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

2024-08-28

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通用8篇)

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 篇1

如何理解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重大意义

通过改革,理顺政府与事业单位之间的关系,把政府不该管、管不好的微观事务交给事业单位,进一步强化政府的公共服务职能,把更多的精力和资源投到公益事业发展上,加强对公益事业的政策引导、总体规划和有效监管,同时明确事业单位的功能定位,强化公益属性,更好地实现政府的公共服务目标。

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目的是什么?

答: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根本目的,是促进公益事业发展,满足人民群众公益服务需求。改革不是简单地减人、减机构、甩包袱,更不是把事业单位搞小变弱。检验这项改革成败的标准,就是要看它是否有利于调动事业单位各类专门人才和广大职工的积极性,是否有利于公益事业资源的优化配置和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否有利于事业单位服务功能的充分发挥和社会事业更好更快发展

改革的核心要求是创新事业单位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强化其公益属性,激发生机活力,促进公益事业发展,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公益服务。

对不宜建立法人治理结构的事业单位,继续完善现行管理模式

从事公益服务的事业单位。即面向社会 提供公益服务和 为机关行使职能 提供支持保障的事业单位,改革后,只有这类单位 继续保留在事业单位序列。根据职责任务、服务对象和资源配置方式等情况,将从事公益服务的事业单位细分为两类。

公益一类事业单位。即承担义务教育、基础性科研、公共文化、公共卫生及基层的基本医疗服务等基本公益服务,不能或不宜由市场配置资源的事业单位。这类单位 不得从事经营活动,其宗旨、业务范围和服务规范由国家确定。

公益二类事业单位,在制定和完善相关编制标准的前提下,逐步实行机构编制备案制,建立并规范备案程序。可先在中央部门所属高等院校、公立医院进行备案制试点,并逐步扩大试点范围。加快制定相关事业单位人员编制标准,明确核定编制数额、编制结构以及领导职数的主要依据和指标体系。

各省(区、市)直属事业单位的分类,由直属事业单位提出初步意见,省级机构编制部门商财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等部门提出审核意见,按规定程序报批;

省(区、市)部门所属事业单位的分类,由相关主管部门提出初步意见,机构编制部门商财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等部门提出审核意见,按规定程序报批。省级以下直属和部门所属事业单位的分类工作,由省级机构编制部门组织协调,分级实施。

从事公益服务事业单位细分后,对公益一类事业单位继续实行 机构、编制 审批制,完善管理制度,简化审批程序,切实管住管好。

调整事业单位类型和机构编制,做到有减有增。优化资源配置,按照科学布局、高效便民的要求,打破条块分割和行政区划界限,推进结构调整、资源共享,合理设置事业单位。面向

社会提供公益服务的事业单位原则上由地方管理,中央保留少量承担全局性、战略性、示范性公益服务的事业单位

事业单位 应当进行法人登记。指导事业单位 制定章程并依法核准,加强对事业单位履行章程情况的监管。改革和完善事业单位 报告制度,建立相关信息公开制度。按照方便事业单位和节约效能原则,推进网上登记管理。

要明确事业单位 决策层的决策地位,把行政主管部门对事业单位的具体管理职责交给决策层,进一步激发事业单位活力。要吸收事业单位 外部人员 参加决策层,扩大参与事业单位决策和监督的人员范围,进一步规范事业单位的行为,确保公益目标的实现。

对公益一类事业单位,财政根据正常业务需要提供相应经费保障

对改革后仍保留在事业单位序列的事业单位,各级财政部门 要切实履行 财政管理职能,在继续深化部门预算管理制度改革、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政府采购制度改革和“收支两条线”改革的基础上,进一步健全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制度,强化预算约束,规范收支管理,加强财务监督检查。

对不同类型的事业单位实行不同的工资管理办法

健全事业单位工资水平正常调整机制。国家根据经济发展、财政状况、企业相当人员工资水平和物价变化等因素,相应调整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工资水平,实现工资水平调整的制度化、规范化。进一步加强统筹,使机关 事业单位工资水平保持 合理关系。优化工资收入结构,逐步提高基本工资所占比重。

事业单位职业年金试行办法

第一条 为建立多层次养老保险体系,提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退休后的生活水平,增强事业单位的吸引力,促进人才的合理流动,根据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总体部署和要求,特制

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职业年金,是指事业单位及其工作人员在依法参加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基本养老保险的基础上,建立的补充养老保险制度。

第三条 本办法适用于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后 从事公益服务的事业单位及其编制内工

作人员。国家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八条 职业年金 所需费用由单位和工作人员个人共同负担。单位缴纳职业年金费用的比例 最高不超过本单位上缴费工资基数的8%。职业年金单位缴费的列支渠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个人缴费比例 不超过上本人缴费工资基数的4%。

职业年金单位缴费工资基数为单位工作人员岗位工资和薪级工资之和,个人缴费工资基数为工作人员本人岗位工资和薪级工资之和。

第九条 职业年金基金由下列各项组成:

(一)单位缴费;

(二)个人缴费;

(三)职业年金基金投资运营收益。

第十条 职业年金基金实行完全积累,采用个人账户方式管理。

职业年金基金投资管理应当遵循谨慎、分散风险的原则,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实行专业化管理。职业年金基金的投资管理办法另行制定。

第十一条 单位缴费应当按照职业年金方案规定比例计算的数额 计入职业年金个人账户,当期计入的最高额一般不得超过本单位工作人员平均分配额的3倍;工作人员个人缴费额计入本人职业年金个人账户。

职业年金基金投资运营收益,按净收益额计入职业年金个人账户。

第十二条 工作人员变动工作单位时,职业年金个人账户资金可以随同转移

按照政事分开、管办分离的要求,对面向社会提供公益服务的事业单位,积极探索管办分离的有效实现形式。落实事业单位法人自主权,保证其依法决策、独立自主开展活动并承担责

任,充分发挥事业单位的积极性。

面向社会提供公益服务的事业单位,要逐步取消行政级别,新设立的一律不予明确行政级别,其领导班子和相关人员的管理及待遇,按照有关规定执行。

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 篇2

——科学划分事业单位类别。按照社会功能将现有事业单位划分为承担行政职能、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和从事公益服务三个类别。对承担行政职能的, 逐步将其行政职能划归行政机构或转为行政机构;对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 逐步将其转为企业;对从事公益服务的, 继续将其保留在事业单位序列、强化其公益属性。今后, 不再批准设立承担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和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事业单位。在清理规范基础上完成事业单位分类, 从事公益服务事业单位在人事管理、收入分配、社会保险、财税政策和机构编制等方面改革取得明显进展, 管办分离、完善治理结构等改革取得较大突破, 社会力量兴办公益事业的制度环境进一步优化, 为实现改革的总体目标奠定坚实基础。

——实行公开招聘竞聘上岗。意见要求深化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对不同类型事业单位实行分类人事管理, 依据编制管理办法分类设岗, 实行公开招聘、竞聘上岗、按岗聘用、合同管理。

——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以完善工资分配激励约束机制为核心, 健全符合事业单位特点、体现岗位绩效和分级分类管理要求的工作人员收入分配制度。结合规范事业单位津贴补贴实施绩效工资, 进一步做好义务教育学校、公共卫生与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实施绩效工资工作;对其他事业单位按照分类指导、分步实施、因地制宜、稳慎推进的原则, 实施绩效工资。各地区各部门要根据改革进程, 探索对不同类型事业单位实行不同的绩效工资管理办法, 分步实施到位。完善事业单位工资正常调整机制。

——推进社会保险制度改革。完善事业单位及其工作人员参加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失业、工伤等社会保险政策, 逐步建立起独立于单位之外、资金来源多渠道、保障方式多层次、管理服务社会化的社会保险体系。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基本养老保险实行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 养老保险费由单位和个人共同负担, 个人缴费全部记入个人账户。养老保险基金单独建账, 实行省级统筹, 基本养老金实行社会化发放。实行“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制度、中人逐步过渡”, 对改革前参加工作、改革后退休的人员, 妥善保证其养老待遇水平平稳过渡、合理衔接, 保持国家规定的待遇水平不降低。建立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职业年金制度。统筹考虑企业、事业单位、机关离退休人员养老待遇水平。

——取消公益事业单位行政级别。改革公益事业单位管理体制, 积极探索管办分离的有效实现形式, 逐步取消行政级别。要强化事业单位公益属性, 进一步理顺体制、完善机制、健全制度, 充分调动广大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真正激发事业单位生机与活力, 不断提高公益服务水平和效率, 促进公益事业大力发展, 切实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公益服务。

——事业单位改革不搞“一刀切”。必须始终坚持分类指导、分业推进、分级组织、分步实施的工作方针。不同社会功能、不同行业、不同地区的事业单位的改革要因地制宜, 稳步推进。条件成熟的可率先改革, 暂不具备条件的允许过渡, 不搞“一刀切”。各行业事业单位改革要继续在既有改革部署和领导机制下推进。各地要在中央总体部署下, 结合当地实际对事业单位改革做出具体安排。

必须分类推进国有企业改革 篇3

国有经济的背后涉及到国家所有权,国家所有权政策的实施效果如何,不仅对中国国有企业的发展和改革,而且对中国经济的发展有长远和现实意义。

国有经济改革应分类进行

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对于国企改革的部分,最重要明确了两点:对国企进行混合所有制的改革和对国企进行分类改革。两方面改革互相联系,这里仅就分类改革讲些看法。

之所以要分类推进国有经济或国企的改革,根本原因是中国的国有经济盘子庞大,包括了多种不同功能的企业,国家对不同功能的企业发展有不同的责任。公益功能的企业,政府必须投资支持,以便向国民提供公益服务。对一般企业,除非国家战略需要,国家不能用特别的投资支持国企,应与非国企平等竞争。因此必须分类改革,实行分类管理。

根据企业基本功能分类推进企业改革,包括相应的资本或股权也要改革,这意味着不同的国企的改革空间和机制设计将有所不同。如对自然垄断行业,在多数情况下“国有资本继续控股经营”,对其他企业就不一定要控股或绝对控股。

与此同时,还要分类确定企业的法律形式及基本规范。国内一直存在国企是普通公司法企业还是特殊公共法人之争。不同的企业法人法律形式,意味企业的法律规范、治理结构及与政府关系都可能不同。我认为,多数国企应是公司法企业,少数特殊企业可以按公司法与国家决定的章程规范,不必搞特殊公共法人,因为中国缺乏立法资源。

对企业的机制和行为规范设计也要分类,明确政府和企业的责任关系。企业功能作用、经营条件和法律规范不同,其机制和行为规范设计必然有所不同。另外,包括会计制度在内的报告和监管体系也要分类设计,企业如果承担很多政策性业务,或从事自然垄断业务,企业对不同的业务必须分别核算公开报告,接受监督。

国企改革可分三步走

对国企分类,从基本面看可分三步进行。

第一步,根据市场经济体制下国企的基本功能和产业经济性质进行分类。《决定》明确了按功能分类的原则,实际上也认可按产业经济性质分类的原则。按功能分类的原因,前面已经讨论。为什么还要按经济性质分类?这是因为经济性质不同,引进竞争机制的前景不同,相应的改革条件及监管模式也会不同。自然垄断行业,就很难引入竞争,因此要采取控股加规制的方式进行管理。

从经济学的角度看,国企可以分为两大类:特殊产业领域和一般产业领域。特殊产业领域存在市场失效并且与国民经济命脉和广大公众利益有关。该领域还可以再分为安全、自然垄断、重要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几大类。这类产业或事业有三个突出特征,一是由于技术进步、环节可分性、“替代业务”出现,整体或在部分环节会有竞争性,但总体上由于费用劣加性和规模经济等原因,业务往往是自然垄断或准自然垄断或是寡占竞争型;二是服务于广大国民的公益性显著;三是产业事业发展相对较易受非经济的政治因素或社会政治及经济的历史传统影响。

一般行业领域都是竞争性产业,包括战略性产业和非战略性产业两大类。战略性产业主要指该产业领域的发展对国民经济的发展作用重大,例如技术含量高、经济前景大的“战略性的新兴产业”和支撑或拉动作用大的支柱产业,包括能源、基本原材料、重要装备、IT电子产业中的某些领域及重要的贸易流通产业。这些产业往往都有生产和经营的规模经济和网络经济的特性,但主要靠以技术和资本实力为基础的竞争力决定产业的水平能力,不存在自然垄断问题,不使用自然形成的稀缺的公共资源(如频率、航线、码头机场等特殊地理位置),主要企业竞争力决定着国家的产业竞争力。

将一般产业领域分为战略和非战略两类,不仅是因为战略产业领域重要,还因为这些产业可能需要国家给予特殊支持。

特殊领域的主要国企,未来较长时间内国家可以继续控股,而一般产业领域的国企,国家未必一定要控股。

第二步,根据产业内现有国企的作用、地位及其发展战略,制定股权调整政策。对于一般产业领域的非战略性产业的国企,国家股可以减持;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国企,可根据国家产业政策增资。在战略性产业领域,如果已有具备国际竞争力的民营企业,就没有必要人为扶持国企。要确定这些领域企业减持的国家股下限,但这不是说要立即大幅减持,而是要明确股权调整政策,这样可以方便企业据情机动调整股权结构。

第三步,根据上述情况和社会政治历史因素综合平衡确定针对不同企业的具体股权调整方案。

按上述三步分类确定主要国企发展混合所有制改革方案的同时,还要进行有关机制、法律、监管等政策的调整,以加快国企市场化改革的方向。(支点杂志2014年1月刊)

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 篇4

湖北日报讯(记者翟兴波、通讯员王国英、李茜)由中央编办副主任何建中为组长的中央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调研组到我省开展调研指导活动。中央调研组在鄂期间,听取了湖北省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工作情况汇报,召开了事业单位改革座谈会,深入基层开展调研并指导工作。

9月8日,省委副书记、省长王国生会见了调研组成员。

省政协主席杨松主持我省事业单位改革座谈会。省委宣传部、省招投标管理办公室、省水文水资源局、省新华医院和省化学研究院等单位向中央调研组介绍了本单位改革情况。杨松指出,中央调研组在我省的调研活动,对我们下一步的工作有很大的指导作用。我们将加大力度,全面落实各项工作任务。

省委常委、省委组织部部长侯长安代表省委、省政府向中央调研组汇报了我省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工作的进展情况和下一步我省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安排部署。

中央调研组对我省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认为湖北省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工作领导重视、工作机制健全、工作扎实有力,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 篇5

近年来,特种设备事故总体上处于较为平稳的态势。但是安全形势依然十分严峻,使用环节发生事故的比例居高不下,占事故总起数的70%以上。主要原因是企业主体责任不落实,对安全的重视不够、投入不足、管理不力,非法违法使用特种设备的情况时有发生。根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国发〔2010〕23号)和《关于一进步加强特种设备安全工作的若干意见》(国质检特〔2010〕518号)要求,为进一步加强特种设备使用环节安全监察,全面落实使用单位安全主体责任和强化责任追究,不断提高企业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水平,有效防范重特大事故发生,现就推进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分类监管工作提出以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规范特种设备使用安全管理为出发点,以推进安全使用管理标准化为切入点,以防范重特大事故为落脚点,研究提升安全使用管理水平的新方法,探索创新使用单位分类监管的新方式,建立健全落实使用单位安全主体责任的长效机制,努力提高安全监察工作的有效性。

(二)工作目标。

—1—

通过推进特种设备安全使用管理标准化工作,进一步促进使用单位建立实施安全使用管理的各项制度、合理配置管理机构和人员、规范使用和管理特种设备、完善风险控制与应急处理机制,不断提升安全使用管理水平,切实落实使用单位安全主体责任。力争经过3年的努力,全国30%以上特种设备使用单位的使用安全管理达到自主管理水平,使用环节事故高发的趋势得以有效遏制,比例明显下降。

二、主要任务

(一)制定特种设备使用安全管理与评价准则。

开展使用安全管理状况调研。各省级质监部门应当对不同行业、不同规模的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履行法律法规规定安全责任义务的情况和使用安全管理状况开展调研,采集相关数据资料,客观分析使用单位使用安全管理状况,为总局组织制定特种设备使用安全管理准则提供数据支撑。

制定使用安全管理准则。总局将根据各地调研以及使用安全管理地方标准实施情况,组织专家制定《特种设备使用安全管理与评价准则》。通过推进实施使用安全管理标准化工作,进一步规范使用单位安全管理行为和提高安全管理水平。

(二)推进安全使用管理标准化试点。

确定试点范围。根据各地已经开展的使用环节监管工作情况,研究确定使用安全管理标准化试点地区和试点企业,先行先试推进使用安全管理标准化工作。

各级质监部门根据《特种设备使用安全管理与评价准则》,指导企业建立健全特种设备使用安全标准化管理体系,帮助企业解决特种设备使用安全管理方面的疑难问题,积极推进使用安全管理标准化工作。

(三)开展使用安全管理水平评价。

各试点地区按照《特种设备使用安全管理与评价准则》对试点单位的使用安全管理水平等进行定量、定性的评价。可以采用企业自评与日常安全监察和定期检验相结合等多种方式开展评价工作。评价可以分为不同等次,并实行动态考核。对已经评价的企业,在以后的例行检查中发现出现低于原定等级的状况,予以降级;原评定等级较低的企业,安全管理水平确有提高的,通过评价予以升级。

(四)实施分类监管。

使用单位安全管理水平评价结果是实施使用单位分类监管的重要依据。各级质监部门应当根据评价结果,对不同评定等级的使用单位采取不同的监管措施。对使用安全管理水平较好的单位,以自主管理为主,充分发挥企业的管理优势。对使用安全管理水平一般的单位,以监督指导为主,重点改进企业的管理缺失,指导其提升安全管理水平。对使用安全管理水平较差的单位,以督促检查为主,采取督促整改和执法处罚等强制措施,督促其改善安全管理状况。

三、工作安排

开展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分类监管工作,应当本着先易后

难,分阶段、分步骤实施的原则进行。该工作将分以下三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为2011年全年,主要任务是:在部分省市开展特种设备使用安全管理状况调研,在已制定使用安全管理地方标准的地区总结工作经验,研究制定《特种设备使用安全管理与评价准则》(草案),确定4个以上省市的80个以上企业为试点对象,先行开展特种设备使用安全管理标准化试点,探索开展分类监管。

第二阶段为2012年全年,主要任务是:在总结试点工作效果基础上,在已开展试点工作的省市全面推进使用安全管理标准化和分类监管工作,其中使用安全管理水平较好的企业数量应当达到试点地区使用单位总数的15%以上;在其他省市和地区,试点开展使用安全管理标准化和分类监管工作。同时进一步完善《特种设备使用安全管理与评价准则》。

第三阶段为2013年全年,主要任务是:全面推进使用安全管理标准化和分类监管工作,其中使用安全管理水平较好的企业数量力争达到使用单位总数的30%以上。

四、工作要求

推进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分类监管工作是今后一个时期强化使用环节监管的重要措施,各级质监部门要高度重视,加强领导,周密部署。在工作中积极争取政府、安全生产监管部门和行业主管部门对开展特种设备使用安全管理标准化工作的理解与支持。各级质监部门在组织开展特种设备使

用单位使用安全管理水平评价工作中应当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作用,向社会公开使用安全管理水平评价结果,并向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担保业等主管部门通报,作为企业信用评级的重要参考依据。同时,应当制定奖惩政策和措施,激励使用单位提高安全管理水平。

事业单位改革分类工作要过细 篇6

当前,全国各地正在根据中央统一要求,抓紧制定和实施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方案。如何做好分类改革工作,一定要对事业单位进行认真仔细的分析研究,经过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同时借鉴其他省市的经验,这样对事业单位分类很有必要,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对其改革作出合理安排,使得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工作得以顺利实施。

我们通过调研发现:一些地方对事业单位分类过于简单,即只对事业单位做大体分类,不对事业单位的职能做具体分析,一味地搞什么“整体改制”。

应该看到,我国许多事业单位具有职能混杂、性质模糊的特点。也就是说,它们往往不是纯粹地属于哪一类。它们也许既具有公益服务职能,又具有生产经营职能和行政执法职能。例如:计划经济时期遗留下来的道桥管理部门就同时具有公益服务职能、生产经营职能和行政执法职能。园林、排水管理部门也都同时具有这三种职能。在三种职能同时并存的情况下,谁能说它们究竟属于哪一类?

如果对事业单位简单分类就会出现问题。例如:如果把道桥管理部门简单地划为生产经营类,那么它们的公益服务职能就会受到损害;如果把道桥管理部门划为公益服务类,那么它们的生产经营职能就会继续保留下来。很显然,这两种分类结果都不符合中央要求,都有悖于事业单位改革的目的。因此,事业单位改革分类工作要过细。由于我国事业单位情况十分复杂,所以中央只能对各地区、各部门的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提出原则要求。为落实中央的这个原则要求,各地区、各部门一定要结合具体情况做大量细致的分析工作。应该强调指出:我国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虽然要大大减少事业单位,但也不是无原则、无限制地减少事业单位,不是事业单位越少越好。必要的事业单位必须保存,因为正如国家发改委经济体制综合改革司司长范恒山所说,政府与企业间还需要个“第三者”。

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 篇7

一、大学英语分级分类教学的理论基础

(一)从教育学角度:分级分类教学有利于因材施教

班级授课制是目前学校教育中的基本组织形式,它的最大弊端是“教学步调统一,难以照顾学生的个别差异,不利于因材施教”。教师面对个别差异悬殊的学生组成的班级,进行拉平教育和补短教育,难以开展扬长教育、创新教育,难以挖掘学生潜能,让每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良好的发展,剥夺了学生个性发展的空间。大学英语分级分类教学,就是本着因材施教、提高教学效果的原则,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充分考虑学生之间的个别差异,根据学生的实际英语水平及其接受英语知识的潜能,将他们划分为不同层次,确定不同的培养目标,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教学计划、教学方案、学生管理制度等,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活动,在讲授、辅导、练习、检测和评估等方面充分体现层次性。分级分类教学主张根据学生的个性与特长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注重补偏救弊,使学生在各自不同的起点上分别进步[1]。

(二)从语言学角度:分级分类教学能确保学生循序渐进

美国著名语言学家Stephen D.Krashen的语言习得理论认为,人们习得语言的唯一途径是通过获得可理解性的语言输入。所谓的可理解性的语言输入,用公式表示为i+1,其中i表示语言学习者目前的水平,1表示略高于语言学习者现有水平的语言知识。如果语言输入远远超出学习者的现有水平即为i+2,学习者无法与他们已有的知识结构相沟通,他们就会失去自信心,产生焦虑感,加大加厚情感因素的过滤层,使输入难以通过,从而进不了语言习得机制进行内化处理,最终导致学习的失败。另外,语言输入的内容也不能太接近甚至低于学生的已有水平即i+0,否则内容太贫乏,太没有挑战性,学生就学不到新的知识和技能,同样会产生焦虑感和厌烦情绪,就难以收到较好的学习效果[2]。因此,只有在习得过程中大量接触i+1,学习者才能在理解语言输入的同时,习得新的语言知识。比如,一个人练习跳高,他现在能跳过1.50米,我们应该逐步升高横杆,跳过1.51米后升高到1.52米,跳过1.52米后升高到1.53米,依此类推。这样,他不断跳过新高度,不断产生成就感,他提高的速度会非常快。如果我们将横杆从1.50米直接升高到1.55米,他试跳几次都不能跳过的话,就没有成就感也就难以坚持下去。同样,他能跳过1.50米了,如果我们不升高横杆,反而让他跳1.49米或1.48米这样的高度,对提高他的跳高能力同样没有一点帮助。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分级分类教学能帮助不同层次的学生点滴积累,逐步提高,循序渐进,拾级而上,实现从量变到质变,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不断进步。

(三)从学习学角度:分级分类教学促进了协作学习

《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的教学目标中特别强调听说能力的培养,这要求学生要学会听别人说话,也要把话说给别人听,这种语言互动反映了语言学习离不开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合作。心理学家和教育家把这种教学方法称之为协作化(collaborative learning),而分级教学就是这种协作化学习方法的一种体现。一般情况下,高水平和低水平学生之间也可以开展协作学习,但学习的结果往往是低水平学生进步快,高水平学生进步缓慢。而实施分级分类教学后,如果具有同等水平的学习者开展协作学习,将会是双赢的局面。同伴支持系统使学习者有可能同时内化外部知识(如同伴的知识)和批判性思维的技能(如对同伴们的各种理解进行评估),并将这些知识和技能转化为智力。在分级分类教学给学生和老师提供的这种学习环境中,学生们得以在语言学习中互动和互相支持,建立以互动和建构为特征的学习空间[3]。

二、宁波大学大学英语分级分类教学的基本框架

2004年,我们制定《宁波大学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实施方案》时,提出的分级分类教学模式以学生为本,充分考虑了国贸、信息、工程、医学、法学、航海等不同学科对英语的需求,目标是培养具有一般、较高和更高英语水平的本科人才,具体框架如下。

(一)级别和类别的划分

我们分级分类时,主要依据学生高考英语单科成绩。排名前30%的学生编入A类教学班,排名后20%的学生编入C类班,其余50%的学生编入B类班。招生后发送新生录取通知书时,我们把宁波大学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方案和每位新生的编班建议也发给他们,让他们知道自己入校后从什么级别和类别开始学习大学英语。由于存在少数学生高考发挥欠佳,我们建议的级别和类别与他们的英语实际水平有差异,或少数学生高考时超常发挥,我们建议的级别和类别高出了他们的实际水平,我们要求这些学生将自己选择的级别和类别及时反馈给我们。如果没有收到他们的反馈,就视为同意我们建议的修读级别和类别。

(二)A、B、C和D类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要求和课程设置

A类:以提高英语表达性技能为主,设五门课程,共15学分,265学时。第一学期开设“大学英语三级”(3学分)和“大学英语听说三级”(2学分);第二学期开设“大学英语四级”(3学分)和“大学英语听说四级”(2学分);第三学期有两种选择,一是通过选读外语学院开设的“综合测试”(该课程采用辅导加自主学习的教学方式,自主学习借助于本校的“大学英语”精品课程网),期末考试合格后获得5学分。第二种选择是修读由外语学院开设的大学英语选修课程,课程学分总计必须达到5个学分。这些课程包括大学英语技能选修课、大学英语知识选修课和大学英语素质选修课。

B类:兼顾英语基础知识和表达性技能,设六门课程,共15学分,265学时。第一学期开设“大学英语二级”(3学分)和“大学英语听说二级”(2学分);第二学期开设“大学英语三级”(3学分)和“大学英语听说三级”(2学分);第三学期开设“大学英语四级”(3学分)和“大学英语听说四级”(2学分)。

C类:以英语基础知识为主,听说读写全面训练,重点在于通过国家四级统考,共15学分,265学时。设四门课程。第一学期开设“大学英语一级”(3学分);第二学期开设“大学英语二级”(4学分);第三学期开设“大学英语三级”(4学分);第四学期开设“大学英语四级”(4学分)。

D类:主要指体育、艺术、职教、高水平运动队等特殊专业的学生。对这部分学生的英语教学主要以英语基础知识为主,设四门课程,共15学分,265学时。第一学期开设“大学英语一级”(3学分);第二学期开设“大学英语二级”(4学分);第三学期开设“大学英语三级”(4学分);第四学期开设“大学英语四级”(4学分)。

从培养目标可以看出,A类学生一年就可以完成基础阶段的大学英语学习任务,如果他们想进一步强化自己的英语基础知识,可以选择“综合测试”。他们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选择外语学院开出的20多门大学英语公共选修课,如“英语视听说”、“商务英语会话”、“大学英语演讲与辩论”、“英文歌曲欣赏”、“高级英语读写”、“实用就业英语”、“实用英语写作”、“欧洲文化入门”、“跨文化交际”、“中国文化传统”、“实用英语词汇学”和“英美报刊选读”等。我们是按照《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中“更高要求”来实施A类学生的教学和管理的。C类教学班的教学安排与传统的“大学英语”一样,把听和说融合到“大学英语读写”之中,每学期只有一门课程。由于这部分学生的英语基础相对薄弱,他们花在基础阶段的时间比A类学生多一年,比B类学生多半年。通过两年的学习,他们应该达到《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中的“一般要求”。处于两者之间的B类学生,兼顾了A类和C类的特点,要求他们在具有英语基本功的同时,向提高英语口头表达能力方面努力,他们进校一年半后要达到《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中的“较高要求”。

三、大学英语分级分类教学的实践意义

(一)分级分类教学是贯彻执行《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的具体举措

教育部高教司1999年颁布的《大学英语教学大纲》[4]明确提出,全国各类高等院校在办学条件、师资力量、学生入学水平等方面存在着差异,即使同一学校的学生入学水平也不完全相同,因此要坚持分类要求、因材施教。2004年教育部颁布并实施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5],本着“分类要求、因材施教”的原则提出了大学英语教学目标的三个层次,即一般要求、较高要求和更高要求,要求各高校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制定科学的、系统的、个性化的大学英语教学大纲,指导本校的大学英语教学。分级分类教学就是根据学生实际英语水平和接受英语知识的潜能,将学生划分为A、B、C和D四个不同层次,充分考虑了学生的实际水平和不同需求,找到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估等各个教学环节中作出相应的调整,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达到使每个层次的学生都有发展和进步的空间。

(二)分级分类教学有利于学生彰显个性和教师组织教学,实现素质教育

传统的自然班实施大学英语教学时,一个班中,有的学生高考英语成绩在130分,甚至140分以上,有的在90分左右,水平差距明显,接受外语语言信息的能力也不相同,导致众口难调,教师难以顾及学生的英语水平,只好采用统一的教材,统一的教法,学习同样的内容,其结果是教师和学生双方都陷入尴尬的境地。教师如果以较高水平学生为基准,水平不够好的学生无法听懂讲课,总是处于似懂非懂、云里雾里的状态,久而久之,失去学习兴趣乃至放弃;以基础较差学生为基准,又难以满足较好水平的学生的需求。这样处于两难境地,教师往往难以取舍。学生方面,基础好的学生觉得某些内容无须再提,而教师却大费口舌,基础差的学生觉得该详细解说的,教师又一带而过[6]。

实行分级分类教学后,同班学生基础相当,教师教学活动的设计、教学内容等都建立在班上所有同学都能接受的i+1原则上,对英语基础稍差的学生来说,减少了学习焦虑,激发了兴趣和动机,增强了英语学习的自信心、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改善了输入的外部环境,减少了情感过滤而获得最佳输入。英语基础好的学生进校直接进入二级或三级,减少了大学英语基础阶段的时间,转而学习自己喜欢的公选课,这样就把课程的选择权利交还给了学生,自己想学什么就选什么,大大拓展了自己的知识面,实现素质教育。

(三)分级分类教学有利于学生间知识互补,提高学习效率

大学英语实施分级分类教学后,教学班的学生来自不同的专业。比如,一个班中的40名学生中,有的来自国际贸易专业,有的来自汉语语言文学专业,还有的是学物流管理、生物工程、航海技术等。学生生源的差异大,意味着他们存在不同的知识结构,这种知识结构的差异性如果利用得当,可以大大丰富学生的知识面,充分实现知识互补。比如,讲到Winston Churchill这样的历史人物时,就可以让历史专业的学生发挥他们的专长,他们不但可以就事论事,介绍不少有关邱吉尔的知识,他们还可以以此为线,介绍一些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知识。讲到“信息媒体”时,信息技术专业的学生就可以信手拈来,给大家介绍信息技术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克隆是当今技术发展的结果,也是人们时时提及的话题。讲到克隆时,生物工程专业的学生不但可以给大家介绍克隆的现状、未来的发展走向知识,还可以介绍不少克隆对我们未来生活的影响。由此可以看出,这不但给各专业学生提供了利用专业知识锻炼自己的渠道,还丰富了学生的知识结构,是实现素质教育的有利途径。

(四)分级分类教学推动了教师的自主发展

承担大学英语教学的教师长期面临同一个问题:教学内容相对简单,重复教学工作量多,几乎每两年就重复一次讲过的内容。长此下去,尽管教师的课堂组织能力、课堂互动能力、把握教学重点和难点的能力等在不断上升,但他们的科研能力和专业水平却停止不前,有的甚至还在倒退。实施分级分类教学后,为了满足学生的需求,必须开设不同系列的公共选修课。就我们宁波大学来说,近几年,我们围绕文化类开发出了28门公共选修课,如“美国文化导论”、“欧洲文化入门”、“中国文化传统导论(英汉双语)”、“中西文化比较”,语言知识类如“大学英语五级”、“英汉翻译”等和技能类如“英语演讲与辩论”、“实用英语写作”、“高级英语读写”等。一方面满足了学生的学习需求;另一方面,由于这些课程的备课量较大,修读学生的基础普遍较好,他们对这些课程的期望值很高,促使开设这些课程的教师不断地学习、思考、探究和创新,从而实现了教师的自主发展。

参考文献

[1]黄兆信.大学英语分级教学改革探讨[1].中国大学教学,2004,(8).

[2]张智利.大学英语分级教学设计与管理的构想[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3).

[3]大学英语教学大纲修订工作组.大学英语教学大纲(修订本)[Z].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

[4]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Z].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 篇8

政府人才服务机构是指各级政府人力资源主管部门所属的为促进人才就业、流动和配置提供公共服务的“人才交流服务中心”。政府人才服务机构属于我国的事业单位。根据《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中央编办发〔2005〕5号),政府人才服务机构是以社会公益为目的,由国家机关利用国有资产举办,从事人才交流、就业服务等公益性活动的公共服务组织。可以说,政府人才服务机构法定地位、职能应该是明确的。那么,为什么还要提出明确其职能定位的问题?

首先是历史的原因。改革开放初期,政府人才服务机构的产生是根据市场经济改革的需要,打破计划经济限制人才流动的传统僵化的人事管理体制的一种体制创新和改革实践。同时,在市场发育的初期阶段,由于财政投入不足,市场化服务体系还没有形成,因此政府人才服务机构在开展公共服务的同时也提供经营性服务,从而形成了公共服务和经营性服务双向发展的格局。这样做,一方面可以缓解经费短缺的矛盾,另一方面也为人力资源服务市场的形成起到引导和示范作用。

其次是改革进程中的问题。改革开放以后,针对传统事业单位管理体制的弊端,我国开始对事业单位管理体制进行探索性的改革试验,通过“简政”“放权”“搞活”等改革措施,逐步扩大了事业单位自主权。但由于前期改革的整体目标不明确,政府公共服务的责任不到位,事业单位功能定位不清晰,使得事业单位在公共服务和市场化经营上徘徊不定,一方面可以享有部分政府和企业的双重权力和利益,另一方面却承受着较轻的压力和约束。在这种环境下,我国政府人才服务机构具有公共服务和市场化经营双重目标的特征,组织经济人属性具备了得以彰显的条件,经营性活动得到不断激励。

第三是改革发展的需要。政府的公共服务职能需要根据不同时期经济社会的发展不断调整。经过30多年成功的改革,我国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已进入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的历史阶段。适应新时期社会公共服务需求快速增长要求,党和政府提出了建设服务型政府的目标,不断加强公共服务职能,扩大公共服务规模,提高公共服务质量。在人力资源市场上,人力资源服务业逐步兴起和发展,市场服务品种日益丰富、产业链逐步完善,一个多元化、多层次的人力资源服务市场基本形成。因此,早期政府人才服务机构为弥补市场服务的不足而发展经营性服务的任务已经基本完成,而强化公共服务成为新时期的主要任务。

因此,从历史、现实和发展的角度,有必要重新审视政府人才服务机构的现实职能,并根据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的目标要求,进一步明确新时期政府人才服务机构的职能定位。

二、强化公益属性是政府人才服务机构职能定位的必然选择

改革开放以来,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我国不断推进政府行政体制改革。2008年,党的十七大《关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意见》提出到2020年要实现“三个根本转变”的总体目标:一是实现政府职能向创造良好发展环境、提供优质公共服务、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根本转变;二是实现政府组织机构及人员编制向科学化、规范化、法制化的根本转变;三是实现行政运行机制和政府管理方式向规范有序、公开透明、便民高效的根本转变。同时提出,要“按照政事分开、事企分开和管办分离的原则,对现有事业单位分三类进行改革”。2011年3月《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指导意见》(中发〔2011〕5号)(以下简称《意见》)根据上述改革原则,从强化政府责任、规范事业单位行为和加强公共服务的角度,提出了我国事业单位改革的总体目标,即到2020年,建立起功能明确、治理完善、运行高效、监管有力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形成基本服务优先、供给水平适度、布局结构合理、服务公平公正的中国特色公益服务体系。《意见》提出,事业单位分类改革要把提高公益服务水平、满足人民群众需求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要强化事业单位公益属性。

作为法定的公益性机构,政府人才服务机构承担法律赋予的公共服务职责,必须为全社会提供公益性的人才服务;作为政府调节市场的重要工具,政府人才服务机构承担着调节人力资源市场的基础性功能,不仅要发挥弥补市场失灵的作用,而且还要有利于人力资源服务市场多元主体的共同发展;作为事业单位,政府人才服务机构的职能定位必须符合当前事业单位改革的目标要求。因此,进一步强化公益属性是政府人才服务机构职能定位的必然选择。

三、关于划分政府人才服务机构类型的认识

本次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按照社会功能将现有事业单位划分为承担行政职能、从事公益服务和从事经营活动三个类别。同时,根据职责任务、服务对象和资源配置方式等情况,将公益类事业单位细分为公益一类和公益二类。

当前,各地政府人才服务机构所承担的职能大致有四种:一是辅助行政职能,主要是政府授权的行政执行和辅助监管的事务性工作(如中介机构认证和年检等相关事务性工作等);二是基本公共服务,主要是毕业生公共就业服务、落实人才政策的有关服务等;三是有偿公益性服务,即面向全社会提供专业化公共服务(如招聘服务、人事代理、能力鉴定等);四是经营性人才中介服务,主要为用人单位提供特定的人才服务(如猎头服务、委托招聘、人才派遣、广告发布等)。目前,根据事业单位改革的要求,要明确划分政府人才服务机构的类型,并推进其行政、经营职能的分离,但在当前的改革中尚存在不少障碍。

首先,承担行政职能的界限尚不清晰,职能划归存在认识和操作上的障碍。根据《意见》,要按照是否主要履行行政决策、行政执行、行政监督等职能,从严认定承担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然而,目前政府人才服务机构的哪些职能属于行政职能,应如何分离,大家的认识并不统一。一般,政府人才服务机构的行政职能是指中介服务机构资质认证、年检等事务性工作。但严格意义上,人事档案管理、毕业生集体户口管理、计划生育管理以及为人员流动提供各类证明等也属于行政职能。如果将这些职能划归行政机构,一是会增加政府机构的规模和公务员编制;二是由于有些职能已经成为人才公共服务中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这些职能的分离将会影响人才公共服务链的完整性。

nlc202309051146

其次,公益一类和二类的标准不明确,影响机构的进一步细分。《意见》通过列举、资源配置等方式,提出义务教育、基础性科研、公共文化、公共卫生以及基层的基本医疗服务等属于基本公益服务,不能或不宜由市场配置资源,应划为公益一类;而高等教育、非营利医疗等公益服务,可部分由市场配置资源,应划入公益二类。但应用这个标准在实际划分中还存在困难,一是有关列举并没有涵盖所有的行业;二是“能或不宜由市场配置资源”是一个模糊的概念,缺乏明确的评价标准。

目前,绝大多数各地区政府人才服务机构应属于公益性服务机构,但如何划分为一类或二类大家却有不同的认识。一般来说,市场经济较发达地区的人才服务机构,由于容易通过市场获取资源,同时希望机构有更多的灵活性,因此更倾向于定为公益二类机构。而市场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地区的人才服务机构,由于难以从市场获取补偿,因此更倾向于成为公益一类或参公机构。但是,这样划分是否科学、合理值得商榷,否则就会有相当大的主观性和不确定性。

笔者认为,《意见》对事业单位分类具有指导作用,但在实际的划分中,还要考虑其他因素。一是从资源获取程度上,政府人才服务机构以提供基本公共服务和准公共服务为主,而基本公共服务的投入是最大的(如市场基础设施、公共信息网络建设等),虽然一些收费服务能够部分从市场获得资源,但难以补偿公共服务的成本。二是从市场竞争环境上,与教育和医疗领域不同,我国人力资源服务市场的开放性和竞争性更强。因此,为了促进多元化人力资源服务市场的发展,政府人才服务机构应该发挥更强的基础性作用,充分体现其公益属性。

四、关于经营性服务的界定与分离问题

目前,各地区政府人才服务中有很多收费项目(如交流服务费、档案管理费、招聘费、招考费、人事代理费、人才派遣费、聘用合同鉴证费、协调调出费、信息服务费、代理广告费、人才培训费等)。其中多数是政府定价(或指导价),部分是市场调节的协商价格。但各地区收费项目和收费标准并不统一。如果按照免费的服务属于纯公共服务,政府定价的服务属于准公共服务,市场协商定价的服务属于经营性服务来划分,并简单地将经营性收费项目完全剥离出去,在分类改革中仍存在不少争议和难点。

首先,人才服务收费性质界定不一致。目前,各地区对政府人才服务机构收费服务性质有不同的规定。比如,原国家人事部人才流动中心人才流动服务费按照“人事系统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及标准”制定①。泸州市按照企业经营服务性收费规定规范人才交流服务机构收费项目及标准②。安徽省有关文件指出省人才服务中心收费为经营性服务收费③。贵州省提出:省人才大市场收费属中介服务性质④。由此可见,各地各级政府人才服务机构的收费项目中哪些属于事业性收费,哪些是经营性服务收费缺乏统一的界定。

其次,分离经营性服务尚缺乏法律和技术上的支持。一是现行有关法规存在矛盾。目前,《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配套文件的通知》(国办发〔2011〕37号)提出,公益一类事业单位不得从事经营活动,而最新的2012年《事业单位财务规则》(财政部令第8号)规定了事业单位收入项目,其中既包括“事业收入”,也包括“经营收入”。那么,这两项法规之间如何衔接?二是经营性服务的管理法规不完善。在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机构中,一些收费服务被看做是拓展性服务,但关于其是否属于经营性服务并没有严格的界定。《事业单位财务规则》提出了事业单位经营性收入要纳入计划外收入管理,其中经营性收入是指“事业单位在专业业务活动及其辅助活动之外开展非独立核算经营活动取得的收入”,然而,如何区别这些服务尚缺乏明确操作标准。因此,目前分离“经营性服务”还是一个模糊的问题,如何界定和剥离经营性服务尚缺乏明确的法规和技术支撑。

总之,以上问题是政府人才服务机构分类改革中遇到的实际困难,有关问题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

五、推进政府人才服务机构分类改革的思路和建议

根据当前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的总体目标和要求,积极稳妥推进政府人才服务机构的分类改革,对加强服务型政府建设,提高人才公共服务水平,完善人力资源服务市场,具有重要的推进作用。为了促进现阶段政府人才服务机构的分类改革,提出以下建议:

(一)进一步明确人才服务机构的地位和职能

政府人才服务机构是政府利用国有资产举办的事业单位,是党和政府落实人才公共就业和人才配置政策的重要工具,承担法律赋予的公共服务职责,以公共利益为目标,为社会提供公益性服务。其核心职能应该包括以下几方面:一是受政府主管部门委托,承担部分行政辅助类工作;二是提供人才公共就业服务;三是承担落实国家人才政策的专属性公共服务;四是提供多元化、多层次的社会公益性人事人才公共服务。

(二)部分行政辅助类职能可由政府人才服务机构承担

为了贯彻落实《意见》,2011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配套文件的通知》(国办发〔2011〕37号),其中《关于承担行政职能事业单位改革的意见》对事业单位回归的行政职能提出了明确的标准,主要包括四大行政职权:“行政许可、行政处罚、行政强制、行政裁决”。目前,大部分政府人才服务机构的“行政职能”主要是行政辅助的事务性工作,大多数不属于行政职权类职能。因此,从提高行政效率的角度,有关职能可以继续由政府人才服务机构代理。而对于少数承担行政职权类职能的人才服务机构,可将有关职能逐步转交给人力资源市场管理部门。

(三)政府人才服务机构应以公益一类为主

《关于事业单位分类的意见[》⑤]指出:公益一类机构是指不能或不宜由市场配置资源的事业单位,不得从事经营活动。公益二类机构是指可部分由市场配置资源的事业单位,在确保公益目标的前提下,可依据相关法律法规提供与主业相关的服务,收益的使用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对完全符合某一类型条件的,直接确定其类型;对基本符合某一类型条件的,经过相应调整后确定其类型;对兼有不同类型特征的事业单位,可按主要职责任务和发展方向确定其类型。可以说,上述文件对细分公益类事业单位作出了更明确的规定。

nlc202309051146

笔者认为,如何划分政府人才服务机构的公益类型(一类或二类),不仅要考虑市场获取资源可能性,还要考虑市场的发展状况,包括市场垄断和开放程度。当前,人力资源服务市场政府垄断的格局已经基本打破,市场开放程度不断提高。人力资源服务业的产业基本形成,特别是市场经济发达的地区,民营和外资服务机构已经占据了服务市场的半壁江山。因此,从强化政府公共服务职能、维护市场公平竞争和促进市场健康发展的角度,政府人才服务机构原则上应该定为公益一类,主要从事基本人才公共服务,而对于能够从市场获取资源的服务应逐步转向企业。

考虑到我国各地区人才服务机构发展的不平衡,现阶段在某些地区可以考虑存在公益二类机构,但经过一段时间的过渡,这类机构应逐步转变为公益一类机构。为了提高公共服务的供给规模和水平,有些人才公共服务项目,政府可以通过委托、购买等方式支持社会非营利机构和经营性服务企业等提供,从而营造一个多元化的人才公共服务供给体系。

(四)分类处理经营性服务的分离问题

目前,我国财政还不能完全满足人才公共服务投入的需求,政府人才服务机构开展一些有偿服务有其合理性。但这些有偿服务主要是公益性的准公共服务而不是经营性服务。由于准公共服务收费低、难以盈利,经营性机构生产的积极性不高,因此准公共服务不能完全依靠市场自发供给,还需要由政府人才服务机构承担主要责任。

关于公益类人才服务机构的经营性服务。根据《关于事业单位分类的意见》,对于存在经营性服务的人才服务机构,若定为公益一类机构,将不再开展经营性服务;若定为公益二类机构,可以在确保公益目标的前提下,依据相关法律法规提供与主业相关的经营性服务。但建议对公益二类机构经营服务的规模进行一定的限制,而且其收费标准和收入使用等要实行与企业有区别的专门管理。

关于经营性服务的分离问题。对于经营规模较小的公益二类人才服务机构,其经营性服务实行机构内部的分类管理。对于具有相当市场经营能力的人才服务机构要稳步推进“事企分离”。一是对企业化运作的事业单位实行转企改制,进行工商登记。二是对已经注册的人才服务企业,要理顺治理结构,政府主管部门和人才服务中心的领导不应再兼任企业的负责人,企业与原行政主管部门脱钩,由履行国有资产出资人职责的机构负责管理。

(五)强化人才服务机构的公益性要有法律保障

本次分类改革会带来政府人才服务机构组织结构和运作模式的根本变革,也会受到来自多方面的制约。其中最重要的是相关法规不健全。目前,我国事业单位主要以《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事业单位财务规则》等单项法规进行规范,有关上位法规的出台滞后,如《事业单位组织法》、《事业单位管理条例》等尚未出台,从而使单项法规缺乏上位法的支撑,单项法规之间存在矛盾。为了贯彻落实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的目标要求,不应消极等待,要积极推动本领域相关法规的制定。因此,建议研究制定《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机构管理暂行规定》,对其性质、定位、权利义务、管理体制、运行机制、绩效评估以及条件保障等方面进行规定,用立法保障强化其公益性,规范其服务行为。

(六)强化公益性必须有足够的财政保障

以前,由于政府对人才公共服务的财政支持不到位,其经营性服务就会有理由发展,而公共服务就会受到影响。当前,为落实促进就业和人才强国战略,社会对人才公共服务的需求不断增长,全面扩大公益性服务规模,提高公益性服务水平是大势所趋。因此,为了确保政府人才服务机构分类改革的顺利进行,政府必须加大财政投入,为强化人才服务机构的公益性提供财政保障。

注释:

①资料来源:《国家物价局、财政部关于发布中央管理的人事系统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及标准的通知》(〔1992〕价费字253号)。

②《泸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规范人才交流服务机构收费项目及标准的通知》(泸市发改价调〔2011〕15号)。

③《安徽省物价局关于〈安徽省人才服务中心收费项目和标准〉的函》(安徽省物价局 皖价服〔2006〕118号)。

④ 《关于对贵州省人才大市场中介服务收费项目及标准的批复》(贵州省物价局 黔价经〔2000〕180号)。

⑤《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配套文件的通知》(国办发〔2011〕37号)。

(作者系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首席专家、研究员)

上一篇:竞争上岗演讲 法院 科级下一篇:吉林辽源全力推进大学生创业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