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发展农业经济(精选12篇)
新形势下发展农业经济 篇1
在当今新形势下, 农业生产逐渐成为一种适应新形势要求的市场化、规模化和深度开发化的渐次高度化过程, 因此加快农业经济发展, 不仅要从基层农业政策进行调整, 中国农村的发展模式和结构也需要一场自下而上改革。本文通过对现阶段农业企业化经营模式、农业保险经营模式以及农业信贷业务的市场化运作模式三个方面进行论述, 为农业经济发展模式的实践提供理论依据, 提出促进我国农业经济发展具有可操作性的政策建议, 从而深入探析新形势下农业经济发展模式的研究。
一、农业企业化经营模式
我们可以根据农业企业化经营组织的不同性质划分为三种模式农户的企业化经营模式、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企业化经营模式、农业公司模式。
首先, 我国小规模农户是农业微观经营基本主体, 虽然农户的企业化经营有利于农业企业化经营的全面推动, 但也有很大的局限性主要是由于农户在法律上要承担无限连带责任, 这制约了农户的投资能力和抵御风险的能力, 而且农业大户的规模经营受到现实条件的制约, 他们需要的农业科技信息服务不能得到及时满足, 虽然投资规模较大、产品产量较大, 但是他们所提供的产品大部分是初级或者经过一定粗加工的农产品, 在市场上并不占优势。
其次, 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包括农民专业农业合作社、农民专业协会、乡镇村集体经济组织以及供销合作社等。特点是合作经济组织分析和发布信息, 帮助农民掌握市场供求情况和价格走势, 引导农民调整生产结构。并且向农户提供统一的运销服务, 避免农产品集中上市销售。这种模式的缺点主要在于地域跨度小, 以乡村范围为主, 不能实现资源在全社会范围的优化配置, 并且合作经济组织的规模小经济实力有限, 很难进行大规模的科技投资, 限制了农业企业化经营的发展。
最后, 关于农业公司模式, 强调具有法人资格农业企业化的经营主体, 实现了生产方式和组织制度在农业与农村之间的变革, 实施公司制的农业。这种模式虽然可以更好的抵御风险但是忽略农户的作用。而以土地入股这种方式导致公司的产权关系不明确, 可能存在着政策上的问题。
二、农业保险经营模式
农业保险是指在农业生产经营过程中, 为有生命的动植物因自然灾害或意外事故所造成的经济利益损失提供经济保障的一种保险。农业保险的作用是多样的, 可以降低农业风险防范和处理过程中的交易费用, 为农业经济稳定发展提供多方面的服务, 并提供一种激励机制促进农业参与国际竞争, 最重要的是可以为经济增长带来正乘数效应。
农业保险有不同的农业保险经营模式, 从总体来看, 农业保险模式有一些特点:农业保险经营模式内容, 与实施农业保险的国家性质、经济制度、经济的发达程度、财政收入状况等方面紧密联系, 随着国家、地区、时间、环境等的变化而变化。目前我国农业保险发展困境的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 我们保险经营主体和保险费收入不断减少;第二, 费率偏高导致参保率和保险密度都很低;第三, 从农业保险功能的与农村经济发展不协调。
三、农业信贷业务的市场化运作模式
目前农村政策性信贷运行的体制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农业政策性信贷支农的功能定位不明, 以及政策性信贷资金来源非常有限, 并且政策性风险向信贷风险转移加剧政策性信贷风险。加强农业政策性信贷加与之相关的商业性业务共同运作的模式, 能保持相对专业性的农业政策性信贷主体与农业政策性信贷相关的商业性业务的现行农发行的运作模式, 也就是将原来按机构划定业务为主的模式转变为按机构划定业务与业务招投标并存的发展模式, 以改善政策性金融的运作方式和效率。农业政策性信贷业务竞标成功的信贷主体, 需要运用财政直接补贴和招投标两种贴息贷款运作方式发展业务, 采取补偿率招投标的方法形成农业银行与农业发展银行的相对分工和适度竞争的局面, 以引导资金流向提高财政贴息资金的使用效率。同时国家要通过其它方式引导信贷资金和社会资金投入农业, 比如由政府出资成立担保基金或担保公司财政对农业保险实行补贴等。
发达国家在农业现代化发展的过程中, 无一例外地实行了一体化经营的战略, 但西方农业经营高度市场化, 不同于我国规模小且分散的小农经营, 但从长远看农业经营模式转向企业化经营这是一个必然过程, 但需要许多相应的制度上的改革。因此实践中需要结合我国特有的情况选择农业经营企业化道路。在我国过去二十多年的农业经济发展中, 各方都在努力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模式。其经营模式是商业化经营为主, 同时对其他经营模式也进行了有益的实践.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 通过研究美国的农业保险政府支持下私营模式的确立, 有这样一些经验可以让我们参照:通过制定完善的法律, 政府给予强力的经济支持, 政府提供再保险支持, 自愿保险和利益诱导相结合确立了由私营公司经营, 政府退出了农业保险直接业务的经营领域的经营模式。这些方法可以提高了农业保险的吸引力和参与率。为更好地运用好农业政策性信贷资金应该有针对性的完善政策性制度, 按照循序渐的原则采取逐步实施的市场化运作模式是较为切合实际的模式。
摘要:随着近年来我国政府对“三农”问题的关注与政策的制定和实行, 在新形势下加大农村经济的发展力度, 加快农业经济的发展步伐, 不仅要从基层农业政策进行调整, 对于农业经济发展的模式和结构上也要不断完善, 本文通过对现阶段农业企业化经营模式、农业保险经营模式以及农业信贷业务的市场化运作模式进行论述, 从而深入探析新形势下农业经济发展模式的研究。
关键词:农业经济,农业发展,三农问题
参考文献
[1]郭振宗.我国农业企业化理论与实践模式分析与评价[J].理论学刊, 2006, (01) .
[2]梁贤, 林涛, 李达球.农业企业化经营路径研究——农业企业化创新研究之三[J].广西农业科学, 2007, (04) .
新形势下发展农业经济 篇2
优化农村产业结构 发展现代农业
十七届三中全会指出,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科技创新为手段、质量效益为
目标,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发展现代农业是发展农村经济的重要基础。当前,农村经济的最大的弱点是农业产业化程度低。发展现代农业,实现农业产业化,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也是农业走向工业化、现代化的必由之路。首先应发展优势特色农业。要更新观念,跳出传统农业发展局限,打破以往农业“大而全、小而全”的生产格局,遵循经济规律,发挥比较优势和特色优势,因地制宜发展具有区域特色的优势农业。要在形成优势农业集群,建设优势特色农业上做文章。其次要培植龙头企业。要围绕工业抓农业,通过建立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推进农业产业化,生产产销对路的农产品,培育多元化、多层次的市场流通主体,围绕市场发展现代农业。三是要推行农业标准化生产。尽快建立起一套既符合各地情况,又能与国家和国际接轨的标准化生产体系并推广实施。
加快农业科技创新 转变农业发展方式
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根本出路在科技进步。现代农业说到底就是科技农业,农业科技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决定性因素。当前,发展现代农业最为重要的是要解决科技成果应用少,科技转化率低,农民科技素质差等问题,使农业科研成果尽快转化为生产力,使农业增效、农民增收。首先,要注重农业技术推广应用。在种植业上要重点推广高效新品种,优质、高产、无公害栽培,病虫综合防治,抗旱增产等技术。在养殖业上要重点推广快速高效饲养,水产优质高效养殖和规模化养殖等综合养殖技术。在加工服务业要重点推广农副产品加工,果品、蔬菜采摘后处理及气调保鲜和水产品速冻保鲜等技术。其次,要重视农业科技示范点的建设与引导作用。作为农村经济的主体,农民的素质决定着农村经济发展的速度和规模。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民科技素质大都比较低,文化底子薄,信心不足。要通过典型引路、示范带动,做给农民看,引着农民干,由点到面进行推广。要结合当地实际创建示范点和示范园区,引导农民进行效益对比分析,使农民学到实用技术并改变传统种养模式。三是要加强农产品质量跟踪管理。不论是传统农产品生产,还是高效经济作物种植,都存在着市场营销的问题。要按照标准化生产的要求,落实农产品准入市场制度,强化农产品质量的跟踪,不断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检查水平和市场竞争力。
盘活土地资源 有效对接市场
土地是农民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是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载体。发展农村经济首先须盘活土地资源。要在不改变家庭承包经营的前提下,实现土地资源,尤其是后备资源的有序流转,最大限度地实现开发效益。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要“加强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和服务,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允许农民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这为我们改革农村土地制度、搞活农村经济指明了方向。农村经济必须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体制下,突破一家一户分散经营与千变万化的大市场对接难的矛盾,才能彻底扭转农民增收缓慢的局面。要盘活土地资源,就要稳定土地承包关系,通过严格执行土地承包期延长30年不变的政策,来调动农民开发土地的积极性,消除短期行为和掠夺性经营现象。同时要建立起合理的流转机制。通过完善土地承包经营权权能,依法保障农民对土地的占有、使用、收益等权利,鼓励农民将耕地、山场的经营权通过转包、拍卖、入股等形式,向大户、能人集中,实现土地资源的高效配置。
转移农村人口 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新形势下如何促进农场经济的发展 篇3
关键词:农业;农场;新形势;促进
1.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在农场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基础设施的建设对于农场的建设有着重要的影响,能够促进农场经济的发展,保证农场高效运转。由于农场传统设备的存在落后现象,不仅制约着农场的发展,还影响农场中先进技术的实施,因此,基础设施的引进与改善,不仅替代了落后的农场设备,还增强了技术的应用,保证农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同时,还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是农民纷纷投入农场建设,加大农场建设规模,促进我国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
2.要着眼提高农场工人素质
2.1在农场的经济发展中,农场工人所发挥的作用是非常大的,在农场的经济建设中,要注重对于人的主观积极性的激发,在农场的经济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在新时期的社会环境下,国家对农场经济发展加大了投入的力度,在资金上给予了足够的投入,使农场经济能够在最大限度上发展。在农场发展过程中,应该加强对于教育的投资,改善思想意识与生产的观念,按照严格的标准进行思想教育的改革。利用教育转变农场工人的思想,保证工人素质的提升,并且全面提高工厂的素质及知识,增强工人法律意识,不仅能够促进农场的全面性、高效性发展,还能够保证农场操作按照法律法规进行。
2.2在技术上对工人进行强化,深入灌输科技意识,定期的对工人进行培训讲座,可以请农业专家教授专业知识,在农间组织科技服务组织,互相学习,互相促进。通过先进典型代表的示范讲座宣传科技的重要性。再次,要加强农场工人的市场观念,在市场经济时代,信息化的传播速度之快,对农业经济的发展有很大的促进作用,所以说要对农场工人的信息化意识有所增强,购置必要的信息工具,善于利用信息化传播工具,通过电话和网络对市场的发展形势有一个清晰了解,以便采取适应的措施来对农场经济发展有所促进。
3.提高思想认识,增强做好壮大农场经济工作的责任感
集体经济是农场各项事业发展的基础,集体经济如果得不到及时解决,势必会影响农场的长远发展。发展壮大农场体经济是巩同党在农场执政基础的基本前提。近年来,该乡村级经济得到较快发展,但也面临着一些新情况、新问题:随着农场税费改革的深入,原有收入渠道趋于萎缩,新的收入来源尚未建立,导致村级办公经费缺乏;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不平衡,部分村干部经济待遇难以保证;部分村债务负担过理,积匿难返,影响了党在农场的执政基础和群众摹础农场各项事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4.对集中显现的各种矛盾化解
在当前经济领域中,最尖锐、最突出的矛盾是人地矛盾突出。大体可分为:(1)一轮土地承包时举家搬走,未参与二轮土地承包的农户同来要地。(2)二轮土地承包时因欠款、外逃,未分给承包田的农户回来要地。(3)二轮土地承包时,部分农户因超生只分给部分承包田。(4)机动地超标准或长期发包引发纠纷。(5)土地流转不规范引发。虽然各村对这屿矛盾进行了研究和梳理,但还没有成熟的化解招数。
5.加快农场结构调整步伐,提高农场经济组织化程度
市场经济中,为了使用我国经济的发展及市场的需求,农场结构需要进行定期的调整。因此,必须改变农场传统的经营模式及结构。由单一形式向多方式进行调整,并且从农场的加工到生产均采用集约化发展方式进行。利用专业的结构调整,保证农业企业各个部门加强联系,保证农业与林业之间可持续发展,形成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形式,并且加强种植业、畜牧业、渔业与林业之间的经营,使各个产业相互影响,共同发展,共同提高农场的管理及经营模式,完善结构机制,促进农场经济的高效
发展。
6.建立和完善法规制度机制。
提高依法行政能力在农场的经济发展过程中,要注重法制观念的执行,在相关的法规部门要对国家发布的相关政策进行及时的公布,完善法律法规体系建设,使农场在发展经济建设的过程中,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在国家政策允许的范围内大力发展经济建设。
7.必须突破性发展龙头企业
现阶段农场经济发展的突出矛盾就是千家万户分散经营与瞬息万变大市场之间的矛盾。由于农产品生产与市场之间缺乏必要的连接纽带。分散生产和销售,很难形成规模和优势,即便是形成了规模生产,也会因为分散销售抢市场而出现互相压价、相互残杀的现象,加大了农产品交易的市场风险和交易成本。要确保农业产业的健康发展,就必须突破性发展产业龙头企业,靠龙头将农户的分散经营与大市场有效连接起来,形成产供销、贸T农一体化经营格局。发展龙头企业:一是要走出政论办企业、管企业的误区。本着谁有能力谁牵头,谁先发展扶持谁的原则,按市场经济规律组建龙头企业。
8.确保党的农场政策落实
农场经营管理丁作历来是党的农场丁作的鼋要内容,是把贯彻落实农场经济政策的工作制度化、经常化。保证党的农场政策落到实处并长期稳定的关键环节。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场建设,要求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落实统筹城乡发展的方略,按照“融人全局、立足多予、注蘑运作、重在实效”的要求,落实“莺在持续,重在提升,重在运作,重在实效”的实践要领,确保党的方针和农场的各项政策落到实处。农场经营管理工作要围绕党的方针政策,宣传落实支农惠农政策,促进农业持续发展、农场丁人持续增收、农场更加和谐,确保社会主义新农场建设取得新进展。
9.科学消费,促进经济发展
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快速发展的背景下,要求我们要树立科学消费的观念,深入贯彻国家的政策方针,在农场工人中,宣传科学消费的重要性,树立社会主义新风尚,将这种观念深入的灌输到农场工人的思想意识当中,促进农场经济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新形势下发展农业经济的有效途径 篇4
1.1 基础设施薄弱
我国虽然是农业大国, 但是农业经济基础较薄弱。随着经济快速发展, 我国的农业基础设施已经跟不上农业发展步伐。其中很多农业设施都已超出使用年限, 不能够适应恶劣天气变化带来的影响, 这些都导致出现自然灾害时抗灾能力有限, 阻碍农业发展。
1.2 生产方式落后
农业发展的另一个条件是生产方式。随着科学技术发展, 农业生产方式技术含量不足等问题渐渐被显现出来, 这导致规模化农业生产和发展无法顺利进行。另外, 大多的农业企业都传承劳动力可以无限供给的传统方式, 导致生产效率低市场竞争力弱。
1.3 农业资源态势不利
农业资源态势也是一个影响农业发展的因素。我国的农业经济一直以来都是走传统向粗放型增长的道路, 农业经济发展的速度快, 导致农业资源的环境压力增长, 进而导致环境日益恶化。因此有必要用创新技术和科技来发展现代农业经济。
1.4 农业投入不足
政府对农业投入不足, 资金供给短缺也是影响农业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我国目前还没有建立一个有效的农业投入机制, 各部门对农业投入有很大随意性, 农业投入资金主要靠合作组成员筹措, 外部资金和资本积累很少, 这些都制约农业经济发展。
1.5 农民收入低
农民收入低是制约农业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多种因素的影响, 多数农民外出务工维持生计, 虽然收入提高, 但是是在与妻子孩子分离的基础上的, 不外出务工的农民往往收入低的可怜。农村劳动力近年处于递减的状态, 而且外出的都是青年和中年有能力的人, 这样也导致农业经济发展少了最基本的人力支持。
1.6 农民文化水平低
人才是往城市涌进的, 农村的人才是与农村经济发展成反比例的。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是要依靠人才来创造和带动的。而我国农村地区普遍存在农民文化素质低的问题, 由于没有接受良好教育, 使得他们没有发展的长远眼光认识农业发展的重要性。这种思想上的贫困会严重影响农业经济的发展。
2 新形势下发展农业经济的有效途径
2.1 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农业经济发展, 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是关键。需要对现有的农业体制进行改革, 鼓励相关企业建立农业设施研发中心, 推动现代农业技术体系建设。同时要建造一个良好的农业相关技术投资环境, 让更多企业投资到农业科技研究中来, 加快农业经济发展。
2.2 改变农业发展方式
新形势下的农业发展不再是传统向粗放型转变, 而应该是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主要把握好4个转变:由以前的农业发展目标单一化向农业发展目标的多元化转变, 传统农业种植以粮食作物为主, 比较单一, 向多元化转变后就可以丰富种类, 主要是可以保证农业可持续发展;向经济、生态和社会统一转变, 在利用地方特色的资源时, 打造出品牌效应, 规模和质量就是品牌的保证, 主要是可以提高产品质量;向农业多功能转变, 主要可以加快农业转变的方式;向农业发展的生态化转变, 主要是发展生态、安全的农业经济。
2.3 改善农业资源缺乏
改善农业资源缺乏是新形势下农业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要改善我国目前农业资源缺乏的情况就要利用自身优势, 用有限的资源来支撑更大规模的农业发展, 使农业发展由资源消耗型向节约型发展, 从而改善资源缺乏的态势。
2.4 加大资金投入
加大资金投入主要是靠政府做好定位, 把惠民政策作为自己服务农民的基本要求, 实施农业政策性保险, 建立政府支持的巨大灾难风险分散机制等。同时还可以把求助的制度完善, 加大农业发展的投入力度, 以保证农业经济正常发展。
2.5 提高农民素质
知识能带动农民走向富裕, 只有农民摆脱思想上的贫困才能促进农业经济发展。提高农民素质主要是让农民具备最基本的判断能力, 对农业发展前景有一定的观察和判断力, 以达到最低投入获得最高经济利益。农民要培养集体协作的能力, 多学习同行业先进经验和技术, 以调整自己生产中的需要, 达到适应市场的需要。
3 结束语
新形势下农业经济的发展不是短时间内能够发展起来的, 只有完善了农业基础设施, 解决了农业资源缺乏问题, 不断研究农业发展技术, 才能使农业经济得到更好更快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新形势下发展农业经济 篇5
一、发展云南旅游经济的新条件。
1.国际旅游业环境。
随着中国加入世贸,成功举办奥运会,举办世博会,中国的国际地位迅速提升,中国城市在世界旅游界的知名度和认可度也随之提升,使得中国城市旅游业的国际化成为可能。
2.国内旅游业环境。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的国民经济持续高速增长,人民的收入持续增长,资金积累也大大增加,同时人们的消费观点也由一味储蓄向理性消费方向进行转变。随着中国人民消费意识日渐增强,在休闲旅游方面的投入也逐年增长。
3.云南旅游业环境。
云南境内自然风光神奇秀美,被誉为“高原明珠”的滇池,是中国西南地区最大的湖泊。丽江古城、三江并流、石林均被列入世界遗产行列。气势磅礴、秀丽挺拔的玉龙雪山,像一条银色的玉龙在作永恒的飞舞,令人流连忘返。被誉为“心中的日月”的香格里拉,在雪山环绕之间被无数人魂牵梦绕。被喻为“长夏无冬,一雨成秋”的西双版纳,以其青山绿水,郁郁葱葱而闻名遐迩,又在对其自然保护区的原始森林中给人们的.向往添了一层神秘的面纱。由于受热带季风气候的特殊影响,西双版纳特有的热带水果琳琅满目,令人垂涎三尺。还有热情好客的少数民族同胞们,多民族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傣族泼水节、孔雀舞等,使游客参与到其中,妙不可言。
二、打造云南地方旅游品牌。
1.加大宣传打造品牌正所谓“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云南旅游资源丰富,发展旅游业不仅可以促进云南经济的发展,带动诸如交通、餐饮、住宿、销售等多种产业的发展,还可以提升云南的社会形象。加大宣传力度是打造旅游品牌的重要措施,培养一批高素质的导游队伍是树立景点形象、宣传旅游的重要方面,培养高素质的导游队伍是树立景点形象、宣传旅游的重要方面。导游是旅游景区(点)的形象代言人,其形象、气质、修养、服务态度、服务水平直接或间接地影响旅游产品的开发。只有对导游队伍的严格管理,才有助于打造云南优质的旅游产品,也只有加强导游队伍的建设,才是旅游开发取得成功的关键。
2.开发旅游新产品。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传统的景点游览式旅游逐渐被人们厌倦,发展新的旅游形式将是新世纪的旅游趋势。在这方面,云南应该有自己的方案和设想,如设计具有云南特色的游览路线。
(1)科教文化游。建立在云南各大城市和省、市博物馆、等科教文化地点上,涉及适合青少年和家长们一起游历的路线,不仅可以欣赏这些地方的美丽景色,更可以增加青少年的学习动力和文化积淀。
(2)民族风情游。各民族历史悠久,有着自己独特的民族文化和习俗。云南民族村歌舞表演、云南民族村火把节活动,丰富多彩,各具特色;白族人民能歌善舞、热情好客三道茶歌舞表演令人切记“先苦后甜”的人生哲理;傣族风情的傣族歌舞和泼水节活动,“泼湿一身、幸福终身”使游客感受到傣族人民对生活的积极向往。
3.综合进行旅游开发。
首先,改变过去制订旅游规划时无阶段性和盲目性的弊病。规划中要做到短、中、长期统筹安排,有步骤地分期合理开发建设,既要积极推进,又要量力而行,根据本省情况和市场发展的需要及可能性来制订规划。
其次,要强化市场观念,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原则进行旅游规划。那种以政府指令性规划显然已不适应今天旅游市场的发展,所以在做规划时第一步骤就是准确地把握市场需求的发展趋向,通过旅游调查获知不同层次的旅游者的审美情趣、心理动机、经济特征等要素,只有这样才能开发出适合于各种类型旅游者的旅游项目。
最后,旅游规划一定要突出云南的自有特色,没有特色的规划最终只能昙花一现,毫无意义。
三、进一步调整和优化云南的旅游产业结构。
1.优化企业结构,加快构建区域性、专业性旅游集团。
要放宽市场准入条件,通过兴办中外合资旅行社、试办外商独资旅行社等方式,让更多的外资进入旅行社市场。要积极推进旅游景区(点)所有权经营权分离的改革,鼓励和支持私营企业兴办旅游企业或参与国有旅游企业改造。通过联合、兼并、收购或股份制改造等形式,组建旅游大企业、大集团,实现旅游企业集团化发展,以切实增强旅游企业在国内外市场上的整体竞争力。
2.保护旅游资源。
应强化保护生态的意识,发展生态旅游,适当调节旅游者密度,在从事旅游开发和旅游活动的同时,不破坏生态环境。
3.优化市场结构,加快旅游客源市场的多元化。
在市场分布结构方面,应在继续巩固和拓展东南亚、港澳台及沿海地区主要旅游客源市场的同时,大力发展欧洲、北美洲及云南周边省区市的客源市场,积极开拓南亚、南美洲、非洲、澳洲及我国西北、华北等新兴客源市场。在优化消费结构方面,应进一步巩固和提升观光旅游,加快发展休闲度假、会展商务、康体健身、科考探险及特种旅游,大力开发旅游商品,积极开拓以海外游客为主的旅游产品,吸引和招徕更多的高消费游客。优化区域结构,促进旅游业布局合理化。
新形势下发展农业经济 篇6
【关键词】新形势;国际经济与贸易;发展趋势;经济发展模式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进程的加快,区域、双边以及多边贸易得到了迅速发展,并且国际贸易开始成为各国之间进行经济竞争的重要手段。国际经济与贸易的发展有助于增强国际竞争意识与竞争能力,推动科技的进步与创新,促进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新形势下,国际经济与贸易呈现出多元化、科技化、规范化与自由化的新特点,这也为全球经济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导向。因此,深入分析新形势下国际经济与贸易的发展趋势,对促进国家经济与贸易的双重发展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新形势下发展国际经济与贸易的必要性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到来,各国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进而促进了国际经济与贸易的发展。国际贸易指的是各国之间在商品、生产要素、服务等方面进行的交易活动,它是在国际分工的基础上产生的。世界各国在经济上的依赖关系构成了区域经济贸易,如果站在一国的立场上来解读国际贸易的话,国际贸易就可被认为是对外贸易,从这个角度来讲,国际贸易指的就是世界各国对外贸易的总和。国际经济与贸易实现了全球资源的最优化配置,有力地促进了世界经济的发展。
(一)发展国际经济与贸易是社会主义制度的需要
发展国际经济与贸易是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的必然要求。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而完成这一任务的主要助力就是发展国际经济与贸易,这也是实现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的重要手段。对外开放是我国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发展国际经济与贸易是对外开放的必然要求。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世界各国之间在商品、劳务、生产要素等方面的联系日益紧密,中国实行对外开放,发展国际经济与贸易,顺应了当前经济的发展趋势,这也是社会主义商品生产发展以及社会化大生产必行的举措。加强与各国之间的经济贸易,可以有效改变我国经济模式单一、商品样式少的现状,既符合商品生产发展的趋势,又为我国经济的发展开拓更为广阔的视野。另外,我国要参与国际分工就必须发展国际经济与贸易,这是我国在国际贸易中保持稳定位置、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增强国家综合实力的必行措施。
(二)发展国际经济与贸易有利于促进经济增长
发展国际经济与贸易有利于促进我国经济的增长。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对于任何一个国家而言,发展经济都是至关重要的。经济实力是衡量一个国家强大与否的重要标准,它甚至还决定着政治、文化、教育等方面的发展,并且经济实力较强的国家可以在世界上赢得较大的政治影响力。经济作为我国的发展之基、立国之本,促进经济稳定增长是我国的经济发展的根本目标。近年来,我国经济增长的模式以由传统的单一体制向着多元化方向发展,开始越来越依赖于国际分工及现代科技。区域、多边、双边之间的贸易往来是发展经济的重要手段,尤其是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使世界各国紧密联系的同时,完成资源的最优化配置,促进各国经济的发展。经济与贸易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依赖,作为相辅相成的有机体系,贸易往来的顺畅自然会带来经济的发展。在经济一体化的新形势下,我国应大力发展多元化的经济模式,加强与各国之间的贸易往来,发展国际经济与贸易,以促进我国经济的增长。
(三)发展国际经济与贸易有利于增强国际竞争意识与竞争能力
发展国际经济与贸易在很大程度上能够增强国际竞争意识与竞争能力。一个良好的竞争环境能够激发人们的压力与动力,使人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自身潜能,使人们在竞争中能够客观地评价自己,找出自身弱点并逐步消除,提高日常工作效率与工作水平。强烈的竞争意识在促进社会进步的同时,还能带动一国经济的发展,进而增强国家的综合实力。发展国际经济与贸易必然会引起各国之间在经济贸易方面的竞争,要想在国际竞争中占领稳定地位,企业首先就要努力发展自身实力,打造自主品牌,掌握产业核心科技,带领产业区域的发展,这就要求企业要注重创新能力,大力加强对人才的培养,而人才之间和企业之间的竞争意识又会使企业技术与人力资源得到显著提高,进而增强了企业的竞争能力,使企业在众多同类产业中脱颖而出。从这个方面讲,将国际竞争理念运用到企业管理中,能够促使企业各方面的发展,并且对自身发展的要求会越来越高,形成强上加强的良性循环。企业发展是国家经济发展的基础,所以说,发展国际经济与贸易有利于增强国际竞争意识与竞争能力,进而促进一国经济的增长。
二、新形势下国际经济与贸易的发展趋势分析
经济全球化的到来促使经济模式由单一化向着多元化轉变。也就是说,新形势下世界经济是朝着多元化趋势发展的,欧洲联盟、北美自由贸易区、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世界三大经济集团的形成和发展就集中体现了经济多元化的发展趋势。1989年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的启动,为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迈出了至关重要的一步,该组织强调协商一致与平等自愿,是一个相对自由、松散的经济合作论坛。1993年成立的欧洲联盟最初是由英国等七个西欧发达国家成立的经济共同体,该共同体涵盖了经济、政治、军事等各方面的合作共赢,并且发展到东欧,成为影响世界的国际性组织,这个组织的成立为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带来新的合作机制。1994年建立的北美自由贸易区是美国全球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促进北美经济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并且成为全球最大的贸易区。由此可见,世界经济都在朝着多元化的趋势发展,在规模上都在不断扩大。正如党十五大报告所言,多元化的经济模式带动着政治、经济等领域的新发展,国际分工日益明确,世界各国的力量正在不断调整、组合与分化。
(一)全球化的国际经济
nlc202309081109
国际贸易与经济的发展增强了国际竞争意识与竞争能力,在这个时代背景下,企业的竞争意识与竞争能力得到大幅提高,并由此增强了企业的综合实力。一方面,科技的进步使各国企业之间的联系日益密切,这种相互合作的模式不仅有利于企业的双赢,而且加深了各国之间的贸易交集;另一方面,国际间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及行业竞争,给各国企业带来严重考验的同时,也为企业开拓国际市场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各国企业间的相互合作为企业的高效稳定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全球化的国际经济也成为当前世界经济的发展趋势。
(二)多元化的贸易模式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各国之间的联系日益密切,以电子计算机技术、互联网技术为新平台的国际贸易发展模式兴起,多元化贸易时代到来。一方面,互联网这个全球性质的网络组织有着其特定的安全机构,人们必须遵守其规则来进行交易,这样就全面保障了交易的安全性;另一方面,电子商务的贸易发展模式大大减少了企业运营成本,人们可以直接在网上进行沟通交流,最大化地保障了国际贸易的利润,给企业的发展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因此,新形势下多元化的贸易模式是国际经济与贸易发展的必然结果。
(三)自由化的贸易制度
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推动着全球价值链为导向的产生,世界各国之间的贸易往来日益频繁,新形势下国际经济与贸易发展的最大诉求就是贸易制度的自由化。传统贸易制度主要是根据1994年的乌拉圭回合协议制定的,其中涉及的内容仅仅包括关税和非关税壁垒的制度安排,现已完全不能满足各国经济的发展需求。边境监管、贸易壁垒以及繁文缛节的行政管理严重阻碍了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进程,人们迫切需求自由化的贸易制度来改变这一现状。因此,各国之间开始破除贸易壁垒,将全球的生产、服务、商品要素有机整合,增加国际贸易机会,并以此为根据制定切实可行的自由化贸易制度。
(四)科技化的国际经济与贸易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合理地运用科学技术是新形势下促进国际经济与贸易发展的重要举措,同时也是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特征。知识经济时代带来的科技创新促使人们全面利用社会资源、自然资源与人力资源,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可持续发展,从而建立更加健全完善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体系。总而言之,科技化的国际经济与贸易是知识信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并且符合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总体规划。
(五)高级化的贸易结构
产业结构的升级和调整是促进国际经济与贸易发展的重大举措,也是知识经济时代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国际经济与贸易的发展增强了企业的竞争意识与竞争能力,各国企业贸易结构纷纷开始向着最优化转型,以期能够在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占有主导性的优势,提高企业的综合实力。近20多年来,国际贸易的规模不断扩大,其中新兴服务业得到快速发展,相对而言,运输业和旅游业等传统产业所占份额在不断缩减,国际经济与贸易正由低技术产业向着高技术产业、低附加值产业向着高附加值产业优化升级,调整到高级化的贸易结构。
三、新形势下国际经济与贸易的发展对策
针对当前国际经济与贸易的发展趋势,我国应坚持对外开放政策,协调发展我国进出口贸易,优化调整产业结构,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增强我国企业的国际市场竞争力。另外,我国应建立一套完善的国际经济与贸易管理机制,保护我国企业在国际竞争中的合法权益。新形势下我国发展国际经济与贸易的对策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培养与引进高素质人才,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
当今社会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企业核心竞争力最核心的部分就是人才竞争力,人力资源也是21世纪最宝贵的资源。人才是企业提升实力、实现技术创新的前提和保障,毫不夸张地说,人力资源素质的高低决定着企业运营的成败。因此,企业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取稳固的地位并逐步取得优势,必须重视高素质综合型人才的引进与培养,建立一支既有专业知识又具备相关管理技能的人才队伍,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充分发挥企业在国际竞争中的优势。
(二)完善企业管理制度,提升企业创新力
企业能否在长期竞争中保持活力、向上的状态取决于企业的管理制度。企业管理制度是实现人与工作最佳配合度、保证企业运营效率的重要手段,同时它还可以根据员工的日常表现,留住与培养优秀人才,并适当鞭策与排除不合格员工。总而言之,它是企业员工在企业日常生产经营中必须遵守的规则。完善的企业管理制度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有效激勵员工的生产积极性和主动性,形成一种良性的竞争氛围,带动企业各员工工作能力的提高,进而增强企业的综合实力,提升企业创新力,使企业在国际竞争中有足够的优势并且能够得到长久发展。
(三)提升企业文化,打造品牌战略
企业长久生存与发展的稳固基石就是企业文化建设,它关系着企业形象的构建、企业品牌化的经营以及核心竞争力的提升。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企业虽走出国门开始向外展示自身商品,但企业文化建设却相对落后,并且缺乏中国特色的品牌战略。新形势下,品牌化经营是企业打入国际市场的重要战略措施,因此我国企业应提升自身企业文化,打造品牌战略,进而提升我国企业的自我实力和综合竞争力,获得企业的长久稳定发展。另外,品牌的塑造是一项长期复杂的系统性工程,它不仅要求企业要潜心、精心地进行日常经营,保证产品品质和服务质量,还要求企业具有良好的创新能力,能够在国际企业竞争中占相对主导的地位。品牌战略决定着企业当前和未来一定时间内的效益,而且长期积累的品牌效力还可以反过来促进企业的营销和发展。所以说,提升企业文化、打造品牌战略是新形势下发展国际经济与贸易的重大举措,企业必须打造出具有中国特色的企业品牌,将品牌化经营战略完善实施。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各国经济得到飞速发展。新形势下发展国际经济与贸易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需要,有利于增强国际竞争意识与竞争能力,进而促进我国经济的增长。当今国际经济与贸易的发展趋势正朝着全球化、多元化、自由化、科技化、高级化方向发展,面对这一发展趋势,我国应注重培养与引进高素质人才,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并建立完善的企业管理制度,保证企业的运营发展,全面打造具有中国特色的品牌文化,增强中国企业的品牌效力,从而确保我国企业在国际竞争中占主导性优势,推动着社会主义经济的平稳发展。
参考文献
[1]陈明磊.浅析国际贸易一体化对我国经济的影响[J].现代营销,2012,(23).
[2]王纪宽.现代国际贸易的新特征[J].世界经济,2013,(8).
[3]樊纲,关志雄,姚之仲.国际贸易结构分析[J].经济研究,2012,(12).
[4]王博.浅论新形势下国际经济与贸易的发展趋势[J].商场现代化,2014,(20).
[5]任佳,何丽萍.浅论新形势下国际经济与贸易的发展趋势[J].商场现代化,2014,(16).
作者简介:陈坤琳(1993-),女,福建泉州人,本科在读学生,研究方向:国际经济与贸易。
新形势下劳动经济的成长与发展 篇7
1. 劳动经济成长的背景
国家虽然在农业这一块有大力投入, 农业现代化建设也一直都在加快, 但是基于中国人口基数庞大和人均占地面积小的特点, 使得农业并不能为占全国人口总数一半以上的农民带来较好的经济收入。经济的快速发展, 农民的收入也在提高, 但是出于对通货膨胀的考虑, 生产成本也在增加。农民为了寻求更高的经济收入, 开始脱离农业, 向城市进军, 这就直接促进劳动经济的发展。具体原因, 如下几点:
1.1 农业生产规模小、效率低
我国农村人口众多, 而土地有限, 人均土地占有量低, 每户经营的土地量比较少, 难以形成规模化种植, 相比而言, 像美国、加拿大等发达国家, 土地面积广, 人口少, 机械化种植规模化、产量大、农副产业链其全。种植面积的限制, 使得即使在无任何自然灾害的情况下, 最终的农作物还是不可能带来相对较高的收入。
1.2 农业生产成本大幅上升, 产出效益却下降
国家经济的飞速发展, 农民经济收入的增长也是必然, 但是农产品价格的增长是以社会生产成本不断上涨为基础的。虽然我国农业发展正逐步从主要依靠劳动力的投入, 到靠资金物质技术的转变, 综合产出能力得到提高, 但是农业生产的物质消耗总量也跟着提高, 从种子到农药, 农业的投入与产出比例正逐渐变得不平衡, 结果使得农民收入并不高。
1.3 农产品价格趋于稳定, 无太大提升空间
农业是我国的第一产业, “民以食为天”, 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 粮食问题一直是一个关乎社会安定的重要问题。农业产品价值是和市场价值挂钩的, 我国政府对粮食进行宏观调控, 严格控制农产品价格, 使得农产品价格波动不是太大, 以至于影响社会稳定。从我国近几年农产品商品价格走势来看, 均波动不是很大, 甚至有的超过了国家平均水平, 因此, 想依靠农产品价格大幅上涨来提高农民的经济收入显然不太现实。
1.4 乡镇企业发展缓慢, 吸纳剩余劳动力能力不足
乡镇企业发展跟农村是密不可分的, 大多数乡镇企业起步于农村。乡镇企业发展迅速, 那么吸纳的剩余劳动力就多, 乡镇企业发展缓慢, 吸纳的剩余劳动力就少。就近几年的乡镇企业发展状况上来看, 发展速度较为缓慢, 促使剩余劳动力大批涌入城市。
2. 劳动经济进一步发展的制约因素
在了解劳动经济成长的背景以及促使劳动成长的几点原因后, 文章将介绍其他几点影响劳动力向城市和其他费农业领域转移的因素, 主要有如下几点。
2.1 农民工自身素质不高
由于我国经济发展不平衡, 教育设施仍然不完善等条件的存在, 农村劳动力素质整体不高是一个客观的事实。农村人口普遍教育程度不高, 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只占48.9%, 较低的文化素质使得其学习各种专业技能的能力显得更为困难。文化程度低, 能够主动接受和吸收的先进文化和思想也不高, 小农随遇而安、怕冒风险、投资理财观念和创业精神不高, 各种原因制约了土地流转和农村劳动力的转移。
2.2 宏观环境的不理想
从我国经济发展状况来看, 我国正处在经济转型期, 高科技的应用, 使得生产更为机械化, 逐渐取代了以前的大批人工化生产, 使得城市就业岗位减少, 下岗的农民工无处可去, 只好回流了一部分, 最终造成劳动力闲置的发生。还有一种就是有相当一部分农民习惯了“日出而作, 日落而息”的传统农业模式, 缺乏改良思维, 介于农村人均耕地少的特点, 故而农民只能靠着那仅有的“一亩三分地”作为主要收入来源。
2.3 农村城镇化水平低
城镇化的发展在现在和将来都将发挥出越来越重要的吸收剩余劳动力的价值, 但总体而言, 城乡差异的存在, 使得更多的人选择在城市发展, 而不愿在农村发展, 尤其是在经济不发达的地区, 农村城镇化水平更低, 这就严重制约了劳动力的转移和农民的收入增长。
2.4 城乡二元化结构的制约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实行的城乡二元结构, 造成城乡在户籍、身份、权利、待遇、义务等方面的人为分割, 使得城乡劳动力不能够进行平等竞争。城乡二元化结构还致使农民工逢年过节的时候还需要城乡两头跑, 这样就增加了个人和社会在社会流动中的发生费用, 使得本来收入就不高的农民工手头更为拮据, 收入普遍性不高。有的地方为了城镇下岗失业职工再就业的情况, 甚至出台了“清退农民工”的政策, 迫使外地农民工离开工作岗位, 重新变成待就业农民工, 这样一来就又增加了外出农民工回流现象的发生。
2.5 社会保证制度没有落实到位
社会保证制度应该具有强制性、广泛性和公平性, 但是现行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仍然落实不到位, 一项政策下来, 往往是雷声大、雨点小。这就需要相关的监督部门把农村社会保障落实到位。
3. 加快劳务经济发展的对策
3.1 进一步提升非公有制经济活力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支柱, 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基。非公有制经济的出现和发展, 适应了我国现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 私营经济实体是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主要载体。大力提升非公有制经济活力, 放手发展个体私营经济和集体经济, 在促进地区经济发展的同时也相应地解决了农村劳动力就业和增加农民工收入的问题。
3.2 加快城镇化建设步伐
与我国的工业化进程相比, 城镇化水平还处于滞后的状态, 两者之间差距明显, 城镇化的发展在安置农民工再就业、稳定社会秩序、促进国家经济发展是不容小觑的。国家应该大力鼓励和支持城镇化建设, 使农民工能够脱离一亩三分地的传统农业种植向非农业产业和城镇移, 这是现代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
3.3 提高农民工的文化素质, 加大教育投入
我国农民工文化素质普遍偏低这是不争的事实, 应该加大农村的基础教育, 提高农村劳动力的文化素养和职业技术技能, 让农民工学习先进的经营理念和营销策略, 鼓励农民工回乡创业, 地方政府也应该大力支持和扶持这些回乡创业的农民工。在学好专业技能的基础上, 也可以加强对外劳务的输出, 充分发挥国人脚踏实地、吃苦耐劳、兢兢业业的优点, 在国外赚取更高的收入。
3.4 加强制度改革与建设
城乡二元结构严重制约了我国劳动经济的发展, 解决二元结构的问题已经成为我们经济建设的重中之重。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出路是在发展农村经济的基础上走农村城市化道路, 实现城乡良性互动, 改革城乡分离的户籍制度, 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农民工的卫生、医疗以及教育等社会性保障得到具体落实。
4. 结语
我国作为一个人口大国, 所以劳动经济对我国社会安定和经济发展来说尤为重要。本文主要从劳动经济发展的背景开始着手, 探讨了制约劳动经济成长和发展的因素, 深化制度改革, 采取相应对策积极引导和规范劳动经济的发展, 促进地区经济发展和社会的和谐稳定。
参考文献
[1]胡荣华, 刘光平.劳动经济的成长与农民收入增长的关系——以南京等市的分析例[J].南京社会科学, 2002 (3) :76
[2]崔艳艳, 杨秉鹭“.民工荒”现象劳动经济分析及对策[J].中国外资, 2012 (5) :34-41
[3]周勇.如何切实维护职工的劳动经济权益[J].中国经贸, 2012 (22) :12-13
新形势下发展农村循环经济的思考 篇8
1 发展农村循环经济的重要意义
发展农村循环经济是把循环经济的理念应用于农村经济生活当中,目的是实现农村经济生活和生态环境的协调与统一,进而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促使农村社会的持续稳定发展。 由此可见,发展农村循环经济是繁荣发展农村经济的重要途径,是整个社会实现经济发展大循环的关键环节。
1.1 发展农村循环经济是切实转变农村经济发展方式的必然要求
改革开放以来,虽然我国农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但是“三农”问题始终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最为关注的关键问题。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是发展经济。 立足于我国农村的发展实情,我国是一个农业人口多、人均资源贫乏的国家, 农村经济发展面临着重大的资源压力。 但是,当前我国农村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是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粗放经营的农业增长方式带来了资源的高消耗、污染物的高排放、物质和能量的低利用,加剧了农业资源的枯竭和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必将导致农村生态环境恶化、资源矛盾突出、可持续发展难以为继。 更为严重的是,农业环境和资源所承受的压力反过来亦将会对我国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产生极大的制约作用。 因此,中国的国情决定了当前必须转变传统的农业经济发展模式,强力推行循环经济,以农村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推行,强化农村物质循环和能量转化,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提高资源的综合利用率,实现农用资源的合理利用。
1.2 发展农村循环经济是切实增强农业产业竞争力的必然要求
当前,我国农业产业发展面临着国际国内的双重挑战。 在国际市场上,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日益深入,农业市场开放度将日渐提高。 迫于发达国家的压力和经济全球化的需要,国家正在逐步减少对农产品的出口补贴和国内保护,传统农业受到发达国家农业的挑战压力在逐步加大。 与此同时,发达国家纷纷抬高了农产品的入门槛,采用了名目繁多的绿色贸易壁垒,这在当前全球经济普遍低迷的形势下呈现出愈演愈烈的态势。
就国内市场而言,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更加重视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在农村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下,人们将利用有机肥料替代化肥,采取农艺措施和农业设施控制害虫生长,创造无化肥和无农药污染的农业生产环境,有利于农产品质量的提高和绿色农产品生产。 因此,发展农村循环经济不但是降低农产品生产成本,提高其在国内外市场竞争力的行之有效的好办法,而且也是有效应对国外农产品技术壁垒,促进我国农产品出口再上新台阶的必由之路。
1.3 发展农村循环经济是切实促进农民增收的必然要求
“三农”问题的难点和重点都是农民增收问题。在传统的农业生产模式下,不少地方在追求“高产”的过程中,盲目过量地使用化肥、农药,造成了很多地方出现了农产品产量快速增长但是农民收入增幅却十分有限的困境。 因此,发展农村循环经济,从根本上受益的还是农民自身。 它不但能够有效地改善自然环境,调整农业产业结构,而且还能从根本上提高农业资源利用效率,解决农业生产成本居高不下的问题,达到切实增加农民收入的目的。 同时,推行发展农村循环经济要求农业实行集约化经营,进行资源的综合利用和开发,采用高新技术和实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等,其中的每一项举措都会增加和拉长农业产业链条,带动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升级,既可为农民提供更多的创业门路和就业机会,又能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从而为农民增收开辟出新的途径。
1.4 发展农村循环经济是切实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必然要求
随着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演变,现代工业成果在农业生产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虽然使农业劳动生产率大幅度提高, 农产品产量大幅度增长,但也带来了许多新问题。 例如,过多施用化肥、农药,使用塑料薄膜,造成土壤质量下降;农产品农药残留量的增多使食品安全性受到影响;农机具、石油燃料的广泛应用增加了对大气的污染;养殖业的迅猛发展造成了畜禽粪便无法全部用作农家肥,排入河中又造成了新的污染等等。 上述问题如不尽快予以解决, 将严重阻碍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步伐。一方面, 发展农村循环经济要求摒弃粗放式经营,另一方面,根据“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的原则,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改善质量、提高效益,这和新农村建设的基本要求是完全吻合的。 因此,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把发展农村循环经济放在重要的地位,实现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 当前发展农村循环经济的制约因素分析
农村循环经济理念是近几年伴随着农村经济的繁荣发展才逐步被认知的。 总体而言,我国目前农村循环经济的发展仍然处于初期阶段。 对于我国大多数农村而言,生态试点建设都是以政府作为主体推进的, 农民的主体意识和参与度还很微弱,科学完整的农村循环经济技术体系还没有真正建立起来,与循环经济发展的需要还有很大的差距。 深入分析,制约我国农村循环经济发展的因素集中体现在几个方面。
2.1 粗放型的农业经济发展方式的制约
目前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还未从根本上转变粗放型的发展方式。 受到传统的农业“小而全”的生产方式的制约, 加之现行农村土地制度的约束,我国农业产业化、规模化的发展速度还很慢,严重制约了农村增长方式的转变和循环经济的发展。 与此同时,粗放的经济发展方式带来了十分尖锐的资源环境矛盾。 目前,我国广大农村资源综合利用水平普遍低下。 以水资源为例,目前我国水资源的利用率只相当于世界先进水平的1/2 左右。 灌溉水的利用率只有国际先进水平的60%;旱地自然降水的利用率平均不到50%,北方灌区的大部分灌溉定额高出作物实际需要的2~5 倍。由于农业资源利用效率低下,不仅造成了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而且加剧了农业资源短缺和供需失衡,严重制约了循环经济的良性发展。
2.2 农村循环经济市场形成的障碍
在循环经济发展中,一些跨区域的循环经济项目,必须进行区域性合作才能完成。 因此,发展循环经济需要有市场化的相应机制来协调不同区域利益主体的关系,促进它们的合作。 例如,防沙防护林带、主要河流的流域治理等,均要求在不同的区域利益主体间进行合作。 而这些活动进展缓慢,其主要原因是缺乏市场机制。 由于资源、环境是公共产品,加之我国现行的行政管理分割的局面,决定了农村循环经济的市场形成不可能在农村地区自发产生,进而影响了农村循环经济发展的进程。
2.3 发展农村循环经济技术的制约
技术是农村发展循环经济的关键性因素和基本支撑。 没有科技的进步,降低资源消耗和废物排放就无从谈起。 然而,由于受城乡“二元化”分割体制的影响,我国的农村工业发展严重滞后,农村企业规模小、管理方式粗放,缺乏足够的科技资源,特别是缺乏高质量的科技人才,再加之技术创新投资回收期长、风险高,农村企业往往没有意识或不愿意进行技术创新。
科技创新能力不足、技术力量薄弱,导致大量农村企业长期徘徊在高污染、高排放和产品低附加值、低效益、低层次的困境之中,循环经济发展缓慢。
2.4 发展农村循环经济资金投入的制约
发展农村循环经济需要大量的前期投入。 但是,我国农业发展比较落后,对循环经济的投入有限。 因此导致了农村经济现代化程度低、科技含量低,农民收入还处于较低的水平,大部分农村无力对循环经济给予必要的经济支持。 同时,虽然我国政府对农村的资金支持力度持续加大,但是政府财政的大部分资金主要用于了农田水利基础设施的建设,对农村循环经济技术、设施的投入明显不足。
2.5 发展农村循环经济立法上的不足
随着循环经济理念的深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我国尽管已经颁布实施了《节约能源法》、《矿产资源法 》、《水法 》、《清洁生产促进法 》、《可再生能源法》、《循环经济促进法》 等一系列鼓励和规范循环经济发展的法律,并建立了一系列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如环评制度、排污收费制度、环保责任制度、限期治理污染制度等等。 但是,这些法律制度都将立法的重点放在了城市和工业固体废物的处理和循环利用上,关于农村固体废物污染处理及循环利用的内容在这些法律中是很少涉及的,甚至是严重缺乏的。 立法的空白导致了农村固体废物污染治理得不到有效的处理,循环利用程度低,不但造成了农村环境的污染和大量可循环利用的物质的浪费,而且还造成了粮食食品的污染和不安全,严重威胁着人们的身心健康。
2.6 农村劳动力素质意识的制约
与城镇人口相比,我国农民受教育的程度整体偏低。 调查显示,我国农民平均受教育的年限仅为7.8 年,初中、小学文化程度的农民占70% 以上,高中文化的农民大概只占16.8% ,比例不是很高。 而我国目前城镇受教育程度平均在l1 年, 这反映出农村基础文化教育还相对落后,农村居民的整体受教育程度还比较低。 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导致了广大农民的科技素质还不是很高,制约了农村循环经济技术的推广和应用。
3 加快推进农村循环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
大力推进循环经济是发展农村经济、切实转变农村经济发展方式的优先选择。 实践中,必须着力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3.1 转变观念,提高认识,高度重视农村循环经济发展的重大意义
发展农村循环经济是我国解决“三农”问题的有效手段,也是解决我国农业问题的根本途径。 同时, 推行农村循环经济更是全面发展循环经济、建立我国循环经济发展体系的关键基础环节。 只有大力发展农村循环经济, 从源头上解决污染问题,将经济社会活动对自然资源的需求和生态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才能以最少的资源消耗、最小的环境代价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增长,从根本上化解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实现农业和农村的可持续发展。
因此,广大干部群众应该从国家经济发展战略的高度上去认识发展农村循环经济的意义,从根本上转变不利于农村循环经济发展的错误理念和做法。 一是克服发展循环经济是城市和工业的事,与农村和农业无关的观念。 要立足农业和农村的发展现状,深入分析当前农村资源利用现状,提高对发展农村循环经济重要性的认识。 二是克服落后的农村要大发展就必须以牺牲资源和环境为代价的观念。 要正确认识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是相互促进的关系,不是根本对立的,先污染后治理必然会付出更大的代价,花费更大的成本,所以,农村落后固然要跨越发展,但是发展决不能以牺牲资源和环境为代价。 三是克服发展农村循环经济必然是高成本、高投入、不经济的观念。 发展农村循环经济在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改善生态环境、保障食品安全、缓解农村就业压力等方面都有着重要而积极的作用,应该得到充分的肯定和支持。 可以说, 发展农村循环经济,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必须要给予足够的重视。
3.2 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着力构建农村循环经济发展的制度支持体系
发展农村循环经济,制度是保障。 一是切实制定农村循环经济发展战略及发展规划,把农村发展循环经济的规划纳入到农村发展规划中去,根据农村的实际情况做好发展循环经济的规划和研究工作。 二是改革农村干部政绩考核机制,探索建立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体系, 把农村环境保护工作纳入县、乡政府的工作日程,并把环保工作成绩作为考核县乡领导政绩的重要内容之一。 三是完善农村循环经济发展全方位扶持政策,积极运用税收和补贴机制促进农村循环经济发展,健全生态环境补偿机制,明确农村企业和居民在发展循环经济方面的权利和义务,建立健全生态环境有偿使用制度。 四是建立农村产业项目环评制度,配套完善农村规划环评制度,实施对农村地区建设项目全过程的环境监测管理,对资源消耗大、环境污染大的企业和部门依法追究责任人员的法律责任。
3.3 加大投入,加强培训,全力建设农村循环经济发展的技术支持体系
所谓农村循环经济的技术支撑,是指农村各产业部门之间及其内部各项技术的有机组合、 配套,是技术各个环节即技术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开发研究、技术推广、技术应用之间以及技术保障条件之间所形成的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有机组合体。
为建设农村循环经济发展的技术支持体系,一是加大农村循环经济发展的技术研发支持力度,把农村教育、科研、推广和生产有机结合起来,以各地农村科研单位、高等院校和龙头企业为依托加强三者的联系,集中力量解决农民和企业生产经营中遇到的技术问题, 推动农村循环经济技术创新与发展。 二是加大农村循环经济发展的技术应用推广及维护支持力度,坚持农村循环经济技术应用推广体系运行的公益性特征,建立一支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的农村循环经济技术成果推广队伍,积极扶持发展民间技术组织,促进农村科技成果及时转化为农村生产力。
3.4 加大宣传,形成舆论,切实提高农村循环经济发展的公众参与度
目前,很多人特别是很多农村居民对循环经济的认知还比较模糊,循环经济的生产生活习惯还没有培育起来。 因此,发展农村循环经济,应当广泛宣传发动, 增强农村企业和居民发展循环经济意识,让老百姓知道什么是循环经济, 如何实施循环经济,循环经济能够给农民本身、子孙后代、国家等带来多大的好处。
通过这样的宣传,让大家对循环经济有一个较为全面的认识,达成发展循环经济的共识,为循环经济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氛围。 一是可以通过报刊、网络、电视等媒体制造舆论,深入开展资源节约与环境保护的宣传教育活动,尤其要注重向乡镇企业、农村社区推广,提高地方政府、农村企业和居民的资源节约与环境保护意识,树立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观念,营造良好的资源节约与环境保护的社会氛围。 二是积极探索建立农村循环经济示范村,选择村级领导班子素质高、 村集体经济力量强、村民凝聚力强的村庄,加大对其发展农村循环经济的扶持力度,通过一些高效农村循环经济示范项目的实施,积极引导他们建成循环经济示范村,提高广大农村对循环经济的认知度,促进农村循环经济的发展。 三是加强对农民骨干精英的培养,不仅要对其进行技术的栽培,还要进行价值观的教育,培育他们成为发展农村循环经济的主力军,以他们的成功带动广大农民提高参与循环经济发展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综上所述, 发展农村循环经济是农业发展理念、发展模式上的一场革命,是转变农业增长方式、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要。
为此,地方政府应积极构建以循环经济为基础的发展理念,走集约发展、清洁生产、可持续发展的农村循环经济发展道路。 同时,要充分发挥农技科研机构和科研人员的作用, 加大技术支撑力度,重点开发和推广一批农村实用循环经济技术。 尤为重要的是, 要突出农民在循环经济发展中的主体地位,强化农民的循环经济意识,培育他们的节能环保生产生活方式。
摘要:发展农村循环经济是繁荣农村经济、促进社会整体实现循环发展的关键环节。目前由于多方面制约因素的影响,我国农村循环经济的发展仍然处于初期阶段。加快推进农村循环经济发展,应采取高度重视其发展的重大意义,着力构建相应的制度支持体系和技术支持体系,切实提高农村干部群众的参与度等有力措施。
关键词:农村循环经济,发展,制约因素,对策
参考文献
[1]季红.我国农村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路径选择[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4(3):344-349.
[2] 钱毅.农村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研究[D].贵阳:贵州大学,2007.
新形势下发展农业机械化刍议 篇9
1 要进一步认识农业机械化的地位和作用
农业机械化是加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的必然选择, 是构成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农业机械化是现代农业的重要标志和根本特征, 是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手段。农业机械化在推动农村劳动力转移、恢复和发展粮食生产、促进优势及特色农产品扩量提质、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方面, 有着不可缺和不可替的巨大作用, 是调整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强大支撑。农业机械化是实现农业文明生产、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基本途径。发展农业机械化, 不但可改善劳动条件, 减轻劳动强度, 而且可促使农民生产生活水平提高。农业机械化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由之路。
农业机械化是生产发展的主要物资装备。没有农业机械化, 就不可能有农业的现代化、产业化。其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 农业机械化大幅度提高了农业劳动生产率。 (2) 农业机械化是实现农业科学发展的保证。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在农业、农村中, 具体表现为农民收入增长、农业生产条件改善, 以及实现农业与工业、第三产业共同发展, 城乡差别、工农差别进一步缩小, 实现共同富裕。这一切实现的基础必须是农村生产力的快速发展和农业劳动生产率的大幅度提高。 (3) 农业机械化是节约型农业发展的基础。发展节约型农业, 农业机械化是关键。农业机械化的广泛使用, 劳动生产率的大幅度提高, 就会大幅度的减少人力和畜力的使用;大量精准拖拉机、耕整机、节能型农机, 以及滴灌、微灌、喷灌机械的使用, 就会实现农业的节地、节能和节水;各种精播机械、化肥精施及秸秆还田机械、高效农作物植保机械的使用, 也必将减少种子、化肥、农药的使用, 提高利用率, 从而推动节约型农业发展。
2 制约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的主要因素
2.1 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缓慢
当前, 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增加, 相对于农业机械设备的销售价格还是有很大的差距, 农民自己没有足够的资金购买农业机械设备。虽然从长远来看, 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必然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从而增加农民的收入。但是, 在农民收入水平较低的情况下, 农业机械化的前期投入问题如何解决, 是农业机械化大发展首先必须解决的一个问题。
2.2 耕地经营规模小
虽然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将土地的所有权和使用权进行了分离, 并且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 为农村经济的繁荣发挥了巨大作用。但是, 按照人口平均分配土地使得地块过于零碎, 现代化的机械耕作方式很难推广, 农业生产很难实现标准化, 因而导致小农经营的原始耕作方式仍然在很多的地方存在, 极大地阻碍了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阻碍了农业机械化在农业生产中的运用, 制约了农业机械化的发展。
2.3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困难
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必须是以农村劳动力的相对稀缺为前提。因此, 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向第二产业、第三产业转移, 是促进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基本条件。目前, 我国农村的农业剩余劳动力仍然持续大量过剩, 必然影响农业机械的推广使用。
2.4 农机服务社会化水平和农民受教育程度低
农业机械的供应、修理与技术服务以及其他社会服务, 是农业机械化不可缺少的社会条件。目前, 我国尚未构建完善的中介服务体系, 农机服务社会化水平低, 农业机械的生产者与广大使用者之间无法顺利对接, 导致机械使用成本增加, 制约了农业机械的推广使用。此外, 农业机械化的顺利发展需要大量的专业技术人才, 而我国农村劳动力受教育程度低, 从而阻碍了农业机械化的发展。
3 关于发展农业机械化的思考
3.1 强化农机技术推广和教育工作
强化农机推广与农机科技教育培训工作对农机化发展的作用体现在以下方面。
3.1.1 促进作用
将直接促进农机科技成果的转化速度, 从而促进农业机械及其技术作为生产力的发展变化, 最终将对农机化发展具有促进作用。
3.1.2 加速作用
促使大量农业机械化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运用, 推动和加速农业机械化的发展进程。
3.1.3 教育作用
一方面, 通过试验示范, 让农民群众或农业生产经营组织认识到科技成果的作用, 增强科技意识, 转变传统观念和心态, 自觉改变生产行为;另一方面, 通过农机科技教育培训增加农机工作者和农村农民的农机专业知识、安全知识、法规知识、技能知识和增强技能能力, 能够在生产实践中, 掌握各种农业机械化科技成果和较熟练使用和掌握各种农机设备、技术。
3.1.4 适应性作用
随着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的不断深入, 机具的不断改良与不断增加, 农机化技术的不断普及, 农业现代化的逐步推进, 现代化农业将越来越依赖于先进适用的农机具及农机化技术, 农业机械及其技术也越来越适应于现代农业生产。
3.2 必须加强农业机械安全管理
要深入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道路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机械化促进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技术推广法》等一系列法律和行业、地方法规。在学习的基础上, 进行多层次、多方位的宣传, 把安全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 努力营造一个农机安全生产的良好氛围。要抓住农机培训、挂牌办证、田间路查3个关键环节, 搞好农机安全管理。
3.3 要全面推进农机服务社会化
以组建农机作业服务合作社为核心, 完善运行机制, 积极探索多种形式的社会化服务组织。积极扶持农机协会, 促进农机合作服务组织的发展, 鼓励农业生产经营者共同使用并合作经营农业机械, 提高农机利用率。鼓励、支持、引导农机大户上规模、上水平、上效益, 发挥其在农机社会化服务中的主体作用。不断创新农机服务模式, 积极推行承包作业、订单作业、电话预约作业等服务方式。强化农机销售批发市场建设的管理, 打造名牌市场, 发展农机连锁经营, 完善农机营销网络, 繁荣农机市场。强化信息体系建设, 逐步建立全国、省、市、县4级农机信息互联网络, 构筑农机信息平台, 不断提高信息化服务水平。
3.4 要建立以国家投入为引导农民投入为主体的农业机械化资金投入体系
各级政府要增加对农业机械化的引导性投入和公益性投入, 从政策上、资金上大力扶持农机化事业的发展。除国家财政投入外, 地方政府也应随着地方财政收入的增加而增加对农业机械化的投入, 并纳入财政的年度预算。国家和地方政府应及时建立机耕道建设以奖带补的长效机制;应加大机电提灌站新建、维修技改的资金投入, 以利老化、水毁的机电提灌得到及时维修改造;应加大引导性的农机推广的资金投入, 以利农机部门及时引进先进农机新机具、新技术的试验示范和推广普及;应加大对农机执法机关实施行政许可及执法服务的基础设施建设的经费投入;应加大对农机教育培训经费的投入。在实施现代农机装备推进项目的购机补贴时, 除国家30%的补贴外, 地方财政应按10%~20%匹配农机购置补贴资金, 提高补贴比例, 调动农民和农机服务组织购机的积极性。
摘要:阐述了农业机械化在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 分析了制约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的主要因素, 并对发展我国农业机械化提出几点建议。
新形势下特区经济发展问题研究 篇10
经济特区是在政策的推动下产生的, 通过发挥“先行先试”的作用, 作为改革开放的“试验田”和“探路者”, 特区经济是伴随经济特区的建立而产生的。本文研究的特区经济主要包括:深圳、汕头、珠海、厦门及海南省五个经济特区。特区经济对国民经济的发展发挥着与众不同的作用。主要表现为:
1.特区经济的发展注重体制改革与创新, 体现了体制改革对经济增长的外部性作用。从宏观看, 体制的改革与创新为经济建设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 突出“正外部性”;从微观看, 体制的改革与创新激发出各个市场主体的活力。管理体制的创新理清了所有者、管理者、劳动者之间的关系, 增强各自行为的自觉性与竞争性。
2.特区经济的发展重视技术的学习与外资的引进, 说明了技术、资本对经济增长的内生性作用。技术的学习、外资的引进有助于解决经济建设的“瓶颈问题”, 促使经济增长方式的有效转变, 优化产品结构, 使其向技术、资本密集型转变, 推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3.特区经济的发展突出了社会效益, 促使就业方式多元化和生活观念开放化, 体现了社会效益对经济增长的稳定性作用。就业方式多元化丰富了改革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选择, 有利于收入水平的提升、生活观念的开放, 推动了居民消费的增长。
二、特区经济的发展比较
特区经济历经30年的发展, GDP从18.83亿元增长到2009年的13544.69亿元, 增长了700多倍, 成为一支推动中国GDP迅猛增长的重要力量 (如图1) 。如何全面地看待新形势下特区经济的发展, 笔者采用比较分析方法, 充分认识新形势下特区经济在全国的影响力和其构成主体间的发展差异。
数据来源:经五大经济特区的统计年鉴、统计公报, 2010年中国统计年鉴, 中国经济信息网的数据整理得出。
(一) 通过特区经济的外部比较, 分析当前特区经济的全国影响力
1.特区经济的GDP总量大幅提升, 但经济增长率呈波动性下降。特区经济GDP总量从1980年的41.27亿元, 占全国的0.91%, 增长到2009年的13544.69亿元, 占全国3.98%。2001—2009年, GDP占全国的比重在3.37%~4.4%之间变化 (如表1) 。这说明了改革开放以来, 特区经济对全国GDP增长的贡献系数不断上升, 尤其是在中国加入WTO后, 对GDP增长的影响力也不断加强。
数据来源:同图1
2.特区经济的外向水平不断提升。自我国加入WTO以来, 特区经济的进出口总额占全国15%~20%之间, 1995—2009年间, 实际利用外资总额均占全国的10%左右。进出口总额和实际利用外资总额的增长幅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2001—2009年的比重数值显示, 特区经济的进出口总额和实际利用外资总额占全国比重呈现波动性下降。
3.特区经济的科技水平显著提高, 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年增长率高于全国增幅。科研机构数量、从事科研工作的人数、专利申请量均占全国一定的比重。2009年五大经济特区的年专利申请量之和达到57680件, 占全国的5.9%。特区经济的“技术窗口”效应仍然十分显现。
(二) 通过特区经济的内部比较, 分析各构成主体的发展特点
1.各经济特区对特区经济的贡献不均衡, 出现“一大四小”的特点。在GDP、实际利用外资、进出口总额、财政预算内收入等方面, 深圳特区的经济贡献系数最大。在GDP增长方面, 深圳GDP的快速增长, 为特区经济GDP的增长奠定了基础, 各个经济特区的GDP差距不断在拉大;在财政预算内收入方面, 1995—2007年, 深圳特区的规模和增速明显大于其他经济特区, 而其他经济特区的预算内收入规模增速保持相对稳定 (除了厦门在2004—2007年间的增长较快) ;在进出口和实际利用外资方面, 深圳特区基本在特区经济保持50%以上的比重。
2.各经济特区的产值集中度趋同与差异。区位商 (Location quotient, 简称LQ) , 也称生产的地区集中度指标, 通过各产业部门在各地区的相对专业化程度间接地反映区域间经济联系的结构和方向。用产值计算出的区位商称为产值集中度。undefined, 当LQ值越大, 专业化水平越高。LQ>1, 表明i产业在该地区专业化程度超过全国, 属于地区专业化部门。经计算可知, 2009年各经济特区的第三产业产值集中度大于或接近于1, 表明特区经济的第三产业的专业化程度高。深圳、珠海、汕头、厦门的第二产业产值集中度均接近或超过1, 专业化水平与全国相当, 但在第一产业产值集中度极低 (除汕头以外) 。与此相反的是, 海南的第一产业专业化水平远高于全国, 第二产业的产值集中度较小 (如表2) 。
数据来源:同图1
3.各经济特区的社会建设力度相对一致, 促使经济特区的建设水平远高于全国水平。无论是民生保障还是城市环境建设上, 从统计资料上看, 各经济特区的建设力度较大, 如各经济特区市区建成区绿化覆盖率均在30%~45%之间。
三、特区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1.我国加入WTO以来, 特区经济的全国影响力呈波动式下降状态。2006年以后特区GDP增长率连续下降 (如图1) 。一方面由于北京、上海、广州等大中城市快速发展, 使特区经济的全国影响力相对下降, 另一方面随着改革的全面深入加之土地、住房等因素的制约和国际市场的冲击。特区经济的资本、技术、政策等方面的优势正在弱化。
2.各经济特区对特区经济的贡献不均衡, 深圳特区的比重最大, 各经济特区的发展差距在不断拉大。这种贡献不均衡问题体现在深圳的增长速度左右着特区经济的发展势头, 尽管2003年以来海南、厦门的经济增长态势趋于加快, 但不能有效地改变特区经济增长趋慢的势头。
3.除了海南省外特区经济三大产业产值集中度基本趋于一致, 产业结构相似系数较大。比如计算机、通讯设备及其它电子设备制造业在深圳、厦门等经济特区都被看做支柱性产业。这种趋同的产业结构促使各经济特区之间的竞争、替代效应大于协作、互补效应。
四、政策建议
1.要充分利用政策优势, 抓住机遇, 培育和挖掘自身的潜在优势, 但不可对政策产生持续性依赖。根据战略发展的需要和自身潜在能力, 培育相对优势, 并加以强化。同时要优化特区经济的产业结构, 协调投资、出口、消费的比例关系, 这样才能有效地减弱政策和国际市场的不利变动对特区经济的冲击, 确保特区经济的全国影响力不断增强。
2.各经济特区间要建立协作互动机制, 根据改革战略的需要和各自优势, 培育和发展各自的品牌产业, 同时要协调各经济特区间的发展差距。这样才能充分有效地发挥各个经济特区在改革开放中的“窗口”作用, 促进特区经济协调稳定发展。
3.各个经济特区要积极融入当地经济的发展, 充当拉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领头羊”。如厦门、汕头融入到海峡西岸经济的建设, 喀什则要充分发挥特区经济的优势, 带动西部大开发的发展。经济特区融入区域经济规划中, 不仅是深入改革事业的战略需要, 也是拓宽特区经济的辐射范围, 为特区经济在新的历程中注入新的活力。
参考文献
[1]李靖宇, 贺祺彦.论经济特区在中国新一轮改革开放中的市场先导功能[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2010 (2) .
[2]刘克自, 徐彬.浅析特区经济可持续性发展之路[J].武汉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5 (2) .
新形势下发展农业经济 篇11
关键词:新形势 能源经济 可持续发展 策略
经济社会发展的必备物质基础就是能源,它与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息息相关。随着新形势下经济全球化、城市化、工业化等进程的不断加快,经济发展越来越受到能源资源的约束。因此,促进能源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值得人们深入探究和实践的重要课题。
一、可持续发展与能源经济
可持续发展是新型的发展观,强调人口、经济、资源以及环境之间的协调发展。而能源资源是人们生存与发展的基础,跟经济联系密切,所以能源经济广泛涉及能源的各类产业经济,包括能产生能量的物质的生产、交换、分配、消费等经济活动。因此,能源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不仅要满足经济发展需要,还不能损害人们赖以生存的环境,不可对人们的生命健康及生态带来不可挽回的破坏;不仅要满足当代人提出的能源需求,还不能对后代人满足自身能源需求的能力产生消极影响,更不能构成危害。换言之,能源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不仅指对一次能源的开发、运输、加工、转化、分配、使用等,还需将经济、社会、生态等因素视为其重要的一个部分,保证实现人口、经济、能源、环境的协调发展。
二、新形势下能源经济可持续发展策略
(一)积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由于长时间追求单纯的产品数量增加及经济增长,导致产品质量、经济效益等往往被忽视,形成效益低、投入高、消耗高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且能耗高的产业一直占据较大比重,导致能源结构不合理,能源利用率低下,阻碍能源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所以应及时树立可持续发展观,积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尽早形成节约型的产业体系。如加快发展三大高新技术产业,即生物工程、电子信息、新材料,通过清洁生产技术促进传统的轻工、化工、建材、机械、冶金等产业的改造与升级,突出污染小、消耗低、效益高的产品的发展。同时还需对传统的工业生产规模进行合理调控,确保其增长速度适中,在淘汰落后产能的基础上不断提高产业的集中程度,并积极制定、实施对发展资源节约型产业有利的政策,合理限制高污染、高耗水、高耗能产业的盲目发展,对那些不破坏生态环境、能减少资源消耗的高科技、高市场占有率的产业、产品等给予大力的扶持,有效提高高新技术产业在工业总产值中占据的比重,为实现能源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条件。
(二)坚持优化配置能源资源
市场经济不仅能促进经济发展,还能促进能源发展,具体表现为资源的配置与市场的调节、竞争等功能。而作为经济增长投入的一项重要要素,能源经济只有依靠市场机制才能实现优化配置,才能提高能源资源的利用效率,促进能源经济获得可持续发展[1]。优化配置能源资源涵盖两层意义:产出的能源要按照社会的实际需求来分配,要以合理的比例分配到各个生产与生活部门;将能源配置到利用率最高、成本最低的地方。而对市场调节来说,能源经济发展主要表现为能源价格信息的传递。能源经济要想在新形势下走市场化的发展道路,就需建立能充分反映市场供需情况的价格机制,通过良性市场竞争合理制定价格机制,促使相互独立的能源投资经营主体能跟不同需求的消费者之间形成一种风险、利益高度对称的内在机制,从而通过市场的能源价格变动来引导能源的生产和消费,以便双向调节能源的供需关系,优化配置能源资源,坚持提高利用能源的效率。
(三)合理构建能源开发结构
实现能源资源的合理开发是促进环境与资源协调发展、确保能源经济可持续发展等的基本出发点,这就要求在开发能源资源的过程中按照各区域资源与环境的承载能力及开发潜力,对当地未来的经济布局、人口分布、城镇化格局、国土利用等进行综合考虑,明确哪些区域可以开发或要优化开发,哪些区域不能开发或要限制开发,依据主体功能定位来规范能源资源的空间开发秩序,合理构建开发结构。一是能源资源的优化开发区域,即国土开发密度较高,环境与资源的承载能力逐渐减弱,只有及时改变以大量消耗资源、占用土地、排放污染物来实现经济增长,将质量与效益摆在首位,才能提升区域的竞争层次,促使能源资源继续成为当地发展经济的龙头;二是能源资源的重点开发区域,即区域的人口聚集、经济等条件较好、环境承载能力较强,需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改变投资环境,促进发展能源产业集群,加快区域的城镇化、工业化进程,承接禁止开发与限制开发区域的人口转移,确保能源经济能慢慢成为支撑整个区域经济发展的载体;三是能源资源的限制开发区域,即环境承载能力较弱、人口条件欠佳、经济大规模集聚的区域,只有适度开发、保护优先,因地制宜发展特色能源产业,加强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与修复,才能引导人口有序转移,使其逐渐发展成为生态功能较强的重要区域,增加能源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可能性。
(四)落实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环境影响评价指的就是通过评估经济政策、经济活动等对环境可能造成的破坏,及时提出相应的预防、遏制措施,其核心在于分析经济政策及经济活动方案,宗旨在于找出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最佳方案,是有机结合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主要途径[2]。所以在能源经济发展中应完善建立环境影响评价的监督机制,在实施能源经济重大发展项目时开展相应的环境影响论证、核查、审批等工作,同时依据社会、经济与生活的可持续性,通过分析、综合得出最佳的能源经济发展决策,并提出行之有效的能源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预防改进措施。针对那些确定性不明显、代价及风险较大的能源经济项目应彻底杜绝,避免因决策失误导致能源资源、环境等遭受严重的破坏、污染,严格控制能源经济发展引发的环境问题,为实现能源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三、结语
虽然人类面临严重的能源危机,但经济发展与科技进步从未停止,只要人们能用智慧向自然界发起挑战,坚持走能源经济可持续发展之路,能源危机必将被成功化解,社会经济的发展也将继续下去。
参考文献:
[1]肖新辉.如何实现能源经济的可持续发展[J].现代经济信息,2014(17):385
[2]徐静.可持续发展视角的我国能源经济发展浅析[J]. 现代商业,2015(20):108—109
新经济形势下出版业的发展 篇12
一、出版业的发展趋势
1. 传统图书出版业的发展方向。
2008年中国共出版图书275 668种 (新书149 988种, 重版、重印图书125 680种) , 印数达69.36亿册, 实现销售额约500多亿元, 较2007年印数和销售额都实现了两位数增长。尽管过去一年的图书出版业发展势头较好, 但目前面临着全球性的经济危机, 对图书出版业的发展也将产生严重影响。此影响可归纳为“五大五小”: (1) 重大系列丛书影响较大, 少儿图书和零散选题影响较小; (2) 市场零售影响较大, 馆配影响较小; (3) 传统卖场影响较大, 网上销售影响较小; (4) 华南、华北地区图书销售影响较大, 中西部地区图书销售影响较小; (5) 上半年影响较大, 下半年可能影响小。针对目前图书出版不利因素的影响, 未来出版业将向以下方向发展来寻拓出路:
———出版集团化。尽管目前全国有579家出版社 (含43家副牌出版社) , 但其中码洋未过千万元的就有100多家, 亏损有二三十家。随着转企改制的不断深入, 势必将有一部分出版单位破产倒闭或被兼并;另外, 在市场经济竞争中必然以强者胜出, 这也就导致出版企业强强联合、以大并小逐渐形成集团化。
———向海外市场开拓。要引得进, 走得出。中国每年从海外引进8 000多品种图书, 但走出去的图书仅仅几百种。将来企业要想做大做强, 就必须走出国门占领一部分海外市场, 才能在世界出版业占有一席之地。
———品牌。国内出版社虽然有几百家, 但在世界具有较高知名度的出版企业还没有, 还无法与培生集团、汤姆森公司、麦格劳—希尔集团等世界级出版企业相抗衡, 这就需要国内出版企业做足“功课”, 严把质量关, 做好特色产品, 树立品牌, 不断壮大企业。
2. 数字出版业的发展趋势。
数字出版是近几年发展迅猛的出版产业, 它涵盖了互联网期刊、多媒体网络互动期刊、电子图书、数字报纸、在线音乐、手机出版、互联网广告等多种内容。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 数字出版将迎来巨大的发展机遇。其发展趋势如下:
———数字复合出版。将来的数字出版将不局限于先有图书印制品再有网络出版, 而是运用网络小说、连载博客等原创内容进行图书出版或改编影视剧本, 如《鬼吹灯》、《庆余年》等。
———技术提供商向内容提供商转型。目前这类企业国内不多, 但国外有许多已经成型, 如爱思唯尔 (Elsevier) 、施普林格 (Springer) 、汤姆森等, 这些企业都拥有几十种自办期刊。
———资源深度加工是未来数字出版的主流发展方向。将来必定是信息社会, 谁能提供信息, 提供更加准确、全面的信息, 谁就把握了数字出版市场, 因此, 对于信息资源就必需要进行深度加工, 使其分类细化, 以期能为读者提供更加方便快捷的服务。
二、图书的选题策划
选题策划是编辑培养工作中的重点, 编辑选题策划的好坏将直接影响着整个出版社的经济效益和长远发展。如何才能提高编辑人员的选题策划能力呢?通过此次培训, 自己有以下几点认识:
1. 编辑应加强市场调研工作。
不要一提到市场就认为这是发行应做的工作, 编辑更应该了解市场, 更应该把握图书出版市场的动态和发展方向, 只有这样才能策划出一些市场畅销和长效的图书。要做到这些, 就必须要加强市场调研工作。
市场调研不应是盲目的, 应该带着自己的目的有针对性地去作调研, 并对调研所得到的信息进行详细的分析和归纳, 找出其中的亮点, 以此作为我们选题策划的基础。
例如, 20世纪90年代初, 由于当时国内外文名著出版较少, 外研社某年轻编辑选定了外文原版名著作为选题策划点, 接下来进行了两个多月的市场调研, 走访了全国多家书店和大学图书馆, 查阅了相关图书的销售及借阅信息, 并就外文名著的一些问题与读者进行了交流, 最后通过对信息的整理和归纳, 策划了100多种外文名著系列丛书, 多年后, 此套图书为外研社带来了近1亿元销售码洋。
2. 培养日常信息的敏感性。
编辑应经常关注新闻、报纸、网络等媒体信息, 寻找信息背后的信息, 发散思维、多联想, 及时把握住一些有用的信息。例如, 《哈佛女生刘亦婷》就是由作家出版社的某编辑从一篇新闻报道中获得的信息所策划出来的。
3. 积极听取发行人员的意见和建议。
在选题策划过程中, 要积极与发行人员进行沟通, 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
发行人员在图书营销过程中直接与读者接触, 非常了解市场的需求, 因此加强与发行人员的沟通, 不仅可以从中获得大量有用的信息, 同时也可以分析出自己所策划的选题是否可行、预期效果如何, 以便根据实际情况作出调整。
4. 做好衍生图书的策划。
如果某一图书的销售情况很好, 我们可以根据这一图书的特点, 做好相关图书的策划工作, 如相似选题策划、解读释义策划等。例如, 前些年《曾国藩全集》销售十分火爆, 一些出版社就做了许多相似选题, 如《曾国藩家书》、《曾国藩评传》、《曾国藩家族》等, 销售数量也十分可观。
三、图书的装帧设计要求
好的图书设计会给人一种亲切感和认同感, 使人爱不释手, 这不仅仅是图书封面的设计, 在很大程度上还依赖于图书版面设计和形式与内容的统一。每年评选出的20本“中国最美的书”, 其内容并不是都十分优秀, 但销售量却十分可观。
要想做一本畅销和长效的图书, 不仅需要有优秀的内容, 还需要有吸引读者眼球的书籍设计。要做好书籍设计, 需从以下方面着手:
(1) 封面个性化设计。针对不同图书, 选用不同风格手法进行设计, 呈现给读者一种独特的外在美。 (2) 版式设计庄重大气, 形式与内容高度适配。这就需要编辑对书稿内容要有整体把握, 选用大开本还是小开, 是否需要插图、插图内容是什么等, 都要与内容联系起来, 最终确定版式。 (3) 书套设计典雅大方。对于需要书套的图书, 其书套应与封面连成一个整体, 形成错落有致、和谐统一的整体美。
四、图书的营销策略
“一个出版社的发展壮大, 不仅需要有一批好的编辑策划出好的图书, 更需要有一个好的营销团队将书推销出去”, 由此可以看出营销工作的重要性。做好图书销售工作, 需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 明确顾客的需求。只有深刻理解顾客所需求的, 才能有针对性、大规模的进行销售, 这样不仅可节约时间还可大大节省成本。 (2) 图书的营销工作应贯穿于图书出版和销售的全过程。图书的营销工作应在选题策划批准之后即开始启动, 营销方案应由发行人员和编辑人员共同制定, 主要是因为发行人员对市场了解较多, 而编辑人员对图书了解较多, 只有结合图书内容和市场需求所做的营销方案才能达到促进销售的目的。此外, 部分图书不能只进行一次营销, 应结合图书的销售情况, 适当进行二次、三次甚至更多次的营销宣传工作。 (3) 发行人员应熟悉图书的特点。一本书的好坏只有在读完后才能知道, 那么在读这本书之前, 如何能打动读者, 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让读者了解这本书的主要内容和特点。因此, 发行人员在做具体图书宣传时, 不应是泛泛而谈, 而应该把握图书的特点, 有针对地进行宣传。 (4) 加大图书馆和其他书屋 (职工书屋、农家书屋) 配送数量。配送是最直接、最有效的销售手段, 也是受外因影响最小的图书销售渠道。应通过多重渠道与图书馆和其他书屋 (职工书屋、农家书屋) 加强联系, 不断扩大配送种类和数量。如定期发送图书目录、定期走访、结算优惠等措施, 为这些单位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务, 不断扩大此市场规模。 (5) 加强与图书经销商的合作与管理。国外某出版集团的总裁说过, 一个好的出版集团, 其营销人员与编辑人员的比例应该是4∶1, 目前国内还没有一家出版社达到这个要求。因此, 必须加强与经销商的合作, 借助经销商的渠道来推广图书。
五、小结
当前出版业的发展面临着机遇与挑战并存, 一方面政府不断加大的政策、资金的支持, 另一方面也面临着全球经济危机影响以及国外图书文化的严重竞争。出版企业要想在品牌林立的市场中占领一席之地, 就必须认清形势, 努力做好各项基本工作, 不断提高人员素质, 夯实内部内部建设, 并不断提高图书质量, 开发具有社会重大影响和重要意义的图书选题, 树立品牌, 提高社会知名度, 建立良好的外部形象。只有这样, 图书出版企业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和新经济形势下更好更快地健康发展。
摘要:就目前经济形势下出版业的发展趋势以及出版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的选题策划、装帧设计和市场营销策略等展开了研究, 以期能为出版行业的发展提供参考。
【新形势下发展农业经济】推荐阅读:
新形势发展下工业经济08-14
关于新形势下医院发展的建议10-10
新形势下我国烟草专卖制度发展研究06-20
弘扬延安精神 加快新形势下农村的发展07-03
浅析当前国际经济形势下的中国经济发展现状11-10
新形势下农业经济09-02
发展形势下06-10
新形势下农村经济09-06