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改革与林业增长论文

2024-09-21

林业改革与林业增长论文(精选12篇)

林业改革与林业增长论文 篇1

一、引言

20世纪末以前,林业的发展一直很迅速,主要表现为重点产材区的出材量很高,因为很少像现在这样顾及到森林的生态效益,而且外部因素对林业的发展拉动很大。

从2000年开始,林业的发展一直很缓慢,一方面国家开始重视森林的生态效益,加大了森林的种植却减少采伐,另一方面由于城镇化水平的加快,林农经营林地的积极性比较低,而这种低积极性主要源于林地收益的分配问题和外出务工的收益远超过林地经营收益;同时,木材的市场价格存在较大的变动,用材林的收益不如经济林,这点表现为农户将自家的自留山或者荒山基本转化为经济林获取收益。

2006左右的林业产权改革伴随着新一轮的林业增长,林业改革距离现在仅有两年多,但这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还需进一步的验证说明。关于这新一轮改革的研究,研究者大多从权属的角度,将改革的制度绩效体现出来。其实最早的林业产权制度的改革也是随着农业上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开始的,而此次的林业产权制度改革也是在家庭承包经营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林到户。所以认识2006左右之后的林业的增长原因,对于未来的林业改革进程是十分重要的。如果从集体经营向以农户为基础的或者以生产组基础的经营制度的制度变迁是这一时期增长的主要因素,那么未来的改革就应该巩固林农或生产组的地位,并通过配套的制度安排来促进这种经营;如果向家庭经营或者小组经营的转变有损于生产,或者对森林的生态产生有害影响,以及对农户家庭收入起抑制作用,那么重新的集体化将是合乎逻辑的过程。

本文的主要目的是阐述以家庭经营为基础的林业制度改革对地区林业产出增长的贡献同其他改革以及投入增加的贡献。

二、林业产权制度改革

(一)产权改革

从集体经营转向分户经营或者小组经营,并不是完全意义上的政府的制度供给,而是建立在现有需求的基础上。在改革之前,林地的经营是在村集体的组织下进行的,村集体内部的监督实际上是不完全的,从而导致了对林地收益权产生寻租行为,权属的边界日渐模糊。但不得不承认的是,集体经营确实是存在自己的优越性的,林地的经营的规模性通过集体经营体现了出来,地区出现的“分股不分山,分利不分林”的做法给林农创造了巨大的收益,问题只是出现在利益的分配环节,而利益的创造环节并没有太大问题。

迄今,政府虽然强调保持林农对林地的使用权的稳定性,坚持要分林到户,然而在林业改革的过程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分到生产队这一级,既保证了适当释放了林地经营的灵活性,也在一定程度上使得林地依旧原有的规模经营。制度的安排与技术是分不开的,现有的林业制度安排,是在现有的技术无法实现分户经营条件下进行的,而过度的集中又导致收益的不清晰,所以分林到组成为一个可替代的次优选择。

(二)经营改革

这里经营的改革体现在主要资源种植主体以及种植类型的发生的巨大变化。从种植主体的角度讲,过去南方集体林区的用材林的种植基本上都是在一些政府的林业重大项目的扶持下进行的,林农自主的种植行为几乎很少,一方面,大面积的种植需要大量的资金,前期投入较大;另一方面,林农对收益的预期较弱,因为政策的不稳定和权属的不清晰。但林农此时选择的却是收益性较强的经济作物,如毛竹、山核桃。在安徽宁国市,笔者也发现了专门的毛竹种植团队,通过种植毛竹来获取收入,并且保证成活率,说明了毛竹种植在当地非常盛行,专业化种植水平很高。

(三)市场改革

林业的市场改革主要体现在木材的销售环节上,林农越接近市场,获取的市场信息越多,讨价还价的能力越强,说明木材销售的便利程度较高。木材销售的改革从20世纪80年代的变多家进山收购为一家或者少数几家进山收购开始,并没有多大变化。随着森林资源的好转,一家进山收购成为了限制林农增收的屏障,在一家独断46经营的情况下,林农的讨价还价能力显著降低,从而刺激了林农对经营作物的改变,减少了对用材林的投入。

近几年林产品的收购价格和销售价格波动明显,说明了木材价格受市场经济的影响加强。在调查中发现木材的收购价格明显低于销售价格,木材收购价格大约为销售价格的80%左右。一家进山收购的本质上就是一种政府价格控制的过程,这种收购价格是在倒算的基础上确定的,也就是在保证木材公司和政府部门利益的基础上确定的。一家进山收购使得利益得不到公平分配, 从而影响了各种生产要素的投入, 改变了林农的经营行为。

三、宁国市的林业增长

(一)宁国市的整体资源概况

宁国市约有农业人口数量为312390人,人均耕地面积为0.55亩,山场面积为183515.8公顷。2008年的农村人均纯收入为6582.2元。具体林业资源如表3所示。

(二)林业产值显著增加

宁国市的林业产值在1994-2008年一直处于高速增长,近两三年的增长率达到11.9%(见表4)。林业产值在这十几年间发生了显著变动,随着种植业的比重逐渐的下滑,林业的比重在2006年左右开始超过种植业的比重,占整个大农业产值的30%左右,而种植业下降到了20%(见表5)。

(三)家庭收入结构变化

林业产权制度的改革,也引发了农户收入结构的变化,种植业的收入呈波动并下降的趋势。家庭经营的收入主要来自于林业的经营,这一比重在2008年达到了46%。由此可见,林业改革引发的林业产出的增加是显著的,林业产出的增加也逐渐改变了农户家庭经营收入结构的变化(见表6)。

四、结论

(一)农户对资源的依赖性

通过对数据的统计描述,可以看出近年来林区农户生计得到改善, 表现在农户收入稳步增长;从收入结构可以看出, 由于拥有大量的森林资源, 林业的产出对家庭收入的贡献越来越显著。但值得关注的是, 尽管林业收入是家庭经营收入的主体部分, 但是家庭总收入更多的是依靠外出打工来维持。在调查中发现农户家庭基本都有外出人口在外打工, 其打工收入构成了家庭经营收入的主体。

(二) 农户对放活经营权的需求

调研过程中了解到, 林改以后, 农户对林地的自主经营权仍然受到很多限制, 这样的政策对于林地经营是没有意义的。要真正做到放活商品林经营权, 就应该赋予经营者根据市场要求和森林自身规律经营林地的权利。对于经营大户而言, 要在经营自主权上给予其较大的自主空间, 并在采伐安排上对其实行政策倾斜, 从而最大限度地满足大户对成过熟林采伐的需求。

(三)农户对开放市场的需求

从安徽省的情况来看,林业市场开放程度并不高,从造林、到采伐、再到销售,每个环节的限制条件较多。从村级调研结果来看,集体林区林业经济明显缺乏活力,在相对封闭的市场环境下,农户林业生产的积极性普遍不高。虽然林业部门一家进山收购的模式已经彻底改变,但目前指定的十几家有资质的收购公司,既存在着收购区域及收购价格上的互相约定,又形成了一定的垄断。现在老百姓获得外界林木价格信息的渠道并不畅通,信息的不对称性使其在购销活动中处于劣势,从而应得利益难以保证。

(四)农户对取消税费的需求

虽然规定林业税费由收购公司负责交纳,但由于目前的收购体制仍带有很强的垄断性,收购公司很容易将税费支出成本转嫁到木材价格上,或者说,林业税费的征收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木材价格的提升。与此同时,农户采伐成本(特别是雇工成本)却在大幅提高,二者共同作用,挤压了农户从事林业生产的利润空间,导致其生产经营积极性降低,从而有悖于林改目标的实现。征收税费的阻力将进一步加大。随着农户税费的彻底取消,征收林业税费成为一个非常敏感的问题,社会舆论压力越来越大,老百姓认为不仅不该收费,还应该提高造林补助以及公益林补偿标准。

五、政策建议

林业政策的制定与实施应以当地林业资源禀赋程度为依据,以增强林地资源承载力,提高林地利用效率为核心目标。

对于林地资源较为丰富,且农民生计对资源依赖程度高的地区,尽量实行“还权于民”的林业政策,提高农民对资源的可支配程度,通过技术培训与政府补贴等方式,引导农民加大林地投入力度,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对于人均林地资源占有量较少,林业生产对农民生计影响程度小的地区,不一定严格执行分山到户的政策,而应鼓励其发展多种经营方式,促进社会资金的引入,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对于生态区位重要,且林业生产对农民生计影响程度小的地区,则应以生态效益为重。

任何政策的提出都应以支持农民生计的改善为导向,如果农户可以长期不依赖森林资源维持现有生活水平,那就应跳出农村研究农民生计问题,密切关注农民赖以生存的产业类型,对劳动力集中就业的主要行业实行政策倾斜,促进行业规范化发展,并通过立法及制定相关政策保障外出务工农民合法权利和基本生活水平,彻底打破城乡二元经济体制,加快城市化进程,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促进农民非农化。如果农户打工收入的不稳定性极强,则要从维持生计的角度加强社区林业资源的保障功能,在保证农户获得资源收入的基础上,实现林业可持续经营目标。

参考文献

[1]、温铁军.三农问题与世纪反思[M].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05.

[2]、郑宝华等.中国南方非耕地资源产权制度研究[M].中国书籍出版社, 2003.

[3]、程云行.南方集体林区林权制度改革论[M].中国林业出版社, 2004.

林业改革与林业增长论文 篇2

摘要:林业税费体系作为公共财政框架的一部分,受财政管理体制变革的影响。目前过高的林业税费水平与1994分权式财政体制改革中的问题和缺陷直接相关。分权式财政体制改革的负面效应在林业部门被进一步放大,客观上加重了林业税费的负担。林业税费改革成败一方面有赖于公共财政支出体系和中央财政转移支付体制的进一步改革和完善,另一方面也需要林业部门从削减自身不合理收费开始寻找突破口。林业税费作为政府调节林业发展的经济杠杆,直接影响林业行业的利益格局。对林业而言,鉴于其产业的长周期性和所具有的经济外部性,大部分西方林业发达国家对林业采取轻税赋的做法。纵观中国林业税费体系,尽管税费种类变化很大,但却一直在高位运行。林业的高税费问题已经成为林业发展的“软肋”,不仅直接降低了林业行业对经济资源的吸引能力,而且也严重地影响了森林资源的可持续经营。近些年,从林业经济学术界到林业政策决策部门,对林业税费问题都进行了积极的研究和探讨,但多是从林业行业自身发展,或林业体制改革的角度出发,对现行的林业税费种类和税赋水平高低进行研究,而忽略了对林业高税费深层次原因的剖析。林业税费本质上是公共财政的一部分,公共财政体制的变化是影响林业税费的深层次原因。从计划经济时期集权式财政体制到1994年分权式的财政体制改革,林业税费体系也相应发生了变化。目前平均占到木材销售收人30%~50%。各种名目的林业税费中的主体不是国家、地方的合法税收,而是来自地方政府、林业部门及其他部门的乱收费。追究财政分权后地方及林业部门乱收费进一步加重的根源,会发现,是分权式财政体制改革负面效应在林业部门存在一个放大机制。表现在分权式财政体制改革,一方面加剧了林业重点县中地方政府对林业的乱收费,另一方面缺乏完善的中央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直接引发了各级林业部门多种不合理的林业收费。只有理清分权式财政体制下林业税费进一步提高的传导机制,并对林业高税费如何导致林业不可持续经营的机制进行深入分析,才有可能找到林业税费改革的真正症结,从根本上解决林业税费问题。应当看到,我国林业税费问题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具有一定的复杂性。林业税费的改革不可能一磋而跋,而应当是一个分层次的系统工程。现阶段林业税费改革的关键是怎样才能在分权式财政体制改革的基础上对现有林业税费体系进行调整,找到林业税费改革的突破口,并做相应的制度安排。分权式财政体制改革为理顺中央与地方财政的分配关系,提高中央政府的财力,1994年我国进行了分权式财政体制的改革。1994年分权式财政体制改革的基本做法是在划分事权的基础上,划分中央与地方的财政支出范围;按税种划分收人,明确中央与地方的收人范围,分设中央和地方两套税务机构,中央对地方实行税收返还:分权式财政体制改革基本实现了政府提高中央财力的初衷,2000年中央财政收人占财政总收人从改革前的不足25%升高到53%。分权式财政体制改革在取得成绩的同时也出现了不少问题。一个重要的表现就是在事权财权划分落实尚未完全实现前,各级地方政府、部门在经济利益驱使下,变相乱收费现象严重。此外,在中央和地方财政之间也没有建立规范的转移支付制度。现行中央对地方的转移支付主要采取税收返还的方式。地方从中央获取的转移性支付数额的多少,取决于其基年实际财政收人数额,而不是其履行事权的财政需要与财政收支的差额。这种方式实际上保留了原有的利益格局和地区间收人水平悬殊的状况。结果是形成了地方经济越发达,基期利益越大,转移支付额越大的反向转移机制,使中央财政难以实现调剂地区间财力差距,协调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1994年分权式财政体制改革的实质是在事权划分基础上的财权划分。由于种种原因,在执行过程中并未完全理顺中央政府与各级地方政府、中央政府与各级部门之间的事权与财权关系。林业作为一个特殊的基础产业部门,分权式财政体制改革的负面效应通过一定的传导机制加剧了原本就不低的林业税费水平:不但影响了公共财政体制改革目标的实现,也阻碍了林业可持续发展。改革前林业税费格局1.计划经济时期从历史沿革看,计划经济时期林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处

于基础产业部门的地位。1982年以前国家实行的是计划经济条件下的税费政策。林业税基本上实行农业税率,其额度统一按国家下达的税收计划数上缴。从林业部门的规费看,计划经济时期的林业规费主要是由林业部门征收的育林基金和更改基金:计划经济时期虽然林业税费种类简单、征收数额不高,但在财政统收统支体制下,国家通过对木材人为的低定价,从林业部门转国,co韶荡黯林业经济移到中央财政的资金高达数百亿元。而该时期国家以基本建设等各种投资形式投人林业部门的资金数量很少。计划经济时期形成的是中央财政对林业部门剥夺式的利益分配关系。2.1994年前的初级市场经济时期上世纪80年代初后,中国的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时期转向市场经济时期。木材产品的价格逐步放开,价格机制对林业部门利益的转移作用逐渐减弱,但由于林业主要被作为一个产业部门,林木等经济产品是政府课税的对象,因此林业税费是国家财政收人中不可缺的一部分。1988一1993年,林业部门按销售收人剔除林业规费后的8名%缴纳农业特产税,按销售收人剔除林业规费后的1。%缴纳产品税,两税合计占总销售收人的14.6%。从规费角度看,上世纪80年代初后,根据林业产品销售收入征收的林业规费不断增加,先后出台了维检费、森林植物检疫费(1984)、森工企业管理费(1984)、森林护林防火费(1986)、市场管理费(1988)等。据统计,1994年前,在南方集体林区木材经营销售中各种税费总和已高达木材销售收人的40%左右,远高于其他部门的税费水平。从分析中看到,在1994年分权式财政改革之前,由于利益格局的扭曲及相应的体制问题,林业税费体系不合理的特征已经突显。而分税制财政体制改革以既得利益不变为基础,并未触及原本存在的林业高税费问题。同时,分税制改革提出的收人划分及基数返还原则,无疑于一针强心剂,诱发了地方政府和林业部门加剧对林业生产经营乱收费的行为,使财政分权所导致的乱收费在林业部门中更为突出。图1湖南省靖州县1999年5一sm以上杉原条税费构成图改革对林业税费的影响1994年分权式财政体制改革后,林业税费数量不断增加,林业税费结构中林业部门和地方政府各种收费的比重进一步增加,无论是从国民经济总体税费水平,还是同其他部门相比,林业税费处于一个较高的水平。

1.财政分权改革后林业税费负担变化

(1)1994年分权式改革后林业税费种类、数量不断增加。林业税费自建国以来呈现出的是一个缓慢上升的态势,而1994年分税制改革后,林业税费水平不但继续保持上升的格局,并且在短期有加速的趋势。1994年后林业税费名目的数量激增。从种类上看,南方集体林区林业生产、销售环节中的各种林业部门收费和地方政府收费名目繁多。据统计,江西、湖南、广西等林业大省现有林业税费约占木材销售价格的60%~70ok。林业的税费已涉及中央、省、地、县、乡五级财政,国税、地税、林业、工商等不同部门,南方集体林区中税费名目多的可达40多种。

(2)1994年分权式改革后林业税费结构变化。从结构上看,除了财政的税收外,林业部门的各种收费在林业税费中的比重不断提高。

(3)1994年分权式改革后林业税费与其他部门行业税赋的比较。与全国工业企业流转税赋负担相比,南方集体林区税赋相当沉重。据国家税务总局的调查,1994年新税制实施后工业企业实际流转税水平较以前有所下降,原实际税赋负担率为6.6%,新税制下实际负担是5.38%,下降了125%。而林业的木材生产流通环节法定税赋水平是175%,比原执行10%产品税相比,没有下降,反有上升。与农业税赋比较,农业税赋的平均水平在8%左右,1998年建筑业的实际税赋负担为3.0%左右,都低于林业部门的税赋水平。从横向部门行业间的税赋负担比较来看,1994年新税制执行后,林业部门属于高税赋行业。

2.财政分权改革后林业税费负担进一步加重的原因1994年的财政分权改革激化了地—理论纵横方及各级林业部门从自身利益角度出发加重林业税费负担,同时林业生产自然属性的特点也使这种扭曲的利益分配格局得以实现。通过一定的传导放大机制,分权财政改革中地方政府各级部门乱收费的问题在林业中表现尤为突出。(l)地方政府变相增加林业收费。从林业经营的实践来看,森林资源相对比较丰富地区经济发展相对滞后,林业部门是当地财政收人的主要来源。如在江西省崇义县,林业是县财政的支柱,提供60%以上财政收人。分权式财政改革后,由于地方财力普遍紧张,林业重点地区的地方财政为平衡收支,矛头直接指向其财政所依赖的主导产业—林业。各种名目由地方政府征收的林

业费不断出台。在研究中我们看到,分权式财政改革后,南方集体林区地方财政对林业部门的利益转移方式既有直接转移也有变相的方式。直接转移的方法,一种是凭借地方政府的行政权力由林业部门开征收费。以江西省上犹县为例,1994年后地方政府对林业新开征的税费名目包括副食品调节基金、重点工程建设基金等。另一种是地方财政直接占用林业部门收取的用于森林资源恢复更新的育林基金、维简费。育林基金、维简费是林业部门凭借行政职能依法征收的用于扶持林业生产的资金,林业部门对育林基金和维简费的使用有明确的规定。财政部也明确规定:这两项资金不得用于平衡地方财政预算。但1994年分税制激发地方财政增收的动机,使不少重点产材县的地方政府巧立名目,调控、摊派,借调林业的专项资金。1994年后,有不少县财政为了提高财政收人能力,由县财政人为地规定远远高于林业部门木材最低保护价的木材销售计税价格。此举的目的就是通过提高林业生产经营的实际税赋水平,进而提高地方财政的收人,实现地方财政创收的目的。这种做法是地方财政采取变相转移的方式加重林业实际的税费负担。以湖南省靖州县sm以上杉元条为例(见图2),其计税从1992年以来呈现出不断上涨的趋势。表明地方财政在通过抬高木材计税价林业经济热姨蘸黔。曰论纵横——为自身增收的途径。

(2)林业部门乱收费增加。2994年行的分税制是在中央地方事权划分础上进行的,但科学事权划分的落一直是困扰分权财政管理体制改革问题。一方面在林业生产经营中林部门承担了诸如开道、修路、教育等应由各级财政支出负责的活动。另方面,作为国家事业机关的地方林机构(如林业局)处于生存的困境,方财政减少林业局预算编制,拖欠业行政事业费和人员工资的情况比皆是。再加之林业部门本身机构臃,人员超编严重,为了生存,林业部在财政分权后,倾向于利用其行政能乱收费。据调查,在江西各县林业(含乡镇林业工作站)一般有工作人100~300人,除极少数人(10~20人)工资由县财政拨款外,大多数人的资不得不从林业部门征收的林业规中支付。

(3)缺乏一个完善的转移支付制加剧了林业高税费。林业发展面对现实是,林业发达地区多属于相对困地区需要国家转移支付来促进地经济发展,实现地方财政的收支平。目前对林区的转移支付从形式上,只有税收返还和专项补助,而没有林区的一般性转移支付。税收返还用的是“基数法”,实际上是继承了有的利益格局。林区大多是经济欠论文 达地区,税收基数本来就小,因而返林区所在地方政府的资金难以满足要。而一般性转移支付主要是针对济落后、地方财政困难的地区的一资金援助方式,它的目的是使经济后地区的居民能够享受到一般水平公共服务,但目前我国尚未建立一性的转移支付渠道。不健全的转移支付制度,加剧了林重点省、县地方财政的困难,促使他为平衡地方财政或创造新税源而向地方财政有较大贡献的林业部门加收费,进一步提升林业税费的水平。可持续经营完整的产供销循环,造成森林资源经营呈现出不可持续。市场经济条件下,营林生产产品—木材的市场价格由供需决定,在一定时间内保持相对均衡。在木材的价格构成因素中,采运工资具有一定的刚性,难以挤占;地租在权属明确的条件下采取拍卖的方式决定价值,因此价格也相对固定。因此,林业税费提高首先挤占的是营林生产者的合理利润空间。由于赢利预期下降,现有的林业生产经营者会减少对营林生产的投人,林业也会丧失对潜在资本的吸引力,没有投人的森林经营无论是资源数量还是资源质量都会呈现出下降的趋势。而没有森林资源的林业经营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根本谈不上经营的可持续。

1.高税费造成森林资源经营投入下降过高的林业税费挤占了林农和木材生产者的合理利润空间,森林资源经营投人不断下降。以江西修水县为例,1999年企业投资营林的只有10.9万元,在全县营林投资中的比重从1994年的13.5%下降到4.7%。该县上世纪90年代没有一个个体和私营企业投资于营林业。

2.高税费造成森林资源数量和质量下降相对较高的林业税费从表面上看似乎可以抑制木材生产和消费,进而减形式出现。此外投人下降也直接导致用材林的营造大幅度下降(见图3)。无论是高税费引起的制度外森林资源乱砍乱伐,还是高税费导致营林投人减少,森林资源更新恢复乏力,其直接后果都是森林资源数量和质量的下降,森林资源经营处于不可持续状态。

3.高税费导致林业流通领域秩序混乱过重的税费使经销木材获利空间极小,阻碍了正常的木材生产流

通。在木材公司统购统销的经营方式下,为保证自身的利润,木材经销商常常采取压低价格向林农收购木材,再以市场价格出售给自己的客户,而自己承担全部林业税费的做法。实际情况是,林业税费越高,收购价越低,高税费最终还是转嫁到营林生产者一林农的身上。木材流通领域混乱,反过来危害了森林资源的可持续经营。可见,无论是从生产领域还是流通领域,过高的税费负担造成了森林资源状况的恶化和营林投人的减少,从而导致了商品林业经营的不可持续J胜。税费调整的思路财政分权对商品林业的可持续经营有深远的影响。毫无疑问,中国现代公共财政体制框架中,应当包括一个合理的林业税费体系,既体现财政对林业生产的扶持,又能促进林业合理利益分配格局的实现,进而实现林业税费不断加重的后果财政分权造成林业税费负担进一加重的直接后果是破坏了商品林业少对现有森林资源的消耗。但林区的实际情况并非如此。由于传统上林区的林农生活来源很大程度上依靠木材砍伐出售,高税费并不能完全阻碍林农对森林的砍伐,只不过为了躲避税费,这种砍伐行为不是在合法的采伐限额内走正常程序,而是以偷砍偷伐、黑市交易的图3税费对营林要素的影响。eo髓潺林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目标。鉴于林业税费问题的复杂性,对林业税费体系的改革应当具有渐进性,既要明确改革的目标及长期计划,又要找到打破现有林业税费改革僵局的突破口,加快林业税费改革的步伐。

1.确定林业税费改革的目标现有林业税费体系的改革不是一个简单降税的过程,它涉及到各级地方财政,各级林业部门的切身利益,是一个包含基本目标和最终目标的系统工程。林业税费改革的基本目标是为林业部门争取合理的税赋水平,使商品林木材生产过程中的税费水平至少等同于一般的商品生产中税费水平,保证林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享受公平待遇。林业税费改革的最终目标是保证林业税费体系能够体现商品林生产中基础产业及兼有公共品(环境服务和社会发展)生产功能的特征,对商品林业生产给予一定的税收优惠和扶持,支持其发展.2.林业税费改革的方案(l)积极为林业部门争取平均税赋水平。国民经济名义税负为GDP的10%~15%,实际税负为25%~30%。目前南方集体林区营林生产销售环节的法定税费按上限计算,达到了销售价格的43.6%,是国民经济实际税负水平的一倍以上。如果不触动原有的林业各种规费项目,很难将林业税费水平降至国民经济实际平均税费水平上。无论是各级地方政府还是各级林业部门都需要从自身开始,推动林业税费的改革。①中央财政转移支付能力不断增强为林产品农业特产税的减征或免征创造了条件。从目前看,我们有减收农业特产税的条件和能力。农业特产税的本意是为了调节从事各种农产品生产者的收益,但从实际效果看它实际是加重了林农的负担。2001年我国财政收入超过1.5万亿元,而农业税占国家税收总额还不到3%,其中的农林特产税所占比重更低,减征农业特产税的财政负担应不成问题,但由此可能对林业发展带来的积极促进作用却不可小视。2001年进行的农村税费改革试点中,包括浙江在内的一些省份已经彻底取消了对农业特产税的征收,由此造成的当地财政减收,由省财政转移支付弥补。②在事权财权合理划分基础上的林业机构改革基础,为削减林业部门现行的“一金两费”创造了条件。在分析中我们看到如果不对林业部门平均占销售价30%左右的各种收费进行改革,即便调整了农业特产税,林业公平税赋的目标仍难以实现。“一金两费”从设立之初就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育林基金实质是产品经济理论和资源无价论的产物。随着林价制度的推行,在商品林业生产链中完善营林成本核算制度后,完全可以大幅下调甚至于取消育林基金。维简费(1994年前称更改基金)、林业保护建设费也是计划经济的产物,从开始就未区分清经营主体和地方财政职能,如林区道路的延伸与养护、防洪保安工程应属于地方财政公共支出的范畴,不应由林业部门负担。因此在企业主体地位确立和地方财政支出明确的条件下,应当减收维简费和林业保护建设费。从“一金两费”的使用看,大部分用于地方林业机构养人发工资。随着地方政府和各级林业部门事权、财权关系的不断理顺,以及林业机构精简改革的不断深化,逐步降低“一金两费”的水平,取消各种不合理的林业自主收费。(2)为林业积极争取林业税费的优惠政策。国家税收杠杆的调节作用不仅体现在对财政收入的调节上,还应体现在对不同产业、不同群体的利益调节上。商品林业生产属于基础产业。在国家税费总体框架中,对基础产业应当采取优惠扶持政策。现行的财政通过高税赋从林业行业获取收人,再通过财政支出中专项补助方式返回给林业,扶持其生产的做法交易成本高,效率低,并有可能产生各种腐败,不如直接使用优惠的税收政策支持林业

林业 推动绿色增长的重要力量 篇3

绿色发展是一种“低排碳、低耗能、低污染”的经济发展模式,实现绿色增长已成为世界经济新的发展趋势。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林业是重要的公益事业和基础产业,是最大的绿色经济体,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绿色增长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近年来我国林业快速发展,过去20年期间,世界森林面积累计减少1.35亿公顷,与此相反,我国森林面积从1.34亿公顷提高至2.08亿公顷,引领了全球林业绿色增长,成为我国乃至全球绿色增长的重要力量。

绿色经济规模不断扩大

森林是巨大的资源库、基因库和能源库,林业被公认为天然的循环经济、低碳经济和绿色经济的复合体,承载着潜力巨大的生态产业、可循环的林产工业、内容丰富的生物产业。发展林业产业,就是发展绿色经济,增加绿色经济总量。随着森林资源快速增长、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不断深入,以及林业产业政策要点与振兴规划的颁布实施,我国林业产业近年来持续快速发展。近年来,中国林业产业发展迅速,为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提供了包括木材、竹材、人造板、木浆、林化产品、木本粮油、食用菌、花卉、桑蚕、药材、森林旅游服务等在内的大量物质产品和非物质服务,同时,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在保障国民经济发展,提高人民生活质量,促进农村经济发展,解决山区农民脱贫致富等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2006年全国林业产业总产值首次突破1万亿元大关,2010年、2011年又接连迈过2万亿元和3万亿元大关,2011年达到3.06万亿元。2013年,全国林业总产值达到4.46万亿元,经济林产品、竹及竹制品、人造板、纸和纸板、松香等主要林产品的产量居世界第一。林产品贸易额达到1260亿美元。

中国地貌多样,自然气候条件复杂,植物种类繁多,森林类型多样,具有明显的地带性分布特征。中国的森林植被主要类型有寒温性针叶林,温性针叶林,温性针阔混交林,暖性针叶林,落叶阔叶林,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常绿阔叶林,硬叶常绿阔叶林,季雨林,雨林等。

根据1973年到2013年开展的8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结果,自上世纪90年代初以来,中国的森林面积和蓄积连续20多年保持双增长。特别是进入21世纪后,中国森林资源进入快速增长时期,成为全球森林资源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对于维护全球生态平衡、保护生物多样性、应对气候变化、促进全球经济、生态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全国现有森林面积2.08亿公顷,森林覆盖率21.63%,森林蓄积151.37亿立方米。

第八次森林资源清查结果显示,我国林业产业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将对绿色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一是森林单位蓄积量上升空间大。全国乔木林每公顷蓄积量85.88立方米,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65.56%。人工乔木林蓄积量更低,只有49立方米,远低于发达国家的200~360立方米。二是物种开发潜力大。一个物种的开发可以形成一个巨大的产业,产生出惊人的经济效益。我国有木本植物8000多种、陆生野生动物2400多种、野生植物3万多种,现已发现具有较高经济价值的树种有1000多个,银杏、红豆杉等以外的大部分树种尚未形成大产业。三是林业特色产业发展前景好。林下经济、森林旅游、花卉、油茶、森林食品、生物质能源、生物医药等特色新兴产业蓬勃发展,方兴未艾。近年来,生态旅游作为绿色旅游消费已成为旅游发展的趋势和主体。截至2013年,全国已建立国家级森林公园779处,接待旅游人数突破7.4亿人次,直接收入超过679亿元,综合产值超过5300亿元。森林旅游业已成为林业产业中最具活力和最具发展前景的新兴产业,有力促进了林业产业结构的调整,扩大了就业,推动了林区经济社会的繁荣。发展林下经济是帮助山区、林区农民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在林下种植药材、蔬菜、蘑菇、木耳、花卉,养殖林蛙、蜜蜂、家禽、家畜及野生动物,生产多种多样丰富的绿色产品,极大地拓展了农村经济发展的空间。截至2013年,全国林下经济产值达6000亿元,重点林业县农民林业收入占人均总收入的50%以上,有力地促进了农民就业增收。

民生在绿色中促进

在2010年全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百县经验交流会上,时任国务院副总理回良玉指出,2008年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为2000多万返乡农民提供了3600多万个就业岗位,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做出了特殊贡献。

2008年,在福建等省试点的基础上,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使农民不仅具有经营的主体地位,而且享有对林木的所有权、处置权、收益权。同时,政府给予他们政策上的支持,包括金融、保险和财政支持,为农民提供便捷的技术、信息、林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等服务。逐步形成充满活力的集体林业发展机制,实现资源增长、农民增收、生态良好、林区和谐的目标。

经过几年来的改革创新和配套政策的不断完善,激发了广大农民发展林业的积极性,有效地解放了农村生产力。截至2012年,中国已将27亿亩林地、99.05%的集体林地承包到农户,同时,通过森林保险、林权抵押贷款、公益林生态补偿等政策措施,4亿多农民直接参与森林培育并从中受益,实现了“生态受保护、农民得实惠”的改革目标。通过林改,林地发展潜力得到充分释放,产出效益明显增加。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后,集体林区农民户均拥有森林资源资产价值近10万元,林业已经成为农民增收主渠道,初步估算,农民涉林收入约占总收入的1/3,部分地区高达60~70%。辽宁省本溪市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后发展林下经济,现在林业收入超过10万元的农户1.6万户,占整个农户的10%。

据统计,2013年林改县农民人均年收入8724.88元,其中来自林业的收入1607.51元,占总收入比重为18.42%。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有效地促进了农民就业增收,走出了一条不离乡、能就业,不砍树、能致富的发展之路。

林业既是重要的公益事业,也是重要的基础产业,横跨国民经济一、二、三产业,门类全、产业链条长,涵盖范围广,是一个劳动密集型产业,就业容量大。随着林业工业化进程的加快,以木竹资源为原材料以及林下产品加工业不断发展,直接带动林业产业工人队伍迅速壮大,2011年全职参加林业生产的人数达3165万人,比2010年增长32.14%。据研究测算,2015年林业就业人数将达到6000万人。我国是一个多山国家,山区面积占国土总面积的69.1%,山区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55.7%,这一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相对落后,就业岗位少,收入水平低,是国家扶贫重点区域。同时,山区是我国的资源宝库和重点生态保护地区,全国90%的林地、84%的森林蓄积量、77%的草场、76%的湖泊、98%的水能都集中在山区。林业是农民最容易、最直接、最可靠的就业方式之一,大力发展林业是促进农民就业和增加收入的最有效途径,是缩小贫富差距、构建和谐稳定林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

近年来,浙江省开化县以生态特色为主体的旅游业取得了显著成效,一批又一批久居都市的游客来此感受田园风光。开化县古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钱江源国家森林公园,是开化县最具生态旅游特色的两大景点。良好的生态和丰富的物种资源,以及美丽的风景,带火了钱江源国家森林公园的旅游。去年“五一”黄金周期间,仅钱江源头里秧田村就接待游客5000人次,总收入10多万元,户均增收7000多元。陕西太白山国家森林公园所在的汤峪口镇自开展森林旅游后,公园周边两个行政村的村民人均年收入由1988年的400元上升到现在的4000多元,家家盖起小洋楼,成为全省的小康示范村。山东莱芜华山国家森林公园1998年建园以来,为周边村民提供直接就业岗位2000个,间接转移农村劳动力3万余人。

30年来,全国森林公园的旅游规模和效益快速增长,森林公园优美的自然景观和优良的生态环境,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们走进森林公园、回归自然、享受自然。统计显示,自1993年起我国森林公园的年游客接待人数一直保持两位数的年增长率。到2011年底,全国森林公园共拥有旅游步道6万公里,旅游车船3万台(艘),接待床位72万张,餐位127万个,职工总数达15万人,导游人员1.6万人,初步形成了“吃、住、行、游、购、娱”配套发展的服务体系。

由于我国超过95%的森林公园地处山区或偏远林区,近50%位于贫困地区或生态脆弱地区,因此森林公园的建设发展不仅与当地的社会经济发展息息相关,还为所在地居民尤其是农民提供了广阔的就业增收途径。我国森林公园建设和森林旅游产业发展已经使2700多个乡1.2万多个村的2000多万农民受益,带动森林公园周边近5000个村脱贫。目前,全国森林公园每年提供的社会就业岗位达60余万个。

绿色财富的叠加

“三个系统、一个多样性”是国家重要的生态资产,是国家财富增长的重要源泉和基础。发展林业是应对当前生态危机和环境资源挑战的有效途径,投资于林业就是将其他资本加速转化为生态资本,林业的发展将直接促进森林等生态资本的积累,迅速积累绿色财富。

中国林业已经创造出了从“生态赤字”转向“生态盈余”的绿色奇迹,为整个国家绿色生态空间的保护和绿色财富的积累发挥了重要的战略作用。作为绿色经济的重要生态基础,林业在实现绿色转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和维护生态安全的保障,是其他资源无法替代的。特别是林业对生态安全、粮油安全、能源安全、气候安全、淡水安全贡献突出,将对实现可持续发展和千年发展目标做出重要贡献。

据第八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结果和森林生态定位监测结果评估,目前,我国森林植被总碳储量达到84.27亿吨,年生态服务价值超过13万亿元。全国森林生态系统每年涵养水源量4948.66亿立方米,年固土量70.35亿吨,年保肥量3.64亿吨,年吸收大气污染物量0.32亿吨,年滞尘量50.01亿吨。作为绿色经济的重要物质基础,林业是人类的一个巨大的可再生自然资源库,在社会发展中向人们提供的丰富的物质产品福利,对人类生存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林业提供木材等木质原材料、产品和能源产品,具有清洁安全、可再生、可降解等优点。同时森林也是重要的“绿色能源库”,是生产生物质源的“绿色油田”、“绿色电厂”,发展林业生物质能源潜力巨大,对实施替代能源战略意义重大。森林是仅次于煤炭、石油、天然气的第四大能源库,是惟一可再生的能源。全国每年有可能能源化利用的森林采伐和木材加工废弃物3.5亿吨,全部利用可替代约2.3亿吨标准煤;现有木本油料树种总面积超过400万公顷,可培育能源林1300万公顷,可每年提供生物柴油500多万吨、木质燃料近4亿吨,折合标准煤约2.7亿吨。

林业具有可循环性和低碳性,是规模最大的循环产业、潜力巨大的低碳产业。林业是绿色发展的先锋,在绿色经济中,林业部门发挥着先导作用,通过绿色投资,促进经济结构转型与绿色发展。同时,由于绿色投资带来了绿色创新,进而带来了技术进步和效率提升,也使得绿色经济发展的“质量”得以提高,“绩效”得以扩展。据专家估算,林业投资可以带来数倍于投资的收益。据千年研究所绿色经济报告:从2011~2015年间,绿色投资前景看好,即将全球GDP的0.034%用于再造林和相关激励措施,即可避免毁林,保护森林,促进绿色增长。而且在包括像林业等一些重要的部门投资,会比常规模式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从而在生态系统服务得到保护的同时,提高就业和减缓贫困,增进山区林区的社会福利。

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中国政府执政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林业地盘很大,产业种类很多,既能提供绿色的生态产品,又能提供丰富的物质产品,与民生问题关系密切。全国3亿多公顷林地提供了丰富的林产品,满足了人们对绿色林产品的巨大需求。

林业改革与林业增长论文 篇4

(一) 林业产业结构不合理

随着我国近年来大量植树造林工程的完成, 我国的林业生产形势总体上产生了较大的变化, 在我国森林资源增长较快的形势下, 我国森林资源的蓄积量也有了一定的增长, 我国森林资源长期下降的情况得到了遏制, 当前已经出现了长大于销的新形势。但是, 从另一角度来看, 我国森林资源也面临着较为严峻的形势, 即结构性短缺的问题。比如我国树林比重日趋增长, 而经济林等树种比较少, 森林分布不均的问题也较为严重。其次, 材林结构与我国的材料生产工业发展不适应, 出现了经营与利用相脱节的问题。另外, 由于近年来大量植树造林工程的实施, 成熟林所占比重不大, 后备资源存在不足。因此, 从上述现象可以看出, 我国的林业产业结构仍然存在较为严重的结构性短缺问题, 阻碍了我国林业经济的发展。

(二) 林业产业不能满足生产需求, 二三产业开拓不够

随着我国林产工业的迅速发展, 各类林业、建材、供销等乡镇企业部门如雨后春笋般兴起, 我国的林业生产已经初具规模, 林产品结构也有了极大的变化, 但仍然存在很多不利因素制约着我国林产工业的发展。首先, 很多林产业组织各自为阵、规模小, 大多以粗加工为主, 这样必然无法提高市场竞争力。其次, 产业结构雷同度较高, 调查发现, 我国各地在林产工业项目上的选择几乎没有较大的区别, 以至于生产能力闲置的问题较为严重。另外, 由于资源的产出率低、高成本、技术落后及管理等问题, 往往造成企业的经济效益低下。不仅如此, 虽然我国林业产业体系较为完备, 但是林业产业结构对林业经济的制约也较为严重, 通俗来讲, 就是林业经济增长和林业产业机构不同步的问题较为突出。其原因有两点:一是林业产业机构内部各环节的不适应性, 二是林业产业结构层次较低。在这两点上具体表现为林业产业结构内部发展脱节、生产能力层次低等。特别是林业产业粗放经营、创新机制不完善等因素, 造成了林业发展的低级化, 加上我国林产工业本身基础较差的原因, 因此导致我国林业经济长时间得不到发展。

(三) 国家文明新政带来的影响

党的十七大把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目标和战略举措, 并在“十二五”规划中将“绿色发展”作为主基调。作为与绿色发展有着天然联系的我国林业, 已经并将继续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目前, 我国正在全面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 沉睡的山林被唤醒, 亿万农民的发展渴望被激活, 林业经济发展的动力和活力竞相释放, 全面助力经济转型和绿色发展。我国由以木材生产为主向以生态建设为主的转变, 标志着林业转型的开始;而生态、产业、文化三大体系概念与森林生态系统经营、森林多功能利用等现代林业思想的形成, 标志着林业产业向绿色和循环产业的形态发展。

目前, 林业产业发展势头良好的明显标志就是规模扩大、结构逐步优化、第一产业发展加速、新兴产业不断兴起, 尤其是林产品国际贸易迅速增长, 我国现已成为世界林产品第二大国。从林业产业发展转型的重点来看, 应放在第二产业, 因为该领域小型企业众多, 加工技术水平较低, 科技含量不高, 产品和原材料都对国际市场依赖度高, 随着劳动力、原材料成本的提高, 第二产业面临的困难将越来越多。因此, 林业产业转型的重点和难点都在林产工业。

二、产业结构调整

(一) 合理化林业产业目标

1. 推动林业产业结构合理化发展。

在具体的经济技术条件下, 通过合理的利用林业产业内部各部分的比例, 促使林业生产能够稳定、可持续和协调的发展, 即为合理化。

2. 重视农业基础地位, 实现森林资源集纳经营。

林业产业结构作为一个整体, 其内部的各个组成部分都是不可分割的, 他们相互联系又相互制约。众所周知, 林业产业机构中其制约因素的并不是最强的因素, 而是其最弱的因素所决定的。因此, 林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必须要对当前的发展情况加以充分考虑。鉴于我国森林资源发展一直没能得到重视, 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我国的林业发展基础远远落后于我国的社会需求, 所以实现林业产业机构合理化目标必须要重视农业的基础地位, 即实现森林资源的集纳经营, 从而提高我国森林资源的配置效果和水平。

3. 坚持从实际出发, 完善林业发展机制。

林业产业机构合理化发展时, 还应该重视其内部结构间的协调, 林业工业的发展应该以营林业的发展情况作为依据而不可脱离营林业的供给水平。从某种程度来说, 只有营林业的发展符合林产工业发展要求, 才能够构建起完善的林业发展机制, 进而实现林业产业结构的合理化。

4. 推动林业产业结构高度化发展。

林业产业结构的高度化则主要是指在林业开发和应用科学技术的层次。众所周知, 科技对林业经济会产生深刻的影响, 它不仅会提高林业产业内单个要素的利用效率, 而且能够极大的提供林业产业结构要素的配置效果。一般来说, 高度化的林业产业结构所体现的特征主要是高度加工化、技术密集化等。比如从原料生产转变为加工生产、林业生产要素在各环节中发生的变化等, 同时由于技术在各个环节和要素中的传递, 使得新技术也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 提升了资本的有机构成和各环节的产出能力。由此可见, 林业产业机构高度化的实现不但可以极大的改善整个林业产业的素质, 提高市场竞争力, 而且对于林业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二) 调整产业结构, 培育林业经济主导产业

林业产业结构调整的目的就在于解决复杂的系统工程问题。具体来看, 林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应该通过分类经营为手段, 不断加强森林资源的培育, 推动我国林业产业的发展。

1. 重视林业新经济增长点的培育。

一般来说, 森林旅游业等新的经济增长点的建设和培育对于我国林业第三产业的发展有极大的推动作用,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 这并非我国林业产业问题的所在, 其关键问题就在于我国林业第二产业不发达、不合理和低级化。因此, 我国林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应该以第二产业为基点, 加大新经济增长点的培育。

2. 林业第二产业主导作用的培养。

我国当前林业产业的发展仍然是以资源消耗为主体的初级产业, 严格意义上所说的林业主导产业至今仍未形成, 同世界总体水平相比仍然存有较大的差距。林业产业结构中的低级化、不合理化程度非常严重, 因此我们首先要采取有效措施大力调整林业产业结构, 特别是对于林产加工等林业主导产业, 更要引起重视。其次, 这些林业第二产业的培养还应该注重其主导作用的培养, 通过这样一种方式能够带动相关产业链的发展, 切实实现产业结构调整的良好效果, 从而推动林业经济的增长。

三、转变林业经济增长方式

(一) 发展森林食品产业

众所周知, 森林食品产业是横跨一二三产业的产业集群。在当前木材停产限伐的大背景下, 森林食品产业的发展是解决人往哪里去、钱从哪里来的最广阔、最具潜力、最有林区优势特色的方法。

1. 实现林区经济转型。

发展森林食品业是加快结构调整、实现林区经济转型的必然选择。林区森林食品产业的发展不但可以极大的促进周边富余劳动力就业, 而且能够化解林区在发展中遇到的各类问题。

2. 实现林区经济可持续发展。

通过森林食品产业的发展, 可以有效的促进森林资源保护和培育, 这对于实现林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而且森林食品产业的发展, 还能够带动林区商贸、旅游、餐饮住宿、交通运输、现代服务业等相关产业的进一步发展。

(二) 走木材精深加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林木产品加工应不断向下游产业、产品延伸, 林产工业的重点应转向小径材和剩余物利用, 以终端、高端和集团化为发展方向, 组建木结构建筑集团公司, 建设板材、实木、林化项目, 完善初级产品———中间产品———终端产品产业链, 实现林产工业的战略升级。尽快走出一条木材精深加工的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着手研究整合资源, 组建人造板、复合地板、家具等公司, 加快产业龙头发展, 壮大产业集群。尽快突破资金“瓶颈”, 加大投资力度, 实施大项目战略, 以打造产业集群、集团化运作、延伸产业链条为核心, 努力实现林业产业发展的集群化、规模化、效益化。

参考文献

[1]冯达.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林业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 2010 (19) .

[2]李冰.我国平原地区林业产业结构特点分析[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9 (03) .

林业改革与林业增长论文 篇5

所谓森林灾害,就是指森林中的某一区域由于内部或者外部的原因,对森林生态环境以及人类生命财产安全所造成危害的行为。按照起源划分,森林灾害可以分为自然灾害和人为灾害两种,但无论是哪种原因,其对于林业经济增长都具有严重的影响。

1我国森林灾害的基本情况

从1965年到2015年,我国的森林灾害累积发生约为700000次,其中森林受灾面积约为4×108hm2,几乎占据了全国森林面积的25%,平均下来,几乎每年都会发生不同成度森林灾害14000次,这样的比例数据,在世界森林受害率中都可以占据到榜首的位置,据初步统计由于森林灾害所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大约可以达到100亿元[1]。在这其中以南方森林灾害占据比例较大,约占我国森林灾害总指数的45%,但是灾害扩散面积比较少,大约只有我国森林受灾面积的20%,而北方地区虽然发生的灾害的次数比较少,但是北方具有气候干燥等特点,极易形成大型火灾,以黑龙江地区和内蒙古地区为例,虽然其近些年发生灾害的次数只有我国森林灾害发生次数的2%,但是其燃烧扩散面积却可以达到我国森林受灾总破坏面积的50%,尤其是在两省之间的大兴安岭地区,受灾形式最为严重。由于北方受到西风带影响,气旋与反气旋天气呈现周期性交替变化,灾害的发生周期比较明显,而南方地区由于受到热带高原气与副热带高压气候的影响,天气变化复杂,灾害发生的状况也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

2林业经济增长

2.1林业经济增长的内涵

所谓林业经济增长,就是指林业行业产品以及劳务数量的一种增加关系,其可以用林业总产值或者林业总产出进行衡量[2]。从我国的林业发展实践中观察,不难发现我国的林业总产值计量,现阶段存在两个比较突出的问题,就是森林资源中的生态资源统计,与我国森林资源的范围界定很难确定,而这对于我国林业经济的总产值衡量与计算具是存在一定阻碍,为此很多专家学者针对这一问题,展开了比较深入的探究,这其中以林业大学教授王立群先生所提出的观点,备受社会各界认可,其认为林业就是培育和经营林业用地以及林业产品生产的行业,在其研究过程中通过承认森林生态资源效益,暂时隔绝林业产值计算的方式,从理论的角度,将林业生产性质与生产内容进行划分,对我国林业经济的总产值进行衡量,同时阐释森林灾害与我国林业经济增长之间的影响动态关系。据此可以发现,现阶段我国的林业经济总产值可以分为两大部分,即林业经营产值和木材采运产值,从我国的国民经济发展分析,林业经济范属于农业经济之中,因此森林的培育和种植可以范属于农业经济产值之中,而森林中的采伐经济就要纳入工业经济生产总值之中,在进行林业经济产值计算时,必须要从这两个方面进行考虑。

2.2林业总产值变化趋势

越南林业总产值增长率创历史新高 篇6

阮伯义表示,越南林业产业结构调整2年来,木材和林产出口总产值大幅增加,从2010-2012年的30亿美元提升为2013年至今的62.67亿美元。造林工作继续得到推进,平均每年全国完成造林面积20万hm2,其中90%是经济林。森林服务成为扶持林业产业发展的可持续资金来源,为提高农民经营林业收入和减轻国家预算支出负担作出了积极贡献。另一方面,阮伯义认为,林业产业结构调整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尚未取得突破性进展,增长缺乏可持续性等。

越南农业与农村发展部副部长何功俊表示,越南林业产业结构调整取得初步进展,但仍需要各地方政府积极行动,抓紧落实。在继续扩大高效林业生产模式的同时,还应重视出台更多包括信贷优惠政策在内的政策机制,鼓励企业与农民加强合作,提高生产效益等。

(摘自《越南通讯社,2015-07-07)

试论林业改革与发展的思考 篇7

1 我国林业发展现状分析

我国第七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结果显示, 我国森林覆盖率达20.36%, 全国森林面积1.95亿公顷。其中经济林在森林资源中占有重要比重, 其也是林区经济的主要来源之一, 作为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和木材生产基地。其中国有森林资源占全国森林的42.34%。对于国有林区来讲, 发展非公有制经济, 林权改革是关键。这是一项系统的工程, 涉及到国家利益、国家生态以及国土安全, 更关系到林业企业广大职工的切身利益。如何通过科学林业改革与发展促进林区经济发展已近成为目前我国林区经济发展的关键。

2 林业改革与发展

2.1 林权改革———林业改革与发展的基础

林业改革与发展的基础是林权的改革, 传统林权导致了林业职工积极性不高, 影响了林业企业的发展。林业经济作为农业发展过程中, 林区农民增收致富是贯彻我国新农村建设与发展的重要工作。集体林权制度的改革是现代林业改革与发展的重要基础工作, 是促进林区经济发展的关键。其需要通过明确产权、承包到户的改革来提高农民的积极性。以产权的明确林地承包经营的长期性、稳定性, 使农民感受到承包经营的保障。林权改革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 真正的做到山有主、主有权、权有责、责有利, 以此达到促进林业经济发展的目的。另外, 林权制度的改革有效地促进了森林资源的综合经营与利用, 解决了传统森林资源利用、恢复与发展的难题。以提高成活率、提高成品品质与承包者自身利益相结合, 使得承包者必须通过自身对林区的综合利用来达到森林资源的综合开发, 提高自身经济效益。通过林权改革在促进我国林区经济的快速发展的同时还能够促进我国生态保护的开展。

2.2 林业资源的综合利用——林业改革的

重点

林业改革能够有效地提高林业资源的综合利用、提高林业土地利用效率。通过林权改革承包后的林地的综合种植技术, 能够使得承包者达到利益的最大化。同时林权改革后, 放活经营使得农民提高了现代种植技术应用的积极性、提高了农民对种植品种与发展方向决定性, 其自护经营权还能够有效地提高农民对林地技术的投入, 提高林地的综合利用。例如:林地间种平菇高产技术、林地间种豆等技术的应用有效地提高了农民种植与经营效益, 促进了我国林地经济的发展, 为我国林区经济的快速发展奠定基础。另外, 分类经营技术的发展也为现代林业改革带来了新的发展契机。由于林业生产周期长、见效慢、产出投入比低, 造成农民在进行林地承包后需要很长一段时期才能见到投资效益。通过分类经营技术与间种等技术的应用, 有效地将生产周期长与生产周期短见效快的作物进行间种、套种, 以此达到林地生产短期见效益的目的, 提高农民林地承包的积极性。

2.3 以科技服务与扶持促进我国林业改革

为农民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是促进我国林业改革与发展的重要工作, 以政策制度、扶持以及科技服务等工作帮助农民种好林木, 并针对林业种植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等进行政策倾斜, 以此促进我国林业改革的实施。另外, 还要通过为农民提供便捷的操作技术、信息、林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等服务, 为林地改革后的经营与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尤其是在科技服务上, 政府应以农技推广站为基础, 大力进行农村林地种植技术的推广与服务, 以此帮助农民进行林地的种植与经营, 为提高农民林地承包后的经营与发展奠定基础。将间种、套种、防虫、防病害等工作切实落到实处, 以此帮助农民种植与管理好林地, 保障农民的经济利益。需要注意的是, 在进行林地改革的过程中, 还要加强森林防火的服务, 以防火安全知识讲座、常见小规模火情处理等为培训内容强化对承包者的培训, 以此提高林地的防火安全。

3 关于我国林业发展的思考

林权改革为我国林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发展契机, 同时也对我国有关工作提出了一些要求, 根据我国《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 我国各级政府都在积极的进行着林业改革工作。《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中明确了我国林业发展要坚持以生态建设为主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同时也明确了林业的定位。在我国大规模植树造林工作开展后的今天, 我国森林覆盖率得到了大幅提高, 为我国防沙治沙、荒漠化治理等工作奠定了基础。根据我国林业发展的方向, 未来我国林业发展还将向着坚持生态建设为主的可持续发展方向发展, 加强对天然林的保护、巩固退耕还林的成果, 并针对重点地域进行重点治理, 以此减缓荒漠化区域的发展。同时通过我国林业产业的发展还将极大的促进林业相关产业的发展, 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 为我国河山更加秀美、生态环境的改善奠定良好的基础。

林业的发展必将带动林区经济的发展, 同时通过特色高效林业种植、林下种植技术还能够挖掘农业内部就业潜力, 消化林区剩余劳动力。林业产业化的发展还能够促进林业相关产业乡镇企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为乡镇企业做大做强提供基础保障。同时通过特色种植技术还能够促进休闲农业、乡村旅游、森林旅游与农村服务业的发展, 扩宽农村产业结构与就业渠道, 为农村综合资源的开发利用奠定了基础, 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4 结论

综上所述, 现代林业改革与发展对我国经济的发展、社会的稳定、新农村建设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其一方面需要政府导向作为基础, 另一方面还要以林业种植技术的发展为关键, 通过林权改革提高承包者的积极性, 促进林业经济的发展。并以林业经济发展为基础, 促进农村经济的综合发展, 缓解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 为保障农村社会安定、降低失业率奠定基础。在未来的几年里, 随着林业改革的不断推进, 我国林业经济将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又一支柱产业, 促进我国新农村建设。

摘要:随着我国新农村建设的发展脚步的不断迈进, 我国农村产业结构正在向着更加科学的方向发展,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全面推进, 农村体制创新取得新的突破, 同土地家庭承包经营一样, 具有重要而深远的历史意义。现针对我国林业改革与发展进行了简要的论述。

关键词:林业,改革,发展,思考

参考文献

[1]张成.农村产业结构的整合优化方向之一——林业改革与发展[J].经济快讯, 2009, 11.

[2]陈竞超.关于林权改革对林区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分析[J].经济快讯, 2009, 11.

[3]周鹏.以林权改革为切入点发展农村经济[J].农村信息, 2009, 9.

[4]王祥春.林业种植技术对我国林业改革的重要影响[J].林区经济与发展, 2009, 8.

林业改革与林业增长论文 篇8

一、深入贯彻落实 9 号文件,全面深化林业财政体制改革

2014年4月, 财政部、国家林业局印发了《中央财政林 业补助资 金管理办 法》( 财农[2014] 9号) ,明确提出了中央财政林业补助资金预算管理的程序时限、各类林业补助资金的使用办法,这是今后一个时期林业补助资金使用管理的纲领性文件。为了深入贯彻落实9号文件,林业部门会同省财政厅认真研究,组织专人制定了《甘肃省林业补助资金管理办法实施细则》,为加强和规范中央财政林业补助资金使用管理提供了坚实的制度保障。同时,根据9号文件的精神,调整工作思路,创新工作方法,重点开始了以下工作。

1. 会同省财政厅共同开展林业项目库建设。针对近年林业财政项目资金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我们联合省财政厅下发了《关于做好2014年林业财政项目库建设工作的通知》、《关于印发2014年省级财政林业项目申报指南的通知》,明确指出申报项目由林业、财政部门联合逐级上报,凡申报的项目一律经过筛选进入项目库,滚动安排实施,避免了项目重复申报或选题不准、上报时间紧张等诸多问题,建成了我省首个林业财政项目库,有效提高了办事效率和服务质量。同时为提高项目质量和资金使用效益,研究建立了林业建设项目评审专家库和省级专家评审制度,在全省遴选出111名不同林业学科的专家入选专家库,集中开展重大项目论证,特别对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可行性进行评估。据统计,全省项目库已储备林业科技推广等7大类534个项目,2014年组织申报235项,有效提升了林业建设投入的针对性、精准性和时效性,促进了全省林业建设项目质量和效益的提高。

2. 加强计财队伍规范化管理。按照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要求,我们要求厅直各单位一把手不再分管财务,全面调整了工作机制,形成了由班子副职分管财务,党政“一把手”负责监督检查的新机制。对厅直各单位集中开展会计从业人员从业资格清理工作,要求未取得会计资格证的从业人员,一律不得在会计岗位上从事会计工作,全面落实了会计工作人员持证上岗制度。针对全省项目资金管理面临的一些新情况、新问题,于8月上旬召开了全省林业项目资金管理培训会,邀请省财政、审计、纪检部门的专家领导,就如何加强林业项目资金管理工作做了专题讲解,特别突出了警示教育的内容,使全省林业财务管理人员的思想认识有了进一步提高。

3. 强化林业财政项目资金的监管。针对国家和省级林业财政项目资金使用管理中出现的问题,在年初专门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林业项目和资金管理工作的通知》,明确要求“各地各单位要充分发挥纪检监察审计部门在林业财政项目资金管理中的监督职能作用,建立纪检、审计、稽查联动机制,切实转变工作方式,更新监督检查理念,将监督工作始终贯穿于资金管理的全过程”。组织2个稽查组对2011—2013年全省的林业财政项目资金使用和管理情况进行了稽查,对项目进展缓慢、挤占挪用专项资金、会计基础工作不规范等问题突出的单位进行了全省通报,并责成相关单位限期进行整改。近期组织督察组对近三年来全省农业综合开发林业项目资金管理使用情况开展了全覆盖督查,摸清了基本情况,对发现的突出问题认真进行分析研究,提出处理意见,采取措施,及时纠正和督促改正,使农业综合开发项目资金管理得到进一步加强。

4. 组织搭建林业财政资金网络化管理平台。根据《国务院关于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的决定》精神和省林业财政项目资金管理实际,为实现林业计财工作科学、高效、规范的现代化管理目标,我们在开展广泛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组织有关单位着手搭建林业财政资金网络化管理平台。该平台将通过项目库建设、项目资金进度实时督查等功能的发挥,确保林业财政资金规范安全高效运行。

二、财政林业专项补助资金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1. 对生态屏障综合试验区建设工作的支持有待加强。在国家林业局的大力支持下,国务院去年底审议通过《甘肃省加快转型发展建设国家生态安全屏障综合试验区总体方案》,甘肃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综合试验区建设工作,省林业厅认真研究制定生态屏障规划编制大纲,组织召开省内外专家学者咨询会,谋划建设方向,组织编制总体规划,争取将生态屏障建设落到实处,取得成效。但因国家没有安排专项投资,试验区建设只能依托现有重点工程项目实施,进展和成效尚不明显。建议国家林业局协调财政部、发改委对甘肃省生态屏障综合试验区建设给予专项资金支持。

2. 森林生态效益补偿的机制不够完善。森林生态效益的公共物品属性,决定了国家是效益补偿的投资主体,但仅靠国家有限的财政投入是不够的,也难以激发受益者保护生态的积极性,应采取有效的措施鼓励全社会对公益林实施补偿。除各级政府投资外,生态受益的各个社会群体,也应投入到公益林保护上来。从面上看,中东部省区要对西部省区的生态保护实施补偿; 从线上看,大江、大河中下游生态受益群体要对上游生态环境保护单位实施补偿; 从点上看,对森林、湿地、水源地周围的群众要实施补偿。建议国家从法规层面上明确,逐步建立一个比较合理完善的生态补偿体系。同时,根据我省对单位管护成本的调查显示,以国有林为主的白龙江林管局、祁连山保护局、庆阳市林业局所属林业总场等天然林区管护成本分别为38. 8元/亩、20元/亩、17. 52元 / 亩,以集体和个人为主的庆阳市、天水市、陇南市管护成本分别为42. 23元/亩、28. 4元/亩、22. 3元/亩,与目前补偿标准差距较大。为此,建议国家将国有和集体公益林补偿标准分别提高到15元/亩、25元/亩。

3. 森林抚育补贴范围亟需扩大,补贴标准有待提高。一是甘肃省自然保护区数量多、面积大,区内有大面积亟需抚育的中幼林,特别是采伐迹地、初植密度较大的中幼林,火灾和病虫害隐患相当严重,建议按照森林正常的经营活动,将自自然保护区的实验区纳入抚育范围。二是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后,确权到户的集体林急需抚育但缺少资金。建议在加大抚育任务的基础上,增加试点单位和试点范围,扩大到集体林和个人林。三是河西地区主要以灌木林为主,绝大多数灌木林急需抚育更新。目前灌木平茬更新复壮成本较高,没有国家投入难以实现灌木及时平茬更新复壮。建议将灌木林纳入森林抚育补贴试点范围,发挥灌木林的生态功能。四是由于社会劳动力价格日趋增长以及林区运输成本增加,森林抚育成本逐年增长。我省多数地方抚育成本稿达300元/亩以上,远高于现有的抚育补贴标准,加之抚育间伐出材及抚育剩余物材质差,销售价格低,成本冲减少,而随着森林抚育工作的进一步深入,难度大,成本高,投入不足的情况更为严峻。建议国家将抚育补贴标准提高到每亩300元。

三、对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的建议

1. 制定林业自然资源登记管理办法,建立并实行归属清晰、权责明确、监管有效的林业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

2. 制定森林资源资产评估制度,确定评估对象、评估方法及有关规范标准。在有关省份试点搭建林权交易平台,探索保障林权权利人的合法权益和森林资源安全的途径方法。

3. 实行森林资源增长目标考核制度,考核评价各地森林资源增长目标完成情况。

4. 制定湿地和沙化土地征占用补偿办法,逐步健全林地、森林、湿地和林木、沙生植被、野生动植物等有偿使用制度。

5. 完善公益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建立湿地和荒漠生态系统生态补偿制度。加强湿地、沙化土地资源保护、利用的管理,逐步修复湿地、荒漠生态系统。

6. 探索建立碳汇项目投融资机制,探索建立林业碳汇计量监测体系、林业碳汇技术支撑体系和林业碳汇交易制度。

四、对推进国有林区改革的有关建议

1. 认真总结全国国有林场改革试点经验,明确国有林区功能定位,科学界定国有林场性质,理顺国有林场管理体制。

2. 进一步完善财政支持政策,创新机制体制,按公益型事业单位管理的有关规定,对公益性林场实行财政全额预算管理,同时理顺国有林场基本建设投资渠道。

3. 剥离移交国有林场办社会职能。按属地管理原则,将国有林场承担的学校、医院、社区等社会职能整体移交当地政府,国有林场不再承担办社会职能。

4. 着力完善国有林场社会保障体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健全国有林区社会人员保障制度,实现国有林场职工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等五项社会保险应保尽保。

林业改革与林业增长论文 篇9

1986年前, 全省54个国有林场和34个苗圃经营管理全省森林资源1.33万km2和宜林荒山0.6万km2及灌木林地4.87 km2, 由于体制等方面的弊端, 造林育苗速度缓慢, 效益低下。全省340个乡村林场大部分由村行政组织代管, 没有形成经济实体。全省林业整体呈现出发展缓慢, 质量效益低下等问题, 加快林业改革是林业建设的希望和当务之急, 按照1984年发布的《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和林业的特点, 青海省林业对国有林场、苗圃进行体制改革, 通过扩大自主权, 实行内包外联, 开展多种经营, 搞活经济, 发展商品生产, 实行以林养林;对农村林场实行管理体制改革, 逐步建立集约经营, 商品化的林业经济, 使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紧紧结合起来;在科技推广方面, 改革科技管理体制, 健全技术服务体系, 使林业科技有利于农村经济结构和林业生产结构的调整, 有利于推动林业经济向专业化、商品化、现代化转变。全省林业经济体制的改革推进, 正式拉开了林业改革的序幕。

1 青海省林业改革与发展的内容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 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矛盾日益显现, 助推了林业改革的发展[1]。1997年中央领导“再造一个山川秀美的西北地区”的重要批示是对林业工作一个强有力的推动, 一批重点国家生态保护和治理项目相继启动实施, 青海省林业职能逐步由木材生产向生态保护和建设管理转变。林业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中承担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林业改革不断深入, 生态建设主力军的地位逐步形成。

1.1 机构人事改革

随着林业在生态建设职能的转变, 林业地位不断提高机构不断加强。1997年12月, 青海省将省林业局升格为二级局 (副厅级) 归口农林厅管理;2000年5月单设青海省林业局, 正厅级建制列为省政府直属部门;2011年1月更名为青海省林业厅, 列入省政府组成部门。林业机构在不断壮大完善的基础上, 青海省林学会、青海省花卉协会、青海省野生动物保护协会等民间社团组织相继成立和壮大, 与林业行政组织一起在保护生态、宣传生态文明、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中发挥着积极作用。随着林业各项改革不断深化, 青海省先后进行了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公务员制度改革等人事制度改革工作, 林业干部职工队伍不断发展壮大, 林业专业技术人才不断丰富和提高。

1.2 非公有制林业改革

随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 各项林业政策措施逐步完善和落实, 1986年通过落实“谁造谁有, 长期不变, 容许继承, 依法装让”的政策措施, 极大地调动了非公有制林业的发展, 经济林专业大户、家庭林场、私营苗圃、私营木材加工厂等不断涌现, 非公有制林业逐步形成。随着林业事业的快速发展同时也吸引了社会各界对林业的关注和支持, 林业经济领域所有制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 私营、外商投资、股份制和个体等非公有制林业得到较快发展, 逐步成为全省林业经济中新的支撑。到“十一五”末全省共有社会支持型、集体经营型、公司承包型等各类非公有制林业单位205个, 承包面积2.22万hm2, 已规划造林面积106 km2, 从业人员达300人以上。

1.3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

随着国家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推进, 青海省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按照先行试点, 全面推进的工作要求于2009年顺利完成试点工作。2010年2月召开了首次省委林业工作会议, 对全省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和安排, 标志着该省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全面启动实施。截至2012年, 全省集体林地顺利完成主体改革任务, 累计完成“确权发证”215.93万hm2, 主体改革验收工作已基本完成, 顺利实现了3年完成林改主体改革任务的总体要求。

1.4 林业投资方式的改革

林业逐渐由国家单一投资向中央投资、省级投资、市县级自筹、林业贴息贷款、外资投入以及企事业单位及个人投资等其他资金投并入6种投资方式转变。“七五”期间林业投资4 344.7万元, “八五”期间达到6 801.1万元, “九五”期间达到72 844万元, “十五”期间猛增到28.4亿元, 极大地调动了社会各界对林业的关注和支持, 助推了青海省林业跨越式发展。

2 林业改革开放成效

林业改革开放的大门逐渐洞开, 青海省林业与澳大利亚、日本、亚洲银行、欧盟、全球环境基金、世界自然基金会等国家和国际组织在林业资源管理、土地退化防治、生态系统综合治理、生物多样性保护、高原湿地保护等领域开展了多方位、多角度地交流与合作, 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不仅缓解了该省在开展大规模生态环境建设方面面临的资金和技术不足, 有效地遏制了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 增加了农民经济收入。同时, 也引进了参与式管理与规划、流域治理和生态系统综合治理等国际上先进的理念和方法, 通过积极的筹划, 先后启动实施了总投资75亿元的三江源生态环境综合治理项目、总投资15.67亿元的青海湖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项目以及青海省总投资35亿元的祁连山生态环境保护治理项目相继启动实施。

3 结语

60年来, 青海省林业事业发展经历了曲折和艰难, 通过正确处理和解决改革和发展中的问题和矛盾, 逐步确立了林业在生态建设中的主体地位[2]。通过不断深化改革, 林业从最初生产木材的产业部门到保护和建设生态, 促进全省森林资源可持续发展的行业的管理部门;从一个县级内设处室到省政府组成部门;从植树种草服务农牧业, 到发展多种经营模式促进经济发展, 最终落脚的保护和建设生态。说明青海省林业立足于高原生态建设, 以可持续发展为统领, 以改革为推动, 以改革促发展就能走出一条发展高原现代林业、建设生态文明、推动科学发展的高原特色林业发展之路[3,4]。

摘要:通过对青海省林业改革内容的研究, 综合分析青海省林业改革在推进林业生态保护与建设中取得的成效, 以促进当前林业改革与发展。

关键词:林业,改革,内容,成效,青海省

参考文献

[1]贾治邦.新中国成立60周年重要林业文献选编[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 2009.

[2]杨启刚.进一步深化县级林业改革的若干思考[J].大科技, 2013 (1) :119-230.

[3]青海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青海省志林业志[M].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 1993.

林业改革与林业增长论文 篇10

1 数据收集和统计分析

1.1 数据收集和处理。 分析林业经济增长情况时, 现场工作人员可以通过数据整理分析来得到准确的结果。 要素投入方法对经济情况分析能够起到促进作用, 但在应用过程中, 仍然需要完善的数据采集分析系统, 将收集得到的数据进行处理, 以此来提升结果的可靠性。 林业作为宝贵的自然资源, 净化环境的同时, 还能够带来经济效益。 对经济效益的分析要考虑全面因素, 因此数据分析也比较复杂, 需要将收集到的信息与额定指标做出比较, 再结合投入自己数额来分析, 方便判断经营管理期间是否出现亏损现象。 林业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 也与经济增长指标存在必然联系。 数据收集工作需要由基层员工完成, 在任务开展阶段, 要组织基层工作人员学习任务流程, 严格按照规定标准来完成任务, 确保数据来源可靠, 分析任务才能够高效进行。

1.2 林业总产值增长情况。 黑龙江地区森林覆盖面积比较大, 在对产值进行计算时也发现正在呈逐年上涨趋势。 林业发展虽然属于环保公益类项目, 但对社会经济的促进作用也十分明显, 总产值上涨后, 所获得的经济效益也会逐渐增高。 林业产值受环境因素影响严重, 同时也与管理情况存在必然连续, 加强管理并采用科学的虫害预防方法, 能够增大树木的生长效率, 死亡数量也可以控制在合理范围内。 长期以来, 林业经济过于依赖国民经济, 受到了金融危机的影响, 目前正在向独立发展方向转型, 需要一段过渡时间。

1.3 林业要素投入情况

1.3.1 劳动力数量变化。 要素投入需要明确管理任务中的要点内容, 并结合林业发展方向来进行, 使管理体系更加科学合理。 初期林业工程建设时, 投入了大量的人力资源, 但随着林业逐渐发展进步, 管理技术也有所进步, 广泛应用信息设备, 减少数据传递阶段的误差。 人力资源的使用量逐渐焦减少, 这与要素投入之间存在必然联系, 还存在林业单位大量辞退工人, 采用买断的方式减少劳动力数量的方法。

1.3.2 资本数量和结构变化。 为提升经济增长速率, 林业管理体系也发生了很大变化。 洪涝灾害对林业带来了严重的影响, 林业经济损失会影响到国民经济, 为避免此类问题再次发生, 经济管理在主要体系上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同时也促进了工作开展流程的创新。 引入资本理念后, 虽然在经济体系上仍然存在相互促进的关系, 但并不会发生严重的连带影响。 林业工程建设也可以分阶段进行, 制定科学的目前, 这样各个阶段所完成的工作任务都会对经济增长带来促进作用, 这也是要素投入带来的积极促进作用。

1.3.3 造林面积变化。 林业发展需要植树造林, 确保林业种植的数量, 这样才能够形成森林系统, 管理任务开展所面对的主体也更加明确。 将要素投入方式应用在林业数据采集分析中, 能够帮助管理人员确定造林面积, 最大程度的发挥森林对生态环境乃至经济体系的促进作用。 开展要素投入后, 植树造林的面积发生了很大变化。荒废的土地也得到了重新利用, 这种造林面积变化具有很大的优势。

2 模型估计与分析

林业发展过程中, 对经济增长情况的分析会产生大量数据, 数据整理与保存也成为了难题。 通过建设完善的施工制度体系。 借助计算机设备对数据进行分析, 更加简单高效, 将数据输入到其中后, 可以建立出统一的模型, 与额定的参数进行对比分析, 判断一段时间内经济发展趋势, 是否存在严重的下滑情况。 如果发现经济收益下滑, 也要对引发的原因进行分析, 避免类此问题再次发生在林区中。 数据分析也需要公式的参与, 这些公式都是固定的, 不需要工作人员临时更改, 分析处理所用时间有明显的减少。 要素投入有明确的针对对象, 因此能够帮助工作人员在短时间内建立模型概况, 再逐渐对其内容进行完善, 实现对数据进行分析的目标。 其结果可以作为林业发展情况判断的依据, 应用在经济增长情况分析上也能够取得良好的成果。

较低的A值还存在另外一种合理解释:即林业是一个正外部性较强的产业, 林业要素投入中以国家为主的部分大多用于林业六大重点工程和基础设施建设, 这些投入多转化为林业生态效益和资源储备, 并没有计入林业经济产值核算。 国家林业投资所占比重的参数估计值 β4=0.837, 说明国家投资占全部林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每提高1 个百分点, 这一指标是弱显著性的。 这说明了两个问题:一方面, 虽然林业具有正外部性, 增加公共投资能够促进林业发展;由于林业固定资产投资大多用来进行林业基础设施建设, 研究结果说明林业基础设施领域的投资具有特殊性, 需要实行国家投资为主的形式。

3 对策与建议

在对林业发展状况以及经济收益进行研究时, 可以将日常维护中遇到的问题引入其中, 促进森林资源生产技术不断发展进步。 经济收益增长与森林资源的产值具有很大联系, 因此要协调好成本投入与资金收回之间的关系。 研究结果表明:资本和劳动力投入在林业经济增长过程中发挥了最重要的作用, 应当加强林业的资本和劳动要素投入;林业生产的技术水平比较落后, 还需要大力提高;林业投入要素有相当部分转化为生态资产, 发挥了公益作用, 从而没有计入经济效益, 造成了林业产出被低估的现象;国家投资对林业的支撑十分重要, 应不断加强。 结合研究结果, 笔者认为, 应该从下几个方面努力。

3.1 增加对林业的资本投入。 继续坚持生态林业的建设方针, 进一步增加国家财政对林业固定资产的投资。 开拓林业投融资渠道, 对社会资金进入林业给予政策优惠, 积极引导金融资本参与林业发展, 提高林业投资的整体水平。

3.2 要提高林业系统工作人员薪酬水平和福利待遇, 充分保障基层林业工作人员的各项权益, 免除基层工作人员的后顾之忧。 加强林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林区的工作环境, 丰富林区的精神文化生活, 招贤纳士吸引更多优秀人才致力于林业建设的工作。

3.3 继续扩大造林面积, 做好森林生态价值核算。 充分利用科学技术手段, 积极借鉴林业发达国家的评价制度, 评估我国林业的生态价值。 建立合理的换算体系, 将造林的生态收益转换成经济收益, 更全面的反应林业的产出。

4 结论

加强林业领域的科研投入, 充分利用技术进步对林业经济增长的贡献。 加大财政对农林院校和林业科研机构的资助力度, 建立林业科研成果转化为社会生产力的有效机制, 强化基层林业科技工作站和推广站的建设, 提高林业经营管理水平。

摘要:文章首先分析了数据收集与统计分析的内容, 分别从林业总产值增长情况与林业要素投入情况两方面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重点介绍林业经济增长分析的有效方法, 以及要素投入对其产生的促进作用。将其应用在实际工作中, 结果准确度会有明显的提升。

关键词:要素投入,林业经济增长,增长效应

参考文献

[1]高岚, 张自强.产权管制、要素投入与林业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2 (1) .

林业改革与林业增长论文 篇11

科学把握我国林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

《绿色中国》:赵局长,感谢您在百忙中接受我们的采访。我们知道知己知彼才能百战百胜,请问现在我国林业发展的主要阶段性特征是怎样的?

赵树丛:加快生态林业民生林业发展,既要把握中央的新要求,又要把握林业的新特征。2011年以来,我们完成了第八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第四次全国荒漠化和沙化监测、第二次岩溶地区石漠化监测、第二次全国湿地资源调查和第二次全国野生动植物资源第一批调查,为科学判断我国林业发展水平提供了重要依据。综合分析调查监测数据可以看出,现阶段我国林业发展呈现出八个基本

特征。

第一,森林资源增长与木材供应不足并存,木材供需矛盾十分突出,对森林资源的压力日益

加大。

第二,森林资源总量提升与森林粗放经营并存,提高森林质量潜力巨大,加强森林经营势在

必行。

第三,生态改善与生态退化并存,自然生态系统依然十分脆弱,生态资源总量依然严重不足。

第四,生态需求增加与资金投入不足并存,资金短缺依然是林业生产建设重要的瓶颈制约。

第五,林业产业快速发展与林区民生问题突出并存,发展绿色富民产业、改善林区民生的任务仍然十分艰巨。

第六,林业科技进步与生产技术落后并存,提升林业发展质量效益还有很大空间。

第七,社会高度关注与生态破坏严重并存,增强生态意识、遏制生态破坏依然任重道远。

第八,战略机遇与严峻挑战并存,用好机遇、应对挑战已成为各级林业部门面临的重大考验。

这八个“并存”的基本特征表明,我国林业发展正处在一个各种矛盾互相交织、正能量与负能量相互博弈的恢复发展阶段。森林总量不足、质量不高、功能不强、分布不均的基本林情没有根本改变,生态资源不足与日益增长的生态民生需求之间的矛盾仍然十分突出。我们要抓住新机遇,迎接新挑战,切实把落实和严守生态保护红线作为基本底线,把转变林业发展方式作为战略重点,全面提升生态林业民生林业发展水平,充分发挥林业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中的最大正能量。

全面深化林业改革

《绿色中国》:我们知道十八届三中全会的主题就是深化改革,请问林业系统今后将有哪些改革措施?

赵树丛:我国林业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主要靠改革,解决林业发展中的困难和问题还要靠改革。目前,全面深化林业改革的任务十分繁重,要按照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改革的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加快推进林业改革,分类推进林业改革,有序推进林业改革,不断为生态林业民生林业建设注入强大动力。

(一)加快完善一批改革措施。一是完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实现集体土地所有权和承包经营权分离,是农民的伟大创造;实行承包权和经营权分离,是又一重大创新。要在确保不改变林地性质的前提下,规范林权流转。允许农民以林地承包经营权入股发展林业产业化经营。鼓励林地承包经营权在公开市场上向家庭林场、农民合作社、林业企业流转,培育多种市场主体,推进林业规模化、集约化和专业化经营,使农民获得更多的林业财产性收入。二是完善林业补贴制度。提高补贴标准,扩大补贴规模,逐步实行普惠制。加大对森林抚育、木本粮油、特色经济林、林下经济、木材战略储备的扶持力度。尽快出台《关于加快木本油料产业发展的意见》。建立健全林业基础设施建设扶持政策。三是完善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制度。建立补偿标准动态调整机制,逐步提高补偿标准。探索建立市场化生态补偿机制,多渠道筹集补偿资金。对生态区位极其重要、非国有的国家级公益林,探索建立由国家出资征收、赎买或置换的机制。四是完善林权抵押贷款制度。认真落实中国银监会、国家林业局《关于林权抵押贷款的实施意见》,健全林权抵押贷款机制,畅通贷款渠道,扩大贷款规模。完善林业贷款贴息政策,推进林业贷款据实贴息。探索建立国有林业融资平台和机制。五是完善森林保险制度。扩大森林保险覆盖面,提高保费补贴标准,推动建立巨灾风险准备金制度。总结国有林保险保费补贴试点经验,逐步建立国有林保险制度。六是坚持谁破坏、谁治理,完善森林植被恢复费征收制度。提高征占用林地成本,大幅度提高森林植被恢复费征收标准,规范资金使用和管理。七是完善育林基金征收制度。落实好基层林业部门行政事业经费纳入同级财政预算的规定,健全育林基金全部用于林业生产经营的政策。八是完善林业产业市场化改革。大幅度减少政府对资源的直接配置,充分发挥市场在林业产业发展中的决定性作用,使林业产业依据市场规则、市场价格、市场竞争,实现效益最大化和效率最优化。九是完善林业统计制度。加快制定与《林业及相关产业分类》相适应的林产品目录,建立到基层、到企业的数据巡查制度,切实提高林业统计数据质量。十是完善考核党政干部的林业指标体系。森林覆盖率和蓄积量已纳入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考核指标体系,防沙治沙目标责任也纳入了中组部考核省级政府和领导干部的指标,要继续完善考核办法,做到科学、规范、简便、及时、有效,并力争增加权重。

(二)扎实抓好一批改革试点。对已经看准并经过批准的改革措施,要精心组织试点,为全面推进改革积累经验。一是抓好国有林场改革试点。明确国有林场生态公益功能定位和公益事业单位属性,建立相应的财政预算、社会保障、劳动人事管理等制度。加强森林培育和生态保护,强化森林资源监管,妥善分离林场办社会职能,安置富余职工,化解历史债务。认真总结试点经验,尽快完善《国有林场改革方案》。二是抓好林木采伐管理机制改革试点。探索既有利于保护森林又有利于经营森林、既有利于木材生产又有利于森林增长的林木采伐管理新机制。改革的方向是,进一步放活对集体林区商品林的采伐利用管控,尤其要放活对速生丰产用材林、短周期工业原料林和竹林的管控,减少审批环节,简化审批程序,方便林农自主经营。三是抓好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制度试点。在沙区开展封禁保护是大面积防沙治沙、改善生态的有效途径。要按照财政部、国家林业局的要求,精心组织试点,加强调查研究,及时解决问题,建立相关制度,逐步在沙区推开。四是抓好湿地保护制度试点。今年财政部和国家林业局将开展湿地生态效益补偿、退耕还湿、湿地保护奖励试点。各试点单位要高度重视,尽快调研,制定试点方案,并认真总结试点经验,为完善补偿标准和管理制度提供依据。五是抓好森林认证制度试点。森林认证是国际上运用市场机制促进森林可持续经营和绿色消费的一种制度安排,也是林产品进入国际市场的绿色通行证。要通过试点,逐步建立国际上认可的指标体系和运行机制,促进森林可持续经营和林产品国际贸易。

nlc202309032009

(三)精心谋划一批改革顶层设计。对涉及面广、情况复杂、需要中央决策的改革措施,要整体谋划,搞好顶层设计。一是搞好国有林区改革顶层设计。要明确国有林区功能定位,理顺政府管理林区社会职能和森林资源管理体制,实行森林资源管用分开,完善政策支持体系,逐步停止重点国有林区天然林商业性采伐,建立起有利于保护和发展森林资源、有利于改善生态改善民生、有利于增强林业发展活力、权责利相统一的国有林区经营管理体制。二是搞好森林经营制度顶层设计。对森林实行科学经营,大幅度提高森林质量,实现森林资源可持续利用,是我国林业发展的永恒主题,也是转变我国林业工作重心的基本方向。要深入研究,统筹谋划机构职能设置、政策支持体系和监督考核机制,为推动实现这一重大转变提供制度保障。三是搞好自然生态系统保护体制机制顶层设计。保护自然生态系统,扭转生态系统严重退化的局面,是建设生态文明、维护生态安全的根本基础。要从有利于自然生态系统保护、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战略高度,研究完善自然生态系统保护管理的体制机制。深入研究国际上国家公园体制的模式,力争早日开展试点。四是搞好森林资源资产产权制度改革顶层设计。深入研究集体林、国有林、湿地、沙化土地和野生动植物产权管理制度,为理顺产权关系提供依据。

(四)深入研究储备一批改革措施。对必须推进、中央尚未作出具体部署的改革,要及早介入,提前研究,掌握主动。一是研究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建设问题。深入研究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特别是适应生态文明建设的行政管理体系、目标体系、考核办法等相关制度设计。二是研究林业混合所有制经济发展问题。探索林业混合所有制经济发展模式,为做大做强林业产业、壮大绿色经济提供更广阔的空间。三是研究林业法制问题。围绕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新要求,抓紧研究提出修改林业相关法律法规的建议。研究提出《湿地保护条例》、《森林公园条例》等立法草案。四是研究林业重大战略问题。抓紧研究如何在林业上让市场发挥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如何在保护好生态的同时加快发展林业产业、如何充分发挥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作用等重大问题,提出具体的改革举措。

当前林业的重点工作

《绿色中国》:那么,当前我国林业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有哪些?

赵树丛:加快发展生态林业民生林业,增加生态资源总量,提升生态系统功能,支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是我国林业的核心任务。当前,林业改革发展中有一些重点、热点、难点问题和薄弱环节,需要我们高度重视。

(一)关于严守生态保护红线问题。去年,我们根据国务院赋予的职责在自然生态系统中率先划定了森林、湿地、沙区植被、物种保护4条生态红线。下一步,要把划定的红线落实到省、市、县,落实到地图上、地块上,并向社会公布,接受社会监督。同时,要制定最严格的生态保护红线管制原则和管理办法。

(二)关于干旱半干旱地区造林问题。全国近6亿亩宜林地中,67%分布在干旱、半干旱地区,这是今后我国造林绿化的重点难点地区,增加森林面积仍然是这些地方的主要任务。要认真总结推广干旱、半干旱地区造林绿化的成功经验,确保造一片活一片成林一片。

(三)关于森林经营问题。科学合理的森林经营措施是加快培育健康稳定森林生态系统的必由之路。德国通过100多年的近自然森林经营,平均每公顷森林蓄积量高达320立方米,用仅占我国6%的森林面积,实现了相当于我国60%的林业产值。我国有16亿亩中幼林,是提高森林质量的潜力所在,只要长期坚持科学经营,完全能够达到林业发达国家的经营水平。各地特别是南方地区要科学制定长期森林经营规划和具体经营方案,确定森林经营目标,逐步推行以森林培育为目的的采伐方式。

(四)关于实施生态修复工程问题。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1998年以来,我国实施了一系列重大生态修复工程,对改善生态改善民生发挥了重大作用。今年,国家将启动新一轮退耕还林,开展退耕还湿、重金属污染耕地治理及退化防护林改造试点。在实施生态修复工程中,要把发展生态林业与民生林业有机结合起来,以改善生态推动民生改善,以改善民生促进生态改善。

(五)关于发展绿色富民产业问题。我国林业产业总产值已由2002年的4634亿元增加到2013年的4.46万亿元,十年增长近9倍,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林业产业既是绿色产业,又是富民产业。加快绿色富民产业发展,仍然是我国增加绿色资产、创造绿色就业、推动绿色增长的优势和潜力所在。要编制产业规划体系,科学合理布局。要完善产业政策,加大扶持力度。要发挥特色优势,培育主导产业。要加强改组改造,推动产业升级。要健全林产品流通体系,建立林产品市场预测预警系统和信息发布平台。

(六)关于加强城镇生态建设问题。2012年全国城镇人口已达7.1亿,预计到2030年将超过10亿。加强城镇生态建设,已成为十分重要和紧迫的民生问题。要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把森林、湿地、绿地、各类公园等作为有生命的重要基础设施列入城镇建设规划,构建以森林为主体、城乡一体的城镇生态系统,让居民看得见青山绿水,享受到生态产品,生活在绿色美丽的城镇中。

(七)关于林业科技创新问题。我国优良种苗选育、困难立地造林、林产品精深开发等关键技术研发工作仍很薄弱,科技推广严重滞后。要全面深化林业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建设林业科技创新体系,建立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推进林业应用型技术研发市场化、企业化,促进林业科技成果资本化、产业化。要构建公开透明的国家林业科研管理和项目评价机制,建立由市场决定技术创新项目和经费分配、评价成果的新机制,不断完善科技人才培养、评价、选拔、使用机制,为林业建设提供坚强的人才保障和技术支撑。要特别重视林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建设,推动研发与推广紧密结合,使科技成果尽快转化,真正发挥效益。

(八)关于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问题。随着以生态建设为主林业发展战略的实施,我国已初步建立林业公共财政政策体系,中央林业投入由改革开放初期的每年5亿多元增加到2013年的1450亿元,政府在推动林业发展中发挥了重大作用。但是,市场在林业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还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各级林业部门要充分认识林业发展的巨大市场空间,充分认识市场在林业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正确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在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推动生态建设的同时,要更加注重发挥市场在推动林业产业发展方面的决定性作用,既用好“有形的手”,又用好“无形的手”,坚持用政府力量推动生态建设,用市场力量推动产业发展。

(九)关于林业对外开放问题。近年来,我国林业对外开放程度不断加深,林业问题国际化、政治化趋势日益明显。我们既要看到对外开放给我国林业带来的巨大红利,充分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更要看到林业全球化带来的巨大挑战。各级林业部门要从维护国家战略大局、国家形象和利益的高度出发,认真履行国际公约,树立负责任大国形象,增强我国林业的国际影响力和话语权。要妥善应对气候变化、野生动植物保护、木材非法采伐等林业热点问题,加强林业对外宣传,营造互利互信、合作共赢的国际环境。要加快实施林业“走出去”战略,鼓励和支持林业企业开展境外投资,积极应对林产品对外贸易摩擦。要继续引进先进管理经验和技术,优化林业利用外资结构。

(十)关于扩大林业影响力问题。与过去相比,我国林业影响力显著增强。但是,林业众多的特殊功能以及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综合效益远未被社会所认识。林业是一项社会性很强的公益事业,需要全社会的大力支持和广泛参与。这就要求我们既要会做又要会说,既要当实干家又要当宣传家。特别是林业部门的领导干部要把宣传作为扩大林业影响、提升林业地位的重要措施,抓在手上,抓出成效,让全社会真正了解林业,高度关注林业,自觉支持林业。

林业改革与林业增长论文 篇12

1 教学内容的改革

本课程内容主要讲授天然食品添加剂的基本概念、安全性和管理方法,并介绍防腐剂、抗氧化剂、食用色素、调味剂、增稠剂、乳化剂和食品营养强化剂等各类食品添加剂的相关基础知识和应用,在此基础上我们对教学内容进行了改革。

1.1 增加食品加工方法及工艺章节

食品添加剂通常在食品加工过程中加入,对于非食品专业学科,在学习食品添加剂的相关知识之前,需要了解食品工业相关知识,特别是食品加工工艺。因此,作为林业专业的选修课,应增加食品加工方法和工艺章节。该章节主要讲授食品工业与食品加工原理、食品加工原料、乳制品加工、焙烤制品加工、肉制品加工和相关食品加工新技术。通过该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食品加工的目的和主要食品加工工艺过程,是学习各种食品添加剂的铺垫。

1.2 针对课程实用性特点,增加时事实例分析

结合课堂内容和当前时事举例,采取课堂启发式教学。比如,在天然食品添加剂的测定和安全性评价章节,先引入三聚氰胺奶粉事件,引发学生对于食品安全问题的思考,进而引入奶粉中蛋白质的传统测定方法—凯氏定氮法,正是由于该方法不能区分蛋白质和其他物质中氮原子,才出现了三聚氰胺奶粉事件,为防止该类食品安全事故的再次发生,启发诱导学生想到分析化学中更先进的测试方式—气相色谱,也是食品添加剂的测试方法的内容。通过该类时事和课堂内容结合的授课内容,引入课堂讨论,启发学生思维,增加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同时,也希望学生能发现兴趣点,对学生的考研或工作方向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1.3 增加相关实验内容,提高学生动手能力

根据林业专业特点,课堂设置相关天然林业产物制备食品添加剂内容,比如从植物中提取天然食品色素、香料、增稠剂、抗氧剂等。同时,设置6个课时安排实验内容,如天然果胶的提取及性能实验和天然色素的提取及性能实验。通过实验操作,不仅加深学生对课堂内容的巩固,更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1.4 结合发展前沿,引入最新动态

根据食品添加剂行业会议内容、相关期刊介绍和企业发展现状,加入新技术内容,比如在提取色素的方法中,介绍微波和超声波等技术在色素提取中的应用。根据行业企业发展现状,介绍相关企业发展趋势,如世界企业500强中食品添加剂企业的发展概况,相关产品,甚至相关招聘信息等,增强学生对工业发展现状以及该行业发展前景的了解,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可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2 教学手段的改革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开展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手段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1 合理安排教学模式,增强教学效果

采用课堂实验观察法,比如第一堂课设计实验,水的pH值的鉴定,以及烟酒对水体pH值的影响,以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引入该课程的重要性。采用案例分析教学模式引入教学内容,三聚氰胺牛奶事件引入食品安全等,多种教学模式的穿插使用增强教学效果。

2.2 采用课下收集资料并分析总结,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天然食品添加剂课程开设在大四上学期,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查阅资料和基础专业课知识,可以独立或者协作完成一定的课程任务。例如把学生分成组,分别调查饮料、肉食、零食、面食等食品的配方,并将配方中物质按照食品添加剂的分类进行归纳总结,或对某一类食品添加剂做详细分析报告。这些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的作业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方面均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3 改进考核内容比例,重学生能力的考核

由于该课程为选修课程,通过考查来考核,包括平时成绩、食品调查、课程论文等多种方式。为提高学生能力,将平时成绩所占比例提高,且平时成绩不采用历年来的点名方式,而以课堂讨论活跃程度为主,结合课后调查等方式评分。

4 结束语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类面临着资源和能源等多重压力,而林业作为可再生资源的主要来源,在多种行业具有研究开发价值,是解决资源紧张最具潜力的行业。因此,拓宽林业专业学生知识面,培养具有多学科基础知识的林业人才具有重要意义。而天然食品添加剂课程便是适应新形势下对林业人才的需要而设立的。随着科技进步,面对食品领域的各种挑战,要求我们要适时对课程进行教学改革。

经过2年的教学改革实践,激发了学生对食品领域的学习兴趣,特别是部分同学选择报考食品专业研究生和食品领域相关工作,都表明该课程教学改革取得良好效果。

摘要:天然食品添加剂课程是为开拓林业专业学生的专业面而开设的专业选修课,结合林业院校的专业以及课程实践应用性强等特点,对教学内容进行了改革,特别是将林产品和再加工产品引入食品添加剂相关知识;另外,结合教学手段、考核方式等方面的改革,在2年的教学实践中取得良好效果。

关键词:林业,天然,食品添加剂,教学改革

参考文献

[1]朱凯,朱新宝.林业院校精细化工实验教学研究与实践[J].中国林业教育,2007,6:66~68

[2]范俊峰,张艳艳,杜为民.食品添加剂教学改革与实践[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09,5:81~82

[3]王丽.“食品添加剂”教学分析[J].化学教育,2005,增刊:123~124

[4]吴胜军.食品添加剂与食品工艺学两课程进行结合教学的探讨[J].河北农业科学,2009,13(1):147~150

[5]周翠英,须瑛敏.高职食品添加剂的教学改革探讨[J].教育改革,2009,2:75~76

[6]郑立红,李春华.食品添加剂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J].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7(1):68~71

[7]李昌文,赵学伟.食品添加剂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中国轻工教育,2008,1:67,73

上一篇:饲料用玉米下一篇:猪场消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