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体林业产权制度改革

2024-06-26

集体林业产权制度改革(精选12篇)

集体林业产权制度改革 篇1

1 坚持利益驱动, 明晰产权关系

非公有制林业经营的最显著特点就是以追求效益的最大化为目标, 明确产权是获取经营效益的保证。林地是林业经营的基本生产资料, 林权是经营者经济利益的最直接体现形式, 二者从根本上决定了经营者的收益预期和投资积极性, 所以在非公有制林业经营方面要以明晰的产权为前提, 坚持利益驱动原则。“人有恒产, 则有恒心”。非公有制林业的发展就是要以民为本, 还权于民, 让利于民, 体现民有、民投、民营、民享。在林地产权方面:一是要以土地承包法为依据, 进一步完善杯地承包制度。由各级林业行政部门具体负责, 规范林地承包行为和承包过程, 以法律的形式赋予广大职工, 特别是非公有制林业企业长期稳定而又有保障的林地承包经营权, 做到“山林有其权、林权有其主、林主有其利”;二是要解决好建设林地与保护林地的矛盾, 尽量通过盘活林业存量土地等措施满足建设用地的需要, 尽可能减少占用林地;三是要充分利用地价、税收等经济手段调节对不同土地的需求, 适当维护林业的比较利益, 加强对林地用途的管制, 以确保林地不能随意改变用途。

在林木产权方面:一是要坚持“谁种, 谁有, 谁投资, 谁收益”的政策, 通过法律加强对林木资源的保护。制定新的采伐管理制度, 坚持分类经营原则, 商品林的采伐要根据市场需要来确定, 公益林的采伐应从严管理, 对于外资、私人投资营造的商品林则可以实行采伐计划单列;二是要对国有林区森林资源进行分类的基础上, 进行不同的经营形式, 以便于加强林木产权的保护, 即划分为公益林、商品林和兼用林等三种类型, 对公益林要管死, 对商品林要放活, 对兼用林要管严;三是各级林政部门和执法部门要加大对非公有制林业主体经营的林木的保护力度, 对随意变更承包合同、盗伐林木、非法破坏和哄抢林果等侵害承包者权益的违法行为, 要坚决打击, 依法查处。在环境资源产权方面:当今经济发展过程中, 林业的生态和社会效益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非公有制林业经营也是如此。虽然非公有制林业经营主体明确, 但是生态效益消费具体受益对象和征税标准很难明确, 建议可以由国家对非公有制林业经营主体在经营过程中的某一环节, 给予一定比例的税费减免或提高补贴, 来间接保护非公有制林业产权, 比如, 提高造林补贴费、减少林木采伐税和销售收入应交纳税等。也就是把国家看作环境资源受益者, 通过国家的补偿来体现环境资源产权的价值。

2 加快森林、林木和林地的经营流转

在稳定承包权, 放活使用权的前提下, 非公有制林业经营主体可以依照《森林法》、《土地管理法》、《农村土地承包法》等法律规定将其所有的森林、林木和林地使用权依法进行流转, 可以真正的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主导作用, 引导各种生产要素向有利于林业发展的方向流动, 优化森林资源、资金、技术、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配置, 调动森林经营者和全社会各种力量发展林业的积极性, 使之加大对林业的投入, 提高科学经营森林的强度, 促进森林经营规模化、集约化, 从而达到增加森林资源总量, 提高森林资源质量, 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森林、林木和林地的流转必须依法、自愿、公开、公平、公正的进行, 不得改变林地所有权的性质, 不得改变林地用途或者将林地改为非林地, 不得改变公益林地性质, 流转的期限不应超过林地的使用期的剩余期限。非公有制营林者可以采取转包、出租、互换、转让、出租入股合作或者租赁等方式进行林地使用权流转, 但必须事先进行资产评估, 签订流转合同, 向林业主管部门申请, 并获得批准, 及时办理林权变更登记手续, 这样做的目的是保护经营者的权益, 同时避免国有林区的森林资源受到损失。

目前, 在理论上, 关于公益林及其林地使用权是否可以流转存在着很大的争议, 但在从近年来流转的实践着, 部分地区己经将其纳入可以流转的范畴, 如湖北一些县市将公路、农田林网、堤防、城镇单位的绿化林等由乡镇、村、组、单位或者有关部门用以规划、栽植后, 承包给个人抚育管理, 或者是直接拍卖给个人经营, 并且在公益林的保护管理方面取得了积极的成效。而且, 目前国有林区公益林和商品林在地域分布上互相交错, 限制公益林的流转不利于森林资源按照分布区域统一经营管理。再有, 部分区划为生态公益林的林地属于生态区位重要的宜林荒山荒地, 允许流转能够吸引更多的投资, 加快这些地区生态建设步伐。笔者认为在对森林资源现状不造成破坏和影响的前提下, 就可以允许对公益林进行流转, 并可以利用公益林的森林景观价值, 搞生态旅游活动。但是, 非公有制营林者是以市场价值来衡量经营活动的, 大多不愿意投资于公益林业, 因此, 国家或者是林业主管部门必须给予公益林经营者一定的优惠。

3 改革林权登记工作

目前的林木产权在法律上是完备的, 但在实际运行过程中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即:一是原来颁发的林权证书已不能满足市场经济建设和林业发展的需要:二是林权登记工作跟不上, 林权证还没有全部发放到私有林经营者手中。因此, 为了进一步依法稳定产权, 切实保护好林权权利人的合法权利, 消除林区社会不稳定因素, 必须改革林权登记工作, 确保林权管理工作有利于林业的发展, 有利于森林资源的保护, 有利于调动非公有制林业经营主体的积极性, 解决这一问题对非公有制营林者来说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具体来说:

首先, 要全面开展林权换证工作, 使林权登记制度化。对所有非公有制林业经营主体的林权证进行重新的、全面的更换, 即把所有人所拥有的森林、林木是商品林、公益林的问题在林权证上载明;对经营的林地的种类、面积、责任人作详细而明确的记载。同时, 要将林权登记工作形成一种工作制度, 按照制度化、经常化的要求来建立林权证的领证和换证的工作机制。

第二, 找到林权登记工作滞后的原因, 研究加快林权证发放的有效措施。可以采取重点突破的办法, 如:对商品林或者对非公有林优先发证;也可以将商品林的发证与商品林采伐限额改革联系起来进行。同时要抓紧研究和制定活立木交易和市场的各项规范, 把取得林权证作为活立木上市的必要条件之一。

第三, 通过森林、林地、林木流转获得林地使用权的经营者要积极主动地向林权机关申请林权登记, 只有申领林权证的经营主体, 才能依法获得法律的保护。

摘要:明确产权关系, 加强对非公有制林业产权的保护。应该说, 明确林地和林木产权关系, 确保产权主体经济利益的实现, 是关系到非公有制林业能否顺利发展的核心问题, 它对于调动非公有制林业的投资者和经营者的积极性, 使他们能够大胆投资, 放心经营, 并在经营过程中能够长远规划, 确立长期经营目标, 避免急功近利的短期行为, 起着关键性作用。所以, 有必要做好产权关系的界定工作, 加大对非公有制林业产权的保护力度。林地、林木产权界定不明晰, 责任不明确, 利益不直接, 严重影响了投资者的积极性, 成为制约当前黑龙江省国有林区非公有制林业发展的核心问题。要最大限度地调动广大群众参与非公有制林业的发展, 必须紧紧抓住产权改革这个核心。

关键词:林业产权,产权,非公有制林业

集体林业产权制度改革 篇2

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推进集体林业产权制度改革的意见

(冀政[2005]97号)

各设区市人民政府,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

改革开放以来,我省不断推进林业产权制度改革,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目前全省仍有近50%的林业用地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经营,存在责任主体不明确,经营机制不灵活,利益分配不合理等问题,制约了林业生产力的发展,影响了我省造林绿化速度和森林三大效益的发挥。为了进一步调整和理顺集体林经营机制,动员全社会力量,加快绿化步伐,促进林业发展,省政府决定在全省范围内进一步推动集体林业产权制度改革,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集体林业产权制度改革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

(一)集体林业产权制度改革的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国家法律法规和林业政策为依据,以建立经营主体多元化,权、责、利相统一的集体林经营机制为目标,动员和依靠各种社会力量,参与集体林业产权制度改革,最大限度地调动广大群众和其他经营主体造林育林护林的积极性,加快绿化河北步伐,促进林业发展,为建设农村和谐社会做出贡献。

(二)集体林业产权制度改革的基本原则

坚持有利于增量、增收、增效的原则。即坚持有利于增加森林资源总量和提高造林绿化质量;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和提高生活水平;有利于增加和提高森林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

坚持各种经济成份共同参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优先的原则。鼓励有能力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城镇居民、科技人员、私营企业主、企事业单位和机关团体的干部职工等以多种形式参与集体林业产权制度改革。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所有成员平等享有承包经营集体森林、林木和林地的权力。凡将集体森林、林木和林地采取承包、租赁、拍卖等方式进行转让经营的,在同等条件下,本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享有优先权。

坚持改革与稳定并重的原则。集体林业产权制度改革要以国家法律法规和林业政策为依据,尊重历史、尊重事实,保持林业政策的稳定性和连续性。防止由于政策多变和管理不到位,造成农村社会不稳定和森林资源的破坏。

坚持尊重群众意愿,因地制宜、形式多样的原则。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通过民主决策,自主确定集体林经营管理形式,自主选择集体林业产权制度改革的方式,自主制定集体林业产权制度改革的方案。各级人民政府和有关主管部门要充分尊重群众意愿,不搞强迫命令,不搞一刀切。改革过程中要落实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做到公开、公平、公正。

坚持让利于民,减轻农民负担的原则。调整现行林业投资和税费政策,进一步减轻农民负担,最大限度地让利于民,让农民群众得到实惠。

二、集体林业产权制度改革的范围、重点和目标

(三)集体林业产权制度改革的范围和重点:本次集体林业产权制度改革的范围是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所有的森林、林木和林地。改革的重点是目前仍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经营的宜林地。已划定的国家重点生态公益林和自然保护区的森林、林木和林地暂不列入改革范围。权属存在争议的,各级人民政府要制定措施,组织和督促当事人通过协商、行政处理、司法裁决等办法解决争议,争议解决后再列入改革范围。

(四)集体林业产权制度改革的目标:从2006年起,利用3年时间,在完成林地保护利用规划,把林地落实到山头地块的基础上,通过改革,进一步明晰集体林的产权,完成林权登记发证,落实林业政策,实现“山有其主、主有其权、权有其责、责有其利”。具体实施分两步走:第一步,2006年,每市至少确定一个试点县(市、区)先行试点,探索方法,总结经验。第二步,2007―2008年,全面开展并完成新一轮集体林业产权制度改革。

三、集体林业产权制度改革的主要任务

(五)编制林地保护利用规划,落实林地。各级林业主管部门要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等法律法规的规定,会同有关部门,根据本行政区域国民经济和生态环境建设需要确定林业发展目标,参照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二类调查)成果编制林地保护利用规划,经上一级林业主管部门审核同意后,报本级人民政府审批。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要组织专家对林地保护利用规划进行评审,协调好林地保护利用规划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水土保持规划、流域防洪规划、城镇建设规划的关系,履行审批手续并认真组织实施。对规划确认的林业用地,依法加强管理,严格控制林业用地变更为建设用地和其他用地,有林地变更为无林地,生态公益林地变更为商品林地。

编制林地保护利用规划,确认本行政区域林业用地面积的控制指标是:山区、丘陵、坝上及平原地区森林覆盖率分别不能低于50%、30%、20%和12%。同时,要合理确定生态公益林和商品林比重,确保全省生态公益林面积占有林地面积的50%以上。

(六)明晰集体林业产权。以现在的林地、林木权属为基础,主要采取以下几种形式:

对林业“三定”中划定的自留山,实行“生不补、死不收”、长期无偿使用、允许继承的政策,保持个人林地使用权和林木所有权稳定不变;对林业“三定”中划定的责任山和林业“三定”后承包、租赁、购买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宜林地,已经按承包合同规定完成绿化的,保持个人和其他经营主体林地使用权和林木所有权稳定不变;对本次改革前已经明晰个人或其他经营主体林地使用权和林木所有权的集体所有的有林地,保持个人和其他经营主体林地使用权和林木所有权稳定不变。

对目前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统一经营的国家重点生态公益林,保持集体所有权和使用权稳定不变。

对目前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统一经营的商品林,经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民主决策,可以按人口分包给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或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联户承包;可以通过承包、租赁、拍卖等形式确定由本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或其他经营主体经营,所得收入按规定在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内部进行分配;也可以采取“分股不分山,分利不分林”的形式,继续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统一经营,但要将现有的林地、林木折股分配给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均等持有,收益按股分配。

对目前仍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统一经营的宜林地,可以采取直接分包到户或承包、租赁、拍卖等形式确定经营主体,明晰使用权。对未按合同规定完成造林绿化任务的责任山和林业“三定”后承包、租赁、购买的集体宜林地,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收回,纳入本次改革范围。“责任山”和林业“三定”后承包、租赁、购买的集体宜林地,没有签订合同的要依法签订合同,合同没有明确完成绿化期限的,要明确完成绿化期限。

获得集体林地使用权的个人或其他经营主体,可以将部分或全部使用权转包或出租给第三方,原经营主体与发包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承包关系不变。转包或出租期限不得超过原定经营期限减去已经经营的期限。获得集体林地使用权的个人或其他经营主体,经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同意,可以转让集体林地的使用权,转让集体林地使用权的,依法进行林权变更登记。

(七)依法进行林权登记,核发林权证。集体林产权明晰后,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和林业主管部门应当按照森林法律法规规定,依法进行林权登记,确认所有权或使用权,核发或换发国家林业局统一监制的林权证。林权登记和发证由权利人向县(市、区)林业主管部门提出申请,林业主管部门审查受理后,张榜公布30天,权属无争议的,依法进行登记,报县(市、区)人民政府确认林权,核发或换发林权证。权利人提出林权登记申请前,要与四邻明确界线,经四邻签字认可并经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乡(镇)人民政府签署意见。明确界线困难的,由县(市、区)林业主管部门、乡(镇)人民政府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帮助明确。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所有并经营的林木和林地,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提出林权登记申请;个人所有的林木和使用的林地,由个人提出林权登记申请;其他经营主体所有的林木和使用的林地,由其他经营主体提出林权登记申请;联户承包的或多户分包的林木和林地,可由承包户协议推荐林权代表人,提出林权登记申请;合作造林的,由林地所有者或使用者提出林权登记申请;义务植树使用的林地和栽植的林木,树随地走,由林地所有者或使用者提出林权登记申请;在非林业用地上栽植的树木,不进行林地使用权登记,如权利人提出申请,可以进行林木所有权登记。

(八)优惠政策。集体林业产权制度改革后,确认由个人和其他经营主体经营的宜林地,应当纳入国家林业重点工程项目规划,优先安排造林投资计划。未纳入国家林业重点工程项目规划的,由县(市、区)人民政府安排适当资金补助。

个人或其他经营主体承包、租赁宜林地完成造林绿化后,自愿按照生态公益林经营的,成林后由各级人民政府根据生态公益林区划界定标准和有关条件优先列入森林生态效益补助范围,享受森林生态效益资金补助。

人工经济林、人工薪炭林采伐不纳入森林采伐限额和木材生产计划管理,但必须经县(市、区)林业主管部门审核批准,依法核发林木采伐许可证。商品用材林权利人有权自主确定林木的采伐年龄和采伐方式,权利人提出采伐申请后,县(市、区)林业主管部门要在法定期限内审核批准,依法核发林木采伐许可证,所需采伐限额由县级以上林业主管部门给予保障。

获得集体林使用权的个人和其他经营主体,在所经营的林地内修筑直接为营林生产服务的林路、防火道、望火楼、集材道、蓄水池、种苗库、营林房舍等基础设施的,报县(市、区)林业主管部门审核批准。

各级人民政府要协调商业银行和农村信用合作社,帮助权利人以林权作为抵押,获得贴息贷款,用于林业开发和扩大再生产。要支持协调保险公司,积极探索开展森林资源财产保险业务,提高抵御森林火灾、森林病虫害和其他自然灾害损失的能力。各级林业主管部门和乡(镇)林业工作站要积极组织开展林业社会化服务,提供政策、信息、技术方面的支持。

采伐销售木材按销售收入征收育林基金的标准,由12%调减为6%。扑救森林火灾、防洪抢险采伐林木的,免缴育林基金。生产销售干鲜果品的,免缴育林基金。育林基金分成比例由原来的省10%、市20%、县(市、区)70%改为100%留归县(市、区),用于恢复和扩大森林资源。具体办法由省财政厅商省林业局制定。

(九)完善流转体系,规范森林、林木和林地使用权流转。在明晰集体林产权的基础上,鼓励森林、林木和林地使用权的合理流转。森林、林木和林地使用权可以依法继承、抵押、入股和作为合资、合作造林、经营林木的出资或合作条件。森林、林木和林地使用权流转期限最长可达70年。森林、林木和林地使用权流转要坚持自愿、平等、合法的原则,不得损害国家、集体和社会公共利益,不得改变林地的性质和用途。森林、林木和林地使用权是否流转以及流转的方式由权利人自主决定,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强迫或者阻碍流转。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森林、林木和林地使用权流转,应当由本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民主决策,并进行森林资源资产评估,评估结果经本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认可后,依法签订合同,报县(市、区)林业主管部门备案。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和林业主管部门要完善流转体系,做好流转服务工作。条件成熟的可以组建林业产权市场,为有流转需求的各种主体搭建交易平台,提供政策咨询、林权变更登记、信息发布和资产评估等服务。省政府授权省林业主管部门负责森林资源资产评估机构的审批和业务管理。

四、集体林业产权制度改革的保障措施

(十)各级人民政府要加强对集体林业产权制度改革的领导。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要成立由主要行政领导任组长,主管农业和农村工作的领导任副组长,发展改革、财政、林业、国土资源、农业、水利、交通、宣传、广播电视等部门领导为成员的集体林业产权制度改革领导小组,负责改革全过程的组织协调,处理改革过程中出现的重大问题。集体林业产权制度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林业主管部门,具体负责改革的组织实施,林业主管部门主要负责人任办公室主任。

(十一)各级人民政府负责制定集体林业产权制度改革的政策和完善相关制度。各级林业主管部门负责组织集体林业产权制度改革政策和技术人员的培训。县(市、区)人民政府要在深入调查研究,掌握社情、民情、林情的基础上,制定集体林业产权制度改革的总体方案,并组织和指导乡(镇)人民政府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制定具体实施方案,稳步推进集体林业产权制度改革进程。乡(镇)人民政府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按照集体林业产权制度改革的总体方案和具体实施方案,组织广大群众参与集体林业产权制度改革,处理改革中出现的具体问题。县(市、区)与乡(镇)、乡(镇)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之间要逐年签订集体林业产权制度改革责任状,把集体林业产权制度改革完成情况作为考核、评价干部政绩的重要内容。各级人民政府要分层次召开会议,对集体林业产权制度改革各阶段工作进行安排部署。要抽调基层工作经验丰富、熟悉农村政策的同志组成工作队,深入基层,采取包乡、包村的办法,帮助和指导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统一思想,统一步骤,统一工作标准,推进集体林业产权制度改革。新闻媒体要加大改革宣传力度,营造集体林业产权制度改革的社会氛围。

(十二)各级人民政府集体林业产权制度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建立信息报告和交流制度,定期向同级人民政府和上级集体林业产权制度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报告集体林业产权制度改革进展情况和存在的问题。每年向同级人民政府和上级集体林业产权制度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提交工作总结和下一改革计划。遇有重大问题,及时报告。省集体林业产权制度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定期通报各地集体林业产权制度改革情况,交流改革信息。

(十三)各级人民政府要增加对集体林业产权制度改革的投入,确保集体林业产权制度改革的顺利进行。集体林业产权制度改革过程中所需的有关工作经费列入各级财政预算。

(十四)集体林业产权制度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的政策面广,利益主体多。在集体林业产权制度改革期间,各级人民政府要妥善处理改革与稳定的关系,既要防止不作为影响改革进程,又要防止盲目推进和管理不到位造成农村社会不稳定。对条件不具备、群众不理解、思想不统一、历史纠纷多的地方,要做好农民群众的思想工作,待条件成熟后再开展集体林业产权制度改革。对集体林业产权制度改革中出现的不稳定问题,各级人民政府要切实负起责任,把问题解决在基层,做到“组间问题不出村,村间问题不出乡(镇),乡(镇)间问题不出县(市、区)”。各级林业主管部门要采取必要措施,安排好森林防火、森林病虫害防治和森林资源保护工作,防止由于执法不到位引发乱砍滥伐林木、非法改变林地用途和森林火灾等案件。

二○○五年十一月二十五日

集体林业产权制度改革 篇3

关键词:林业产权;制度改革;生态公益

中图分类号:F32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432(2011)-04-0233-1

随着林改主体改革进入扫尾阶段,未来一段时期,将是林改“黄金发展期”和“矛盾凸显期”联合出现的时期,而后续的配套改革是一块更难啃的‘硬骨头’,但又必须取得实质性突破,否则将有可能贻误重要战略机遇期,丧失已有的改革發展成果。一方面要搞好林改“回头看”和检查验收。另一方面要在深化改革顶层制度设计上下功夫,从森林保险、信用担保机构建设、抵押贷款入手,继续完善配套政策,打通各种资本大规模进入林业的渠道,全面盘活森林资源资产,进而带动整个农村经济发展。林改越彻底、深入,利益就越明显,农民获利就越直接。所以,既要解决近忧,又需绸缪远虑。以林改为契机,真正建立一整套有利于促进林业发展方式转变的体制机制,这既是今年,也是“十二五”乃至今后更长一段时期林改的新特征。

1 明晰产权承包到户

陕西省已全面完成“明晰产权、承包到户”的集体林权制度主体改革任务,1.48亿亩集体林全部完成野外勘界和确权工作,提前一年完成了省委、省政府确定的林改任务,实现了三年任务两年完成。陕西省是西北首家完成林改主体改革的省份。陕西省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于2007年开始试点,2009年全面启动,改革共涉及全省104个县(市、区)、391万农户、1547万林农。据统计,在全省14809.5万亩集体林中,家庭承包11261.8万亩,占76.1%;拍卖及大户承包1054.7亩,占7.1%;集体股份合作经营2122万亩,占14.3%;保留在集体经营371万亩,占2.5%。全省集体林地承包到户率达到83.2%。签订承包合同348.6万份,面积14438.5万亩,占应签合同面积的100%。

2 理顺机制全方位改革

按照“谁开发谁保护,谁收益谁补偿”的原则,陕西省去年完成试点乡镇主体改革任务的同时,完成了100万亩的林改任务,涉及29个乡镇594个村。今年,陕西林改要围绕生态受保护、产业得发展、林农得到实惠、集体经济壮大的工作重点,逐步建立起产权归属明晰、经营主体到位、责权划分明确、利益保障严格、流转规范有序、监管服务有效的现代林业产权制度。认真清理存在问题,突出重点整改到位。在林改“回头看”活动中,以集体商品林主体改革为重点,对改革的全过程进行了全面复查。对不按法定程序将村集体林地、林木进行处置的,对符合“谁造谁有”政策的造林地收取承包费或收费标准过高的,对权属等纠纷没有解决的情况下受理办证的,对林权证发放有疏漏的四种情况,进行认真梳理,查找原因,提出五项整改措施,做到及时纠正和完善。一是对不符合林改法定要求的,重新组织召开村民代表大会。二是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三是林权纠纷调处解决在基层。四是注重林权证核发程序和质量。五是落实责任,切实加强林改档案规范化管理。

3 开展林权主体改革回头看

开展林权主体改革“回头看”。陕西利用1年左右的时间,重点解决少数地方改革不彻底、分股不分山的问题,进一步巩固了改革成果,全省82.5%的集体林(共计1.03亿亩)分给了老百姓;发放林权证613.4万本,基本做到了“家家分到林、户户一本证”;调处了6.2万起历史遗留山林纠纷,纠纷调处率97.2%,促进林区社会和谐稳定;大力减事减人减开支,取消了20多项林业行政审批事项,林业部门分流富余人员3056人,安置森工企业职工3.9万人。第二件事,推进林权配套改革,继续为全国探索路子。搞活森林资源流转,推行森林保险,做大林权抵押贷款,抓林业产业发展,改革林木采伐管理制度,争取资金扶持。第三件事,实施造林绿化“一大四小”工程。两年来,全省完成造林绿化960万亩,绿化通道9730公里,新建110个森林公园、湿地公园,造林成活率87%,相当于“2年种了10年的树”。目前已完成确权面积近800万亩,确权率达到95%,发放林权证13余万本,基本完成林改试点工作任务。

4 大力发展林业产业

为扎实稳妥地推进林改,同时便于基层操作,陕西围绕明晰产权这一核心,将改革程序细化为15个环节:成立机构,宣传培训,调查摸底,调查摸底结果公示,制定林地承包方案,实地勘界登记,实地勘界登记结果公示,签订承包合同,申请登记发放林权证,审核申请登记资料,微机录入,发证前公示,颁发林权证,建立档案,总结验收。每个环节规定具体内容及要点,环环紧扣、逐项落实。 陕西今年全面完成林权制度主体改革“明晰产权、承包到户”任务,实现了“三年任务、两年完成”的改革目标。全省共有1.48亿亩集体林地,改革涉及104个县(市、区)391万农户1547万林农,占全省农业人口的59.3%。林改主体改革任务的完成,有效促进了农民增收,维护了农村稳定。随着陕西率先在西北地区破题集体林改,全省14809.5万亩集体林仅用短短3年便全部完成野外勘界和确权工作,且家庭承包率达到76.1%,远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这种通过家庭承包将林木所有权和林地经营权落实到农户的方式也是陕西明晰产权的主流方式,除此之外,大户拍卖承包、集体股份合作经营或保留在集体经营的所占比例都非常低。

5 结束语

实践证明,林改不仅对农村生产发展、解决就业、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文明建设,对产业转型和节能减排,乃至对生产关系、生态关系和社会关系的和谐发展等方面,都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参考文献

[1] 刘建国.我国林业产权发展的途径[J].农业技术,2010,

(4):57-59.

[2] 王立友.林业产权制度改革[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

集体土地产权制度改革 篇4

2008年10月,十七届三中全会首次提出“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2013年11月,十八届三中全会再次提出“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实行集体建设用地“与国有土地同等入市、同权同价”。再次明确了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方向,即打破城乡土地的“二元化”,构建城乡统一的土地市场。城乡土地权能的一致与否,是决定城乡土地市场统一或割裂的基础力量。[1]目前,我国集体土地与国有土地因其产权主体的不同而导致权能存在较大差异,这不仅是导致土地征用市场国家垄断、农村隐性土地市场大行其道、城乡土地市场割裂等一系列经济社会问题的根本原因,也是始终无法出台对国有土地和集体土地同样适用的转让程序、定价方式等规定的关键所在。只有当赋予农民集体完整的土地产权之后,才有可能打破政府对土地市场的行政垄断,使集体土地合法入市,建立城乡统一的土地市场。

杨贵青(2015)、刘连泰(2015)等学者认为,集体土地所有权作为一种财产权承载了太多的社会义务,应赋予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相应的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黄宝连(2012)、李明华(2015)、何传新(2016)等学者认为,土地制度改革是在土地确权的基础上实现的。施建刚(2012)、李景刚(2011)等学者则针对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的选择进行了分析。张晓云(2012)等学者认为应赋予宅基地使用权抵押、继承的权能。袁震(2012)等学者认为我国集体土地使用权流转的立法现状存在诸多不足,应在总结各试点地区经验的基础上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根据我国学者对土地产权制度改革的研究发现,农村集体土地产权制度改革的路径是在坚持集体土地所有制的基础上,明确农民的土地权利,实现土地使用权的流转。[2,3,4,5,6,7,8,9,10]在此思路下,本文选取浙江省、河北省及广东省三个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状况处于不同发展水平的省份,比较其相邻集体建设用地与国有建设用地的价格差异。

2 不同产权建设用地价格对比

有学者指出,产权因素和区位因素是造成国有土地与集体土地价格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11]为了清晰地比较产权差异所造成的集体与国有土地价格差异,排除区位因素造成的影响,本文以浙江省、河北省、广东省为例,分别代表未进行试点地区、近年进行试点地区以及早期即进行集体土地流转且相关制度较完善的地区,选取相邻位置国有建设用地与集体建设用地交易价格进行对比。其结果如图1、图2、图3所示。

资料来源:中国土地市场网、中国土地动态监测系统。

由图1、图2、图3可知,在尽可能排除区位影响,只考虑产权因素影响的前提下,浙江省和河北省国有土地价格明显高于集体土地,浙江省国有土地与集体土地价格差异最大,广东省两种产权土地价格变化总体一致。究其原因,本文认为由于浙江省尚未出台任何关于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的地方规定,导致其两种产权的土地处于两个市场之中,集体土地灰色市场大行其道,土地价格不能正确反映其价值;此外,不允许集体土地入市流转又会减少建设用地的供应量,从而导致国有土地价格升高。由图1可看出,浙江省国有土地价格明显高于其他两省。《河北省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管理办法(试行)》中第三条指出,“本办法所称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是指在所有权不变的前提下,出让、出租、转让、转租和抵押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的行为”。除一句“在所有权不变的前提下”并未对集体土地所有权做出相应规定。所有权制度是产权制度的核心,只有在所有权明确的前提下规范其使用权才能发挥作用,因此河北省两种产权土地价格仍存在较大差距。在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制度创新上,广东省一直走在我国前列,早在2005年即出台《广东省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管理办法》,虽然此办法同河北省一样仅针对集体土地使用权,但是广东省的流转模式在不改变集体土地所有权的前提下,由集体经济组织集中土地、统一规划并出租给企业使用,集体成员直接享有股份分红权,避免了国家征地。这就赋予了集体土地与国有土地对等的所有权,因此如图3所示,广东省不同的产权的土地价格及其变化趋势基本一致。

通过以上对比,本文认为,作为我国集体土地入市、构建城乡统一土地市场最大障碍的产权制度,应在所有权制度改革的基础上完善使用权制度。鉴于此,下文将针对集体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提出改革的思路。

3 集体土地产权制度改革

现行集体土地所有权制度的缺陷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模糊、集体土地所有权客体不明确和集体土地所有权权能残缺。

3.1 集体土地所有权制度

3.1.1 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模糊

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模糊一直以来都是影响集体土地入市流转的制度缺陷之一。由我国《宪法》《土地管理法》《物权法》以及《民法通则》等可知“农民集体”是农村集体土地的所有者,其作为土地所有权主体的形式分为三类,分别是乡(镇)集体经济组织、村集体经济组织或村民小组集体经济组织。学界对此普遍质疑,我国在立法上对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的界定不清晰,这三种主体均是松散的农民群体,虽然在法律上被授予了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的资格,但是并不具有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能力。本文认为,这种质疑既有其合理之处,又不完全准确。其合理之处在于,目前我国大部分地区的集体经济组织已名存实亡,不再具备实际经营管理土地所有权的能力。其不准确之处在于,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并非在法律层面上对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的表述不够明确,相反地,与城市土地的“全民所有”“国家所有”相比,农村的集体所有权应该说是更为明确具体的,即三类农民集体。这种集体所有权是具有实质内容的,其用途是由符合法律条件的全体村民集体决定。[12]但我国城市土地所有权却并未出现主体虚位、易位等现象。究其原因,不难发现国家虽是城市土地的所有者,但是城市土地所有权在法律上由国务院代表行使,在实践中由各级政府行使。集体组织作为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享有明确的所有权,国家与集体之间的产权界定是明确的;但就作为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的“乡(镇)农民集体”“村农民集体”和“村内农民集体”本身,以及集体组织内部关系而言,却是模糊的,本文认为这是造成农村土地所有权模糊的根本原因。

一方面,在“乡(镇)农民集体”“村农民集体”和“村内农民集体”中,“乡(镇)农民集体”缺乏存在的事实基础和法律基础,学界已普遍认为乡(镇)农民集体已不宜作为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相较之下,“村内农民集体”即村民小组虽占有农村集体中大部分土地但其数量繁多,每个村民小组分摊到的土地非常有限,若以村民小组作为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会导致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市场成本的上升以及因土地资源不均导致的收入分配不均。“村农民集体”虽同“村内农民集体”一样面临着组织不健全、所有权被弱化等问题,但多年来的农村基层民主自治建设为其提供了丰富的自治经验和浓郁的民主氛围;此外,统一规划、规模经营也有利于土地用途管制以及降低土地的成本。因此,本文认为应将村级农民集体作为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7]

另一方面,集体组织成员与集体之间关系不明确,要改变集体土地所有权模糊的现状,就必须重新界定集体组织的内部结构。2014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若干意见》提出“确权确股不确地”的新思路。笔者认为,“确权确股不确地”可作为重新界定集体组织成员与集体之间关系的突破口,即集体土地每户都享有一定份额的所有权,但是这种权利不对应具体的土地,而是一种近似股份制的稳定的内部结构。就土地承包经营权而言,由于人口流动、土地征收征用、自然灾害、婚姻变化等原因,不得不随时对土地承包权进行适当的调整,而这种调整必然会影响土地承包的稳定性从而降低土地的利用效率。但若是不进行调整,则可能导致部分农户土地大幅减少或丧失,从而失去生活保障。[13]这种“确权确股不确地”的集体组织内部结构克服了土地承包经营权在调整与不调整间进退维谷的困境。同时,对集体建设用地而言,也为其入市流转后的收益分配奠定了基础。

3.1.2 集体土地所有权客体不明确

集体土地所有权客体不明确,即哪些集体土地能够进入土地市场进行交易是不清晰、具有争议的。集体土地从状态上可分为两类:一类为存量建设用地;另一类为规划集体建设用地。前者包括乡镇(村)企业用地、宅基地、乡村公共设施和公益事业用地;后者包括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乡镇村建设规划,农村集体所有的农用地通过转用审批后的建设用地,以及尚未开发利用的农民集体所有的未利用地。据《土地管理法》相关规定,废弃的乡村公益设施用地,以及存量建设用地中的倒闭破产或搬迁的乡镇村企业用地可以直接进入建设用地一级市场。而对于存量集体建设用地中的宅基地和规划集体建设用地,其能否直接入市还存在较大争议。[14]

目前看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限制宅基地的流转,认为农民无偿获得的宅基地是城市居民无权获得的社会福利,其流转不利于耕地的保护,甚至可能会导致农民居无定所、生活难以保障。笔者对此持否定态度。首先,禁止宅基地的流转相当于禁止建于宅基地之上的房屋流转,损害了农民的财产权;其次,耕地保护绝不是通过禁止宅基地入市达成的,而应通过加强土地用途管制和控制宅基地超标等行政和法律手段;最后,农民也是理性的经纪人,对于如何处分自己的财产有充分的判断能力。此外,仅允许宅基地在集体成员内部流转,不仅无法体现房屋的实际价值,也不利于形成统一有效的市场。

规划集体建设用地入市即将未利用地和农用地不经政府征收而直接转变其用途为建设用地。反对者认为允许农用地直接入市将会导致耕地的大量减少,笔者持反对意见。允许农用地直接入市转为建设用地,不仅要遵循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土地利用年度计划及现行《土地管理法》中农用地转用指标控制制度,而且要通过政府严格的审批,政府由征地主体转变为土地管理者,这种角色转变能使其更好地行使监督权,比现行的征地制度更有利于耕地的保护。因此,也应将规划建设用地纳入到交易客体中来。

3.1.3 集体土地所有权权能残缺

在同一社会制度下,不同土地所有权应拥有对等的权能,可在我国,国有土地所有权和集体土地所有权严重失衡。一方面,集体土地的数量、用途和流转,均受到严格的限制,如严禁集体建设用地出让、转让或者出租用于非农业建设等;而对于国有建设用地却未做出相应的限制。另一方面,国家对集体土地的征收制度实际上剥夺了农民作为土地所有者对土地的处分权。农民集体仅仅是集体土地名义上的所有者,国家才是实际上掌握其最终支配权的主体。可见,我国农民集体土地所有权是一种残缺的产权。这种所有权的残缺必然促使集体土地使用权权能的不完整。

3.2 集体土地使用权制度

集体土地产权制度改革,不仅指土地所有权的完全实现,更多的是要丰富和完善从所有权中分离出来的他项权利,尤其是集体土地使用权。在我国,实行土地所有权与土地使用权相分离的土地利用制度,不管是国有土地流转,还是集体土地入市,均是指在土地所有权保持不变的前提下,流转其使用权。

本文根据《宪法》《物权法》《土地管理法》《农村土地承包法》《担保法》以城市土地出让权为参照,与农村集体土地使用权权能进行比较分析,整理得下表。需要指出的是,宅基地使用权是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的一种,但因在《物权法》中对宅基地使用权作了单独的规定,因此在下表中将其单独列出,与其他建设用地使用权分别论述。

我们从上表中可以看出,国有土地使用权与集体土地使用权的不一致,农业用途的土地承包经营权与非农业用途的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相比,土地承包经营权所受的限制要低于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主要体现在前者可依法自愿流转,且承包方可以是集体经济组织外的成员,而后者具有严格的流转限制,宅基地使用权的流转对象必须是本集体的成员,且其用途仅限于住宅,使用面积必须符合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规定的专门标准。除宅基地使用权之外的其他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只有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并依法取得建设用地的企业,因破产、兼并等情形致使土地使用权依法转移时,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才能发生流转。尽管如此,两者的权能设置除了在限制程度上有所不同之外几乎是一致的。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与同样是非农用途的国有土地使用权相比大相径庭。可见,我国土地使用权权能是按照土地所有者的“身份”而非土地的用途来设置的。本文认为,应按照土地的用途赋予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与国有土地使用权同等的占有和使用土地的权利、获得土地收益的权利、出租与转让的权利、抵押的权利以及物上请求权。

4 结论

本文通过对比浙江、河北、广东三省不同产权相邻建设用地流转价格以及集体土地流转制度的完善程度,发现我国集体土地产权制度改革应在所有权制度改革的基础上完善使用权制度,仅对使用权的流转做出规定效果并不明显。鉴于此,本文认为,首先,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在理论上虽是明晰的,但是由于“乡(镇)农民集体”、“村农民集体”和“村内农民集体”其自身问题导致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的虚位或易位,为改变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模糊的现状,可考虑将完善之后的“村农民集体”作为农村集体土地唯一的所有权主体,并以“确权确股不确地”为原则重新界定“村农民集体”的内部结构。其次,将包括宅基地在内的存量建设用地以及规划建设用地均纳入到交易的客体范围,允许其直接入市流转。最后,在同一社会制度之下,残缺的集体土地所有权必将导致使用权的不完整。在此基础上,对比不同产权土地使用权权能,按照土地的用途而非所有者的“身份”来设置土地使用权权能,使集体土地使用权与国有土地使用权一样,拥有占有、使用、收益、出租、转让、抵押以及物上请求的权利。

摘要:文章对比浙江、河北、广东三省相邻建设用地流转价格以及集体土地流转制度的完善程度,认为我国集体土地产权制度改革应在所有权制度改革的基础上完善使用权制度,仅对使用权的流转做出规定效果并不明显。鉴于此,在针对我国所有权主体虚位、客体不明确、权能残缺等问题提出改革思路的基础上对比不同产权土地使用权权能,提出应按照土地用途而非所有权主体赋予集体土地使用权与国有土地使用权同等的权能。

林业产权制度改革经验交流材料 篇5

标,还促进了林业生产的发展,全县上下出现多年来从未有过的造林护林新景象。据统计,全县去冬今春造林面积达3万余亩,投入资金400多万元,与林改前同期相比,造林面积增长200%,社会资金投入增长8倍多,均创历史新高,林业发展呈现出新特色。

一、从“要我造林”到“我要造林”,造林积极性空前高涨。在林改过程中,税费减免给林业部门和乡村两级带来了巨大的冲击,靠征收林业税费发展的时代一去不复返,如何求生存是摆在面前的一个严峻课题。也正是林改为林业部门和乡镇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该县通过强化林业部门服务职能,主动走出大包大揽的“怪圈”,动员林业部门干职工利用接触政策全面、专业技术精湛的优势,率先与林农合作联营造林,带动党政机关干部、个体老板和林农投入这股造林热潮中去,造林积极性空前高涨,走出了一条林业发展的新路子,实现了林业部门办林业向社会办林业的历史性转变。仅罗市镇就引进社会资金90余万元,造林6000余亩,其中,林业部门干部造林2000余亩,镇干部造林500余亩,村组干部及林农造林2000余亩,个体企业主造林1600余亩。

二、从“单户造林”到“合资兴林”,造林形式呈现多元化。林改后,林农精心经营属于自己的“一亩二分地”,采取多种方法努力提升林地的产出价值。对于面积较小、资源较少的零星林地,林农从便于经营管理的角度出发,几户或十几户联合起来,采取统一炼山造林、统一管护、统一分配收益的方式联户造林,充分利用农田林网、堤河渠坝等零星地,在平原、滩涂成片营造杨树等速生丰产林。这种联户造林的方式在平原、丘陵等乡镇占到七成以上,受到群众的普遍欢迎。仅2005年全县种植杨树就达15万余株。手中有资金的林农都采取租赁经营的方式进行造林,罗市镇的林农彭德钊租赁港下村779亩荒山和302亩退耕地栽种杉树,仅这两项在20年后可为他创收近300万元。个体经商户、工人、干部等也积极参与林业开发,大搞合作造林、联合经营、租赁经营等。南昌个体老板周亮采取政策补助资金归农户,造林后产出效益与农户七三分成的方式,与当地林农合作造林,在宋埠镇的锁石村和会埠镇的车坪村承包了2000多亩退耕还林地。这种合作造林的方式不仅使林农闲置的山林得到增值,还集中了社会资金发展林业再生产,从根本上解决了有地没钱造林和有钱没地造林的矛盾,带动了当地林农共同致富。去年全县非公有制造林突破2万亩,同比增加1.8万余亩。

三、从“靠天靠地”到“靠人靠技术”,造林的质量不断提高。林改前,由于税费负担沉重、经营机制不活,经营者不能从林业中得到更多利益,不仅很少有个人资金投入造林抚育,而且造林抚育质量普遍不高。栽了树后,多是听天由命,任其生长,从而导致山林经营方式单一,管理粗放,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较低,林分质量较差。林改以后,税费政策落实,产权进一步明晰,“公家山”变成了“自家山”。广大林农想尽办法、用足政策,把山林当作赖以生存的命根子来经营,适地适树,精耕细作,严格按操作技术进行高标准整地,积极做好病虫害防治,主动施农家肥,做到造一株管好一株,造一块成活一片。去年,我县竹林抚育面积达12.54万亩,同比增加7.54万亩,林地单位面积产出效益激增,亩立竹增加15支以上,林农每亩竹林可净增收100元以上。

集体林业产权制度改革 篇6

城中村改造成功破题

近年来,潍坊市城市规模快速膨胀,作为中心城区的奎文区共有59个村,其中70%是城中村。该区以前对这些村进行过诸如村改居、迁村并片等等,但始终没有触及到集体资产这个最核心问题。2008年以来,奎文区拿出重点力量探索以农村集体资产股份制改革为核心内容的集体资产管理新体制,实现集体资产“由人人有份为人人有股”,确保“集体资产增值、村民长久受益”。

这次改革,以保护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村居民合法权益为核心,着力推行以股份合作为主要形式,以清产核资、资产量化、股权设置、股权界定、股权管理为主要内容,逐步构建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运营机制和分配机制。通过改革,把集体资产经营管理职能从农村社区中剥离出来,把集体资产折股量化到人,把农村社区基本建成股份经济合作组织,同时纳入社区网格化管理。

2009年11月20日,梨园街道前栾村正式挂牌成立了前栾股份经济合作社,村集体经济每人一股,每股净资产为1.2万元。旧村改造后,每家还将分到大约3套房子,还有1万元的装修费,每个股民免费分到30平方米的房子,大约13.5万元。这样下来,每家的资产最低也要超过100万元。52岁的前栾村居民栾学斌,是个三口之家,原先住的是4间平房,按照拆迁补偿标准,他家将分到总共200多平方米的房子,每一名股东到年底还可以分红。如此改造,村民受益,集体资产纳入更科学有效地监管之下,群众普遍叫好。奎文区首先试点“股改”的东庄村村民杜吉忠说:“村里的固定资产收入股权量化给个人所有后,有了法律撑腰,老百姓的权益真正得到了保障。”

集体资产归利于民

体制改革涉及群众切身利益,大多数城中村资产积累较多,村民非常关心自己能够分到多少“蛋糕”。因此,清产核资摸清家底是改革中关键的一环。

奎文区成立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实施统一指导,指导各村制定清产核资工作方案;在各村,成立由村“两委”成员、理财小组、群众代表组成的四个专门工作小组,即固定资产清产小组、现金银行存款及库存物资清理小组、债权债务清理小组和资源性资产清理小组,聘请专业评估事务所,对改制村的账内账外固定资产、现金、银行存款、债权债务、各类资源性资产进行认真核实,严格依法进行审计和科学评估。清产核资任务完成后,立即召开党员、村民代表大会,确认清产核资情况,及时向群众公布,并接受质询,强化监督。

改革之后,村民们最关心的就是股份经济合作组织的发展和自己每年能分多少红利。今年4月29日,北苑街道则尔庄村顺利完成了农村集体资产经营管理体制改革,挂牌成立了山东君泰投资发展有限公司,设集体股和个人股两种股份,其中,集体股份占总股本的10%,个人股占总股本的90%。则尔庄村共有3093名村民成为股民,个人股股金总额113381208元,每股净资产为36836元。改制中当选为山东君泰投资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的则尔庄社区党委书记王俊仁告诉记者,公司成立后,改革的中心工作要逐渐转到如何实现集体资产保值增值、让股民持续获得更大收益上来,让全体村民股东放心满意。

社区网格化水到渠成

东庄村是这次奎文区农村社区集体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工作试点村。2009年6月5日,以原东庄村为主,整合虞河路、早春园两社区,正式成立奎文区大虞街道东庄社区。大虞街道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东庄村集体资产经营管理体制改革完成后,新成立了社区委员会,原东庄村村民转为城市居民。这意味着具有股东资格的原村民在享有改制后公司股东权利的同时,还可以享有国家规定的上学、医疗、保险等城市居民待遇。

奎文区委书记边峰分析,这项改革为城中村彻底融入城市做了铺垫,开了先河,也为城市网格化管理铺平了道路。一方面,“股改”以后原城中村村民的经济权利与户口分离,农民完全变成市民,享受国家关于城市居民的一切待遇;另一方面,“股改”以后,资产管理纳入规范程序,原城中村村级班子只行使经济发展职能,社会管理职能被剥离出来纳入社区服务中心,城市网格化管理水到渠成。

据了解,在探索农村集体资产改制的同时,奎文区也在积极进行社区网格化管理的实践,坚持用城市化的理念谋划城乡发展布局,积极探索了“多村居一网格”的社区管理新模式。对全区所有的村和社区,以主要干道和街、路、巷、河为界,优化调整为37个社区网格,并搭建起社区服务平台,初步形成了无缝隙、全覆盖、整齐划一的社区地域和空间架构体系。同时,将农村社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公益事业发展和商业服务网点布局纳入城市建设总体发展规划,努力实现城市社区与农村社区的规划一体化、设施建设一体化和环境管理一体化。在社区网格内,奎文区还探索成立了社区大党委,以“点、线、面”结合的组织模式。打破隶属界限,根据党员爱好特长、从业性质等,灵活组建交流提升型、便民服务型、维护稳定型等突出“点”型党支部;按“地域相邻、行业相近、业态集聚”原则,探索建立“市場+支部”、“楼宇+支部”、“协会+支部”等突出“线”特征的新经济社会组织模式;按“楼区建支部、楼栋建小组、门栋建活动点”方式,成立突出“面”特征的“党支部+党小组+党员活动点”组织网络,实现党组织设置纵到底,横到边。在这儿,城中村将彻底走进历史,村民和市民们将平等共享发展的阳光。

集体林业产权制度改革 篇7

1 多措并举, 稳步推动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

山西省沁源县是革命老区, 原太岳军区司令部所在地, 地处太岳山东麓, 山西省中南部, 县域面积2 556km2, 16万人, 254个行政村。城北村属城中村, 两委班子团结, 群众基础好, 有一定的可经营性资产。全村738户, 1 838口人, 耕地面积53.267hm2, 林地面积193.866hm2。年固定收入550余万元, 2013年全村总收入2 100万元, 村民人均收入10 315元。

1.1 注重宣传教育, 打牢思想基础, 为试点工作创造改革氛围

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是一项政策性、法律性、程序性、操作性都很强, 但工作实施起来较难。难在哪里?首先是“认知”问题。对此, 在机构建立, 人员到位, 经费投入的前提下, 突出开展了“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政策进户入脑”宣传活动, 通过组织到北京市、陕西省等具有成功经验的地方考察学习, 集中村民学习, 反复解读政策, 详细对比算账, 印制“村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明白册”, 设置咨询点等办法, 使村民在较短的时间内有了初步的认识, 调动了村民认可与参与的热情, 筑牢了思想基础。民意调查显示, 村民对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认知率达98.7%。

1.2 找准矛盾焦点, 突破工作难点, 为试点工作筑牢改革的基石

农村普遍存在重钱轻物、重分配轻监督的思想, 认为只要不把钱装进自己的腰包, 资产监管无关紧要;另外, 尽管在村一级都实行了会计委托代理制, 但由于人员素质等原因, 还存在手续不完备、资产添置处置程序不到位的问题, 集体资产被挪用、损坏、低价承包、擅自变卖, 造成集体资产流失、贬值现象等等。为稳妥解决这些问题, 试点村自筹资金80万元, 聘请专业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和评估公司全程参与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如, 在确定农民股权分配办法中, 参考律师建议, 坚持民主决策, 村民自愿的原则, 采取了“优先土地股、增配人口股、创新预留股”的办法。城北村在1999年二轮土地承包之后, 由于迁入人口不断增加, 2004年将集体机动地分配到户, 再次进行了小幅调整, 调整后的人均土地占有量仍不足333m2。股权分配细则中, 将给予约占村民总数60%的有土地经营权的村民配发土地“优先”股, 将来无论股份经济组织经营盈亏, 土地股都按当年全县平均每667m2产值分配;全体在册村民都配发人口股, 根据当年股份经济组织经营收益进行分配, 有效规避了老户与新迁入户可能在利益分配方面带来的矛盾。设置“预留股”, 维护人口合理增加家庭的合法权益。

1.3 强化组织协调, 发挥部门优势, 为试点工作提供组织保障

产权制度改革工作业务涉及全县十几个部门, 如何集中优势资源服务好试点工作是其中的关键所在。沁源县成立了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领导组, 采取“相关部门派驻人员, 全程无缝隙参与”的办法, 集体办公, 分工协作, 实行“一条龙”服务、“一站式”办理, 发现问题村内解决, 出现矛盾就地化解。例如:在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身份界定时, 出现了占有土地而无村里户口;有户口多年不在本村;因上学、参军、获刑等原因户口被转走后, 人常年在村里生活, 户口没有及时迁入等问题。由于实行了集中办理, 这些问题最长在72小时之内彻底解决。到目前, 解决户口、土地确权等方面的问题79件。

在稳妥迈出三步的基础上, 沁源县进一步确定了试点工作的总体思路:“一清、两建、三确权”。“一清”就是清产核资。对集体所有的账面有价资产、账外资源性资产进行全面清理核实, 对不良资产严格按程序核销, 对违法违规流失的资产依法依规追缴, 摸清核准集体资产家底;“两建”就是建立集体资产明细账、资源性资产登记簿。清产核资结束后, 对集体资产分别建立明细账, 包括集体固定资产、流动资产、农业资产、长期资产、有价资产等;对登记未进入账内的机动地、四荒地、多经地等资源资产建立登记簿;“三确权”就是确定产权、股权、经营权。对清查核定的集体资产, 由集体经济组织提出申请报批, 颁发产权证书;召开村民大会议定配股方案, 将经营性资产按方案配股到人, 成立股份制经济组织并颁发股权证书;确定资产经营权, 将不同类型资产以租赁、入股、承包等方式明确到责任人。目前, 试点工作已处于清产核资, 清人分类阶段。呈现出发展势头强劲, 全村民心集聚, 社会和谐稳定的良好局面。

2 创新方法, 探索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路径

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关系村民切身利益, 关乎农村社会稳定。说到底就是要创新“三资”管理制度, 激发农业、农村发展活力, 壮大集体经济, 实现农民增收。沁源县农经中心把工作重点放在“提高农村集体资产使用效益, 管好、盘活农村集体资产, 促进农村发展”方面, 确保试点起到典型示范作用。在试点过程中, 坚持运用“四结合”的改革方法, 探索改革之路径。

2.1 将集体资产管理与市场需求相结合, 确保资产保值增值

城北村依据有利的区位条件, 已建成18 000m2的商贸区, 仅此一项年固定收益在540万元。目前, 试点村筹建7 000m2的商贸市场、50 000m2的商业住宅小区和6.667hm2的蔬菜种植园区, 放大了集体资产价值。

2.2 将集体资产管理与扩大民主相结合, 全力维护农民权益

紧紧抓住“清理登记、公开公示”等关键环节, 把农村集体资产管理作为民主管理工作的切入点, 全过程“阳光操作”, 充分保障了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 维护农民合法权益。具体要做到:集体家底清楚、村民身份明朗、农民利益保障、合作运行合理、多方关系和谐。使村民真正当家作主, 成为集体资产的主人, 源头化解农民因土地、集体资产占有不均产生的诸多矛盾, 保障村民的合法权益。

2.3 将集体资产管理与制度建设相结合, 促进农村和谐稳定

把规范管理摆在首位, 着力建立农村集体资产评估、登记管理、集中采购、添置处置、信息管理、合同鉴证、廉政建设等制度, 做到用制度管事, 用制度管人, 确保集体资产在阳光下规范运行。

2.4 将集体资产管理与规模经营相结合, 推进农村经济发展

在抓大项目、上好项目的同时, 将来新股份经济组织集体经营性资产中40%预留集体, 通过集体优势持股量, 保证后续发展中有充裕的资金再投入, 解决以往重分配轻积累、再投入缺失、发展后劲不足的问题。

3 存有困惑, 对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思考

在推进试点工作的过程中, 不可避免地遇到了不少问题, 而且一些问题的出现给他们增加了很大压力与困惑, 如何合理解决好这些问题, 寻找破解疑难、困惑及问题的有效办法, 是今后顺利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关键所在。

一是农村集体经济基础普遍薄弱, 很难承担前期费用。城北村前期投入到资产评估、法律服务、违法违规流失的资产追缴等方面的费用高达120万元之多, 以沁源县为例, 能够独立承担起这项费用的村不到一成。

二是受农村教育落后的影响, 人员素质偏低, 人才缺乏。改革完成后将成立新的股份合作经济组织, 实行现代化企业管理, 参与市场竞争, 新经济组织股东代表是否具备议事能力以及经营人才的匮乏将成为影响和制约企业发展的瓶颈。

三是新经济组织将会与“两委会”交叉任职, 管理模式很难摆脱“行政化”。虽然改制后新组织将按照现代企业制度建立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和总经理负责制的“三会一制”法人治理机构, 但管理层成员基本脱不开由原有的村干部担任, 是不是会出现政企不分的局面。

四是村民参与新经济组织生产的积极性会不会受到影响。新组织将会就地解决大量农村劳动力, 呈现“农民变股民, 农民变工人”的局面, 现有农民素质还有待于提高, 会不会出现“重返大锅饭农业社”, “穿着新鞋走老路”的局面。

浅谈林业产权制度改革的必要性 篇8

我国国有林在森林资源中占据主导地位, 实现国有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和改善国有林区百姓的生活, 对于国家的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生态建设, 具有重大意义。本文着重论述国有林业企业林业产权制度的改革问题。

1 我国国有林业现状分析

在林业生产实践中普遍存在造林难、育林难、护林难、防火难、科技兴林难等“五难”现象和“林业生产力低下、林区发展落后、林农收入低”形字, 即“林业、林区、林农”问题。我国43亿亩林地却没能解决13亿人口的用材问题和生态问题。在林业生产责任制和经营机制等方面已经严重制约了林业的发展, 林业产权不明析, 责权利分离, 投入主体单一, 机制不活, 动力不足, 极大地影响了林业事业的前进步伐。

2 林业产权制度改革的重要作用

深化林业产权制度改革对促进林业长远发展, 充分发挥林业在生态效益方面的巨大作用, 同时广泛提高林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增加林区百姓的经济收入, 改善生活品质, 促进林区社会和谐进步, 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1) 林业产权制度改革是保护森林资源, 促进林业发展的必然要求。林权改革是森林资源管理的一项核心工作, 明确产权、保护产权, 不仅是调动群众管护森林以致解决和推动林业发展的内在动力问题, 也是有效管理的基础, 是解决众多问题的前提, 是发展林业生产力的基本动力。在国有林业发展的这些年中, 国家、企业、个人究竟谁才是林业真正的主人, 谁最应该为林业的长远发展负责, 林业是一个见效非常缓慢的产业, 这种普遍存在的产权不清、利益分配没有很好体现公平原则、经营机制靠上级指令等问题, 严重影响了林区职工视林业发展为己任的积极性, 已成为制约林业发展的关键问题。通过林业产权制度改革, 可以把林木所有权和林地使用权划分清楚, 可以向广大林区职工放活经营权, 落实处置权, 确保收益权, 将林地使用权、林木所有权和经营权落实到户、联户或其他经营主体, 实现林区职工在一定年限内做大山的主人, 可以行使其做为主人的一切权利, 且要为这种权利负责, 最为重要的是林区职工做为主人, 将会得到丰厚的利润。这种权、责、利相统一的林权经营管理新机制, 让林区职工在经营中真真正正得到实惠, 把林区当成了自己的孩子一样来爱护, 在造林工作中他们力争多种树, 在管护过程中精心做, 可以最大限度地杜绝乱砍滥伐现象, 使森林资源得到有效的保护和管理, 森林生态环境得到极大的改善, 为实现林业的可持续发展和林业经济的快速发展做出突出的贡献。

2) 林业产权制度改革是壮大林业经济, 增加林区职工收入、改善林区生活品质、建设和谐林区的有效办法。通过林业产权制度改革, 使广大林区职工明确林木的所有权和经营权、林地的使用权, 有效地调动林区职工造林、育林、护林的积极性, 极大避免了以往林业工作中的互相推诿的现象, 为推动林业经济快速发展、增加林区职工经济入起到了积极的作用。通过林业产权制度改革使林农真正拥有了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生产资料, 他们不仅可以通过对森林的培育、经营, 实现林木资产的持续增值, 获得长久、稳定收益, 同时通过发展林下经济, 还可以大幅度增加近期收入, 丰富了林区职工致富发家的渠道, 增快了林区职工向小康社会进军的步伐。因此, 林权制度改革是一项以发展为中心, 增收为核心体制改革, 是发展林业、繁荣林区、富裕林区百姓的有力途径, 是加快山区社会主义新林区建设的必然选择。

3) 林业产权制度改革, 可以从根本上解决发展林业事业投入严重不足的问题。通过林业产权制度改革, 把林业转变成为一个可以实现投资效益的主体, 改变原来林业“爷爷种树, 孙子借力”的传统格局, 为了多种树、种好树, 把原来单一由国家投入发展林业的局面, 转变为多方合作, 大力发展民有林, 允许各种社会资金涌入林业建设, 尝试开展股份制造林, 通过建立这种多元投入的模式, 就可以极大地缓解林区资金投入不足的问题, 对促进林业的长远发展, 提高林业产业的利润水平, 让更多的资金和人力加入到林业建设中来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我国已实行林业产权制度改革的伊春林区, 通过林权改革, 拓宽了投资造林的渠道, 投入难、造林难的问题已经得到了有效缓解, 林区职工很看好林业发展前景, 积极自行筹措资金造林, 投入林业经济的情绪空前高涨, 森林培育速度加快, 造林质量得到提高, 同时, 国有林地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也得到了提高。

3 林业产权制度改革的几点想法

1) 坚持生态效益优先原则。林业的发展始终要把生态效益放在首位, 无论采取何种措施, 都要确保森林整体生态环境的持续与稳定, 确保森林覆盖率可以逐年上升, 并以林地面积不断增加, 森林的蓄积量持续上涨为目标。

2) 坚持依法治林。现在是“法治社会”, 一切社会活动都是依法而行。林业产权制度改革, 必须严格贯彻执行《森林法》和有关法律法规, 依法保护林地所有者、使用者权益, 任何人不得随意中止和撕毁林地使用权转让、承包经营合同, 不得擅自砍伐林木, 让国家、个人的利益都得到有效地维护;严格执行采伐审批制度, 没有采伐指标或未达到规定生长年限的, 不得砍伐林木。林权所有者和经营者均应服从政府林业主管部门的统一规划和管理等。只有这样, 才能在稳定和发展中, 将林业产权制度改革工作做好。

总之, 林业产权制度改革, 是发展林业的一项重大举措, 林权制度改革在不改变林地用途和所有权, 不削弱森林、林地现有生态功能, 总体上保持国有主体不变的基础上, 适度引入民营机制和民间资本, 激发了群众育林护林的积极性, 促进林业建设投入的多元化、社会化, 推动森林资源、生态环境的恢复和林区经济的发展。

(上接第5页)

备上并联一台合适的专用电容器就可以, 不需要外加其它保护装置; (2) 能提高低压电网的功率因数, 降低了线损; (3) 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 (4) 提高了低压线路的功率因数, 减少线路末端电压波动。分散补偿对负荷配电线路无功补偿效果显著, 但是对减少变压器铜损效果不太理想。

2) 智能线性自动补偿、阶跃自动补偿

智能线性自动补偿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电气技术, 它是根据电动机的无功功率和无功电流, 用可控硅技术自动的调节电器设备无功补偿量, 使其始终工作在高效经济状态。阶跃自动补偿电气技术是根据电器设备无功补偿量, 通过交流接触器投切电容器组实现无功补偿, 对系统进行优化。

5 结论

只有降低损耗、节约能源才能有效、全面地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所以石化企业所有员工应对降低损耗、节约能源予以足够的认识。

参考文献

[1]陈戊生, 等编.电力工程电气设计手册[M].中国电力出版社.

[2]谢毓城编.电力变压器手册[M].机械工业出版社.

[3]韦课常编.电气照明技术[M].

[4]杜明扬编.电机学[M].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

[5]白忠敏编.电力用互感器和电能计量装置设计选型与应用[M].中国电力出版社.

[6]秦有才编.变压器实用改造与修理技术.

[7]许克明, 等编.电力系统高次谐波[M].重庆大学出版社.

摘要:林业产权制度改革顺应了林业产业化发展的新形势, 顺应了林业机制创新的新要求, 因此林业产权的改革不仅能够带来经济利润也能带来较大的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 使森林资源得到有效保护和发展, 拓宽了林业职工就业渠道和培育发展森林资源的积极性, 提高林地产出率, 让林区繁荣发展、林业职工富裕。

关键词:林业事业,林业产权制度,改革

参考文献

[1]秦安臣.森林经营管理[M].中国林业出版社, 2000.

集体林业产权制度改革 篇9

1 调查与方法

笔者用了近一年时间,对江西省的39个县(市、区)进行了不同形式的调查:参与了上高和万载两县的林改督导,崇仁、宜黄、乐安、南城县的林改质量暗访,彭泽、上饶、乐平、丰城、袁州、樟树、高安、宜黄、宁都、会昌、安远、龙南、信丰、兴国县(市、区)的林改质量评估,横峰、余干、玉山、贵溪、上饶、信州、弋阳、铅山、广丰、余江、万年、峡江、吉州、新干、永新、青原、月湖、全南、瑞金、信丰县(市、区)的主体改革验收。调查过程中,采取听取汇报与实地察看相结合,明查与暗访相结合,查阅资料与访问农户相结合的调查方法。具体为:到县、乡、村听取工作汇报,向各级干部和参与林改的工作人员了解情况;到县林业局、乡政府查阅相关数据资料,重点查阅林改数据库、林权档案、相关报表等资料;采用明查和暗访两种方式,走村窜户,访问农户,深入山头地块,查看山场实地,掌握第一手资料。通过内外业调查,互相补充,相互印证,尽可能查清客观真实情况。因为林改工作政策性强,工作量大,涉及面广,虽然主体改革扫尾验收工作到目前为止已基本结束,但还有许多后续工作仍在一如继往地开展,如分山到户确权工作,有的县林农还有愿望要分山,仍要按照林农的意愿分给农民,档案工作仍然在完善当中,数据日日都在变化,加上调查时间跨度较长,所以本文中的数据只能是阶段性数据。

2 全省林改概况

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查阅了全省林改相关数据,经过整理、分析,基本掌握了全省林改主要指标的总体情况。

2.1 参与林改的林地范围大,分山率高

截至目前,全省已有985.87万hm2林地进行了确权并录入计算机,共区划使用宗地1 105.20万宗,产权明晰率达96.2%。分山到户率总体上达到81.6%,到户宗地登记率为93.8%,参与林改的农民基本上能户均拿到一本林权证。

2.2 公益林多数已落实到山头地块,保护及时

全省建立了地方生态公益林补偿制度,2006年省财政安排省级生态公益林补偿资金5 000万元,2007年增加到1.78亿元,补偿标准提高到97.5元/hm2(含国家公益林)。省政府决定,从2008年开始,每年生态公益林补偿标准增加15元/hm2,到2010年全省生态公益林补偿标准达到150元/hm2。从全省范围来看,国家公益林和省级公益林多数已落实到山头地块。公益林的落实,及时保护了江西的优美生态环境。

2.3 产权交易中心广泛建立,运转高效

目前,全省已建成38个林业产权交易中心,有22个县(市、区)的产权交易中心正在建设中,全省已交易山林3 598宗、面积达43 537 hm2的林权转让交易,涉及金额达11.13亿元。林权交易中心正在成为一个集林权登记、信息发布、交易实施、中介服务、金融办理、综合服务为一体的综合性林业管理与服务平台。

2.4“三防”协会已普遍组建,效果显著

“三防”协会为农民自发组织的以防火灾、防虫灾、防毁林为主要任务的民间组织。目前,“三防”协会已在全省建立4 065个,涉及面积3 080 866.7 hm2,参与农户86.62万户,并取得了显著效果。林改后全省林区实现了“四个下降,一个没有”的可喜变化。以2005年为例,全省森林案件发生数比2004年下降了45%,森林火灾发生起数下降56%,森林火灾受害面积下降74%,违章运输木材案件下降22%,没有发生一起群体性乱砍滥伐森林案件。

2.5 减轻税费政策落实到位,农民增收明显[4]

从2004年9月1日起全面落实“两取消、两调整、一规范”的减轻税费政策,全面取消了除育林基金、检疫费以外的一切涉林收费项目。2004年全省林改政策性让利7.52亿元,其中包括取消木竹农业特产税1.64亿元,取消市、县、乡、村自行收费2.3亿元,林业部门调整育林基金平均计费基价让利1.57亿元,规范增值税、所得税征收范围让利2.01亿元。全省农民人均从林改政策性让利中直接增收23.5元。2005年全省政策性让利达到11.27亿元。2006年全省政策性让利可达14.61亿元,再加上林地林木资源的升值和木材市场价格的趋高,林业已成为林区农民收入的主要增长点。

2.6 林业行政事业人员进财政状况良好,保障有力

林改前,全省林业系统共有行政事业人员17 461人,只有1 606人进了财政,占9.2%。林改后,共分流人员2 337人,清退人员573人,有13 896人进入了财政,占在岗人员的95.5%。各级财政新增人员及公用经费预算支出2.5亿元,其中人员工资1.95亿元,公用经费及专项经费0.55亿元。林业行政事业人员进财政,为林业产权制度配套改革的推进提供了有力保障。

3 情况分析

3.1 带来的影响

3.1.1 增强了农民的民主、法律与维权意识,促进了基层民主政治建设。

林改如一声春雷,惊醒了山区的农民,让他们意识到了山林的重要价值,领会到“希望在山”的真正含义。林改还权于民,依法进行,程序公开,发扬民主。各种民主制度和决策程序在林改中得以巩固和完善。林改一启动,各县山林纠纷凸显,有的农民为取得山场的权属,不惜走上法庭,对簿公堂。全省在林改过程中统计到山林权属纠纷7.08万起,争议面积509 600 hm2。目前已调处6.84万起,面积427 200hm2,调处率达到96.7%。信访也比林改前显著增多。这些都反映出农民的民主、法律与维权意识明显增强,这对推进我国的基层民主政治进程有着重要意义。

3.1.2 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增加了农民收入。

2004年全省林业总产值达307.1亿元,2005年增加到383.72亿元,增长率达24.95%。全省农民人均林业纯收入在2004年为278.42元,2005年达370.3元,2006年达490元,2007年达594.7元。林改后的2005年、2006年、2007年与林改前的2004年相比,全省农民人均林业纯收入连续3年分别增长33%、76%、113.6%[4]。

3.1.3 加强了山林管理,为保护江西生态环境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方面,通过林改实现了“山有其主,主有其权”,使农民能主动地采取组建”三防”协会等形式,看护好山林,搞好防火、防虫、防盗工作;另一方面,通过严格控制采伐指标,划定公益林范围,给予公益林补偿等措施,加强林政管理,为保护好青山绿水,保护生态环境奠定了坚实基础。

3.1.4 推进了林业部门转变职能,基本杜绝了涉林乱收费现象。

林权制度改革,结束了林业部门长期靠林业规费供养的历史,林业部门的管理职能也从审批收费式管理转移到执法和服务上来,传统的“赶着农民种树、管着农民砍树”的工作方法发生了根本性转变,彻底改变了林业工作站是“收费站”、木材检查站是“罚款站”的不良形象,推进了林业部门转变职能。职能转变后,基本杜绝了涉林乱收费现象。

3.1.5 培养了一批优秀干部,铆足了林业发展后劲。

通过林改,一大批干部参加了多次技术培训,学习林改政策,深入实地划界勾图,参与计算机录入打证、山林纠纷调处、林权档案管理等等,大大提高了干部的政策水平、业务技能、协调能力,形成了扎实的工作作风,涌现出一批年轻有为的优秀干部,为林业发展铆足了后劲。

3.1.6 转变了工作作风,提升了党和政府形象。

在林改过程中,厅级干部挂片,处级干部挂县,一大批处级干部长年累月奔走在山间地头,实地调研,访问农户,指导工作,这在全省都是前所未有的。“任务不拣轻重,工作不分日夜,改革不惧成败,奉献不计得失,身份不论高低,服务不讲条件。”是林改干部作风的真实写照。省林改暗访组干部饿着肚子,在晚上8点多钟赶到乐安县金竹畲族乡平溪村大湾小组暗访时,农民怎么也不相信晚上省厅干部会下乡调查工作,直到暗访组不得已出示了相关证件,农民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并一个劲地夸“党的干部好!党的政策好!”

3.1.7 确立了江西林业在全国的重要地位,为江西在全国树立了一面林权制度改革的大旗。

经过近几年的林改,江西林业在全国的影响力明显增强,“生态看江西,林改学江西”已成共识。温家宝总理视察江西时提出,要宣传江西、宣传武宁,要像宣传当年的安徽小岗村一样。在全国范围内学习江西推行林改的热潮已经形成。全国林改经验交流会在江西井冈山召开;2007年5月份,国家林业局局长贾治邦亲自带队,由中央6部委组成的国家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调研组,深入武宁、铜鼓、德兴、崇义4县市,对江西省林改工作进行了专题调研;2007年6月份,中央19家新闻主流媒体28名记者组团赴赣采访林改,这些都足以证明江西林改对全国的影响力。国家林业局局长贾治邦在江西调研时曾这样讲道:“江西林改工作走在全国前列,起到了‘排头兵’的作用,我们将总结、宣传江西林改的经验,使其在全国进一步起示范和借鉴作用”。

3.2 存在的不足

任何一项改革都不会是一帆风顺的,林改也是一样,也会存在各式各样大大小小的问题。

3.2.1 分山到户率有待进一步提高。

经调查了解,部分县的分山到户率不高,集体所有山还存在可分空间。部分集体所有山分不下去的主要原因有很多,如:一是村里开会提出分山到户要按几元/666.7m2的价钱买山,误导多数农民因无钱购买而不愿分山;二是绝大多数农民想分山,但村干部借口要保护水源,不肯分山;三是大部分乡办林场因各种利益关系未分山等等。

3.2.2 多种原因埋藏纠纷隐患。

一是林权证字迹消退,易起争议。林权证目前都是用针式打印机打印的,受潮易霉变,见光易褪色,遇虫易被蛀,保存时间很难久远,而责任山的期限一般为30至70年,自留山则为长期,在林权证的有效期内,证上的字迹可能因保存不善等原因消退、模糊不清,从而引起新的争议;二是界址不清引发纠纷。山场界址随时间的推移,有的会模糊不清,从而引发新的边界纠纷:石灰标界、树木为界、小路为界等都会存在这种隐患。三是假分山埋藏纠纷隐患。各种形式的假分山都会埋藏纠纷隐患。如:极少数乡村将集体所有山以村组干部个人责任山的形式登记发证,证件的持有者日后很可能会与集体发生山场权属纠纷。又如:以多人假联户的形式实施假分山,而事实上山场仍为集体所有,这必然会侵害农民的利益,一旦农民意识到这点,矛盾必然会凸显出来。

3.2.3 补偿偏低使公益林难以落实到位。

林改以后,山上的木竹等林业资源价格大幅上涨。农民从经济利益的角度出发,总会认为公益林补偿太低,从而不愿将自己的山林划入生态公益林,使公益林很难真正落实到位,需做大量工作。

3.2.4 分山到户给规模经营带来了难度。

林改之后,集体山被分到了各户。一旦有好的项目,需要规模经营,就必须挨家挨户签合同,将分到户的一块块山场连成片,才可实施规模经营,而只要其中有少数农民不同意,则无法签合同,难以实现规模经营。

诸如上述问题虽然在林改过程中难免存在,但林改的显著成绩是绝对肯定的。林改让绝大多数农民分了山、领了证、吃了定心丸,做到了“山有其主、主有其权、权有其责、责有其利”,达到了“五个确保”的目标要求,即:确保林农的合法权益得到有效落实;确保林农负担明显减轻;确保林区乡村组织和林业部门的正常运转;确保森林资源总量增长和生态环境改善;确保林区社会稳定,为促进农民增收、保护生态环境、实现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取得了骄人成绩,给整个江西的发展带来了重大而又深远的影响。

4 几点建议

4.1 进一步加大分山到户力度,使林改更加彻底

应该针对可分而未分的集体山,采取有力措施,破解分山难题,使林改更加彻底。

4.2 尽快完善林权档案资料管理

基于上述埋藏纠纷隐患的多种原因,应加强林权档案资料管理,无论是纸质档案,还是电子档案,都要妥善保管,以备查考。对不完善的资料应尽快完善,如:林权申请表中边界“四至”未签字的应补签,合同不完善的应补充完善,错证应及时更正,假分山的应整改纠正,机、表、图、证应校对保持一致等等。

4.3 根据各地实际情况,完善林改操作细则

如:按林改政策规定,要将公益林管护合同签到户,以便实现一卡通,直接给农民发公益林补偿,避免不必要的中间环节截留农民补偿金,这本是一件好事,但在一些户均山林面积很少的地方,有的农户只分到了不到1分地,补偿金额极少,却也要按要求单户签合同、发卡,使工作成本远远高出公益林补偿收益,以致农民积极性不高,嫌麻烦,从而有违林改还利于农、遵照农民意愿的初衷。因此,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将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完善林改操作细则,不搞一刀切,对面积小的公益林补偿户可以实施联户发一卡通。

4.4 发展林业科技,探索保护生态新路子

应加大林业科技研发力度,大力发展林下经济,在严格管理的基础上适度采伐公益林,适度增加公益林补偿,开展绿色生态旅游等,通过各种方式增加农民收入,减轻生态压力,为保护生态环境夯实基础。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R].中发[2003]9号,2003-06-25.

[2]中共江西省委、江西省委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R].赣发[2004]5号,2004-02-12.

[3]中共江西省委、江西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化林业产权制度改革的意见[R].赣发[2004]19号,2004-08-27.

集体林业产权制度改革 篇10

一、主要做法

(一)推进“股改”,股权到人,在确权确股中保权益

按照归属清晰、权能完整、管理科学、流转顺畅、运营高效的要求,全面推进村经济合作社股份合作制改革,确保社员对集体资产产权长久化、定量化、股权化享有。

一是清产核资,摸清家底。以二轮土地承包为基础,在保持现有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前提下,采用“确权确股不确值”的方式,全面收集村集体所有未发包到户的土地、山林等资源性资产信息,并对非地资产等实物性资产进行实地勘察和清点,对往来款项、债权债务、村集体签订的合同协议等进行清查。在查漏补缺、梳理完善基础上,按照资源性资产、经营性资产、公益性资产不同类别,分别录入县农村集体“三资”监管系统,全面摸清和掌握村经济合作社家底和经营状况。

二是分类指导,详定章程。在全县统一指导下,以村为单位,合情合理界定股东、设置股权和股权管理模式,制定股份经济合作社章程。对多年积累的历史矛盾与遗留问题坚决“不翻烧饼”,对原则性、程序性问题实行“一刀切”政策,对非原则性、非程序性问题则因社制宜“切多刀”。譬如,在股东界定上,采取“宽接受、广覆盖”思路,做到应享尽享、能享则享,着力增强改革的和谐性;在股权设置上,按照“宜少则少、便于操作”原则,一般只设人口股,不设集体股、农龄股、现金股、职务股、土地股等其他形式;在股权和资产管理上,采取“一户一证”方式,实行股权“生不增、死不减”的静态管理模式,并明确“持股不提现、分红不分产”。

三是成立新社,股权到人。突出民主管理、民主决策,在充分讨论酝酿基础上,分别召开改革动员大会、社员代表大会以及成立大会暨首届股东代表大会,将村经济合作社改组为股份经济合作社。同时,以户为单位,将村集体资产以户为单位折股量化到人,发放股权证,推动集体所有从“共同共有”向“按份共有”转变。始终坚持程序性与实用性相结合,在保证程序合规和工作质量的前提下,做到能合并的合并,能同步的同步,能共享的共享,充分整合资源、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如在第一届董事会、监事会成员产生上,就采取了原合作社社管会、社监会直接过渡的方式,大大减少了工作量。

(二)搭建平台,激发潜能,在赋权活权中增收益

确权确股是基础,赋权活权是根本。云和县在对农村各类产权确权确股的同时,积极推进以赋权活权为重点的体制机制改革创新,通过搭建产权交易流转服务和产权担保平台,有序赋予各类产权继承、流转、抵押担保等权能,逐步扩大流转范围,进一步促进农村各类资产资源合理流动、优化组合和保值增值,让农村各类产权逐步进入社会财产增值体系、信用体系和流动体系,变“死权”为“活钱”。

一是赋权强能,释放活力。在落实农村土地集体所有权的基础上,稳定农户承包权、放活土地经营权,实行农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离”。对流转面积50亩以上、流转期限十年以上的土地,发放流转土地经营权证,并赋予经营权证担保、抵押等功能。结合股份经济合作社改造和宅基地跨社流转试点,赋予农民对集体资产股权、宅基地使用权等产权的占有、收益、有偿退出及抵押、担保、继承权。其中,宅基地使用权在“一户一宅”前提下允许在县城规划区102平方公里之外向本县农村村民跨社流转。

二是交易流转,保值增值。坚持整合改造与拓展提升并举,将县农村土地流转交易中心改造提升为县农村产权流转交易服务中心,扩大交易品种,推动林权、农村土地经营权、农民住房财产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资产股权等农村各类产权公开、公正、规范流转交易,促进农村生产要素资源合理流动、优化组合和保值增值。健全产权流转服务县乡联动和内部运行机制,分别建立农村产权流转交易服务和农村承包经营权登记数字化管理系统,并在县城主要干道显眼处设立交易流转信息发布电子显示屏,逐步建立集农村各类产权流转、交易等服务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服务平台,着力形成有场所、有评估、有服务、有登记、有监管、有制度的流转交易格局。

三是产权担保,抵押融资。结合丽水全国农村金融改革试点,成立产权担保公司,分别与农村信用社、建设银行、村镇银行合作,推动农村土地山林经营权、集体资产股权、宅基地使用权等农村各类产权抵押融资,做活农村资产资源,进一步满足广大农民对获得更多的信贷资金支持的愿望,为农民创业致富和建设幸福家园提供更强的资金保障。

(三)配套改革,破除障碍,在保权增权中得利益

产权制度改革,让农民拥有了完整的财产权利,但是要真正实现“确权到人(户)、权跟人(户)走”,相关配套改革措施必须同步跟进。

一是“户改”跟进,“经社”分离。同步启动户籍管理制度改革,采取经济身份和社会身份相分离的方式,着力打通“二元”户籍隔离墙。经济身份保留在原经济组织,仍为原户籍所在村股份经济合作社成员;社会身份转入所在社区,完全纳入城镇住房和社会保障体系。通过向进城落户农民发放社员证,以“一证”保“五权”方式,确保“二元”背景下进城落户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林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资产股权和原有涉农权益得到保障。同时,分别在异地搬迁进城农民集聚小区建立普光、大坪两个社区,进一步加大城市公共服务的覆盖范围和力度,确保异地搬迁进城落户人员“不脱原有衣服,还能穿上新的衣服”。

二是配套改革,明晰权属。在开展村经济合作社股份制改革的同时,根据全市统一部署要求,有序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林权、水利产权、集体土地房屋产权制度改革,进一步增强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的系统性、协调性。先后出台了《云和县关于完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制度的意见》、《云和县深化农村林权制度改革实施方案》等十多个政策文件,对农村承包地(林地、耕地、水域)、农村宅基地(房屋)的现状和数量进行了调查摸底,进一步摸清了村集体经济“家底”,明晰了农村各类产权权属,为推进农村资产资源配置市场化,激活生产要素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存在的问题

(一)法律政策滞后,在改革过程存在客观违规、违法风险

1.村经济合作社股份制改造成员界定难。目前,关于股东(成员)界定的主要依据只有《浙江省村经济合作社组织条例》和2005年省委、省政府的《关于全省农村经济合作社股份合作制改革的意见》,但里面关于股东(成员)界定的规定很不明确、界线很宽,实际操作中,很多具体情况难以作为判定依据,只能列为特殊对象“由股东代表会议讨论决定”。可连基本的成员都没界定出来,又如何确定“股东代表”?所以,许多难题只能“摸着石头过河”,凭经验和工作阅历进行操作。

2.二轮土地承包时,确定家庭承包土地关系“三十年不变”,解决人地矛盾的方式为“动钱、动粮不动田”,在实际中,云和县没有一个地方按此方式执行。可一些乡村却作出“三年一小调、五年一大动”的方式来解决人地矛盾,但动了几年后又停了,造成有地无证、有证无地的情况;还有,在二轮承包时,因有矛盾没有处理好,当事农户没有在承包合同上签字,可是乡村为了完成考核任务,做了假签名,把承包经营权证发了下去等等问题,没有明确的处理规定,给确权工作造成很大影响。

(二)管理部门之间缺乏联动机制

1.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不统一。同样的集体土地,分属国土和农业两个部门管理,国土认为集体土地所有权的主体是村民委员会,而农业认为集体土地所有权的主体是村(股份)经济合作社。

2.地块面积难统一。承包地块面积农业是确权到户,而国土确权到村,两边统计面积相差甚远;另外,国土征地、农户建房,把承包地转变为建设用地,也没及时消减农户承包地面积,造成数据不对称、难统一;再者,实测面积与承包权证面积有差别,对于已流转出去的土地,以哪个面积为准、是否要调整承包合同等问题无明确规定,难以处置。

3.股改后,股份经济合作社成了法定的股份制企业,而工商、税务、财政等部门相关优惠政策没有配套到位,给股份合作社的工商、税务登记带来核算报账、报税费等一系列的问题,给下步工作开展增加了阻力。

(三)确权经费县级财政难以承担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工作,需要经过入户调查摸底、影像图解、现场确认、制作宗地示意图、系统数字信息录入、历史资料上传等一系列程序,还要解决网络、管理系统对接、不低于1:2000影像图等问题,这些都需要大量经费支持。实际工作中,确权登记每亩需经费40元左右。云和县现有耕地统计报表面积7万多亩,图解后面积约增1倍,即14万亩,仅此一项就约需资金600多万元,这项资金县级财政难以承担,若加上乡、村配合工作的人工费用,更是难以落实。

(四)乡镇(街道)农村经营管理队伍涣散

乡镇(街道)农村经营管理人员是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工作的中坚力量,但因农村经营管理工作政策性强、任务重和中高级职称评定难、客观违规违纪风险高等原因,使有专业技能的不愿做、无专业技能的在无奈做,加上乡镇(街道)对这支队伍的建设未引起重视,出现有编无岗、在岗不在编、人编不一、专业不对口的局面,给落实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工作造成严重影响。

三、建议与措施

要围绕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总体目标要求,稳中求进、开拓创新,进一步扩大改革试验范围,为加快农村改革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第一,完善股份经济合作社改造和确权登记工作。进一步推进村股份经济合作社改造,继续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簿制度,按照农业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数据库规范》等三个标准(2062号公告)的要求,完成全县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簿制度全覆盖,实现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簿数字化管理。有序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林权、水利产权等其他产权制度改革,加快土地流转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农房所有权登记发证工作。

第二,完善农村产权流转交易机制。进一步提升农村产权流转交易服务平台,完善农村产权流转交易服务中心和融资担保公司内部运行机制,建立县、乡、村三级联动的农村产权流转交易服务网络,促进农村产权规范流动,探索开展赋予到户的集体资产股权流转、直接抵押、担保等权能业务。

集体林业产权制度改革 篇11

摘要: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林权改革后林业生产要素的流动,需要尽快建立起完整的林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巩固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成果和林业发展。

关键词:林业社会化服务 巩固 集体林制度

0 引言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使广大农民拥有了集体林地的使用权、林木所有权、经营处置权和受益权。改革必将促进林业事业的发展和农民增收致富。但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林权改革后林业生产要素的流动,需要尽快建立起完整的林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林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服务形式,主要应以政策引导为基础,以专业的经济技术部门为依托,以农民自办服务为补充,形成多种经济成分、多渠道、多形式,多层次的服务体系。林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主要应履行技术指导、技术服务、政策咨询、营销协作,联系政府等职责,这样的社会化服务体系,在巩固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成果和林业发展建设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1 林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是林改后社会主义市场体系建设发展的必然要求

集体林权制度的改革,要求我们必须建立、健全和完善相应的社会化服务体系,各部门、各单位、各组织要紧密配合,促进林改后林业各生产要素能顺利地流动,促进林产品的生产、加工和销售的顺利进行,切实实现林产品的价值增值,从而提高林业经济效益,增加林农收入。

2 进一步扩大林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覆盖面

随着社会化大生产的不断发展,尤其集体林权制度的改革,要求林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在原来的基础上必须增加服务机构的数量,改善服务的布局,增加服务的种类和内容,提高服务水平,不断扩大覆盖面,增加适用技术培训服务、信息服务、销售服务、加工服务等内容。特别要针对广大林农的需求去搞好服务,这样才能巩固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成果,促进改革的成效得以深化。

3 要强化林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管理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明晰了林业产权,提高了广大林农发展建设林业的积极性,增加了林业生产要素的流动性,林产品的经营规模增大,林业经营项目增多,使林业经营体系复杂化,对林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管理体制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要强化和优化林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管理,提高管理质量,扩大管理内容,才能更好地满足现代林业生产的要求,提高林业服务效率,增加广大林农林业生产的积极性,促进林业生产要素的流通。同时,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改变意识,拓宽视野,彻底转变过去依赖“等、靠、要”的想法,建立激励机制,强化为林业服务、为林农服务的意识。

4 要进一步提高林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人员的素质

集体林权制度的改革,使林业部门的职能由过去的主要以管理型为主向服务型转变,而林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内容决定了其服务者主要是林业基层单位,目前由于服务基础条件差,经济基础薄弱,工资低和待遇差等原因,相当一部分林业基层单位技术骨干缺乏,高素质人才流失严重。这就需要尽快改善基层条件,改革经营体制和管理体制,有效吸引高技能、高素质人才,克服“网破、线断、人散”的局面,才能真正提高林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质量和效果。

5 积极组建林业合作组织,参与林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浅谈长治市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 篇12

1长治市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的基础

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是新形势下破解“三农”问题的重大举措, 是依法维护农民利益的充分体现, 是提高农村市场化程度的重要举措, 此项改革政策性强, 涉及面广, 事关广大群众和村集体的根本利益, 是打破城乡二元结构, 真正实现还权赋能, 让农民享有同证同酬等待遇的关键和基础。但这条道路不是解决问题的唯一方向, 也不是万能钥匙。它必须因地制宜, 在不同条件的村集体中以不同的形式开展, 村集体开展产权制度改革的基础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有经济基础

根据长治市2015年农经统计报表统计, 全市3 467个行政村 (居、社区、菜场) 中, 有经营性收入的村1 247个, 占到总村数的36%, 其中百万元以上收入的村53个, 50~100万元的村55个, 共占有经营性收入村的9%。在全市所有行政村中, 经营性收入占到所有总收入的比例达50%, 从以上统计数据可以看出:产权制度改革在我市是有一定的经济基础的, 在1 247个有经营性资产和收入的村中, 开展产权制度改革是有其可行性和基础性的。

1.2有确权基础

2015年按照全市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工作计划, 各县市区迅速成立领导组、出台工作方案、开展宣传培训、抓紧航拍作业、落实配套经费、招标测绘队伍, 紧锣密鼓地开始了确权工作。截止去年年底, 全市13个县市区的156个乡镇有149个乡镇开展土地确权工作, 占总乡镇数的95.5%, 3 472个村集体经济组织中有3 453个开展土地确权工作, 占到99.5%, 开展土地确权面积31.27万hm2, 占全市耕地和园地总面积37.4万hm2的83.6%。全市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呈现出齐抓共管, 加快推进的良好势头。

2长治市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的形式

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是市场经济的产物, 在农村经济发展中, 以不同的形式存在着, 是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在市场经济中自我存在、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必要手段。我市的产权制度改革以四种类型为主要模式:

2.1以集体企业改制为契机的产权改革

近年来, 我国的市场经济发展趋于完善, 市场准入门槛提高, 一些前期发展较好的村办企业不符合现代企业标准, 在进入市场、融资等方面遇到很大困难。为建立符合现代企业标准的要求, 这部分村办企业就必须实行制度改革, 在这个过程中, 属于集体的产权部分也同时量化到村民头上完成了集体改革。我市郊区西白兔乡霍家沟村就是典型的以企业改制为契机实现了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成功案例。

2.2以城改居、城中村建设为目标的产权改革

随着城市建设规划的逐步扩大, 城郊结合部的村集体城市化进程加快, 农民的生产生活水平也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农民赖以生存的生产、生活地域空间日益缩小。由于城郊结合部生产关系与城市化进程不相适应, 导致农村一些新的矛盾逐渐显露, 并日益尖锐。目前我市城区的角沿村、紫坊村、桃园村等都是典型的城中村, 是由城中村改造带动进行产权改革的村集体。

2.3以扩大发展集体经济为目的的产权改革

一些村集体随着市场发展, 利用自身优势发展了部分村集体经济, 而对目前市场而言, 必须要求产权清晰的经济主体, 所以这部分集体经济就必须实行股份制, 这也促使了某些村集体加快了产权改革步伐。沁源县沁河镇城北村就是典型的因集体经济发展而迫切开展产权改革的村。

2.4以林权改革为主要形式的产权改革

在全国实行的退耕还林, 林权改革过程中, 一些集体林地面积较大村在林权改革中, 并没有将集体林地实际分割给村民, 而是仍以集体经营, 经正规评估公司评估后, 将林木资产量化, 分配到村民头上。我市沁县佛堂岩村就是以林权改革为主要内容的典型村。

3长治市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取得的实效

长治市的农村产权制度改革严格按照“宣传发动、摸底登记、张榜公示、依法颁证、搭建交易平台、推进产权交易”等六个步骤有序推进, 规范运行。2013年, 我市的沁源县沁河镇城北村被确立为全省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村, 2015年已完成了资产评估和成员身份确定, 并已在工商局注册。2015年潞城市被确定为国家级农村集体资产股份权能改革试点市并率先建立了农村产权交易中心, 同年出台了《潞城市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身份界定实施办法》, 为其它县区提供了成熟的经验和模版。经过这几年的探索和实践, 产权制度改革确实对农村的经济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3.1促进了农村集体资产保值增值

改革后的新型集体经济组织充分利用区位优势, 挖掘增收潜力, 增加收入来源, 集体经济实力有了明显提高。如沁源县沁河镇城北村通过产权制度改革, 成立了沁源县硕源工贸有限公司和沁源县城北村汇泉农业经济专业合作社, 明确产权股份, 对本集体经营性资产做到了保值增值。

3.2提高了农民财产性收入

产权制度改革后, 集体经济组织日益发展壮大, 并通过完善的收益分配制度保障成员的集体收益分配权, 成员财产性收入逐年增加。如沁源县沁河镇城北村每年每位股民都能获得不低于500元的股权分红。

3.3强化了集体资产管理效果

农村实行产权制度改革后, 集体资产保值增值与集体成员经济权益紧密联系, 有效激发了集体成员监督管理集体资产的积极性, 强化了集体资产的经营管理, 提高了集体经济组织的市场竞争力。

3.4保障了农村社会和谐稳定

产权制度改革将集体资产量化到人, 保障成员依法享有集体收益分配权, 较好地解决了群众对于集体资产被侵占、瓜分、平调的种种担忧, 使村民吃了“定心丸”, 农村干群关系明显改善, 有效维护了社会稳定。

4长治市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的难点

4.1部分干部和群众在思想上对改革顾虑重重

受传统观念影响, 部分干部和群众缺乏市场意识, 对农村产权制度改革认识不到位。一些村干部担心改制后造成资产流失, 甚至怕失去权力或改制后不好管理;部分群众担心改制后形成垄断, 得不到应有的利益, 也有的担心政策不稳定, 发生变化, 这些认识上的误区, 影响了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的进程。

4.2农村土地矛盾尖锐形成了阻力

“增人不增地, 减人不减地”这一政策是为了保证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不变而实行的政策, 该政策的实施有利于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 巩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保障农民的承包权和对土地的长期投入。但是, 随着我国人口增加和土地减少, 由于农业现代化使农村土地的利益逐步最大化等各种因素的综合作用, 人地矛盾异常尖锐, 这种矛盾也对产权制度改革产生了很大阻力。

4.3各部门协调配合不到位

产权改革涉及面广, 牵涉部门多, 部门协调起来有困难。村干部和群众对产权改革是支持的, 但也普遍反映, 产权改革是一项综合性、系统性工作, 仅凭农经部门来协调, 确实感到力不从心。

4.4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资格认定问题难

产权改革中, 村民身份难以界定, 农龄基数难以计算。产权改革过程中, 时间段的确定, 人员构成复杂, 而且这么长的时间跨度里, 没有详细记载, 人员身份界定起来非常繁琐, 也就是具体操作起来没有依据和标准, 没有政策性指导, 要做到各类群体利益的总体平衡极为困难。

摘要:深化农村集体制度改革是巩固完善农村基本土地制度的必然选择、是解决“三农”问题,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保证。改革农村集体产权制度, 能有效保障农民财产权利, 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 促进农村社会的和谐稳定。

关键词: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

参考文献

[1]黄延信.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实践与探索[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2014:58-97.

[2]叶兴庆.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J].农村经营管理, 2016, (157) :1.

上一篇:产业机构下一篇:海洋保护刻不容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