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分类经营的改革

2024-07-31

林业分类经营的改革(精选9篇)

林业分类经营的改革 篇1

1 林业分类经营的内涵

林业分类经营是充分发挥森林多种效能的重要手段, 同时也是林业经济体制改革的切入点和突破口。林业分类经营的内涵是:按照国民经济发展对林业不同的主导需求, 对各种不同类型的森林资源分别确定经营方向和管理措施。实施林业分类经营战略关系到林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定位, 关系到如何合理调整林业产业结构布局, 关系到如何最大限度地发挥林业的三大效益。

实现林业分类经营, 基本指导思想是根据森林主体功能的发挥来经营森林。商品林追求的是投资的经济效果, 其经营行为完全是一种商品生产行为。商品生产行为主要受市场经济规律约束。因此, 对于商品林经营不宜采取太多行政手段去管理, 也不宜采用严格的计划去控制, 而应由企业根据市场作出选择。生态公益林则以森林生态公益功能的发挥为主要经营目的, 而生态公益功能则不可能直接体现为经营者的经济效益。因此, 必须通过宏观调控, 以总体功能最佳为指导, 协调经营行为, 理顺经营与受益、投入与产出的关系, 才能保证其经营走上良性发展道路。

林业分类经营其实质是林业经营的集约化与细分化。通过分类经营, 可使经营对象整体功能发挥最佳, 实现高效经营, 使有限的资源得到充分利用, 这即有利林业的可持续发展, 同时对协调社会经济的发展, 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经济发展与资源利用等都是十分必要的。

2 林业分类经营发展趋势

以往森林按林种一般分为五类, 即用材林、经济林、防护林、风景林和薪炭林。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这种分法已不适应林业管理和市场经济的需要。林业经营管理体制改革势在必行, 实行林业分类经营。这是一项涉及林业经营管理体制、经营机制、经济政策、管理措施和组织形式等多方面的深层次综合配套改革。新的林业分类经营管理体制, 是根据社会对林业生态和经济的两大需求进行分类, 以生态利用为主要目的的森林划为公益林, 以直接经济效益为主要目的的森林划为商品林, 介于二者之间的划为兼用林, 以最大限度地发挥林业的整体效益, 保护生态环境。

3 实行林业分类经营改革的必要性

3.1 实行林业分类经营可使商品林真正走向市场

长期以来, 林业受生产周期长, 见效慢, 产出投入比低, 不能实现正常的投资回报等因素影响, 很难吸引到足够的投资而成为粗放经济的传统产业的典型代表。尤其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 生产经营部门经营自主权有限, 生产经营活动往往是服从计划而不是根据市场经济规律实施经营, 林业不能彻底走向市场。

实施林业分类经营, 可用市场经济规律指导商品林的经营, 使林业部门能够选择经济效益好的经营对象来经营, 从而使商品林经营者的利益得到保证。同时, 在有较高投资回报后, 亦可吸引社会生产资源流向林业部门, 部分解决林业生产投入不足的问题。

3.2 实施林业分类经营可使生态公益林得到有效的经营和保护

生态公益林的主体功能是森林的生态防护效益, 这种效益的受益主体往往不是森林经营者, 这就形成了受益者不经营不投入, 而经营者主体投入不受益的矛盾。在分类经营不能有效实施的情况下, 生态公益林成为只有投入没有产出的经营对象。由于不能理顺投入产出关系, 权益与责任关系, 生态公益林不可能实施有效的经营, 大大降低了防护效益。

4 实行林业分类经营改革的措施探讨

4.1 进行林场划类经营

林业实施分类经营首先应解决森林的划类经营问题。措施上可根据林场资源构成情况把国有林场划为两大类型, 即经营商品林为主的林场和经营生态公益林为主的林场。对于商品生产型林场按规范的管理方式管理, 占用林地资源应缴纳林地占用费, 国家投资形成的资产应折成股份, 在林场分配过程中, 国家股份所得应上缴代表国家行使资产管理职能的管理部门, 林场的经营活动照章纳税, 林场的经营活动投入应通过国家计划解决, 这部分资金又可通过向受益部门收取森林效益补偿费解决。在不影响森林生态防护效益的条件下, 允许林场积极从事商品生产, 增强林场的经济活力。

4.2 进行林场森林资源划类经营

对各林场划类经营后, 还应对各林场的资源划类经营。生态公益型林场其经营投入主要通过经营管理投入预算由国家投资解决。商品经营型林场由于存在两类资源, 还必须对森林资源划类经营。对于商品林完全由林场自主经营, 国家或主管部门少干预;对于生态公益林应实行森林效益补偿制, 解决其经营投入。实施时, 可由主管部门向受益部门征收, 林场则通过税费减免或先征后返方式按其拥有生态公益林数量多少, 根据经营管理投入大小确定林场的补偿额。

4.3 建立与分类经营相适应的资源林政管理制度

加强对森林资源管理机构的监督, 必须按照分类经营的要求, 重新制定和调整各类森林的经营方案, 实行不同的森林采伐利用政策和管理制度, 按照资源管理与资产管理并重的原则, 进一步实现对森林资源的分类管理, 管住管好公益林, 放开搞活商品林。

4.4 完善林业分类经营的组织形式

对商品林业建设, 采取和探索森林资源国家所有权的多种实现形式, 采取股份制、股份合作制、承包、租赁、拍卖等多种经营形式, 促进商品林走市场化、集约化、基地化、林工贸一体化的产业化发展道路, 真正达到“搞活商品林”的目的。对公益林建设, 强化政府的组织管理, 对具有一定规模集中营造的生态林, 应主要采取工程项目建设和林场管理的组织形式。此外, 还应当在实行预算管理基础上, 积极引入造林承包、管护承包以及招投标等管理方式, 以提高公益林建设和管理效率。

4.5 改进分类经营条件下对森林的经营方式

根据公益林和商品林经营的不同特点, 选择不同的经营方式。公益林建设应根据不同地区的自然条件和经济条件, 因地制宜地采取封山育林、飞播造林、工程造林以及卫生伐、景观性质抚育、病虫害防治等有利于生态公益林保护的经营措施, 以充分发挥森林的生态功能。根据立地条件和林分特点采用不同的作业法, 以天然林 (以自然演替为主) 作业为主, 其次是人工复层林作业和培育天然林 (择伐或渐伐) 作业, 不采用人工单层林 (皆伐) 作业。商品林要定向培育, 实行产业化经营, 实行高投入、高产出、高效益的集约经营, 在利用较少林地提高木材和各类林产品供给能力基础上, 进一步把更多的天然林资源保护下来, 使其发挥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林业分类经营改革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林业分类经营改革不仅涉及到林业内部的管理体制、运行机制、组织形式、经营方式、经济政策的各项改革, 也涉及到社会各方面利益关系的重新调整, 需要社会各方面的大力支持和共同参与, 这是确保这项改革成功的关键。■

浅谈林业分类经营的意义 篇2

关键词:林业 分类经营

目前我国林业正处于由传统林业向现代林业转变的初级阶段,进行分类经营,正是从森林的功能特点和人们的需要出发,在保护好森林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利用森林资源的再生性来实现可持续经营,以实现林业“两大体系”(生态体系、产业体系)的建设目标。

森林作为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在维持区域乃至全球生态平衡、保存物种、减免自然灾害及为人类提供多种自然资源等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肩负着保护环境和维持社会经济发展的双重任务。要想保证森林可持续发展,关键在于完成传统林业向现代林业的转变,即以生产木材为主、劳动生产率和商品率低下为特征的传统林业向以生态、经济效益协同发展、合理配置资源、高劳动生产率和高商品率为特征的现代林业的转变。而完成这个转变的关键措施就是森林实行分类经营。

分类经营,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根据社会对生态和经济的要求,在充分发挥森林多方面功能的前提下,按照森林各自主要功能特点分别采取有针对性办法,指导其发展。从经营源头上调整林业发展结构,优化林业资源的配置,从大的结构和布局上更有力于发挥林业整体最大效益,以满足生态建设、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对林业的多方面需要。

实行分类经营是转变林业发展模式的重要条件,是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也是目前条件下林业企业面向市场取得高经济效益的一条重要途径。

森林分类经营是根据森林所处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条件,以及森林的结构特点,将森林划分为重点生态公益林、一般生态公益林和商品林三大类型,按照各自的经营目的,采取相应的经营管理模式。

商品林:属集约经营区,主要培育原材料林、纤维林、短轮伐期林。用高科技手段,采取集约经营的方式,以追求高产出、高经济效益。

重点生态公益林:属保护经营区,这部分森林主要发挥生态和社会效益,以追求最大的社会和生态效益。

一般生态公益林:这部分森林主要在充分保护好生态环境的基础上,可通过适当的森林经营活动来提高森林的生态功能和经济功能。

公益林实行“谁受益,谁负责,社会受益,政府投入”的原则。服务对象明确的,由服务对象对公益林经营者实行补偿。服务对象不明确的,由政府补偿。公益林建设应以生态防护、生物多样性保护、国土保安为经营目的,以最大限度发挥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为目标,遵循森林自然演替规律,及其自然群落层结构多样性的特性,采取针阔混交,多树种、多层次、异龄化与合理密度的林分结构。封山育林、飞播造林、人工造林、补植、管护并举,封育结合,乔、灌、草结合,以封山育林、天然更新为主,辅之以人工促进天然更新。

商品林是在国家产业政策指导下,以追求最大经济效益为目标,按市场需要调整产业产品结构,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可以依法承包、转让、抵押。商品林建设应以向社会提供木材及林产品为主要经营目的,以追求最大的经济效益为目标,要广泛运用新的经营技术、培育措施和经营模式,实行高投入、高产出、高科技、高效益,定向培育、基地化生产、集约化规模经营。以商品林生产为第一基地,延长林产工业和林副产品加工业产业链,构建贸工林一体化商品林业。

每一类型的森林既有它各自的功能性,又有它的多功能性,在其经营的方式上既有它各自的经营特性,又有它的经营共性。实际上是相辅相成的。只有认识到这一点,森林资源才能得到更好的培育、保护、开发和利用,可持续发展。

但是由于人类在不同时期,人们对森林资源的认识不同,导致了森林资源反作用于社会、环境、经济等领域内所得到的效果也就皆然不同。

拿传统林业的发展模式来说:在这一时期,由于人们对森林资源的认识是片面的、狭隘的,对森林资源的认识只停留在把森林面积资源和森林蓄积资源当作全部森林资源来认识、经营、开发利用的浮浅阶段上。所以,由于认识上的片面、狭隘,导致了指导思想上的单打一:即搞单一的木材生产。同时也导致了出现“森林资源危机、林业经济危机、林区人民贫困”的情况。不难看出,在这种经营模式下,人们注重的仅仅是森林的木材效用,而忽视了森林的社会、生态功能。由于大量砍伐森林,导致了森林面积越来越少、森林质量越来越差、生物物种数量急剧下降、自然灾害不断增加,人们赖以生存的环境遭到破坏。尽管在以后的一段时期内,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对森林本质和效用的认识有了很大的进步,人们开始重视森林的更新和保护。但从根本上,由于社会的客观需要没变、单效林业的经营模式没变,森林重建速度大大低于破坏速度,森林资源下降趋势难以扭转,森林系统结构、系统功能、系统环境、系统资源、系统效益、系统稳定性、森林自我调节控制、优化发展的能力等一步步遭到破坏,以至最后失去森林生态系统在地球表层陆地生态平衡中的主体作用,以至带来全球性灾难。这是十分可怕的作用与反作用的结果。

所以,传统林业这种以生产木材为主、劳动生产率低下,商品率低下为特征的单效经营模式,已严重束缚了林业生产力的发展,从根本上不可能上取得经营森林生态系统中的最优整体化效益,不可能适应现代林业生产发展的需要,不可能解决木材供需矛盾、满足国民经济发展、改善生态环境、保障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不改变这种只追求森林经济效益、忽视其巨大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单效林业经营模式,林业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就难以实现。所以,分类经营势在必行。

实施分类经营,就意味着以服社会目标、生态目标为主的公益林,国家必须通过财政强制性地将社会其他部分投入转移到公共项目上,因为生态和环境资源不是企业资产,而是全社会公共资产,所以保护经营生态公益林,从国家到地方政府各级财政必须对生态公益林经营实行经济补偿,实行有偿使用,使生态公益林能持续不断地为国家、为社会提供最大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来满足人们对赖以生存环境的需要。而以追求最大经济效益为目标的商品林,经营者在按市场规律进行经营生产的同时,必须服从于环境保护目标。这种服从要具体落实到采伐方式、采伐量等森林经营措施的制定和实施上。由于生态与环境方面的限制,促使经营者一方面经营木材生产,追求经济效益,一方面充分利用其他资源以短养长,来弥补由于受生态环境限制而经营商品林中用于生产资金的不足,利用森林资源中除木材以外的其他资源的合理开发,来吸引更多的投资者来经营森林、发展森林,整个森林的系统结构才能保持稳定,才能持续不断地为全社会提供所需的物质和木材,来满足社会对林产品的不断增长需要,实现青山常在,森林永续利用。

林业分类经营改革初探 篇3

关键词:林业,分类经营

1 林业分类经营的内涵

林业分类经营是充分发挥森林多种效能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林业经济体制改革的切入点和突破口。林业分类经营的内涵是:按照国民经济发展对林业不同的主导需求,对各种不同类型的森林资源分别确定经营方向和管理措施。实施林业分类经营战略关系到林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定位,关系到如何合理调整林业产业结构布局,关系到如何最大限度地发挥林业的三大效益。实现林业分类经营,基本指导思想是根据森林主体功能的发挥来经营森林。商品林追求的是投资的经济效果,其经营行为完全是一种商品生产行为,商品生产行为主要受市场经济规律约束。生态公益林则以森林生态公益功能的发挥为主要经营目的,而生态公益功能则不可能直接体现为经营者的经济效益。因此,必须通过宏观调控,以总体功能最佳为指导,协调经营行为,理顺经营与受益、投入与产出的关系,才能保证其经营走上良性发展道路。

2 林业分类经营发展趋势

以往森林按林种一般分为五类,即用材林、经济林、防护林、薪炭林和特种用途林。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这种分法已不适应林业管理和市场经济的需要。林业经营管理体制改革势在必行,实行林业分类经营,这是一项涉及林业经营管理体制、经营机制、经济政策、管理措施和组织形式等多方面的深层次综合配套改革。新的林业分类经营管理体制,是根据社会对林业生态和经济的两大需求进行分类,以生态利用为主要目的的森林划为公益林,以直接经济效益为主要目的的森林划为商品林,介于二者之间的划为兼用林,以最大限度地发挥林业的整体效益,保护生态环境。

3 实行林业分类经营改革的必要性

3.1 实行林业分类经营可使商品林真正走向市场,长期以来,林

业受生产周期长,见效慢,产出投入比低,不能实现正常的投资回报等因素影响,很难吸引到足够的投资而成为粗放经营的传统产业的典型代表。

实施林业分类经营,可用市场经济规律指导商品林的经营,使林业部门能够选择经济效益好的经营对象来经营,从而使商品林经营者的利益得到保证。

3.2 实施林业分类经营可使生态公益林得到有效的经营和保护

,生态公益林的主体功能是森林的生态防护效益,这种效益的受益主体往往不是森林经营者,这就形成了受益者不经营不投入,而经营者主体投入不受益的矛盾。在分类经营不能有效实施的情况下,生态公益林成为只有投入没有产出的经营对象。由于不能理顺投入产出关系,权益与责任关系,生态公益林不可能实施有效的经营,大大降低了防护效益。

4 实行林业分类经营改革的措施探讨

4.1 进行林场划类经营

林业实施分类经营首先应解决森林的划类经营问题。措施上可根据林场资源构成情况把国有林场划为两大类型,即经营商品林为主的林场和经营生态公益林为主的林场。对于商品生产型林场按规范的管理方式管理,占用林地资源应缴纳林地占用费,国家投资形成的资产应折成股份,在林场分配过程中,国家股份所得应上缴代表国家行使资产管理职能的管理部门,林场的经营活动照章纳税,林场的经营活动投入应通过国家计划解决,这部分资金又可通过向受益部门收取森林效益补偿费解决。

4.2 进行林场森林资源划类经营

对各林场划类经营后,还应对各林场的资源划类经营。生态公益型林场其经营投入主要通过经营管理投入预算由国家投资解决。商品经营型林场由于存在两类资源,还必须对森林资源划类经营。对于商品林完全由林场自主经营,国家或主管部门少干预;对于生态公益林应实行森林效益补偿制,解决其经营投入。

4.3 完善林业分类经营的组织形式

对商品林建设,采取和探索森林资源国家所有权的多种实现形式,采取股份制、股份合作制、承包、租赁、拍卖等多种经营形式,促进商品林走市场化、集约化、基地化、林工贸一体化的产业化发展道路,真正达到“搞活商品林”的目的。对公益林建设,强化政府的组织管理,对具有一定规模集中营造的生态林,应主要采取工程项目建设和林场管理的组织形式,提高公益林建设和管理效率。

4.4 改进分类经营条件下对森林的经营方式

根据公益林和商品林经营的不同特点,选择不同的经营方式。公益林建设应根据不同地区的自然条件和经济条件,因地制宜地采取封山育林、飞播造林、工程造林等有利于生态公益林保护的经营措施,以充分发挥森林的生态功能。商品林要定向培育,实行产业化经营,实行高投入、高产出、高效益的集约经营,在利用较少林地提高木材和各类林产品供给能力基础上,进一步把更多的天然林资源保护下来,使其发挥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林业分类经营改革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林业分类经营改革不仅涉及到林业内部的管理体制、运行机制、组织形式、经营方式、经济政策的各项改革,也涉及到社会各方面利益关系的重新调整,需要社会各方面的大力支持和共同参与。

参考文献

[1]北京林学院孙时轩主编.造林学.中国林业出版社出版.

[2]江泽慧等著.中国现代林业[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9,(8).

论森林分类经营与林业可持续发展 篇4

关键词:森林分类经营 可持续发展

1 森林分类经营的意义和目的

1.1 森林分类经营的意义

1.1.1 森林分类经营是森林资源可持续发展的保障。实行森林分类经营,可避免经营者只顾个人利益、眼前利益,不顾国家利益、后代人利益而乱砍滥伐森林,使森林出现不稳定因素。确保森林能够正常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其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1.1.2 利用高新科学技术和有效的传统的科技相结合,把林业发展成为知识密集型的产业和事业。利用高新科学技术,充分依靠自然规律,发挥人的主观能动作用,优化客观,大幅度提高森林的生产力水平,从而把林业发展成为知识密集型的产业和事业,满足社会多方面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1.1.3 为森林资源产业化管理创造了条件。改变了传统的对森林资源无偿占有和开发,将森林资源经营由事业型转变为经营型,通过经济手段实现森林资源再生产的良性循环。

1.1.4 促进森林资源的高效利用和林业产业化。调整林业的产业结构、林产品结构和生产组织结构,改变过去单纯以营林和木材生产为主体的生产模式,这是促进林业产业发展的关键。

1.2 森林分类经营的目的

1.2.1 为使林业能够顺利地发展,为人类创造良好的生存和生活环境,同时又能保证持续地为社会提供木材、林产品和各种服务。

1.2.2 把以生产木材主体的产业转移为森林的多功能利用并把森林的环境功能放在主导地位上来考虑的产业和事业。

1.2.3 制止和控制不合理的采伐,削减采伐量,使森林类型的稳定性得以巩固,维护了森林生物多样性,保护了区域生态平衡,确保林业可持续发展。

1.2.4 采用高度发展的科学技术采取集约经营方式培育森林,以追求高产出。

1.2.5 根据森林具有多功能的特点,对森林生态系统进行综合经营、全方位培育、保护和开发利用。

2 森林分类经营和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与森林分类经营有着密切的联系。由于林地资源的稀缺性,决定了林业可持续发展不可能通过无限制扩大经营范围来实现,只有通过对林地资源充分有效的合理利用,提高林地生产力水平,才是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方向。这对国有林场的发展尤为重要。现国有林场的经营规模已基本确定,因此,走外延的发展来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是不现实的。

实现森林分类经营,其基本指导思想是根据森林主体功能的发挥来经营森林。将森林划分为商品林和生态公益林。商品林是以发挥森林的经济效益为主要目的,追求的是投资的经济效果,其经营行为完全是一种商品性生产行为,主要受市场经济规律约束。因此,对于商品林经营不宜采取太多的行政手段去管理,而应由企业根据市场作出选择。而生态公益林则是以提高环境质量,维护生态平衡为主要目的,追求的是森林生态公益功能,而生态公益功能则不可能直接体现为经营者经济效益。因此实现森林分类经营必须通过宏观调控,以总体功能最佳为指导,协调经营行为,理顺经营与受益、投入与产出的关系,才能保证其经营走上良性发展道路。

林业分类经营其实质是林业经营的集约化与细分化。通过分类经营,可使经营对象整体功能发挥最佳发展,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经营发展与资源利用等都是十分必要的。

3 实行森林分类经营的必要性

3.1 实行分类经营可使商品林真正走向市场长期以来,林业受生产周期长,见效慢,产出投入比低,不能实现正常的投资回报等因素影响,很难吸引到足够的投资而成为粗放经济的传统产业的典型代表。尤其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生产经营部门经营自主权有限,生产经营活动往往是服从计划而不是根据市场经济规律实施经营,林业不能彻底走向市场。

实施分类经营,可用市场经济规律指导商品林的经营,使林业部门能够选择经济效益好的经营对象来经营,从而使商品林经营者的利益得到保证。同时,在有较高投资回报后,亦可吸引社会生产资源流向林业部门,部分解决林业生产投入不足的问题。

国有林场实现森林分类经营后,其商品林经营完全属企业生产行为,一切经营活动都以经济效益为中心,有利提高国有林场的经营积极性,亦可避免林场在自己不熟悉的领域盲目投资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3.2实施分类经营可使生态公益林得到有效的经营和保护

生态公益林的主体功能是森林的生态防护效益,这种效益的受益主体往往不是森林经营者,这就形成了受益者不经营不投入,而经营者主体投入不受益的矛盾。在分类经营不能有效实施的情况下,国有林场的防护林等生态公益林成为林场只有投入没有产出的经营对象。由于没有产出,林场不愿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实施有效经营。因此,在未实施分类经营的情况下,由于不能理顺投入产出关系,权益与责任关系,防护林等生态公益林不可能实施有效的经营,大大降低了防护效益。

实施分类经营后,通过理顺投入产出关系,明确了责、权、利关系,利用宏观调控能力,有效解决生态公益投入,可使其不再成为经营单位的经营负担,有利加强对生态公益林的经营管护,使其生态防护效益得到时最大限度发挥。

3.3森林分类经营是国有林场林地资源有效利用的保证林地是国有林场最重要的生产资源,由于受经营管理水平限制,一方面是林场为了维护林地所有权不得不花大量精力,另一方面,林场对有限的林地资源利用效力低,实施分类经营后,通过对现有林地科学规划,按森林主体功能划分经营类型,同时在商品林经营中大力发展高效林业,可以有效解决国有林场林地利用效力低下问题。

林业分类经营的设计与实施 篇5

1 林业分类经营的体系划分

1.1 林业分类经营类型的划分体系

按照森林功能主导利用的原则, 将森林划分成不同类型的森林[1], 即公益林和商品林, 然后按照不同类型的森林进行不同的经营, 即形成公益林业和商品林业。分类类型的划分是林业分类经营的基础, 没有对森林类型的划分, 就没有对林业性质的划分。

林业分类经营类型的体系从2个方面划分和建立。从横向上讲, 森林可划分为公益林和商品林, 林业经营即可划分为公益林业和商品林业。从纵向上讲, 森林可以在划分为公益林和商品林的基础上, 各自进一步划分。公益林以保护和改善人类生存环境、保持生态平衡、保护生物多样性和国土保安等生态需求为主体功能, 主要提供公益性服务, 进一步可分为生态性和社会性公益林2种类型, 生态性公益林以满足自然生态需求为主体功能, 还可进一步划分为5种;社会性公益林以满足人类生态为主体功能, 也可进一步划分5种。商品林则以提供林特产品, 获得最大经济产出为主体功能, 主要是提供能进入市场流通的经济产品, 具体又可划分为木材产品林和非木材产品林2种及进一步划分为5种。森林类型的划分是林业分类经营的基础, 根据不同类型采取不同的经营措施, 包括投资渠道、管理体制、经营机制等, 对整体的林业采用不同性质的经营, 而形成了公益林业和商品林业, 公益林业也可进一步划分为社会公益林业和生态公益林业。

1.2 我国林业经营区域的划分体系

我国幅员辽阔, 全国各地在自然地理和社会经济发展方面有着很大的差异, 为了使林业分类经营在更大范围和更高层次上调整, 并协调于国民经济的发展, 林业分类经营要在全国范围内进行区域性的划分, 以保证商品林业和公益林业合理布局, 有差别地采取经营措施。因此, 在森林分类的基础上所形成的林业分类经营, 反过来又积极地指导更大范围的商品林业和公益林业的区域建设, 发挥着提高区域性的生态和经济效益的作用。从我国的实际出发, 可将我国划分2类4个区域:第1类以生态环境建设为重点, 包括2个区域, 即:长江上游、黄河上中游地区, 西北北部、华北北部和东北西部风沙干旱地区。这一类的2个区域都是生态环境脆弱地区, 对当地环境, 乃至全国地域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 这一类地域主体任务是发展公益林业, 采取停止砍伐, 制止毁林开荒, 实行退耕还林等措施。第2类以商品林建设为重点, 包括2个区域, 即东北内蒙古国有林区, 东部沿海及东南部地区, 这一类的2个区域, 商品林建设条件优越, 且属经济发达地区。因此, 这一类地域主体任务是发展商品林业, 采取集约经营, 按项目管理的办法发展市场需要速生丰产林和经济林;同时兼顾生态公益林建设, 按阶段和进程实行转换, 变商品林为公益林、公益林为商品林。建立林业分类经营区域的划分体系更有助于我国的林业建设, 有重点、有层次地推进林业的发展进程。

2 林业分类经营的经营机制和管理体制

依据林业分类经营的要求, 公益林业和商品林业需建立不同的经营机制和管理体制[2]。

2.1 公益林业

公益林业发挥社会公益的作用, 从管理上必须体现明显的行政性和法规性。公益林业必须由代表国家全局利益的中央政府林业主管部门及各级人民政府确定的专门机构进行管理, 针对公益林业对全社会的无可替代的独特作用, 采用强有力的行政手段和法律手段。对公益林业的作用、地位、投资、发展、保护都要由政府明确下来, 并要用相应的法律和行政法规加以确定。同时, 健全组织机构, 成立相应的部门对其进行管理。

2.2 商品林业

商品林业应满足社会的经济需求, 作为经营的主体, 通过生产产品, 增加经济效益而开展各类各式的经营活动。因此, 商品林要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原则建立经营机制和管理体制。一是必须实行企业化经营[3]。商品林业讲求经济效益, 只有企业化经营才能适应商品林业的需要。二是采取企业性质多样化。可以按规模、所有权、隶属关系划分成不同性质的企业, 可以有国家的总公司、分公司, 核心层企业, 也可以有私营企业、个体所有者的经营。三是组建企业集团, 形成产业体系。商品林业追求更大的经济效益, 不仅林木生产中要提高经济效益, 木材加工也必须提高经济效益。因此, 必须建立集团化经营的产业体系, 一方面以市场为导向, 培育有加工利用前途的林木;另一方面对现有林木进行加工开发利用, 增加附加值。例如新西兰, 就是在辐射松已成林可利用的前提下, 对辐射松进行产品加工开发, 使辐射松成为有高附加值加工前途的林木资源。四是制订相应的法律、法规, 使林政资源管理更适合商品林建设的需要。

3 林业分类经营的科技措施

林业分类经营是传统林业向现代林业转变, 是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通道。《森林法》第六条规定, 国家鼓励林业科学研究, 推广林业先进技术, 提高林业科学技术水平。科教兴国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方针之一, 林业发展需要科技的支持。在林业的发展中, 科技起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科技进步, 可以提高林木种苗的质量;可以提高森林的防病虫害、防火、防灾水平;可以提高森林经营水平, 进而提高林分质量和林业生产力。因此, 应加强林业科技教育工作, 要重视林业科学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高新技术开发, 提高林业的科技创新能力。重点研发林木良种选育、条件恶劣地区造林、重大森林病虫害防治、防沙治沙、森林资源与生态监测、种质资源保存与利用、林农复合经营、林火管理与控制及主要经济林产品加工转化等关键性技术。积极推进林业标准化工作, 建立健全林业质量标准和检验检测体系。不断加强林业科技领域的国际合作。根据林业建设特点, 建立各类林业人才教育和培训体系。切实加大对林业职工的培训力度, 提高林业建设者的整体素质。

因此, 林业分类经营必须依靠科学技术, 以支撑林业分类经营。一是提高森林培育技术, 针对各种性质的林业采用不同的措施;二是分类划分及评价的方法, 要采用既符合国际通用, 又适合我国林情需要;三是提高目的树种选择及良种育苗技术。要以林木改良为主, 选育速生、优质、抗逆性强的新良种;四是加强森林病虫害防治技术研究, 特别是对生态环境恶劣、对森林影响大、要求高的地域, 要研究适合的林木及森林系统, 以达到改善环境的目的;五是进一步研究现有林木加工深度拓展和附加值高的产品的综合技术, 充分利用林木资源。总之, 科学技术是林业分类经营的最有效的支撑条件, 缺少这个条件, 林业分类经营就很难实施下去。

4 林业分类经营的政策策略

政策是国家、政府为实现一定时期的目标和完成确定的任务而规定的行动准则;策略则是实施和启动政策而采取的方法和途径[4]。作为一项政策包括形成和后续2个过程。一项专门政策的形成包括3个主要阶段, 即分析问题、确定目标、制定行动准则和路线;政策的后续过程主要包括政策的启动、政策的结果检查和政策的修订。林业分类经营的政策和策略, 就其政策而言, 应包括法律、规定、办法、制度和规程, 而目前实施和形成的政策应该有《森林法》《森林法实施条例》《防沙治沙法》《天然林保护管理条例》《林地管理条例》《湿地管理条例》《森林防火条例》《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管理办法》《森林培育管理规程》以及调整林业税费政策、调整国土整治的有关政策等。一项成功的政策需要采取强有力的措施、方法和手段。林业分类经营政策应采取的策略有:一是建立健全行政机构, 组织实施;二是必须按标准制定规划和实施办法, 并相应采取许可证制度, 公益林经营有公益林经营许可证, 商品林经营有商品林经营许可证;三是通过税、费、资金投向、财政补贴、市场价格、经营协议、奖励及商业手段促使政策的实施;四是通过宣传教育, 提高公众意识, 维护政策的实施;五是运用推广、咨询、信启、公约和相互间的协议, 辅助政策的启动和实施。由于林业活动的复杂性和森林的多功能性, 在划分不同性质林业的前提下, 林业分类经营的政策具有多样性和连续性, 因此政策的形成和采取有效策略、启动和实施是不可分割、同等重要的过程。

此外, 应加大政府对林业建设的投入, 要把公益林业建设、管理和重大林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纳入各级政府的财政预算, 并予以优先安排。对关系国计民生的重点生态工程建设, 国家财政要重点保证;地方规划的区域性生态工程建设投资, 要纳入地方财政预算;部门规划的配套生态工程建设投资, 要纳入相关工程的总体预算。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分别纳入中央和地方财政预算, 并逐步增加资金规模。以工代赈、农业综合开发等财政支农资金, 也要适当增加对林业建设的投入。对重点地区速生丰产用材林基地建设和珍贵树种用材林建设中的森林防火、病虫害防治和优良种苗的开发推广等社会性、公益性建设, 由国家安排部分投资。逐步规范各项生态工程建设的造林补助标准。此外, 随着重点国有林区改革的逐步深入, 有关地方政府要承担起原来由森工企业承担的社会事业投入, 同时国家给予必要支持。

摘要:就林业分类经营的设计与实施的相关问题进行探讨, 主要分析了林业分类经营的体系划分、林业分类经营的经营机制和管理体制, 最后提出了林业分类经营的科技措施和政策策略, 对今后林业分类经营具有一定作用。

关键词:林业分类经营,体系划分,管理体制,科技措施,政策策略

参考文献

[1]石道金, 冯迎春, 杨丽霞, 等.试论林业分类经营条件下林业经营单位的财务管理模式[J].浙江林业科技, 2003, 23 (2) :49-52, 67.

[2]张秋良, 贾占元, 莎如拉.内蒙古凉城县林业分类经营若干问题的探讨[J].河北林果研究, 2001, 16 (4) :352-356.

[3]胡耀林.论国有林场森林分类经营[J].发展, 2008 (9) :53-54.

谈实施林业分类经营战略的要点 篇6

关键词:商品林业,生态公益林业,林业分类经营

前言

若按林业的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分析, 现代林业实质上有两种截然不同的类型:一种作为经济功能的发挥, 林业向社会提供的是有形产品, 林产品生产具有商品化生产的一切必要条件, 表现出鲜明的产业特征, 这就是通常所提到的商品林业, 也可称其为产业型林业;另一种作为生态功能的发挥, 林业向社会提供的是无形产品服务, 这种产品无法明确凝结人类劳动和受益对象, 产品生产和消费间没有明确的交换条件, 表现出明显的社会公益特征, 这就是所谓的公益林业, 也可称其为事业型林业。回顾我国林业长期发展的历史过程, 不难看出两类林业生产与管理区别不明显, 商品林业更多的被当做事业型林业经营, 多依靠行政手段而不是经济手段进行管理;而公益性林业的社会性又长期得不到经济上落实。长期使用一种模式, 一个目标制定林业发展战略, 势必导致两种林业各自特色得不到发挥, 造成林业效益普遍低下。

在这种形势下, 国家林业局曾提出“九五”期间要尽快建立林业分类经营、分类管理的新型林业经营管理体制, 提出林业分类经营战略, 并作为实施国有林区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的基础。本文仅就实施林业分类经营战略的要点问题, 谈一谈自己的看法。

一、林业综合配套改革是林业分类经营能否实现的关键

实施林业分类经营, 首先必须对林业内部和外部环境的体制、机制、法制、政策、组织、管理等方面进行综合管理配套改革。配套改革涉及到以下几个方面问题需要解决。

1.森林采伐限额应坚持“管死一块、管住一块、管活一块”的原则, 实行分类编制, 分类管理

公益林要管死, 通过法律、行政手段管理好, 保护好;商品林要管活, 利用经济手段, 尽可能按照市场经济管好管活。与此同时, 森林经营方案的编制与管理应充分体现商品林与公益林的不同特点, 从调查、区别、规划、设计、实施、调整等各个环节分类制定技术规程。特别是商品林培育, 应体现集约经营, 定向培育, 允许根据培育目的确定具体的培育方式、周期、作业法、经营强度及更新方式, 不受传统模式的制约;林业分类经营规划指标应允许根据市场需求和环境要求的变化进行调整修订。

2.必须强化森林资源资产化管理

在森林分类经营开始之前, 应进行资源性资产清查、评价和产权界定工作, 摸清家底, 明晰产权, 建立资产账户。公益林损失补偿必须要让公正的评估机构介入, 通过对森林有形与无形资产的科学评估, 制定规范化的损失补偿标准, 保障山林所有者的利益不受损失。对国有森林资源资产, 应按照“国家所有, 分级管理, 分工管理, 企业经营”的原则, 设想由国家派出森林资源资产监事会, 对资源性资产的保护增值和经营现状进行有效监督、稽查, 同时, 应该探讨允许营林产品进入生产要素市场, 进行国内外拍卖、转让、折股或贷款抵押, 受益全部用于资源培育上。

3.林业投入政策应充分与林业分类经营改革相适应

若实现林业分类经营的改革, 首先要求在林业的投入政策上有相应的调整。国家计委、财政部及相关的银行应按林业分类经营的特点给予相应的投入。应按照公益林以无偿投入为主, 商品林以有偿投入为主的原则。根据事权划分中央和地方的投资方向、投资结构。

4.应调整部分林业税收政策

为配合林业分类经营的实施, 是部分商品林通过林产工业最终产品进入市场, 国家应调整林业税收政策。如果利用林区“三剩物”及次、小、薪材生产综合利用产品继续实行增值税即征即退政策。对林业初加工产品按初加工农产品对待, 执行13%的销项税率和进项税率, 实行同步抵扣。对西南、西北国有森工企业, 享受与东北内蒙古国有林区农业特产税5%征收的同等待遇, 并对次、小、薪材及边境林业局免征农业特产税。针对森林具有涵养水源的功能, 对林业生产、生活用水应免征或即征即退水资源费等等。

二、切合实际地处理好森林分类标准与比重问题

森林分类通常意义上讲有两类林体系划分的方法和三类林体系的划分方法。其两类林体系是将现有林地资源一次划分为公益林和商品林两大类, 但公益林尚需进一步划分为二类, 商品林进一步划分为三类。另一种是三类体系, 将现有的林地资源划分为公益林、商品林和兼融林三种类型。以上两种分类体系都能与现行五大林种相衔接。商品林一般指经济林、竹笋两用林、用材林中的速生丰产林和工业原料林;公益林一般包括防护林和特用林;兼融林一般包括薪炭林、一般用材林、防护用材两用林和目前有争议或难以划定为上述两类的森林。为使三类林体系与两类林体系相互协调, 笔者赞同当前有些专家所提出的生态公益林 (包括重点生态公益林、兼融生态公益林) 与商品林 (含符合经营用地) 的划分方法。所谓重点生态公益林是以涵养水源、保持水土、调节气候、防风固沙、改善生态环境, 发挥公益效能为主要目的的森林。主要包括以水源涵养林和水土保持林等为主的防护林和以国防林、母树林、种子园、风景林等为主的特种用途林。所谓兼融生态公益林是指既具有生态环境保护作用, 又可生产木材和其他林产品的森林。所谓商品林是以市场为导向, 以向社会提供木材及其他林产品, 追求最大经济效益为主要目的森林, 主要指能实现高投入、高产出、集约和规模经营的人工林。商品林包括工业原料林、珍贵大径级用材林、部分常规用材林和果树林, 脂材两用林, 以及生产森林食品、化工原料、林药材、调料等产品经济林和商品竹林。

对于森林分类的标准与比重应考虑如下原则:

第一, 森林分类标准应从实际出发, 因地制宜, 不能一刀切。各林业局应根据其所处的地理位置、林地条件, 按照生态公益林和商品林的建设标准进行划分。

(一) 生态公益林的划分标准

对于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林地应划分为生态公益林:

(1) 以培育林木良种为主要目的的森林。

(2) 以掩护军事设施和作军事屏障为主要目的森林。

(3) 坡度在30度以上, 采伐后易引起严重水土流失的森林。

(4) 主要山脊 (千米以上的山峰) 分水岭两侧50米以内的森林。

(5) 岩石裸露和跳石塘处的森林。

(6) 护路林和护岸林。

(7) 划定的游憩渡假区、公园或以美化环境为目的的森林。

生态公益林可划分为防护林 (其中包括水源涵养林、水土保持林、护路林、护岸林、防风固沙林) 和特种用途林, 其具体划分标准如下:

1.防护林

(1) 水源涵养林:

以涵养水源, 改善水文状况, 调节水的小循环, 防止河流、湖泊、水库, 以及保护居民点饮水源等为目的的森林。

A.源头水源林, 视河流长度划定水源涵养林

B.山脊水源林, 指主要江河分水岭, 明显走向的大山脊, 包括山林缘线以下森林。林带宽度为150m~200m。

C.水库及源泊周围的水源林, 蓄水量大于10万立方米的湖泊, 水库, 沿岸划留或营造大于250m宽的林带;小于10万立米的划留营造大于50m宽的林带;面积超过100公顷的湖泊、水库, 其河川两岸及湖泊水库周围地区均应划留 (营造) , 宽度以山脊分水岭为界;如有若干河川流入湖泊、水库, 其划留林带按最长河流确定其宽度。

(2) 水土保持林:

以减缓地表径流, 增加径流入渗, 固土保土, 防止水土流失, 保持和恢复土地肥力为主要目的的森林。

A.平均坡度35°以上的陡坡林或悬崖峭壁地区;坡度虽然在35°以下, 但土层瘠薄, 岩石裸露地区或基岩结构疏松, 焚风明显的干旱河谷地段的林地均划为护坡、防蚀、防护林, 林带宽度不低于100m。滑波、泥石流地段周围林带宽度为200m~300m。

B.主要江河及其一、二级支流两侧。在农业地区, 视岸型、地势和土地利用状况, 在常年洪水位以上地段营造 (或划留) 大于30m的护岸林带。主要排、灌水渠两侧各营造大于10m的护堤林带。

C.丘陵区台土间的地坎, 视其宽窄状况设置护坎滞流林带。

(3) 护路林:

以保护铁路、公路免受风、沙、水、雪危害为主要目的的森林。铁路两侧各200m, 公路省道两侧各100m, 县道两侧各50m范围应划 (或营造) 为护路林。

(4) 护岸林:

以防止岸坡被水冲刷崩塌, 固堤护岸为主要目的的森林。具有以下条件之一者可划分为 (或营造) 为护岸林:

A.流程在500m以上的江河, 两岸平地各宽500m (主流两岸) 、300m (一级支流两岸) 、200m (二级支流两岸) 范围内的森林 (或林地) 。

B.流程在500m以下的河流, 两岸平地各宽300m (主流两岸) , 200m (一级支流两岸) 范围内的森林 (或林地) 。

(5) 防风固沙林:

以降低风速, 防止风蚀, 固定沙地, 保护农民生产生活设施免受风沙侵袭为主要目的的森林。

固定、半固定沙丘、沙地及其周围250m, 风沙危害地区的森林和流沙地周围50m划为防风固沙林。

2.特种用途林

特种用途林的划分, 应根据各林区实际需要, 以有关部门批准的范围划定。

(二) 商品林的划分标准

对于符合下列条件的经综合考虑立地条件、作业条件、规划效益和投资效益等因素后确定为商品林。

(1) 立地标准:

全土层厚度大于35cm的中厚层暗棕壤或经改良熟化后的草甸上, 沼泽上、坡度小于或等于15度且排水良好。

(2) 地利标准:

集中连片 (50公顷以上) 、交通条件好 (林缘或其间有公路或适于筑路) , 坡度和石砾含量不影响机械化作业。

(3) 生长标准:

针叶林蓄积生长量不少于8.0立方米/年/公顷;珍贵硬阔叶树不少于5.5立方米/年/公顷。

(4) 效益标准:

获利指数 (经营期内净收益现值与投资现值之比, 贴现率6%) 不应小于0.5。

第二, 生态公益林与商品林区划既要考虑需要, 又要考虑其可能性, 必须与区域经济的发展水平、特别是与政策配套能力挂钩, 这样才能使其区划达到可操作性, 真正作为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实施的基础。虽然在理论上将生态公益林和商品林一次规划到位, 但实际上还是根据国家的政策和扶持能力的大小, 逐步调整、分步实施。

第三, 根据我国国情, 目前在生态公益林保护机制和商品林经营机制尚未成熟、市场发育尚不健全的现阶段, 生态兼融林尚可保留, 从国外林业发展的经验不难看出, 森林分类经营若达到全部商品林推向市场, 全部公益林建设推向社会, 在我国还需要一段过程, 这需看我国林业自我补偿以及自我积累能力的大小, 因此建议在林业分类经营的初期应谨慎对待其划分的比重问题。宏观上讲商品林不宜超过20%, 重点生态公益林不宜超过30%。

三、加强林业基础性建设, 确保林业分类经营实施

林业分类经营的改革 篇7

关键词:林业,分类经营,投融资

收录日期:2012年5月19日

林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门, 一方面为社会生产生活提供木材和林产品, 另一方面又维系着社会生态环境的安全。随着对林业认识的深入, 各级政府加强对林业的投入, 使我国林业产业得到了蓬勃发展。资金是推动林业发展最基本的生产要素。当前, 我国以政府投入为主体的林业投融资模式已不能完全满足林业发展的需要。本文基于林业分类经营的角度, 对新形势下林业投融资体系的构建进行了分析。

一、林业分类经营

上世纪七十年代, 美国林业经济学家M·克劳森、R·塞乔等人进行了林业分工理论的研究, 提出了森林多效益主导利用经营模式。这一经营模式认为森林具有提供林产品、保持水土、发送环境、游憩等多种经济和生态功能, 应根据森林区域、林分、树种等方面的不同进行分工, 突出其主导功能, 即一方面主要通过集约经营、建立工业人工林基地, 满足社会对木材及各种林产品的需要;另一方面在生态区位重要的地区培育公益林以满足社会的生态需求。新西兰、法国、澳大利亚都属于该模式。新西兰于1985年进行了林业分类经营改革, 将全国森林划分为商品林和非商品林, 采用不同的经营管理方法。仅用占林地面积18%的商品林就满足了全国98%的木材需求。

我国早在1995年颁布的《林业经济体制改革总体纲要》就提出林业进行分类经营的发展思路。我国林业分类经营是将全国林业区分为公益林和商品林两大类。公益林以维护和改善生态环境, 保持生态平衡, 保护生物多样性等为主体功能;商品林以发挥经济效益为主, 主要利用木材及其他林产品。对公益林与商品林应采取不同的管理体制、经营机制和政策措施。通过林业分类经营建立起比较完备的林业生态体系和比较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 充分发挥公益林的生态效益和商品林的经济效益。

投融资体制是社会经济体制中最核心的组成部分, 投融资体制要与产业发展的基本要求一致, 才能更好地促进产业发展。我国现有的林业资金投入体系没有充分体现在分类经营模式下, 对公益林和商品林投融资体制的不同要求。

数据来源:《中国林业统计年鉴》整理计算

二、林业投融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 林业投资总量。

随着对林业重要性认识的增强和国民经济实力的提高, 我国林业资金投入总量在不断增加。 (表1) “七五”、“八五”、“九五”、“十五”期间林业基本建设投入完成额分别为:80.7381亿元、155.3631亿元、441.7715亿元、1, 749.9567亿元。2011年中央财政林业投入1, 207亿元, 比2010年增长27.3%。虽然林业投入绝对额不断增加, 但占全国财政总支出比例较低。林业投入最高的2011年也仅占全国财政总支出的1.1%。此外, 林业资金投入量与需求量之间也存在巨大缺口, 不能有效满足林业发展需要。

(二) 林业投资主体。

由于受林业投资回收期长、投资风险大、生态效益外部性等因素的制约, 长期以来, 我国林业主要依靠国家财政投入。2000~2010年全国林业基本建设共完成投资26, 714, 493万元, 其中国家投入19, 250, 552万元, 占72.06%。11年间国家投入占比在76%以上的共有7年, 2008年以后国家投入占比有所下降, 但仍在50%以上。可见, 我国林业资金对国家投入的过度依赖。近年来, 我国尝试通过利用外资、金融机构林业贷款等形式来拓宽林业融资渠道, 但数量较小。

(三) 林业投资方向。

在主要依赖国家投入的林业投资体系中, 当投入总量有限时, 国家必然会根据经济发展的需要对各投资对象进行区别对待。在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林业发展思路下, 我国林业资金主要向生态工程倾斜。当前, 我国林业投资方向有一个显著的特点, 即重营林轻森工。2000~2010年我国完成营林基本建设投资22, 846, 398万元, 森工基本建设投资3, 868, 095万元, 二者投入比为5.91∶1。在营林投入中又倾向重点生态工程建设。《2011年中国林业发展报告》显示:2010年中央林业资金向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退耕还林工程、重点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野生动植物保护及自然保护区工程五大林业重点生态工程投入总量达444.87亿元, 占全部中央林业资金的47.08%。由于国家林业资金在投资方向上的倾斜, 同时又缺少其他资金来源, 使得商品林及森工产业得不到有效资金支持, 这也不利于我国林业整体的持续发展。

三、对分业经营模式下构建林业投融资体系的思考

在林业分业经营模式下, 应针对公益林和商品林不同的主导功能, 分别构建公益林业和商品林业不同的投融资体系。

(一) 公益林投融资。

公益林是以维护社会生态安全为主体功能, 其生态效益具有明显的经济外部性, 较难吸引社会资金的投入。因此, 为发展公益林事业, 应以国家投入为主, 充分利用国家信用逐步推进市场融资机制。同时, 保证其投入的制度化与长效性。

1、政府应加大财政投入。

从投入总量上来看, 国家应逐步加大投入规模, 且应保证林业投入占总财政支出的一定比例。目前, 在我国财政“农林水事务”支出总量中, 应确保林业支出比例不低于1/3。同时, 各级地方政府应根据林业发展需要, 结合当地财政情况按一定比例进行林业资金配套。

2、积极探索市场化融资渠道。

通过市场化融资能有效解决林业发展过度依赖国家财政投入这一问题。通过发行国债筹集林业发展资金就是对市场化融资的积极尝试。一方面国家可适度增加林业专项国债的发行, 以筹集公益林事业发展需要的长期性资金;另一方面通过完善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为林业国债的偿还做好准备。我们可借鉴国外征收森林生态税的办法对国债资金进行补偿。

3、大力发展政策性金融机构支林作用。

国家开发银行和农业发展银行是现阶段提供政策性林业贷款的两大金融机构。国家开发银行2009年共发放林业贷款158.8亿元, 2010年发放林权抵押贷款31.3亿元, 2011年提供林业贷款80亿元。农业发展银行早在1995年就开办了林业贴息贷款业务。政策性银行应增加对林业生态建设的扶持。

4、通过参与碳汇交易, 实现林业发展资金的自筹。

碳汇交易是指发达国家出钱向发展中国家购买碳排放指标, 森林碳汇是最主要的碳汇类型。2010年全球碳交易量已达1, 400亿美元, 这其中蕴藏林业发展的极大机遇。2009年中央“一号文件”将碳汇林业建设作为现代林业的重要内容。我国应大力培育森林碳汇交易市场, 发展碳汇交易, 以实现森林生态价值和林业发展资金的有效补偿。

(二) 商品林投融资。

多元化、市场化融资是商品林投融资体系建立的根本思路, 应引导各类社会资金投资林业, 促进社会林业发展。

1、国家应适度增加商品林投入比例。

国家商品林业资金的投入对社会资金投资林业具有引导作用, 国家应逐渐加大对商品林及林产工业的投入, 以带动更多的社会资金服务林业。林业专项国债中也就适当考虑商品林资金比例。

2、大力发展商业金融机构林业贷款。

林业商业信贷, 是林业融资的一种重要形式。但由于林业贷款风险大, 收益不高, 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对此业务的开办较为缺乏。随着我国林业产业的不断发展, 林业效益逐步提高, 为林业商业贷款业务奠定了经济基础。商业银行可通过林业资产抵押、林权证抵押等形式降低贷款风险。可参考央行对农村信用社和农村合作银行开办支农贷款的优惠办法, 对开办林业贷款的商业银行给予一定利率支持。

3、探索林业生态项目BOT融资形式。

BOT融资是当前国际广泛使用的一种项目融资方式, 即政府赋予私营机构对某一项目的特许权, 由其全权负责建设与经营, 待特许期满后收回项目, 投资者因为拥有一定时期的特许权而获相应赚取了利润。这一融资模式可吸引外资和民间资金进入林业领域, 极大节约了林业资金。项目发起人利用自己的资金、技术、管理优势按市场原则运营, 必然会提高林业项目的收益, 也促进了我国现代化林业的发展。

4、积极利用外资。

商品林具有较强的经济效益, 更容易吸引外资投入。1990~2001年我国利用世行贷款营造速生丰产用材林200万hm2, 2008年我国林业利用外资10.08亿美元, 主要是商品林营造和木竹加工项目, 2010年底我国进引国际金融组织林业贷款项目14个。目前, 我国林业利用外资主要有直接投资、世行贷款、国外商业贷款等类型。我国应根据林业项目的实际情况科学地选择利用外资形式, 以确保林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秦涛.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建立现代林业投融资机制[J].林业财务与会计, 2004.5.

[2]刘倩, 金彦平.我国公益林投融资对策的思考[J].农业经济与科技, 2010.2.

[3]陈玲芳.新时期商品林投融资模式研究[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 2009.12.

林业分类经营的改革 篇8

1 乡镇林业分类经营的提出

在辽宁东部山区, 大部分林农对森林的经营认识仍停留在打柴、放蚕、卖木材等只获取不投入的阶段上, 由于对森林的经济意识和生态意识不到位, 还未能做到针对森林的经济效益和公益功能采取有效的经营措施, 也未能理顺受益与经营之间, 投入与产出之间的关系, 因此也直接影响到人工林经营和天然林经营两者之间的正常经营关系, 使两者的主体功能都不能得到有效发挥。

1.1 实行分类经的好处

实施分类经营的好处在于以下两点: (1) 实施分类经营可以使林业经济走向市场。 (2) 实施分类经营可以有效解决以天然林为主的公益林管理和投入。公益林的主体功能是森林的生态防护效益, 这种效益的受益主体往往不是森林经营者, 这就形成了受益者不经营不投入, 而经营者主体投入不受益的矛盾。在分类经营不能有效实施的情况下, 林农分林到户的天然林成为林农无法经营的对象。

2 实施分类经营在辽东乡镇林业工作中的应用

在辽东地区, 商品林多为人工林, 公益林多为天然林。由于天然林禁止采伐, 在经营过程中, 完全可以将除蚕场外的天然林悉数作为公益林经营。

2.1 引进林业新兴技术

无数的实践证明,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一个好的林业新兴技术, 在营林时可做到事半功倍, 大大提高林业的经济效益。以红松嫁接技术使用为例:

红松, 原产于我国长白山与小兴安岭, 为长绿大乔木, 树干通直, 材质细腻轻软, 纹理密直通达, 其球果外型美观, 且果仁味美、含油率高, 是珍贵的果材兼用树种。红松的年龄一般在200~300年, 多者能达到500~700年。

在自然条件下, 红松需生长80年结果, 100年以上到达轮伐期, 经人工干预也要20年才能结果。对人类而言, 因其果材兼用, 且果、材均为高经济原材料, 长时间的生长期是无法接受的, 经过人们不断实验摸索, 终于在近几年创造出红松嫁接新技术, 经过嫁接后的红松7~8年即可结果, 比自然生长的红松纯林提前10~15年。

在本溪县地区, 红松嫁接苗成品苗木的价格为5元/株, 而将常规苗造林后进行侧枝嫁接的成本为仅为2.5元/株 (其中:苗木0.8元/株、接穗0.5元/只、接穗2只/株、人工嫁接费用0.7元/株) 。

经长期的栽培统计比较得出:成品红松嫁接苗的造林成活率高达95%以上, 但因苗木成本太高, 营林早期投入很大;而将常规苗造林成活后进行嫁接, 成功率虽然只有80%, 但所需成本较低, 即使嫁接失败, 由于是选用侧枝嫁接, 也不影响苗木生长, 性价比远高于选用成品苗造林。

营林时, 选用常规红松苗造林后进行侧枝嫁接, 早期投入较不进行嫁接的红松成本要高出3倍, 以每667m2植苗166株计算, 每667m2造林成本需高出282.2元;在林木产果后, 经嫁接的林木比未嫁接的林木产果期提前10年左右, 以林地使用期为40年计算, 经嫁接过的红松林木产果期是未嫁接红松的1.5倍, 667m2总产值提高30000元。

经实践证明, 在营林的过程中引进适宜的新兴技术, 进行合理投入, 最终会得到丰厚的回报。

2.2 提高天然林的生态效益同时发掘经济效能

辽宁东部山区土质肥沃、降水充沛, 非常适合天然林自然生长, 天然林的覆盖率占森林总覆盖率的79%以上。作为省内重要的水源涵养林区, 辽东山区的天然林一直处于封山育林期, 禁止采伐。因此, 如何做好辽东山区的天然林的经营管理工作, 是完善辽东山区林业经济体系的又一关键。

2.2.1发掘高品质天然林的潜在经济效能。高品质的天然林, 其林内植物种群丰富, 林间土壤质地湿润肥沃, 是天然的山野菜与中药材的生产基地, 完全可以通过人为发展林下山野菜、林下中药材等林副产品, 以提高其经济效能。在辽宁东部山区, 放养林下参、栽植林下刺五加等, 都是效益非常好的经营项目。

摘要:我国的森林经营管理工作一直将森林永续利用、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作为最重要的原则和目标。在我国辽宁东部山区的部分乡镇林业, 因为经营体制不顺, 林业分类经营问题未能很好解决, 限制了林业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发展, 本文的宗旨就是尝试解决这一问题。

关键词:乡镇林业,分类经营,经济效益,生态效益

参考文献

[1]林业新兴技术的应用成果.辽宁林业科技, [M].沈阳:辽宁省林业科学研究所出版, 2007

林业分类经营的改革 篇9

福建省属典型的集体林区, 2003年集体林产权制度改革之前, 林地所有权构成中, 国有约占10%, 集体约占90%;而林木所有权中, 国有占15%, 集体占64.7%, 私营占20.3% (《福建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纪实》, 福建省林业厅编, 2006, 下同) , 集体林在福建森林资源中明显居于主导地位, 集体林经营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全省林业的发展水平, 同时也影响着林区居民的生产和生活。

2003年, 福建省在全国率先将集体林地按人头平均分配到户, 大胆实施以“明晰所有权, 放活经营权, 落实处置权, 确保收益权”为主要内容的集体林产权制度改革, 使集体所有的森林资源有了实实在在的产权主体, 并确立各个集体成员的经营主体地位。到2007年底, 全省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明晰产权的村数达到12350个, 占有改革任务村总数的99.7%;完成整改的村数达12219个, 占有改革任务村的98.6%;完成生态公益林管护机制改革的村有3264个, 占有改革任务村总数的26.65%, 完成面积1353.92万亩, 占应改革面积的32.04%;在“确权”的基础上, 福建省进一步对林权证上所涉及的林地和林木的面积、树种等相关内容加以核对、确认和登记, 并将有法律保障的林权证发放给森林资源产权拥有者, 从法律上落实了森林资源经营主体对山林的产权, 2007年底, 集体商品林已发换林权面积6702.81万亩, 占集体商品林应登记发证面积的7903.64万亩的84.8%, 公益林已发换林权证面积3030.46万亩, 占应登记发证面积3546.77的85.5%, 可以说“还山、还林、还利于民”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目标基本完成, 有效解放和发展了林业生产力, 广大林农真正地得到经营森林资源的收益。截至2006年底, 福建省林业总产值达1002亿元, 2007年预计可达1200亿元;全省有林地面积达1.15亿亩;森林覆盖率达到62.96%, 仍居全国第一;活立木蓄积量4.967亿立方米, 净增长7910万立方米;林区农民收入大幅度提高, 尤其是三明市、南平市等重要林区的农户从事林业收入已占其家庭收入的一半左右;村集体经济实力不断增强, 地方政府职能得到转变提高, 农村社会呈现更加和谐的景象。

然而, 林改后, 福建集体山林分到千家万户, 林业经营面积变小, 一般林区每个农户的经营规模多在30-50亩, 由于分散经营的农户经营规模过小, 难以有效降低市场交易成本, 农户的市场主体地位也难以确立, 更重要的是就林业生长规律与现代林业发展而言, 无论是投资经营山地, 还是对未来收益的预期, 小规模、分散经营显然是不经济合理的, 势必影响制约着林业生产的规模化, 专业化和现代化发展进程, 因此急需一种有效率规模化的林业经营方式创新。

二、福建林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实证分析

(一) 林业合作组织类型与特征

截至2007年10月底, 全省有造林育林合作经济组织25013个, 经营面积1118万亩, 参加合作组织人数约50万人, 其中家庭合作林场21579个, 经营面积554万亩;股份合作林场 (股份营林公司) 3308个, 经营面积387万亩;林业专业协会企业911个。另根据2006年3月, 北京大学环境学院课题组对福建重点林区12个县的66个村进行实地调查的数据资料, 结合调研的林业合作组织发展实际情况, 本文将福建实践中呈现出多种内涵不同的林业合作经营形式界定分类为家庭承包经营、合作林场、现代股份制经营模式三种, 其中, 家庭承包经营模式, 包括农户自留山、单户经营和谁造谁有三种类型, 它主要适应于精耕细作, 劳动投入多, 收益周期短的茶、果、竹等经济林生产经营;合作林场包括联户经营、租赁经营、转让和股份合作经营等模式;现代股份制经营模式主要指“股份公司+营林企业+农户”经营形式, 后两大类型主要适合于生长周期长、投入大、管护成本高的用材林产品, 如表1、图1所示。

由表1、图2可知, 福建林改后, 随着林农产权清晰明确, 林业的产权结构形成了经营主体多元化的态势, 集体经营部分明显降低, 家庭经营成为主导型的经营管理方式, 林业合作组织应运而生并发展迅速, 现代股份制经营形式初见端倪。

首先, 林改前后, 以家庭经营为主体形式的经营面积占总林地面积比例都是最高, 2000年为48.17%, 2005年达到53.1%, 远超过其他几类经营形式的比重, 这充分说明农户家庭承包经营在林业发展中的地位作用, 体现了这种经营形式所具有的旺盛生命力和适应力。例如, 福建省的漳州、泉州等地的林农多在其立地条件较好的林地上种植了荔枝、龙眼、柚子等亚热带优质水果;福州、莆田市根据当地地处南亚热带、气温较高的特点, 大力发展桉树、相思树等一些速生丰产短轮伐周期的工业原料林, 以缩短生产经营周期和提高经济效益;南平市、三明市则根据土质气候条件, 积极种植板栗、黄花梨、茶叶和各种竹类产品;与此同时, 福建省通过构建林业要素市场, 为林农提供森林资源评估、林权登记、竹木交易、林业法律咨询与服务、林业交易信息、农村劳动力培训等服务平台, 有效地规范了林木林权的交易, 为林业发展提供方便快捷的社会化服务。

数据来源:裘菊, 孙妍等:林权改革对林地经营模式影响分析[J].林业经济, 2007 (1)

其次, 以林农之间、林农与其他经营主体间的互助合作或股份合作而形成的林业合作经济组织模式发展迅速, 林改前, 这种形式经营面积占总林地经营面积只有8.35%, 而林改后, 这种合作经营形式经营的面积由2000年的5337.46公顷增加到2005年的12324.45公顷, 增长1.31倍, 比重也提高至19.2%, 成为仅次于家庭经营的重要形式, 这有力说明, 林业合作经济组织能较好地适应现阶段林业经营的特点。例如, 成立于2004年4月的永安“贡川镇红安家庭合作林场”, 是全国第一家林农自愿组合、以家庭山林资产入股进行联合经营的合作经济组织, 它是由该村邓庆田为首的7户关系较好的林农聚集联合成立的合作林场, 林场由理事会、监事会, 股东会组成的管理执行结构, 实行统一购买树种、肥料、杀虫剂、加工设备、防火器材等生产资料;并为林产品提供统一的销售服务, 并依托市笋业协会创立统一的品牌进行鲜笋销售。这种以亲情、友情为纽带组建的林业合作经营模式, 通过内部成员的分工、协作、互助, 实现适度规模经营, 有效地解决了林改后“单家独户”在林业生产经营中林农劳动力、资金等资源的不足问题, 增加林农生产经营收益, 提高林业经营规模效益, 也体现林农在自主选择林权制度过程中的灵活性和创造性。

最后, 现代股份制合作经营模式虽然比重较小, 2000年占0.4%, 2005年提高到1.1%, 但这种经营形式的产生发展却具有重要与深远的现实意义, 因为它代表现代林业发展的方向目标, 实现了林业资源要素的合理流动与优化配置, 必将极大地促进林业产业化和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例如, 福建南平纸业有限公司利用资金、技术、管理优势, 与县营林投资公司和林农结成经济利益共同体, 南纸公司负责基地建设的资金投入、宏观决策和指导, 林农负责出地并参与林木的管护, 县营林投资公司根据与南纸商定的技术标准和投资标准负责组织实施原料林基地建设, 林权由企业和林农双方共有 (股份形式) , 采伐时对超过核定生长量按南纸4:营林公司3:林农 (或采育场) 3比例分成。这种通过“双赢”机制, 将林地所有者、林纸企业和营林公司的利益紧密地联结在一起, 形成“投资者—经营者—劳动者”三者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利益共同体, 运用现代企业制度的经营理念和科学管理方法, 产权明晰、利益直接、责任明确, 激发各方积极性, 为现代林业的发展和森林资源的高效培育、企业建设原料林基地、林农增收致富找到了一条新路子, 这种林纸一体化的合作模式, 较好克服了林改后林权分散带来的林业生产小农化倾向, 促进了林业的规模化、集约化经营, 成为现代林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

(二) 制度经济学解释

1、不同的制度结构, 资源的配置与利用效率不同。

产权不同于物权, 它关注的是经济活动中人的行为, 是一组权力束, 包括所有权、收益权、转让权等。产权具有资源配置、激励与约束、降低交易费用、外部性内部化等功能。显然, 清晰的产权有利于人们进行交易中形成稳定的预期, 同时, 清晰的产权界定对企业或个人收益的增加至关重要。林改后, 福建林业经营主体明确产权清晰, 尤其是产权中的受益权得到明确界定与有效实施, 从而极大调动农户经营的积极性, 有力地促进林业生产力发展提高。很明显, 这种产权改革与上20世纪80年代的初期, 福建一些地方曾采取的“分股不分山、分利不分林”, 组建了各种形式的林业股东会是有本质区别。当时的林业股东会形式由于产权不清晰, 特别是产权中的收益权未能明确界定和有效实施, 存在着林农既无直接的收益权也没有处置权, 经营主体缺位的核心问题, 当产权安排不能帮助农民形成其经济行为的稳定预期时, 不能有效地克服机会主义行为, 产权的排他性弱, 也就难以保障林农通过努力实现其收益的最大化, 林农也不愿意轻易对山地进行投资开发, 特别是当产权不稳定, 甚至受到损害时, 林农还可能选择对抗或破坏方式来解决他们对稀缺资源需求的冲突, 如那时期出现的许多林木乱砍滥伐、森林火灾无人问津以及各种山林纠风等问题正是林农对未能获得收益权不满的发泄。另一方面, 产权中的转让权也是极为重要的, 因为, 市场机制的作用发挥是伴随着产权流转的。当资源的产权主体明确, 并允许产权自由转让, 同时与这一转让相应的收益得到有力保护, 则产权主体才有可能最大限度地在产权约束的范围内合理配置资源以获取最大收益。产权的有效流转, 能在确保林农在行使林地和林木的处置权的同时, 有效地实现收益权, 从而确保所有权、占有权、支配权和使用权的真正实现。前面案例分析也说明, 产权转让权的不当限制乃至禁止, 会使产权界定在很大程度上失去意义, 其结果将阻碍资源的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 也必然导致资源利用的高耗低效率, 从而直接限制和侵蚀林农的收益权。因此, 从产权界定以促进交易行为分析, 必须允许产权自由转让, 这样, 才能保证森林资源合理流转, 更有效地适应市场经济和现代林业发展。

2、农户与市场的对接需要多元化的组织形式和制度安排。

威廉姆森在其《资本主义经济制度》一书中分析提出, 经济组织的效率应该由具体的交易技术结构 (指交易物品的技术特性) 和体制组织形式 (政府体制、企业体制和市场体制) 决定;而“最终选择哪种组织形式, 要根据交易成本的大小而定, 根据交易的属性来区分各种交易的类型, 这是一条基本原则” (威廉姆森, 2002) 。目前福建存在的林农家庭经营模式、合作林场和现代股份制合作经营模式等多形式都具有制度安排的合理性、适应性和效益性。其中, 林农家庭经营形式符合目前我国林业生产力水平, 适合于小农精耕细作, 劳动密集型的茶、果、竹等经济林产品生产的特点;各种形式的合作林场, 是在林农家庭经营, 产权明晰基础上建立起来, 是为了克服小规模、分散经营的弊端, 弥补一家一户粗放经营的缺陷, 是为了提高林农组织化程度, 促进林业生产的规模化、集约化和专业化, 这种形式主要适合于生长周期长、投入大、管护成本高的用材林产品;至于建立在现代公司制基础上的林业产业一体化经营模式, 是依托终端林产品生产企业为龙头, 以延伸林业产业链, 增加林产品价值为动力, 引进现代企业经营管理制度的经营管理模式, 这种现代化的经营形式能有效地推动林业由家庭经营上升现代企业化经营, 实现造林、管护经营、采伐、木材销售以及林产品加工一体化, 有效地提高了林业生产力水平, 激发与保护了投资者、经营者和林农的积极性与利益, 为现代林业的发展和森林资源的培育闯出了一条新路。如果说, 林农家庭经营、合作林场经营是走向现代林业发展的过渡形式, 那么现代股份制合作经营形式则代表了新时期林业可持续发展的方向与目标。

三、研究的主要结论与政策建议

(一) 主要研究结论

1、家庭承包经营制度是林业合作经济组织创新的基石。

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制度, 是农村的基本经营制度, 自然也成为林改和林业合作经济组织创新的基石。实践证明, 林改以及相关配套的改革创新, 前提和基础必须是在实行家庭承包经营基础上, 只有巩固夯实好这一基础, 让农民对这项制度长期性和稳定性建立充分信心, 才能够极大地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创造性, 使林业生产关系更好地适应林业生产力发展, 从而有效地保证和推进现代林业发展。

2、现阶段不同形式的林业合作组织的制度安排, 不仅成为现代林业经营的主体, 而且是推进林业现代化进程的载体。

目前这些合作经济组织适应了现阶段林业生产力水平的要求, 符合林业经济发展的规律和特点, 促进现代林业资源要素合理优化配置, 为现代林业的可持续发展创造必要条件。这些合作组织绝不是走向私有化, 而是对林业经营体制改革的重大突破, 也将为整个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改革发展提供了积极有益的经验指导。

3、林业合作组织的经济绩效, 既取决于组织内部的制度安排, 也取决于组织制度安排与环境的相容性, 即同一制度安排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 具有不同的比较优势与功能。

例如, 20世纪80年代, 福建实行的各种形式林业股东会, 这在当时的确具有相对优势, 也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但随着经营主体和产权的明晰, 则这种组织形式运作存在明显缺陷不足, 取而代之的是在确权发证, 林权流转前提下建立的新型林业合作经济组织。

4、林业合作组织制度绩效的高低, 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制度安排所产生的对林农生产性努力与分配性努力行为的预期。

林农是否加入何种林业合作组织形式, 完全取决于其对合作组织收益的预期目标是否能够实现, 这也要求合作组织产权安排必须对农户行为具有十分稳定的预期保障, 否则林农是不会轻易地进行投资开发和经营。从这意义上讲, 产权, 特别是收益权和转让权能否得到明确界定和有效实行, 对经济组织形成发展以及能否产生预期效益和保障功能是至关重要的。

(二) 相关政策建议

通过以上分析以及得到的主要结论, 我们可得出一个基本的判断:构建一个行之有效的农村合作经济组织, 必须遵循市场经济发展的规律和产业特点;必须坚持家庭承包经营制度, 并在此基础上不断进行制度创新;各种适合农村生产力发展的合作经济组织必须确保产权完整明晰, 经营主体明确;必须建立健全有益于产权安排的激励约束机制;以维护和保障农民权益为宗旨, 因地制宜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 并以此推进农村土地规模化经营, 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 创新政府管理体制, 实现农业增长、农民增收、农村小康的发展目标。

为此建议如下:一是要继续稳定和完善农村家庭承包经营制度, 为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创新提供坚实的基础与保障;二是政府和相关部门应加大对发展农村合作组织宣传、培训与扶持力度, 并在政策、法律、资金、人才等方面给予大力扶持;三是必须充分认识明确, 清晰的产权界定对经济组织或个人收益的增加至关重要, 因此, 各种经济组织的发展创新, 首先必须进行产权制度改革, 尤其确保收益权、转让权明晰到位和有效实施;四是加快包括农村金融、保险、政府管理职能等方面的配套改革, 努力打造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创新的良好的制度环境;五是在积极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同时, 应重点引导和扶持以农民为主体创办的合作组织形式, 建立和规范经济组织各项制度, 切实维护和保障农民的合法权益, 更好地推动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健康、可持续地发展。

摘要:福建是全国率先进行林权改革的集体林区, 集体林在福建森林资源中占据主导地位。林改后, 福建林业合作组织应运而生并发展迅速, 这些不同形式的林业合作组织的制度安排, 不仅适应了现阶段林业生产力水平的要求, 符合林业经济发展的规律和特点, 促进现代林业资源要素合理优化配置, 为现代林业的可持续发展创造必要条件;而且对林业经营体制改革完善也是一种有益的突破创新, 并将为整个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改革发展提供了积极有益的经验指导。

关键词:林权,合作经济组织,制度创新

参考文献

[1]、卢现祥.西方新制度经济学[M].中国发展出版社, 1996.

[2]、林毅夫.制度、技术与中国农业发展[M].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社, 1994.

[3]、威廉姆森.资本主义经济制度[M].商务出版社, 2002.

[4]、张宇燕.经济发展与制度选择[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2.

上一篇:新形势下发展农业经济下一篇:小学语文课堂激活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