服务对象的特别养老金制度更是如此。一是多种养老保险办法并行,给管理工作带来诸多困难;二是基本养老保险水平差距过大,存在攀比待遇水平的现象;三是基金统筹层次过低,调剂能力弱,少数经济效益不好的地区和企业,离退休人员的基本生活难以保障;四是个人缴费到位的速度慢,个人帐户的功能没有得到充分体现;五是国家关于基金管理的规定没有得到认真执行,挤占挪用养老保险基金的问题比较严重。”这些问题,使社会统筹与个人帐户相结合模式的环境风险和目标风险都在加大。

五、解决养老保险问题的措施:

1、加强养老保险制度涉及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并且经营管理的期限长达数十年,因此应当针对已经出现的问题分别完善几个层次的立法,如社会保险(障)法、养老保险管理办法等,规范筹资方式,明确管理机构和经办机构,规范资金的运用与投资,加大处理违规行为的力度,统一监管标准,保障资金的安全,促进养老保险制度体系的发展。

2、社会养老保险基金的筹资。

一般来说,社会养老保险基金制度的最终实现目标有三个方面。首先是能够建立充分的基金储备,以保证国家社会养老保险计划的顺利运转,实现保险功能,这是社会养老保险基金制度运行的根本目标。其次,社会养老保险基金筹集的各个环节,都要充分保证社会经济运行的效率性,而不能对社会经济发展造成障碍。第三,通过其特有的财富转移机制,达成社会收入第二次分配的目标,努力做到社会公平。

3、国家对上一代人的债务,可以寻求一定的补偿办法:

一是从现有的国有资产存量中取一部分补充其漏缺。我国在对国有经济结构进行调整改组,自然要涉及对国有资产进行重新配置,可以结合这一过程,划出部分国有资产补充到社会养老保险基金中去;

二是国家财政应划拨资金对社会养老保险基金进行援助。比如为按时按数额缴纳社会养老保险的企业实行税收优惠政策等。因为,养老费用应属于劳动力再生产费用的范畴,这笔费用本来可以作为劳动者的劳动报酬发给职工个人支配,职工用这笔费用选择如何进行养老。现在国家从社会安全的需要出发,建立了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由企业代替职工个人缴纳了用于职工养老的费用的一部分,即社会养老保险基金。

4、应建立最低养老金制度。

社会统筹与个人帐户相结合模式中,社会收入有从下向上、从贫向富流的倾向。对生活困难的企业下岗职工征收社会养老保险费不利于社会保险的基本原则,若对他们免征费用,首先是社会养老保险基金承受不了,再者不

出力而吃饭的局面会难以控制,而且对缴费者也构成了不公平。因此,建立一个社会最低养老金,维持低收入者养老生活,使人人都有饭吃。

5、确保保险基金的增值。

可以通过把死的那部分资金投入运营的方式来增加基金的收入,利用社会保险基金进行投资,购买国债或者存入国有商业银行等。这样一来,国家长期建设需要的资金可以依赖于此而解决一点。

因此,承着金融风险的逐步解决,国内资本市场的进一步规范,应积极开拓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的投资市场,将养老保险基金的投资方向着眼于建设周期较长、有稳定回报的长期投资领域。以真正发挥长期资金的优势,创造最大的经济效益;而经济效益的提高不仅将直接对国民经济产生良好的影响,同时又间接实现了基金收入的稳步增加。

6、逐步建立并完善农村养老保险。

我国是农业大国,应加大力度进行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立法,制定出适用于农村的养老保险制度,保证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实行,依法监督、管理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实施,并确保农村养老保险基金保值增值。

六、我国今年两会上对养老保险的具体要求:

2012年3月5日,温家宝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今年年底前实现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全覆盖。扩大各项社会保险覆盖面。增加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加强城乡低保和社会救助工作,加快发展社会福利事业和慈善事业。加强各项社会保障制度衔接。多渠道增加社会保障基金,加强社会保险基金、社会保障基金投资监管,实现保值增值。加强社保服务能力建设,有条件的地方可对各类

社保经办机构进行整合归并,有些服务可委托银行、商业保险机构代办。加快全国统一的社会保障卡发放。

组员:彭云进

邱谦

汪佳

人身保险合同纠纷管辖问题探讨 篇5

在实践当中主要存在以下三种观点:

一、《保险法》第十二条仅对“保险合同标的”作了定义,该法中没有出现“保险标的物”的表述,更未对两者在法律上进行区分。《民事诉讼法》第二十六条所称的保险合同包括财产险和人身险,保险合同属于格式合同,《保险法》第三十条规定:“采用保险人提供的格式条款订立的保险合同,保险人与投保人、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对合同条款有争议的,应当按照通常理解予以解释。对合同条款有两种以上解释的,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应当作出有利于被保险人和受益人的解释。”适用该条款解决人身保险合同纠纷管辖问题有利于弱势群体权利义务的保护。所以说可以依据《民事诉讼法》第二十六条“保险标的物所在地”确定人身保险合同纠纷管辖权。

二、物是客观存在的一切物体和现象,人也属于物的范畴。人身保险合同的“标的”是人的生命健康权,而生命健康权的权利主体是具有物质化特点的人,《保险法》第十二条规定:“保险标的是指作为保险对象的财产及有关利益或者人的寿命和身体。”该法中没有出现“保险标的物”的表述,更未对“保险标的”与“保险标的物”作出区分。《民事诉讼法》第二十六条并未排斥人身保险合同对该条款的适用。所以说人的寿命和身体就是人身保险合同的“标的物”。

我国城镇养老保险制度的问题探讨 篇6

摘要:城镇职工养老保险作为保障退休人员基本生活的制度,是我国社会保障制度中的重要内容之一,目前,我国的老年保障制度可以分为三个层面: 一是机关公务员和大部分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实行国家财政或单位负责养老的制度;二是企业和部分自收自支事业单位已经实行社会保险制度;三是农村的老年人口,目前主要是依靠家庭和土地养老,部分地区试行了以个人缴费为主、乡村集体补助的社会化的养老保险制度。前两个层面统称为城镇养老保险制度。由于我国养老保险制度建立的比较晚,经济基础比较差,再加上我国人口分布的独特性,使得城镇养老保险在实施的时候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本文针对我国城镇养老保险制度存在的一些问题,深刻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建议和看法。

关键词:城镇养老保险人口分布制度完善

正文

一、城镇养老保险制度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镇养老保险的公平性问题。

社会公平是社会保障制度追求的根本目标,只有建立公平的社会保障制度, 才能确保制度的效率。养老保险是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内容, 理应将公平视为首要原则。作为一种社会保障制度, 它应当反映社会的共济关系和合作精神, 促进社会平等和安全, 不应该存在过高的差距。但是我国城镇养老保险存在明显的不公平现象,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 参保率不高且地区差异较大。2007年末全国城镇就业人口29 350 万人, 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为20 137 万人, 城镇养老保险的参保率偏低, 仅占城镇就业者的681 6%。此外,尽管我国实行的是统一的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制度, 但仍存在较大的地区差异。在经济发达地区, 灵活就业人口、个体工商户、农民工以及外国人、华侨和台港澳人员等均可参加基本养老保险, 甚至在向城乡一体化方向发展。而经济欠发达地区却远没有达到这样的程度。第二, 不同性质单位养老保险待遇差别巨大。城镇养老保险对于不同身份的就业者来说差别很大。对于公务员以及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就业人员,国家财政预算给付水平约为其最后一年基本工资85%的基本养老保险;对于其他事业单位职工、一般企业职工、自由职业者、城镇个体工商户业主以及在城镇个体工商户的从业者来说, 其养老金由职工退休时所在地区上职工月平均工资的20% 到30%及个人账户基金的1 /120共同组成。

2.老保险的覆盖面窄,统筹层次低

老年社会保障主要是在城镇中实行,目前我国城镇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实行的情况是,许多自由人员没有被吸纳进来,游离于养老保险的范围之外。主要是城市中的个体工商户、灵活就业人员、由农村进入城市的从业者, 比如建筑行业工人、单位的保安人员、各类临时工等。从眼前看,这部分人员未参保既影响覆盖面,又影响养老基金的收入;从长远看,这部分人员将来的养老保险可能会成为一个社会问题。同时部分具有养老保险资格的人员不愿意去缴纳养老保险,这不仅与养老保险中支付费用有关更与国家的政策有关。

3.城镇养老保险的效率性问题

第一, 养老保险基金保值增值能力不足。目前我国养老保险基金的投资收益呈下降的趋势, 基本不能保值增值。2001年财政部发布的《全国社会保障基金投资管理暂行办法》第五章第二十五条规定:社保基金投资的范围限于银行存款、买卖国债和其他具有良好流动性的金融工具,包括上市流通的证券投资基金、股票、信用等级在投资及以上的企业债、金融债等有价证券。目前我国养老保险基金的投资收益呈下降的趋势, 基本不能保值增值。国家审计署副审计长余效明在2008年11月召开的中国社会保障论坛第三届年会上也指出:目前全国各类社保基金积累额近21 5万亿元, 但五项基金(养老保险基金、失业保险基金、医疗保险基金、生育保险基金和工伤保险基金)的平均年收益率不到2%, 安全和贬值风险在加大。

第二, 养老保险基金收不抵支。2005至 2007年我国城镇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每年的征缴收入分别为4312亿元、5215亿元和6494亿元, 总支出分别为4040亿元、4897亿元和5965亿元。虽然从收缴和支出的数字上看基本保持平衡, 但是收缴的养老保险费用中包括企业缴纳的10% 到25%不等的社会统筹养老金及个人缴纳的8%个人账户养老金, 其中个人账户养老金要等退休后才能支出, 因此仅凭社会统筹养老金难以应付总支出, 出现养老保险基金收不抵支的缺口。不足的部分只能将收缴的个人账户资金现收现付, 使得个人账户基金实际上并未形成积累、个人账户空账运行的情况。根据世界银行的预测,在现行的养老保险制度下,我国的基本养老基金将在2032年左右开始出现收支不抵。

4.人口老年化迅速与养老保险的矛盾

人口老龄化的标志是,社会平均年龄超过28 岁,60 岁的人占全部人口10%以上,或者65岁以上人口占全部人口的7.5%。早在2000 年年底,我国老年人口(60 岁以上)增加到1.3 亿,占总人口的10%,预计到2025 年将增加到2.8 亿,占总人口的12.1%,这些数字表明中国已进入老龄化时代。人口老龄化是一个世界趋势, 有关资料显示, 在未来的40年里, 全世界的老年人口将增加两倍。而中国的人口老龄化趋势更加明显, 发达国家60岁以上人口比重从7%增至10% 用了50 ~ 100 年时间, 我国仅用了10年。我国人口老龄化的速度,不仅在发展中国家是最快的,而且超过了许多发达国家。据相关资料统计,我国抚养比1980 年为13:1(即平均13 个职工养1 个退休人员),1990 年为6:1,现在为2.7:1,预计到2020 年实现小康的时候,抚养比将变成2.5:1 左右。由此可见,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发展极为迅猛。

二、城镇养老保险制度存在的原因分析

1.城市养老保险制度分割

我国城镇养老保险制度明确地对机关和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差额拨款和自收自支事业单位以及企业中的职工采用了不同的制度。其中, 机关和全额拨款事业单位仍然是国家财政统包, 差额拨款和自收自支事业单位职工的养老保险虽然实行了社会统筹、个人缴费,但在具体政策和业务操作上。与企业的养老保险制度相比在实施范围、缴费工资基数、缴费比例、养老金计发办法等方面都存在很大的差异。另外,各地的缴费水平和待遇水平与当地的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现行制度规定:养老金可按当地职工上一平均工资增长率的一定比例进行调整,养老金的调整将由于各地方案对于当地以及职工范围选取的不同而产生明显差异。这些明显差异一定程度上损害了养老保险的公平性, 挫伤劳动者的劳动积极

性, 阻碍人才流动, 给社会带来一些负面影响。

2.养老保险的相关法规滞后

缺乏高效率的法律文件和统一全面的具体规范,是导致我国城镇养老保险各种问题的主要原因。近年来,我国颁布的一系列与养老保险有关的文件均以《条例》《规定》《办法》《意见》《通知》等形式出现。法律效应不足,没有一部专门针对养老保险的法律。导致了实施和监管的一些问题,也使得居民对养老保险的认知度和参与积极性不高。

3.转制负债的处理欠妥

按照规定, 我国城镇养老保险由现收现付制改成基金积累制。原先在现收现付制下在职职工缴纳的养老基金由国家统收统支,用于支付退休人员的养老金或进行其他投资。改成基金积累制以后, 职工退休领取的养老金由个人账户积累和社会统筹两部分组成, 但是由于职工在现收现付制下缴纳的养老基金并没有积累, 而是由国家统一收取统一支出, 形成了国家对现收现付制下缴纳养老基金职工的负债, 使得当期企业除了承担在职职工的养老金积累, 还要承担传统体制下退休职工的养老需求。加上企业还需要缴纳的医疗、伤残、失业保险等费用, 企业负担过大, 可能引起企业对缴纳养老基金的反感,想方设法逃费欠费, 导致养老金收不抵支。而收不抵支更加速了个人账户空账的规模, 形成恶性循环, 基金积累制有蜕化到现收现付制的危险。

三、对策及建议

1、关于养老保险公平性浅谈

就当前的城镇养老保险制度来说,富人(富人与后面的穷人是相对而言的)本来就不为养老担忧,因为他们已经为自己储备的足够的养老资金,领取社会保险金对于他们的效益没有太多的影响,即使养老保险是社会发展的产物,已经发展为公共产品,它也应该是更多的保障穷人生活的制度,如果是出于社会公平的角度,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富人的寿命可能要比穷人更长,而在社会统筹方面富人与穷人之间的再分配就成为穷人接济富人,又怎么说是公平呢?而且这一部分给穷人带来的效益与富人同比是巨大的,同时会给穷人带来更大的激励作用。从这点来看我认为养老保险在缴费门槛上应该有所改变,对于富人应该多征收,穷人少征收,应该采取劫富济贫的方法来使得社会经济的分布处于一个均衡或者说相对公平的状态。

养老保险制度的进入条件也给收入相对低的人口带来了压力,甚至是排外。例如工资低的没有达到起征点的个人就不能进行养老保险。这不就违背了社会保险的初衷了吗。从我国的发展来看,养老保险制度是尽可能的服务于经济发展的,但是在改革的同时渐渐失去的本身应该有的特质还需要不断地改善,才能使社会更加和谐。现行的养老保险制度,在公平与效率的博弈上,显然是效率取得了更多的关注。但是为了促进制度自身的发展,保障的覆盖面还有待扩大。保障的水平上仍然各有差异,机关事业单位高,企业个人相对较低,没能保证结果的公平。保障的门槛高,造成真正需要保障的个体,如流动人口,交不了养老保险,也就享受不到保障。所以对于那些机关政府部门的养老保险应该和企业的养老保险采取相同的制度,而那些交不了养老保险的人应该降低其缴费门槛,同时给付的同时应该多倍给与。

2、继续扩大覆盖面

养老保险制度应逐步覆盖所有与城市化、工业化过程紧密联系的群体,包括

目前所有的城镇就业者及逐渐城市化的乡镇的工薪收入者,把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强制性政策落实到实处。

3、加强法制化建设,建立健全的城镇养老保险法律和规章制度

应尽快建立与《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持法(草案)》相配套的一系列法律法规。对具体的问题作详尽的阐述,以保障社会保险法落实到实处。建立完善的养老保险法律法规是有效运行养老保险制度的基础,以保障养老保险实施的权威性、规范性和统一性。具体来说健全养老保险法律法规应涉及养老保险制度运行各方面的具体细则,尽快通过立法来解决养老金的收缴问题、规范养老金的投资,落实养老金的发放等问题。形成用人单位和劳动者依法履行义务和享受权利、政府依法行政的局面。

4、建立一个安全、可靠、有效的保值增值机制

为了提高资本保值增值的能力把已经积累起来的养老基金按 谨慎原则和 现代证券组合理论进行股票市场长线投资,政府应遵循制度要求选择银行存款、买卖国债或其他具有良好流动性的金融工具进行投资, 也可选择一些稳定的、前景较好的政府长期项目进行投资, 例如政府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另一方面, 政府应积极为基金的投资提供必要的环境, 拓展其可投资范围, 增强基金保值增值能力。可通过制定健全的投资政策来丰富资本市场的投资工具, 为养老保险基金安全稳定的运营创造更多机会。例如以股指期货为代表的新型金融衍生产品, 目前新兴市场衍生产品交易量已占到全球交易总量的38142% , 全球大多数新兴市场均有场内金融衍生产品交易, 运作良好且发展快速, 韩国、巴西、印度和俄罗斯已成为全球重要的场内金融衍生产品市场, 他们的实践经验表明场内金融衍生产品市场风险小, 推出与否并不需要严格的市场条件

5、适当调整养老保险制度来缓和人口老年化的矛盾

根据老龄化程度对城镇养老保险政策做出动态调整随着社会人口中老年人比例的上升,用于养老保险的支出负担将会加重,造成了养老保险缴费与支出之间的不平衡。根据国际经验,多个国家养老保险的缴费和支出之间长期存在较大差额,且差额有不断扩大的趋势。在对老年人口比重进行准确测定和预测的基础上,应根据其变化趋势,及时调整城镇养老保险政策,如合理调整养老保险缴费率和养老金给付水平,通过延迟退休年龄降低老年制度抚养比以避免财政压力过大等。

虽然我国的养老保险制度存在着诸多问题,但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国的养老保险制度会趋于完善。

【参考文献】

[1]卫晋芳:《浅议我国城镇养老保险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出自2009.1月《科学之友》48页

[2]韩宏:《关于完善我国城镇养老保险制度的思考》.出自2008.11月第8卷,6期《江苏大学学报》

[3]赵文:《城镇职工养老保险现状》.出自2003.1月《经济纵横》

我国工程保险制度应用探讨 篇7

保险作为一种有效的风险控制手段, 历来被风险管理者所推崇。工程保险是指在工程建设或使用期内, 对因不可抗力、意外事件或人为原因等造成的人身伤亡、财产损失或第三者责任进行赔偿的保险。工程保险体系与制度的建立, 可以形成一方出险多方分担的保障机制, 可以有效地转移工程风险给工程建设所造成的损失。

1 我国工程保险制度的发展及现状

工程保险最早起源于英国, 现在发达国家如英国、美国工程保险市场发达。与发达国家相比, 我国工程保险起步较晚, 最早于1979年由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引进, 但一直到1999年, 原建设部才提出在工程项目建设中建立起以工程担保和工程保险为主要内容的工程风险管理制度。2004年原建设部起草了《建设工程质量保修保险试行办法》 (草案) , 并在北京、上海、重庆等11个城市开展工程质量保险试点。2005年8月5日, 建设部和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联合颁布《关于推进建设工程质量保险工作的意见》。这些标志着国家的有关主管部门开始正式建立我国的工程质量保险制度, 并逐步实施。

总的来讲, 我国的工程保险市场发育很不成熟, 保险产品单一, 业务量小, 交易双方的积极性低。目前只开展了强制性的意外伤害险及推行了其他自愿险。工程保险的投保率与发达国家平均水平相比较低, 我国的工程保险在推行过程中遇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及障碍, 亟需解决。

2 我国推行工程保险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投保意识不强

工程保险一般分为强制保险和自愿保险两类, 许多发达国家推行强制保险, 而我国工程保险除了意外伤害险, 其它险种属于自愿保险, 没有强制性的要求建筑施工企业购买工程保险, 建筑施工企业中自觉购买工程保险的很少。不少业主、承包商思想观念落后, 风险意识淡薄, 存在风险侥幸心理。针对建设工程风险事件存在诸多的不确定, 许多业主和承包商缺乏科学的态度, 心存侥幸。他们认为若风险不发生或发生了但损失较小, 所支付的保险费将白花。这种心理严重影响了工程保险的推行。同时, 工程保险公司缺乏既懂保险又懂工程技术的人员, 致使建筑施工企业和工程保险公司对工程保险都不够重视。

2.2 法律法规的制约

我国随着《民法通则》、《建筑法》、《保险法》和《担保法》及相应配套法规的颁发, 已逐步形成了基础法律体系, 但这些已颁布的法律法规对工程保险制度都没有涉及, 在强制性工程保险方面, 我国目前只在《建筑法》中对“职工意外伤害险”做了规定, 而其他一些关乎工程质量、安全的重要险种均未规定。而目前推行的其他险种由于缺乏具体的实施细则, 操作性不强, 这为我国推行工程保险增加了难度。

另外, 现行的法规对工程保险费用究竟由谁来支付无明确规定。建设部令107号《建设工程施工发包承包计价管理办法》 (2001年) 中的第五条对项目成本的界定是:“施工图预算、招标标底和投标报价由成本 (直接费、间接费) 、利润和税金构成”, 未涉及工程保险费。在2003年2月颁布的《建设工程工程量计价规范》中也未涉及工程保险费。

2.3 工程保险市场投保人与保险人之间存在着严重的信息不对称

在工程保险市场中, 由于投保人与保险人之间信息严重不对称, 进而产生道德风险及逆向选择问题。“隔行如隔山”, 在保险合同订立前, 建筑企业可能会为了取得保险公司的信任和较低的保险费而向保险公司隐瞒自身的缺陷及工程风险因素, 合同订立后, 建筑企业又可能偷工减料、松于管理而导致工程事故的发生, 使保险公司蒙受损失。保险公司只有制定更高的保险费率, 于是风险小的工程便不愿投保。

2.4 权威责任事故鉴定机构及规范的鉴定程序的缺失

工程保险理赔过程复杂, 难度大, 赔付率低。责任事故鉴定是责任保险赔偿处理的核心。一旦出现工程事故, 要查明事故的责任方非常复杂, 再加上信息的不对称, 则很难准确判断项目参与者的行为是否属于职业责任, 造成理赔工作困难很大, 处理结果难以得到认同。保险当事人意见不一致, 事故赔付率低。

3 我国推行工程保险制度应采取的对策

3.1 提高业主、承包商的风险意识, 鼓励投保

业主、承包方等应提高风险意识, 消除侥幸心理。虽然投保以后风险不一定发生, 但投保之后对投保方的精神、心理也带来了保障作用, 使投保方能够更专注于工程建设。建筑协会等机构应加大宣传力度, 增强工程建设参建各方的风险意识, 自我保护意识, 推动保险制度在建设工程中实施。

3.2 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我国建筑工程保险需要更加严密有效的法制监管体系。我国建筑工程发包市场规模庞大, 但工程保险投保率远低于发达国家平均水平 (30%) 。在发展初期, 如仅依靠市场调节形成工程保险保障机制远远不够, 为此必须建立市场约束和法律约束的双重机制。

在我国, 政府相关部门应以保险法和建筑法为基础, 尽快出台与工程保险相关的法律法规及实施细则, 增设、修改相关法律法规的有关条文, 从而最终建立一套完善的建筑工程保险法规体系, 扩大建筑工程保险的内部需求, 是解决目前我国建筑工程保险市场险种缺乏、保障不力的重要手段。在涉及国家利益、社会公众利益及安全的工程项目建设中应强制实行建筑工程一切险、安装工程一切险、第三者责任险、设计责任险、雇主责任险等险种。通过实行强制工程保险制度, 能够迫使参建各方为维护自身利益而积极参与工程项目的监督。

同时政府相关部门应解决投保费用的来源渠道问题。应对《建筑安装工程费用项目组成》作进一步的调整, 修改工程建设领域的概预算编制方法和会计制度, 明确保费的出处, 将保险费用正式纳入投标报价, 计入工程成本, 从根本上解决保险资金的来源问题。

3.3 建立社会信用信息共享机制

针对以往出现的投保人欺诈、骗赔事件, 保险人隐瞒与保险合同有关的重要情况的事件, 要加强与信用信息持有机构的合作与配合, 建立起社会信用信息共享机制, 保障守信者的合法权益, 提高对失信者失信成本和处罚力度。同时我们应注意对保险公司的监管, 要以偿付能力与市场行为监管并重, 维护被保险人的合法利益。

3.4 培育保险公估人、完善事故鉴定及理赔程序

在工程保险实际应用中, 保险公估人作为责任事故鉴定机构, 对所事故所造成的损失及责任进行评估, 我国工程保险公估人由于开展业务历史不长, 其管理水平还有待提高, 管理程序还需进一步规范。为此我国政府相关部门应通过各种渠道培育一批规范的工程保险公估机构, 实行规范的工程保险公估人资格考试与认证制度, 建立严格规范的公估业务操作程序, 从而使我国的工程保险公估机构能够向保险双方提供专业优质服务。

4 结语

吸收国外先进经验, 借鉴国外先进理念, 在我国推行工程保险制度, 加强风险管理, 对于工程建设顺利实施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摘要:工程建设是高风险行业, 工程保险是控制工程风险的有效手段。本文探讨了我国推行工程保险制度所存在的主要问题, 并提出了相关解决对策。

关键词:建设工程,工程保险,探讨

参考文献

[1]鲁强, 姚熙, 黄跃灵.关于加快在全国范围内强制实施建筑工程质量保险制度的建议[J].工程质量, 2009, (2) .

[2]陈建军, 卞艺杰, 朱晖, 王洪海.现代日本建筑工程保险评析与借鉴[J].安徽农业科学, 2007, (17) .

刑事诉讼法案例教学探讨 篇8

案例教学法的具体应用

精心选择案例

案例教学效果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能否选择恰当的案例,精选出的案例应当是典型的、有代表性的,最能揭示所学理论的案例。并且要选择与教学内容和教学目的密切相关的正面与反面的典型案例,寓所教理论于案例之中。

案例教学的形式可以多样化

案例教学过程主要以启发学生思维、锻炼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中心,所以形式可以多样化,归纳起来,有下面几类:

1、举例法

即运用某些案例作为论据去证明某些法律原理、法律观念或方法。这种教学方法与传统的教学方法结合使用,一般是根据讲授内容的需求,插入一些较为简单的案例加以分析说明,以帮助学生理解消化教学重点、难点。这种教学法以讲授为主,案例为辅,主要适用于学生学习刑事诉讼法的基本理论、基本概念和基本方法,是一种较为简易的案例教学法。

2、讨论法

即在学生比较系统学完某些基本理论和方法后,由教师选取篇幅较长,也较为复杂的案例,设置某些问题,组织学生在课堂上围绕这些问题展开讨论。在采用讨论法进行案例教学时,教师应把握好课堂,适时地创造条件,鼓励学生就案例中涉及到的有关问题大胆质疑,积极发言,让学生各抒己见,说出自己的理由和结论。这种案例教学法主要适应于学生对刑事诉讼法中一些重要又较难掌握理论的学习。这种案例教学的好处在于能够给学生较大的思维空间,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锻炼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及与他人沟通的能力。

3、纠错法

受“重实体、轻程序”思想的影响,刑事诉讼中的具体程序经常不受重视,从而导致办案过程中出现错误。所以,采取这种“找错误”的案例教学方法,有利于学生联系工作实际,加深对法律规定的理解和掌握,培养学生发现法律问题的能力。这种案例教学法所涉及的内容比较全面,主要适应于学生比较系统地学完某些基本知识后采用,也可以在对课程进行复习时使用。

4、模拟法

这种教学法要求较高,必须在学生基本掌握刑法和刑事诉讼法有关知识的基础上才可能运用。一般要求是教师根据教学需要选取一个可以模拟操作的案例后,分配学生角色,把法庭的审判搬到课堂上,让学生亲临其境,按刑事诉讼法规定的程序一步步地进行下去。这种教学法的最大特点就是学生参与,学生为了演好自己的角色,会“如饥似渴”地查找自己需要的知识,并在短时间内消化知识和运用知识,使学习成为学生的一种“自我需求”。模拟结束后,由教师对模拟活动的情况进行总结,指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完善方法、途径,使学生对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的途径达成一定的共识,从而实现教学目标。

应用案例教学法应注意的问题

案例教学法的实施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将付出更多的精力和劳动

教师要在课堂上引导学生,驾驭案例材料绝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在案例教学前,教师除了要钻研教材、制定授课计划、认真备课外,还需要做好以下准备工作:(1)准备案例。为了确保教学质量,必须广泛收集案例,掌握丰富的案例材料,才能针对教学内容,选择恰当的案例进行教学。(2)针对案例设计向学生提问,这些问题既要符合教学大纲的要求,又要有逻辑性、启发性,且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分析能力。(3)设计如何组织课堂讨论,如何回答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以及如何根据案例授课等。(4) 模拟案例整个过程的设计、排练。总之,采用案例教学法对于教师的要求远远大于课堂讲授教学,不仅是对教师理论知识的考察,还是对教师组织能力、应变能力的考验,教师需投入更大精力、花更多时间作准备。

案例教学法的实施也对学生提出了新要求

案例教学法要求学生在课前要有一定的准备,不能把课堂作为唯一学习场所,而是要课堂课外兼顾;要求学生课堂上要积极聆听和发言;要求学生不能仅仅满足于教材或者讲义,而是要在教师的指引下学会寻找利用课外资料,为课堂教学做准备和在课后巩固深化课堂学习的内容,服务于实践。

案例教学法的实施对学校教学单位要求较高

在案例教学中,要求学校有较为丰富的图书馆藏,同时要求有开放的网络资源,方便学生搜集资料,为案例教学做好准备。同时,如果在案例教学过程中,能够运用多媒体,使用一定的电教仪器设备辅助教学的话,会增强案例教学的效果。此外,由于案例教学不适用大班教学,只能是在小班教学中采用,这样便于讨论,课堂秩序也比较容易控制,效果较好,这就要求学校具备小班教学的设施。另外,还应支持和安排教师到业务部门进行调研,收集案例等。

总的来说,在刑事诉讼法这样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中适用案例教学法非常有意义,这种新的教学方法的应用,对学生、教师、学校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三者共同努力,才能实现初衷,产生更为良好的教学效果。

湖北长江大学校级教学研究项目“司法考试导向下的诉讼法案例教学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立项编号:JY2011002

(作者单位:长江大学政法学院)

上一篇:非正式员工转正推荐信下一篇:基本药品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