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概论 课后心得

2024-07-09

管理学概论 课后心得(共4篇)

管理学概论 课后心得 篇1

管理学概论课后心得

姓名:贺铸镇学院:计通学院学号:201650080624

经过一个学期的管理学概论学习,对这个课程有了初步的认知。首先,作为一个理科生,选择这门课的时候是抱着观望的角度去学习的,然而,从课上内容本身含有的丰富知识、知识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及老师细致的讲解,都让本来不敢兴趣的我逐渐的去聆听,去学习。在西方的管理学思想中,传统的管理阶段包含着有关人性的认识经济人的观点,现代运营管理的基础,科学管理制度,现代企业制度的基础,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企业人事管理的形成,具有激励性的薪酬设计,到现代的西方管理学体系,在人性及管理措施两方面共同关注。

管理学并不是只从国外文化中能学到,早在我国古代时期,便有管理学的相关思想,不管是孔子的以民为本、中庸之道,老子的无为而治,还是韩非子的乱世重典、分级管理,逐级监督,或是孙子的知己知彼,百战百胜、上兵伐谋,出奇制胜,都是古代体现管理学思想的最高例子。

在课程中还提到了管理者的管理道德话题,在管理道德中,把道德观分为了四种:

1、功利观决策要完全依据其后果或结果作出

2、权利观决策要在尊重和保护个人基本权利的前提下作出

3、公平观管理者公平地实施规则

4、综合观决策时综合考虑实证和规范两方面因素

四种道德观概述了管理者在管理道德中的大多数体现,那调节管理道德有哪些因素呢?可以分成这几个方面,第一方面个人特征:价值准则、自我强度、控制中心;第二方面结构变量:确定性(正式的规章制度和职务说明书)、工作压力;第三方面组织文化;第四方面问题强度,从这四个因素调节管理道德,能更好的抓住关键点,了解管理问题的切入点,才能及时的调节管理者的道德观。

那具体的如何改善管理者的管理道德?1.聘用符合组织道德准则的人2.确定道德准则好的道德准则应当是具体的、明确的,并且内容简短。3.为员工制定的工作目标应当现实。4.对员工进行道德教育。5.对绩效进行全面评价。6.提供正式的保护机制。从这六个方面来改善,有规律,有方法性的改善管理道德。

管理最重要的就是沟通,因为无论是计划、组织、领导还是控制、协调都要依赖有效的沟通来实现,领导者的权力也是依赖于沟通才能够有效的得到贯彻和执行。管理沟通可以从大的方面分为正式沟通和非正式沟通,按照具体拓扑形式还可以分为链式、Y式、轮式、环式、全通道式等,应该根据需要使用适当的沟通形式以便获取更好的效果,沟通过程中要遵循公开性、简捷性、明确性、适度性、针对性、同步性、完整性、效率性、效益性等原则。只有在有了良好的沟通条件的情况下,才有利于企业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否则企业文化便无从谈起。

人力资源管理是管理的基本内容之一。它的基本职能包括获取、保持、开发、报偿、调控、维护。获取人力资源,即人力资源的规划、职务分析、员工招聘和录用,必须根据需要制定人力资源战略规划,招聘、选拔员工。保持,主要是指建立并维持有效的工作关系,包括组织同化、企业文化传播、信息沟通、人际关系和谐、矛盾冲突的处理和化解,有效的提高员工的工作质量和满意程度。开发是提高员工能力的重要手段,它是对组织员工的知识、技能和素质的培养和提高,使员工最大限度的实现其个人价值。合理的报偿可以更增加员工的满意度,激发员工的积极性,提高工作效率和组织效率。调控主要包括员工绩效考评、素质评估和人事调配等活动。维护是指在人力资源管理中要维护员工的健康、保证应得收入及其它合法权益。只有做好了人力资源管理,才能让员工全心全意为企业付出,而且做好了人力管理正确的提拔或裁减员工才能更好的维护企业的利益。

管理方法又分为多种,精神激励法包含目标激励、情感激励、榜样激励、行为激励、考核激励、尊重激励、关怀激励、表扬激励、荣誉激励

管理学在日常的生活是非常实用的,不管你现在或是将来做什么的都不离不开这个学科,想利用这次选修课的机会学一学这管理学的基础,为现在和以后更好的管理人事物。首先说说我对管理学这门学科的一点点见解。管理学的含义: A、管理的目的是有效实现目标。B、管理过程是由一系列相互关联、连续进行的活动所构成,这些活动包括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它们成为管理的基本职能。C、管理要通过组织中各种资源的综合运用来实现组织的目标。D、管理是在一定的环境下进行的,它是一个组织的“器官”,是为组织服务的。管理的特征:A、人本性。B、复杂性。C、科学性。D、间接性。F、经济性。管理的几个方面:决策与计划,组织,领导以及控制和创新。而且管理不等同于控制,它是对你所作怕为进行一种适当的安排。每个月我从父母那里拿到的生活费虽不算是很多钱,但是没有管理好的话,这些生活用的钱就不知道花在什么地方了,而且很有可能还远远不够用,有句话说的好“你不理财财不理你”,也就是这个道理吧,自己的钱也要管理,才能使有限的生活费花在比较多的有用之处。现在整个社会中都充斥着烦燥不安的情绪,作为大学生的一员,管理好自己的情绪很重要,因为一个人的情绪会影响一个人在做事情效率及生活的幸福感,再者我们都是即将步入社会的人,作为一个即将出去工作的大学生,理应用好的情绪去处理面临的各种各样的事情。如果不懂的如何得管理自己,后果也是很严重的,如为什么每年都有那么的人想不开选择了这条死亡的道路,其实这些又是何必的呢,有什么有这么难的经受呢,就算真的有这么的难也不至于这样选择这个死路来所谓的逃脱现实。其实我们现在应该过得是很幸福的,因为最起码我们能够管理好自己,使自己正常的生活与工作。

管理学这门课程对我而言,不仅让作为理科生的我接触到了管理学的相关知识,解决了之前所认识到的某些误区,更能把管理学的某些知识更好的结合到生活中,运用到生活中。即使只有短短一个学期的学习,学习到的管理学知识只是冰山一隅,但是他使我对这门知识有了感性上和理性上的认识,丰富了知识面,更重要的是通过它培养了我对管

北理工工程概论课后感想 篇2

班级:

姓名:

学号:

工程概论课后感想

这个学期学校给我们安排了一门特殊的课程,工程概论。这门课程由四位老师给我们授课,总共讲了四方面的问题,分别是:什么是工程;遥感与合成孔径雷达工程概论;办公自动化软件快速进阶;职业胜任能力工程教育。这四个部分分别从不同的角度为我们阐释了工程的定义和在实际应用中的意义,使我对于今后的职业发展有了一个大概的认识。就像课程中老师说过的,我们是幸运的一代人,因为有很多前辈为我们指引前程,为此我们就更应该加油,不能辜负了前辈对我们的期望。

第一位老师从基本概念的角度为我们讲解了什么是工程。工程是科学和数学的某种应用,通过这一应用,使自然界的物质和能源的特性能够通过各种结构、机器、产品、系统和过程,是以最短的时间和精而少的人力做出高效、可靠且对人类有用的东西。于是工程的概念就产生了,并且它逐渐发展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和技艺。

“工程”是科学的某种应用,通过这一应用,使自然界的物质和能源的特性能够通过各种结构、机器、产品、系统和过程,是以时间最短的和精而少的人力做出高效、可靠且对人类有用的东西。

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人们可以建造出比单一产品更大、更复杂的产品,这些产品不再是结构或功能单一的东西,而是各种各样的所谓“人造系统”(比如建筑物、轮船、铁路工程、海上工程、飞机等等),于是工程的概念就产生了,并且它逐渐发展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和技艺。

在现代社会中,“工程”一词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就狭义而言,工程定义为“以某组设想的目标为依据,应用有关的科学知识和技术手段,通过一群人的有组织活动将某个(或某些)现有实体(自然的或人造的)转化为具有预期使用价值的人造产品过程”。就广义而言,工程则定义为由一群人为达到某种目的,在一个较长时间周期内进行协作活动的过程。

现在正值信息革命时代,又称第三次工业革命,全球信息爆炸式增长,在给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许多问题,比如信息的的选择问题、鉴别问题、归纳问题和有效利用问题。每个人都有很多的机会接触各种消息,但是用我们信息专业的课程中的观点来看,这些消息中我们需要的部分才能称之为信息。

第二位老师是一个德高望重的老专家了,主要从信息技术在遥感遥测、雷达等方面的实际应用来介绍工程。遥感是指非接触的,远距离的探测技术。一般指运用传感器/遥感器对物体的电磁波的辐射、反射特性的探测,并根据其特性对物体的性质、特征和状态进行分析的理论、方法和应用的科学技术。

遥感是以航空摄影技术为基础,在20世纪60年代初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技术。开始为航空遥感,自1972年美国发射了第一颗陆地卫星后,这就标志着航天遥感时代的开始。经过几十年的迅速发展,成为一门实用的,先进的空间探测技术。

遥感是一门对地观测综合性技术,它的实现既需要一整套的技术装备,又需要多种学科的参与和配合,因此实施遥感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根据遥感的定义,遥感系统主要由以下四大部分组成:

1、信息源 信息源是遥感需要对其进行探测的目标物。任何目标物都具有反射、吸收、透射及辐射电磁波的特性,当目标物与电磁波发生相互作用时会形成目标物的电磁波特性,这就为遥感探测提供了获取信息的依据。

2、信息获取 信息获取是指运用遥感技术装备接受、记录目标物电磁波特性的探测过程。信息获取所采用的遥感技术装备主要包括遥感平台和传感器。其中遥感平台是用来搭载传感器的运载工具,常用的有气球、飞机和人造卫星等;传感器是用来探测目标物电磁波特性的仪器设备,常用的有照相机、扫描仪和成像雷达等。

3、信息处理 信息处理是指运用光学仪器和计算机设备对所获取的遥感信息进行校正、分析和解译处理的技术过程。信息处理的作用是通过对遥感信息的校正、分析和解译处理,掌握或清除遥感原始信息的误差,梳理、归纳出被探测目标物的影像特征,然后依据特征从遥感信息中识别并提取所需的有用信息。

4、信息应用 信息应用是指专业人员按不同的目的将遥感信息应用于各业务领域的使用过程。信息应用的基本方法是将遥感信息作为地理信息系统的数据源,供人们对其进行查询、统计和分析利用。遥感的应用领域十分广泛,最主要的应用有: 军事、地质矿产勘探、自然资源调查、地图测绘、环境监测以及城市建设和管理等。

雷达在生活中的应用也是多种多样的,经过这位老师的讲解,我对于具体的工程工作也有了一些了解。

第三位老师是方正集团的一个高管,主要给我们讲解了一些办公软件的基本使用方法。虽然我也使用Word、Excel等软件很长时间了,但老师告诉我们,其实Word中有很多特别有效率的功能,而绝大部分人却并不知道,也都不愿意花时间去了解。而事实上,你只需要花较少的时间去学习,就能在以后省下很多不必要的劳动时间,回报非常高。

老师还着重强调了在工作中工作效率的重要性。工作效率是评定工作能力的重要指标。提高工作效率就是要求正效率值不断增大。一个人的工作能力如何,很大程度上看工作效率的高低。如果一个人的工作效率低下不但影响自己的工作进程,会更大范围的影响他人。

俗话说,“一个和尚挑水喝,两个和尚抬水喝,三个和尚没水喝”。“三个和尚”是一个团体,可是他们没水喝是因为互相推诿、不讲协作。有首歌唱得好“团结就是力量”,而且团队合作的力量是无穷尽的,一旦被开发这个团队将创造出不可思议的奇迹。当今社会,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各种知识、技术不断推陈出新,竞争日趋紧张激烈,社会需求越来越多样化,使人们在工作学习中所面临的情况和环境极其复杂。在很多情况下,单靠个人能力已很难完全处理各种错综复杂的问题并采取切实高效的行动。所有这些都需要人们组成团体,并要求组织成员之间进一步相互依赖、相互关联、共同合作,建立合作团队来解决错综复杂的问题,并进行必要的行动协调,开发团队应变能力和持续的创新能力,依靠团队合作的力量创造奇迹。

第四位老师是大唐电信的高管,给我们讲了如何胜任工程职业。

技术发明创造的实质就是以实现一个前所未有的技术方案为目的的创造,衡量是否为技发明创造的核心就是看其技术方案是否前所未有、是否标新立异,只要所提出的技术方案是前所未有、是否标新立异的,这就是技术的发明创造,新方案技术与已有的技术方案相比越复杂、差别越大,其技术发明的贡献就越大。在技术发明创造中,该技术发明创造在国际上的独特性、先进性就是技术发明创造追求的目的,而与该技术发明创造是否得到广泛应用、是否产生经济价值的回报没有直接的关系。

老师说,我们在学校里做的都是项目开发的工作,不计成本,不容易重复,研发出的产品不仅成本高,而且基本不会批量生产,完全抛开了市场层面的东西,更侧重于技术指标。因此我们在研究生阶段学到的一些经验在毕业后并不能派上用场。在企业里所谓的创新更多的是偏向于概念上以及产品功能的创新,产品尽量做到模块话设计,并对模块化产品的可移植性和重复利用性要求很高,这一点跟高校研究室是大相径庭的。

《民俗学概论》课后题总结 篇3

1民俗的基本特征

2民俗学与民间文学的关系 3民俗的社会功能

4举例说明什么是民俗的类型性或模式性 5民俗的集体性

6简述民俗的传播方式

7简述历史上对民俗概念狭义理解的四种学说。8简述民俗学的学科体系。

9简述民俗的生活性与历史性的关系 10简述学习民俗学的多种实用价值。11民俗学研究的主要对象是什么?

12解释民俗的“民”是什么,并对一些有代表性的观点进行评述。13谈谈民俗的稳定性和变异性之间的关系 14物质民俗研究的对象、范围和方法。15民俗学与社会学的关系

16拟议中的中国民俗学学科体系应包括那几个方面的内容?

17结合你所居住的区域或你所属的民族所存在的节日习俗谈谈民俗的社会功能 18何为民俗?人们对民俗的一般理解有哪些?你心中的民俗概念是什么? 19中国古代民俗有哪些显著特点?

20当代中国民俗学学科有何特点?你怎样看待民俗学的学科前景? 21谈谈民俗志在民俗学中的作用? 22简述民俗的独立学科性质

物质生产:

1举例说明交通运输行业习俗的差异与行业特点之间的关系

2什么叫农业民俗,具体包括哪些内容 3简述物质生产民俗的特征。4简述工匠民俗的三个特点 5坐商的主要特点

物质生活: 1饮食习俗的主要类型与内容

2服饰民俗中的求吉心理

3简述风水观念的基本内容及其文化与心理涵义。4简述中国民居建筑的民俗特点。5简述服饰发展的四个阶段 6简述服饰构成的要素。7商的交易的主要民俗形态

8民族服饰所体现的社会观念有哪几个方面?

9服饰构成要素的变化与服饰承载观念变化的关系 10试举例说明民居建筑试如何反映民族传统观念的。

社会组织:

1什么是宗族?宗族组织民俗的特征?

2为什么说庙会可谓是社区文化的大展示 3家族祭祀的功能

4在中国传统社会中,宗族是基本的社会单位吗?为什么? 5简述宗族组织的民俗要素? 6我国家产继承的基本类型

岁时节日:

1节日习俗与灵魂崇拜的关系

2岁时民俗是怎样形成的?它有什么特点? 3节日风俗的发展与演变主要受哪些因素所影响

4简述传统节日民俗的特点5民间组织对传统节日的作用。

人生礼仪:

1何谓人生礼仪,通过仪礼如何对其进行分析解释

2成年礼中考验所具有的意义 简述“土葬”与“墓葬”的异同。4简述我国古代丧服等级制度。5简述中国古代“六礼”。6人类婚姻经历的主要阶段

7什么是成年仪礼?它有哪些类型?

8中国古代成人礼的主要内容及其衰微的原因

9简述“通过仪礼”理论的主要观点及其学术价值。

民俗信仰:

1民间信仰的基本特征

2信仰民俗的主要表现形式 3巫术的本质特征和类型 4说说巫的种类及其职能。5简述民间常见的几种巫术形式

6简析民俗信仰与宗教信仰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口头文学:

1民间口头文学的性质及分类

2民歌的类别 幻想故事所表现出来的古老观念主要有哪些? 4什么是神话?神话有哪几类内容?试举例说明。5传说的种类

6民间故事讲述家在故事的传承和发展上的作用。7神话对起源的解释与民间传说相比有什么不同? 8简述民间诗歌的功能。9谈谈你对神话的理解

民间语言:

1理解民间语言是民俗的重要载体

2英雄史诗的特点 3小戏的种类

民间艺术:

1如何理解民间艺术是艺术更是生活过程?

强调民间艺术的这一特征对民间艺术的研究有何意义? 2试述民间戏曲与民俗的关系 3简述民间艺术的特征与功能。

4传统工艺所包物质民俗内涵,结合具体物品加以说明及其含义? 5北方秧歌主要有几种?各有什么特点?

民间游戏:

1民间游艺娱乐习俗的..“寓教于乐”功能 2简述民间游戏娱乐起源的成因。

民俗学史:

1分析汉魏时期的民俗理论。(汉魏时期有影响的民俗著作和与民俗相关的著作有哪些?请予简要说明。)

2举例说明“民俗”一词在我国古籍中的记载

3为什么钟敬文先生提出要“建立中国民俗学派”? 4说一说北大时期中国民俗学的创建情况及其意义。5五四时期民俗学运动的特点。

6简述中山大学时期中国民俗学的成就

7简述本世纪三十年代以前我国民俗学发展的情况(民俗学的主要活动及其学术成就)

方法理论:

1试述田野作业方法的主要内容及其在民俗学研究中的重要性(为什么说田野作业是民俗学最重要、最有效的研究方法?)2民俗研究过程中需要哪些研究方法?

3民俗学研究方法,试举二三例加,并说明各自的优缺点 4简述民俗资料搜集的主要方法

5文献学方法之于中国民俗学研究的重要性。

外国民俗:

1简述历史地理学派的研究特点

2谈谈历史地理学派的主要主张,你认为这一学派的长处与局限体现在哪些地方? 3简述人类学派的基本观点。

4德国格林兄弟对民俗学有何贡献?他们的研究目的是什么? 5柳田国男对日本民俗学做出过怎样的贡献? 其他:

1简述表演理论的主要理论与方法

2简述民俗学人类学派的主要理论方法 3简释“习俗化“ 4简述民俗控制的类型

5简述语言与民俗之间的关系

6民俗学与社会学对群体特征各有什么样的概括? 7简述民俗符号学的一般规则

8什么是民俗研究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9中国文学史上民间文学对作家文学发生过怎么样的影响? 10以工匠集团为例,简论民间组织的“局内意识”。11 以文人传说为例,简论民间集团的“局外意识”。12论述民俗文化与上层文化的差异。

13如何理解并实现民间文学搜集过程中的“忠实记录”原则? 14我国四大传说是什么,各属什么类型,分别说明 15民俗与民族文化遗产的关系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后答案 篇4

马克思主义从产生到发展,表现出了强大的生命力,这种强大生命力的根源在于它的丰富内容体现了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马克思主义是完备而严密的科学理论体系。

(一)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理论特征。

(1)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2)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科学体系的哲学基础。

(二)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

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应致力于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

(1)这是由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性决定的。鲜明的阶级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特性。马克思主义就是无产阶级立场的理论表现,是无产阶级解放条件的理论概括。

(2)这是由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决定的。无产阶级只有解放全人类,才能最后解放自己。(3)是否始终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是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分水岭,也是判断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试金石。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应致力于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既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也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先进性的重要体现。

(三)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

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

(1)这种品质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质的反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质属性,在于它的彻底的科学性、坚定地革命性和自觉地实践性,而彻底的科学性是最根本的。

(2)这种品质是人类认识发展规律具体体现。认识规律、把握规律、遵循和运用规律,是与时俱进的根本要求。

(3)这种品质是理论创新的内在要求。创新就要不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四)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是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以上所述的四个方面,包括了马克思主义的最基本的内容,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

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阐明了马克思主义是以科学的实践观为基础,实现了严格的科学性和彻底的革命性高度统一的科学理论体系。练习册:

马克思主义强大生命力的根源在于它的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1)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首先,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作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之所以成为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因为它是完备深刻而无片面性的学说。

其次,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科学体系的哲学基础。彻底而完备的唯物主义哲学特别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建立,为马克思主义整个理论体系提供了根本的理论基础。

(2)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应致力于实现以广大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

首先,这是由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性决定的。鲜明的阶级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特性。其次,这是由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决定的。无产阶级只有解放全人类,才能最后解放自己。最后,是否始终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是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分水岭,也是判断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试金石。马克思主义第一次科学地阐明了人民群众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作用问题,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3)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这种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是150多年来马克思主义始终保持蓬勃生命力的关键所在。

首先,这种品质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质的反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质属性,在于它的彻底的科学性、坚定地革命性和自觉地实践性,而彻底的科学性是最根本的。理论上的与时俱进正是科学性的必然要求。

其次,这种品质是人类认识发展规律具体体现。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这是人类认识发展规律的基本要求。与时俱进就是马克思主义根本实践的变化,尊重和遵循客观规律,不断超越前人和自己的认识过程。所以,认识规律、把握规律、遵循和运用规律,是与时俱进的根本要求。

最后,这种品质是理论创新的内在要求。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在实践基础上不断推进理论创新使党的群补理论和工作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

性,这是与时俱进品质应有的内涵和社会前进的必然要求。

(4)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是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共产主义社会是人类最美好、最进步的社会。马克思主义崇高社会理想的确立,为无产阶级和人类的解放指明了奋斗的道路和前进方向。以上所述的四个方面,包括了马克思主义的最基本内容,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是从整体上领会和把握的马克思主义。

2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内容?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1)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应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

(2)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早那个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数以最重要的理论品质。

(3)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是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3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

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

(1)这种品质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质反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质属性,在于它的彻底的科学性、坚定地革命性和自觉地实践性,而彻底的科学性是最根本的,理论上的与时俱进正是科学性的必然要求。

(2)这种品质是人类认识发展规律的具体体现,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这是人类认识发展规律的基本要求。认识规律、把握规律、遵循和运用规律,是与时俱进的根本要求。

(3)这种品质是理论创新的内在要求。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在实践基础上不断推进理论创新使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这是与时俱进品质应有的内涵和社会前进的必然要求。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范畴及其意义?

物质范畴是唯物主义世界观的一块基石。从古到今,唯物主义对物质概念的理解,对物质与意识关系的把握,经历了一个从素朴到科学、从片面到比较全面的认识过程。马克思主义以前的唯物主义哲学,虽然在人类对物质的认识史上做出了重大的贡献,但是它终究未对世界的物质性、对物质范畴做出科学的解释。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继承了前人的成果,吸收了其物质观中的正确论点和思想,对具体科学关于物质世界研究的最新成果进行了哲学的概括和总结,形成了科学的物质观。

马克思主义物质观集中体现在列宁的经典论述中,即“物质是标志着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这一种物质观的确立,具有重大的意义:

第一,坚持了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原则,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从物质和意识的对立统一关系中去把握物质、规定物质,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物质世界本质的观点的根本特点。列宁对物质做出了最本质的规定,指明了物质对于意识的独立性、根源性,意识对于物质的依赖性、派生性。

第二,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有力地批判了不可知论。物质这一客观存在是可以认识的对象。由于科学技术条件的限制,目前人类还有很多未知事物和难题,但这并不意味着它们不可认识。未知世界与已知世界之间的区别只是未知与已知,它们都是客观存在的,它们的存在都是不以人的实践与意识为转移的,随着实践和科学的发展,它们迟早会为人们所认识。世界上只存在尚未认识的东西,不存在不可认识的东西。

第三,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主张客观实在性是一切物质的共性,既肯定了哲学物质范畴同自然科学物质结构理论的联系,又把它们区别开来,从而克服了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缺陷。不管物质的形态、属性、结构多么特殊、复杂和多变,它们都永远保持着客观实在这一共同的根本属性。从个性中看到共性,从相对中找到绝对,从有限中掌握无限,这是唯物辩证法的精髓。

第四,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为彻底的唯物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揭示了自然和社会的物质性,实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在此基础上,马克思主义哲学建立起统一的说明自然过程和历史过程的唯物主义原则。意识的起源和本质?

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像。意识从起

源来看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一是作为一种反映形式,它的形成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既有一切物质所具有的反应特性到低等生物的刺激感应性,再到高等动物的感觉和心理,最终发展为人的意识,意识不仅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而且是社会历史的产物。社会实践特别是劳动在意识的产生和发展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劳动为意识的产生和发展提供客观的需要和可能,在人们的劳动和交往中形成的语言促进了意识的发展。

意思从其本质来看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像,是客观内容和主观形式的统一。意识是物质的产物,但又不是物质本身,意识是特殊的物质——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意识在内容上是客观的,在形式上是主观的。物质决定意识,意识依赖于物质并反作用于物质。3 运动与静止及其辩证关系?

(1)运动是标志一切事物和现象的变化及其过程的哲学范畴,运动时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

(2)静止是物质运动在一定条件下的稳定状态,包括空间的相对位置和事物的根本性质暂时未变这样两种运动的特殊状态。

(3)物质世界的运动是绝对的,而物质在运动过程中又有某种暂时的静止,静止是相对的。运动的绝对性一线了物质运动的变动性,无条件性。静止的相对性体现了物质运动的稳定性,有条件性。运动和静止相互依赖,相互渗透,相互包含。动中有静,静中有动。无条件的绝对运动和有条件的相对静止构成了事物的矛盾运动。4 什么是质,量,度?

(1)质是指一事物同其他事物区分开来的内在规律性。

(2)量是事物存在发展的规律、程度、速度以及它的构成成分在空间上的排列等可以用数量表示的规律性。

(3)度是反映事物质和量统一的哲学范畴,是保持事物的稳定性的数量界限,即事物的限度、幅度和范围。

5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及其实践意义。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是:

(1)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任何事物的变化都是一个量变的积累过程,没有量变的积累,质变就不会发生。

(2)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单纯的量变不会永远持续下去,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质变。

(3)量变和质变是相互渗透的。一方面,在总的量变过程中有阶段性和局部性的部分质

变;另一方面,在质变过程中也有旧质在量上的收缩和新质在量上的扩张。

(4)量变和质变是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量变引起质变,在新质的基础上,事物又开始新的量变,如此交替循环,形成事物质量互变的规律性。质量互变规律体现了事物发展的渐进性和飞跃性的统一。

实践意义:

量变和质变辩证关系的原理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把我国建设成一个繁荣昌盛的社会主义强国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在我们这样一个人口多、底子薄、经济文化落后的大国搞建设,不能急于求成,必须稳步前进,只有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等方面量的积累达到一定程度,才能实现质的飞跃。如果急躁冒进,片面追求高速度增长,就会欲速则不达。同时也要克服固步自封、因循守旧的保守思想,以免贻误时机,影响社会主义建设的进程。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及其辩证关系?

(1)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性质和趋势。它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矛盾着的对立面相互依存,互为存在的前提,并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二是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相互贯通,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2)矛盾的斗争性是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相互排斥、相互分离的性质和趋势。矛盾的斗争性可分为对抗性和非对抗性两种基本形式。

(3)矛盾的同一性和矛盾的斗争性是相互联结、相辅相成的。没有斗争性就没有同一性,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没有同一性也就没有斗争性。在事物的矛盾中,矛盾的斗争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矛盾的同一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7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及其辩证关系。

(1)矛盾的普遍性是说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存在于一切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在,是对矛盾普遍性的简明表述。矛盾的特殊性有三种情形:意识不同事物和过程的矛盾各有其特点;二是同一事物或过程的矛盾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各有不同特点;三是构成事物的诸多矛盾以及每一矛盾的不同方面各有不同的性质、地位和作用。

(2)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共性和个性、一般和个别之间是相互对立的,一般、共性只是同类个别事物的共同性质,这种共性、一般不可能包含个性、个别的全部内容和所有方面,一般只包含了个性、个别的某一方面、某些特点,任何事物的个性都比共性丰富。第二,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共性和个性、一般和个别又是同一的,是相互

联结的、相互依存的、个性中包含着共性,特殊性中包含着普遍性,个性一定与共性相联结而存在;共性就存在与个性之中,普遍性存在于特殊性之中,共性、一般、普遍也只能通过个性、个别、特殊才能显示出来。第三,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共性和个性、一般和个别的区分是相对的,它们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相互转化的。8 矛盾分析方法。

答:对社会现象作矛盾分析的具体步骤是:首先把社会现象看成是运动中多层次、多方面的矛盾统一体,考察影响这种现象存在的诸多矛盾。其次,从这诸多矛盾中找出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社会现象的本质,社会现象是以上诸多矛盾的外部表现。再次分析矛盾发生的内部条件和外部条件。同时注意矛盾发展量变到质变的临界点,即主要矛盾发展转化的条件与时机。

矛盾分析法是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的基本方法之一,对研究社会现象具有普遍适用性。它不仅能说明现在,而且能预测未来。尤其对宏观的、复杂的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的研究,有它对独到作用。矛盾分析法包括一分为二的看问题,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抓住重点和主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矛盾分析方法唯物辩证法的根本方法。9 必然性和偶然性辩证关系及实践意义。

(1)必然性是指事物联系和发展中一定要发生的,不可避免的趋势。偶然性是指联系和发展中不确定的趋势。必然性和偶然性是对立的,它们是事物发展的两种不同趋向。必然性和偶然性又是辩证统一的。表现在,必然性总是通过大量的偶然性表现出来。偶然性是必然性的表现形式和必要补充。必然性和偶然性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2)掌握必然性是科学认识和实践的基础,认识必然性和利用必然才能获得自由;重视偶然,利用有力的偶然机遇,避免不利的偶然、机遇,通过偶然掌握必然;既要反对只承认必然性,完全否认偶然性的唯物主义形而上学机械决定论观点后客观唯心主义的宿命论观点,也要反对只承认偶然性,根本否定必然性的唯心主义非决定观点。10 事物发展过程中的肯定因素和否定因素。

事物内部都存在着肯定因素和否定因素。肯定因素是维持现成事物存在的因素,否定因素是促使现成事物灭亡的因素 11辩证的否定观及其实践意义。辩证否定观的基本内容是:

(1)否定式事物的自我否定,是事物内部矛盾运动的结果。

(2)否定式事物发展的环节。它是旧事物向新事物的转变,是从旧质到新质的飞跃。只

有经过否定,旧事物才能向新事物转变。

(3)否定是新旧事物联系的环节,新事物孕育产生于旧事物,新旧事物是通过否定环节联系起来的。

(4)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即新事物对旧事物既批判又继承,既克服其消极因素有保留其积极因素。

实践意义:

否定之否定规律的原理对于人们正确认识事物发展的曲折性和前进性,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按照否定之否定规律办事,要求我们对待一切事物都要采取科学分析的态度,反对肯定一切和否定一切的形而上学否定观。

第二章 认识的主体和客体。主体和客体的相互关系:

(1)认识的主体是指从事着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的人;认识的客体是主体的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所指向的对象。

(2)认识的主体和客体并不是彼此脱离而独立存在的,它们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关系。主体和客体的相互作用主要表现为双重的关系:实践关系和认识关系。实践关系是主体在物质形式上改造客体以及客体被主体改造的关系。认识关系是主体在观念形式上改造客体以及客体在观念上被改造和被反映的关系。

(3)主体和客体的认识关系式从属于实践关系的,而且是在实践关系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的,是为完成改造客体而服务的。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过程主要包括的环节:

客体和主体相互作用的过程主要包括以下环节:一是确立实践目的和实践方案。二是实践主体按照实践目的和实践方案实际地作用于实践客体,通过一定的实践手段把实践方案变成实际的实践活动。三是通过反馈和调节,使实践目、手段和结果按一定的方向运行。总之,实践活动过程在主体的自觉意识支配下,既能动地改革着客观世界,也能动地改造着自身的实践能力。两条根本对立的认识路线?

在认识的本质问题上,存在着两条根本对立的认识路线:一条是坚持从物到感觉和思想的唯

物主义路线,另一条是坚持从思想和感觉到物的唯心主义路线。唯物主义哲学坚持反映论的立场,认为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唯心主义哲学颠倒物质和意识的关系,否认认识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把认识看作是先于物质、先于实践经验的东西。主观唯心主义认为人的认识是主观自生的,是“内心反省”的结果,是心灵的自由创造有所不同,但本质上并没有差别,都否认认识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反对唯物主义的反映论,坚持唯心主义的先验论。3实践和认识的相互关系。

(1)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它对认识具有决定作用,表现在:第一,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第二,实践为认识提供了可能性;第三,实践使认识得以生产和发展;第四,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2)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表现在:第一,符合客观实际的正确认识对实践活动起着积极地促进作用;第二,错误的认识则对实践活动起阻碍和延缓的作用。

4认识的本质(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对认识本质的科学回答)

认识是主体在实践基础上对客体的能动反映,这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对认识本质的科学回答。

5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及实践意义。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有着密不可分的辩证联系。

首先,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理性认识必须以感性认识为基础。坚持理性认识对感性认识的依赖关系,就是坚持了认识论的唯物论。

其次,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和深化为理性认识,只有是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才能把握住事物的本质,满足实践的需要。坚持了这一点,就是坚持了认识论的辩证法。

最后,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相互包含,二者的区分是相对的,人们不应当也不可能把它们截然分开。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辩证统一的,统一的基础是实践。感性认识是在实践中产生的,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渡,也是在实践的基础上实现的。如果分割二者的辩证统一关系,就会走向唯理论和经验论。在实践工作中就会犯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的错误。6 “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表明,这个统一应当是具体的、历史的。所谓具体的,即主观认识要同一定实践、地点、条件下的客观实践相符合;所谓历史的即主观认识要同特定历史发展阶段的客观实践相适应。由于客观实践是具体、是、历史的。所以,主观认识也应当是具体、历史的。当事物的具体过程已经向前移动,转变到另一个具体的过程的时候,主观认识就应当随之而转变,如果主观认识仍然停留在原来的阶段上,这就脱离了客观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特点,思想落后于实际,就容易犯保守的错误。当事物的具体过程尚未结束,原有的矛盾尚未得到充分的暴露和展开,向另一个具体过程推移转变的条件还不具备的时候,如果人们硬要把将来可能做的事情勉强拿到现在来做,企图超越阶段,这同样是脱离了客观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特点,就容易犯冒进的错误。所以,我们必须坚持主观和客观、理论和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反对一切离开具体历史的“左”的或“右”的错误思想。7真理的一元性。

真理的一元性是指对于特定的认识客体来说,真理只有一个,它不因主体认识的差别和变化而改变

8真理与谬误的对立统一关系。

真理和谬误相比较而存在,相斗争而发展,这也是真理发展的规律。真理和谬误的根本区别就在于主观是否与客观相符相一致。相符合、相一致就是真理。谬误就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错误认识。真理与谬误既对立有统一。

(1)真理与谬误是对立的,就一定范围、一定客观对象来说,真理就是真理、谬误就是谬误,二者有本质区别,不能混淆。

(2)真理与谬误又是相互联系的,真理是与谬论相比较而存在的,没有谬误也就无所谓真理。

(3)真理的发展也是通过与谬误的斗争来实现的。真理的每一个进步都意味着谬误被批驳、被放弃、被真理所取代。

(4)真理与谬误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真理与谬误的区别和对立并不是绝对的,任何真理都是在一定范围,一定条件才能够成立,如果超出这个范围,失去了特定条件,它就会变成谬误。当然,谬误也可以在一定条件下转变为真理。谬误不同于偏见。错误往往是正确的先导,失败常常是成功之母。“吃一堑。长一智”,对自己所犯的错误的认真总结,是发现真理的最好办法。真理与谬误的辩证关系原理告诉我们,要想做一个彻底的唯物主义者,就必须勇于坚持真理、修正错误,树立终生为真理而奋斗的理想信念,准备随时为真理而献身。在任何情况下,我们都要坚信,真理最终总要战胜谬误。9价值评价的含义及其特点。

价值评价是一种关于价值现象的认识活动,其特点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1)评价是以客观主体的价值关系为认识对象的。评价性的认识不同于知识性的认识,它以客体和主体之间的价值关系为反映内容,以获得关于客体对于主体的意义即“善”、“美”的认识为目的的。

(2)一般来说,评价结果与评价有直接联系,是依主体的特点而转移的。由于评价是对客体与主体之间的价值关系的认识,因而主体的客观存在状态作为价值关系的构成要素,也就必然会对评价结果产生直接的影响,使评价结果依主体的具体特点而转移。

(3)评价结果的正确与否依赖于相关的知识性认识,评价是关于主客体之间价值关系的认识,是对客体对于主体需要的意义的判断,只有当人们对主体和客体都有了正确的知识性认识之后,人们才能依据这种认识作出关于主客体间价值关系的正确评价。价值评价的特点表明,评价并不是一种主观随意性的认识活动,而是具有客观性的认识活动。只有正确地反映了价值关系的评价才是正确的评价。实践是检验评价结果的标准。

第三章

1社会意识结构。

社会意识具有复杂的结构,可以从不同角度将其划分为个人意识和群体意识、社会心理和社会意识形式,以及作为上层建筑的意识形式和非上层建筑的意识形式。属于上层建筑的社会意识形式称为社会意识形态,主要包括政治法律思想、道德、艺术、宗教、哲学等。政治法律思想是随着阶级和国家的出现而产生的,是最直接、最集中的反映经济基础的意识形态,在意识形态中居于核心地位,起主导作用。(课本P96)

2生产力范畴。(课本P100)

生产力是人类在生产实践中形成的改造和影响自然以使其适合社会需要的物质力量。生产力具有客观现实性和社会历史性。深入了解生产力范畴,需要把握生产力的水平、性质、状况和发展要求等重要方面。

生产力的水平是生产力的量的规定性,表现为生产发展的现实程度。

生产力的性质是生产力的质的规定性,它取决于生产的物质技术性质,主要是劳动资料的性质。

生产力状况是这两者的统一,表现为生产力的运行状态或发展态势。

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与生产力上述三方面的规定性紧密联系在一起。是指现实的生产力不断获

得解放和发展的基本要求。3生产关系及各项内容之间的关系。

生产关系式人们在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结成的不一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经济关系。生产关系包括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及其相互关系和产品分配方式三项内容。这三项内容相互制约、相互影响,其中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起决定作用,它是整个生产关系的基础。

4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及其辩证关系。

经济基础是指由社会一定发展阶段的生产力所决定的生产关系的总和。上层建筑是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上的意识形态以及相应的制度、组织和设施。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辩证关系是:

(1)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其一,经济基础是上层建筑赖以生产、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其二,经济基础的性质决定上层建筑的性质;其三,经济基础的变更必然引起上层建筑的变革,并决定着其变革的方向。

(2)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集中表现在:为自己的经济基础的形成和巩固服务,确立或维护其在社会中的统治地位。当上层建筑为适合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经济基础服务时,就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进步力量;反之,就成为阻碍社会发展的消极力量。

5科学技术革命对生产方式的影响。

(1)改变了社会生产力的构成要素。科技的发展使生产过程自动化程度提高,使劳动者的智能迅速提高,大大的改变了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的比例,使劳动力结构向着智能化趋势发展。

(2)改变了人们的劳动形式。

(3)改变了社会经济结构,特别是导致产业结构发生变革。

科技革命推动了生产规模的扩大,进而推动生产的分工和协作的广泛发展,并使生产社会化的程度进一步提高,最终必然导致生产关系的变革。6地理环境及其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地理环境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的基础和前提,是社会物质生活和社会发展的经常的必要的条件。它包括在历史上形成的与人类社会活动相互起作用的那些自然条件如地理位置、地形、气候、土壤、水文、矿藏、植物、动物等及其交互作用下形成复杂的综合体。地理环境是人类创造活动的舞台,是人类闯到活动重要的对象。地理自然环境通过人类劳动对社会发展起重要作用。地理环境具有自然、社会双重属性,以人类劳动为中介地理环境在各个不同阶段

对社会发展都产生重要影响。自然条件在经济上可以分为两大类,生活资料的自然富源和劳动资料的自然富源。马克思指出,在文化初期,第一类自然富源具有决定性意义;在较高发展阶段,第二类富源具有决定性意义。地理环境是生产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社会发展内在力量。马克思强调一切社会生产力都可归结为自然力。7改革及其改革的重要作用。

社会革命是阶级斗争的最高形式,是社会形态的质变。社会变革的作用表现在:

(1)社会革命是实现社会形态更替的重要手段和决定性环节。(2)社会革命能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积极性和伟大作用。

(3)无产阶级革命将会为消除阶级对抗,并充分利用全人类的文明成果,促进社会全面进步而创造条件。

8制约人民群众创造历史活动的社会历史条件。

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活动要受到一定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经济条件对于人民群众的创造活动有着首要的、决定性的影响。一定历史阶段所达到的生产力水平,是人民群众创造活动的物质基础和前提。在不同的生产关系或经济制度中,人民群众的经济地位、经济利益和在生产过程中的作用时不同的。政治条件对人民群众的创造活动也具有直接的影响。在不同的政治制度下,人民群众的政治地位和享受到的政治权利不同,他们在政治以及其他领域中的创造作用的发挥也不相同。精神文化条件也是制约人民群众创造活动的重要因素。一定历史时期的人们总是自觉或不自觉的受着一定社会的思想文化传统和意识形态的影响,消极落后的文化意识会削弱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作用。而先进的科学文化和思想道德则对人民群众的创造活动起积极地促进作用。

第四章

1商品劳动二重性。

(1)商品是用来交换的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劳动产品。商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统一体。

使用价值是指商品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即商品的有用性,反映的是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关系,是商品的自然属性,是一切劳动产品所共有的属性,使用价值构成社会财富的物质内容。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即人类脑力和体力的耗费,价值是

商品所特有的社会属性。商品的价值在本质上体现了生产者之间的一定的社会关系。(2)劳动的两重性是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具体劳动是指生产一定使用价值的具体形式的劳动,也叫有用劳动。抽象劳动是指撇开一切具体形式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即人的体力和脑力消耗。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矛盾统一的关系。

一方面,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不是各自独立存在的两种劳动或两次劳动,它们在时间上和空间上是统一的,是商品生产者的同一劳动过程的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

另一方面,具体劳动所反映的是人与自然地关系,它是劳动的自然属性,而抽象劳动所反映的是商品生产者的社会关系,它是劳动的社会属性。2价值量及价值量的决定。

商品的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劳动,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所耗费的劳动量决定的,而劳动量则是按照劳动时间来计量。

决定商品价值量的,不是生产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而只能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商品的价值量与生产商品所耗费的劳动时间成正比,与劳动生产率成反比。3劳动力成为商品的条件。

劳动力是指人的劳动能力,是人的体力和脑力的总和。劳动力成为商品必须具备两个基本条件:

(1)劳动者是自由人,能够把自己的劳动力当做自己的商品来支配;

(2)劳动者没有别的商品可以出卖,自由得一无所有,没有任何实现自己的劳动力所必需的东西。

4劳动力商品的特点与货币转化为资本。

货币所有者购买到劳动力以后,在消费它的过程中,不仅能够收回他在购买这种商品是支付的价值,还能得到一个增值的价值即剩余价值。而一旦货币购买的劳动力带来的剩余价值,货币也就变成了资本。

5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及在剩余价值产生中的作用。

不变资本是以生产资料形态存在的资本,包括机器、厂房、原材料和辅助材料。可变资本是用来购买劳动力的那部分资本。不变资本,即以生产资料形成存在的资本,在生产过程中只转变自己的物质形态而不改变自己的价值量,不发生增值。而可变资本的价值在生产过程中不是被转移到新产品中去的,而是由工人的劳动再生产出来的。在生产过程中,工人所创造的新价值,不仅包括相当与劳动力价值的价值,而是还包括一定量的剩余价值。可变资本是剩余价值的唯一源泉。

6资本积累及其本质。

把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或者说,剩余价值的资本化,就是资本积累。资本积累的本质,就是资本家不断利用无偿占有的工人的剩余价值来扩大自己的资本规模,进一步扩大和加强对工人的剥削和统治。7资本积累的历史趋势。

资本积累的历史趋势是资本主义制度的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必然胜利。随着资本积累的增长,一方面,资本主义生产愈来愈具有社会性,其表现是:生产资料的使用社会化了,生产过程成为许多人协同进行的社会化的大生产;各个企业、各个部门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依赖的程度日益加强;社会分工不断扩大,生产力的范围从一个企业扩大到一个国家,甚至扩展到全球,整个社会的经济活动密切的联结成一个整体。另一方面,资本愈来愈集中于少数资本家手中,生产什么,生产多少,如何生产,完全服从于资本家追逐剩余价值的目的,按照资本家个人的意愿来进行;生产出来的产品完全由资本家所占有,并按照他们的私利来进行交换和分配。这样,在生产的社会性和资本主义的私人占有形式之间便发了深刻的矛盾。随着资本积累的不断增长,生产的社会性与资本主义的私人占有形式之间的矛盾日益加剧,这是资本主义被新的、更能够适应社会化大生产要求的社会形态所取代的根本原因。8资本循环、资本周转。资本循环:

产业资本循环过程中要经历的三个不同的阶段是:购买阶段和售卖阶段。于此相联系的是产业资本一次执行的三种不同的职能:货币资本职能、生产资本职能和商品资本职能。产业资本的运动,必须具备两个基本前提条件:一是产业资本的三种职能形式必须在空间上同时并存,也就是说,产业资本必须按照一定比例同时并存于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和商品资本三种形式中。二是产业资本的三种职能形式必须在时间上继起,也就是说,产业资本循环的三种职能形式必须保持时间上的依次连续性。三种形式的循环再空间上的并存性与在时间上的继起性表明,产业资本的连续循环,是流通过程和生产过程的统一,也是它的所有三种循环形式的统一。资本循环:

资本是在运动中增值的,资本必须不断地、周而复始地循环,才能不断带来剩余价值。这种周而复始、不断反复着的资本循环,就叫做资本的周转。

影响资本周转快慢的因素很多,关键的两个因素是:一是资本周转的时间,二是生产资本的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构成。

9利润、平均利润率、平均利润。

在现实的资本主义经济活动中,资本家并不是把剩余价值看作可变资本的产物,而是把它看作全部垫付资本的产物或增加额,剩余价值便取得了利润的形态。资本主义生产的目的是为了获得利润。为了得到尽可能高的利润率和尽可能多的利润,不同生产部门的资本家之间必然展开剧烈的竞争,大量资本必然从利润率低的部门转投到利润率高的部门,从而导致利润率平均化在利润率平均化的过程中,形成了社会平均利润率。按照平均利润率来计算和获得的利润,叫做平均利润。

10、为什么说资本主义政治制度本质上是资产阶级对民众进行政治统治的手段?

(1)资本主义民主是金钱操纵下的民主,实际是资产阶级精英统治下的民主。资本主义的民主是建立在资本主义私有制基础上的,是以不损害资产阶级利益为前提的,是以保证资产阶级对人民群众的阶级统治为目的的。它虽然给予民众一些政治权利,但是其目的主要是为了缓和阶级矛盾,为了化解民众对统治阶级的不满和反抗,因而,其实质只能是一种十分有限的,具有欺骗性的、服务于资产阶级专政的民主。(2)法律名义上的平等掩盖着事实上的不平等。

(3)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党制式一种维护资产阶级统治的政治制度。从本质上说,资本主义国家多党制仍然是资产阶级选择自己的管理者、实现其内部利益平衡的政治机制。

第五章

1垄断及其形成的原因。

所谓垄断,是指少数资本主义大企业,为了获得高额利润,通过相互协议或联合。对一个或几个部门商品的生产、销售和价格,进行操纵和控制。垄断产生的原因:

(1)当生产集中发展到相当高的程度,极少数企业就会联合起来,操纵和控制本部门的生产和销售,实行垄断,以获得高额利润。

(2)企业规模巨大,造成竞争的困难,也会产生垄断。

(3)激烈的竞争给竞争各方面带来的损失越来越严重,为了避免两败俱伤,企业之间会达成妥协,联合起来,实行垄断。自由竞争引起生产集中和资本集中,生产集中和资本集中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引起垄断,这是资本主义发展的客观规律。

2垄断为什么不能消除竞争?

垄断是 作为自由竞争的对立面产生的,但垄断并不能消除竞争,反而使竞争变得更加复杂和剧烈。这是因为:

(1)垄断没有消除产生竞争的经济条件。竞争是商品经济的一般规律。垄断产生以后,不但没有改变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私有制,而且又促进商品经济继续发展,所以不能消除竞争。

(2)垄断必须通过竞争来维持。各个垄断组织是通过竞争发展壮大起来的,但在取得了一定的垄断地位后,由于存在攫取垄断高额利润的内在动力和面临更加强大的竞争对手的外在压力,垄断组织必须不断增强自己的竞争实力,巩固自己的垄断地位。

(3)社会生产时复杂多样的,任何垄断组织都不可能把包罗万象的社会生产都包下来。因而垄断阶段,在垄断组织内部、垄断组织之间以及垄断资本家集团之间,垄断组织同非垄断组织之间以及中小企业之间存在着广泛而激烈的竞争。

3垄断条件下竞争的特点。垄断条件下竞争的条件:

(1)在竞争目的上,垄断竞争主要是为了获取垄断高额利润,并巩固和扩大垄断地位和统治权力;

(2)在竞争手段上,垄断组织的竞争除了采取各种形式的经济手段外,还采取非经济的手段,是竞争变得更加复杂、更加激烈;

(3)在竞争范围上,在垄断时期,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不仅经济领域的竞争多种多样,而且还扩大到经济领域以外进行竞争。

因此,垄断条件下的竞争,不仅规模大、时间长、手段残酷、程度更加激烈,而且具有更大的破坏性。

4金融寡头及其金融寡头是怎样进行统治的?

金融寡头是指操纵国民经济命脉,并在实际上控制国家政权的少数垄断资本家伙垄断资本家集团,金融寡头支配了大量的社会财富。控制了整个国家的经济命脉和上层建筑,是垄断资本主义国家实际上的统治者。金融寡头的统治具体表现在:

(1)在经济领域中的统治主要是通过“参与制”实现的。金融寡头通过掌握一定数量的股票来层层控制企业。

(2)金融寡头在政治上通过控制上层建筑,利用国家权力的力量来加强其统治地位。1.金融寡头对国家机器的控制,主要是通过同政府的“个人联合”来实现的。其途径有:如金融寡头直接出马或者把自己的代理人送进政府和议会,通过掌握政权,利

用政治力量为其垄断统治服务;或者是收买政府高官和国会议员,让他们在其政治活动中为金融寡头的利益服务;或者聘请曾在政府任职的高官到公司担任高级职务等等。2.金融寡头还通过建立政策咨询机构等方式来对政府的政策施加影响,并通过掌握新闻出版、广播电视、科学教育、文化体育等上层建筑的各个领域,以左右国家的内政外交及社会生活。

5垄断利润及其来源。

垄断利润是垄断资本家凭借其在社会生产中和流通中的垄断地位而获得的超过平均利润的高额利润,其来源大体为:

(1)对本国无产阶级和其他劳动人民剥削的加强;

(2)通过制定垄断价格所获得的其他企业特别是非垄断企业的利润;(3)加强对其他国家劳动人民的剥削和掠夺获取的海外利润;

(4)通过资本主义国家的再分配,讲国民收入的一部分变成垄断资本的收入。总之,垄断利润来自无产阶级和其他劳动人民所创造的剩余价值。

6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定义、产生原因、主要形式)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国家政权和私人垄断资本融合在一起的垄断资本主义。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式科技进步和生产社会化程度进一步提高的产物,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进一步尖锐化的必然结果 产生的原因:

首先,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资本主义生产资料在更大范围内被支配,促进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

其次,经济波动和经济危机的深化,要求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最后,缓和社会矛盾,协调利益关系,要求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主要形式:

第一种是国家所有并直接经营的企业。第二种是国家与私人共有、合营企业。

第三种是国家通过多种形式参与私人垄断资本的再生产过程。第四种是宏观调节和微观规制。(P188)7当代资本主义经济政治的新变化及其原因。新变化的实质:

(1)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从根本上说是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和资本主义经济规律作

用的结果。

(2)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是在资本主义制度基本框架内的变化,并不意味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根本性质发生了变化。因此,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并没有改变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并没有克服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新变化的原因:

(1)科学技术革命和生产力的发展,是资本主义变化的根本推动力量。

(2)工人阶级争取自身权利和利益斗争的作用,是推动资本主义变化的重要力量。(3)社会主义制度初步显示的优越性,对资本主义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4)主张改良主义的政党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改革,也对资本主义的变化发挥了重要作用。8垄断资本向世界范围扩展的基本形式。

第一种是借贷资本输出,第二种是生产资本输出,第三种是商品资本输出。在资本输出的三种形式中,商品资本的输出在自由竞争资本主义阶段占主导地位,借贷资本和生产资本的输出则在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占主导地位。

第六章

1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

答:科学社会主义是工人运动的理论表现,但是自发的工人运动不能产生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是有“有产阶级的有教养的人即知识分子创造的哲学理论、历史理论和经济理论中发展起来的”。

2社会主义民主与资本主义民主的区别与联系。

区别主要表现在:经济基础不同,阶级本质不同、原则与关系的实践不同等。与资本主义民主相比,社会主义民主是建立在社会主义公有制的经济基础之上,并为发展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服务的,这就决定了劳动人民在政治上的当家作主地位。广大劳动人民享有广泛的民主权利,并对破坏社会主义事业的犯罪分子实行专政,社会主义民主不仅是广泛的,而且是实实在在的,它的原则和实践是一致的。因而,社会主义民主是人类最高类型的民主,具有资本主义民主无可比拟的优越性。3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

中国共产党人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过程中,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作了深入的思考,形成了新的认识。这些认识集中体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中。

(1)邓小平明确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灭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就从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的统一中,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中,从现实任务与奋斗目标的统一中对社会主义的根本性质作了科学的概括,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的重大发展。

(2)中国共产党人在进一步的探索中认识到,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和谐,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和要求。所有这些认识,对我们正确把握社会主义的特征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4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组织原则。

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原则是民主集中制。民主集中制是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子下的民主相结合,是民主与集中的统一。5社会主义在曲折中持续前进的原因。社会主义在曲折中发展是由以下因素决定的:

(1)社会主义作为新生事物,其成长不会一帆风顺。社会主义的产生和成长,意味着对资本主义旧社会的否定,这就必然要遭到资本主义势力的拼死反抗。而且在相当长的时期里,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矛盾和斗争是不会停止的,时起时伏,有时甚至相当激烈。这就注定社会主义战胜资本主义的过程是一个曲折的发展过程。

(2)社会主义的基本矛盾推动社会发展,是作为一个过程而展开的,人们对它的认识也有一个逐渐发展的过程。工人阶级即其政党在领导广大人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的过程中,由于受主观和客观条件的限制,对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规律和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有一个过程。只有尊重社会主义发展的客观规律,在实践中自觉地运用规律,即使研究新情况,有效地解决前进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社会主义事业才能够顺利地向前发展。

(3)经济全球化对于社会主义的发展既有机遇又有挑战。全球化已成为当代世界发展的不可逆转的历史趋势和充满矛盾的客观进程。当前甚至今后一个较长时期内,经济全球化趋势将仍然处在西方发达国家主导之下。这种全球化必然是一把双刃剑,具有二重性的特点。它对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既有积极地效应,又不可避免地会带来负面的影响;社会主义发展既有难得的机遇,又面临严峻的挑战。由这种情况所决定,社会主义国家参与国际交往,只能是一个把握机遇、趋利避害、因势利导、曲折前进的过程。

6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社会主义建设的艰巨性和长期性。

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在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取得政权,建立起了崭新的社会主义制度,为展开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开辟了广阔的前景。但是,由于受到生产力发展状况的制约、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发展状况的制约,受到国际环境的严峻挑战等,这些国家建设社会主义必然具有艰巨性和长期性。具体包括:(1)生产力发展状况的制约。

(2)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发展状况的制约。(3)国际环境的严峻挑战。

(4)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对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探索和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需要一个长期的艰苦过程。

第七章

1、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展望未来社会的科学立场和方法。

(1)在揭示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基础上指明社会发展的方向。马克思恩格斯站在无产阶级立场上,运用科学的方法,致力于研究人类社会特别是资本主义社会,第一次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和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特殊规律,从而对共产主义社会作出了科学的展望。

(2)在剖析资本主义社会旧世界中阐发未来新世界的特点。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未来社会的预测,是在科学地批判和解剖资本主义社会的过程中作出的。他们不是只看到资本主义社会的弊端,而是进一步揭示出弊端的根源,揭示出资本主义发展中自我否定的力量,发展资本主义的矛盾运动中孕育着的新社会因素,并以此作出对未来社会特点的预见。

(3)立足于揭示未来社会的一般特征,而不作详尽的细节描绘。马克思恩格斯在展望未来社会时,总是只限于指出未来社会发展的方向、原则和基本特征,而把具体情形留给后来的实践去回答。

2、共产社会的基本特征。

(1)物质财富极大丰富,消费资料按需分配。社会生产力的高度发展,产品极大丰富,既是共产主义社会实现的必要条件;又是共产主义社会的一个重要特征;彻底废除私有制,实行生产资料公有制;按自然资源的情况和社会成员的需要对生产进行有

计划的组织和管理;个人消费品的分配方式是“各尽所能,按需分配”。

(2)社会关系高度和谐,人们精神境界极大提高。在共产主义社会,阶级和国家将消亡、战争不复存在、“三大差别”消失,社会关系高度和谐,社会与自然之间也达成了和谐;与社会生产力的高度发展和社会关系的高度和谐相联系,人们的精神境界得到极大提高,表现为高度的觉悟、自觉地为他人、为集体、为社会服务奉献。

上一篇:广府文化的起源与发展下一篇:男生心情悲伤烦躁qq签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