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基础素描教学中巧用加减法(精选5篇)
在基础素描教学中巧用加减法 篇1
摘 要: 基础素描教学中的加减法强调分析与综合的辩证思维,是一种科学的教学方法。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巧用加减法,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提高课堂的效率是基础素描课程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作者结合近些年来在基础素描教学中取得的经验,从三方面对如何在基础素描教学中巧用加减法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 基础素描教学 加减法 巧用
加减法本是初等数学中的一级运算,加则多,减则少。数学中的加减法,相信人人都谙熟于心,运用自如。可在基础素描中的加减法,就不一定是人人都能运用自如,得心应手了。因为素描的加减法常常不是一加一等于二那么简单,如果运用不当,则会一加一小于一,或等于零,或等于负,最后的效果恰恰适得其反。教学有法,但无定法,重在得法,如何在基础素描教学中巧用加减法,这就是本文所要探讨的问题。
一、结构素描要遵循先减后加的原则
现代绘画之父、法国印象主义画家塞尚认为:世间万物其形态无论结构多么复杂、都可以概括为几种最简单的几何形体,如:立方体、圆球体、圆柱体、椎体等,这种“几何化归纳法”可以帮助我们正确把握客观物象的形体特征,认识和表现其形体结构及其规律。掌握基本几何形体的形体特征、结构方式和写生方法,是认识、概括客观物象形体、结构的一把“金钥匙”。石膏头像写生属于基础造型训练的重要课程,也是较难掌握的课程,初学素描的学生由于缺乏对客观对象的认识和理解的能力,不能正确分析形象的特征、结构和内部联系,碰到这类复杂形体经常是眼花缭乱,不知从何下手,因而往往看到一条线画一条线,通过线与线的拼凑勉强凑出一个形体,长此以往,就会走很多歪路。罗马尼亚著名画家巴鲁曾讲:“画素描是从我们看不见的东西开始,而以看见的东西结束。”为了让学生不机械地模仿形状和外貌,我在讲解的时候充分运用“几何体归纳法”,化繁为简,排除一切干扰对复杂的石膏头部形体进行最大限度的概括。以伏尔泰像为例,先将伏尔泰各个部位简化成大的几何形体,(图一),接着把头部主要形象块面化,分成半球体的脑颅部、立方体的耳钉眼眶体、梯形体的鼻子,半圆柱状的上颌体、三角状的下颌体,(图二),在确定块面结构的基础上从整体出发,不断地做加法,用长的、短的、垂直的、水平的、倾斜的辅助线准确地定出五官的结构和透视变化(图三)。我们还可以利用这种先减后加的方法去理解更加复杂的人物头像。通过加减法,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绘画,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明暗素描要遵循边加边减的原则
明暗素描的“加法”是通过明暗调子不断地充实、塑造形体,表现形体结构、空间透视、光影变化的一种过程,它能使画面的形象更具有体积的真实性,更具体地体现形体的起伏转折和变化。而“减法”则是在整体观察、比较观察、本质观察的基础上概括和调整统一,达到进一步的升华。那么,明暗调子的加减有没有诀窍?什么时候该做“加法”,什么时候该做“减法”?许多初学素描的学生在刚接触明暗调子的时候都有诸如此类的困惑。西方曾经有一则寓言,其结论是“聪明人做加法,智者则做减法”。如果没有掌握好的方法,即使再聪明的人,也是不够智慧的。能够在明暗素描中将加法减法并举,在绘画中遵循边加边减的原则,则是既聪明又睿智的人。
从技术层面来说,很多初学明暗素描的学生在绘画训练中往往错误多于正确,其中一个突出的、带有倾向性的问题就是画面“脏”、“花”、“灰”。这是明暗素描中常见的“灰”的现象(图四),画面沉闷,不明亮,犹如罩上了一层薄灰,该暗的暗不下去,该亮的亮不起来。对症下“药”,方能“药”到“病”除,首先必须让学生认识到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作画时缺乏整体明暗层次的比较,中间色调层次重复,不懂或者说不擅长做“加减法”,最后导致明暗层次拉不开。伟大的艺术家米开朗基罗认为绘画是用脑画而不是用手画的一门艺术,古人也认为用手画仅仅称为“能画”,而用脑画出来的画就称得上“妙画”了。因此,遇到诸如此类的问题的时候,我要求学生把笔停下来,把画板放在远处重新审视画面,同时回顾课上所讲的五调子的知识点对明暗层次重新排列,开始做多动脑少动手的慢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该加强的加强,该减弱的减弱。从哲学的角度上来说,“加”与“减”其实就是“取”与“舍”的关系,没有取,画无形;没有舍,无主次。如图五,增加暗部和亮部的对比关系,从而加强形体结构的转折关系;减少繁杂重复的中间层次,在反复的比较中重新调整黑白灰的大关系,塑造肯定、扎实的形体。由此可见,绘画本身是一个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过程,懂得取舍,懂得收放自如,才能获得质的飞跃。
三、“减”比“加”更重要
画的多即是好吗?未必,很多时候看到学生一支笔画到底,一味地加深死抠,只会做“加法”,却很少做“减法”,自以为刻画得十分精细。要知道面面俱到并不意味着入木三分。“我们反对所谓的画的像画的真,反对所谓的细致、精细和繁冗。绘画要懂得高度的概括和提炼。”徐悲鸿如是说。的确,有舍才有得,敢舍敢得,不舍不得,小舍小得,大舍大得。舍并不意味着“弃”,恰恰相反,舍是为了更多的获得,是为了艺术更高层次的追求和升华。西方有位画家叫弗朗兹·克兰,他的画极其简练抽象,画面削尽冗繁,只取黑白两色,视觉冲击力很强。他讲究以少胜多,画面深沉而有意蕴,让人感觉到更深度的美感,这似乎同中国传统绘画有异曲同工之妙,徐悲鸿墨寥寥数笔画《奔马》,享誉画坛,独领风骚;宋梁楷在《泼墨仙人图》中用大笔大笔粗阔而洗练的线条传神地刻画了一位袒胸露怀,憨态可掬的仙人形象,潘天寿画兰草,三笔就可以画出兰草的风姿绰约,清冲淡远,真可谓是将减法做到了极致。由此可见,有的时候“减”比“加”重要,“舍”比“取”重要。针对本段开头学生出现的问题,我认为如果在绘画过程中能够懂得“巧”用橡皮做减法,问题就会迎刃而解。许多学生都存在这样一个认识上的误区:橡皮的作用就是用来擦除,他们不敢擦甚至不愿意擦,从一幅画开始到结束,橡皮成了摆设。事实上,橡皮不仅仅是用来擦除某些错误的线条或者色块,更重要的是它是我们绘画的“第二支”笔,起到调整画面的明暗对比、加强画面的虚实效果的作用,使画面层次更加丰富、有序。初学绘画的人往往不懂得处理画面虚实“秩序”,特别是遇到暗部的地方就有点无从下手,要么急于表现丰富的层次,将暗部刻画得过于琐碎;要么一味地加深层次,造成暗部一团“死气”。要知道,“锋芒毕露”有时候恰恰会适得其反,暗部关系需要画得简练、微妙、含蓄。这时候,用橡皮轻轻将一部分线条擦虚,加强明暗对比关系,拉开前后空间关系,适度修善调整,就可以起到“化腐朽为神奇”的作用。
数学中的加减法简单,固定不变,而素描中的加减复杂而富于变化。素描中的“加”并不是简单的线条排列和色块的堆砌,“减”也不是盲目的删减和擦除,素描中的加减更多地反映了画者的一种绘画方法,一种对艺术的态度。不管加法也好,减法也罢,都要建立在立足整体、放眼全局的基础上。适得其所的添加会使画面生机盎然,恰到好处的减去会使画面主次分明,反之就只会使画面凌乱无章、乏味单调。老子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任何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因此,我们要辩证地看待基础素描中的“加减法”,不仅要善做加法,更要巧做减法。
在基础素描教学中巧用加减法 篇2
一、推想情节空白
在文本中,作者根据布局谋篇的需要,常常在叙述事情发展过程时,省略一些情节的交代。针对那些内容上前后跨度大、跳跃性强的情节空白,教师可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充实课文内容,丰富人物形象。
如在课文《微笑着承受一切》中,作者写道:“日子一天一天过去了,桑兰可以自己刷牙,自己穿衣,自己吃饭了。”文中隐含了学会这些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动作背后,高位截瘫的桑兰所承受的痛苦。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想象桑兰在练习每一个动作时痛得大汗淋漓,即使手臂磨出鲜血来也不放弃,直到她学会基本自理的精神。通过合理的补白,桑兰那乐观、坚强的性格特征更加清晰地展现在学生们的面前。
二、品味符号空白
标点符号是用来表示语音的停顿或不同的语气语调,其中往往就隐藏着作者所要传达的感情内涵。在阅读教学时,教师可以抓住这些富有情感的符号空白,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对于符号的敏感度,引导学生回顾全文,并联系上下文的内容将课文信息进行重组,体验文本语言中所包含的情感、思想,从而内化优秀的、典范的语言,激发学生与文本产生共鸣。
如在《泼水节的怀念》中有这样一段话:“有什么比总理的祝福更可贵呢?阿岩和阿果闭上眼,幸福的热泪和着净水一起流着……”作者并没有继续往下写,而是用一个省略号为我们设置了一处符号空白,其中蕴涵无穷意味。联系上下文,我引导学生体会敬爱的周总理来到傣族人民的中间,把代表着吉祥和幸福的水泼向大家,把党中央的温暖送到了千家万户。他就像一位慈祥的傣家老人,亲手将祝福之水浇向了阿岩和阿果。对于这两个年轻人来说,这种幸福的感觉是语言无法形容的,这一刻将令他们终身难忘。“此时无声胜有声”,正是这个省略号所产生的巨大感染力。
三、揣摩意义空白
这里的意义是隐藏在文本内的言外之意。所谓“书不尽言,言不尽意”之说,其实就是指要通过揣摩文本来体会意义的空白。因此,在教学时,教师可抓住有内涵的词句,引导学生反复揣摩,深入领悟。不少文章的结尾,就是点睛之笔,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抓住这样的结尾,梳理全文,体会作者在字里行间所隐含的深意,在行文过程中的感情倾向,从而真真切切地感受到文本所流露出来的思想感情。
如课文《家乡的桥》的结尾写道:“长相忆,最忆家乡的桥。”虽然只有短短的一句话,却蕴含着极为丰富的感情。教学时,我以此为突破口,引导学生边读边思考。作者仅仅在写家乡的桥吗?学生通过反复的揣摩感悟,体味出这个句子的弦外之音。
四、再造结局空白
有相当一部分文本并没有明确的结局,给人一种文章言已尽而意无穷的感觉。教师可引导学生以自己的想法进行补充,要求他们不仅要关注到文本中既有的内容,更要考虑到如何在加入自身的思想情感后拓展故事情节,超越文本。
在基础素描教学中巧用加减法 篇3
关键词:中职;会计基础;亲属关系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1422(2015)08-0092-02
收稿日期:2015-06-30
作者简介:刘颖(1988-),男,东莞市商业学校教师,学士。主要研究方向:会计教学与研究。(广东 东莞/523000)中职会计专业学生入学接触到的第一门专业课就是《会计基础》,由于该课程多为原理、概述等理论知识,作为刚进入高中的学生,理解能力有限,对理论知识不感兴趣。这样的矛盾就给教师提出了要求,怎样把难于理解的理论知识传授给学生,帮助学生树立会计专业学习兴趣。这方面许多学者进行了探索,如通过编制“顺口溜”、进行课堂角色扮演等试图激发学生兴趣。笔者认为发掘会计理论中的“亲属关系”,是一个实用且有趣的途径,能有效增加会计课堂的趣味性。
一、关于教学方法的尝试
为丰富会计基础课堂教学手段,前人做了许多有益尝试。如在会计课堂中引入任务驱动法、角色扮演法等,具体来讲郑渝英认为在会计基础教学中开展实践教学新模式,首先创建模拟公司,使学生能从中切实感受公司会计工作体验,将抽象的理论联系实践;其次推行双轨三段式教学,让学生对知识点有感性认识——教师将知识点建立关联——开展全面教学,让学生进行会计知识及循环,提升运用能力。谭清风从具体教学实例出发,评述会计基础教学中应用“做中学”的重要性。以上都是从增加会计理论教学中的实践性出发,本文将从增加会计教学的趣味性着手,将生活引入课堂。
二、巧用“亲属关系”
1.抵减账户与父子关系
《会计基础》中提到会计账户性质时,学生往往难于理解为什么“累计折旧”账户是属于资产类科目。那么在讲解时便可巧用父子关系对此进行解释。我们把“固定资产”理解为父亲,把“累计折旧”理解为儿子,虽然“累计折旧”是抵减“固定资产”的,我们视为败家子;既然子随父姓,“固定资产”姓“资产”(属于资产类科目),那儿子“累计折旧”也应姓“资产”(同属于资产类科目)。依此类推,我们可以把父子关系运用到很多此类相关科目中,见下表:
父类账户子类账户固定资产累计折旧、固定资产减值准备无形资产累计摊销、无形资产减值准备应收账款坏账准备存货(原材料、库存商品)存货跌价准备本年利润利润分配…………如此一来,学生知道“父类账户”的性质,子随父姓,“子类账户”与前者一样,难题就迎刃而解了。
2.红字更正法与异性双胞胎
错账更正中,运用红字更正法适用的一种情况是,记账后,发现记账凭证中的应借、应贷会计科目或金额有误,致使账簿记录错误。此时红字更正的步骤为:第一步先用红字填制一张与原错误记账凭证内容完全相同的记账凭证,登记入账,冲销原有错误记录;第二步用蓝字填制一张正确的记账凭证。笔者把第一步中练字凭证与原错误凭证间的关系形容为“异性双胞胎”——科目、金额相同(长相一样),颜色不同(性别不同)。下面举例加以说明:
例:生产车间生产产品领用材料一批,计2 500元,做如下分录,并据以登记入账。
借:制造费用2 500
贷:原材料2 500……………………①
显然,分录科目用错,并已入账,适用红字更正法。那么该如何更正呢,这里正是红字更正法关键所在,也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容易遗忘的。按红字更正法操作步骤,先用红字填制与张与原错误记账凭证内容完全相同的记账凭证:
借:制造费用2 500
贷:原材料2 500……………………②
然后,用蓝字填制一张正确的记账凭证:
借:生产成本2 500
贷:原材料2 500
笔者将分录①与分录②的关系形容为异性双胞胎,两个分录的科目及金额完全一样,只是颜色不同。这样让学生比较容易理解和接受,突破了教学的难点,也能激发学生的兴趣。
3.会计主体与母子公司
会计四大假设中会计主体假设讲到进行会计核算,首先要明确其核算的空间范围,即为谁记账。会计主体假设是指假设会计所核算的是一个特定的企业或单位的经济活动。尽管现代企业归投资者所有,但企业的会计核算不包括该企业投资者或债权人经济活动,或其他单位的经营活动。一般地,经济上独立或相对独立的企业、公司、事业单位等都是会计主体。甚至只要有必要,任何一个组织都可以成为一个会计主体,典型的会计主体是经营性企业。应注意,会计主体与经济上的法人不是同一概念,会计主体可以是法人,也可以不是。那么学生在对文字进行理解时,往往容易犯错。特别是将会计主体、法律主体与母子公司、总分公司这几组概念之间的关系极易混淆。首先明确,母公司与子公司、总公司与分公司都是会计主体,学生特别不能理解子公司、分公司是否是法律主体。针对这种情况,笔者将这两组概念作如下对应:
母公司——母亲、子公司——儿子;
总公司——本人、分公司——分身、克隆人
那么,儿子与母亲一样都是有身份证的,都受国家法律保护的,所以子公司也是法人;而分公司(分身、克隆人)是没有身份证,不受法律保护的,所以分公司不是法人。这样一来,学生能在轻松幽默的氛围中记住知识点。
三、总结
以上内容,是在《会计基础》理论课堂中运用“亲属关系”对会计理论进行再理解、再消化,有助于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很好地掌握和理解会计中的原理。当然,会计中还有很多这样的关系有待发掘,这些需要中职会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反思,不断从学生角度出发,思考如何教、如何教好,总结宝贵经验。
参考文献:
[1]谭清风.浅谈会计基础教学应用“做中学”[J].科技企业月刊,2012(08).
[2]王桂莲.会计基础教学改革有效方法浅淡[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4(02).
[3]王云菊.中职趣味教学法浅析[J].职业, 2014(05).
[4]徐瑛.职业学校《会计基础》教学改革初探[J].科技信息(科学考研),2007(12).
如何在谈判中巧用理性思维 篇4
1、列出需要使用理性思维的事情。首先确定特别紧急的情况。大概每个月做一个列表,列出重要的、紧急的、需要使用理性思维的谈判。这种谈判也许是关于资金、关键的战略合作伙伴或者确定企业新的发展方向等等。
然后,安排一个思维活跃的时间来进行谈判。例如,如果你是一个夜猫子,就不要在第二天早晨安排和重要的客户见面。另外,这也可以提醒你积极参加一些会前的沟通和谈判。
2、不要让时间压力影响你的决策。当剩余的时间不多时,谈判者经常会运用直觉思维。如果能够意识到这一点,就可以做出积极调整,为谈判留出足够的时间。如果有人约你在中午或者在飞机上讨论某件事情,你可以要求选择其他的时间。
3、将谈判划分为几个部分。人们总是希望尽快达成协议,但是只需要开一次会议就能做出的决定,往往是很少的。即使你事先做了充分的准备,在谈判中总是会冒出来一些新信息和某些你没有预料到的情况。
因此,耐性很重要。为了避免运用直觉思维,你可以在谈判中安排一些时间,让自己再重新考虑一下。例如,事先安排好,每隔一两个小时就休息一下,利用这段时间好好消化那些没有预料到的信息,或再仔细考虑一下你的想法。如果事先觉得谈判会很复杂,那么就安排几天的时间来沟通。你可以在第一天通过邮件和对方交换信息,第二天通过电话和对方进行初步的交流,第三天和第四天才进入正式的谈判。给自己足够的时间来深思熟虑整件事情。
4、以外部的视角看待问题。在谈判中,经理人常常会意识不到自己的偏见。怎样才能判断你的观点是客观的呢?首先,在开始重要的谈判之前,雇用一个真正的外人,他可以是公司的专家,也可以是专业的咨询顾客,或者也可以是你的朋友。当你的处境复杂或受到情绪的困扰时,他们可以发现被你忽略了的因素,恰当地权衡负面的信息,帮助你客观地做出决策。
在哲学教学中巧用数学概念 篇5
一、引用正负数
哲学概念中, 具体与抽象从含义上不好表述, 从个别到一般, 从具体到抽象是人们对事物认识的辨证过程。课堂教学中, 我想到, 一切数学概念、定理都是从现实生活、生产、科研实践中提炼出来的, 并回到实践为之服务。为此, 我先引导学生观察现实生活中的一些数量关系。如温度零上与零下5℃, 水位上升与下降2米, 收入或支出10元, 盈利或亏损100元等等。所有这些都是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若抛开各自具体的外壳剩下的是一对对具有相反意义的数, 用正负数就把它们表示出来了, 所以正负数的抽象概念就出来了。
二、巧用“不等式”
在唯物辩证法教学中, 讲到联系的形式之一——整体与部分的联系时, 其中有一项内容是整体与部分的地位和功能不同, 我请同学们探讨用数学知识来解释上述内容中的观点:“当各部分以合理的结构形成整体时, 整体就具有全新的功能。当部分以欠佳的结构形成整体时, 就会损害整体功能的发挥”。他们顿时来了兴趣, 七嘴八舌地讨论开来。一些数学较好的同学反应快, 说:“老师, 可以用来表示当部分以合理的结构形成整体时, 整体就具有全新的功能, 这就好比我们班的同学, 如果大家齐心协力, 班集体才会是一个优秀的整体”。我微笑着说:“对, 那么反过来呢?”“如果大家不团结, 就会……”, 全班同学齐声应和。我笑着说, “我可不希望我们班1+1<2”, 看来, “不等式”在这里作用真不小。
三、善用几何图形
在“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结”这一知识点中, 有一个难点是“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 怎样突破这一难点呢?我请同学拿出纸和笔, 让它们进行画图比赛, 大家都乐了, 政治课成了绘画 (美术) 课, 笑声过后, 我提示大家用圆形之间关系来描述“普遍性寓于特殊性”, 有两个同学用了以下的图例来说明:
在“欣赏”到这两位同学的作品时, 我灵机一动, 请其中一个同学在黑板上画了一遍, 请大家来评判。有同学说A、B、C三幅图都可以表示普遍性寓于特殊性, 我告诉同学, 普遍性好比共性, 特殊性好比个性。A、C两图描述出了共性存在于个性之中, 离开了个性, 也就没有共性, 与个性的相交点是表示个性再怎么特殊, 还是有共性的, 而B图则表示共性和个性没有相关, 所以A、C两图合理地表示了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相互联结, 即普遍性存在于特殊性之中, 一个事物再怎么特殊还是具有同类事物的普遍性的。一个教学难点就在绘画中取得了突破。
四、活用“排列组合”
在量变引起质变的形式中, 第二种是由于构成事物的成分在结构和排列次序上发生了变化, 也能引起质变。在这一教学内容, 我让同学玩了一个数学游戏, 把全班分成六个小组, 每个小组推举一名组长, 其职责是准备九张小卡片, 每张小卡片是从1到9各不相同的自然数, 给小组成员每人9次摸出不同卡片机会, 按顺序予以记录。结果组成9位数最大的同学获胜。同学们在欢笑声中体验到“摸奖”的快乐, 也认识到了用1至9的自然数组成一个数, 因排列顺序不同这个九位数的大小也不同, 用排列组合的知识理解了量变引起质变的第二种形式, 这可要归功于它哟。
【在基础素描教学中巧用加减法】推荐阅读:
谈素描基础教学06-17
素描基础教学法08-05
艺术设计基础素描教学论文10-04
素描基础07-01
素描造型基础08-22
基础素描课程教案08-28
动画素描基础教案09-24
美术素描基础课件免费07-29
素描基础训练中应重视形象记忆能力的培养10-23
在素描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论文0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