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分类考试改革

2024-09-16

专业分类考试改革(通用10篇)

专业分类考试改革 篇1

山东招生制度改革:本科与高职分类考试

根据山东省日前公布的至普通高校招生制度改革实施方案,从起,山东将实行普通本科与高职分类考试,进一步扩大高职院校自主考试录取试点范围,稳步推行高职注册入学录取办法,推进省属本科院校自主招生试点,到,省内全部本科高校均实行专家参与录取。

根据这一方案,从20起,山东将实行普通本科与高职分类考试,主要模式是:高考(微博)一为普通本科入学考试,面向所有考生,继续执行全国招生政策,统一命题、统一组织考试,为本科院校同时也为高职院校选拔人才提供有效考试成绩;高考二为高职入学考试,整合中职对口升高职考试和普通高中升高职考试,重点面向中职学校招生,也面向普通高中招生,实行省自定政策,统一命题,统一考试,分别录取,为高职院校选拔人才。

(

专业分类考试改革 篇2

一、20 世纪 50~60 年代从“分类”到“联考”

台湾高考制度的改革主要与台湾高等教育的发展密切相关。1950年台湾大专院校只有9所, 基本上沿用民国高校分别招收新生的规定, 实行自主考试, 各院校根据自身情况实施自主招生。

(一) 台湾早期自主招生中的“分类考试”

1951年台湾教育部颁布“专科以上学校招生办法”12条, 其中明确规定各高校采取自主招生, 自行决定招生方式。笔试采取分类考试的方式, 分甲、乙、丙三组进行测试, 其中甲组招收理工院校和师范院校理科, 乙组招收文法商院校和师范院校文科, 丙组招收医农院校和师范院校考古系、理工院校动、植物系。师范类院校规定进行面试 (主要是口试) , 其他院校不同院系根据自身情况自行规定是否进行面试。各院校根据自身状况决定招生人数, 招生前同招生简章一同报教育部备案。[1]

1952及1953年的招生考试基本上与1951年相同, 只是对于报考医学院的考生略有改变, 笔试由原来的乙组改为甲组, 从原来的文科组变为理科组。

资料来源:杨李娜.台湾地区大学入学考试制度研究[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8:30.

(二) 实施“联招”及其反响

上述这种“分类考试”为主的自主招生在台湾一直延续到1954年春季。1954年秋季台湾高考首次举办联合招生考试, 由国立台湾大学、台湾省立师范学校、台湾省立农学院、台湾省立工学院4所公立高校联合招生, 其他院校仍分别为独立自主招生。联合招生4校组成了委员会, 台湾大学校长钱思亮任主任委员。当年台湾教育部决定接受陆军军官学校的委托, 为其代办招生事项。1955年台湾教育部决定在上年4校基础上再加国立政治大学5校组织联合招生考试。1956年台湾教育部进一步规定, 所有高中毕业生都要参加统一的毕业会考和高等学校入学考试合一的统一联合招生考试。至此台湾所有公、私立专科以上高等学校 (包括军事院校等) 均开始实施统一的联合招生。

实施这种统一会考、升学考试的目的主要是为了:通过完全一致的试卷考察不同各中学的办学水平和各校不同学科教师的教学水平, 并适当简化学生升入大学的程序。事实上, 通过1956年台湾省教育厅举办的由82所中学, 7014名高中毕业生参加的这一台湾教育史上盛况空前的联合招生考试, 确实也达到了当时上述种种预想的目的, 使不同中学办学、学科教学情况一目了然, 并在节省考生费用和考生应考精力等方面有一定的优势。但弊端也随着显现出来, 主要有:

1.考生的录取机会大大减少了, 参加统一联招的考生只有一次录取机会。

2.高校反映:考试科目不如原来的分类考试合理, 比如理工学院建筑系应规定考徒手画其他学院则不一定对此考评等等。

3.考生和家长及社会各界普遍反映, 由于中学各校所处环境、文化传统、生源状况等等具体情况存在很大差异, 实际上不应该也很难用同一考试结果作为标准来评定所有的中学。

4.参加联考的高校都要在不同地区组织联考不仅费用可观而且还要耗费很多精力。

鉴于上述原因, 后来一些高校对联招提出异议。1958年台湾教育部部长梅贻琦召集当时台湾19所高校校长讨论联考的存废及分类考试问题。综合讨论的结果梅贻琦提出应采取“自由联合招生”, 愿意联合考试的高校进行联招, 其他高校则依旧采取自主招生、分类考试的办法。

但事实上, 对于台湾教育部来说, 联招却有很多好处, 除了节省考生费用和应考精力外, 更加便于管理。统一考试统一录取使考试的内容更加容易为上层权利机构所控制, 有利于国家意识形态的塑造和民族精神的强化。便于通过考试内容的设计来左右高校的办学方向, 并由此影响社会舆论, 在社会各界思想的统一。

由于当时台湾政府的导向作用和台湾教育部的压力下, 有些高校考虑到学校声誉、管理等方面会遇到的困难, 为图省事、省时, 不愿费心组织自主招生, 提出由台湾教育部统一实施联招困难最少、便利易行, 要求联招, 致使最终未能实施“自由联合招生”, 那些提议自主招生的高校也不得不放弃。

从考生来讲, 尽管有很多从内心讲并不情愿, 但也不得不认同联招的方式, 比如:1954年台湾高校联考国文作文题为“论各院校联合招生”, 本来很多考生对于联考心存异议, 但为了能够取得较高的分数, 在现实的压力下, 不得不违心地赞同联考制度, 并被迫“论证”联考的优越。就这样, 在台湾教育部的强力推行下, 高校联考制度逐渐确定下来。

二、20 世纪 70~80 年代“新分类考试”

20世纪70年代, 随着台湾经济的快速发展, 以人力资本所建立的新中产阶级社会阶层取代了旧时主要由自由经营者为主的旧中产阶级迅速崛起, 逐渐成为重要的社会力量。由于社会多以学历、文凭任用人才, 高等知识分子和专业人才受到空前重视, 社会经济地位大幅度提升, 由此也强化了新中产阶级对于子女教育问题的高度重视, 通过高考接受高等教育成为教师、学生和家长的共同奋斗目标。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 考生的不断增加、录取率的降低使高考的竞争压力越来越大, 联考的弊端日益显著, 由此使得高考改革迫在眉睫。

(一) “新分类考试”改革

1972年台湾对高校联考制度进行重大改革:大学与专科院校联合考试彻底分离。事实上早在1960年时任台湾中央研究院院长的胡适就提出:标准性质不同的高校不应该实行联合统一考试, 大学与专科不应该同时考, 尤其是职业性的专科学校更应该实施特别的单独招生考试。[2]尽管遭到一些专科学校校长的反对, 台湾教育部还是在1972年宣布当年大学与专科 (职业) 院校采取分类考试, 原因是“大学与专科学校教育宗旨不同, 分类招生, 可使考生更容易选择适合自己志愿的科系, 同时亦可增加一次报考的机会”[3]。当年“联招会”的招生统计结果显示, 专科 (职业) 院校录取的学生, 绝大多数并非是大学联招落榜者, 这似乎也充分证实了分类考试的合理性。

尽管此后大学与专科学校分类考试已成定局, 但当时社会各界对于大学自主招生的概念仍不明确, 很多人认为:分类考试只不过是为了使高校招生政策与国家人才培养政策密切联系, 以满足国家建设的需求, 还谈不上切实反映高等院校各院系、高中师生、学生家长和社会各界人士的真正愿望[4]。

进入20世纪80年代, 鉴于台湾社会民主化进程推进, 高考制度不断受到来自各方的批评建议, 台湾决心对高考制度进行彻底改革。1981年经台湾行政院建设委员会教育组专家研究建议:高等院校各院系应根据各自不同需求采取较复杂的加重计分制度, 以期更好地发挥其特色;采取全开放选科考试, 学生可以自由越组报考、高校院校可以跨组录取, 以便更好地满足考生意愿;所有高中课程均列入高考范围。

专家研究小组在总结以往高考制度利弊得失的基础上, 提出高考改革的几项基本原则:进一步充分发挥大学教育的功能;尽可能使考生依据自己的能力和兴趣入学;兼顾考生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的考评;不止于满足高考形式上的公平, 更要实现教育机会均等理念上的公平;促进高中教学正常化;采取必要的行政措施保证改革顺利进行。[5]以此为指导, 台湾开始实施“招考分离”的新分类考试制度彻底改变了原来的“招考合一”。

(二) “新分类考试”具体实施

新分类考试实行跨组报名的统一考试, 先将高校各院系根据其性质分为十类, 再根据相同考试科目分为四组:一类组 (文、法、商) 、二类组 (理甲、工甲) 、三类组 (理乙、工乙、农乙、医学) 、四类组 (农甲) 。这样分组的目的是将高校不同的院系分开编组, 使学生不至于冲着高校的排名过分在排名靠前的院校激烈竞争, 同时也照顾到了考生根据自己特长和兴趣选择院系的机会。鉴于旧时分类考试中甲、乙、丙、丁四组考生录取相差悬殊, 新分类考试采取“跨组”报名方式, 以使考生有更多的选择, 便于考生进入适合自己的院系。新分科考试与旧时分类考试最主要的不同在于:旧分类考试是分组进行的, 而新分类考试实施自选学科考试, 除了共同的国文、英文、三民主义三科之外, 考生可以从中外历史、中外地理、物理、化学、生物、社会数学、自然数学等七科中自由选择科目参考。每个类组包括六、七门考试科目, 跨组报考考生最多可选九到十门科目。

新分类考试实行统一录取, 但通过加重计分的方式给予高等院校充分自主权招收适合自身发展的新生。旧分类考试中曾有主科加重计分的方式, 比如, 甲组数学、乙组国文各加重25%, 这在高校看来并没有利于各院系选拔出最适合的学生, 比如, 乙组英文系加重国文成绩, 还不如加重英文成绩更适切。因此, 新分类考试采用高校各院系“自定加重计分科目”办法, 规定最多可加重三科, 并以满分125或150分为限, 以便于考生总分相近时, 主科成绩突出的考生获得优先录取的机会。新分类考试继续采用高低标准的办法, 高校各院系最多可以制订三门主科的高低标准。旧分类考试是考前填志愿, 新分类考试改为考后填志愿, 考生收到成绩后, 参照前一年高校各院系最低录取分数及本年度各院系公布的不同科目的高低标准、加重计分和自己成绩在全体考生中的百分比统计排位, 适当衡量自己的能力, 做出更符合自己兴趣的选择。

(三) “新分类考试”评价

新分类考试制度得到了台湾社会各界的好评。

首先从考生来说, 新分类考试给予考生更多的选择机会。考生不仅可以选科还可以跨组, 考试之前考生可以自愿选择考试科目, 还可以跨组选择科目; 考试之后考生可以根据自己不同科目的成绩, 参照各高校不同院系对于不同科目具体的加重计分方法, 根据自己的志趣选报不同高校的不同院系。

其次冲淡了以往对于大学排名的过分重视。院系与考生通过分学科考试进行双向选择, 有助于双方的多元化选择, 学生更重视依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不同学科的学习水平选择高校的院系, 有助于避免联招中过分重视高校排名, 出现数万人同报同一志愿的现象。

再次也更加有助于各高校不同院系的“特色化”发展。大学不同院系给出的加重计分和不同科目高低标准的要求, 更容易使其找到促进院系自身发展的“适合的”学生。而且通过不同科目高低标准, 能够达到录取资格的考生范围缩小, 也减轻了录取工作的负荷。

新分类考试得到了广大考生的赞同, 据1986年调查统计, 约70%的高中生对新分类考试表示满意[6]。

当然在新分类考试实施的过程中也暴露出来一些问题, 比如跨组选科实际上, 考生在选择一组考试的6~7门科目参考学习压力已经很大, 很少再有考生能够再考组选考。再有由于一般高校加重计分并不足以拉大成绩差异, 在突出学科特长等方面似乎并未尽如人意等等。这些都成为下一轮高考改革的直接动力。

三、20 世纪 90 年代至今“新分类考试”推进

20世纪90年代后随着台湾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 各高校招生自主意识的不断增强, 使进入21世纪的“分类考试”面临新的改革。

1992年5月台湾大考中心提出高考制度改革建议书“大学多元入学方案”, 方案包括十四项多元入学制度的标准和三大基本原则。其中十四项标准为:1.高校各院系拥有招生方式的自主权。2.招生方式简明合理。3.能引导高中正常教学。4.采用多元评价方式 (比如参照高中成绩和口试成绩等) 。5.力求教育公平, 避免性别、城乡和文化背景的歧视。6.保证高中教师的充分参与权。7.省时、省力、省钱。8.公平、公正、公开。9.不因离校时间的长短而影响其入学的均等机会。10.让学生能通过多种途径入学。11. 能正确反映学生的学业成就。12.要能顾及学生的特殊才能和兴趣。13.鼓励学生学习的动机。14.要具有可行性。三大基本原则是:渐进、包容、兼顾。[7]为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应对高考改革做出长期规划, 逐步推进, 从现实出发, 每一阶段都预留出下一步改革的空间, 不断完善。同时改革要多管齐下, 相互配合, 广泛听取学生、家长、老师、高中、大学、社会各界人士等各方意见, 兼顾各种环境条件的配合, 多项沟通, 兼顾现实与理想、理论与实践, 逐步使新的高考制度更符合时代的要求。

基于上述建议, 首先对考试科目、计分方式和招生都做出了更加弹性的设计, 主要有:将考试科目分为“基础科目”和“指定科目”两部分, 其中“基础科目”的设定主要是为了引导高中教学正常化, “指定科目”则用来反映学生学业所达到的高度。高校的各院系对于考试科目的指定和成绩评价可拥有更大的自主权。考试成绩改为采用分级的方式以避免分分 必较, 以及采用固定的标准化答案, 目的在于使高中教学能正常发展。高校招生分两批次进行, 第一批让高校各院系有机会从第一志愿报考该院系的考生中选取最适合的学生, 第二批次则以统一招生的方式处理其余报考考生。这样无疑加大了高校各院系的招生自主权, 避免了完全采用各院系单独招生所产生的负面影响。

为了顾及学生的特殊学科才能和兴趣, 鼓励特殊学生的学习兴趣, 采取“推荐甄选”的方式招收学生。高校各院系拥有更大的自主权, 招收在某一学科具有特殊才能或潜质的学生。随着“推荐甄选”招生方式的不断推进, 台湾高考终于通过对分类考试的不断改革实现了对过去一元化选材招生方式的突破性改革。对于高校而言扩大了高中与大学的联系, 使高校招生拥有了更大的自主性, 发展出了多元化的选材标准, 有利于突出高校各院系的特色, 同时淡化了大学排行榜。对于高中, 促进了城乡教育的均衡发展, 使教育机会更加均等, 促进了教育公平, 也有利于高中教育的正常化。

总之, 台湾通过对高考中“分类考试”的不断改革, 使高校招生的自主性不断强化, 不再受“联合考试”结果的制约, 高考也不再是高校招生的唯一标准, 而只作为招生的工具之一, 突出了高校各院系的特色, 促进了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

参考文献

[1]台湾教育部教育年鉴编撰委员会编著.第三次中国教育年鉴[M].台北:正中书局, 1957:499~500.

[2]齐觉生.现行联考制度之比较研究[J].台湾学报, 1962, (1) :17.

[3]方炎明.我国大学入学考试制之改革[A].“中华民国比较教育学会”编.世界高等教育改革动向[C].台北:幼师文化事业公司, 1977:85.

[4]丘爱玲.大学联招政策变迁之研究 (1954~1997) [D].台北:台湾师范大学教育研究所, 1998:124.

[5]宗亮东.大学入学考试之改进——教育部大学入学考试委员会研究委员会专案研究小组报告[A].辅导与教育论文集[C].台北:正中书局, 1986:727~732.

[6]杨明宗.大学联招新制之实施[J].教育资料文摘, 1986, (12) :33.

专业分类考试改革 篇3

据了解,“加快推进高职院校分类考试,高职院校考试招生与普通高校相对分开”是《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国务院《实施意见》)提出的明确要求。为贯彻落实好国务院《实施意见》精神,根据《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粤府〔2016〕17号)要求,2017年起,我省高职院校在继续进行面向中职学生“3+技能课程证书”考试、自主招生、中高职衔接三二分段、五年一贯制等分类考试招生改革的基础上,试行省内所有高职院校以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为主要依据进行分类招生录取的改革试点。2017年普通高中、中等职业学校(含技工学校)应、往届毕业生和社会青年可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自主选择参加2017年1月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语文、数学、英语3门科目的考试,并以语文、数学、英语3门学业水平考试成绩作为报考省内高职院校分类招生“文化素质”录取依据。

省教育考试院有关负责人提醒广大考生和家长,依据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录取进入高职院校的考生,与通过统一高考录取的考生完全相同,并且按照教育部的统一部署,高职院校分类考试招生安排在统一高考前完成,我省依据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录取将在2017年3月底前录取结束。已被录取的考生,可参加高考并参加本科院校录取,但不能参加2017年高职高专层次的录取(包括高职院校“自主招生”“3+技能课程证书”等分类招生录取)。未被录取的考生,可参加高考和其他形式的本专科招生录取。考生可根据自身实际踊跃参加高职院校分类考试招生,积极报考心目中理想的高职院校和专业,增加被录取的机会,避免万一高考成绩不理想,自己向往的高职院校和专业又已因录取满额而错失录取机会。

据悉,加快推进高职院校分类考试是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试行以学考成绩为主要依据进行分类考试招生录取的改革试点,为学生接受高等教育提供多样的入学形式,有利于促进学生健康发展和高职院校科学选才,较好地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选择和高校多元化的人才选拔要求。一是有利于考生选择适合自己的教育,减轻学生的应考压力。试行以语文、数学、英语3门学考科目成绩为主要依据进行分类招生改革试点,有利于高中阶段应、往届毕业生尽早选择适合自己的教育,合理分流到高职院校分类招生考试中来。参加语文、数学、英语3门学考科目考试、符合条件的且报考了高职院校分类招生院校志愿的考生,可以被高职院校录取,录取后可不参加普通高考,这将大大减轻部分考生的高考升学压力,也符合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需求。二是有利于高职院校选拔人才。以语文、数学、英语3门学考科目成绩为主要依据进行分类招生改革试点,鼓励和动员符合条件的高中毕业生积极报考,有利于适应高职院校的办学定位,较好地满足高职院校选拔和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三是为考生提供多次选择的机会。高职院校以学业水平考试成绩为依据分类招生录取的考生,还可以参加统一高考,参加本科院校录取,使考生有多次选择的机会。

2017年语文、数学、英语3门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科目成绩,作为高职院校分类招生录取的主要依据,高职院校也可以以语文、数学、英语3门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科目成绩作为普通高中毕业生报考高职院校自主招生“综合文化考试”的成绩,成绩当年有效。同时,语文、数学和英语科目学考成绩也可作为普通高中学生毕业及同等学力认定科目成绩的主要依据之一,成绩长期有效。有意向参加高职院校分类招生的考生(含中职学校毕业生、社会青年),除须报考2017年语文、数学、英语3门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外,还要注意自己所参加的物理、化学、生物3门或思想政治、历史、地理3门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科目是否均获得等级,并且有至少须1门学科成绩达到C级及其以上等级。如没有参加或未能达到1个C级以上,还需要相应报名参加物理、化学、生物3门或思想政治、历史、地理3门科目学业水平考试。

在高职院校分类招生录取工作中,我省将严格按照普通高校招生工作的政策规定,构建严格管理、规范有序、公平公正的招生工作管理体系,全力维护招生工作的良好秩序,确保高职院校分类考试招生录取公平公正。一是认真制定招生章程。二是严格执行招生工作纪律和规程。深入实施高校招生“阳光工程”,严格执行教育部规定的“六不准”、“十严禁”、“26个不得”的工作规定,全面规范招生录取行为,切实维护高校招生录取工作的良好声誉。三是充分发挥纪检监察部门的监督检查作用,按照“全程参与、重点监督”的原则和教育部关于招生录取纪检监察工作的要求,加强对录取工作重点岗位、重点环节、重点时段的监督检查,强化招生工作管理,全力维护分类招生工作秩序。

专业分类考试改革 篇4

Tag: 河南公务员公务员考试2011-08-09 来源:河南公务员考试网字号: T | T | T

我要提问

河南省2011年统一考试录用公务员职位专业类别

凡拟录用职位的专业要求为某专业类的,应试者所学专业应为下列相应专业类中所涵盖的专业(包括相关相近专业)。拟录用职位的专业要求为下列某专业类中某一具体专业的,应试者所学专业应为所要求的专业(包括相关相近专业)。拟录用职位的专业要求为下列专业类别中未包涵的某具体专业的,应试者所学专业应为所要求的该具体专业(包括相关相近专业)。

一、文秘类:汉语言文学、文秘、对外汉语、中国语言文化、应用语言学、新闻学、哲学、逻辑学、伦理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社会学、政治学、历史学等;

二、法律类:法律、法学、经济法、国际法、国际经济法、商法等;

三、财会金融类:财务管理、会计学、金融、证券、审计学、投资学、财政学、税务、统计学、银行学、保险等;

四、经济类:经济学、经济管理、国民经济管理、宏观经济管理、国际经济管理、国际经济与贸易、工业经济、农业经济、贸易经济、劳动经济、金融学、企业管理、工商管理、市场营销等;

五、计算机类:计算机、计算机及应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计算机信息、计算机器件及设备、计算机软件、计算机网络、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工程、信息资源管理、信息技术、信息安全等;

六、行政管理类:行政管理、公共管理、人事管理、劳资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

七、英语类:英语、英语教育、应用英语、商务英语等;

八、电子通信类:电子、电子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科学、电子信息工程、微电子技术、光电子技术科学、无线电、通信、通信工程等;

九、机械类:机械制造、机械设计、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设备工程、工程装备及控制工程、工业设计、机电设备、机电一体化等;

十、医学类:医学、基础医学、临床医学、预防医学、中医学、中西医临床医学、康复治疗学、医学技术等;

十一、药学类:药学、药物分析、药物化学、药理学、临床药学、中药学、中药药理学、药物制剂、制药工程、药品检验、应用药学、化学制药技术、现代中药技术、中药资源与开发、化工与制药、药品质量检测技术等;

十二、贸易类:贸易、国际贸易、国际经济与贸易、工业外贸、国际商务等;

十三、土建类:建筑学、建筑设计、建筑装饰、土木工程、建筑环境与设备、城市规划、给水排水工程、工民建等;

十四、交通运输类:交通运输、交通工程、交通设备信息工程、公路运输、铁道运输、民航运输、船舶运输等;

十五、材料类:材料科学、材料物理、材料化学、材料工程技术、冶金工程、金属材料工程、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复合材料与工程等;

十六、新闻出版类:新闻学、广播电视新闻学、编辑出版学、出版信息管理等;

十七、教育类:教育学、学前教育、小学教育、人文教育、科学教育、教育技术学、教育管理等;

十八、生物类:生物科学、应用生物科学、生物技术、生物工程、生物信息学、生物信息技术等;

十九、地矿类:采矿工程、石油工程、矿物加工工程、勘查技术与工程、资源勘查工程、地质工程与技术、矿业工程等;

二十、水利类:水利水电工程、水文与水资源工程、水务工程等;

十一、环保类:环境工程、环境科学、环境监测、环境保护、环境规划与管理等;

二十二、农学类:农学、农业、农副产品加工、畜牧、园艺学、植物保护、农业资源与环境等;

十三、林学类:林学、森林资源保护、林业工程、林业技术等;

十四、食品类: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制糖工程、粮食工程、油脂工程、食品卫生与检验、粮油储藏、农产品贮运与加工、水产品贮运与加工、冷冻冷藏工程等;

二十五、化学类:化学、应用化学、化学工程与工艺等;

十六、纤维纺织类:纺织工程、丝绸工程、针织工程、纺织材料与纺织品设计、棉花加工与检验、服装、染整工程等。

十七、监狱管理类:监狱学、监狱管理、狱内侦查等。

专业分类考试改革 篇5

日前,总参军训部、总政干部部联合下发通知,对军队专业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方式调整改革进行部署。

一是增设全国统考入学考试方式。将专业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方式由单一参加全国联考方式调整为参加全国联考、颁发“单证(学位证)”和参加全国统考、颁发“双证(学历证、学位证)”两种方式。二是单列全国统考招生计划。总政干部部在每年下达军队院校和科研单位研究生招生计划的同时,单列下达各培养单位全国统考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计划。三是限定全国统考招生培养条件。本着积极稳妥,确保质量的原则,军队专业学位研究生全国统考仅限招收军队现职干部,实行全日制培养。

此次对军队专业学位入学考试方式进行调整改革,是落实三总部《关于深入推进军队研究生教育科学发展的意见》的`重要举措,是实施军队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工程的重要抓手。这一措施的出台,标志着军队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开始由“单证(学位证)”模式向“双证(学位证、学历证)”模式拓展,由非全日制向全日制拓展,将大幅提高军队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吸引力,从而加快推进军队研究生教育由学术型人才培养为主向应用型人才培养为主转变。

下一步,专业学位将成为军队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的重中之重,为加快发展军队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总部还将出台一系列配套改革举措。主要包括:改革军事硕士全国统考科目设置,实现由知识测试向能力测试转变;推行军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与指挥军官任职培训“融合式”培养方式;依托作战部队,联合部分院校分期分批建设研究生工作站,对部分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行院校与部队“1+1”两段式培养等。

专业分类考试改革 篇6

考试有关问题的通知

川职改[2000]9号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计算机已经成为专业技术人员从事专业技术工作的必不可少的先进工具。对计算机应用能力的考核,已成为评价专业技术人员素质、能力和舍近求远职资格的重要内容。国家在深化职称改革的有关文件中,对专业技术人员应用计算机的能力已经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许多兄弟省(市、自治区)已把对专业技术人员计算机应用能力的统一考试列入了深化职称改革的内容,举行了职称计算机应用能力的统一考试。为了帮助专业技术人员学习计算机知识,提高计算机应用能力,使专业技术人员的计算机整体水平上一个新台阶,决定从2000年起,在全省统一组织各级各类专业技术人员职称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培训和考试(以下简称职称计算机考试)。现就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全省统一实施职称计算机考试

全省专业技术人员的职称计算机考试,纳入职称改革的工作内容,由各级人事(职改)部门统一管理。实行全省统一考试大纲、教材,统一命题、制卷,统一组织考试,统一评阅试卷,统一颁发合格证书。各级人事部门的职称处(科)负责考试的统一管理和考前培训机构的审批、管理及组织协调;各级人事部门的考试中心(机构)负责考试的考务工作。

二、职称计算机考试等级

职称计算机考试的等级为A、B、C、D四级。D级的要求是:具有计算机及计算机网络的初步知识和一定的文字录入速度,以及使视窗操作系统和办公软件的初步能力,C级的要求是:在到D级的全部要求,并具有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基础知识和利用Powerpoint及互联网发布、收集信息的能力。B级的要求是:达到C级的全部要求,并具有计算机软件技术基础知识,初步掌握一种高级语言的使用能力以及Web页面制作和信息发布的初步能力。A级的要求是:达到B级的全部要求,并具有一种主级语言或数据库语言的阅读、编写、调试程序的初步能力。

三、报考人员范围及考试等级对应

从2001年起,全省各级各类专业技术人员除本通知规定可暂不参加职称计算机考试和免试相应等级者外,必须参加全省职称计算机统一考试并成绩合格,方可申报评审机应志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或参加全国专业技术资格考试。专业技术人员申报职称计算机考试的等级,按《四川少专业技术人员职称计算机考试等级与适用人员对应表》(附后)所列对应关系执行。

对在首次全省职称计算机统一考试举行前,已取得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者,由各地各部门各单位作出规划,用3-5年左右的时间分期分批组织轮训、参加统一考试,逐步达到要求,并将参加培训、考试的情况纳入专业技术人员和任期考核内容进行考核。

从本通知下发之日起,成都市和省教委的职称计算机考试试点即行停止。已参加成都市和省教委试点考试成绩合格者,仍按原有规定的级别对应关系执行;原取得的合格证书,在原则规定的有效期内仍然有效。

四、免试和暂不参加职称计算机考试的人员范围

(一)下列人员可免予职称计算机相应等级的考试:

1、计算机专业硕士毕业生免予职称计算机A级考试;计算机专业本科毕业生免予职称计算机B级考试;计算机专业专科毕业生免予职称计算机C级考试。

2、参加全国计算机软件资格(水平)考试,高级程序员级考试合格,免予职称计算机A级考试;程序员级考试合格,免予职称计算机B级考试;初级程序员级考试合格,免予职称计算机C级考试。

3、本通知下发前参加省委组织部、省人事厅组织的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合格者,免予职称计算机D级考试。

(二)下列人员可暂不参加职称计算机考试:

1、男年满50周岁、女年满45周岁的;

2、在少数民族县和内地县以下(不含县)区、乡、镇工作的;

3、在矿山、井下、森林、远离城镇的野外施工单位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评聘中、初级职务的。

4、在三州州府所在地和内地县(县级市、区)城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评聘初级职务的。

五、考试科目及时限

职称计算机考试、即要检查专业技术人员学习了解和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的程度,又要检查专业技术人员应用计算机的实际能力。采用上机实际操作的方法进行,内容覆盖考试大纲及教材要求掌握的全部内容。考试科目为《计算机操作能力》(单机独立操作),考试时间A、B级120分钟,C、D级90分钟。考试成绩合格者,发给四川省人事厅统一印制的职称计算机考试合格证书;从发证之日起,A、B、级5年内有效,C、D级4年内有效。

六、考试时间及收费标准

全省职称计算机考试原则上于每年10月举行一次。随着技术水平和考试管理水平的提高,今后可一年两次、三次直至发展到随到随考。培训、考试的收费标准严格按物价管理部门核定的标准执行。

七、加强组织领导

专业技术人员学习、掌握计算机应用技术,是时代的需要,是科技、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是专业技术人员获取和利用丰富的最新科技信息,拓宽自己的学术技术领域和不断提高自身的科技创新能力和水平,即是广大专业技术人员的己任,也是各级职称改革工作部门的一个重要职责和任务,各地各部门一定要高度重视,加强组织领导、主动积极地做好宣传解释,安排专人承担专业技术人员的计算机培训和考试工作;努力创造条件,为专业技术人员的职称计算机培训、考试服好务。

专业分类考试改革 篇7

一、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存在的问题

(一)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不合理。

高职的课程设置基本与本科一致,设有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问题就在于只是简单的复制普通高等院校的旅游管理专业的课程并不能培养真正能适应本专业一些相关岗位要求的人才。另外一些院校教学内容比较落后,与旅游管理专业实际的要求不符。旅游管理专业致力于培养未来的旅游管理人才,那么学生必须掌握先进的旅游管理知识和出色的处理问题的能力。教学内容一旦与实际旅游业的需要不符,学生毕业后就无法解决实际遇到的问提。

(二)教学方法单一。

现在很多教师在教学时仍采用陈旧的教学方法,老师在讲台上讲,学生坐在下面听,学生始终处在一个被动接受的状态。由于整个教学过程都是教师在灌输知识,学生的思考能力、创造能力都没有得到体现和发展。这对学生地点发展是十分不利的。

(三)理论与实践环节脱节严重。

由于旅游管理专业对学生的要求是多方面的,一些高职院校就十分盲目的设置了多而杂的教学科目。从某方面来看,旅游管理专业的确像是多个专业的结合体,并没有自己的特色,但是设置课程时仍要考虑其特殊性。另外对课时的分配也存在着问题。很多院校在教学中实际重视的是理论教学,对实践教学重视力度不够,实践环节大多是安排在毕业实习中。过于重视理论教学导致的后果就是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学习感到枯燥而乏味,容易失去学习的兴趣,于是就会出现很多学生在学习专业课知识时不注意听讲的情况。

二、实践教学改革策略

(一)设置实用而丰富的教学课程和教学内容。

课程设置应不同于本科课程设置,要形成相对独立的教学体系,应包含理论教学、实践教学。理论教学应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内容应包括导游服务、旅行社管理、饭店服务及管理、语言表达能力、英语会话能力和计算机应用能力等。为满足不断发展的旅游业需要,教学内容要实时更新。这就要求教师及时关注旅游业发展的态势,获得相关专业信息来及时更新教学内容,将这些内容贯穿于教学中,让学生对本学科的最新动态有清晰的了解。

(二)教学方法要灵活多样。

在教学方法上,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自觉、主动地掌握知识,给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空间,这样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教学方法:1.采用电脑、多媒体等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使课堂教学生动有趣;2.使用模拟教学法,模拟导游、餐厅等场地,结合教学内容,发挥学生实际操作能力;3.使用案例教学法,可以结合案例讲解理论知识,让理论知识变得生动易懂;也可以引导学生分析具体案例,使学生处于假定的环境中,设身处地地处理问题。

(三)注重实践训练。

在实训环节很多院校采用的是“2+1”模式,即学生在校学习两年,出去实习一年的做法。这样的实践模式虽取得了一定成就,但这样的做法却使学生丢弃了前两年所学习的内容,到了真正开始实践的时候,就不能很好地胜任他们的工作。所以在教学中,应注意将理论知识和实践相融合,实践要贯穿整个三年的教学当中。实践训练部分可分为以下几个部分:1.细化实训阶段。一年级时主要训练学生的基本技能,使学生初步掌握基本操作技能;二年级时可进行专业技能培训,使学生能熟练地掌握本专业所需的专业技能,并推行职业资格证书;三年级时可以让学生参与到生产与就业环节当中,完成由学生身份向职业人身份的过渡。2.建立校内外实训基地。学校可在校内建立实训基地如导游模拟室、餐饮模拟室、客房模拟室等,在基地内开展模拟教学;在校外要加强与企业的联系,建立校外实训基地。学校可定期输送学生到旅行社、酒店等进行实践、学习,旅行社、酒店等也可以选派经验丰富的专家到学校进行指导教学,这样就实现了学校与企业间的资源共享。3.毕业顶岗综合实训。毕业实习期可以安排在第五和第六学期,学校和一些用人单位开展合作,为学生提供实习的机会。学生参与到实习中,不仅能实际接触到工作,了解工作的流程,还能提高自身的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

结束语

为使学生走出校门后能够更好地就业,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必须对其不合理的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进行改革。实训环节仍是重中之重,如何对其进行改革,仍将是旅游管理专业教育工作者需要不断探究的课题。

摘要:随着改革开放程度的不断深入,我国经济的发展十分迅速,作为第三产业的旅游业对拉动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等起着不可代替的作用,这就对旅游管理专业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需求。本文通过分析高职旅游菅理专业的特点以及存在的问题,对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高职,旅游管理,教学改革

参考文献

[1]朱晖.对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教学改革的思考[J].东京文学,2014,(3):80-80.

[2]徐曼.高职旅游管理专业教学改革初探[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3,(9):286-287.

[3]崔丰,张丽霞,贺昌文等.高职旅游管理专业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改革的研究与实践[J].科教文汇,2008,(9):36-36.

专业分类考试改革 篇8

【关键词】 涉外护理;考核方式;创新性;应用性

考试是教学工作的重要环节。根据新《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的精神,需进一步深化大学英语教学内容改革和深入课程体系改革1。多元化考试模式不仅能够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而且能够推动教师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方面的创新,促进教学模式的改革和完善。多元化考试模式还能更新教学管理人员的观念,对促进教学质量和提升管理效率起到较好的推动作用。我校自2006年起开展涉外护理专业人才培养工作,将英语教学及培训课程体系做为涉外护理专业的主干课程,制订了有利于提升学生英语综合应用技能的培养方案。以此为基础,我们有必要改革传统的大学英语考核方式。设计出相对完整、切实可行的、能充分发挥考试功能和实现涉外护理专业英语教学目标的考试模式。

1 传统大学英语教学考核方式和特点

1.1 考核方法单一、对过程性评价重视不够 诸多高校英语考试至今仍沿用传统期末总结性考试和闭卷笔试为主的考核方式,平时成绩缺乏坚实的依据,占总成绩比例过低,未充分体现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同时,考试内容侧重课本知识,客观题比例过高,不能充分体现《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中提出的“以实用为主,应用为目的”的教学目标和“以人为本,重视学习者能力发展”的外语教学思想,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语言综合运用能力。

1.2 听力考核占比例过低、口语考核未纳入标准化考试体系 传统英语考试中,大多数院校期末考试听力仅占10%—15%,并缺少对学生的口语考核;学生口语表达能力较差,无法达到课程要求中的标准。同时,通过与学生交谈发现,计入平时成绩的课堂口语活动,虽然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但存在反馈不足、缺乏明确评分标准等问题,导致部分学生敷衍了事,抑制了学生学习积极性。

1.3 考核内容缺乏科学性和系统性 语言作为学生未来职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石,其教学及考核的内容不仅应包括语言知识、语言技能和实际交际能力,还应当包括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等综合素质2。学生需要得到的是一份具有科学性、系统性等特点的评判,为进一步的教学及教育研究提供参考依据,加强学生语言学习的社会适应性。

2 涉外护理专业英语课程考试改革的方向与策略

Genesee和Upshur(1996)指出,外语课堂教学活动中评估的目的是强化学生的成功意识,促进学习3。为此,英语课程的考核改革应该从以考试为主的终结性评价转向对学生学习过程的关注,以动态的、发展的方式进行考核,利用各种非测试性评估手段实现形成性评价,把考核融入教学全过程,形成“教、学、考”互动,多方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提高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

2.1 转变教育理念,调整思维模式 目前,大量英语技能纯熟的护理专业人才纷纷选择前往世界各地求学、就业,有部分毕业生选择留在国内的合资医院、外资医院,或是国内医院的涉外病房。涉外护理专业的英语教学应充分符合专业人才培养需要,满足国内外护理行业对涉外专业技术人员日益增长的需求。同时,英语教学及考试模式设置亦应突破固有模式,以更加国际性、开放性的视角,更多渗透国际化教学模式及考试体系,使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切实有效地得到提升。

2.2 更新考试内容,优化考核体系 为更好地贯彻涉外护理专业国际化的考核模式,我校自学生入学摸底考试,到每学期期末考核、毕业前的雅思专向培训考核,直至毕业英语考核,都采用了雅思考试方向,将听、说、读、写综合技能列入考核范围。根据雅思考试模式,在学生学习的不同阶段,根据实际情况选取不同难度的素材和资源,考试形式及题目更加贴近生活,易于被学生接受。

考试成绩以百分制和九分制(雅思标准)分别呈现,供学生参考,易于学生根据职业需求把握自身的学习程度。同时,考试成绩认定应避免一次性评判,需将学生平时的课堂活动、作业完成情况、第二课堂(专项技能训练及技能比赛等活动)表现计入最终成绩,同时鼓励学生参加医护英语考试、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和雅思考试,作為学生未来工作或深造的有效支持,更好地实现教学设置中“课上课下一体化”、“教学培训连贯化”的思路。

2.3 改进考核方法,完善考核手段 在听、说、读、写各项技能的考核中,根据不同学科自身的特点和实际情况,无需拘泥于雅思模式。几年来,我校在涉外护理专业还积极尝试了其它有效并简化的考核策略。例如:以“朗读一段文章+进行一段对话+现场口头翻译一段文字+书写一篇短文”对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进行了有效的测试;以“观赏影片+复述对白(或模仿朗诵)”形式进行听说能力的考核,科学、有效地指导学生的学习方向。

在听力考试中,有效利用了语音室电子考核系统,起到准确快速反馈学生成绩的作用;在口语考试中,我校特别邀请了外籍教师,与校内教师共同开展了“一(老师)对一(学生)”、“二对一”、“二对二”的考试方法,使考试更加趋于人性化,客观真实地反映了学生的口语能力和水平,增添了考试的针对性。

同时,学校建设了“电子阅览室”和“自主语言学习中心”,为学生开辟了自主考核、电子考核的空间,使考核手段更具多样性。

3 结束语

英语教学及考试方法改革是涉外护理专业培养工作的重心之一。经过几年的实践和探索,我校初步摸索出一条雅思培训的教学模式和方法,取得了一定成效。研究表明,多元化、人性化的考试模式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热情,客观合理地评判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有效地推动教学内容改革和教学手段改革方面的创新,更加科学、有效地实现人才培养目标。我们在未来仍将致力于探索更多有效的考试模式和思路,为涉外护理专业教育教学工作提供准确的依据,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大学英语教学基本要求项目组 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2] 刘润清.《论大学英语教学改革》[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六级考试核心分类词汇 篇9

第一节 六级核心形容词

abnormal α.不正常的 95-1-42 98-1-58

absurd α.荒缪的 99-6-39

abundant α.丰富的 89-1-59

acute α.敏锐的 锋利的 96-1-63

aggressive α.侵略的 好斗的 94-1-63

ambiguous α.模棱两可的 模糊的01-6-60

ambitious α.有雄心的 有抱负的 00-1-58

appropriate α.合适的 恰当的 00-6-41

authentic α.可靠的 可信的 01-1-43

average α.一般的 普通的 97-6-44

barren α.贫瘠的 不毛的 99-6-60

bound α.一定的 90-1-55

chronic α.慢性的 01-1-42

commentary α. 实况报道 99-6-46

compact α.紧凑的 小巧的 99—1—63

competitive α.竞争性的 具有竞争力的

compact a. 紧凑的,小巧的 99-1-63

competitive a. 竞争性的,具有竞争力的

compulsory a. 强迫的,强制的,义务的

confidential a. 机紧的,秘密的 01-6-59

conservative a. 保守的,传统的 96-1-54

consistent a. 和……一致 95-6-47

conspicuous a. 显而易见的,引人注目的

crucial a. 关键的 00-1-54

current a. 当前的 93-1-70

current a. 当前的 89-1-69

decent a. 体面的,像样的,还不错的` 00-1-67

delicate a. 精细的,微妙的,精心处理的

destructive a. 毁灭的 01-1-46

economic a. 经济的 93-6-59

elegant a. 优雅的,优美的,精致的 96-6-42

embarrassing a. 令人尴尬的 93-6-61

energetic a. 精力充沛的 98-1-59

equivalent a. 相等的 91-6-46

eternal a. 永恒的,无休止的 00-6-45

exclusive a. 独有的,排他的 97-1-60

extinct a. 灭绝的 01-1-40

extinct a. 灭绝的,绝种的 99-6-40

fatal a. 假的,冒充的 98-1-56

fatal a. 致命的,毁灭性的 96-6-62

feasible a. 可行的 00-1-42

feeble a. 脆弱的,虚弱的 99-1-60

gloomy a. 暗淡的 01-4-48

greasy a. 油腻的 00-1-56

identical a. 相同的,一样的 95-1-64 01-6-67

imaginative a. 富有想象力的,爱想象的

inaccessible a. 可接近的,易使用的 96-1-43

inadequate a. 不充分的,不适当的 99-1-44

incredible a. 难以置信的96-6-53 98-1-68

申论辅导:申论考试把握资料分类 篇10

申论辅导:申论考试把握资料分类

阅读→再现→评论→作文是申论考试作环节,仅从这个流程就可以看出,阅读资料是完成作答的基础,给定资料是作答的基本依据,所有的题型、所有的答案都要从资料中引申得出,这是申论考试试题最本质的特点。因此,只要吃透材料、理清规律,就一定能得出所有的答案。

凡事物皆有其自身规律,申论试题这样万众瞩目、理应为天下法的公共性事物更是如此。只要掌握其规律,就不难从中理出路数来;掌握了给定资料的规律,再去看那些庞杂的资料,就会有豁然开朗之感。

申论的给定资料分为以下几类:

一、理论性资料与事实性资料

给定资料按内容性质,可分为理论性资料与事实性资料两种。

A.理论性资料是对客观事物和实践的抽象概括,形式可以是知识、定理、规律,可以是原则、方法、概念、论断,也可以是言论、思想观点,其表句。在申论考试的给定资料中具体表现为:

(1)引述经典——孔子说:“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孟子对梁惠王说:“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

(2)引述定律——价值规律就是供求关系决定价格,商品之间等价交换。

(3)引述文章言论——光明日报载文:“不良的社会风气,负载着颠倒的价值观念,对人们的思想和行为起着一定的负面导向作用。„„既要坚持强大的正确舆论导向,又要有机制和体制层面的得力措施,才能有效地整治不良社会风气。”

(4)引述谈话言论——D部长:相对于西方民主国家来说,实事求是地说,我国目前所谓党政统一的领导体制肯定更有效。

(5)引述法律条文——《反不正当竞争法》规定:“经营者不得以排挤竞争对手为目的,以低于成本的价格销售商品。”

(6)介绍名词、定义——幸福感既是对生活的客观条件和所处状态的一种事实判断,又是对于生活的主观意义和满足程度的一种价值判断。幸福指数,就是衡量这主观指标数值。

(7)介绍施政方针、政策——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提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提出、发展和完善,表明党对什么是小康社会、如何建设小康社会认识的飞跃。

人事考试教育网

B.事实性资料是对客观事物的直接描述,是事实的陈述和实践的总结,形式可以是事例、典型、经验、做法、措施,也可以是数据、图表、文件、谈话,语言形式为叙述性的语句。表现为:

(1)列举事例——a、哈车在居民区撞死一老人后,公然恐吓围观群众后逃逸,警方和死者家属在寻找目击者过程中,知情人皆不愿出面作证。b、根据军嫂的特殊情况,温化县启动法律援助机制,使案件得到了迅速处理。

(2)列举数字——2006年八大水系、运河和主要湖库171个省控监测断面中有60.2%的断面水质满足水环境功能要求;县级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达82.8%;11个设区市城市环境空气质量达到二级标准的天数均在82.2%以上。

(3)列举问题的表现——a、2007年7月26日前后,10多家知名方便面企业宣布统一调整方便面价格,最高提价幅度达到40%,平均提价幅度在20%。b、中央电视台又曝出新闻,所谓“抗菌认证”标志是由无认证资格的中国抗菌协会导演的假货。

(4)介绍经验——浙江率先发展个体、私营、股份合作制、股份制、混合所有制等经济形式,率先对集体经济和国有经济进行市场化改革,探索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形式等,为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完善提供了有益的经验。

(5)介绍典型做法和措施——a、美国、新加坡、德国等国家均有单独的证人保护法。b、深圳市宝安区人民检察院于2004年8月实行证人保护制度,这在我国目前司法实践中尚属首创。c、温岭市泽国镇近年来一直在试行重大公共事务群众参与决策的“民主恳谈”制度,采取随机抽选的方式产生民意代表。

(6)介反应——a、温岭市领导谈了“三个没想到”:“一是没想到„„。” b、杏岭村村民吴惠光眼含热泪地说:“多亏了合作医疗,我才看得起病,多年没动过的腿现在能走了。”c、建德市李家镇曙光村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村民们高高兴兴地接受了免费体检,物理检查、胸透、心电图、B超„„。

C.理资料,在一条材料中理论与事实内容并存,同时或先后出现,用事实阐述理论,从事实推出理论。

(1)从理论到事实——a、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是在激烈的综合国力竞争中赢得主动的迫切需要。进入新世纪,文化软实力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以上为理论]现在,美国的文化产品已在其对外贸易中占据首位,日本的文化产业产值已超过汽车工业,韩国已成为世界第五大文口国。[以上为事实]b、不以牺牲环境换政绩,既要经济发展的金山、银山,更要环境生态的蓝天白云绿水青山。[以上为理论]浙江省自2004年10月开展“811”环境污染整治行动,“811”行动是浙江省以八大水系和11个重点监管区为重点的一项全省性的环境污染整治工程。[以上为事实]

(2)从事实到理论——a、召开了九次全国见义勇为先进分子表彰大会,开展了首届全国见义勇为十大英雄的评选活动,起草了《全国见义勇为者权益保障条例》(草案)。基金会共奖励见义勇为先进人物2100余人,发放奖励抚恤金2050余万元。[以上为事实]党和政府的关怀及基金会各项活动的开展对弘扬社会正气、倡导见义勇为起到了促进作用,极大地

人事考试教育网

鼓舞了广大人民群众参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的积极性,为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维护社会治安秩序,促进社会风气好转做出了贡献。[以上为理论]b、2001-2006年各浙江省城镇登记失业率均控制在4.1%以内,城乡统成。五年新增城镇就业人数411.6万人,帮助163.5万名城镇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以上为事实]中国要提高福利水平,建设福利社会,并不是重走计划经济时期福利体制的老路,而是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和新的社会发展基础上的福利体制的创新。[以上为理论]

(3)从理论到事实再到理论——自由贸易区是比多边贸易体制更高水平的开放。自由贸易区是世贸组织最惠国待遇的一种例外,指一些国家和地区在多边承诺基础上,进一步相互开放市场,实现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以上为理论]近年来,自由贸易区在全球大量涌现,迄今有197个,其中82%是近12年缔结的。[以上为事实]„„自由贸易区的大发展,对世界经济、政治格局产生了重大影响,也使我国和平发展面临更多的机遇和挑战。在世界各国特别是大国竞相发展自由贸易区的形势下,如果置身局外或落于人后,我国的发展空间就会受到挤压,在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就可能处于不利境地。[以上为理论]

(4)从事实到理论再到事实——上世纪后20年,浙江发展主要依靠的是大量的资本和劳动投入。但近年来,一般的加工能力过剩,初级产品和低附加值的加工品出口,在国际市场上遇到了来自其他发展中国家的竞争对手„„[以上为事实]种种情况决定了科技和创新成为现阶段经济发展的主导因素,是我国工业化、城市化、国际化推进的关键因素。[以上为理论]2006年,浙江全出405亿元,比2001年增长2.3倍,年均增长26.7%。[以上为事实]

二、依据性资料、参考性资料、干扰性资料

每多或少、或有或无的价值,这是根据它的自身属性,相对于申论问题的作答而言。材料价值的判断主要取决于资料自身性质与作答需要之间的关系,能满足作答某题需要的材料,可判断为有价值;不能满足任何题目作答需要的,应判断为无价值;对有价值的资料,根据其对作答的作用大小,而判定其价值大小,作答的需要及需要的程度,是判断给定资料是否具有价值、价值大小的内在尺度。

上一篇:四群工作调研报告下一篇:我十一了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