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隔肿瘤

2024-07-18

纵隔肿瘤(精选9篇)

纵隔肿瘤 篇1

纵隔位于两侧肺之间,以胸骨和胸椎为其前后界。内有许多重要器官,有大血管,气管、主支气管、心包,食管、胸腺及大量脂肪、神经和淋巴管等组织,因先天发育过程异常或后天性囊肿或肿瘤形成,就成为纵隔肿瘤。纵隔内肿瘤种类繁多,有原发的`、有转移的,原发肿瘤中以良性多见,但也有相当一部分为恶性。为标明病变在纵隔所在部位,可将纵隔划分为若干部分,以胸骨与第4胸椎下缘水平分为上、下两部,将含有很多重要器官的纵隔间隙称为“内脏器官纵隔”(中纵隔),右气管、心包前的间隙为前纵隔;在气管、心包后方(包括食管和脊柱旁纵隔)称为后纵隔。

目录病因临床表现检查诊断收缩展开病因

纵隔内组织和器官较多,胎生结构来源复杂,所以纵隔区内肿瘤种类繁多,有原发的,有转移的,原发肿瘤中以良性为多见,但也有相当一部分为恶性。

临床表现

一般而言,纵隔肿瘤阳性体征不多,其症状与肿瘤大小,部位,生长方式,质地,性质等有关,良性肿瘤生长缓慢,可生长到相当大尚无症状或很轻微,相反,恶性肿瘤侵犯程度高,进展迅速,可在较小时已出现症状,常见症状有胸痛,胸闷,咳嗽,头面部水肿,一侧面部无汗,吞咽困难等,此外,还可出现一些与肿瘤性质相关的特异性症状:如随吞咽上下运动为胸骨后甲状腺肿,咳出头发样细毛或豆腐渣样皮脂为破入肺内的畸胎瘤;伴重症肌无力者为胸腺瘤等。

检查

1.X线检查:常规胸部正侧位,X线照片及透视检查,可作出初步诊断,进一步检查方法有:支气管造影,断层造影,血管造影及纵隔充气造影等。 2.内窥镜检查。 3.放射性同位素检查。 4.经皮穿刺活检。 5.试验性放射治疗。 6.活体组织检查。 7.电子计算机X线分层摄影检查。 8.剖胸探查或胸骨纵劈切开,切除肿块或活体组织病理检查,确定诊断,及时手术治疗。

诊断

胸部X线检查:是诊断纵隔肿瘤重要手段,透视检查可观察肿块是否随吞咽上下移动,是否随呼吸有形态改变以及有无搏动等,X线正侧位胸片可显示肿瘤部位,密度,外形,边缘清晰光滑度,有无钙化或骨影等,CT或核磁共振能进一步显示肿瘤与邻近组织器官关系,更是必不可少的检查,必要时可作心血管,支气管造影,超声可鉴别实质性,血管性或囊性肿瘤,放射性核素可协助诊断胸骨后甲状腺肿,颈部肿大淋巴结活检,气管镜,食管镜,纵隔镜检查,胸腔镜纵隔肿物活检,诊断性放射治疗,在短期内能否缩小,有助于鉴别对放射性敏感肿瘤,如恶性淋巴瘤。

纵隔肿瘤 篇2

1 对象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连续收集2011年9月至2014年2月我院支气管镜和手术病理证实的29例患者。其中男性17例,女性12例,年龄41~76岁,中位年龄57岁。胸痛14例,咯血9例,体质量明显下降11例,上腔静脉压迫综合征4例。病理分型如下:鳞癌7例,腺癌9例,小细胞未分化癌11例,大细胞癌2例。

1.2 影像学检查:

29例患者均采用飞利浦64排CT(Somatom Definition FLASH),准直器宽度:128×0.6 mm,机架旋转时间0.28 s。扫描范围从肺尖至隔顶,层厚8 mm;均先行平扫检查,再行增强扫描,增强扫描对比剂采用碘海醇(30 mg/m L),双筒高压注射器,应用对比剂跟踪技术(bolus-tracking),自动触发扫描,以4 m L/s速率经右肘前静脉注入对比剂25 m L;薄层重建层厚1 mm,间隔1 mm。

1.3 影像分析:

所有图像评价均在Siemens工作站上进行,由两名从事肺部CT诊断工作5年以上的主治医师采取独立双盲的方式进行阅片评分。主要观察内容包括肿瘤位置、大小、形态、密度、内部情况、是否有液化坏死或钙化、边缘特征、肺门及纵隔淋巴结情况等。

2 结果

29例患者中,中心性肺癌14例(图1),周围型肺癌11例(图2),隐匿性肺癌4例(图3~5)。病变部位:左上肺11例,左下肺2例,右上肺13例,右下肺3例。CT表现为大小不等,形态不规则的软组织肿块影,一般位于肺叶内缘靠近肺门或纵隔处,与纵隔胸膜成钝角相交,关系紧密,或位于肺尖胸膜下。肿瘤的形状:类圆形者2例,肿块型7例,不规则型者20例;肿块大小2.5~11 cm,平扫CT表现为大小不等,形态不规则的软组织肿块影,其中病灶中央坏死15例,不规则钙化5例;肿瘤边缘:分叶征者9例,短毛刺征者12例,长毛刺者5例,边界清晰者3例;7例患者有肺不张,22例患者增强扫描可见肿块CT强化值超过30 HU;肺门淋巴结肿大者8例,纵隔淋巴结肿大者11例,淋巴结坏死者5例。

图1和图2患者男,49岁,左上肺纵膈型肺癌,表现为纵膈左缘肿块,并与肿大淋巴结融为一体,肺窗显示与周围肺组织分界不清,病理为小细胞未分化癌

图3~图5患者女性,57岁,左上肺纵膈型肺癌,类似前纵隔胸腺瘤,平扫密度均匀,增强扫描其内可见条索状强化,并可见主动脉弓下淋巴结肿大;病理为鳞癌

3 讨论

纵隔型肺癌是肺癌的一个特殊类型,是由完全不张的肺叶包裹肺门肿块或者纵隔肿大淋巴结形成,往往紧贴纵隔,和纵隔肿瘤难以鉴别。本文中按病理解剖将其分为以下几类:(1)发生在纵隔胸膜下,同时向肺内及纵隔生长,但通常纵隔内肿块明显,而肺内无明显病灶,此种情况较常见,以纵隔肿瘤常难以鉴别[1],属于周围型肺癌,本组有11例;(2)肺癌发生于纵隔内大支气管,属于中心型肺癌,本组有14例;(3)肺内癌肿向纵隔淋巴结转移,原发灶通常较小,不易发现,属于隐匿性肺癌,本组4例。因此纵隔型肺癌从发生部位来说,既可以是中央型肺癌,也可以是周围型肺癌。从组织学上来说,既可以是鳞癌,也可以是腺癌或者非小细胞肺癌。

纵隔型肺癌的CT表现多种多样。常以中央型多见,好发于两肺上叶,病变多邻近前上纵隔和肺门部,多伴有肺不张。完全性肺不张的肺叶将肺门肿块或肿大淋巴结包裹,形成高密度肿块阴影紧贴纵隔类似纵隔肿瘤[2]。病变多见于右肺及两上肺。本组29例患者中有24例发生于上叶,其中7例有肺不张。纵隔肿瘤早期一般没有呼吸道症状,通常是肿瘤增大到一定程度压迫支气管才引起症状。纵隔型肺癌可出现多组纵隔内或者同侧锁骨上淋巴结的转移[3],出现邻近组织器官压迫移位及相应临床症状,如本组4例患者的上腔静脉综合征。纵隔型肺癌CT检查可利用图像重建及薄层扫描3D重建充分显示支气管阻塞情况,有助于发现肿块、淋巴结及肺不张的存在,还可以观察肿块形状、结构、内部及周围情况,冠矢状位的重建图像对于医师全局性审视评判病灶起到了很大帮助。纵隔型肺癌肿块常呈分叶、毛刺、兔耳状突起,增强扫描通常可以看见血管纠集及内部坏死区无明显强化[3]。肿块与纵隔通常呈锐角相交,通过冠矢状位图像仔细观察,通常可以发现肿块体积大部是位于胸膜下或者肺内,多数肿块与纵隔有脂肪将二者分离。CT检查可以清楚的显示肿块内缘与纵隔之间无明显分界或者有少量CT呈负值的脂肪组织,肿块外缘多与纵隔锐角相交,基底部往往小于肿块最大径线,可见受累支气管改变及管腔内外的软组织肿块。肿瘤侵及邻近结构情况,转移征象常显示清晰。增强扫描同一般肺内型肺癌无明显区别,肿瘤实质性部分强化值>30 HU者22例。

纵隔型肺癌与纵隔肿瘤的鉴别诊断较困难。本组患者显示有以下特点:患者发年龄一般偏大,平均年龄57岁。患者通常具有一定程度的呼吸道症状,本组患者中有23例均有不同程度的呼吸道症状。肺内通常继发阻塞性病变[4],早期即有肺门及纵隔淋巴结肿大,但纵隔结构一般无明显移位。而原发性纵隔肿瘤一般无呼吸道症状,而具有相应纵隔肿瘤的一些特征,如重症肌无力等。纵隔肿瘤肿块中心多位于纵隔内,部分无法区别肿块中心者,通过冠矢状位重建一般可以明析,且肿块与纵隔通常呈钝角相交,呈宽基底突向肺野,肺与肿瘤交界通常比较光滑,肺内也无支气管狭窄及引起的阻塞性肺炎等改变,肺门及淋巴结肿大少见[5,6],纵隔胸膜脂肪线清晰;肿块常压迫纵隔器官移位;原发性恶性纵隔肿瘤亦很少有纵隔淋巴结广泛转移[7],而表现为对纵隔结构的广泛浸润。

综上所述,只要我们详细分析患者的临床表现和CT影像特点,可以将大部分纵隔型肺癌与原发性纵隔恶性肿瘤鉴别开,为临床医师提供更有价值的引导意见。

参考文献

[1]朱红洲.33例纵隔型周围型肺癌CT特点[J].肿瘤学杂志,2009,15(4):356-357.

[2]Al Shemmari S,Sankaranarayanan SP,Krishnan Y.Primary mediastinal large B-cell lymphoma:Clinical features,prognostic factors and survival with RCHOP in Arab patients in the PET scan era[J].Lung India,2014.31(3):228-231.

[3]Revel MP,Carette MF,Torrent M,et al.Diagnosis and standardized report for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J].Diagn Interv Imaging,2014,95(7/8):727-738.

[4]毕诗诚,黄伟浪.纵隔型肺癌的CT及MR表现分析[J].吉林医学,2013,34(18):3624-3625.

[5]何锡华,张旭升,郑晓林.纵隔型肺癌的X线及CT表现分析[J].中国CT和MRI杂志,2011,9(4)32-34.

[6]丁贤友,刘晓东,李年春.多层螺旋CT在纵隔型肺癌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价值[J].中国CT和MRI杂志,2011,9(4):70-72.

[7]彭可雨.纵隔型肺癌的CT诊断[J].医疗装备,2011,24(4):1-3.

你了解纵隔肿瘤吗 篇3

网友们一方面密切关注徐娇的病情治疗,另一方面也很疑惑纵隔肿瘤是什么样的肿瘤?既然是良性的,为什么还要手术呢?

纵隔肿瘤是什么肿瘤

纵隔不是一个器官,而是一个解剖区域,它位于双侧胸腔之间,胸骨之后,脊柱侧面,上为颈部入口,下达隔肌。为了便于诊断和治疗,人为地将它分为上下前后四个区域。在这个区域里有心脏及出入心脏的大血管、食管、气管、胸腺、神经及淋巴组织等,所以它是重要生命器官的所在地。发生在纵隔的肿瘤就被称之为“纵隔肿瘤”。

纵隔由于器官和组织多,可发生多种多样的肿瘤,即使肿瘤很小也会引起循环、呼吸、消化和神经系统的功能障碍。因此,纵隔肿瘤不管是良性还是恶性,手术切除是首选方法。

得了纵隔肿瘤有何症状

一般而言,纵隔肿瘤阳性体征不多,其症状与肿瘤大小、部位、生长方式、质地、性质等有关,良性纵隔肿瘤生长缓慢,可生长到相当大时尚无症状或很轻微,因此多是体检时被发现。相反,恶性肿瘤侵犯程度高,进展迅速,可在较小时就出现症状,主要有以下五点:

胸闷胸痛是各种纵隔肿瘤最常见的症状,如果疼痛剧烈,病人难以忍受者多为恶性肿瘤。

呼吸道压迫症状,当肿瘤压迫或侵犯肺、支气管时,常引起咳嗽、气短,严重时发生呼吸困难。肿瘤溃破会产生肺不张和肺内感染。

神经系统症状,交感神经受压表现为眼睑下垂,瞳孔缩小,眼球内陷等:喉返神经受压表现为声音嘶哑:累及膈神经引起呃逆、膈肌麻痹。

心血管症状,心慌、心律不齐、面部、颈部水肿。

吞咽困难,肿瘤压迫或侵犯食管引起的。

纵隔肿瘤怎样查出来

除了通过比照纵隔肿瘤的症状和定期体检外,纵隔肿瘤还可以通过X线胸片、CT、B超等常规检查进行初筛,再通过穿刺活检明确诊断。

有研究表明,X線胸片的纵隔肿瘤诊断率约为74.0%,而CT的诊断率为91.6%,B超为75%,相比之下CT检查的诊断率较高,而且对肿瘤的定位及邻近组织的关系较B超和X线胸片检查更为准确。

常规体检项目里都会包括X线胸片检查,一般都能查出来。有需要的患者可以将CT检查作为此病的常规检查。

需要注意的是,除了成人,儿童也会得纵隔肿瘤,虽然发病率相对于成人要低一些,但癌变机会多。约有2/3的患儿早期有咳嗽、低热、呼吸困难等症状,这是和儿童胸腔容量小有关系。临床上发现纵隔肿瘤的孩子多是在胸部X线检查时偶尔查出的,患恶性纵隔肿瘤的孩子还往往伴有贫血和消瘦。

原发性纵隔肿瘤患者的护理分析 篇4

关键词:原发性纵隔肿瘤,护理

纵隔自第1肋骨到横膈, 前有胸骨, 后有椎体, 四周以纵隔胸膜环绕。主要包括心脏、大血管、食管、气管及其主支;胸腺及纵隔淋巴组织为主[1]。胸腺瘤为常见纵隔肿瘤, 本文选取60例胸腺瘤患者, 应用精心护理, 效果明显, 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选取本院2012年1月~2013年9月60例原发性纵隔肿瘤 (以胸腺瘤为例) 患者, 其中男38例, 女22例, 年龄28~65岁, 平均年龄 (43.6±3.6) 岁。根据Osserman分型:Ⅰ型为单纯眼肌型有22例, Ⅱa型为轻度全身型有14例, Ⅱb型为中度全身型有20例, Ⅲ型为急性爆发型有4例, 病程持续15 d~2年。

2结果

患者经治疗后, 术后44例带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返回病房内, 在10~48 h后拔出气管插管, 应用鼻导管吸氧;其他16例患者全身麻醉清醒, 拔出插管后返至病房。并未出现死亡病例, 4例患者术后产生肌无力, 通过气管切开呼吸机辅助呼吸后得到好转。应用精心护理后, 优良患者54例, 差6例, 优良率为90%。

3护理方法

3.1心理护理应用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者因为插管出现不适感, 手术切口存在疼痛感等症状, 导致出现紧张、恐惧、烦躁不安等不良心理状态, 护理人员应积极与患者交流沟通, 实施相应心理支持, 且鼓励患者家属一起参与护理过程, 应用亲切眼神、温和语言、熟练操作技术, 缓解患者不良心理情绪。使得患者了解相关眼神、表情、肢体等非语言表达方法, 以便能够通过此方法说明自己不适感及要求, 而且可制作相关卡片方便交流沟通, 依照患者病情状况, 使其了解治疗情况, 防止出现心理紧张、恐惧等不良情绪, 也可以通过听音乐等方式放松神经, 避免不良心理状况发生。

3.2术前指导通过宣传教育, 使得患者了解疾病相关知识。患者应注意保暖, 避免术前出现感冒症状, 吸烟者在手术前2周需戒烟, 且在术前学会深呼吸, 正确咳嗽、咳痰, 练习床上大小便, 患者应明确了解所需检查项目, 内容及注意事项, 且了解术后需留置引流胸腔闭式引流管相关知识及注意事项等。患者应配合医师完成相关检查项目, 包括血常规、肝肾功能、心电图、等, 如有必要应进行CT或核磁共振等检查。

3.3术前休息及饮食患者不论进行手术前还是化疗, 手术或化疗前均应有充足睡眠[2], 通常成年人1 d睡眠时间应≥8 h[3], 而且饮食时注意有充足蛋白质摄取量, 多食用富含维生素、易消化食物 (水果、蔬菜等) , 尽量少应用油煎食物, 合理调整饮食。

3.4术中护理洗手护士需及时了解并明确手术操作者需解剖位置, 并及时准确传递手术器械, 能够与术者进行极为默契配合。在对肿瘤解剖过程中侵犯到上腔静脉时, 需立即应用上腔静脉人工血管置换手术器械, 采取合理人工血管及其缝合线, 应用肝素盐水对局部进行冲洗。巡回护士在手术过程中需仔细观察病情变化, 且观察各个监测指标, 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并予以相关配合处理, 随时准备所用急需物品, 掌握整个手术进程, 以便能够立即补充手术台上应用物品, 在肿瘤出现基底较宽情况时, 会侵犯到大血管, 导致瘤体在解剖时产生大出血, 需立即配合急救, 应备好大量库血和凝血成分, 通过加压进行输液输血, 而且予以加温处理, 以便患者保持正常体温。

3.5呼吸道护理合理呼吸道护理能够避免患者出现并发症, 对于胸腺瘤患者可以避免发生重症肌无力, 采用充分给氧, 维持到患者完全清醒, 可以进行自主呼吸且具平稳性, 肌力能够得到理想恢复时可拔出气管插管, 在发生呼吸肌无力症状时, 需及时监测血氧饱和度与血气并予以分析处理, 如有必要可应用呼吸机进行辅助呼吸, 将呼吸道内分泌物进行彻底性清除, 使得气道保持通畅性。在患者生命体征保持平稳后, 可应用半卧位, 指导患者正确排痰及深呼吸, 3次/d应用雾化吸入。

3.6引流管护理合理固定引流管, 避免发生滑脱且注意引流液色、质、量变化情况, 一般引流液具有淡黄色, 在创口周围出现大量渗出液时, 需立即更换敷料。观察是否存在活动性出血症状。定时由引流管近心端往远心端进行挤压, 避免引流管发生堵塞, 确保引流具有高度通畅。在引流量<10 ml/d, 液体变为清澈时, 可以考虑进行拔管处理[4]。

3.7术后预防为了避免肿瘤出现复发情况, 巩固治疗效果, 确保患者恢复健康, 定期复查具有较为重要作用。所以肿瘤患者在完成治疗后需定期实施复查。根据医嘱咐, 患者应定期到医院实施相关身体检查, 若发现问题需立即进行治疗, 避免肿瘤出现复发或转移现象。携带治疗前后患者肿瘤诊断检测报告, 将其与复查检测结果进行对比, 以便应用适宜治疗方案。通过有效复查后, 如未检测到转移或复发征象, 也需坚持进行医院复查工作。

4小结

经本文研究可知, 通过精心护理后, 患者治疗效果明显, 优良率达到90%。总之, 原发性纵隔肿瘤患者实施合理护理对于治疗效果具有促进作用,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王运利, 郭建琴, 韩玉英, 等.微波消融治疗甲状腺肿瘤的围手术期护理.护士进修杂志, 2013, 28 (2) :186-187.

[2]沙永生, 孔轻轻, 罗洪源.肿瘤患者睡眠质量的研究与护理进展.护士进修杂志, 2014, 29 (7) :603-605.

[3]沙永生, 孔轻轻, 何浩, 等.个体化音乐干预对肺癌患者术后睡眠质量影响的研究.护士进修杂志, 2013, 28 (16) :451-453.

纵隔畸胎瘤的CT诊断意义 篇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0019(2009)7-0269-01

[摘要]纵隔畸胎瘤CT表现常复杂多变,虽然多数病例可在术前根据CT表现作出正确诊断,但误诊率仍较高。本文探讨的是纵隔畸胎瘤CT征象的诊断价值与限度。

[关键词]纵隔畸胎瘤;X线计算机

1一般资料

笔者选择42例畸胎瘤病人完整的检查资料,男17例,女25例;年龄12~65岁,平均31.2岁。26例以胸闷、胸痛或咳嗽为主诉就诊,16例因其他原因行常规胸部X线透视发现。所有病例均行常规胸部CT平扫和增强扫描。所用设备为PQ2000螺旋CT或GE多排CT。为确定纵隔畸胎瘤CT征象的诊断价值,从病理确诊并且在CT上表现为孤立性纵隔包块的其他纵隔肿瘤中随机选取42例为对照进行比较分析。(包括畸胎瘤以外的生殖细胞瘤、胸腺瘤、支气管囊肿、食管囊肿、胸骨后甲状腺肿、脂肪瘤、脂肪肉瘤、神经源性肿瘤、血管瘤)。

2结果

2.1所有病例均显示不同形状的孤立性包块:其中30例呈类圆形,偏于纵隔一侧;8例为不规则形;4例为哑铃形。横断面最大径5~28cm,最大者几乎占满一侧胸腔。42例中37例包块位于前纵隔,其中前縱隔中部30例,下部4例,上部3例;包块位于后纵隔5例。包块可分为三种类型:①囊性包块,17例,均为成熟型。包括单房囊型8例,囊内无间隔、实性成分或小囊,囊壁厚薄接近一致,约2~3mm,其中2例囊壁钙化呈蛋壳状,多房囊型5例,囊内有厚薄不等的间隔。子-母囊型4例,大囊内有大小、数量不等的小囊(下称子囊),囊内容可为水样密度或脂质密度。②囊实性包块19例,包块内囊、实性成分并存,以囊性成分为主,其中16例为成熟型,3例为不成熟型。③实性包块6例,以实性软组织成分为主,但多数密度不均,有小灶状囊变区,术后病理检查结果均为不成熟型畸胎瘤。42例除了8例单房型密度均匀外,其余34例密度不均。脂质密度、水样密度及软组织密度以不同比例相互混杂。23例包块内显示斑点状或斑块状钙化,2例含有不规则骨块,1例含牙齿。增强扫描包块内软组织成分、囊壁及囊间隔轻度强化,与不强化的囊内容形成明显对比。34例边缘光滑,与邻近结构界线清楚。5例边缘模糊,与邻近结构分界不清,其中3例术前诊断为恶性肿瘤,术后病理检查显示囊壁与周围组织粘连,并有慢性炎症反应。2例肿瘤破入胸腔,其中1例继发肺脓肿。1例大部分边界清楚,仅有部分边界模糊,呈浸润性改变,术后病理证实为肿瘤恶变。

2.2特殊CT征象

2.2.1脂—液平面:4例界面以上为脂质密度,CT值-70-120Hu;界面以下为水样密度。变换体位扫描,界面发生相应变化。

2.2.2脂密度子囊:3例为边界明确的类圆形的脂质密度的囊状结构,游离于水样密度的母囊中,或位于瘤内其他成分中,作者称之为脂密度子囊。增强扫描子囊壁明显强化,显示更为清楚。

2.2.3水密度子囊:2例,指位于母囊中的水样密度的大小不等的囊状结构,作者称之为水密度子囊。子囊较多时形似葡萄串。平扫时子囊壁不甚清楚,增强扫描由于子囊壁明显强化而清楚显示。与对照组CT表现对比分析结果42例纵隔畸胎瘤病人中有脂密度子囊、水密度子囊、液-液平面、脂-液平面、蛋壳状钙化、含有牙齿或骨骼CT表现者分别为5、3、4、6、4、5例,而对照组分别为0、0、2、0、2、0例。

4讨论

纵隔畸胎瘤CT影像特点:在CT图像上多数纵隔畸胎瘤表现为囊性或囊实性包块,只有13%表现为实性包块,90%位于前纵隔,73%位于前纵隔中部[1]。与其他纵隔肿瘤相比,畸胎瘤最突出的特点是瘤灶内多种密度不同的组织成分互相混杂分布,通常包括水样成分、脂肪组织或液态脂质成分、形态不同的钙化或骨化(斑点状、斑块状、蛋壳状、枝形骨或牙齿)以及形态、密度不同的软组织成分。脂—液平面也有相对特异性,表明在囊性病变中同时有水样成分和液态脂质成分存在。“囊中囊”,包括水密度子囊和脂密度子囊在纵隔畸胎瘤中也极具特点,在其他肿瘤中极少见到。此外,囊性纵隔畸胎瘤的囊壁通常较纵隔其他囊性病变厚,多为2~3mm,并且厚度不甚均匀,增强扫描时强化明显。

CT表现对纵隔肿瘤的鉴别诊断意义:在多数纵隔畸胎瘤中可见同一瘤灶内多种不同形态、密度的不同组织成分同时存在,而对照组42例其他纵隔肿瘤中则无1例具有此表现,因此认为具有一定特异性。尤其瘤灶内显示肢形骨或牙齿具有重要鉴别诊断意义。部分胸腺囊肿和支气管囊肿并发感染或囊内出血时其囊内可显示液—液平面,但对照组中尚未见脂-液平面,故可认为具有特异性,但由于本组例数不多,其诊断意义有待于进一步研究。子—母囊,包括囊内含有水密度子囊和脂密度子囊,对照组中亦无1例具有此种表现,其鉴别诊断意义也是肯定的。囊壁的厚度具有相对特异性,胸腺囊肿、甲状腺囊肿及支气管囊肿壁厚通常为1mm左右并且厚薄较为一致,而囊性纵隔畸胎瘤的囊壁一般厚约2~3mm。然而,蛋壳样钙化则鉴别诊断意义不大,胸腺囊肿、甲状腺囊肿及支气管囊肿均可有此表现[2]。

纵隔肿瘤 篇6

【摘要】 目的:探讨宫腔镜子宫纵隔诊断和手术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对40例子宫纵隔患者采用宫腔镜电切术进行诊治资料进行分析。结果:40例子宫纵隔中, 32例为不完全性子宫纵隔,8例为完全性子宫纵隔。均在宫腔镜子宫纵隔电切术,术中无并发症发生,平均住院6天。结論:宫腔镜矫治纵隔手术侵袭小、病人痛苦少、术后患病率低;且子宫壁完整无瘢痕,宫腔镜切开纵隔后子宫腔内膜创面修复仅需4~5周,故再孕后除有产科指征外并非绝对需剖宫产终止妊娠。

【关键词】 子宫纵隔;宫腔镜;电切治疗手术 子宫畸形的发病率在0.1%~1.0%之间,子宫畸形常致不孕不育。先天性子宫畸形通常是由于侧融合失败或垂直子宫隔吸收不完全所致。对纵隔子宫的矫治,已较多采用在腹腔镜监护下经宫腔镜进行切割,此法可避免剖腹及剖腹后可能发生的输卵管粘连等并发症,不需切开子宫,故在子宫壁上不留瘢痕,妊娠后尚可经阴道分娩,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1]。选取2011年6月~2013年6月收治的经宫腔镜切开子宫纵隔40例临床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收治的子宫纵隔40例,32例为不完全性子宫纵隔,8例为完全性子宫纵隔。均因反复流产2次以上而除外其他病因者。

1.2 宫腔镜诊断 子宫纵隔分成完全性和不完性两大类,由于子宫纵隔的形态呈上宽下狭、从宫底伸延到近宫颈外口(完全性子宫纵隔)或宫颈内口或以上(不完全性子宫纵隔)的结构,故仅从宫腔内形态而言,与单宫颈双角子宫或双子宫相似,即双侧子宫角完全被分隔开,其顶端分别可见到输卵管口。若经宫腔镜发现纵隔型子宫畸形者,必要时可作盆腔双重造影或腹腔镜检查,以确诊为子宫纵隔或单宫颈双角子宫。

1.3 方法 月经净后第3~7天内为宜,若在月经后半期手术,由于盆腔充血和子宫内创面愈合不全,使术后首次月经量增多。术前宜先作腹腔镜检查,确定为子宫纵隔,术时作腹腔镜监护,以防手术中可能因剪割过度所致的子宫穿孔。子宫纵隔剪割一般为一次性完成,也有因术中出血、视野模糊不清,而需分次才能完成者。切除的深度应以达到双侧输卵管口处水平为准,过深可致子宫壁损伤甚至穿孔,过浅则纵隔未能完全切除而有残留。手术时出血量一般不多于既往月经量,如出血过多可用小气囊或小水囊压迫止血。切除纵隔的器械除用微型剪外尚可用电切割。术后子宫腔内放置宫内节育器(IUD)以防粘连,给予抗生素以防感染。用口服雌激素促进子宫内膜增生,雌激素的剂量宜大,因基底处子宫内膜上雌激素受体较少之故。常用炔雌醇片0.1mg/d,连服40d,后10d加用安宫黄体酮10mg/d口服,停药后于撤药性出血后继续应用,共3个周期,以促进子宫内膜的增生与修复。3个周期后取出宫内节育器。

2 结果

40例子宫纵隔中, 32例为不完全性子宫纵隔,8例为完全性子宫纵隔。均在宫腔镜子宫纵隔电切术,术中无并发症发生,平均住院6天。

3 讨论

大部分子宫纵隔妇女并无生育障碍存在,偶尔在B超或HSG检查、流产或产时发现,仅20%~25%的子宫纵隔妇女会发生生育问题,主要是反复或习惯性孕3~6个月流产,且胚胎发育常无异常。一般认为子宫纵隔畸形不是引起不孕的原因,除非对原发不孕要求作体外授精-胚胎移植(IVF-ET)或久治无效的原因不明的不孕妇女,可谨慎考虑作子宫纵隔矫治术,术前应对病人及其家属作好解释。此外,术前必须充分排除其他引起孕早、中期反复流产的病因。

HSG可显示子宫腔存在分隔,但子宫外形是鉴别子宫纵隔与双角或双子宫的关键;除仔细的妇科检查外,既往均用盆腔气腹造影加以诊断,现多采用B超(阴道或腹部)能予确诊,若有可疑者手术时经腹腔镜检查并监导[2]。丈夫精液分析(特别注意畸形状况)、夫妇双方血染色体检查、基础体温(BBT)检测、黄体晚期子宫内膜活检和黄体中期血孕酮值测定,以及可能的特殊感染病原体的检查等以全面评估其生育功能。若有指征和条件,还应作甲状腺功能检查以了解其有无异常;检测狼疮抗凝因子(LAF)、部分促凝血酶原激酶时间(PTT)、抗心磷脂抗体(ACA)和抗核抗体(ANA)以排除自家和同种免疫状态。由于胚胎期苗勒管和泌尿生殖系统关系密切,有小部分子宫纵隔妇女合并肾脏畸形,包括肾下垂等,可经腹部B超筛检,如有可疑者进而嘱作静脉肾盂造影检查。术前应体检和实验室检查,以排除宫腔镜手术和腹腔镜手术(若需同时腹腔镜检查或监导者)以及麻醉禁忌者[3]。为使宫腔镜子宫纵隔矫治术能顺利进行,除选于月经刚净后子宫增生早期为宜外,也可术前应用抑制子宫内膜增生的药物,如达那唑、GnRH衍生物等以致内膜萎缩,术时视野清晰,易于操作且可能减少术时出血量,可供临床实践时参考。

纵隔肿瘤 篇7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男3例,女1例;年龄60~73岁;均有不同程度的头颈及上肢肿胀,颈静脉怒张,胸壁侧枝循环静脉充盈,严重者头面部紫绀、肿胀,眼睑不能睁开,患者十分痛苦。胸CT示纵隔内多发结节、肿块影,性质待定,伴上腔静脉、无名静脉侵犯,考虑有手术指征,未见确切手术禁忌。CT示病变同周围血管关系密切,充分备血,准备血管置换,并注意向患者家属交代手术风险。

1.2 结果本组病例均于4周内康复出院,无并发症发生。

2 护理

2.1 术前护理

2.1.1 心理护理

胸外科手术以及因手术而发生的疼痛、缺氧、出血、发热和各种并发症等,作为一系列的应激源刺激患者,使机体处于应激状态。应激状态下的心理反应多为消极的,表现情绪不良,如对切口疼痛的恐惧、对缺氧的不安、对出血和并发症的紧张、担心等,这些不良情绪往往影响患者对治疗的信心[1]。耐心的解释和语言安慰可以起到增强患者自信心和通气治疗的效果。护士及时与患者沟通,通过对患者的表情、精神状态、身体姿势、举止及目光等去观察、了解患者的心理活动,满足患者的生理需求。本组4例患者中1例患者担心疾病预后,出现焦虑恐惧的心理,通过科室心理辅导员的疏导,患者能够积极地面对疾病。

2.1.2 加强呼吸功能的锻炼

开胸手术患者由于自身原有疾病的影响,加上麻醉、手术的打击,不可避免地出现呼吸功能下降。术前呼吸功能锻炼是改善患者呼吸功能、减少术后并发症的有效方法之一[2]。本组4例患者从入院开始锻炼,方法为:①练习腹式深呼吸及缩唇呼吸,每日3~4组,每组10~20次;②使用呼吸功能锻炼器,每日6次,每次5~10 min;③有效咳嗽,取坐位,深呼吸3次,于吸气末屏气1~2 s,收缩腹肌,继而咳嗽,连续咳嗽数次使痰液抵达咽部附近,再用力咳嗽将痰排出,每日3~4组,每组咳嗽10次。

2.2 术后护理

2.2.1 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及血氧饱和度(Sp O2)的变化情况

每30 min测量1次血压、脉搏和呼吸;病情平稳后每1 h测量并记录1次。有研究发现,非心脏性胸部手术后心律失常的发生率平均为20%,心律失常出现的时间在术后2~6 d的占87%。每4 h测量体温1次,观察有无发热及发热持续的时间,必要时遵医嘱给予处理。开胸手术对呼吸功能影响较大,有研究报道[3],开胸术后1 d肺活量下降至术前值35%,3 d开始恢复。因此根据Sp O2调节吸氧浓度,Sp O2监测可用于评估患者对呼吸机治疗、吸痰和脱机等的指标。本组病例使用有创呼吸机治疗8~18 h,无创呼吸机治疗24~120 h,Fi O240%~50%,Sp O295%~99%。本组病例术后患者2~6 d改为面罩吸氧。

2.2.2 维持术后早期循环稳定

注意有创动脉监测和CVP监测。术后早期适当控制晶体入量,根据术中失血量和术后引流量,补充胶体;并给予强心、利尿处理。本组4例患者使用西地兰0.2~0.4 mg,速尿10~20 mg静脉推注,同时注意肾脏功能及电解质的变化,准确记录每小时尿量,严格控制胶体的输入量,但仍应保持血浆容量不低于正常,参考中心静脉压进行调节。

2.2.3 凝血酶原时间及凝血酶原活动度监测

患者手术后导致组织和血管损伤,释放凝血活素,加之行上腔静脉及无名静脉血管置换,血液呈高凝状态;手术后卧床,导致血流缓慢,构成了血栓形成的三因素[4],术后遵医嘱给予华法林抗凝治疗,每日监测凝血酶原时间及凝血酶原活动度,密切观察注射部位皮肤有无发紫和血肿,测血压后袖带捆绑处有无出血点,观察有无牙龈、切口渗血或血肿,特别注意有无头痛、呕吐、意识障碍等颅内出血症状。本组患者无此类并发症发生。

2.2.4 严密观察上腔静脉回流及体位

肿瘤压迫上腔静脉导致血液回流受阻,术前患者表现为呼吸困难、颜面水肿、颈静脉怒张、胸壁静脉曲张,不能平卧。术中切除上腔静脉及无名静脉行人工血管置换,术后严密观察患者呼吸困难改善情况,同时观察颜面、颈部及双上肢皮肤淤血、水肿和胸部浅静脉曲张情况。准确记录,用于评价上腔静脉梗阻是否缓解及人工血管是否通畅。全麻清醒后抬高床头30~45°,利于上腔静脉回流,防止血栓形成。本组病例于术后3~5 d开始,患者头面部、颈部、上肢水肿明显消退。

2.2.5 呼吸道管理

患者手术创伤大,并行呼吸机辅助呼吸,导致呼吸道分泌物干结、增加,更易形成痰栓,阻塞呼吸道。在护理上,采取主动咳嗽与辅助咳痰相结合的方法帮助患者排痰。气管插管和气管切开患者应温化、湿化气道,彻底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并行体位引流,定时叩背,协助患者咳出痰液,保持呼吸道通畅,按时雾化吸入。经上述措施后,本组病例术后无肺不张、肺部感染、气胸等并发症发生。

2.2.6 并发症的观察

2.2.6. 1 脑水肿

由于术中切断部分侧支循环,撑开胸廓进一步减少胸壁侧支循环血流,做血管吻合时,阻断上腔静脉及无名静脉,均可使静脉压升高,导致脑水肿,引起精神神志异常和肢体障碍,严重者昏迷不醒。术后严密观察患者神志及肢体功能活动情况,有无头痛、头晕、呕吐等脑水肿症状发生。本组患者均于术后2~3 h清醒,无意识障碍及神经系统并发症。

2.2.6. 2 复张性肺水肿和左心衰

由于患侧肺组织长期受压,组织缺氧,肿瘤切除后肺快速复张,肺血流量突然增加,肺血管内压力增高,使液体漏至肺泡而发生肺水肿。因此术后应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的变化,观察咳出痰液的颜色、性状、量。控制输液速度,避免短时间内输入过多液体,使循环血量增加,加重心脏负担引起左心衰和肺水肿。一旦出现烦躁不安、胸闷胸痛、呼吸困难、咯大量白色或粉红色泡沫样痰、心率增快、血压和血氧饱和度下降等症状,则提示左心衰表现,应通知医生采取紧急处理措施,本组患者未发生此并发症。

2.3 出院指导

重点是口服抗凝药物华法林的注意事项,一般抗凝半年要嘱患者定时复查检凝血酶原时间(PT),警惕出血先兆,如鼻衄或牙龈出血等状况及时复诊,调整抗凝药物用量,保证抗凝治疗安全有效。

3 讨论

纵隔肿瘤侵及上腔静脉及无名静脉引起上腔静脉综合征,通过胸部X线片和胸部CT,结合上腔静脉梗阻引起的头颈和上肢水肿等症状即可诊断。上腔静脉和无名静脉的切除及重建手术可以完成根治性肿瘤切除,在切除肿瘤的基础上,根据肿瘤的病理类型辅以放化疗,可显著地减少肿瘤的复发率,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提高患者生活质量[5]。因此做好充分的术前准备,术后加强心、肺、肾功能的监测与护理,密切观察出凝血倾向,预防感染,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做好围术期的护理,对提高手术的成功率和患者康复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苏鸿熙.重症加强监护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707-710.

[2]邵剑,张馨.术前呼吸功能锻炼对胸心外科手术病人肺功能的影响[J].中华护理杂志,2004,39(6):401.

[3]殷方.开胸术患者围手术期血气分析及临床意义[J].现代诊断与治疗,1997,(3):156.

[4]董国祥.实用血管外科学及护理[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6:86-89.

纵隔肿瘤 篇8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恶性淋巴瘤患者100例均经胸部X线、CT检查证实纵隔占位, 均用CHOP方案化疗。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男30例, 女20例;年龄10~70岁, 中位年龄33.1岁;对照组男31例, 女19例;年龄13~78岁, 中位年龄41.12岁。2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2 方 法

2.1 观察组

操作均由同一名护士进行。选用BD公司生产的18G、20G、22G第三代套管Y型静脉留置针行股静脉穿刺留置套管针输液。

2.2 对照组

选用BD公司生产的20G、22G、24G第三代套管Y型静脉留置针, 选择内、外踝、足背、小腿、大腿浅静脉按常规方法穿刺留置套管针输液。

2.2.1 用物准备:

根据患者体型, 股静脉大小、深浅度, 选用BD公司生产的18G、20G、22G第三代套管Y型静脉留置针, 抽取肝素稀释液 (62.5U/ml) 5ml或10ml, 注射器放置无菌盘内, 无菌手套, 透明敷料, 茂康碘, 75%乙醇, 胶布、速干手消毒液等。

2.2.2 测量双侧大腿围并做好记录:

以便观察有无渗血、渗液, 红肿感染。

2.2.3 体位:

患者取平卧位, 穿刺侧 (首选右侧) 大腿外旋、外展与躯体纵轴成45°[1], 臀下垫一小枕或折叠4~8层的毛巾, 以充分暴露穿刺侧腹股沟区, 减小股静脉的弯曲度。

2.2.4 定位:

于腹股沟韧带中点下方1cm处可摸到股动脉搏动, 在搏动最明显处内侧旁开0.5cm为穿刺点。

2.2.5 无菌要求:

速干手消毒液消毒双手, 75%乙醇、茂康碘按顺时针—逆时针—顺时针的方法各消毒3次, 消毒直径>8cm, 打开无菌盘, 戴无菌手套, 取抽好肝素稀释液 (62.5U/ml) 的注射器连接留置针, 拧紧留置针肝素冒, 拔除留置针护针冒并排干净留置针内空气。旋转针芯, 使套管与针芯稍有松动, 利于送管。

2.2.6 穿刺:

左手食指触摸股动脉, 右手持留置针于股动脉内侧0.5cm处进针, 针头与皮肤呈30°~45°刺入, 针尖斜面进入皮下后慢慢朝脐部方向穿刺[1], 边进针边用左手回抽注射器, 见暗红色回血即提示留置针已刺入血管, 此时将进针角度放低, 再进针约2~3mm, 再次回抽, 回血顺畅, 此时右手固定针芯, 左手将套管全部送入静脉, 再次回抽, 回血顺畅, 拔出针芯, 注入5~10ml肝素稀释液 (62.5U/ml) 封管。

2.2.7 固定:

穿刺处用6cm×7cm透明敷料固定, 敷料外面再用2~3条医用胶布环绕大腿加强固定, 留置针延长部分也用医用胶布固定好。

2.2.8 拔管:

拔管时用无菌纱布或棉球压迫针眼5~10min, 有凝血功能障碍者压迫>30min, 必要时用沙袋压迫, 并嘱患者勿过早下床活动。由于留置针套管柔软、血管损伤小, 拔管后血管修复快, 本观察组无拔管后血肿发生。

2.2.9 注意事项:

(1) 体位:平卧位, 穿刺侧大腿外旋、外展, 臀下垫一小枕或折叠4~8层的毛巾, 以充分暴露穿刺侧腹股沟区, 减小股静脉的弯曲度, 利于送管。 (2) 股静脉定位要准确。 (3) 准确掌握股静脉的深浅度和进针角度。 (4) 带负压进针, 即针尖斜面进入皮下后边进针边回抽。 (5) 见回血后放低进针角度, 再进针2~3mm, 使套管尖端进入血管, 右手固定针芯, 以针芯为支撑, 左手将套管全部送入, 送管感觉无阻力, 送管后回血试验阳性。勿见回血后立即送管, 因此时套管尖端未进入血管, 造成送管失败。

2.3 观察指标:

(1) 留置针输液操作效果。①一次穿刺成功率。②液体通畅度。打开输液开关, 滴速>50滴/min为良好, ≤50滴/min为差[2]。③刺激耐受性。注射昂丹司琼8mg/4ml注射液或输注5%葡萄糖100ml+阿霉素40mg无不适感为耐受良好, 有疼痛感为耐受不良。 (2) 穿刺口局部情况。局部感染、静脉炎、化疗药物外渗、套管脱出、套管打折、套管堵塞。 (3) 留置针留置时间。

2.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数资料以率 (%) 表示, 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x¯±s表示, 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 护 理

3.1 预防感染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 每天对导管穿刺处进行标准换药[3], 并更换透明敷料, 观察局部有无渗血、渗液、血肿、红肿感染等征象。嘱患者及家属在洗澡、擦身时勿弄湿敷料, 如有敷料潮湿, 立即报告护士, 及时更换敷料。24h连续输液者每天更换输液装置。如有发热, 应及时查找原因, 对不明原因的发热, 应拔除导管, 并进行导管末端细菌学培养。

3.2 加强巡视

避免导管受压、打折、脱出, 保持导管通畅, 及时更换液体, 避免引起空气栓塞, 每天输液前后测量大腿围并与穿刺前大腿围对比, 及时发现液体外渗。一旦发现输液肿胀, 立即拔针并抬高患肢, 局部用特定电磁波治疗仪 (TDP) 照射治疗、生马铃薯片外敷、50%硫酸镁湿热敷[1], 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 消除肿胀。

3.3 封管

采用正压封管[4], 每天输液结束, 将针头退出至仅针头斜面在肝素冒内, 推注封管液至剩余0.5ml时, 边推封管液边拔出针头, 同时左手关闭夹子于留置针近端。

4 结 果

4.1 2组留置针输液操作效果比较

观察组输液通畅度和刺激耐受情况均优于对照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2组一次穿刺成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

注:与对照组比较, *P<0.01

4.2 2组穿刺局部情况比较

观察组局部感染、静脉炎和液体外渗情况少于对照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或P<0.01) 。2组套管脱出、套管打折、套管堵塞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2。

注:与对照组比较, *P<0.05, #P<0.01

4.3 2组留置针留置时间比较

观察组留置时间为 (5.10±1.22) d长于对照组的 (2.26±0.83) d,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 。

5 讨 论

5.1 留置针选择

选用BD公司生产的第3代套管Y型静脉留置针, 其管壁特别平滑, 与人体的亲和性好, 套管针在血温下柔软度增大[5], 对血管内膜刺激性小, 不易发生静脉炎;且Y型静脉留置针的延长管, 使输液、静脉注射等操作远离穿刺点, 大大减少了人为套管牵拉移位、刺激, 减少导管脱出及静脉炎的发生。其套管与针芯衔接紧密, 套管尖端不易发生毛刺或翻边现象, 更大程度地保证穿刺成功。

5.2 心理素质

护理工作是充满压力的工作[6], 护理人员要有良好的心里素质, 练就过硬的穿刺技术, 其稳定的情绪和良好的心理状态也是静脉穿刺成功的关键[7]。护士要对自己有信心, 调整控制好自己的情绪, 取得患者的信任与合作, 才能提高静脉留置针的穿刺成功率, 形成心态和技能的良性循环。熟练掌握股静脉的定位和深浅度, 熟练掌握操作流程, 进针角度, 强调带负压进针, 以提高穿刺成功率。

5.3

严格执行无菌要求, 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 认真细致地做好护理, 是预防穿刺口局部感染、静脉炎的关键, 而影响留置针留置时间的主要原因是静脉炎[5]。观察组无局部感染和静脉炎发生, 留置针平均留置时间 (5.10±1.22) d, 保证了化疗药物及时、准确的应用。

5.4 小结

由于股静脉置管技术相对简单, 出现技术相关并发症少, 多采用股静脉置管, 穿刺时无需麻醉, 易于操作 一次穿刺成功率与下肢浅静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8];又因股静脉具有管腔大、弹性好、血流快、不易塌陷等优点, 可迅速稀释化疗药物, 减少化疗药物对血管的刺激, 减少静脉炎的发生, 在股静脉输入脂肪乳、多巴胺、葡萄糖酸钙等高渗刺激性药物局部无红肿、发白等现象发生[9]。故观察组与对照组在输液通畅度、刺激耐受性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 ;套管针的留置时间国内无统一标准, 美国BD公司推荐为3~5d, 本研究观察组平均留置时间 (5.10±1.22) d长于对照组的 (2.26±0.83) d

综上所述, 股静脉留置针在纵隔恶性肿瘤化疗中具有操作方便、安全可靠、留置时间长、费用低、并发症少等优点, 减轻了护士的工作量, 提高了护理质量和工作效率, 值得推广应用。

摘要:目的 探讨股静脉留置针在纵隔恶性肿瘤患者化疗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 将纵隔恶性肿瘤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选用股静脉穿刺留置针化疗;对照组选用下肢浅静脉穿刺留置针化疗。对比2组留置针输液操作效果、穿刺局部情况和留置针留置时间。结果 观察组输液通畅度和刺激耐受情况均优于对照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观察组局部感染、静脉炎和液体外渗情况少于对照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或P<0.01) 。观察组留置时间为 (5.10±1.22) d长于对照组的 (2.26±0.83) d,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 。结论 股静脉留置针在纵隔恶性肿瘤化疗中应用, 具有操作方便、安全、留置时间长、费用低、并发症少等优点, 减轻了护士的工作量, 提高了护理质量和工作效率, 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纵隔肿瘤,化疗,留置针,股静脉穿刺,护理

参考文献

[1]周晓娜.股静脉留置针在NICU患者中的体会[J].中国实用医药, 2009, 4 (33) :204-205.

[2]张文波, 李时琼.股静脉留置针输液在危重病人抢救中的应用[J].护理学杂志, 2000, 15 (1) :673-674.

[3]蔡玉兰, 谢甲年, 陈虹萍, 等.标准换药程序用于预防静脉留置导管感染的观察[J].护理研究, 2006, 20 (4A) :902.

[4]李柳英, 徐映君, 曾漫瑜, 等.静脉导管正压封管的试验效果评价[J].护士进修杂志, 2011, 26 (19) :1756-1757.

[5]陈志玲, 何春桂, 吴世凤, 等.影响化疗病人套管留置针留置的因素及护理对策[J].当代护士, 2001, 11:64-65.

[6]吴欣娟, 张晓静, 高风莉.护理人员离职意愿与工作压力相关性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 2000, 35 (4) :197.

[7]杜丽敏.静脉输液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当代护士 (综合版) , 2010, 5:41-42.

[8]许艳丽.股静脉留置针在神经外科危重抢救中的应用[J].中国误诊学杂志, 2003, 3 (9) :1427.

纵隔节细胞神经瘤2例探讨 篇9

1 病例资料

1.1 患者男性, 8岁, 因咳嗽、胸痛来我院检查, 胸透发现右肺下纵隔旁见一类圆形高密度影, 肺CT平扫+增强:

显示右肺下叶内纵隔旁见一软组织肿块影, 大小约750cmmm×650mm, 边界清晰, 平扫CT值为36Hu, 内见散在点状钙化, 增强扫描病灶不均匀强化。CT值为49~54Hu。余肺野清晰, 各级支气管通畅, 无扩张与狭窄。双肺门不大, 纵隔居中, 其内未见肿大淋巴结, 心脏大小正常, 胸壁软组织未见异常。CT诊断;右侧胸腔内占位性病变, 考虑畸胎瘤可能大。病理诊断:右后纵隔节细胞神经瘤。

1.2 患者女性, 28岁体检时发现, 右后下纵隔见一团块状高密度影。

肺CT平扫+增强右肺下叶纵隔旁见一大小约520mm×470mm, 团块状软组织密度影, 边界清晰, 平扫CT值约为39Hu, 内见沙粒样钙化, 增强扫描, 病灶轻度强化。CT值约为47Hu。椎间孔无扩大。余肺野未见异常。CT诊断;右后下纵隔旁占位性病变, 考虑神经源性肿瘤可能性大。病理诊断;右后纵隔节细胞神经瘤。

2 讨论

节细胞神经瘤是由外周神经系统的良性纤维组成, 由于成熟的神经节不能再分裂, 故一般认为本病是胚胎性肿瘤。男女发病率无差异, 好发于儿童及青少年, 好发部位为后纵隔、腹膜后及肾上腺等。即发生于有交感神经节的任何部位, 节细胞神经瘤临床无特异性症状, 大多偶尔发现, 故极易误诊为其它肿瘤或肿瘤性病变, 影像学检查, 多为单发病灶, 病灶较大, 其内可见散在沙粒样钙化, 部分病灶内可见絮状脂肪密度影。

总之, 本人认为本组2例病例, 在影像学上CT平扫:病灶在后纵隔旁巨大实性肿块, 边界清晰, 内见散在点状钙化, 增强扫描病灶轻度不均匀强化及周围肺组织无异常改变为其特征, 应当首先考虑节细胞神经瘤。

摘要:目的 提高对后纵隔节细胞神经瘤的认识。方法 2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临床、影像学资料, 并对其CT表现进行分析。结果 影像学上均为巨大实性椭圆形肿块, 肿块包膜均完整, 边缘光滑清晰。2例肿块分别位于右后中下和右后下纵隔, 均沿脊柱生长, 无椎间孔扩大, 1例向下伸入膈角后。CT平扫表现为软组织肿块影, 内可见散在少量钙化。增强扫描表现为不均匀轻度强化。结论 纵隔节细胞神经瘤在CT上具有一定特点, 对其特征性表现提高认识, 有助于做出正确的诊断。

上一篇:赤潮说明文阅读及答案下一篇:工人技能等级评定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