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崔坝小学德育工作总结

2024-05-28

春崔坝小学德育工作总结(通用10篇)

春崔坝小学德育工作总结 篇1

崔坝小学德育工作总结

2009年春

本学期德育处从学校和学生思想实际出发,加强学生思想道德建设,以德育人。营造良好的道德环境,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总结如下:

一、加强学生的思想思想道德建设,深入持久地开展了“五小”教育活动 本学期,我校抓住有利时机,紧密结合形势,挖掘德育教育内涵,加强学生思想品德教育。通过深入持久地开展“争做五小标兵”活动,使学生做到:在家庭中,做孝敬父母、关心亲人、勤俭节约、热爱劳动的“小帮手”;在社会上,做热爱祖国、文明礼貌、诚实守信、遵守纪律的“小标兵”;在学校里,做团结友爱、互相帮助、尊重他人、善于合作的“小伙伴”;在社区和公共场所中,做爱护公物、讲究卫生、保护环境、遵守秩序的“小卫士”;独处时,做胸怀祖国、心理健康、勤奋自主、勇于创新的“小主人”。同时,抓好“四项小要求”教育(地扫静、字写正、歌唱会、操到位)。以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为载体,以科研为指导,以实践为基础,以感悟为目标,在校园内、社会中、实践基地里进行广泛的实践活动,让队员们在实践中能自得其乐地提高自身素质。通过在学生中开展了评“五小”、学“五小”的主题活动,各班将在“五小”活动中表现突出的“五小标兵”评选出来,将这些同学的照片贴在宣传窗内,让大家以他们为楷模,向他们学习。

二、以人为本,狠抓队伍建设,强化育人意识。

(1)增强了责任意识:德育工作是全体教职工共有的大事,也是育人工作中的头等大事。每个人都能参与其中,充分体现每位教育工作者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视学生若亲子”、“关心每一个学生,积极主动、耐心细致”,学校对社会的承诺和家长对学校期望都要求全体教职工要将“严格要求和热情关怀”有机结合起来,特别要做好个别谈心这一项工作,真正做到关心每一个学生。

(2)树立了服务观念:树立德育是为全体学生提供服务的观念,为学生的生活、学习、生理、心理成长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帮助学生解决学习生活中的各种困惑。增强学生自主认识、实现自我成长。

(3)抓好队伍建设:学生的健康成长离不开班主任的辛勤劳动。班主任素质的提高是德育成功的基础,因此,学校通过班主任培训、考核、评优等途径,提高全校班主任的整体素质,形成一支素质优良、精干实效、开拓进取的班主任队伍。班主任做到了:勤下班级,勤抓学习,勤做思想工作。对小错误,小问题不能小看,做思想工作有诚心,细心,耐心和恒心。加强了晨会、班会课的管理,定期召开主题班队会,注重学习园地、图书角、班级文化建设,为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学习创设氛围。以严治校,从严治班。

(4)形成了德育合力:树立德育教育无小事,人人参与,齐抓共管,形成教育的合力,让学校的每一个教育活动都能体现德育教育的育人功效。

三、美化环境,陶冶情操,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校园环境是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的窗口,同时又是学校日常德育的载体。优美的环境氛围,高雅的校园文化,给人以奋发向上的力量。本学期通过开展“十星级文明班级” 的评选活动,加强了班级常规管理,努力净化、美化校园环境,引导校园文化气氛向健康、高雅方向发展。

(1)精心布置校园环境。本学期各班重新制定班规,努力创设一个“时时受教育,处处受感染”的德育环境,让学生在耳濡目染中拓展知识,开阔眼界,启迪智慧,陶冶情操。

(2)搞好班级文化环境建设:各班教室张贴物既有统一标准,又充分张扬个性,形成有特色的班级文化育人环境;办好每一期的班级黑板报、学习园地;在班级环境建设中体现学生全员参与的主体意识。

(3)在美化校园环境的同时,更重视校园环境的净化,时时保持整洁并有良好的秩序环境:地面无纸屑杂物和烟蒂痰迹,墙面无球印脚印,无乱涂乱刻乱贴;物品堆放规范整齐,做到以优美的校园环境熏陶每一个师生的心灵。

四、注重创新,丰富活动形式,培养文明学生。

(1)狠抓养成教育。学期初,结合《小学生守则》《小学生一日行为规范》要求学生做到“三管住”。即:管住自己的口,不随地吐痰;管住自己的手,不乱扔垃圾;管住自己的脚,不践踏花草。“三个随手”:(随手关灯、随手关闭水笼头、随手捡拾废纸);“四个轻”:(说话轻、走路轻、关门轻、取放物品轻),以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2)继续加大学校安全工作力度,建设平安和谐校园。进一步落实了安全工作责任制,健全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预案,做好校舍安全检查、特别是防火、防毒、防盗、防溺水、防雷电以及学生集体活动、饮食安全的管理,消除不安全隐患,切实增强对突发事件的处理能力,更好地维护学校稳定。继续把安全教育和法制教育作为德育工作长期坚持的重点,各班要把安全教育、法制教育贯穿到整个学期,常抓不懈,充分利用晨会、班队活动进行教育,规范学生的课间活动,要求学生做到:A、不坐违规车辆,不爬车、不追车,不尾随。B、在校内不趴窗台、不窜班级楼层、不玩危险性的游戏,不乱涂乱画、不追逐打闹、不损坏花草树木。C、禁止迟到、早退、旷课、私自离校;禁止私自下河游泳;禁止进网吧游戏厅;禁止携带尖硬的器具、刀具等入校;禁止以大欺小、敲诈勒索、打架斗殴;禁止拉帮结伙与社会流窜儿童勾结。以杜绝不安全隐患。学校将邀请法制副校长、卫生监管员等到校举行安全、卫生教育讲座。加强教师值日工作,要求值日教师提高责任感,(3)积极开展绿色环保教育。各班要结合“6〃5环保日”和“节能周”开展保护环境、节约能源,消除白色污染等活动。引导学生树立环保意识,从我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做到:爱护花草,不摘取枝叶,不乱扔残渣废物、瓜皮果壳、塑料瓶袋,不乱扔垃圾。不向楼下乱抛杂物、剩饭菜等。见纸就拣,见脏就扫、拖。确保卫生质量。要搜寻一些环保的故事教育学生,要组织一些环保活动,特别是有关环保的小制作、小发明这一我校特色品牌,更要加大力度、广度地发动学生积极参与,让学生在活动中受到深刻的教育。

五、狠抓了学习习惯的养成。

在学习方面,人人都要弄清学生的主要任务是什么,认真改掉学习中的一些不良习惯,不浪费课堂上的一分一秒,发扬刻苦钻研精神,在同学中开展比学赶帮活动,人人订出学习目标并向自己理想的目标奋斗。在这里要特别提醒那些在学习中有一定困难以前留下了遗憾的同学,你们更要吸取教训,加倍努力,力争缩小与其他同学在学习效果上的差距。本学期,我们在学习方面要求学生做到:“三个一”(做好每一道题、写好每一个字、读好每一本书)、“三个有”(上课有准备、下课有收拾、摆放有秩序)。

六、加强了少先队工作。

少先队工作要抓好升旗、鼓号队、红领巾广播室等方面的工作。形成制度化、常规化,系列化,做到有目的、有计划、有措施、有记录,健全组织,定期开展活动。要充分调动少先队干部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让更多的队员参与到管理当中,引导队员和学生会干部在工作中相互学习、相互配合、相互监督,逐步使他们从“要我这样做”转变为“我应该这样做”,让良好的行为习惯内化为学生的自觉行动,特别是充分发挥少先队大队委员的作用,大胆让他们开展工作,直接参与到“十星级文明班级”和“十星级文明寝室”的评比活动中。

七、加强了学校、家庭、社会的联系。

形成了学校、家庭、社会共同抓好德育工作的合力,有效提高德育教育效果。通过家长会、家校联系、告家长书等形式对家庭教育的内容、方式、方法进行指导,及时向家长通报学校各方面的情况,宣传当前教育新理念,新方法,积极详细解释我校的新措施,新做法。

八、加强住宿生的管理。

以评选“十星文明寝室”为契机,从学生的洗嗽等小事抓起,督促学生搞好内务整理,培养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特别注重住宿生的安全卫生工作,当天值日教师为住宿生安全的第一责任人,绷紧安全这根绳,确保不出现任何安全事故。

九、几点不足:

1、班主任队伍建设有待加强。学校要千方百计调动班主任工作的积极性,让他们安心本职工作,同时搞好班主任培训、考核、管理,不断提高班主任老师的素质和工作责任心。

2、学生的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有待加强。

3、“十星级文明班级”和“十星级文明寝室”的评选流于形式,少先队大队大队委检查不够认真,值日教师不能很好地履行职责,对查出的问题,班主任老师没有及时查处,导致学生觉得评不评上无所谓,没有充分激发学生集体荣誉感,评比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

4、安全卫生教育要从“实”字上下功夫,除了上好安全教育课,普及安全知识外,更重要的是认真排查安全隐患,防患于未然。特别是学生的安全意识还有待提高。

总之,学生的德育工作是一项繁杂的、细致的工作,需要全体老师的积极参与,需要大家的努力,在今后的工作中,还应在以上方面下功夫,真正做到“德育为先”,扎实地开展好各种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得到提高,在活动中得到锻炼,不断提升我校的德育工作水平。

春崔坝小学德育工作总结 篇2

德育教育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的要求和受教育者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对受教育者心理上施加影响,以培养成教育者所期望的思想品德的活动。[1]古代大儒在汇编的《大学》也指出“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善。”具体阐述了只有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才能使人达到最完善的境界。自新课改以来,国家把教育方针定为“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实施素质教育”也指出了德育为先的教学策略。在不久前党的十八大报告,曾三次提及人的全面发展,报告再次强调指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由此可见,德育的重要性可见一般,小学生的成长关乎于国家的未来。因此在道德启蒙的小学阶段,笔者认为,德育工作的重心是补救家庭德育教育的缺失,在制度上完善,深入孩子的内心,以制度归正,以教促养成,在孩子在启蒙阶段的白纸上打上道德的烙印。促进德育、智育、体育、美育有机融合。[2]构建和谐德育的新局面。本文以广铁一小的校本机制为着力点,提出个人对德育工作的观点。

1. 广铁一小校本机制概况

广州市越秀区铁一小学“以德育人,全面关爱”的育人策略,“以研促教,点面结合”的教改路子,“抓实主道,拓展辅道”的办学模式,为培养“品质优良,学业扎实,兴趣明显,能力多样,身心健康,善于合作”的学生,形成“乐学、自主、自信、发展”的教育教学特色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在学生的德育管理工作中分别从班级文化、学生素养提高和个人习惯养成上细化为铁一“养成‘十规则’”及检查制度、班级文化建设制度、“幸福六星”评比制度、“优秀一小人”评选制度、学生操行评定制度等。在教师管理方面有一个完善的教职工校本考核制度、教职工校本奖励制度,对教师的管理管理水平和教学素养有一个根本保证。

从以上校本激励制度中可见,在德育管理制度上,分别从教师、学生来年各个角度出发,既有硬性的规定,也有弹性的激励制度。制度的制定完全遵循人得心理特点。因而,一个完善合理的制度对于实施德育工作是不可缺少的保证。

2. 德育工作实施策略

2.1 加强德育工作激励制度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小学德育工作离不开一个制度的约束和促进。众所周知,小学生的德育教育须先有一个基本的制度约束,从而促使其形成良好的日常行为习惯。特别针对低学段学生自我约束能力差的特点,更应需要制度约束和引导。制度不仅是一个强制性的行为规范,还需要一定的弹性激励制度。但目前的的与工作制度多为强制性规范,没有健全的激励制度。只是“惩罚”而小学生对于激励更乐于接受。激励本是心理学术语,它所表示的是某种动机所产生的原因,即发生某种行为的动机是如何产生的,是在什么环境中产生的。[3]因此在德育工作激励制度上要遵循小学生的习惯和心理机制规律。

小学生的心理发展是具有迅速性、协调性、开放性、可塑性的特点,这一阶段学生表现出自制力差、对道德的知识理解肤浅。对于判断事情的对错,是否属于道德范畴,小学生从只是看行为结果是否和道德约束准则一致。对于道德的掌握则是简单的依赖他人、以来社会、逐步转变成自己认知道德标准。因此,对小学德育工作激励制度。要更多体现的是引导和规劝,形成鼓励性质的精神和物质奖励。让学生随着习惯的养成和年龄的增长形成道德的觉醒。学生在内心形成--哪些是需要做?怎样做?思路。这样才是德育激励制度的核心所在。

从铁一小的校本制度中的“幸福六星”和“优秀一小人”可以看出,通过量化德育指标,从健康、劳动、文明、阅读、环保德育基本要素,并给学生发放“荣誉”星星和一定的物质奖励。这种激励有利于促进学生把德育基本道德规范转化成良好的道德品质,进而形成一个良好的人生观雏形。

2.2 抓住品生、品社课堂主阵地

德育工作表现在方方面面,不仅在日常生活可以组织实施德育活动,开展德育主题的竞赛、社会实践等活动,对学生德育行为规范和德育意识的建立有着积极的作用。在课堂教学中也可以处处渗透德育教育,使德育和智育互为促进,从而形成学生良好的德育观。那么作为德育教育专业课的小学阶段品德与社会课,无疑是进行德育工作的主阵地。

教育部2011颁布的新《品生品社课程标准》将“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作为总目标,实现了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和知识三维目标的内在统一。

在品生品社课堂教学中,根据教材的几个内容板块热爱生活、热爱祖国、认识中华文明以及遵守公共秩序等。在授课时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让学生养成自己在生活中和其他渠道收集相关资料的习惯。让学生在情感上对德育有一定的认识,如何是爱生活?如何才是爱祖国的体现?如何遵守公共秩序,做到文明出行?这些德育课堂知识加之对应的实践活动和相关的激励机制,给以引导学生在基本的道德规范内健康发展。

2.3 关注个体,释放学生心灵

小学德育工作中,在组织实践活动或德育教学时,往往有一些学生表现出不积极或者独自活动的现象。还有一些学生学习成绩很好,可是性格孤僻,对于集体实践活动存在消极思想。究其原因,是因多数家庭对独生子女的溺爱以及家庭教育的缺失。以致于部分学生跟不上同学的“节奏”。因此在德育工作中要正视这种个体差异,在工作中要对这些学生重点关爱,深入学生内心,了解学生所需。对学生的小小改变给予口头上的肯定、或者在实践活动中进行当众表扬。在实践活动中根据差异分成不同的优略小组,让每个学生都是活动的主角。这些小小的情感鼓励,使学生对德育学习从被动变为主动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结论

赫尔巴特曾说过:“道德普遍地被认为是人类的最高目的,因此也是教育的最高目的。”高德胜在所著的《生活德育论》也认为德育教育也是终身德育。小学德育工作是一个漫长的培育过程,对于学生德育管理要从学生内心出发,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给其以关爱,在管理制度上以激励为主。才可形成德育工作的质的飞跃。

参考文献

[1]姜安丽.护理教育中的德育[J].护理教育学,.2011(02).

[2]教育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S].2010.3.1.

借助行为德育,推动小学德育工作 篇3

一、正面行为德育,激发积极情感

作为师者,我们应该用心捕捉学生们积极向上的德育行为,从学生们触手可及的生活入手,塑造他们看得到、感受得到、可信可行的德育典型,从而引发学生们自觉向学的蝴蝶效应。

如我在担任一年级班主任时发现,班上经常有学生丢失铅笔、橡皮擦。我并不大张旗鼓地对学生们进行批评教育,把“小偷”、“偷盗”、“警察”这些强硬的词汇灌输给他们,而是反其道而行,通过一些学生正面的德育行为,间接地开展关于“诚实守信”、“拾金不昧”、“保管好自己的个人物品”等品德教育。如我们班的学生小杰捡到铅笔上交时,我对他“拾金不昧”的行为进行了表扬,并鼓励学生们向他学习,捡到东西要主动上交或者归还给失主。在接下来的一个星期里,我发现班上“拾金不昧”的学生可多了,即便是一块小小的橡皮擦,或者是衣物上掉落的小饰品,学生们也能主动上交,从而“不拿别人东西,即便是捡到的东西”顺其自然地渗透到他们的大脑中,由外在的行为逐渐转变为内在的品德。

在两三个星期的正面表扬后,我又开了一个关于“诚信”的主题班会,在行为德育初见成效后,通过认知加以强化,并延伸“捡到东西要上交,别人东西不能拿”这个话题,将其升华至我们诚信层面。通过这种正面行为德育的教学模式,委婉地开展了关于“诚实”的德育教学,确保这些可爱的小学生们不会被“偷”这种粗暴的教育形式吓坏了,在呵护童心的同时,传递正能量。

二、反面行为德育,强化品德认知

在实际教学中,我们要巧妙地借助学生们的反面德育行为,将错就错,引发思考,让学生们明白犯错误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虽然说了对不起,却不知道自己错在哪里。虽然知道自己错了,却还是知错不改。如在担任四年级班主任时,我发现,四年级的学生介于中高年级的分水岭,有的学生开始出现一定的攻击性,只要稍微一点矛盾,就容易引发争执或是打闹,而原因总是让人哭笑不得。因此,当我得知班上三名男生在“大闹课间”后,我并没有直接对他们进行劈头盖脸的批评,而是把三人先晾在一边,由他们自己去“自由发挥”想象,自己做了什么。随后,在少先队课中,我则召开了“民主评议会”,由他们三个人各自陈述,发生什么事情。通过情境再现模式,让学生们感受到“痛的相对性”,同时,让他们深刻地明白,自己做错了什么,而不是开口就把手指向别人,张口就是“他先打我的!他先骂我的!他也打我了!……”通过他们,我由此延伸,引导学生们重新认识你身边的小伙伴,想一想,最近你有什么地方误会他了,伤害他了,让学生们展开小组探究,给身边的小伙伴们一个爱的拥抱。

三、引导行为讨论,巩固德育成果

小学生思维活跃,想法独特,他们对行为的判断与理解和我们不尽相同,可谓别有洞天。在德育教学中,以其不厌其烦地教学生们怎么做,叫学生们这么做,不如试着听听他们的心声,并在听与说的过程中,润物细无声般地给点引导,巧妙地让他们顺着我们预想的角度,尝试去思考如何做。

这个时候,我就会尝试开设一些以学生们日常行为为话题的“茶话会”,以少先队课为平台,创设轻松愉快的下午茶时间,以此激发学生们侃侃而谈、唠唠家常的积极性。随后,我常在“茶话会”中适时地插入一些具有冲突性的生活话题,如考试时,好朋友向我求助,我该不该帮助她?分发试卷时,我发现老师记错了分数,该不该告诉老师?好朋友把教师的扫把弄坏了,却嫁祸给他人,我该不该说出实情……通过角色扮演、情境再现的方式,引发学生们对这些两难行为的大讨论,引导他们在实践与合作的过程中,尝试合理地解决问题。

总之,德育虽说是个老话题,但教学则需要新意。在德育教学过程中,我们不能空讲道理,把学生们变成一个个能说会道却不会做的“小先生”,而要让他们虚心地做,在行动中感知品德的力量,在行动中内化前行的动力,从而实现知行合一,开创德育教学的新高度。

如何创新小学德育教育工作 篇4

一、现状及问题分析

1. 对德育工作的重要性存在忽视倾向。

目前的基础教育中, 以素质教育为先, 而德育教育更是素质教育的题中之义, 忽略德育教育的素质教育, 犹如离水之鱼。某些地区和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 只强调相关学科的重要性, 从而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 进而忽略德育教育的重要性, 久而久之, 陷入恶性循环之中。近年来, 少年犯罪率普遍升高, 究其原因, 问题就在于学校、家庭和社会忽略了德育教育这一最简单却又最重要的环节, 同样这也是我们教育工作者所需深思的环节。

2. 教学研究流于形式, 教学课程安排未得到有效落实。

缺乏专职教师、缺乏教研配备, 学校的德育教育工作就难以深入地开展起来。尽管许多学校在课程安排中明确地标明了德育课程的设置, 然而在现实的教学日程中, 德育课程却常被挪作语文、数学、英语等所谓的“主课”之用。同时, 任课老师对德育课程也鲜有相应研究, 对课程的把握不够。

3. 德育工作的方法趋于简单。

由于对德育教育的重要性缺乏应有的认识, 教师在实际工作中, 对德育教育所花的时间和精力远少于其他学科, 对德育教育工作缺乏研究, 对社会发展缺乏长足的认识, 更缺少对学生变化和发展的辩证认识。总之, 缺乏对目前社会负面影响对青少年的腐蚀这一课题的研究。故而, 多数时候, 我们的德育教育工作流于说教、流于喊口号的形式, 没有对学生的终身教育负责, 更脱离了学生的生活实际。

4. 缺乏人本认识, 思想意识模糊。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以人为本, 同样在对学生的教育实践中, 理应以学生为本。以学生为本, 就要求我们将更多的精力和时间投注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工作中去, 德育教育工作不容忽视, 更是教育工作中的第一阵地。试想, 德育作为人生教育的第一步、第一环, 如果缺乏, 我们的学生会心智健全吗?答案是否定的。有言为证:人若无德, 与禽兽何异?我们的教育成果绝不是培养一批有才无德的后继者, 否则我们的社会主义事业将交托于谁呢?总而言之, 我们的德育教育忽视以人为本、以生为本, 没有考虑学生将来一生的需要和发展。

5. 对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整合缺乏方法。

长期以来, 我们的学校教育和家庭、社会教育缺乏有机联系, 主要停留在把学生的有限信息和学校、班级的有关情况提供给家长, 机械地要求家长予以配合, 没有很好地让家长扮演家庭教师的角色, 忽略了家长角色的重要性, 从而大大减弱了学校和家庭的整合资源教育优势。进而, 让我们进入了这样一个怪圈:学生的教育, 是学校的事、教师的事, 导致教育观念上的偏差, 以致教师和学生的沟通不畅通, 教师家访不充分, 教师、家长双方了解不够。从某种意义上讲, 降低了家长的教育积极性和主动性, 殊不知“孟母三迁”的另一层含义, 正在于强调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6. 学生基础道德方面存在一些薄弱环节。

现今的学生, 多是独生子女, 生长于优越的家庭, 缺乏对具体社会细节、生活细节的了解。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以自我为中心, 在关心他人、互帮互助方面, 表现不积极;二是攀比思想严重, 表现在比吃、比穿、比玩上;三是劳动观念淡薄, 缺乏对劳动的正确认识。

二、对于德育工作的思考

1. 加强德育工作队伍的建设, 切实提高德育工作者的素质水平。

首先提高德育工作管理者的能力。小学德育管理干部队伍的建设刻不容缓, 重点应巩固管理干部在教育队伍中的引领作用。“上梁不正下梁歪, 中梁不正垮下来”, 身处德育工作一线的工作者, 在小学德育教学中, 无疑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学校管理干部队伍必须正确导向, 以科学发展观为宗旨, 进行合理配置, 造就“人尽其才, 才尽其用”的良好局面, 将合适的干部人选放在合适的位置上。

组织学习相关的德育工作研究理论, 做到理清、理顺, 研究切实可行的德育教学方法, 从学生的自身实际出发, 积极探索适合本校、本年级、本班的德育教育方法。加强德育教育工作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 须知优秀的德育教师理应成为学生身边“看得见”“摸得着”的榜样、典范。提高业务能力, 深入开展德育工作的绩效评比, 激励先进, 鞭策后进。业务水平的高下, 直接决定德育工作的实效, 也直接决定学生受益面的大小。

2. 创建德育课程评价体系, 完善德育工作的监督与评估。

教育行政部门和督导部门应制定出适合本地区德育工作的督导操作体系和指标评价体系, 倡导“会诊式"的评估方法。每次教学检查评估结束后, 要负责任地向社会、向家长汇报工作情况, 向被评估学校提出德育工作、德育课程的改进意见, 并定期检查改进情况。接受社会监督、接受群众监督, 以期提高德育教学水平。

加大学校对班级德育工作的评价、指导力度。学校应高度重视德育学科的建设, 创设王牌学科, 提高德育学科教师的待遇。建议学校相关部门, 对全校的思想道德建设给予正确的评价和导向, 并依据方案, 对德育工作进行评估, 以此作为德育教师、班主任晋职、评优的重要参考依据, 将责任落实到人。

3. 改进对学生的道德评价。

以往我们看待德育教育工作的实效, 仅仅局限于考试成绩, 如若真实考评学生的道德水平, 须仔细考察他们的言行举止, 是否与成绩相符, 所谓“行胜于言”就证明了一点。因此, 考核学生的德育水平, 不能以试卷成绩为唯一参照, 而应综合学生的思想水平、日常言行、德育知识做出实事求是的评价。积极推广成长记录评价法等形成性评价, 同时辅以传统的评价方式, 形成学生自评为主, 同学互评, 教师、家长、社会共同参与的学生品德评估机制。通过动态、灵活的评价, 全面、深入了解学生的学习发展状况, 促进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养成.

三、加强德育教育工作方法的创新

1. 积极利用网络平台。

网络已经成为第三次世界革命的急先锋, 悄然地降临到了我们的生活中。作为一项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 网络同样可以进入学生的课余生活。只是网络是把双刃剑, 如何积极地利用它的积极影响, 在教师教学、学生学习中发挥优势作用, 是德育工作者所应深加思索的。反之, 如果学生为网络的消极作用所影响, 后果是显而易见的, 如上网成瘾、利用网络犯罪等。

因此, 教师在德育工作中要充分利用网络对学生的积极影响, 利用现有的资源设备, 构建德育教学的信息平台、拓展德育教育的空间和渠道、有效开展网上德育教学, 打造符合时代特征、适合本土教学、与学生心理特征相符合的新型德育教育课程。这一工作已经刻不容缓。

2. 建立德育教育课程观的新导向。

首先, 改变传统的知识德育观为生活德育观。学生, 尤其是小学生思想道德品质的形成, 在于行动、在于实践, 而不仅止于言传身教。传统的思想道德教育, 简单地将道德知识的传授等同于思想道德品质的养成, 就如苏格拉底的名言:“知识就是道德。”德育内容来源于生活实践, 因而德育教育应是活泼、富予实践内涵的。脱离生活实践的德育教育, 只能是无源之水。

其次, 改变传统的德育教育观为人本教育观。新时期、新形势下的德育教育应扎根于学生内心深处, 融入到学生的真实生活中去, 落实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交流、合作、探究, 使之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最后, 改变传统的知识德育观为生态德育观。倡导“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德育理念, 教育学生遵循生态规范, 懂得从人与自然相互依存、和睦相处的道德观念出发, 通过一系列实在的体验活动, 提高生态智慧和生态道德能力, 养成保护环境和生态系统的道德意识和行为习惯。

3. 加强家庭、学校、社会的合作和有机联系。

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既与学校教育有关, 又与家庭教育、社会影响有关。因此应将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环境加以整合, 形成“三位一体”的德育教育体系。在争取家长配合、支持、理解的同时, 学校还应通过家长会、家庭教育研究会等形式, 开展家庭教育指导, 向家长宣传教育学、心理学知识, 解释、推广全面加强学生德育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使家长明白家庭教育应如何与学校教育、社会环境相衔接, 成为积极向上的教育合力, 共同促进孩子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家长在家庭教育中应言传身教, 扮演积极角色, 与孩子平等相处, 尊重孩子, 与孩子共同分享成长的快乐与忧愁, 使孩子学会交往、学会合作。只有学校、家庭、社会通力合作, 共同深化德育教育, 才能切实提高学生的德育素质。

新时期、新形势下的小学德育教育应强调“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 强调学校“教书”与“育人”的和谐统一, 在教育实践中, 高质量地注入人本内涵, 领悟德育的真谛, 才是真正探索学生德育教学的光明之路。

摘要:新形势下小学德育工作面临课程设置陈旧、观念传统、模式老套等问题, 缺乏与学生实际生活的融合力。因此, 改变传统的知识德育观, 倡导生活德育观、人本德育观、生态德育观, 已刻不容缓。倡导“以人为本”的理念, 将科学发展的真谛融汇到小学德育工作中去, 是新时期德育工作者的任务。

关键词:小学德育,以人为本,科学发展

参考文献

[1]朱封平.加强学校生态德育教育的几点思考[J].浙江青年专修学院学报, 2006, (1) .

[2]李下鲁.树立以人为本的德育新理念[N].南方日报, 2001.

[3]周峰.现代人本主义教育功能观试析.教育研究, 1990, (12) .

[4]周峰.素质教育:理论、操作、经验.广东人民出版社, 1998.7, (1) , 1999.6, (2) .

小学德育工作浅谈 篇5

目前,素质教育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之中,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社会意识开始变得多元化、个性化,而道德观念则呈现出了市场化的趋势。这些意识形态都对我们的小学教育带来了强烈的冲击。并且,受年龄影响,小学生的思维方式简单、幼稚,虽然辨别能力较差,但是可塑性很强,如果教师、家长和社会没有对其进行正确的教育和引导,学生就有可能走偏,成为学校和社会的不良分子。

小学生的思想品德的形成过程是一个由简到难、由低到高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认识和情感以及习惯在进行着一种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运动,并在运动的过程中获得共同发展。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导,要对德育工作有一个积极的认识,主动去体验,认真总结,在实践的过程中让我们的知识水平得到提升和升华。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笔者谈几点浅显的认识。

一、将德育放在教学工作的首位

各级教育工作者都要对德育教育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明确德育教育的目标,并结合国务院以及中央领导的指示,明确德育教育是一项需要长期坚持的工作,我们要将其作为教育的百年大计,让学生从小就受到道德雨露的滋润,为他们成为社会主义“四有新人”打下坚固的基础。

二、从细节抓起,完善德育教育制度

德育教育的细节也是不可忽视的,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1.我们可以利用班会这种最直接并且最

有效的方式来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需要注意的是,班会的形式要推陈出新,吸引学生的兴趣,让他们在形式多样的活动中受到启发。

2.利用一些有利的时机,如升国旗、参观革命博物、听老红军讲故事等活动,让学生对自己国家的历史了解的更深刻,进而更加热爱自己的国家,树立为国家崛起而读书的伟大志愿,奋发向上,勇于攀登高峰。

3.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为校园广播投稿,参加学校举办的各项与校园广播相关的活动,让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得到有效的发挥。

4.无论是在班级还是学校范围内,都要增设德育板报的内容和空间,并定期举办。德育板报的内容可以由学生搜集,也可以由教师推荐,办好后可以在班级之间进行评比。

5.不要将德育工作都推到德育教师一人

头上,每个任课教师都要承担起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责任。如果教师只是传授知识而不对学生进行道德培养,学生的发展道路就不会宽广,也不会有好的成绩。

除此之外,教师要时刻注意自身的言行,为学生起到一个良好的榜样作用。要求学生字迹工整的,首先自己就要将字写好;要求学生注意校园卫生的,就应该在看到纸屑时随时捡起;要求学生注意礼貌的,就要记得在学生问好后回礼;要求学生宽以待人的,就要在学生犯错误后给予其适度的宽容。总之,在校园之中,事事皆学问,事事皆与人,只有做到全员育人,德育工作才能有不竭的动力。

三、开展课外实践活动

小学生大都性格活泼,喜欢新奇的事物,有着很强的好奇心。教师可以结合他们的心理和生理特点,引导学生开展一些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教育性强的课外实践活动,通过活动来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这种教育形式能够有效地摆脱课堂教育的限制,给学生一个更广阔的受教育的空间,也让教育的渠道更多样。课内教育与课外实践相结合,静态教育与动态教育相结合,不仅能从中培养学生广泛的兴趣爱好,还能够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发展,激发学生的潜力,让德育教育渗透得更加全面、深入。

四、推行传统美德教育

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的精神文明,流传下来数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传统美德,教师要善于利用其以善为本的中心思想,创造各种机会推行传统美德,让学生在学习祖国历史文明的同时修身养性,培养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师要让学生明白,要想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为祖国的建设、发展出一份力,我们要做的不仅是学习文化知识,具备很高的文化素养,更重要的是要在思想道德方面严格要求自己,道德素质提高了,才能使文化素质有了坚实的依托,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才是社会需要的人才。

五、让德育教育的组织更加完善、健全

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组织有共青团和少先队,教师和学校领导要逐步让这些组织走向正规,更加完善、健全,充分发挥教育组织的导向作用。

首先,对辅导员进行教育和培训,提高辅导员的自身素质和教学质量。可以定期组织辅导员参加培训,也可以让辅导员走出去,与其他地区的辅导员进行交流和沟通,使他们的工作素养不断得到提高。

其次,要对少先队的小干部进行挖掘和培养,建立一支有思想、有能力的小干部队伍。少先队的小干部可以由学生选举产生,也可以由教师任命,最好是实行轮换制,为更多的学生提供机会,发现学生的潜力。并且,可以由少先队员组成学校内的纪律监察队、卫生监察队,实现学生的自我教育与管理,激发学生参与校园管理工作的积极性,让他们在自我管理的过程中不断反省自身,获得提高。这种形式比教师管理效果要好上很多倍。

六、重视家庭教育,为孩子成长营造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围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是儿童成长的摇篮,而父母则是儿童不可选择的第一任教师,也是不可替代的。父母的一言一行对孩子起着重要的熏陶作用。教师要定期召开家长座谈会和家访,与家长密切沟通,引导家长树立科学的家庭教育思想及教育方法,使每个现代家庭都继承中华传统美德教育,让学生学会做事,学会自我管理,深刻领悟父母长辈的养育之恩,懂得感恩,学会关心他人,使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在循循善诱中知道“明事理,辨善恶,知进取”。同时,在组织召开家长座谈会或举办家庭教育讲座时,要避免一言堂,要鞭策有教育威望、有教育经验的家长介绍他们教育孩子的具体方法和感悟,使家长们相互鞭策,形成良好的共识。

浅谈小学德育教育工作 篇6

关键词:小学德育教育 重要性 作用 校园文化

小学教师教学中的思想教育,应该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注重内外部因素相结合.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要求渗透于教学过程之中,以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养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笔者认为学生良好的道德和品行最终形成,必须通过教育者组织适合受教育者品德成长的价值环境。促使受教育者在德的方面不断建构和提升的教育活动来完成。

一、德育教育的重要性

坚持以人为本,采用小学生喜闻乐见、生动活泼的方式进行教学,把传授知识同陶冶情操、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结合起来。要因地制宜,积极开展各种富有趣味性的课外文化体育活动、怡情益智的课外兴趣小组活动和力所能及的公益性劳动,培养劳动观念和创新意识,丰富课外生活。

在行为习惯的养成方面,教师不但要耐心,而且还要细心 现在的小学生都喜欢听一些表扬和赞美的话,但是正确的表达方式是教育学生的关键 教师可用表扬某个学生道德品质 思想行为上的有利因素去激励和鼓励学生的学习动力和思想品德 这样有利于学生们之间互相学习,取长补短,达到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目的 例如:在自习课上,存在着学生随便说话的现象,这时教师要通过合理的方式和恰当的方法来教育学生,比如教师可以表扬某个同学做得非常好,以此来鼓励好的同学,同时也影响并教育了那些说话的同学,这样就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学生的学习和良好的品德的修养。

二、发挥教师在德育教育中的作用

教师在学生成长过程中有着无可替代的作用 他们思想道德上出现问题,学生们受到的影响最大。因此,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必须充分发挥教师在德育中的作用,依靠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把德育教育贯穿于学校生活的各個方面。在小学里,各个班的班主任接触学生的时间最长,很多活动都是他们组织开展。小学生离开家庭步入校门,主要的教育者就是老师,老师是学生心目中的偶像,教师的言行对学生的影响很大。因此,规范学生的行为,首先要规范教师自己的行为;提高学生的素质,首先要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首先要带头做到。也就是说,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对学生起着重要的引导作用。

三、重视课堂内的常规训练

农村小学生家长外出打工, 孩子都由祖辈照顾, 老人又容易溺爱孩子, 使这些孩子在学前就养成了一些坏习惯。 因此, 每学年入学的新生, 笔者首先要对他们进行常规教育和训练, 严格要求,一抓到底。首先训练学生正确读书和写字的姿势, 读书时要求全班同学都拿起书做到手到、眼到、口到、心到。只要做作业, 就不停地提醒纠正不良姿势。 当学生起来发言时, 则要求他们站端正, 两眼平视前方, 态度自然大方, 并且说话时声音要响亮, 吐词要清楚。在听的方面, 要学会倾听, 当别人读课文或回答问题时, 要听得仔细, 听得认真, 还要尊重别人, 有意见举手说。

四、建立诚信、勤俭、礼貌待人的制度

诚信是中华民族的美德, 应该从孩子抓起。针对低年级儿童特点主要学会自己洗脸、 洗脚、 洗小件衣服, 会帮助父母扫地、倒垃圾。 总之让孩子通过劳动来理解劳动的意义, 体会劳动的艰辛,体贴父母的辛劳, 体现尊老敬老的美德。这些教育活动, 使学生成为生活的小主人, 学习的小主人, 班级的小主人, 培养出一批有工作能力的小干部, 也涌现出一大批好人好事。班上学生生病, 同学互相关心; 同学有困难, 互相帮助,同学吐了, 不怕脏臭主动打扫。 我班学生表现十分积极, 充分体现了学生热爱集体, 关心他人的优秀品质正在逐渐形成。

五、在德育教育中建设好校园文化

校园是学生学习生活的基本环境整洁优美的校园环境,不仅可以为学生的学习提供良好的条件,而且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和促进学生的德育水平在现实生活中,很多有经验的教师都十分重视校园环境和班级环境的建设,他们认为优美的环境会促进学生良好的品德的形成 通过改变校园环境和班级环境,影响师生的精神风貌,培养学生讲文明 爱劳动 珍惜劳动成果的良好习惯;利用校园中的花草树木,各种校园文化的布置等创造教育气氛 由此可见,创设良好的校园环境不仅可以为实施德育过程提供重要的条件,而且也是实施德育的重要内容和手段。因此,我们应该从本校的实际出发,努力为大家营造一种开放的、人性的、民主的、平等的、竞争的、合作的文化氛围,旨为全校师生创造一个主动发展的环境。悬挂校训,张贴奖状、奖牌, 在校园内、教室内有意识地布置一些历史人物、名人箴言等,通过多种形式向学生渗透各种道德教育,同时,各班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可以在教室里布置一些图书、 玩具等活动角,来启迪他们的心灵,陶冶他们的情操。把学校变成一座探索、求知的学园,生动活泼的乐园,充满温情的家园,整洁漂亮的花园。从而,使师生的个性得以尽情的飞扬。

小学德育工作的现状与对策 篇7

一、小学德育现状分析

1、小学德育工作取得的实绩。

(1) 德育队伍建设不断加强。近年来, 各小学都把德育队伍的建设放在了十分重要的位置, 并做到了真抓实干。各学校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 组建了德育领导班子, 由学校主要负责人亲自挂帅, 分管领导具体抓, 成员包括了德育处、工会、团队干部和班主任教师。与此同时, 学校还建立了一支德才兼备的学校德育工作骨干队伍。他们狠抓师德、师风建设, 努力提高德育工作者的思想素质;开展教书育人活动和评选优秀教师活动, 建立新教师和骨干教师培训制度, 提高了德育工作者的水平和能力。德育工作者任劳任怨、勤勤恳恳, 在育人工作中无私奉献, 培养出了一批批思想道德、行为习惯、理想情操都十分出色的学生群体, 赢得了社会和群众的广泛赞誉。 (2) 爱国主义教育卓有成效。爱国主义教育历来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主旋律。近年来, 各校根据《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 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 对学生进行了生动活泼形式多样的爱国主义教育活动, 收到了很好的实效。其实施的途径大致如下:长期坚持升旗仪式, 对学生进行国情教育。他们借此机会, 举行国旗下的讲话。其内容涉及祖国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 祖国近代曾经遭受的劫难, 还把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与祖国建设的辉煌成就结合起来, 以此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 增强他们的民族自尊心、自豪感。其次, 学校还组织学生观看爱国影片, 游览祖国名山大川及德育教育基地, 让学生在切身的感受中, 增强对祖国的热爱之情。此外, 学校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 有层次性、阶段性地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活动, 还充分利用思品课、语文课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3) 社会主义礼仪教育有声有色。礼仪是调节人们行为的一种规范。讲究礼仪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近年来, 各校相继开展了社会主义礼仪教育活动, 通过规范化、系列化的训练, 使学生礼仪行为习惯得到了培养。各校还组织学生参加社会礼仪实践, 进一步内化了学生的礼仪品质。

2、小学德育工作的薄弱环节及存在的问题。

(1) 对德育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够。目前, 我国的基础教育从总体上看, 素质教育的实施已走上了正轨, 课新程改革也在蓬勃开展。然而, 我们也清楚地看到某些地区、某些学校仍在走“应试教育”的老路, 他们仍片面追求升学率, 依然把学校升学率的高低作为衡量学校办学质量优劣的唯一标准。教师只强调学科的重要性, 不断地加大学生的学习负担。同时, 由于某些地区或学校素质教育的运行机制尚未建立, 教育评价的单一, 致使教师把考试分数作为教学的终级目标。另外, 家长们的思想意识、观念也还没有真正转变, 他们的一些不恰当的做法, 甚至是一些错误的做法, 给学校的“素质教育”实施带来了影响。以上三方面的问题, 带来的后果是学校、教师、家长普遍重“考分”, 而对学校德育工作则放在“第二位”, 培养学生思想道德修养, 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体魄却被淡化。总而言之, 我们的教育没有做到以人为本, 没有考虑学生将来一生的需要和发展。这就足以说明我们对德育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2) 德育工作方法简单。由于对德育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因此, 在德育工作中所花的时间和精力就远比教学工作少, 缺少对德育工作的研究, 缺少对社会发展的认识, 缺少对学生变化和发展的认识, 缺少对目前社会负面影响对青少年腐蚀这一问题解决办法的研究, 因而, 我们的德育工作大多数时间是在说教、喊口号, 甚至是一些形式主义的东西, 没有对学生的终身发展负责, 总是浮在空中远离学生的生活实际。 (3) 对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整合缺乏方法。我们对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整合缺乏研究, 所以, 长时间来学校与家长的联系主要停留在把学生在学校的信息或学校、班级的有关情况提供给家长, 要求家长如何给予配合, 这样做的结果把家长在家庭中作为教师的地位大大削弱, 最后我们的家长没有扮演教师的角色, 形成了一个错误的认识——学生的教育是学校的事、教师的事。除了教育观念上的偏差外, 学校与家长的沟通有时不畅谈、家访有时不及时甚至不家访、对家长有时还存在不尊重等方面的问题, 这些问题在一定意义上也打击了家长的积极性。有时我们还在经常埋怨家长素质怎么这么差。 (4) 学生基础道德方面存在一些突出的问题。一是以自我为中心, 在“关心他人”方面做得差。这部分学生处处表现为“我行我素”、“自私自利”。二是“攀比”思想严重, 表现在比吃、比穿、比玩上。三是劳动观念淡薄, 这部分学生在劳动中要么袖手旁观, 要么表里不一。

二、关于小学德育工作的思考

1、加强德育队伍建设, 进一步提高德育队伍“战斗力”。

一是加强德育管理干部队伍建设, 提高其管理素质。小学德育管理干部队伍, 在德育工作中起领导作用, 要使学校德育工作有序开展, 学校管理干部队伍必须正确导向, 进行合理布置, 制订切实可行的德育工作实施计划。因此, 必须组织他们认真学习德育的有关理论, 研究并学习德育工作的具体方法, 要求他们从学校的实际出发, 积极探索与本校实际相符合的德育管理体系, 用以指导学校的德育工作。二是加强德育工作教师队伍建设。一是要加强职业道德教育。二是要提高他们对德育工作的认识。三是要提高他们的业务能力, 以便更好地为德育工作服务。四是要深入开展德育工作的评比、表彰活动, 要激励先进, 鞭策后进, 从而带动学校整个德育工作的开展。

2、狠抓薄弱环节, 继续探索德育工作的有

效途径。首先, 端正学校的办学思想, 积极构建素质教育的运行机制, 彻底消除“一手硬”、“一手软”的现象。要使小学德育工作走上良性循环的轨道, 我们的教育必须摆脱“应试教育”的困扰, 向“素质教育”积极推进。如果让我们仔细探究“一手硬”、“一手软”出现的地区或学校, 它们大多带有“应试”的成分, 从办学思想上还没有端正起来。必须更新观念, 加快它们实施素质教育的步伐, 从而从根本上淡化考试竞争、按分排队, 彻底摒弃单纯以升学率的高低作为衡量学校办学水平的做法, 使德育真正摆在“重中之重”的位置。其次, 加大德育工作力度, 狠抓学生基础道德教育, 学校在具体工作中出现了“断层”或教育没有形成序列化, 从而造成学生思想品德方面出现“裂痕”。作为德育工作者, 我们应该加大德育工作的力度, 在精心设计小学德育工作的总目标时, 还要针对不同年龄的学生, 制订阶段性的德育工作目标。尤其是针对基础道德方面出现的问题, 要采取有力的措施, 反复训练, 并定期检查实施教育的效果。最后, 要倡导并激励德育工作者投身德育研究之中, 在实践中去发现并创造新的德育工作方法, 从而使德育工作中的问题得到根本解决。

3、开展德育实践活动, 引领学生健康成长。

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浅析 篇8

下面, 笔者就结合自身多年的工作经历和实践心得, 对小学班主任的德育教育工作谈两点个人看法。

一、为人师表, 率先垂范, 给学生起到良好的榜样作用

班主任是与学生每天接触最多的人, 小学生的很多性格和品质都是在这一时期形成的, 所以, 班主任每天的言行和举动在无形之中给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若想让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作为班主任就得为人师表, 率先垂范, 即起到带头作用, 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要先做到, 从而给学生起到一个良好的榜样作用。

比如, 我们要求学生谦虚有礼貌, 我们自己首先要做到待人和善, 和蔼可亲, 不大声说话;我们要求学生干净整洁, 我们自己首先要做到穿戴整齐, 不能邋里邋遢;我们要求学生和睦相处、团结友爱, 我们自己首先要做到和同事互相尊敬, 和睦团结……这样, 我们要求学生做到什么, 我们自己首先做到, 就会在无形之中给学生树立一种良好的榜样形象, 学生会在无意之中对我们的行为进行模仿, 对于学生良好道德品质和性格的形成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二、开展道德实践活动, 增强学生的道德品质意识

只是运用口头语言对学生进行道德知识的理论说教, 对于某些行动力较差的学生而言, 有时并不能将其真正内化为自身的道德行为, 所以, 身为小学班主任, 我们除了向学生讲授一些道德表面知识, 还应积极开展一些道德实践活动, 实现知与行的统一, 增强学生的道德品质意识。

比如, 我们可在周末, 带领孩子们到本地的养老院, 为孤寡老人带去温暖和问候, 我们可以让学生和老人聊聊天, 为他们唱个歌跳个舞, 或者是端一杯热水, 打扫打扫卫生, 等等。这样, 我们便能使我国的传统美德尊老敬贤得到弘扬, 使学生养成尊敬老人、敬爱老人、帮助老人的良好习惯。又如, 在一些节日如父亲节、母亲节, 或者是父母亲的生日, 要求学生给父母写一张卡片, 卡片上写上自己想对父母说的话和对父母的祝愿, 以此使学生产生感恩父母、报答父母的决心。另外, 在清明节, 我们可以带领学生到烈士陵园进行扫墓活动, 并借这一时机向学生讲述革命先烈为了祖国的胜利而浴血奋战的故事, 让学生深入体会革命烈士在国家有难时挺身而出, 勇于牺牲自己的伟大精神。这样, 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道德实践活动, 使道德教学变得多姿多彩, 实现了知与行的统一, 增强了学生的道德品质意识。

综上所述, 作为小学班主任, 我们一定要认识到小学阶段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性, 并积极采取各种德育的途径和办法, 使学生在获取各种学科知识的同时, 还能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参考文献

小学德育工作永远在路上 篇9

关键词:小学德育;教育工作;措施

德育工作者有组织、有目的、有计划地在学校里开展教育,能使学生的心理和意识得到教育,使学生的品德提升。学校要牢固树立育人为本目的,德育为本教学理念。将德育工作放置首位,将其贯穿于教学各个环节中,学校开展德育具有重要意义。

一、做好思想政治教学,提升德育

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积极探索出有益的教学方式,实现思想道德教育,这是当前教学之关键。思想教育需充分发挥出重要作用。学校是对学生开展德育的重要平台,也是德育的主阵地。小学德育课改进程中,思想品德课程占据重要的地位,教师需深入探究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上好第一堂课。以家庭教育为基础,让父母扮演好第一任教师。父母的一言一行、教育方式以及方法,都对孩子的思想有着深刻影响。学校借助开家长会的方式,赢得家长理解和认可,让家长明确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性。众所周知,社会是对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载体,孩子思想道德的树立同学生的学校环境、生活环境有着密切关系。学校、家庭以及社会都有责任,这三者应该相互联系,一同推进学生德育教学工作的开展,能为德育教学奠定良好的基础。

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德育,教师在学生心里占有重要地位,应该为人师表,始终关心学生、爱护学生。一名合格的教育工作者,应充分了解学生的内心需求,同学生建立朋友关系,听从学生内心的渴望。德育看重的是学生的励志勤学、看重的是学生的综合素质。这是开展素质教育之关键。总而言之,教育者应该从关爱学生的角度出发,培养学生,致力于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使学生更加茁壮成长。

二、教师教学坚持道德教育為主,将其贯穿于教书育人的整个过程

课堂教学是教书育人的重要阵地,德育教育要渗透到课堂中,做到水到渠成的教学。例如,小学音乐德育教学。教师进行教学时,要善于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教师理当借助多媒体实现教学,营造出符合实际需求的教学氛围。创设情境要根据作品风格、学生学习情绪进行环境营造。良好的音乐教学环境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让学生能快速进入学习状态。他们的试听感官会集中于课堂内容上,有了良好的教学环境,学生的想象力就会被激发,学生的思维就会得到扩散。这使得学生更好地理解音乐,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设情境教学模式理当灵动,理当多样化。教师如何运用多媒体课件实现教学,如何运用情境提问方式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这是每个音乐教师理当考虑的问题。要让学生充分认识到自我应该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教育和育人能紧密结合在一起,德育确实落到实处。学生联系实际生活,明确生活的真善美,从而激发学生对美好未来的向往。实践表明,学生的学习非常需要教师的鼓励,鼓励能激发学生勇往直前的精神。教育者应该将学生的每一个生活、学习的环节,当成学生的实践环节。在生活和学习中潜移默化地教育学生,引导学生更好地学习,从而创造出良好的教学环境。

三、学会感恩

中华民族是一个感恩的民族,有着优良的传统。历史上一直流传着很多感人的故事。孝敬长辈,尊老爱幼,这是每一个人都应该有的良好品质。然而,在当下很多家长特别宠爱孩子,孩子在溺爱中成长,不懂得体恤长辈的艰辛。《我从哪里来》《家庭的亲情》,这样的课程能够激活学生内心纯真的情感,他们更懂得父母的爱,能体验到真挚的情感。晚辈懂得基于纯真的感情和实际行动去做到热爱长辈。在长辈的节日能够主动打招呼、送祝福。虽然看似很普通,但是有着深刻意义。教师每到母亲节、父亲节或者重阳节时,要鼓励学生给长辈写信,陪伴他们过节。每一个学生的成材都离不开教师的付出。教师在讲解到《我们敬爱的老师》时,播放教师勤劳工作的视频给学生看,让学生明确教师的辛苦,内心拥有感恩之情。

学生的德育工作至关重要,一个人的成才不仅是有光鲜的成绩,而是一个人的内心存在多少爱。德育培育一个有爱的人,他们敢于承担,敢于挑战,充满爱心。小学生是“三观”萌发的阶段,开展德育教学是必然的,我们要帮助学生成为一个综合素质高、善良、有爱心的孩子。

参考文献:

[1]戴建华.基于教材高于教材:小学思想品德新课程有效驾驭教材摭谈[J].上海教育科研,2011(11).

[2]孙伟成.用阅读启迪学生的心灵:以人教版九年级思想品德为例[J].新校园:中旬刊,2013(9).

[3]蔡瑛.人民版思想品德七年级上册教学反思:新教材下思想品德教学的重点和难点[J].课外阅读:中旬,2011(11).

创新网络环境中的小学德育工作 篇10

一在网络环境中, 小学德育工作应注重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据统计, 截止2012年年底, 我国网民人数已突破一亿。其中, 仅涉及网络游戏的青少年网民便达1520万人之多。以我校为例, 据调查, 全校学生家庭电脑拥有率为80%, 其中有一半左右的家庭能上网, 近60%的学生经常上网, 已有近5成的学生把上网当成课余活动的主要形式。大量学生上网、甚至热衷于网络的原因归纳起来大致有两个主要因素: (1) 学生喜欢上网是由于网络提供信息的及时、丰富和开放的特点, 使他们能在课堂知识之外获得更多的新知识, 从而满足自身强烈的求知欲; (2) 学生在网上寻求获得与他人交流、沟通的机会, 以弥补在现实生活中心灵和情感上的空虚。渴望交流、向人倾诉是人的天性, 这种天性在社会和家庭, 甚至学校生活中往往被忽视或受抑制, 而在虚拟的网络世界里这种本能则可以得到轻松自由的体现, 紧张的情绪得以有效地释放。

网络空间里不仅具有许多积极向上的色彩, 也存在许多渲染暴力、色情和悲观厌世的倾向, 青少年尤其是小学生因其阅历浅、辨别能力差, 更易受不良因素的影响, 从而使自己成为这些负面信息锁定的目标, 成为商家谋取经济利益的最佳对象。其结果不仅伤及了青少年幼小的身心, 也给社会带来了众多的危害。青少年沉迷网络游戏不能自拔, 受网络游戏暴力倾向影响行凶杀人和自杀的案例在中国不断见诸媒体, 许多家长指责其为“电子罂粟”。从中不难看到:加强网络德育工作是摆在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项刻不容缓的任务。

吸食毒品和沉迷网络都能使人上瘾。但是, 戒毒和戒网瘾却不能采取同样的办法。戒毒依靠国家的法律、靠强制的手段来进行;而戒网瘾则必须依靠公民行为道德的教育, 靠引导、疏导的方式来完成。法律是公民个人行为的他律, 规定了“我不能做什么”, 带有强制性;道德是公民个人行为的自律, 规定了“我必须怎么做”, 重在劝导、诱导, 这就是通常说的德育。上网, 只能靠自律, 才能避免染上网瘾。

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是小学德育工作的重点。为了防止小学生染上网瘾, 学校的德育工作应取得学生家长的配合, 严格控制孩子每天的上网时间, 不进入暴力、色情的网站, 玩游戏适可而止。上网以学习为主, 以娱乐为辅, 长期坚持下来, 可以有效防止上网成瘾。

学校的德育工作必须有所创新, 要改变以往以说教为主的教育形式, 家长要与孩子交朋友, 老师要与学生交朋友, 了解小学生心理的想法、需求、困惑, 及时予以疏导解决。在学习和生活中要逐渐培养孩子的行为自觉性, 科学安排作息时间, 每天要有一定的时间用来娱乐与锻炼身体, 让孩子不会感觉到学业上的负担。让孩子亲近自然、热爱生命、尊重长辈, 学会与同学友好相处;让孩子在融洽的人文氛围中体验到人生的乐趣, 尽情享受亲情、同窗情、师生情。德育的核心是培养孩子自律能力。自律能力是现代社会公民必备的一项基本素质。这也是素质教育的内在要求。行为的自律实际上就是个人的行为自觉、行为习惯。《三字经》开篇就说:人之初, 性本善;性相近, 习相远。人刚出生时, 其心性都是一张白纸。之所以在长大后呈现出个性的差异, 是因为思维及行为习惯的不同造成的。故而, 从小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家庭、学校教育的重点, 也是小学德育工作的难点。

二在网络环境中, 小学的德育工作要有明确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随着网络技术的普及和网络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的凸显, 为了让青少年将来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趋势, 我国正式在小学开展以小学生学习电脑基本应用知识为主要内容的信息技术教育课程。为了适应教学和办公的需要, 许多学校都投入了大量的资金购置了电脑等网络设备。以我区为例, 我区的各小学都拥有不同数量的电脑, 开办了电脑室、电子阅览室等可以专门开展网络活动的空间, 条件好的学校还在班级里配置了多媒体教学平台。大多数学校都构建了校领导办公室、教师电子备课室、学生电脑室、电子阅览室、多媒体教学平台等资源共享、互联互通的比较完善的校园网络, 这个校园网络不仅为保障学校日常教学、办公工作作出了贡献, 也为在校园里开展网络教育活动提供了重要的“硬件”技术支撑。

而许多学校虽然办有网站、网页, 但其内容除了一些学校基本概况、基本事务性通知和规章外, 极少更新, 连校内的老师都不常点击, 既谈不上利用网络进行教学, 更谈不上利用网络平台对学生进行课内外的学习辅导和思想道德教育。不少学校的思想道德教育工作还停留在传统的形式上, 利用现代信息设备开展网络德育工作还只是流于口头的宣传, 针对性不强, 实效性不明显。

小学的信息技术课程设置, 要针对小学生的年龄、兴趣、爱好等特点, 从教学方式和内容上进行德育思想的渗透, 传授有益于小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知识和技能。品德、道德教育是德育的简称。其核心是育人, 德育就是培养具有诚实、善良、宽容、谦让、守信的人。小学德育就是要立足人性的三个支撑点:真、善、美。真, 就是讲真话, 不说假话;相信真理, 不迷信。善, 就是善待自己与他人, 善待人生, 尊重生命。美, 就是热爱生命和自然, 热爱祖国和人民, 具有积极、健康、乐观的人生态度。当学生都具备了人性的三种素质, 德育工作才真正落到了实处。

作为教育工作者, 切不可说大话、空话、假话和废话。德育工作要培养心地善良、情感丰富、灵魂高贵的人, 而不是干瘪的、猥琐的、机械的、被动的人。德育只有走创新的路, 才能获得师生的喜爱, 才能达到育人的目的。

三在网络环境中, 小学的德育工作要促进师生及亲子之间关系的融洽与和谐

第一, 教师作为网络德育的活动主体, 必须发挥其主导示范作用, 调动学生的学习自主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实现学生行为自律能力不断提高。教师正确、有效的引领是决定学校网络德育活动成败的关键。在开展网络德育活动中必须大力提高教师自身的信息技术及网络道德素养。这种教育包括两个方面: (1) 信息技术及网络知识的学习; (2) 教师网络道德素养的提高。只有掌握了网络工具, 教师才能与学生共用同一网络平台进行心灵和情感上的交流与沟通, 成为学生在信息世界中的指导者和同盟者, 教会学生自己去选择适当的方式进行网上学习和娱乐。网络的信息量大且设备更新较快, 因此, 定期聘请有关专家对教师进行定期培训和技术指导是很有必要的。应积极创造条件对一些德育骨干进行专门培训, 提高师资队伍的专业水平, 使从事德育工作的教师及管理人员都能掌握现代化的网上教育教学技术, 无障碍地与学生进行网上交流, 生动形象地开展品德教育活动, 加速德育创新的进程。“师者, 传道授业解惑也”, 每个教师教学的内容不仅仅是局限在对自然界的认识上, 事实上也包含着老师自身对社会的认知, 教学过程本身就充分体现着教师自身内在的思想道德素养。因而, 必须加强教师的自身道德建设, 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水平并在网络教育工作中得到体现。教师要成为学生的朋友和表率, 构建和谐的、健康的、良好的师生关系。

第二, 建立人性化、互动性好、信息量大的校园网站, 吸引学生参与其中, 并在老师的引导下, 充分发挥他们的能动性, 实现从自我认知与体验上升到自我约束和调控的道德自律的层面。

为了达到这个目标, 学校必须补充设备和资料, 建立并完善校园网及德育资源库, 充分利用学校的网上资源为全体学生提供网上德育主题以及自由发表观点的网上空间, 设计网上德育的结构和相关模块栏目, 如介绍网络知识、网络文明公约;设立网络道德BBS, 让学生参与网络道德讨论;可以设立学校荣誉版, 介绍名师、优秀学生, 发表学生优秀作品等;德育资源库可以查阅学校的各种德育资料。开设网上心理咨询辅导站, 由心理学专业教师在线指导, 学生通过网络与指导老师进行交流、谈心, 教师能及时帮助学生排除心理障碍。

要通过这一道道的网上风景线来吸引学生视线, 用主流社会的道德规范占领网络的思想阵地, 从而营造一个“绿色”的网络环境, 引导学生健康上网, 在学生们感兴趣的网络环境中潜移默化地接受良好的品德教育。

第三, 充分发挥家长在网络德育中的重要角色。家庭环境也是影响学校德育成效的重要因素。现在生活条件好了, 很多家庭都配备有家用电脑, 但家长对游戏的乐趣知之甚少, 对孩子的心理活动关心不足, 生怕网络负面作用影响到自己的孩子, 视网络游戏如洪水猛兽, 大多采取围追堵截或禁止他们使用电脑, 这样做的结果只能是适得其反, 逼孩子躲进网吧上网, 带来更加不可预见的安全隐患。恐惧来源于无知, 关键是广大家长要懂得孩子的心理, 正确引导孩子使用电脑进行学习和娱乐。要经常与孩子进行必要的交流与沟通。学校也可以通过组织家长进行定期培训, 指导家长让孩子在家也能“绿色上网”, 如安装绿色上网软件, 屏蔽不良网页, 还孩子一个健康的网上环境。

学生和家长还可以通过互联网直接登录学校的网络, 访问学校网页和德育资源库, 了解学校目前总体教育教学开展的状况, 也可以进入班级网页直接了解子女所在班级的学习和活动情况, 实现学校、家庭互联互动, 互通有无, 资源共享。在信息时代, 通过学校网站提供的网上留言、网上家长、学校、班主任邮箱等形式, 让家长能及时、方便地参与学校的网络德育建设中来, 从而进一步优化学校和家庭的德育环境, 形成家校德育的合力, 这是提高德育效果的重要措施。

在充分发挥网络优势, 加强德育工作的同时, 要走德育创新发展的路子, 重视小学生行为习惯的培养, 提高自律能力, 避免染上网瘾;在开展德育工作的过程中, 既要有明确的针对性, 也要讲求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力戒空谈和务虚;德育工作要形成家校的合力, 共同营造宽松和谐的人际氛围, 为小学生健康上网把握正确的前进方向, 从而达到思想的引领、行为的指导的目标, 建立起德育网络的前沿阵地。

参考文献

上一篇:试验示范对比报告下一篇:轻与重幼儿园数学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